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2866B - 电池布线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池布线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2866B
CN112002866B CN202010396747.9A CN202010396747A CN112002866B CN 112002866 B CN112002866 B CN 112002866B CN 202010396747 A CN202010396747 A CN 202010396747A CN 112002866 B CN112002866 B CN 1120028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layout
covered
laying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67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2866A (zh
Inventor
柳田泰次
下田洋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02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2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2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2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23Insulating enclosures f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6Rails or bus-bar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unterparts
    • H01R25/161Details
    • H01R25/162Elect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rails or bus-ba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线布设作业的作业性提高、能够防止乃至减少错误布设的发生的新颖结构的电池布线模块。电池布线模块(10)包括:多个汇流条(20),其将排成一列的多个电池单元(14)中的邻接的电池单元(14)电连接;多条包覆电线(32),其一端与外部连接用端子(34)连接,设置于另一端的连接部(28)与任一汇流条(20)连接;电线布设体(44),其设置有收纳汇流条(20)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22)、和布设包覆电线(32)的电线布设用通道(42);以及总成保护器(58),其组装于电线布设体(44),总成保护器(58)保持多条包覆电线(32)。

Description

电池布线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布线模块,该电池布线模块具有安装于多个电池单元的多条电线和布设各电线的电线布设体。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电动车辆中,作为用于驱动车辆的电源,使用将多个电池单元层叠的电池集合体。电池集合体例如使用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进行排成一列的多个电池单元的电连接。电池布线模块具备电线布设体,电线布设体设置有汇流条用收纳框部、电线布设用通道等,汇流条用收纳框部收纳将相邻的电池单元的电极连接的汇流条,电线布设用通道布设与汇流条连接的包覆电线。由此,多个汇流条、多条包覆电线以稳定的状态组装于电线布设体。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45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池布线模块中,需要将在预定的包覆电线的另一端设置的连接部连接到收纳于电线布设体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的任一汇流条,并使从连接部延伸的包覆电线收纳于电线布设用通道。故此,容易产生多条包覆电线相互缠绕、或者包覆电线的布设方向变得不清楚等问题,也有可能发生电线布设作业的作业性的劣化、错误布设。
因此,以提供一种电线布设作业的作业性提高、能够防止乃至减少错误布设的发生的新颖结构的电池布线模块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包括:多个汇流条,其将排成一列的多个电池单元中的邻接的所述电池单元电连接;多条包覆电线,其一端与外部连接用端子连接,设置于另一端的连接部与任一所述汇流条连接;电线布设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汇流条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和布设所述包覆电线的电线布设用通道;以及总成保护器,其组装于所述电线布设体,所述总成保护器保持多条所述包覆电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电线布设作业的作业性提高、能够防止乃至减少错误布设的发生的电池布线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和电池集合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布线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池布线模块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IV-IV截面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总成保护器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从其他方向观看图5所示的总成保护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
