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5572B - 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5572B
CN112135572B CN201880092552.6A CN201880092552A CN112135572B CN 112135572 B CN112135572 B CN 112135572B CN 201880092552 A CN201880092552 A CN 201880092552A CN 112135572 B CN112135572 B CN 1121355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clip
arms
guid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25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5572A (zh
Inventor
时百明
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35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5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5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5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夹子(100)、锁定销(120),夹子(100)设有连接孔(112、113),锁定销(120)穿过连接孔(112、113),锁定销(120)包括弹性部(122)以及与弹性部(122)连接的锁定部(121);收紧管(140)和芯轴(400),芯轴(400)穿过收紧管(140)与夹子(100)连接,芯轴(400)的远端设有释放部,释放部与锁定销(120)连接,收紧管(140)设有锁定位(510);当夹子(100)位于第一位置时,释放部约束锁定销(120)、压缩弹性部(122),使锁定部(121)脱离锁定位(510);当夹子(100)位于第二位置时,释放部解除对锁定销(120)的约束,弹性部(122)回弹,锁定部(121)伸入锁定位(510)内锁定。

Description

夹持装置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8年4月24日、申请号为CN201810374426.1的专利优先权,并将优先权文件的所有内容引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微创手术中,常用止血夹、结扎夹在内镜下使用,夹子夹持人体组织从而达到止血、结扎的作用。但是,常用的止血、结扎夹子闭合后容易松脱再次张开,从而造成止血、结扎失败以及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夹子闭合后被锁定,并且锁定牢固,可以防止夹子再次张开。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夹子,夹子设有锁定销、连接孔,所述锁定销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锁定销设有锁定部;收紧管和芯轴,所述芯轴穿过所述收紧管与所述夹子或所述锁定销对接,所述芯轴的远端与所述锁定销连接,所述收紧管设有锁定位;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一位置时,使所述锁定部位于所述锁定位外;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位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包括至少两个夹臂,所述夹臂设有所述连接孔,所述锁定销穿过所述连接孔将至少两个所述夹臂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销还包括与所述锁定部连接的弹性部;所述芯轴的远端设有释放部,所述释放部与所述锁定销对接: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释放部约束所述锁定销、压缩所述弹性部,使所述锁定部脱离所述锁定位;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释放部解除对所述锁定销的约束,所述弹性部回弹,使所述锁定部伸入所述锁定位内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销包括两个锁定帽,两个所述锁定帽的一端相对接,至少一个所述锁定帽设有所述锁定部,两个所述锁定帽之间设有弹性件作为所述弹性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锁定帽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锁定帽相互套接,两个所述锁定帽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释放部具有两个挡臂,两个所述挡臂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相对张开,当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销位于两个所述挡臂之间被所述挡臂夹持约束,至少一个所述挡臂的远端具有钩挂部,相应地,至少一个所述锁定帽的外壁设有凸台阶: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钩挂部钩挂具有所述凸台阶的所述锁定帽,所述凸台阶位于两个所述挡臂之间;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钩挂部脱离所述锁定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紧管设有挂接套筒,所述挂接套筒安装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内,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连通,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内,所述挂接套筒设有所述锁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装置还包括鞘管,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鞘管内,所述鞘管设有连接凹,所述挂接套筒设有连接部,所述芯轴的远端设有连接端头,当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鞘管的通道内时:所述连接部具有通道,所述连接部的通道与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连通,当所述连接端头位于所述连接部的通道内时,所述连接端头撑开所述连接部使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连接凹内,所述收紧管与所述鞘管连接;当所述连接端头离开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时,所述连接部退出所述连接凹,所述收紧管与所述鞘管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套筒的侧壁设有开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套筒的远端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构成所述锁定位,所述挂接套筒的近端设有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挂接套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凹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头离开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时,所述连接部回缩,所述连接部钩挂所述收紧管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释放部具有挡臂,当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挡臂阻挡所述锁定部伸入所述锁定位;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挡臂松开所述锁定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释放部具有两个挡臂,两个所述挡臂的一端相对接、另一端相对张开:当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销位于两个所述挡臂之间被所述挡臂夹持约束;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挡臂释放所述锁定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销包括至少两个相对接的锁臂,相对接的至少两个所述锁臂构成所述弹性部,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锁臂设有所述锁定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释放部具有挂套部;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挂套部套设于两个所述锁臂外,两个所述锁臂被约束于所述挂套部内;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挂套部释放所述锁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销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锁臂,两个所述锁臂的一端相对接、另一端相对张开,至少一个所述锁臂设有所述锁定部,两个所述锁臂构成V型、或U型、或X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紧管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收紧管的凹槽构成所述锁定位;或者所述收紧管的侧壁设有开槽或开孔,所述收紧管的开槽或开孔构成所述锁定位。
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夹子,所述夹子设有锁定臂;收紧管、以及芯轴,所述收紧管设有通道,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内,芯轴的远端与夹子对接,夹子的近端与收紧管对接;所述收紧管设有锁定位与导向部;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锁定臂位于所述锁定位外;当所述夹子从所述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所述导向部通过与所述锁定臂挤压来引导所述锁定臂伸入所述锁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紧管设有锁定槽作为锁定位,所述锁定槽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对接;所述锁定槽设于所述导向部的近端;或者,所述锁定槽设于所述引导部从远端到近端的方向的侧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紧管设有挂接套筒,所述挂接套筒的远端安装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内,所述挂接套筒设有通道,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连通,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内,所述挂接套筒设有所述锁定位以及所述导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装置还包括解锁箍,所述解锁箍中空,所述收紧管的侧壁上设有解锁窗口,所述解锁窗口与所述锁定位对应,所述解锁箍套设于所述收紧管外,所述解锁箍与所述解锁窗口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套筒设有锁定槽作为所述锁定位,所述锁定槽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对接;所述锁定槽设于所述导向部的近端;或者,所述锁定槽设于所述引导部从远端到近端的方向上的侧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套筒的侧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远端设有开口,所述锁定槽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侧方,所述锁定槽与所述导向槽连通;当所述夹子从所述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所述导向部通过与所述锁定臂挤压将所述锁定臂从所述导向槽导向所述锁定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从所述导向槽向所述锁定槽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设有两个所述锁定臂、所述挂接套筒设有对应的两个锁定槽、所述导向部设有对应的两个导向面,两个锁定槽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槽两侧,两个所述导向面分别位于所述导向部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两个所述锁定臂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相互张开;当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导向部伸入两个所述锁定臂之间使所述锁定臂外张,至少一个所述锁定臂伸入所述锁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套筒设有两个所述导向槽,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槽的近端设有所述导向部、另一个所述导向槽的近端设有抵挡部;
