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8447A -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芳族乙烯基树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芳族乙烯基树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8447A
CN111978447A CN201910425504.0A CN201910425504A CN111978447A CN 111978447 A CN111978447 A CN 111978447A CN 201910425504 A CN201910425504 A CN 201910425504A CN 111978447 A CN111978447 A CN 111978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weight
weight component
polybutadiene rubber
low
c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55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78447B (zh
Inventor
李建成
徐林
王雪
赵姜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9104255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78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78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8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78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8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36/00Hom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136/02Hom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136/04Hom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 C08F136/06Butadi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7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 C08F27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on to 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橡胶作为增韧剂的芳族乙烯基树脂及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有机锂引发剂和结构调节剂的存在下,将1,3‑丁二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将得到的聚合溶液与偶联剂接触进行偶联反应,所述偶联剂为四官能团偶联剂,偶联剂的摩尔量为nC,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量为nI,(2×nI)≥(nC×4)>nI。所述制备方法通过一步偶联反应得到具有四峰分布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用作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增韧剂使芳族乙烯基树脂具有提高的抗冲击性能和良好的光泽性。

Description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芳族乙烯基树脂 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还涉及采用所述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作为增韧剂的芳族乙烯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芳族乙烯基树脂,例如: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HIPS树脂)的制备中,常规选用作增韧剂的橡胶可以是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溶聚丁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尤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和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为最优。对于低温韧性树脂,一般选用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进行增韧。
增韧橡胶分子量及其分布对连续本体HIPS树脂抗冲性能有显著影响,通常橡胶分子量过小,增韧效果差;橡胶粒径太集中,树脂的光泽度和抗冲性能均不好。在增韧剂的选择上,需要匹配不同粒径的橡胶,以使不同粒径的橡胶协同作用,实现光泽度和抗冲性能的平衡。
同一种橡胶,要想实现多级粒径的匹配往往是困难的,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橡胶复配来实现,但这使聚合工艺更加复杂。不同粒径的橡胶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官能团的偶联剂进行复配来实现,通常采用四官能团和双官能团偶联剂进行复配;偶联剂复配时计量的准确性和浓度较难保证,同时不同偶联剂的反应活性并不一致,导致产品的稳定性较差。
因此,仍然需要开发适于作为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增韧剂,以使得芳族乙烯基树脂实现光泽度和抗冲性能的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芳族乙烯基树脂增韧剂难于实现多级粒径匹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无需进行复配,仅在偶联反应步骤控制偶联剂的用量,即可获得含有四峰分子量分布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在作为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增韧剂使用时,能使得芳族乙烯基树脂在光泽度和抗冲击性能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含有偶联中心原子、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和第四分子量组分,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0-320,000,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260,000,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60,000-160,000,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以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5-60重量%,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20-50重量%,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10-40重量%,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1-3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阴离子聚合条件下,在有机锂引发剂和结构调节剂的存在下,将1,3-丁二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得到含有聚丁二烯的聚合溶液;
(2)将所述聚合溶液与偶联剂接触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偶联聚合物溶液,所述偶联剂为四官能团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偶联剂的摩尔量为nC,所述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量为nI,(2×nI)≥(nC×4)>nI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或者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作为芳族乙烯基树脂增韧剂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族乙烯基树脂,该树脂含有芳族乙烯基基体树脂和增韧剂,其中,所述增韧剂为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或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增韧剂的存在下,将芳族乙烯基单体进行聚合,其中,所述增韧剂为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或者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含有偶联中心原子,并且还含有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和第四分子量组分,使得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粒径呈多级分布,在用作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增韧剂时,各级组分相互协同作用,不仅使得芳族乙烯基树脂具有提高的抗冲击性能,而且使得芳族乙烯基树脂具有良好的光泽性。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制备方法,无需将不同分子量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进行复配,也无需采用具有不同官能度的偶联剂,仅采用四官能度的偶联剂,并使得四官能度的偶联剂相对于有机锂引发剂为过量,通过一步偶联反应即可得到含有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和第四分子量组分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含有偶联中心原子、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和第四分子量组分,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Mn)为100,000-320,000,优选为140,000-280,000,更优选为160,000-260,000;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260,000,优选为110,000-220,000,更优选为120,000-210,000;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60,000-160,000,优选为70,000-150,000,更优选为80,000-140,000;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优选为40,000-70,000,更优选为45,000-65,000。