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9065A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9065A
CN111919065A CN201980022764.1A CN201980022764A CN111919065A CN 111919065 A CN111919065 A CN 111919065A CN 201980022764 A CN201980022764 A CN 201980022764A CN 111919065 A CN111919065 A CN 111919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member
base
compressor
gravity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27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9065B (zh
Inventor
久山和志
冈本哲也
津村宜伸
陈柯壁
浮舟正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19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9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9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9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08Compres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2Vibration or noise prevention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rubber springs ; with springs made of rubber and met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or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具有双重防振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存在着下述课题:若压缩机在中间的台座上没有配置于适当的位置,则在振动时压缩机的摇晃变大,较大的离心力作用于压缩机。当经由壳体(20)的底部件(20a)、第二弹性部件(24)、台座(21)以及第一弹性部件(23)配置压缩机(1)时,将压缩机配置于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的附近。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双重防振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对热泵装置而言,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而存在低噪声性能的需求。为了实现低噪声性能,需要抑制构成热泵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的振动传递到整个设备。为了这一目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119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双重防振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经由第二防振件将支撑部件配置在机体内,并且经由第一防振件将压缩机安装于支撑部件。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当观察专利文献1的图1、图4等时,第二防振件配置于支撑部件的四角,压缩机配置于支撑部件的端部。这样,若将压缩机配置于远离支撑部件的振动中心的位置,则存在有在台座振动时,较大的离心力作用于压缩机,并且较大的负荷施加于管道等课题。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根据第一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壳体、第二弹性部件、台座、第一弹性部件、以及压缩机。壳体具有底部件。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底部件上。台座经由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底部件上。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台座上。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压缩机经由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台座上。将压缩机的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设为位置P。将距离r1定义为位置P与离所述位置P最近的第一弹性部件的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之间的距离。在台座上以位置P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1的1.5倍的圆。压缩机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以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圆的内部的方式被配置。
在第一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因为压缩机配置于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的附近,所以即使台座振动,施加于压缩机的离心力也被抑制得小,施加于第一弹性部件的剪切力小,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小。
第二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在第一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以如下方式配置有压缩机及第二弹性部件,当在台座上以位置P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1的圆时,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圆的内部。
在第二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因为压缩机配置于离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更近的附近,所以即使台座振动,施加于压缩机的离心力也被抑制得更小,施加于第一弹性部件的剪切力更小,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更小。
第三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壳体、第二弹性部件、台座、第一弹性部件、以及压缩机。壳体具有底部件。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底部件上。台座经由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底部件上。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台座上。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压缩机经由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台座上。将第一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设为位置S。将距离r2定义为位置S与离位置S最近的第一弹性部件的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之间的距离。在台座上以位置S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2的1.5倍的圆。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以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圆的内部方式被配置。
在第三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因为在俯视观察时,第一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配置于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的附近,所以即使台座振动,施加于压缩机的离心力也被抑制得小,施加于第一弹性部件的剪切力小,降低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