(1)包括:多个汇流条,其将排成一列的多个电池单元中的邻接的所述电池单元电连接;多条包覆电线,其一端与外部连接用端子连接,设置于另一端的连接部与任一所述汇流条连接;电线布设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汇流条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和布设所述包覆电线的电线布设用通道;以及总成保护器,其组装于所述电线布设体,所述总成保护器保持多条所述包覆电线。
根据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具备后安装于电线布设体的总成保护器,从而保持该总成保护器的多条包覆电线。并且,能够预先使多条包覆电线以布设于总成保护器的状态保持于总成保护器。故此,只是将按布设路径整理并保持有多条包覆电线的总成保护器组装到电线布设体,就能够将各包覆电线布设于预定方向,能够容易地将在包覆电线的另一端设置的连接部收纳于预定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其结果是,不易产生在现有结构中成为问题的、包覆电线缠绕、布设方向错误等问题,能够有利地达成包覆电线的布设作业的作业性提高、和错误布设发生的减少乃至防止。
此外,作为在保持于总成保护器的包覆电线的另一端设置的连接部,能够采用电压检测端子、测温元件等与所要求的用途相应的任意的结构。另外,从部件更换等的观点考虑,优选总成保护器通过锁定机构等装拆自如地组装于电线布设体,但是也可以不能脱离地组装。进一步地,既可以相对于一个电线布设体设置一个总成保护器,而且也能够根据电线布设体所安装的电池集合体的构成而设置多个总成保护器。
(2)优选所述总成保护器将多条所述包覆电线按多个布设路径分配保持。因为能够预先使多条包覆电线按布设路径保持于总成保护器,所以只是将保持有多条包覆电线的总成保护器组装到电线布设体,就能够将各包覆电线布设于预定方向。故此,不易产生在现有结构中成为问题的、包覆电线缠绕、布设方向错误等问题,能够进一步有利地达成包覆电线的布设作业的作业性提高、和错误布设发生的减少乃至防止。
作为多条包覆电线的多个布设路径,例如能够包括与外部连接端子连接的路径、和与电线布设用通道的一侧连接的路径及与另一侧连接的路径等。在具有多种外部连接端子的情况等下,能够包括朝向不同外部连接端子的多个布设路径。
(3)优选所述总成保护器包括:基端侧电线保持部,其保持与所述外部连接用端子连接的所述包覆电线;和多个分支电线保持部,其将保持于所述基端侧电线保持部的所述包覆电线分配保持于多个所述布设路径。通过总成保护器具有保持与外部连接用端子连接的包覆电线的基端侧电线保持部,从而能够预先正确地设定与外部机器连接的外部连接用端子(构成连接器等)与基端侧电线保持部之间的包覆电线的长度尺寸。在现有结构中,需要使在包覆电线的另一端设置的连接部与汇流条连接,将从连接部延伸的包覆电线插通于电线布设用通道,从设置于电线布设体的电线引出口集中地引出。因此,由于公差的反复积累,从电线引出口到外部连接用端子(构成连接器等)为止的包覆电线的尺寸容易变得不正确。这样的现有结构的问题也可有利地解决,能够实现组装作业性的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4)优选的是,在上述(3)中,所述基端侧电线保持部及各所述分支电线保持部的至少一个具有:上壁,其与所述电线布设体对置地配置;一对侧壁,其从所述上壁朝向所述电线布设体突出,并且隔开间隙地对置;以及爪部,其从各所述侧壁的突出端侧朝向另一方所述侧壁延伸,通过所述上壁、所述侧壁以及所述爪部保持电线。通过从自两个侧壁突出的一对爪部之间朝向上壁将包覆电线压入,从而通过呈悬臂梁状保持于上壁的一对侧壁向外方的弹性变形、爪部向上壁侧的弹性变形,能够将包覆电线容易地向由上壁、侧壁以及爪部包围的区域内插入。通过在插入后一对侧壁、爪部弹性恢复,爪部间的间隙缩小乃至消失,从而能够将电线稳定地保持在上述区域内。
(5)优选的是,在上述(3)或者(4)中,所述分支电线保持部的一对侧壁收纳于构成所述电线布设体的所述电线布设用通道的一对侧壁的对置面之间。由此,能够有利地防止包覆电线的啮入。
(6)优选的是,在上述(3)至(5)中的任一个中,所述基端侧电线保持部具有限制片,所述限制片限制所述包覆电线的延伸方向。通过基端侧电线保持部具有限制片,能够有利地限制从基端侧电线保持部引出的多条包覆电线的延伸方向,能够实现防止与其他构件的干涉、节省空间的包覆电线的布设。特别是在包覆电线相对于限制片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将包覆电线的延伸方向、构成连接器等的外部连接用端子与基端侧电线保持部之间的包覆电线的长度尺寸稳定地保持成期望的方向、尺寸。在此,包覆电线相对于限制片的固定方法能够采用捆扎带、使用捆扎带等的任意的固定方法。