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和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大小关系为: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可以为1-1.1,优选为1.02-1.08;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可以为1-1.1,优选为1.02-1.08;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可以为1-1.1,优选为1.02-1.08;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可以为1-1.1,优选为1.02-1.08。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以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5-60重量%,优选为8-40重量%,更优选为15-40重量%;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20-50重量%,优选为30-45重量%,更优选为35-42重量%;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5-40重量%,更优选为15-35重量%;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1-30重量%,优选为3-20重量%,更优选为3-15重量%。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和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优选大于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和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含量,这样能获得更低的溶液粘度的橡胶,在作为增韧剂使用时,有利于改善树脂光泽度。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180,000,优选为90,000-170,000,更优选为100,000-160,000。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可以为1.4-2.4,优选为1.5-2.2。本发明中,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数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是指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总体数均分子量和总体分子量分布指数。
本发明中,数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以及第四分子量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所述凝胶渗透色谱分析采用日本东曹公司的HLC-8320型凝胶渗透色谱仪,色谱柱为TSKgel SuperMultiporeHZ-N、TSKgel SuperMultiporeHZ标准柱,溶剂为色谱纯四氢呋喃(THF),以窄分布聚苯乙烯为标样,将聚合物样品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四氢呋喃溶液,进样量为10.00μL,流速为0.35mL/min,测试温度为40.0℃。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以及第四分子量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的计算方法为:
第一分子量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GPC曲线中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
第二分子量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GPC曲线中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
第三分子量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GPC曲线中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
第四分子量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GPC曲线中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峰的峰面积为GPC测试得到的峰面积的百分比。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在25℃时5重量%的苯乙烯溶液中的粘度可以为90cP以下,优选为20-80cP,更优选为30-60cP。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与将具有相应于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线形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具有相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线形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具有相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线形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以及具有相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线形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复配相比,具有降低的25℃时5重量%苯乙烯溶液粘度,因而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在25℃时5重量%的苯乙烯溶液中的粘度为X厘泊,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中的第四分子量组分在25℃时5重量%的苯乙烯溶液中的粘度为Y厘泊,X/Y的比值可以为1-1.6,例如:1、1.1、1.2、1.3、1.4、1.5或1.6,优选为1.15-1.5,更优选为1.2-1.4。将具有相应于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线形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具有相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线形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具有相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线形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以及具有相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线形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复配而得到的复合物在25℃时5重量%的苯乙烯溶液中的粘度与Y的比值通常为4以上。
本发明中,橡胶在25℃时5重量%的苯乙烯溶液中的粘度按照Q/SHYS.3155.SXJC06-2016标准测定。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在100℃时的门尼粘度可以为25-65,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35-55,进一步优选为40-55。
本发明中,门尼粘度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SMV-201SK-160型门尼粘度仪,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T1232-92中规定的方法测定,测试条件包括:ML(1+4),测试温度为100℃。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乙烯基含量可以为8-20重量%,优选为10-16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顺1,4-结构单元的含量可以为30-40重量%。
本发明中,乙烯基含量是指丁二烯以1,2-聚合方式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本发明中,顺1,4-结构单元是指丁二烯以1,4-聚合方式形成且构型为顺式的结构单元。本发明中,乙烯基含量以及顺1,4-结构单元含量均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测试时采用的溶剂为氘代氯仿,以四甲基硅作为内标。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含有偶联中心原子。所述偶联中心原子可以由偶联剂提供。优选地,所述偶联中心原子为硅和/或锡。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和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含有偶联中心原子,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基本不含偶联聚合物,为线型聚合物。即,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和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为偶联聚合物,是偶联剂与相应的线形聚合物的活性端基发生反应,通过偶联剂的偶联中心原子将至少两个线形聚合物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组分。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以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总量为基准,所述偶联中心原子的质量含量可以为100-450ppm,例如: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80、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60、361、362、363、364、365、366、367、368、369、370、371、372、373、374、375、376、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30、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或450ppm,优选为125-325ppm,更优选为130-320ppm。