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7957B - 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7957B
CN112117957B CN202010043154.4A CN202010043154A CN112117957B CN 112117957 B CN112117957 B CN 112117957B CN 202010043154 A CN202010043154 A CN 202010043154A CN 112117957 B CN112117957 B CN 112117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meter cylindrical
cylindrical portion
small
solar cell
cel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31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7957A (zh
Inventor
河边匡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7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7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7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7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1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the groun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56Screw pi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1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extending in directions away from a supporting surface
    • F24S25/13Profile arrangements, e.g. tru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1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fixing to the ground or to building structures
    • F24S25/617Elements driven into the ground, e.g. anchor-piles; Foundations for supporting elements; 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s to the ground or to flat horizontal surfa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200/00Geometr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E02D2200/16Shapes
    • E02D2200/1671Shapes helical or spir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及其使用方法,太阳光发电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在主要将钢材等组合而形成的台架上载置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将从台架垂下的螺旋桩等台架支柱打入地面而固定,但是在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浮沉防止的以往的发明中,有时难以后安装。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由小径圆筒部和一对对开状的大径圆筒部构成,该大径圆筒部能够沿轴向分割并能够包覆台架支柱,该小径圆筒部相对于大径圆筒部的轴向而向两侧倾斜设置且能够供地下埋入用的固定桩插通,在一对大径圆筒部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穿设有贯通孔,由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容易地后安装。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固定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光发电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在主要将钢材等组合而形成的台架上载置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将从台架垂下的螺旋桩等台架支柱打入地面而固定。
然而,这样固定的太阳能电池板由于台风等风灾而有时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即,太阳能电池板有时也设置在与生活环境接近的场所,但是由于强风等而太阳能电池板可能会与台架、螺旋桩一起上浮、倒伏,非常危险。
