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6835B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6835B
CN111916835B CN202010713800.3A CN202010713800A CN111916835B CN 111916835 B CN111916835 B CN 111916835B CN 202010713800 A CN202010713800 A CN 202010713800A CN 111916835 B CN111916835 B CN 1119168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e
battery
chain compound
positive electrode
e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38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6835A (zh
Inventor
陈彤红
赵义丽
许剑
臧海洲
王亚东
刘邵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uck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uck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uck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Lucky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7138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68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6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6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6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6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8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u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25Organic electroly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配制正极浆料,并制成正极极片;(2)配制负极浆料,并制成负极极片;(3)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形成电池芯,并置于电池壳中;(4)配制电解液,并注入电池壳中,再进行封口处理;(5)将封口处理后的电池壳静置之后,进行原位聚合处理,以获得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中,正极浆料、负极浆料和电解液中的一个包括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且另一个包括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含环氧基醚链化合物和含氨基基团醚链化合物分别散于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中的任意两个不同部位,如此,避免两种聚合单体都加入电解液导致交联、粘度增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及其能量密度,是限制其在大型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大型电子产品应用中的主要障碍。随着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当务之急是有效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常规的锂离子电池,由于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以及必要的添加剂构成,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漏液、燃烧、爆炸等危险。所以,可以将聚合反应单体和引发剂混合到电解液中,并注液后聚合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来改善电池的安全性。
目前,采用功能单体经聚合形成的聚合物电池,在制备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引发剂在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中有微量残留,由于其活性较高在电池中高温的工作状态下,会进一步产生自由基,从而促使副反应的产生,给电池的安全性带来隐患;第二,电解液在存放过程中可能有部分会交联,导致其粘度变大,对于连续化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且影响电池的注液效率;第三,聚合后的电解液的粘度较高,导致电池内阻大大升高,且与极片界面浸润接触性下降,影响了锂离子的传输,降低了电池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
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一种制备方法,分别将含环氧基醚链化合物和含氨基基团醚链化合物分别均匀分散于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中的任意两个不同部位,再通过封装、热压、烘烤的一系列工艺制备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如此,可以避免将两种聚合单体同时加入到电解液中导致电解液存放过程中交联、粘度增大的问题,而且,通过封装工艺的控制,还可以降低电池的内阻并提高电池的容量。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1)配制正极浆料,并将所述正极浆料制成正极极片;(2)配制负极浆料,并将所述负极浆料制成负极极片;(3)将所述正极极片、隔膜和所述负极极片形成电池芯,并置于电池壳中;(4)配制电解液,并将所述电解液注入所述电池壳中,再进行封口处理;(5)将所述封口处理后的电池壳静置之后,进行原位聚合处理,以获得所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和所述电解液中的一个包括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且所述正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和所述电解液中的另一个包括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将含环氧基醚链化合物和含氨基基团醚链化合物分别散于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中的任意两个不同部位,如此,可避免将两种聚合单体同时加入到电解液中导致电解液存放过程中交联、粘度增大的问题,且制备出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内阻更小且容量更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醇缩水甘油醚、C12~14烷基缩水甘油醚、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甲酚单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三缩水甘油醚、叔丁基酚单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腰果油改性单缩水甘油醚和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为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或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为式1~式4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与所述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的比例为1:0.2~1: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和所述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的总质量占所述电解液的总质量的1~1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原位聚合处理为60~90摄氏度下1~4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正极浆料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为LiCoO2、LiNiO2、LiMnO2、LiFePO4、LiMnxNiyCo1-x-yO2和LiNi1-x-yCoxAlyO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负极浆料中的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中间相碳微球、钛酸锂和硅碳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非水有机溶剂、成膜添加剂和阻燃剂。