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9010A - 快拆件、螺旋桨组件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快拆件、螺旋桨组件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9010A
CN112119010A CN201980031414.1A CN201980031414A CN112119010A CN 112119010 A CN112119010 A CN 112119010A CN 201980031414 A CN201980031414 A CN 201980031414A CN 112119010 A CN112119010 A CN 112119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mounting
propeller
propeller assembly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14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旻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19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9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32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快拆件(330)、螺旋桨组件(300)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该快拆件用于将螺旋桨(310)可拆卸地安装在驱动机构(320)上,快拆件包括连接于或形成于螺旋桨和驱动机构中一者的安装部(1)以及形成于或连接于螺旋桨和驱动机构中另一者的锁定机构(2);锁定机构包括主体部(21)和锁定部(22),主体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主体部设有收容空间(211),锁定部至少部分位于收容空间内;安装部能够收容在收容空间内,并在收容空间内相对锁定部转动,使安装部与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对应使得螺旋桨和驱动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用户通过一次转动操作即可实现螺旋桨和驱动机构的可拆卸连接,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快拆件、螺旋桨组件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拆件、螺旋桨组件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螺旋桨通常作为动力推进器用于飞行器或者轮船等装置。螺旋桨一般包括桨叶、安装桨叶的桨毂以及与桨毂连接的电机,由电机带动桨叶一同旋转。目前,桨毂与电机外壳的固定连接方式一般采用完全固定方式、螺纹紧配方式或机械限位方式。
采用完全固定方式时,会存在当需要运输螺旋桨时,无法将桨毂从电机上拆卸,进而无法收起桨叶,导致运输不方便且容易损伤桨叶。而采用螺纹紧配方式时,当电机突然减速的情况下,桨叶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惯性,使得桨毂退出其与电机的配合面,从而造成射桨。现有机械限位的结构较为复杂,大都不能够通过一次操作实现桨毂和电机外壳的固定连接,不方便用户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拆件、螺旋桨组件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快拆件,用于将螺旋桨可拆卸地安装在驱动机构上,所述快拆件包括连接于或形成于所述螺旋桨和所述驱动机构中一者的安装部以及形成于或连接于所述螺旋桨和所述驱动机构中另一者的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主体部和锁定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并且,所述主体部设有收容空间,所述锁定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安装部能够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相对所述锁定部转动,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对应使得所述螺旋桨和所述驱动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
螺旋桨,包括桨毂和安装在所述桨毂侧壁的桨叶;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以及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快拆件,所述驱动轴穿设所述快拆件与所述螺旋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身;
与所述机身相连接的机臂;和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
螺旋桨,包括桨毂、连接于所述桨毂侧壁的桨叶、设于所述桨毂底部的安装部以及设于所述桨毂底部表面的凸起,所述桨毂设有第一安装孔;和
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动力装置上的锁定机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设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主体部和锁定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并且,所述主体部设有收容空间,所述锁定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安装部能够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相对所述锁定部转动,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对应使得所述螺旋桨和所述驱动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身;
与所述机身相连接的机臂;和
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
螺旋桨,包括桨毂、连接于所述桨毂侧壁的桨叶和设于所述桨毂底部的安装部,所述桨毂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桨毂的底部表面为一平面结构;和
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动力装置上的锁定机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设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主体部和锁定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并且,所述主体部设有收容空间,所述锁定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安装部能够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相对所述锁定部转动,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对应使得所述螺旋桨和所述驱动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身;
与所述机身相连接的机臂;和
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
第一螺旋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螺旋桨;和
第二螺旋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螺旋桨;
所述第一螺旋桨组件为正桨和反桨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螺旋桨组件为正桨和反桨中的另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有第二凸起,在将所述第一螺旋桨安装至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时,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干涉以将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限制在解锁位置;
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身;
与所述机身相连接的机臂;和