(7)优选的是,在上述(3)至(6)中的任一个中,所述电线布设体具有:第一布设部;其配置于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一侧的电极端子侧,具备所述汇流条用收纳框部和所述电线布设用通道;和第二布设部,其配置于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另一侧的电极端子侧,具备所述汇流条用收纳框部和所述电线布设用通道,所述总成保护器组装于所述电线布设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多个所述分支电线保持部包括:第一分支部,其在所述第一布设部的一端侧将所述包覆电线分支;第二分支部,其在所述第一布设部的另一端侧将所述包覆电线分支;第三分支部,其在所述第二布设部的一端侧将所述包覆电线分支;以及第四分支部,其在所述第二布设部的另一端侧将所述包覆电线分支。总成保护器具备在电线布设体中的第一布设部和第二布设部各自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将电线分支的第一至第四这四个分支部。由此,能够将组装于电线布设体的多条包覆电线可靠地整理保持于能想到的布设方向。而且,总成保护器只要组装于电线布设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的任意部位即可。在此,所谓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是指除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外的任意部分。故此,例如能够在离从基端侧电线保持部引出的包覆电线的一端所连接的外部连接用端子的安装部位近的位置组装总成保护器。由此,能够将延长到外部连接用端子的包覆电线的长度缩短、或者从任意部位将包覆电线引出,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
(8)优选的是,在上述(7)中,所述电线布设体的所述第一布设部和所述第二布设部通过能伸缩变形的第一伸缩部连结,所述总成保护器包括:第一布设部侧部位,其包括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第二分支部;和第二布设部侧部位,其包括所述第三分支部和所述第四分支部,所述第一布设部侧部位与所述第一布设部嵌合,所述第二布设部侧部位与所述第二布设部嵌合,所述第一布设部侧部位和所述第二布设部侧部位通过能伸缩变形的第二伸缩部连结。在电池集合体中,因为具有各电池单元的一对电极端子间的尺寸公差,所以为了吸收尺寸公差,在多个电池单元的一侧的电极端子侧配置的电线布设体的第一布设部、和在另一侧的电极端子侧配置的第二布设部通过第一伸缩部连结。而且,总成保护器包括:第一布设部侧部位,其包括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和第二布设部侧部位,其包括第三分支部和第四分支部,第一布设侧部位和第二布设侧部位通过能伸缩变形的第二伸缩部连结。故此,即使在采用将总成保护器的第一布设部侧部位组装于第一布设部、且将第二布设部侧部位组装于第二布设部的构成的情况下,总成保护器也能够追随电线布设体的第一布设部和第二布设部的移位而伸缩移位。由此,能够将能吸收各电池单元的一对电极端子间的尺寸公差的总成保护器稳定地保持为组装于电线布设体的组装状态。
(9)优选所述总成保护器具有把持部。在将总成保护器组装于电线布设体时,作业者、组装用的设备能够把持把持部,能够使总成保护器的组装作业容易化。而且,在将包覆电线组装于总成保护器时,能够使把持部保持于治具,也能够一并达成包覆电线的组装作业的容易化。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的具体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1>
以下,在对实施方式1的电池布线模块10具体地进行说明前,一边参照图1一边对电池集合体12的概要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将Z方向作为上方、将Y方向作为前方、将X方向作为右方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多个相同构件,有时仅对一部分构件标注附图标记,对其他构件省略附图标记。
<电池集合体12>
电池集合体12具备排成一列的多个电池单元14。此外,在图1中,例示具备24个电池单元14的电池集合体12,但是电池集合体12具备的电池单元14的个数不限于此。另外,电池集合体12也有时具备多列排成一列的多个电池单元14。
多个电池单元14沿着一定方向排列在电池单元盒16内。更详细地讲,电池单元14具有电极形成面,在电极形成面突出设置有一对正电极端子18a及负电极端子18b。以下,有时将该电极形成面称为电池单元14的上表面。多个电池单元14将其电极形成面朝上地排列在电池单元盒16内。而且,多个电池单元14按每三个以邻接的电池单元14的正电极端子18a和负电极端子18b的位置交替的方式排列。因此,沿着多个电池单元14的排列方向所形成的端子列18c按每三个使正电极端子18a和负电极端子18b交替地排列。
在邻接的电池单元14之间配置有利用树脂等形成的未图示的隔板,多个电池单元14在排列于电池单元盒16内的状态下以相互的侧面不密合的方式隔开微小间隙地排列。通过在邻接的电池单元14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从而能够最低限度地确保各电池单元14的散热性。
为了将该电池单元14并联及串联连接,电池集合体12具备电池布线模块10。电池布线模块10装配于各端子列18c。
<电池布线模块10>
如图1~图3所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布线模块10具备:多个汇流条20,其将排成一列的多个电池单元14中的每三个邻接的电池单元14电连接;和绝缘板24,其具有收纳多个汇流条20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22。
<汇流条20>
汇流条20将最左方侧的三个电池单元14的负电极端子18b和最右方侧的三个电池单元14的正电极端子18a电连接。另外,汇流条20以三个电池单元14作为一组将邻接的组的正电极端子18a和负电极端子18b电连接。由此,并联连接的三个电池单元14的组串联连接。
各汇流条20是导电体、例如铜制的板构件,具备供电池单元14的正电极端子18a和负电极端子18b分别通过的一对贯穿孔26、26。由此,通过将正电极端子18a和负电极端子18b插入各贯穿孔26并分别使未图示的螺母螺合,从而能够将各汇流条20和正电极端子18a及/或负电极端子18b固定并电连接。
