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8589B - 座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8589B
CN111918589B CN201980021738.7A CN201980021738A CN111918589B CN 111918589 B CN111918589 B CN 111918589B CN 201980021738 A CN201980021738 A CN 201980021738A CN 111918589 B CN111918589 B CN 1119185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ilet
shaft
movable
width directio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17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8589A (zh
Inventor
平泽勇人
S.市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zh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597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9505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597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0605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l Corp filed Critical Lix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18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8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12Hi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24Parts or details not covered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A47K13/02 - A47K13/22, e.g. devices imparting a swinging or vibrating motion to the seats
    • A47K13/26Mounting devices for seats or cov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在具有设置在便器的后方上部的主体部、安装于主体部的便座、以及对便座的上部进行开闭的便盖(4)的座便装置中,便盖具有:将便座的上部封闭的便盖主体、以及安装于便盖主体而能够相对于设置于主体部的第一轴部(24)装卸的第一轴卡合部(42),第一轴卡合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与第一轴部卡合的卡合状态和解除与第一轴部的卡合的非卡合状态,当在卡合状态下将便盖主体向从便座分离的方向按压时,被切换为非卡合状态。

Description

座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便装置。本申请基于2018年3月27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特愿2018-059758号、以及日本特愿2018-059759号要求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设置于便器并具有对便座的上方进行开闭的便盖的座便装置是已知的。便盖卡定于在便器的后方上部设置的主体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装卸。
这样的座便装置具有通过在清扫时将便盖从主体部拆卸而容易进行清扫的优点。
在座便装置中的便盖的装卸机构中,例如已知有如下机构:通过使便盖挠曲等使其弹性变形而相对于主体部装卸的机构、通过对设置于座便装置的杆进行切换而在便盖卡定于主体部的状态和解除该卡定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机构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
通常,便盖未设想就座于便座的使用者作为靠背使用。但是,使用者有时如靠背那样倚靠于便盖而对便盖施加负荷。
因此,采取了如下对策:使便盖具有即便使用者倚靠也不会损坏的强度,或者以使用者无法倚靠的方式将便盖配置于更后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241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111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便盖弹性变形而相对于主体部装卸的座便装置中,除了基于便盖本来的功能的强度之外,还需要具有能够承受装卸时的弹性变形的强度,因此,装卸时的弹性变形需要力。
另外,在通过杆在便盖卡定于主体部的状态和解除该卡定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座便装置中,必须同时进行杆的操作和便盖的装卸操作,操作复杂。
若使便盖的材料、便盖的形状优先,则有时无法成为即便使用者倚靠也不会损坏那样的便盖的强度。另外,若构成使便盖容易从主体部脱离的结构,则即便在清扫等使用者倚靠于便盖的情况以外的情况下,若施加负荷,则也有可能会导致便盖从主体部脱离。另外,将便盖的位置设置在更后方这种对策也存在在设计或形状方面不可能实现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相对于设置在便器的后方上部的主体部容易地装卸便盖的座便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设计、材料的影响,能够防止在使用者倚靠于便盖的情况下便盖被损坏的座便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座便装置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置在便器的后方上部;便座,所述便座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以及便盖,所述便盖对所述便座的上部进行开闭,所述座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便盖具有:便盖主体,所述便盖主体将所述便座的上部封闭;以及轴卡合部,所述轴卡合部安装于所述便盖主体而能够相对于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轴部装卸,所述轴卡合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与所述轴部卡合的卡合状态和解除与所述轴部的卡合的非卡合状态,当在所述卡合状态下将所述便盖主体向从所述便座分离的方向按压时,所述轴卡合部被切换为所述非卡合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安装于便盖主体的卡合状态的轴卡合部在将便盖主体向从便座分离的方向按压时,被切换为非卡合状态,因此,使用者通过将便盖主体向从便座分离的方向按压,能够容易地将卡合状态的轴卡合部切换为非卡合状态。
而且,轴卡合部成为非卡合状态的便盖能够容易地相对于轴部装卸,因此,能够相对于主体部容易地装卸便盖。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的座便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轴卡合部具有以从所述非卡合状态的姿势成为所述卡合状态的姿势的方式施力的施力部。
根据上述结构,若停止将便盖主体向从便座分离的方向按压,则能够将非卡合状态的轴卡合部容易地切换为卡合状态。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在第一方案的座便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轴卡合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下侧开口,使所述轴部从下侧出入,并且能够收容所述轴部;以及可动部,所述可动部构成为能够移动,若向可动方向的一侧移动,则将所述凹部的下侧堵塞而成为所述卡合状态,若向所述可动方向的另一侧移动,则使所述凹部的下侧开口而成为所述非卡合状态,所述可动部具有位于比所述凹部靠下侧的位置的轴部能够从下侧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形成为从下侧朝向上侧逐渐从所述可动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的倾斜面。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便盖安装于主体部时,若一边使抵接部从上侧与轴部抵接一边利用自重使便盖向下侧移动,则抵接部(可动部)沿着轴部向下侧移动,利用来自轴部的反作用力向可动方向的另一侧移动而成为非卡合状态。当可动部成为非卡合状态时,凹部的下侧开口,因此,若使便盖利用自重进一步向下侧移动,则能够在凹部收容轴部。
