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2909B - 侧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侧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2909B
CN112092909B CN202010183138.5A CN202010183138A CN112092909B CN 112092909 B CN112092909 B CN 112092909B CN 202010183138 A CN202010183138 A CN 202010183138A CN 112092909 B CN112092909 B CN 112092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vehicle width
vehicle
closed cross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31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2909A (zh
Inventor
山崎忠
中村岳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092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2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2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2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抑制侧梁的重量增加并提高侧向碰撞时相对于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言的抗弯刚度。本发明具备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闭口截面空间(4s)的侧梁(4)以及中央立柱(5),中央立柱(5)所具有的内立柱(51)具有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在侧梁(4)的纵长方向的、中央立柱(5)所位于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中,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在侧梁(4)的闭口截面空间(4s)中具有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合的重合部(58),另外在闭口截面空间(4s)具有在纵长方向分隔该闭口截面空间(4s)的分隔件(22F,22R),如上分隔件(22F,22R)与重合部(58)和侧梁(4)的闭口截面空间(4s)的内壁接合。

Description

侧部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侧部车身结构,该侧部车身结构具备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闭口截面结构的侧梁和从该侧梁向上方延伸的具有闭口截面结构的中央立柱,并且在侧梁的上方且中央立柱的前后各侧形成开口部。
背景技术
在车辆侧向碰撞(以下称作“侧向碰撞”)时,根据碰撞物碰撞车辆侧面的碰撞位置,随着从中央立柱向车宽方向内侧输入载荷,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即,在车辆的俯视图中,使侧梁的纵长方向上与中央立柱的接合部发生向车宽方向内侧移位的弯曲变形的载荷)会输入至侧梁。
因此,优选侧梁不是在与中央立柱接合的中央立柱接合部局部承受上述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是在包括中央立柱接合部的车辆前后各侧周边、相对于位于侧梁的上部的中央立柱接合部而言的下侧周边在内的广阔范围承受如上载荷,能有助于相对于该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言提高侧梁的抗弯刚度,并且假设即使发生了弯曲变形,也能抑制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入侵量。
另一方面,近年来,为提高燃油效率、行驶性能,而进行车身轻量化的需求增高,因此要在确保乘员侧向碰撞安全性的基础上,谋求车身(侧梁)的轻量化。
因此,如上所述,需要通过避免部件件数増加并尽量精简的结构,在包括侧梁的中央立柱接合部的周边在内的广阔范围承受侧向碰撞时输入至侧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11869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侧梁的重量增加并能提高侧向碰撞时相对于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言的抗弯刚度的侧部车身结构。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涉及侧部车身结构,该侧部车身结构具备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闭口截面结构的侧梁和从该侧梁向上方延伸的具有闭口截面结构的中央立柱,并且在上述侧梁的上方且上述中央立柱的前后各侧形成开口部,其中,上述中央立柱由内立柱和外立柱构成,上述内立柱具有内立柱上件和位于该内立柱上件的下侧的内立柱下件,在上述侧梁的纵长方向的、上述中央立柱所位于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中,上述内立柱上件和上述内立柱下件在上述侧梁的闭口截面内部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合,另外在上述侧梁的闭口截面内部具有在上述纵长方向分隔该闭口截面内部的分隔件,上述分隔件与上述内立柱上件和上述内立柱下件的重合部接合,并与上述侧梁的上述闭口截面的内壁接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能抑制侧梁的重量增加 ,并能提高侧向碰撞时相对于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言的抗弯刚度。