在各汇流条20的一个贯穿孔26中分别重合有电压检测端子28,电压检测端子28构成由导电体、例如铜制的板构件形成的连接部。在各电压检测端子28设置有压接部30,例如连接有将绝缘包覆层剥掉而使芯线露出的包覆电线32的一方端部。包覆电线32的另一方端部与外部连接用端子34连接并收纳于构成连接器36的壳体内,包覆电线32通过连接器36与未图示的电压检测器连接。由此,形成为能够检测各组的电池单元14的电压。而且,在包覆电线32的一方端部也具有连接有测温元件38的结构,包覆电线32的另一方端部与外部连接用端子34连接,从而通过连接器36与未图示的温度检测器连接。
<绝缘板24>
绝缘板24例如为刚性树脂制的板构件,具备供电池集合体12的正电极端子18a和负电极端子18b分别插入的多个孔。绝缘板24形成为与电池集合体12的突出设置有正电极端子18a或者负电极端子18b的面对应的大小。绝缘板24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22是截面为U字状的槽,形成为能够将收纳于槽并载置于底面的汇流条20和与汇流条20重合的电压检测端子28用未图示的卡合构件固定。相邻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22间由倒U字状的连结部40连结,通过连结部40伸缩,从而可有利地吸收相邻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22间的公差。此外,在绝缘板2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及中央部形成有收纳测温元件38的测温元件收纳部41。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在绝缘板24设置有布设包覆电线32的电线布设用通道42。以包括汇流条用收纳框部22和电线布设用通道42的方式构成电线布设体44。电线布设用通道42例如将截面U字状的槽状部46的上方开口部用盖48封闭而形成为筒状。在盖48的边缘设置有卡合突起52,卡合突起52与设置于槽状部46的外壁的卡合框体50卡合固定。在将包覆电线32收纳于电线布设用通道42的槽状部46后,将盖48组装于槽状部46,从而能够形成筒状的电线布设用通道42。
<电线布设体44>
电线布设体44具有第一布设部54,第一布设部54配置于多个电池单元14的一侧(前方侧)的电极端子18侧,具备汇流条用收纳框部22和电线布设用通道42。而且,电线布设体44具有第二布设部56,第二布设部56配置于多个电池单元14的另一侧(后方侧)的电极端子18测,具备汇流条用收纳框部22和电线布设用通道42。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布设部54和第二布设部56通过能伸缩变形的七个第一伸缩部57连结。
<总成保护器58>
如后所述,电线布设用通道42包括合成树脂制的总成保护器58,总成保护器58以将多条包覆电线32按五个布设路径分配保持的状态组装于电线布设体44。作为多条包覆电线32的多个布设路径,例如能包括与外部连接用端子34连接的路径、与电线布设用通道42的长度方向一侧连接的路径及与另一侧连接的路径等。即,如图3、图5及图6所示,总成保护器58包括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作为分支电线保持部的第一分支部62a、第二分支部62b、第三分支部62c、第四分支部62d。另外,在外部连接用端子34所连接的外部机器具有多种的情况下等,能够包括朝向不同外部机器的多个布设路径。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总成保护器58包括第一布设部侧部位64、第二布设部侧部位66、以及连结两者64、66的连结部68。总成保护器58组装于电线布设体44的比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的中央靠右的部位,但是不限于此。第一布设部侧部位64包括在第一布设部54的一端侧将包覆电线32分支的第一分支部62a、和在另一端侧将包覆电线32分支的第二分支部62b。第二布设部侧部位66包括在第二布设部56的一端侧将包覆电线32分支的第三分支部62c、和在另一端侧将包覆电线32分支的第四分支部62d。而且,在第一布设部54的第一分支部62a侧设置有在向左斜上方突出后朝向左方延伸的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通过朝向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的左方延伸的限制片70,可限制固定于限制片70的包覆电线32的延伸方向。
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各分支部62a、62b、62c、62d以及连结部68均具有:上壁72,其与构成为绝缘板24的电线布设体44对置地配置;和一对侧壁74、74,其从上壁72朝向电线布设体44突出,并且隔开间隙地对置。在除第一分支部62a之外的三个分支部62b、62c、62d和连结部68的一对侧壁74、74分别形成有从各侧壁74的突出端侧朝向另一方侧壁74延伸的一对爪部76、76。由上壁72、一对侧壁74、74以及一对爪部76、76划定出对包覆电线32进行收纳保持的区域7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一对爪部76、76的突出尺寸不同。
而且,在分支部62a、62b、62c中的一对侧壁74、74的外表面的基端部突出设置有倒L字状的卡合突起78。另外,在第一布设部侧部位64和第二布设部侧部位66的上壁72设置有从长度方向中央部朝向外方突出的矩形平板状的把持部80。进一步在连结部68的中央部设置有U字状的第二伸缩部82。
<电池布线模块10的组装过程>
接着,对电池布线模块10的组装过程的一例进行说明。电池布线模块10的组装过程不限定于以下记载。