第四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在第三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以如下方式配置有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当在台座上以位置S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2的圆时,以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圆的内部。
在第四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因为在俯视观察时,第一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配置于离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更近的附近,所以即使台座振动,施加于压缩机的离心力也被抑制得更小,施加于第一弹性部件的剪切力更小,进一步降低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
第五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壳体、第二弹性部件、台座、第一弹性部件、以及压缩机。壳体具有底部件。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底部件上。台座经由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底部件上。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台座上。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压缩机经由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台座上。将在台座上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的位置Q与离位置Q最远的第二弹性部件的重心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r3。在台座上以位置Q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3的0.2倍的圆。压缩机及第二弹性部件以压缩机的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P处于圆的内部的方式被配置。
在第五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因为压缩机配置于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的附近,所以即使台座振动,施加于压缩机的离心力也被抑制得小,施加于第一弹性部件的剪切力小,降低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
第六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壳体、第二弹性部件、台座、第一弹性部件、以及压缩机。壳体具有底部件。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底部件上。台座经由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底部件上。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台座上。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压缩机经由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台座上。将在台座上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的位置Q与离位置Q最远的第二弹性部件的重心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r3。在台座上以位置Q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3的0.2倍的圆。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以第一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S处于圆的内部的方式被配置。
在第六观点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因为在俯视观察时,第一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配置于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的附近,所以即使台座振动,施加于压缩机的离心力也被抑制得小,施加于第一弹性部件的剪切力小,降低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图。
图3是从前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从上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在台座21上的配置的图。
图6是说明配置重心的计算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1)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结构
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外观立体图,图2表示制冷剂回路。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是使用热泵的水加热和/或冷却装置。该装置可以用被加热或冷却的水,作为热水器和/或冷水器而使用。另外,该装置也可以将被加热或冷却的水用作介质,构成进行制热、制冷的空调装置。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具备压缩机1、储罐2、四通切换阀3、空气热交换器4、止回阀9、第一膨胀阀7、第二膨胀阀8、节能器热交换器10、以及水热交换器11。各设备和分支12用管道41至54连接,使制冷剂在各设备循环,进行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装置100还具备向空气热交换器4送空气的风扇5和驱动风扇的风扇电动机6。
在对水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制冷循环装置100如下工作。制冷剂在压缩机1被压缩并输送到作为冷凝器的水热交换器11。制冷剂主要在第一膨胀阀7减压,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空气热交换器4汽化,然后再次被输送到压缩机1。水从进水侧管道61进入水热交换器11被制冷剂加热,然后从出水侧管道62排出。水的加热和冷却通过利用四通切换阀3的切换变更制冷剂的流向来进行。在对水进行冷却的情况下,水热交换器11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
(2)各设备在制冷循环装置内的配置
对于各设备在制冷循环装置内的配置,用图3的正视图、图4的俯视图来说明。为了容易理解,在图3、图4中,适当地省略了制冷剂管道、控制信号线及供电线等的图示。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壳体20由底部件20a、顶部件20b、前部件20c、右侧部件20d、后部件20e和左侧部件20f构成。壳体20覆盖着构成制冷循环的设备的外侧。
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20内部的空间被分隔板25大致分隔为左侧的热交换室和右侧的机械室,热交换室配置有空气热交换器4和风扇5,机械室配置有压缩机1等设备。
如图3所示,在机械室内,在底部件20a上配置有四个第二弹性部件24,在第二弹性部件24上配置有台座21。在图4中,第二弹性部件24配置在台座21的角落,但是第二弹性部件24也可以由较大的一个构成,也可以分割为两个以上。第二弹性部件24的材料是橡胶或氨基甲酸乙酯。
压缩机1包括弹性部件安装部22。弹性部件安装部22安装有第一弹性部件23。压缩机1通过三个第一弹性部件23和螺栓(未图示)支撑在台座21上。第一弹性部件23是防振橡胶。
压缩机1可以用第一弹性部件和螺栓支撑在台座21上,也可以仅用第一弹性部件支撑在台座21上。
对于第一弹性部件23而言,只要能够支撑压缩机1,可以由一个构成,也可以为多个。第一弹性部件23的材料除了橡胶之外也可以是氨基甲酸乙酯。第一弹性部件23和第二弹性部件24的材料以及弹簧常数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总而言之,压缩机1配置在由第一弹性部件23、台座21和第二弹性部件24而构成的双重防振结构上。因此,即使压缩机1由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运转而振动,也能够抑制振动的传递和噪声的产生。
如图3、图4所示,第一电气元器件31和第二电气元器件32收容并固定于电气元器件外壳30。电气元器件外壳30固定于台座21。第一电气元器件31是构成变频器的功率器件,变频器控制压缩机。第二电气元器件32控制第一膨胀阀7、风扇电动机6、第二膨胀阀8、四通切换阀3。