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所述偶联中心原子衍生自偶联剂,所述偶联剂优选为四官能团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偶联剂的偶联中心原子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硅和锡。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四氯硅烷和/或四氯化锡。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除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和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链中含有偶联中心原子之外,至少部分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链中也含有偶联中心原子,只是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链中的偶联中心原子仅连接一条聚合物链。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中,偶联中心原子的摩尔百分含量为NZ,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为NH,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为NM1,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为NM2,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为NL,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偶联臂数为AH,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偶联臂数为AM1,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偶联臂数为AM2,4(NH+NM1+NM2+NL)≥(NZ×4)≥(NH×AH+NM1×AM1+NM2×AM2+NL)。(NZ×4)/(NH×AH+NM1×AM1+NM2×AM2+NL)的比值优选为1-3,例如:1、1.1、1.2、1.3、1.4、1.5、1.6、1.7、1.8、1.9、2、2.1、2.2、2.3、2.4、2.5、2.6、2.7、2.8、2.9或3,更优选为1.1-2.5,进一步优选为1.2-2,更进一步优选为1.25-1.6。
本发明中,偶联中心原子的质量百分含量采用等离子体法(ICP法)测定,并由此折算出偶联中心原子的摩尔百分含量。本发明中,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和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和偶联臂数采用GPC法测定,具体方法为:
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偶联臂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偶联臂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偶联臂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还可以含有至少一种助剂,以赋予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新的性能和/或改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性能。所述助剂可以包括抗氧剂。本发明对于所述抗氧剂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常规选择,例如,所述抗氧剂可以为酚类和/或胺类防老剂。具体地,所述抗氧剂可以为4,6-二(辛硫甲基)邻甲酚(商品名:防老剂1520)、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商品名:防老剂1076)、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商品名为:防老剂4020)、N-异丙苯基-N’-苯基对苯二胺(商品名为:防老剂4010NA)和N-苯基-2-萘胺(商品名为:防老剂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为防老剂1520和防老剂1076。在将防老剂1520和防老剂1076组合使用时,防老剂1520和防老剂1076的重量比可以为1:1-3。所述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用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剂和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重量比可以为0.1-0.4:10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阴离子聚合条件下,在有机锂引发剂和结构调节剂的存在下,将1,3-丁二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得到含有聚丁二烯的聚合溶液;
(2)将所述聚合溶液与偶联剂接触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偶联聚合物溶液,所述偶联剂为四官能团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偶联剂的摩尔量为nC,所述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量为nI,(2×nI)≥(nC×4)>nI
步骤(1)中,所述有机锂引发剂可以为阴离子聚合领域常用的各种能够引发丁二烯聚合的有机锂化合物,优选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
R1Li (式I)
式I中,R1为C1-C6的烷基、C3-C12的环烷基、C7-C14的芳烷基或者C6-C12的芳基。
所述C1-C6的烷基包括C1-C6的直链烷基和C3-C6的支链烷基,其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新戊基和正己基。
所述C3-C12的环烷基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4-乙基环己基、4-正丙基环己基和4-正丁基环己基。
所述C7-C14的芳烷基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苯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戊基和苯基正丁基。
所述C6-C12的芳基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4-甲基苯基和4-乙基苯基。
所述有机锂引发剂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乙基锂、正丙基锂、异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正戊基锂、正己基锂、环己基锂、苯基锂、2-萘基锂、4-丁基苯基锂、4-甲苯基锂和4-丁基环己基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地,所述有机锂引发剂为正丁基锂和/或仲丁基锂。更优选地,所述有机锂引发剂为正丁基锂。
步骤(1)中,通过调整有机锂引发剂与1,3-丁二烯之间的比例,可以对聚丁二烯的分子量进行调节。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1,3-丁二烯与所述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可以为550-1500:1。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1,3-丁二烯与所述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更优选为700-1400:1,进一步优选为800-1200:1。根据该优选的实施方式,最终制备的聚丁二烯橡胶适于作为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增韧剂。
步骤(1)中,所述结构调节剂用于调节聚合形成的聚丁二烯中的乙烯基含量,可以为醚型结构调节剂和胺型结构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醚型结构调节剂可以为脂肪族单醚、脂肪族多醚、芳香醚和环状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脂肪族单醚可以为脂肪族对称单醚和脂肪族不对称单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脂肪族单醚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甲醚、乙醚、丙醚和甲乙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脂肪族多醚可以为脂肪族对称多醚和脂肪族不对称多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脂肪族多醚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乙二醇二烷基醚、二乙二醇二烷基醚和二甘醇二烷基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烷基可以为C1-C4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
所述芳香醚可以为苯甲醚和/或二苯醚。
所述环状醚可以为四氢呋喃、四氢糠基烷基醚和1,4-二氧环己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环状醚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四氢呋喃、四氢糠基甲基醚、四氢糠基乙基醚、四氢糠基丙基醚、四氢糠基异丙基醚、四氢糠基丁基醚和1,4-二氧环己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胺型结构调节剂具体可以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N,N-二甲基四氢糠胺、三乙胺和三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结构调节剂为四氢呋喃、四氢糠基烷基醚、乙二醇二烷基醚、二乙二醇二烷基醚和二甘醇二烷基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烷基可以为C1-C4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调节剂优选为四氢呋喃、四氢糠基甲基醚、四氢糠基乙基醚、四氢糠基丙基醚、四氢糠基丁基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和二甘醇二乙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更优选为四氢糠基甲基醚、四氢糠基乙基醚和四氢糠基丙基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步骤(1)中,所述结构调节剂的用量可以为常规选择。步骤(1)中,所述结构调节剂与所述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可以为0.01-1:1,优选为0.02-0.5:1,更优选为0.02-0.2:1,进一步优选为0.02-0.1:1。