本发明第八方面所述的螺旋桨组件,所述第一螺旋桨组件、所述第二螺旋桨组件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接。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通过快拆件连接螺旋桨和驱动机构,用户通过一次转动操作即可实现螺旋桨和驱动机构的可拆卸连接,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旋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旋桨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旋桨组件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旋桨组件的第一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旋桨组件的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的其中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C是图5B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5D是图5A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螺旋桨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螺旋桨组件的第二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螺旋桨组件的第二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旋桨组件的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组件的第二螺旋桨的对比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机身;200:机臂;300:螺旋桨组件;
310:螺旋桨;311:桨毂;3111:第一安装孔;312:桨叶;313:第一凸起;
320:驱动机构;321:驱动轴;
330:快拆件;1:安装部;11:转接部;12:卡接部;2:锁定机构;21:主体部;211:收容空间;212:安装槽;2121:第一安装槽;2122:第二安装槽;22:锁定部;221:卡接槽;2211:开口部;2212:止挡部;222:限位部;23:连接部;231:第二安装孔;24:防装错结构;241:固定部;2411:第三安装孔;242:防装错块;25: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拆件,用于将螺旋桨可拆卸地安装在驱动机构320。本实施例中,快拆件330可以包括安装部1和锁定机构2,其中,安装部1可以连接于或形成于螺旋桨310和驱动机构320中一者,锁定机构2可以形成于或连接于螺旋桨310和驱动机构320中另一者。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部1形成于螺旋桨310,锁定机构2连接于驱动机构320。例如,螺旋桨310包括桨毂311和连接在桨毂311上的桨叶312,安装部1一体成型于桨毂311。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320可以包括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包括驱动轴321。可选地,动力装置为电机,锁定机构2固定连接在电机的外壳上。当然,动力装置也可以选择其他动力机构,不限于电机。
下面,以安装部1连接于或形成于桨毂311,锁定机构2连接于或形成于动力装置为例对快拆件33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至图8,锁定机构2可以包括主体部21和锁定部22,主体部21与动力装置相连接,并且,主体部21设有收容空间211,锁定部22至少部分位于收容空间211内。安装部1能够收容在收容空间211内,并在收容空间211内相对锁定部22转动,使安装部1与锁定部22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对应使得螺旋桨310和驱动机构320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当安装部1与锁定部22处于锁定位置时,螺旋桨310和驱动机构320处于锁定状态;当安装部1与锁定部22处于解锁位置时,螺旋桨310和驱动机构320处于解锁状态。其中,锁定位置是指安装部1相对锁定部22转动,使得安装部1与锁定部22配合时,安装部1与锁定部22之间的相对位置;解锁位置是指安装部1相对锁定部22转动,使得安装部1与锁定部22相分离时,安装部1与解锁部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快拆件330连接螺旋桨310和驱动机构320,用户通过一次转动操作即可实现螺旋桨310和驱动机构320的可拆卸连接,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
其中,主体部21可以呈圆环状,当然,主体部21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本发明对主体部21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
安装部1与锁定部22的配合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例如,可以通过卡接、插接等方式进行配合。请参见图1至图7,锁定部22可以包括卡接槽221,该卡接槽221设于收容空间211内。随安装部1与卡接槽221的相对转动,使得安装部1进入卡接槽221内与卡接槽221配合或从卡接槽221移出而与卡接槽221相分开,对应使得安装部1与锁定部22处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可选地,在将螺旋桨310锁定在驱动机构320上时,操作安装部1沿第一方向(如顺时针)转动,使得安装部1相对卡接槽221转动至锁定位置,此时,安装部1与卡接槽221卡接配合,从而将螺旋桨310锁定在驱动机构320上;在将螺旋桨310从驱动机构320拆卸下来时,操作安装部1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如逆时针)转动,使得安装部1相对卡接槽221转动至解锁位置,此时,安装部1与卡接槽221相分离,从而将螺旋桨310从驱动机构320拆卸下来。
进一步地,卡接槽221可以设有开口部2211,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由开口部2211进入卡接槽221或由开口部2211移出卡接槽221,对应实现安装部1与卡接槽221的锁定和分离。另外,为防止驱动机构320驱动螺旋桨310转动过程中,安装部1从卡接槽221脱离而导致射桨,本实施例的锁定部22包括限位部222,限位部222设于卡接槽221远离开口部2211的一侧,限位部222用于限制安装部1相对卡接槽221移动。例如,在将螺旋桨310锁定在驱动机构320上时,操作安装部1沿第一方向(如顺时针)转动,使得安装部1相对卡接槽221转动至锁定位置,当安装部1与卡接槽221处于锁定位置时,限位部222可以限制安装部1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将安装部1卡紧在卡接槽221中。进一步地,锁定部22还可以包括止挡部2212,该止挡部2212设于开口部2211,本实施例的止挡部2212可以为弹性件,随安装部1与卡接槽221的相对转动,安装部1可以挤压止挡部2212,使得止挡部2212变形,以使安装部1进入卡接槽221内或从卡接槽221移出。在驱动机构320驱动螺旋桨310转动过程中,止挡部2212能够止挡卡接槽221内的安装部1,防止安装部1从开口部2211移出而导致射桨。可选地,止挡部2212的高度小于限位部222的高度,在将螺旋桨310安装至驱动机构320上时,这样的设计方式有利于安装部1从开口部2211通过,从而加快安装速度。
锁定部2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锁定部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部22包括多个,例如,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从而提高安装部1与锁定部22连接的稳定性,降低射桨风险。本实施例中,多个锁定部22沿着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于主体部21的内侧壁。
另外,本实施例的桨毂311设有第一安装孔3111,驱动轴321穿设快拆件330与第一安装孔3111固定配合。可选地,驱动轴321上设有弹性部,弹性部与第一安装孔3111挤压配合,实现驱动轴321与桨毂311的稳定连接。通过驱动轴321与第一安装孔3111的配合以及安装部1与锁定部22的配合,将螺旋桨310稳定连接在驱动机构320上,能够有效防止射桨。
请参见图2、图3以及图5B、图5C、图6以及图8,锁定机构2还可以包括与主体部21的内侧壁相连接的连接部23。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231,驱动轴321穿设第二安装孔231后与第一安装孔3111固定配合。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螺丝等连接件将连接部23可拆卸连接在动力装置如电机的外壳上,以将锁定机构2连接在动力装置上。
请参见图1-图4、图6以及图7,安装部1可以包括转接部11和卡接部12,其中,转接部11连接于或形成于桨毂311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在将螺旋桨310安装在驱动机构320上时,桨毂311的底部是指桨毂311朝向锁定机构2的一侧。卡接部12与转接部11相连接,本实施例的转接部11和卡接部12弯折设置,且卡接部12凸出于桨毂311的侧壁。沿用锁定部22包括卡接槽221的实施例,在锁定位置,卡接部12与卡接槽221卡接配合;在解锁位置,卡接部12与卡接槽221分离。