如图3、图4所示,在台座21上,除了压缩机1和电气元器件外壳30之外,还配置并固定有储罐2、节能器热交换器10、水热交换器11、以及其他制冷循环构成部件15。此外,图2中的台座21的框线表示构成制冷剂回路的部件中配置在台座21上的部件。图3和图4的其他制冷循环构成部件15包括第一膨胀阀7、第二膨胀阀8、止回阀9以及四通切换阀3。制冷循环构成部件15通过管道、其他支撑部件(未图示)固定于台座21。
(3)对于在防振结构中的压缩机、弹性部件的配置的说明
(3-1)对于配置重心的说明
在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之前,对于配置重心进行说明。
在此,配置重心是指成为台座21的振动中心(节点)的点。换言之,配置重心是在台座振动时不动的点。因此,为了准确性,需要在载荷施加于台座21的状态下,即在将设备全部放在台座21的状态下进行测定或计算。但是在设计阶段,需要在放置这些设备之前决定压缩机的位置。因此,在此公开的内容中,将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定义为如下计算而得到的结果。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是通过如下方式决定的位置。具体方式如下,在台座21上,以各第二弹性部件24的重心位置的配置重心为原点的位置矢量乘以对单位载荷的各第二弹性部件24的弹簧反力(标量)而求出与各第二弹性部件24对应的矢量,并使该矢量之和成为零。
具体而言,配置重心可以如下这样计算。在此,作为例子,如图6所示,假设配置有三个第二弹性部件241、242、243,在其上配置有台座21。假设台座21的上表面为平面。在台座21上暂时指定位置Q。将第二弹性部件241、242、243的重心向台座21上投影的位置分别设为位置E、F、G。首先,从位置Q求出QE的位置矢量,对其乘以对单位载荷的第一个第二弹性部件241的弹簧反力,画出具有该大小和QE方向的矢量v1。
接着,将第二个第二弹性部件242的弹簧常数、面积、厚度假设为与第一个第二弹性部件241相同。此时,v2的大小成为v1乘以距离之比QF/QE的长度。以位置Q为基点,在QF的方向上画出大小v2的矢量v2。接着,将第三个第二弹性部件243的弹簧常数、面积、厚度假设为与第一个第二弹性部件241不同。v3成为v1×(距离之比QG/QE)×(面积之比)×(弹簧常数之比)×(厚度之比)而得到的长度。以位置Q为基点在QG方向上画出大小v3的矢量v3。
对这样作出的矢量v1、v2、v3的矢量和进行计算。如果该矢量和成为零或者几乎为零,则结束计算,将该位置Q设为配置重心。如果矢量和不成为零,则变更位置Q而继续计算,直到矢量和成为零或几乎成为零,然后将矢量和成为零的点设为配置重心。
第一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也同样地计算。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配置重心的位置都以在俯视下投影到台座21上的位置来考虑。
(3-2)对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第一、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位置的说明下面,对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1在台座21上的配置进行说明。
图5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1(包括弹性部件安装部22)、第一弹性部件23x、23y、23z、台座21以及第二弹性部件24a、24b、24c、24d的配置。在此,位置A、B、C、D分别表示第二弹性部件24a、24b、24c、24d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俯视投影位置。位置X、Y、Z表示第一弹性部件23x、23y、23z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俯视投影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计算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部件24a、24b、24c、24d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且大小、厚度也相同。因此,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是直线BD、AC的交点即位置Q。
对第一弹性部件23的配置重心而言,也可以与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同样地计算。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第一弹性部件23x、23y、23z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俯视投影位置X、Y、Z是正三角形的顶点。对第一弹性部件23x、23y、23z而言,材料、面积、厚度都相同。将三个第一弹性部件23合起来的重心在台座21上投影的位置S是正三角形XYZ的重心的位置S。
接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为圆筒形状。压缩机1的重心可以近似为图5的圆的中心。因此,压缩机1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是位置P。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P与第一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S一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P与离位置P最近的第一弹性部件23x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X之间的距离为PX=r1。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其他第一弹性部件23y、23z与压缩机1的重心的位置P之间的距离而言,PY=PZ=PX=r1也成立。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部件23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S与离位置S最近的第一弹性部件23x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X之间的距离为SX=r2=r1=PX。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其他第一弹性部件23y、23z与压缩机1的重心的位置P之间的距离而言,SY=SZ=SX=r2也成立。
另外,若将表示第二弹性部件24a、24b、24c、24d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的位置A、B、C、D与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Q之间的距离中最长的距离设为r3,则AQ=r3。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AQ=BQ=CQ=DQ=r3成立。
另外,将压缩机1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P与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Q之间的距离设为PQ=D1。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配置在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的附近。具体而言,以如下方式配置有压缩机1和第二弹性部件24,当在台座21上以压缩机1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P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1的1.5倍的圆时,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圆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Q处于以位置P为中心的半径为r1的圆中。具体而言,PQ=D1=r1×0.38。
从另一观点而言,第一弹性部件23和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满足以下条件。在俯视上,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Q与第一弹性部件23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S之间的距离SQ为r2的1.5倍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SQ为r2的1倍以下。更具体而言,SQ=D1=r2×0.38。
并且,能够如下这样定义压缩机1和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位置。当以位置Q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3的0.2倍的圆时,压缩机1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P处于圆的内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PQ=D1=r3×0.19。
