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6682A - 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6682A
CN112196682A CN202011103377.1A CN202011103377A CN112196682A CN 112196682 A CN112196682 A CN 112196682A CN 202011103377 A CN202011103377 A CN 202011103377A CN 112196682 A CN112196682 A CN 112196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gas
gas recirculation
pressure
low
recirculat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33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6682B (zh
Inventor
孙婷
仲昆
贾帅
沈红光
张学敏
王作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033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66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6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6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6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6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25Controlling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non-liquid fuels, pluralities of fuels, or non-fuel substances added to the combustible mixtures
    • F02D41/0047Controlling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 F02D41/0077Control of the EGR valve or actuator, e.g. duty cycle, closed loop control of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9/00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 F02D29/02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peculiar to engines driving vehicles; peculiar to engines driving variable pitch propel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对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时,先获取具有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根据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并根据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根据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实现了同时且精准地控制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NOX的排放。

Description

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保护生存环境,废气再循环技术由于在降低发动机的NOX排放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且易于实施,因而受到了车辆制造工作者们的青睐。
废气再循环技术有高压废气再循环技术和低压废气再循环技术两种,其中,高、低压废气再循环技术分别是从发动机增压器涡轮机前、后取废气,废气经过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废气再循环阀门等部件回到发动机进气管,与新鲜进气混合,且不同的废气再循环技术对应于不同的废气再循环阀门开度。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案为:根据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开度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而低压废气再循环技术在应用时需要铺设很长的管路,较为复杂,因此对于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不易于实现。但是,由于发动机处于不同的工况时需要的废气再循环阀门开度不同,因此,仅有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开度不能够满足发动机的需求。
因此,如何实现在根据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精准地控制其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同时,根据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精准地控制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从而降低NOX的排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实现同时且精准地控制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NOX的排放。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该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发动机具有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
根据所述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根据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高速中高负荷状态、低速高负荷状态、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包括:
根据预设总废气再循环率,及废气再循环率与废气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预设总废气再循环率对应的预设总废气流量。
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工作状态为高速中高负荷状态,则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
计算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第一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计算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第二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工作状态为低速高负荷状态,则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
计算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第一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计算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的总废气流量的第三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三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工作状态为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则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的总废气流量的第三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三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低压废气流量。
计算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第二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低压废气再循环占比,确定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并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
或者,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高压废气再循环的占比,确定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并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该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发动机具有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
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控制单元,根据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高速中高负荷状态、低速高负荷状态、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设总废气再循环率,及废气再循环率与废气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预设总废气再循环率对应的预设总废气流量;并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工作状态为高速中高负荷状态,则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并计算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第一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再计算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第二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工作状态为低速高负荷状态,则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并计算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第一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再计算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的总废气流量的第三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三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工作状态为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则计算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的总废气流量的第三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三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并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再计算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第二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低压废气再循环占比,确定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并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
或者,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高压废气再循环的占比,确定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并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该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根据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对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时,先获取具有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根据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并根据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根据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实现了同时且精准地控制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NOX的排放。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发明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发动机中。现有技术中,在对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时,常见的方案为:根据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开度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而低压废气再循环技术在应用时需要铺设很长的管路,较为复杂,因此对于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不易于实现。但是,由于发动机处于不同的工况时需要的废气再循环阀门开度不同,因此,仅有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开度不能够满足发动机的需求。
因此,如何实现在根据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精准地控制其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同时,根据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精准地控制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从而降低NOX的排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论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在对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时,可以先获取具有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根据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并根据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根据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实现了同时且精准地控制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NOX的排放。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装置执行,例如,该硬件装置可以为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该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可以集成在检测设备中。示例的,请参见图1所示,该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
其中,发动机具有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发动机内安装有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和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对应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对应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高速中高负荷状态、低速高负荷状态、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其中,高速指发动机的转速高,即发动机的功率较大,中高负荷指发动机处于较高的负荷下或发动机的扭矩较大。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是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高速中高负荷状态、低速高负荷状态、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本申请实施例仅局限于此。
