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0125A -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0125A
CN110770125A CN201880040634.6A CN201880040634A CN110770125A CN 110770125 A CN110770125 A CN 110770125A CN 201880040634 A CN201880040634 A CN 201880040634A CN 110770125 A CN110770125 A CN 110770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blade
fool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06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70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1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12Rotor drives
    • B64C27/14Direct drive between power plant and rotor hu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32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包括:机身(11)、多个机臂(12)及与机臂(12)数量相等的旋翼组件(13)。通过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设置电机转向相反的第一旋翼组件(131)和第二旋翼组件(132),以使第一桨叶(1311)与第二桨叶(1321)转向相反。且第一旋翼组件(131)的第一卡合机构(1311b)不同于第二旋翼组件(132)的第二卡合机构(1321b),第一旋翼组件(131)的第一配合机构(1312b)不同于第二旋翼组件(132)的第二配合机构(1322b),使得第一桨叶(1311)仅能与第一电机(1312)组装,第二桨叶(1321)仅能与第二电机(1322)组装。卡合机构和配合机构之间的结构差异便于用户区分,避免了转向相反的桨叶反装而造成飞行器无法正常飞行的问题。

Description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通常包括多组螺旋桨,每个螺旋桨与一个电机相连,每个电机为与之对应的螺旋桨提供直接的动力源,多组螺旋桨同时工作保证了其在飞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其中,根据螺旋桨在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旋转方向不同将螺旋桨分为正桨和反桨。然而,当螺旋桨在组装或替换时,正桨与反桨容易造成反装,导致飞行器无法正常飞行甚至炸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身;
多个机臂,所述多个机臂包括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所述第一机臂与第二机臂的一端均与所述机身连接;以及
与机臂数量相等的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包括第一旋翼组件和第二旋翼组件,所述第一旋翼组件包括第一桨叶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桨叶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二旋翼组件包括第二桨叶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桨叶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其中
所述第一桨叶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桨叶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转轴配合,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转轴配合;
所述第一桨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一卡合机构,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配合机构,所述第二桨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卡合机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配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与所述配合机构相卡合,以将所述桨叶固定在所述电机上,其中
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与第二卡合机构不同,所述第一配合机构与第二配合机构不同,以保证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被正确的安装。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通过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设置电机转向相反的第一旋翼组件和第二旋翼组件,以使第一旋翼组件的第一桨叶与第二旋翼组件的第二桨叶转向相反。且由于两旋翼组件的桨叶和电机均利用了卡合机构及配合机构的卡合实现组装,所以通过使第一旋翼组件的第一卡合机构不同于第二旋翼组件的第二卡合机构,第一旋翼组件的第一配合机构不同于第二旋翼组件的第二配合机构,使得第一桨叶仅能与第一电机组装,第二桨叶仅能与第二电机组装。所述卡合机构和配合机构之间的结构差异便于用户区分,因此避免了转向相反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反装而造成飞行器无法正常飞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第二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第一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第二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桨叶和第二电机的误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桨叶和第一电机的误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第一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第二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11:机身;
12:机臂;121:第一机臂;122:第二机臂;
13:旋翼组件;131:第一旋翼组件;132:第二旋翼组件;
1311:第一桨叶;1311a:第一轴孔;1311b:第一卡合机构;1311c:第一防呆配合部;1312:第一电机;1312a:第一电机的电机转轴;1312b:第一配合机构;
1321:第二桨叶;1321a:第二轴孔;1321b:第二卡合机构;1321c:第二防呆配合部;1322:第二电机;1322a:第二电机的电机转轴;1322b:第二配合机构;
