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9003B - 车辆的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9003B
CN112119003B CN201980032919.XA CN201980032919A CN112119003B CN 112119003 B CN112119003 B CN 112119003B CN 201980032919 A CN201980032919 A CN 201980032919A CN 112119003 B CN112119003 B CN 112119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end portion
main body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29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9003A (zh
Inventor
村冈修二
森本诚
木口春树
中村悟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119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9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9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9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经由前轮(2)作用于侧边梁(5)的前方碰撞载荷的吸收、以及防止前轮(2)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本发明为具备左右一对前轮(2)、以及由侧边梁外侧件(52)与侧边梁内侧件(51)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左右一对侧边梁(5)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侧边梁内侧件(51)由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开口截面形状的内侧主体(53)、以及与内侧主体(53)的前端连结的内方前端部(54)构成,侧边梁外侧件(52)由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开口截面形状的外侧主体(55)、以及与外侧主体(55)的前端连结的外方前端部(56)构成,内侧主体(53)、外侧主体(55)、内方前端部(54)、以及外方前端部(56)构成为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按该顺序阶段性地降低。

Description

车辆的车身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如小面积重叠碰撞那样,在车辆前部与被碰撞物碰撞时,通过侧边梁的变形吸收经由前轮施加的前方碰撞载荷的车辆的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已知例如如小面积重叠碰撞那样,在车辆前部与被碰撞物碰撞时,由于前轮后退,前方碰撞载荷经由前轮作用于车身。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前方碰撞时,通过侧边梁的变形吸收经由前轮作用于车身的前方碰撞载荷的车身构造。
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下述车身构造,即构成侧边梁的侧边梁外侧件从车辆前方起以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第三部件的顺序由该三者构成,并且设定为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按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的顺序变高。
由此,在专利文献1中,在前方碰撞时,使前轮接触的侧边梁外侧件按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的顺序变形,由此通过简单的结构阶段性地吸收经由前轮作用于车身的前方碰撞载荷,从而抑制车厢的变形。
然而,与侧边梁接触的前轮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进一步向车辆后方移动。此时,例如若与侧边梁的前端接触的前轮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偏移,则向发动机隔板等后退。因此,经由前轮的前方碰撞载荷作用于车辆的车厢,车辆的车厢有可能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96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经由前轮作用于侧边梁的前方碰撞载荷的吸收、以及防止前轮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的车辆的车身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车辆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沿车宽方向接合的侧边梁外侧件与侧边梁内侧件形成了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左右一对侧边梁,侧边梁内侧件由内侧主体和内方前端部构成,内侧主体是将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开口截面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而形成的,内方前端部与内侧主体的前端连结并且面向左右一对前轮,成为侧边梁的前端部分,侧边梁外侧件由外侧主体和外方前端部构成,外侧主体是将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开口截面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而形成的,外方前端部与外侧主体的前端连结并且面向左右一对前轮,成为侧边梁的前端部分,侧边梁内侧件的内侧主体、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侧边梁内侧件的内方前端部、以及侧边梁外侧件的外方前端部构成为,与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对应的变形强度按照内侧主体、外侧主体、内方前端部、以及外方前端部的顺序阶段性地降低。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能够兼顾经由前轮作用于侧边梁的前方碰撞载荷的吸收、以及防止前轮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具体而言,关于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与内侧主体、以及外侧主体相比,内方前端部以及外方前端部较低,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在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作用于侧边梁的前端时,能够使外方前端部和内方前端部大致同时开始变形。
因此,与内方前端部不变形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能够使经由前轮施加的前方碰撞载荷稳定地作用于外方前端部,并且能够通过内方前端部的变形以及外方前端部的变形稳定地吸收经由前轮作用于侧边梁的前方碰撞载荷。
而且,关于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外方前端部与内方前端部相比较低,因此与内方前端部相比能够使外方前端部积极地变形。因此,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相对于侧边梁内侧件的前端的变形量,能够增大侧边梁外侧件的前端的变形量。
由此,在与侧边梁的前端接触的前轮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进一步后退时,能够使前轮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因而,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能够兼顾经由前轮作用于侧边梁的前方碰撞载荷的吸收、以及防止前轮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侧边梁内侧件的内方前端部具备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侧边梁内侧件的内方前端部的上表面形成为具有比内方前端部的下表面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短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形状。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在前轮随着前方碰撞而后退时,能够使前轮率先抵接于与内方前端部相比、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较高的内侧主体,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内方前端部的下表面的变形吸收作用于内方前端部的前方碰撞载荷。
因此,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能够不损害内方前端部的前方碰撞载荷的吸收功能地确保内方前端部的变形量与外方前端部的变形量之差更大。
