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7517A - 盖部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盖部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7517A
CN112297517A CN202011186964.1A CN202011186964A CN112297517A CN 112297517 A CN112297517 A CN 112297517A CN 202011186964 A CN202011186964 A CN 202011186964A CN 112297517 A CN112297517 A CN 112297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lid member
forming
bas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69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7517B (zh
Inventor
高野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7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7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7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7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7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16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 B65D43/162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the container, the lid and the hinge being made of one 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1/00Mechanical deformation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e.g.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nating
    • B31F1/0077Shaping by methods analogous to moulding, e.g. deep drawing techniqu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D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31B OR B31C
    • B31D1/00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16Paper towel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18Holders; Receptacles
    • A47K10/20Holders; Receptacles for piled she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24Towel dispensers, e.g. for piled-up or folded textile towels; Toilet-paper dispensers; Dispensers for piled-up or folded textile towels provided or not with devices for taking-up soiled towels as far as not mechanically driven
    • A47K10/32Dispensers for paper towels or toilet-paper
    • A47K10/42Dispensers for paper towels or toilet-paper dispensing from a store of single sheets, e.g. stacked
    • A47K10/421Dispensers for paper towels or toilet-paper dispensing from a store of single sheets, e.g. stacked dispensing from the top of the dispen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50/00Making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e.g. boxes or cartons
    • B31B50/59Shaping sheet material under pressure
    • B31B50/592Shaping sheet material under pressure using punches or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D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31B OR B31C
    • B31D1/00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articles
    • B31D1/0043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articles the articles being box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31D1/005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articles the articles being box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bottoms or c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D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31B OR B31C
    • B31D1/00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articles
    • B31D1/0075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articles by assembling, e.g. by 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D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31B OR B31C
    • B31D5/00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 Making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D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31B OR B31C
    • B31D5/00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 Making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 B31D5/02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 Making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including pres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D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31B OR B31C
    • B31D5/00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 Making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 B31D5/04Multiple-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 Making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including folding or pleating, e.g. Chinese lan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1/00Mechanical deformation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e.g.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nating
    • B31F1/36Moistening and heating webs to facilitate mechanical deformation and drying deformed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65D47/08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 B65D47/08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base element provided with the spout or discharge passage
    • B65D47/0833Hinges without elastic bias
    • B65D47/0838Hinges without elastic bias located at an edge of the base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38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46Applications of disintegrable, dissolvable or edible materials
    • B65D65/466Bio- or photodegradable packaging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52Details
    • B65D75/58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 B65D75/5861Spouts
    • B65D75/5872Non-integral spouts
    • B65D75/5877Non-integral spouts connected to a planar surface of the package wa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8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 B65D83/0805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through an aperture in a wall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JFIBREBOARD;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CELLULOSIC FIBROUS SUSPENSIONS OR FROM PAPIER-MACHE
    • D21J5/00Manufacture of hollow articles by transferring sheets, produced from fibres suspensions or papier-mâché by suction on wire-net moulds, to couch-moul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24Towel dispensers, e.g. for piled-up or folded textile towels; Toilet-paper dispensers; Dispensers for piled-up or folded textile towels provided or not with devices for taking-up soiled towels as far as not mechanically driven
    • A47K10/32Dispensers for paper towels or toilet-paper
    • A47K2010/3266Wet w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50/00Making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e.g. boxes or cartons
    • B31B50/74Auxiliary operations
    • B31B50/81Forming 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e.g. opening devices, closures or tear strings
    • B31B50/814Applying closure elements to blanks, webs or bo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2575/52Details
    • B65D2575/58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 B65D2575/586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with means for reclos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充分确保闭盖时的密闭性且强度优异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盖部件为了抑制包装体内所收纳的内容物的干燥而设于包装体的开口部,并具有由纸质材料构成的基部以及盖部,该盖部相对于基部能够开闭,该盖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具有:从由纸质材料构成的原材料来冲压加工盖部件形成体的工序,该盖部件形成体用于至少构成盖部以及基部;和对盖部件中成为盖部的盖部形成部以及成为基部的基部形成部进行压力成型的施压工序,施压工序为,以比按压与盖部件形成体的周缘部相比靠内侧的部分的力弱的力而按压周缘部来支承盖部件形成体,并对与周缘部相比靠内侧的部分进行深拉伸成形。

Description

盖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从以往就已知在袋体或箱体等内收容有擦拭片等的包装体,该擦拭片为使药液等含浸于由无纺布等形成的基布而成的湿纸巾等。通常,擦拭片在多张重叠的状态下收容,以能够从形成于袋体等的开口部取出的方式构成。开口部通常由盖部件封闭,当取出擦拭片时等打开。
作为盖部件,例如如下所示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那样,已知将袋体等的开口部由密封部件开闭的简易部件。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密封部件虽然使用可再剥离的密封方式形成,但随着多次进行贴附动作和剥离动作,粘接力渐渐变弱而变得甚至难以贴附于袋体等,由此存在密闭性易于降低的问题。另外,该密封部件尤其在用于袋体的情况下,伴随着该袋体内所收容的擦拭片的量的减少而导致易于在开口部周边产生褶皱,当贴附密封部件时容易在该密封部件与袋体之间产生间隙,具有难以维持密闭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近年来,从以往就已知如下所示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使用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等热塑性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的包装体用盖部件。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盖部件具有安装于收容物的基盘部、开口形成于该基盘部的口部、和相对于基盘部开闭的盖部,以使包装体的开口部与盖部件中的基盘部的口部处于相同位置的方式贴附于包装体来使用。该盖部件构成为,通常使盖部闭盖,当如取出擦拭片的情况那样的使用时能够使盖部开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168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2077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的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盖部件因为使用塑料材料等形成,所以存在违背近年积极倡导的针对环境问题的倡议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开发了多种被称为环保的生物降解性塑料材料,通过使用生物降解性塑料材料,也能够制造顾忌环境的盖部件。但是,生物降解性塑料材料与从以往起就广泛使用的塑料材料相比价格高,随着使用量增加,相应地制造成本也增加。尤其,作为上述的包装体用等所用的盖部件由于市场的流通量明显为大量,所以即使每一个盖部件的制造成本仅稍微增加,盖部件成为大量的情况下的制造成本的增加也是庞大的。因此,目前从现实上难以将高价的生物降解性塑料材料用于盖部件来作为针对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也考虑对盖部件利用纸材料。但是,纸材料由于难以如塑料材料那样地进行自由的成形加工,所以具有难以使用纸材料来廉价地提供密闭性高的盖部件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也考虑了如下方法:增厚纸厚度,分几次进行盖部件的成形工序,或将分体的部件接合等。但是,这样的方法具有如下问题:盖部件的构造复杂而导致原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增加、和因制造工序增加而导致制造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变高等。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为,廉价地提供能够使用纸材料来充分确保闭盖时的密闭性、且强度优异的环保盖部件、以及能够维持这种盖部件的品质且同时提高制造效率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的发明人鉴于这些以往技术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点,进行了锐意探讨。其结果为,发现能够廉价地实现如下盖部件,该盖部件为了顾及环境而将纸材料用作原料,并且具有如由合成树脂成形体形成的盖部件那样的优异的密闭性,且整体的强度优异,难以发生形状的变化和溃变,而且耐水、耐药品性也优异。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要旨为:
(1)一种盖部件的制造方法,该盖部件为了抑制包装体内所收纳的内容物的干燥而设于所述包装体的开口部,并具有由纸质材料构成的基部以及盖部,该盖部相对于所述基部能够开闭,所述盖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从由纸质材料构成的原材料来冲压加工盖部件形成体的工序,该盖部件形成体用于至少构成所述盖部以及所述基部;和对所述盖部件中成为所述盖部的盖部形成部、以及成为所述基部的基部形成部进行压力成型的施压工序,所述施压工序为,以比按压与所述盖部件形成体的周缘部相比靠内侧的部分的力弱的力而按压所述周缘部来支承所述盖部件形成体,并对与所述周缘部相比靠内侧的部分进行深拉伸成形;
(2)上述(1)所述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形成体在所述盖部形成部与所述基部形成部之间具有铰链部形成部,当在所述铰链部形成部形成弯折部之后进行所述压力加工;
