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2957B -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2957B
CN109742957B CN201910110931.XA CN201910110931A CN109742957B CN 109742957 B CN109742957 B CN 109742957B CN 201910110931 A CN201910110931 A CN 201910110931A CN 109742957 B CN109742957 B CN 109742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resonance
transistor
voltage
ze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09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2957A (zh
Inventor
张亦星
张益平
李太兵
张辰
罗圣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no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no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no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no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09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2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2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2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2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2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双环,指主谐振LrLBCr称之LLC多谐振,辅助半桥谐振Lo(C3+C4)的LC单谐振,实现全桥四个管的全部谐振,即双谐振加全软开关的方式与拓补结构原理,即Q1、Q2、Q3、Q4均零电压导通,零电压(或相当低电压)条件下的零电流关断过程,也称之动态转换过程的损耗非常小,几乎为零,可以进一步提高开关频率,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小型化。本发明变换器在同样的变压器、电感与电容谐振规格下,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功率管实现零电压开通,零电流关断,C3、C4、C5、C6与功率管Q1、Q2、Q3、Q4分别并联,充分降低了dv/dt的电压变化率,效率提高且电磁辐射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变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背景技术
在功率电子学领域,将一种电能转换为另一种电能,如直流对直流,也可以交流对直流,直流对交流。这里指输入直流电压,转换成另一种直流电压值,提高开关频率来减小变压器的尺寸,而且,实现稳压功能,提高转换效率,设备小,成本低,小型轻便型化,也就是说提高了功率密度。如工频变压器,体积和重量十分大,而且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的高低变化而变化,频率越高,体积越小,重量越轻,电力电子技术革命,也是变换器技术的革命。
在开关变换器中,设法使担任调整作用的功率管电流按照正弦波规律变化,开关管在电压为零时的开通与关断,电流在零时的开通与关断,这时的变换器效率达到最高的局限点,此时不能调节输出电压的高低变化,通过改变工作原理与结构,尽可能达到最低损耗的转换,更高效,更高频率的使用,可以让变压器做的更小,也由此提高了变换器的功率密度。
应用软开关技术的变换器较传统硬开关的变换器具有变换效率高,电磁干扰小,而且能够提高功率密度,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研究与应用新的软开关技术已成为开关变换器领域的重点和主流。
