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5865B - 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和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和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5865B
CN112175865B CN202011048286.2A CN202011048286A CN112175865B CN 112175865 B CN112175865 B CN 112175865B CN 202011048286 A CN202011048286 A CN 202011048286A CN 112175865 B CN112175865 B CN 1121758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vundimonas diminuta
diminuta
solution
supernatant
aflatox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82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75865A (zh
Inventor
邢福国
邰博文
靳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20110482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5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5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5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75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5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5Bacterial iso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20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 A23L5/28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using microorgan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39;含有缺陷短波单胞菌的菌剂;由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菌剂制备的真菌毒素降解剂;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菌剂和/或真菌毒素降解剂在真菌毒素生物降解中的应用;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菌剂在制备真菌毒素生物降解剂中的应用;以及,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本发明缺陷短波单胞菌可高效降解多种真菌毒素,将缺陷短波单胞菌作为真菌毒素降解的生物材料,在开发新的真菌毒素生物降解菌剂和生物降解无菌制剂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和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及生物降解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和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毒素的降解和脱毒方法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类,其中生物法因具有效率高、特异性强以及对食品、饲料和环境没有污染的特点,成为近年来真菌毒素降解和脱毒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微生物对黄曲霉毒素具有降解和脱毒作用,例如,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sp.)和链球菌(Acinetobactersp.),但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在真菌毒素降解中的作用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解一种或多种真菌毒素的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39,于2020年06月24号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缺陷短波单胞菌的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所述菌剂制备的真菌毒素降解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真菌毒素降解剂,其活性成分为所述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所述缺陷短波单胞菌的发酵液和/或所述缺陷短波单胞菌的代谢产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所述菌剂和/或所述真菌毒素降解剂在真菌毒素生物降解中的应用。
优选的是,所述的应用,所述真菌毒素包括B族黄曲霉毒素、G族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
优选的是,所述的应用,所述B族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毒素B1、B2,所述G族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毒素G1、G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所述菌剂在制备真菌毒素生物降解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使用所述的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所述菌剂和/或所述的真菌毒素降解剂对真菌毒素进行生物降解处理。
优选的是,所述的方法,将所述的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所述菌剂和/或所述的真菌毒素降解剂与含有真菌毒素的样品混合,其中,所述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缺陷短波单胞菌可高效降解多种真菌毒素,将缺陷短波单胞菌作为真菌毒素降解的生物材料,在开发新的真菌毒素生物降解菌剂和生物降解无菌制剂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黄曲霉毒素B1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图2为黄曲霉毒素B2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图3为黄曲霉毒素G1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图4为黄曲霉毒素G2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图5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图6为赭曲霉毒素A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图7为玉米赤霉烯酮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39,于2020年06月24号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ppm:mg/L,ppb:μg/L。