133:防呆件;1331:第一防呆件;1331a:避让部;1332:第二防呆件;1332a: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包括:机身11、多个机臂12及与机臂12数量相等的旋翼组件13。所述多个机臂12包括第一机臂121和第二机臂122,所述第一机臂121与第二机臂122的一端均与所述机身11连接。所述旋翼组件13包括第一旋翼组件131和第二旋翼组件132,所述第一旋翼组件131包括第一桨叶1311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桨叶1311旋转的第一电机1312,所述第二旋翼组件132包括第二桨叶1321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桨叶1321旋转的第二电机1322,所述第一电机1312与所述第二电机1322的旋转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桨叶131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轴孔1311a,所述第二桨叶132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轴孔1321a,所述第一轴孔1311a与所述第一电机1312的电机转轴1312a配合,所述第二轴孔1321a与所述第二电机1322的电机转轴1322a配合。所述第一桨叶1311与所述第一电机131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一卡合机构1311b,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配合机构1312b,所述第二桨叶1321与所述第二电机132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卡合机构1321b,另一个上设有第二配合机构1322b,所述卡合机构与所述配合机构相卡合,以将所述桨叶固定在所述电机上。其中,所述第一卡合机构1311b与第二卡合机构1321b不同,所述第一配合机构1312b与第二配合机构1322b不同,以保证第一桨叶1311与第二桨叶1321被正确的安装。
通过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设置电机转向相反的第一旋翼组件131和第二旋翼组件132,以使第一旋翼组件131的第一桨叶1311与第二旋翼组件132的第二桨叶1321转向相反。且由于两旋翼组件13的桨叶和电机均利用了卡合机构及配合机构的卡合实现组装,所以通过使第一旋翼组件131的第一卡合机构1311b不同于第二旋翼组件132的第二卡合机构1321b,第一旋翼组件131的第一配合机构1312b不同于第二旋翼组件132的第二配合机构1322b,使得第一桨叶1311仅能与第一电机1312组装,第二桨叶1321仅能与第二电机1322组装。所述卡合机构和配合机构之间的结构差异便于用户区分,因此避免了转向相反的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反装而造成飞行器无法正常飞行的问题。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为了实现卡合机构和配合机构之间的卡合安装关系,所述第一卡合机构1311b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勾,所述第一配合机构1312b包括与第一卡勾一一对应的第一卡槽。当第一桨叶1311配合于第一电机1312时,第一卡勾与第一卡槽对应卡接配合进而能够实现第一桨叶1311和第一电机1312的正确安装。同样的,所述第二卡合机构1321b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勾,所述第二配合机构1322b包括与第二卡勾一一对应的第二卡槽。当第二桨叶1321配合于第二电机1322时,第二卡勾与第二卡槽对应卡接配合进而能够实现第二桨叶1321和第二电机1322的正确安装。
基于第一卡合机构1311b和第二卡合机构1321b分别可以是至少一个卡勾,而第一配合机构1312b和第二配合机构1322b分别可以是至少一个卡槽,所以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在数量、形状、分布等方面的不同均能够使第一卡合机构1311b不同于第二卡合机构1321b。同样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在数量、形状、分布等方面的不同均能够使第一配合机构1312b不同于第二配合机构1322b。因此,上述结构便于设置也便于用户直观的对第一桨叶1311和第一电机1312及第二桨叶1321和第二电机1322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区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卡合机构1311b和第一配合机构1312b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卡接配合的结构,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同样的,所述第二卡合机构1321b和第二配合机构1322b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卡接配合的结构,本公开也不对此进行限制。下面以第一卡合机构1311b设置在第一桨叶1311上,第一配合机构1312b设置在第一电机1312上,第二卡合机构1321b设置在第二桨叶1321上,第二配合机构1322b设置在第二电机1322上为例,对第一卡合机构1311b不同于第二卡合机构1321b及第一配合机构1312b不同于第二配合机构1322b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实施例二
所述第一卡勾的数量不同于第二卡勾的数量,所述第一卡槽的数量不同于第二卡槽的数量。而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勾的数量相等,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勾的数量相等。当对桨叶和电机进行组装时,根据卡勾和卡槽数量上的对应关系即可实现对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正确安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卡勾的数量为两个,而第二卡勾的数量为四个为例,此时,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勾的数量对应,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勾的数量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仅从数量上对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进行区分。用户可以通过直观的观察,将卡勾和卡槽数量对应的桨叶和电机进行组装,降低了制造成本。