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上述重合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至少具有与上述侧梁的纵长方向的上述中央立柱配置区域相对应的长度;上述分隔件具有数个,并在上述重合部的前后各侧分离开设置;如上前后各侧的分隔件均设于上述重合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并且只接合于上述内立柱上件和上述内立柱下件中至少在上述重合部中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构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随着使分隔件只接合于内立柱上件和上述内立柱下件中在上述重合部中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构件,侧向碰撞时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输入至侧梁,由此侧梁介由分隔件构件向车宽方向内侧推重合部,此时分隔件构件能将在重合部中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构件向位于座舱内侧的构件一侧推压。
因此,在侧向碰撞时能通过分隔件构件向通过内立柱上件和内立柱下件在车宽方向重合来提高互相的接合力的方向按压重合部,并且在侧向碰撞时能通过分隔件和重合部确实地进行承受以使相对于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言侧梁不向车宽方向内侧变位。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内立柱上件和上述内立柱下件上,至少在上述重合部上在车宽方向上设有突状的加强筋各自,上述内立柱上件和上述内立柱下件的上述各加强筋为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合的位置上在车宽方向上互相向同一方向突出的形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重合部形成加强筋,由此能提高侧向碰撞时该重合部相对于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的刚性。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抑制侧梁的重量增加 并能提高侧梁在侧向碰撞时相对于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言的抗弯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从车身右侧看具有本实施方式的侧部车身结构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2为从车宽内侧看除掉内侧梁之后的侧梁和中央立柱的接合部及其周边的斜视图;
图3为图2中除掉内立柱之后的斜视图;
图4为从车宽外侧看内立柱的下部的斜视图;
图5为沿着图1中的A-A线箭头方向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6为从前方(a)、后方(b)看立柱前方分隔件的斜视图;
图7为沿着图1中的B-B线箭头方向的侧部车身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斜视截面图;
图8为侧梁的主要部分的分解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附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表示车辆上方、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右方)。另外,在以下说明中,车宽方向外侧(座舱外侧)称作车宽外侧,车宽方向内侧(座舱内侧)称作车宽内侧。另外,以下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侧部车身结构在车辆的左右侧大致左右对称。
如图1所示,在车身侧部形成侧部开口部2f,2r,设置沿该侧部开口部2f,2r的上边部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边梁3,并且设置沿侧部开口部2f,2r的下边部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梁4。
在侧部开口部2f,2r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具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央立柱5,该中央立柱5的上端接合于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边梁3的中间部,该中央立柱5的下端接合于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梁4的中间部。
由此,侧部开口部2f,2r被中央立柱5分隔为车辆前后各侧,分别作为上下车用开口部2f,2r(前侧上下车用开口部2f、后侧上下车用开口部2r)而设置。
在车身侧部具有使前后各侧的上下车用开口部2f,2r开闭的侧门。不过,图1中省略了侧门的图示。
如图5、图7所示,侧梁4是具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空间4s的车身刚性构件,如图7所示,具有构成该闭口截面空间4s的第1构件41、第2构件42和第3构件43、安装于该侧梁4的最车宽外侧的外装板44(仅图7示出)。
第1构件41设置在侧梁的内侧,作为内侧梁4i,该内侧梁4i具有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正交的帽形的截面并且向车款方向内侧突出。具体来说,第1构件41由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上端边缘41a、从该上端边缘41a的下端向车宽内侧延伸的上壁41b、从该上壁41b的车宽内端向下方向延伸的内壁41c、从该内壁41c的下端向车宽外侧延伸的下壁41d、从该下壁41d的车宽外端向下方向延伸的下端边缘41e一体形成。
