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6262B -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6262B
CN111916262B CN202010380252.7A CN202010380252A CN111916262B CN 111916262 B CN111916262 B CN 111916262B CN 202010380252 A CN202010380252 A CN 202010380252A CN 111916262 B CN111916262 B CN 1119162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wire harness
wiring
manufacturing
displa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02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6262A (zh
Inventor
川濑贤司
石川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meiliche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meilich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meilich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meiliche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16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6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6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6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09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3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the wires being disposed by machine
    • H01B13/0124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the wires being disposed by machine using a layout bo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效地灵活运用显示器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一种方法,排列地配置具有显示部(141)和边框部(142)的多个显示器(14),在多个显示器(14)显示长度方向的大小为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143),并沿布线图(143)布设电线(11),从而制造线束,该方法具备:与显示部(141)及边框部(142)的大小相符地将线束整体的二维图像(30)划分成显示于显示部(141)的显示区域(31)和相当于边框部(142)的非显示区域(32)的划分工序;修剪二维图像(30)来生成仅为显示区域(31)的布线图143的图像数据亦即布线图像数据(171)的布线图像数据生成工序;以及基于布线图像数据(171)来在多个显示器(14)显示布线图(143)的显示工序。

Description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车等铁路车辆中使用的线束通过捆扎多个电线来构成。在制造线束时,以成为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方式切断各电线,沿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布设各电线,并在布设后的电线、电线束的预定位置安装附属器件来进行线束的组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方法:在显示器显示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布线图像),并沿布线图像布设电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0064121A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上所述地在显示器显示布线图像的情况下,期望高效地灵活运用显示器。尤其,在电车等铁路车辆中使用的线束有时全长为几十m,非常长,因而需求高效的显示器的灵活运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灵活运用显示器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排列地配置有具有显示部和配置于该显示部的周围的边框部的多个显示器,在上述多个显示器显示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并沿上述布线图布设电线,从而制造线束,上述线束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划分工序,在该工序中,与上述显示部及上述边框部的大小相符地将预先生成的上述线束整体的二维图像划分为显示于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区域和相当于上述边框部的非显示区域;布线图像数据生成工序,在该工序中,修剪上述二维图像来生成仅为上述显示区域的上述布线图的图像数据亦即布线图像数据;以及显示工序,在该工序中,基于上述布线图像数据来在上述多个显示器显示上述布线图。