这样,能够利用便盖的自重将便盖容易地安装于主体部。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座便装置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置在便器的后方上部;便座,所述便座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以及便盖,所述便盖对所述便座的上部进行开闭,所述座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便盖具有:便盖主体,所述便盖主体将所述便座的上部封闭;以及轴卡合部,所述轴卡合部安装于所述便盖主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而能够相对于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轴部装卸,所述主体部具有从后侧与打开状态的所述便盖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抵接的便盖支承部,所述座便装置构成为,当所述便盖以打开状态的所述便盖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中间部与所述便盖支承部抵接且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比宽度方向的所述中间部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挠曲时,所述轴卡合部从所述轴部脱离。
根据上述结构,当就座于便座的使用者倚靠于打开状态的便盖时,便盖以便盖与便盖支承部抵接且宽度方向的端部侧位于比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与便盖支承部抵接的部分)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挠曲。在本发明的座便装置中,若便盖如上所述挠曲,则轴卡合部从轴部脱离,因此,能够使便盖成为从主体部脱离的状态。这样,在本发明的座便装置中,即便使用者倚靠而对便盖施加负荷,也能够防止便盖被损坏。另外,由于便盖挠曲而从主体部脱离,因此,可以构成不受设计、材料的影响,在使用者倚靠于便盖的情况下便盖从主体部脱离的结构。
另外,便盖以宽度方向的端部侧位于比宽度方向的中间部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挠曲,由此轴卡合部从轴部脱离,因此,例如在沿着便盖的面对便盖进行擦拭等进行清扫的情况下,便盖不会如上所述挠曲,所以便盖不会从主体部脱离。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座便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轴卡合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与所述轴部卡合的卡合状态和解除与所述轴部的卡合的非卡合状态,所述轴卡合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下侧开口,使所述轴部从下侧出入,并且能够收容所述轴部;以及可动部,所述可动部构成为能够移动,若向可动方向的一侧移动,则将所述凹部的下侧堵塞而成为所述卡合状态,若向所述可动方向的另一侧移动,则使所述凹部的下侧开口而成为所述非卡合状态,所述可动部具有收容于所述凹部的轴部能够接触的接触部,当打开状态的所述便盖以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与所述便盖支承部抵接且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比宽度方向的中间部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挠曲时,所述轴部从所述可动方向的一侧与所述接触部接触。
根据上述结构,在便盖打开的状态下,当便盖以便盖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与便盖支承部抵接且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比宽度方向的中间部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挠曲时,轴部从可动方向的一侧抵接于接触部,从而可动部被向可动方向的另一侧按压而成为非卡合状态。由此,由于凹部开口,因此,轴部从凹部脱离,能够使便盖成为从主体部脱离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座便装置中,所述轴卡合部也可以配置在比所述便盖支承部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便盖的设置有轴卡合部的部分可靠地位于后侧的方式使便盖挠曲。由此,可以构成如下结构:在使用者倚靠于便盖而使得便盖如上所述挠曲的情况下,便盖容易从主体部脱离。
便盖的宽度方向的外侧表示相对于便盖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端部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座便装置,能够相对于设置在便器的后方上部的主体部容易地装卸便盖。
根据本发明的座便装置,不受设计、材料的影响,能够防止在使用者倚靠的情况下便盖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卸下了便盖的状态的座便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从图2所示的A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从图2所示的B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5是便盖的立体图。
图6是图1的C-C线的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D-D线的剖视图。
图8是第一轴卡合部的立体图。
图9是从图7卸下了可动部的图。
图10是从图8卸下了可动部的图。
图11是从宽度方向观察可动部的图。
图12是从宽度方向的外侧观察可动部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非卡合状态的第一轴卡合部的图。
图14是图5的E-E线的剖视图。
图15是说明使第一轴部与第一轴卡合部卡合的情形的图。
图16是说明接着图15的使第一轴部与第一轴卡合部卡合的情形的图。
图17是说明使用者倚靠在便盖上的情况下的第一轴卡合部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便盖脱离的情形的座便装置的图,是与图1的C-C线的水平方向剖视图对应的图。
图19是与图18对应的座便装置的侧视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接着图18的便盖脱离的情形的座便装置的图,是与图1的C-C线的水平方向剖视图对应的图。
图21是与图20对应的座便装置的侧视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接着图20的便盖脱离的情形的座便装置的图,是与图1的C-C线截面对应的图。
图23是与图22对应的座便装置的侧视图。
图24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的第一轴卡合部的卡合状态的图。
图25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的第一轴卡合部的非卡合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23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设置在便器11的便器主体12上。座便装置1具有:设置于便器主体12的后方上部的主体部2、能够转动地安装于主体部2的便座3、以及能够转动地安装于主体部2并对便座3的上部进行开闭的便盖4。
以下,在使用便器11时,将使用者相对于便器11所在的一侧称为前后方向的前侧,将便器11相对于使用者所在的一侧称为前后方向的后侧进行说明。即,将主体部2侧称为前后方向的后侧,将便器主体12的便鉢9侧称为前侧。另外,将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称为宽度方向进行说明。在座便装置1中,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中央所处的一侧称为宽度方向的外侧,将宽度方向的中央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所处的一侧称为宽度方向的内侧。
另外,将便盖4立起并从便座3分离的状态设为便盖4打开的状态,将便盖4横卧并与便座3重叠的状态设为便盖4关闭的状态。
如图1~图4所示,主体部2具有:具有各种功能的功能部21;以及收容功能部21的壳体22。
功能部21是指用于使便座转动的便座转动单元、用于使便盖转动的便盖转动单元、各种功能装置以及各种功能部件、控制部、电源部等。作为各种功能装置,例如,可以列举人体局部清洗装置、除臭装置等。控制部对这些各种功能装置以及各种功能部件进行控制。电源部表示向这些各种功能装置以及各种功能部件供给电源的电源部等。
壳体22覆盖功能部21的周围、即功能部21的上下方向的两侧、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前后方向的两侧。