可选地,转接部11和卡接部12垂直设置。当然,转接部11和卡接部12的夹角也可以为其他角度。
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的数量与锁定部22的数量相等,安装部1与锁定部22对应配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和锁定部22均包括一个。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锁定部22均包括多个,如两个,多个安装部1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多个安装部1包围第一安装孔3111,这样设计,使得安装部1与锁定机构2安装得更加牢固,能够有效防止射桨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螺旋桨组件,该螺旋桨组件可以包括第一螺旋桨组件和第二螺旋桨组件,其中,第一螺旋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螺旋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桨组件为正桨和反桨中的一个,第二螺旋桨组件为正桨和反桨中的另一个。
可以通过上述快拆件330对第一螺旋桨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二螺旋桨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进行连接。其中,对于第一螺旋桨组件、第二螺旋桨组件,快拆件330的结构存在区别。
下面,将对第一螺旋桨组件、第二螺旋桨组件中的快拆件330的区别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1)、第一螺旋桨组件
请参见图1-图3、图5A以及图5D,锁定机构2还包括防装错结构24,该防装错结构24固定连接在连接部23上,并且,防装错结构24的一部分位于主体部21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防装错结构24设有限位空间,限位空间位于收容空间211远离动力装置的一侧,且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小于收容空间211的开口大小。
对于第一螺旋桨组件,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大于其安装部1的大小,例如,第一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包括多个,且多个安装部1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形成的外圆周的直径。在将第一螺旋桨组件的螺旋桨安装至第一螺旋桨组件的驱动机构上时,第一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能够通过限位空间进入收容空间211内,第一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能够在收容空间211内相对锁定部22转动,使第一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与锁定部22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实现第一螺旋桨与第一驱动机构的可拆卸装配。
而对于第二螺旋桨组件,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小于其安装部1的大小,限制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从限位空间通过,例如,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包括多个,且多个安装部1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形成的外圆周的直径。由于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的限制,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不能够通过限位空间进入收容空间211,阻碍第二螺旋桨装配在第一驱动机构上,防止用户将第二螺旋桨错装在第一驱动机构上。
可以对第一螺旋桨组件、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的结构分别设计,以实现上述尺寸区别。具体地,请参见图9,第一螺旋桨组件(图9中的A)的安装部1的卡接部12的长度小于第二螺旋桨组件(图9中的B)的安装部1的卡接部12的长度。
可以对防装错结构24进行设计,以实现第二螺旋桨与第一驱动机构的可拆卸连接。例如,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防装错结构24为可变形结构,例如,防装错结构24的材质可以为弹性材质,本实施例的防装错结构24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使得限位空间的开口尺寸增大。在将第二螺旋桨安装至第一驱动机构上时,可以通过外力顶持防装错结构24的内侧壁,使得限位空间的开口尺寸增大,当限位空间的开口尺寸增大至大于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的外边缘所在圆周的直径时,可以将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通过限位空间进入收容空间211内,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能够在收容空间211内相对锁定部22转动,使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与锁定部22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实现第二螺旋桨与第一驱动机构的可拆卸装配。
在另一实施例中,防装错结构24可拆卸地装设在主体部21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在将防装错结构24从主体部21拆卸下来后,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能够进入收容空间211内,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能够在收容空间211内相对锁定部22转动,使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与锁定部22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实现第二螺旋桨与第一驱动机构的可拆卸装配。
当然,防装错结构24也可以设计为其他形式,以实现第二螺旋桨与第一驱动机构的可拆卸连接。
防装错结构24与主体部21的配合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1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安装槽212,防装错结构24的一部分收容在安装槽212中。本实施例的安装槽212与锁定部22相邻,且安装槽212对应设置在锁定部22的一侧。
可选地,请参见图4,安装槽212包括多个,多个安装槽212间隔设置。防装错结构24包括固定部241和防装错块242,其中,固定部241与连接部23连接,例如,采用螺纹、卡接或其他方式实现固定部241与连接部23的连接。防装错块242设于固定部241上,本实施例的防装错块242包括多个,多个防装错块242沿着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多个防装错块242包围形成限位空间,防装错块242收容在对应的安装槽212中。
可选地,每个安装槽212包括第一安装槽2121和与第一安装槽2121邻接的第二安装槽2122,第一安装槽2121的深度大于第二安装槽2122的深度,从而将防装错结构24更牢固地固定在主体部21上。本实施例中,防装错块242上连接固定部241的部分嵌设在第一安装槽2121中,防装错块242的其他部分嵌设在第二安装槽2122中。
另外,请参见图5A和图5D,本实施例的固定部241设有第三安装孔2411,驱动轴321依次穿设第二安装孔231、第三安装孔2411后与第一安装孔3111固定配合。
请参见图1和图4,对于第一螺旋桨组件,桨毂311的底部表面设有第一凸起313,具体地,第一凸起313位于转接部11和第一安装孔3111之间。
请参见图6和图8,对于第二螺旋桨组件,连接部23远离动力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25,第二凸起25收容在收容空间211内,且第二凸起25设于锁定部22和第二安装孔231之间。在将第一螺旋桨安装至第二驱动机构上时,第一凸起313和第二凸起25干涉以将第一螺旋桨和第二驱动机构限制在解锁位置,使得第一螺旋桨无法锁定在第二驱动机构上。第一凸起313和第二凸起25干涉,使得第一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无法相对第二驱动机构的锁定部22转动,从而将第一螺旋桨和第二驱动机构限制在解锁位置。
第一凸起31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选地,第一凸起313包括多个,如两个,请参见图4,多个第一凸起313位于对应转接部11和第一安装孔3111之间。在第一凸起313包括多个的实施例中,第二凸起25也包括多个,在将第一螺旋桨安装至第二驱动机构上时,第一凸起313与第二凸起25对应干涉。
