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5683A - 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5683A
CN112185683A CN202011005712.4A CN202011005712A CN112185683A CN 112185683 A CN112185683 A CN 112185683A CN 202011005712 A CN202011005712 A CN 202011005712A CN 112185683 A CN112185683 A CN 112185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ller
forming
production line
electric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57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5683B (zh
Inventor
王习华
杨忠波
董元明
罗闯
王雪皎
王鹤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ey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ey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ey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ey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57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5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5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5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82Devices for guiding or positioning the winding material on the form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校直加热装置、折弯成型装置、第一喷淋冷却装置、加热装置、第二喷淋冷却装置以及线圈绕制装置,校直加热装置可以对铜管进行校直并进行局部加热,折弯成型装置可以对校直加热装置中加热的部分进行折弯,第一喷淋冷却装置用于对折弯成型装置形成的折弯段进行冷却以使其迅速定型,加热装置用于对冷却后的折弯段再次进行加热,第二喷淋冷却装置则用于对再次加热的折弯段进行冷却,从而便于折弯处绕制,线圈绕制装置则用于对铜管进行绕制,最终将铜管绕制成线圈,该生产线适用于生产不同参数的感应线圈,生产过程连续,生产效率高,有效降低工人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线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
背景技术
感应电炉是对金属材料加热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低耗节能环保型的感应加热设备。感应电炉,又名高频加热机、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高频感应加热装置、高频加热电源、高频电源、高频电炉。高频焊接机、高周波感应加热机、高周波感应加热器(焊接器)等,另外还有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超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感应线圈是感应电炉中重要的结构,感应线圈的参数决定电炉的性能,不同参数的电炉需要采用不同参数的感应线圈,因此一条能满足各种生产要求的感应线圈生产线对生产感应线圈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该生产线适用于生产不同参数的感应线圈,生产过程连续,生产效率高,有效降低工人工作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校直加热装置、折弯成型装置、第一喷淋冷却装置、加热装置、第二喷淋冷却装置以及线圈绕制装置;校直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支撑台上的:第一滚轴输送段、校直段、第一加热段和第二滚轴输送段;折弯成型装置包括:折弯成型装置底板、调节台、滑动设置在调节台上的成型平台以及设置在成型平台上的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设置在成型平台上的第一模板以及滑动设置在成型平台上并且与第一模板相匹配的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形成成型空间,第二模板上设有第一动力推杆;第一喷淋冷却装置和第二喷淋冷却装置分别包括:支撑台以及连续设置在支撑台上的多个冷却罩,冷却罩包括相对设置且分别铰接在支撑台上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喷嘴;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的:第三滚轴输送段、第二加热段以及第四滚轴输送段;线圈绕制装置包括:线圈绕制装置底板以及设置在线圈绕制装置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架转动且可拆卸连接的滚筒,滚筒的一端设有滚筒驱动装置;第二支撑架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架转动且可拆卸连接的支撑轴,支撑轴与滚筒的轴线平行并且支撑轴设置在滚筒靠近第二喷淋装置的一侧。