壳体22具有壳体下板部221、壳体上板部222、壳体前板部223、壳体后板部224(参照图1)以及一对壳体侧板部225。壳体下板部221载置于便器主体12的上部,功能部21载置于壳体下板部221的上部。壳体上板部222配置在功能部21的上部。壳体前板部223配置在功能部21的前侧。壳体后板部224配置在功能部21的后侧。一对壳体侧板部225由配置在功能部2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壳体侧板部2251和第二壳体侧板部2252构成。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座便装置1设置于便器主体12的状态下,将宽度方向的一侧且第一壳体侧板部2251侧的端部称为宽度方向的第一端,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第二壳体侧板部2252侧的端部称为宽度方向的第二端。
在壳体22的前侧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壳体凹部23A、23B。壳体凹部23A、23B以宽度方向上相互接近的方式凹陷而形成。
在两个壳体凹部23A、23B中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一侧)的第一壳体凹部23A,配置有从壳体22向宽度方向的外方突出的第一轴部24。在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另一侧)的第二壳体凹部23B,配置有从壳体22向宽度方向的外方突出的第二轴部25。第一轴部24和第二轴部25在宽度方向上向互不相同的方向突出。
第一轴部24以及第二轴部25构成为安装便座3以及便盖4。构成为通过转动第一轴部24以及第二轴部25,从而转动便座3以及便盖4(参照图1)。
如图2~图4所示,在壳体上板部222,在前侧部分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切口部26,在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二切口部27。
第一切口部26具有与第一壳体凹部23A对应的形状,在前侧以及宽度方向的一侧(宽度方向的外方)开口。第二切口部27具有与第二壳体凹部23B对应的形状,在前侧以及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宽度方向的外侧)开口。
在壳体上板部222的形成第一切口部26的缘部即第一壳体缘部261以及第二壳体缘部262中,第一壳体缘部261从上方观察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壳体缘部262与第一壳体缘部261的后端连接。将第二壳体缘部262的位于宽度方向的外侧(宽度方向的一侧)且后侧的端部称为外侧端部262a,将位于宽度方向的内侧(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前侧的端部称为内侧端部262b。从上方观察,第二壳体缘部262以从外侧端部262a到内侧端部262b逐渐朝向前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
在壳体上板部222的形成第二切口部27的缘部即第三壳体缘部271以及第四壳体缘部272中,第三壳体缘部271从上方观察沿前后方向延伸。第四壳体缘部272与第三壳体缘部271的后端连接。将第四壳体缘部272的位于宽度方向的外侧(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后侧的端部称为外侧端部272a,将位于宽度方向的内侧(宽度方向的一侧)且前侧的端部称为内侧端部272b。从上方观察,第四壳体缘部272从外侧端部272a到内侧端部272b逐渐朝向前侧而倾斜地延伸。
一对壳体侧板部225在前侧部分分别具有与第一壳体凹部23A以及第二壳体凹部23B对应地弯曲的壳体凹部侧板部225a。与第一壳体凹部23A对应的壳体凹部侧板部225a从壳体上板部222的第一壳体缘部261以及第二壳体缘部262向下侧延伸。与第二壳体凹部23B对应的壳体凹部侧板部225a从壳体上板部222的第三壳体缘部271以及第四壳体缘部272向下侧延伸。
如图5所示,便盖4具有对便座3的上部进行开闭的便盖主体41、第一轴卡合部42以及第二轴卡合部43。第一轴卡合部42安装于便盖主体41并与第一轴部24(参照图2)卡合。第二轴卡合部43安装于便盖主体41并与第二轴部25(参照图2)卡合。便盖4构成为,通过使第一轴部24与第一轴卡合部42卡合,使第二轴部25与第二轴卡合部43卡合,从而卡定于主体部2(参照图2)。
便盖主体41具有便盖上板部411和便盖侧板部412。便盖上板部411在便盖4关闭的状态下覆盖便座3(参照图1)的上部。便盖侧板部412在便盖4关闭的状态下覆盖便座3的宽度方向的侧方以及前方。
便盖上板部411具有开闭上板部413、第一安装上板部414以及第二安装上板部415。开闭上板部413在便盖4关闭的状态下覆盖便座3的就座部31(使用者就座的部分)的上部。第一安装上板部414从开闭上板部413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的端部附近向后侧延伸而安装有第一轴卡合部42。第二安装上板部415从开闭上板部413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端部附近向后侧延伸而安装有第二轴卡合部43。
开闭上板部413在便盖4关闭的状态下配置在比主体部2靠前的位置,在便盖4打开的状态下配置在主体部2上。
如图6所示,开闭上板部413在便盖4打开的状态下,以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位于比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弯曲。
第一安装上板部414在便盖4关闭的状态下配置在主体部2的第一壳体凹部23A的上部,在便盖4打开的状态下配置在第一壳体凹部23A的内部。便盖4打开的状态下的第一安装上板部414以从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朝向第二端侧逐渐朝向后侧的方式倾斜,配置在壳体上板部222的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前侧。
将第一安装上板部414中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的端部称为外侧端部414a,将位于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端部称为内侧端部414b。在俯视时,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外侧端部414a配置在相比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外侧端部262a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位置。在俯视时,内侧端部414b配置在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内侧端部262b的前侧。
在便盖4打开的状态下,内侧端部414b与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内侧端部262b抵接,与内侧端部414b相比,外侧端部414a侧与第二壳体缘部262分离,在第一安装上板部414与第二壳体缘部262之间产生间隙。
便盖4打开的状态下的第一安装上板部414与第二壳体缘部262之间的间隙被设计成从内侧端部414b侧朝向外侧端部414a侧逐渐变大。
第二安装上板部415在便盖4关闭的状态下配置在主体部2的第二壳体凹部23B的上部,在便盖4打开的状态下配置在第二壳体凹部23B的内部。便盖4打开的状态下的第二安装上板部415以从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朝向第一端侧逐渐朝向后侧的方式倾斜,配置在壳体上板部222的第四壳体缘部272的前侧。
将第二安装上板部415中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端部称为外侧端部415a,将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的端部称为内侧端部415b。在俯视时,第二安装上板部415的外侧端部415a配置在相比第四壳体缘部272的外侧端部272a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位置,第二安装上板部415的内侧端部415b配置在第四壳体缘部272的内侧端部272b附近。
在便盖4打开的状态下,第二安装上板部415的内侧端部415b与第四壳体缘部272的内侧端部272b抵接,与内侧端部415b相比,外侧端部415a侧与第四壳体缘部272分离而在其与第四壳体缘部272之间产生间隙。
便盖4打开的状态下的第二安装上板部415与第四壳体缘部272之间的间隙被设计成从内侧端部415b侧朝向外侧端部415a侧逐渐变大。
如图5所示,便盖侧板部412具有开闭侧板部416、第一安装侧板部417以及第二安装侧板部418。开闭侧板部416在便盖4关闭的状态下从开闭上板部413的前缘部以及侧缘部向下侧延伸。第一安装侧板部417在便盖4关闭的状态下从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的缘部向下侧延伸。第二安装侧板部418在便盖4关闭的状态下从第二安装上板部415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缘部向下侧延伸。
如图7以及图8所示,第一轴卡合部42配置在第一安装上板部414与第一安装侧板部417所成的角度部的内侧。第一轴卡合部42具有固定部5、可动部6以及弹簧部(施力部)421。固定部5固定于第一安装侧板部417。可动部6与固定部5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部分重叠地配置,以相对于固定部5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弹簧部421向规定的方向对可动部6施力。