而且,内方前端部的下表面相对于内方前端部的上表面大幅变形,因此能够容易地将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后退的前轮向车辆下方引导。因而,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通过具有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比下表面短的上表面的内方前端部,能够防止前轮向车辆上方且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还具备左右一对铰链柱,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下端连结于侧边梁的前端附近,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以及侧边梁内侧件的内侧主体在多个位置紧固固定于铰链柱的下端。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例如与将铰链柱与侧边梁焊接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铰链柱与侧边梁的连结强度。因此,能够使外侧主体的前端附近以及内侧主体的前端附近、与外方前端部以及内方前端部相比进一步高刚性化。
由此,在随着前方碰撞而后退的前轮与侧边梁的前端接触时,能够抑制由于经由前轮作用于侧边梁的前端的前方碰撞载荷而导致外侧主体以及内侧主体变形。因此,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能够可靠地使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进一步后退的前轮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
而且,能够使作用于侧边梁的前端的前方碰撞载荷经由外侧主体、内侧主体、以及铰链柱传递到车身的更远方。因而,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通过将侧边梁紧固固定于铰链柱,能够可靠地防止前轮2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的上表面在俯视下,形成为具有从侧边梁内侧件的内侧主体的上表面与侧边梁内侧件的内方前端部的上表面的边界附近向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前端缘的形状。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能够使外侧主体中的上表面的前端缘作为将前轮向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引导的引导部发挥功能。
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使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后退的前轮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因而,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通过具有向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前端的外侧主体的上表面,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前轮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的前端附近的上表面,具备在主视时以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相对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车辆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分。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能够更大地确保外侧主体的前端附近的上表面的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以及截面面积。因此,能够提高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外侧主体的变形强度。
由此,车辆的车身构造能够使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后退的前轮沿外侧主体中的上表面的前端缘,更可靠地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因而,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通过设于外侧主体的倾斜部分,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前轮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的倾斜部分在主视时,形成为从与所述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相比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开始倾斜的形状。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能够不损害外侧主体的成形性地确保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外侧主体的变形强度,所以能够防止前轮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具体而言,例如在使外侧主体的倾斜部分形成为从上表面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开始倾斜的形状的情况下,倾斜部分中的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外侧主体中的车辆上方且车宽方向外侧的角部上。因此,倾斜部分中的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可能成为由于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而弯曲的弯曲点。
与此相对,由于将倾斜部分形成为从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相比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开始倾斜的形状,因此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难以形成弯曲点,因此能够稳定地确保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外侧主体的变形强度。
而且,由于能够抑制在外侧主体的上表面中,从比倾斜部分靠车辆后方的部分起至倾斜部分的形状变化变大,因此能够防止外侧主体的成形性降低。
因而,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将倾斜部分形成为从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相比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开始倾斜的形状,因此能够不损害外侧主体的成形性地确保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外侧主体的变形强度,因此能够稳定地防止前轮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还具备将形成于侧边梁的车辆上方的供乘员乘降的乘降口开闭自如地封闭的对开式的侧门、以及配设于侧边梁且与设于侧门的闩锁卡合的撞针,该撞针配设于与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中的倾斜部分相比靠车辆后方的上表面。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与在外侧主体的倾斜部分设有撞针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撞针的上端位置更靠车辆下方。因此能够防止乘员的乘降性由于撞针而降低。
由此,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能够不损害乘员的乘降性地通过倾斜部分提高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外侧主体的变形强度。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侧边梁具备:沿侧边梁内侧件的内侧主体的角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方加强部件;以及沿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的角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外方加强部件,内方加强部件以前端位于与内方前端部的后端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方式配设,外方加强部件以前端位于与外侧主体的前端相比靠车辆后方的方式配设。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能够抑制由外侧主体与内侧主体形成的闭合截面部的变形,能够更高效地控制前轮随着前方碰撞的移动。
具体而言,在经由前轮向侧边梁的前端作用前方碰撞载荷时,能够不阻碍内方前端部的变形地通过内方加强部件抑制内侧主体的变形。
另一方面,以前端与外侧主体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后方的方式配设有外方加强部件,因此在前方碰撞载荷作用于侧边梁的前端时,除了外方前端部之外,还能够使外侧主体的前端附近变形。
因此,能够使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进一步后退的前轮更稳定地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因而,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构造通过内方加强部件、以及外方加强部件,能够进一步吸收经由前轮作用于侧边梁的前方碰撞载荷,并且能够更稳定地防止前轮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兼顾经由前轮作用于侧边梁的前方碰撞载荷的吸收、以及防止前轮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的车辆的车身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右侧视下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铰链柱的下部附近的右侧视图。
