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4535A - 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4535A
CN111934535A CN202010827191.4A CN202010827191A CN111934535A CN 111934535 A CN111934535 A CN 111934535A CN 202010827191 A CN202010827191 A CN 202010827191A CN 111934535 A CN111934535 A CN 111934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voltage
output
trigger
fly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71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4535B (zh
Inventor
阎铁生
赵梓淮
沈霞
沈伟
曹太强
王军
孙章
宋潇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8271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45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4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4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4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4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H02M1/425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using a single converter stage both for correction of AC input power factor and generation of a regulated and galvanically isolated DC output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from ac input or outpu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反激变换器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第二电压采样电路、误差放大电路、光耦、过零检测电路和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乘法器、第三RS触发器、第一RS触发器、第二RS触发器、与门电路、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和用于驱动反激变换器中主开关的驱动电路;本申请使反激变换器工作在断续导电模式和临界导电模式两种模式,结合临界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可以降低临界导电模式反激变换器中主开关的最大频率,改善临界导电模式的功率因数和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降低开关频率的变化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作为电力电子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电源技术逐渐成为应用和研究的热点。开关电源以其效率高、功率密度高而确立了其在电源领域中的主流地位,但其通过整流器接入电网时会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功率因数较低(一般仅为0.45~0.75),且在电网中会产生大量的电流谐波和无功功率而污染电网。抑制开关电源产生谐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被动法,即采用无源滤波或有源滤波电路来旁路或消除谐波;二是主动法,即设计新一代高性能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它具有输入电流为正弦波、谐波含量低以及功率因数高等特点,即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拓扑的研究和功率因数校正控制电路的研究。传统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采用Boost-升压拓扑,这是因为Boost具有控制容易、驱动简单以及功率因数可以接近于1,但是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有输出电压高的缺点。而Buck-降压拓扑实现PFC时,由于当输入电压低于输出电压时,不传递能量,输入电流为0,交越失真严重。反激-反激变换器在整个工频周期内都可以传递能量,功率因数和总谐波畸变都优于Buck变换器,并且既可以实现升压、又可以实现降压,同时实现电气隔离,因此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被广大学者和工程师关注。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根据其开关管关断期间复边续流二极管电流是否持续导通,通常有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断续导电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和临界连续导电模式(Criticalconduction Mode,CRM)三种工作模式。其中,DCM和CRM的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可以实现PFC功能。传统断续导电模式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控制方式如图1所示,它需求的元器件数量较少,功率因数校正功能好,但峰值电流较大,输出电压纹波较大,适合使用的功率较小;传统临界连续导电模式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控制方式如图2所示,它的输出电压纹波较小,适合使用的功率较大,但PFC功能受到限制,且在正弦波过零处由于开关频率较高,损耗较大。
为此,需要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功率因数的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能够工作在断续导电模式和临界导电模式两种模式,降低临界导电模式反激变换器中主开关的最大频率,改善临界导电模式的功率因数和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降低开关频率的变化范围。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反激变换器和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第二电压采样电路、误差放大电路、光耦、过零检测电路和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与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负载并联、用于采集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的阴极连接,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接地,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用于输出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的误差信号;
所述光耦的阳极与所述反激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反激变换器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反激变换器的原边电流采样端连接;
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乘法器、第三RS触发器、第一RS触发器、第二RS触发器、与门电路、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和用于驱动所述反激变换器中主开关的驱动电路;
