CN112297717A - 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7717A
CN112297717A CN202011209321.4A CN202011209321A CN112297717A CN 112297717 A CN112297717 A CN 112297717A CN 202011209321 A CN202011209321 A CN 202011209321A CN 112297717 A CN112297717 A CN 112297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ire
pattern
trea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93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7717B (zh
Inventor
林丛海
张碧俊
丁金刚
吉年康
覃进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Junh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Junh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Junh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Junh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93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7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7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7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7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7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5/00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 B60C25/002Inspecting tyres
    • B60C25/007Inspecting tyres outside surfa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01M17/021Tyre supporting devices, e.g. chu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3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60C2011/1286Width of the sipe being different from sipe to si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胎面,所述胎面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外圈,所述胎面表面沿所述轮胎本体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胎面花纹沟,所述胎面花纹沟设置为弯钩状,若干所述花纹沟将所述胎面交叉划分出若干胎面花纹块;胎肩,所述胎肩设置在所述胎面两侧边缘,所述胎肩沿所述轮胎本体周向设置若干胎肩花纹块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将胎面花纹沟设置为弯钩状,主行驶面花纹沟深度较浅且以纵向花纹沟为主,横向花纹沟宽度较小,可减小花纹块的蠕动和生热,降低轮胎噪声、振动和滞后损失,提高轮胎的高速行驶性能、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越野车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与越野车相关的赛事越来越多,越野车对所装配轮胎的要求越来越高。越野车所面对的环境、路面不同对越野轮胎的侧重点也不同,越野轮胎指的是适合在野外驾车时使用的轮胎,通常能够包括公路轮胎、全地形轮胎、泥地轮胎等。全地形轮胎是越野爱好者使用最广的轮胎,全地形轮胎的设计比公路胎具有兼容性,耐用性和在非铺装路面上的附着力要强于公路胎,是越野和公路性能兼顾的轮胎。同时它也是越野胎中比较复杂的,它的意义在于在于全天候、全地形,相比普通轮胎抓地更好、更坚固、更耐用的特点让它成为了很多越野车主的升级首选,但是目前全地形轮胎花纹设计的比较粗犷,胎牙的间距也比公路胎略大,这种设计的负面效果是公路性能下降,噪音有所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用以解决目前全地形轮胎花纹设计的比较粗犷,胎牙的间距也比公路胎略大,导致全地形轮胎公路性能下降,噪音有所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包括:
轮胎本体;
胎面,所述胎面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外圈,所述胎面表面沿所述轮胎本体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胎面花纹沟,所述胎面花纹沟设置为弯钩状,若干所述花纹沟将所述胎面交叉划分出若干胎面花纹块;
胎肩,所述胎肩设置在所述胎面两侧边缘,所述胎肩沿所述轮胎本体周向设置若干胎肩花纹块组。
优选的,所述胎面花纹沟包括:第一花纹沟、第二花纹沟、第三花纹沟、第四花纹沟、第五花纹沟、第六花纹沟、第七花纹沟、第八花纹沟、第九花纹沟、第十花纹沟及第十一花纹沟,所述胎面上从左向右依次开设有倾斜角度为7°-12°的第一花纹沟和第七花纹沟,倾斜角度为6°-10°的第二花纹沟和第九花纹沟,倾斜角度为6°-10°的第三花纹沟和第十花纹沟,倾斜角度为6°-10°的第四花纹沟和第八花纹沟,倾斜角度为6°-10°的第五花纹沟和第十一花纹沟,倾斜角度为6°-10°的第六花纹沟。
优选的,所述胎肩与第四花纹沟之间限定出第一花纹块,第一花纹沟、第二花纹沟和第三花纹沟之间限定出第二花纹块,第一花纹沟、第二花纹沟、第三花纹沟和第六花纹沟之间限定出第三花纹块,第一花纹沟、第二花纹沟、第四花纹沟和第五花纹沟之间限定出第四花纹块,第一花纹沟、第二花纹沟、第五花纹沟和第十一花纹沟之间限定出第五花纹块,第一花纹沟、第二花纹沟、第八花纹沟和第十一花纹沟之间限定出第六花纹块,第七花纹沟、第八花纹沟和第九花纹沟之间限定出第七花纹块,第七花纹沟、第九花纹沟和第十花纹沟之间限定出第八花纹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花纹沟与所述第十一花纹沟内均设置有两节“长方形”状弹性胶条。
优选的,所述胎面花纹块以所述胎面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
优选的,所述胎肩花纹块组包括长胎肩花纹块与短胎肩花纹块,所述长胎肩花纹块与所述短胎肩花纹块在所述胎肩肩部周向间隔分布,所述长胎肩花纹块与所述短胎肩花纹块之间设置胎肩花纹沟,所述胎肩花纹沟底部横向间隔设置有沟底凸肋,所述胎肩花纹块组周向两侧边为阶梯状设计,所述胎肩花纹块组的外端面由上端面与下端面两个端面搭接形成,所述长胎肩花纹块与所述短胎肩花纹块之间形成“弯钩状”花纹沟。
优选的,所述胎肩下部采用“静音防撞墙”技术设计。
优选的,所述第三花纹块沿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50mm-60mm,沟宽为0.25mm-0.30mm,所述第四花纹块沿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7”字形刀槽和“﹀”字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30mm-35mm,沟宽为0.35mm-0.4mm,刀槽为陡坡状,所述第五花纹块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三个波浪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55mm-70mm,沟宽为0.2mm-0.4mm,所述第八花纹块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一个“7”和三个“く”字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45mm-50mm,沟宽为0.2mm-0.4mm,刀槽为陡坡状,所述第二花纹块与所述第四花纹块结构相同且以所述胎面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所述第八花纹块与所述第九花纹块结构相同且以所述胎面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