在以下的第一轴卡合部42的说明中,以便盖4打开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固定部5具有第一固定部51和平板状的第二固定部52。第一固定部51沿着第一安装侧板部417配置。第二固定部52与第一固定部51的后侧的缘部连续且沿着第一安装上板部414配置。
第一固定部51是规定厚度的部件,以厚度方向成为宽度方向的朝向配置。第一固定部51具有周缘部分53和内侧部分54。从宽度方向观察,内侧部分54位于周缘部分53的内侧,从周缘部分53向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形成得比周缘部分53厚。
以下,将第一固定部51中的从宽度方向观察到的周缘部分53称为薄板部53,将内侧部分54称为厚板部54。当从宽度方向观察固定部5时,薄板部53配置于厚板部54的整个周围。
第一固定部51具有转动轴部55、引导孔部56、第一固定孔部57及第二固定孔部58、以及第一轴部收容凹部(凹部)59。转动轴部55将可动部6支承为能够转动。引导孔部56对可动部6的转动进行引导。第一固定孔部57以及第二固定孔部58供用于将第一固定部51固定于第一安装侧板部417的固定件插通。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形成为能够收容第一轴部24(参照图3)。
转动轴部55位于第一固定部51的前方上部,从薄板部53向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转动轴部55的前端部以宽度方向的位置与厚板部54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面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方式突出。
引导孔部56位于转动轴部55的下侧,形成于厚板部54。引导孔部56在宽度方向上贯通厚板部54。引导孔部56形成为与转动轴部55同轴的圆弧形。
第一固定孔部57位于引导孔部56的上侧,形成于薄板部53。第一固定孔部57在宽度方向上贯通薄板部53。
第二固定孔部58位于引导孔部56的下侧,形成于厚板部54。第二固定孔部58在宽度方向上贯通厚板部54。
在第一安装侧板部417形成有供插通于第一固定孔部57以及第二固定孔部58的螺钉等固定件插入的孔部。第一固定部51通过插通于第一固定孔部57以及第二固定孔部58的螺钉等固定件固定于第一安装侧板部417。
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位于第二固定孔部58的下侧,形成于厚板部54的下缘部54a。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在下侧以及宽度方向的内侧开口。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形成为从宽度方向观察时上部侧向上侧弯曲的半圆形。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构成为能够从下侧使第一轴部24的前端部分出入,能够在内部收容第一轴部24。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与第一轴部24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尺寸。
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配置在比转动轴部55靠下侧且后侧的位置。
如图7、图8、图11以及图12所示,可动部6具有第一可动板部61、第二可动板部62、连结板部63、可动上板部64以及可动侧板部65。第一可动板部61以及第二可动板部62形成为板面朝向宽度方向的板状,第二可动板部62配置在比第一可动板部61靠宽度方向的一侧(外侧)的位置。连结板部63将第一可动板部61与第二可动板部62连结。可动上板部64从第一可动板部61的上缘部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可动侧板部65从第一可动板部61的前缘部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可动上板部64的前缘部与可动侧板部65的上缘部连续。
第一可动板部61形成为与前后方向相比在上下方向上板面长的形状。在第一可动板部61形成有:从第一可动板部61的下缘部向上侧延伸的第一可动板槽部611;以及与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上侧连续地形成且在下侧开口的第一可动板凹部612。第一可动板槽部611和第一可动板凹部612的内部连通,均形成在第一可动板部61的下部侧。
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前侧的缘部(以下,称为前缘部611a)从第一可动板部61的下缘部向上侧延伸。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后侧的缘部(以下,称为后缘部611b)具有下侧后缘部611c和上侧后缘部611d。下侧后缘部611c沿从第一可动板部61的下缘部朝向上侧逐渐成为前侧的倾斜方向延伸。上侧后缘部611d从下侧后缘部611c的上端部向上侧延伸。
第一可动板凹部612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槽宽(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并配置成相比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前缘部611a的上端部向前侧突出,并且相比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后缘部611b(上侧后缘部611d)的上端部向后侧突出。
形成第一可动板凹部612的缘部具有第一~第三缘部612a、612b、612c。第一缘部612a沿从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前缘部611a的上端部朝向前侧逐渐朝向下侧的倾斜方向延伸。第二缘部612b具有U字形,从第一缘部612a的前侧的端部向上侧延伸并进一步向后方延伸并进一步向下侧延伸。第三缘部612c沿从第二缘部612b的后侧的下端部朝向前侧而逐渐朝向下侧的倾斜方向延伸,并与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后缘部611b的上端部连续。
第三缘部612c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缘部612a长。
第二可动板部62配置在与第一可动板部61的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重叠的位置。第二可动板部62的上缘部配置在与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上缘部相同的高度。
连结板部63具有第一~第五连结板部631、632、633、634、635。第一连结板部631从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前缘部611a沿宽度方向延伸至第二可动板部62。第二连结板部(抵接部)632从第一可动板部61的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下侧后缘部611c沿宽度方向延伸至第二可动板部62。第三连结板部633从第一可动板部61的第一可动板槽部611的上侧后缘部611d沿宽度方向延伸至第二可动板部62。第四连结板部634从第一可动板部61的第一可动板凹部612的第一缘部612a沿宽度方向延伸至第二可动板部62。第五连结板部635从第一可动板凹部612的第三缘部612c沿宽度方向延伸至第二可动板部62。
第一连结板部631与第四连结板部634连续地设置。第二连结板部632、第三连结板部633以及第五连结板部635连续地设置。
第一连结板部631形成为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平板状,后侧的面面对第一可动板槽部611。
第二连结板部632形成为板面成为从下侧朝向上侧逐渐向前侧倾斜的倾斜面,朝向前侧且下侧的面面对第一可动板槽部611。
第三连结板部633形成为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平板状,前侧的面面对第一可动板槽部611。
在可动部6中,将在第一连结板部631与第二连结板部632以及第三连结板部633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空间称为可动槽部66。
第四连结板部634形成为板面成为从后侧朝向前侧逐渐朝向下侧的倾斜面,上侧的面面对第一可动板凹部612。
第五连结板部635形成为板面成为从后侧朝向前侧逐渐朝向下侧的倾斜面,上侧的面面对第一可动板凹部612。
在可动部6中,将位于比可动槽部66、第四连结板部634以及第五连结板部635靠上侧的位置且从宽度方向观察时成为第一可动板凹部612的内侧的空间称为可动凹部67。
如图12所示,可动部6具有轴插入筒部68和引导部69。轴插入筒部68是从第一可动板部61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的面突出且供固定部5的转动轴部55插入的筒状部。引导部69从第一可动板部61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的面突出并插入到固定部5的引导孔部56。
轴插入筒部68形成为同轴插入的转动轴部55能够绕轴线转动的形状。
引导部69形成为比引导孔部56小,并且形成为在可动部6绕转动轴部55的轴线转动时能够在引导孔部56的内部移动的形状。在引导部69形成有在被插入到了引导孔部56时与引导孔部56的缘部卡合的爪部691。爪部691构成为通过弹性变形而与引导孔部56的缘部卡合。