首先,使用例如布设治具将在一方端部压接有电压检测端子28、并在另一方端部连接有外部连接用端子34的包覆电线32、和在一方端部连接有测温元件38、并在另一方端部连接有外部连接用端子34的包覆电线32构成为期望形状。将总成保护器58组装到这样构成为期望形状的多条包覆电线32。例如也可以通过将总成保护器58以图6所示的上下反向的方式安装于布线板的预定位置来进行组装。此时,通过总成保护器58的一对把持部80、80保持于治具,从而总成保护器58以布线板状被定位并保持。这样,相对于上下反向地安装的总成保护器58的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和各分支部62a~62d,从上方组装多条包覆电线32。此时,在具有保持包覆电线32的区域77的第二分支部62b、第三分支部62c、第四分支部62d、以及连结部68,一对爪部76、76朝向下方弹性变形,并且一对侧壁74朝向外方弹性变形,由此可容许多条包覆电线32向区域77插入,当多条包覆电线32收纳于区域77时,一对爪部76、76弹性恢复,可防止多条包覆电线32从区域77脱离。在此,在总成保护器58的各分支部62a~62d、连结部68所布设的包覆电线32以非固定的状态保持于总成保护器58。
并且,外部连接用端子34插入到连接器36。将与布设于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的外部连接用端子34连接的包覆电线32以从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到连接器36的尺寸调整成预定尺寸的状态使用例如捆扎带84固定于限制片70。另外,包覆电线32相对于限制片70的固定方法除了捆扎带84之外还能够采用使用捆扎带等的任意的固定方法。
接着,将组装于总成保护器58的状态的线束86组装到在绝缘板24的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22分别收纳固定有汇流条20的电线布设体44。首先,在电线布设体44的预定部位安装总成保护器58。该安装通过将总成保护器58的卡合突起78卡合于槽状部46的卡合框体50而进行。此时,电线布设用通道42的槽状部46的上方开口部被总成保护器58局部地覆盖。在该状态下,利用第一分支部62a~第四分支部62d,将按每个布设路径整理保持的包覆电线32收纳于电线布设体44的电线布设用通道42。然后,将电压检测端子28与预定的汇流条20重合并固定于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22,将测温元件38固定于绝缘板24的测温元件收纳部41并与预定的汇流条20重合。此时,在各分支部62a~62d、连结部68所布设的包覆电线32相对于总成保护器58为非固定,所以能够顺利地进行作业。然后,以将槽状部46的上方开口部覆盖的方式将盖48固定。该固定通过将盖48的卡合突起52与槽状部46的卡合框体50卡合而进行。其结果是,总成保护器58以多条包覆电线32按多个布设路径分配保持的状态组装于电线布设体44,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10完成。由此,第一布设部侧部位64与第一布设部54嵌合,第二布设部侧部位66与第二布设部56嵌合,第一布设部侧部位64和第二布设部侧部位66通过能伸缩变形的第二伸缩部82连结。另外,保持于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的包覆电线32通过分支部62a、62b、62c、62d分配保持于多个布设路径。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具备保持包覆电线32的区域77的分支部62b、62c、62d,划定区域77的一对侧壁74、74收纳于一对侧壁88、88的对置面间,一对侧壁88、88构成电线布设体44的电线布设用通道42。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预先以将多条包覆电线32按布设路径分配保持于总成保护器58的状态,组装到在绝缘板24所设置的电线布设体44的电线布设用通道42。故此,能够容易地将在多条包覆电线32的一方端部设置的作为连接部的电压检测端子28重合到收纳于预定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22的汇流条20上并固定。其结果是,不易产生在现有结构中作为问题的、包覆电线32的缠绕、布设方向的错误等问题,能够有利地达成包覆电线32的布设作业的作业性提高、错误布设发生的减少乃至防止。
通过总成保护器58具有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保持与外部连接用端子34连接的包覆电线32,从而能够预先正确地设定构成连接器36的外部连接用端子34和包覆电线32从电池布线模块10延伸的长度尺寸。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支现有结构中需要将包覆电线32从设置于电池布线模块10的电线引出口集中地引出,所以由于公差的反复积累,从而电线引出口到构成连接器36的外部连接用端子34为止的包覆电线32的长度尺寸容易变得不正确。根据本实施方式,这样的现有结构的问题也可有利地解决,能够实现组装作业性的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另外,仅仅从总成保护器58的从其一对侧壁74、74突出的一对爪部76、76之间朝向上壁72将包覆电线32压入,一对爪部76、76就向上壁72侧弹性变形,并且侧壁74向外方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容易地将包覆电线32向由上壁72、侧壁74以及爪部76包围的区域77内插入。在插入后,一对爪部76、76弹性恢复,一对爪部76、76间的间隙缩小乃至消失,从而能够将包覆电线32稳定地保持在上述区域77内。进一步地,分支部62b、62c、62d的将保持包覆电线32的区域77划定的一对侧壁74、74收纳于构成电线布设体44的电线布设用通道42的、一对侧壁88、88的对置面间,所以能够有利地防止包覆电线32的啮入。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具有限制片70,从而能够有利地限制从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引出的多条包覆电线32的延伸方向。特别是,因为限制片70与电线布设体44大致平行地延伸,所以能够抑制线束86向上方突出,能够实现防止与其他构件的干涉、电池布线模块10的薄型化等节省空间的包覆电线32的布设。