优选的,一种轮胎外观检测装置,用于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所述轮胎外观检测装置包括:
底座;
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设置在所述底座左侧上端,所述电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输送箱;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电动滑轨右侧,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螺杆,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螺杆上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块右侧底部设置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
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底座右侧上端,所述立柱垂直与所述底座,所述立柱一端与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另一端设置摄像头;
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一端与所述滑块朝向所述立柱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另一端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移动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中心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外圈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固定连接;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下端,所述支撑板正面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转盘与第一锥齿轮,所述转盘位于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第二电机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所述转盘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下端,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螺杆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板内横向设置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三通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一端与所述开关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滑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转盘远离所述转盘圆心位置铰接连接;
转轴,所述转轴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下方并设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上方并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转轴相互垂直,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套筒内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远离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设置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外壁与所述轮胎本体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输送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设置开口,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壁均开设第四通孔;
横板,所述横板横向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横板位于所述第四通孔上方,所述横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设置在所述横板中心位置,所述第五通孔贯穿所述横板上表面与下表面;
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设置在所述第五通孔内,所述第三滑杆与所述第五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横板下方,所述第三滑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箱体上方,并设置托板,所述托板上表面与所述轮胎本体底面接触;
第四滑杆,所述第四滑杆设置在所述第四通孔内,所述第四滑杆与所述第四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杆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内部并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滑杆远离所述托板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四滑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外部并设置夹板,所述夹板设置为L形状,所述夹板远离所述第四滑杆一端朝向所述托板;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四滑杆上,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箱体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夹板侧壁固定连接;
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电动伸缩杆位于所述第三滑杆正下方,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端与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胎面,所述胎面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外圈,所述胎面表面沿所述轮胎本体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胎面花纹沟,所述胎面花纹沟设置为弯钩状,若干所述花纹沟将所述胎面交叉划分出若干胎面花纹块;胎肩,所述胎肩设置在所述胎面两侧边缘,所述胎肩沿所述轮胎本体周向设置若干胎肩花纹块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该全地形越野轮胎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模拟轮胎在砾地、泥地、岩石坡接地印痕的大小与形状,接地压强的高低与分布状况,花纹与砾地、泥地、岩石坡的接触情况,设计出最佳“拱桥型”花纹沟和“横沟”形花纹沟及“无形块状”型花纹块,箭状花纹块、刀尖状花纹块和条状花纹块大大提高了本山地越野轮胎在砂砾地、泥地、岩石坡路面通过率及排水、排泥、排沙石等功能,提高稳定性及快速转弯性能的提升,赋予了轮胎超强的操控性能,将胎面花纹沟设置为弯钩状,主行驶面花纹沟深度较浅且以纵向花纹沟为主,横向花纹沟宽度较小,可减小花纹块的蠕动和生热,降低轮胎噪声、振动和滞后损失,提高轮胎的高速行驶性能、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胎肩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轮胎外观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输送箱内部结构图。