步骤(1)中,所述聚合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为各种能够作为反应媒介并使聚合反应在溶液聚合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质,优选为非极性溶剂,例如可以为烃类溶剂。所述烃类溶剂可以为选自环己烷、正己烷、正戊烷、正庚烷、异辛烷、苯和抽余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抽余油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富含芳烃的催化重整产物经萃取芳烃后剩余的馏分油。所述溶剂的用量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用量。一般地,步骤(1)中,所述溶剂的用量可以使得1,3-丁二烯的浓度可以为1-25重量%,优选为2-20重量%,更优选为10-18重量%。
步骤(1)中,所述聚合可以在常规的阴离子聚合条件下进行。步骤(1)中所述聚合使得1,3-丁二烯的转化率为99重量%以上。一般地,步骤(1)中,所述聚合可以在0-100℃、优选40-90℃、更优选60-80℃的温度下进行。步骤(1)中,所述聚合的持续时间可以为20-80分钟,优选为30-60分钟。步骤(1)中,所述聚合可以在0.1-1MPa的压力下进行,优选在0.2-0.5MPa的压力下进行,所述压力为表压。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偶联剂的用量为过量,所述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量为nI,(2×nI)≥(nC×4)>nI。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过量的偶联剂,能实现通过一步偶联反应获得具有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聚丁二烯橡胶,避免采用两种以上偶联剂或者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丁二烯橡胶进行复配。优选地,nC/nI的比值为0.28-0.5:1,控制偶联剂与有机锂引发剂的用量为该比例,能使得芳族乙烯基树脂在抗冲击性能和光学性能之间获得更好的性能平衡。更优选地,nC/nI的比值为0.3-0.45:1。进一步优选地,nC/nI的比值为0.32-0.4:1。
步骤(2)中,所述偶联剂为四官能团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含有硅偶联剂和/或含锡偶联剂。更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四氯硅烷和/或四氯化锡。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偶联反应可以在50-100℃、优选60-8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偶联反应的持续时间可以为20-40分钟。所述偶联反应可以在0.1-1MPa、优选0.2-0.5MPa的压力下进行,所述压力为表压。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优选还包括步骤(3),将所述偶联聚合物溶液与终止剂接触,进行终止反应,得到终止反应溶液。
所述终止剂可以为阴离子聚合领域中常用的各种能够使活性链终止的物质。所述终止剂可以为C1-C4的醇、有机酸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为异丙醇、硬脂酸、柠檬酸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更优选为二氧化碳。采用二氧化碳进行终止反应,二氧化碳能够与聚合体系中的金属离子(Li、Mg、Al、Fe、Zn)形成碳酸盐而从聚合物中分离,避免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产品具有更低的色度。所述二氧化碳可以以气体的方式(例如表压可以为0.2-1MPa、优选为0.3-0.6MPa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反应体系中,也可以以干冰水溶液的形式(例如浓度为0.1-5重量%)引入到反应体系中。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终止反应液中添加至少一种助剂,以赋予最终制备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新的性能和/或改善最终制备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性能。
具体地,所述助剂可以包括抗氧剂。本发明对于所述抗氧剂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常规选择,例如,所述抗氧剂可以为酚类和/或胺类防老剂。具体地,所述抗氧剂可以为4,6-二(辛硫甲基)邻甲酚(商品名:防老剂1520)、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商品名:防老剂1076)、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商品名为:防老剂4020)、N-异丙苯基-N’-苯基对苯二胺(商品名为:防老剂4010NA)和N-苯基-2-萘胺(商品名为:防老剂D)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防老剂1520和防老剂1076。在将防老剂1520和防老剂1076组合使用时,防老剂1520和防老剂1076的重量比可以为1:1-3。所述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用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剂和1,3-丁二烯的重量比可以为0.1-0.4:100。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对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纯化分离,从而得到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具体地,可以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过滤、倾析或者热水凝聚从而得到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也可以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汽提,以脱除其中的溶剂,从而得到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根据本发明的聚合方法,可以通过间歇聚合方式实施,也可以通过连续聚合方式实施,没有特别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低顺式丁二烯橡胶。
采用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通过控制偶联剂的用量为过量,无需进行复配即可获得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和第四分子量组分。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所述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含有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和第四分子量组分,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可以为100,000-320,000,优选为140,000-280,000,更优选为160,000-260,000;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可以为80,000-260,000,优选为110,000-220,000,更优选为120,000-210,000;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可以为60,000-160,000,优选为70,000-150,000,更优选为80,000-140,000;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可以为30,000-80,000,优选为40,000-70,000,更优选为45,000-65,000。
根据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可以为1-1.1,优选为1.02-1.08;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可以为1-1.1,优选为1.02-1.08;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可以为1-1.1,优选为1.02-1.08;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可以为1-1.1,优选为1.02-1.08。
根据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以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含量可以为5-60重量%,优选为8-40重量%,更优选为15-40重量%;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含量可以为20-50重量%,优选为30-45重量%,更优选为35-42重量%;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含量可以为10-40重量%,优选为15-40重量%,更优选为15-35重量%;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含量可以为1-30重量%,优选为3-20重量%,更优选为3-15重量%。
根据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数均分子量可以为80,000-180,000,优选为90,000-170,000,更优选为100,000-160,000。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可以为1.4-2.4,优选为1.5-2.2。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或者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作为芳族乙烯基树脂增韧剂的应用。
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将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作为增韧剂添加到芳族乙烯基树脂中,例如:可以在聚合形成芳族乙烯基树脂的过程中添加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也可以将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作为增韧剂添加到芳族乙烯基树脂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族乙烯基树脂,该树脂含有芳族乙烯基基体树脂和增韧剂,其中,所述增韧剂为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或者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所述芳族乙烯基基体树脂可以为芳族乙烯基单体经均聚或共聚形成的聚合物,所述芳族乙烯基单体是指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芳基(如苯基)和乙烯基的单体。所述芳族乙烯基单体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和乙烯基萘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芳族乙烯基单体为苯乙烯。
