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2609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2609A
CN103802609A CN201310479132.2A CN201310479132A CN103802609A CN 103802609 A CN103802609 A CN 103802609A CN 201310479132 A CN201310479132 A CN 201310479132A CN 103802609 A CN103802609 A CN 103802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main line
central area
pattern block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91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2609B (zh
Inventor
藤冈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070017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80260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02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2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2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2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持湿地性能和耐偏磨损性能的同时,能够降低滚动阻力的充气轮胎。解决手段为: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细沟槽的深度设定为主沟槽的深度的60%-100%,位于轮胎赤道上的花纹块列的花纹块具备重叠部,该重叠部在轮胎圆周方向与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重叠,重叠部的宽度设定为位于轮胎赤道上的花纹块列的花纹块的宽度的5%-25%。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个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主沟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具备多个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主沟槽的充气轮胎,已知的是具备多个花纹块列的充气轮胎,该花纹块列在轮胎圆周方向并排有花纹块(例如,专利文献1-3)。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充气轮胎中,由于用于形成花纹块的横向沟槽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所以具有优异的湿地性能。该充气轮胎,在初期阶段湿地性能优异,但另一方面,随着磨损的加剧,湿地性能变得恶化。另外,在接地时,由于花纹块容易变形使得滚动阻力增加。
在专利文献2和3公开的充气轮胎中,在轮胎圆周方向并排的具有大致六角形状的花纹块,以与邻接的花纹块重叠的方式配置。该充气轮胎的雪上性能和冰上性能优异,但另一方面,湿地性能的提高、耐偏磨损性能的提高以及滚动阻力的降低并不明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昭63-2427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3-1369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平5-3303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持湿地性能和耐偏磨损性能的同时,能够降低滚动阻力的充气轮胎。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为胎面部具备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主沟槽,所述主沟槽以隔着轮胎赤道而邻接的方式至少设置一对的充气轮胎,具备:中心区域,其位于隔着轮胎赤道而邻接的所述一对主沟槽的中心之间;一对胎肩区域,其位于该主沟槽的中心和胎面的端部之间,所述中心区域具备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主沟槽宽度相比还要窄的细沟槽、和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沟槽,据此该中心区域具备在轮胎圆周方向并排有花纹块的多个花纹块列,所述细沟槽的深度设定为所述主沟槽的深度的60%-100%,所述细沟槽以隔着轮胎赤道而邻接的方式至少设置一对,位于轮胎赤道上的花纹块列的花纹块具备重叠部,该重叠部在轮胎圆周方向与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重叠,所述重叠部的宽度设定为位于轮胎赤道上的所述花纹块列的花纹块的宽度的5%-25%。
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由于细沟槽的深度设定为主沟槽的深度的60%-100%,所以相对于现有的轮胎,细沟槽变深。据此,即使磨损加剧,由于充分确保细沟槽的深度,所以也能够维持湿地性能(在湿滑路面上的行驶性能)。
另外,由于位于轮胎赤道上的花纹块列的花纹块具备重叠部,该重叠部在轮胎圆周方向与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重叠,所以在接地时,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之间相互支撑。据此,为了维持湿地性能,即使形成深的细沟槽,在接地时,由于能够抑制花纹块变形,所以也能够降低滚动阻力。
进而,由于重叠部的宽度被设定为位于轮胎赤道上的花纹块列的花纹块的宽度的5%-25%,所以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之间不仅相互支撑,而且花纹块的轮胎圆周方向的长度和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的平衡也很良好。据此,由于确保了花纹块的轮胎圆周方向的刚性,所以能够抑制花纹块发生偏磨损。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还可以为如下结构,所述胎肩区域的宽度设定为所述中心区域的宽度的75%-85%;从所述胎肩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其设定为从所述中心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的80%-95%。