从变换器的发展史与里程碑上,最早的技术,也可以称之为一代技术,如图(2)的半桥与图(3)的全桥,为完全的硬开关,即高电压大电流的导通与关断,而且,每一只管还要如图示的RC吸收器, R存在比较大的损耗,转换效率低,开关频率低,设备大,成本高,属于低端低技术含量。第二代应当属于移相电路,或者有限双极性电路,也叫伪相移方式。如图(4),移相型,Q1与Q2,Q3与Q4都是几乎全脉宽的移动角度,来形成占空比调制。因为始终满脉宽,关断开关管的电感励磁电流会产生另一只管的零电压导通,根本不需要 RC吸收器,Q3、Q4是超前臂,实现ZVS(零压)导通,Q1、Q2 滞后臂实现ZVS(零流)关断。Q3、Q4的超前臂并一小电容,可以减小大电流关断的损耗,但由于死区时间短,而且是固定,轻载空载的占比非常小,即导通时间十分短,电流十分小,不能对C3、C4的充满与放完电的过程,导通失去ZVS(零压),此电容会被管子吸收而产生损耗,使用的频率比硬开关高一些,但也不能更高许多。
为了解决这一不足,采用伪相移即有限双极性电路,如Q1、Q2 全脉宽固定导通时间,而Q3Q4采用可变脉宽PWM化,大电流下PWM 高,死区时间短,但很短时间就能对C3、C4的充满电与放完电,而在轻载、空载的下,PWM低,Q3、Q4的导通时间非常短,但死区时间非常大,由于Q1、Q2的固定导通时间不变,始终在回路构成导通状态,而且变压器留一点气隙,让初级电感量减小一些,增大励磁电流,这样,由于有足够的时间对C3、C4的充放电,采用增大一些电容量,可更多地减小Q3、Q4的关断损耗。
由于输出通过整流二极管之后串联Lo的电感器,Lo电感续流,导致D1、D2的硬转换过程,存在反向恢复时间,整流二极管的损耗比较大。故二代不论是移相电路还是有限双极性电路,称之边缘谐振型软开关,但实际上,还是显示硬开关特性。软的成分与效果相当有限。
那么到了第三代LLC多谐振型软开关,如图(5)所示,由LBLrCr 构成。当开关频率工作在谐振频率,即这时感抗Lr=容抗Cr,谐振的电抗值是零,正弦波电流状态如图(6)所示,ir是谐振电流,iLB是由LB电感产生的励磁电流。这个调输出电压大小与负载功率,靠的是改变频率而产生的电感分压数值,如电抗Xz=感抗 XL-容抗频率提高,XL变大,Xc变小,Xz值增大,随着频率的提高,电感LB的值也同样变大,导致时间变短的励磁电流iLB变小,所以LB的值不宜大,宜小一些,一般LB=3Lr左右合适,随着负载功率的进一步减小,需要更高的频率,那么由于导通时间也同样减小,励磁电流也进一步减小,Q1Q2会失去零电压导通条件而进入容性开通,这一电容能量为Wc=2×1/2CU2f,f进一步升高,成比例性的增大Wc,故需要控制频率范围,如进入变频与变脉宽同时产生,直到最高频率如三倍谐振频率下的占空比为零了。或者另一种方式,就是形成间歇振荡,平均频率也受到限制,不会十分高。LB的感抗值也是随频率而改变,频率低时,输出功率大,但叠加的iLB电流也同样比较大,造成Q1Q2开关管的损耗与并联电感器的LB损耗还有谐振串联电感Lr的损耗都比较大,当输出电压与功率减小了,由于失去ZVS(零压)开通,容性吸收产生开关管损耗大,这损耗来自功率开关管的结电容与并联电容器的总和。
那么也就是说存在一定的自相矛盾,频率低时,励磁电流叠加形成无转换功率的电流大损耗大,而频率高时,需要由1/2×2Cu2f的数值增大,但励磁电流却反而在减小,相反,故只有工作在谐振频率点上的效率最高,一旦偏离越大,无论更高频率,还是更低频率,转换效率都大大降低了。输出整流二极管不串联电感滤波,而是由电容直接滤波,属于零流通与断,损耗比较小。这种LLC多谐振变换器为第三代技术,效率与频率均高于二代的移相与有限双极性。
第四代称之准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如图(7)所示C1+C2为谐振电容,以Cr代替。该电路的原理,最高频率设计在Lr与Cr的谐振频率,开关频率总是低于谐振频率或最高到谐振频率点上,设半周导通时间为Ton,采用固定脉宽变频率即PFM的模式,设谐振频率为 fT,开关频率为fo,当fo为0.6fT~fT之间,满占空比,而低于0.6fT时,完全进入PFM化,由于D1、D2的钳位作用,回路电流总是工作在正弦波电流状态,即零电流导通与零电流关断,双零系统而称准字,叫准谐振型软开关,一旦工作频率不断降低,在0.6fT以下时,由于 PFM化同样占空比出现(称PFM占空比),死区时间的存在,尽管零流导通与关断关系,但失去了零电压导通条件了,故结电容被开关管吸收而产生损耗,这个输出功率的值Pw=2×1/2CU2f,与f成比例关系,频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小,故改变频率的范围十分大,如果为了限制频率范围,当导通周期小于谐振周期,进入大电流关断,失去零电流关断。
还有一种变换器方式,如图(9),采用两级方式,一级固定频率,设计在LrCr的谐振频率为开关频率。这一级是完全的正弦波电流的零流导通与关断,零电压的导通与关断,效率最高,HV+与HVo为调幅,其值大小决定了输出电压的高低,增加另一级Buck即降压电路,由Lo,Q3,D1构成,但Q3开关管却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导通与关断,存在比较大的损耗。由于调幅电压HV+与HVo之间的转换效率最高,综合效率还是非常高的。