第二构件42和第三构件43设置在第一构件41的外侧,作为外侧梁4o,该外侧梁4o具有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正交的帽形的截面并且向车宽外侧突出。
具体来说,第2构件42位于外侧梁4o的上部和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并由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上端边缘42a、从该上端边缘42a的下端向车宽外侧延伸的上壁42b、从该上壁42b的车宽外端向下方向延伸的外壁42c、从该外壁42c的下端向车宽内侧延伸的下端边缘42d一体形成。第3构件43位于外侧梁4o的下部并由向车宽内侧延伸的下壁43a、从该下壁43a的车宽内端向下方向延伸的下端边缘43b而一体形成。
然后,第1构件41和第2构件42的各上端边缘41a,42a、以及第1构件41和第3构件43的各下端边缘41e,43b分别通过点焊等接合为一体。另外,第2构件42的下端边缘42d从上方(闭口截面空间4s侧)接合于第3构件43的下壁43a。
由此,侧梁4由第1构件41的上壁41b、内壁41c和下壁41d、第2构件42的上壁42b和外壁42c、第3构件43的下壁43a在内部构成上述闭口截面空间4s。另外,侧梁4在上壁42b和外壁42c之间、外壁42c和下端边缘42d之间、上壁41b和内壁41c之间以及内壁41c和下壁41d之间形成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45a,45b,45c,45d。如上棱线45a,45b,45c,45d中,将上壁42b和外壁42c之间形成的棱线45a、即外壁42c的上端形成的棱线45a设定为外上棱线45a,并且将外壁42c和下端边缘42d之间形成的棱线45b、即外壁42c的下端所形成的棱线45b设定为外下棱线45b。
另外,如图7所示,在侧梁4的外壁42c的上下方向中央附近设有向闭口截面空间4s侧凹陷的外壁加强筋42cc。
另外,如图1、图7、图8所示,在第3构件43还形成有从下壁43a的车宽外端向车宽外侧延伸的车宽外端边缘43c,该车宽外端边缘43c从第2构件42的下端边缘42d和第3构件43的下壁43a的重合部46的上端部向车宽外侧伸出。
车宽外端边缘43c在侧梁4的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视角下从侧梁4的外壁42c和下壁43a之间以相对于外壁42c和下壁43a曲折的方式朝向车宽外侧且向下方突出。由此,在车宽外端边缘43c的基端部形成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43cc。
该棱线43cc在侧梁4的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视角下与上述外下棱线45b一致或位于其附近。在本例中,位于车宽外端边缘43c的基端部的棱线43cc位于外下棱线45b的下方附近。
另外,如图3所示,在侧梁4的第3构件43的下壁43a沿车辆前后方向形成有数个在俯视视角下大致圆形的贯通孔47。如上贯通孔47的作用在于,为了使电镀液等流入侧梁4的闭口截面空间4s、为了对侧梁4的闭口截面空间4s的内壁喷涂防锈剂而使防锈剂喷涂用枪(图示省略)插入闭口截面空间4s。
另外,如图3、图5、图7所示,在侧梁4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分隔闭口截面空间4s的分隔件21F,21R,22F,22R。
沿侧梁4的车辆前后方向设置有数个分隔件21F,21R,22F,22R,在本例中,在侧梁4的纵长方向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的前部和后部、以及相对于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而言的前方部位和后方部位至少4处具有如上分隔件。
将如上分隔件21F,21R,22F,22R从前方向后方依次设定为立柱前方分隔件21F、立柱前部分隔件22F、立柱后部分隔件22R、立柱后方分隔件21R。
如图3、图5所示,立柱前方分隔件21F和立柱后方分隔件21R、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分别相对于向中央立柱5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配设为大致对称形状。因此,各分隔件21F,21R,22F,22R的结构以及接合于侧梁4等将基于立柱前方分隔件21F和立柱前部分隔件22F进行说明。
如同图所示,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只配设于侧梁4的闭口截面空间4s的车宽外侧、即外侧梁4o和内侧梁4i中只配设于外侧梁4o(第2构件42和第3构件43)一侧,并由将在车辆前后方向分隔闭口截面空间4s的纵壁22a、从该纵壁22a的车宽外端向后方伸出的外端边缘22b、从该纵壁22a的车宽内端向前方伸出的内端边缘22c、从该纵壁22a的上端向后方伸出的上端边缘22d(参照图3)一体形成。
然后,如图3、图5所示,立柱前部分隔件22F的外端边缘22b接合于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外壁42c的外壁加强筋42cc,上端边缘22d(参照图3)接合于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上壁42b(参照图7),内端边缘22c(参照图5)分别接合于后述内立柱51的下部(即后述伸出部55)。
如图3、图5、图6(a)、图6(b)、图7所示,立柱前方分隔件21F由位于车宽外侧的外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3、位于车宽内侧的内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4构成。
外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3由在车辆前后方向分离开配设的前壁23a和后壁23b、在车辆前后方向连结如上前壁23a和后壁23b的各车宽外端彼此的内壁23c一体形成为俯视视角下为门形的双重壁结构。另外,从上端向前方伸出的前壁上端边缘23d和从车宽方向外端向前方伸出的前壁外端边缘23g分别一体形成于前壁23a,并且从上端向后方伸出的后壁上端边缘23f和从车宽方向外端向后方伸出的后壁外端边缘23h分别一体形成于后壁23b。另外,从上端向上方伸出的上端边缘23i和从下端向下方伸出的下端边缘23j分别一体形成于内壁23c。