请参见图2和图5B,连接部23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为一平面结构。在将第一螺旋桨安装至第一驱动机构上时,第一驱动机构不会与第一凸起313产生干涉,因此,第一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能够在收容空间211内相对锁定部22转动,使第一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与锁定部22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实现第一螺旋桨与第一驱动机构的可拆卸装配。
(2)、第二螺旋桨组件
请参见图6和图8,连接部23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25,第二凸起25收容在收容空间211内,且第二凸起25设于锁定部22和第二安装孔231之间。第二凸起2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选地,第二凸起25包括多个,如两个,锁定部22包括多个,第二凸起25设于对应锁定部22和第二安装孔231之间。
请参见图9,桨毂311的底部表面为一平面结构。在将第二螺旋桨安装至第二驱动机构上时,第二螺旋桨不会与第二凸起25产生干涉,因此,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能够在收容空间内相对锁定部22转动,使第二螺旋桨组件的安装部1与锁定部22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实现第二螺旋桨与第二驱动机构的可拆卸装配。
通过在第一螺旋桨组件的桨毂311上设置第一凸起313,在第二螺旋桨组件的连接部23上设置第二凸起25,通过第一凸起313和第二凸起25的干涉,使得第一螺旋桨无法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而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均能够安装在第一驱动机构上,第二螺旋桨能够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这样设置,在将第二螺旋桨错装在第一驱动机构上后,由于第一螺旋桨无法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用户能够快速进行更换,防止第一螺旋桨组件和第二螺旋桨组件装错,也即,能够简单迅速地将正桨和反桨的螺旋桨安装在对应的驱动机构上,防止正桨和反桨错装,提升了用户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螺旋桨组件可以作为动力推进器用于飞行器或者轮船等装置上。
请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100、与机身100相连接的机臂200和螺旋桨组件300。
其中,螺旋桨组件300如上述实施例中的螺旋桨组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第一螺旋桨组件或第二螺旋桨组件,第一螺旋桨组件或第二螺旋桨组件与机臂200远离机身100的一端相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第一螺旋桨组件和第二螺旋桨组件,第一螺旋桨组件和第二螺旋桨组件与机臂200远离机身100的一端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螺旋桨组件及具有其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8)

1.一种快拆件,用于将螺旋桨可拆卸地安装在驱动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件包括连接于或形成于所述螺旋桨和所述驱动机构中一者的安装部以及形成于或连接于所述螺旋桨和所述驱动机构中另一者的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主体部和锁定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并且,所述主体部设有收容空间,所述锁定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安装部能够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相对所述锁定部转动,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对应使得所述螺旋桨和所述驱动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包括卡接槽;
随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接槽的相对转动,使得所述安装部进入所述卡接槽内与所述卡接槽配合或从所述卡接槽移出而与所述卡接槽相分开,对应使得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处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设有开口部,所述安装部由所述开口部进入所述卡接槽或由所述开口部移出所述卡接槽;
所述锁定部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卡接槽远离所述开口部的一侧,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安装部相对所述卡接槽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锁定部沿着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包括桨毂,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或形成于所述桨毂,所述锁定机构连接于或形成于所述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
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相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桨毂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轴穿设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为一平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防装错结构,所述防装错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并且所述防装错结构的一部分设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
所述防装错结构设有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位于所述收容空间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小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装错结构为可变形结构;所述防装错结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使得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尺寸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装错结构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防装错结构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安装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槽间隔设置;
所述防装错结构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固定部和设于所述固定部上的多个防装错块,多个所述防装错块沿着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防装错块包围形成所述限位空间,所述防装错块收容在对应的安装槽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邻接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深度。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凸起设于所述锁定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包括多个,所述锁定部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凸起设于对应锁定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连接于或形成于所述桨毂底部的转接部和与所述转接部连接的卡接部;
所述转接部和所述卡接部弯折设置,且所述卡接部凸出于所述桨毂的侧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和所述卡接部垂直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安装部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安装部包围所述第一安装孔。