这种方式也得到普通的实际应用,但如何提高动态响应速度,也是有讲究的电路原理与控制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其将二、三四代各有所长的复合利用,产生了一个新的拓扑结构的电路原理与工作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包括有限双极性的LLC全桥主谐振电路和辅助谐振半桥即LC辅助谐振电路,实现全桥四管的全软开关化,其特征在于,所述LLC全桥主谐振电路和LC辅助谐振电路双谐振产生了双软开关,即零电压开通与零电流关断,实现功率开关管极其微小的几乎没有什么损耗的转换过程,大大提高了转换效率,还能够提高开关频率,实现了高效率小型化变换器;所述LLC全桥主谐振电路由主谐振 LB、Lr、Cr构成,有限双极性全桥电路结构控制方式,Q3、Q4总是比Q1、Q2提前关断,Q3、Q4脉宽调制PWM化,由LB与Lr、Cr串联回路所产生的励磁电流来保证Q3、Q4所并联电容C6、C5充满电与放完电后,从而产生零电压开通,C5、C6电容越大,Q3、Q4的关断损耗也越小,但不能过大;Q1、Q2固定脉宽同样并联电容器C3、C4,由半桥谐振,C1、C2串联分压为输入电压的一半,由Lo在导通半周期时间里,产生励磁电流,Q1、Q2关断之后,Lo与C3+C4产生谐振,与Q1、Q2所并联的电容C3、C4因充满电或放完电,而产生零电压开通,C3、C4电容越大,关断损耗越小,但不能过大;全桥所有四只开关器件都并联电容器,形成关断时间即toff后,开关管如MOSFET 的VDS波形为梯形波,低dv/dt变化率,关断由大电流到零的时间里, VDS处于相当低的电压状态,损耗系数P=I×V,由此变小,转换过程损耗被转移至电容器吸收,是本拓补技术最大的特征,也通过有限双极性的技术特征,完美的相结合的特点,产生了特别大的效果,从而使开关的转换动态过程的损耗足够小,从而进一步提高开关频率,与通常技术相比,在同样的开关管散热器与变压器一样大小的前提下,能够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如果使用更高的开关频率,更小的变压器尺寸,使设备小型化,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小型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开关变换器不仅有主谐振的LB、Lr、Cr,还有辅助谐振Lo(C3+C4),即LLC+LC模式,并且与有限双极性电路技术特征相结合的特点完美的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变换器的技术与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利用变压器的初次级匝数比来决定输出电压的高低,Q1、Q2、Q3、Q4可以是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或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GBT,也可以是双极性晶体管BJT。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变压器原边所并联的电感器LB通常不单独存在,而是利用变压器留气隙大小来决定其LB值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变压器的漏电感也是串联谐振电感器Lr的一部分,改变变压器绕组结构,增大漏电感,或者由于输出电压低,漏电感比较大,谐振电感Lr可以由变压器的漏电感直接取代,而且变压器磁芯有气隙,即LB与Lr集中在变压器里面,形成变压器,LB电感与Lr电感三合一化,仍然为LLC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Q3、Q4任何占空比之下,都能满足零电压导通所需要的LB的数值,同样,Q1Q2是固定脉宽的占空比,只要满足Q1Q2的零电压导通下的Lo的数值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开关工作频率可以为固定频率,也可以为变频的方式,无论高于谐振频率,还是低于谐振频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软开关变换器采用有限双极性拓补结构原理,由于功率开关管器件的并联电容比较大,软化的效果好,转换过程的交流动态损耗非常小,同时,减缓了开关管电压的上升与下降时间曲线,根据这一曲线为梯形波的轨迹,损耗转移吸收而大大减小了,充分降低了开关管的开关损耗。而且EMI减小,电路工作系统容易稳定,可靠性也提高了,不仅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同时,可以大大的提高使用频率,可以实现设备的小型化,也降低了成本。可以在一样频率一样的变压器大小规格下,输出更大的功率,由于开关器件功率管损耗大大减小,因而减小所需散热器的尺寸,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开关频率,减小变压器尺寸,而实现设备的更加小型化,低成本化,也从而提高转换器的功率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谐振型全软开关变换器的原理图;