另外,能够如下这样定义第一弹性部件23和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位置。当以位置Q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3的0.2倍的圆时,第一弹性部件23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S处于圆的内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SQ=D1=r3×0.19。
(4)特征
(4-1)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压缩机1经由第一弹性部件23、台座21、和第二弹性部件24配置在底部件20a上。即通过采用双重防振结构来实现抑制压缩机1的振动传递和静音稳定化。
在这样的双重防振结构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压缩机1在台座21上的配置位置设置条件。即,将压缩机1配置在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的附近。更具体而言,以如下方式配置有压缩机1及第二弹性部件24,当在台座21上以压缩机1的重心的位置P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1的1.5倍的圆时,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的位置Q处于圆的内部。在此,r1是压缩机1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P与离位置P最近的第一弹性部件23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X之间的距离。下面详细地说明这样配置的优点。
在双重防振结构中,当台座21振动时,压缩机1离台座21的配置重心离得越远,受到越大的离心力。若离心力变大,则作为离心力的水平方向成分的剪切力变大。一般来说,第一弹性部件23的水平方向的刚性小。因此,若剪切力大,则第一弹性部件23大幅度变形。特别是由于压缩机的振动错位变大而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变大,在最坏的情况下,产生第一弹性部件断裂的危险。另外,因为压缩机1离台座21的配置重心离得越远,则离成为台座21的振动中心(节点)的点离得越远,所以由台座21的振动错位引起的压缩机的振动错位也变大,从而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变大。特别在输送时,有可能台座21产生较大的横向摆动,若振动大,则作为对此的对策,有需要设置专用固定部件、对第一弹性部件23的水平方向特别设计弹簧刚性规格的情况。
相反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因为压缩机1配置在离台座21的配置重心近的位置,所以离心力变小。对第一弹性部件的沿水平方向的剪切力也变小,也能够减小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并且,因为也能够减小压缩机1相对于壳体20的振动错位,所以也能够降低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负荷。在输送时也不需要特别的振动对策。
另外,若压缩机1远离台座21的配置重心,则如上述那样离心力变大,使压缩机翻倒这一力矩也变大,也有超负荷施加于第一弹性部件23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此相反,因为压缩机1配置在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的附近,所以能够降低使压缩机翻倒这一力矩,能够防止第一弹性部件23的破损。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刚性,有在底部件20a上设置有肋等凹凸的情况。第二弹性部件24配置在底部件20a上,但由于这些凹凸,不能自由地选择配置位置的情况也多。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若设置如下基准,即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以位置P为中心的半径r1×1.5的圆中,则能够比较容易地决定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位置。
(4-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更优选以如下方式配置有压缩机1及第二弹性部件24。即,使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以压缩机1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P为中心的半径r1的圆中。
通过这样配置,能够使压缩机1的离心力变得更小,对第一弹性部件23的沿水平方向的剪切力也变得更小,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也变得更小。并且,因为能够使压缩机1相对于壳体20的振动错位也变得更小,所以也能够进一步降低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负荷。
另外,第一弹性部件23相对于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以环绕其周围的方式被配置来抵消翻倒力矩,从而相对于台座21的振动,压缩机1的状态稳定。
(4-3)
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另一方面而言,以满足以下条件的方式配置第一弹性部件23和第二弹性部件24。在台座21上,以第一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S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2的1.5倍的圆。在此,r2是位置S与离位置S最近的第一弹性部件的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之间的距离。使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该圆的内部。
通过这样配置第一弹性部件23和第二弹性部件24,与(4-1)同样地,能够降低施加于压缩机1的离心力,也能够降低对第一弹性部件23的沿水平方向的剪切力,能够降低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
(4-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更优选以如下方式配置有第一弹性部件23和第二弹性部件24。即,使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以第一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S为中心的半径r2的圆中。
通过这样配置,对压缩机1的离心力变得更小,对第一弹性部件23的沿水平方向的剪切力也变得更小,也能够进一步减小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并且,因为能够进一步减小压缩机1相对于壳体20的振动错位,所以也能够进一步降低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负荷。
另外,第一弹性部件23相对于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以环绕其周围的方式被配置来抵消翻倒力矩,从而相对于台座21的振动,压缩机1的状态稳定。
(4-5)
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另一方面而言,以满足以下条件的方式配置压缩机1和第二弹性部件24。在台座21上以第二弹性部件24的配置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3的0.2倍的圆。使压缩机1的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P处于该圆的内部。
通过这样配置压缩机1及第二弹性部件24,与(4-1)同样地,能够降低施加于压缩机1的离心力,降低施加于第一弹性部件23的剪切力,降低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
(4-6)
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另一方面而言,以满足以下条件的方式配置第一弹性部件23和第二弹性部件24。在台座21上以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3的0.2倍的圆。使第一弹性部件23的配置重心在台座21上的投影位置S处于该圆的内部。
通过这样配置第一弹性部件23及第二弹性部件24,与(4-1)同样地,能够降低施加于压缩机1的离心力,降低施加于第一弹性部件23的剪切力,降低对压缩机连接管道的应力。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为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以及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方式和细节上的多种变更。