图2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车宽方向外侧且车辆前方观察的侧部车身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在右侧视下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车辆后部中的侧部车身的右侧视图。
图4是在右侧视下表示取下后车门的状态下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车辆后部的侧部车身的右侧视图。
图5是在右侧视下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侧边梁的前端附近的右侧视图。
图6是图5中的A-A矢视剖面图。
图7是图4中的B-B矢视剖面图。
图8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车宽方向外侧且车辆上方观察的侧边梁的前端附近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车宽方向内侧且车辆上方观察的侧边梁的前端附近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图5中的C-C矢视剖面图。
图11是在右侧视下表示取下外侧主体的状态下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侧边梁的前端附近的右侧视图。
图12是在俯视下表示取下内侧主体以及外侧主体的状态下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侧边梁的前端附近的俯视图。
图13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中,前轮开始后退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中,开始变形的侧边梁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中,前轮向车宽方向外侧后退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以下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是通过对开式的侧门开闭自如地覆盖乘员乘降的车辆侧面的乘降口的车辆。关于这种车辆1的车身构造,使用图1至图12进行说明。
另外,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铰链柱3的下部附近的右侧视图,图2表示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车宽方向外侧且车辆前方观察的侧部车身的外观立体图,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中的侧部车身的右侧视图,图4表示取下后车门13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的侧部车身的右侧视图,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侧边梁5的前端附近的右侧视图。
而且,图6表示图5中的A-A矢视剖面图,图7表示图4中的B-B矢视剖面图,图8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车宽方向外侧且车辆上方观察的侧边梁5的前端附近的外观立体图,图9表示从本实施方式的车宽方向内侧且车辆上方观察的侧边梁5的前端附近的外观立体图,图10表示图5中的C-C矢视剖面图,图11表示取下外侧主体55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侧边梁5的前端附近的右侧视图,图12表示取下内侧主体53以及外侧主体55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侧边梁5的前端附近的俯视图。
此外,为了使图示明确,在图中,省略了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侧边梁5且成为侧边梁5的外观设计面的外面板的图示。而且,在图1以及图2中,省略了侧门的图示,在图3中,省略了后车门13的外面板的图示,并且在图5中,省略了铰链柱3的铰链柱外侧件32的图示。除此之外,为了使图示明确,在图8以及图9中,省略了铰链柱3的图示,并且在图8中,省略了焊接螺母N的图示。
此外,在图中,箭头Fr以及Rr表示前后方向,箭头Fr表示前方,箭头Rr表示后方。
而且,箭头Rh以及Lh表示宽度方向,箭头Rh表示右方向,箭头Lh表示左方向。除此之外,箭头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外侧。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具备配设于车辆前部的左右一对前轮2、在相对于前轮2向车辆后方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铰链柱3、从铰链柱3的上端向车辆后方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前立柱4、以及从铰链柱3的下端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边梁5。
而且,如图2以及图3所示,车辆1的车身构造具备与侧边梁5的后端接合并且覆盖配设于车辆后部的后轮(省略图示)的左右一对后轮罩6、与后轮罩6形成车辆后部的侧壁的后侧面板7、与后侧面板7形成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侧立柱8、以及将前立柱4的后端与侧立柱8的上端沿车辆前后方向连结的顶棚侧轨9。
并且,如图2所示,车辆1的车身构造为,左右的铰链柱3以及侧边梁5的前端经由形成车厢的前壁的面板部件即发动机隔板10而连结,左右的侧边梁5经由形成车厢的地板面的面板部件即底板11、以及与底板11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多个地板横梁12而连结。
而且,如图2至图4所示,车辆1的车身构造将由铰链柱3、侧边梁5、侧立柱8、前立柱4、以及顶棚侧轨9包围的开口形成为乘员乘降的乘降口S。
如图3所示,该乘降口S通过由配设于车辆后方侧的后车门13、以及配设于后车门13的车辆前方的前车门(省略图示)构成的侧门,被开闭自如地覆盖。
更详细地说,如图3以及图4所示,车辆1的侧门为所谓的对开式的侧门,即覆盖乘降口S的后部的后车门13经由车门铰链14被开闭自如地支承于侧立柱8,覆盖乘降口S的前部的前车门经由车门铰链(省略图示)被开闭自如地支承于铰链柱3。
接下来,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铰链柱3以及侧边梁5。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铰链柱3由配设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面板部件即铰链柱内侧件31、以及相对于该铰链柱内侧件31配设于车宽方向外侧的铰链柱外侧件32,形成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截面大致矩形的闭合截面形状。
如图5以及图6所示,铰链柱内侧件31形成为能够被后述的侧边梁5的侧边梁外侧件52与侧边梁内侧件51夹持的、具有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的形状。在该铰链柱内侧件31的下部,沿车辆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开口形成有四个插通孔(省略图示),该插通孔供用于紧固固定后述的侧边梁5的紧固螺栓T插通。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铰链柱外侧件32沿车宽方向的水平截面中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如图6所示,该铰链柱外侧件32的下部的车宽方向最外侧的面经由铰链柱加强件33,接合于侧边梁5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后述的侧边梁外侧件52的外方侧面部551)。
此外,侧边梁5配设为在俯视时相对于前轮2中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侧边梁5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位于向车宽方向内侧偏移的位置(参照图13)。另外,将乘降口S的后部中的成为下端缘的部分作为侧边梁5的后部,将与侧边梁5的后部相比靠车辆前方的部分作为侧边梁5的前部来进行说明。
如图4至图7所示,该侧边梁5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由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侧边梁内侧件51、以及相对于该侧边梁内侧件51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边梁外侧件52,形成为截面大致矩形的闭合截面形状。
而且,如图5、图8以及图9所示,侧边梁内侧件51由从侧边梁5的后端延伸至侧边梁5的前端附近的内侧主体53、以及与该内侧主体53的前端接合并形成侧边梁内侧件51的前端的内方前端部54构成。
另一方面,如图5、图8以及图9所示,侧边梁外侧件52由从侧边梁5的后端延伸至侧边梁5的前端附近的外侧主体55、以及与该外侧主体55的前端接合并形成侧边梁外侧件52的前端的外方前端部56构成。
即,侧边梁5由通过内侧主体53以及外侧主体55形成的侧边梁主体部、以及通过内方前端部54以及外方前端部56形成的侧边梁前端部构成。
另外,侧边梁5形成为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按照内侧主体53、外侧主体55、内方前端部54、外方前端部56的顺序阶段性地降低。换言之,侧边梁5形成为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按照外方前端部56、内方前端部54、外侧主体55、内侧主体53的顺序阶段性地增高。