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通过上述的方法制备。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中的任意两个不同部位中均匀地分散有,由含环氧基醚链化合物和含氨基基团醚链化合物原位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电解质,从而使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周期更短、电池内阻更低且电池容量更高。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前面针对制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方法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仍适用于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隔膜、负极和电解液,其中,所述正极、所述负极和所述电解液中的两个包括由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与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原位聚合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方面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进行解释,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含环氧基的化合物与含氨基的化合物的聚合反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技术领域人员会理解,下面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实施例中没有明确描述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领域内的常用的技术或条件或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制备方法包括:
S100:配制正极浆料,并将正极浆料制成正极极片。
在该步骤中,配制正极浆料,并将正极浆料制成正极极片。
其中,正极浆料、负极浆料和电解液中的一个包括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且正极浆料、负极浆料和电解液中的另一个包括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如此,发明人特意选择无需引发剂即可原位聚合的两种聚合单体,两种单体中都包括的醚链化合物,有利于锂离子在聚合物的链段运动“解络合—再络合”中实现离子传导。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浆料中可以包括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而负极浆料和电解液中的一个可以包括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浆料中可以不包括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或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浆料中可以包括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而负极浆料和电解液中的一个可以包括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可以为1,4-环己烷二甲醇缩水甘油醚、C12~14烷基缩水甘油醚、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甲酚单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三缩水甘油醚、叔丁基酚单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腰果油改性单缩水甘油醚和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可以选择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或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如此,可以使用较少的单体用量,使反应产物的达到较高的交联密度,更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正极浆料中除了聚合单体以外,还可以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导电剂等,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LiCoO2、LiNiO2、LiMnO2、LiFePO4、LiMnxNiyCo1-x-yO2和LiNi1-x-yCoxAlyO2中的至少一种。如此,制作出的正极极片的导电性更好。
S200:配制负极浆料,并将负极浆料制成负极极片。
在该步骤中,继续配制负极浆料,并将负极浆料制成负极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浆料中可以包括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而正极浆料和电解液中的一个可以包括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浆料中可以不包括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或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可以为式1~式4中的一种,具体的,分子量为230g.mol-1、400g.mol-1、1500g.mol-1、2000g.mol-1、6000g.mol-1和10000g.mol-1中的至少一种。如此,在后续的原位聚合处理过程中,上述种类的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与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可以在没有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原位聚合反应。
Figure BDA0002597466850000041
Figure BDA000259746685000005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负极浆料中除了聚合单体以外,还可以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导电剂等,其中,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中间相碳微球、钛酸锂和硅碳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如此,制作出的负极极片的导电性更好。
S300: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形成电池芯,并置于电池壳中。
在该步骤中,将步骤S100制作的正极极片、隔膜和步骤S200制作的负极极片,通过卷绕或叠片的方式形成电池芯,并将电池芯置于电池壳中。
S400:配制电解液,并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壳中,再进行封口处理。
在该步骤中,继续配制电解液,并将电解液注入步骤S300的电池壳中,再进行封口处理。若将含有环氧和含有氨基的醚链化合物同时混合到液态电解质中,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会导致电解液粘度变大,影响电解液对正负极材料和隔膜的浸润速度以及正负极材料和隔膜对电解液的吸收量,从而导致制备出的电池的制备周期延长且电池容量降低。所以,发明人特意将两种聚合单体分别加入到电池的不同部位,从而避免了电解液配置存放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解液可以不包括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或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解液种可以包括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而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中的一个可以包括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解液中可以包括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而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中的一个可以包括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解液中除了聚合单体以外,还可以包括锂盐、非水有机溶剂、成膜添加剂和阻燃剂等,如此,可以使电解液的锂离子传导性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与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的比例可以为1:0.2~1:5,具体例如1:1~1:2。