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3866A - 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3866A
CN112023866A CN202010900186.1A CN202010900186A CN112023866A CN 112023866 A CN112023866 A CN 112023866A CN 202010900186 A CN202010900186 A CN 202010900186A CN 112023866 A CN112023866 A CN 112023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 bamboo
cylinder
preparation
mix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01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雪松
季成平
刘仕通
孙明
于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oint Chemical Co ltd
Jiangsu Kangxia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oint Chemical Co ltd
Jiangsu Kangxia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oint Chemical Co ltd, Jiangsu Kangxia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oint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01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38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3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3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28Moving reactors, e.g. rotary dru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3/00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3/20Silicates
    • C01B33/32Alkali metal silic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49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2219/00051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包括筒壳与混合制备筒,所述混合制备筒转动安装在筒壳的内部,筒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器,筒壳的底壳焊接有定位筒,混合制备筒的下端贯穿定位筒,且混合制备筒的下端与定位筒相对转动,混合制备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筒壳的底壳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筒壳上端扣装有顶盖;通过加热器的恒定加热,使得混合制备筒内处于相对恒定的温度,保证了反应速率,而混合制备筒通过自身的结构特性,带动其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搅拌,能够进行一步增加反应效率,两者相互配合,则实现了制备的高效性。

Description

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
背景技术
彩色和黑白显象管用的高纯试剂-电子级硅酸钾溶液是将荧光粉粘在玻璃屏幕上的最理想的粘合剂。硅酸钾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显象管的各种参数,如光亮度、寿命等。硅酸钾是以一定浓度(20-30%)的KOH溶液作为稳定剂的,该溶液的作用为高模数硅酸钾提供一碱性的适应环境,保持溶液的稳定性。否则,高模数硅酸钾在短期内就会发白、增稠直至胶化。该溶液是碱性溶液,易吸收CO2。由于CO2的吸收,在沉屏工艺中会使屏面产生细点或污斑。铜、铁、镍、铝、铅等杂质离子会使荧光粉中毒,Ca2+过多,会使荧光屏发绿;Fe3+、Ni2+、Pb2+过多,会使荧光屏的光亮度和辉度下降;Al3+过多,会使硅酸钾的粘接力下降。如果硅酸钾的粘接力不好,荧光屏就会出现针孔,并出现落粉现象。所以硅酸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显象管的质量。
用于彩色和黑白显象管粘接剂的电子级硅酸钾溶液,杂质含量指标:Fe≤3mg/kg、Cu≤0.01mg/kg、Ni≤0.05mg/kg、Pb≤0.5mg/kg、Cl≤10mg/kg。
现有的制备设备只能进行定量的制备,而由于整体的反应量与添加量并相同,继而使得添加的原料出现剩余,继而导致原料的浪费,同时整体制备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包括筒壳与混合制备筒,所述混合制备筒转动安装在筒壳的内部,所述筒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筒壳的底壳焊接有定位筒,所述混合制备筒的下端贯穿定位筒,且混合制备筒的下端与定位筒相对转动,所述混合制备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筒壳的底壳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筒壳上端扣装有顶盖。
优选的,所述筒壳的内壁焊接有辅助支撑板,所述辅助支撑板与混合制备筒的下端相对转动安装。
优选的,所述定位筒与混合制备筒的下端间设有轴承,所述辅助支撑板与混合制备筒的下端间设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中部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螺装有封帽,所述顶盖的内设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位于顶盖的侧壁外,其另一端位于顶盖的下端面外。