当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锁定臂的一端伸入所述锁定槽、另一端抵靠所述抵挡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夹子从所述第三位置运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导向部挤压所述锁定臂使所述锁定臂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锁定臂伸入所述锁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套筒设有卡扣臂,所述卡扣臂的远端设有所述导向部,所述卡扣臂的侧面设有所述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在所述卡扣臂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锁定槽位于所述导向部的近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向所述锁定槽开口的方向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两个所述锁定臂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相互张开;当所述夹子从第三位置运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导向部伸入两个所述锁定臂之间使两个所述锁定臂外张越过所述导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装置还包括鞘管,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鞘管内,所述鞘管设有连接凹,所述挂接套筒设有连接部,所述芯轴的远端设有连接端头,当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鞘管的通道内时:所述连接部具有通道,所述连接部的通道与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连通,当所述连接端头位于所述连接部的通道内时,所述连接端头撑开所述连接部使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连接凹内,所述收紧管与所述鞘管连接;当所述连接端头离开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时,所述连接部退出所述连接凹,所述收紧管与所述鞘管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套筒的侧壁设有开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套筒的远端设有所述锁定位,所述挂接套筒的近端设有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挂接套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凹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头离开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时,所述连接部回缩,所述连接部钩挂所述收紧管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装置还包括解锁箍,所述解锁箍中空,所述解锁箍套设于所述收紧管外,所述解锁箍与所述锁定位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紧管的侧壁上设有通槽或通孔作为所述锁定位,所述解锁箍的位置与所述收紧管侧壁的通槽或通孔的位置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箍的内壁设有按压部,当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锁定臂伸入所述锁定位的部分与所述按压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包括至少两个夹臂,所述夹臂设有连接孔,所述锁定臂穿过所述连接孔将至少两个所述夹臂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设有两个所述锁定臂,至少一个所述夹臂设有与两个所述锁定臂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接孔、两个所述锁定臂分别穿过各自对应的所述连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轴的远端设有钩套部,所述钩套部钩挂所述锁定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钩套部位于两个所述夹臂之间。
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夹子,所述夹子设有定位部和锁定部;收紧管、鞘管以及芯轴,所述鞘管设有通道,所述收紧管设有通道,所述鞘管的远端与所述收紧端的近端对接,所述鞘管的通道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连通,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鞘管的通道内,芯轴的远端与所述夹子或所述锁定部对接,夹子的近端与收紧管对接;所述收紧管设有锁定位,所述收紧管或所述鞘管设有抵挡部;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位于所述锁定位外,所述定位部接触所述抵挡部;在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后,使所述芯轴向近端运动,所述锁定部与锁定位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设有锁定臂,所述锁定臂安装于所述夹子,所述锁定臂一端为所述定位部、另一端设有所述锁定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设有两个夹臂,所述夹臂设有连接孔,所述锁定臂穿过所述连接孔将两个所述夹臂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轴与所述夹臂对接或者所述芯轴与所述锁定臂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夹臂设有所述定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所述锁定臂一端与另一所述锁定臂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锁定部,两个所述锁定臂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定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紧管设有挂接套筒,所述挂接套筒安装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内,所述挂接套筒设有通道,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连通,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内,所述挂接套筒设有所述锁定位以及所述抵挡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套筒的侧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远端设有开口,所述挂接套筒还设有锁定槽作为所述锁定位,所述锁定槽与所述导向槽连通;所述挂接套筒还设有导向部,当在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后,使所述芯轴向近端运动,所述导向部将所述锁定臂从所述导向槽导向所述锁定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从所述导向槽向所述锁定槽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套筒设有两个所述导向槽,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槽的近端设有所述导向部,另一个所述导向槽的近端设有所述抵挡部;当所述锁定臂与所述锁定位锁定时,所述锁定部伸入所述锁定槽、所述定位部抵靠所述抵挡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设有连接孔以及锁定臂,所述锁定臂设有所述锁定部,所述锁定臂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之间设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相对于远端至近端的方向倾斜、并从所述第一孔过渡至所述第二孔;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锁定臂位于所述第一孔内;在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后,使所述芯轴向近端运动,所述锁定臂在所述过渡面的引导下从所述第一孔进入所述第二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包括两个夹臂,所述夹臂设有所述连接孔,所述锁定臂穿过所述连接孔将两个所述夹臂连接,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夹臂上的所述连接孔包括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以及设有所述过渡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所述锁定臂一端与另一所述锁定臂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锁定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夹持装置包括:夹子、收紧管和芯轴,夹子的远端可以张开和闭合,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夹持、结扎、止血。
夹子设有锁定销、连接孔,锁定销穿设于连接孔内,锁定销设有锁定部,通过将锁定销设置于连接孔内的方式来实现锁定销安装于夹子上,由于收紧管内空间受限,锁定销并不会从连接孔内脱落;
芯轴穿设于收紧管内,芯轴的远端与夹子或锁定销对接,向近端拉动芯轴可以带动夹子向近端运动,向远端推动芯轴可以带动夹子向远端运动,收紧管设有锁定位;锁定部与锁定位配合:
当夹子位于第一位置时,锁定部位于锁定位外,夹子与收紧管的相对位置关系未被锁定,操作芯轴可以带动夹子相对于收紧管向近端或远端运动;
当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锁定部与锁定位锁定,夹子与收紧管的相对位置关系被锁定,夹子不会从收紧管的远端脱出、夹子不会再张开。
其中,上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第一”、“第二”仅用于行文清晰简洁,不限定实际顺序。上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仅表示存在某一位置,当夹子位于该位置时可以呈现张开、闭合锁定的状态,不限定实际夹子运动轨迹、不限定夹子必须达到某一特定位置。