如此,适量配比的两种聚合单体,可使后续聚合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强度更好;当比例小于1:5时含有氨基活性集团的醚链化合物过量,则电池中会有游离的含有氨基活性集团的醚链化合物,会导致电解质机械强度变低,导致电池安全性变差;当比例大于1:0.2时含有环氧活性集团的醚链化合物过量,电池中会有游离的含有环氧活性集团的醚链化合物,同样会导致电解质机械强度变低,电池安全性变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和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的总质量占电解液的总质量的1~10%,具体例如3~5%。如此,适量聚合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强度高的同时离子电导率也高;如果总质量占比小于1%,则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强度太低,电池的安全性变差;如果总质量占比大于10%,又会导致所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下降,电池内阻增加,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S500:将封口处理后的电池壳静置之后,进行原位聚合处理,以获得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在该步骤中,可以将步骤S400封口处理后的电池壳静置之后,进行热压、封装、原位聚合、再热压、在封装的处理,以获得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电池芯静止24~72小时,如此,可使后续原位聚合反应更充分,且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分散得更均匀;如果电芯的静止时间小于24小时,则电解液无法完全浸润正负极材料,会导致电池内阻较大,容量较低;如果电芯静止时间超过72h,反而会延长电池的生产周期,影响生产效率。
其中,参考图2,含环氧活性基团(以环氧树脂为例)和氨基活性基团(以伯胺化合物为例)的醚链化合物原位聚合反应时,伯胺先发生反应而环氧树脂的环氧基被开环,其反应的产物为胺基醇,而胺基还有另外一个活泼氢可以继续参加反应,接下来仲胺可以与另外的环氧树脂或环氧基反应,从而使基团的分子量和支链增加。并且,本发明采用原位聚合制备聚合物电池,与自由基聚合制备的电池相比,不用加入引发剂,可有效避免副反应的产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原位聚合处理可以在60~90摄氏度的烘箱中固化1~4小时,如此,环氧基和氨基的醚链化合物在原位聚合反应,可以得到图2中的I、II,III,IV,V结构的聚合物,这些结构的聚合物可以将电解液吸收到其交联网状结构中,形成凝胶电解液。当聚合温度低于60℃时,不能使含环氧基醚链化合物开环发生聚合反应;当温度高于90℃时,又会导致电解液中的锂盐或添加剂分解,影响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当固化时间低于1h时,含环氧和氨基活性基团醚链化合物不能完全聚合,会导致电解质的凝胶强度太低,电池的安全性变差;当固化时间高于4h时,会延长电池的制备周期,影响电池的生产效率。
此外,步骤S400中的第一次封装与步骤S500中的第二次、第三次封装,如此,通过三次封装工艺,可以进一步将电芯固化时产生的微量气体抽出,有利于改善电解质与极片的界面浸润接触性,从而有效降低电池的内阻,并提高锂离子传输效率,进而提高电池的容量。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方法,将含环氧基醚链化合物和含氨基基团醚链化合物分别散于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中的任意两个不同部位,如此,可避免将两种聚合单体同时加入到电解液中导致电解液存放过程中交联、粘度增大的问题,且制备出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内阻更小且容量更高。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通过上述的方法制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以包括正极、隔膜、负极和电解液,其中,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中的两个包括由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与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原位聚合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如此,将含环氧基醚链化合物和含氨基基团醚链化合物分别均匀分散于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中的任意两个不同部位,通过封装、热压再烘烤一系列工艺制备得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以避免将两种交联单体同时加入到电解液中导致电解液存放过程中交联、粘度增大的问题,从而使电池的内阻降低且容量升高。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中的任意两个不同部位中均匀地分散有,由含环氧基醚链化合物和含氨基基团醚链化合物原位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电解质,从而使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周期更短、电池内阻更低且电池容量更高。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前面针对制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方法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仍适用于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使用含活性基团的醚链化合物经原位聚合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其聚合物电解质不含有残留的引发剂,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引发剂残留引起的安全隐患;(2)本发明的正负极中含有聚合物电解质,有利于提高锂离子传导,可有效降低电池的内阻;(3)本发明制备出的锂离子电池便于工业化生产,可有效避免聚合物电解液存放过程中粘度变大的问题。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在该实施例中,制备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体的步骤如下:
(1)制备正极:将正极活性材料D50为14.00~17.00μm钴酸锂(LCO)、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导电剂乙炔黑、含环氧基团的醚链化合物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按照重量比96:1.5:1.5:1进行混合,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NMP),在真空搅拌机作用下搅拌至体系成均一流动性的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于厚度为10~13微米的铝箔上,再将铝箔在室温晾干后转移至120℃烘箱干燥6~9h,然后经过辊压、分切得到正极片。
(2)制备负极:将负极活性材料石墨、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粘结剂丁苯橡胶、导电剂和分子量为230的含氨基活性基团的醚链化合物按照重量比97:1:1:1:0.5进行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在真空搅拌机作用下获得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厚度为6~8微米的铜箔上,再将铜箔在室温晾干后转移至120℃烘箱干燥1h,然后经过冷压、分切得到负极片。
(3)制备电解液: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将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丙酸正丙酯按照质量比20:10:25:45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往其中快速加入10wt%的充分干燥的六氟磷酸锂(LiPF6),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最后加入占电解液总量重量3.8wt%1,3-丙磺酸内酯(1,3-PS),5.5wt%氟代碳酸乙烯酯(FEC),1%三-(2,2,2-三氟乙基)亚磷酸酯搅拌均匀后得到电解液。
(4)制备隔膜:选用12~16微米厚的聚乙烯隔膜(中国乐凯股份有限公司制备)。