具体而言,侧边梁5为,侧边梁内侧件51的内侧主体53由具有规定的厚度的超高拉力钢板(超高张力钢板)形成,内方前端部54由壁厚比内侧主体53的厚度稍厚的软钢板形成,侧边梁外侧件52的外侧主体55由壁厚比内侧主体53的厚度稍薄的超高拉力钢板形成,外方前端部56由壁厚比外侧主体55的厚度稍薄的软钢板形成。
若进一步详细叙述这种侧边梁5,则如图6以及图7所示,内侧主体53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的截面形状为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形成为具有从侧边梁5的后端至侧边梁5的前端附近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形状。
具体而言,如图6以及图7所示,内侧主体53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由成为侧边梁5中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的内方侧面部531、从该内方侧面部531的上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内方上表面部532、从该内方上表面部532向车辆上方延伸设置的突缘状的内方上侧突缘部533、从内方侧面部531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内方下表面部534、以及从该内方下表面部534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突缘状的内方下侧突缘部535一体形成。
如图5以及图8至图10所示,内方侧面部531以及内方上表面部532在侧视下,以其前端位于与铰链柱内侧件31中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相比靠车辆前方且与侧边梁5的前端相比稍靠车辆后方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而形成。
如图6、图7以及图9所示,内方上侧突缘部533从内方上表面部532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向车辆上方延伸设置。另外,如图4所示,内方上侧突缘部533形成为在侧边梁5的后部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比在侧边梁5的前部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长的形状。
而且,如图6以及图9所示,在内方上侧突缘部533的前端附近,在车宽方向上与铰链柱内侧件31的插通孔对置的位置,开口形成有四个供紧固螺栓T插通的螺栓插通孔533a。
内方下表面部534在俯视下,以前端位于相对于内方上表面部532的前端向车辆后方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而形成。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内方下侧突缘部535从内方下表面部534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
如图6、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上述构成的内侧主体53配设有以沿着内方侧面部531与内方上表面部532所成的角部的方式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方加强部件57。
如图6所示,内方加强部件57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由接合于内方侧面部53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大致平板状的部分、以及接合于内方上表面部532的下表面的大致平板状的部分形成为截面大致L状。
如图5、图11以及图12所示,该内方加强部件57配设成其前端位于与铰链柱内侧件31中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相比靠车辆前方且与内方前端部54的后端(后述的内方前端部54中的前端下表面部分543的后端)相比稍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此外,如图8以及图9所示,侧边梁内侧件51的内方前端部54面向前轮2,并且形成为与外方前端部56形成侧边梁5的前端部的形状。
具体而言,如图8以及图9所示,内方前端部54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厚度且面向前轮2的前端前表面部分541、与内方上表面部532接合的前端上表面部分542、与内方下表面部534接合的前端下表面部分543、与内方侧面部531接合的内侧突缘部分544、与内方上侧突缘部533接合的外侧突缘部分545、与铰链柱内侧件31接合的下侧突缘部分546、以及前侧突缘部分547一体形成。
如图8、图9、以及图12所示,前端上表面部分542以与内方上表面部532的前端附近重合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从前端前表面部分541的上端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形状。
如图5、图8、图9、以及图12所示,前端下表面部分543形成为后端位于与铰链柱内侧件31中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相比靠车辆前方且与前端上表面部分542的后端相比靠车辆后方的形状。
具体而言,前端下表面部分543以比前端上表面部分542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从前端前表面部分541的下端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
如图9以及图12所示,内侧突缘部分544形成为将从前端前表面部分541中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突缘状的部分、以及从前端下表面部分543中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向车辆上方延伸设置的突缘状的部分设为一体形成的形状。
如图8以及图11所示,外侧突缘部分545从前端上表面部分542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向车辆上方延伸设置地形成。该外侧突缘部分545以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内侧主体53的内方上侧突缘部533抵接的方式延伸设置。
如图9所示,下侧突缘部分546从前端下表面部分543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向车辆下方呈突缘状延伸设置地形成。
如图9所示,前侧突缘部分547从前端前表面部分541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向车辆前方呈突缘状延伸设置地形成。
此外,如图6以及图7所示,侧边梁外侧件52的外侧主体55形成为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的截面形状是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并且形成为具有外侧主体55的前端相对于内侧主体53的前端位于车辆后方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形状。
具体而言,如图6以及图7所示,外侧主体55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由成为侧边梁5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的外方侧面部551、从该外方侧面部551的上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外方上表面部552、从该外方上表面部552向车辆上方延伸设置的外方上侧突缘部553、从外方侧面部551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外方下表面部554、以及从该外方下表面部554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外方下侧突缘部555一体形成。
如图5以及图11所示,外方侧面部551在侧视下,以其前端位于与铰链柱内侧件31中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而形成。换言之,外方侧面部551以其前端与内侧主体53中的内方侧面部531的前端以及内方加强部件57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后方的位置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而形成。
如图10所示,外方上表面部552在俯视下,形成为具有朝向内侧主体53与内方前端部54的连结部分附近,从外方侧面部551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前端缘的形状。
而且,如图5、图6以及图8所示,在外方上表面部552,在从与侧立柱8的后端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至外方上表面部552的前端的范围,形成有从车宽方向外侧向车宽方向内侧且车辆上方倾斜的倾斜部分552a。
如图6所示,该倾斜部分552a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以连结外方上表面部552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以及外方上侧突缘部553的车辆上下方向大致中央的方式,从外方上表面部552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向车宽方向内侧且车辆上方倾斜的形状。
另外,如图5以及图8所示,倾斜部分552a的后部以脊线朝向外方上表面部552与外方上侧突缘部553的边界收敛的方式,形成为侧面视大致三角形状。
并且,如图2、图4以及图7所示,在侧边梁5的后部中的外方上表面部552配设有与设于后车门13的闩锁(省略图示)卡合的撞针15。