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线束的制造装置,排列地配置有具有显示部和配置于该显示部的周围的边框部的多个显示器,在上述多个显示器显示长度方向的大小为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并沿上述布线图布设电线,从而制造线束,上述线束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划分部,其对照上述显示部及上述边框部的大小,来将预先生成的上述线束整体的二维图像划分成显示于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区域和相当于上述边框部的非显示区域;布线图像数据生成部,其修剪上述二维图像来生成仅为上述显示区域的上述布线图的图像数据;以及显示控制部,其在上述多个显示器显示上述布线图的图像数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灵活运用显示器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示出作业台的图,(a)是分解立体图,(b)是立体图。
图3是说明透明保护罩的配置的图,(a)是示出显示器和透明保护罩的配置的示意图,(b)是示出透明保护罩彼此的连接部的侧视图,(c)、(d)是示出(b)的变形例的侧视图,(e)是在透明保护罩彼此的连接部设有保护带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作业方法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5的(a)是示出显示器的显示例的图,(b)是其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6是示出附设有环形标记和标记带的电线端部的图。
图7的(a)是示出线束的二维图像的一例的图,(b)是表示在(a)中附加有划分线的图的一例的图,(c)是示出布线图像数据的生成顺序和布线图像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8是说明在各显示器显示布线图的结构的图。
图9是说明使显示器成为睡眠模式等而产生的效果的图。
图10是在作业台显示有两条线束的情况下的显示例。
图11是进展状况显示画面的一例。
图12的(a)是生成布线图像数据时的流程图,(b)是使用所生成出的布线图像数据来制造线束时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布线工序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布线工序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布线工序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作业历史信息的一例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线束的制造装置,11—电线,14—显示器,141—显示部,142—边框部,143—布线图,143a—制造信息画面,144—透明保护罩,145—保护带,161—显示控制部,30—二维图像,31—显示区域,32—非显示区域,33—划分线,161—显示控制部,167—图形卡,168—分离器,171—布线图像数据,211—二维图像生成部,212—划分部,213—布线图像数据生成部,214—进展状况管理部,221—三维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装置的简要结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的线束例如用于电车的设备间布线。
如图1所示,线束的制造装置10是以下装置:排列地配置有具有显示部141和配置于该显示部141的周围的边框部142的多个显示器14,在多个显示器14显示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布线图像)143,并沿布线图143布设电线来制造线束。
线束的制造装置10具备:供给所要布设的电线11的电线供给装置12;切断从电线供给装置12供给来的电线11的电线切断机13;排列多个显示器14而构成的作业台15;以及进行电线供给装置12、电线切断机13的控制和进行显示器14的显示控制等的控制装置16。
电线11在线状的导体的外周包覆绝缘体,但电线11例如也可以如LAN缆线那样,在多根线状的导体的外周分别包覆绝缘体,并由外部护套将其一并包覆从而一体化。此处,绝缘体可以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并且也可以为一层或多层。外部护套也可以以填埋绝缘体之间的方式通过固体挤压(Solid extrusion)来形成,并且也可以呈管状。
电线供给装置12例如具有:卷绕有电线11的卷轴121;能够旋转地支撑卷轴121的支撑部件122;以及保持从卷轴121供给的电线11并在轨道123上行驶来搬运(抽出)电线的搬运机器人124。在卷轴121附设有用于识别所卷绕的电线11的品种的电线识别码(未图示)。轨道123设于作业台15的上方,并固定于作业台15。