总成保护器58具备在电线布设体44的第一布设部54和第二布设部56各自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将包覆电线32分支的第一至第四这四个分支部62a、62b、62c、62d。故此,能够将组装于电线布设体44的多条包覆电线32可靠地整理保持在能想到的所有的布设方向。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总成保护器58设置于电线布设体44的比长度方向的中央稍微靠右的位置。由此,能够使收纳于各分支部62a~62d的包覆电线32的量有利地分散乃至均等化。此外,总成保护器58向电线布设体44的组装位置能够根据从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引出的包覆电线32所连接的外部机器的配设位置而任意地设定。故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在能够将延伸到外部机器的包覆电线32的长度缩短的位置上装配有总成保护器58。
另外,电线布设体44的第一布设部54和第二布设部56通过能伸缩变形的第一伸缩部57连结。由此,能够有利地吸收电池集合体12中的各电池单元14的一对电极端子18a、18b间的尺寸公差。进一步地,总成保护器58的第一布设部侧部位64和第二布设部侧部位66通过能伸缩变形的第二伸缩部82连结。故此,即使在将总成保护器58的第一布设部侧部位64组装到第一布设部54、且将第二布设部侧部位66组装到第二布设部56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第二伸缩部82追随电线布设体44的第一布设部54和第二布设部56的移位。
因为总成保护器58具有把持部80,所以在将总成保护器58组装到电线布设体44时,作业者、组装用的设备能够把持把持部80,能够使组装作业容易化。进一步地,在将包覆电线32组装到总成保护器58时,能够使把持部80保持于治具,所以也能够一并达成包覆电线32的组装作业的容易化。
<变形例1>
以上,作为本公开的具体例,对实施方式1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被该具体的记载所限定。能够达成本公开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包含于本公开。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也包含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1)在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10中,对将一个总成保护器58组装到电线布设体44的结构的电池布线模块10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电池集合体12的构成而组装多个总成保护器58。另外,从部件更换等的观点考虑,优选总成保护器58通过锁定机构等装拆自如地组装于电线布设体44,但是也可以不能脱离地组装。此外,作为在保持于总成保护器58的包覆电线32的一方端部设置的连接部,能够采用电压检测端子28、测温元件38等与所要求的用途相应的任意的结构。
(2)在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10中,除了构成分支电线保持部的第二分支部62b、第三分支部62c、第四分支部62d之外,连结部68具有保持包覆电线32的区域77,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根据总成保护器58所安装的电线布设体44侧的形状等,在总成保护器58的任意部位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区域77即可,而且区域77不是必须的。
(3)本公开的总成保护器58具有一个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和成为分支电线保持部的四个分支部62a、62b、62c、62d,但是基端侧电线保持部60、分支电线保持部的数量、组合能够根据布线结构而任意地设定。例如,分支电线保持部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
(4)在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10中,例示了电池集合体12的多个电池单元14为将邻接的电池单元14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14组串联连接的构成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邻接的所有电池单元14串联连接的电池集合体中,汇流条20的数量、与汇流条20连接的检测电压用等的包覆电线32的数量增多,所以能够进一步有利地活用总成保护器的优点。
附图标记说明
10 电池布线模块
12 电池集合体
14 电池单元
16 电池单元盒
18 电极端子
18a 正电极端子
18b 负电极端子
18c 端子列
20 汇流条
22 汇流条用收纳框部
24 绝缘板
26 贯穿孔
28 电压检测端子(连接部)
30 压接部
32 包覆电线
34 外部连接用端子
36 连接器
38 测温元件
40 连结部
41 测温元件收纳部
42 电线布设用通道
44 电线布设体
46 槽状部
48 盖
50 卡合框体
52 卡合突起
54 第一布设部
56 第二布设部
57 第一伸缩部
58 总成保护器
60 基端侧电线保持部
62a 第一分支部(分支电线保持部)
62b 第二分支部(分支电线保持部)
62c 第三分支部(分支电线保持部)
62d 第四分支部(分支电线保持部)