生产感应线圈的原材料为直线形的铜管,铜管依次经过校直加热装置、折弯成型装置、第一喷淋冷却装置、加热装置、第二喷淋冷却装置以及线圈绕制装置被成型为具有特定参数的感应线圈;校直加热装置中设有校直段和第一加热段,校直段采用滚轮,第一加热段可以对铜管进行局部加热,校直段和第一加热段两端分别设有可以自动输送铜管的第一滚轴输送段和第二滚轴输送段,第一滚轴输送段和第二滚轴输送段外接电机带动其转动;被加热的铜管继续向前输送进入折弯成型装置,通过折弯成型装置在铜管上压制处具有特定参数的S型的折弯段,成型平台主要用于支撑成型模具,成型平台滑动设置在调节台上,从而可以在调节台上调整成型平台的位置;由于在压制S型折弯段时铜管被加热,则压制完成后需要通过第一喷淋冷却装置对铜管加热的部分进行冷却,以使压制的S型折弯段迅速定型,第一喷淋冷却装置采用“封闭”的喷淋冷却形式,即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相对设置且铰接在支撑台上,通过合上第一罩体以及第二罩体来形成相对封闭冷却空间,铜管在冷却罩中通过喷嘴喷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的铜管通过加热装置将S型的折弯段再次进行加热和冷却,从而增强该段铜管的韧性,便于铜管在线圈绕制装置上进行绕制,第二喷淋冷却装置和第一喷淋冷却装置的结构相同;线圈绕制装置用于将铜管绕制成一圈一圈的形式,铜管的前端固定在滚筒上,滚筒转动带动铜管移动并将铜管绕制在滚筒的外壁上,线圈绕制装置中的支撑轴对待绕制的铜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增加滚筒绕制阻力,滚筒设置为可拆卸的形式,从而便于根据不同需求更换不同参数的滚筒,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分别设有开口,开口的两侧设有刻度板,开口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支撑台滑动连接的隔板,开口的下方设置加热器。
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设有刻度板,可以参照刻度板确定隔板形成的开口尺寸,从而确定铜管的加热长度,加热器采用现有火焰加热装置,此处不做过多介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成型平台和调节台之间设有滚珠丝杆机构,滚珠丝杆机构包括:丝杆以及沿丝杆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丝杆上的滚珠螺母,丝杆转动设置在调节台上并且丝杆的轴线与第一动力推杆的轴线垂直设置,滚珠螺母与成型平台连接。
滚珠螺母与调节台连接,从而通过转动丝杆可以使调节台沿丝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调整成型模具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成型平台上设有第一滑轨,第二模板上设有与第一滑轨相配合的滑轮。
第一滑轨沿第二模板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滑轨对第二模板起到支撑作用,并且第二模板通过滑轮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可以减小第二模板滑动时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成型平台靠近成型空间进口的一端设有滚轴,折弯成型装置底板靠近成型空间出口的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分别设有第二动力推杆。
滚轴设置在铜管进入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所形成的的成型空间的一端,铜管搭放在滚轴上,将铜管向前推进时,滚轴随之滚动,从而辅助铜管推进。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设置在成型空间的出口端,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第三动力推杆的作用下可以夹住待成型的铜管,从而避免铜管在被压时位移。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台上设有设置在冷却罩中的水槽,水槽中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以及设置在滤网下方的吸附层;第一喷淋冷却装置以及第二喷淋冷却装置还分别包括:第一水箱、冷却器和第二水箱,水槽的出水端与第一水箱的进水端连通,第一水箱的出水端与冷却器的进水端连通,冷却器的出水端与第二水箱连通,第二水箱的出水端与喷嘴连通。
喷嘴喷射下来的冷却水从铜管上落入水槽中,经过滤装置过滤依次进入第一水箱、冷却器以及第二水箱,最终又重新进入喷嘴中,从而形成冷却水的循环,达到节水目的,还可以定期向第二水箱中补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喷淋冷却装置和第二喷淋冷却装置还分别包括:通过支架设置在支撑台上的多个抽气罩,多个抽气罩与多个冷却罩一一对应设置,抽气罩的一端设置在冷却罩中,抽气罩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架上并且连接抽气装置。
在喷淋冷却时,冷却水喷淋到温度较高的铜管上时,会产生大量热气,通过抽气罩可以将热气抽走避免热气溢出,以降低冷却罩中温度,避免设备温度较高为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并且抽气罩设置在冷却罩的顶端,以适应热气向上移动的特性,抽气罩外接抽气装置,如抽风机等,支架的结构不做具体要求,只要能对抽气罩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台上设有支撑件,支撑件设置在位于两端的冷却罩外,支撑件包括:伸缩支撑杆以及设置在伸缩支撑杆上端的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支撑槽,伸缩支撑杆的外壁设有刻度。
在铜管进入冷却罩和出去冷却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件,可以对铜管起到支撑作用,使铜管在受到喷淋冷却时更稳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滚筒驱动装置和滚筒之间还设有带有手轮的减速器,减速器和滚筒驱动装置的下方设有支撑箱,支撑箱为设有空腔的箱状结构,空腔中设有与线圈绕制装置底板滑动连接的踏板,踏板设置在减速器设有手轮的一侧。
滚筒驱动装置采用电机,电机通过减速器与滚筒连接,从而带动滚筒转动,减速器采用带有手轮的减速器,从而可以切换手动转动模式,对滚筒进行人工转动,以便对线圈进行微调,减速器设置在支撑箱上,使减速器的中心轴线与滚筒的中心轴线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支撑箱设置有空腔,空腔中设有踏板,踏板滑动设置在底板上,可以收入空腔中,当需要人工转动减速器的手轮时,可以将踏板拉出来站上去,当不需要时,可以将踏板推入到支撑箱的空腔中。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滚筒的外壁上设有多块与滚筒可拆卸连接的压板;滚筒的外壁上还设有分档刻度线,分档刻度线沿滚筒的周向设置。