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反激变换器的原边电流采样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乘法器的第二输入端作为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乘法器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光耦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乘法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负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端与所述主开关的电流采样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RS触发器和第一RS触发器的R端连接,所述第三RS触发器的S端作为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RS触发器的Q端与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RS触发器的
Figure BDA0002636643540000031
端连接,所述第二RS触发器的R端接收所述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输出的转折频率信号,所述第二RS触发器的S端与所述第一RS触发器的Q端和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RS触发器的S端与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误差放大电路包括环路补偿电路、误差放大器和第一基准电源;其中,所述环路补偿电路并联在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负端和输出端,所述误差放大器的正端与所述第一基准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基准电源的负极作为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接地,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负端作为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并联在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负载两端作为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
所述第三分压电阻和所述第四分压电阻并联在所述反激变换器的电压输入端的第一稳压电容两端作为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分压电阻和所述第四分压电阻的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主开关为全控型开关器件。
可选的,所述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流源、第一电容和第二比较器;
所述电流源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流源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负端与第二基准电压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RS触发器的R端连接、输出所述转折频率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作为所述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为三极管或MOSFET。
本发明中,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反激变换器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第二电压采样电路、误差放大电路、光耦、过零检测电路和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第一电压采样电路与反激变换器的负载并联、用于采集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光耦的阴极连接,误差放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接地,误差放大电路,用于输出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的误差信号;光耦的阳极与反激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光耦的输出端与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输出端相连,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四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反激变换器的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反激变换器的原边电流采样端连接;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乘法器、第三RS触发器、第一RS触发器、第二RS触发器、与门电路、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和用于驱动反激变换器中主开关的驱动电路;乘法器的第二输入端作为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乘法器的第一输入端作为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光耦的输出端连接,乘法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比较器的负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正端与主开关的电流采样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三RS触发器和第一RS触发器的R端连接,第三RS触发器的S端作为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RS触发器的Q端与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端与第二RS触发器的
Figure BDA0002636643540000051
端连接,第二RS触发器的R端接收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输出的转折频率信号,第二RS触发器的S端与第一RS触发器的Q端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RS触发器的S端与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主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本发明中构建的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能够控制模式切换开关器件,使反激变换器工作在断续导电模式和临界导电模式两种模式,降低临界导电模式反激变换器中主开关的最大频率,改善临界导电模式的功率因数和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降低开关频率的变化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断续导电模式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临界连续导电模式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主要波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关键点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7为图6在正弦波峰处的变压器原边电流和副边二极管电流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在正弦波过零点处的变压器原边电流和副边二极管电流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参见图3所示,该变换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反激变换器1和控制电路2;