电线切断机13使用内置的切断刀片(未图示),来切断由搬运机器人124抽出的电线11。通过变更由支撑部件122支撑的卷轴121,能够变更所要布设的电线11的种类。在卷轴121的后段设有送料器,由该送料器测定所抽出的电线11的长度,但对此未图示。此外,也可以不具备搬运机器人124,由人手抽出从送料器送出的电线11。并且,也可以也不具备送料器,由人手从卷轴121抽出电线11。
作业台15是用于进行电线11的布线作业的台,在其上表面设有显示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143的显示器14。铁路车辆用的线束例如为30m,非常长,因而作业台15将多个显示器14排列成一列来构成。此处,将二十四台显示器14排列成一列来构成作业台15。此外,排列于作业台15的显示器14的个数不限定于此。并且,显示器14的配置也不限定于图示例子,能够根据要制造的线束的形状来适当地变更。例如,也可以纵横呈矩阵状地配置显示器14。
显示器14例如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如图2的(a)、(b)所示,作业台15具有框架151,该框架151具有用于载置显示器14的凹状的收纳部151a,并且作业台15构成为从框架151的上方将显示器14收纳在收纳部151a内。在显示器14上,设有用于保护显示器14的显示部141的板状的透明保护罩144。透明保护罩144由丙烯酸等透明的部件构成。在透明保护罩144上,沿显示于显示器14的布线图143布设由电线切断机13切断后的电线11,并适当地进行带卷绕、保护材料的装配等,从而进行线束的制造。
透明保护罩144设置为在显示器14上覆盖显示部141与边框部142之间的台阶。透明保护罩144起到以下作用:保护显示器14的显示部141以使其不会损伤的作用;和抑制所要布设的电线11与显示部141和边框部142之间的台阶干涉而损伤电线11的作用。
也可以在多个显示器14设置一片透明保护罩144,但在该情况下,在更换损伤的透明保护罩144时浪费变多,并且在更换故障的显示器14时也花费劳力和时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器14的每一个中分别独立地设有透明保护罩144。能够向上方拆下透明保护罩144。通过拆下透明保护罩144,也能够从框架151向上方拆下显示器14。因而,即使在作业空间狭窄的情况下,透明保护罩144、显示器14的更换也容易。此外,即使在显示器14呈矩阵状地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透明保护罩144。
透明保护罩144在显示器14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与显示器14大致同等。并且,透明保护罩144在与显示器14的排列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比显示器14稍大。通过利用螺钉等将在宽度方向上从显示器14突出的透明保护罩144的两端部固定于框架151的缘部151b,来将透明保护罩144固定于框架151。此外,透明保护罩144可以抵接于显示器14的边框部142,也可以不抵接。
如图3的(a)、(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相邻的透明保护罩144的端面彼此对接地进行配置。此处,示出透明保护罩144的端面是与透明保护罩144的表面垂直的面的情况,但也可以如图3的(c)所示,透明保护罩144的端面相对于透明保护罩144的表面倾斜。并且,也可以如图3的(d)所示,将透明保护罩144的端部设为台阶状,能够抑制相邻的透明保护罩144的位置偏移。并且,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在透明保护罩144的端部设置卡定构造,并使相邻的透明保护罩144相互卡定。
另外,也可以如图3的(e)所示,在相邻的透明保护罩144彼此的连接部设有透明的保护带145。保护带145用于在因制造误差等在透明保护罩144彼此的连接部产生台阶、或者因某个理由而透明保护罩144的端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抑制所要布设的电线11与透明保护罩144的端部干涉而损伤电线11。
期望透明保护罩144彼此的连接部位于边框部142上。这是因为:若透明保护罩144彼此的连接部位于显示部141上,则有时下述的读码器19所进行的读码变得困难。
为了抑制操作人员的眼睛疲劳,透明保护罩144也可以具有使波长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蓝光衰减或者遮挡该蓝光的蓝光阻断层。并且,透明保护罩144也可以在其表面具有用于抑制外部照明等的反射的反射抑制层。
控制装置16进行电线供给装置12、电线切断机13的控制、显示器14的显示控制等,适当地组合运算元件、存储器、接口、硬盘、软件等来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6使用个人计算机来构成。
控制装置16具有存储布线图像数据171、作业方法信息172等的存储部17。布线图像数据171是显示于显示器14的布线图143的图像数据。作业方法信息172是按照时间序列而排列有电线11的布线顺序的数据库。即,作业方法信息172是按照电线11的布线顺序而排序有所要布设的所有电线11的各种信息的数据库。此外,不限定于此,按照每个电线11存储布线顺序即可,不一定在数据库内按照布线顺序进行排序。