所述芳族乙烯基树脂的一个优选实例为高抗冲聚苯乙烯。
作为增韧剂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用量可以为常规选择。具体地,相对于100重量份高抗冲聚苯乙烯,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用量可以为5-15重量份,优选为6-1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增韧剂的存在下,将芳族乙烯基单体进行聚合,其中,所述增韧剂为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或者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根据本发明的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芳族乙烯基单体是指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芳基(如苯基)和乙烯基的单体。所述芳族乙烯基单体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和乙烯基萘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芳族乙烯基单体为苯乙烯。
根据本发明的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制备方法,聚合反应可以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进行。自由基聚合采用的自由基引发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常规选择,例如可以为热分解型自由基引发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地,所述自由基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型引发剂和偶氮双腈型引发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自由基引发剂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过氧化二酰、过氧-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羧酸酯、烷基过氧化物和偶氮双腈类化合物(如,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地,所述自由基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邻甲基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可以为常规选择,以能够得到具有预期分子量的芳族乙烯基树脂为准。根据预期的聚合物分子量大小确定引发剂的用量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本文不再详述。
根据本发明的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制备方法,聚合反应可以在常规条件下进行。一般地,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可以为100-170℃,时间可以为4-12小时(例如为7-9小时)。优选地,所述聚合反应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分阶段进行。例如:所述聚合反应可以包括第一聚合反应、第二聚合反应、第三聚合反应和第四聚合反应,所述第一聚合反应可以在115-125℃的温度下进行,所述第一聚合反应的持续时间可以为3-4小时;所述第二聚合反应可以在130-14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第二聚合反应的持续时间可以为1-3小时;所述第三聚合反应可以在150-16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第三聚合反应的持续时间可以为0.5-1.5小时;所述第四聚合反应可以在165-175℃的温度下进行,所述第四聚合反应的持续时间可以为0.5-1.5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高抗冲聚苯乙烯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其悬臂梁冲击强度可以为11kJ/m2以上(例如:11-18kJ/m2),通常为13kJ/m2以上,例如13-15kJ/m2;60°表面光泽度可以为70以上,通常为80以上,例如82-88。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单体转化率采用重量法测定,为脱除溶剂后的聚合物重量与单体投料量的重量百分比。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核磁共振分析采用BRUKER生产的AVANCEDRX400MHz型核磁共振仪测定,其中,频率为400MHz,溶剂为氘代氯仿,内置标准样为四甲基硅烷。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在日本东曹公司的HLC-8320型凝胶渗透色谱仪上进行,其中,测试条件包括:色谱柱为TSKgel SuperMultiporeHZ-N,标准柱为TSKgel SuperMultiporeHZ,溶剂为色谱纯THF,校正标准样为聚苯乙烯,试样质量浓度为1mg/mL,进样量为10.00μL,流速为0.35mL/min,测试温度为40℃。等离子体分析(ICP)在购自日本岛津的型号为ICPMS-2030仪器上进行,按照GB/T 18174-2000标准测定。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25℃的温度下5重量%橡胶的苯乙烯溶液粘度采用毛细管粘度计在25℃恒温测定。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门尼粘度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SMV-201SK-160型无转子门尼粘度仪测定,其中,预热时间为1min,转动时间为4min,测试温度为100℃。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色度按照Q/SH 3165 251-2014标准测定,测试条件包括:表色系为CIELAB,光学几何结构为45/0,光源为C光源,观测角为2°,观测孔直径为30mm。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力学性能采用英国INSTRON 5567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其中,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按GB/T1843-1996标准测量(kJ/m2)。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60°光泽度按照ASTM D526(60°)测定。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压力均指表压。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抗氧剂1520购自国药试剂公司;抗氧剂1076购自伊诺凯试剂公司,四氢糠基乙基醚购自百灵威试剂公司,四氯化硅和甲基三氯硅烷购自百灵威试剂公司(分析纯,稀释至浓度为0.1mol/L),正丁基锂和仲丁基锂购自百灵威试剂公司,分别采用己烷稀释至浓度为0.4mol/L。
实施例1-9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在氮气保护下,将有机溶剂、1,3-丁二烯和结构调节剂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将聚合反应釜内的温度升高至聚合反应温度,然后加入有机锂引发剂,并在该温度下进行阴离子溶液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如表1所示),得到聚合反应混合液。
(2)向聚合反应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四官能团偶联剂(具体种类和用量在表2中列出),并在表2列出的条件下进行偶联反应(偶联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如表2所示),得到偶联反应混合液。
(3)偶联反应完成后,向偶联反应混合液中添加终止剂(具体种类和用量如表2所示)终止偶联反应。向终止反应得到的混合物中添加抗氧剂(其种类和用量如表2所示)混合,得到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聚合溶液。将所得聚合溶液进行蒸汽凝聚脱溶剂处理并干燥,得到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结构和性质参数在表3和表4中列出。
实施例2-9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不同的是,分别采用表1和2所示的条件,分别得到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所得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结构和性质参数在表3和表4中列出。
对比例1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不同的是,步骤(2)中,偶联剂的用量如表2所示,所得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结构和性质参数在表3和表4中列出。
对比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不同的是,步骤(2)中,偶联剂的用量如表2所示,所得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结构和性质参数在表3和表4中列出。
对比例3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不同的是,步骤(2)中,作为偶联剂的四氯化硅用等摩尔量的甲基三氯硅烷代替。所得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结构和性质参数在表3和表4中列出。
对比例4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不同的是,步骤(1)中作为引发剂的正丁基锂的用量为16mmol,步骤(2)中四氯硅烷的用量为4.8mmol。所得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结构和性质参数在表3和表4中列出。
对比例5
采用与实施例1步骤(1)和(3)相同的方法分别制备数均分子量为4.6万、9.1万、13.5万和17.5万的低顺式聚丁二烯线形聚合物(具体反应条件请见表1和表3),并将四种线形聚合物按照质量比为4.6万/9.1万/13.5万/17.5万=10.66/11.91/5/1混合,得到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线形共聚物,其结构和性质参数在表3和表4中列出。