19.一种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
螺旋桨,包括桨毂和安装在所述桨毂侧壁的桨叶;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以及
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快拆件,所述驱动轴穿设所述快拆件与所述螺旋桨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桨毂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挤压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桨毂的底部表面为一平面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桨毂的底部表面设有第二凸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包括多个。
24.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身;
与所述机身相连接的机臂;和
权利要求19至23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接。
25.一种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
螺旋桨,包括桨毂、连接于所述桨毂侧壁的桨叶、设于所述桨毂底部的安装部以及设于所述桨毂底部表面的凸起,所述桨毂设有第一安装孔;和
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动力装置上的锁定机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设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主体部和锁定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并且,所述主体部设有收容空间,所述锁定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安装部能够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相对所述锁定部转动,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对应使得所述螺旋桨和所述驱动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包括卡接槽;
随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接槽的相对转动,使得所述安装部进入所述卡接槽内与所述卡接槽配合或从所述卡接槽移出而与所述卡接槽相分开,对应使得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处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设有开口部,所述安装部由所述开口部进入所述卡接槽或由所述开口部移出所述卡接槽;
所述锁定部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卡接槽远离所述开口部的一侧,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安装部相对所述卡接槽移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或27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锁定部沿着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驱动轴穿设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动力装置的一侧为一平面结构。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防装错结构,所述防装错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并且所述防装错结构的一部分设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
所述防装错结构设有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位于所述收容空间远离所述动力装置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小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大小;
所述安装部能够穿过所述限位空间进入所述收容空间内。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装错结构为可变形结构;所述防装错结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使得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尺寸增大。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装错结构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防装错结构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安装槽中。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槽间隔设置;
所述防装错结构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固定部和设于所述固定部上的多个防装错块,多个所述防装错块沿着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防装错块包围形成所述限位空间,所述防装错块收容在对应的安装槽中。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邻接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深度。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连接于或形成于所述桨毂底部的转接部和与所述转接部相连接的卡接部;
所述转接部和所述卡接部弯折设置,且所述卡接部凸出于所述桨毂的侧壁。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和所述卡接部垂直设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安装部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安装部形成的外圆周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位于所述转接部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多个,多个第二凸起位于对应转接部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
42.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身;
与所述机身相连接的机臂;和
权利要求25至41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接。
43.一种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
螺旋桨,包括桨毂、连接于所述桨毂侧壁的桨叶和设于所述桨毂底部的安装部,所述桨毂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桨毂的底部表面为一平面结构;和
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动力装置上的锁定机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设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主体部和锁定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并且,所述主体部设有收容空间,所述锁定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安装部能够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相对所述锁定部转动,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对应使得所述螺旋桨和所述驱动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包括卡接槽;
随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接槽的相对转动,使得所述安装部进入所述卡接槽内与所述卡接槽配合或从所述卡接槽移出而与所述卡接槽相分开,对应使得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处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设有开口部,所述安装部由所述开口部进入所述卡接槽或由所述开口部移出所述卡接槽;