图2是一代硬开关半桥变换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一代硬开关全桥变换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二代边缘谐振的移相型与有限双极性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图5是三代LLC多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6是LLC的Lr的电流波形图;
图7是四代LC准谐振软开关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8是开关管导通的正弦波电流图;
图9是二级、一级以零电压零电流导通关断的连续正弦波电流图;
图10是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的Q1与Q3,Q3与Q4的驱动波形所对应的谐振电流波开Ir,LB的励磁电流ILB输出整流二极管的电流波形图;
图11最大实现Q1与Q2固定脉宽,Q3与Q4最大PWM脉宽,即左右两臂的分别ds极波形图;
图12是PWM减小下的两边ds电压波形图;
图13是PWM继续减小下的两边ds电压波形图;
图14PWM在非常小的条件下的两边ds电压波形图。
图15是Q1Q2Q3Q4主回路llc谐振回路变换器的PWM占空比大的近正弦波电流波形图;
图16是占空比减小下的驱动与回路的电流波形图;
图17是占空比减小减小下的驱动与回路的电流波形图;
图18是占空比再减小下的驱动与回路的电流波形图;
图19是非常小占空比与最小占空比下的驱动与回路电流波形图;
图20是非常小占空比与最小占空比下的驱动与回路电流波形图;
图21是开关管ds波形与回路正弦波电流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是LLC多谐振原理与有限双极性技术原理相组合的方式,LBLrCr多谐振,Lr与 Cr是主串联谐振,LB与变压器原边的并联谐振,提供最小的励磁电流的电感能量,无论Q3、Q4的占空比大小,输出功率的大小,Q3、Q4、的占空比小于Q1、Q2,提前关断一定时间,Q1、Q2继续导通的,对 C5C6的充放电,产生Q3Q4的零电压导通,如果输出功率减小,即Q3、 Q4、PWM的占空比小了,死区时间更大,LB由Q1、Q2的继续导通提供对C5、C6的充放电,在全范围PWM调制下,Q3、Q4始终都是零电压导通的。由C1、C2分压的半桥Lr(C3+C4)励磁电流产生储能LB的电感能量,通过LC谐振回路,Q1、Q2也构成零电压的导通条件。这里指固定开关频率。
本发明这样解决上述问题的,由B,C,D构成一个主回路,BC为变压器原边电压,第一晶体管Q1导通,第三晶管Q3同时也导通,然后Q3总是比Q1提前关断,进入变压器空载,B-C的等效电阻为最大,此时,LB的电感产生的励磁电流由B、C到D点的导通回路,对C5、 C6充电至D点电平处于Vin+电压,此时Q4的电压就出在零电压状态,等待Q4导通。同理,第二晶体管Q2导通,第四晶体管Q4同时也导通,然后Q4总是比Q2提前关断,假如变压器空载,B-C之间的电阻最大,此时,LB的电感产生的励磁电流,由B、C到D点的导通回路,对C5C6放电至D点电平处于Vin-电压,此时Q3的电压就处在零电压状态,等待Q3导通。Lr与Cr为串联谐振电路。
本发明的辅助谐振电路,由C1、C2串联,A点电压处于中点,即1/2Vin。第一晶体管Q1导通之后,Lo产生了励磁电流,当Q1关断时,Lo的电感能量释放,Lo与C3、C4的产生的谐振后,B点由Q1的导通在Vin+的电压,下降至Vin-的电压点,第二晶体管Q2处于零电压位置,等待零电压导通,同理,第二晶体管Q2导通之后,Lo产生方向相反的励磁电流,当Q2关断时,Li的电感能量反向释放,Lo 与C3、C4C的产生的谐振后,B点由零电压Vin-上升至Vin+的电压点,等待Q1的零电压导通,由此反复过程。
由于晶体管内部均有反向二极管,如果对于双极管BJT内部无反向二极管的话,需要外面并联反向二极管,对于B点与D点,电压均不会高于Vin+电压,也不会低于Vin-负电压,在Vin+与Vin-电压之间摆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由两部分谐振电路构成。一部分为主谐振,另一部分为辅助谐振,故称之双谐振电路,实现全软开关变压器电路。 Q1、Q2、Q3、Q4全部并联电容器,在同样都能产生零电压导通的前提下,这一电容的存在,可以构成零电压,或低电压的关断过程,由于损耗功率I×V,由V值非常小,而产生的这一损耗系数减小,也就是功率开关管的关断损耗转移至电容,并得到充分的吸收,因这一损耗十分小,从而产生了高效率变换器。如图(10)所示,驱动电压波形,回路电流ir励磁电流ilB,输出整流管电源波形。
由于辅助谐振仅仅为Lo与(C3+C4)的固定常数,故Q1、Q2的上升与下降时间A点不是通用技术的VDS垂直波,而是梯形波,倾斜度即TDS总是固定与相等的,但对于主谐振LBLrCr回路中,输出功率大小产生的电流同样有大小,占空比同样存在大小,那么关断电流不一定是近零关断,存在开关管关断的电流也不是一样大小的,故D 点同样不是垂直波,也是梯形波,但上升与下降的时间不是一样大小的,即对C3、C4的充放电速度因电流大小的变化导致的倾斜率大小不恒定,空载或轻载由于变压器的初级的电阻十分大,仅靠LB的励磁电流小,这时的倾斜率就比较大了。看看实测占空比大小不同情况下,属于占空比变化的这一个桥臂的Tds几乎差不了多少。