表1
Figure BDA0002067355270000221
表2
Figure BDA0002067355270000222
Figure BDA0002067355270000231
表3
Figure BDA0002067355270000232
1:以GPC曲线中,第一分子量组分对应的峰(即,第一峰)、第二分子量组分对应的峰(即,第二峰)、第三分子量组分(即,第三峰)和第四分子量组分对应的峰(即,第四峰)的面积之和作为基准。
表4
Figure BDA0002067355270000241
1:X/Y,X为该实施例或对比例制备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在25℃时5重量%苯乙烯溶液中的粘度,Y为该实施例或对比例制备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中的第四分子量组分在25℃时5重量%苯乙烯溶液中的粘度。
2:采用等离子体法测定。
3:AH=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AM1=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AM2=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NH=(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NM1=(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NM2=(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NL=(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对应于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
由表4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中,4倍偶联中心原子的含量与(NH×AH+NM1×AM1+NM2×AM2+NL)的比值为1以上,表明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中,大部分分子链含有偶联中心原子,即不仅偶联形成的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和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链中含有偶联中心原子,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链基本也含有偶联中心原子。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5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相比于将四种线形聚合物混合而得到的混合物具有降低的粘度,因而,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由表4还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色度低,适于作为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增韧剂使用。
实验实施例1-9
实验实施例1-9分别以实施例1-9制备得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为增韧剂,采用传统本体方法制备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增韧剂相对于苯乙烯单体的比例为8%,得到高抗冲聚苯乙烯,具体聚合方法为:
将增韧剂、苯乙烯和自由基引发剂混合,伴随搅拌进行聚合,聚合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产物经真空闪蒸、脱出未反应单体和溶剂后得到高抗冲聚苯乙烯,聚合反应条件在表5中列出,制备的高抗冲聚苯乙烯的性能参数在表6中列出。
实验对比例1-5
采用与实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高抗冲聚苯乙烯,不同的是,增韧剂分别采用对比例1-5制备的低顺式聚丁二烯。聚合反应条件在表5中列出,制备的高抗冲聚苯乙烯的性能参数在表6中列出。
实验对比例6-7
采用与实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高抗冲聚苯乙烯,不同的是,增韧剂分别采用日本旭化成产品720A和730A(已脱除溶剂)。聚合反应条件在表5中列出,制备的高抗冲聚苯乙烯的性能参数在表6中列出。
参考实验例1
采用与实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高抗冲聚苯乙烯,不同的是,不采用增韧剂。制备的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在表6中列出。
表5
Figure BDA0002067355270000261
表6
编号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sup>2</sup>) 表面光泽度(60o)
实验实施例1 13.6 88
实验实施例2 14.3 84
实验实施例3 14.8 82
实验实施例4 13.5 87
实验实施例5 13.2 83
实验实施例6 11.1 84
实验实施例7 13.7 72
实验实施例8 11.2 81
实验实施例9 13.3 76
实验对比例1 8.7 73
实验对比例2 5.4 76
实验对比例3 6.1 69
实验对比例4 4.6 72
实验对比例5 13.8 54
实验对比例6 7.9 79
实验对比例7 10.8 74
实验参考例1 1.2 94
由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作为增韧剂制备的高抗冲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同时还显示出明显提高的光泽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含有偶联中心原子、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和第四分子量组分,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0-320,000,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260,000,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60,000-160,000,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以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5-60重量%,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20-50重量%,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10-40重量%,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1-30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140,000-280,000,优选为160,000-260,000;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110,000-220,000,优选为120,000-210,000;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70,000-150,000,优选为80,000-140,000;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0-70,000,优选为45,000-65,000;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1,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1,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1,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以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8-40重量%,优选为15-40重量%;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30-45重量%,优选为35-42重量%;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15-40重量%,优选为15-35重量%;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3-20重量%,优选为3-15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180,000,优选为90,000-170,000,更优选为100,000-160,000;
优选地,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4-2.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在25℃时5重量%的苯乙烯溶液中的粘度为90cP以下,优选为20-80cP,更优选为30-60cP;
优选地,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在25℃时5重量%的苯乙烯溶液中的粘度为X厘泊,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中的第四分子量组分在25℃时5重量%的苯乙烯溶液中的粘度为Y厘泊,X/Y的比值为1-1.6,优选为1.2-1.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在100℃时的门尼粘度为25-65,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35-55。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乙烯基含量为8-20重量%,优选为10-16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顺1,4-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0-40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和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含有偶联中心原子,至少部分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含有偶联中心原子,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为线形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偶联中心原子为硅和/或锡;
更优选地,以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总量为基准,所述偶联中心原子的质量含量为100-450ppm,优选为125-325ppm,更优选为130-320pp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所述偶联中心原子衍生自偶联剂,所述偶联剂为四官能团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的偶联中心原子为硅和/或锡;