如同图所示,内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4由向上下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的纵壁24a、从纵壁24a的车宽内端向后方伸出的车宽内端边缘24b、从纵壁24a的车宽外端向前方伸出的车宽外端边缘24c、从纵壁24a的上端向后方伸出的上端边缘24d、从纵壁24a的下端向后方伸出的下端边缘24e一体形成。
然后,立柱前方分隔件21F的外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3的内壁23c和内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4的车宽外端边缘24c通过焊接等接合为一体。
像这样,立柱前方分隔件21F和立柱后方分隔件21R具有在俯视视角下形成为双重壁结构的外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3,因此其刚度被设置为比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高,以抵抗由于向中央支柱5向车辆宽度的内侧的载荷输入而引起的的侧梁4的截面挤毁。
如图3、图5、图7所示,在立柱前方分隔件21F中,外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3的上端边缘23d,23f接合于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上壁42b(参照图7),并且外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3的前壁外端边缘23g和后壁外端边缘23h接合于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外壁42c的外壁加强筋42cc(参照图5)。另外,内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4的上端边缘24d(参照图5)接合于侧梁4的第1构件41的上壁41b(参照图7),并且内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4的车宽内端边缘24b(参照图5)接合于内壁41c(参照图7),内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4的下端边缘24e(参照图6(a)、图6(b))接合于下壁41d。
另外,如图2所示,在立柱前方分隔件21F中,侧梁4的外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3所具有的舌片状的上端边缘23i夹入第1构件41和第2构件42的各上端边缘41a,42a之间并与如上上端边缘41a,42a接合为一体。
同样地,在立柱前方分隔件21F中,侧梁4的外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3所具有的舌片状的下端边缘23j夹入第1构件41和第3构件43的各下端边缘41e,43b之间并与如上下端边缘41e,43b接合为一体。
如图5所示,上述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共同由纵壁22a分隔闭口截面空间4s的车宽外侧。另外,立柱前方分隔件21F和立柱后方分隔件21R共同由外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3所具有的前壁23a和后壁23b分隔闭口截面空间4s的车宽外侧,并且由内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4所具有的纵壁22a分隔闭口截面空间4s的车宽内侧。
但是,如图3、图6(a)、图6(b)、图7所示,在分隔件21F,21R,22F,22R中,相对于侧梁4的与车辆纵向正交的截面相对的内表面,在侧梁4的闭合截面空间4s中形成有凹状的回避部25。
在本例中,回避部25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视角下呈凹状形成于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的纵壁22a,回避部25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视角下呈凹状形成于立柱前方分隔件21F和立柱后方分隔件21R的外侧分隔件构成构件23的前壁23a和后壁23b,以使得与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外壁42c和第3构件43的下壁43a的转角部分离开。
然后,在形成于分隔件21F,21R,22F,22R的回避部25和该回避部25所相对的侧梁4的内面之间形成有使闭口截面空间4s中的、相对于各分隔件21F,21R,22F,22R而言的前方侧的空间和后方侧的空间相通的相通部25H(空间)。
由此,能通过相通部25H相对于分隔件21F,21R,22F,22R而言在一侧空间和另一侧空间之间使电镀液往来,并且能通过从设于侧梁4的下壁43a的贯通孔47插入闭口截面空间4s的无图示的防锈剂喷涂用枪,从插入该喷涂用枪一侧的空间隔一定分隔件21F,21R,22F,22R向对面一侧的空间通过相通部25H喷涂防锈剂。
另外,如图3、图5、图7所示,在由第2构件42和第3构件43构成的外侧梁4o设有加强相对于向车宽内侧的载荷而言的抗弯刚度的第1加强构件30U,30D和第2加强构件31。
第1加强构件30U,30D具有位于侧梁4的上部的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和位于侧梁4的下部的第1下侧加强构件30D。
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在中央立柱接合部4A的高度处接合于侧梁4。
如图3、图7所示,第1下侧加强构件30D接合于侧梁4相对于中央立柱接合部4A的高度位置而言的下方。
如图3所示,如上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和第1下侧加强构件30D共同沿侧梁4的纵长方向从相对于中央立柱5而言的前方位置至上述侧梁4的后部跨中央立柱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延伸。