优选的,所述筒壳的外侧壁铰接有拉手,所述拉手的中部铰接扣爪的一端,所述扣爪的另一端压合顶盖的上表面边缘。
优选的,所述混合制备筒包括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筒内底部焊接有隔离网板,所述混合筒的下端焊接有相互连通的动力出液管,所述动力出液管固定安装从动锥齿轮,所述动力出液管与辅助支撑板相对转动安装,且设有轴承,所述动力出液管与定位筒相对转动安装,且设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隔离网板上方的的混合筒内壁焊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棒。
优选的,所述隔离网板上方的的混合筒内壁焊至少焊接有一套螺旋叶,所述混合筒的下端焊接有相互连通的动力出液管。
优选的,所述混合制备筒的转速为400—500rpm。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为70℃—7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热器的恒定加热,使得混合制备筒内处于相对恒定的温度,保证了反应速率,而混合制备筒通过自身的结构特性,带动其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搅拌,能够进行一步增加反应效率,两者相互配合,则实现了制备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混合制备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混合制备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混合制备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壳、2-混合制备筒、21-混合筒、22-隔离网板、23-动力出液管、24-搅拌棒、25-螺旋叶、3-伺服电机、4-顶盖、5-加热器、6-定位筒、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辅助支撑板、10-注液管、11-封帽、12-拉手、13-扣爪、14-轴承、15-投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包括筒壳1与混合制备筒2,所述混合制备筒2转动安装在筒壳1的内部,所述筒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器5,所述筒壳1的底壳焊接有定位筒6,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贯穿定位筒6,且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与定位筒6相对转动,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8,所述筒壳1的底壳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相互啮合,所述筒壳1上端扣装有顶盖4。
通过伺服电机3的带动,在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的传动下,使得混合制备筒2进行转动,通过混合制备筒2的内壁与药剂液的粘滞性,带动药剂液与湿硅胶进行转动,增加反应速率,而在筒壳1的内壁设置加热器5,使得混合制备筒2处于较高温度,而混合制备筒2处于旋转状态,使得混合制备筒2能够均匀受热,继而保证加热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反应速率,而顶盖4在对筒壳1及混合制备筒2封闭的同时,实现防溅及保温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筒壳1的内壁焊接有辅助支撑板9,所述辅助支撑板9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相对转动安装。
通过辅助支撑板9配合定位筒6对混合制备筒2进行辅助支撑,使得混合制备筒2的轴线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避免转动时出现轴线偏移,出现混合制备筒2与加热器5碰撞。
具体而言,所述定位筒6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间设有轴承14,所述辅助支撑板9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间设有轴承14。
通过在定位筒6内及辅助支撑板9的内缘设置轴承14,使得混合制备筒2的转动摩擦力更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所述顶盖4的中部开设有投料口15,所述投料口15螺装有封帽11,所述顶盖4的内设有注液管10,所述注液管10的一端位于顶盖4的侧壁外,其另一端位于顶盖4的下端面外。
通过投料口15使得装置在工作时,随时可以箱混合制备筒2中添加湿硅胶,而注液管10使得装置工作时,能够随时增加药剂液,改变原有的定量制备,始终控制添加量的量比,即可控制制备的纯度。
具体而言,所述筒壳1的外侧壁铰接有拉手12,所述拉手12的中部铰接扣爪13的一端,所述扣爪13的另一端压合顶盖4的上表面边缘。
通过拉手12及扣爪13,构成完整的过位扣合装置,将顶盖4压合在筒壳1的上缘,增加装置组合的稳定性与密闭性。
具体而言,所述混合制备筒2包括混合筒21,所述混合筒21的筒内底部焊接有隔离网板22,所述混合筒21的下端焊接有相互连通的动力出液管23,所述动力出液管23固定安装从动锥齿轮,所述动力出液管23与辅助支撑板9相对转动安装,且设有轴承14,所述动力出液管23与定位筒6相对转动安装,且设有轴承14。
混合筒21为进行混合制备的主要结构,通过隔离网板22对湿硅胶进行隔壁,避免湿硅胶进入动力出液管23,造成堵塞,而动力出液管23即为混合筒21的转动动力输入结构,也为制备剂液导出结构,其下端延伸至外部连接其他装置或结构。
具体而言,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转速为400—500rpm。