如图4所示,作业方法信息172例如设定有电线11的名称(Cable name)、电线11的电线长度的设计值(Cut Length)、表示电线11的品种的制造编号(Cable P/N No.)。并且,在作业方法信息172中,关于各电线11的两端部(From以及To),分别设定有下述的环形标记的编号(Ring mark)、示出端部的位置并表示连接目标的区域(连接目标的设备等)的侧面(Side)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方法信息172包含示出下述的识别码(条形码)的显示位置的坐标信息。作业方法信息172包含所布设的电线11的两端部附近的两个坐标信息。图4中的X-From以及Y-From是示出所要布设的电线11的一端部的识别码的显示位置的X坐标以及Y坐标。图4中的X-To以及Y-To是示出所要布设的电线11的另一端部的识别码的显示位置的X坐标以及Y坐标。并且,作业方法信息172也可以包含电线11的分支位置的坐标信息、电线11的两端部的坐标信息。此外,作业方法信息172的具体内容不限定于此,能够适当地设定。
控制装置16具有:进行作业台15的显示器14的显示控制的显示控制部161;进行电线11的切断控制的电线切断控制部162;由打印机18打印安装于电线11的端部的识别票的打印控制部163;以及进行各电线11的导通检查处理的导通检查部164。控制装置16与作业台15的显示器14、读码器19、搬运机器人124、电线切断机13、打印机18、以及导通检查用的测试器20连接。
显示控制部161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7中的布线图像数据171,在多个显示器14分别显示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143。在下文中说明布线图143的显示的详细内容。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部161构成为参照作业方法信息172,并根据电线11的布线顺序在显示器14上依次显示识别码。并且,显示控制部161消除与布设结束后的电线11相关的识别码的显示。即、显示控制部161仅显示与当前正布设的电线11相关的识别码。
如图5的(a)、(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部161生成能够特定进行布设的电线11的条形码(弹出式条形码),并在布线图143中的由作业方法信息172的坐标信息指定的坐标显示所生成的条形码146。条形码146根据作业方法信息172的文字信息、例如环形标记的编号的信息来生成。并且,条形码146也可以根据作业方法信息172所包含的其它信息来生成,并且也可以包含多个信息。条形码146以重叠在布线图143上的方式显示。布线图143包含布设后的状态的多个电线11的电线图像11a。由于电线11存在两个端部,所以在布线图143中的电线11的两端部的附近分别显示条形码146。此外,显示控制部161也可以构成为:预先在作业方法信息172中存储条形码146的图像信息,获取该图像信息并在指定坐标显示条形码146。此外,显示控制部161所显示的识别码不限定于条形码146,例如也可以是二维码(QR码(注册商标))。
布线图143以电线11的长度(电线图像11a的长度)为实际尺寸大小的方式显示于显示器14。此外,关于电线图像11a的粗细,可以比实际尺寸粗,也可以比实际尺寸细。通过使电线图像11a显示为比实际尺寸粗,在布设电线11时,抑制电线图像11a被电线11遮挡,容易进行布线作业。
电线切断控制部162控制电线供给装置12及电线切断机13,并进行将电线11切断为指定的长度的控制。电线切断控制部162从作业方法信息172来获取电线长度的设计值,并由搬运机器人124将电线11抽出预定长度,在由送料器测定出的电线11的长度与作业方法信息172的电线长度的设计值相等时,通过由电线切断机13切断所抽出的电线11,来获得由电线长度的设计值指定的长度的电线11。
打印控制部163使打印机18打印安装于电线11的端部的识别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电线11的两端安装识别票,在作业台15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有打印机18。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打印机18来打印作为识别票的环形标记、以及附设有能够特定电线11的二维码(QR码(注册商标))的标记带。此外,读码器19和测试器20也分别各具备两个,以便能够在电线11的两端进行作业。
如图6所示,由打印机18打印出的环形标记181及标记带18分别附设于各电线11的两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标记带182上打印有二维码182a,但也可以在标记带182上打印条形码。并且,在电线11的分支部分的附近,安装有示出从该分支部分延伸突出的电线11的连接目标的区域(作业方法信息172中的区域标签)的区域标签带183。在区域标签带183上,与标记带182相同地打印有能够特定区域标签连接目标的区域的二维码183a。标记带182及区域标签带183是打印有二维码182a、183a的粘合密封件,将其一部分卷绕于电线11来安装于电线11。标记带182的二维码182a根据作业方法信息172的文字信息来生成。并且,二维码182a也可以包含作业方法信息172所包含的多个信息。
环形标记181是环状的部件,通过在内周插入电线11来安装于电线11。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标记181的内径形成为比电线11的外径大,并安装为能够沿电线11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使标记带182相比环形标记181位于更电线11的端部侧,来抑制能够沿电线1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环形标记181从电线11的端部脱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识别票,使用了环形标记181及标记带182,但例如也可以省略环形标记181而仅使用标记带182。并且,作为识别票,当然也能够使用IC标签、RFID标签等。另外,打印在标记带182、环形标记181、以及区域标签带183上的信息也可以打印在电线11的外周上(外部护套的外周上)。