如下:1、轮胎本体;2、胎面;3、胎肩;4、第一花纹沟;5、第二花纹沟;6、第三花纹沟;7、第四花纹沟;8、第五花纹沟;9、第六花纹沟;10、第七花纹沟;11、第八花纹沟;12、第九花纹沟;13、第十花纹沟;14、第十一花纹沟;15、第一花纹块;16、第二花纹块;17、第三花纹块;18、第四花纹块;19、第五花纹块;20、第六花纹块;21、第七花纹块;22、第八花纹块;23、弹性胶条;24、长胎肩花纹块;25、短胎肩花纹块;26、沟底凸肋;27、底座;28、电动滑轨;29、输送箱;30、第一电机;31、螺杆;32、滑块;33、开关;34、立柱;35、摄像头;36、移动板;37、第一通孔;38、第二通孔;39、第一轴承;40、支撑板;41、第二电机;42、转盘;43、第一锥齿轮;44、固定板;45、第三通孔;46、第一滑杆;47、第一连杆;48、转轴;49、第二锥齿轮;50、套筒;51、第二滑杆;52、第一弹簧;53、弧形板;54、箱体;55、开口;56、第四通孔;57、横板;58、第五通孔;59、第三滑杆;60、托板;61、第四滑杆;62、第二连杆;63、夹板;64、第二弹簧;65、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如图1-图2所示,包括:
轮胎本体1;
胎面2,所述胎面2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1外圈,所述胎面2表面沿所述轮胎本体1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胎面花纹沟,所述胎面花纹沟设置为弯钩状,若干所述花纹沟将所述胎面2交叉划分出若干胎面花纹块;
胎肩3,所述胎肩3设置在所述胎面2两侧边缘,所述胎肩3沿所述轮胎本体1周向设置若干胎肩花纹块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越野轮胎需在干、湿、崎岖山路、泥泞、沙路、松软土路和无路地区使用等行驶的特点,轮胎胎面2花纹设计成为越野花纹,海陆比控制在0.50,并在胎面2周向设置两道曲折形纵沟,横向花纹沟较宽,延伸至肩部以下。胎面2是由沿轮胎本体1横向方向上延伸且沿轮胎本体1周向开设若干个横向槽和胎面2周向中轴线上且沿胎周向方向延伸开设的主沟槽相交叉划分的多个胎面花纹块组成的,胎面花纹块以胎面2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胎面2两侧边缘设置胎肩3,胎肩3沿所述轮胎本体1周向设置若干胎肩花纹块组。
所述的各胎面花纹块之间形成“方向盘”主沟槽,是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模拟轮胎在干、湿、崎岖山路、泥泞、沙路、松软土路和无路地区使用等行驶及受力状态,优选设计参数,设计出最佳“方向盘”主沟槽。采用这样的结构主沟槽,增大本全地形越野轮胎在干、湿、崎岖山路、泥泞、沙路、松软土路通过率及排水、排泥、排沙石等功能,提高操控性能和稳定性及快速转弯性能的提升。
胎面花纹块是根据外轮廓曲线设计及模拟轮胎在干、湿、崎岖山路、泥泞、沙路、松软土路接地印痕的大小与形状、接地压强的高低与分布状况、花纹与砂砾地、泥地、岩石坡的接触情况。轮胎的接地压强和接地面积的大小决定着轮胎下陷的深度和滚动阻力的高低。轮胎在干、湿、崎岖山路、泥泞、沙路、松软土路的行驶属于摩擦性行驶,花纹沟的设计直接影响干、湿、崎岖山路、泥泞、沙路、松软土路的相互摩擦状况及其能耗。为提高轮胎的通过性能设计出综合性能较好的弯钩状花纹沟较“无向块状”型花纹更适于全地形越野车的性能要求,设计时采用较小的海陆比,流畅的横向花纹沟槽,保证排水时的畅通无阻和超强的操控性能。
弯钩状花纹沟设计时,主行驶面花纹沟深度较浅且以纵向花纹沟为主,横向花纹沟宽度较小,可减小花纹块的蠕动和生热,降低轮胎噪声、振动和滞后损失,提高轮胎的高速行驶性能、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该全地形越野轮胎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模拟轮胎在砾地、泥地、岩石坡接地印痕的大小与形状,接地压强的高低与分布状况,花纹与砾地、泥地、岩石坡的接触情况,设计出最佳“拱桥型”花纹沟和“横沟”形花纹沟及“无形块状”型花纹块,箭状花纹块、刀尖状花纹块和条状花纹块大大提高了本山地越野轮胎在砂砾地、泥地、岩石坡路面通过率及排水、排泥、排沙石等功能,提高稳定性及快速转弯性能的提升,赋予了轮胎超强的操控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胎面花纹沟包括: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第三花纹沟6、第四花纹沟7、第五花纹沟8、第六花纹沟9、第七花纹沟10、第八花纹沟11、第九花纹沟12、第十花纹沟13及第十一花纹沟14,所述胎面2上从左向右依次开设有倾斜角度为7°-12°的第一花纹沟4和第七花纹沟10,倾斜角度为6°-10°的第二花纹沟5和第九花纹沟12,倾斜角度为6°-10°的第三花纹沟6和第十花纹沟13,倾斜角度为6°-10°的第四花纹沟7和第八花纹沟11,倾斜角度为6°-10°的第五花纹沟8和第十一花纹沟14,倾斜角度为6°-10°的第六花纹沟9。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胎肩3与第四花纹沟7之间限定出第一花纹块15,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和第三花纹沟6之间限定出第二花纹块16,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第三花纹沟6和第六花纹沟9之间限定出第三花纹块17,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第四花纹沟7和第五花纹沟8之间限定出第四花纹块18,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第五花纹沟8和第十一花纹沟14之间限定出第五花纹块19,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第八花纹沟11和第十一花纹沟14之间限定出第六花纹块20,第七花纹沟10、第八花纹沟11和第九花纹沟12之间限定出第七花纹块21,第七花纹沟10、第九花纹沟12和第十花纹沟13之间限定出第八花纹块2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花纹沟4与所述第十一花纹沟14内均设置有两节“长方形”状弹性胶条2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胎面花纹块以所述胎面2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胎肩花纹块组包括长胎肩花纹块24与短胎肩花纹块25,所述长胎肩花纹块24与所述短胎肩花纹块25在所述胎肩3肩部周向间隔分布,所述长胎肩花纹块24与所述短胎肩花纹块25之间设置胎肩花纹沟,所述胎肩花纹沟底部横向间隔设置有沟底凸肋26,所述胎肩花纹块组周向两侧边为阶梯状设计,所述胎肩花纹块组的外端面由上端面与下端面两个端面搭接形成,所述长胎肩花纹块24与所述短胎肩花纹块25之间形成“弯钩状”花纹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胎肩3下部采用“静音防撞墙”技术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花纹块17沿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50mm-60mm,沟宽为0.25mm-0.30mm,所述第四花纹块18沿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7”字形刀槽和“﹀”字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30mm-35mm,沟宽为0.35mm-0.4mm,刀槽为陡坡状,所述第五花纹块19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三个波浪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55mm-70mm,沟宽为0.2mm-0.4mm,所述第八花纹块22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一个“7”和三个“く”字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45mm-50mm,沟宽为0.2mm-0.4mm,刀槽为陡坡状,所述第二花纹块16与所述第四花纹块18结构相同且以所述胎面2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所述第八花纹块22与所述第九花纹块结构相同且以所述胎面2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在胎面2上开设有沿轮胎横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花纹块15和第二花纹块16,第一花纹块15凹进去,第二花纹块16凸出来,及两个花纹块同向两边都开设有一高一低缺边,起到缓冲作用和提高抓地性能,也就是说,具有容易地适应路面以在行驶过程中吸收冲击并减小震动的能力以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能并能减轻驾驶者的疲劳。