在获取到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之后,就可以根据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即执行下述S102:
S102、根据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示例的,在根据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时,可以先根据预设总废气再循环率,及废气再循环率与废气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预设总废气再循环率对应的预设总废气流量;再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其中,预设总废气流量是在不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前提下,经过理论计算后得到的进入气缸再循环的总废气流量;且进入气缸再循环的总废气流量与吸入气缸的总进气流量的比值即为总废气再循环率。
进一步地,在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时,可以结合发动机的工作状态,通过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实现:
示例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为高速中高负荷状态时,在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时,可以先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并计算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第一差值,再根据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再计算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第二差值,并根据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为低速高负荷状态时,在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时,可以先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并计算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第一差值,再根据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再计算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的总废气流量的第三差值,并根据第三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为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和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时,在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时,可以先计算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的总废气流量的第三差值,并根据第三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再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再计算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第二差值,并根据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示例的,在上述前两种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时,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两种可能的方案。在一种可能的方案中,可以先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和低压废气再循环占比,确定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再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从而确定出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方案中,可以先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和高压废气再循环的占比,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再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和预设高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预设低压废气流量,从而确定出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
在根据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分别确定出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后,可以执行下述S103:
S103、根据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并根据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在对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时,先获取具有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根据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并根据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根据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实现了同时且精准地控制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NOX的排放。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下面,将以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和低压废气再循环的占比,确定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并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此,本申请只是以此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代表本申请实施例仅局限于此。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结合图2所示,为了解决根据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精准地控制其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同时,根据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精准地控制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降低NOX的排放的问题,在高压废弃循环阀门和低压废弃循环阀门同时工作时,首先,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确定预设废气再循环率;并根据废气再循环率与废弃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预设废气再循环率对应的预设总废气流量;再根据低压废气再循环占比确定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其中,预设低压废气流量是由预设总废气流量乘以低压废气再循环占比所得,且低压废气再循环占比由x轴为转速,y轴为循环供油量,预标定的不同发动机工作状态下低压废气再循环占比MAP得到;再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与预设低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根据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实际高压废气流量、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实际低压废气流量进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
其中,根据废气流量差值与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图2中以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简称PID)闭环控制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本申请实施例仅局限于此。
示例的,当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为高速中高负荷状态时,图2中所有开关均接通0位置,其他位置关闭;计算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流量差值,即第一差值,并根据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PID闭环控制,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计算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流量差值,即第二差值,并根据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PID闭环控制,确定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可以看出,当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为高速中高负荷状态时,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和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分别执行高压废气再循环单独闭环控制和低压废气再循环单独闭环控制,实现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
示例的,当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为低速高负荷状态时,图2中所有开关均接通1位置,其他位置关闭;计算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流量差值,即第一差值,并根据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PID闭环控制,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然后将预设高压废气流量与预设低压废气流量相加得到预设总废气流量,实际高压废气流量与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相加得到当前实际总废气流量,计算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总废气流量的流量差值,即第三差值,并对第三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PID闭环控制,确定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可以看出,当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为低速高负荷状态时,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执行高压废气再循环单独闭环控制,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执行低压废气再循环全局闭环控制,实现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
示例的,当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为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时,图2中所有开关均接通2位置,其他位置关闭;将预设高压废气流量与预设低压废气流量相加得到预设总废气流量,实际高压废气流量与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相加得到当前实际总废气流量,计算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总废气流量的流量差值,即第三差值,并对第三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PID闭环控制,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然后计算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流量差值,即第二差值,并对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PID闭环控制,确定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可以看出,当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为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时,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执行高压废气再循环全局闭环控制,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执行低压废气再循环单独闭环控制,实现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
综上所述,图2中通过设置4个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自动切换接通位置的开关,对预设总废气流量分离后的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进行不同的处理,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并根据阀门开度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实现了同时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精准控制,从而有效地降低了NOX的排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示例的,请参见图3所示,该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30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301,获取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其中,发动机具有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
处理单元302,根据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控制单元303,根据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并根据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
可选的,工作状态包括高速中高负荷状态、低速高负荷状态、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根据预设总废气再循环率,及废气再循环率与废气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预设总废气再循环率对应的预设总废气流量;并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可选的,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若工作状态为高速中高负荷状态,则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并计算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第一差值,并根据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再计算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第二差值,并根据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可选的,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若工作状态为低速高负荷状态,则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并计算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第一差值,并根据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再计算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的总废气流量的第三差值,并根据第三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可选的,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若工作状态为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则计算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的总废气流量的第三差值,并根据第三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并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再计算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第二差值,并根据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可选的,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和低压废气再循环占比,确定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并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或者,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和高压废气再循环的占比,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并根据预设总废气流量和预设高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预设低压废气流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及有益效果类似,可参见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及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40的结构示意图,示例的,请参见图4所示,该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40可以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其中,