所述锁定部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卡接槽远离所述开口部的一侧,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安装部相对所述卡接槽移动。
46.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或45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锁定部沿着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
4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驱动轴穿设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动力装置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凸起设于所述锁定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多个,所述锁定部包括多个,所述凸起设于对应锁定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连接于或形成于所述桨毂底部的转接部和与所述转接部相连接的卡接部;
所述转接部和所述卡接部弯折设置,且所述卡接部凸出于所述桨毂的侧壁。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和所述卡接部垂直设置。
52.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安装部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安装部包围所述第一安装孔。
53.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身;
与所述机身相连接的机臂;和
权利要求43至52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接。
54.一种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
第一螺旋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螺旋桨;和
第二螺旋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螺旋桨;
所述第一螺旋桨组件为正桨和反桨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螺旋桨组件为正桨和反桨中的另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有第二凸起,在将所述第一螺旋桨安装至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时,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干涉以将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限制在解锁位置;
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桨包括第一桨毂、连接于所述第一桨毂侧壁的第一桨叶以及设于所述桨毂底部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凸起设于所述第一桨毂的底部表面,所述第一桨毂设有第一安装孔;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上的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穿设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配合;
随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的相对转动,使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对应使得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锁定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主体部设有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锁定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
所述第一安装部能够在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相对所述第一锁定部转动,使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第一卡接槽;
随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相对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安装部进入所述第一卡接槽内与所述第一卡接槽配合或从所述第一卡接槽移出而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相分开,对应使得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处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设有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由所述第一开口部进入所述第一卡接槽或由所述第一开口部移出所述第一卡接槽;
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卡接槽远离所述第一开口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对所述第一卡接槽移动。
59.根据权利要求56或57或58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锁定部沿着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侧壁。
60.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侧壁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一驱动轴穿设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配合。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一侧为一平面结构。
62.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有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挤压配合。
63.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的防装错结构,所述防装错结构设有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位于所述收容空间远离所述动力装置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小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开口大小;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大小,使得所述第一安装部能够穿过所述限位空间进入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连接于或形成于所述第一桨毂底部的第一转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转接部相连接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凸起设于所述第一转接部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
所述第一转接部和所述第一卡接部弯折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接部凸出于所述第一桨毂的侧壁。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部和所述第一卡接部垂直设置。
66.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包括多个,多个第一凸起位于对应第一转接部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
67.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安装部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
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大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部形成的外圆周的直径。
68.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桨包括第二桨毂、连接于所述第二桨毂侧壁的第二桨叶以及设于所述桨毂底部的第二安装部;