(3)上述(1)所述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原材料进行吸湿处理之后进行所述压力加工;
(4)上述(1)所述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压工序之前形成用于维持所述盖部与所述基部闭盖的状态的封闭机构;
(5)上述(1)所述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形成了开口有取出口的盖部件的形成部件之后,在使多个所述形成部件重叠的状态下至少对所述形成部件的取出口端缘部进行耐水处理。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盖部件通过当闭盖时在从基部的安装部立起的立起壁的外壁与盖部的内壁之间形成接触部,而能够提供如下盖部件,该盖部件能够大幅提高接触部中的立起壁与盖部的内壁之间的密闭性,当闭盖时由盖部件保持高密闭性,维持闭盖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盖部件由于当闭盖时使盖部对立起壁上端侧的被按压部赋予按压力而维持闭盖状态,所以能够在保持闭盖状态的期间内大幅提高盖部与基部之间的密闭性,能够保持盖部件的气密性、进而保持安装有盖部件的包装体的气密性。另外,当闭盖状态的保持被解除时,盖部赋予向从被按压部开盖的方向的力,因此能够无需繁琐操作地简单开盖,能够提高开盖时的处理性。
对于这种盖部件,希望使用者能够用单手进行盖部的开盖以及闭盖,恰恰本发明的盖部件能够通过用单手使盖部向闭盖方向转动的简单操作来进行盖部的开闭,由此能够不费力地进行包装体上所安装的盖部件的盖部开盖、内容物取出、盖部闭盖这些一系列动作,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利便性。另外,本发明的盖部件由于密闭性也优异,所以能够抑制例如湿纸巾等各种内容物的干燥。而且,本发明的盖部件能够提供如下的盖部件,其是由环保且廉价的纸材料构成的盖部件,且密闭性优异,能够有效抑制所收纳的内容物的干燥,也能够降低使用后的废弃时分别处理包装体与盖部件的繁琐。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压力成型以低成本且高效地制造优异的盖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盖部件的第1实施方式适用于包装体的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外观立体图,图2的(a)是闭盖时的盖部件的外观立体图,图2的(b)是开盖时的盖部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外观图,图3的(a)是盖部件的主视图,图3的(b)是盖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闭盖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开盖时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非湿润处理的方式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作用效果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作用效果的说明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作用效果的说明图,图9的(a)是在将盖部件叠合的状态下从正面侧观察的剖视图,图9的(b)是在将盖部件叠合的状态下从侧面侧观察的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盖部件的第1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盖部件的第2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盖部件的第3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3是说明对本发明的盖部件中的盖部件形成体进行深拉伸成形时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4是用于说明进行非吸湿处理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5是用于说明进行非湿润处理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6是用于说明进行非湿润处理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7是用于说明进行非湿润处理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盖部件的优选方式的说明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盖部件中的凸缘部的变更例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盖部件的其他方式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盖部件的另一其他方式的截面构成等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盖部件的另一其他方式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盖部件的其他方式的外观立体图,图23的(a)是表示闭盖时状态的图,图23的(b)是表示开盖时状态的图。
图24是图23所表示的方式的盖部件的图,图24的(a)是盖部件的主视图,图24的(b)是盖部件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盖部件的其他方式的外观立体图,图25的(a)使表示闭盖时状态的图,图25的(b)是表示开盖时状态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29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30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31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32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33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34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35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36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37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38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39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40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41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42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43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44是用于说明形成卡定部以及卡定承接部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5是用于说明形成卡定部以及卡定承接部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6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47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48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49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50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51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52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53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54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55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56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57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58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59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60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61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62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63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64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65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66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67是用于说明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68是用于说明盖部件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69是用于说明盖部件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70是用于说明盖部件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71是用于说明盖部件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72是用于说明盖部件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73是用于说明盖部件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74是用于说明盖部件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75是用于说明盖部件的其他方式的说明图。
图7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盖部件作为容器的盖来适用的例子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盖部件
2 盖部
3 基部
4 铰链部
5 鼓出部
6 外周部
7 侧壁部
13 围绕状壁
14 外壁
16 接触部
18 第1突出部
19 第2突出部
25 安装部
26 凸缘部
27 取出口
33 弯折部
37 自我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盖部件的第1实施方式。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作为使用盖部件的对象物而设为各种包装体,更具体地设为将如湿纸巾那样的擦拭片等的清洁用物品作为内容物而收容的包装体,并使用了相对于该包装体来适用本发明的盖部件的例子而进行说明,但能够适用盖部件的对象物并不限于这种收容清洁用物品的包装体。另外,作为包装体的内容物,除了上述的湿式物品之外,也可以为所谓的干式的清洁用物品或清扫用品。另外,包装体中将内容物收容的收容物只要是袋体和箱体等能够将其他内容物收容的物品,就可以为任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盖部件1用于抑制作为包装体101内所收纳的内容物的擦拭片(包括使多张擦拭片层叠的层叠体103)的干燥等,与包装体101的开口部(未图示)接合而设。作为接合的方法,可以任意采用如热熔等的基于各种粘接剂的接合、基于热封等的接合、超声波接合、高频接合、低频接合、基于热熔敷的接合等以往公知的接合方法。
包装体101具有作为收容物的袋体102以及层叠体103,在袋体102的内部收容有层叠体103。袋体102具有开口部(未图示)。开口部在使用前的状态下通过由具有气密性的膜或片构成的密封体(未图示)而密封,当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拆除该密封体而开口。袋体102形成为将具有气密性的塑料片或膜等的端部通过热封等密封的枕头形状的袋状。袋体102由气密性材料构成,通过例如由内层和外层构成的双层构造的层叠体构成。
对于内层,使用了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氯乙烯、偏氯乙烯、赛璐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层叠体、或还层叠有铝箔而成的复合体。另外,对于外层,使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作为袋体102的例子,使用由上述的内层以及外层的双层构造的例子来说明,但袋体102的构成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例如可以为具有三层以上的多层构成,也可以为仅由一层构成的单层构成。另外,作为用于内层以及外层的材料,并不限定于上述,可以任意选择其他材质来使用。
层叠体103是层叠多张擦拭片而形成的。擦拭片是例如在由无纺布等形成的基布中含浸药液等而形成的片状物。擦拭片的层叠方法和折叠方法、或使用擦拭片来形成层叠体103的层叠方法可以从以往公知的各种方式中任意选择而采用。另外,层叠体103不仅可以是上述的湿式层叠体,也可以是药液等未含浸于基布中的干式层叠体。
接下来,基于图2至图5来说明盖部件1的构成。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1的外观构成的外观立体图,图2的(a)表示闭盖状态,图2的(b)表示开盖状态。图3是盖部件1的外观图,图3的(a)是盖部件1的主视图,图3的(b)是盖部件1的侧视图。图4是盖部件1的闭盖状态下的剖视图,图5是盖部件1的开盖状态下的剖视图。
盖部件1具有盖部2、基部3以及铰链部4,盖部2以及基部3经由铰链部4一体连结而构成,能够开盖以及闭盖地形成。此外,在图2中,表示了这些盖部2、基部3以及铰链部4一体成形的例子,但也可以将分体的盖部2和基部3经由铰链部4一体连结。另外也可以为,在盖部2或基部3的某一方上一体地形成铰链部4,将该铰链部4与盖部2或基部4的某另一方接合,而将盖部2和基部3经由铰链部4一体连结。而且也可以为,在盖部2以及基部3上均一体形成有铰链部形成部,将盖部2侧的铰链部形成部与基部3侧的铰链部形成部接合而作为铰链部4,使盖部2和基部3经由铰链部4一体连结。此外,根据易于制造盖部件1等观点,盖部件1优选为,盖部2、基部3以及铰链部4一体成形。另外,也如图2等所示,本说明书中的盖部件1呈椭圆形状,使用该方式的构成来说明,但盖部件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椭圆形状,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形状或矩形,也可以为除此之外的以往公知的各种形状。
本发明的盖部件1由纸浆类材料形成,能够将盖部2、基部3、铰链部4根据纸浆类材料的原料一体成形而获得。另外,在本发明的盖部件1中,在将分体的盖部2和基部3经由铰链部4一体连结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是全部部件都由纸浆类材料形成,但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至少盖部2、基部3由纸浆类材料形成。
纸浆类材料是以木材纸浆、非木材纸浆、旧纸纸浆等纸浆为主体的材料,优选包含50%以上的纸浆,更优选包含70%以上的纸浆,进一步优选包含80%以上的纸浆,尤其优选由100%纸浆构成的材料。作为纸浆类材料中的纸浆以外的材料,能够举出非纸浆类的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再生纤维等。作为纸浆类材料,能够使用将纸浆类纤维原料的浆料抄取为网状并进行干燥或压榨干燥而抄造为片状所得的所谓的纸、和通过空气流来层压粉碎纸浆等铺展纤维原料并使纤维层压体的纤维相互通过粘合剂固定而得的所谓的气流成网片(airlaid sheet)等、和将这些层叠多张的材料等,还能够使用纸或纸浆类气流成网片与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的膜或树脂纤维的无纺布等树脂材料、铝箔等金属类材料、木箔等木质类材料等其他材料的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的情况下,优选包含50%以上的纸浆。
用于纸浆类材料的纸浆能够使用红松、椴松、虾夷松、花旗松、铁杉木(hemlock)、云杉等针叶树纸浆、山毛榉、枹栎、桦树、桉树、白杨、桤木(alder)等阔叶树纸浆、针叶树纸浆和阔叶树纸浆的混合物等木材纸浆、红麻(kenaf)、蔗渣纸浆、竹纸浆、谷物(cereals)纸浆、秸秆纸浆、蕉麻(abaca)纸浆、木棉纸浆等非木材纸浆、旧纸纸浆等。另外,作为粉碎纸浆,能够举出将由纸浆类纤维构成的原料片材由粉碎机粉碎获得的材料。
纸材料由大量纤维的集合体构成。针叶树纸浆即使在粉碎后,纤维长度也比阔叶树纸浆长。因此,使用了由针叶树纸浆获得的粉碎纸浆的纸材料提高纤维相互的交络程度,其结果为提高强度。纸材料虽然由具有透液性的纤维形成,但优选为纸浆纸或以纸浆为主原料的纤维。用于纸材料的纤维优选为,纸浆的配合比为50%以上。在由纸浆的配合比为50%以上的纤维形成纸材料的情况下,能够整体提高纸材料的柔软性,并提高制造时的生产效率。另外,通过提高纸浆的配合比,使用该纸材料所形成的盖部件易于在水中或土中、空气中的任意之中降解,进一步降低环境负担,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环境面的考虑。
用于形成盖部件1的纸浆类材料在重叠多层而形成的情况下,各自的材料厚度和材料等可以使用相同的,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另外,作为纸浆类材料,优选使用基重为300g/m2至1000g/m2的厚纸,并优选使用400g/m2至900g/m2的厚纸。作为纸浆类材料所用的纸质材料、即纸材料可以由一张厚纸构成,也可以使基重为200g/m2至500g/m2的厚纸多张重叠,设成上述的基重。在作为纸浆类材料而使用厚纸的情况下,若厚纸的基重少于300g/m2,则难以充分确保作为盖部件1的刚性,另一方面若厚纸的基重大于1000g/m2,则材料费变高,制造成本增加。在此基础上,当制造盖部件1时,也难以实施对厚纸的开孔加工和弯折加工等各种加工。
盖部件1能够对纸浆类材料实施冲压、压力加工等而制造。通过进行压力加工,能够确保由纸浆类材料成形的盖部件1的整体强度。另外,若是使厚度薄的纸材料重合多张并通过压力加工贴合而成的部件,则能够使纸的纤维的排列方向相比较地朝向沿着面方向的方向,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纸材料的强度。
作为用于盖部件1的纸浆类材料,可以使用预先设有涂布层的铜版纸等耐水纸,还可以在纸浆类材料的单面或双面上设有涂布层,或着优选使用在铜版纸等的单面或双面上进一步设有涂布层而更加提高耐水性的材料。用于提高耐水性的涂布层可以存在于纸浆类材料的任意一方的面,但根据纸浆类材料对于水分等液体的耐久性、维持使用该材料所形成的盖部件1的强度并提高耐久性的观点而优选为,两面都具有用于提高耐水性的涂布层。
涂布层能够通过粘贴薄膜或涂覆涂层剂等而形成。作为形成涂布层的薄膜,能够使用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氨酯、聚氯乙烯氰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等丙烯类树脂、尼龙、聚碳酸酯;聚己内酯、聚羟基脂肪酸酯、聚羟基丁酸酯、聚乳酸、酯化淀粉等淀粉类树脂、醋酸纤维素、聚醚砜、聚乙烯醇、聚丁醇酸、几丁聚糖/纤维素/淀粉、聚(羟基丁酸酯/羟基己酸酯)、聚(丁二酸酯/己二酸丁二酯)、聚(丁二酸酯/碳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四亚甲基酯/对苯二甲酸酯)等天然降解性树脂或天然降解性树脂混合物;天然生物降解性树脂或天然生物降解性树脂的混合物;氟树脂、硅树脂、紫外线固化树脂、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构成上述树脂的单体的共聚物、由天然树脂、石蜡、明胶、赛璐玢、聚甲基戊烯等组成的薄膜。即便在其中,优选为天然降解性树脂、天然生物降解性树脂、天然树脂等天然降解性树脂薄膜,更优选为疏水性高的材料。