或者,第一卡勾也可以采用与第二卡勾不同的形状,使得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在数量和形状上均存在差异,进一步降低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反装概率。例如,第一卡勾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卡勾的数量为四个,第一卡勾在组装上的厚度还大于第二卡勾的厚度,即第一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的深度。当使用第一桨叶1311与第二电机1322进行组装时,虽然两个卡勾可能与四个卡槽产生配合,但由于第一卡勾的厚度与第二卡槽的深度无法匹配,仍能够避免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误装。因此,采用数量和形状均存在差异的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及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进一步提升了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整装概率。
实施例三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卡勾的形状不同于第二卡勾的形状,所述第一卡槽的形状不同于第二卡槽的形状。而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勾的形状相同,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勾的形状相同。当对桨叶和电机进行组装时,根据卡勾和卡槽形状上的对应关系即可实现对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正确安装。当所述形状差异存在时,第一卡勾与第二卡槽或第二卡勾和第一卡槽会由于结构上的干涉而无法实现配合,即无法将第一卡勾卡入第二卡槽或无法将第二卡勾卡入第一卡槽,因此避免了用户在安装桨叶时将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之间误装。
具体的,所述形状不同可以是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的勾型结构上不同,也可以是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在尺寸上的差异。以尺寸差异为例,第一卡勾在各个方向上的整体尺寸大于第二卡勾,第一卡槽在各个方向上的整体尺寸大于第二卡槽,这就导致第一卡勾无法与第二卡槽配合,第二卡勾与无法实现与第一卡槽的稳固装配,因而确保了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正确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的形状不同,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形状不同时,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的在数量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当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数量不同时的实施例可以参照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所述第一卡勾的排布方式不同于第二卡勾的排布方式,所述第一卡槽的排布方式不同于第二卡槽的排布方式。而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勾的排布方式相同,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勾的排布方式相同。当对桨叶和电机进行组装时,根据卡勾和卡槽排布方式上的对应关系即可实现对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正确安装。
其中,所述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的形状或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当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的形状和数量均相同,仅根据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的排布方式差异即可实现对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正确安装。具体的,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第二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图6所示,以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的形状相同且分别有四个为例:四个第一卡勾沿第一桨叶1311和第一电机1312中一个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卡槽沿另一个的周向分布;而四个第二卡勾在第二桨叶1321和第二电机1322中的一个上呈直线型分布,第二卡槽在另一个上呈直线分布。因此,由于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排布上的差异,使得第一卡勾无法与第二卡槽配合,第二卡勾也无法与第一卡槽配合,避免了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误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排布方式的不同还可以是相邻第一卡勾与相连第二卡勾之间的间距不同、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处位置与转轴之间的径向距离不同等多种形式,本发明不对排布方式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制。
此外,在设置卡合机构和配合机构时,可以使所述卡合结构和配合结构中的一个与电机一体成型,另一个与桨叶一体成型,以提升组装效率。或者,还可以使卡合机构和配合机构中的一个组装于电机,另一个组装于桨叶,以降低电机和桨叶的加工难度和成本。
在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的组装过程中,旋翼组件13最终要组装在机臂上进行使用。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还包括组装于多个机臂的多个防呆件133,所述多个防呆件133包括分别组装于不同机臂且结构不同的第一防呆件1331和第二防呆件1332。所述第一桨叶1311包括第一防呆配合部1311c,所述第二桨叶1321包括第二防呆配合部1321c,所述第一防呆件1331和第二防呆件1332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防呆配合部1311c结构匹配,另一个与所述第二防呆配合部1321c结构匹配,以实现所述第一桨叶1311与第二桨叶1321的防呆安装。设置在机臂上的防呆件133能够与旋翼组件13中的卡合机构及配合机构共同对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正确安装提供保障,因此提升了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正装概率。现以第一防呆件1331与第一防呆配合部1321c配合,第二防呆件1332与第二防呆配合部1321c为例,通过以下实施例对防呆件133与桨叶之间的防呆配合关系进行示例性说明:
实施例五