为了防止这样的风灾,存在用于将螺旋桩固定的发明(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文献1提出了螺旋桩用浮沉防止零件,与成为结构物的基础部分的螺旋桩成为一体地使用,具备供所述螺旋桩插入的圆筒形的插入筒、从所述插入筒延伸出且在将所述螺旋桩垂直地竖立时从所述螺旋桩向水平分离的方向扩展的浮沉防止板、设置于所述插入筒并与设置于所述螺旋桩的孔连通而能够进行螺栓紧固的固定用孔。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66844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文献1的发明,通过从供螺旋桩插入的插入筒延伸出的浮沉防止板,能够抑制螺旋桩的上浮、下沉,但是在该发明中,存在螺旋桩贯入于地面之后难以后安装地进行该螺旋桩用浮沉防止零件的设置的情况。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后安装于现存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并能够牢固地将该台架支柱固定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第一方案的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用具由小径圆筒部和一对对开状的大径圆筒部构成,该大径圆筒部能够沿轴向分割并能够包覆台架支柱,该小径圆筒部相对于大径圆筒部的轴向而向两侧倾斜设置且能够供地下埋入用的固定桩插通,在一对大径圆筒部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穿设有贯通孔。
第二方案的发明以第一方案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两个小径圆筒部能够沿横轴方向分割。
第三方案的发明以第一或第二方案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两个小径圆筒部呈斜交叉状地设置。
第四方案的发明以第一或第二方案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两个小径圆筒部沿大致相同方向设置。
第五方案的发明以第一至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大径圆筒部及小径圆筒部由铸件构成。
第六方案的发明以第一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径圆筒部与所述小径圆筒部的连接部位焊接有连接构件。
第七方案的发明以第一至第六方案中任一方案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用具还具备向两个小径圆筒部插通的地下埋入用的固定桩。
第八方案的发明以第七方案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桩的前端部以螺旋状设置有槽,在固定桩的后端部设置有凸缘。
第九方案的发明以第一至第八方案中任一方案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大径圆筒部、小径圆筒部、固定桩由具有防锈性的材质构成或者被实施防锈处理。
第十方案的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使用方法,使用第一至第九方案中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从台架支柱的两侧将一对对开状的大径圆筒部包覆的工序;向穿设于一对对开状的大径圆筒部的贯通孔插入固定用具并固定于台架支柱的工序;向小径圆筒部插通地下埋入用的固定桩的工序;及将固定桩埋入于地下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的发明,通过简易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后安装于现存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台架支柱,而且,通过倾斜的小径圆筒部能够将固定桩倾斜地埋入于地面,因此能够将台架支柱牢固地固定于地面。
根据第二方案的发明,保存、搬运等变得便利。
根据第三方案的发明,能够对应于贯入固定桩的地面或设置环境等来选择打入固定桩的场所。
根据第四方案的发明,能够对应于贯入固定桩的地面或设置环境等来选择打入固定桩的场所。
根据第五方案的发明,能够大量生产。
根据第六方案的发明,能够使小径圆筒部与大径圆筒部的连接部牢固,而且,无论从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倾斜方向中的哪个方向,都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而且,对于振动或扭转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
根据第七方案的发明,通过使用棒状的钢管等,能够牢固地固定。
根据第八方案的发明,固定桩向地下的打入变得容易,而且,在向地下打入后难以脱离。
根据第九方案的发明,能够防止大径圆筒部、小径圆筒部、固定桩的生锈。
在第十方案的发明中,能够设置发挥各效果的第一方案至第七方案的发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分割的状态的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侧视图,图1(b)是分割的状态的实施例2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侧视图。
图2(a)是结合的状态的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侧视图,图2(b)是结合的状态的实施例2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侧视图。
图3(a)是图2(a)的主视图,图3(b)是图2(b)的主视图。