导通检查部164在电线11的布设后检查各电线11的导通,求出在电线11的两端部使测试器20的探头与电线11的导体接触时的导体电阻,通过判定导体电阻是否在预定的正常范围内,来进行导通检查。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通检查部164构成为:在电线11的布设后,经由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导通检查的指示,并在导通检查后消除显示。
并且,控制装置16具有时刻记录部165,将该由读码器19读取到条形码146的时刻作为进展管理信息173而存储在存储部17中。向下述的管理用服务器21发送进展管理信息173,并将其用于进展信息的管理。
并且,控制装置16具备对应判定部166,该对应判定部166判定由读码器19读入的识别票(标记带182的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与显示于显示器14的识别码(条形码146)的码信息是否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标记带182的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与显示于显示器14的条形码146的码信息一致的方式而将对应判定部166构成为判定由读码器19读入的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与条形码146的码信息是否一致。
对应判定部166构成为,在判定的结果、二维码182a与条形码146的码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经由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警告信息。此外,例如在作业台15的附近具备通过声音、光等来发出警报的警报装置,以在二维码182a与条形码146的码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使警报装置工作的方式构成对应判定部166。
时刻记录部165内置有钟表功能,每次布设电线11时,使布设电线11后的时刻存储在存储部17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时刻记录部165将由读码器19读取到识别码(条形码146)的时刻存储在存储部17中。在对应判定部166的判定的结果、判定为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与条形码146的码信息一致时,时刻记录部165将读取到条形码146的时刻作为进展管理信息173而存储在存储部17中。
此外,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由对应判定部166判定为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与条形码146的码信息一致的时刻作为读取到识别码的时刻来存储。也就是说,“读取到识别码的时刻”不必一定是严密地读入识别码的时刻,也可以将因读取到识别码而产生的预定的判定处理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为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与条形码146的码信息一致的处理)结束的时刻作为“读取到识别码的时刻”来存储。
并且,线束的制造装置10具备设置为能够与控制装置16相互通信的管理用服务器21。在图1中,仅示出一个控制装置16,但实际上在每个生产线(每个作业台15)中设有控制装置16,管理用服务器21设置为能够与各生产线的控制装置16相互通信。
管理用服务器21进行布线图像数据的生成以及进展信息的管理,适当地组合运算元件、存储器、接口、硬盘、软件等来实现。管理用服务器21具备二维图像生成部211、划分部212、布线图像数据生成部213、以及进展状况管理部214。
二维图像生成部211基于存储在存储部22中的线束的三维数据(CAD数据)221来生成线束整体的二维图像。根据三维数据221来生成二维图像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过进行将三维数据221中的各点的坐标位置变换为投影到二维平面时的坐标的处理,能够根据三维数据221来生成二维图像。图7的(a)示出由二维图像生成部211生成的二维图像30的一例。
此外,二维图像生成部211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根据三维数据221并经由二维数据来生成二维图像30。并且,二维图像生成部211也可以例如通过使用设计图等的二维数据并进行尺寸调整、修剪来生成二维图像30。并且,二维图像生成部211也可以基于作业方法信息172所包含的电线11的分支位置的坐标信息和电线端部的坐标信息来生成二维图像。并且,也可以由外部装置等预先生成二维图像30,将二维图像30从外部装置等输入到管理用服务器21。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二维图像生成部211。
划分部212对照预先设定的显示器14中的显示部141及边框部142的大小,将二维图像30划分为显示于显示部141的显示区域和相当于边框部142的非显示区域。如图7的(b)所示,划分部212对二维图像30附加显示区域31和非显示区域32的划分线33。此外,划分部212也可以不实际生成附加有划分线33的二维图像30,划分线33也可以是假想的(也就是说,也可以仅进行决定划分线33的坐标等的处理)。