滚筒的外壁上设置压板,压板用于对绕制在滚筒上的铜管进行临时固定,避免铜管在滚筒上沿轴向移动,滚筒的外壁上绕其周向设有分档刻度线,作为后续在绕制好的线圈上焊接螺杆的位置参考。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条电炉线圈生产线,该生产线设置了校直加热装置、折弯成型装置、第一喷淋冷却装置、加热装置以及第二喷淋冷却装置,可以将直线状的铜管加工成带有S型折弯段的多圈感应线圈,成型装置可调以适用于不同参数的感应线圈,成型过程中无需人工搬运移动铜管,铜管可自行在生产线上移动,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工人安全隐患,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线圈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校直加热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校直加热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折弯成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折弯成型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喷淋冷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喷淋冷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喷淋冷却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线圈绕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线圈绕制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校直加热装置;11-第一支撑台;12-第一滚轴输送段;13-校直段;14-第一加热段;141-开口;142-刻度板;143-隔板;144-加热器;15-第二滚轴输送段;16-伸缩支撑轴;17-液压推杆;18-校直加热装置底板;2-折弯成型装置;21-折弯成型装置底板;211-升降组件;211a-第一支撑杆;211b-第二支撑杆;212-第三动力推杆;213-第二滑轨;22-调节台;23-成型平台;24-成型模具;241-第一模板;242-第二模板;242a-第一动力推杆;243-成型空间;25-丝杆;26-第一滑轨;27-滚轴;28-第一夹板;29-第二夹板;291-第二动力推杆;3-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1-支撑台;32-冷却罩;321-第一罩体;322-第二罩体;33-喷嘴;331-第一管路分配器;332-第二管路分配器;34-水槽;341-过滤网;342-吸附层;35-第一水箱;36-冷却器;37-第二水箱;38-抽气罩;381-支架;39-支撑件;391-伸缩支撑杆;392-支撑座;4-加热装置;41-第三滚轴输送段;42-第二加热段;43-第四滚轴输送段;5-第二喷淋冷却装置;6-线圈绕制装置;61-线圈绕制装置底板;62-第一支撑架;63-第二支撑架;64-滚筒;641-压板;642-分档刻度线;65-滚筒驱动装置;66-支撑轴;67-减速器;68-支撑箱;69-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校直加热装置1、折弯成型装置2、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加热装置4、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以及线圈绕制装置6。
参照图2和图3,校直加热装置1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支撑台11上的:第一滚轴输送段12、校直段13、第一加热段14和第二滚轴输送段15;第一加热段14和第二加热段42分别设有开口141,开口141的两侧设有刻度板142,开口141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支撑台11滑动连接的隔板143,开口141的下方设置加热器144,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144采用喷射火焰加热;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台11的下方还设有设有两根伸缩支撑轴16以及两根液压推杆17,伸缩支撑轴16和液压推杆17下端均设置在校直加热装置1底板上,校直加热装置1底板的下表面还设有滚轮,通过液压推杆17可以调整第一支撑台11的高度,伸缩支撑轴16可在任意位置锁紧从而对对第一支撑台11起到支撑作用。
参照图4和图5,折弯成型装置2包括:折弯成型装置底板21、调节台22、滑动设置在调节台22上的成型平台23以及设置在成型平台23上的成型模具24,成型模具24包括:设置在成型平台23上的第一模板241以及滑动设置在成型平台23上并且与第一模板241相匹配的第二模板242,第一模板241和第二模板242之间形成成型空间243,第二模板242上设有第一动力推杆242a,在本实施例中,成型空间243可以将铜管压制成整体呈S型的折弯段,第一模板241以及第二模板242上设有刻度,可以参考该刻度确定铜管的折弯位置;成型平台23和调节台22之间设有滚珠丝杆机构,滚珠丝杆25机构包括:丝杆25以及沿丝杆25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丝杆25上的滚珠螺母,丝杆25转动设置在调节台22上并且丝杆25的轴线与第一动力推杆242a的轴线垂直设置,滚珠螺母与成型平台23连接;成型平台23上设有第一滑轨26,第二模板242上设有与第一滑轨26相配合的滑轮。成型平台23靠近成型空间243进口的一端设有滚轴27,折弯成型装置底板21靠近成型空间243出口的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28和第二夹板29,第一夹板28和第二夹板29上分别设有第二动力推杆291。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台22和折弯成型装置底板21之间设有升降组件211和第三动力推杆212,升降组件211包括:中部交叉铰接的第一支撑杆211a和第二支撑杆211b,第一支撑杆211a和第二支撑杆211b的一端设置在调节台22上,第一支撑杆211a和第二支撑杆211b的另一端设有滚轮,折弯成型装置底板21上设有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第二滑轨213。