如图1所示,上述第2加强构件31位于侧梁4的后部,并从侧梁4的后部沿后车轮罩90向上方延伸。
如图1、图2、图3所示,上述中央立柱5具有内立柱51和外立柱52,其下部接合于侧梁4来立设于侧梁4。中央立柱5的下部(与侧梁4的连接处区域)从该下部的上端附近(即后述边界部52a(参照图1、图3)附近)至侧梁4的上端为止越往下方越渐渐地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越大。
如图2所示,内立柱51在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体的范围形成为向车宽方向延伸的纵壁状(大致平板状),并在其前后各侧形成边缘51d。
如图1~图3所示,外立柱52由向上下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的外壁52b、从外壁52b的前后两端向车宽内侧延伸的前后各纵壁52c、沿该纵壁52c形成的前后各侧的边缘52d以使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体在该上下方向的正交截面视角下向车宽内侧开口的帽形截面一体形成。
中央立柱5通过使内立柱51和外立柱52的各前缘边缘51d,52d彼此和各后缘边缘彼此互相接合,来在此之间具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空间5s。
如图1所示,外立柱52的下部接合于侧梁4的第2构件42,针对该接合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图5所示,在外立柱52的下部形成从外壁52b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下端边缘52e,并且该下端边缘52e接合于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外壁42c。由此,如图1所示,中央立柱5的外壁52b和侧梁4的外壁42c配置为在车宽方向上大致齐平。另外,外立柱52的前后各边缘52d和内立柱51的前后各边缘51d如上所述一体接合,关于如上前后各边缘51d,52d的下部,如图2所示,将外侧梁4o侧的第2构件42的上端边缘42a从车宽方向的内外两侧夹住的状态下一体接合。由此,中央立柱5的前后各边缘51d,52d和侧梁4的上端边缘42a配置为在车宽方向上大致齐平。
在该状态下,如图1所示,外立柱52的前后各侧的纵壁52c的下端成为与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上壁42b接触的状态,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前后各侧的纵壁52c和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上壁42b在车辆侧视图中在如上的转角部中连续且平滑地延伸。
如图1、图3所示,外立柱52具有位于上部和中间部的外立柱上件53、位于下部的外立柱下件54两构件而成,通过众所周知的激光拼焊工艺等,将外立柱下件54的上端和外立柱上件53的下端的端面彼此互相相对并焊接由此接合为一体。
另外,外立柱上件53和外立柱下件54的边界部52a位于相对于侧梁4的上端而言的上方位置,也即位于相对于外立柱52的上部和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而言越朝向下方宽度越大的下部的上端部分(车辆侧视图中直线部分和宽度大的部分的边界部)或其附近。
在中央立柱5中,与该中央立柱5的上下方向的位于侧梁4的直上的直上部54u相比,位于该直上部54u的上方的直上上方部53d形成为具有高刚性,以抵抗朝向车宽内侧作用于中央立柱5的载荷。
换言之,相对于朝向车宽内侧作用于中央立柱5的载荷,相对于直上上方部53d而言,直上部54u的刚性相对较低(易压碎)。
在本例中,在外立柱52中,与位于相当于中央立柱5的直上部54u的高度的外立柱下件54相比,使位于相对于中央立柱5的直上上方部53d的高度的外立柱上件53的板厚更厚,由此与直上部54u相比,直上上方部53d具有高刚性以抵抗向车宽内侧的载荷。
另外,在侧向碰撞时在朝向车宽内侧的载荷作用于中央立柱5时促进直上部54u的压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如上所述的、与外立柱下件54相比使外立柱上件53的板厚更厚由此使外立柱下件54的刚性相对较低的技术方案,也能通过日本专利特开2010-173562号所述的手法进行。
内立柱51的下部与外立柱52的下部相对应地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宽度大,并且内立柱51形成向相对于侧梁4的上端位置和外立柱52而言的下方伸出的伸出部55。
具体来说,如图2、图5所示,在侧梁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中,伸出部55配设于该闭口截面空间4s并在车宽方向的内外各侧分隔闭口截面空间4s。如图2所示,伸出部55的上端55u设置于侧梁4的第1构件41和第2构件42的各上端边缘41a,42a之间,并与如上上端边缘41a,42a接合为一体。另外,伸出部55的下端55d设置于侧梁4的第1构件41和第3构件43的各下端边缘41e,43b之间,并与如上下端边缘41e,43b接合为一体。
另外,内立柱51的下部也包括伸出部55,如上所述地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宽度大。
另外,如图2、图4、图5所示,内立柱51具有内立柱上件56和位于该内立柱上件56的下方的内立柱下件57两个构件。内立柱上件56的下部和内立柱下件57的上部在侧梁4的闭口截面空间4s中在车辆侧视图中(即车宽方向上)重合。即,内立柱上件56的下部和内立柱下件57的上部的重合部58设于上述伸出部55,沿该伸出部55的车辆前后方向将内立柱上件56的下部和内立柱下件57的上部通过点焊等在数处接合(参照图2中的“×”)。
如图2、图4、图5所示,内立柱上件56的下部和内立柱下件57的上部至少在伸出部55的重合部58中,分别设置有向上下方向延伸并朝向车宽内侧呈突状(即从车宽外侧看呈凹状)的加强筋59u,59d。
内立柱上件56的下部和内立柱下件57的上部的各加强筋59u,59d在重合部58中形成于在车宽方向上互相重合的位置。即,在重合部58中,位于车宽外侧的内立柱下件57的加强筋59d从车宽外侧嵌入位于车宽内侧的内立柱上件56的下部的加强筋59u,内立柱上件56侧的加强筋59u的凹状的车宽外侧面和内立柱下件57侧的加强筋59d的突状的车宽内侧面在车宽方向上相对。