如图2以及图4所示,该撞针15由与侧边梁外侧件52的外方上表面部552连结的撞针基部15a、与设于后车门13的闩锁(省略图示)卡合的撞针主体15b、以及与该撞针主体15b相比配设于车辆后方且限制后车门13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的锁闩销(catcher pin)15c一体形成。
另外,如图2、图4以及图7所示,撞针基部15a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经由与侧边梁外侧件52形成闭合截面的撞针加强件16连结于外方上表面部552。
如图6至图8所示,外方上侧突缘部553从外方上表面部552中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向车辆上方延伸设置。另外,如图4所示,外方上侧突缘部553形成为侧边梁5的后部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比侧边梁5的前部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长的形状。
而且,如图6以及图8所示,在外方上侧突缘部553的前端附近,在车宽方向上与铰链柱内侧件31的插通孔对置的位置,开口形成有供紧固螺栓T插通的四个螺栓插通孔553a,并且在车宽方向外侧的面焊接有供紧固螺栓T螺合的焊接螺母N。
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该外方上侧突缘部553为,除了与铰链柱3连结的前端附近之外的侧边梁5的前部以及侧边梁5的后部直接地接合于侧边梁内侧件51的内方上侧突缘部533,与铰链柱3连结的前端附近经由铰链柱内侧件31接合于内方上侧突缘部533,并且通过紧固螺栓T被紧固固定。
如图10至图12所示,外方下表面部554形成为在与外方侧面部551的前端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端缘的形状。即,外方下表面部554形成为其前端缘位于与外方上表面部552相比靠车辆后方的位置的形状。
如图6至图8所示,外方下侧突缘部555从外方下表面部554中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地形成。如图7所示,该外方下侧突缘部555直接地接合于侧边梁内侧件51的内方下侧突缘部535。
如图6、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上述构成的外侧主体55配设有以沿着外方侧面部551与外方上表面部552所成的角部的方式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上侧外方加强部件58、以及以沿着外方侧面部551与外方下表面部554所成的角部的方式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下侧外方加强部件59。
如图6所示,上侧外方加强部件58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由与外方侧面部551中的车宽方向内侧接合的大致平板状的部分、与外方上表面部552的下表面接合的大致平板状的部分、以及与外方上侧突缘部553的下部中的车宽方向内侧接合的大致平板状的部分一体形成。如图5以及图11所示,该上侧外方加强部件58以其前端位于比外侧主体55的前端靠车辆后方且位于倾斜部分552a的后部的方式配设。
如图6所示,下侧外方加强部件59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通过接合于外方侧面部55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大致平板状的部分、以及接合于外方下表面部554的上表面的大致平板状的部分形成为截面大致L状。如图5以及图11所示,该下侧外方加强部件59以其前端位于与上侧外方加强部件58的前端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方式配设。
此外,如图8以及图9所示,侧边梁外侧件52的外方前端部56面向前轮2,并且形成为与内方前端部54形成侧边梁5的前端部的形状。
具体而言,如图8以及图9所示,外方前端部56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厚度且面向前轮2的前端前表面部分561、与外方下表面部554接合的前端下表面部分562、与外方侧面部551接合的前端侧面部分563、以及与铰链柱内侧件31接合的突缘部分564一体形成。
如图10所示,前端前表面部分561在俯视下配设于与内侧主体53中的内方上表面部532的前端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另外,前端前表面部分561形成为在俯视下车宽方向外侧相对于车宽方向内侧稍位于车辆后方的形状。
如图5以及图11所示,前端下表面部分562以与外侧主体55中的外方下表面部554的前端附近重合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从前端前表面部分561的下端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形状。
如图5以及图11所示,前端侧面部分563以与外侧主体55中的外方侧面部551的前端附近重合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从前端前表面部分561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形状。如图6、图8、以及图11所示,该前端侧面部分563接合于外方侧面部551中的车宽方向内侧。
如图5以及图11所示,突缘部分564形成为从前端前表面部分561中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向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突缘状的部分、与从前端下表面部分562的下端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突缘状的部分一体形成的形状。
如图10所示,该突缘部分564为,从前端前表面部分561延伸设置的部分经由铰链柱3的铰链柱内侧件31与外方前端部56的前侧突缘部分547接合,从前端下表面部分562延伸设置的部分经由铰链柱3的铰链柱内侧件31与外方前端部56的下侧突缘部分546接合。
接着,参照图13至图15详细地说明在上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例如由于小面积重叠碰撞,前轮2后退时的侧边梁5的变形状态以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的作用效果。
图13表示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构造中,前轮2开始后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4表示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始变形的侧边梁5的状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5表示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轮2向车宽方向外侧后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首先,在车辆1的车辆前部与被碰撞物碰撞时,例如如小面积重叠碰撞那样,若对前轮2施加相对较大的前方碰撞载荷,则前轮2如图13所示那样,以沿着箭头Y1方式向车辆后方开始后退。
而且,若前轮2与由内方前端部54的前侧突缘部分547、铰链柱3的铰链柱内侧件31、以及外方前端部56的突缘部分564形成的侧边梁5的突缘接触,则侧边梁5由于经由前轮2作用的前方碰撞载荷而开始变形。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关于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与内侧主体53、以及外侧主体55相比,内方前端部54、以及外方前端部56较低,因此关于侧边梁5,在内侧主体53、以及外侧主体55之前,内方前端部54、以及外方前端部56大致同时开始变形。
如图14所示,开始变形后的侧边梁5内方前端部54的前侧突缘部分547、以及外方前端部56的突缘部分564与铰链柱3的铰链柱内侧件31一同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变形。
而且,由于经由前轮2作用于侧边梁5的前方碰撞载荷,如图14所示,关于侧边梁5,内方前端部54的前端上表面部分542、以及前端下表面部分543变形。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内侧主体53相对于内方前端部54较高,并且内方前端部54的前端上表面部分542中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比前端下表面部分543中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短,因此关于内方前端部54,前端下表面部分543压曲变形,另一方面前端上表面部分542压溃那样变形。
之后,若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前轮2进一步后退,则前轮2向车辆后方按压外方前端部56,并且经由内方前端部54进一步向车辆后方按压内侧主体53。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外方前端部56相对于内侧主体53较低,并且上侧外方加强部件58、以及下侧外方加强部件59与外侧主体55的前端相比配设于车辆后方,因此如图15所示,关于侧边梁5,外方前端部56压溃那样变形,并且外侧主体55的前端附近压曲变形。
而且,在与铰链柱3相比靠车辆后方中,内侧主体53的内方上侧突缘部533与外侧主体55的外方上侧突缘部553的接合部分如图15所示那样,由于来自车辆前方的前方碰撞载荷而解除,产生所谓的开口变形。
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后退的前轮2通过相对于侧边梁5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外侧主体55中的外方上表面部552的前端形状,以被外方上表面部552的前端引导的方式,一边沿箭头Y2的方向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一边进一步后退。