输出整流管直接电容滤波,整流二极管同样是零电流下导通与关断,在高频率下,必须采用快恢复或超快恢复二极管。
本发明提供的双谐振型全软开关变换器,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谐振回路传递能量的能力,在同样的变压器,功率管一样参数,一样的散热器条件下,能够向负载提供更大的电流,输出更大的功率,而且,进一步改进的电路中,功率管实现零电压开通,零电流关断,转换损耗大大降低。
这样还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开关频率,那么变换器的变压器随之更小,继而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同时,零电压导通,开关管波形梯形化降低了dv/dt的电压变换率,降低电磁辐射。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双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具有电磁干扰小,效率高,成本低等突出特点。
具体的,基本电路,如图(1)所示,LBLrCr为全桥电路的主谐振LLC电路Q3、Q4比Q1、Q2提前导通,Q1、Q2的继续导通,回路继续流通电流,对C5、C6的充放电,如D点到达Vin+,此时Q4 零电压导通,如D点到达Vin-,此时Q3零电压导通。
采用伪相移即有限双极性控制电路,具体要求,Q3、Q4的最大占空比比Q1、Q2、要小一些,如更低3%左右,即0.03全周期的时间,在最小回路电流下,仍然可以让C5、C6的充满与放完的时间过程。从而实现Q3、Q4零电压导通,由于Q1、Q2并联电容,需要在一定时间里能够让B点上达Vin+而产生Q1的零电压导通,B点下达至Vin-而产出Q2的零电压导通,由于辅助谐振电流即电感Lo让 C3、C4的充满与放完的过程,那么Q1、Q2的脉宽不能达到50%,为47%,留下3%为谐振时间周期。如果未能充满电与放完电过程, Q1、Q2的管子就不一定在零电压,而是一定电压的条件下导通,由此失去了完全零电压的开通条件。
由于Q3、Q4是PWM调制,占空比变化,导通时间是可变的。设定最大的脉宽为LrCr的正弦波半周,假如没有LB的存在,变压器原边电阻串联,设开关管,输出二极管,变压器都是理想状态,即晶体管结电容与变压器匝电容忽略不计,此时当然是零电流关断,有 LB则叠加了励磁电流,在半周时间产生的峰值电流下关断,此电流十分小。但占空比变化,导通时间改变,变小了,按照正弦波电压值规律,V=Vo(峰值)sin 2πft,如半周180度,为0,随着导通时间的缩短,电压值,在此视为电流值随着正弦波规律的曲线而加大,当一半半周期即90°时,sin90°=1,此时为正弦波的最大值,再减小,又由1的最大值开始减小。那么Q3、Q4通常是在一定的电流值下关断的,C5、C6的电容存在,将此电流产生的能量转移至电容而吸收。
由此而大大减小了这一关断的损耗,转换效率提高,对于Q1、 Q2也是如此,并联C3、C4电容也是减小了关断损耗的,由此转换效率提高。实际结果是固定脉宽的Q1Q2的损耗比Q3Q4大一些,就是Q1Q2两个支路,一个是主回路的LLC,另一路是LC辅助谐振,两路叠加的结果。
那么Lo(C3+C4)的辅助谐振,Lo的电流是三角波。不论主谐振的LLC,还是辅助谐振LC,电感的能量通常大于管子并联电容的能量,由于Q1、Q2与Q3、Q4均有内部反向二极管,对于IGBT与BJT器件,如果没有内部这一反向二极管的话,就需要在外部并联快速反向二极管,在于通过钳位的反向二极管钳位于Vin+电压与Vin- 电压,超过的能量被输入电压所吸收。
该发明技术的LLC+LC的双谐振拓补方式,从实验的效果来看,参考波形,开关管的DS波,回路的不同占空比下的波形,一目了然。
本发明技术的双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最后阐述与说明。
低损耗高效率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技术中,开关功率管不并联电容,而且都不是零电流而是大电流关断的。就是第三代的LLC多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尽管得到普遍应用,仍然还不是最高效率的变换器,如通常比较大的关断电流,功率管的DS极的dv/dt十分高,通常仅几十纳秒时间,小于100纳秒,那么功率管同样会在短时间里进入高电压,大电流的区间存在一定的损耗。本结构原理,所有四个开关器件并联电容器,那么,开关轨迹由方波变成了梯形波,时间达几百或五百纳秒以上,远高于开关的关断时间,而产生零电流关断,因此损耗减小,提高转换效率,转换效率高于现有的LLC多谐振变换器,从而实现开关变换器转换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包括有限双极性的LLC全桥主谐振电路和LC辅助谐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LC全桥主谐振电路由主谐振电感LB、电感Lr、电容Cr构成,全桥所有四只开关器件都并联电容器,输入电压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连