这样的可动部6相对于固定部5从宽度方向的内侧与其重叠,固定部5的转动轴部55被插入到轴插入筒部68,引导部69被插入到固定部5的引导孔部56,从而安装于固定部5。可动部6的可动凹部67配置于在宽度方向上与固定部5的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重叠的位置。可动凹部67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比固定部5的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大。
安装于固定部5的可动部6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固定部5以转动轴部55为中心转动。
如图7所示,转动轴部55配置在可动部6的前侧上方。因此,可动部6构成为,通过绕转动轴部55转动规定角度,从而比转动轴部55(轴插入筒部68)靠下侧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如上所述,可动凹部67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大。而且,可动凹部67构成为在可动部6转动时始终与固定部5的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在宽度方向上重叠。因此,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构成为即便可动部6转动也不会被堵塞。
弹簧部421构成为将可动部6的比其转动轴部55(轴插入筒部68)靠下侧的部分朝向前侧施力。弹簧部421例如使用支承于固定部5的板簧等。
可动部6构成为,在弹簧部421的作用力以外的力未作用于前后方向的情况下,位于前侧,在弹簧部421的作用力以上的力作用于前后方向时,转动而位于后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部6的可动侧板部65设置有用于供使用者按压可动部6的按压部651。通过由使用者从前侧向后侧对按压部651进行按压,从而构成为可动部6转动而向后侧移动。在按压部651例如设置有肋等,也可以构成为使用者容易识别按压部651的位置,或者使用者容易按压按压部651。
如图7所示,在可动部6位于能够转动的范围的前侧的状态下,在可动凹部67中的后侧的区域配置有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在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下侧配置有第五连结板部635,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下侧被第五连结板部635堵塞。
如图13所示,在可动部6位于能够转动的范围的后侧的状态下,在可动凹部67中的前侧的区域配置有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在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下侧配置有可动槽部66,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下侧敞开。
如图7所示,将可动部6位于前侧(可动方向的一侧)且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下侧被第五连结板部635堵塞的状态称为卡合状态。如图13所示,将可动部6位于后侧(可动方向的另一侧)且在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下侧配置有可动槽部66的状态称为非卡合状态。
上述弹簧部421向使可动部6成为卡合状态的方向施力。
如图7所示,在第一轴部24收容于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状态下,若可动部6成为卡合状态,则第一轴部24的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第一轴部24与第一轴卡合部42成为卡合的状态。
与此相对,如图14所示,即便第一轴部24收容于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若可动部6成为非卡合状态,则第一轴部24的上下方向的移动也被允许,成为第一轴部24与第一轴卡合部42的卡合解除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若可动部6成为非卡合状态,则第一轴部24构成为能够经由可动槽部66向可动凹部67和可动部6的下方移动,能够相对于可动凹部67出入。
如图14所示,第二轴卡合部43形成有收容第二轴部25(参照图2)的第二轴部收容凹部431。第二轴部收容凹部431在宽度方向的内侧开口,下侧被堵塞。第二轴部收容凹部431构成为从宽度方向的内侧插入第二轴部25。
接着,对将卡定于主体部2的便盖4从主体部2拆卸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使便盖4立起并从便座3分离而成为打开的状态。
使用者从前后抓住便盖4的设置有第一轴卡合部42的下部侧,将第一轴卡合部42的可动部6的按压部651朝向主体部2向后侧按压,使可动部6从卡合状态成为图14所示那样的非卡合状态。这样,通过将打开状态的便盖4朝向主体部2按压,可动部6从卡合状态切换为非卡合状态。
若第一轴卡合部42成为非卡合状态,则使用者在按压按压部651的状态下以使第一轴卡合部42从第一轴部24分离的方式将便盖4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向上方抬起,将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从第一轴部24拆下。此时,由于第二轴部25处于被插入到第二轴卡合部43的状态,因此,便盖4不向铅垂方向上侧移动,成为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第一轴卡合部42所处的一侧)比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第二轴卡合部43所处的一侧)靠上侧的倾斜的姿势。
若第一轴部24从第一轴卡合部42脱离,则使用者使便盖4向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移动,将第二轴部25从第二轴卡合部43拆下。由此,便盖4从主体部2被拆卸。
接着,对将便盖4安装于主体部2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便盖4保持为打开状态的姿势并且使便盖4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成为比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低的姿势,使第二轴卡合部43从第二轴部25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向第一端侧移动而将第二轴部25插入到第二轴部收容凹部431。
接着,使用者在第一轴部24的上方配置第一轴卡合部42,使便盖4向下侧移动。此时,如图15所示,使第一轴部24插入到可动槽部66,使第一轴部24从下侧抵接于第二连结板部632。
由于第二连结板部632从下侧朝向上侧逐渐朝向前侧倾斜,因此,当使用者在第一轴部24与第二连结板部632抵接的状态下使便盖4进一步向下侧移动时,第二连结板部632受到来自第一轴部24的朝向后侧的反作用力。由此,如图16所示,可动部6下后侧转动而成为非卡合状态。
当可动部6成为非卡合状态时,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位于配置有第一轴部24的可动槽部66的上方。因此,若使用者使便盖4进一步向下侧移动,则第一轴部24从第二连结板部632分离而收容在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内部。
若第一轴部24与第二连结板部632分离而收容于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则将可动部6向后侧按压的力消失。由此,如图7所示,可动部6通过弹簧部421的恢复力而成为卡合状态,在收容于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第一轴部24的下侧配置有第五连结板部635,第一轴部24被限制为收容于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状态。
这样一来,便盖4安装于主体部2。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便盖4安装于主体部2时,通过使第一轴部24与第二连结板部632抵接而使可动部6成为非卡合状态,但也可以是使用者按压可动部6的按压部651而使可动部6成为非卡合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中,构成为,在就座于便座3的使用者相对于打开状态的便盖4如靠背那样从前侧朝向后侧倚靠的情况下,便盖4从主体部2脱离。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便盖4打开的状态进行说明。
图18以及图19表示使用者未倚靠的情况下的便盖4。在图18中用虚线表示便盖上板部411的周缘部(连接有便盖侧板部412的部分)411a。关于图20以及图22,也与图18同样地用虚线表示便盖上板部411的周缘部(连接有便盖侧板部412的部分)411a。
如上所述,第一安装上板部414配置在壳体上板部222的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前侧,内侧端部414b与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内侧端部262b抵接,比内侧端部414b靠外侧端部414a侧的部分在其与第二壳体缘部262之间隔开间隙地分离。
第一安装上板部414与第二壳体缘部262之间的间隙从内侧端部414b侧朝向外侧端部414a侧逐渐变大。