其中,锁定位、锁定部包括但不限于凹陷、孔、槽、凸块、锥面等可以相互嵌套、挂扣、锁紧的结构,只要能够使锁定部与锁定位相锁定即可,其他领域的锁定结构也可以转用至本发明。
其中,本文“近端”、“远端”,是指沿着芯轴的长度方向(或者芯轴的轴线)、或者是沿着芯轴伸入人体的方向,朝向操作人员所在的一侧为“近端”,朝向伸入人体进行治疗的一侧为“远端”;“近端”包括近端的端面以及近端端面附近的一部分,“远端”包括远端的端面以及远端端面附近的一部分。某某部分的“近端”或者“远端”,是指,某某部分朝向操作人员所在的一侧为某某部分的“近端”,某某部分朝向伸入人体进行治疗的一侧为某某部分的“远端”,某某部分的“近端”包括该部分近端的端面以及近端端面附近的一部分,某某部分的“远端”包括该部分远端的端面以及远端端面附近的一部分。某甲部位于某乙部的近端(或远端)表示:某甲部沿着中心线或中轴线位于某乙部的近端(或远端),此时某甲部与某乙部相接触或不接触;或者,某甲部位于中心线或中轴线的侧方,但是相对于某乙部更靠近近端,此时某甲部与某乙部相接触或不接触。
2、夹子包括至少两个夹臂,夹臂设有连接孔,锁定销穿过连接孔将至少两个夹臂连接。锁定销同时起到连接两个夹臂和锁定夹子的作用。
3、锁定销还包括与锁定部连接的弹性部;芯轴的远端设有释放部,释放部与锁定销对接:当夹子位于第一位置时,释放部约束锁定销、压缩弹性部,使锁定部位于锁定位外,锁定部与锁定位不构成锁定关系;拉动芯轴带动夹子从第一位置向近端运动,夹子逐渐闭合,当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释放部释放锁定销,释放部解除对锁定销的约束,弹性部回弹使锁定部伸入锁定位内锁定,至此夹子被锁定,限制了夹子的运动自由,夹子不能再向远端运动,夹子也不会再张开。
4、锁定销包括两个锁定帽,两个锁定帽的一端相对接,至少一个锁定帽设有锁定部,两个锁定帽之间设有弹性件作为弹性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锁定帽对接。优选的,两个锁定帽相互套接,两个锁定帽滑动配合。结构简单、体积小,利于设置在狭小的收紧管的通道内。
锁定销包括两个锁定帽,两个锁定帽的一端相互套接、另一端为锁定部,此时两个锁定帽呈“一”型,两个锁定帽之间设有弹性件作为弹性部,弹性件可以设于锁定帽的通道内(如果锁定帽设有通道的话)、也可以设于锁定帽外,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锁定帽对接,向内挤压锁定帽可以压缩弹性件、松开则锁定帽在弹性件的弹性下回弹,松弛状态下两个锁定部之间的距离为A,当夹子处于第一位置时,释放部约束两个锁定部,释放部从两个锁定帽的锁定部向锁定帽套接端挤压,可以将两个锁定帽向内压缩,此时弹性件被压缩、两个锁定部之间的距离为A0,A0<A;当夹子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释放部释放锁定部,在弹性件的回弹作用下,两个锁定部之间恢复为A1,A0<A1≤A,锁定部与锁定位相互锁定。可以仅在其中一个锁定帽上设置锁定部,仅有一个锁定部与锁定位锁定;也可以在两个锁定帽上都设置锁定部,两个锁定部同时与锁定位锁定。
5、两个所述锁定帽相互套接,两个所述锁定帽滑动配合。结构简单,弹性件可以设置在锁定帽相互套接的通道内、也可以设置在锁定帽外。释放部约束锁定帽的时候,两个锁定帽相互靠近,释放部释放锁定帽之后,锁定帽相互弹开。
6、释放部具有两个挡臂,两个挡臂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相对张开,当夹子位于第一位置时,锁定销位于两个挡臂之间被挡臂夹持约束,至少一个挡臂的远端具有钩挂部,相应地,至少一个锁定帽的外壁设有凸台阶:释放部预先与锁定销连接,当夹子位于第一位置时,钩挂部钩挂具有凸台阶的锁定帽,凸台阶位于两个挡臂之间;当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钩挂部脱离锁定帽。挡臂通过凸台阶压缩锁定销,从而约束锁定部使锁定部不能与锁定位相互锁定;拉动夹子向近端运动,当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挡臂被芯轴带动继续向近端运动,使挡臂从锁定销上脱离,从而释放锁定销(在释放过程中,钩挂部有可能变形或断裂)。另一方面,采用两个挡臂压制约束锁定销的方式,锁定销可以在收紧管的通道内自由地向近端或远端移动,避免收紧管的内壁与锁定销作用阻碍夹子的运动,夹子的运动更顺畅。其中,拉动芯轴带动夹子从远端至近端的过程中,锁定销与锁定位锁定、释放部释放锁定销二者发生的先后顺序不限。
7、收紧管设有挂接套筒,挂接套筒安装于收紧管的通道内,挂接套筒的通道与收紧管的通道连通,芯轴穿设于挂接套筒的通道内,挂接套筒设有锁定位。在生产中,由于整个夹持装置的尺寸很小,不方便直接在收紧管的内壁上制作锁定位,本发明设置挂接套筒,将挂接套筒和收紧管分开加工,可以很方便地在挂接套筒上制作锁定位,再将挂接套筒安装于收紧管,采用“分开生产、组装使用”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8、夹持装置还包括鞘管,芯轴穿设于鞘管内,收紧管位于鞘管的远端,手术时,夹子、收紧管以及一部分的鞘管伸入内镜通道内,通过调节鞘管和芯轴的位置关系可以调节夹子的状态。鞘管设有连接凹,挂接套筒设有连接部,芯轴的远端设有连接端头,当连接部位于鞘管的通道内时,通过调节芯轴的位置,可以调整连接端头的位置,从而调节收紧管与鞘管的连接状态;当连接端头位于挂接套筒的通道内时,连接端头撑开连接部使连接部伸入连接凹内,收紧管与鞘管连接;当连接端头离开挂接套筒的通道时,连接部退出连接凹,收紧管与鞘管分离。
其中,连接凹结构不限,可以是鞘管上的槽、孔、凹台阶等可以与连接部相挂扣的结构。
“夹子被锁定销锁定”与“收紧管与鞘管解除连接”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先后发生,同时发生是指:当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释放部释放锁定销,夹子被锁定,同时,连接端头从挂接套筒的通道中脱出,收紧管与鞘管的连接关系被解除;先后发生是指:当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释放部释放锁定销,夹子被锁定,此时鞘管与收紧管保持连接,之后继续向近端拉动芯轴,夹子继续向近端运动,直到连接端头离开挂接套筒的通道,连接部退出连接凹,收紧管与鞘管分离。
9、挂接套筒的侧壁设有开槽,开槽可以扩大挂接套筒的形变量,方便将挂接套筒安装入收紧管内。
10、挂接套筒的远端设有锁定孔,锁定孔构成锁定位,挂接套筒的近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与挂接套筒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凹配合,连接部本身具有一定回复原状的能力(连接部可以是弹性材料、也可以是非弹性材料),当连接端头伸入挂接套筒的通道内时,连接部被撑开,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入鞘管的连接凹内,收紧管与鞘管相连接;当连接端头离开挂接套筒的通道时,连接部向内回缩,退出连接凹,收紧管与鞘管分离。
11、连接端头离开挂接套筒的通道时,连接部回缩,连接部钩挂收紧管的侧壁,连接部将挂接套筒固定在收紧管内,挂接套筒不能向夹子的远端运动,闭合的夹子不会松开。
12、释放部具有挡臂,当夹子位于第一位置时,挡臂阻挡锁定销,弹性部被压缩,锁定部被挡臂阻挡不能伸入锁定位;当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挡臂松开锁定销,弹性件回弹,锁定部伸入锁定位内锁定。
13、释放部具有两个挡臂,两个挡臂的一端相对接、另一端相对张开,两个锁臂构成一个向内夹紧的夹具:当夹子位于第一位置时,锁定销位于两个挡臂之间被挡臂夹持约束,利用挡臂夹住锁定销,从而约束锁定部使锁定部不能与锁定位相互锁定;拉动夹子向近端运动,当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挡臂被芯轴带动继续向近端运动,挡臂从锁定销上脱离,从而释放锁定销。利用挡臂夹住锁定销的方式,向近端拉动芯轴就很容易实现锁定销的释放,并且不会损坏锁定销。
14、锁定销包括至少两个相对接的锁臂,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锁臂设有所述锁定部,相对接的至少两个所述锁臂构成所述弹性部。
15、所述释放部具有挂套部;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挂套部套设于两个所述锁臂外,两个所述锁臂被约束于所述挂套部内;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挂套部释放所述锁臂。整个锁定销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故障低。
16、锁定销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锁臂,两个所述锁臂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相对张开,至少一个所述锁臂设有所述锁定部,两个所述锁臂构成V型、或U型、或X型。
17、收紧管的内壁设有凹槽,收紧管的凹槽构成锁定位;或者收紧管的侧壁设有开槽或开孔,收紧管的开槽或开孔构成锁定位。采用凹槽、开孔、开槽的方式来设置锁定位,方便在收紧管上加工。优选的,锁定部伸入锁定位后,锁定部不会凸出收紧管的外表面,这样可以避免凸出的锁定部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
18、另一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包括:夹子、收紧管、以及芯轴,收紧管设有通道,芯轴穿设于收紧管的通道内,芯轴的远端与夹子对接,夹子的近端与收紧管对接,控制芯轴向近端或向远端运动,可以带动夹子向近端或远端运动,当夹子向近端运动的过程中,夹子逐渐闭合,夹子逐渐被收纳入收紧管内。
夹子设有锁定臂,收紧管设有锁定位与导向部;
当夹子位于第三位置时,锁定臂位于锁定位外,此时夹子与收紧管的位置关系未锁定,夹子可以在收紧管内自由地往复运动,未锁定的锁定臂不影响夹子的运动;
拉动芯轴带动夹子向近端运动,当夹子从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导向部通过与锁定臂挤压来引导锁定臂伸入锁定位,即此时导向部与锁定臂接触、挤压,导向部改变锁定臂的位置,将锁定臂逐渐引导至锁定位内。当夹子位于第四位置时,锁定臂与锁定位相互锁定,从而夹子与收紧管的位置关系被锁定,夹子不能从收紧管的远端伸出,避免了夹子闭合后再次张开。
其中,上述“第三位置”“第四位置”仅为描述简洁,在夹子从远端向近端运动、从张开到闭合过程中的任一位置,只要满足上述“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描述的状态,均可认为是“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
本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三位置”、“第四位置”与上述是实施例中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仅为文字上的区分,以便表述清楚、简洁,实际应用本发明时,既可以将“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处于相同的位置,也可以使“第一位置”不同于“第三位置”,既可以将“第二位置”与“第四位置”处于相同的位置,也可以使“第二位置”不同于“第四位置”。
19、收紧管设有锁定槽作为锁定位,锁定槽与收紧管的通道对接,当锁定臂伸入锁定槽时,锁定槽会将锁定臂卡住,限制锁定臂向远端运动,从而达到限制夹子向远端运动的目的。
锁定槽设于导向部的近端,其中“近端”是指,在远端到近端的方向上,锁定槽位于导向部的正对的近端,或者锁定槽位于导向部偏离正对方向的近端(类似于近端且侧方);或者,锁定槽设于引导部的侧方(包括位于锁定槽设于引导部的远端的侧方、或者近端的侧方)。
20、收紧管设有挂接套筒,挂接套筒安装于收紧管的通道内,挂接套筒设有通道,所挂接套筒的通道与收紧管的通道连通,述芯轴穿设于挂接套筒的通道内,挂接套筒设有锁定位以及导向部。应用于内镜的夹持装置本身体积小、空间小,在收紧管内制作锁定位和导向部效率低采用挂接套筒与收紧管套接的方式来制作锁定位以及导向部,方便加工,也可以在挂接套筒上设计复杂的结构来实现夹子和收紧管的锁定。
21、夹持装置还包括解锁箍,所述解锁箍中空,所述收紧管的侧壁上设有解锁窗口,所述解锁窗口与所述锁定位对应,所述解锁箍套设于所述收紧管外,所述解锁箍与所述解锁窗口对应,解锁箍可以通过解锁窗口操作锁定位内的锁定臂,从而将锁定臂与锁定位解锁。
22、挂接套筒设有锁定槽作为锁定位,锁定槽与收紧管的通道对接;锁定槽设于导向部的近端;或者,锁定槽设于引导部从远端到近端的方向上的侧方。锁定槽设于导向部的近端,其中“近端”是指,在远端到近端的方向上,锁定槽位于导向部的正对的近端,或者锁定槽位于导向部偏离正对方向的近端(类似于近端且侧方);或者,锁定槽设于引导部的侧方(包括位于锁定槽设于引导部的远端的侧方、或者近端的侧方)。
锁定槽设于挂接套筒上,可以在挂接套筒上制作好锁定槽,再将挂接套筒安装于收紧管,便于制作。