参照图6-图8,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和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的结构相同,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和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分别包括:支撑台31以及连续设置在支撑台31上的多个冷却罩32,冷却罩32包括相对设置且分别铰接在支撑台31上的第一罩体321和第二罩体322,第一罩体321和第二罩体322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喷嘴33;参照图8,冷却罩32内部结构采用虚线绘制,也就是说冷却罩两端是封闭的,并且在冷却罩32两端的壁面上设有可以供铜管穿过的开口,即冷却罩为一个四周均封闭的罩体结构;支撑台31上设有设置在冷却罩32中的水槽34,水槽34中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341以及设置在过滤网341下方的吸附层342;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以及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还分别包括:第一水箱35、冷却器36和第二水箱37,水槽34的出水端与第一水箱35的进水端连通,第一水箱35的出水端与冷却器36的进水端连通,冷却器36的出水端与第二水箱37连通,第二水箱37的出水端与喷嘴3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设有管路分配器,多个喷嘴33设置在第一管路分配器331上,多个第一管路分配器331连接在第二管路分配器332上,并且每个第一管路分配器331上设置有单独控制连通的开关,第二管路分配器332的进水端与第二水箱37的出水端连通,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箱35和冷却器36之间以及第二水箱37和第二管路分配器332之间还分别设有水泵。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以及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还分别包括:通过支架381设置在支撑台31上的多个抽气罩38,多个抽气罩38与多个冷却罩32一一对应设置,抽气罩38的一端设置在冷却罩32中,抽气罩38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架381上并且连接抽气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抽气装置采用抽风机。支撑台31上还设有支撑件39,支撑件39设置在位于两端的冷却罩32外,支撑件39包括:伸缩支撑杆391以及设置在伸缩支撑杆391上端的支撑座392,支撑座392上设置支撑槽,伸缩支撑杆391的外壁设有刻度。
参照图1,加热装置4与校直加热装置1相比,缺少校直段13,其他结构则相同,加热装置4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二支撑台31上的:第三滚轴输送段41、第二加热段42以及第四滚轴输送段43,第二加热段42采用的加热器144同样采用火焰加热装置。
参照图9和图10,线圈绕制装置6包括:线圈绕制装置底板61以及设置在线圈绕制装置底板61上的第一支撑架62和第二支撑架63,第一支撑架62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架62转动且可拆卸连接的滚筒64,滚筒64的一端设有滚筒驱动装置65;滚筒64的外壁上设有多块与滚筒64可拆卸连接的压板641,压板641为板状结构,可以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固定在滚筒64外壁上,铜管则被压板641压设在滚筒65和压板641之间;滚筒64的外壁上还设有分档刻度线642,分档刻度线642沿滚筒64的周向设置。第二支撑架63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架63转动且可拆卸连接的支撑轴66,支撑轴66与滚筒64的轴线平行并且支撑轴66设置在滚筒64靠近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的一侧。滚筒驱动装置65和滚筒64之间还设有带有手轮的减速器67,减速器67和滚筒驱动装置65的下方设有支撑箱68,支撑箱68为设有空腔的箱状结构,空腔中设有与线圈绕制装置底板61滑动连接的踏板69,踏板69设置在减速器67设有手轮的一侧。
下面结合图1-图6介绍该生产线的生产过程:
根据所需感应线圈的参数提前确定所述铜管的长度,壁厚等规格参数,选择合适的铜管,按照以下步骤对铜管进行加工:
S1、提前在铜管上需要压制S型的折弯段的位置做标记,将铜管的一端经校直加热装置1、折弯成型装置2、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加热装置4、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固定在滚筒64上,并通过绕制滚动使铜管进行绕卷,铜管在绕制滚筒64的带动下向前移动;
S2、铜管通过校直加热装置1的校直段13进行校直,根据标记位置对铜管特定位置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时,需根据铜管上标记的位置并结合刻度板142调整隔板143的位置,使隔板143之间的开口141大小与需要加热的铜管长度相适应。
S3、加热段向前运送至折弯成型装置2,通过折弯模具对标记的折弯位置压制成呈S型的折弯段,S型折弯段继续向前移动至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通过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对S型的折弯段进行喷淋冷却;
S4、将经过喷淋冷却后的S型的折弯段再次通过加热装置4加热,并经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进行喷淋冷却;
S5、通过绕制滚筒64继续使铜管进行绕卷;
S6、重复步骤S2至S5,对其余标记的折弯位置依次进行压制并依次进行绕卷;
S7、绕制完成后,参考滚筒64上的分档刻度线642,在感应线圈上焊接螺杆,并安装胶木、电缆等其他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校直加热装置(1)、折弯成型装置(2)、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加热装置(4)、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以及线圈绕制装置(6);