图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第一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第二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图9所示,所述第一防呆配合部1311c包括设置在第一桨叶1311中心位置处的第一主体和设置在第一主体上的限位结构,第一防呆件1331包括匹配于限位结构的避让部1331a。所述第二防呆配合部1321c包括设置在第二桨叶1321中心位置处的第二主体和设置在第二主体上的遮挡结构,第二防呆件1332中包括凸起部1332a。由于在旋翼组件13组装于机臂时,通常是桨叶的中心位置处的结构与机臂存在配合关系,以避免机臂结构对桨叶旋转的干涉,因此设置在桨叶中心位置处的主体、限位结构和遮挡结构也降低了对桨叶旋转的干扰,提升了旋翼组件13的结构可靠性。
当第一桨叶1311与机臂上的第一电机1312组装时,第一防呆件1331上的避让部1331a刚好避开了限位结构,使得第一桨叶1311正确的组装在第一电机1312上。当第二桨叶1321与机臂上的第二电机1322配合时,第二防呆件1332上的凸起部1332a刚好收容在遮挡结构和第二电机1322形成的组装空间内。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桨叶和第二电机的误装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当第一桨叶1311与机臂上的第二电机1322组装时,第二防呆件1332上的凸起部1332a造成了与限位结构之间的结构干涉,使得第一桨叶1311无法与第二电机1322组装配合,从而实现防呆安装。同样的,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桨叶和第一电机的误装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第二桨叶1321与机臂上的第一电机1312组装时,第一防呆件1331上的避让部1331a在电机转轴轴向上的厚度无法与所述遮挡结构形成的组装空间匹配,造成第二桨叶1321无法与第一电机1312配合,从而实现防呆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沿第一主体的周向设置,且环绕第一主体。即,限位结构沿第一主体周向突出设置的环形结构,使得在桨叶的任意周向位置均存在防呆保护,避免了防呆件133在未设置限位结构的位置与桨叶配合,降低了误装概率。同样的,所述遮挡结构沿所述第二主体的周向设置,且环绕所述第二主体,使得在桨叶的任意周向位置均存在防呆保护,避免了防呆件133在未设置遮挡结构的位置与桨叶配合,降低了误装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避让部1331a配合于限位结构的部分周向区段,以降低避让部1331a结构复杂性和空间占用体积,使得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整体结构轻便、可靠。所述凸起部1332a配合于所述遮挡结构的部分周向区段,以降低凸起部1332a结构复杂性和空间占用体积,使得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整体结构轻便、可靠。
此外,由于在桨叶与电机的组装过程中,还涉及到电机的电机转轴与桨叶上的轴孔之间的配合,因此,可以针对电机转轴与轴孔进行结构改进,以进一步实现电机与桨叶的防呆配合。下面针对电机转轴和轴孔的具体改进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实施例六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1312的电机转轴1312a与所述第二电机1322的电机转轴1322a的长度不等,所述第一轴孔1311a的深度匹配于所述第一电机1312的电机转轴1312a的长度,所述第二轴孔1321a的深度匹配于所述第二电机1322的电机转轴1322a的长度。例如,图12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第一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第二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13所示,第一电机1312的电机转轴1312a长度大于第二电机1322的电机转轴1322a长度,第一轴孔1311a的深度对应的大于第二轴孔1321a的深度。当第一桨叶1311与第一电机1312及第二桨叶1321与第二电机1322配合时,轴孔深度与电机转轴的长度相互配合,能够实现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正确安装。然而,当第一桨叶1311与第二电机1322配合时,轴孔的深度大于电机转轴的长度,导致第一桨叶1311与第二电机1322之间不能实现真正的安装配合,第一桨叶1311无法转动。当第二桨叶1321与第一电机1312配合时,轴孔的深度小于电机转轴的长度,电机转轴无法完全插入轴孔中,无法实现安装配合,因此避免了第一桨叶1311与第二桨叶1321的错误装配。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五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1312的电机转轴1312a与第二电机1322的电机转轴1322a的直径不等,第一轴孔1311a的直径匹配于第一电机1312的电机转轴1312a的直径,第二轴孔1321a的直径匹配于第二电机1322的电机转轴1322a的直径。例如,第一电机1312的电机转轴1312a直径大于第二电机1322的电机转轴1322a直径,第一轴孔1311a的直径对应的大于第二轴孔1321a的直径。当第一桨叶1311与第一电机1312及第二桨叶1321与第二电机1322配合时,轴孔深度与电机转轴的直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正确安装。然而,当第一桨叶1311与第二电机1322配合时,轴孔的直径大于电机转轴的直径,导致第一桨叶1311与第二电机1322之间不能安装。当第二桨叶1321与第一电机1312配合时,轴孔的直径小于电机转轴的直径,第二桨叶1321和第一电机1312的电机转轴1312a轴不能实现稳固的安装配合,第二桨叶1321无法转动,因此避免了第一桨叶1311与第二桨叶1321的错误装配。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电机的电机转轴以及桨叶上的轴孔设置相互匹配的配合结构,以使第一电机1312的电机转轴1312a仅能与第一桨叶1311的轴孔对应配合,而第二电机1322的电机转轴1322a仅能与第二桨叶1321的轴孔对应配合。例如,可以在第一电机1312的电机转轴1312a上设置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凸起,而第一桨叶1311的轴孔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匹配的第一凹槽;同时在第二电机1322的电机转轴1322a上设置沿轴向延伸的不同于第一凸起的第二凸起,而第二桨叶1321的轴孔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匹配的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可以在数量、形状和分布上互不相同,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以在数量、形状和分布上互不相同。具体差异可以参考第一卡合机构1311b和第二卡合机构1321b之间的差别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及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的差异,实现了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的正确安装,进一步避免了第一桨叶1311和第二桨叶1321发生误装而导致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无法正常飞行或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多个机臂,所述多个机臂包括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所述第一机臂与第二机臂的一端均与所述机身连接;以及