符号说明
1 压缩机
2 储罐
3 四通切换阀
4 空气热交换器
5 风扇
6 电动机
7 第一膨胀阀
8 第二膨胀阀
9 止回阀
10 节能器热交换器
11 水热交换器
20 壳体
20a 底部件
21 台座
23 第一弹性部件
24 第二弹性部件
30 电气元器件外壳
100 制冷循环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1197号公报

Claims (6)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20),其具有底部件(20a);
第二弹性部件(24),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
台座(21),其经由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
第一弹性部件(23),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以及
压缩机(1),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压缩制冷剂,
当将所述压缩机的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P与离所述位置P最近的第一弹性部件的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r1时,
以如下方式配置有所述压缩机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当在所述台座上以所述位置P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1的1.5倍的圆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所述圆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如下方式配置有所述压缩机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当在所述台座上以所述位置P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1的圆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所述圆的内部。
3.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20),其具有底部件(20a);
第二弹性部件(24),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
台座(21),其经由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
第一弹性部件(23),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以及
压缩机(1),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压缩制冷剂,
当将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S与离所述位置S最近的第一弹性部件的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r2时,
以如下方式配置有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当在所述台座上以所述位置S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2的1.5倍的圆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所述圆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如下方式配置有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当在所述台座上以所述位置S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2的圆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处于所述圆的内部。
5.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20),其具有底部件(20a);
第二弹性部件(24),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
台座(21),其经由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
第一弹性部件(23),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以及
压缩机(1),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压缩制冷剂,
当将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与离所述位置Q最远的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r3时,
以如下方式配置有所述压缩机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当在所述台座上以所述位置Q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3的0.2倍的圆时,所述压缩机的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P处于所述圆的内部。
6.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20),其具有底部件(20a);
第二弹性部件(24),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
台座(21),其经由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底部件上;
第一弹性部件(23),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以及
压缩机(1),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台座上,压缩制冷剂,
当将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Q与离所述位置Q最远的第二弹性部件的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r3时,
以如下方式配置有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当在所述台座上以所述位置Q为中心画出半径为r3的0.2倍的圆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配置重心在所述台座上的投影位置S处于所述圆的内部。
CN201980022764.1A 2018-03-30 2019-03-25 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1119190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0230 2018-03-30
JP2018070230A JP6677267B2 (ja) 2018-03-30 2018-03-30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CT/JP2019/012526 WO2019188993A1 (ja) 2018-03-30 2019-03-25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9065A true CN111919065A (zh) 2020-11-10
CN111919065B CN111919065B (zh) 2021-09-14

Family

ID=6806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2764.1A Active CN111919065B (zh) 2018-03-30 2019-03-25 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73325B2 (zh)
EP (1) EP3764002B1 (zh)
JP (1) JP6677267B2 (zh)
CN (1) CN111919065B (zh)
CA (1) CA3093804C (zh)
WO (1) WO20191889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4338A (zh) * 2020-03-31 2022-10-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44983B2 (ja) * 2020-03-31 2022-03-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230015855A1 (en) * 2021-07-13 2023-01-19 Goodman Manufacturing Company, L.P.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tiered multi-level base pa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843U (ja) * 1991-07-22 1993-02-1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圧縮機の防振支持装置