作用用于形成涂布层的涂层剂,能够举出上述的合成树脂、天然降解性树脂、天然生物降解性树脂、天然树脂、和由松脂、漆、琥珀、明胶、干酪素、龟甲、壳多糖、几丁聚糖、牡蛎、胶质物等天然高分子类的溶液和分散液组成的涂料、和例如以水性漆为代表的各种漆。
作为涂覆涂层剂的方法,能够举出喷雾式涂布、辊式涂布(反转辊式涂布、正转辊式涂布等)、刮刀式涂布、模具式涂布、缝孔式涂布、气刮刀式涂布(air-doctor-coat)、吻合式涂布(kiss-coat)、刮板式涂布、铸模式涂布、旋转式涂布、挤压式涂布、热熔式涂布、偏移式涂布等,但优选为,柔性版式涂布、凹版涂布、网式涂布、偏移式涂布、更优选为,凹版涂布、柔性版式涂布。在涂覆涂层剂来形成涂布层的情况下,根据盖部件1的耐水性和回收性的面,以含固量换算值来算,涂层剂的涂覆量优选为,2g/m2至30g/m2,更优选为4g/m2至20g/m2
作为形成涂布层的薄膜,可以为单层膜也可以为多层膜,对于涂层剂,不仅可以涂覆一个种类,也可以重叠涂覆两种以上的涂层剂。膜和涂层剂优选使用淀粉类树脂、聚乳酸等天然降解性树脂或天然降解性树脂混合物,并也能够减少环境负担。此外,对于PTMAT等,只要为40%程度的含有量,就具有天然降解性。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天然降解性”是指能够在空气中、土中、水中的任意之中,通过微生物、紫外线、气候的变化等而降解的性质。通过将具有该天然降解性的材料用于盖部件1,能够大幅降低环境负担。尤其,盖部件1通常市场的流通量是庞大的,由此由具有天然降解性的材料形成该盖部件1,能够大幅降低环境负担,对环境问题的贡献程度也是巨大的。
如图2所示,盖部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基部3开盖以及闭盖。该盖部2具有鼓出部5以及外周部6,在鼓出部5的外周缘,以将该鼓出部5的周围包围的方式形成有外周部6。能够对用于形成盖部件1的形成部件进行压力成型而弯折形成,由此一体形成这些鼓出部5以及外周部6。
鼓出部5具有侧壁部7以及顶盖部8。这些侧壁部7以及顶盖部8是在通过压力成型而形成盖部2时,与外周部6一起而一体形成的。侧壁部7构成为,一端侧与外周部6连续形成,另一端侧与顶盖部8连续形成,在这些外周部6与顶盖部8之间朝向上方立起形成。另外,该侧壁部7以使靠近位于上部的顶盖部8侧的大小(直径)小于靠近位于下部的外周部6侧的大小(直径)的方式朝向上方倾斜形成为顶端细窄状。例如,也如图2等中所示,侧壁部7形成为,从靠近外周部6侧的下部朝向靠近顶盖部8的上部成为顶端细窄状,也就是说倾斜状。此外,在图2等中,侧壁部7虽然在整体上形成为上述的顶端细窄状,但形成为顶端细窄状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如,侧壁部7可以为,使该侧壁部7随着从下部趋向上部而形成为曲面状,作为侧壁部7整体而形成为顶端细窄状,或也可以为,使侧壁部7随着从下部趋向上部而形成为整体上顶端变窄的台阶状。另外,也可以形成为,通过这些以外的形状图案而作为侧壁部7整体成为顶端细窄形状。
另外,侧壁部7并不限定于该侧壁部7的整体形成为顶端细窄状,也可以为,仅侧壁部7的一部分形成为从下部朝向上部顶端变细窄的倾斜状,还可以为,相对于侧壁部7的大部分形成为从下部朝向上部顶端变细窄的倾斜状,而形成为仅侧壁部7的一部分不具有倾斜形状。而且,在将侧壁部7形成为上述的顶端变细窄的倾斜状的情况下,其倾斜角度无需从下部朝向上部为固定的角度,也可以形成为,在从下部趋向上部期间的规定位置中使倾斜角度不同而任意变更。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具有这些以外的形状。
顶盖部8是形成于侧壁部7的上端部的盖状部件。如上所述,顶盖部8虽然优选为与侧壁部7一同通过压力成型等而一体形成,但也可以与侧壁部7分体地形成。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盖部8形成为平板状。
鼓出部5中,侧壁部7在构成该侧壁部7的内侧的壁的内壁9上形成有内壁面10(以下,在说明内壁9的情况下,也包括内壁面10在内而说明)。另外,鼓出部5形成为,与侧壁部7连接形成的顶壁11构成该顶盖部8的内侧的壁,在该顶壁11形成有顶面12。内壁9形成为,当闭盖时能够与基部3上形成的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以及外壁面15(以下在说明外壁14的情况下,也包括外壁面15在内而说明)接触。此外,在此的内壁9(内壁面10)与外壁14的(外壁面15)之间的接触在包括内壁面10与外壁面15整体接触的情况的基础上,也包括内壁9与外壁14局部接触的情况。在此,内壁9与外壁14“整体接触”意味着内壁9中的内壁面10与外壁14中的外壁面15整体上进行面接触。另外,内壁9与外壁14“局部接触”意味着,虽然内壁面10与外壁面15没有在整体上进行面接触,但内壁9以及外壁14彼此局部接触。此外,该局部接触存在多种方式,例如包括内壁9以及外壁14彼此在一部分上进行面接触、或线接触或点接触的方式、在内壁9以及外壁14上突出有突出状物(例如图2等所示的第1突出部18和第2突出部19)等并与其接触的方式、和这些以外的方式。
如图2等所示,盖部2中的鼓出部5的内壁9、和基部3中的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形成为如内壁9与外壁14相适那样的相似形状,当盖部2相对于基部3闭盖时,以使鼓出部5的内壁9与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相嵌的方式构成。也就是说,如图9的(a)以及图9的(b)所示,若在鼓出部5以及围绕状壁13中的高度方向上的任意高度的地点中,将鼓出部5的内壁9的长径侧的内径设为D1,将短径侧的内径设为D2,将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的长径侧的外径设为d1,将短径侧的外径设为d2,则优选形成为,D1(或D2)与d1(或d2)的关系分别几乎相等,或成为D1(或D2)大于d1(或d2)的关系(也就是说D1>d1(在D2和d2的情况下为D2>d2)的关系),这是为了当闭盖时使鼓出部5的内壁9与围绕状壁13的外壁紧密接触而提高密闭性。另外,根据使闭盖时的盖部2与基部3的密闭性提高的观点,上述的D1与d1以及D2与d2的关系优选形成为,D1=d1,D2=d2,D1与d1相等,D2与d2相等。通过如上所述地形成鼓出部5的内壁9与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之间的关系,能够在这些鼓出部5的内壁9与围绕状壁3的外壁14之间形成接触部16而形成整体接触的状态,能够使盖部2封闭取出口27,并且能够更加提高盖部2与基部3之间的密闭性,进而提高盖部件1闭盖时的密闭性。此外,即使在内壁9与外壁14局部接触的情况下,这些内壁9和外壁14也在具有密闭性的状态下接触,由此,仍然能够更加提高闭盖时的盖部2与基部3之间的密闭性,进而提高盖部件1闭盖时的密闭性。
此外,如图2至图5中所示的盖部件1那样,在盖部2和基部3中内壁9与外壁14局部接触的情况下,盖部2中直到第1突出部18向内侧突出的突出端为止的尺寸为D2,基部3中直到第2突出部19向外侧突出的突出端为止的尺寸为d2。并且,这些D2与d2的关系构成为d2≤D2。这样地,即使在盖部2的内壁9与基部3的外壁14局部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闭盖时的密闭性。
另外,在盖部2中,在由内壁面10和顶面12包围的部分上,形成有如图4所示地当闭盖时供基部3的围绕状壁13收容的空间部17,该空间部17的大小只要为当闭盖时能够供形成于基部3的围绕状壁13收容,就可以任意决定其大小,但根据当闭盖时提高密闭性的观点,则优选为,空间部17的容积是能够当闭盖时将围绕状壁13包裹的大小,此时优选形成为,使内壁9与外壁14的接触面积变大。
另外,优选为,在盖部2中,在鼓出部5的内壁9中的与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重叠的重叠部分上,涂覆了具有耐水性的涂层剂,实施提高摩擦力的措置。该摩擦力提高措置只要是至少能够在内壁9与外壁14重叠的重叠部分中提高当闭盖时在这些内壁9与外壁1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措置即可,例如能够举出通过在表面上形成微小凹凸等而将这些内壁9的内壁面10和外壁14的外壁面15中的至少某一个设为非光泽面等。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内壁面10与外壁面15中的至少某一个作为非光泽面而形成,能够增大内壁面10与外壁面15之间的摩擦阻力,能够更加提高闭盖时的盖部2的密闭性。
作为该摩擦力提高措置而设为非光泽面,虽然优选针对盖部件1的整体,但也优选为,盖部2的鼓出部5和基部3的围绕状壁13中的至少某一个为非光泽面,还优选为,在鼓出部5和围绕状壁13中,围绕状壁13中的外壁14的外壁面15和鼓出部5中的侧壁部7的内壁9的内壁面10至少为非光泽面,还优选为,在鼓出部5和围绕状壁13中,内壁9的内壁面10和外壁14的外壁面15中的至少某一个为非光泽面。
另外,在与盖部2的铰链部4相对一侧的侧壁部7的内壁9上,作为用于保持闭盖状态的封闭机构而形成有第1突出部18,在基部3的围绕状壁13上形成有能够与第1突出部18卡合的第2突出部19。该第1突出部18设于当闭盖时与第2突出部19沿上下啮合而能够维持基于盖部2实现的闭盖状态的位置。另外,侧壁部7中与外壁面的第1突出部18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第1凹部20。在该第1凹部20根据需要而由涂覆等方法设有加强材料21,通过设置这种加强材料21,能够提高第1突出部18的强度以及对于反复开闭的耐久性。作为该加强材料21,能够任意选择以往公知的材料来使用,例如举出使用了热固化性树脂材料和热塑性树脂材料的粘接剂等。此外,根据提高第1突出部18的强度,且易于持有伴随反复开闭的耐久性,且将制造成本抑制得低的点考虑,优选为,对于该加强材料21而使用热熔粘接剂等。另外,对于加强材料21在如下的点上为优选,即,通过在上述的各种粘接剂等中添加填充剂并混合,而能够提高第1突出部18以及第2突出部19的强度。填充剂能够适当选择以往公知的材料来使用,即使在其中,也能够使用100μm至10nm程度的、球状、针状、纤维状、板状、无定形等的各种材料。作为填充剂,例如能够举出碳酸钙、氧化镁、氧化钙、滑石、二氧化硅、黏土、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铁、钛酸钾、云母、玻璃珠、沸石、活性白土、矾土、铝粉、铁粉、玻璃球(Glass balloon)、白州砂球(Shirasu balloon)、炭黑等。
外周部6在鼓出部5中的侧壁部7的外周侧,形成为将鼓出部5包围的围绕状。外周部6形成为以相对于鼓出部5向外侧鼓出的方式延伸的凸缘状,则形成为,能够维持盖部2的整体强度,并且当闭盖时与基部3的安装部25抵接而提高密闭性。该外周部6的向外侧的鼓出长度可以任意决定。另外,该外周部6当对盖部2进行如深拉伸压力成型等那样的深拉伸加工或压力成型时与鼓出部5一同形成。如图2等所示,外周部6与铰链部4连续地形成,并且在与铰链部4连续的部位的相反侧,形成有用于开闭盖部2的捏持部22。
基部3经由铰链部4而与盖部2一体形成,盖部2从上方开闭。该基部3具有对于包装体101的安装部25、从安装部25立起形成的围绕状壁13、和在安装部25的上方且在围绕状壁13的上部侧作为被按压部而形成的凸缘部26以及取出口27,安装部25的上表面25a以当闭盖时与盖部2的外周部6的背面6b相对的方式配置形成。安装部25的下表面侧成为向袋体102安装的安装面28。
围绕状壁13、凸缘部26能够通过深拉伸成形或压力成型等而与安装部25一体成形。另外,该围绕状壁13形成为,靠近位于上部的凸缘部26侧的大小小于靠近位于下部的安装部25侧的大小。例如,也如图2等中所示,围绕状壁13形成为从靠近安装部25侧的下部朝向靠近凸缘部26侧的上部变得顶端细窄的倾斜状。此外,围绕状壁13不限于图2所示的直线面状的倾斜形状,也可以为曲面状的倾斜形状。另外,围绕状壁13也可以为,以依次成为顶端细窄状的方式形成为阶梯状。当将围绕状壁13形成为顶端细窄状时的、围绕状壁13的形状是任意的。另外,围绕状壁13可以为,以这些以外的形状而形成为整体上成为顶端细窄形状。另外,围绕状壁13可以为,一部分形成为倾斜形状。
根据将由围绕状壁13的内侧面13a以及凸缘部26的背面26a包围的部位所形成的收纳部32的容积确保得大的观点,优选为,取出口27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地开口形成于围绕状壁13的上端部。通过使凸缘部26朝向取出口27鼓出形成,能够由围绕状壁13和凸缘部26而大幅提高这些取出口27周边的整体强度,即使取出袋体102内的湿纸巾等内容物时,也难以使基部3变形,并且即使在反复开闭盖部2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闭盖时的凸缘部26与顶壁11之间的密闭性、以及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与鼓出部5的内壁9之间的密闭性。
凸缘部26优选为,对该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实施非吸湿处理。通过这样地进行非吸湿处理,能够防止擦拭片等中所含的药液或药剂等从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等浸入至纸材料中而使该纸材料软化,或由此易于变坏,能够具有即使长期反复使用也可承受的程度的耐久性。
作为非吸湿处理,例如能够如图6的(a)所示地以将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全周覆盖的方式安装保护部件29,或如图6的(b)所示地例如在凸缘部26的至少一方的面(图6的(b)中所示的是凸缘部26的表面26c以及背面26a的双面)上层叠膜部件30,与内侧周缘26b相比在内侧将这些膜部件30接合,由此保护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另外也可以为,如图6的(c)所示,在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涂覆涂层剂31并使其含浸,或涂覆涂层剂31,或如图6的(d)所示,从图6的(d)中的A方向压缩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由此形成压缩部31a,增大内侧周缘26b中的纸材料的纤维密度,使药液等各种液体难以含浸其中地形成。其中,基于涂层剂31的涂覆处理由于能够以低成本来实施非吸湿处理,所以为优选。上述的非吸湿处理中所用的膜部件和涂层剂能够使用与在纸材料上形成涂布层时同样的材料。
此外,如图6所示,在对内侧周缘26b进行非吸湿处理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将保护部件29、膜部件30等配置于内侧周缘26b的内侧,使涂层剂含浸于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而且也可以形成皮膜而使其配置于内侧周缘26b的内侧,以将该内侧周缘26b整体包裹的方式配置。通过这样地进行非吸湿处理,若内侧周缘26b与擦拭片之间的摩擦力变高,则当抽出擦拭片等内容物时,能够一边接触该擦拭片的一部分一边将其抽出,此时相对于该擦拭片,能够产生与该擦拭片的抽出方向上的力为相反方向的阻力。因此,使用者易于插入手指而捏住擦拭片,且能够当抽出擦拭片时对该擦拭片赋予有效的阻力,能够使在袋体102中作为层叠体103而收容的擦拭片彼此分离而取出。此外,针对取出口27的内侧周缘26b的上述方式包括分别单独使用的方式,也包括使上述多个方式组合使用的方式。例如,可以在内侧周缘26b形成压缩部31a并同时涂覆涂层剂,也可以使其他方式分别组合来使用。
如图5所示,凸缘部26构成为,从围绕状壁13的端缘部侧朝向取出口27方向斜上鼓出而形成,当闭盖时与盖部2的顶面12接触,当保持闭盖状态时,维持由该盖部2赋予按压力的状态。另外,当盖部2的闭盖状态的保持被解除时,凸缘部26在使盖部2开盖的方向上作用使被按压的凸缘部26要向按压前的状态恢复的力。
收纳部32能够作为如下空间来利用,该空间用于能够使袋体102内所收容的擦拭片的一部分(接着要取出的擦拭片的顶端部等)预先位于取出口27的附近。通过形成该收纳部32,即使不将从包装体101内抽出的用剩下的擦拭片等的一端部每次都放回至包装体101内,也能够容易进行闭盖,并且下次使用擦拭片时的抽出操作也变得容易。
铰链部4一体形成于盖部2与基部3之间。在该铰链部4形成有弯折部33,盖部件1在该弯折部33弯折。换言之,以该弯折部33为支点,能够使盖部2相对于基部3开闭。此外,铰链部4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任意决定,另外,对于弯折部33的形成方法,可以选择通过压力成型进行等的以往任意的方法来进行。另外,在图2等中,在铰链部4中形成有弯折部33的部位处开口形成有孔部,但是否开口形成该孔部、和开口形成孔部的情况下该孔部的大小和形状等可以任意决定。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盖部件1的作用效果。首先,基于图7及图8来说明盖部件1开闭动作时的作用效果。图7的(a)表示盖部2打开的状态,取出口27成为开放状态。使用者能够将手指插入该取出口27,捏住擦拭片(未图示)的一部分向袋体102的外部抽出。
接下来,若使用者使盖部2在将盖部2闭合的方向(图7的(a)中的A方向)上以铰链部4为基点向闭盖方向转动,则如图7的(b)所示,盖部2中的顶壁11的内表面侧(顶面12)与凸缘部26抵接。在此,若使用者使盖部2进一步在将盖部2闭合的方向(图7的(b)中的A方向)上转动,则如图7的(b)、(c)所示,与顶面12抵接的凸缘部26逐渐被按压而如图7的(d)所示地成为闭盖状态。此时,对于凸缘部26,在将顶面12推起的方向上作用有要恢复至开盖时的原本形状的恢复力。因此,在通过第1突出部18与第2突出部19的卡合而保持闭盖状态的期间内,维持了从凸缘部26对于顶面12而保持有针对按压产生的反作用力的状态,由此能够提高盖部的内表面侧与凸缘部26的紧密接触性,提高密闭性。
另外,在这样地处于闭盖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将盖部2的背面及/或基部3的表面、尤其将盖部2中的鼓出部5的内壁9的内表面10和基部3的围绕状壁13的外壁面15设为非光泽面等,能够增加闭盖状态下的盖部2与基部3之间的摩擦阻力。因此,在盖部件1处于闭盖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更加提高盖部2与基部3的密闭性。由此,安装有本发明的盖部件1的包装体101即使在袋体102的开口部开放之后,只要盖部件1处于闭盖状态时,就能够大幅降低袋体102内的擦拭片所含浸的药液等蒸发而导致擦拭片干燥,能够长期保管擦拭片以供使用。
而且,本发明的盖部件1的气密性会伴随制造后的时间经过而变高。认为这是由于形成该盖部件1的纸材料中原本所含的水分在内部膨胀使纸材料膨润而导致盖部2的鼓出部5与基部3的围绕状壁13之间的紧密接触性更加变高。由此,能够将长期处于良好状态的擦拭片收容于袋体102内,以供使用者利用。
另外,也如图7所示,盖部件1能够通过当闭盖时将盖部2向图7中A方向推压而形成闭盖状态,且能够保持该闭盖状态。盖部件1能够通过第1突出部18和第2突出部19的卡合而维持闭盖状态。由此,使用者能够通过用单手的一触式操作容易进行闭盖。
接下来,基于图8来说明在盖部件1中将保持闭盖状态的盖部2开盖时的作用效果。如图8的(a)所示,当盖部件1保持闭盖状态时,凸缘部26由盖部2按压,作用有抵抗按压力而要恢复的力,由此凸缘部26与顶面12紧密抵接。因此良好保持盖部件1的气密性。
在此,若使用者捏着捏持部22而解除第1突出部18与第2突出部19的卡合,则盖部2根据凸缘部26的恢复力而向图8的(b)中的B方向被推压,以铰链部4为基点向开盖方向转动而开盖。在该状态下,凸缘部26成为按压力作用之前的状态。盖部2根据凸缘部26的恢复力而向开盖方向转动至该位置。然后,使用者捏着捏持部22进一步使盖部2向图8的(c)中的B方向转动,由此能够开盖至易于从取出口27取出擦拭片的状态。
这样地,盖部件1仅通过解除第1突出部18以及第2突出部19的卡合,就能将处于闭盖状态的盖部2容易地设为开盖状态,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盖部件1,不会感到繁琐的操作和压力就能够进行开盖动作。
通常,盖部件1在袋体102内所收容的层叠体103全部用完为止的期间内,会多次反复进行图7的(a)至图7的(d)和图8的(a)至图8的(c)所示的开闭动作。与第1突出部18对应的第1凹部20由加强材料21加强,且与第2突出部19对应的第2凹部21也由加强材料35加强。由此,即使进行反复的开闭动作,第1突出部18和第2突出部19也不会破损,或也不会使卡合松动,能够长期维持优异的密闭性,能够容易地将袋体102内收容的擦拭片用完到最后。
另外,该盖部件1如上所述地使用纸材料而形成。因此,根据近年来尤其特别关注的针对环境问题的倡议和顾虑,该盖部件1也能够做出重大贡献,并且回收性也非常优异,由此即使在废弃时,也能够降低使用者感到繁琐和麻烦的倾向。
另外,在安装有盖部件1的袋体102由塑料片或膜等构成的情况下,伴随着该袋体102内所收容的擦拭片的减少,成为在袋体102上易于产生褶皱的状态。但是,通过将本发明的盖部件1预先与袋体102接合,即使在所收纳的擦拭片的剩余量变少的情况下,擦拭片的取出容易程度、和袋体102的密闭性也能够保持为初始状态。