另外,内立柱上件56的下部和内立柱下件57的上部的各加强筋59u,59d在重合部58中在车辆前后方向分离开并设置数处。在本例中,各加强筋59u,59d在伸出部55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和向其前后各侧分离开的位置共设3处。
如图5所示,上述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均在侧梁4的闭口截面空间4s中位于伸出部55的车宽外侧,如图4、图5所示,立柱前部分隔件22F位于伸出部55的前端侧,立柱后部分隔件22R位于伸出部55的后端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离开。
即,如图5所示,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的各外端边缘22b,22b接合于侧梁4的外壁42c的外壁加强筋42cc的闭口截面空间4s所面对的内面。另一方面,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的各内端边缘22c,22c接合于伸出部55。
不过,如图4、图5所示,各内端边缘22c,22c至少接合于伸出部55的重合部58。然后,如上所述,重合部58配置为在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中,使内立柱下件57位于车宽外侧,由此仅该内立柱下件57与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的各内端边缘22c,22c接合。
上述本实施方式的侧部车身结构具备具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口截面空间4s(参照图5)(闭口截面结构)的侧梁4和具有从该侧梁4向上方延伸的闭口截面空间5s(参照图2)(闭口截面结构)的中央立柱5,并且形成有作为在侧梁4的上方且中央立柱5的后方形成为开口的开口部的前后各侧的上下车用开口部2f,2r,如图2所示,中央立柱5由内立柱51和外立柱52构成,内立柱51具有内立柱上件56和位于该内立柱上件56的下侧的内立柱下件57,在侧梁4的纵长方向的、中央立柱5所位于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中,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在侧梁4的闭口截面空间4s(闭口截面内部)中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合(参照图2、图5),另外如图5所示,在闭口截面空间4s具有在纵长方向分隔该闭口截面空间4s的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与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的重合部58、侧梁4的闭口截面空间4s所面对的内面接合(参照图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侧梁4的闭口截面空间4s设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的重合部58、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并且在闭口截面空间4s中使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接合于重合部58和侧梁4的闭口截面空间4s所面对的内表面,由此在侧向碰撞时,不仅在侧梁4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能在也包括其前后周边在内的广阔范围承受输入至侧梁4的向车宽内侧的载荷,因此能抑制侧梁4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的、向车宽内侧的弯折。
另外,假设即使由于向车宽内侧的载荷使侧梁4发生了弯曲变形,在俯视视角下侧梁4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也不会向车宽内侧呈突状的V字形状变形,而是能使侧梁4发生也包括该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的前后周边在内的广阔范围向车宽内侧变位的梯形形状变形。
即,与呈前者的形状变形相比,呈后者的形状变形能抑制侧梁4向车宽内侧的最大入侵量。
另外,在侧向碰撞时通过侧梁4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承受向车宽内侧的载荷,此时通过利用由中央立柱5的构成构件即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构成的重合部58,由此无需另外设加强构件等,能确实地承受向车宽内侧的载荷。另外,在闭口截面空间4s具有重合部58,该重合部58与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共同承受向车宽内侧的载荷,由此在闭口截面空间4s中,无需设置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以覆盖其纵长方向的整个正交截面,因此能抑制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的大小。
因此,能抑制侧梁4的重量增加,并能提高侧向碰撞时相对于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言的抗弯刚度。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2、图5所示,重合部58至少具有相当于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如图4、图5所示,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在重合部58的前后各侧分离开设置,均设于重合部58的车宽外侧,并且只接合于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中作为在重合部58中位于车宽外侧的构件的内立柱下件57。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侧向碰撞时,当从车宽外侧向车宽内侧的载荷输入至侧梁4时,外侧梁4o介由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至少将伸出部55的重合部58推向车宽内侧。