图4(a)是在大径圆筒部与小径圆筒部的连接部位焊接有连接构件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4(b)是在大径圆筒部与小径圆筒部的连接部位焊接有连接构件的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a)是图2(a)的俯视图,图5(b)是图2(b)的俯视图。
图6(a)是图4(a)的俯视图,图6(b)是图4(b)的俯视图。
图7是将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大径圆筒部安装于台架支柱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将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大径圆筒部安装于台架支柱、将固定桩插通于小径圆筒部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向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小径圆筒部插通固定桩并打入于地面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的主视图。
图11是将实施例2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大径圆筒部安装于台架支柱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将实施例2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大径圆筒部安装于台架支柱、将固定桩插通于小径圆筒部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向实施例2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小径圆筒部插通固定桩并打入于地面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3的主视图。
图15是图示了在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设置有实施例1的状态的主视图、及图示了设置有实施例2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图示了在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设置有实施例2的状态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
2:主体部
3:大径圆筒部
3X:轴向
4:分割线
5:贯通孔
7:连接构件
10:小径圆筒部
10Y:横轴方向
11:插通孔
14:分割线
20:固定桩
21:前端部
22:主体部
23:后端部
30:太阳能电池板
31:台架
32:纵框架
33:横框架
34:台架支柱
35:其他的支柱构件
36:螺旋桩
37:前端部
38:槽
39:主体部
40:后端部
45:凸缘
50:地面
51:地下
θ:角度
X:上下方向
Y:左右方向
Z:倾斜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将太阳光能量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系统中,设置于屋外的太阳能电池板30载置固定于将钢材等组合而成的台架31上。作为该台架31的结构,可列举例如使横框架33组合地配置在纵框架32上,多根台架支柱34(螺旋桩36、其他的支柱构件35等)从纵框架32经由各构件等而延设垂下等的结构。并且,这多根螺旋桩36等的台架支柱34通过埋入于地下51而设置于屋外,在横框架33上载置固定太阳能电池板30。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板30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1除了主要由大径圆筒部3及小径圆筒部10构成的主体部2之外,由固定桩20等构成。本发明主要分为实施例1~实施例2,对于各实施例适当进行说明。
(大径圆筒部)
大径圆筒部3是对载置太阳能电池板30的台架31进行支承并能够将埋入于地下51的螺旋桩36等的台架支柱34包覆的一对对开状的圆筒。换言之,从图1(a)、图1(b)等可知,圆筒由沿轴向3X分割成两部分的两分割体构成。换言之,以将大径圆筒部3的外周的两个部位作为两端部的分割线4为基准,将能够分割的两个分割体组合而构成(参照图5(a)、图5(b))。
将一对对开状的圆筒结合后的状态的大径圆筒部3的内径只要能够将台架支柱34包覆即可,可以为任意的尺寸的内径。因此,可以对应于太阳能电池板30用的台架支柱34(螺旋桩36)的外径而适当选择使用。例如,虽然可考虑从48.6毫米~140毫米左右的内径,但列举76毫米左右的内径。
大径圆筒部3的轴向3X的长度可考虑例如200毫米左右的长度,但是该长度也可以适当选择使用。
大径圆筒部3的壁厚可考虑5毫米左右的壁厚,但是该长度也可以适当选择使用。
另外,在大径圆筒部3(两分割体)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穿设有贯通孔5。该贯通孔5由铸模形成,而且,或者,也可以通过使装配于钻头的钻头刀旋转或者利用冲床进行冲裁等来穿设。并且,向该贯通孔5插入螺钉、螺栓等固定用具(未图示)而能够将大径圆筒部3固定于台架支柱34。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是在一对大径圆筒部3具备将两分割体结合的结合部的结构。该卡合部在一对大径圆筒部3分别具备穿设有比大径圆筒部3的外周突出的螺纹孔的凸缘,通过将两螺纹孔对合并利用紧固用螺钉安装而将一对大径圆筒部3一体化。
(小径圆筒部)