所述存储器4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401,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4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根据所述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
可选地,存储器4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当存储器402是独立于处理器401之外的器件时,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40还可以包括:总线,用于连接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1。
可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可以通过总线与处理器401连接。处理器401可以控制通信接口来实现上述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40的接收和发送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40,可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及有益效果类似,可参见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及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及有益效果类似,可参见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及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展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展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的是,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发明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发动机具有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
根据所述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根据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状态包括高速中高负荷状态、低速高负荷状态、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包括:
根据预设总废气再循环率,及废气再循环率与废气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预设总废气再循环率对应的预设总废气流量;
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工作状态为高速中高负荷状态,则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
计算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第一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计算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第二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工作状态为低速高负荷状态,则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
计算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高压废气流量的第一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计算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的总废气流量的第三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三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工作状态为高速高负荷状态、高速低负荷状态、或者低速低负荷状态中的任一种,则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的总废气流量的第三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三差值和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低压废气流量;
计算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和当前实际低压废气流量的第二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前馈控制量进行闭环控制,确定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确定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和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低压废气再循环占比,确定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并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
或者,
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高压废气再循环的占比,确定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并根据所述预设总废气流量和所述预设高压废气流量的差值,确定所述预设低压废气流量。
8.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发动机具有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和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以及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所述高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对所述低压废气再循环阀门进行控制。
9.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根据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
CN202011103377.1A 2020-10-15 2020-10-15 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1966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3377.1A CN112196682B (zh) 2020-10-15 2020-10-15 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3377.1A CN112196682B (zh) 2020-10-15 2020-10-15 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6682A true CN112196682A (zh) 2021-01-08
CN112196682B CN112196682B (zh) 2022-09-23

Family

ID=74010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3377.1A Active CN112196682B (zh) 2020-10-15 2020-10-15 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668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5100A (zh) * 2021-11-17 2022-03-2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丘里管测量流量的修正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6706A (ja) * 2006-10-27 2008-05-08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排気再循環システム
CN102889147A (zh) * 2012-09-26 2013-01-23 天津大学 发动机高效低排放新型复合热力循环的控制方法
DE102012219822A1 (de) * 2011-10-31 2013-05-02 Denso Corporation Niederdruck-Abgasrückführungs-System
WO2014097764A1 (ja) * 2012-12-17 2014-06-2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US20150089938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control device of engine
JP2016113960A (ja) * 2014-12-15 2016-06-2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排気還流制御装置
US20160230684A1 (en) * 2015-02-06 2016-08-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based on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valve
CN108087157A (zh) * 2018-01-09 2018-05-29 天津大学 一种具有进气道喷水功能的压燃发动机低温燃烧系统
EP3401536A1 (en) * 2017-05-12 2018-11-14 Hyundai Motor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ow-pressure eg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6706A (ja) * 2006-10-27 2008-05-08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排気再循環システム
DE102012219822A1 (de) * 2011-10-31 2013-05-02 Denso Corporation Niederdruck-Abgasrückführungs-System
CN102889147A (zh) * 2012-09-26 2013-01-23 天津大学 发动机高效低排放新型复合热力循环的控制方法
WO2014097764A1 (ja) * 2012-12-17 2014-06-2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US20150089938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control device of engine
JP2016113960A (ja) * 2014-12-15 2016-06-2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排気還流制御装置
US20160230684A1 (en) * 2015-02-06 2016-08-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based on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valve
EP3401536A1 (en) * 2017-05-12 2018-11-14 Hyundai Motor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ow-pressure egr system
CN108087157A (zh) * 2018-01-09 2018-05-29 天津大学 一种具有进气道喷水功能的压燃发动机低温燃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5100A (zh) * 2021-11-17 2022-03-2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丘里管测量流量的修正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6682B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43723B (zh) Egr率的确定和egr阀的开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196682B (zh) 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05127247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再循環制御装置
CN111734616B (zh) 电控水泵控制方法及ecu
CN110159418A (zh) 涡轮增压方法、增压控制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664016B (zh) 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CN110925106B (zh) 发动机的节气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发动机
CN113294256A (zh) 一种废气再循环控制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
CN113006955A (zh) Egr阀全关闭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0204B (zh) 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7108417A (zh) 一种egr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2282945B (zh) Vgt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6941219B2 (en) Method for recreating valid calibration data for an engine control module
CN116181506A (zh) 发动机供气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283000B (zh) 发动机燃气喷射阀内泄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JP5742952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14060131A (zh) 一种柴油机排放控制方法、装置、柴油机车辆及介质
CN112012834A (zh) 发电用气体机控制方法、装置、ecu和发电用气体机
CN116857058A (zh) 发动机供气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8049335A (zh) 发动机的egr系统、基于egr的发动机运行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5355097B (zh) Egr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57059A (zh) 发动机供气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18974B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节流阀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838488B (zh) 柴油发动机的热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45665A (zh) 一种废气再循环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