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小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大小,限制所述第二安装部从所述限位空间通过。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连接于或形成于所述第二桨毂底部的第二转接部和与所述第二转接部相连接的第二卡接部;
所述第二转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弯折设置,且所述第二卡接部凸出于所述第二桨毂的侧壁。
70.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部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
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大小小于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的外圆周的直径。
71.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装错结构为可变形结构;
所述防装错结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使得所述限位空间的开口尺寸增大,以供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而使得所述第二安装部进入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在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相对所述第一锁定部转动,使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而使得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72.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装错结构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
在将所述防装错结构从所述第一主体部拆卸下来后,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进入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在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相对所述第一锁定部转动,使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而使得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73.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防装错结构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安装槽中。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槽间隔设置;
所述防装错结构包括固定部和设于所述固定部上的多个防装错块,多个所述防装错块沿着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防装错块包围形成所述限位空间,所述防装错块收容在对应的安装槽中。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邻接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深度。
7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桨包括第二桨毂、连接于所述第二桨毂的第二桨叶以及设于所述桨毂底部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桨毂设有第三安装孔;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动力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上的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穿设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固定配合;
随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的相对转动,使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对应使得所述第二螺旋桨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主体部设有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锁定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
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并在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相对所述第二锁定部转动,使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第二卡接槽;
随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相对转动,使得所述第二安装部进入所述第二卡接槽内与所述第二卡接槽配合或从所述第二卡接槽移出而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相分开,对应使得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锁定部处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槽设有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由所述第二开口部进入所述第二卡接槽或由所述第二开口部移出所述第二卡接槽;
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二卡接槽远离所述第二开口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所述第二卡接槽移动。
80.根据权利要求77或78或79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锁定部沿着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侧壁。
81.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侧壁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驱动轴穿设所述第四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固定配合;
所述第二凸起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且所述第二凸起设于所述第二锁定部和所述第三安装孔之间。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轴上设有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第三安装孔挤压配合。
83.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包括多个,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凸起设于对应第二锁定部和所述第四安装孔之间。
84.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于或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主体底部的第二转接部和与所述第二转接部相连接的第二卡接部;
所述第二转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弯折设置,且所述第二卡接部凸出于所述第二安装主体的侧壁。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垂直设置。
86.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部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部包围所述第三安装孔。
87.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桨毂的底部表面为一平面结构。
88.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身;
与所述机身相连接的机臂;和
权利要求54至87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组件,所述第一螺旋桨组件、所述第二螺旋桨组件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接。