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外侧端部414a相比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外侧端部262a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
第二安装上板部415配置在壳体上板部222的第四壳体缘部272的前侧,内侧端部415b与第四壳体缘部272的内侧端部272b抵接,比内侧端部415b靠外侧端部415a侧的部分在其与第四壳体缘部272之间隔开间隙地分离。
第二安装上板部415与第四壳体缘部272之间的间隙从内侧端部414b侧朝向外侧端部415a侧逐渐变大。
第二安装上板部415的外侧端部415a相比第四壳体缘部272的外侧端部272a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
当使用者从前侧朝向后侧倚靠于便盖4时,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便盖4向后侧移动。通过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内侧端部414b与第二壳体缘部262抵接,第二安装上板部415的内侧端部415b与第四壳体缘部272抵接的结构,盖4以使其形状挠曲的方式向后侧移动。
由此,第一安装上板部414与第二壳体缘部262无间隙地抵接,第二安装上板部415与第四壳体缘部272无间隙地抵接。此时,第一安装上板部414沿着第二壳体缘部262,外侧端部414a侧比内侧端部414b侧靠后侧,第二安装上板部415沿着第四壳体缘部272,外侧端部415a侧比内侧端部415b侧靠后侧。
另外,便盖4的比壳体上板部222靠上侧的部分向后侧移动,成为下侧的部分向前侧移动。
而且,若使用者从前侧朝向后侧倚靠于便盖4,则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便盖4的比壳体上板部222靠上侧的部分进一步向后侧移动。
此时,在便盖4的处于壳体上板部222的高度的部分,第一安装上板部414与第二壳体缘部262无间隙地抵接,第二安装上板部415与第四壳体缘部272无间隙地抵接。
在此,如上所述,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外侧端部414a相比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外侧端部262a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第二安装上板部415的外侧端部415a相比第四壳体缘部272的外侧端部272a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因此,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外侧端部414a的附近以及第一安装侧板部417被向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后侧拉伸,并且,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外侧端部262a的附近以及第二安装侧板部418被向第四壳体缘部272的后侧拉伸。由此,在便盖4的处于与壳体上板部222大致相等的高度的部分,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相比,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以成为后侧的方式挠曲。
而且,通过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第一安装侧板部417以及第二安装侧板部418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拉伸,安装于第一安装侧板部417的第一轴卡合部42从第一轴部24脱离,安装于第二安装侧板部418的第二轴卡合部43从第二轴部25脱离,便盖4从主体部2脱离。
第一安装上板部414沿着第二壳体缘部262,外侧端部414a侧比内侧端部414b侧靠后侧,从而第一轴卡合部42向比第一轴部24靠后侧的位置移动。由此,可动部6的第三连结板部633向相对于第一轴部24偏移的位置移动,第一轴部24从前侧抵接于第三连结板部633。如图17所示,第一轴部24从前侧抵接而按压可动部6的第三连结板部633,从而可动部6被向后侧按压而成为非卡合状态。当可动部6成为非卡合状态时,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下方敞开,由此,第一轴卡合部42容易从第一轴部24脱离。
接着,使用附图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中,安装于便盖主体41的卡合状态的第一轴卡合部42通过将便盖主体41向比便座3靠后侧的位置按压,当便盖主体41向从便座3分离的方向被按压时,被切换为非卡合状态。因此,使用者通过将便盖主体41向从便座3分离的方向按压,从而能够容易地将卡合状态的第一轴卡合部42切换为非卡合状态。
而且,由于第一轴卡合部42成为非卡合状态的便盖4能够相对于第一轴部24容易地装卸,因此,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容易地装卸便盖4。
第一轴卡合部42具有以从非卡合状态的姿势成为卡合状态的姿势的方式施力的弹簧部421。其结果是,若使为了使第一轴卡合部42成为非卡合状态而将便盖主体41向从便座3分离的方向按压这种操作停止,则能够容易地将非卡合状态的第一轴卡合部42切换为卡合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中,若就座于便座3的使用者倚靠于打开状态的便盖4,则便盖4的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内侧端部414b与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内侧端部262b抵接,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外侧端部414a位于比内侧端部414b靠后侧的位置,便盖4的第二安装上板部415的内侧端部454b与第四壳体缘部272的内侧端部272b抵接,第二安装上板部415的外侧端部415a位于比内侧端部415b靠后侧的位置,便盖4以这种方式挠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便盖4如上所述挠曲,则第一轴卡合部42从第一轴部24脱离,第二轴卡合部43从第二轴部25脱离,因此,能够使便盖4成为从主体部2脱离的状态。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使用者倚靠而对便盖4施加负荷,也能够防止便盖4被损坏。另外,由于便盖4通过挠曲而从主体部2脱离,因此,不受设计、材料影响,能够实现在使用者倚靠的情况下从主体部2脱离的结构。
另外,由于便盖4以宽度方向的端部侧位于比宽度方向的中间部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挠曲,由此第一轴卡合部42从第一轴部24脱离,因此,例如在沿着便盖4的面对便盖4进行擦拭等进行清扫的情况下,便盖4不会如上所述挠曲,所以在清扫时便盖4不会从主体部2脱离。
第一轴卡合部42具有: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所述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在下侧开口,使第一轴部24从下侧出入,并且能够收容第一轴部24;以及可动部6,所述可动部6构成为能够移动,若位于前侧则堵塞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下侧而成为卡合状态,若位于后侧则使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下侧开口而成为非卡合状态。可动部6具有位于比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靠下侧的位置的第一轴部24能够从下侧抵接的第二连结板部632,第二连结板部632形成有从下侧朝向上侧逐渐从后侧朝向前侧倾斜的面。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将便盖4安装于主体部2时,若一边使第二连结板部632从上侧与第一轴部24抵接一边利用自重使便盖4向下侧移动,则第二连结板部632(可动部6)沿着第一轴部24向下侧移动,利用来自第一轴部24的反作用力向后侧移动而成为非卡合状态。当可动部6成为非卡合状态时,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下侧开口,因此,若使便盖4利用自重进一步向下侧移动,则能够在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收容第一轴部24。
这样,能够利用便盖4的自重将便盖4容易地安装于主体部2。
另外,可动部6具有收容于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的第一轴部24能够接触的第三连结板部633。可动部6构成为,当便盖4以打开状态的便盖4的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内侧端部414b与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内侧端部262b抵接且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外侧端部414a位于比内侧端部414b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挠曲时,第一轴部24从前侧与第三连结板部633接触。