具体而言,所述加热器5的加热温度为70℃—75℃。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湿硅胶通过投料口15投入混合制备筒2中,将药剂液通过注液管10导入混合制备筒2中,混合制备筒2进行转动,同时加热器5进行工作,制备结束后通过隔离网板22将湿硅胶进行过滤,剂液通过动力出液管23导出,当混合制备筒2内湿硅胶过多时,通过拉手12松懈扣爪13,而后打开顶盖4,进行清理即可,而后在扣合顶盖4,进行再次使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与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包括筒壳1与混合制备筒2,所述混合制备筒2转动安装在筒壳1的内部,所述筒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器5,所述筒壳1的底壳焊接有定位筒6,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贯穿定位筒6,且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与定位筒6相对转动,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8,所述筒壳1的底壳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相互啮合,所述筒壳1上端扣装有顶盖4。
通过伺服电机3的带动,在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的传动下,使得混合制备筒2进行转动,通过混合制备筒2的内壁与药剂液的粘滞性,带动药剂液与湿硅胶进行转动,增加反应速率,而在筒壳1的内壁设置加热器5,使得混合制备筒2处于较高温度,而混合制备筒2处于旋转状态,使得混合制备筒2能够均匀受热,继而保证加热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反应速率,而顶盖4在对筒壳1及混合制备筒2封闭的同时,实现防溅及保温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筒壳1的内壁焊接有辅助支撑板9,所述辅助支撑板9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相对转动安装。
通过辅助支撑板9配合定位筒6对混合制备筒2进行辅助支撑,使得混合制备筒2的轴线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避免转动时出现轴线偏移,出现混合制备筒2与加热器5碰撞。
具体而言,所述定位筒6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间设有轴承14,所述辅助支撑板9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间设有轴承14。
通过在定位筒6内及辅助支撑板9的内缘设置轴承14,使得混合制备筒2的转动摩擦力更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所述顶盖4的中部开设有投料口15,所述投料口15螺装有封帽11,所述顶盖4的内设有注液管10,所述注液管10的一端位于顶盖4的侧壁外,其另一端位于顶盖4的下端面外。
通过投料口15使得装置在工作时,随时可以箱混合制备筒2中添加湿硅胶,而注液管10使得装置工作时,能够随时增加药剂液,改变原有的定量制备,始终控制添加量的量比,即可控制制备的纯度。
具体而言,所述筒壳1的外侧壁铰接有拉手12,所述拉手12的中部铰接扣爪13的一端,所述扣爪13的另一端压合顶盖4的上表面边缘。
通过拉手12及扣爪13,构成完整的过位扣合装置,将顶盖4压合在筒壳1的上缘,增加装置组合的稳定性与密闭性。
具体而言,所述混合制备筒2包壳混合筒21,所述混合筒21的筒内底部焊接有隔离网板22,所述隔离网板22上方的的混合筒21内壁焊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棒24,所述混合筒21的下端焊接有相互连通的动力出液管23,所述动力出液管23固定安装从动锥齿轮,所述动力出液管23与辅助支撑板9相对转动安装,且设有轴承14,所述动力出液管23与定位筒6相对转动安装,且设有轴承14。
混合筒21为进行混合制备的主要结构,通过隔离网板22对湿硅胶进行隔壁,避免湿硅胶进入动力出液管23,造成堵塞,在混合筒21的内壁增加搅拌棒24,进一步增加搅拌效率,能够有效的提升反应速率,而动力出液管23即为混合筒21的转动动力输入结构,也为制备剂液导出结构,其下端延伸至外部连接其他装置或结构。
具体而言,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转速为400—500rpm。
具体而言,所述加热器5的加热温度为70℃—75℃。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湿硅胶通过投料口15投入混合制备筒2中,将药剂液通过注液管10导入混合制备筒2中,混合制备筒2进行转动,同时加热器5进行工作,制备结束后通过隔离网板22将湿硅胶进行过滤,剂液通过动力出液管23导出,当混合制备筒2内湿硅胶过多时,通过拉手12松懈扣爪13,而后打开顶盖4,进行清理即可,而后在扣合顶盖4,进行再次使用。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与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包括筒壳1与混合制备筒2,所述混合制备筒2转动安装在筒壳1的内部,所述筒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器5,所述筒壳1的底壳焊接有定位筒6,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贯穿定位筒6,且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与定位筒6相对转动,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8,所述筒壳1的底壳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相互啮合,所述筒壳1上端扣装有顶盖4。
通过伺服电机3的带动,在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的传动下,使得混合制备筒2进行转动,通过混合制备筒2的内壁与药剂液的粘滞性,带动药剂液与湿硅胶进行转动,增加反应速率,而在筒壳1的内壁设置加热器5,使得混合制备筒2处于较高温度,而混合制备筒2处于旋转状态,使得混合制备筒2能够均匀受热,继而保证加热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反应速率,而顶盖4在对筒壳1及混合制备筒2封闭的同时,实现防溅及保温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筒壳1的内壁焊接有辅助支撑板9,所述辅助支撑板9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相对转动安装。