23、挂接套筒的侧壁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远端设有开口,当夹子从远端向近端运动的时候,夹子可以从导向槽远端的开口进入导向槽,挂接套筒设有锁定槽作为锁定位,锁定槽与导向槽连通,锁定槽位于夹子运动方向的侧面,夹子在收紧管内向近端运动时,锁定臂在导向槽内向近端运动,需要通过导向部将锁定臂引导至锁定槽内,当所述夹子从所述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锁定臂与导向部接触时导向部拨动锁定臂,锁定臂在导向部的引导下进入锁定位锁定,导向部将锁定臂从导向槽导向锁定槽使锁定臂与锁定槽相互锁定。
24、导向部设有导向面,导向面从导向槽向锁定槽倾斜,导向面起到引导锁定臂运动的作用,锁定臂沿着导向面进入锁定槽。其中导向面包括但不限于平面、曲面、光滑或不光滑。
25、夹子设有锁定销,锁定销包括两个锁定臂,两个锁定臂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相互张开,两个锁定槽分别位于导向槽两侧,两个导向面分别位于导向部的两侧;
当夹子位于第四位置时,导向部伸入两个锁定臂之间使锁定臂外张,导向部伸入两个锁定臂之间,两个锁定臂被导向部的导向面逐渐向外撑开,最终至少一个锁定臂伸入锁定槽与锁定槽锁定。由于两个锁定臂受力平衡,利于锁定。
26、挂接套筒设有两个导向槽,其中一个导向槽的近端设有导向部、另一个导向槽的近端设有抵挡部;当夹子位于第四位置时,锁定臂的一端伸入锁定槽、另一端抵靠抵挡部。抵挡部接触锁定臂之后,抵挡部阻挡锁定臂一端的运动,锁定臂的另一端继续向近端运动,使锁定臂发生倾斜卡在挂接套筒内,进一步加强夹子与收紧管的锁定效果。
27、夹子设有两个锁定臂、挂接套筒设有对应的两个锁定槽、导向部设有对应的两个导向面。两个锁定臂的锁定方式使锁定臂与锁定位的锁定关系更牢固。
28、当夹子从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导向部拨动锁定臂使锁定臂发生形变,从而使锁定臂伸入锁定位,锁定臂发生形变后与锁定位进行锁定,锁定臂便不容易从导向部逆向退出锁定位,可以防止锁定臂与锁定位解锁。
29、挂接套筒设有卡扣臂,卡扣臂的远端设有导向部,卡扣臂的侧面设有锁定槽,锁定槽在卡扣臂的侧面设有开口,锁定槽位于导向部的近端。锁定臂越过导向部后伸入锁定槽内、并且锁定臂与锁定槽相互卡扣锁定。
30、导向部设有导向面,导向面向锁定槽开口的方向倾斜,引导锁定臂进入锁定槽。
31、夹子设有锁定销,锁定销包括两个锁定臂,两个锁定臂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相互张开,当夹子从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导向部伸入两个锁定臂之间使两个锁定臂外张越过导向部。锁定销越过导向部时受力均衡,避免卡顿,利于操作。
32、夹持装置还包括解锁箍,解锁箍中空,解锁箍套设于收紧管外,收紧管的侧壁上设有解锁窗口,解锁窗口与锁定位对应。解锁箍用于解除锁定臂与锁定位的锁定关系,从外向内挤压解锁箍,解锁箍发生形变,解锁箍将锁定臂从锁定位内挤压出来,从而使夹子与收紧管解锁。
优选的,解锁箍设有缺口,当从外向内挤压解锁箍时,可以增加解锁箍的形变量,利于解锁。
33、收紧管的侧壁上设有通槽或通孔作为锁定位,解锁箍的位置与收紧管侧壁的通槽或通孔的位置对应。解锁箍可以通过收紧管侧壁上的通槽或通孔操作锁定臂,使锁定臂与锁定位解锁。
34、解锁箍的内壁设有按压部,当夹子位于第四位置时,锁定臂伸入锁定位的部分与按压部匹配,当外向内挤压解锁箍时,按压部对锁定臂施加按压力的方向更容易使锁定部从锁定位中退出,利于解锁箍向锁定臂施加压力,将锁定臂与锁定位的锁定关系解除。
优选的,两个按压部之间设有空隙部,空隙部与挂接套筒之间具有空隙,方便向内挤压解锁箍时,按压部有足够的空隙向内挤压锁定臂。
35、夹子包括至少两个夹臂,夹臂设有连接孔,锁定臂穿过连接孔将至少两个夹臂连接。夹子设有锁定销,锁定销包括两个锁定臂,至少一个夹臂设有与两个锁定臂对应的两个连接孔、两个锁定臂分别穿过各自对应的连接孔。避免锁定销自转,利于将锁定臂顺利送入锁定位。
36、芯轴的远端设有钩套部,钩套部钩挂锁定臂,实现芯轴与锁定臂的对接,钩挂部可以是钩状的或者是圈套状的。
37、钩套部位于两个夹臂之间,夹臂、锁定臂受力均衡,利于操作。
38、在另一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包括:夹子,夹子设有定位部和锁定部;收紧管、以及芯轴,收紧管设有通道,芯轴穿设于收紧管的通道内,芯轴的远端与所述锁定部对接,夹子的近端与收紧管对接;收紧管设有锁定位和抵挡部;
使芯轴向近端运动,芯轴带动夹子逐渐向近端运动,夹子逐渐闭合并收入收紧管内,当夹子位于第五位置时,锁定部位于锁定位外,定位部触碰抵挡部,此时夹子与收紧管的位置关系未锁定,定位部触碰抵挡部会对芯轴进一步向近端运动产生一定的阻力,可以向操作者传递反馈信号(反馈信号是操作者拉动芯轴的受力情况突然改变),提示夹子预备锁定或者夹子已经闭合到位,操作人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可以决定是持续向近端拉动芯轴使夹子锁定,还是向远端推动芯轴使夹子重新张开,为手术带来方便;
在夹子位于第五位置后,使芯轴向近端运动,锁定部与锁定位锁定,锁定部与锁定位的锁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本文中记述的各种方式,也可以采用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中记述的锁定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专利记述的锁定方式或者采用其他可行的锁定方式,只要能够将夹子锁定在收紧管即可。
其中,定位部可以夹子上相对独立的部分,例如夹子上的凸起,也可以由夹子本身的某一结构充当定位部,例如夹子近端的端面可以充当定位部;抵挡部可以是鞘管或收紧管上相对独立的部分,例如收紧管或鞘管上的凸起,也可以由鞘管或收紧管本身的某一结构充当,例如鞘管的远端端面可以充当抵挡部。
39、夹子还设有锁定臂,锁定臂安装于夹子,锁定臂可以固定地安装于夹子也可以可拆卸的安装于夹子、或者利用收紧管的通道内壁使锁定臂与夹子的一起运动,锁定臂的一端为定位部、锁定臂的另一端设有锁定部。
40、夹子设有两个夹臂,夹臂设有连接孔,锁定臂穿过两个夹臂的连接孔将两个夹臂连接,锁定臂既起到将夹子与收紧管锁定的作用、定位夹子闭合到位或即将锁定的作用,也同时起到连接两个夹片的作用。
41、夹子设有锁定销,锁定销包括两个锁定臂,锁定臂一端与另一锁定臂连接、锁定臂的另一端设有锁定部,两个锁定臂相连接的一端为定位部。优选的,锁定销可以呈V型或U型。
42、收紧管设有挂接套筒,挂接套筒安装于收紧管的通道内,挂接套筒设有通道,挂接套筒的通道与收紧管的通道连通,所述芯轴穿设于挂接套筒的通道内,挂接套筒设有锁定位以及抵挡部。在挂接套筒制作好锁定位和抵挡部后再将挂接套筒安装于收紧管内,降低加工难度,提高效率。
43、挂接套筒的侧壁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远端设有开口,锁定臂从导向槽的开口进入导向槽,导向槽引导锁定臂的运动轨迹,使锁定臂准确地与导向部接触,挂接套筒设有锁定槽作为锁定位,锁定槽与导向槽连通;
挂接套筒还设有导向部,当在夹子位于第五位置的基础上,使芯轴向近端运动,导向部将锁定臂从导向槽引导至锁定槽。
优选的,导向部设有导向面,导向面从导向槽向锁定槽倾斜,利于将锁定臂的锁定部逐渐引导至锁定槽。
44、挂接套筒设有两个导向槽,其中一个导向槽的近端设有导向部,另一个导向槽的近端设有抵挡部;锁定臂的锁定部进入其中一个导向槽,定位部进入另一导向槽,当锁定臂与锁定位锁定时,锁定部伸入锁定槽、定位部抵靠抵挡部。抵挡部接触锁定臂之后,抵挡部阻挡锁定臂一端的运动,锁定臂的另一端继续向近端运动,使锁定臂发生倾斜卡在挂接套筒内,进一步加强夹子与收紧管的锁定效果。
45、夹子设有连接孔以及锁定臂,锁定臂设有锁定部,锁定臂穿过连接孔,连接孔包括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与第二孔之间设有过渡面,过渡面相对于远端至近端的方向倾斜、并从第一孔过渡至第二孔;
在夹子位于第五位置的远端时,当拉动芯轴向近端运动时,过渡面一定程度上阻挡锁定臂向远端运动进入第二卡孔,维持锁定臂位于第一孔内,此时拉动芯轴就能带动锁定臂向近端运动,此时夹子可以在收紧管内往复运动、重复开阖。
当夹子位于第五位置时,锁定臂位于第一孔内,过渡面位于锁定臂的远端并且位于锁定臂向近端运动路径上,此时夹子不能再向近端运动,但是芯轴仍能带动锁定臂向近端运动;在夹子位于第五位置的基础上,使芯轴继续向近端运动,锁定臂在过渡面的引导下从第一孔进入第二孔内。
其中,第一孔和第二孔在从远端至近端的方向上相互错开或不错开。
46、夹子包括两个夹臂,夹臂设有连接孔,锁定臂穿过连接孔将两个夹臂连接,至少其中一个夹臂上的连接孔包括第一孔、第二孔以及设有过渡面。锁定臂同时起到锁定和连接两个夹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夹子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夹子闭合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夹子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图;
图7为图6中C-C的剖视图;
图8为图6中D-D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锁定销的结构图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锁定销的结构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锁定销的结构图三;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挂接套筒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收紧管的结构图一;
图14为图13中E-E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收紧管的结构图二;
图16为图15中F-F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收紧管的结构图三;
图18为图17中G-G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夹持装置结构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夹子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锁定销的结构图一;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锁定销的结构图二;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连接端头和挡臂的结构图一;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连接端头和挡臂的结构图二;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夹子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锁定销安装于夹子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夹持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夹子处于第三位置的结构图;
图30为图29中H-H剖视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夹子处于第五位置的结构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夹子处于第四位置的结构图;
图33为图31中I-I的剖视图;
图34为图32中J-J的剖视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释放闭合状态夹子的结构图;
图36为图35中K-K剖视图;
图3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夹臂的结构图;
图3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挂接套筒的结构图;
图3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锁定销120的结构图;
图4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解锁箍的结构图;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解锁夹子的步骤图一;
图42为图41中L-L的剖视图;
图4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解锁夹子的步骤图二;
图44为图43中M-M的剖视图;
图4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解锁夹子的步骤图三;
图46为图45中N-N剖视图;
图4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夹持装置的剖视图;
图4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钩片的结构图一;
图49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钩片的结构图二;
图50为本发明实施例七夹子处于第五位置的结构图一;
图51为本发明实施例七夹子处于第五位置的结构图二;