这样,当便盖4以打开状态的便盖4的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内侧端部414b与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内侧端部262b抵接且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外侧端部414a位于比内侧端部414b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挠曲时,第一轴部24从前侧抵接于第三连结板部633,从而可动部6被向后侧按压而成为非卡合状态。由此,由于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开口,因此,第一轴部24从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脱离,能够使便盖4成为从主体部2脱离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卡合部42配置在比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内侧端部262b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从而能够以使便盖4的设置有第一轴卡合部42的部分可靠地位于后侧的方式使便盖4挠曲。由此,在使用者倚靠于便盖4而如上所述便盖4挠曲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便盖4容易从主体部2脱离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同样的部件、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4以及图25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B中,便盖4B的第一轴卡合部42B的转动轴部55B的位置以及卡合状态/非卡合状态的姿势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的第一轴卡合部42和转动轴部55的位置以及卡合状态/非卡合状态的姿势不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轴卡合部42B构成为,在可动部6B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配置有转动轴部55B,通过使可动部6B的下部侧位于转动范围的后侧而成为能够卡合第一轴部24B的卡合状态,通过以将可动部6B的上部侧向后侧按压而使可动部6B的下部侧向前侧移动的方式转动,从而成为不与第一轴部24B卡合的非卡合状态。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座便装置1B中,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座便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卡合部42具有以从非卡合状态的姿势成为卡合状态的姿势的方式施力的弹簧部421,但弹簧部421并不是必需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不具有弹簧部421而设置从非卡合状态的姿势手动地切换为卡合状态的姿势的机构等。另外,在第一轴卡合部42设置有弹簧部421那样的施力部的情况下,施力部的形态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形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动部6具有位于比第一轴部收容凹部59靠下侧的位置的第一轴部24能够从下侧抵接的第二连结板部632,第二连结板部632形成有从下侧朝向上侧逐渐从后侧朝向前侧倾斜的面,在将便盖4安装于主体部2时,一边使第二连结板部632从上侧与第一轴部24抵接,一边利用自重使便盖4向下侧移动。但是,也可以不设置供第一轴部24从下侧抵接的部位。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卡合部42的可动部6构成为相对于固定部5转动而位移,从而切换卡合状态和非卡合状态,但也可以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上位移而对卡合状态和非卡合状态进行切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就座于便座3的使用者如靠背那样倚靠于打开状态的便盖4的情况下,便盖4从主体部2脱离,但也可以不这样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当便盖4以打开状态的便盖4的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内侧端部414b与第二壳体缘部262的内侧端部262b抵接且第一安装上板部414的外侧端部414a位于比内侧端部414b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挠曲时,第一轴部24从前侧抵接于第三连结板部633,从而可动部6被向后侧按压而成为非卡合状态,便盖4从主体部2脱离。与此相对,在便盖4挠曲时从主体部2脱离的结构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结构。
另外,在就座于便座3的使用者倚靠于打开状态的便盖4时便盖4与主体部2抵接的部位的位置、形状可以适当设定。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主体部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设置向前侧突出的突起部,便盖4与该突起部抵接而挠曲。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具体结构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示出的结构部件能够适当地组合而构成。
工业实用性
能够提供如下的座便装置,该座便装置能够相对于设置在便器的后方上部的主体部容易地装卸便盖,不受设计、材料的影响,能够防止在使用者倚靠于便盖的情况下便盖被损坏。
能够提供如下的座便装置,该座便装置不受设计、材料的影响,能够防止在使用者倚靠的情况下便盖被损坏。
附图标记说明
1、1B 座便装置
2 主体部
3 便座
4、4B 便盖
6、6B 可动部
11 便器
24、24B 第一轴部(轴部)
41 便盖主体
42、42B 第一轴卡合部(轴卡合部)
59 第一轴部收容凹部(凹部)
421 弹簧部(施力部)
632 第二连结板部(抵接部)
262 第二壳体缘部
262b 内侧端部(便盖支承部)
414 第一安装上板部
414b 内侧端部(宽度方向的中间部)
633 第三连结板部(接触部)

Claims (5)

1.一种座便装置,所述座便装置具有: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置在便器的后方上部;
便座,所述便座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以及
便盖,所述便盖对所述便座的上部进行开闭,
所述座便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便盖具有:
便盖主体,所述便盖主体将所述便座的上部封闭;以及
轴卡合部,所述轴卡合部安装于所述便盖主体而能够相对于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轴部装卸,
所述轴卡合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与所述轴部卡合且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卡合状态和解除与所述轴部的卡合且相对于所述卡合状态上下方向的移动被允许的非卡合状态,
当在所述卡合状态下将所述便盖主体在打开状态下向后方按压时,所述轴卡合部被切换为所述非卡合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卡合部具有以从所述非卡合状态的姿势成为所述卡合状态的姿势的方式施力的施力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卡合部具有:
凹部,所述凹部在下侧开口,所述轴部能够从下侧出入所述凹部,并且所述凹部能够收容所述轴部;以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构成为能够移动,若向可动方向的一侧移动,则将所述凹部的下侧堵塞而成为所述卡合状态,若向所述可动方向的另一侧移动,则使所述凹部的下侧开口而成为所述非卡合状态,
所述可动部具有供位于比所述凹部靠下侧的位置的所述轴部能够从下侧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形成为从下侧朝向上侧逐渐从所述可动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的倾斜面。
4.一种座便装置,所述座便装置具有: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置在便器的后方上部;
便座,所述便座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以及
便盖,所述便盖对所述便座的上部进行开闭,
所述座便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便盖具有:
便盖主体,所述便盖主体将所述便座的上部封闭;以及