与机臂数量相等的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包括第一旋翼组件和第二旋翼组件,所述第一旋翼组件包括第一桨叶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桨叶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二旋翼组件包括第二桨叶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桨叶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其中
所述第一桨叶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桨叶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转轴配合,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转轴配合;
所述第一桨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一卡合机构,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配合机构,所述第二桨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卡合机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配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与所述配合机构相卡合,以将所述桨叶固定在所述电机上,其中
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与第二卡合机构不同,所述第一配合机构与第二配合机构不同,以保证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被正确的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勾,所述第一配合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卡勾一一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勾,所述第二配合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卡勾一一对应的第二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的数量不同于所述第二卡勾的数量,所述第一卡槽的数量不同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的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二卡勾的形状,所述第一卡槽的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的尺寸不同于所述第二卡勾的尺寸,所述第一卡槽的尺寸不同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的排布方式不同于所述第二卡勾的排布方式,所述第一卡槽的排布方式不同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排布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一配合机构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和第二配合机构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电机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配合机构中的一个组装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和第二配合机构中的一个组装于所述第二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装于多个所述机臂的多个防呆件,所述多个防呆件包括分别组装于不同机臂且结构不同的第一防呆件和第二防呆件;
所述第一桨叶包括第一防呆配合部,所述第二桨叶包括第二防呆配合部,所述第一防呆件和第二防呆件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防呆配合部结构匹配,另一个与所述第二防呆配合部结构匹配,以实现所述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的防呆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呆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桨叶中心位置处的第一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防呆件和第二防呆件中的一个包括匹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避让部,当所述第一桨叶组装于所述第一电机时,所述避让部配合于所述限位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沿所述第一主体的周向设置,且环绕所述第一主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配合于所述限位结构的部分周向区段。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呆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桨叶中心位置处的第二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上的遮挡结构;当所述第二桨叶组装于所述第二电机时,所述遮挡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形成组装空间,所述第一防呆件和所述第二防呆件中的一个包括匹配于所述组装空间的凸起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沿所述第二主体的周向设置,且环绕所述第二主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配合于所述遮挡结构的部分周向区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长度不等;所述第一轴孔的深度匹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长度,所述第二轴孔的深度匹配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直径不等;所述第一轴孔的直径匹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直径,所述第二轴孔的直径匹配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的直径。