小径圆筒部10是能够供后述的地下埋入用的固定桩20插通的圆筒,相对于大径圆筒部3的轴向3X而向两侧倾斜设置。即,小径圆筒部10在两个部位设置,但是这两个部位的小径圆筒部10隔着大径圆筒部3而面对。
小径圆筒部10相对于大径圆筒部3的轴向3X的倾斜角度θ优选为30度左右,但是没有限定为该角度θ。例如,也可以为20度~45度左右。具体而言,该角度θ以大径圆筒部3的分割线4为基准进行计测(参照图2(a)、图2(b))。
除了图2(a)等图示那样的相对于大径圆筒部3的轴向3X而两个小径圆筒部10、10斜交叉状地设置的结构之外,也存在图2(b)等图示那样的沿大致相同方向设置的结构。在将地下51埋入用的固定桩打入时,可以根据地面50的状况而适当选择固定桩20的朝向(参照图15、图16)。
小径圆筒部10的内径只要能够供地下51埋入用的固定桩20插通即可,可以为任意的尺寸的内径。因此,可以对应于地下51埋入用的固定桩20的外径而适当选择。小径圆筒部10的内径可考虑例如21.7毫米~140毫米左右的内径。
小径圆筒部10的内径通常比大径圆筒部3的内径小,但也可以是小径圆筒部10的内径与大径圆筒部3的内径大致相同,小径圆筒部10的内径比大径圆筒部3的内径大。
小径圆筒部10的壁厚可考虑3毫米~5毫米左右的壁厚,可以适当选择。
另外,小径圆筒部10的轴向的长度可以与大径圆筒部3的轴向3X的长度大致相同,也可以比大径圆筒部3的轴向3X的长度短。
两个小径圆筒部10、10设置于大径圆筒部3,但是从图1(a)、图1(b)可知,该小径圆筒部10以在横轴方向10Y上被分割的状态设置于各对开状的圆筒。即,在一方的对开状的圆筒的上方及其相反侧的下方设置沿横轴方向10Y进行了分割的小径圆筒部10。而且,在另一方的对开状的圆筒的下方及其相反侧的上方设置沿横轴方向10Y进行了分割的小径圆筒部10。并且,当使一方的对开状的圆筒(大径圆筒部3)与另一方的对开状的圆筒(大径圆筒部3)对合时,沿横轴方向10Y进行了分割的各小径圆筒部10也被对合,成为在轴向上变长的状态的小径圆筒部10。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分割的小径圆筒部10的轴向上的长度,可考虑大径圆筒部3的轴向3X上的长度的大致一半程度的长度。因此,例如,可考虑100毫米左右的长度。
这样,在将两个小径圆筒部10、10以分割线14为界沿横轴方向10Y进行了分割的结构的情况下,在保存、搬运等方面便利。
各小径圆筒部10、10的设置位置可以为大径圆筒部3的上方和下方中的任一者,它们的组合可以自由选择。总之,只要在沿横轴方向10Y进行了分割的小径圆筒部10对合的状态下固定桩20能够插通即可。
虽然说明了将两个小径圆筒部10、10沿横轴方向10Y分割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不将小径圆筒部10沿横轴方向10Y分割,在任一个对开状的圆筒设置一个小径圆筒部10,在另一个对开状的圆筒设置另一个小径圆筒部10的结构。
(材质等)
作为大径圆筒部3及小径圆筒部10的材质,由各种钢材、不锈钢材料、铸件材料、铸钢材料等构成。在它们之中,优选铬锰钢、铬钒钢、硅铬钢、马氏体系不锈钢等。而且,作为铸件材料,优选片状石墨铸铁、球状石墨铸铁、CV铸铁、硼铸铁等。此外,也可以通过FRP等的树脂成形。
大径圆筒部3及小径圆筒部10除了铸造之外,也可以将材料通过冲压成形、切削等制法来制造。而且,除了将大径圆筒部3及小径圆筒部10通过铸造进行一体成形之外,也可以将小径圆筒部10焊接结合于大径圆筒部3。
大径圆筒部3及小径圆筒部10的上方、下方的端部的配置关系如果设为例如大径圆筒部3的上方的端部与两个小径圆筒部10、10的上方的端部大致齐平的配置关系,而且大径圆筒部3的下方的端部与两个小径圆筒部10、10的下方的端部大致齐平的配置关系,则在保存、搬运等方面便利。
如已述那样,两个小径圆筒部10、10设置于大径圆筒部3,但也可以在大径圆筒部3与小径圆筒部10的连接部位焊接(堆焊)连接构件7。通过该堆焊,两者的接合变得牢固。即,例如,在将两个小径圆筒部10、10及大径圆筒部3进行了铸造等的情况下,使连接部牢固,而且,无论从上下方向X、左右方向Y、倾斜方向Z中的哪个方向都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而且,对于振动、扭转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
作为连接构件7,可考虑例如焊接金属、金属粉末等,但是只要通过利用焊接等安装连接构件7而能够将大径圆筒部3与小径圆筒部10牢固地连接即可,可以为任意的原料。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作为连接构件7的堆焊部,只要大径圆筒部3与小径圆筒部10的连接变得牢固即可,也可以不是图中那样的形状,可以为任意的形状。
(固定桩)
固定桩20是为了与主体部2一起使用并将太阳能电池板30用的台架支柱34即螺旋桩36等牢固地固定(防脱)于地面50而向地下51贯入的地下51埋入用的桩。作为其结构,可分类成向地下51贯入的一侧的前端部21、与该前端部21相连的主体部22、以及与该主体部22相连的后端部23。固定桩20在使用时向地下51贯入,因此也可以形成为如下形状:除了主要是前端部21的前端尖锐的形状(尖端)之外,为不尖锐的平坦的形状,即圆柱状。
另外,在后端部23也可以设置凸缘(未图示)。例如,在固定桩20的后端部23设置穿设有螺纹孔的凸缘,另一方面,在将固定桩20打入时在凸缘相接的小径圆筒部10的上方的端面穿设螺纹孔,通过将两螺纹孔对合并利用紧固用螺钉安装而将固定桩20与小径圆筒部10牢固地一体化。
固定桩20除了从前端部21至后端部23为笔直形状(棒状的钢管)的结构之外,也可列举在前端部21等呈螺旋状地设有槽的螺旋桩那样的结构(未图示)。在这样的螺旋桩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设为除了前端部21之外,在主体部22也呈螺旋状地设有槽的结构。即,除了仅在前端部21的外周呈螺旋状地设置槽之外,还可以在前端部21及主体部22的外周呈螺旋状地设置槽。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图示,但是在使用在主体部22等设有螺旋状的槽的固定桩20的情况下,小径圆筒部10也可以在内部螺设有与槽螺合的槽。