第三花纹块17沿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50mm-60mm,沟宽为0.25mm-0.30mm,第四花纹块18沿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7”字形刀槽和“﹀”字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30mm-35mm,沟宽为0.35mm-0.4mm,刀槽为陡坡状,第五花纹块19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三个波浪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55mm-70mm,沟宽为0.2mm-0.4mm,第八花纹块22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一个“7”和三个“く”字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45mm-50mm,沟宽为0.2mm-0.4mm,刀槽为陡坡状,第二花纹块16与第四花纹块18结构相同且以胎面2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第八花纹块22与第九花纹块结构相同且以胎面2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由于各个花纹块上开设的刀槽形状、大小、长度、方向、角度、位置不一致,在轮胎滚动接地时,各边界对砂砾地、泥地、岩石坡等路面的切割作用力也是多方向的且多样的,这样可以快速穿透砂砾地、泥地、岩石坡等路面,可减小花纹块的蠕动和生热,降低轮胎噪声、振动和滞后损失,提高轮胎的高速行驶性能、乘坐舒适性、操控稳定性和抓地性能。
胎面花纹块有箭状花纹块、刀尖状花纹块和条状花纹块组成,所述箭状花纹块的箭头部分朝向胎肩3,箭状花纹块、刀尖状花纹块和条状花纹块之间形成的花纹沟,有利于切割、穿透砾地、泥地、岩石坡等路面,轮胎不容易被砂砾地、泥地、岩石坡给包住形成一个光滑的砂砾地、泥地、岩石坡面,让它完全失去附着力,使车子陷在泥里动弹不得,提高脱困能力,有效提升牵引力。箭状花纹块,能够提升肩部刚性,保证在野外复杂路面操控自如。
由于花纹块设计为“无向块状”以胎面2周向中轴线在胎面2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故胎面2左右两侧的花纹沟均对称交错设置,由于胎面2左右两侧以周向中轴线划分左右两侧花纹块完全对称一致设计时,在轮胎滚动过程中,轮胎同一部位接地时左右两侧的花纹块撞击噪音的频率是一致的,会产生共振,导致轮胎滚动噪音增大;因此将各个胎面花纹沟设计成具有不同倾斜角度以及交错设置,使得形成的花纹块呈多样化,轮胎滚动接地时各个沟槽和花纹块产生的空气噪音均不一致,杜绝共振现象,降低噪音;另外各个沟槽的边界和不同位置、形状的花纹块会产生不同的应力,对砂砾地、泥地、岩石坡等地行驶时提供多样化的抓地力,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使得轮胎更容易抓地,增加抓地力。整体花纹块设计为“横沟块状”,花纹块粗壮有力,使轮胎在转向性、横向刚性更强,行驶更平稳,突出其强大的越野性能,增加车辆的刹车力、驱动力和牵引力,改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能。
各胎面花纹块里开设有不同形状、大小、长度、方向、角度、位置花纹沟及弹性胶条23,在轮胎滚动接地时,由于各边界对砂砾地、泥地、岩石坡等路面的切割作用力也是多方向的且多样的,胎面花纹沟里会粘附砂石和泥巴等,包住形成一个光滑圆形,使车子陷在砂石和泥巴里动弹不得,而弹性胶条23由收到轮胎滚动接地力产生回弹力,会把粘附在胎面花纹沟里砂石和泥巴及时排出来,从而提高抓地力和操控稳定性能及快速转弯性能的提升。还起到保护轮胎的作用,能够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各胎面花纹沟设计比较宽,花纹深度比较深,且胎面花纹沟设计“拱桥型”赋予了轮胎更强的切割作用力,从而提高抓地力和操控稳定性及快速转弯性能的提升。由于胎面花纹沟设计“拱桥型”提高了轮胎刚性,赋予了轮胎超强抓地力及操控稳定性和牵引性能。而两个“拱桥型”花纹沟由第六花纹沟9连接一个横截面“S”花纹沟,给人一种视觉“S”刚健柔美,更有利于排水、排泥、排沙石等功能,从而提高抓地力和牵引性能。
胎肩3下部采用特有的“静音防撞墙”技术设计,即在胎肩3以下至水平轴以上胎侧区域设置不规则几何形状的突起,分为三种高度错落排列,其高度是胎侧凸出面的3-5㎜。防止山地等路面的尖锐物体刺破胎侧,起到保护轮胎的作用,能够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和降低轮胎噪声。
在胎面2宽度上设置的倾斜角度比较低,通过对弧长、半径的设计使得胎面2接地宽度达到最优设计,达到最大的接地面积,配合胎面2花纹结构,赋予了轮胎超强操控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种轮胎外观检测装置,用于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所述轮胎外观检测装置包括:
底座27;
电动滑轨28,所述电动滑轨28设置在所述底座27左侧上端,所述电动滑轨28上滑动连接有输送箱29;
第一电机30,所述第一电机30设置在所述底座27上端,所述第一电机30位于所述电动滑轨28右侧,所述第一电机30输出端设置螺杆31,所述螺杆31位于所述底座27上方,所述螺杆31上套设有滑块32,所述滑块32与所述螺杆31螺纹连接,所述滑块32右侧底部设置开关33,所述开关33与所述第一电机30电性连接;
立柱34,所述立柱34设置在所述底座27右侧上端,所述立柱34垂直与所述底座27,所述立柱34一端与所述底座27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4另一端设置摄像头35;
移动板36,所述移动板36一端与所述滑块32朝向所述立柱3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6另一端设置第一通孔37,所述移动板36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7与所述立柱34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36中心设置第二通孔38,所述第二通孔38内设置第一轴承39,所述第一轴承39外圈与所述第二通孔38内壁固定连接;
支撑板40,所述支撑板40设置在所述移动板36下端,所述支撑板40正面设置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输出轴上设置有转盘42与第一锥齿轮43,所述转盘42位于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第二电机41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43位于所述转盘42与所述第二电机41之间;
固定板44,所述固定板44设置在所述移动板36下端,所述固定板44位于所述螺杆31与所述支撑板40之间,所述固定板44内横向设置第三通孔45,所述第三通孔45内设置第一滑杆46,所述第一滑杆46与所述第三通孔45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46一端与所述开关33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滑杆46另一端与第一连杆47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7另一端与所述转盘42远离所述转盘42圆心位置铰接连接;