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感L0的一端,电感L0的一端连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晶体管Q4的集电极,晶体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5的一端,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晶体管Q2的集电极,晶体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感LB的一端,电感LB和变压器B的输入端并联,电感LB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r的一端,电感Lr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r的一端,电容Cr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Q4的发射极,晶体管Q4的发射极连接晶体管Q3的集电极,晶体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连接晶体管Q3发射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Q2的发射极,晶体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变压器B中间输出端接极性电容E的负极,变压器B两端输出端分别接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极性电容E的正极连接,极性电容E与负载并联,所述晶体管Q1、晶体管Q2、晶体管Q3、晶体管Q4是功率MOSFET,所述晶体管Q3、晶体管Q4的最大占空比所述晶体管Q1、晶体管Q2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Q3、晶体管Q4的最大占空比所述晶体管Q1、晶体管Q2小3%。
CN201910110931.XA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Active CN109742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0931.XA CN109742957B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0931.XA CN109742957B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2957A CN109742957A (zh) 2019-05-10
CN109742957B true CN109742957B (zh) 2024-02-09

Family

ID=66367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0931.XA Active CN109742957B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29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1644B (zh) * 2019-06-04 2020-06-2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谐振变换器
US11750091B2 (en) * 2021-04-15 2023-09-05 Excelsys Technologies Ltd. Resonant converter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0668A (en) * 1986-06-20 1988-01-19 Lee Fred C Zero-voltage switching quasi-resonant converters
CN1794548A (zh) * 2005-12-15 2006-06-28 深圳市科陆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CN101577489A (zh) * 2009-05-14 2009-11-11 湖南银河电气有限公司 适合感性双向电流负载的软开关变换器
CN101969267A (zh) * 2010-09-20 2011-02-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一种兆赫兹级全桥软开关变换器
CN105119497A (zh) * 2015-09-29 2015-12-02 燕山大学 一种宽输入范围的双桥llc谐振变换器
CN107196518A (zh) * 2017-07-04 2017-09-22 天津大学 一种拓扑变换型多谐振元件谐振软开关直流变换器
EP3393027A1 (en) * 2017-04-18 2018-10-24 EMD Technologies, Inc. Soft-switching for high-frequency power conversion