在固定桩20为笔直形状的情况下,固定桩20的外径主要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2368455650000121
(48.6π)的桩,但也可以使用任意的外径的桩。
作为太阳能电池板30用的台架支柱34,可列举公知的螺旋桩36或此外在其竖立设置的其他的支柱构件35等。作为螺旋桩36,通常存在如下结构:被分类成向地下51贯入一侧的具备槽的前端部37、与该前端部37相连的主体部39、以及与该主体部39相连的后端部40,在后端部40具备凸缘45,在该凸缘45设置用于供螺钉等固定构件插通的孔。将在向地下51贯入的螺旋桩36的凸缘45上竖立设置的其他的支柱构件35通过螺钉等固定构件固定,在其上组合钢材等而形成台架31,在该台架31载置太阳能电池板30(参照图15、图16)。
(使用方法:设置方法)
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1的使用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图16中,图示出未在大径圆筒部3与小径圆筒部10的连接部位焊接连接构件7的实施例1、实施例2。
首先,如图7、图11中图示那样,对于现存的向地面50贯入的螺旋桩36等的太阳能电池板30用的台架支柱34,从台架支柱34的两侧包覆一对对开状的大径圆筒部3、3(两分割体)。在包覆时,向在两大径圆筒部3、3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穿设的贯通孔5插入螺钉、螺栓等固定用具(未图示)而能够将两大径圆筒部3、3固定于台架支柱34。通过该工序,进行两大径圆筒部3、3的相对于台架支柱34的定位(参照图8、图12)。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现场,也可以在螺旋桩36等的太阳能电池板30用的台架支柱34上穿设螺钉、螺栓用的孔。
接下来,向小径圆筒部10插通地下51埋入用的固定桩20,但这是将固定桩20的前端部21从小径圆筒部10的上方的插通孔11插入插通,并使其到达地面50。在固定桩20及小径圆筒部10具有槽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固定桩20的主体部22的槽沿着小径圆筒部10的槽旋转来插通。即,通过该工序而固定桩20插通于小径圆筒部10。
并且,将固定桩20埋入于地下51(参照图9、图13)。从前端部21埋入于地下51,根据状况而埋入至主体部22。在打入固定桩20时,利用锤子等击打后端部23。需要说明的是,在打入固定桩20时,在固定桩20的后端部23的附近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气锤等。
在前端部21设有螺旋状的槽的螺旋桩那样的结构的固定桩20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固定桩20向地面50刺入,然后,通过使固定桩20自身旋转而向地下贯入。
通过该工序,向地下51埋入固定桩20,并牢固地固定(参照图9、图13)。
固定桩20相对于地面50向倾斜方向Z倾斜配置。在使用两个小径圆筒部10、10呈斜交叉状地设置的实施例1的情况下,两个固定桩20、20交叉地配置(参照图9、图10)。在使用两个小径圆筒部10、10沿大致相同方向设置的实施例2的情况下,两个固定桩20、20平行地配置(参照图13、图14)。
太阳能电池板30是在太阳光下使用的构件,因此有时也设置在屋外,特别是沿着海岸这样的场所,支承太阳能电池板30的台架31、台架支柱34会暴露于雨水、盐害中,可想到会发生腐蚀劣化的情况。因此,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1即大径圆筒部3及小径圆筒部10中,也可以使用具有防锈性、防腐蚀性的不锈钢、或除了具有防锈性之外还具有耐磨损性、耐腐蚀性的炮铜等材料。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实施熔融锌镀敷处理、涂层处理等防锈性高的表面及/或背面处理。
关于固定桩20,也可考虑实施具有防锈性的熔融锌镀敷处理。而且,为了防止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引起的腐蚀,也可以实施防蚀性高的涂料的涂布、涂层等。因此,例如,也可以对于固定桩20的向地下51贯入的部位涂布防蚀性高的涂料,对于从地下51露出的部位实施熔融锌镀敷处理。
虽然也可以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30用的台架支柱34的部位的地下51在保持原样的土壤的状态下贯入固定桩,但是通过使地基变硬而能够牢固地将台架支柱34固定。例如,也可以使用将土挖出并向该土中混合水泥而成的水泥土。
在曝露于风雨下的屋外设置本发明的情况下,在大径圆筒部3与台架支柱34之间、或在小径圆筒部10与固定桩20之间有时会侵入雨或泥,但是通过设置橡胶制或树脂制等的防雨罩、防泥罩(未图示)而能够防止雨或泥向大径圆筒部3与台架支柱34(螺旋桩36)之间、或向小径圆筒部10与固定桩20之间的侵入。例如,可列举为穿设有能够供固定桩20插通的孔的环状并能够将大径圆筒部3与台架支柱34(螺旋桩36)的间隙、小径圆筒部10与固定桩20的间隙覆盖的结构等。
固定桩20并不拘泥于各规格钢管、配管用钢管、附带有螺旋槽的钢管等各种钢管、钢管桩、打入桩、管等的名称,只要能够实现作为固定桩20的目的即可,可以为任意的结构。而且,固定桩20的前端部21为了容易向地下51贯入而也可以设为尖细形状。
在太阳能电池板30,特别是将多个太阳能电池板30组合而成的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30的面积也扩大,台架31自身也变大。因此,希望针对有可能会带来极大的损害的风灾等的对策。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后安装于现存的台架支柱34,即使在太阳能电池板30的背面受到强风的情况下,也能够牢固地将台架支柱34固定。