转轴48,所述转轴48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39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8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38下方并设置第二锥齿轮49,所述第二锥齿轮49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3啮合,所述转轴48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49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38上方并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套筒50,所述套筒50与所述转轴48相互垂直,所述套筒50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51,所述套筒50内设置第一弹簧52,所述第一弹簧52一端与所述转轴48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杆5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51远离所述第一弹簧52一端设置弧形板53,所述弧形板53外壁与所述轮胎本体1内壁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轮胎外观检测装置,用于对轮胎外观进行检测,先将轮胎放置到输送箱29内,然后控制电动滑轨28运动,电动滑轨28带动输送箱29移动至第一电机30处,此时可人工取下轮胎本体1或采用机械手取下轮胎本体1,再将轮胎本体1放置到移动板36上方,将轮胎本体1一侧内壁先与弧形板53外壁接触,然后挤压第一弹簧52,使第一弹簧52收缩,第二滑杆51在套筒50内向转轴48方向滑动,然后再将轮胎本体1另一侧内壁与另一端的弧形板53外壁接触,此时松开轮胎本体1,第一弹簧52恢复原状并带动第二滑杆51沿套筒50远离转轴48方向移动,在两个第一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两侧的弧形板53始终与轮胎本体1内壁接触,从而将轮胎本体1固定在移动板36上方,安装完毕后,启动第二电机41,第二电机41通过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43与转盘42转动,第一锥齿轮43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49转动,第二锥齿轮49转动带动转轴48转动,转轴48转动带动套筒50、第二滑杆51及弧形板53转动,弧形板53带动轮胎本体1转动,然后通过摄像头35可以对轮胎本体1外观的一周进行检测,由于转盘42随第二电机41转动,第一连杆47与转盘42偏心位置铰接连接,转盘42转动带动第一连杆47运动,第一连杆47带动第一滑杆46在第三通孔45内左右滑动,当轮胎本体1转动一周后,第一滑杆46靠近开关33的一端与开关33接触并触发开关33,从而使得第一电机30启动,第一电机30启动带动螺杆31转动,从而带动滑块32向上运动,滑块32带动移动板36向上运动,并通过第一通孔37与立柱34滑动连接,摄像头35高度不变,轮胎本体1高度上升,从而使摄像头35上升后的轮胎本体1进行外观检测,通过设置轮胎外观检测装置,能够利用摄像头35获取轮胎本体1的外观图像,从而判断轮胎本体1外观是否存在缺陷,提高了轮胎本体1外观的合格率,不需要人为检查,减少了劳动力与劳动强度,同时,轮胎本体1通过弧形板53固定,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轮胎本体1通过转轴48带动进行转动,使得摄像头35能够获取轮胎本体1周向的全部图像,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轮胎本体1转动一周后自动上升,使得摄像头35能对轮胎本体1的垂直方向进行外观检测,检测结果更加全面,进一步提高了外观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输送箱29包括:
箱体54,所述箱体54上端设置开口55,所述箱体54左右两侧壁均开设第四通孔56;
横板57,所述横板57横向设置在所述箱体54内,所述横板57位于所述第四通孔56上方,所述横板57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54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第五通孔58,所述第五通孔58设置在所述横板57中心位置,所述第五通孔58贯穿所述横板57上表面与下表面;
第三滑杆59,所述第三滑杆59设置在所述第五通孔58内,所述第三滑杆59与所述第五通孔58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59一端延伸至所述横板57下方,所述第三滑杆59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55延伸至所述箱体54上方,并设置托板60,所述托板60上表面与所述轮胎本体1底面接触;
第四滑杆61,所述第四滑杆61设置在所述第四通孔56内,所述第四滑杆61与所述第四通孔56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杆61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54内部并与第二连杆62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2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滑杆59远离所述托板60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四滑杆61远离所述第二连杆62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54外部并设置夹板63,所述夹板63设置为L形状,所述夹板63远离所述第四滑杆61一端朝向所述托板60;
第二弹簧64,所述第二弹簧64套设在所述第四滑杆61上,所述第二弹簧64一端与所述箱体54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4另一端与所述夹板63侧壁固定连接;
电动伸缩杆65,所述电动伸缩杆65设置在所述箱体54内,所述电动伸缩杆65位于所述第三滑杆59正下方,所述电动伸缩杆65固定端与所述箱体54内壁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轮胎本体1生产完毕后,将轮胎本体1放置到托板60上,在轮胎本体1的重力作用下,第三滑杆59向下运动,从而通过第二连杆62带动第四滑杆61向箱体54内滑动,夹板63克服第二弹簧64的弹力向箱体54方向移动,夹板63与轮胎本体1外壁接触,从而夹板63上端将托板60上的轮胎本体1夹紧,不同的直径的轮胎均能被夹板63夹紧,待夹板63将轮胎本体1夹紧后,可以启动电动滑轨28,电动滑轨28带动输送箱29向第一电机30方向移动,从而完成轮胎本体1的输送,完成输送后,启动电动伸缩杆65,电动伸缩杆65移动端伸出并推动第三滑杆59向上运动,第三滑杆59通过第二连杆62带动第四滑杆61向箱体54外部滑动,从而使夹板63远离轮胎本体1,此时,可以将轮胎本体1从托板60上取下,在第二弹簧64的作用下,夹板63与箱体54之间保持一定间距,通过设置输送箱29,能够完成轮胎本体1的输送,同时通过夹板63将轮胎本体1夹紧,防止轮胎本体1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晃动而掉落,增强了轮胎本体1运输过程的稳定性,且夹板63能够夹紧不同直径的轮胎本体1,提高了输送箱29的多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胎本体(1);
胎面(2),所述胎面(2)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1)外圈,所述胎面(2)表面沿所述轮胎本体(1)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胎面花纹沟,所述胎面花纹沟设置为弯钩状,若干所述花纹沟将所述胎面(2)交叉划分出若干胎面花纹块;