根据该结构,胎肩区域的宽度设定为中心区域的宽度的75%-85%。据此,由于充分确保中心区域的宽度,所以能够确保中心区域的刚性。而且,由于中心区域的面积变大,所以中心区域的接地压力被分散而变小。
进一步地,从胎肩区域中的胎面至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其被设定为从中心区域中的胎面至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的80%-95%。据此,由于充分确保中心区域的橡胶体积,所以能够进一步地确保中心区域的刚性。由此,由于能够使中心区域的接地压力变小,并且,能够确保中心区域的刚性,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滚动阻力。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细沟槽的宽度还可以被设定为所述主沟槽的宽度的15%-40%。
根据该结构,由于细沟槽的宽度被设定为主沟槽的宽度的15%-40%,所以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之间接近而配置。据此,在接地时,由于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之间切实地相互支撑,所以能够切实地抑制各个花纹块的变形。因此,能够切实地降低滚动阻力。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横向沟槽还可以以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或呈30°以下的角度交叉的方式而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横向沟槽以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或呈30°以下的角度交叉的方式而配置,所以能够防止花纹块的拐角部形成锐角形状。据此,能够防止花纹块的拐角部形成为发生偏磨损的起点。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还可以为如下结构,从所述中心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与从所述胎肩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的之比,设定为大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宽度与所述胎肩区域的宽度的之比。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能够取得维持湿地性能和耐偏磨损性能,同时降低滚动阻力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中的胎面的主要部分展开图。
图2表示同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图1的Ⅱ区域扩大图。
图3表示同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图1的沿Ⅲ-Ⅲ-Ⅲ-Ⅲ线的剖面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中的胎面的主要部分展开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另外其他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中的胎面的主要部分展开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评价表。
图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表。
图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表。
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表。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表。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表。
附图标记说明
1…胎面部、2…胎面(接地面)、2a…端部(接地端)、3…主沟槽、3a…中心主沟槽、3b…胎肩主沟槽、3c…底、4…中心区域、5…胎肩区域、6…细沟槽、7…横向沟槽、8…花纹块、8a…重叠部、8b…凹部、8c…刀槽花纹、9…花纹块列、9a…中心花纹块列、9b…胎侧花纹块列、10…胎肩地面接触部、L1…轮胎赤道、L2…主沟槽的中心、V1…中心区域的橡胶体积、V2…胎肩区域的橡胶体积、W1…中心区域的宽度、W2…胎肩区域的宽度、W3…花纹块的宽度、W4…重叠部的宽度、W5…主沟槽的宽度、W6…细沟槽的宽度、W7…横向沟槽的宽度、D1…主沟槽的深度、D2…细沟槽的深度、D3…横向沟槽的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图1-图3,对本发明充气轮胎的一实施方案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的充气轮胎(以下,仅称为“轮胎”)具备配置于外周部的胎面部1。本实施方案中的轮胎为用于卡车或公共汽车等的重载荷用轮胎,具有以通过轮胎宽度方向中心的假想线的轮胎赤道L1为中心对称的胎面花纹。
胎面部1具备作为外周面的胎面2和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多个主沟槽3。胎面部1被主沟槽3区划,其具备:位于轮胎赤道L1上的中心区域4;和隔着中心区域4而在中心区域4的两侧邻接的一对胎肩区域5、5。此外,胎面2为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胎面2的端部2a为接地端。
主沟槽3以隔着轮胎赤道L1而邻接的方式至少设置一对。在本实施方案中,主沟槽3设置有四条。以下,当区分多个主沟槽3时,将隔着轮胎赤道L1而邻接的主沟槽3称为“中心主沟槽3a”,将与中心主沟槽3a相比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而配置的其他主沟槽3称为“胎肩主沟槽3b”。即,在本实施方案中,中心主沟槽3a设置有两条,且胎肩主沟槽3b设置有两条。
对主沟槽3而言,为了防止与轮胎赤道L1交叉,在轮胎宽度方向与轮胎赤道L1隔开间隔而配置。主沟槽3与轮胎圆周方向平行配置,且形成为直线状。此外,主沟槽3具备将一部分沟槽设置成浅的部分、即所谓的胎面磨耗标志(未图示),通过该部分随着磨损而露出的情况来确认磨损程度。在本实施方案中,主沟槽3(中心主沟槽3a)的宽度W5设定为12.5mm,另外,主沟槽3(中心主沟槽3a)的深度D1设定为15.0mm。
中心区域4位于隔着轮胎赤道L1的一对主沟槽3、即中心主沟槽3a的中心L2、L2之间。一对胎肩区域5,隔着中心区域4而配置,且分别位于中心主沟槽3a的中心L2与胎面2的端部2a之间。