图52为本发明实施例七夹子与鞘管分离后的结构图;
图53为本发明实施例八夹子处于第五位置的结构图一;
图54为本发明实施例八夹子处于第五位置的结构图二;
图55为图53中L的放大图;
图56为图54中M的放大图;
图57为本发明实施例八夹子与鞘管分离后的结构图;
图5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夹臂的两种形式;
图5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挂接套筒的结构图;
图60为本发明实施例九夹子位于第一位置的结构图;
图61为本发明实施例九夹子位于第二位置的结构图;
图62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收紧管与鞘管分离后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夹子,110、夹臂,111、112、113、连接孔,114、第一孔,115、第二孔,116、过渡面,120、锁定销,1201、锁定臂,121、锁定部,122、弹性部,123、锁臂,124、定位部,125、间隙,130、锁定帽,131、弹性件,132、凸台阶,140、收紧管;
200、鞘管,201、连接帽,210、连接凹;
300、控制部;
400、芯轴,410、释放部,411、挡臂,412、钩挂部,413、挂套部,414、钩套部,415、钩片,420、连接端头;
500、挂接套筒,510、锁定位,520、连接部,530、开槽,540、导向部,541、导向面,550、抵挡部,560、导向槽,570、解锁窗口,580、卡扣臂,582、导向面;
600、解锁箍,601、按压部,602、空隙部,603、缺口;
700、圈套器,701、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至12所示,夹持装置包括夹子100、鞘管200、控制部300、收紧管140和芯轴400,芯轴400穿设于鞘管200内,芯轴400穿过收紧管140与夹子100对接,控制部300与鞘管200、芯轴400分别对接,手术时,夹子100、收紧管140以及一部分的鞘管200伸入内镜通道内,通过操作控制部300可以向近端拉动芯轴400、或者推动芯轴400向远端运动、或者锁定芯轴与鞘管200的相对位置。
如图2所示,鞘管200的远端设有连接帽201,连接帽201具有通道,连接帽201的通道与鞘管200的通道连通,连接帽201的内壁设有连接凹210。
收紧管140的近端设有挂接套筒500,收紧管140具有通道,挂接套筒500安装于收紧管140的通道内,挂接套筒500的通道与收紧管140的通道连通,芯轴400穿过鞘管200、连接帽201、挂接套筒500、收紧管140与夹子100对接。
夹子100包括两个夹臂110,夹臂110设有连接孔,锁定销120穿过连接孔将两个夹臂110连接,锁定销120起到连接两个夹片的作用,
如图12所示,挂接套筒500的远端设有锁定孔,锁定孔构成与锁定销120配合的锁定位510。
锁定销120包括弹性部122以及与弹性部122连接的锁定部121。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锁定销12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锁臂123,两个锁臂123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相对张开,相连的两个锁臂123构成上述弹性部122,两个锁臂123的端部设有锁定部121。
如图2至8所示,芯轴400的远端设有释放部410,释放部410与锁定销120连接。本实施例中,释放部410具有挂套部413。
挂套部413具有开孔(也可以是凹陷),当夹子100位于第一位置时,如图2所示,挂套部413套设于两个锁臂123外,两个锁臂123被压缩约束于挂套部413内不能外张,此时两个锁定部121之间的距离为J1,参照图2至4所示。
向拉动夹子100使夹子100从第一位置开始近端运动,当夹子100位于第二位置时,锁臂123从挂套部413中脱出(挂套部413可以由变形或断裂),挂套部413释放锁臂123,两个锁臂123受到的约束解除后向外弹开,此时两个锁定部121之间的距离为J,使锁定部121伸入锁定位510内,锁定部121与锁定位510锁定,夹子100的位置被锁定,夹子100被收紧管140约束不能松开。其中,被约束的锁定部121间距J1<锁定位510宽度D<释放后的锁定部121间距J,如图5至8所示。
本实施例中,挂套部413设有开孔,但不限于此,只要挂套部413满足:能够压缩锁定销120的锁臂123,使两个锁臂123相互靠近不能张开即可,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其中,上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第一”、“第二”仅用于行文清晰简洁,不限定实际顺序。上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仅表示存在某一位置,当夹子100位于该位置时可以呈现张开、闭合锁定的状态,不限定实际夹子100运动轨迹、不限定夹子100必须达到某一特定位置。
上述锁定销120构成V型,但不限于此,锁定销120可以包括两个相对接的锁臂123,至少其中一个锁臂123设有锁定部121,相对接的至少两个锁臂123构成弹性部122。例如,采用如图10所示的结构,两个锁臂123是相互连接的整体;或者如图11所示,两个锁臂123是分体的,锁臂123与锁臂123之间可以进行力的传递,从而完成锁定-解锁的动作,但两个锁臂123之间不需连接。
如图12所示,挂接套筒500的近端设有连接部520,连接部520的一端与挂接套筒50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凹210配合,连接部520本身具有一定恢复原状的能力(连接部520可以是弹性材料、也可以是非弹性材料),芯轴400的远端设有连接端头420,鞘管200的远端设有连接帽201,连接帽201的内壁设有连接凹210,连接凹210与连接部520配合。
当连接部520位于鞘管200的通道内时,通过调节芯轴400的位置,可以调整连接端头420的位置,从而调节收紧管140与鞘管200的连接状态:当连接端头420伸入挂接套筒500的通道内时,由于连接端头420的宽度K>连接部520的通道间距K1,连接部520被撑开,连接部520的外间距增大至H,连接部52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鞘管200的连接凹210内,收紧管140与鞘管200相连接;当连接端头420离开挂接套筒500的通道时,连接部520向内回缩,连接部520的外间距恢复为H1,其中H>H1,被撑开后连接部520的外间距H>连接凹210的最窄宽度>回弹后连接部520的外间距H1>收紧管140近端开口的间距,连接部520退出连接凹210,收紧管140与鞘管200分离,连接部520钩挂收紧管140的侧壁。挂接套筒500被固定在收紧管140上,从而限定夹子100的位置,保持夹子100闭合不松开。本实施例中,连接凹210是鞘管200内壁的凹槽,但连接凹210结构不限于此,可以是槽、孔、凹台阶等可以与连接部520相挂扣的结构。其中,挂接套筒500的侧壁设有开槽530,开槽530可以扩大挂接套筒500的形变量,方便将挂接套筒500安装入收紧管140内,也方便连接端头420出入挂接套筒500的通道。
其中,“夹子100被锁定销120锁定”与“收紧管140与鞘管200解除连接”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先后发生,同时发生是指:当夹子100位于第二位置时,释放部410释放锁定销120,夹子100被锁定,同时,连接端头420从挂接套筒500的通道中脱出,收紧管140与鞘管200的连接关系被解除;先后发生是指:当夹子100位于第二位置时,释放部410释放锁定销120,夹子100被锁定,此时鞘管200与收紧管140保持连接,之后继续向近端拉动芯轴400,夹子100继续向近端运动,直到连接端头420离开挂接套筒500的通道,连接部520退出连接凹210,收紧管140与鞘管200分离。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如图13、14所示,不设置挂接套筒500,收紧管140的内壁上设有凹槽作为锁定位510,当夹子100处于第二位置时,锁定销120的锁定部121伸入收紧管140的凹槽(锁定位510)内锁定。
或者,如图15、16所示,收紧管140的侧壁上设有四个开孔作为锁定位510,当夹子100处于第二位置时,锁定销120的锁定部121伸入收紧管140的开孔(锁定位510)内锁定。作为锁定位510的孔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或者,如图17、18所示,收紧管140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开槽作为锁定位510,当夹子100处于第二位置时,锁定销120的锁定部121伸入收紧管140的开槽(锁定位510)内锁定。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19至23所示,锁定销120包括两个锁定帽130,两个锁定帽130的一端相互套接、另一端为锁定部121,如图21、22所示,此时其中一个锁定帽130套于另一锁定帽130外,两个锁定帽130呈“一”型,两个锁定帽130之间设有弹性件131作为弹性部122,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31设于锁定帽130的通道内(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于锁定帽130外)。弹性件1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锁定帽130对接,向内挤压锁定帽130可以压缩弹性件131、松开则锁定帽130在弹性件131的弹性下回弹。
释放部410具有两个挡臂411,两个挡臂411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相对张开,两个锁臂123构成一个向内夹紧的夹具,当夹子100位于第一位置时,锁定销120位于两个挡臂411之间被挡臂411夹持约束,被挡臂411约束状态下的两个锁定部121之间的距离为J1,如图23所示,挡臂411的远端具有钩挂部412,本实施例中,钩挂部412成J型钩形状,相应地,锁定帽130的外壁设有凸台阶132:当夹子100位于第一位置时,钩挂部412钩挂具有凸台阶132的锁定帽130,凸台阶132位于两个挡臂411之间,挡臂411通过凸台阶132压缩锁定销120,如图19、21所示,从而约束锁定部121使锁定部121不能与锁定位510相互锁定;拉动夹子100向近端运动,当夹子100位于第二位置时,如图20、22所示,挡臂411被芯轴400带动继续向近端运动,使挡臂411从锁定销120上脱离,从而释放锁定销120(在释放过程中,钩挂部412有可能变形或断裂),弹性件131回弹,两个锁定部121之间恢复为J,锁定部121伸入锁定位510中,锁定部121与锁定位510锁定,从而锁定了夹子100,避免夹子100松开。其中,被约束的锁定部121间距J1<锁定位510宽度D<释放后的锁定部121间距J。采用两个挡臂411压制约束锁定销120的方式,锁定销120可以在收紧管140的通道内自由地向近端或远端移动,避免收紧管140的内壁与锁定销120作用阻碍夹子100的运动,夹子的运动更顺畅。
本实施例中的钩挂部412可以同时适用于实施例一的挂套部413,但不限于此,钩挂部412不等于挂套部413,钩挂部412要满足:钩住锁定帽130,使芯轴400能拉动锁定帽130运动,同时当芯轴400施加的拉力足够大时可以使钩挂部412脱离锁定帽130从而释放锁定帽130,此时钩挂部412可能变形或断裂;挂套部413满足:锁定销120的锁臂123套入挂套部413内,被挂套部413约束不能外张,挂套部413具有凹陷或孔,锁定销120可以嵌入挂套部413的凹陷或孔内,从而被约束。
本实施例中释放部410具有两个挡臂41,如图23所示;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释放部410可以只有一个挡臂,如图24所示。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25、26所示,夹臂110的近端交叉后再连接,使两个夹臂100构成∝型,夹臂110的近端自然形成连接孔111,锁定销120穿设于所述连接孔111内。本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两个夹臂110的近端交叉一圈后连接,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交叉多圈后连接。
实施例五
如图27至46所示,夹持装置包括控制部300、鞘管200、夹子100、收紧管140和芯轴400。
鞘管200设有供芯轴400穿过的通道,芯轴400穿设于鞘管200内,鞘管200和芯轴400分别与控制部300连接,控制部300可以操作芯轴400向近端运动或远端运动。其中,本文所述“近端”、“远端”,是指沿着芯轴400的长度方向(或者芯轴400的轴线)、或者是沿着芯轴400伸入人体的方向,朝向操作人员所在的一侧为“近端”,朝向伸入人体进行治疗的一侧为“远端”;“近端”包括近端的端面以及近端端面附近的一部分,“远端”包括远端的端面以及远端端面附近的一部分。某某部分的“近端”或者“远端”,是指,某某部分朝向操作人员所在的一侧为某某部分的“近端”,某某部分朝向伸入人体进行治疗的一侧为某某部分的“远端”,某某部分的“近端”包括该部分近端的端面以及近端端面附近的一部分,某某部分的“远端”包括该部分远端的端面以及远端端面附近的一部分。