胎肩(3),所述胎肩(3)设置在所述胎面(2)两侧边缘,所述胎肩(3)沿所述轮胎本体(1)周向设置若干胎肩花纹块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花纹沟包括: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第三花纹沟(6)、第四花纹沟(7)、第五花纹沟(8)、第六花纹沟(9)、第七花纹沟(10)、第八花纹沟(11)、第九花纹沟(12)、第十花纹沟(13)及第十一花纹沟(14),所述胎面(2)上从左向右依次开设有倾斜角度为7°-12°的第一花纹沟(4)和第七花纹沟(10),倾斜角度为6°-10°的第二花纹沟(5)和第九花纹沟(12),倾斜角度为6°-10°的第三花纹沟(6)和第十花纹沟(13),倾斜角度为6°-10°的第四花纹沟(7)和第八花纹沟(11),倾斜角度为6°-10°的第五花纹沟(8)和第十一花纹沟(14),倾斜角度为6°-10°的第六花纹沟(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3)与第四花纹沟(7)之间限定出第一花纹块(15),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和第三花纹沟(6)之间限定出第二花纹块(16),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第三花纹沟(6)和第六花纹沟(9)之间限定出第三花纹块(17),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第四花纹沟(7)和第五花纹沟(8)之间限定出第四花纹块(18),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第五花纹沟(8)和第十一花纹沟(14)之间限定出第五花纹块(19),第一花纹沟(4)、第二花纹沟(5)、第八花纹沟(11)和第十一花纹沟(14)之间限定出第六花纹块(20),第七花纹沟(10)、第八花纹沟(11)和第九花纹沟(12)之间限定出第七花纹块(21),第七花纹沟(10)、第九花纹沟(12)和第十花纹沟(13)之间限定出第八花纹块(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沟(4)与所述第十一花纹沟(14)内均设置有两节“长方形”状弹性胶条(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花纹块以所述胎面(2)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花纹块组包括长胎肩花纹块(24)与短胎肩花纹块(25),所述长胎肩花纹块(24)与所述短胎肩花纹块(25)在所述胎肩(3)肩部周向间隔分布,所述长胎肩花纹块(24)与所述短胎肩花纹块(25)之间设置胎肩花纹沟,所述胎肩花纹沟底部横向间隔设置有沟底凸肋(26),所述胎肩花纹块组周向两侧边为阶梯状设计,所述胎肩花纹块组的外端面由上端面与下端面两个端面搭接形成,所述长胎肩花纹块(24)与所述短胎肩花纹块(25)之间形成“弯钩状”花纹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3)下部采用“静音防撞墙”技术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花纹块(17)沿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50mm-60mm,沟宽为0.25mm-0.30mm,所述第四花纹块(18)沿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7”字形刀槽和“﹀”字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30mm-35mm,沟宽为0.35mm-0.4mm,刀槽为陡坡状,所述第五花纹块(19)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三个波浪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55mm-70mm,沟宽为0.2mm-0.4mm,所述第八花纹块(22)横向宽度倾斜方向上开设有一个“7”和三个“く”字形刀槽,刀槽周向沟长为45mm-50mm,沟宽为0.2mm-0.4mm,刀槽为陡坡状,所述第二花纹块(16)与所述第四花纹块(18)结构相同且以所述胎面(2)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所述第八花纹块(22)与所述第九花纹块结构相同且以所述胎面(2)周向轴左右两侧对称交错布置。
9.一种轮胎外观检测装置,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外观检测装置包括:
底座(27);
电动滑轨(28),所述电动滑轨(28)设置在所述底座(27)左侧上端,所述电动滑轨(28)上滑动连接有输送箱(29);
第一电机(30),所述第一电机(30)设置在所述底座(27)上端,所述第一电机(30)位于所述电动滑轨(28)右侧,所述第一电机(30)输出端设置螺杆(31),所述螺杆(31)位于所述底座(27)上方,所述螺杆(31)上套设有滑块(32),所述滑块(32)与所述螺杆(31)螺纹连接,所述滑块(32)右侧底部设置开关(33),所述开关(33)与所述第一电机(30)电性连接;
立柱(34),所述立柱(34)设置在所述底座(27)右侧上端,所述立柱(34)垂直与所述底座(27),所述立柱(34)一端与所述底座(27)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4)另一端设置摄像头(35);
移动板(36),所述移动板(36)一端与所述滑块(32)朝向所述立柱(3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6)另一端设置第一通孔(37),所述移动板(36)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7)与所述立柱(34)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36)中心设置第二通孔(38),所述第二通孔(38)内设置第一轴承(39),所述第一轴承(39)外圈与所述第二通孔(38)内壁固定连接;
支撑板(40),所述支撑板(40)设置在所述移动板(36)下端,所述支撑板(40)正面设置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输出轴上设置有转盘(42)与第一锥齿轮(43),所述转盘(42)位于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第二电机(41)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43)位于所述转盘(42)与所述第二电机(41)之间;
固定板(44),所述固定板(44)设置在所述移动板(36)下端,所述固定板(44)位于所述螺杆(31)与所述支撑板(40)之间,所述固定板(44)内横向设置第三通孔(45),所述第三通孔(45)内设置第一滑杆(46),所述第一滑杆(46)与所述第三通孔(45)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46)一端与所述开关(33)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滑杆(46)另一端与第一连杆(47)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7)另一端与所述转盘(42)远离所述转盘(42)圆心位置铰接连接;
转轴(48),所述转轴(48)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39)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8)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38)下方并设置第二锥齿轮(49),所述第二锥齿轮(49)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3)啮合,所述转轴(48)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49)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38)上方并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套筒(50),所述套筒(50)与所述转轴(48)相互垂直,所述套筒(50)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51),所述套筒(50)内设置第一弹簧(52),所述第一弹簧(52)一端与所述转轴(48)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杆(5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51)远离所述第一弹簧(52)一端设置弧形板(53),所述弧形板(53)外壁与所述轮胎本体(1)内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轮胎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29)包括:
箱体(54),所述箱体(54)上端设置开口(55),所述箱体(54)左右两侧壁均开设第四通孔(56);
横板(57),所述横板(57)横向设置在所述箱体(54)内,所述横板(57)位于所述第四通孔(56)上方,所述横板(57)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54)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第五通孔(58),所述第五通孔(58)设置在所述横板(57)中心位置,所述第五通孔(58)贯穿所述横板(57)上表面与下表面;
第三滑杆(59),所述第三滑杆(59)设置在所述第五通孔(58)内,所述第三滑杆(59)与所述第五通孔(58)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59)一端延伸至所述横板(57)下方,所述第三滑杆(59)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55)延伸至所述箱体(54)上方,并设置托板(60),所述托板(60)上表面与所述轮胎本体(1)底面接触;
第四滑杆(61),所述第四滑杆(61)设置在所述第四通孔(56)内,所述第四滑杆(61)与所述第四通孔(56)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杆(61)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54)内部并与第二连杆(62)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2)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滑杆(59)远离所述托板(60)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四滑杆(61)远离所述第二连杆(62)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54)外部并设置夹板(63),所述夹板(63)设置为L形状,所述夹板(63)远离所述第四滑杆(61)一端朝向所述托板(60);
第二弹簧(64),所述第二弹簧(64)套设在所述第四滑杆(61)上,所述第二弹簧(64)一端与所述箱体(54)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4)另一端与所述夹板(63)侧壁固定连接;
电动伸缩杆(65),所述电动伸缩杆(65)设置在所述箱体(54)内,所述电动伸缩杆(65)位于所述第三滑杆(59)正下方,所述电动伸缩杆(65)固定端与所述箱体(54)内壁固定连接。
CN202011209321.4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外观检测装置 Active CN112297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9321.4A CN112297717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外观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9321.4A CN112297717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外观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7717A true CN112297717A (zh) 2021-02-02
CN112297717B CN112297717B (zh) 2021-08-20

Family

ID=74332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9321.4A Active CN112297717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外观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7717B (zh)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3230A (en) * 1980-11-29 1982-06-10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uncture of tire
KR20090023974A (ko) * 2007-09-03 2009-03-06 금호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의 엑스레이 검사 장치
JP2009274669A (ja) * 2008-05-16 2009-11-2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672627A (zh) * 2008-09-08 2010-03-1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轮胎形状检测装置及轮胎形状检测方法
CN103802609A (zh) * 2012-11-05 2014-05-2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302923685S (zh) * 2014-08-27
CN204422496U (zh) * 2014-12-19 2015-06-24 天津隆达伟业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巨型轮胎外观检测装置
CN104943478A (zh) * 2014-03-25 2015-09-3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172479A (zh) * 2015-09-18 2015-12-23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具有越野综合性能的轮胎
CN106183643A (zh) * 2016-08-18 2016-12-07 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非公路型路面越野车轮胎
CN206321587U (zh) * 2016-12-28 2017-07-11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于轮胎x光机系统的轮胎外观检查装置
CN107271459A (zh) * 2017-07-17 2017-10-20 上海瑞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拖车装置、车辆辐射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7618320A (zh) * 2016-07-13 2018-01-23 斯耐普昂仪器有限公司 车轮维护过程一部分、用于唯一识别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CN207094560U (zh) * 2017-07-24 2018-03-13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一种影视拍摄用安全型摄影灯
CN108068553A (zh) * 2016-11-09 2018-05-2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8431574A (zh) * 2015-12-16 2018-08-21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检查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10515A (zh) * 2017-12-13 2019-06-2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EP3611653A1 (de) * 2018-08-13 2020-02-19 Sick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fassen einer bereifung eines fahrzeugs