CN1249026A (zh) * 1997-12-30 2000-03-29 开利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系统
CN1341812A (zh) * 2000-09-05 2002-03-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减振性能得到改善的旋转压缩机组件
CN2706604Y (zh) * 2003-08-06 2005-06-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备储压器的压缩机
JP2010243033A (ja) * 2009-04-03 2010-10-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室外機
CN103237987A (zh) * 2010-10-13 2013-08-07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CN206222539U (zh) * 2016-11-28 2017-06-06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吊顶式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减振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12306A (ja) * 1983-11-22 1985-06-18 Nec Kansai Ltd 電子減衰器
JPS63199938A (ja) * 1987-02-12 1988-08-18 Bridgestone Corp 除振支持装置
JP3293865B2 (ja) 1991-12-10 2002-06-1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組込式二重防振装置
US5308121A (en) 1992-07-30 1994-05-03 Gunn Robert T Credit/service card with expanded surface area
US5306121A (en) * 1993-04-23 1994-04-26 Carrier Corporation Compressor tiered mounting arrangement
JPH09166338A (ja) * 1995-12-14 1997-06-24 Yamaha Motor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H10205454A (ja) * 1997-01-27 1998-08-04 Daikin Ind Ltd 圧縮機
US5839295A (en) 1997-02-13 1998-11-24 Frontier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Ltd. Refrigeration/heat pump module
US6260373B1 (en) * 2000-02-16 2001-07-17 American Standard International Inc. Heat exchanger with double vibration isolation
JP2003232543A (ja) 2002-02-07 2003-08-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ガス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の防振構造
JP2005241197A (ja) 2004-02-27 2005-09-08 Kimura Kohki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
JP4660176B2 (ja) * 2004-12-07 2011-03-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JP5372550B2 (ja) 2009-02-20 2013-12-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6373108B2 (ja) * 2014-07-23 2018-08-15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843U (ja) * 1991-07-22 1993-02-1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圧縮機の防振支持装置
CN1249026A (zh) * 1997-12-30 2000-03-29 开利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系统
CN1341812A (zh) * 2000-09-05 2002-03-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减振性能得到改善的旋转压缩机组件
CN2706604Y (zh) * 2003-08-06 2005-06-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备储压器的压缩机
JP2010243033A (ja) * 2009-04-03 2010-10-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室外機
CN103237987A (zh) * 2010-10-13 2013-08-07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CN206222539U (zh) * 2016-11-28 2017-06-06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吊顶式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减振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4338A (zh) * 2020-03-31 2022-10-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25643A1 (en) 2021-01-28
EP3764002A1 (en) 2021-01-13
EP3764002A4 (en) 2021-05-05
EP3764002B1 (en) 2024-05-01
WO2019188993A1 (ja) 2019-10-03
CA3093804C (en) 2023-01-03
JP6677267B2 (ja) 2020-04-08
CN111919065B (zh) 2021-09-14
CA3093804A1 (en) 2019-10-03
US11073325B2 (en) 2021-07-27
JP2019178856A (ja)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9065B (zh) 制冷循环装置
US10710115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JP2015105792A (ja) 室外機
JP6669187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0243033A (ja) ヒートポンプ室外機
JP2009052837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防振装置
US20230020042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6699685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WO201707764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WO2021200129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3170785A (ja) ヒートポンプ室外機
JP3402689B2 (ja) 空気調和機
JPH0933070A (ja) ヒートポンプの室外ユニット
JPH09166338A (ja)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2017083029A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8057701A (ja) 防振架台および同防振架台を用いた給水装置
JP656706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4066488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0151343A (ja) 冷凍装置
JP2010127292A (ja) 制振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KR20070033776A (ko) 공기조화기의 방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