CN210469122U (zh) * 2019-02-12 2020-05-05 深圳市新能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0668A (en) * 1986-06-20 1988-01-19 Lee Fred C Zero-voltage switching quasi-resonant converters
CN1794548A (zh) * 2005-12-15 2006-06-28 深圳市科陆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CN101577489A (zh) * 2009-05-14 2009-11-11 湖南银河电气有限公司 适合感性双向电流负载的软开关变换器
CN101969267A (zh) * 2010-09-20 2011-02-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一种兆赫兹级全桥软开关变换器
CN105119497A (zh) * 2015-09-29 2015-12-02 燕山大学 一种宽输入范围的双桥llc谐振变换器
EP3393027A1 (en) * 2017-04-18 2018-10-24 EMD Technologies, Inc. Soft-switching for high-frequency power conversion
CN107196518A (zh) * 2017-07-04 2017-09-22 天津大学 一种拓扑变换型多谐振元件谐振软开关直流变换器
CN210469122U (zh) * 2019-02-12 2020-05-05 深圳市新能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2957A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9812B (zh) 一种宽增益范围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US11496054B2 (en) High-gain quasi-resonant DC-DC converter based on voltage doubling rectifier circuit
CN108448913B (zh) 一种单级式基于交错并联无桥pfc电路和llc谐振的隔离型ac-dc变换器
CN109217681B (zh) 一种双向谐振变换器
CN112202336B (zh) 功率方向可自动切换的双向clllc型变换器控制方法
CN110707931A (zh) 一种llc谐振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10855163A (zh) 一种单级式隔离型三相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34683B (zh) 一种能实现自然双向功率流的llc变换器调制方法
CN111245247A (zh) 一种隔离型双向谐振软开关dc-dc变换器
CN111262442A (zh) 一种基于on/off控制的谐振变换器
CN114337344A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混合整流多开关谐振ll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CN113541500A (zh) 一种隔离型半准z源直流升压变换器
CN111490698A (zh) 一种相位关联zvt磁化电流最小化的辅助谐振换流极逆变器
CN114285286A (zh) 一种单级式零电流开关全桥升压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98627B (zh) 一种基于开关电容器的全桥dc/dc变换器及其调制策略
CN109742957B (zh)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CN109302078B (zh) 基于同步整流模式的dc-dc开关电源
CN104935173A (zh) 一种带辅助换流电路的电流源型全桥pwm变换器
CN113162431B (zh) 一种高效双向变换器
CN108667301B (zh) 一种带续流通路的全桥变换器
TW202247587A (zh) 適用於寬範圍輸出電壓的變換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84521B (zh) 单级式Boost全桥升压零电流开关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4051320A1 (zh) 一种宽范围高效隔离双向变换器
CN110224605B (zh) 一种全桥变换电路
CN210469122U (zh) 一种双环全谐振型软开关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