如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在车辆前部与被碰撞物碰撞时,通过侧边梁5的变形吸收经由前轮2作用于侧边梁5的前方碰撞载荷,并且以引导前轮2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使其后退。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具备在车辆1的车宽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配设的左右一对前轮2、以及通过沿车宽方向接合的侧边梁外侧件52与侧边梁内侧件51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左右一对侧边梁5,侧边梁内侧件51由将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开口截面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而形成的内侧主体53、以及与内侧主体53的前端连结并且面向前轮2而成为侧边梁5的前端部分的内方前端部54构成,侧边梁外侧件52由将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开口截面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而形成的外侧主体55、以及与外侧主体55的前端连结并且面向前轮2而成为侧边梁5的前端部分的外方前端部56构成,内侧主体53、外侧主体55、内方前端部54、以及外方前端部56构成为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按照该顺序阶段性地降低,因此能够兼顾经由前轮2作用于侧边梁5的前方碰撞载荷的吸收、以及防止前轮2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与内侧主体53、以及外侧主体55相比,内方前端部54、以及外方前端部56较低,因此在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作用于侧边梁5的前端时,能够使外方前端部56与内方前端部54大致同时开始变形。
因此,与内方前端部54不变形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经由前轮2的前方碰撞载荷稳定地作用于外方前端部56,并且能够通过内方前端部54的变形以及外方前端部56的变形稳定地吸收经由前轮2作用于侧边梁5的前方碰撞载荷。
而且,关于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与内方前端部54相比,外方前端部56较低,因此与内方前端部54相比能够使外方前端部56积极地变形。因此,相对于侧边梁内侧件51的前端中的变形量,能够增大侧边梁外侧件52的前端中的变形量。
由此,在与侧边梁5的前端接触的前轮2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进一步后退时,能够使前轮2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能够兼顾经由前轮2作用于侧边梁5的前方碰撞载荷的吸收、以及防止前轮2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为,内方前端部54具备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对置的前端上表面部分542、以及前端下表面部分543,内方前端部54的前端上表面部分542形成为具有比内方前端部54的前端下表面部分543中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短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形状,因此在前轮2随着前方碰撞而后退时,能够使前轮2率先抵接于与内方前端部54相比、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较高的内侧主体53,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内方前端部54的前端下表面部分543的变形吸收作用于内方前端部54的前方碰撞载荷。
因此,能够不损害内方前端部54中的前方碰撞载荷的吸收功能地确保内方前端部54的变形量与外方前端部56的变形量之差更大。
而且,内方前端部54的前端下表面部分543相对于内方前端部54的前端上表面部分542大幅变形,因此能够容易地将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后退的前轮2向车辆下方引导。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通过具有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比前端下表面部分543短的前端上表面部分542的内方前端部54,能够防止前轮2向车辆上方且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具备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下端连结于侧边梁5的前端附近的左右一对铰链柱3,由于外侧主体55、以及内侧主体53在多个位置紧固固定于铰链柱3的下端,因此例如与将铰链柱3与侧边梁5焊接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铰链柱3与侧边梁5的连结强度。因此,能够使外侧主体55的前端附近以及内侧主体53的前端附近与外方前端部56、以及内方前端部54相比进一步高刚性化。
由此,在随着前方碰撞而后退的前轮2与侧边梁5的前端接触时,能够抑制由于经由前轮2作用于侧边梁5的前端的前方碰撞载荷而导致外侧主体55、以及内侧主体53变形。因此,能够可靠地使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进一步后退的前轮2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
并且,能够使作用于侧边梁5的前端的前方碰撞载荷经由外侧主体55、内侧主体53、以及铰链柱3传递到车身的更远方。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通过将侧边梁5紧固固定于铰链柱3,能够可靠地防止前轮2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为,外侧主体55的外方上表面部552在俯视下,形成为具有从内侧主体53的内方上表面部532与内方前端部54的前端上表面部分542的边界附近向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前端缘的形状,因此能够使外侧主体55中的外方上表面部552的前端缘作为将前轮2向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引导的引导部发挥功能。
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使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后退的前轮2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通过具有向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前端的外侧主体55的外方上表面部552,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前轮2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为,外侧主体55的前端附近的外方上表面部552具备在主视时以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相对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车辆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分552a,因此能够更大地确保外侧主体55的前端附近的外方上表面部552的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以及截面面积。因此,能够提高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外侧主体55的变形强度。
由此,能够使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而后退的前轮2沿外侧主体55中的外方上表面部552的前端缘,更可靠地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通过设于外侧主体55的倾斜部分552a,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前轮2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为,外侧主体55的倾斜部分552a在主视时,形成为从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相比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倾斜的形状,因此能够不损害外侧主体55的成形性地确保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外侧主体55的变形强度,所以能够防止前轮2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具体而言,例如在使外侧主体55的倾斜部分552a形成为从外方上表面部552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倾斜的形状的情况下,倾斜部分552a中的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外侧主体55中的车辆上方且车宽方向外侧的角部上。因此,倾斜部分552a中的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可能成为由于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而弯曲的弯曲点。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倾斜部分552a形成为从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相比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倾斜的形状,因此弯曲点难以形成。