夹子100包括两个夹臂110,每一夹臂110设有两个连接孔112、113,夹子100上设有锁定销120,锁定销120设有两个锁定臂1201,如图39所示,锁定臂1201的一端与另一锁定臂1201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两个锁定臂1201相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为定位部124,锁定臂1201的自由端为锁定部121。两个连接孔112、113分别与两个锁定臂1201对应;锁定臂1201穿过两个夹臂110上对应的连接孔112、113将两个夹臂110连接。同时,连接孔112、113起到限位作用,连接孔112、113孔的内壁形状与锁定臂1201的外轮廓形状配合,使连接孔112、113约束锁定臂1201在限位孔内的转动,在夹子100从远端至近端的运动过程中,维持锁定臂1201的方向状态,便于导向部540拨动锁定臂1201,锁定臂1201能够在导向部540的引导下准确地进入锁定位510进行锁定。
芯轴400的远端设有释放部,释放部用于连接或释放,释放部包括两个钩片415,钩片415设有钩挂部412,两个夹臂110位于两个钩片415之间,两个钩挂部412预先挂钩锁定销120,如此芯轴400通过释放部与夹子100连接。钩片415的结构参照图48、49所示。
收紧管140的近端设有挂接套筒500,挂接套筒500安装于收紧管140的通道内,挂接套筒500设有通道,所挂接套筒500的通道与收紧管140的通道连通,芯轴400穿设于挂接套筒500的通道内,挂接套筒500设有锁定位510以及导向部540。
如图38所示,挂接套筒500的侧壁设有两个导向槽560,导向槽560的远端设有开口,其中一个导向槽560的近端设有导向部540、另一个导向槽560的近端设有抵挡部550。
挂接套筒500其中一个导向槽560附近设有锁定槽作为锁定位510,锁定槽位于夹子100及锁定臂1201在收紧管140内运动方向的侧面,锁定槽与导向槽560连通;该导向槽560近端设有凸起的导向部540,导向部540两侧各设有一导向面541,导向面541从导向槽560向锁定槽倾斜,两个导向面541分别对应两个锁定臂1201,当夹子100从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导向部540将锁定臂1201从导向槽560导向锁定槽。本实施例中,导向槽560、锁定槽穿透挂接套筒500侧壁,但不限于此,导向槽560、锁定槽也可以不穿透挂接套筒500的侧壁而仅仅是相对于挂接套筒500侧壁凹陷。
鞘管200的远端设有连接帽201,连接帽201设有连接凹210,挂接套筒500设有凸起的连接部520,芯轴400的远端还设有连接端头420。连接端头420、连接部520与连接凹210配合。
如图40所示,夹持装置还包括解锁箍600,解锁箍600中空,解锁箍600套设于收紧管140外,收紧管140的侧壁上作为锁定位510的锁定槽是开孔,锁定位510贯穿收紧管140的侧壁,收紧管140的侧壁设有解锁窗口570,解锁窗口570的位置与锁定位510的位置对应,解锁箍600的位置与锁定位510的位置对应,解锁箍600通过解锁窗口570可以向锁定位510中的锁定臂1201施加挤压力,从而解除锁定臂1201与锁定位510的锁定关系。解锁箍600的内壁设有按压部601,当夹子100位于第四位置时,锁定臂1201伸入锁定位510的部分与按压部601匹配。两个按压部601之间设有空隙部602,空隙部602与挂接套筒500之间具有空隙,方便向内挤压解锁箍600时,按压部601有足够的空隙向内挤压锁定臂1201。解锁箍600设有缺口603,当从外向内挤压解锁箍600时,可以增加解锁箍600的形变量,利于解锁。
本实施例中,采用设置锁定销120的方式来设置锁定臂1201,锁定销120与夹子100(或夹臂110)是相互独立的零件并且彼此可以组装在一起,但不限于此,锁定臂1201可以直接设于夹子100(或夹臂110)上,锁定臂1201可以是与夹子100(或夹臂110)独立的零件并且彼此可以组装在一起,也可以将锁定臂1201固定于夹子100(或夹臂110)上。例如,夹臂上设有一锁定臂1201(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锁定臂1201的一端与夹臂110连接、另一端为锁定部121。
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原理如下:
一、带动夹子闭合
如图29、30所示,芯轴400穿设于收紧管140的通道内,芯轴400的远端与夹子100对接,夹子100的近端与收紧管140对接,通过控制部300控制芯轴400向近端或向远端运动,可以带动夹子100向近端或远端运动,当夹子100向近端运动的过程中,夹子100逐渐闭合,夹子100逐渐被收纳入收紧管140内。夹子100逐渐闭合包括但不限于用于结扎、止血或其他夹持操作。
二、锁定闭合状态的夹子
如图29所示,夹子100位于第三位置,锁定臂1201位于锁定位510外,此时夹子100与收紧管140的位置关系未锁定,夹子100可以在收紧管140内自由地往复运动,未锁定的锁定臂1201不影响夹子100的运动。
继续拉动芯轴400带动夹子100向近端运动,当夹子100从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的过程中,当夹子100位于第五位置时如图31、33所示,锁定臂1201的定位部124触碰抵挡部550,抵挡部550阻挡锁定臂1201的定位部124的运动,定位部124触碰抵挡550部会对芯轴400进一步向近端运动产生一定的阻力,可以向操作者传递反馈信号(反馈信号是操作者拉动芯轴的受力情况突然改变),提示夹子100预备锁定或者夹子100已经闭合到位,操作人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可以决定是持续向近端拉动芯轴400使夹子100锁定,还是向远端推动芯轴400使夹子重新张开,为手术带来方便;
在夹子100处于第五位置的基础上,使夹子100从第五位置继续向近端运动,锁定臂1201的锁定部121继续向近端运动,导向部540进入两个锁定臂1201的锁定部121之间的间隙125,两个导向面541分别位于导向部540的两侧,使得在从远端至近端的方向上,导向部540的宽度逐渐增大,导向部540进入两个锁定臂1201之间将两个锁定臂1201向外撑开,锁定臂1201与导向面541接触时导向部540拨动锁定臂1201,导向面541同时起到引导锁定臂1201运动的作用,锁定臂1201的锁定部121沿着导向面541进入锁定槽,当夹子100位于第四位置时,如图32、34所示,锁定臂1201的锁定部121与锁定位510相互锁定,从而夹子100与收紧管140的位置关系被锁定,夹子100不能从收紧管140的远端伸出,避免了夹子100闭合后再次张开。
同时,当导向部540向外撑开两个锁定臂1201的锁定部121时,锁定臂1201发生形变,维持锁定部121在锁定槽中的锁定状态。
由于抵挡部550和锁定部121分别对锁定臂1201的定位部124和锁定部121产生不同的力的作用,锁定臂1201的一端伸入锁定槽、另一端抵靠抵挡部550,锁定臂1201发生倾斜卡在挂接套筒500内,进一步加强夹子100与收紧管140的锁定效果。
三、释放闭合状态的夹子
上述一、二步骤中,释放部预先与锁定销120连接,此时操作芯轴400可以带动夹子100向远端或近端运动,锁定销120起到连接两个夹臂110的作用,同时起到锁定夹子100与收紧管140位置关系的作用。
继续从第四位置向近端拉动夹子100至预设位置时,如图35、36所示,释放部释放锁定销120,本实施例中,当拉动芯轴400带动夹子100持续向近端运动时,芯轴400施加给释放部向近端方向的拉力,夹子100施加给释放部向远端方向的力,当芯轴400至预设位置时,释放部的钩部受到的力达到释放部钩部的临界变形或者临街断裂的力时,释放部的钩部发生变形会断裂,锁定销120从释放部中脱出,释放部芯轴400与夹子100的连接关系解除,操作芯轴400不能带动夹子100运动。
上述一、二步骤中,连接端头420伸入连接套筒的通道,连接端头420顶起连接部520,连接部520外张伸入连接凹210,连接部520钩挂住连接凹210,连接帽201与挂接套筒500相连接,从而鞘管200与收紧管140相连接;当夹子100从第四位置继续向近端运动,带动连接端头420从近端退出挂接套筒500的通道时,连接部520回弹退出连接凹210,连接帽201与挂接套筒500的连接关系解除,从而鞘管200与收紧管140的连接关系解除。
其中,拉动芯轴400带动夹子100从远端至近端的过程中,锁定销120与锁定位510锁定、释放部释放锁定销120二者发生的先后顺序不限。
四、解除夹子100的锁定
如图41、42所示,采用圈套器700或类似的器械,将圈套器700的套环710套设于解锁箍600外,收紧套环710,向内挤压解锁箍600,如图43、44所示,解锁箍600发生形变,由于设置了解锁窗口570,解锁箍600可以作用于锁定臂1201的锁定部121,解锁箍600的解锁部将锁定臂1201从锁定位510内挤压出来,从而使夹子100与收紧管140解锁,如图45、46所示,夹子100可以张开。
其中,本实施例中将定位部124设置于锁定销120上,锁定部121也设在锁定销120上,但不限于此,定位部124可以与锁定部121分开设置,包括但不限于,将定位部124单独设置在夹子100上的任一合适位置,而锁定部121设置与锁定销120上。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
如图47所示,释放部只设有一个钩片415,钩片415位于两个夹臂110之间,从两个夹臂110之间钩挂住锁定销120。
钩片415的结构不限,如图48所示,钩片415设有一个钩套部414,如图49所示,钩片415设有两个钩套部414。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
如图50至52所示,鞘管200远端设有连接帽201,挂接套筒500设置于鞘管200远端的连接帽201的通道内,挂接套筒500的连接部由内向外穿过连接帽201的侧壁与收紧管140的侧壁挂扣连接,从而将收紧管140和鞘管200连接在一起。
如图50、51所示,连接帽201的远端端部充当抵挡部550,夹子100的夹臂110的近端端面充当定位部124,当夹子100位于第五位置时,定位部124抵靠抵挡部550,夹子100被定位,夹子100不能再向近端运动,同时,这种定位向操作者传递夹子100到第五位置的信号。本实施例中当夹子100位于第五位置时,拉动芯轴400使锁定销120可以与收紧管140锁定,但不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以拉动芯轴400带动锁定销120继续向近端运动。
实施例八
实施例八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
如图53至58所示,夹子100包括两个夹臂110,每个夹臂110上均设有连接孔112、113,夹子100设有锁定销120,锁定销120包括两个锁定臂1201,锁定臂1201一端与另一锁定臂1201连接、另一端设有锁定部121,锁定臂1201穿过连接孔112、113将两个夹臂110连接,锁定臂1201同时起到锁定和连接两个夹片的作用。
如图53至56所示,连接孔112、113包括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连通的第一孔114和第二孔115,第一孔114与第二孔115之间设有过渡面116,过渡面116相对于远端至近端的方向倾斜、并从第一孔114过渡至第二孔115。
夹臂110的近端端面为定位部124,如图58(a)所示;或者,夹臂110的近端设有台阶为定位部124,如图58(b)所示。挂接套筒500的远端端面作为抵挡部550。
在夹子100位于第五位置的远端时,当拉动芯轴400向近端运动时,过渡面116一定程度上阻挡锁定臂1201向远端运动进入第二孔115,维持锁定臂1201位于第一孔114内,此时拉动芯轴400就能带动锁定臂1201向近端运动,此时夹子100可以在收紧管140内往复运动、重复开阖。
当夹子100位于第五位置时,如图53、55所示,定位部124与抵挡部550接触,操作者由此获得反馈信号,得知夹子100的位置,此时,锁定臂1201仍位于第一孔114内,过渡面116位于锁定臂1201的远端并且位于锁定臂1201向近端运动路径上,一定程度上阻挡锁定臂1201离开第一孔114,此时由于定位部124与抵挡部550的阻挡,夹子100不能再向近端运动,但是在夹子100位于第五位置的基础上,加大拉力向近端拉动芯轴400,克服过渡面116对锁定臂1201的助力,芯轴400继续向近端运动,芯轴400可以带动锁定臂1201向近端运动,而锁定臂1201在过渡面116的引导下从第一孔114进入第二孔115内,如图54、56所示,再次过程中锁定臂1201的锁定部121与收紧管140的锁定位锁定,避免夹子100从收紧管140远端脱出。继续拉动芯轴400向近端运动,最后使收紧管140与鞘管200分离,如图57所示。
其中,如图55、56所示,本实施例中过渡面116是平面,但不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以是曲面或者是曲面和平面拼接的面,过渡面116可以光滑过渡或者不光滑。
第二孔115位于第一孔114的近端,夹子100未被定位时,锁定臂1201在第一孔114内,芯轴400可以操控夹子100往复运动,当夹子100被定位之后,第二孔115为锁定臂1201继续向近端运动提供空间,芯轴400可以带动锁定臂1201进入第二孔115继而向近端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114和第二孔115在从远端至近端的方向上依次排列,但不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以使第一孔114与第二孔115在从远端至近端的方向上相互错开,此时,第二孔115仍然位于第一孔114的近端,位于从远端至近端方向上的侧方。