(5)制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将上述准备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顺序叠放好,保证隔膜处于正、负极片之间起到隔离的作用,然后通过叠片得到未注液的裸电芯;将裸电芯置于外包装铝塑膜中,将上述制备好的电解液注入到干燥后的裸电芯中。经过真空封装后,将电芯静止40~70h,然后将电池进行化成,再将电池进行热压、二封,继续将电池放置于60~90℃的烘箱中固化1~4h,然后将电池热压、三封,最后将电池分容,以获得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中:(1)正极活性材料D50为5.00~7.00微米钴酸锂(LCO),且正极浆料中不包括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钴酸锂(LCO)、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导电剂乙炔的黑重量比为97.5:1.5:1.5;(2)负极浆料中的含氨基活性基团的醚链化合物的交联单体分子量为400;(3)电解液还包括端基含有环氧基团的醚链化合物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且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丙酸正丙酯、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质量比为20:10:25:45:0.8。
实施例3
在该实施例中,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中:(1)正极浆料中不包括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而是包括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且LCO、PVDF、导电剂乙炔黑和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重量比还是97.5:1.5:1.5:1;(2)负极浆料中不包括含氨基活性基团的醚链化合物,且石墨、CMC、粘结剂丁苯橡胶和导电剂的重量比为97:1:1:1;(3)电解液还包括分子量为5000的聚醚胺,且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丙酸正丙酯、聚醚胺的质量比20:10:25:44:1。
对比例1
在该对比例中,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区别在于,在该对比例中:(1)正极浆料中不包括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且LCO、PVDF和导电剂乙炔黑的重量比为97.5:1.5:1.5;(2)负极浆料中不包括含氨基活性基团的醚链化合物,且石墨、CMC、粘结剂丁苯橡胶和导电剂的重量比为97:1:1:1;(3)电解液还包括0.1%的偶氮二异丁腈、2%的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基环四硅氧烷。
对比例2
在该对比例中,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区别在于,在该对比例中:(1)正极浆料中不包括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且LCO、PVDF和导电剂乙炔黑的重量比为97.5:1.5:1.5;(2)负极浆料中不包括含氨基活性基团的醚链化合物,而是包括水性聚醚胺,且石墨、CMC、粘结剂丁苯橡胶、导电剂和水性聚醚胺按照重量比97:1:1:1:0.5。
对比例3
在该对比例中,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区别在于,在该对比例中:(1)正极浆料中不包括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且LCO、PVDF和导电剂乙炔黑的重量比为97.5:1.5:1.5;(2)负极浆料中不包括含氨基活性基团的醚链化合物,且石墨、CMC、粘结剂丁苯橡胶和导电剂的重量比为97:1:1:1;(3)电解液还包括1wt%的丁二腈(SN)、2wt%的己二腈(ADN)、0.5wt%2-二(2~氰乙氧基)乙烷(DENE)和0.1%的偶氮二异丁腈。
总结
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制备出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进行能量密度、电池内阻、针刺测试、重物冲击测试和挤压测试。上述6组的测试结果,如表1-1和表1-2所示。
表1-1.2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各种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597466850000091
表1-2.4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各种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59746685000010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制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配制正极浆料,并将所述正极浆料制成正极极片;
(2)配制负极浆料,并将所述负极浆料制成负极极片;
(3)将所述正极极片、隔膜和所述负极极片形成电池芯,并置于电池壳中;
(4)配制电解液,并将所述电解液注入所述电池壳中,再进行封口处理;
(5)将所述封口处理后的电池壳静置之后,进行原位聚合处理,以获得所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所述静置时间为24~72小时;
其中,所述正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和所述电解液中的一个包括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且所述正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和所述电解液中的另一个包括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
所述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和所述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的总质量占所述电解液的总质量的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醇缩水甘油醚、C12~14烷基缩水甘油醚、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甲酚单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三缩水甘油醚、叔丁基酚单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腰果油改性单缩水甘油醚和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为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或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为式1~式4中的一种,
Figure FDA0003404286210000011
Figure FDA00034042862100000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与所述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的比例为1:0.2~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聚合处理为60~90摄氏度下1~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浆料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为LiCoO2、LiNiO2、LiMnO2、LiFePO4、LiMnxNiyCo1-x-yO2和LiNi1-x-yCoxAlyO2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负极浆料中的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中间相碳微球、钛酸锂和硅碳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非水有机溶剂、成膜添加剂和阻燃剂。
8.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隔膜、负极和电解液,其中,所述正极、所述负极和所述电解液中的两个包括由含环氧基的醚链化合物与含氨基的醚链化合物原位聚合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
CN202010713800.3A 2020-07-22 2020-07-2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916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3800.3A CN111916835B (zh) 2020-07-22 2020-07-2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3800.3A CN111916835B (zh) 2020-07-22 2020-07-2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6835A CN111916835A (zh) 2020-11-10