优选地,各个胎肩区域5的宽度W2设定为中心区域4的宽度W1的75%-85%。在本实施方案中,各个胎肩区域5的宽度W2设定为中心区域4的宽度W1的80%。据此,由于能够充分确保中心区域4的宽度W1,所以能够确保中心区域4的刚性。而且,由于中心区域4的面积变大,所以中心区域4的接地压力被分散而变小。
优选地,从各个胎肩区域5中的胎面2至主沟槽3的底3c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V2,其设定为从中心区域4中的胎面2至主沟槽3的底3c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V1的80%-95%。在本实施方案中,各个胎肩区域5的橡胶体积V2设定为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的90%。此外,在图3中,主沟槽3的底3c的位置用虚线表示。
据此,由于能够充分确保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所以能够进一步确保中心区域4的刚性。此外,各区域4、5的橡胶体积V1、V2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出:即,各区域4、5的宽度W1、W2乘以主沟槽3的深度D1和周长,再减去主沟槽3、细沟槽6(将进行后述)及横向沟槽7(将进行后述)等沟槽的体积。
中心区域4具备: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且比主沟槽3的宽度还要窄的多个细沟槽6;和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沟槽7。中心区域4具备多个花纹块列9,被横向沟槽7区划的花纹块8沿轮胎圆周方向并排而形成该花纹块列9。多个花纹块列9被细沟槽6区划,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并排。
细沟槽6以隔着轮胎赤道L1而邻接的方式至少设置一对。在本实施方案中,细沟槽6设置有两条。据此,花纹块列9设置有三列。以下,当区分多个花纹块列9时,将位于轮胎赤道L1上的花纹块列9称为“中心花纹块列9a”,将比中心花纹块列9a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而配置的其他花纹块列9称为“胎侧花纹块列9b”。
细沟槽6连续弯折而形成。具体地,细沟槽6形成Z字形。对细沟槽6而言,为了防止与轮胎赤道L1交叉,在轮胎宽度方向与轮胎赤道L1隔开间隔而配置。
优选地,细沟槽6的深度D2设定为主沟槽3(中心主沟槽3a)的深度D1的60%-100%。在本实施方案中,细沟槽6的深度D2设定为主沟槽3的深度D1的70%。据此,相对于现有的轮胎,细沟槽6变深,因此即使磨损加剧,也能够充分确保细沟槽6的深度。
横向沟槽7具备:从中心主沟槽3a通过(经过)细沟槽6并延伸至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内部为止的沟槽;和从一侧的细沟槽6延伸至另一侧的细沟槽6为止的沟槽。优选地,横向沟槽7的宽度W7设定为主沟槽3(中心主沟槽3a)的宽度W5的60%-80%。此外,优选地,横向沟槽7的深度D3设定为主沟槽3(中心主沟槽3a)的深度D1的60%-100%。
优选地,横向沟槽7,以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或呈30°以下的角度交叉的方式而配置。在本实施方案中,横向沟槽7以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式而配置。据此,能够防止各花纹块8的拐角部形成锐角部。
花纹块8具备重叠部8a,该重叠部8a在轮胎圆周方向与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8重叠。据此,在接地时,由于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8、8之间在重叠部8a、8a相互支撑,所以能够抑制花纹块8变形。
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通过其向轮胎圆周方向的两侧突出来形成重叠部8a、8a。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形成大致六角形状。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具备比横向沟槽7更靠近轮胎圆周方向两侧的凹部8b、8b。
胎侧花纹块列9b的花纹块8通过其向轮胎圆周方向的内侧突出来形成重叠部8a。胎侧花纹块列9b的花纹块8形成大致五角形状。胎侧花纹块列9b的花纹块8在轮胎圆周方向的外侧具备凹部8b。
优选地,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中的重叠部8a的宽度W4,其设定为该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的宽度W3的5%-25%。在本实施方案中,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中的重叠部8a的宽度W4设定为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的宽度W3的15%。据此,由于花纹块8的轮胎圆周方向的长度和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平衡良好,所以能够确保花纹块8的轮胎圆周方向的刚性。
此外,优选地,细沟槽6的宽度W6设定为主沟槽3(中心主沟槽3a)的宽度W5的15%-40%。在本实施方案中,细沟槽6的宽度W6设定为主沟槽3的宽度W5的20%。据此,由于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8、8之间靠近而配置,所以在接地时,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8、8之间可以切实地相互支撑。
各个胎肩区域5被胎肩主沟槽3b区划,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并排的多个胎肩地面接触部10。对胎肩地面接触部10而言,通过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沟槽来将多个花纹块形成为在轮胎圆周方向并排的花纹块状。
通过以上,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轮胎,细沟槽6的深度D2为主沟槽3的深度D1的70%,且在60%-100%的范围之内,所以相对于现有的轮胎,细沟槽6变深。据此,即使磨损加剧,也可以充分确保细沟槽6的深度,所以能够维持湿地性能,或者能够提高外观性(appearance)。