控制电路2,包括第一电压采样电路21、误差放大电路22、光耦O1、过零检测电路24和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23;
第一电压采样电路与反激变换器1的负载并联、用于采集反激变换器1的输出电压;
误差放大电路22的输入端与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误差放大电路22的输出端与光耦O1的阴极连接,误差放大电路22的基准电压端接地,误差放大电路22,用于输出反激变换器1的输出电压的误差信号;
光耦O1的阳极与反激变换器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光耦O1的输出端与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2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过零检测电路24的输入端与反激变换器1的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输出端相连,过零检测电路24的输出端与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23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第二电压采样电路25的输入端与反激变换器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采样电路25的输出端与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2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23的第三输入端与反激变换器1的电流采样端连接;
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23包括第一比较器CMP1、乘法器231、第三RS触发器RS3、第一RS触发器RS1、第二RS触发器RS2、与门电路232、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234和用于驱动反激变换器1中主开关Q1的驱动电路233;
乘法器231的第二输入端作为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23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电压采样电路25的输出端连接,乘法器231的第一输入端作为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23的第二输入端与光耦O1的输出端连接,乘法器231的输出端与第一比较器CMP1的负端连接,第一比较器CMP1的正端与主开关Q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CMP1的输出端与第三RS触发器RS3和第一RS触发器RS1的R端连接,第三RS触发器RS3的S端作为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23的第四输入端与过零检测电路24的输出端连接,第三RS触发器RS3的Q端与与门电路23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与门电路232的第二输入端、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234的控制端与第二RS触发器RS2
Figure BDA0002636643540000071
端连接,第二RS触发器RS2的R端接收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234输出的转折频率信号,第二RS触发器RS2的S端与第一RS触发器RS1的Q端和驱动电路233的输入端连接,第一RS触发器RS1的S端与与门电路23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233的输出端与主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
参见图4所示,反激变换器1包括第一稳压电容C1、第二稳压电容C2、第二电容C3、变压器T1、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Np、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Nf、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Ns、副边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3、第二电阻R4和负载R5;反激变换器1的具体电路结构和与控制电路2的具体连接关系可以参考图3所示。
具体的,上述误差放大电路22可以包括环路补偿电路221、误差放大器EA1和第一基准电源;其中,环路补偿电路221并联在误差放大器EA1的负端和输出端,误差放大器EA1的正端与第一基准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基准电源的负极作为误差放大电路22的基准电压端接地,误差放大器EA1的输出端作为误差放大电路22的输出端,误差放大器EA1的负端作为误差放大电路22的输入端。
具体的,上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21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R6和第二分压电阻R7
第一分压电阻R6和第二分压电阻R7并联在反激变换器1的负载R5两端作为第一电压采样电路21的输入端,第一分压电阻R6和第二分压电阻R7的公共端作为第一电压采样电路21的输出端。
具体的,上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25包括串联的第三分压电阻R1和第四分压电阻R2
第三分压电阻R1和第四分压电阻R2并联在反激变换器1的电压输入端的第一稳压电容C1两端作为第二电压采样电路25的输入端,第三分压电阻R1和第四分压电阻R2的公共端作为第二电压采样电路25的输出端。
具体的,主开关Q1为全控型开关器件。
具体的,上述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234可以具体包括第一开关Q2、电流源Iref、第一电容C4和第二比较器CMP2
电流源Iref的负极、第一电容C4的一端和第一开关Q2的输出端接地,电流源Iref的正极与第一电容C4的另一端、第一开关Q2的输入端和第二比较器CMP3的正端相互连接,第二比较器CMP2的负端与第二基准电压连接,第二比较器CMP2的输出端作为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234的输出端与第二RS触发器RS2的R端连接、输出转折频率信号,第一开关Q2的控制端作为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234的控制端。
具体的,第一开关Q2为三极管或MOSFET。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工作原理如下:第一分压电阻R6和第二分压电阻R7将对反激变换器1的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得到输出电压uFB与利用误差放大器EA1与基准电压信号uref进行比较,经过误差放大器EA1运放放大后,得到误差信号ue,通过光耦O1将误差信号ue传递至光耦O1的原边,得到信号ucomp,信号ucomp进入乘法器231的第一输入端,第三分压电阻R1和第四分压电阻R2将对反激变换器1的输入电压进行采样,得到输入电压,第二采样电路将输入电压传递至乘法器231的第二输入端,乘法器231将输入电压和信号ucomp相乘,得到第一比较器CMP1的负端输入信号,第一比较器CMP1的正端输入信号为主开关的电流采样信号uCS,第一比较器CMP1的输出作为第三RS触发器RS3和第一RS触发器RS1的R端输入,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234中电流源输出的电流Iref、第一电容C4和第一开关Q2生成一个锯齿波,将该锯齿波信号与基准电压信号uref2进行比较,产生的脉冲信号即为转折频率信号,作为第二RS触发器RS2的R端输入。在每个开关周期起始时刻,主开关Q1导通,原边绕组电流ip从0开始上升,变压器T1储存能量;当第一比较器CMP1的正端输入信号大于负端输入信号ucomp时,主开关Q1断开,变压器T1向副边绕组释放能量,副边二极管D1导通,副边电流is从峰值开始下降。当is下降到0时,变压器T1和主开关Q1的寄生电容谐振,过零检测电路24检测到uZCD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过零检测电路24输出一个脉冲信号,此时反激变换器1将该脉冲信号的频率与转折频率进行比较,当过零检测电路24输出的脉冲信号的频率大于转折频率时,反激变换器1将继续以转折频率继续工作在DCM模式,即图4中[0,α]和[π-α,π]两段;当过零检测电路24输出的脉冲信号的频率小于转折频率时,反激变换器1工作在CRM,即图4中[α,π-α]。