更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四氯硅烷和/或四氯化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所述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中,偶联中心原子的摩尔百分含量为NZ,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为NH,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为NM1,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为NM2,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为NL,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偶联臂数为AH,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偶联臂数为AM1,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偶联臂数为AM2,4(NH+NM1+NM2+NL)≥(NZ×4)≥(NH×AH+NM1×AM1+NM2×AM2+NL);
优选地,(NZ×4)/(NH×AH+NM1×AM1+NM2×AM2+NL)的比值为1-3;
更优选地,(NZ×4)/(NH×AH+NM1×AM1+NM2×AM2+NL)的比值为1.1-2.5;
进一步优选地,(NZ×4)/(NH×AH+NM1×AM1+NM2×AM2+NL)的比值为1.2-2;
更进一步优选地,(NZ×4)/(NH×AH+NM1×AM1+NM2×AM2+NL)的比值为1.25-1.6。
12.一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阴离子聚合条件下,在有机锂引发剂和结构调节剂的存在下,将1,3-丁二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得到含有聚丁二烯的聚合溶液;
(2)将所述聚合溶液与偶联剂接触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偶联聚合物溶液,所述偶联剂为四官能团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偶联剂的摩尔量为nC,所述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量为nI,(2×nI)≥(nC×4)>nI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nC/nI的比值为0.28-0.5:1,优选为0.3-0.45:1,更优选为0.32-0.4:1。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偶联反应在50-10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偶联反应的持续时间为20-40分钟,所述偶联反应在0.1-1MPa的压力下进行,所述压力为表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偶联剂为四官能团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含硅偶联剂和/或含锡偶联剂;
更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四氯硅烷和/或四氯化锡。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有机锂引发剂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
R1Li (式I)
式I中,R1为C1-C6的烷基、C3-C12的环烷基、C7-C14的芳烷基或者C6-C12的芳基;
优选地,所述有机锂引发剂为乙基锂、正丙基锂、异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正戊基锂、正己基锂、环己基锂、苯基锂、2-萘基锂、4-丁基苯基锂、4-甲苯基锂和4-丁基环己基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步骤(1)中,1,3-丁二烯与所述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550-1500:1,优选为700-1400:1,更优选为800-1200:1。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结构调节剂为醚型结构调节剂和胺型结构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结构调节剂为四氢呋喃、四氢糠基烷基醚、乙二醇二烷基醚、二乙二醇二烷基醚和二甘醇二烷基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烷基优选为C1-C4烷基;
更优选地,所述结构调节剂为四氢呋喃、四氢糠基甲基醚、四氢糠基乙基醚、四氢糠基丙基醚、四氢糠基丁基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和二甘醇二乙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结构调节剂为四氢糠基甲基醚、四氢糠基乙基醚和四氢糠基丙基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结构调节剂与所述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0.01-1:1。
18.根据权利要求12-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聚合在0-100℃、优选40-9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聚合的持续时间为20-80分钟,优选为30-60分钟,所述聚合在0.1-1MPa、优选0.2-0.5MPa的压力下进行,所述压力为表压。
19.根据权利要求12-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3),将所述偶联聚合物溶液与终止剂接触,进行终止反应;
优选地,所述终止剂为C1-C4的醇、有机酸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为异丙醇、硬脂酸、柠檬酸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0.一种由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所述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含有第一分子量组分、第二分子量组分、第三分子量组分和第四分子量组分,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0-320,000,优选为140,000-280,000,更优选为160,000-260,000;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260,000,优选为110,000-220,000,更优选为120,000-210,000;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60,000-160,000,优选为70,000-150,000,更优选为80,000-140,000;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优选为40,000-70,000,更优选为45,000-65,000;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1,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1,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1,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1;
以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一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5-60重量%,优选为8-40重量%,更优选为15-40重量%;所述第二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20-50重量%,优选为30-45重量%,更优选为35-42重量%;所述第三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5-40重量%,更优选为15-35重量%;所述第四分子量组分的含量为1-30重量%,优选为3-20重量%,更优选为3-15重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其中,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180,000,优选为90,000-170,000,更优选为100,000-160,000;
优选地,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4-2.4。
23.权利要求1-11和20-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作为芳族乙烯基树脂增韧剂的应用。
24.一种芳族乙烯基树脂,该树脂含有芳族乙烯基基体树脂和增韧剂,其中,所述增韧剂为权利要求1-11和20-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25.一种芳族乙烯基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增韧剂的存在下,将芳族乙烯基单体进行聚合,其中,所述增韧剂为权利要求1-11和20-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CN201910425504.0A 2019-05-21 2019-05-21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芳族乙烯基树脂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978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5504.0A CN111978447B (zh) 2019-05-21 2019-05-21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芳族乙烯基树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5504.0A CN111978447B (zh) 2019-05-21 2019-05-21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芳族乙烯基树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8447A true CN111978447A (zh) 2020-11-24
CN111978447B CN111978447B (zh) 2023-04-11

Family