轴卡合部,所述轴卡合部安装于所述便盖主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而能够相对于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轴部装卸,
所述主体部具有从后侧与打开状态的所述便盖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抵接的便盖支承部,
所述座便装置构成为,当所述便盖以打开状态的所述便盖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中间部与所述便盖支承部抵接且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比宽度方向的所述中间部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挠曲时,所述轴卡合部从所述轴部脱离,
所述轴卡合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与所述轴部卡合的卡合状态和解除与所述轴部的卡合的非卡合状态,
所述轴卡合部具有:
凹部,所述凹部在下侧开口,所述轴部能够从下侧出入所述凹部,并且所述凹部能够收容所述轴部;以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构成为能够移动,若向可动方向的一侧移动,则将所述凹部的下侧堵塞而成为所述卡合状态,若向所述可动方向的另一侧移动,则使所述凹部的下侧开口而成为所述非卡合状态,
所述可动部具有收容于所述凹部的所述轴部能够接触的接触部,
所述座便装置构成为,当打开状态的所述便盖以宽度方向的所述中间部与所述便盖支承部抵接且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比宽度方向的所述中间部靠后侧的位置的方式挠曲时,所述轴部从所述可动方向的一侧与所述接触部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卡合部配置在比所述便盖支承部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CN201980021738.7A 2018-03-27 2019-03-19 座便装置 Active CN111918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9758 2018-03-27
JP2018059759A JP7195056B2 (ja) 2018-03-27 2018-03-27 便座装置
JP2018059758A JP7206053B2 (ja) 2018-03-27 2018-03-27 便座装置
JP2018-059759 2018-03-27
PCT/JP2019/011515 WO2019188600A1 (ja) 2018-03-27 2019-03-19 便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8589A CN111918589A (zh) 2020-11-10
CN111918589B true CN111918589B (zh) 2022-05-10

Family

ID=68060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1738.7A Active CN111918589B (zh) 2018-03-27 2019-03-19 座便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4166B2 (zh)
CN (1) CN111918589B (zh)
DE (1) DE112019001552T5 (zh)
WO (1) WO20191886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71874A (en) * 1967-12-22 1969-10-14 American Standard Inc Easily removed toilet seat
US5749104A (en) * 1995-05-11 1998-05-12 Evans; Hank A. Ergonomic toilet seat assembly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JPH10148052A (ja) * 1996-11-18 1998-06-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蓋の着脱構成
JP3714001B2 (ja) * 1998-11-06 2005-11-09 東陶機器株式会社 便蓋装置
JP3546371B2 (ja) * 1998-12-03 2004-07-28 株式会社Inax 便蓋の取付構造
JP4430180B2 (ja) * 1999-11-30 2010-03-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便蓋開閉検知装置及び便座装置
KR100985765B1 (ko) * 2002-05-31 2010-10-06 토토 가부시키가이샤 변기 시트 또는 변기 덮개의 개폐 장치 및 개폐 장치의전달 유닛
JP4017952B2 (ja) * 2002-09-27 2007-12-05 Toto株式会社 トイレ装置における開閉部材の着脱構造
GB2418209C (en) * 2004-09-15 2008-02-12 Jeffrey Allen A toilet seat assembly
KR100669638B1 (ko) 2005-04-27 2007-01-15 린나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커버 힌지구조
JP4619921B2 (ja) 2005-10-19 2011-01-26 Toto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
JP6666156B2 (ja) 2016-01-15 2020-03-13 株式会社Lixil 便座装置
JP6737599B2 (ja) * 2016-01-15 2020-08-12 株式会社Lixil 便座便蓋装置
BR102018076618A2 (pt) * 2017-12-22 2019-09-17 Bemis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njunto de assento de vaso sanitário para criança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88600A1 (ja) 2019-10-03
CN111918589A (zh) 2020-11-10
DE112019001552T5 (de) 2020-12-10
US11344166B2 (en) 2022-05-31
US20210022568A1 (en)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32609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EP2116415B1 (en) Lock structure for stowable vehicle seat
US10030413B2 (en) Oute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KR20160132841A (ko) 차량용 도어 핸들
CN105525791B (zh) 车门外把手的按压开关
US8966826B2 (en) Handle base attachment structure
US9371013B2 (en) Lock mechanism for seat track slide device
CN110891817B (zh) 车辆的盖装置
JP6300702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JP2004220970A (ja)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CN111918589B (zh) 座便装置
JP4992455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グリップハンドル
JP7195056B2 (ja) 便座装置
JP7206053B2 (ja) 便座装置
JP2011179233A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JP5576175B2 (ja) 電気かみそり
CN111480111B (zh) 铰链
JP2009151957A (ja) 機器の蓋装置
CN112513361B (zh) 滚筒式洗衣机
JP2001328480A (ja)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6451951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JP3786266B2 (ja) コネクタ
US11773632B2 (en) Vehicular door outer handle device
JPH03121098A (ja) 洗濯機等の蓋装置
CN107487275B (zh) 车辆装饰部件的安装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LIXI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Lizhu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Lizhu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LIXIL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