CN201880040634.6A 2018-11-21 2018-11-21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Pending CN1107701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6727 WO2020103037A1 (zh) 2018-11-21 2018-11-21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0125A true CN110770125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28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0634.6A Pending CN110770125A (zh) 2018-11-21 2018-11-21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0125A (zh)
WO (1) WO20201030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1119A (zh) * 2020-10-14 2021-11-1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WO2023082294A1 (zh) * 2021-11-15 2023-05-1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共轴双桨无人机、无人机套装及电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2648B2 (en) * 2008-05-15 2012-12-04 Aeryon Labs Inc. Hovering aerial vehicle with removable rotor arm assemblies
CN105599895A (zh) * 2016-01-29 2016-05-25 浙江智天科技有限公司 多轴飞行器
CN205499358U (zh) * 2016-04-08 2016-08-24 李丹 防误快装机构
CN206107533U (zh) * 2016-08-31 2017-04-1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螺旋桨及动力系统
CN107891968A (zh) * 2017-12-19 2018-04-10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CN108001668A (zh) * 2017-12-29 2018-05-0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螺旋桨、螺旋桨套件、动力组件、动力套件及无人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2648B2 (en) * 2008-05-15 2012-12-04 Aeryon Labs Inc. Hovering aerial vehicle with removable rotor arm assemblies
CN105599895A (zh) * 2016-01-29 2016-05-25 浙江智天科技有限公司 多轴飞行器
CN205499358U (zh) * 2016-04-08 2016-08-24 李丹 防误快装机构
CN206107533U (zh) * 2016-08-31 2017-04-1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螺旋桨及动力系统
CN107891968A (zh) * 2017-12-19 2018-04-10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CN108001668A (zh) * 2017-12-29 2018-05-0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螺旋桨、螺旋桨套件、动力组件、动力套件及无人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1119A (zh) * 2020-10-14 2021-11-1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WO2022077285A1 (zh) * 2020-10-14 2022-04-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WO2023082294A1 (zh) * 2021-11-15 2023-05-1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共轴双桨无人机、无人机套装及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03037A1 (zh)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0125A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EP0612137B1 (en) Brush device
CN203623964U (zh) 桨翼连接器、无人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桨翼组件
EP0052539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upling ring
GB2053590A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visual tactile and audible indicator
US4125339A (en) Releasably interlocked, assymmetrical, lugged flange joint with fixed relative orientation
US10804623B2 (en) Female connector and fitting connector
US3173605A (en) Fan housing
CN110884445B (zh) 护环
EP3456977B1 (en) Blower device
CN109747807B (zh) 无人机
JP2003344107A (ja) 回転検出器用ステータ構造
CN210326354U (zh) 一种屏蔽套压接装置
EP1388924B1 (en) Electric motor
US4690366A (en) System for holding an electric motor in a housing
CN104577392A (zh) 连接器的端子卡定结构
EP3849024A1 (en) Rotatable interface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5952312U (zh) 旋翼保护架的连接组件、无人多旋翼飞行器
CN211442752U (zh) 一种螺旋桨保护罩、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CN210041490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电机
CN110891858A (zh) 旋翼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210065898U (zh) 一种靶材喷涂防护罩
CN109038959B (zh) 电机轴承防电蚀结构、定子和电机
GB2202095A (en) Commutators for electric motors
CN107600402B (zh) 一种旋翼组件及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