本发明的尺寸可以任意变更,因此也可以设为支承各种直径的支柱的结构。而且,作为台架支柱34的螺旋桩36的包覆大径圆筒部3、3的部位除了对应于圆柱形状之外,也可以对应于角柱的情况。例如,也可以考虑在对开状的大径圆筒部3的内侧夹设呈按照角柱的形状的形成为“コ”字状的内壁构件的结构(未图示)。
另外,关于用途,也是除了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之外,也作为农业用支柱的固定用具而使用的情况也为本发明的范畴。
以上,基于各实施例而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施加变更,也可以将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或者将其他的公知或周知的技术组合。

Claims (9)

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用具由小径圆筒部和一对对开状的大径圆筒部构成,该大径圆筒部能够沿轴向分割并能够包覆所述台架支柱,该小径圆筒部相对于所述大径圆筒部的轴向而向两侧倾斜设置且能够供地下埋入用的固定桩插通,
在一对所述大径圆筒部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穿设有贯通孔,
两个所述小径圆筒部能够沿横轴方向分割,通过对合而在轴向上变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小径圆筒部呈斜交叉状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小径圆筒部沿大致相同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径圆筒部及所述小径圆筒部由铸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大径圆筒部与所述小径圆筒部的连接部位焊接有连接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用具还具备向两个所述小径圆筒部插通的地下埋入用的固定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桩的前端部以螺旋状设置有槽,在所述固定桩的后端部设置有凸缘。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径圆筒部、所述小径圆筒部、所述固定桩由具有防锈性的材质构成或者被实施防锈处理。
9.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的使用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从所述台架支柱的两侧将一对对开状的所述大径圆筒部包覆的工序;
向穿设于一对对开状的所述大径圆筒部的所述贯通孔插入紧固用具并固定于所述台架支柱的工序;
向所述小径圆筒部插通地下埋入用的固定桩的工序;及
将所述固定桩埋入于地下的工序。
CN202010043154.4A 2019-06-21 2020-01-15 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117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5434A JP6604526B1 (ja) 2019-06-21 2019-06-21 ソーラーパネル用の架台支柱の固定具、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9-115434 2019-06-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7957A CN112117957A (zh) 2020-12-22
CN112117957B true CN112117957B (zh) 2021-08-06

Family

ID=68532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3154.4A Active CN112117957B (zh) 2019-06-21 2020-01-15 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04526B1 (zh)
CN (1) CN1121179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4469B2 (ja) * 2019-11-27 2023-11-07 株式会社ラスコジャパン 杭基礎、ベース部材及び杭基礎の施工方法
CN113530236B (zh) * 2021-07-20 2022-07-22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滩涂光伏电站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13720U (zh) * 2014-05-07 2014-09-03 内蒙古科盛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太阳能支架及其立柱固定装置
JP2015166527A (ja) * 2014-03-03 2015-09-24 テック大洋工業株式会社 支柱固定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固定具
JP2017150248A (ja) * 2016-02-25 2017-08-31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太陽光パネルの基礎構造
JP2017186788A (ja) * 2016-04-05 2017-10-12 株式会社トーエネック 簡易アンカー