这里,在本例中,如上所述,通过使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只接合于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中在重合部58中位于车宽外侧的内立柱下件57,由此在侧向碰撞时,能使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将在重合部58中位于车宽外侧的内立柱下件57向位于车宽内侧的内立柱上件56一侧推压。
即,在侧向碰撞时,能利用输入至侧梁4的向车宽内侧的载荷,通过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向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在车宽方向互相重合的方向即提高互相的接合力的方向按压重合部58。
因此,在侧向碰撞时,能通过立柱前部分隔件22F、立柱后部分隔件22R和重合部58确实地进行承受向车宽内侧的载荷,使得侧梁4不向车宽内侧偏移。
另外,通过将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分别设置在重合部58的前后各侧,该重合部5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相对应,由此在侧向碰撞时,能利用车辆前后方向宽度大的重合部58,均衡地承受从其前后各侧所具有的立柱前部分隔件22F和立柱后部分隔件22R输入的向车宽内侧的载荷。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2、图4、图5所示,在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上,至少在重合部58上在车宽方向上设有突状的加强筋59u,59d各自,内立柱上件56和内立柱下件57的各加强筋59u,59d为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合的位置上在车宽方向上互相重合的形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重合部58形成加强筋59u,59d,由此能在侧向碰撞时提高相对于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言的该重合部58的刚性。
本发明不只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通过各种实施方式形成。
编号说明
2f,2r…前后各侧的上下车用开口部(开口部)
4s…闭口截面空间
4…侧梁
4o…外侧梁(侧梁的闭口截面的内壁)
4Ra…中央立柱配置区域
5…中央立柱
5s…闭口截面空间(闭口截面内部)
22F…立柱前部分隔件(分隔件)
22R…立柱后部分隔件(分隔件)
51…内立柱
52…外立柱
56…内立柱上件
57…内立柱下件
58…重合部
59u,59d…加强筋

Claims (2)

1.一种侧部车身结构,所述侧部车身结构具备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闭口截面结构的侧梁和从所述侧梁向上方延伸的具有闭口截面结构的中央立柱,并且在所述侧梁的上方且所述中央立柱的前后各侧形成开口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立柱由内立柱和外立柱构成,
所述内立柱具有内立柱上件和位于所述内立柱上件的下侧的内立柱下件,
在所述侧梁的纵长方向的、所述中央立柱所位于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中,所述内立柱上件和所述内立柱下件在所述侧梁的闭口截面内部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合,
另外,在所述侧梁的闭口截面内部具有在所述纵长方向分隔所述闭口截面内部的分隔件,
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内立柱上件和所述内立柱下件的重合部接合,并与所述侧梁的所述闭口截面的内壁接合;
其中,所述重合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至少具有与所述侧梁的纵长方向的所述中央立柱配置区域相对应的长度,
所述分隔件具有数个,并在所述重合部的前后各侧分离设置,
如上前后各侧的分隔件均设于所述重合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并且只接合于所述内立柱上件和所述内立柱下件中至少在所述重合部中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立柱上件和所述内立柱下件上,各自至少在所述重合部的车宽方向上设有突状的加强筋,
所述内立柱上件和所述内立柱下件的所述各加强筋为在车辆侧视图中彼此重合的位置,并且为在车宽方向上向同一方向突出的形状。
CN202010183138.5A 2019-06-18 2020-03-16 侧部车身结构 Active CN112092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2695 2019-06-18
JP2019112695A JP7200838B2 (ja) 2019-06-18 2019-06-18 側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2909A CN112092909A (zh) 2020-12-18
CN112092909B true CN112092909B (zh) 2022-11-01

Family

ID=69804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3138.5A Active CN112092909B (zh) 2019-06-18 2020-03-16 侧部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6066B2 (zh)