因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能够稳定地确保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外侧主体55的变形强度。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能够抑制在外侧主体55的外方上表面部552中,从比倾斜部分552a靠车辆后方的部分起至倾斜部分552a的形状变化变大,因此能够防止外侧主体55的成形性降低。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将倾斜部分552a形成为从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相比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倾斜的形状,因此能够不损害外侧主体55的成形性地确保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外侧主体55的变形强度。其结果,能够稳定地防止前轮2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具备将形成于侧边梁5的车辆上方的供乘员乘降的乘降口S开闭自如地封闭的对开式的侧门、以及配设于侧边梁5且与设于侧门的闩锁卡合的撞针15,撞针15配设于与外侧主体55中的倾斜部分552a相比靠车辆后方的外方上表面部552,因此与在外侧主体55的倾斜部分552a设有撞针15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撞针15的上端位置更靠车辆下方。
因此,能够防止乘员的乘降性由于撞针15而降低。由此,能够不损害乘员的乘降性地通过倾斜部分552a提高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外侧主体55的变形强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为,侧边梁5具备沿内侧主体53的角部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方加强部件57、以及沿外侧主体55的角部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上侧外方加强部件58,内方加强部件57以前端位于与内方前端部54的后端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方式配设,上侧外方加强部件58以前端位于与外侧主体55的前端相比靠车辆后方的方式配设,因此能够抑制由外侧主体55与内侧主体53形成的闭合截面部的变形,能够更高效地控制前轮2随着前方碰撞的移动。
具体而言,在经由前轮2向侧边梁5的前端作用前方碰撞载荷时,能够不阻碍内方前端部54的变形地通过内方加强部件57抑制内侧主体53的变形。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前端与外侧主体55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后方的方式配设有上侧外方加强部件58,因此在前方碰撞载荷作用于侧边梁5的前端时,除了外方前端部56之外,还能够使外侧主体55的前端附近变形。
因此,能够使随着前方碰撞的进行进一步后退的前轮2更稳定地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车身构造通过内方加强部件57、以及上侧外方加强部件58,能够进一步吸收经由前轮2作用于侧边梁5的前方碰撞载荷,并且能够更稳定地防止前轮2向车宽方向内侧后退。
这里,在本发明的构成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对应中,本发明的内方前端部的上表面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内方前端部54的前端上表面部分542对应,以下同样,内方前端部的下表面与内方前端部54的前端下表面部分543对应,外侧主体的上表面与外侧主体55的外方上表面部552对应,内侧主体的上表面与内侧主体53的内方上表面部532对应,内方前端部的上表面与内方前端部54的前端上表面部分542对应,外方加强部件与上侧外方加强部件58对应,但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能够获得多种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侧边梁5设为:侧边梁内侧件51的内侧主体53由具有规定的厚度的超高拉力钢板形成;内方前端部54由壁厚比内侧主体53的厚度稍厚的软钢板形成;侧边梁外侧件52的外侧主体55由壁厚比内侧主体53的厚度稍薄的超高拉力钢板形成;外方前端部56由壁厚比外侧主体55的厚度稍薄的软钢板形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以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按照内侧主体53、外侧主体55、内方前端部54、外方前端部56的顺序阶段性地降低的方式来形成内侧主体53、外侧主体55、内方前端部54、以及外方前端部56的形状。
或者也可以通过相同材料但壁厚不同,或相同壁厚但材料不同,构成为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所对应的变形强度按照内侧主体53、外侧主体55、内方前端部54、外方前端部56的顺序阶段性地降低。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
2…前轮
3…铰链柱
5…侧边梁
13…后车门
15…撞针
51…侧边梁内侧件
52…侧边梁外侧件
53…内侧主体
54…内方前端部
55…外侧主体
56…外方前端部
57…内方加强部件
58…上侧外方加强部件
532…内方上表面部
542…前端上表面部分
543…前端下表面部分
552…外方上表面部
552a…倾斜部分
S…乘降口

Claims (8)

1.一种车辆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通过沿车宽方向接合的侧边梁外侧件与侧边梁内侧件形成了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左右一对侧边梁,
所述侧边梁内侧件由内侧主体和内方前端部构成,所述内侧主体是将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开口截面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而形成的,所述内方前端部与所述内侧主体的前端连结并且面向左右一对前轮,成为所述侧边梁的前端部分,
所述侧边梁外侧件由外侧主体和外方前端部构成,所述外侧主体是将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开口截面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而形成的,所述外方前端部与所述外侧主体的前端连结并且面向左右一对前轮,成为所述侧边梁的前端部分,
所述侧边梁内侧件的所述内侧主体、所述侧边梁外侧件的所述外侧主体、所述侧边梁内侧件的所述内方前端部、以及所述侧边梁外侧件的所述外方前端部构成为,与来自车辆前方的按压载荷对应的变形强度按照所述内侧主体、所述外侧主体、所述内方前端部、以及所述外方前端部的顺序阶段性地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方前端部具备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
所述内方前端部的所述上表面形成为具有比所述内方前端部的所述下表面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短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左右一对铰链柱,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下端连结于所述侧边梁的前端附近,
所述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以及所述侧边梁内侧件的内侧主体在多个位置紧固固定于所述铰链柱的下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的上表面在俯视下形成为具有从所述侧边梁内侧件的内侧主体的上表面与所述侧边梁外侧件的内方前端部的上表面的边界附近向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前端缘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的前端附近的上表面具备在主视时以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相对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车辆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的所述倾斜部分在主视时形成为从与所述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相比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开始倾斜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对开式的侧门,将在所述侧边梁的车辆上方形成的供乘员乘降的乘降口开闭自如地封闭;以及
撞针,配设于所述侧边梁,且与设置于所述侧门的闩锁卡合,
该撞针配设于与所述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中的所述倾斜部分相比靠车辆后方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边梁具备:
沿所述侧边梁内侧件的内侧主体的角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方加强部件;以及
沿所述侧边梁外侧件的外侧主体的角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外方加强部件,
所述内方加强部件被配设成其前端位于与所述内方前端部的后端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