CN111916835B true CN111916835B (zh) 2022-03-11

Family

ID=73280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3800.3A Active CN111916835B (zh) 2020-07-22 2020-07-2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68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1796B (zh) * 2021-11-22 2023-06-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电解液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4335716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电解质的原位聚合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6794A (zh) * 2000-09-29 2004-01-07 夏普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
CN104377330A (zh) * 2014-11-09 2015-02-25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凝胶聚合物改性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039511A (zh) * 2017-12-18 2018-05-15 苏州大学 一种极性凝胶电解质及其在固态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08550907A (zh) * 2018-06-05 2018-09-18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原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应用、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37774A (zh) * 2018-07-30 2018-12-18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的交联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1539B2 (ja) * 1998-10-13 2004-01-26 ダイソー株式会社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その用途
TW200614577A (en) * 2004-07-20 2006-05-01 Nof Corp Electrode for polymer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polymer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01714622B (zh) * 2009-05-26 2011-01-05 张新 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4697B (zh) * 2013-09-10 2016-09-07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US10505224B2 (en) * 2017-12-28 2019-12-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Electrolyte, composition for electrolyte and lithium battery employ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6794A (zh) * 2000-09-29 2004-01-07 夏普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
CN104377330A (zh) * 2014-11-09 2015-02-25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凝胶聚合物改性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039511A (zh) * 2017-12-18 2018-05-15 苏州大学 一种极性凝胶电解质及其在固态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08550907A (zh) * 2018-06-05 2018-09-18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原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应用、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37774A (zh) * 2018-07-30 2018-12-18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的交联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6835A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67443B1 (en) Electrolyte for a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1276895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多孔隔膜层用组合物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KR20190113605A (ko) 전고체 전지용 복합 고체 전해질 막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고체 전지
CN111430780B (zh) 电解液原料组合物,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7922B (zh) 隔离膜和锂离子电池
CN114024034B (zh) 一种电池
US20230216084A1 (en) Anode pie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for in semi-solid state battery
CN111640981B (zh) 一种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
CN11341051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2467220B (zh) 一种适用于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
CN111640983B (zh) 一种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
CN112018446B (zh) 一种适用于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
CN111916835B (zh)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127602A (ko) 고분자계 고체 전해질을 포함하는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제조된 전극
CN11164098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包括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2044705A (zh) 制作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方法
CN109461935B (zh) 电极片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CN114024035B (zh) 一种电池
CN114024021B (zh) 一种电池
CN111640987A (zh) 一种高功率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US20230114916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piece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same
CN102751531B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KR102213383B1 (ko) 활물질을 포함하는 양극과 그라파이트를 포함하는 음극 및 기능성 첨가제를 포함하는 고분자 전해질로 구비된 전고상 리튬-폴리머 이차전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2324553A (zh) 一种安全锂离子电池
JP2021163566A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組成物、高分子固体電解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