通过辅助支撑板9配合定位筒6对混合制备筒2进行辅助支撑,使得混合制备筒2的轴线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避免转动时出现轴线偏移,出现混合制备筒2与加热器5碰撞。
具体而言,所述定位筒6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间设有轴承14,所述辅助支撑板9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间设有轴承14。
通过在定位筒6内及辅助支撑板9的内缘设置轴承14,使得混合制备筒2的转动摩擦力更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所述顶盖4的中部开设有投料口15,所述投料口15螺装有封帽11,所述顶盖4的内设有注液管10,所述注液管10的一端位于顶盖4的侧壁外,其另一端位于顶盖4的下端面外。
通过投料口15使得装置在工作时,随时可以箱混合制备筒2中添加湿硅胶,而注液管10使得装置工作时,能够随时增加药剂液,改变原有的定量制备,始终控制添加量的量比,即可控制制备的纯度。
具体而言,所述筒壳1的外侧壁铰接有拉手12,所述拉手12的中部铰接扣爪13的一端,所述扣爪13的另一端压合顶盖4的上表面边缘。
通过拉手12及扣爪13,构成完整的过位扣合装置,将顶盖4压合在筒壳1的上缘,增加装置组合的稳定性与密闭性。
具体而言,所述混合制备筒2包壳混合筒21,所述混合筒21的筒内底部焊接有隔离网板22,所述隔离网板22上方的的混合筒21内壁焊至少焊接有一套螺旋叶25,所述混合筒21的下端焊接有相互连通的动力出液管23,所述动力出液管23固定安装从动锥齿轮,所述动力出液管23与辅助支撑板9相对转动安装,且设有轴承14,所述动力出液管23与定位筒6相对转动安装,且设有轴承14。
混合筒21为进行混合制备的主要结构,通过隔离网板22对湿硅胶进行隔壁,避免湿硅胶进入动力出液管23,造成堵塞,在混合筒21的内壁设置至少一体螺旋叶25,使得筒内的药剂液液与湿硅胶能够在螺旋叶2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由于水流的冲刷,再重新落下,进一步提升搅拌效率,增加反应速率,而动力出液管23即为混合筒21的转动动力输入结构,也为制备剂液导出结构,其下端延伸至外部连接其他装置或结构。
具体而言,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转速为400—500rpm。
具体而言,所述加热器5的加热温度为70℃—75℃。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湿硅胶通过投料口15投入混合制备筒2中,将药剂液通过注液管10导入混合制备筒2中,混合制备筒2进行转动,同时加热器5进行工作,制备结束后通过隔离网板22将湿硅胶进行过滤,剂液通过动力出液管23导出,当混合制备筒2内湿硅胶过多时,通过拉手12松懈扣爪13,而后打开顶盖4,进行清理即可,而后在扣合顶盖4,进行再次使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包括筒壳(1)与混合制备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制备筒(2)转动安装在筒壳(1)的内部,所述筒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器(5),所述筒壳(1)的底壳焊接有定位筒(6),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贯穿定位筒(6),且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与定位筒(6)相对转动,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8),所述筒壳(1)的底壳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相互啮合,所述筒壳(1)上端扣装有顶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壳(1)的内壁焊接有辅助支撑板(9),所述辅助支撑板(9)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相对转动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6)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间设有轴承(14),所述辅助支撑板(9)与混合制备筒(2)的下端间设有轴承(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的中部开设有投料口(15),所述投料口(15)螺装有封帽(11),所述顶盖(4)的内设有注液管(10),所述注液管(10)的一端位于顶盖(4)的侧壁外,其另一端位于顶盖(4)的下端面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壳(1)的外侧壁铰接有拉手(12),所述拉手(12)的中部铰接扣爪(13)的一端,所述扣爪(13)的另一端压合顶盖(4)的上表面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制备筒(2)包括混合筒(21),所述混合筒(21)的筒内底部焊接有隔离网板(22),所述混合筒(21)的下端焊接有相互连通的动力出液管(23),所述动力出液管(23)固定安装从动锥齿轮,所述动力出液管(23)与辅助支撑板(9)相对转动安装,且设有轴承(14),所述动力出液管(23)与定位筒(6)相对转动安装,且设有轴承(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网板(22)上方的的混合筒(21)内壁焊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棒(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网板(22)上方的的混合筒(21)内壁焊至少焊接有一套螺旋叶(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制备筒(2)的转速为400—500rp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5)的加热温度为70℃—75℃。