CN110926835A (zh) * 2019-12-03 2020-03-27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旋转移动式汽车车胎表面检测用辅助装置及适用方法
CN111413112A (zh) * 2020-04-15 2020-07-14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轮胎耐磨性测试工装
CN111636330A (zh) * 2020-06-15 2020-09-08 海宁市映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根据车辆重量自动调整阻力的道闸
CN111811840A (zh) * 2020-07-02 2020-10-23 张伟 一种汽车轮胎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302923685S (zh) * 2014-08-27
JPS5793230A (en) * 1980-11-29 1982-06-10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uncture of tire
KR20090023974A (ko) * 2007-09-03 2009-03-06 금호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의 엑스레이 검사 장치
JP2009274669A (ja) * 2008-05-16 2009-11-2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672627A (zh) * 2008-09-08 2010-03-1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轮胎形状检测装置及轮胎形状检测方法
CN103802609A (zh) * 2012-11-05 2014-05-2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4943478A (zh) * 2014-03-25 2015-09-3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204422496U (zh) * 2014-12-19 2015-06-24 天津隆达伟业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巨型轮胎外观检测装置
CN105172479A (zh) * 2015-09-18 2015-12-23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具有越野综合性能的轮胎
CN108431574A (zh) * 2015-12-16 2018-08-21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检查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18320A (zh) * 2016-07-13 2018-01-23 斯耐普昂仪器有限公司 车轮维护过程一部分、用于唯一识别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CN106183643A (zh) * 2016-08-18 2016-12-07 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非公路型路面越野车轮胎
CN108068553A (zh) * 2016-11-09 2018-05-2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206321587U (zh) * 2016-12-28 2017-07-11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于轮胎x光机系统的轮胎外观检查装置
CN107271459A (zh) * 2017-07-17 2017-10-20 上海瑞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拖车装置、车辆辐射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207094560U (zh) * 2017-07-24 2018-03-13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一种影视拍摄用安全型摄影灯
CN109910515A (zh) * 2017-12-13 2019-06-2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EP3611653A1 (de) * 2018-08-13 2020-02-19 Sick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fassen einer bereifung eines fahrzeugs
CN110926835A (zh) * 2019-12-03 2020-03-27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旋转移动式汽车车胎表面检测用辅助装置及适用方法
CN111413112A (zh) * 2020-04-15 2020-07-14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轮胎耐磨性测试工装
CN111636330A (zh) * 2020-06-15 2020-09-08 海宁市映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根据车辆重量自动调整阻力的道闸
CN111811840A (zh) * 2020-07-02 2020-10-23 张伟 一种汽车轮胎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7717B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5623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623807A (zh) 充气轮胎
CN101306632B (zh) 充气轮胎
JP3519473B2 (ja) 氷雪上走行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16793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539031A (zh) 轮胎
JP567910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加硫用金型
CN103930285A (zh) 用于摩托车的轮胎
CN102725153B (zh) 轮胎
CN202826988U (zh) 摩托车室外竞技用充气轮胎
CN101992659A (zh) 充气轮胎
RU2750756C2 (ru) Автомобильная шина
CN112297717B (zh) 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外观检测装置
CN201677701U (zh) 一种有胎肩结构的轮胎
CN112277533B (zh) 一种特种沙地轮胎耐磨检测装置
CN1177707C (zh) 汽车轮胎
JP2923797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923795B2 (ja) 氷雪路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5930046U (zh) 载重汽车轮胎胎面
CN219523590U (zh) 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轮胎
JPH06286422A (ja) 雪氷路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17415385U (zh) 一种轮胎
CN216443418U (zh) 一种机动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JPS611611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3511180U (zh) 汽车防滑耐磨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