所述校直加热装置(1)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支撑台(11)上的:第一滚轴输送段(12)、校直段(13)、第一加热段(14)和第二滚轴输送段(15);
所述折弯成型装置(2)包括:折弯成型装置底板(21)、调节台(22)、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台(22)上的成型平台(23)以及设置在所述成型平台(23)上的成型模具(24),所述成型模具(24)包括:设置在所述成型平台(23)上的第一模板(241)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成型平台(23)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模板(241)相匹配的第二模板(242),所述第一模板(241)和所述第二模板(242)之间形成成型空间(243),所述第二模板(242)上设有第一动力推杆(242a);
所述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和所述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分别包括:支撑台(31)以及连续设置在所述支撑台(31)上的多个冷却罩(32),所述冷却罩(32)包括相对设置且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台(31)上的第一罩体(321)和第二罩体(322),所述第一罩体(321)和所述第二罩体(322)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喷嘴(33);
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二支撑台(31)上的:第三滚轴输送段(41)、第二加热段(42)以及第四滚轴输送段(43);
所述线圈绕制装置(6)包括:线圈绕制装置底板(61)以及设置在所述线圈绕制装置底板(61)上的第一支撑架(62)和第二支撑架(63),所述第一支撑架(6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架(62)转动且可拆卸连接的滚筒(64),所述滚筒(64)的一端设有滚筒驱动装置(65);所述第二支撑架(6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架(63)转动且可拆卸连接的支撑轴(66),所述支撑轴(66)与所述滚筒(64)的轴线平行并且所述支撑轴(66)设置在所述滚筒(64)靠近所述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段(14)和所述第二加热段(42)分别设有开口(141),所述开口(141)的两侧设有刻度板(142),所述开口(141)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台(11)滑动连接的隔板(143),所述开口(141)的下方设置加热器(1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平台(23)和所述调节台(22)之间设有滚珠丝杆机构,所述滚珠丝杆机构包括:丝杆(25)以及沿所述丝杆(25)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丝杆(25)上的滚珠螺母,所述丝杆(25)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台(22)上并且所述丝杆(25)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动力推杆(242a)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滚珠螺母与所述成型平台(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平台(23)上设有第一滑轨(26),所述第二模板(24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26)相配合的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平台(23)靠近所述成型空间(243)进口的一端设有滚轴(27),所述折弯成型装置底板(21)靠近所述成型空间(243)出口的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28)和第二夹板(29),所述第一夹板(28)和所述第二夹板(29)上分别设有第二动力推杆(29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1)上设有设置在所述冷却罩(32)中的水槽(34),所述水槽(34)中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341)以及设置在所述滤网下方的吸附层(342);
所述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以及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还分别还包括:第一水箱(35)、冷却器(36)和第二水箱(37),所述水槽(34)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水箱(35)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水箱(35)的出水端与所述冷却器(36)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却器(36)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水箱(37)连通,所述第二水箱(37)的出水端与所述喷嘴(3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冷却装置(3)以及所述第二喷淋冷却装置(5)还分别包括:通过支架(381)设置在所述支撑台(31)上的多个抽气罩(38),多个所述抽气罩(38)与多个所述冷却罩(3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抽气罩(3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冷却罩(32)中,所述抽气罩(38)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架(