所述外方加强部件被配设成其前端位于与所述外侧主体的前端相比靠车辆后方的位置。
CN201980032919.XA 2018-05-23 2019-05-22 车辆的车身构造 Active CN112119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8722A JP7043972B2 (ja) 2018-05-23 2018-05-23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2018-098722 2018-05-23
PCT/JP2019/020256 WO2019225642A1 (ja) 2018-05-23 2019-05-22 車両の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9003A CN112119003A (zh) 2020-12-22
CN112119003B true CN112119003B (zh) 2023-02-10

Family

ID=68616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2919.XA Active CN112119003B (zh) 2018-05-23 2019-05-22 车辆的车身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3870B2 (zh)
EP (1) EP3782880B1 (zh)
JP (1) JP7043972B2 (zh)
CN (1) CN112119003B (zh)
WO (1) WO20192256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4538B2 (en) * 2019-05-24 2021-08-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flange extrusion mem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4672U (ja) * 1983-07-28 1985-02-2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3514033B2 (ja) * 1996-04-25 2004-03-3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シル補強構造
JP3607974B2 (ja) * 1999-01-13 2005-01-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の下部構造
JP3765238B2 (ja) * 2001-02-27 2006-04-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256838B2 (ja) * 2008-04-22 2013-08-0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5228864B2 (ja) * 2008-12-09 2013-07-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ッカ構造
US20100207428A1 (en) * 2009-02-16 2010-08-1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id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JP5354360B2 (ja) 2009-05-19 2013-11-2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下部構造
JP5487236B2 (ja) * 2012-04-05 2014-05-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JP5954109B2 (ja) * 2012-10-24 2016-07-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側部構造
JP6024672B2 (ja) 2012-10-29 2016-11-1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2979958B1 (en) * 2013-03-26 2017-10-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utomobile body lateral-portion structure
JP5987800B2 (ja) * 2013-08-21 2016-09-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KR101482462B1 (ko) * 2013-12-20 2015-01-13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자동차 사이드실 내부 보강재 및 제작방법
JP6476778B2 (ja) * 2014-11-14 2019-03-06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サイドシル構造
JP6187487B2 (ja) * 2015-01-21 2017-08-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6172179B2 (ja) * 2015-02-25 2017-08-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DE102015113810A1 (de) * 2015-08-20 2017-03-0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chweller für ein Fahrzeug
JP6299705B2 (ja) * 2015-08-21 2018-03-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下部構造
US9694853B2 (en) * 2015-11-25 2017-07-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Underbody mounted rim engagement member
JP6211107B2 (ja) * 2016-01-14 2017-10-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2880A4 (en) 2021-07-14
US11273870B2 (en) 2022-03-15
WO2019225642A1 (ja) 2019-11-28
CN112119003A (zh) 2020-12-22
EP3782880B1 (en) 2023-11-29
JP7043972B2 (ja) 2022-03-30
JP2019202637A (ja) 2019-11-28
US20210086836A1 (en) 2021-03-25
EP3782880A1 (en) 202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5543B2 (en) Sid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EP3431371B1 (en) Vehicle lower portion structure
RU2613750C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боковой части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EP2216237B1 (en) Pillar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US8960780B2 (en) Vehicle side body structure
AU705222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car body, and method of absorbing impact by means of the front structure
US5653495A (en) Reinforced door aperture frame for reducing deformation from offset collisions
JP5407372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4286884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12660244B (zh) 一种偏置碰防撞车体结构
CN108556924B (zh) 一种提高40%偏置碰安全性能的a柱结构
US10625581B2 (en) Vehicle lateral structure
EP3587156B1 (e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and vehicle
CN112119003B (zh) 车辆的车身构造
US11142252B2 (en)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JP2017171003A (ja) 車体の側部構造
CN112078664A (zh) 侧部车身结构
JP4083078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US11718350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CN218287395U (zh) 一种可保护乘员的车门卡钩及车门
US20220315121A1 (en)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US20230399054A1 (en) Vehicle-body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05081853A (ja) 自動車の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CN117341828A (zh) 车辆侧面结构
CN114074712A (zh) 中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