另外,该盖部件1通过使围绕状壁13、鼓出部5的侧壁7形成为倾斜状,也如图9所示,能够将多个部件沿上下重叠保管并流通,能够大幅提高流通、保管时的叠合性。如图9的(a)以及图9的(b)所示,在要将多个盖部件1依次层叠的情况下,设为如在盖部件1a的形成有收纳部32的空间内插入有其他盖部件1b的鼓出部5,而且在该盖部件1b的形成有收纳部32的空间内插入有另一其他盖部件(图9中未图示)的鼓出部5那样的情况,能够在少量空间内层叠多个盖部件1。在该情况下,由于鼓出部5的侧壁7和围绕状壁13的侧壁形成为倾斜状,所以多个盖部件1层叠时的层叠高度只会是如下高度,该高度大致等于将最上部的鼓出部5的高度、重叠于其下侧的盖部件1的盖部2的纸厚度和基部3的纸厚度相加所得的值,但在叠合性恶劣的情况下,盖部件1的层叠高度会成为将盖部件1的鼓出部5的高度和纸厚度相加所得的高度乘以盖部件1的层叠次数量所得的值,由此需要非常大的空间。因此,根据上述盖部件1,能够通过有限空间收容更多的盖部件1,能够大幅提高叠合性,能够通过一次流通总体运输更多的盖部件,能够大幅削减运输成本。
接下来针对本发明的盖部件1的制造方法,说明将盖部2、基部3、铰链部4一体成形来制造的情况。本发明的盖部件1能够经由如下工序而制造,该工序包括:根据纸浆类材料的原材料来制作用于形成盖部件的形成部件的工序(冲压工序);对盖部件的形成部件的周缘部分在虽然能够保持该周缘部分却无法将其固定的状态下进行支承的工序(支承工序);和对与盖部件的形成部件的周缘部相比靠内侧的部分进行深拉伸成形而至少形成围绕状壁的工序(深拉伸工序)。冲压工序是根据原材料而与盖部件1中的盖部2、基部3、铰链部4连续的外形形状相适地形成盖部件的形成部件的工序。在该工序中,可以开口形成相当于取出口27的部分,也可以在冲压工序后形成相当于取出口27的部分。在深拉伸工序中,至少对基部3中的相当于围绕状壁13的部分进行深拉伸成形而形成,但在盖部2上形成鼓出部5的情况下,能够在该深拉伸工序中形成鼓出部5。另外,在进行深拉伸工序之前,可以形成用于维持盖部2与基部3闭盖的状态的封闭机构。另外,可以在该封闭机构上涂覆加强涂覆剂。而且可以在开口形成相当于取出口27的部分之后,对包括取出口端缘部分在内的部分实施耐水处理。另外,可以在深拉伸工序之前在铰链部形成部压力加工弯折部33。若在深拉伸工序之前预先对铰链部形成部实施弯折加工,则当深拉伸加工时,能够防止铰链部4和取出口27周边的破损。另外,通过在形成了相当于取出口的部分之后进行耐水处理,能够相对于大量的盖部件总体进行非吸湿处理,能够高效地制造如上所述的对湿气等的耐久性优异的盖部件1,能够大幅提高盖部件1的制造效率。
如图10的(a)所示,在冲压工序中,根据原材料41而形成成为盖部件1基材的盖部件形成体42(图10的(b))。该冲压加工能够使用被称为所谓的维多利亚(Victoria)型或汤普森(Thomson)型的冲裁模而进行的公知方法来进行。图10的(c)表示相对于该盖部件形成体42,在成为盖部件1的铰链部4的铰链部形成部43上通过压力加工形成弯折部33的状态。接下来,相对于盖部件形成体42而形成盖部2和基部3。虽然能够通过一次成形而同时形成盖部2和基部3,但也可以分别成形。图10的(d)中,首先将具有鼓出部5的盖部2成形,接下来在如图10的(e)所示,对围绕状壁13进行压力成型而形成基部3。在图10所示的例中表示与将基部3成形的工序同时地,或在该工序之后,通过冲裁加工等而形成取出口27的情况。最后在弯折部33中进行弯折加工,能够获得盖部件1(图10的(f))。
另外,如图11所示,盖部件1的其他制造方法为,相对于用于获得盖部件形成体42的原材料41(图11的(a)),首先在铰链部形成部43上通过压力加工而形成弯折部33(图11的(b)),接下来对盖部件形成体42进行冲压加工(图11的(c))。接下来,与之前所示的方法同样地,在盖部件形成体42中形成具有鼓出部5的盖部2(图11的(d)),然后对具有围绕状壁13的基部4进行压力成型,设置取出口27(图11的(e)),最后在弯折部33中进行弯折加工,由此获得盖部件1(图11的(f))。
而且,图12所示的其他制造方法为,相对于原材料41(图12的(a))而冲压加工盖部件形成体42,并且在基部形成部45通过冲裁加工等形成取出口27(图12的(b))。此外,在该方法中,可以同时进行盖部件形成体42的外形部分的冲裁加工、和取出口形成部分的冲裁加工,也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在相对于原材料41形成了取出口27之后对盖部件形成体42进行冲压加工,也可以相反地在对盖部件形成体42进行冲压加工之后形成取出口27。接下来,相对于形成了该取出口27的盖部件形成体42而进行非湿润处理(图12的(c))。非湿润处理至少相对于盖部件形成体42的外周部分42a和取出口27的周缘部分27a(当对盖部件1成形时成为上述的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的部分)进行。随后说明该非湿润处理的方法。接下来,相对于该盖部件形成体42,在成为盖部件1的铰链部4的铰链部形成部43上通过压力加工而形成弯折部33(图12的(d)),然后,相对于盖部件形成体42同时或分别成形盖部2和基部3(图12的(e)),最后在弯折部33中进行弯折加工,能够获得盖部件1(图12的(f))。
在图10至图12所说明的工序中,当通过压力加工形成鼓出部5以及围绕状壁13时,优选为,对形成鼓出部5的部位、以及形成围绕状壁13的部位的周围在能够保持却无法固定的状态下进行支承而深拉伸加工。更具体地,如以下所述优选为,当成形时以使对鼓出部5、围绕状壁13施压时的按压力相异于对其周围部分按压的按压力的方式进行,并优选为,以相对于成形鼓出部5和围绕状壁13时的按压力,而使支承其周围部分时的按压力变小的方式进行成形。
图13所示的是用于说明当盖部件1的制造时通过对盖部件形成体42进行深拉伸压力加工等而进行针对盖部形成部44的鼓出部5的成形和针对基部形成部45的围绕状壁13的成形时的顺序等的说明图。首先,如图13的(a)等所示,在通过上述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盖部件1的情况下,使用模具112来进行深拉伸压力成型。该模具112具有第1模具113、第2模具114以及第3模具115。第1模具113形成有当深拉伸压力成型时用于形成盖部件形成体42中的盖部形成部44和基部形成部45中的鼓出部5和围绕状壁13的下模凹部116、和供盖部件形成部42中的盖部形成部44和基部形成部45载置的载置部117。另外,第2模具114以及第3模具115位于第1模具113的上方,以能够分别独立动作的方式构成。另外,在第2模具114上设有作为弹性部件的弹簧118、119。该弹簧118、119是为了调整压力成型时的按压力而设的。
当使用这样构成的模具112来形成盖部件1时,首先如图13的(b)所示,将盖部件形成体42载置于载置部117。并且,如图13的(c)所示,首先通过第2模具114来按压盖部件形成体42的周缘部而支承盖部件形成体42。此时,第2模具114使用弹簧118、119来调整按压力,具体地,如图13的(d)所示,能够由比当深拉伸压力成型时的由第3模具产生的按压力弱的力按压来支承盖部件形成体42。这样地,能够通过由弹簧118、119调整按压力而形成“在能够保持但无法固定的状态下进行支承”的状态。并且,如图13的(d)所示,通过第3模具115来按压盖部件形成体42而进行压力成型。这样地,通过对进行压力成型的部分的周围在能够将其保持但无法固定的状态下支承的状态下进行压力成型,则即使在对鼓出部5和围绕状壁13等进行深拉伸成形的情况下,也不会在盖部件1上产生龟裂,能够形成良好的盖部件1。另外,除上述之外,通过在形成弯折部33之后对鼓出部5和围绕状壁13等进行深拉伸成形,能够防止当盖部件1的形成时产生龟裂和破裂。
因此,能够大幅减轻当对鼓出部5以及围绕状壁13进行压力成型时在盖部件形成体42上产生破裂的事态,且也能够大幅减轻当对鼓出部5以及围绕状壁13进行压力成型后形成的外周部6以及安装部25、和鼓出部5的侧壁部7及顶盖部8、凸缘部26等上生成褶皱的事态。也就是说,通过以这种按压力对成为外周部6以及安装部25的部位进行压力加工,不仅能够以良好状态形成压力加工后的盖部件1的外观,而且能够使盖部件1的气密性更加良好。
此外,对于图10至图12中所说明的各个工序,可以构成为在一个模具内依次成形,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多个模具依次成形。另外,对于压力成型时的压力加工的方法等,可以任意采用以往公知的方法。
接下来,使用图14来说明用图12的(c)所说明的非湿润处理的方法。首先,如图14的(a)所示,形成将开口形成有取出口27的盖部件形成体42重叠多张(例如500张)而成的盖部件层叠体51。构成该盖部件层叠体51的各个盖部件形成体42是将根据原材料41通过冲压加工所形成的部件依次排列并层叠等而形成的。另外,该盖部件层叠体51能够通过将各个盖部件形成体42夹持等方法而形成(在图14的(a)中省略将盖部件形成体42夹持的夹持体的图示)。如图14的(b)所示,将这样形成的盖部件层叠体51含浸至涂层剂52中。通过在涂层剂52中浸渍盖部件层叠体51,而在构成盖部件层叠体51的各个盖部件形成体42中的开口部27所形成的周缘部分27a以及盖部件形成体42的外周缘部分42a上含浸、涂覆该涂层液(溶液)。并且,以规定时间在涂层剂52中浸渍之后从该涂层剂52中吊起盖部件层叠体51而进行干燥等。在经过直到图14的(b)的工序之后,例如图14的(c)所示地,去除构成盖部件层叠体51的盖部件形成体42中的、表面侧的盖部件形成体42b和背面侧的盖部件形成体42c。去除该表面侧的盖部件形成体42b和背面侧的盖部件形成体42c,可以用手工作业进行,也可以用任意方法自动化进行。去除这些盖部件形成体42b、42c是因为:由于盖部件形成体42b、42c配置于盖部件层叠体51的表面侧以及背面侧,所以当在上述涂层剂52中浸泡涂覆时,不仅周缘部分27a以及外周缘部分42a,而且盖部件形成体42的表面和背面也成为涂覆有涂层剂52的状态。
该非湿润处理由于是针对周缘部分27a以及外周缘部分42a用于含浸上述的涂层剂52的处理,所以若也使用成为在盖部件形成体42的表面和背面上涂覆有涂层剂52的状态的部件,则从盖部件1的品质方面来看,会出斑纹,由此并不优选。因此,若如上述那样地去除盖部件形成体42b、42c,使用剩下的盖部件形成体42,则能够获得仅在周缘部分27a以及外周缘部分42a上含浸及涂覆有涂层剂52的盖部件形成体42,不会在盖部件1的品质中产生斑纹,能够提供稳定品质的盖部件1。另外,通过以这种方法进行非湿润处理,相对于多张盖部件形成体42能够一次总体上进行非湿润处理,因此能够飞跃性提高处理效率。最后,如图14的(c)所示,使盖部件层叠体51分散而成为各盖部件形成体42,相对于各个盖部件形成体42进行压力加工等而形成盖部件1。根据这种非湿润处理的方法,能够一次进行大量的盖部件形成体42的处理,并且也能够大幅提高盖部件1的制造效率,且也能够大幅提高被制造的盖部件1的品质和对液体的耐久性。此外,在本例中,虽然使用了将表面侧的盖部件形成体42b和背面侧的盖部件形成体42c去除的例子来说明,但是只要例如在这些盖部件形成体42b的表面和盖部件形成体42c的背面未涂覆涂层剂,能够以与位于这些盖部件形成体42b与盖部件形成体42c之间的盖部件形成体同样的方式涂覆涂层剂,则也可以不执行图14的(c)所示的工序。
这样地,根据本发明的盖部件1的制造方法,能够飞跃性地提高当盖部件1制造时的制造效率,并且即使在对鼓出部5和围绕状壁13等进行深拉伸成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获得的盖部件上产生龟裂和褶皱,能够容易制造优异的盖部件1。
此外,在上述的非湿润处理的方法中,使用通过将盖部件层叠体51在涂层剂52中浸泡涂覆来进行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非湿润处理的方法也可以为除此之外的方式,例如可以一片一片地在取出口27的周缘部27a和盖部件形成体42的外周缘部分42a涂覆涂料,涂覆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例如用笔涂覆的方式和使用涂覆设备等进行涂覆的方式等从以往公知的方法。
接下来,图15至图17所示的是取出口27中的周缘部27a(也称为开口端缘部)的涂层剂的不同的含浸方法。在该含浸方法中,相对于取出口27的周缘部27a而一片一片地含浸涂层剂。图15的(a)所示的是夹具301,该夹具301使上部302和下部303一体形成,上部302与下部303相比形成得小。另外,该上部302的形状形成为与形成于盖部件1的基部3的取出口27相同的形状,上部302以能够插入取出口27的方式形成为与取出口27几乎相等的大小。下部303与上部302相比形成得大,在未形成上部302的部位形成有平坦部304。另外,在该上部302的侧面302a与平坦部304之间的边界部分,形成有角落部304a。
相对于这种夹具301,在下部303的平坦部304向角落部304a的附近滴下涂层剂40。于是,滴下至平坦部304的涂层剂40根据表面张力而停留于角落部304a。也如图15的(b)所示,为了绕着角落部304a的整个外周,则以恰当的量来进行涂层剂40的滴下。若这样地滴下涂层剂40,则如同在角落部304a附着涂层剂40。当使涂层剂40这样地滴下而围绕角落部304a的整个外周之后,如图15的(c)所示,使盖部件形成体42(图15的(c)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盖部件形成体42形成为板状,但盖部件42的形状也可以为之前说明的形状,也可以为除此之外的形状。假设,若在从原材料41对盖部件形成体42进行冲压加工之前开口形成取出口27,则盖部件形成体42成为图15的(c)所示那样的方式。)从远离夹具301的位置向着接近该夹具301的位置在图中的C方向上移动(在图15的(c)中,从夹具301的上方使盖部件形成体42下降),盖部件形成体42的背面在C方向上移动至与平坦部304接触的位置。若盖部件形成体42与平坦部304接触,则角落部304a中停留的涂层剂40高效地含浸至取出口27的周缘部27a而涂覆于周缘部27a。在周缘部27a中,若这样地涂覆涂层剂40,则首先含浸于盖部件形成体42,然后,成为也在周缘部27a的表面涂覆的状态。这样地,若在取出口27的周缘部27a含浸涂层剂40而涂覆,则当作为盖部件1而形成时,能够从该周缘部27a(在作为盖部件1而形成的情况下,也称为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在使用时含浸以各种液体为代表的液状体,预先防止构成盖部件1的材料变弱的问题。另外,若通过这种方法在周缘部27a涂覆涂层剂40,则能够在周缘部27a的全部周围遍布地涂覆涂层剂40。因此,在周缘部27a中,在涂层剂40的含浸和涂覆不会出现斑纹,易于从特定的部位含浸液状体,能够预先防止形成盖部件1的材料变弱、和盖部件1的整体强度降低的问题。
此外,当含浸涂层剂40之后提高温度来使该涂层剂固化的情况下,优选为,加热至使该涂覆的涂层剂固化而形成膜状体的温度(在此称为造膜温度)。若没有加热至该造膜温度,则难以形成稳定的膜状体,当使用时从周缘部27a含浸液状体,难以防止因液状体的含浸而导致形成盖部件1的材料变弱、和盖部件1的整体强度降低的问题。另外,作为在此所用的涂层剂40,能够任意选择以往公知的材料来使用,另外,能够任意选择在本说明书中作为涂层剂和涂覆剂等所列举的各材料来使用。例如,具体地,能够使用聚氨酯、聚乙烯醇(PVA)、EVA,另外也可以为不具有造膜特性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硅和氟、各种油类、石蜡等。
另外,在此所用的涂层剂40可以将多个材料混合来使用,也可以使用一种材料。而且,涂层剂40的涂覆可以仅进行一次,也可以进行多次。另外,在多次涂覆涂层剂40的情况下,根据情况,可以变更涂层剂40的种类,也可以多次使用相同的涂层剂40,也可以任意决定。另外,针对加热涂层剂40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加热器来干燥加热,也可以为使用红外线来加热的方法。而且,也可以任意选择电磁波或超声波等以往公知的方法来使用。
夹具301优选为,是当滴下涂层剂40时易于使该滴下的涂层剂40停留于角落部304a的形状。例如,如图16的(a)所示,可以构成为,在上部302的平坦部302b和侧面302a形成槽状的引导路305,若相对于该引导路305滴下涂层剂40,则易于使该滴下的涂层剂40在引导路305内传递而停留于角落部304a。另外,图16的(b)所示的是如下方式:在角落部304a且在上部302的侧面302a的内径侧形成有引导路305。即,在该方式中,在角落部304a形成有引导路305。即使在这种部位形成引导路305,也能够易于使涂层剂40停留于角落部304a。另外,若在该角落部304a形成引导路305,则能够使更多的涂层剂40停留,因此能够更易于使涂层剂40相对于盖部件形成体42中的开口部27的周缘部27a含浸、涂覆。另外,如图16的(c)所示,夹具301在下部303的平坦部304中接近上部302的侧面302a的位置,更具体地在与侧面302a相邻的位置上形成有引导路305。该图16的(c)所示的方式为,形成引导路305的槽形成于平坦部304侧。即使在这种位置形成引导路305而要使涂层剂40停留于角落部304a,也能够更易于使涂层剂40停留。另外,因为能够在该角落部304a停留更多的涂层剂40,所以能够更易于使涂层剂相对于盖部件形成体42中的开口部27的周缘部27a含浸、涂覆。此外,使用图16所说明的夹具301的构成可以将各个方式分别适用,也可以将上述方式组合来使用。
另外,如图17所示,夹具301可以为圆锥梯形形状。该夹具301形成为,成为一方端部(图17中为上端部)的外径小于取出口27的孔径、且另一方端部(图17中为下端部)的外径大于取出口27的孔径的圆锥梯形形状,夹具301的外径与取出口27的孔径相同的位置存在于该一方端部与另一方端部之间。并且,在形成为圆锥梯形形状的夹具301中,在该夹具301的外径与取出口27的孔径相同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引导路305,以该引导路305为界而形成有上部302和下部303。该引导路305所形成的部位是该引导路305所形成的部位中的夹具301的外径成为与盖部件形成体42中的取出口27的孔径相同的尺寸的位置。因此,若使夹具301插入至开口形成于盖部件形成体42的取出口27内,则因为插入时夹具301的外径小于取出口27的孔径,所以顺畅地插入。在此,夹具301形成为圆锥梯形形状,以使外径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因此存在取出口27的孔径与夹具301的外径相同的位置。在该位置形成引导路305。此时,引导路305相对于夹具301的侧面301a形成为槽状,使取出口27相对于该引导路305嵌合,由此使停留于该引导路305的涂层剂40含浸、涂覆于取出口27的周缘部27a。即使这样地涂覆涂层剂40,也能够相对于形成于盖部件形成体42的取出口27的周缘部27a而均匀且简单地涂覆涂层剂40。
这样地使用附图说明了关于非湿润处理方法的方式,但上述内容只不过表示了非湿润处理的方法的例子,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例如,如上所述,在相对于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和鼓出部5的内壁9涂覆上述的涂层剂和涂覆剂的情况下,至少在一部分涂覆涂层剂和涂覆剂即可,也可以在整个外周内涂覆涂层剂和涂覆剂。另外,上述的涂层剂的涂覆剂在例如需要获得规定强度等的情况下,不限于上述部位,可以适当涂覆于盖部件1中的其他部位。另外,在作为封闭机构而形成后述的卡定部和卡定承接部等的情况下,若任意选择例如热熔粘接剂等来使用,则不仅能够调节摩擦阻力的大小,而且能够调节粘接剂自身所具有的粘度等。因此,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形成盖部件1时的制造效率,而且能够使所制造的盖部件1的闭盖时的紧固程度良好。另外,在取出口27的周缘部27a涂覆涂层剂40的情况下,作为通过夹具301来涂覆涂层剂40的方法,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基于之前说明的以外的方式进行的浸泡涂覆的方法、和喷雾涂覆等,也可以由基于涂覆机的涂覆和海绵、笔涂覆的方法来进行。另外,可以任意选择这些以外的方法来使用。
此外,在通过上述的方法来制造盖部件1的情况下,优选为,为了易于在该原材料41的表面及/或背面涂上涂层剂,而对原材料41预先进行加压施压处理。另外,在制造盖部件1的情况下,当对盖部件形成体42进行压力加工等时,不仅可以通过一次施压工序来成形,也可以经过多次施压工序来阶段性地压力加工。通过这样地进行压力加工,能够提高盖部件形成体42的加工性。另外优选为,在制造盖部件1的情况下,设为使盖部件形成体42预先湿润的状态(通过规定量的液体使其湿润的状态),然后进行压力加工等,由此能够提高盖部件1成形时的加工性。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盖部件1的更优选方式。图18的(a)所示的是在盖部件1中对盖部2、基部3以及铰链部4进行非湿润处理的方式。在该方式的情况下,对盖部2中的顶壁11的顶面12、和凸缘部26的表面26c以及内侧周缘26b进行非湿润处理。具体地,通过涂覆上述的涂层剂来形成涂膜36,进行非湿润处理。该情况下,以将纸材料整体覆盖的方式形成涂膜36,因此形成于顶面12的涂膜36和形成于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的涂膜36当闭盖时会接触。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涂膜36彼此接触,即使在内侧周缘26b中的端面形成有微小凹凸的情况下,也通过形成涂膜36,能够使该微小的凹凸以某种程度平滑化。因此,能够更加提高闭盖时盖部2的顶面12与基部3中的凸缘部26的内侧端缘26b之间的紧密接触性,能够更加提高盖部件1整体的气密性。
接下来,图18的(b)所示的是仅在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形成有涂膜36的例子。在该情况下,盖部2中的顶面与基部3中的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上形成的涂膜36当闭盖时囧接触。因此,通过该方式,也能够更加提高盖部件1整体的气密性。