划分部212以如下方式进行显示区域31和非显示区域32的划分:在布线时成为操作人员进行布线的标记的部分、具体为二维图像30中的电线11(电线图像11a)的端部(距端部的预定长度的范围)以及电线11(电线图像11a)的分支部不包含在非显示区域32内。例如,提取电线11的端部、分支部的坐标,以使该坐标不包含在非显示区域内的方式进行划分线33的设定。此外,例如,也可以是操作人员确认附加有由划分部212生成的划分线33的二维图像30,并在电线11的端部、分支部包含在非显示区域32内的情况下,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手动作业来对划分线33的位置进行微调。这样,二维图像30中的电线11的端部以及分支部配置为不包含在非显示区域32内。
布线图像数据生成部213在划分线33的位置修剪二维图像30,生成仅为显示区域31的布线图143的图像数据、即布线图像数据171。具体而言,如图7的(c)所示,布线图像数据生成部213生成多个仅提取出二维图像30中由划分线33包围的显示区域31的部分的图像数据34,通过连结所生成出的多个显示区域31的图像数据34,来生成非显示区域32以外的图像数据、即布线图像数据171。布线图像数据生成部213将所生成出的布线图像数据171存储在存储部22中。此外,为了抑制眼睛的负担,由布线图像数据生成部213生成的布线图像数据171的背景也可以不是白色。其中,若背景的颜色与电线11的颜色(最外层的颜色)相同,则有时难以进行布线作业,因而背景的颜色期望与电线11的颜色不同。
在存储部22中存储有在工厂内制造的所有种类的线束的布线图像数据171及作业方法信息172。由管理用服务器21向各生产线的控制装置16发送被分配到相应的生产线的线束的布线图像数据171及作业方法信息172。
在各生产线的控制装置16搭载有图形卡167,显示控制部161经由图形卡167向各显示器14发送布线图像数据171。此处,使用了两个六信道的图形卡167。另外,经由分离器168向两个显示器14输出两个图形卡167的输出。由此,两个图形卡167的十二个输出分别分支成两个,并与二十四台显示器14分别连接。在通常的个人计算机中,能够搭载的图形卡167的个数、即能够输出的信道个数有限制,但通过使用分离器168,能够使用更多的显示器14。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图形卡167与分离器168的缆线、以及连接分离器168与显示器14的缆线,使用了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缆线,但也可以使用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缆线、显示接口(DisplayPort)缆线等其它显示缆线。
为了缩短要使用的缆线的长度,期望分离器168尽量配置于显示器14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图形卡167与分离器168的缆线的长度比连接分离器168与显示器14的缆线长。
通过由图形卡167和分离器168以多阶段的方式进行分支连接,能够将图形卡167与分离器168之间的缆线集中成一根,因而能够抑制缆线的总使用量来实现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减少缆线的布设空间。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连接图形卡167与分离器168的缆线的长度比连接分离器168与显示器14的缆线长,能够更加抑制缆线的总使用量,并且能够更加减少缆线的布设空间。
如图8所示,从显示控制部161输出的布线图像数据171由图形卡167分割成两台显示器14的每一个(上述的图像数据34各两张),另外,由分离器168二等分,显示于各显示器14的显示部141。由此,在多个显示器14显示考虑到显示部141、边框部142的大小的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143。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显示器14排列成一列来构成作业台15,但该排列成一列的显示器的排列方向上的一端部设定为在布线时成为基准的基准端部。在图示的例子中,配置电线供给装置12、电线切断机13的图示左侧设定为基准端部。图1中,为简化图示,在作业台15的大致中央部示出控制装置16,但实际上,控制装置16也配置于基准端部的附近。
如图1及图5的(a)所示,在配置于最靠基准端部侧的显示器14显示制造信息画面143a,该制造信息画面143a显示包含所要制造的线束的信息、操作人员的信息、制造顺序等的制造信息,而不显示线束的图像。该制造信息画面143a可以是布线图像数据171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布线图像数据171相独立生成的画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信息画面143a成为图像数据,并成为布线图像数据171的一部分。此外,制造信息画面143a可以预先附加于二维图像30,也可以预先与二维图像30相独立地生成,并在由布线图像数据生成部213生成布线图像数据171时进行附加。