381)上并且连接抽气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1)上设有支撑件(39),所述支撑件(39)设置在位于两端的所述冷却罩(32)外,所述支撑件(39)包括:伸缩支撑杆(391)以及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杆(391)上端的支撑座(392),所述支撑座(392)上设置支撑槽,所述伸缩支撑杆(391)的外壁设有刻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驱动装置(65)和所述滚筒(64)之间还设有带有手轮的减速器(67),所述减速器(67)和所述滚筒驱动装置(65)的下方设有支撑箱(68),所述支撑箱(68)为设有空腔的箱状结构,所述空腔中设有与所述线圈绕制装置底板(61)滑动连接的踏板(69),所述踏板(69)设置在所述减速器(67)设有手轮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64)的外壁上设有多块与所述滚筒(64)可拆卸连接的压板(641);所述滚筒(64)的外壁上还设有分档刻度线(642),所述分档刻度线(642)沿所述滚筒(64)的周向设置。
CN202011005712.4A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 Active CN112185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5712.4A CN112185683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5712.4A CN112185683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5683A true CN112185683A (zh) 2021-01-05
CN112185683B CN112185683B (zh) 2022-02-11

Family

ID=73955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5712.4A Active CN112185683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568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63699A1 (en) * 2004-04-01 2007-07-19 Peter Wellenhofer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a film web
CN102376446A (zh) * 2010-08-20 2012-03-14 福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
CN207800356U (zh) * 2018-01-10 2018-08-31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空心线圈绕线设备
CN108597850A (zh) * 2018-03-15 2018-09-2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核聚变极向场超导磁体制造的双线并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63699A1 (en) * 2004-04-01 2007-07-19 Peter Wellenhofer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a film web
CN102376446A (zh) * 2010-08-20 2012-03-14 福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线圈自动后加工生产设备以及线圈喷胶及点胶机
CN207800356U (zh) * 2018-01-10 2018-08-31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空心线圈绕线设备
CN108597850A (zh) * 2018-03-15 2018-09-2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核聚变极向场超导磁体制造的双线并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5683B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0253A (zh) 新型中试定型机
CN206767948U (zh) 陶瓷砖均匀烘干装置
CN205392838U (zh) 一种金属管加热喷涂装置
CN105562262A (zh) 一种金属管加热喷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85683B (zh) 一种电炉感应线圈生产线
CN114211738A (zh) 加热翻边定型设备及其翻边定型方法
CN206124205U (zh) 玻璃钢复合管全自动翻边系统
CN115057613B (zh) 一种钢化玻璃成型辅助机构及其成型方法
CN104959433B (zh) 管接件成型滚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3198464U (zh) 一种用于手套生产的节能烤箱
CN110106656A (zh) 服装喷砂图案加工方法及装置
CN106273393B (zh) 玻璃钢复合管全自动翻边系统
CN114410951A (zh) 一种热轧卷板生产用轧前预热装置
CN220837300U (zh) 一种方矩形管在线热处理矫直装置
CN220012732U (zh) 一种精密钢管淬火装置
CN113638171A (zh) 一种工业滤网加工用拉幅定型设备
CN220149613U (zh) 一种节能型钢铁材料热处理装置
CN217196500U (zh) 一种循环式模具预热设备
CN207952518U (zh) 一种设有中频感应加热炉的高效轴承圈生产线
CN220746349U (zh) 一种机械挤压箱卷曲机
CN215279205U (zh) 一种双面复合板卷热轧生产装置
CN219199963U (zh) 一种往复炉生产线
CN219199775U (zh) 一种保温板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11870973U (zh) 一种无气味瑜伽垫压纹装置
CN221086733U (zh) 一种辊子预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