此外,如果细沟槽6的深度D2小于主沟槽3的深度D1的60%,随着磨损加剧,则由于细沟槽6变浅,所以湿地性能降低,或者外观性(appearance)降低。相反,如果细沟槽6的深度D2大于主沟槽3的深度D1的100%,则不能充分降低滚动阻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轮胎,位于轮胎赤道L1上的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具备重叠部8a,该重叠部8a在轮胎圆周方向与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8重叠。据此,由于在接地时,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8、8之间相互支撑,即使为了维持湿地性能而形成深的细沟槽6,在接地时也能够抑制花纹块8变形。因此,能够降低滚动阻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轮胎,位于轮胎赤道L1上的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中的重叠部8a的宽度W4为该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的宽度W3的15%,且在5%-25%范围之内。据此,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8、8之间不仅相互支撑,而且花纹块8的轮胎圆周方向的长度和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的平衡也很良好。因此,能够确保花纹块8的轮胎圆周方向的刚性,所以能够抑制花纹块8的偏磨损。
此外,如果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中的重叠部8a的宽度W4小于该花纹块8的宽度W3的5%,则由于在接地时,不能充分抑制花纹块8变形,所以不能充分降低滚动阻力。相反,如果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中的重叠部8a的宽度W4大于该花纹块8的宽度W3的25%,则花纹块8的轮胎圆周方向的长度和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的平衡恶化,由此导致耐偏磨损性能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主沟槽3和细沟槽6在轮胎宽度方向与轮胎赤道L1隔开间隔而配置。据此,防止主沟槽3和细沟槽6配置在接地压力变大的轮胎赤道L1上,从而能够使中心区域4的接地压力分散而变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轮胎,胎肩区域5的宽度W2为中心区域4的宽度W1的80%,且在75%-85%的范围之内。据此,由于充分确保中心区域4的宽度W1,所以能够确保中心区域4的刚性。而且,由于中心区域4的面积变大,所以中心区域4的接地压力被分散而变小。因此,能够进一步地降低滚动阻力。
此外,如果胎肩区域5的宽度W2小于中心区域4的宽度W1的75%,则由于胎肩区域5的刚性变小,所以在胎肩区域5容易发生偏磨损。相反,如果胎肩区域5的宽度W2大于中心区域4的宽度W1的85%,则由于不能使中心区域4的接地压力充分变小,所以不能充分降低滚动阻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轮胎,从胎肩区域5中的胎面2至主沟槽3的底3c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V2为从中心区域4中的胎面2至主沟槽3的底3c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V1的90%,且在80%-95%的范围之内。据此,由于能够确保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所以能够进一步确保中心区域4的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滚动阻力。
此外,如果胎肩区域5的橡胶体积V2小于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的80%,则由于胎肩区域5的刚性变小,所以在胎肩区域5容易发生偏磨损。相反,如果胎肩区域5的橡胶体积V2大于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的95%,则由于不能够充分确保中心区域4的刚性,所以不能充分降低滚动阻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轮胎,细沟槽6的宽度W6为主沟槽3的宽度W5的20%,且在15%-40%的范围之内,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8、8之间接近而配置。据此,由于在接地时,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8、8之间切实地相互支撑,所以能够切实地抑制各花纹块8变形。因此,能够切实地降低滚动阻力。
此外,如果细沟槽6的宽度W6大于主沟槽3的宽度W5的40%,则由于在接地时,不能充分抑制花纹块8变形,所以不能充分降低滚动阻力。相反,如果细沟槽6的宽度W6小于主沟槽3的宽度W5的15%,则湿地性能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轮胎,由于横向沟槽7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配置,因此能够防止花纹块8的拐角部形成锐角形状。据此,能够防止花纹块8的拐角部形成为发生偏磨损的起点。此外,横向沟槽7以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呈大于30°的角度而交叉的方式配置时,由于花纹块8的拐角部形成锐角形状,所以花纹块8的拐角部容易形成为发生偏磨损的起点。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轮胎,花纹块8在胎面2侧不具备沟槽或刀槽花纹等。据此提高花纹块8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花纹块8变形。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滚动阻力。
此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选择下述各种变形例的任意结构或方法等,并将其采用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的结构或方法等是理所当然的。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中,花纹块8在胎面2侧不具备沟槽或刀槽花纹等。但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花纹块8也可以为具备刀槽花纹8c的结构。如图4所示,刀槽花纹8c可以是形成直线状的结构,另外,如图5所示,刀槽花纹8c也可以是形成波浪形状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在驱动时具有牵引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湿地性能。此外,刀槽花纹8c例如为具有1.5mm以下的宽度的细沟槽。