64 第一布设部侧部位
66 第二布设部侧部位
68 连结部
70 限制片
72 上壁
74 侧壁
76 爪部
77 区域
78 卡合突起
80 把持部
82 第二伸缩部
84 捆扎带
86 线束
88 侧壁

Claims (6)

1.一种电池布线模块,包括:
多个汇流条,其将排成一列的多个电池单元中的邻接的所述电池单元电连接;
多条包覆电线,其一端与外部连接用端子连接,设置于另一端的连接部与任一所述汇流条连接;
电线布设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汇流条的汇流条用收纳框部、和布设所述包覆电线的电线布设用通道;以及
总成保护器,其组装于所述电线布设体,
所述总成保护器将多条所述包覆电线按多个布设路径分配保持,
所述总成保护器包括:
基端侧电线保持部,其保持与所述外部连接用端子连接的所述包覆电线;和
多个分支电线保持部,其将保持于所述基端侧电线保持部的所述包覆电线分配保持于所述多个布设路径,
所述基端侧电线保持部及各所述分支电线保持部的至少一个具有由上壁以及一对侧壁划分而成的区域,所述上壁与所述电线布设体对置地配置,所述一对侧壁从所述上壁朝向所述电线布设体突出,并且隔开间隙地对置,
所述总成保护器在所述区域收纳所述多条包覆电线,所述多条包覆电线在被捆扎带固定保持于所述总成保护器的状态下组装于所述电线布设体,
所述分支电线保持部的一对侧壁收纳于构成所述电线布设体的所述电线布设用通道的一对侧壁的对置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布线模块,其中,具备爪部,其从各所述侧壁的突出端侧朝向另一方所述侧壁延伸,
通过所述上壁、所述侧壁以及所述爪部保持电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布线模块,其中,所述基端侧电线保持部具有限制片,所述限制片限制所述包覆电线的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布线模块,其中,所述电线布设体具有:第一布设部;其配置于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一侧的电极端子侧,具备所述汇流条用收纳框部和所述电线布设用通道;和第二布设部,其配置于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另一侧的电极端子侧,具备所述汇流条用收纳框部和所述电线布设用通道,
所述总成保护器组装于所述电线布设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
多个所述分支电线保持部包括:第一分支部,其在所述第一布设部的一端侧将所述包覆电线分支;第二分支部,其在所述第一布设部的另一端侧将所述包覆电线分支;第三分支部,其在所述第二布设部的一端侧将所述包覆电线分支;以及第四分支部,其在所述第二布设部的另一端侧将所述包覆电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布线模块,其中,所述电线布设体的所述第一布设部和所述第二布设部通过能伸缩变形的第一伸缩部连结,
所述总成保护器包括:第一布设部侧部位,其包括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第二分支部;和第二布设部侧部位,其包括所述第三分支部和所述第四分支部,
所述第一布设部侧部位与所述第一布设部嵌合,
所述第二布设部侧部位与所述第二布设部嵌合,
所述第一布设部侧部位和所述第二布设部侧部位通过能伸缩变形的第二伸缩部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布线模块,其中,所述总成保护器具有把持部。
CN202010396747.9A 2019-05-27 2020-05-11 电池布线模块 Active CN1120028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8843 2019-05-27
JP2019098843A JP7197833B2 (ja) 2019-05-27 2019-05-27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2866A CN112002866A (zh) 2020-11-27
CN112002866B true CN112002866B (zh) 2023-07-11

Family

ID=73461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6747.9A Active CN112002866B (zh) 2019-05-27 2020-05-11 电池布线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4289B2 (zh)
JP (1) JP7197833B2 (zh)
CN (1) CN1120028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7039B2 (ja) * 2019-11-29 2022-10-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JP2022083310A (ja) 2020-11-24 2022-06-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CN115101900B (zh) * 2022-06-30 2024-01-3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绝缘防护罩及电池包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4929A (zh) * 2009-09-17 2011-04-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布线体、汇流排模组以及供电设备