CN202010900186.1A 2020-08-31 2020-08-31 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 Pending CN1120238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186.1A CN112023866A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186.1A CN112023866A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3866A true CN112023866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86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0186.1A Pending CN112023866A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38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8236A (zh) * 2021-01-25 2021-06-15 辽宁华一环境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复合菌种的微生物载体制备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83303A (ja) * 2001-03-22 2015-04-30 ビーケイ・ギウリニ・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Bk Giulini Gmbh 液相反応器
CN206424957U (zh) * 2017-01-19 2017-08-22 宁夏师范学院 一种分子筛制备装置
CN210332705U (zh) * 2019-07-10 2020-04-17 大连蒙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烷基化反应产物的碱洗装置
CN210410713U (zh) * 2019-06-27 2020-04-28 安徽鼎旺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混合的反应釜
CN210632123U (zh) * 2019-08-06 2020-05-29 江西普润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甲基硫氧嘧啶生产用缩合还原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83303A (ja) * 2001-03-22 2015-04-30 ビーケイ・ギウリニ・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Bk Giulini Gmbh 液相反応器
CN206424957U (zh) * 2017-01-19 2017-08-22 宁夏师范学院 一种分子筛制备装置
CN210410713U (zh) * 2019-06-27 2020-04-28 安徽鼎旺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混合的反应釜
CN210332705U (zh) * 2019-07-10 2020-04-17 大连蒙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烷基化反应产物的碱洗装置
CN210632123U (zh) * 2019-08-06 2020-05-29 江西普润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甲基硫氧嘧啶生产用缩合还原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8236A (zh) * 2021-01-25 2021-06-15 辽宁华一环境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复合菌种的微生物载体制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3866A (zh) 电子级硅酸钾溶液制备用高效反应器
CN216935591U (zh) 一种锂电池隔膜生产用浆料混合装置
CN207951342U (zh) 一种生产脱硫剂的高效搅拌器
CN209937290U (zh) 一种防止出料口堵塞的建筑用水泥搅拌装置
CN214439013U (zh) 一种环氧树脂合成用双管道结晶反应釜
CN217662924U (zh) 一种保温材料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
CN215782846U (zh) 一种电池生产用正极浆料搅拌装置
CN216260204U (zh) 一种电致变色层材料制备用降温结构
CN211069939U (zh) 一种水性涂料的调配装置
CN212167403U (zh) 一种防冻液反应釜
CN211725518U (zh) 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
CN216992481U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用原料搅拌装置
CN207913595U (zh) 多轴搅拌过滤装置
CN218393691U (zh) 一种气凝胶用陶瓷纤维复合反应釜
CN217313021U (zh) 一种锂电池浆料制备装置
CN209810162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粘合剂反应釜
CN218504878U (zh) 一种水泥搅拌设备
CN220352260U (zh) 一种可持续性生产电解钴的设备
CN216987177U (zh) 一种卧式螺带混合机用卸料结构
CN218249943U (zh) 一种碱性清洗液生成装置
CN220519110U (zh) 一种带有混合功能的冷却料仓
CN218307534U (zh) 一种电池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18012135U (zh) 一种印刷用油墨自动搅拌装置
CN217910037U (zh) 一种导热阻燃灌封胶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19946835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橡胶芯子制造用混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