CN201980031414.1A 2019-08-29 2019-08-29 快拆件、螺旋桨组件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Pending CN1121190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3376 WO2021035631A1 (zh) 2019-08-29 2019-08-29 快拆件、螺旋桨组件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9010A true CN112119010A (zh) 2020-12-22

Family

ID=73799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1414.1A Pending CN112119010A (zh) 2019-08-29 2019-08-29 快拆件、螺旋桨组件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9010A (zh)
WO (1) WO202103563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6820A1 (zh) * 2021-05-14 2022-11-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桨、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4175A (zh) * 2019-10-29 2022-05-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旋翼安装组件
CN114701643A (zh) * 2021-12-20 2022-07-05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快速装拆桨叶的螺旋桨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6330A (zh) * 2015-06-29 2015-10-21 深圳一电科技有限公司 桨臂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CN205469777U (zh) * 2016-01-11 2016-08-17 优利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器
CN206218221U (zh) * 2016-10-28 2017-06-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锁定机构、螺旋桨、电机、动力系统组件及飞行器
CN206664924U (zh) * 2016-12-14 2017-11-2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行器及其螺旋桨快拆装置、螺旋桨、螺旋桨底座组件
CN207242034U (zh) * 2017-09-08 2018-04-17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快速锁定功能的螺旋桨组件
WO2018094669A1 (zh) * 2016-11-24 2018-05-3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桨的锁紧机构、螺旋桨、电机、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208530841U (zh) * 2018-07-06 2019-02-22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旋翼组件和飞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725619U (zh) * 2017-09-21 2018-08-1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螺旋桨、动力组件以及无人飞行器
CN109018308B (zh) * 2018-08-09 2021-09-21 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快拆装置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6330A (zh) * 2015-06-29 2015-10-21 深圳一电科技有限公司 桨臂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CN205469777U (zh) * 2016-01-11 2016-08-17 优利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器
CN206218221U (zh) * 2016-10-28 2017-06-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锁定机构、螺旋桨、电机、动力系统组件及飞行器
WO2018094669A1 (zh) * 2016-11-24 2018-05-3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桨的锁紧机构、螺旋桨、电机、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206664924U (zh) * 2016-12-14 2017-11-2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飞行器及其螺旋桨快拆装置、螺旋桨、螺旋桨底座组件
CN207242034U (zh) * 2017-09-08 2018-04-17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快速锁定功能的螺旋桨组件
CN208530841U (zh) * 2018-07-06 2019-02-22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旋翼组件和飞行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6820A1 (zh) * 2021-05-14 2022-11-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桨、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35631A1 (zh)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9010A (zh) 快拆件、螺旋桨组件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109677576B (zh) 驱动装置、螺旋桨及动力系统
CN106687370B (zh) 旋翼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EP3219607B1 (en) Driving device, propeller and propulsion system
CN106628165B (zh) 飞行器及其螺旋桨快拆装置、快拆式螺旋桨和螺旋桨底座组件
CN111003168B (zh) 锁定机构、螺旋桨、电机、动力系统组件及飞行器
US6234691B1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surveillance camera
WO2018107964A1 (zh) 无人飞行器及其动力组件、螺旋桨和螺旋桨底座组件
WO2018196123A1 (zh) 螺旋桨、动力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EP2272137B1 (en) Locking mechanism
CN108001668B (zh) 螺旋桨、螺旋桨套件、动力组件、动力套件及无人机
CN109890700B (zh) 无人飞行器的桨叶保护罩及无人机系统
CN210479018U (zh)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EP3722623A1 (en) Fastener
EP4253227A1 (en) Quick-release wing structure and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ing the same
CN110770125A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WO2021016881A1 (zh)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213473507U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17348236U (zh) 桨毂部件、桨叶套件、用于无人机的动力套件以及无人机
CN110891858B (zh) 旋翼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210461423U (zh) 轴承座、轴承座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383760B (zh) 可快拆的螺旋桨结构及无人机
CN109322885B (zh) 一种卡锁机构及led显示器
CN212605772U (zh) 桨毂装置及带桨动力设备
CN220905318U (zh) 螺旋桨组件及动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