CN107006135A (zh) * 2014-12-03 2017-08-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线束的安装结构以及布线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8478A (ja) 2009-07-07 2011-01-27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池接続アセンブリ
JP5462813B2 (ja) 2011-02-09 2014-04-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KR101248206B1 (ko) * 2011-05-04 2013-03-27 주식회사 경신 밧데리팩 와이어 하네스 고정용 프로텍터
JP5741230B2 (ja) * 2011-06-09 2015-07-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809465B2 (ja) * 2011-07-05 2015-11-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配索装置
JP2014060044A (ja) 2012-09-18 2014-04-03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池用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130733B2 (ja) 2013-05-27 2017-05-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JP6186922B2 (ja) 2013-06-18 2017-08-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7385347B2 (ja) 2017-03-15 2023-11-22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US20200287194A1 (en) 2017-09-29 2020-09-1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Electrical connecting member housing case and battery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4929A (zh) * 2009-09-17 2011-04-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布线体、汇流排模组以及供电设备
CN107006135A (zh) * 2014-12-03 2017-08-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线束的安装结构以及布线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74289B2 (en) 2022-06-28
JP2020194675A (ja) 2020-12-03
JP7197833B2 (ja) 2022-12-28
CN112002866A (zh) 2020-11-27
US20200381692A1 (en)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2866B (zh) 电池布线模块
CN102576841B (zh) 电池连接板
US20130164595A1 (en) Bus bar module
US9601742B2 (en) Busbar module unit
CN110140231B (zh) 电池系统的连接器组件
WO2017179650A1 (ja) 蓄電装置
WO2014192858A1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JP6539623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JP6044495B2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US20190386282A1 (en) Connection module
US10418765B2 (en) Multi-wire planar cable for a monitoring system of a battery module
US20240014501A1 (en) Wiring module
CN109148803B (zh) 导体模块装接结构
WO2014003353A1 (en) Fuse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482760B2 (en) Busbar module
JP7205406B2 (ja) 接続モジュール
US20210167469A1 (en) Bus Bar Module
CN110571398B (zh) 保护装置
US20190348660A1 (e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CN211529905U (zh) 车辆的保险盒总成及车辆
JP7154975B2 (ja) 電気接続箱
JP2010102952A (ja) Can通信システム用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ワイヤハーネス、並びに同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2018085191A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
US20200119412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