另外,在该结构中,各区域4、5的橡胶体积V1、V2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出:即,各区域4、5的宽度W1、W2乘以主沟槽3的深度D1和周长,不仅要减去主沟槽3、细沟槽6及横向沟槽7等沟槽的体积,而且还要减去刀槽花纹8c的体积。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中,采用了胎面花纹以轮胎赤道L1为中心对称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如图5所示,可以采用胎面花纹相对于轮胎赤道L1呈非对称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中,采用了设置四条主沟槽3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如图5所示,可以采用设置两条主沟槽3的结构,另外,也可以采用设置三条或五条以上主沟槽3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中采用了如下结构: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与胎肩区域5的橡胶体积V2之比(90%),设定为大于中心区域4的宽度W1与胎肩区域5的宽度W2之比(80%)。但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不限于该结构。
例如,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可以采用了如下结构: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与胎肩区域5的橡胶体积V2之比,设定为小于中心区域4的宽度W1与胎肩区域5的宽度W2之比。具体可以是如下结构: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与胎肩区域5的橡胶体积V2之比为80%,中心区域4的宽度W1与胎肩区域5的宽度W2之比为85%。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中,采用了主沟槽3形成直线状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可以采用主沟槽3形成Z字形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主沟槽3形成波浪形状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中,采用了整个细沟槽6形成Z字形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可以采用部分细沟槽6形成Z字形的结构,另外,也可以采用细沟槽6形成波浪形状的结构。
由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与现有充气轮胎大致相同的内部结构,所以没有记载关于内部结构的说明。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可以采用用于现有充气轮胎中的任意材料、形状、构造及制造方法等。
【实施例】
为了具体表示本发明的结构和效果,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例及其比较例进行如下说明。各性能评价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将轮胎尺寸为275/80R22.5的充气轮胎安装于轮辋(22.5×7.50),填充JAMA规定的内压900kPa,施加规定负荷3,150kgf。此外,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所有轮胎中,将主沟槽3(中心主沟槽3a)的深度D1设定为15.0mm,并将主沟槽3(中心主沟槽3a)的宽度W5设定为12.5mm。
<湿地性能>
当使安装有50%磨损时的轮胎的车辆以40km/h的速度驶入水深为5mm的路面,并紧急制动时,测量了制动距离,以其倒数为指数进行了计算。将比较例1的结果作为100并进行了指数评价,指数越大,则制动距离越短,表示湿地性能越优异。
<滚动阻力>
利用滚动阻力试验机,在20km/h-100km/h的速度之间,每增加20km/h进行了测量,并将在各个速度下的值除以负荷得到的滚动阻力系数的平均值作为指数进行了计算。将比较例1的结果作为100并进行了指数评价,指数越小,则滚动阻力越低,表示越优异。
<耐偏磨损性能>
在路面上行驶50,000km之后,测量了花纹块的脱落量和锯齿状磨损量,并将其倒数作为指数进行了计算。将比较例1的结果作为100并进行了指数评价。指数越大,则花纹块的脱落量和锯齿状磨损量越小,表示耐偏磨损性能越优异。
<实施例1和2>
实施例1为图1-图3所示的上述实施方案的轮胎。实施例2为图4所示的轮胎,为在实施例1的轮胎基础上在中心花纹块列9a的各花纹块8具有刀槽花纹8c的轮胎。图6表示实施例1和2的评价结果。此外,在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轮胎中,除了实施例2之外,均为在花纹块8不具有刀槽花纹8c的轮胎。
<实施例1、3及4,比较例1和2>
在实施例1中,胎肩区域5的宽度W2为中心区域4的宽度W1的80%。如图7所示,实施例3和4与比较例1和2相对于实施例1而言,中心区域4的宽度W1与胎肩区域5的宽度W2之比发生了变化。
对胎肩区域5的宽度W2设定为中心区域4的宽度W1的75-85%的实施例1、3及4而言,没有使湿地性能和耐偏磨损性能恶化,且能够降低滚动阻力。与此相反,对胎肩区域5的宽度W2小于中心区域4的宽度W1的75%的比较例1而言,使耐磨损性能恶化。另外,对胎肩区域5的宽度W2大于中心区域4的宽度W1的85%的比较例2而言,没能降低滚动阻力。
<实施例1、5及6,比较例3和4>
在实施例1中,从胎肩区域5中的胎面2至主沟槽3的底3c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V2,为从中心区域4中的胎面2至主沟槽3的底3c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V1的90%。如图8所示,实施例5和6与比较例3和4相对于实施例1而言,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与胎肩区域5的橡胶体积V2之比发生了变化。
对胎肩区域5的橡胶体积V2设定为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的80-95%的实施例1、5及6而言,湿地性能和耐偏磨损性能没有恶化,且能够降低滚动阻力。与此相反,对胎肩区域5的橡胶体积V2小于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的80%的比较例3而言,耐磨损性能恶化。另外,对胎肩区域5的橡胶体积V2大于中心区域4的橡胶体积V1的95%的比较例4而言,没能降低滚动阻力。
<实施例1、7及8,比较例5和6>
在实施例1中,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中的重叠部8a的宽度W4为该花纹块8的宽度W3的15%。如图9所示,实施例7和8与比较例5和6相对于实施例1而言,中心花纹块列9a的花纹块8中的重叠部8a的宽度W4与该花纹块8的宽度W3之比发生了变化。