在两个工作模式时,各关键点波形如图5所示。当变换器工作在DCM状态,在一个周期开始时,主开关Q1导通,原边电感电流ip从0开始上升,变压器T1储存能量,ucs也从0开始上升,因反激变换器1中的变压器辅助绕组Nf与原边绕组Np的同名端相反,uZCD为负,Iref为第一电容C4充电,uCMP2+从0开始上升。当ucs的值达到ucomp的值时,第一比较器CMP1的输出即第三RS触发器RS3的R端电压uRS3-R为高,第一RS触发器RS1和第三RS触发器RS3的Q端输出变为低,主开关Q1关断,ip变为0,变压器T1向副边释放能量,副边二极管D1导通,副边电流is从峰值开始下降,uZCD为正。当is下降到0时,uCMP2+还未达到uref2,第二比较器CMP2的输出即第二RS触发器RS2的R端电压uRS2-R为低,uQ2-drv为低,与门电路232输出为低,变换器工作在断续导通模式,uZCD变为0,过零检测电路24输出信号uRS3-S为一个脉冲信号,RS3的Q端输出变为高。当uCMP2+达到uref2,第二比较器CMP2的输出即第二RS触发器RS2的R端电压uRS2-R为高,uQ2-drv为高,uCMP2+接地变为0,与门电路232输出uRS1-S为高,第一RS触发器RS1的Q端输出变为高,主开关Q1导通,第二个周期开始。
当变换器工作在CRM状态,在一个周期开始时,主开关Q1导通,udrv为高,原边电感电流ip从0开始上升,变压器T1储存能量,ucs也从0开始上升,因反激变换器1中的变压器辅助绕组Nf与原边绕组Np的同名端相反,uZCD为负,电流源Iref为第一电容C4充电,uCMP2+从0开始上升。当ucs的值达到ucomp的值时,第一比较器CMP1的输出即uRS3-R为高,第一RS触发器RS1和第三RS触发器RS3的Q端输出变为低,主开关Q1关断,ip变为0,变压器T1向副边释放能量,副边二极管D1导通,副边电流is从峰值开始下降,uZCD为正。当uCMP2+达到uref2,第二比较器CMP2的输出即第二RS触发器RS2的R端输出电压uRS2-R为高,uQ2-drv为高,uCMP2+接地变为0,此时is未下降到0,过零检测电路24输出信号即第三RS触发器RS3的S端输出电压uRS3-S为低,第三RS触发器RS3的Q端输出电压uRS3-Q为低,与门电路232输出即第一RS触发器RS1的S端输出电压uRS1-S仍为低,第一RS触发器RS1未动作,所以uQ2-drv仍为高,uCMP2+仍为0。当is下降到0时。uZCD变为0,过零检测电路24输出信号uRS3-S为一个脉冲信号,第三RS触发器RS3的Q端输出变为高,与门电路232输出uRS1-S为高,第一RS触发器RS1的Q端输出变为高,主开关Q1导通,第二个周期开始。
具体的,为实现PFC,需调节误差放大器EA1的补偿电路221,使整个电压控制环路带宽小于20Hz。当变换器稳定后,乘法器231的第一输入端ucomp在半个工频周期内稳定,乘法器231的第二输入端为整流后的输入电压的正弦半波波形,乘法器231的输出端作为第二比较器CMP2的负端输入信号,其波形为正弦半波,uCS的峰值包络线也为正弦半波。
具体的,图6为输入电压220V、输出电压24V、输出电流2.5A、转折频率89kHz时,混合导电模式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全局仿真结果;由图6可知,与传统方法相比,混合导电模式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改进的控制方法的输入电流波形相比CRM更接近正弦波,相比DCM峰值电流更小,输出电压纹波相比DCM更低。
具体的,图7和图8均为输入电压220V、输出电压24V、输出电流2.5A、转折频率89kHz时,混合导电模式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仿真结果局部放大图;由图7可知,因为副边二极管电流在一个周期内持续导通,且在结束时降到0,反激变换器1在电感电流峰值附近工作在临界连续导电模式;由图8可知,因为副边二极管电流在一个周期内未持续导通,反激变换器1在电感电流过零点附近工作在断续导电模式,且工作频率为设定值89kHz。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构建的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23能够控制模式切换开关器件,使反激变换器1工作在断续导电模式和临界导电模式两种模式,结合临界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可以大幅度改善临界连续模式的功率因数和总谐波畸变,提高功率因数,降低其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并通过降低过零点附近反激变换器1中主开关Q1的开关频率和轻负载时的开关频率,可以进一步提高临界连续模式的效率,降低输入电流峰值,降低输出电压纹波。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反激变换器和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第二电压采样电路、误差放大电路、光耦、过零检测电路和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与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负载并联、用于采集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的阴极连接,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接地,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用于输出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的误差信号;
所述光耦的阳极与所述反激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反激变换器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反激变换器的原边电流采样端连接;
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乘法器、第三RS触发器、第一RS触发器、第二RS触发器、与门电路、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和用于驱动所述反激变换器中主开关的驱动电路;
所述乘法器的第二输入端作为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乘法器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光耦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乘法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负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端与所述主开关的电流采样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RS触发器和第一RS触发器的R端连接,所述第三RS触发器的S端作为所述电流型混合模式驱动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RS触发器的Q端与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RS触发器的Q端连接,所述第二RS触发器的R端接收所述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输出的转折频率信号,所述第二RS触发器的S端与所述第一RS触发器的Q端和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RS触发器的S端与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放大电路包括环路补偿电路、误差放大器和第一基准电源;其中,所述环路补偿电路并联在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负端和输出端,所述误差放大器的正端与所述第一基准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基准电源的负极作为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接地,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负端作为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并联在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负载两端作为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