CN207910709U (zh) * 2018-01-17 2018-09-25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逆变器安装结构及光伏板支架
CN208623587U (zh) * 2018-08-10 2019-03-19 杨艳丽 一种山地用太阳能光伏支架地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15780A1 (de) * 2008-03-26 2009-10-01 Alpintechnik Ag Mechanische Sperrvorrichtung
ITPD20090091A1 (it) * 2009-04-16 2010-10-17 Agostino Bauletti Dispositivo di ancoraggio rapido ad inserti obliqui
EP2360331A1 (en) * 2010-02-16 2011-08-24 M No. 1 ApS Movable ground support
DE102011014880A1 (de) * 2011-03-23 2012-09-27 Martin Mayrhofer Alpinanker zur Verankerung von Gewindestäben im Erdboden oder Gestein
JP2017046560A (ja) * 2015-08-29 2017-03-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装置
JP6118487B2 (ja) * 2015-10-03 2017-04-19 株式会社ビル技研 スクリュー杭用浮沈防止パーツ、スクリュー杭、及びスクリュー杭を用いた基礎杭の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66527A (ja) * 2014-03-03 2015-09-24 テック大洋工業株式会社 支柱固定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固定具
CN203813720U (zh) * 2014-05-07 2014-09-03 内蒙古科盛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太阳能支架及其立柱固定装置
JP2017150248A (ja) * 2016-02-25 2017-08-31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太陽光パネルの基礎構造
JP2017186788A (ja) * 2016-04-05 2017-10-12 株式会社トーエネック 簡易アンカー
CN207910709U (zh) * 2018-01-17 2018-09-25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逆变器安装结构及光伏板支架
CN208623587U (zh) * 2018-08-10 2019-03-19 杨艳丽 一种山地用太阳能光伏支架地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02934A (ja) 2021-01-07
JP6604526B1 (ja) 2019-11-13
CN112117957A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22821B1 (en) Helice pier post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CN112117957B (zh) 太阳能电池板用的台架支柱的固定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US20100257794A1 (en) Lateral support device
CN201531020U (zh) 一种地面太阳能电站专用叶片钻杆钢桩
CN203668920U (zh) 具有加固装置的地下支撑立柱
US10100486B2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supports on permafrost soils
JP5150596B2 (ja) アンカー装置およびアンカーの施工法
CN210737516U (zh) 螺钉桩
US10648190B2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solar panel array using a modular ballast system
CN207891882U (zh) 光伏支架专用螺旋接地桩
KR200479516Y1 (ko) 구조물 지지용 나선형 지지대
RU158889U1 (ru) Свая винтовая
JP2015113563A (ja) 螺旋杭および埋設方法
KR101291705B1 (ko) 파일의 선단지지력 보강장치
JP2007146468A (ja) 支線ブロック設置方法および支線ブロック
JP2016108874A (ja) スパイラル杭基礎及びスパイラル杭基礎用の取付金具
CN218147574U (zh) 一种公路地基处理散体砼芯注浆桩
RU2587399C1 (ru) Винтовая свая
CN210507430U (zh) 一种大直径预应力预制桩
CN214741347U (zh) 一种用于水工盾构建筑结构加强固定装置
CN204645826U (zh) 一种装配式防尘网支撑结构
CN220486467U (zh) 一种a型螺旋注浆锚撑式自稳钢支撑基坑围护结构
KR102270977B1 (ko) 태양광발전장치의 연약지반용 프레임조립체
JP7359502B1 (ja) 架台及び架台システム
JP2009041285A (ja) カーポート屋根支持柱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