EP (1) EP3753814B1 (zh)
JP (1) JP7200838B2 (zh)
CN (1) CN11209290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2255A (zh) * 2010-04-09 2011-12-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侧部结合部结构
WO2015033714A1 (ja) * 2013-09-03 2015-03-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CN105813928A (zh) * 2013-12-13 2016-07-2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JP6197841B2 (ja) * 2015-08-24 2017-09-2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9376A (ja) * 1985-01-23 1986-07-31 Nissan Motor Co Ltd ピラ−とサイドシルとの結合部構造
JP3492922B2 (ja) * 1998-09-17 2004-02-03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ピラー下部補強構造
WO2009038088A1 (ja) * 2007-09-19 2009-03-2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車体の側部構造
JP5407372B2 (ja) 2009-01-30 2014-02-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5244856B2 (ja) * 2010-05-20 2013-07-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US8439428B2 (en) * 2010-05-20 2013-05-14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ide body structure
JP5776450B2 (ja) * 2011-08-31 2015-09-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5821424B2 (ja) * 2011-08-31 2015-11-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6669089B2 (ja) 2017-01-27 2020-03-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2255A (zh) * 2010-04-09 2011-12-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侧部结合部结构
WO2015033714A1 (ja) * 2013-09-03 2015-03-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CN105813928A (zh) * 2013-12-13 2016-07-2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JP6197841B2 (ja) * 2015-08-24 2017-09-2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203597A (ja) 2020-12-24
EP3753814B1 (en) 2022-12-21
CN112092909A (zh) 2020-12-18
US20200398900A1 (en) 2020-12-24
US11136066B2 (en) 2021-10-05
JP7200838B2 (ja) 2023-01-10
EP3753814A1 (en) 202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4089B1 (en) Vehicle body and vehicle
CN112477989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12660244B (zh) 一种偏置碰防撞车体结构
CN112477998A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12092908B (zh) 侧部车身结构
CN112441137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2092910B (zh) 侧部车身结构
WO2021004497A1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12236333A (zh) 具有高碰撞性能的闭合截面构造构件及汽车的车身骨架
CN10920457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3625559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CN112092915B (zh) 侧部车身结构
CN112092909B (zh) 侧部车身结构
CN10920454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US11273870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0920456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9215166U (zh) 车辆的加强结构
JP7207189B2 (ja) 側部車体構造
JP2003312536A (ja) 車体骨格フレームの補強構造
JP5815260B2 (ja) 車体側部の衝撃緩衝構造
CN117104344A (zh)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CN117341828A (zh) 车辆侧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