另外,显示控制部161还可以使未显示布线图143的显示器14为睡眠模式或省电模式,或者切断电源。此外,睡眠模式是指仅将显示器14的显示切断来成为待机状态的模式,省电模式是指通过使显示器14的显示亮度降低等来实现耗电量的减少的模式。此外,使显示器14成为睡眠模式或省电模式的功能也可以搭载在显示器14侧。在该情况下,各显示器14可以构成为:例如在预定时间内未输入显示数据时,或者在输入了仅背景的图像数据时移至睡眠模式或省电模式。例如根据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容量等,能够判定是否是仅背景的图像数据,即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是否包含线束的图像。
通过像这样构成,能够抑制未用于布线的显示器14所消耗的电力,从而能够减少系统整体的耗电量。并且,如图9所示,通过由工厂的监视摄像头等拍摄装置24拍摄作业台15,能够容易地确认当前在各作业台15上制造多长的线束,有助于提高工厂的管理作业的效率。此外,图9中,以阴影线表示为睡眠模式或省电模式、又或者电源切断的显示器14。
并且,显示控制部161也可以为根据进行布设的线束的长度而能够在排列成一列的多个显示器14上显示多个线束。例如,也可以如图10所示,在一个作业台15上显示两个线束。此外,当然也能够在一个作业台15上显示三个以上的线束。由此,能够高效地使用工厂的制造空间。
并且,在一个作业台15上显示多个线束时,在显示各线束的显示器14中的配置于最靠基准端部侧的显示器14,显示各自的制造信息画面143a。由此,在各线束的图像之间存在制造信息画面143a,对各线束进行布线作业的作业空间由制造信息画面143a划分,能够抑制对各线束进行布线作业的操作人员在作业时碰撞等不良情况。此外,例如,在一个作业台15上显示两个线束时,也可以使一方靠近基准端部侧并显示,使另一方靠近基准端部的相反侧并显示。由此,两线束的作业区域更加分离,从而操作人员更容易进行作业。
进展状况管理部214获取存储在控制装置16的存储部17中的时刻、即进展管理信息173,将获取到的进展管理信息173存储在管理用服务器21的存储部22中,并且基于进展管理信息173来求出线束制造的进展状况,并将所求出的进展状况显示于管理用显示器2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管理用显示器23,使用了安装于管理用服务器21的监视器,但也可以使用与管理用服务器21相独立设置的监视器、例如设于工厂等的大画面的监视器作为管理用显示器23。
更具体而言,进展状况管理部214基于进展管理信息,来求出各生产线中的布设完毕的电线11的根数、未布设的电线11的根数、布设完毕的电线11的根数与所要布设的电线11的总根数的比例、预先设定的标准作业时间(目标作业时间)、以及距作业开始的经过时间等,并作为进展状况显示画面而显示于管理用显示器23。
图11是进展状况显示画面的一例。如图11所示,在进展状况显示画面51中,例如,构成为按照工厂的生产线的每一个来显示进展状况。此处,作为一例,示出显示线A、B这两个生产线的个别进展状况显示部52的情况,但显示的生产线个数不限定于此。并且,各个别进展状况显示部52的显示方式例如也能够采用使用条形图、饼图来显示进展状况等各种显示方式。各个别进展状况显示部52的显示内容也不限定于图示例子,例如能够适当地设定为显示经过时间与标准作业时间(目标作业时间)的比例等。
(线束的制造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中,首先,由管理用服务器21生成要制造的所有线束的布线图像数据171。图12的(a)是示出生成布线图像数据171时的顺序的流程图。
如图12的(a)所示,首先,在步骤S1中进行二维图像生成工序。在二维图像生成工序中,二维图像生成部211使用预先存储在存储部22中的三维数据221来生成线束整体的二维图像30。此外,如上所述,二维图像生成部211可以根据三维数据221并经由二维数据来生成二维图像30,也可以根据设计图等的二维数据来生成二维图像30。
之后,在步骤S2中进行划分工序。在划分工序中,划分部212与显示器14的显示部141及边框部142的大小相符地将二维图像30划分为显示于显示部141的显示区域31和相当于边框部142的非显示区域32。此外,在划分工序中,以二维图像30中的电线11的端部及分支部不包含在非显示区域32内的方式进行显示区域31和非显示区域32的划分。
之后,在步骤S3中进行布线图像数据生成工序。在布线图像数据生成工序中,布线图像数据生成部213修剪二维图像30来生成仅为显示区域31的布线图的图像数据亦即布线图像数据171,并存储在存储部22中。此外,虽在图12的(a)中未图示,但此时,以与布线图像数据171对应的方式存储作业方法信息172。
之后,在步骤S4中,判定生成布线图像数据171的线束是否是要制造的线束中的最后的线束。在步骤S4中判定为否时,返回到步骤S1,继续进行下一个线束的布线图像数据171的生成。
在步骤S4中判定为是时,在步骤S5中,根据预先设定的分配,向各生产线的控制装置16发送由该生产线制造的线束的布线图像数据171以及作业方法信息172。之后,结束处理。此外,步骤S5也可以在步骤S4的判定之前进行。并且,图12中示出生成多个线束的布线图像数据171的情况,但也可以仅生成一个布线图像数据171,此时能够省略步骤S4。
在生成出布线图像数据后,由各生产线的控制装置16使用所生成的布线图像数据171来制造线束。图12的(b)表示示出此时的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2的(b)所示,首先,在步骤S6中进行显示工序。在显示工序中,关于最初制造的线束,显示控制部161基于由管理用服务器21接收并存储在存储部17中的布线图像数据171来在多个显示器14分别显示布线图143。此时,未显示布线图143的显示器14设为睡眠模式或省电模式,又或者切断电源。并且,在最靠基准端部侧的显示器14显示制造信息画面143a。
之后,进行步骤S7的布线工序。在下文中说明布线工序。若布线工序结束,则在步骤S8中,判定是否是该生产线所制造的最后的线束。在步骤S8中判定为否时,返回到步骤S6,进行下一个线束的制造。在步骤S8中判定为是时,结束线束的制造。