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AF031。
甲醇中黄曲霉毒素B2标准溶液: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MSL019。
甲醇中黄曲霉毒素G1标准溶液: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MSL020。
甲醇中黄曲霉毒素G2标准溶液: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MSL02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标准品: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M26001。
赭曲霉毒素A(OTA)标准品: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M44001。
玉米赤霉烯酮(ZEN)标准品: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M51001。
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HCM0350A。
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免疫亲和柱: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HCM0125。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免疫亲和柱: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HCM0625B。
赭曲霉毒素A免疫亲和柱: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HCM0725。
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亲和柱:中国MZ standard,产品编号HCM0525B。
1×0.1%Tween PBS缓冲液:美国VICAM公司,产品编号G1112。
实施例1: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的筛选、鉴定
以自然界的土壤为细菌来源,取5g土壤样品放入50mL离心管中,加入45mL去离子水,于摇床上震荡30min,静置30s,制成10-1;取100uL 10-1稀释液加900uL去离子水装入1mL EP管中,旋涡3-5s,制成10-2,以此类推至10-6;采用NA平板,取300ul稀释液涂板,于37℃下培养24h;采用四区划线法从NA平板中挑单菌落(形状、大小、粘稠度各异),并将单菌落加入LB液体培养基中,于37℃,180rpm下培养48h,得细菌菌液,备用。
将107CFU/mL的黄曲霉孢子悬浮液点10uL于PDA平板的中央,等距离2cm处点涂10ul不同细菌菌液,待液体晾干后封口,37℃倒置培养5d,观察,选取抑制黄曲霉生长结果更好的菌株,将其于-80℃甘油保存,备用。
使用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得到该菌株的16srDNA序列,然后将所得序列用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菌株为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其中,
NA(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购买于北京陆桥公司,现配现用,称取33g于1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121℃高压灭菌15min,冷却至46℃倒平板。
LB液体培养基:由溶剂和溶质组成;溶质为蛋白胨、牛肉膏和NaCl,溶剂为水;蛋白胨在LB液体培养基中的浓度为1g/100mL,牛肉膏在LB液体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3g/100mL,NaCl在LB液体养基中的浓度为0.5g/100mL,并用NaOH调节该培养基的pH至7.4。
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购买于北京陆桥公司,现配现用,称取33g于1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121℃高压灭菌15min,冷却至46℃倒平板。
实施例2:缺陷短波单胞菌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作用
1、将缺陷短波单胞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至初始OD600=0.05,37℃条件下,200rpm(旋转半径20mm)震荡培养24h,10 0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
2、将1mg AFB1标准品(MZ standard,货号AF031)溶解于10mL色谱纯甲醇中获得浓度为100ppm的AFB1溶液。
3、制备实验组溶液:
取5mL步骤1收集的上清液,置于10mL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5μL步骤2得到的AFB1溶液,充分混匀后37℃静置72h,然后10000g离心10min并收集上清,得到实验组溶液。
4、制备对照组溶液:
按照步骤3的方法,取5mLLB液体培养基替代5mL步骤1收集的上清液,其余操作不变,得到对照组溶液。
5、效果检测:
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分别作为待测溶液,进行如下步骤:
1、向4体积份待测溶液中加入6体积份无水甲醇,室温震荡提取5分钟,12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用于下一步净化操作。
2、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用AFB1免疫亲和柱进行除杂,具体操作如下:
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其通过AFB1免疫亲和柱,调节流速为1-2滴/s,直至空气完全通过免疫亲和柱。用10mL纯水以1-2滴/s的流速通过亲和柱,对亲和柱进行清洗。最后用1mL无水甲醇以1-2滴/s的流速淋洗亲和柱,将此洗脱液收集于1.5mL的离心管中,用0.22μm有机相尼龙膜过滤后,装入2mL色谱进样小瓶中,得到样品液。
3、取步骤2得到的样品液,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7:3;流速1mL/min;色谱柱C18 150mm×4.6mm,5μm;激发波长350nm,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计算黄曲霉毒素B1(AFB1)降解率,计算方法为:
AFB1降解率(%)=(对照组残留AFB1含量—实验组残留AFB1含量)/对照组残留AFB1含量×100。
实验重复五次,结果取平均值。
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A为黄曲霉毒素标准品(AFB1的保留时间为5.705min);B为对照组(AFB1的保留时间为5.712min);C为实验组(AFB1的保留时间为5.716min)。
对照组残留AFB1含量为99.75±0.98μg/L;
实验组残留AFB1含量为6.15±1.60μg/L;
结果表明,缺陷短波单胞菌对AFB1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93.83%。
实施例3:缺陷短波单胞菌对黄曲霉毒素B2的降解作用
1、将缺陷短波单胞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至初始OD600=0.05,37℃条件下,200rpm(旋转半径20mm)震荡培养24h,100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
2、制备实验组溶液:
取5mL步骤1收集的上清液,置于10mL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5μL 100ppm的甲醇中黄曲霉毒素B2标准溶液,充分混匀后37℃静置72h,然后10000g离心10min并收集上清,得到实验组溶液。
3、制备对照组溶液:
按照步骤3的方法,取5mLLB液体培养基替代5mL步骤1收集的上清液,其余操作不变,得到对照组溶液。
4、效果检测:
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分别作为待测溶液,进行如下步骤:
1、向4体积份待测溶液中加入6体积份无水甲醇,室温震荡提取5分钟,12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用于下一步净化操作。
2、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用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免疫亲和柱进行除杂,具体操作如下:
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其通过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免疫亲和柱,调节流速为1-2滴/s,直至空气完全通过免疫亲和柱。用10mL纯水以1-2滴/s的流速通过亲和柱,对亲和柱进行清洗。最后用1mL无水甲醇以1-2滴/s的流速淋洗亲和柱,将此洗脱液收集于1.5mL的离心管中,用0.22μm有机相尼龙膜过滤后,装入2mL色谱进样小瓶中,得到样品液。
3、取步骤2得到的样品液,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1:1;流速1mL/min;色谱柱C18 150mm×4.6mm,5μm;激发波长350nm,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计算黄曲霉毒素B2(AFB2)降解率,计算方法为:
AFB2降解率(%)=(对照组残留AFB2含量—实验组残留AFB2含量)/对照组残留AFB2含量×100。
实验重复五次,结果取平均值。
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A为黄曲霉毒素B2标准品(AFB2的保留时间为17.098min);B为对照组(AFB2的保留时间为17.096min);C为实验组(AFB2的保留时间为17.045min)。
对照组残留AFB2含量为99.17±0.66μg/L;
实验组残留AFB2含量为28.34±1.35μg/L;
结果表明,缺陷短波单胞菌对AFB2有一定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44.96%。
实施例4:缺陷短波单胞菌对黄曲霉毒素G1的降解作用
1、将缺陷短波单胞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至初始OD600=0.05,37℃条件下,200rpm(旋转半径20mm)震荡培养24h,100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
2、制备实验组溶液:
取5mL步骤1收集的上清液,置于10mL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5μL 100ppm的甲醇中黄曲霉毒素G1标准溶液,充分混匀后37℃静置72h,然后10 000g离心10min并收集上清,得到实验组溶液。
3、制备对照组溶液:
按照步骤3的方法,取5mL LB液体培养基替代5mL步骤1收集的上清液,其余操作不变,得到对照组溶液。
4、效果检测:
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分别作为待测溶液,进行如下步骤:
1、向4体积份待测溶液中加入6体积份无水甲醇,室温震荡提取5分钟,12 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用于下一步净化操作。
2、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用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免疫亲和柱进行除杂,具体操作如下:
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其通过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免疫亲和柱,调节流速为1-2滴/s,直至空气完全通过免疫亲和柱。用10mL纯水以1-2滴/s的流速通过亲和柱,对亲和柱进行清洗。最后用1mL无水甲醇以1-2滴/s的流速淋洗亲和柱,将此洗脱液收集于1.5mL的离心管中,用0.22μm有机相尼龙膜过滤后,装入2mL色谱进样小瓶中,得到样品液。
3、取步骤2得到的样品液,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1:1;流速1mL/min;色谱柱C18 150mm×4.6mm,5μm;激发波长350nm,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计算黄曲霉毒素G1(AFG1)降解率,计算方法为:
AFG1降解率(%)=(对照组残留AFG1含量—实验组残留AFG1含量)/对照组残留AFG1含量×100。
实验重复五次,结果取平均值。
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A为黄曲霉毒素G1标准品(AFG1的保留时间为13.949min);B为对照组(AFG1的保留时间为13.932min);C为实验组(AFG1的保留时间为13.942min)。
对照组残留AFG1含量为99.75±0.56μg/L;
实验组残留AFG1含量为4.66±0.07μg/L;
结果表明,缺陷短波单胞菌对AFG1有非常高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99.18%。
实施例5:缺陷短波单胞菌对黄曲霉毒素G2的降解作用
1、将缺陷短波单胞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至初始OD600=0.05,37℃条件下,200rpm(旋转半径20mm)震荡培养24h,100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
2、制备实验组溶液:
取5mL步骤1收集的上清液,置于10mL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5μL 100ppm的甲醇中黄曲霉毒素G2标准溶液,充分混匀后37℃静置72h,然后10000g离心10min并收集上清,得到实验组溶液。
3、制备对照组溶液:
按照步骤3的方法,取5mLLB液体培养基替代5mL步骤1收集的上清液,其余操作不变,得到对照组溶液。
4、效果检测:
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分别作为待测溶液,进行如下步骤:
1、向4体积份待测溶液中加入6体积份无水甲醇,室温震荡提取5分钟,12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用于下一步净化操作。
2、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用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免疫亲和柱进行除杂,具体操作如下:
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其通过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免疫亲和柱,调节流速为1-2滴/s,直至空气完全通过免疫亲和柱。用10mL纯水以1-2滴/s的流速通过亲和柱,对亲和柱进行清洗。最后用1mL无水甲醇以1-2滴/s的流速淋洗亲和柱,将此洗脱液收集于1.5mL的离心管中,用0.22μm有机相尼龙膜过滤后,装入2mL色谱进样小瓶中,得到样品液。
3、取步骤2得到的样品液,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1:1;流速1mL/min;色谱柱C18 150mm×4.6mm,5μm;激发波长350nm,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计算黄曲霉毒素G2(AFG2)降解率,计算方法为:
AFG2降解率(%)=(对照组残留AFG2含量—实验组残留AFG2含量)/对照组残留AFG2含量×100。
实验重复五次,结果取平均值。
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A为黄曲霉毒素标准品(AFG2的保留时间为11.614min);B为对照组(AFG2的保留时间为11.615min);C为实验组(AFG2的保留时间为11.612min)。
对照组残留AFG2含量为98.48±0.65μg/L;
实验组残留AFG2含量为1.92±0.99μg/L;
结果表明,缺陷短波单胞菌对AFG2有非常好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98.95%。
实施例6:缺陷短波单胞菌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降解作用
1、将缺陷短波单胞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至初始OD600=0.05,37℃条件下,200rpm(旋转半径20mm)震荡培养24h,100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
2、将1mg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标准品(MZ standard,货号M26001)溶解于10mL色谱纯甲醇中获得浓度为100ppm的DON溶液。
3、制备实验组溶液:
取5mL步骤1收集的上清液,置于10mL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5μL步骤2得到的DON溶液,充分混匀后37℃静置72h,然后10000g离心10min并收集上清,得到实验组溶液。
4、制备对照组溶液:
按照步骤3的方法,取5mLLB液体培养基替代5mL步骤1收集的菌液,其余操作不变,得到对照组溶液。
5、效果检测:
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分别作为待测溶液,进行如下步骤:
1、向4体积份待测溶液中加入6体积份无水甲醇,室温震荡提取5分钟,12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用于下一步净化操作。
2、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用呕吐毒素免疫亲和柱进行除杂,具体操作如下:
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其通过DON毒素免疫亲和柱,调节流速为1-2滴/s,直至空气完全通过免疫亲和柱。用10mL纯水以1-2滴/s的流速通过亲和柱,对亲和柱进行清洗。最后用1mL无水甲醇以1-2滴/s的流速淋洗亲和柱,将此洗脱液收集于1.5mL的离心管中,用0.22μm有机相尼龙膜过滤后,装入2mL色谱进样小瓶中,得到样品液。
3、取步骤2得到的样品液,用HPLC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水=2:8;流速1mL/min;色谱柱C18 150mm×4.6mm,5μm;紫外检测器218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计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降解率,计算方法为:
DON降解率(%)=(对照组残留DON含量—实验组残留DON含量)/对照组残留DON含量×100。
实验重复五次,结果取平均值。
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A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标准品(DON毒素的保留时间为4.775min);B为对照组(DON毒素的保留时间为4.753min);C为实验组(DON毒素的保留时间为4.780min)。
对照组残留DON含量为97.76±0.56μg/L;
实验组残留DON含量为37.83±5.73μg/L;
结果表明,缺陷短波单胞菌对DON毒素有一定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61.30%。
实施例7:缺陷短波单胞菌对赭曲霉毒素A的降解作用
1、将缺陷短波单胞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至初始OD600=0.05,37℃条件下,200rpm(旋转半径20mm)震荡培养24h,10 0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
2、将1mg OTA标准品(MZ standard,货号M44001)溶解于10mL色谱纯甲醇中获得浓度为100ppm的OTA标准品溶液。
3、制备实验组溶液:
取5mL步骤1收集的菌液,置于10mL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5μL步骤2得到的OTA溶液,充分混匀后37℃静置72h,然后10000g离心10min并收集上清,得到实验组溶液。
4、制备对照组溶液:
按照步骤3的方法,取5mLLB液体培养基替代5mL步骤1收集的上清液,其余操作不变,得到对照组溶液。
5、效果检测:
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分别作为待测溶液,进行如下步骤:
1、向4体积份待测溶液中加入6体积份无水甲醇,室温震荡提取5分钟,12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用于下一步净化操作。
2、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用OTA免疫亲和柱进行除杂,具体操作如下:
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其通过OTA免疫亲和柱,调节流速为1-2滴/s,直至空气完全通过免疫亲和柱。用10mL纯水以1-2滴/s的流速通过亲和柱,对亲和柱进行清洗。最后用1mL无水甲醇以1-2滴/s的流速淋洗亲和柱,将此洗脱液收集于1.5mL的离心管中,用0.22μm有机相尼龙膜过滤后,装入2mL色谱进样小瓶中,得到样品液。
3、取步骤2得到的样品液,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水:乙酸=99:99:2;流速1mL/min;色谱柱C18 150mm×4.6mm,5μm;激发波长333nm,检测波长46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计算赭曲霉毒素A(OTA)降解率,计算方法为:
OTA降解率(%)=(对照组残留OTA含量—实验组残留OTA含量)/对照组残留OTA含量×100。
实验重复五次,结果取平均值。
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A为赭曲霉毒素A标准品(OTA的保留时间为14.036min);B为对照组(OTA的保留时间为13.949min);C为实验组(OTA的保留时间为13.945min)。
对照组残留OTA含量为94.40±0.96μg/L;
实验组残留OTA含量为57.07±4.05μg/L;
结果表明,缺陷短波单胞菌对赭曲霉毒素A(OTA)有一定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39.55%。
实施例8:缺陷短波单胞菌对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作用
1、将缺陷短波单胞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至初始OD600=0.05,37℃条件下,200rpm(旋转半径20mm)震荡培养24h,100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
2、将1mg玉米赤霉烯酮(ZEN)标准品(MZ standard,货号M51001)溶解于10mL色谱纯甲醇中获得浓度为100ppm的ZEN标准品溶液。
3、制备实验组溶液:
取5mL步骤1收集的菌液,置于10mL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5μL步骤2得到的ZEN溶液,充分混匀后37℃静置72h,然后10000g离心10min并收集上清,得到实验组溶液。
4、制备对照组溶液:
按照步骤3的方法,取5mLLB液体培养基替代5mL步骤1收集的菌液,其余操作不变,得到对照组溶液。
5、效果检测:
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分别作为待测溶液,进行如下步骤:
1、向4体积份待测溶液中加入6体积份无水甲醇,室温震荡提取5分钟,12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用于下一步净化操作。
2、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用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亲和柱进行除杂,具体操作如下:
取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使其通过ZEN免疫亲和柱,调节流速为1-2滴/s,直至空气完全通过免疫亲和柱。用10mL纯水以1-2滴/s的流速通过亲和柱,对亲和柱进行清洗。最后用1mL无水甲醇以1-2滴/s的流速淋洗亲和柱,将此洗脱液收集于1.5mL的离心管中,用0.22μm有机相尼龙膜过滤后,装入2mL色谱进样小瓶中,得到样品液。
3、取步骤2得到的样品液,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水=7:3;流速1mL/min;色谱柱C18 150mm×4.6mm,5μm;激发波长274nm,检测波长44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计算玉米赤霉烯酮(ZEN)降解率,计算方法为:
ZEN降解率(%)=(对照组残留ZEN含量—实验组残留ZEN含量)/对照组残留ZEN含量×100。
实验重复五次,结果取平均值。
检测结果如图7所示,其中,A为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品(ZEN的保留时间为3.869min);B为对照组(ZEN的保留时间为3.805min);C为实验组(ZEN的保留时间为3.807min)。
对照组残留ZEN含量为97.05±0.89μg/L;
实验组残留ZEN含量为86.96±4.10μg/L;
结果表明,缺陷短波单胞菌对ZEN有降解效果,降解率为10.40%。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39。
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短波单胞菌的菌剂。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制备的真菌毒素降解剂,所述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所述降解剂为所述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菌剂的培养液的上清液。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和/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解剂在真菌毒素生物降解中的应用,所述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制备真菌毒素生物降解剂中的应用,所述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所述生物降解剂为所述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菌剂的培养液的上清液。
6.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或权利要求2所述菌剂和/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解剂对真菌毒素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所述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
CN202011048286.2A 2020-09-29 2020-09-29 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和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 Active CN112175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8286.2A CN112175865B (zh) 2020-09-29 2020-09-29 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和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8286.2A CN112175865B (zh) 2020-09-29 2020-09-29 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和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5865A CN112175865A (zh) 2021-01-05