接下来,图18的(c)所示的是在凸缘部26的表面26c和与该部分接触的盖部2的顶面12之间形成了涂覆具有自我粘接性(或自我粘着性)的涂料(涂层剂)而形成的自我粘接层37的例子。若这样地形成自我粘接层37,则能够更加提高闭盖时的盖部2的紧密接触性。另外,若形成该自我粘接层37,则能够通过按压操作盖部2时的按压力而形成使盖部2和基部3闭盖的状态,且能够维持该闭盖的状态。因此,能够代替上述的第1突出部18与第2突出部19之间的卡合而具有作为封闭机构的功能,或能够在第1突出部18与第2突出部19之间的卡合的基础上,通过形成该自我粘接层37而更加牢固地维持闭盖状态。用于形成自我粘接层37的自我粘接剂表示仅在自我粘接剂彼此之间进行感压粘接的粘接性,但不具有对于其他材料的粘接性。因此,自我粘接层37需要设于凸缘部26的表面26c侧、和与顶面12的凸缘部26的表面26c接触的部分的双方。
该自我粘接层37能够举出天然橡胶乳胶等的乳胶、和天然橡胶乳胶与合成树脂乳液的混合物等。作为合成树脂乳液,例如能够举出乙酸乙烯乳液、和聚丙烯酸、聚甲基丙基酸、丙烯类共聚物等丙烯类乳液等。若设有这种自我粘接层37,则能够更加提高闭盖时的盖部2与基部3之间的气密性。另外,自我粘接层37能够长期内反复进行再粘接、再剥离。在图18的(c)中,虽然自我粘接层37当闭盖时位于凸缘部26的表面26c与顶面12之间,但也可以为,在当闭盖时盖部2与基部3接触的其他部分设置自我粘接层37。
图19所示的是基部3中的被按压部的其他方式。如上所述,被按压部如下形成即可,即,当闭盖时赋予来自盖部2的按压力,且当保持闭盖的状态时,维持赋予按压力的状态。尤其,在使被按压部作为凸缘部26而形成的情况下,该凸缘部26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例如图19的(a)所示,可以为,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没有以朝向径向中心的方式,而弯折形成凸缘部26而以使内侧周缘26b朝向径向中心朝向且上方的方式形成该凸缘部26,图19的(b)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将凸缘部26的上端部26d设为R角形状,使内侧周缘26b与上端部26d相比位于下方。另外,图19的(c)所示,也可以为,将凸缘部26倾斜形成为从围绕状壁13朝向取出口27变得顶端细窄的直线的倾斜状。另外,不仅如此,被按压部也可以构成,如图19的(d)所示,作为使围绕状壁13的上端部弯曲形成的伸出部而成形,该上端部当闭盖时能够与顶面12抵接。即使这样地形成围绕状壁13,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同样的作用效果。此外,在这些例子中,表示了取出口27位于围绕状壁13的上部或上端部的方式,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取出口27可以开口形成于围绕状壁13的下部或下端部,也可以形成于其他位置。
图20所示的是盖部2的变形例。图20所示的盖部2是顶壁11从与侧壁部7连接的周缘部朝向内侧方向以凹嵌状形成的方式。也就是说,顶盖部8以与侧壁部7的上端部相比位于下侧的方式设置,在顶盖部8与侧壁部7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成有环状凸条部8a。若这样地以使顶盖部8与侧壁部7的上端部相比位于下侧的方式构成,则当闭盖时对凸缘部26赋予更大的按压力,由此更加提高盖部2与凸缘部26之间的紧密接触性。另外,若形成环状凸条部8a,则也提高鼓出部5整体的强度,能够防止开闭盖部2时的盖部2的歪曲、变形等。
图21所示的是盖部2的另一其他变形例。图21所示的盖部2在外周部6的靠近铰链部4侧形成有折曲部33a。该折曲部33a所形成的部位只要形成于外周部6的靠近铰链部4的任意部位即可。若形成该折曲部33a,则当使盖部2从图21的(a)所示的开盖状态向图中的A方向转动时,以铰链部4为支点而使盖部2转动,于是如图21的(b)所示,折曲部33a首先与基部3的安装部25的表面25a抵接。并且,当使盖部2从图21的(b)的状态进一步向图中A方向转动时,折曲部33a成为支点而使盖部2向图中A方向转动,成为图21的(c)所示的闭盖状态。
若这样地闭盖,则也如图21的(c)所示,在从铰链部4到折曲部33a的部位中,在盖部2与基部3之间产生间隙,但是在从折曲部33a至鼓出部5的部位中,能够使盖部2的外周部6与基部3的安装部25紧密接触。另外,若使该部分紧密接触,则使盖部2中的鼓出部5与基部3中的围绕状壁13、而且使盖部2中的顶壁11与基部3中的凸缘部26更牢固地紧密接触。因此,能够更加提高作为盖部件1整体的密闭性。
图22所示的是盖部2的其他变形例。该盖部2形成为,外周部6的靠近铰链部4的部分整体具有倾斜角。也就是说,如图22的(a)所示,当盖部2开盖时,外周部6的靠近铰链部4的部分没有以与基部3中的安装部25平行的方式形成,在该外周部6与安装部25之间形成有规定角度的角度,以此形成该外周部6。另外,在外周部6与鼓出部5之间的边界部分形成有凸角状部33b。当使盖部2向闭盖方向转动,盖部2转动至图22的(b)所示的位置时,该盖部2中的凸角状部33b抵接至基部3的安装部25与围绕状壁13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凹角状部33c。这样地,在凸角状部33b与凹角状部33c抵接的位置处,盖部2尚未完全闭盖,成为位于基部3上方的状态。
并且,若从图22的(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使盖部2向闭盖方向转动,则盖部2以凸角状部33b与凹角状部33c抵接的点为转动支点,向闭盖方向转动。此时,盖部2一边使鼓出部5与围绕状壁13彼此紧密接触一边闭盖。另外,如图22的(c)所示,当盖部2完全闭盖时,在顶壁11的顶面12与凸缘部26更牢固地紧密接触而闭合的状态下闭盖。因此,根据本例中的盖部件1,能够更加提高闭盖时的盖部件1的整体的气密性。
图23所示的是盖部件1的变形例。图23所示的盖部件在盖部2的外周部6设有沿着鼓出部5周围的盖部侧加强肋23a,在该加强肋23a上还设有突出部24。另一方面,在基部3形成有基部侧加强肋23b。盖部侧加强肋23a形成为,在外周部6中从外周部表面6a朝向上方以规定高度拱起形成。另外,该盖部侧加强肋23a形成为,在外周部表面6a中绕着该外周部6的外周。通过形成该盖部侧加强肋23a,能够大幅提高盖部2中的外周部6的强度,也能够大幅提高伴随开闭动作的盖部2的耐久性。另外,在外周部6中,在形成有盖部侧加强肋23a的部位形成有四个突出部24。这些突出部24与盖部侧加强肋23a一同提高了外周部6的强度以及盖部2的耐久性,并且在如下所述地盖部件1的流通时,用于提高使多个盖部件1层叠时的叠合性能。
如图24的(a)以及(b)所示,这些四个突出部24形成为,将突出高度作为H1而成为相同的突出高度。这些突出部24的突出高度H1形成为,成为比侧壁部7的突出高度H2低的高度尺寸。通过这样地将突出部24的高度设为H1并对齐高度,当叠合时等将多个盖部件1层叠时,防止盖部件1彼此之间的晃动和松动、溃变等,能够在稳定状态下将多个盖部件1层叠。此外,在使用图23、24的本例中,使用了将突出部24配置于四处的例子来说明,但配置突出部24的部位并不限定于四处。另外,突出部24所配置的部位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的方式。
图25所示的是盖部件1的其他变形例。图25的(a)表示闭盖状态的盖部件1,图25的(b)表示开盖状态的盖部件1。该盖部件1在盖部2的外周部6形成突出肋80,另外在基部3的安装部25形成有突出肋81。这些突出肋80、81从盖部2以及基部3的中央部分朝向外周缘部以放射状形成。另外,这些突出肋80、81朝向外周部6和安装部25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另外,如图25的(a)所示,当闭盖时,以使突出肋80与突出肋81重合的方式形成。
通过这样地在外周部6以及安装部25形成突出肋80、81,能够大幅提高外周部6以及安装部25的强度。另外,通过这样地形成突出肋80、81,能够当将盖部件1成形时降低在外周部6和安装部25易于产生的褶皱的发生。也就是说,该盖部件1中构成为,当成形时易于产生褶皱的部分作为突出肋80、81而预先成形,由此这些突出肋80、81能够具有作为使褶皱集中形成的部位的功能。因此,通过形成突出肋80、81,能够降低在未形成这些突出肋80、81的部位产生褶皱。
接下来,适当使用附图来说明封闭机构。封闭机构是用于保持盖部2与基部3的闭盖状态的机构。作为该封闭机构,除了基于在上述的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与鼓出部5的内壁9之间的接触部16产生的摩擦应力所实现的机构之外,还能够具有使用如下附图所说明的方式。首先,图26表示基于鼓出部5的侧壁与围绕状壁13侧的侧壁之间的突出部与凹部的卡合所实现的情况,图26的(a)所示的方式为,在盖部2中的鼓出部5的侧壁部7形成有向围绕状壁13的方向突出的第1突出部18,并且在基部3中的围绕状壁13设有与第1突出部18卡合的孔部38,当闭盖时通过第1突出部18与孔部38的卡合而保持闭盖状态。为了提高第1突出部18的强度,根据需要而在第1突出部18的背面侧(鼓出部5中的侧壁部7的外表面侧)的凹部(第1凹部20)设置加强材料21。
另外,图26的(b)所示的方式为,与图26的(a)的方式相反地在盖部2中的鼓出部5的侧壁部7开口形成孔部39,在基部3中的围绕状壁13形成第2突出部19,当闭盖时第2突出部19与孔部39卡合而保持闭盖状态。在该情况下,为了提高第2突出部19的强度,根据需要而在第2突出部19的背面侧(围绕状壁13的内表面侧)的凹部(第2凹部34)设置加强剂35。
图27的(a)所示的方式为,在盖部2中的鼓出部5的侧壁部7形成有向围绕状壁13方向突出的突片18a,并且在围绕状壁13设有与该突片18a卡合的孔部38a,突片18a嵌入至孔部38a内而卡合。若在突片18a的表面侧的凹陷部20a形成加强剂21,则即使在纸材料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突片18a与孔部38a的卡合。图27的(b)所示的方式构成为,与图27的(a)相反地,相对于围绕状壁13而设有向该围绕状壁13的外侧突出的突片19a,在鼓出部5的侧壁7设置孔部39a,通过使突片19a嵌入至孔部39a内而卡合。图27的(b)中的附图标记35是用于突片19a的加强而根据需要,通过涂覆等方法设于该突片19a的凹陷部20b的加强剂。
另外,图28所示的方式是将图27所示的方式进一步变形的例子。该盖部件1构成为,在盖部2中的鼓出部5的侧壁部7形成向围绕状壁13方向突出的突片18a,在基部3中的围绕状壁13形成向侧壁部7方向突出的突片19a,通过使这些突片18a与突片19a卡合而维持盖部2与基部3的闭盖状态。另外,在形成于突片18a的表面侧的凹陷部20a通过涂覆等方法而设有加强材料21,在形成于突片19a的背面侧的凹陷部20b通过涂覆等方法而设有加强材料35。这些加强材料21和加强材料35分别用于加强突片18a和突片19a。对于这些加强材料21以及加强材料35,除了上述的粘接剂等之外还优选使用在粘接剂中混合各种填充剂而成的材料。另外,如图28所示,突片18a以在作为端缘部的上端缘部18c与侧壁部7之间产生间隙的方式形成,突片19a以在作为端缘部的下端缘部19c与围绕状壁13之间产生间隙的方式形成。加强材料21、35从该间隙露出,当闭盖时若第1突出部18与第2突出部19卡合,则在加强材料21与加强材料35彼此接触的状态下维持闭盖状态。在第1突出部18中的加强材料21露出的部分、以及第2突出部19中的加强材料35露出的部分中,这些加强材料21和加强材料35的露出面并非平滑面,而形成有细小的凹凸,易于成为具有粗糙感触的凹凸面。因此构成为,当盖部件1的闭盖时若加强材料21与加强材料35卡合,则基于这些加强材料21与加强材料35的凹凸面彼此接触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增加,由此更加易于维持闭盖状态,且能够提高气密性。另外,图29以及图30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对于该方式中的盖部件1,作为封闭机构而在盖部2形成有孔部2a,在基部3中的当闭盖时能够与孔部2a卡合的位置形成有突出片3a。如图30所示,这些孔部2a以及突出片3a构成为,当闭盖时卡合而保持闭盖状态。这些孔部2a以及突出片3a能够任意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来形成,但当例如通过压力成型等对盖部件1进行成形时在形成盖部2和基部3等的工序中形成,能够提高盖部件1的制造效率且降低制造成本,由此为优选。该情况下优选为,突出片3a在对围绕状壁13进行成形的工序中形成于凸缘部26与外壁部14之间的边界部分,且在弯折形成凸缘部26以及外壁部14之前将形成有突出片3a的形成部形成。如图29所示,由于外壁部14和凸缘部26以彼此折曲的方式形成,所以若作为形成突出片3a的部位而形成于这些外壁部14与凸缘部26之间的边界部分,则仅通过形成外壁部14和凸缘部26,就能够形成突出片3a。此外,优选为,在该突出片3a或该突出片3a的附近涂覆例如上述的涂层剂等,对于构成突出片3a的纸材料难以产生剥离等,进行提高耐久性的处理。
图31表示使如下凹凸部相互卡合的方式,该凹凸部是将鼓出部5的侧壁部7和围绕状壁13的一部分分别弯折为突出状而形成的,在鼓出部5的侧壁7设有将其一部分向内侧弯折而突起的第1突出部18,在围绕状壁13的上端部设有将其一部分向外侧弯折为突出状而形成的第2突出部19。这些第1突出部18以及第2突出部19能够通过将形成这些突出部的部位夹持并压溃等的方法而弯折形成。
图31的(a)所示的方式是如下例子:将第1突出部18和第1卡合部46形成于盖部2的侧壁部7,将第2突出部19和第2卡合部47形成于基部3的围绕状壁13。另外,该第1突出部18具有内侧端缘部18b。内侧端缘部18b是侧壁部7中的通过朝向内侧弯折形成之后再朝向外侧弯折形成而形成的端缘部。通过形成内侧端缘部18b,而在侧壁部7形成了使形成该侧壁部7的纸材料折回的折回部分7a。该折回部分7a通过折回而使多张纸重合。这些重合的纸材料可以直接配置,但优选为,为了提高折回部分7a以及第1突出部18的强度以及伴随反复开闭动作的耐久性,而通过粘接剂等将重合后的纸材料彼此粘接固定。另外,在与形成有第1突出部18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形成有第1卡合部46。在本方式中,第1卡合部46形成于第1突出部18的上方,该第1卡合部46形成为,能够供第2突出部19插入而卡合。
另外,在围绕状壁13上形成有与该围绕状壁13相比向外侧突出的第2突出部19。该第2突出部19形成为向外侧突出的突起状。另外,该第2突出部19具有外侧端缘部19b。外侧端缘部19b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弯折形成于从顶壁11向围绕状壁13连续的位置。通过形成该外侧端缘部19b,而在围绕状壁13上形成了使形成该围绕状壁13的纸材料(形成基部3的纸材料)折回的折回部分13b。该折回部分13b通过折回而使多张纸重合。这些重合的纸材料可以直接配置,但优选为,为了提高折回部分13b以及第2突出部19的强度以及伴随反复开闭动作的耐久性,如上所述地施加使多张纸材料一体化的程度的力而压溃,或通过粘接剂等将重合后的纸材料彼此粘接固定。另外,在与形成有第2突出部19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形成有第2卡合部47。在本方式中,第2卡合部47形成于第2突出部19的下方,该第2卡合部47形成为,能够供第1突出部18插入而卡合。
图31的(b)所示的方式是将第1突出部18和第1卡合部46形成于盖部2的侧壁部7且将第2突出部19和第2卡合部47形成于基部3的围绕状壁13的例子的其他方式。在该方式中,将侧壁部7的一部分弯折形成等而形成与侧壁部7相比向内侧突出的第1突出部18,并且同样地将侧壁部7的一部分弯折形成等而形成外侧弯折部7b,由此形成第1卡合部46。第1突出部18形成为向内侧突出的突起状。另外,形成于该第1突出部18的内侧端缘部18b通过将侧壁部7如上所述地弯折形成等而形成。另外,通过形成内侧端缘部18b,而形成了上述的折回部分7a。该折回部分7a可以如上所述地将多张纸材料直接配置,也可以牢固地压溃至使多张纸材料一体化的程度。另外,也可以将多张纸材料由粘接剂粘接固定。第1卡合部46形成于第1突出部18的上方,如上所述,通过在侧壁部7中形成外侧弯折部7b而形成。针对该外侧弯折部7b,也可以通过与折回部分7a同样的方法而如上所述地将多张纸材料直接配置,也可以牢固地压溃至使多张纸材料一体化的程度。这些折回部分7a以及外侧折回部7b也可以将多张纸材料由粘接剂粘接固定。使多张纸材料压溃而一体化或由粘接剂等接合,能够提高整体强度和提高伴随反复开闭动作的耐久性,由此为优选。
作为封闭部的第1突出部18以及第2突出部19可以例如将朝向上方向突出的突起状的封闭部向横方向弯折而形成,也可以直接朝向横方向而形成。此外,将作为该封闭部的第1突出部18以及第2突出部19形成的朝向可以任意决定,只要盖部2能够相对于基部3闭盖,可以为任何方向。当闭盖时,形成于盖部2的第1突出部18与形成于基部3的第2突出部19分别卡合,由此能够维持闭盖状态。在该情况下,优选构成为,形成于盖部2的第1突出部18与形成于基部3侧的第2突出部19相比位于下方,通过第1突出部18中的卡合和第2突出部9中的卡合而卡定。
图32所示的是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是通过在盖部2及/或基部3上安装片状部件来形成封闭机构的方式。图32的(a)构成为,在盖部2形成卡合孔49,在基部3设置第1片状部件48,当闭盖时第1片状部件48与卡合孔49嵌合并卡合,由此能够维持盖部2的闭盖状态。此外,在该方式中也可以为,在盖部设置相当于第1片状部件48的片状部件,在基部3开口形成相当于卡合孔49的卡合孔。图32的(b)中,在盖部2开口形成有卡合孔49,并且在该卡合孔49的下端部形成有卡合片部50。该卡合片部50可以当在侧壁部7开口形成卡合孔49时一体形成,也可以随后安装卡合片部50而安装固定,但对于维持伴随反复开闭的耐久性的点,优选为一体形成。另外,在基部3设有第1片状部件48。另外,在该第1片状部件48的下方形成有能够供上述的卡合片部50侵入的空间部48a。在该方式中,当闭盖时卡合片部50侵入至第1片状部件48的下方所形成的空间部48a,第1片状部件48的下端缘与卡合片部50卡合。因此,盖部2能够维持闭盖状态。图32的(c)中,在盖部2开口形成有卡合孔53,在基部3形成有通过将形成该基部3的纸材料的一部分折回而形成为爪状的爪状部件52。该爪状部件52以将基部3中的凸缘部26和围绕状壁13的一部分覆盖的方式折回。围绕状壁13中的形成有折回部分的部位和形状以及大小与卡合孔53对应。并且,当闭盖时,爪状部件52与盖部2的卡合孔53内嵌合而卡合,由此维持盖部2的闭盖状态。图32的(d)中,在盖部2设有第2片状部件54,在基部3设有第1片状部件48。第1片状部件48设于当闭盖时与第2片状部件54相比位于上方的部位。并且,当盖部件2闭盖时,第1片状部件48的下端缘和第2片状部件54的上端缘会卡定,维持盖部2的闭盖状态。
图33所示的是具有其他方式的封闭机构的盖部件1的例子。该盖部件1作为封闭机构而在盖部2的鼓出部5形成有卡定部55,在基部3的围绕状壁13形成有卡定承接部56。卡定部55形成于鼓出部5的侧壁部7,以成为与该侧壁部7的倾斜为相反方向的倾斜的方式形成。即,侧壁部7的倾斜是朝向上方变得顶端细窄的角度的倾斜,相对于此,卡定部55中的倾斜是具有朝向下方变得顶端细窄的角度的倾斜。另外,卡定部55形成为,这样地以与侧壁部7的倾斜不同的角度倾斜,由此以朝向侧壁部7的内壁9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基部3的围绕状壁13中,在当盖部2闭盖时与形成有上述的卡定部55的部位对应的部位上,形成有卡定承接部56。该卡定承接部56的形状形成为与从侧壁部7的内壁9朝向内侧突出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当闭盖时,这些卡定部55和卡定承接部56相互卡合,由此形成了作为封闭机构的功能,也就是说能够在盖部2的闭盖时维持该闭盖状态。
另外,在图34以及图35所示的盖部1中,封闭机构形成为外周环绕状。首先,在图34以及图35所示的盖部件1中,作为封闭机构而在盖部2的鼓出部5的侧壁部7以外周环绕状形成有卡定部55,在基部3的围绕状壁13以外周环绕状形成有卡定承接部56。卡定部55与卡定承接部56卡合而保持闭盖状态。此外,在图34以及图35中,上述的该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的形状、和设置位置不过是示例,只要通过卡定部55与卡定承接部56相互卡合而卡定来维持盖部2相对于基部3闭盖的状态即可,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构造。此外,该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可以在对盖部件形成体42进行压力加工等时形成,也可以在其他时点,例如当形成鼓出部5和围绕状壁13之后形成。而且,也可以在这些以外的任意时点形成。另外,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并不限定于连续形成,可以间断形成,例如设于左右两侧,或以固定周期形成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
接下来,图36是表示具有封闭机构的盖部件1的其他例子的截面的示意图。在该盖部件1中,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形成于盖部2以及基部3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对于图36所示的封闭机构,在盖部2和基部3中,在与铰链部4的形成有弯折部33的部位相反的部位形成有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卡定部55在鼓出部5的靠近外周部6的位置上,以朝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卡定承接部56在围绕状壁13的靠近安装部25的位置上,以凹状形成于当闭盖时与卡定部55对应的位置。此外,在图36中,表示了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形成为矩形的例子,但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的形状并没有限定,只要以当闭盖时能维持盖部2相对于基部3闭盖的状态的方式使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卡合而由此使盖部2与基部3卡定,则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图37的(a)所示的是在盖部件1中的盖部2的鼓出部5中的侧壁部7与基部3的围绕状壁13中的外壁14之间形成的封闭机构的其他例子。在此,在侧壁部7形成有朝向内侧突出的卡定部55,在外壁14形成有凹状的卡定承接部56。在图37的(a)所示的例子中,这些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形成为所谓的楔形。这样地,基于楔形的卡定部55与卡定承接部56的卡合所得到的封闭机构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盖部的封闭状态。