所述第三分压电阻和所述第四分压电阻并联在所述反激变换器的电压输入端的第一稳压电容两端作为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分压电阻和所述第四分压电阻的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开关为全控型开关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流源、第一电容和第二比较器;
所述电流源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流源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负端与第二基准电压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RS触发器的R端连接、输出所述转折频率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作为所述转折频率信号产生电路的控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三极管或MOSFET。
CN202010827191.4A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Active CN111934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7191.4A CN111934535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7191.4A CN111934535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4535A true CN111934535A (zh) 2020-11-13
CN111934535B CN111934535B (zh) 2021-06-08

Family

ID=73311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7191.4A Active CN111934535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453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378A (zh) * 2012-09-25 2013-01-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临界连续模式单位功率因数反激变换器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4242692A (zh) * 2014-07-28 2014-12-24 南京理工大学 最优频率变化范围的CRM Boost PFC变换器
CN106169863A (zh) * 2016-08-13 2016-11-30 浙江大学 升降压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70361A (zh) * 2017-09-07 2017-11-21 西华大学 锯齿波产生电路及反激、SEPIC和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10266182A (zh) * 2019-05-20 2019-09-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pfc输出电压自适应跟随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378A (zh) * 2012-09-25 2013-01-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临界连续模式单位功率因数反激变换器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4242692A (zh) * 2014-07-28 2014-12-24 南京理工大学 最优频率变化范围的CRM Boost PFC变换器
CN106169863A (zh) * 2016-08-13 2016-11-30 浙江大学 升降压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70361A (zh) * 2017-09-07 2017-11-21 西华大学 锯齿波产生电路及反激、SEPIC和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10266182A (zh) * 2019-05-20 2019-09-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pfc输出电压自适应跟随控制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祎: ""CRM_Boost_PFC变换器开关频率变化范围的优化控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4535B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77757A1 (zh) 一种变拓扑llc谐振变换器的宽增益控制方法
de Melo et al. A modified SEPIC converter for high-power-factor rectifier and universal input voltage applications
Lin et al. Design criteria for resonant tank of LLC DC-DC resonant converter
CN102638169A (zh) 一种反激式变换器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应用其的交流-直流功率变换电路
CN112234835B (zh) 一种可变结构组合型llc谐振变换器
CN113489309B (zh) 宽输出电压的无桥降压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10518818B (zh) 定频控制的crm降压-反激pfc变换器
CN107370361B (zh) 锯齿波产生电路及反激、SEPIC和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10829827A (zh) 一种恒定开关频率的crm升压-降压pfc变换器
CN116191862B (zh) 基于降压与反激变换单元的无桥降压型pfc变换器
CN116961400A (zh) 无输入二极管的高效无桥降压型pfc变换器
CN109742957B (zh)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CN116961399A (zh) 基于输出反向的反激与降压单元的无桥降压型pfc变换器
CN116722734A (zh) 基于降压与升降压变换单元的无桥降压型pfc变换器
CN111934535B (zh) 一种反激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11865069B (zh) 一种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Xi et al. SiC-based high-frequency soft-switching interleaved totem-pole bridgeless PFC converter without ZCD circuits
CN114205954A (zh) 改进Sepic-LED驱动电路的无电解电容控制方法
CN114614674A (zh) 反激变换器、恒流控制方法及照明系统
Wang A pulse width modulated LLC type resonant topology adpated to wide output voltage range
CN111865116B (zh) 一种基于可变电感的开关频率恒定的crm升压变换器
CN219779988U (zh) 一种新型Bu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16365900B (zh) 交流输入非对称式无桥降压型pfc变换器
Ting et al. A soft switchin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interleaved AC-DC boost converter
Wen et al. The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Wide Input of The LLC Co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