对重叠部8a的宽度W4设定为花纹块8的宽度W3的5-25%的实施例1、7及8而言,湿地性能和耐偏磨损性能没有恶化,且能够降低滚动阻力。与此相反,对重叠部8a的宽度W4小于花纹块8的宽度W3的5%的比较例5而言,没能降低滚动阻力。另外,对重叠部8a的宽度W4大于花纹块8的宽度W3的25%的比较例6而言,耐偏磨损性能恶化。
<实施例1、9及10,比较例7和8>
在实施例1中,细沟槽6的宽度W6为主沟槽3的宽度W5的20%。如图10所示,实施例9和10与比较例7和8相对于实施例1而言,细沟槽6的宽度W6与主沟槽3的宽度W5之比发生了变化。
对细沟槽6的宽度W6设定为主沟槽3的宽度W5的15%-40%的实施例1、9及10而言,湿地性能和耐偏磨损性能没有恶化,且能够降低滚动阻力。与此相反,对细沟槽6的宽度W6大于主沟槽3的宽度W5的40%的比较例7而言,没能降低滚动阻力。另外,对细沟槽6的宽度W6小于主沟槽3的宽度W5的15%的比较例8而言,降低了湿地性能。
<实施例1和11-14,比较例9和10>
在实施例1中,细沟槽6的深度D2为主沟槽3的深度D1的70%。如图11所示,实施例11-14与比较例9和10相对于实施例1而言,细沟槽6的深度D2与主沟槽3的深度D1之比发生了变化。
对细沟槽6的深度D2设定为主沟槽3的深度D1的60%-100%的实施例1和11-14而言,湿地性能和耐偏磨损性能没有恶化,且能够降低滚动阻力。与此相反,对细沟槽6的深度D2小于主沟槽3的深度D1的60%的比较例9而言,降低了湿地性能。

Claims (9)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其为
胎面部具备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主沟槽,
所述主沟槽以隔着轮胎赤道而邻接的方式至少设置一对的充气轮胎,
具备:中心区域,其位于隔着轮胎赤道而邻接的所述一对主沟槽的中心之间;一对胎肩区域,其位于该主沟槽的中心和胎面的端部之间,
所述中心区域具备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且比所述主沟槽宽度还要窄的细沟槽、和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沟槽,据此该中心区域具备在轮胎圆周方向并排有花纹块的多个花纹块列,
所述细沟槽的深度设定为所述主沟槽的深度的60%-100%,
所述细沟槽以隔着轮胎赤道而邻接的方式至少设置一对,
位于轮胎赤道上的花纹块列的花纹块具备重叠部,该重叠部在轮胎圆周方向与在轮胎宽度方向邻接的花纹块重叠,
所述重叠部的宽度设定为位于轮胎赤道上的所述花纹块列的花纹块的宽度的5%-2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肩区域的宽度设定为所述中心区域的宽度的75%-85%,
从所述胎肩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设定为从所述中心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的80%-95%。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沟槽的宽度设定为所述主沟槽的宽度的15%-40%。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沟槽以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或呈30°以下的角度交叉的方式而配置。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沟槽以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或呈30°以下的角度交叉的方式而配置。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中心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与从所述胎肩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之比,设定为大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宽度与所述胎肩区域的宽度之比。
7.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中心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与从所述胎肩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之比,设定为大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宽度与所述胎肩区域的宽度之比。
8.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中心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与从所述胎肩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之比,设定为大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宽度与所述胎肩区域的宽度之比。
9.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中心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诶之的橡胶体积与从所述胎肩区域中的所述胎面至所述主沟槽的底的位置为止的橡胶体积之比,设定为大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宽度与所述胎肩区域的宽度之比。
CN201310479132.2A 2012-11-05 2013-10-14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3802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3561A JP6047375B2 (ja) 2012-11-05 2012-11-05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243561 2012-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2609A true CN103802609A (zh) 2014-05-21
CN103802609B CN103802609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700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9132.2A Active CN103802609B (zh) 2012-11-05 2013-10-14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47375B2 (zh)