图37的(b)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其他例子。图37的(b)所示的封闭机构在盖部2以及基部3的某一个(在图37的(b)中为盖部2)上形成卡定部55,盖部2以及基部3的某一个(在图37的(b)中为基部3)上形成卡定承接部56。卡定部55形成了与侧壁部7的内壁9相比向内侧突出的端部,卡定承接部56与基部3的安装部25的上表面25a相比配置于上方,在该卡定承接部56与安装部25的上表面25a之间,形成了具有能够供卡定部55侵入的宽度的间隙。盖部件1构成为,当维持闭盖状态时,卡定部55的端部侵入至卡定承接部56与安装部25的上表面25a之间形成的间隙内,而且这些卡定部55与卡定承接部56卡定,由此能够维持盖部2相对于基部3闭盖的状态。
在该情况下,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可以使用与盖部件1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使用不同材料形成。当不同于盖部件1的材料作为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而形成时能够相互卡定,且具有规定的耐久性,且能够使盖部2以及基部3接合,由此为优选。若为这种材料,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任意选择以往公知的材料来使用。
例如,作为这些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所用的材料且与盖部件1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各种塑料材料、例如聚酰亚胺树脂、氟树脂、聚酰胺树脂、芳香聚酰胺树脂、聚醚砜树脂、聚醚酮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并能够使用聚酯类树脂、聚烯酯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另外,也能够任意选择上例所示的具有天然降解性的材料来使用。
这样地,形成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将这些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卡定,由此能够牢固地维持将盖部2可靠地相对于基部3闭盖的状态。另外,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由于耐久性优异,所以能够提供承受盖部件1中的盖部2反复开闭动作的盖部件1。
此外,在该例中,使用了在盖部2的内表面设有卡定部55且在基部3的围绕状壁13的外壁面15设有卡定承接部56的例子来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盖部2设置卡定承接部56并在基部3设置卡定部55,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设置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
图37的(c)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其他例子。盖部件1中,在盖部2以及基部3上接合有作为密封部件的粘扣带(也称为魔术贴(注册商标))57。作为接合方式,能够任意选择热封和超声波接合、低频接合、高频接合、基于如热熔粘接剂那样的各种粘接剂进行的接合等以往公知的方式来使用。在图37的(c)中,该粘扣带57由与盖部2中的侧壁部7的内壁9接合的粘扣带57a、和与基部3中的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接合的粘扣带57b构成。这些粘扣带57a、57b通常是具有凸型形状的密封部和具有凹型形状的密封部,通常使凸型形状的密封部与具有凹型形状的密封部彼此接合,但在此的盖部件1中优选为,作为所用的粘扣带57a、57b,在例如将凸型和凸型接合或将凹型和凹型接合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类型。通过这样地使用相同类型的粘扣带57a、57b,在盖部件1中的盖部2处的侧壁部7的内壁9与基部2的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那样的接合中,能够当闭盖时使粘扣带57a、57b彼此更加容易接合,即使作为盖部件1也易于维持闭盖状态。此外,在此的盖部件1中虽然使用了使粘扣带57a、57b与鼓出部5中的侧壁部7的内壁9和围绕状壁13中的外壁14分别接合的例子,但只要能够维持盖部2相对于基部3闭盖的状态,就可以为其他方式。另外,如上所述,可以使粘扣带57a、57b与上述的两侧接合,也可以使粘扣带57与盖部2和基部3中任一个的单侧接合,也可以将粘扣带57与盖部2和基部3中任一个的单侧接合,还可以任意选择方式与粘扣带57不同的部件来使用,将其与盖部2和基部3中任意另一个的单侧接合。
作为图37的(c)所示的方式,也可以使用粘扣带57以外的方式。例如,可以对于盖部2中的侧壁部7的内壁9以及基部中的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使用具有规定厚度的部件,例如上述的各种材质的板材和膜剂、膜等,还可以使用各种涂覆剂(涂层剂)、漆等。而且,也可以使用各种树脂材料。作为这些板材、膜剂、膜、涂覆剂(涂层剂)、漆、各种树脂材料,能够任意选择本说明书中上述的材料来适当使用。在作为上述的具有规定厚度的部件而使用各种树脂材料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当涂覆时为液状的方式且通过赋予规定条件(例如温度和紫外线照射等)而固化的材料。例如,在该情况下,优选使用相对于当涂覆时为液状而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固化的UV涂覆剂。UV涂覆剂因此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固化,所以易于相对于形成盖部2和基部3的纸材料而接合,且能够在固化后以具有规定膜厚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提高生产性。另外,由于能够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固化,所以能够在相对于盖部件1的整体影响比较小的状态下固化。而且,通过这样地形成规定厚度的部件,能够局部加强鼓出部5中的侧壁部7的内壁9及/或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盖部件1由于通常反复进行盖部2与基部3之间的开闭动作,所以尤其作为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和卡定承接部56所形成的部位有时特别需要强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作为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和卡定承接部56所形成的部位上涂覆上述的UV涂覆剂等并使其固化,由此能够大幅提高该部位的强度,能够大幅提高对于反复使用、尤其对于开闭动作的反复使用的耐久性。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使用如下例子而说明,该例子是作为具有规定厚度的部件而使用UV涂覆剂的例子,且是在鼓出部5中的侧壁部7的内壁9和基部3的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的双方上涂覆该UV涂覆剂而使其固化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仅在上述的内壁9和外壁14的某一方上涂覆UV涂覆剂而使其固化,另外对于所用的涂覆剂,并不限定于UV涂覆剂,能够任意选择本说明书中上述的各种涂覆剂等来使用。另外,在之前的说明中,上述的各种涂覆剂使用了在作为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所设的部位中使用的例子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盖部件1中,作为需要规定强度的部位的加强,可以通过上述的方式使用各种涂覆剂等来加强。此外,该各种涂覆剂的厚度根据要加强的强度而任意设定。通过这样地任意设定厚度,能够调节或增减盖部2与基部3之间的摩擦阻力的大小。因此,能够简单调节盖部2的关闭情况等。
另外,作为上述的例子以外,除了如UV涂覆剂等那样的各种涂层剂之外还能够使用各种粘接剂。作为粘接剂,能够任意选择从以往公知的材料来使用,但在其中优选使用例如热熔粘接剂。热熔粘接剂是当粘接时加热熔融而与对象物粘接的粘接剂,在常温下形成为固体状。作为该热熔粘接剂,例如有乙烯-乙酸乙烯(EVA)类热熔剂、烯烃类热熔剂、橡胶类热熔剂、聚酰胺(尼龙)类热熔剂、聚酯类热熔剂、聚氨酯类热熔剂等,也可以根据用途和特性(例如粘度等)而适当使用。另外,对于涂覆热熔粘接剂的方法,能够举出喷雾式涂覆(例如,帘状喷雾和螺旋状喷雾等),涂布(例如,条缝涂布、电泳涂布、设计涂布、图案涂布等),形变熔体涂布、肋状/点状涂布、以Z状图案涂覆热熔剂的ZIP涂布、以随机图案涂覆热熔剂的WAVE涂布、基于梳状喷头的涂覆等。通过这些方法使热熔粘接剂涂覆固化,由此也能够增加鼓出部5中的侧壁部7的内壁9与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之间的摩擦阻力,或通过使用热熔粘接剂所具有的粘度,能够易于维持盖部2的闭盖状态。
此外,针对热熔粘接剂的粘度等,如上所述可以任意选择以往公知的材料来使用,例如,可以使用上述的高粘度材料来维持盖部件1中的盖部2相对于基部3的闭盖状态,或可以使用具有可再剥离、再粘接的特性的热熔粘接剂来维持盖部3的闭盖状态。
图37的(d)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其他例子。该盖部件1在盖部2以及基部3中形成有作为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该例中的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作为卡定片而形成,这些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形成于当闭盖时能够彼此卡定的位置。具体地,以使成为卡定承接部56的卡定片59位于成为卡定部55的卡定片58的上侧的方式形成。这些作为卡定部55的卡定片58以及作为卡定承接部56的卡定片59例如能够使用如上所述的板材和涂覆剂等来进行,另外能够通过在涂覆例如热熔粘接剂那样的各种粘接剂之后使其固化而形成。这样地,通过使用各种粘接剂,能够易于使用天然降解性的材料,且易于具有作为封闭机构的功能。另外,通过这样地形成作为卡定部55的卡定片58、以及作为卡定承接部56的卡定片59,能够增大盖部2与基部3之间的摩擦阻力。因此,能够提供易于维持更可靠地使盖部2闭盖的状态且密闭性优异的盖部件1。
图38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另一其他方式,是表示盖部2和基部3开盖时的封闭机构的方式的示意图(局部剖切的放大立体图)。另外,图39是表示该方式的盖部件1中盖部2以及基部3开盖时的封闭机构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9的(b)是表示盖部2和基部3闭盖时的封闭机构的状态的示意图。该例中的封闭机构由突起部60和贯穿孔61构成,该突起部60作为形成于鼓出部13的外壁14的卡定部55,该贯穿孔61作为形成于侧壁部7的卡定承接部56,当闭盖时该突起部60穿插于贯穿孔61,且能够维持通过突起部60的顶端部穿插的状态。即使通过这种方式,封闭机构中也能够维持盖部2和基部3闭盖的状态。此外,在图38以及图39中,使用了使封闭机构形成于盖部2的鼓出部5中的侧壁部7和基部3的围绕状壁13中的外壁14的例子来说明,但对于设置封闭机构的部位,并不限定于之前说明的例子。例如可以为,将突起部60形成于盖部2中的外周部6和基部3中的安装部25的某一方,将贯穿孔61形成于外周部6和安装部25的某另一方,也可以设于上述以外的部位。另外,在此的封闭机构可以相对于侧壁部7和外壁14一体成形而形成,也可以将分体形成的部件适当接合等而安装固定。
图40至图42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另一其他方式。如这些图40至图42所示,盖部件1作为封闭机构而在盖部2形成卡定承接部56,在基部3形成卡定部55。这些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以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卡定部55以与基部3的围绕状壁13相比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突出形成,同样地,卡定承接部56以与盖部3的鼓出部5相比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突出形成。这些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当闭盖时使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相互嵌合,并且能够维持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之间闭盖的状态。另外,盖部件1当开盖时解除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的嵌合。
如上所述,封闭机构形成于基部3的围绕状壁13以及盖部2的鼓出部5。另外,在围绕状壁13以及鼓出部5中,作为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所形成的部位中的立起角θ的角度,以与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以及鼓出部5中的侧壁部7的内壁9上所形成的部位中的倾斜角(根据需要也将该角度称为立起角)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形成。该情况下的规定的立起角优选为,侧壁部7的内壁9的倾斜角和围绕状壁13的外壁14的倾斜角不同的角度。另外,该立起角θ优选为,不同于内壁9和外壁14的倾斜角,且为与倾斜角正交的角度以下。
另外,作为该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所形成的部位中的围绕状壁13以及鼓出部5优选为朝向下方形成为顶端细窄状,也就是说,围绕状壁13朝向形成有安装部25的部分且鼓出部5朝向形成有外周部6的部位而分别形成为顶端细窄状,更优选为形成为倾斜状。此外,只要将形成为倾斜状的部位包含至少一部分即可,例如可以将作为该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设有多个部位。在将封闭机构设于多个部位的情况下,其设置数量并没有特别限定。
在这种构成中,基于图42来说明将盖部件1的盖部2相对于基部3闭盖时的作用。首先,图42的(a)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盖部2相对于基部3开盖的状态。在该状态中,若以铰链部4为轴使盖部2向该图所示的A方向转动,则如图42的(b)所示,盖部2向接近基部3的方向转动。并且,如图42的(c)所示,盖部2中的卡定承接部56的下端部62a与基部3中的卡定部55的上端部61a抵接。这样地,若在卡定部55的上端部61a与卡定承接部56的下端部62a抵接的状态下进一步如朝向图中A方向那样地施加力,则卡定承接部56弹性变形而向图中B方向变形。并且,卡定承接部56的下端部62a会位于卡定部55的上端部61a的外周侧,若进一步向图中的A方向转动,则如图42的(d)所示地闭盖。
经过这种动作而闭盖的盖部2形成了卡定承接部56中的内表面62b与卡定部55中的外表面61b相互接触的部位,能够形成使这些外表面61b和内表面62b接触的状态。若成为这种状态,则只要使用者不以规定的力向与A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就不会朝向盖部2开盖的方向转动,更易于维持闭盖状态,能够更加大幅提高作为盖部件1的密闭性等。
图43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其他例子。图43的(a)表示具有本例的封闭机构的盖部件1的整体截面,图43的(b)是图43的(a)的盖部件1中形成有封闭机构的部位的局部放大图。该盖部件1在盖部2的顶壁11中的顶面12设有卡定承接部56。该卡定承接部56可以当形成顶壁11时一体形成,也可以由与顶壁11独立的部件形成,可以相对于该顶壁11安装固定。卡定承接部56形成为,能够在闭盖时将形成于基部3的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的附近卡定。也就是说,在该例的盖部件1中,凸缘部26可以视作卡定承接部56,凸缘部26的内侧周缘26b以作为卡定部55发挥功能的方式形成。在该例中,卡定承接部56形成为截面L字形,以能够与外周部6的内侧周缘26b卡定的方式形成,但如上所述那样能够维持盖部2的闭盖状态,则形成卡定承接部56的位置和大小、形状等并不限定。根据这种方式的盖部件1,能够可靠地维持盖部2闭盖的状态,并且当打开盖部2时和将盖部2闭盖时,卡定承接部56会与卡定部55卡合,由此当卡合时,维持该开闭的感触,并且能够对使用者传递卡合时和解除卡合时的感触。
图44所示的是用于说明在使用卡定片来作为为了维持盖部2的闭盖状态而设的卡定部55及/或卡定承接部56的情况下,将该卡定片向盖部2的侧壁部7及/或基部3的围绕状壁13安装固定的方式的说明图。如图44所示,在该例中,将成为作为卡定部55及/或卡定承接部56的卡定片的片状部件65通过超声波接合而接合。在该情况下,对于该片状部件65而使用由金刚石切割器等切断后的部件,而且焊头63或砧台64位于盖部2及/或基部3的背面侧,且砧台64或焊头63位于基部3的表面侧。位于该盖部2及/或基部3的表面侧的砧台64或焊头63形成有能够供片状部件65进入的程度的小孔66,在该小孔66配置片状部件65,且使用焊头63和砧台64通过超声波熔敷,将片状部件65接合。
此外,焊头63以及砧台64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由如图45所示那样的焊头63和砧台64构成,该焊头63作为在图中A方向上旋转的旋转体而形成,具有一部分以凸缘状突出形成的接合部67,该砧台64作为固定体而形成,也可以使用将超声波接合的对象物M连续接合的方式。
此外,在形成盖部件1的情况下,若在进行压力成型之前预先形成筋状的槽,则易于进行压力成型,由此为优选。另外,在使盖部2以及基部3通过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卡定的情况下,若以规定颜色对该卡定部55和卡定承接部56进行着色,或当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处于卡定状态时设为能够供使用者视觉辨认该着色部位的状态,则使用者能够视觉确认处于卡定部55与卡定承接部56且盖部2与基部3闭盖的状态的情况,由此更加优选。
图46以及图47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其他例子。该盖部件1在盖部2以及基部3中,在与铰链部4所形成的一侧(将形成有铰链部4的端部称为基端部68)相反的一侧、即顶端侧的端部(以下,将该端部称为顶端部69),形成有作为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图46中,在盖部2以及基部3的某一方(例如盖部2)形成有卡定部55,在盖部2以及基部3的某另一方(例如基部3)形成有卡定承接部56。卡定部55在盖部2的外周部6中形成于该盖部2的顶端部69。该卡定部55以与外周部6相比进一步朝向外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片状,在其顶端缘部70形成有倾斜部72。该倾斜部72用于防止当卡定部55与卡定承接部56卡定时,形成于卡定承接部56的卡定用突起71脱落,易于维持盖部2与基部3的闭盖状态。另外,在卡定部55形成有多个(图46中为两个)肋73,并且在外周部6中,在接近该肋73的位置也形成有多个肋74。这些肋73、74能够提高卡定部55的强度,并提高与卡定承接部56的卡定以及卡定解除反复进行的情况下的耐久性。
卡定承接部56形成于基部3,并形成于当闭盖时能够与盖部2中的卡定部55卡定的位置。该卡定承接部56形成为从安装部25进一步向外侧延伸的片状,并且形成了用于当闭盖时与卡定部55卡定的卡定用突起71。该卡定用突起71折曲形成为L字形,该折曲形成的顶端部71a当闭盖时位于卡定部55的上方,由此维持盖部2的闭盖状态。此外,只要当将盖部2开盖时解除该卡定承接部56的卡定用突起71与卡定部55的卡定状态即可。