ID=73436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5504.0A Active CN111978447B (zh) 2019-05-21 2019-05-21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芳族乙烯基树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7844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03852A1 (en) * 1992-12-23 1994-06-29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Tapered block copolymers of monovinylarenes and conjugated dienes
US5959039A (en) * 1995-06-30 1999-09-2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Rubber composition having both high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components, for use in tires
US20040054065A1 (en) * 2002-09-16 2004-03-18 Zanzig David John Tire with tread of CIS 1,4-polybutadiene rich rubber composition which contains a functional styrene/butadiene elastomer, silica and coupling agent
CN1640898A (zh) * 2004-01-08 2005-07-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研究院 分步引发制备低顺式聚丁二烯的方法
JP2007080558A (ja) * 2005-09-12 2007-03-29 Nitto Denko Corp 電解質膜及び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EP1833894A1 (en) * 2004-12-16 2007-09-19 Pirelli & C. S.p.A.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aterial
US20110082253A1 (en) * 2008-06-06 2011-04-07 Sven Thiele Modified elastomeric polymers
CN103102437A (zh) * 2011-11-11 2013-05-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丁二烯聚合的稀土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WO2015090447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Trinseo Europe Gmbh Sulfur-containing polymers
CN109251262A (zh) * 2017-07-14 2019-01-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1264A (zh) * 2017-07-14 2019-01-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3746A (zh) * 2017-09-14 2019-03-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abs树脂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03852A1 (en) * 1992-12-23 1994-06-29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Tapered block copolymers of monovinylarenes and conjugated dienes
US5959039A (en) * 1995-06-30 1999-09-2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Rubber composition having both high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components, for use in tires
US20040054065A1 (en) * 2002-09-16 2004-03-18 Zanzig David John Tire with tread of CIS 1,4-polybutadiene rich rubber composition which contains a functional styrene/butadiene elastomer, silica and coupling agent
CN1640898A (zh) * 2004-01-08 2005-07-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研究院 分步引发制备低顺式聚丁二烯的方法
EP1833894A1 (en) * 2004-12-16 2007-09-19 Pirelli & C. S.p.A.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material
JP2007080558A (ja) * 2005-09-12 2007-03-29 Nitto Denko Corp 電解質膜及び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US20110082253A1 (en) * 2008-06-06 2011-04-07 Sven Thiele Modified elastomeric polymers
CN103102437A (zh) * 2011-11-11 2013-05-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丁二烯聚合的稀土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WO2015090447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Trinseo Europe Gmbh Sulfur-containing polymers
CN109251262A (zh) * 2017-07-14 2019-01-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1264A (zh) * 2017-07-14 2019-01-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3746A (zh) * 2017-09-14 2019-03-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abs树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连升,黄健: "聚苯乙烯增韧用橡胶的发展", 《合成橡胶工业》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8447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3746B (zh)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abs树脂
KR20100114863A (ko) 고급 비닐 고무
CN109251262B (zh)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1264B (zh)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KR20050021458A (ko) 커플링된 스티렌 블록 공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9503747B (zh)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abs树脂
EP3655442B1 (en) Star-branched diene rubber
CN109251263B (zh)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7632B (zh) 改性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
CN111978447B (zh)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芳族乙烯基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07286296B (zh) 一种丁二烯-b-异戊二烯聚合物的应用
CN111978446B (zh) 聚丁二烯橡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芳族乙烯基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11978445B (zh)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芳族乙烯基树脂及制备方法
US20170313789A1 (en)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a polymer bearing a hydroxyaryl group, product derived from this method a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KR20150099513A (ko) 변성 공액 디엔계 고무의 제조 방법
KR102121881B1 (ko) 방사상 공액 디엔계 고무의 제조 방법
JP7301131B2 (ja) ランダム低ビニル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この製造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る共重合体、及びそれらの共重合体に基づくゴム混合物
CN110128606B (zh) 嵌段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和硫化橡胶及其应用和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2745467B (zh) 丁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2798B (zh) 一类基于dpe衍生物、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单体的星形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N117069881A (zh)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85434B (zh)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61858A (zh)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61857A (zh)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hips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7829B (zh) 一种端基官能化的合成橡胶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