CN (1) CN10380260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7717A (zh) * 2020-11-03 2021-02-02 肇庆骏鸿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
CN112744034A (zh) * 2020-12-21 2021-05-04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缺气保用轮胎
CN114514125A (zh) * 2019-09-27 2022-05-1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37254A (ja) * 2018-12-27 2022-03-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97735A2 (en) * 1985-03-30 1986-10-15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Pneumatic tyre
JPH03136911A (ja) * 1989-10-24 1991-06-11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EP1361075A1 (en) * 2002-05-09 2003-11-1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read pattern for a vehicle tyre
US20060011822A1 (en) * 2004-07-16 2006-01-19 Frank Hecht Light scanning microscope and use
CN101687441A (zh) * 2007-06-12 2010-03-3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1992658A (zh) * 2009-08-24 2011-03-3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227321A (zh) * 2008-11-27 2011-10-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5903B2 (ja) * 2009-05-25 2013-08-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97735A2 (en) * 1985-03-30 1986-10-15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Pneumatic tyre
JPH03136911A (ja) * 1989-10-24 1991-06-11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EP1361075A1 (en) * 2002-05-09 2003-11-1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read pattern for a vehicle tyre
US20060011822A1 (en) * 2004-07-16 2006-01-19 Frank Hecht Light scanning microscope and use
CN101687441A (zh) * 2007-06-12 2010-03-3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227321A (zh) * 2008-11-27 2011-10-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01992658A (zh) * 2009-08-24 2011-03-3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4125A (zh) * 2019-09-27 2022-05-1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2297717A (zh) * 2020-11-03 2021-02-02 肇庆骏鸿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全地形越野轮胎
CN112744034A (zh) * 2020-12-21 2021-05-04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缺气保用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47375B2 (ja) 2016-12-21
CN103802609B (zh) 2017-04-12
JP2014091443A (ja) 2014-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4709B (zh) 充气轮胎
CN103204033B (zh)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JP482999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815173B (zh) 充气轮胎
JP520675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080046B (zh) 充气轮胎
CN103381741A (zh) 充气轮胎
US9499012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4553623B (zh) 充气轮胎
US10525772B2 (en) Pneumatic tire
JP657109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074034A (zh) 充气轮胎
CN104044407B (zh) 充气轮胎
US9827812B2 (en) Pneumatic tire
JP5360333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118278A (zh) 充气轮胎
JP200914345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722986B1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379370A (zh) 充气轮胎
JP201324901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802609A (zh) 充气轮胎
CN104118279A (zh) 充气轮胎
KR101668712B1 (ko) 올 시즌 타이어
CN103596776A (zh) 充气轮胎
US10486470B2 (en) Pneumatic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