CN112175865B true CN112175865B (zh) 2022-04-08

Family

ID=73946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8286.2A Active CN112175865B (zh) 2020-09-29 2020-09-29 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和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58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4409B (zh) * 2021-09-16 2022-05-10 中国农业大学 一株降解赭曲霉毒素a和b的短波单胞菌属菌株ml17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7589A (zh) * 2015-12-29 2016-05-11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6635910A (zh) * 2016-12-29 2017-05-10 长安大学 一种缺陷短波单胞菌、菌剂及其应用
WO2019159865A1 (ja) * 2018-02-13 2019-08-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成形体
CN113521115A (zh) * 2021-07-15 2021-10-22 河南普爱饲料股份有限公司 黄曲霉毒素解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7589A (zh) * 2015-12-29 2016-05-11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6635910A (zh) * 2016-12-29 2017-05-10 长安大学 一种缺陷短波单胞菌、菌剂及其应用
WO2019159865A1 (ja) * 2018-02-13 2019-08-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成形体
CN113521115A (zh) * 2021-07-15 2021-10-22 河南普爱饲料股份有限公司 黄曲霉毒素解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flatoxin B(1) degradation by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and other microbes selected using coumarin medium;Shu Guan et al.;《Int J Mol Sci》;20080822;第1489-1503页 *
降解黄曲霉毒素B1漆酶的筛选;王会娟 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20110713;第303-308页 *
饲料和食品霉菌毒素污染现状及生物降解技术;计成;《2012首届饲料脱霉技术研讨会暨霉菌毒素吸附剂大会论文集》;20120922;第3页 *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机制及污染防控策略;邢福国 等;《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210125;第13-26,6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5865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0253B (zh) 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抗黄曲霉和高产聚谷氨酸的应用和方法
CN109161497B (zh) 一种降解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制剂及应用
CN114381401B (zh) 一种降解污废水中cod的厌氧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CN112175865B (zh) 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应用和降解真菌毒素的方法
CN106381277B (zh) 一种利用地衣芽孢杆菌酶制剂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CN111394282A (zh) 一种干酪乳杆菌、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95934A (zh) 一种同时降解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应用
CN113897317A (zh) 解淀粉芽孢杆菌a-1及其应用
CN113373060B (zh) 一株可快速同时降解三种真菌毒素的黑曲霉及其应用
CN103981131B (zh) 一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在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中的应用
CN109112086B (zh) 一株暹罗芽孢杆菌及其用途
CN114250173B (zh) 一种肇东假单胞菌株及其应用
CN113016984B (zh) 蒙氏假单胞菌的应用
CN111893059B (zh) 一种泰乐菌素降解菌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CN113736668B (zh) 一种黑曲霉菌株及其在赭曲霉毒素a降解中的应用
CN113151090B (zh) 一种铜污染处理剂及其应用
CN112852667B (zh) 一种提高酱油风味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5725438A (zh) 一株六价铬还原菌及其应用
Kravchenko et al.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atmospheric methane oxidation in gray forest soils
CN114574398B (zh) 同时降解afb1和zen的医院不动杆菌y1及其应用
CN116396883B (zh) 一株耐高温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菌剂
CN116064332B (zh) 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15927072A (zh) 一株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应用、菌制剂
CN115044492B (zh) 一株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15975824A (zh) 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丝孢酵母菌ly500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