实施例九
实施例九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
锁定部121与锁定位采用卡扣扣合的方式锁定,如图59至62所示。
挂接套筒500设有卡扣臂580,卡扣臂580的远端设有导向部540,卡扣臂580的侧面设有锁定槽(图59标注锁定位510的位置即是锁定槽),锁定槽(锁定位510)在卡扣臂580的侧面设有开口,锁定槽(锁定位510)位于导向部540的近端。导向部540的两侧各设有一导向面582,导向面582向锁定槽(锁定位510)开口的方向倾斜,引导锁定臂进入锁定槽(锁定位510)。
本实施例中,导向部540的宽度大于卡扣臂580的宽度,锁定臂1201越过导向部540后滑入锁定槽内、并且锁定臂1201与锁定槽(锁定位510)相互卡扣锁定。
锁定销120包括两个相对接的锁定臂1201,两个锁定臂1201的一端相对接、另一端相对张开,两个锁定臂1201相对张开的一端为锁定部121,可以参照图9至11、39所示的锁定销120的结构。
当夹子100位于第一位置时,参照如图60所示(也可以认为,夹子100位于图59所示位置的远端的任一位置是第一位置),锁定臂1201位于锁定槽外,夹子100与收紧管140不锁定,夹子100可以在收紧管140内往复运动,多次张开-闭合;
当夹子100从远端向近端运动,锁定臂1201(或者锁定部121)会首先触碰导向面582,如图60所示,夹子100继续向近端运动,导向面582使两个锁定臂1201逐渐外张扩大,使得锁定臂1201(或者锁定部121)可以越过导向部540,最终卡扣臂580插入两个锁定臂1201(或者锁定部121)之间,锁定部121进入锁定槽(锁定位510)完成锁定,如图61所示,导向部540的宽度大于卡扣臂580的宽度,导向部581阻挡锁定臂1201(锁定部121)向远端运动,从而阻止夹子100向远端运动。夹子100与收紧管140的位置关系被锁定,夹子100不能从收紧管140的远端脱出。
继续拉动芯轴400向近端运动,使收紧管140与鞘管200脱离,如图62所示。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36)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子,所述夹子设有锁定臂;
收紧管、以及芯轴,所述收紧管设有通道,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内,芯轴的远端与夹子对接,夹子的近端与收紧管对接;
所述收紧管设有挂接套筒,所述挂接套筒的远端安装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内,所述挂接套筒设有通道,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连通,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内,所述挂接套筒设有锁定位以及导向部;
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锁定臂位于所述锁定位外;
当所述夹子从所述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所述导向部通过与所述锁定臂挤压来引导所述锁定臂伸入所述锁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管设有锁定槽作为锁定位,所述锁定槽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对接;
所述锁定槽设于所述导向部的近端;或者,所述锁定槽设于所述导向部的侧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锁箍,所述解锁箍中空,所述收紧管的侧壁上设有解锁窗口,所述解锁窗口与所述锁定位对应,所述解锁箍套设于所述收紧管外,所述解锁箍与所述解锁窗口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套筒设有锁定槽作为所述锁定位,所述锁定槽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对接;
所述锁定槽设于所述导向部的近端;或者,所述锁定槽设于所述导向部从远端到近端的方向上的侧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套筒的侧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远端设有开口,所述锁定槽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侧方,所述锁定槽与所述导向槽连通;
当所述夹子从所述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所述导向部通过与所述锁定臂挤压将所述锁定臂从所述导向槽导向所述锁定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从所述导向槽向所述锁定槽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两个所述锁定臂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相互张开,两个锁定槽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槽两侧,两个所述导向面分别位于所述导向部的两侧;
当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导向部伸入两个所述锁定臂之间使所述锁定臂外张,至少一个所述锁定臂伸入所述锁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套筒设有两个所述导向槽,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槽的近端设有所述导向部、另一个所述导向槽的近端设有抵挡部;
当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锁定臂的一端伸入所述锁定槽、另一端抵靠所述抵挡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设有两个所述锁定臂、所述挂接套筒设有对应的两个锁定槽、所述导向部设有对应的两个导向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夹子从所述第三位置运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导向部挤压所述锁定臂使所述锁定臂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锁定臂伸入所述锁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套筒设有卡扣臂,所述卡扣臂的远端设有所述导向部,所述卡扣臂的侧面设有所述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在所述卡扣臂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锁定槽位于所述导向部的近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向所述锁定槽开口的方向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两个所述锁定臂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相互张开;
当所述夹子从第三位置运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导向部伸入两个所述锁定臂之间使两个所述锁定臂外张越过所述导向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鞘管,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鞘管内,所述鞘管设有连接凹,所述挂接套筒设有连接部,所述芯轴的远端设有连接端头,当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鞘管的通道内时:
所述连接部具有通道,所述连接部的通道与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连通,当所述连接端头位于所述连接部的通道内时,所述连接端头撑开所述连接部使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连接凹内,所述收紧管与所述鞘管连接;
当所述连接端头离开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时,所述连接部退出所述连接凹,所述收紧管与所述鞘管分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套筒的侧壁设有开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套筒的远端设有所述锁定位,所述挂接套筒的近端设有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挂接套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凹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头离开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时,所述连接部回缩,所述连接部钩挂所述收紧管的侧壁。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锁箍,所述解锁箍中空,所述解锁箍套设于所述收紧管外,所述解锁箍与所述锁定位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管的侧壁上设有通槽或通孔作为所述锁定位,所述解锁箍的位置与所述收紧管侧壁的通槽或通孔的位置对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箍的内壁设有按压部,当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锁定臂伸入所述锁定位的部分与所述按压部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包括至少两个夹臂,所述夹臂设有连接孔,所述锁定臂穿过所述连接孔将至少两个所述夹臂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至少一个所述夹臂设有与两个所述锁定臂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接孔、两个所述锁定臂分别穿过各自对应的所述连接孔。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远端设有钩套部,所述钩套部钩挂所述锁定臂。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套部位于两个所述夹臂之间。
25.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子,所述夹子设有定位部和锁定部;
收紧管、鞘管以及芯轴,所述鞘管设有通道,所述收紧管设有通道,所述鞘管的远端与所述收紧管的近端对接,所述鞘管的通道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连通,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鞘管的通道内,芯轴的远端与所述夹子或所述锁定部对接,夹子的近端与收紧管对接;所述收紧管设有锁定位,所述收紧管或所述鞘管设有抵挡部;所述夹子设有锁定臂,所述锁定臂安装于所述夹子,所述锁定臂一端为所述定位部、另一端设有所述锁定部;
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位于所述锁定位外,所述定位部接触所述抵挡部;
在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后,使所述芯轴向近端运动,所述锁定部与锁定位锁定。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设有两个夹臂,所述夹臂设有连接孔,所述锁定臂穿过所述连接孔将两个所述夹臂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与所述夹臂对接或者所述芯轴与所述锁定臂对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夹臂设有所述定位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所述锁定臂一端与另一所述锁定臂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锁定部,两个所述锁定臂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定位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管设有挂接套筒,所述挂接套筒安装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内,所述挂接套筒设有通道,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与所述收紧管的通道连通,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挂接套筒的通道内,所述挂接套筒设有所述锁定位以及所述抵挡部。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套筒的侧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远端设有开口,所述挂接套筒还设有锁定槽作为所述锁定位,所述锁定槽与所述导向槽连通;