在形成图46、图47所示的方式的封闭机构的情况下,由于在盖部件1中最靠近顶端侧的端部中维持盖部2及基部3的闭盖状态,所以能够使闭盖时的盖部件1的气密性更好。另外,在该方式的情况下,由于能够比较自由地形成卡定部55及卡定承接部56的大小,所以易于具备这些卡定部55及卡定承接部56的强度。而且,在该方式的情况下,盖部2及基部3中,在顶端部侧形成有封闭机构,因此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性,并能够降低开闭作业时的繁琐性。
图48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其他例子。该方式在如下点中具有共同构成,即,具有作为与之前基于图46以及图47所说明的例子同样构成的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另一方面,之前说明的例子中,在形成为椭圆形状的盖部件1中,将短径的一端设为基端部68,将短径的另一端设为顶端部69,相对于此,在本方式中不同的点在于,在形成为椭圆形状的盖部件1中,将长径的一端设为基端部68,将长径的另一端设为顶端部69。此外,在基端部68形成铰链部4的构成、和在顶端部69形成作为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的构成与之前说明的方式同样。
通过这样地形成铰链部4以及封闭机构,能够维持良好进行盖部件1中的盖部2的开闭动作的状态,同时能够使短径侧的大小形成得大。也就是说,如图1中所说明那样,即使在决定了包装体101中的袋体102的大小的情况下,在已经决定的大小之中能够与之前说明的方式的盖部件1相比扩大取出口27的大小,能够提高使用者取出层叠体103时的取出容易性。
图49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其他例子,是图46至图48所示的方式的变形例。该方式虽然在形成了作为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的点中与之前的方式构成相同,但是该方式的盖部件1中,卡定承接部56中的卡定用突起71的形状不同。即,例如图46至图48中说明的方式的卡定用突起71的截面形状形成为L字形状,但图49所示的方式的卡定用突起71的顶端部分形成为倾斜状,以能够当闭盖时与盖部2中的卡定部55相比位于上方并卡定的方式形成。通过这样地形成,也能够维持盖部2的闭盖状态,也起到之前说明的作用效果。
图50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其他例子,是图46至图49所示的方式的变形例。该方式中,在盖部2形成有卡定部55,在基部3形成有卡定承接部56。这些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通过使卡定部55的侧缘部75与卡定承接部56中的跟卡定部55的侧缘部75相对接触的侧缘部76接触而能够维持盖部2的闭盖状态。通过这样地形成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性,同时具有对于盖部2的开闭使用的耐久性。
图51以及图52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其他例子。该方式中,在盖部2形成有卡定部55,并且在基部3形成有卡定承接部56。该卡定承接部56从外周部6朝向外侧延伸形成,并且该延伸形成的部位成为如下形状:从图51中的A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形状(图52的(b)所示的形状)为圆弧状,且从图51中的B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形状(图52的(a)所示的形状)成为仅顶端部分形成为曲线状。另外,形成为该曲线状的部分成为上部形成为平面状的平面部75。另外,该卡定承接部56具有从外周部6一部分形成为弯状的凹部77,并且在形成为圆弧状的部位形成有多个加强用肋76a、76b、76c、76d。这些加强用肋中的、加强用肋76a以当卡定承接部56与卡定部55卡定时等相对于该卡定部55之间作用的力进行加强的主旨而形成。另外,由于卡定承接部56形成为弯曲状,所以为了提高从外周部6延伸形成的部位的强度而形成了加强用肋76b、76c、76d。通过形成这些加强用肋,能够大幅提高卡定承接部56的强度,并大幅提高对于与盖部2的反复开闭的耐久性。此外,平面部75是为了当与卡定部55卡定时通过与该卡定部55面接触而易于卡定而形成的。本方式中,将卡定部55的形状作为L字形状的片状部件而形成,但卡定部55的形状可以任意决定。在图46至图52所示的方式中,仅通过将盖部2向基部3侧按合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卡定部55与卡定承接部56的卡合,并且仅通过将卡定部55的端向上方拉起,就能够容易开盖。
图53是用于说明盖部件1的其他变形例的立体图。该盖部件1中,作为封闭机构的卡定部55和卡定承接部56设于盖部2的外周部6的背面和基部3的安装部25的表面。这些卡定部55和卡定承接部56例如是在盖部2形成卡定部55且在基部3的安装部25形成卡定承接部56的方式、或是在盖部2的外周部6的背面形成卡定承接部56且在基部3的安装部25形成卡定部55的方式。图54随后说明该封闭机构的另一其他例子。图54所示的是图53中所示的封闭机构的例子,图54的(a)是表示盖部2和基部3开盖时的封闭机构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4的(b)是表示盖部2和基部3闭盖时的封闭机构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4的例子中的封闭机构具有形成于盖部2的卡定凸部82、和形成于基部3的卡定凹部83,并形成为如下关系:卡定凸部82的外尺寸L1等于或大于卡定凹部82的内尺寸L2,即L1≥L2。通过这样地形成,在如图54的(b)所示地将盖部2和基部3闭盖的情况下,当封闭机构的卡定凸部82与卡定凹部83嵌合时,卡定凸部82一边向收缩方向弹性变形一边向卡定凹部83嵌合,因此嵌合时卡定凸部82根据弹性力而朝向使卡定凹部83扩开的方向作用力。因此,能够更加容易保持闭盖时卡定凸部82与卡定凹部83嵌合的状态。
图55所示的是盖部件的另一其他变形例,图55的(a)是表示盖部2和基部3开盖时的封闭机构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5的(b)是表示盖部2和基部3闭盖时的封闭机构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5的例中的封闭机构具有形成于盖部2的嵌合凸部84、和形成于基部3的嵌合孔部85,并形成为如下关系:嵌合凸部84的下端部中的外尺寸L3等于或大于嵌合孔部85的内尺寸L4,即L3≥L4。通过这样地形成,在如图55的(b)所示地将盖部2和基部3闭盖的情况下,能够当封闭机构的嵌合凸部84向嵌合孔部85嵌合时,嵌合凸部84一边向收缩方向弹性变形一边向嵌合孔部85嵌合,因此当嵌合时嵌合凸部84根据弹性力而朝向使嵌合孔部85扩开的方向作用力。因此,能够易于保持当闭盖时嵌合凸部84与嵌合孔部85嵌合的状态。此外,嵌合凸部84也可以形成为,上端部中的外尺寸等于或小于下端部中的外尺寸L3。通过这样地形成,更易于成为向嵌合孔部85的嵌合。
图56所示的是盖部件1的另一其他变形例,图56的(a)是表示盖部2与基部3开盖时的封闭机构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6的(b)是表示盖部2与基部3闭盖时的封闭机构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6的例中,在封闭机构中使用了钩挂件86。即,在盖部2安装固定有钩挂件86的一侧的固定片87,在基部3安装固定有钩挂件86的另一侧的固定片88。图56中,使用了在形成于固定片88的突出部相对于形成于固定片87的孔部插入的状态下固定的钩挂件,但只要能够在闭盖时维持盖部2以及基部3闭合的状态,钩挂件的方式就不限定于上述方式。这样地也能够使用钩挂件86来维持盖部2与基部3闭盖的状态。
图57表示盖部件1的另一其他变形例,图57的(a)是表示盖部2和基部3开盖时的封闭机构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7的(b)是表示盖部2和基部3闭盖时的封闭机构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7的例中,对于封闭机构使用了粘扣带。在盖部2的外周部6的背面安装固定有粘扣带89,另外,在基部3中的安装部25的表面,且在当闭盖时与粘扣带89所安装固定的位置对应的位置(闭盖时安装部25中与粘扣带89相对的规定位置)上,安装固定有具有能够相对于粘扣带89相互卡定的构造的粘扣带90。并且如图57的(b)所示,当闭盖时能够维持这些粘扣带89和粘扣带90相互接合且闭盖的状态。
此外,在对于封闭机构使用粘扣带的情况下,如图58所示,可以为,形成为仅使外周部6中供粘扣带89安装固定的位置朝向上方突出的凸型,并形成为仅使安装部25中供粘扣带90安装固定的位置朝向下方凹陷的凹型。这样地在形成为凸型的部位(凸型部91)安装固定粘扣带89,并在形成为凹型的部位(凹型部92)安装固定粘扣带90,由此能够使安装部25的表面7a与外周部6的背面8a接触,通过使粘扣带89与粘扣带90接合。即,通过如上所述地形成安装部25和外周部6,也可以使外周部6的背面8a与粘扣带89的背面(接合面)的位置成为一个面,且使安装部25的背面7a与粘扣带90的表面(接合面)的位置成为一个面,将这些粘扣带89和粘扣带90接合,设为将盖部2和基部3闭盖的状态。另外,将粘扣带89和粘扣带90接合的部位也能够使用更易于接合的方式。
图59以及图60所示的是在盖部2的外周部6和基部3的安装部25形成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的例子。在该例子中,卡定部55具有卡定片80a,卡定承接部56具有卡定承接片80b,这些卡定片80a和卡定承接片80b相互卡合,能够获得作为封闭机构的功能。另外,这些卡定片80a和卡定承接片80b可以如图59所示地处于一个部位,也可以如图60所示地处于两个部位(多个部位)。这样地,本发明的盖部件1不限于使封闭机构形成于鼓出部5和围绕状壁13,也能够形成于外周部6以及安装部25。
接下来,说明封闭机构的另一其他例子。图61是表示本发明的盖部件1的其他例子的截面构成的示意图。该例中,作为卡定部55以及卡定承接部56的例子,而使用第1卡合部件108a和第2卡合部件108b来说明。此外,也具有将这些第1卡合部件108a以及第2卡合部件108b一起仅表述为卡合部件108的情况。如图61所示,盖部件1构成为,具有设于盖部2的第1卡合部件108a、和在基部3中设于当闭盖时与盖部2中的第1卡合部件108a对应的位置的第2卡合部件108b,通过这些第1卡合部件108a和第2卡合部件108b的卡合,而能够在闭盖时使盖部2固定保持于基部3。
卡合部件108作为如使多个卡合部件相互卡合那样的构造部而形成。形成卡合部件108的相互卡合的构造部通过上述的第1卡合部件108a与第2卡合部件108b分别卡合的部分的组合而构成。第1卡合部件180a和第2卡合部件180b可以形成使第1卡合部件180a和第2卡合部件180b相互卡合的构造部,也可以形成使一部分卡合的构造部。另外,这些第1卡合部件180a和第2卡合部件180b的形状优选呈与分别后述的形状相同的条构造。因此,卡合部件180a,180b不仅优选由呈凹槽条卡合部108d、凸条卡合部108c的部分(后述凹槽条卡合部108d、凸条卡合部108c的定义)构成,而且也优选为由如下形状构成,该形状包括在成为对于盖部2和基部3的安装端的各自的底材上分别形成凹槽条卡合部108d,凸条卡合部108c的形状等的安装有凹槽条卡合部108d、凸条卡合部108c的形状。在基于凹槽条卡合部和凸条卡合部的卡合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比较廉价的部件可靠地保持闭盖状态。
这样地,卡合部件180a、180b优选呈凸条部件和凹槽条部件。另外,一方的卡合部件(本例中为第1卡合部件180a)固定于盖部2,另一方的卡合部件(本例中为第2卡合部件180b)固定于基部3。各个第1卡合部件180a和第2卡合部件180b的固定位置被定于如当盖部2和基部3闭盖时第1卡合部件180a与第2卡合部件180b线条卡合而将盖部2和基部3相互固定那样的位置。在此,线条卡合意味着例如图62所示地,基于第1卡合部件180a和第2卡合部件80b各自上所设的线条的卡合部所实现的卡合状态。在图62的例子中,在第1卡合部件180a形成有由形成于顶端侧的凸条鼓出部构成的卡合部(将该卡合部称为凸条卡合部108c),在第2卡合部件180b形成有由形成于顶端侧的凹槽条部构成的卡合部(将该卡合部称为凹槽条卡合部108d)。通过使凸条卡合部108c和凹槽条卡合部108d卡合,而使第1卡合部件180a与第2卡合部件180b线条卡合。
第1卡合部件180a和第2卡合部件180b的卡合部优选具有能够相互滑动的构成。具体地,在图62的例子中,凸条卡合部108c和凹槽条卡合部108d优选具有能够相互滑动的构造。若凸条卡合部108c和凹槽条卡合部108d构成为能够相互滑动,则当使第1卡合部件180a和第2卡合部件180b线条卡合时,使相互的卡合变得容易,即使产生卡合部件的安装位置的微小偏移、在盖部2和基部3稍微产生歪曲、在盖部2和基部3的相互间稍微产生歪曲等,也能够通过凸条卡合部108c与凹槽条卡合部108d适当滑动移动,来补偿这些歪曲和偏移而能够使第1卡合部件108a和第2卡合部件108b容易卡合,也能够容易进行盖部2的开盖。
这样地,通过具有使凸条卡合部108c和凹槽条卡合部108d能够相互滑动的构造,即便盖部件1由耐久性比塑料材料等低的纸材料等形成,但即使在第1卡合部件180a与第2卡合部件180b的卡合位置稍微产生错位,也不会使在盖部2的开闭时对盖部2和基部3施加的负担过剩,能够实现第1卡合部件180a与第2卡合部件180b的卡合。由此,即使反复进行盖部2的开闭,盖部2和铰链部4等损伤的担心变少,盖部件1的耐久性高。
凸条卡合部108c的凸条长度(凸条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10和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凹槽条长度(凹槽条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2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这些长度如上所述地优选被定为,能够在图62的条方向X(凸条、凹槽条的长边方向)上相互滑动。
具体地,凸条卡合部108c的凸条长度L10在等于或大于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凹槽条长度L20的情况下,如图62所示,优选为,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两端部开放的构造。
在凸条卡合部108c的凸条长度小于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凹槽条长度的情况下,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两端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在任何情况下,凸条卡合部108c和凹槽条卡合部108d都能够相互滑动。
关于凸条卡合部108c与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卡合程度,不仅可以使凸条卡合部108c以及凹槽条卡合部108d整体卡合,也可以使凸条卡合部108c以及凹槽条卡合部108d局部卡合。例如可以为,凸条卡合部108c和凹槽条卡合部108d分别配置于向图62中的X方向偏移的位置,这些凸条卡合部108c的一部分与凹槽条卡合部108d卡合,其他部分不与凹槽条卡合部108d卡合。另外,在该情况下,凸条卡合部108c的一部分与凹槽条卡合部108d卡合的卡合长度可以任意选择。通过任意选择卡合长度,能够任意选择卡合部108中的卡合强度,换言之盖部2的闭盖时的闭合强度。
具有凸条卡合部108c的第2卡合部件108b和具有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第1卡合部件108a能够使用将连续条的卡扣部件截断为规定长度而成的部件来形成。连续条的卡扣部件能够通过挤压成型为与凸条卡合部108c对应的形状和与凹槽条卡合部108d对应的形状而容易制造。第1卡合部件108a、第2卡合部件108b能够通过热封、超声波接合、热熔粘接等安装于盖部2和基部3。此外,只要能够在盖部2和基部3一体成型第1卡合部件108a、第2卡合部件108b和相当于这些的部件,则并不限定于由分体形成。
在本例中,以使第1卡合部件180a和第2卡合部件180b的条方向成为与盖部2的开闭轴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方式安装,在该情况下,若构成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凹槽的两侧壁109a、109b构成为,靠近铰链部4的侧壁(例如侧壁109a)通过使另一方的侧壁109b形成得薄等而成为侧壁109b的强度比侧壁109a的强度低,或如图63所示地使另一方的侧壁109b的高度低于靠近铰链部4的侧壁109a的高度,则闭盖时的第1卡合部件180a和第2卡合部件180b的卡合、开盖时的卡合解除变得容易,盖部2的开闭变得容易。
优选为,对盖部2的第1卡合部件180a的安装部位的周边和基部3的第2卡合部件180b的安装部位的周边实施压缩加工。在实施了这种压缩加工的情况下,即使反复进行盖部2的开闭,也能够降低第1卡合部件180a、第2卡合部件180b所安装的部分损伤的担忧。
第1卡合部件180a、第2卡合部件180b优选为,呈现与各自周边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第1卡合部件180a、第2卡合部件180b相对于周围而在视觉上醒目,使用者能够容易进行盖部件1中的盖部2的开盖,并且当将盖部2开闭时,即使在第1卡合部件180a与第2卡合部件180b之间的卡合位置产生偏移,也能够通过眼睛观察来确认正确的卡合位置。
第1卡合部件180a、第2卡合部件180b可以分别由一个颜色着色,也可以由不同颜色着色。另外,第1卡合部件180a、第2卡合部件180b可以分别由一个颜色着色,也可以由两种颜色以上的颜色着色。例如,能够将第1卡合部件180a的凸条卡合部108c、第1卡合部件180a向盖部2的安装基部(未图示)、或第2卡合部件180b的凹槽条卡合部108d、第2卡合部件80b向基部3的安装基部(未图示)着色为不同颜色。
优选为,在上述的第1卡合部件180a的安装部位的周边和第2卡合部件180b的安装部位的周边的至少某一方形成有埋没部(未图示)。埋没部在形成于基部3的情况下,与围绕状壁16相比形成于外侧。该埋没部在形成于盖部2的情况下,与鼓出部5相比形成于外侧。埋没部以当闭盖时在盖部2与基部3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构成。通过形成这种埋没部,第1卡合部件180a和第2卡合部件180b成为立体障害,能够防止限制盖部件1中的盖部2闭盖的担忧。
此外,本例中,说明了第1卡合部件180a和第2卡合部件180b以使条方向(图62的X方向)成为与盖部2的开闭轴(铰链部4)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方式安装的情况,但这些第1卡合部件180a以及第2卡合部件180b也可以为,以使条方向(图62的X方向)成为与盖部2的开闭轴(铰链部4)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安装。通过这样地安装,能够防止当闭盖时盖部2向横方向扭转,能够提高闭盖时的密闭性。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说明了在盖部件1中将具有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第1卡合部件180a设于盖部2侧且将具有凸条卡合部180c的第2卡合部件180b设于基部3侧的情况,但也可以为,在盖部2侧设置具有凸条卡合部108c的第2卡合部件180b,并在基部3侧设置具有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第2卡合部件180a。另外,第1卡合部件108a、第2卡合部件108b不限于仅设一对的情况,可以设置多对。在该情况下可以为,在盖部2设置具有凸条卡合部108c的第1卡合部件180a、和具有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第2卡合部件180b,并在基部3侧,在与这些部件分别卡合的位置上设置具有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第2卡合部件180b和具有凸条卡合部108c的第1卡合部件180a。而且,这些第1卡合部件180a与第2卡合部件180b的组合并不限定于凸条卡合部108c和凹槽条卡合部108d的组合,可以为,如图63所示地使具有锚状的凸条卡合部108e的卡合部件组合。这样地,代替第1卡合部件180a,第2卡合部件180b,使如图63所示的锚状的凸条卡合部108e、108e彼此卡合,由此形成各自卡合部件的卡合状态。另外,如图63所示,也可以使具有锚状的凸条卡合部108e的卡合部件、与具有形状不同于凸条卡合部108e的凸条卡合部108f的卡合部件组合。
作为将这样的各种卡合部件安装于盖部2和基部3的方法,在使用连续状的卡扣部件而将第1卡合部件180a安装于盖部2并将第2卡合部件180b安装于基部3的情况下,例如在未图示的砧台与焊头之间夹入盖部件,使用连续状的卡扣部件来安装第1卡合部件180a、第2卡合部件180b。在砧台上,分别在安装于基部3的第2卡合部件180b的安装位置、和与安装于盖部2的第1卡合部件180a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能够供连续状的卡扣部件穿插的槽。