所述挂接套筒还设有导向部,当在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后,使所述芯轴向近端运动,所述导向部将所述锁定臂从所述导向槽导向所述锁定槽。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从所述导向槽向所述锁定槽倾斜。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套筒设有两个所述导向槽,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槽的近端设有所述导向部,另一个所述导向槽的近端设有所述抵挡部;
当所述锁定臂与所述锁定位锁定时,所述锁定部伸入所述锁定槽、所述定位部抵靠所述抵挡部。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设有连接孔以及锁定臂,所述锁定臂设有所述锁定部,所述锁定臂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之间设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相对于远端至近端的方向倾斜、并从所述第一孔过渡至所述第二孔;
当所述夹子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锁定臂位于所述第一孔内;
在所述夹子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后,使所述芯轴向近端运动,所述锁定臂在所述过渡面的引导下从所述第一孔进入所述第二孔内。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包括两个夹臂,所述夹臂设有所述连接孔,所述锁定臂穿过所述连接孔将两个所述夹臂连接,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夹臂上的所述连接孔包括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以及设有所述过渡面。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所述锁定臂一端与另一所述锁定臂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锁定部。
CN201880092552.6A 2018-04-25 2018-08-01 夹持装置 Active CN1121355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4426.1A CN110393564B (zh) 2018-04-25 2018-04-24 夹持装置
CN2018103744261 2018-04-25
PCT/CN2018/097957 WO2019205332A1 (zh) 2018-04-25 2018-08-01 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5572A CN112135572A (zh) 2020-12-25
CN112135572B true CN112135572B (zh) 2024-03-15

Family

ID=6829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4426.1A Active CN110393564B (zh) 2018-04-25 2018-04-24 夹持装置
CN201880092552.6A Active CN112135572B (zh) 2018-04-25 2018-08-01 夹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4426.1A Active CN110393564B (zh) 2018-04-25 2018-04-24 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0393564B (zh)
WO (1) WO20192053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3564B (zh) * 2018-04-25 2021-11-12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
CN109989465B (zh) * 2019-05-13 2021-01-19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螺旋推进式通便装置及方法
CN113796913A (zh) * 2020-06-12 2021-12-17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抓力小释放力的夹子
DE112021001209T5 (de) * 2020-06-12 2022-12-22 Micro-Tech (Nanjing) Co., Ltd. Hämostatische Klemme und Sicherungsmechanismus
CN111643146A (zh) * 2020-07-20 2020-09-11 江苏康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夹子装置
CN114431918A (zh) * 2020-11-06 2022-05-06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夹
JP2024502656A (ja) * 2021-01-13 2024-01-22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クリップ装置、クリップデバイス及びクリップのロック解除方法
WO2023051601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子器械
WO2023138654A1 (zh) * 2022-01-22 2023-07-27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部执行器械
WO2023173694A1 (zh) * 2022-08-31 2023-09-21 宁波新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入式组织夹闭装置及其夹持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7276A (zh) * 2012-07-05 2012-10-17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组织止血夹持装置
CN103989500A (zh) * 2014-05-23 2014-08-20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夹
CN204671214U (zh) * 2015-05-15 2015-09-30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夹片式重复开合止血夹
WO2016157565A1 (ja) * 2015-03-31 2016-10-06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クリップ装置およびクリップ
CN110393564A (zh) * 2018-04-25 2019-11-01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91736A1 (en) * 2011-11-14 2013-05-15 Anrei Medical (HZ) Co., Ltd. Clip apparatus for ligature of living tissue
CN202699217U (zh) * 2012-05-28 2013-01-30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带推送器可重复开合的止血夹
CN104248461B (zh) * 2014-09-25 2016-06-22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夹钳、夹钳推送装置和止血夹
CN204909551U (zh) * 2015-07-28 2015-12-30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可旋转止血夹
WO2017028037A1 (zh) * 2015-08-14 2017-02-23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软组织夹
CN105877803B (zh) * 2016-05-27 2020-04-07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夹
CN206403824U (zh) * 2016-11-15 2017-08-15 浙江创想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止血夹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7276A (zh) * 2012-07-05 2012-10-17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组织止血夹持装置
CN103989500A (zh) * 2014-05-23 2014-08-20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夹
WO2016157565A1 (ja) * 2015-03-31 2016-10-06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クリップ装置およびクリップ
CN204671214U (zh) * 2015-05-15 2015-09-30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夹片式重复开合止血夹
CN110393564A (zh) * 2018-04-25 2019-11-01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05332A1 (zh) 2019-10-31
CN112135572A (zh) 2020-12-25
CN110393564B (zh) 2021-11-12
CN110393564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5572B (zh) 夹持装置
US6814742B2 (en) Physiological tissue clipping apparatus, clipping method and clip unit mounting method
CN110799130B (zh) 端部执行器械、端部执行装置、输送装置、及装配盒
DE10262127B4 (de) Vorrichtung zum Ligieren lebender Gewebe
US11992223B2 (en) Clip device
CN106236182B (zh) 一种止血夹夹持装置
CN112969418B (zh) 夹具单元及内窥镜夹具
CN105877803B (zh) 一种止血夹
US20230404584A1 (en) Hemostatic clip
CN115281774A (zh) 插入式夹持器械及其运动件
CN217853154U (zh) 插入式组织夹闭装置
CN111084647A (zh) 一种用于闭合消化道穿孔的内镜双臂闭合夹
CN114886497A (zh) 内窥镜用处置装置
CN213821584U (zh) 一种可防止提前释放的夹子
CN112790811A (zh) 一种端部执行器械
US20220183691A1 (en) Medical device
US20220233198A1 (en) Endoscopic treatment device
CN214414866U (zh) 内窥镜用多发处理装置
KR20230098272A (ko) 지혈 클립
WO2012039164A1 (ja) 結紮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クリップユニット
CN114376629A (zh) 封堵器及封堵器紧锁系统
CN112206021A (zh) 介入式远程缝合线锁结装置
CN220530071U (zh) 止血夹结构
CN219397431U (zh) 插入式组织夹闭装置及其内脱离结构
CN217390789U (zh) 滑槽式缝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