连续状的卡扣部件穿插至槽内,通过截断工具而截断为规定长度。截断的卡合部件按压至盖部件,通过经由焊头供给的超声波而与盖部件1接合。这样地,能够一边通过超声波接合将连续状的卡扣部件截断一边通过超声波而将第1卡合部件180a以及第2接合部件180b安装于盖部2以及基部3,能够高效地将卡合部件安装于盖部2以及基部3。
此外,在本例中,在将盖部2经由铰链部4开闭自如地构成至基部3的盖部件1中,作为用于将盖部2和基部3固定的卡合部件而说明了使用连续状卡扣部件的情况,但连续状卡扣部件并不限定于作为盖部件1的卡合部件来使用的情况,也能够作为用于将纸制部件等具有形状保持性的多个部件相互固定的固定部件来使用。在该情况下,多个部件可以由铰链部4连结,也可以不具有铰链部4。
图64至图67所示的是盖部件1中的封闭机构的其他方式。该封闭机构在盖部形成有卡定部55,并且在基部3形成有卡定承接部56。卡定部55在盖部2的外周部6中突出形成于该外周部6的背面侧,在该突出片的各自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卡定孔91。该卡定孔91形成为能够供卡定承接部56中的卡定承接片92当闭盖时侵入的大小,以能够卡定的方式形成。在基部3形成有卡定承接部56。在该方式中,形成有卡定承接部56的部位中,安装部25整体拱起形成为山形,在该顶部开口形成有孔部93,并且通过形成该孔部,而形成了上述的卡定承接片92。
在这种构成中,当盖部2向闭盖方向转动时,也如图67的(a)所示,卡定承接部56中相对配置而形成的卡定承接片92的间隔以与形成有卡定孔91的卡定部55的宽度相比变宽的方式形成。因此,若盖部2相对于基部3闭盖,则卡定承接片92侵入至卡定孔91中,卡定部55和卡定承接部56卡合,成为如图67的(b)所示地卡定的状态。若这样地形成封闭机构,则能够当盖部件1的制造时简单形成,以低成本制造。另外,对于盖部件1的操作,能够以简单操作进行盖部2的开闭,也能够提高操作性。
图68至图71所示的是盖部件的其他方式。该盖部件1在基部3的三处形成有朝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突起部94。该突起部94在离铰链部4近的部位形成有两个,在远离铰链部4的部位形成有一个,但该形成数量和部位没有特别限定。此外,通过将该突起部94形成于离铰链部4近的部位,能够当将盖部2闭盖时,防止在鼓出部5与围绕状壁13之间产生向进深方向(从形成有铰链部的基端至形成有操作部22的顶端之间的朝向)的滑动。此外,盖部2中形成的突出部24具有作为当将盖部件1叠合时的底座的功能。
图72、图73所示的是盖部件的其他方式。该盖部件1在基部3的四处形成有突起部94。该突起部94在离铰链部4近的部位形成有两个,在远离铰链部4的部位形成有两个,当盖部2闭盖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盖部2的鼓出部5与围绕状壁13之间产生的向上述进深方向的滑动的问题,能够更加提高闭盖时的密闭性。此外,该突起部94的配置可以任意决定。例如,如图74、图75所示,可以在盖部件1中离相对间隔最远的部位相对配置突起部94。即使形成于这种位置,也能够消除上述的滑动的问题。
接下来,使用图76来说明本发明的盖部件的其他例子。图76所示的盖部件1构成为,安装于容器175的口部来使用,在基部3形成有承接部171。该承接部171延伸形成于安装部25的下方,能够作为容器175的盖部件来使用。在这样地将盖部件1作为容器175的盖部件来使用的情况下,设为在形成于承接部171的内侧的内侧部分176与容器175的上端部分的例如卷曲部卡合的形状,能够作为容器175的盖部件来使用。
以上,本说明书中的上述记载如上所述地是表示本发明的盖部件的例子的内容。因此,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变更。

Claims (5)

1.一种盖部件的制造方法,该盖部件为了抑制包装体内所收纳的内容物的干燥而设于所述包装体的开口部,并具有由纸质材料构成的基部以及盖部,该盖部相对于所述基部能够开闭,所述盖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从由纸质材料构成的原材料来冲压加工盖部件形成体的工序,该盖部件形成体用于至少构成所述盖部以及所述基部;和
对所述盖部件中成为所述盖部的盖部形成部以及成为所述基部的基部形成部进行压力成型的施压工序,
所述施压工序为,以比按压与所述盖部件形成体的周缘部相比靠内侧的部分的力弱的力而按压所述周缘部来支承所述盖部件形成体,并对与所述周缘部相比靠内侧的部分进行深拉伸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形成体在所述盖部形成部与所述基部形成部之间具有铰链部形成部,当在所述铰链部形成部形成弯折部之后进行所述压力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原材料进行吸湿处理之后进行所述压力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施压工序之前形成用于维持所述盖部与所述基部闭盖的状态的封闭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了开口有取出口的盖部件的形成部件之后,在使多个所述形成部件重叠的状态下至少对所述形成部件的取出口端缘部进行耐水处理。
CN202011186964.1A 2019-11-01 2020-10-30 盖部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297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0328 2019-11-01
JP2019200328 2019-11-01
JP2019203588 2019-11-08
JP2019-203588 2019-11-08
JP2019211882 2019-11-22
JP2019-211882 2019-11-22
JP2019-212009 2019-11-25
JP2019212009 2019-11-25
JP2020-012014 2020-01-10
JP2020012014 2020-01-10
JP2020-025686 2020-01-31
JP2020025686 2020-01-31
JP2020-087772 2020-05-19
JP2020087772 2020-05-19
JP2020135463 2020-08-08
JP2020-135463 2020-08-08
JP2020-137162 2020-08-15
JP2020137162A JP6770787B1 (ja) 2019-11-01 2020-08-15 蓋部材
JP2020161547A JP6782054B1 (ja) 2019-11-01 2020-09-26 蓋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20-161547 2020-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7517A true CN112297517A (zh) 2021-02-02
CN112297517B CN112297517B (zh) 2021-06-11

Family

ID=7282917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6964.1A Active CN112297517B (zh) 2019-11-01 2020-10-30 盖部件的制造方法
CN202022460116.7U Active CN213940584U (zh) 2019-11-01 2020-10-30 盖部件
CN202011190693.7A Pending CN112168049A (zh) 2019-11-01 2020-10-30 盖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60116.7U Active CN213940584U (zh) 2019-11-01 2020-10-30 盖部件
CN202011190693.7A Pending CN112168049A (zh) 2019-11-01 2020-10-30 盖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2622A1 (zh)
EP (1) EP4011798A4 (zh)
JP (2) JP6770787B1 (zh)
CN (3) CN112297517B (zh)
WO (1) WO20210848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13546B2 (en) * 2019-09-27 2023-08-01 Sin Woo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aper buffer tray for packaging and buffer tray manufactured thereby
JP1674756S (zh) * 2020-07-03 2020-12-14
JP1674757S (zh) * 2020-07-03 2020-12-14
JP1674755S (zh) * 2020-07-03 2020-12-14
SE2051255A1 (en) * 2020-10-28 2022-04-19 Ar Packaging Systems Ab A composite paperboard container with a rim comprising fibers,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container
SE544586C2 (en) * 2020-10-28 2022-07-26 Ar Packaging Systems Ab A composite paperboard container with a rim comprising fibers
CN114011960A (zh) * 2021-09-27 2022-02-08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形外形薄料金属壳体深拉伸冲压成形工艺
JP2023145225A (ja) * 2022-03-28 2023-10-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シート構造体、及び収容体
EP4353619A1 (en) * 2022-10-10 2024-04-1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Recyclable package for disposable wipe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1680A (ja) * 1998-05-26 2000-08-02 Kenji Nakamura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収納容器の取出し部構造
CN101637982A (zh) * 2009-08-04 2010-02-03 佛山浩博环保制品有限公司 一次性杯盖的制作工艺及由该工艺制得的杯盖
US20140091103A1 (en) * 2012-10-02 2014-04-03 Rockline Industries, Inc. Lid
WO2014199409A1 (ja) * 2013-06-10 2014-12-18 Yamada Kikuo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包装体
JP2015217977A (ja) * 2014-05-21 2015-12-07 株式会社小久保工業所 ウエットシート包装体用の取出口蓋
JP2016141080A (ja) * 2015-02-03 2016-08-08 蔵前産業株式会社 紙製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17537811A (ja) * 2014-10-17 2017-12-21 ストラ エンソ オーワイジェイ シート材料からトレイを深絞り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80079565A1 (en) * 2016-09-22 2018-03-22 Berry Global, Inc. Fitment
CN109591379A (zh) * 2018-11-27 2019-04-09 浙江新德宝机械有限公司 外扣式纸杯盖的生产工艺
CN209505087U (zh) * 2018-12-10 2019-10-18 浙江国豪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纸盖成型机及纸盖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51C (zh) * 1998-12-28 2004-09-22 花王株式会社 成形体
JP2002225911A (ja) * 2001-01-25 2002-08-1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プルリング付取出口栓
US20090283526A1 (en) * 2008-04-25 2009-11-19 David Pierce Molded, recyclable, compostable cellulose fiber lid assembly for a container
US20140001072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Paul W. Christoffel Storing and dispensing container for product
US20140048552A1 (en) * 2012-08-17 2014-02-20 Gaoyuan WANG Pulp molded lid with non-reticulated inner and outer surfaces and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same
WO2014073117A1 (ja) * 2012-11-09 2014-05-15 Yamada Kikuo ウェブ包装体
JP2016016883A (ja) 2014-07-08 2016-02-01 株式会社 ペーパーテック 包装体の開閉蓋
JP5981977B2 (ja) * 2014-09-17 2016-08-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蓋部開閉構造とその構造を使用した収納容器
CN204822497U (zh) * 2015-07-24 2015-12-02 杭州国光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湿巾袋
CN205203686U (zh) * 2015-12-18 2016-05-04 湖州康派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湿巾包装袋
JP3207763U (ja) 2016-09-16 2016-12-01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ウェットシート包装体用の蓋部材
TWI610007B (zh) * 2016-09-23 2018-01-01 紙塑蓋體及其成形裝置
CN207580411U (zh) * 2017-08-08 2018-07-06 江苏永和环保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包装盒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1680A (ja) * 1998-05-26 2000-08-02 Kenji Nakamura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収納容器の取出し部構造
CN101637982A (zh) * 2009-08-04 2010-02-03 佛山浩博环保制品有限公司 一次性杯盖的制作工艺及由该工艺制得的杯盖
US20140091103A1 (en) * 2012-10-02 2014-04-03 Rockline Industries, Inc. Lid
WO2014199409A1 (ja) * 2013-06-10 2014-12-18 Yamada Kikuo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包装体
JP2015217977A (ja) * 2014-05-21 2015-12-07 株式会社小久保工業所 ウエットシート包装体用の取出口蓋
JP2017537811A (ja) * 2014-10-17 2017-12-21 ストラ エンソ オーワイジェイ シート材料からトレイを深絞り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16141080A (ja) * 2015-02-03 2016-08-08 蔵前産業株式会社 紙製容器の製造方法
US20180079565A1 (en) * 2016-09-22 2018-03-22 Berry Global, Inc. Fitment
CN109591379A (zh) * 2018-11-27 2019-04-09 浙江新德宝机械有限公司 外扣式纸杯盖的生产工艺
CN209505087U (zh) * 2018-12-10 2019-10-18 浙江国豪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纸盖成型机及纸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11798A1 (en) 2022-06-15
CN112297517B (zh) 2021-06-11
CN213940584U (zh) 2021-08-13
JP2022007860A (ja) 2022-01-13
CN112168049A (zh) 2021-01-05
WO2021084846A1 (ja) 2021-05-06
US20220242622A1 (en) 2022-08-04
EP4011798A4 (en) 2022-10-26
JP6782054B1 (ja) 2020-11-11
JP2022007850A (ja) 2022-01-13
JP6770787B1 (ja) 2020-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7517B (zh) 盖部件的制造方法
US9815589B2 (en) Tabbed sealing member with improved heat distribution for a container
AU2005323126B2 (en) Pull-tab sealing member with improved heat distribution for a container
US5857614A (en) Carton blank and carton formed therefrom
EP2308774A1 (en) Package body
JP2011184083A (ja) 包装材料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包装容器および蓋材
EP3962820B1 (en) Container with paperboard outer layer and thin plastic foil inner layer
CN111867942B (zh) 有衬里的容器
CN216233879U (zh) 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和包装盒
TWM627154U (zh) 蓋構件
JP4090550B2 (ja) 蓋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030762A (zh) 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封口结构的生产工艺和包装盒
JP4478317B2 (ja) 易開封ブリスター包装体
JP4235739B2 (ja) 即席食品容器の湯切孔付蓋材
CN214357741U (zh) 一种便于扣合的纸杯盖
JP2022068069A (ja) 蓋体
CN210823217U (zh) 一种防盗包装盒
JP4471511B2 (ja) 樹脂製書類フォルダおよび樹脂製書類フォルダ用シート
WO2023228998A1 (ja) 蓋体、蓋体付き容器、蓋体と容器の組み合わせ、及び蓋体の製造方法
TW202348505A (zh) 帽蓋及含有帽蓋的管容器
JP4478287B2 (ja) コップ状容器
JPS63104820A (ja) 複合容器の成形方法
WO2011140714A1 (en) A package and a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JPS63104819A (ja) 複合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01261034A (ja) 遮光性の食品用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Ky7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Gao Yel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