图13~图15是示出步骤S7的布线工序的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3~图15所示,在布线工序中,首先,在步骤S10中,由读码器19扫描操作人员ID。操作人员ID是指分配到每个操作人员、用于特定操作人员的码,例如作为条形码而显示在名牌等上。扫描后的操作人员ID的信息存储在存储部17中。此时,显示控制部161也可以在显示器14显示读入操作人员ID的指示。若扫描到操作人员ID,则显示控制部161将最初布设的电线11的条形码146显示于显示器14。条形码146分别显示在布设的电线11的两端部。
之后,在步骤S11中,操作人员扫描显示于显示器14的最初的条形码146。之后,在步骤S12中,扫描最初所要布设的电线11的制造编号的二维码。具体而言,由读码器19读入附设于卷轴121的电线识别码。此时,在电线识别码的信息所包含的电线11的制造编号与作业方法信息172中的电线11的制造编号不一致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61也可以在显示器14显示卷轴更换指示等。
之后,若在步骤S13中,再次扫描显示于显示器14的最初的条形码146,则在步骤S14中,电线切断控制部162控制电线供给装置12及电线切断机13,将第n电线11切断为在作业方法信息172中设定的电线长度。并且,与步骤S14并行地在步骤S15a、15b中,由电线1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双方的打印机18打印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操作人员将显示于显示器14的布线图像数据171以及条形码146作为标记来配置切断后的电线11,并且在电线11的两端部安装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
之后,在步骤S16中进行导通检查。操作人员使测试器20的探头在电线11的两端与电线11的导体接触。导通检查部164基于测试器20的输出来运算电线11的导电率,在运算出的导电率包含在预定的正常值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为导通检查合格。在导通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下,导通检查部164也可以经由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上显示警告信息。在导通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下,再次返回到步骤S16,进行导通检查。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步骤S16的导通检查中反复了预定次数的不合格时,返回到步骤S13,重新进行电线11的布设。在该情况下,废弃导通检查不合格的电线11。
在步骤S16中导通检查合格后,在电线11的两端部,分别进行标记带182的二维码182a的扫描(步骤S17a、S17b)、以及显示于显示器14的区域标签的条形码146的扫描(步骤S18a、S18b)。这样,由打印机18进行区域标签带183的打印(步骤S19a、S19b),因而操作人员在将区域标签带183安装于电线11的预定部位后,扫描区域标签183的二维码183a(步骤S20a、S20b)。通过以上步骤,结束最初的电线11的布线作业。
之后,在步骤S21中进行接下来布设的电线11的切断,并且在步骤S22a、22b中进行该电线11的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的打印。并且,此时,在所要布设的电线11的两端部的附近显示条形码146。操作人员将显示于显示器14的布线图像数据171以及条形码146作为标记来配置切断后的电线11,并且在电线11的两端部安装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之后,在步骤S23中进行导通检查。在导通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下,再次返回到步骤S23,进行导通检查。
在步骤S23中导通检查合格后,在步骤S24中,控制装置16参照作业方法信息172,判定进行导通检查后的电线11是否是所要布设的最后的电线11。在步骤S24中判定为是时,进入到步骤S29。
在步骤S24中判定为否时,在步骤S25中,控制装置16参照作业方法信息172,判定接下来进行布设的电线11的区域是否与当前正布设的电线11、即在步骤S23中进行导通检查后的电线11的区域相同(区域标签是否相同)。在步骤S25中判定为是时,返回到步骤S21、S22a以及S22b,进行下一个电线11的布线作业。
在步骤S25中判定为否时,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中的电线11的两端部的附近分别显示区域标签的条形码146。操作人员在电线11的两端部分别进行显示于显示器14的区域标签的条形码146的扫描(步骤S26a、S26b)。这样,由打印机18进行区域标签带183的打印(步骤S27a、S27b),因而操作人员在将区域标签带183安装于电线11的预定部位后,扫描区域标签183的二维码183a(步骤S28a、S28b)。之后,返回到步骤S21、S22a以及S22b,进行下一个电线11的布线作业。
在所有电线11的布线完成后,在步骤S29中,操作人员扫描显示于显示器的P/N标签的条形码。此外,在步骤S29之前,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P/N标签的条形码。若操作人员扫描P/N标签的条形码,则在步骤S30中,由打印机18打印P/N标签。此外,P/N标签是表示线束的制造编号(part number)的标签,将作业方法信息172所包含的制造编号、产品名、图编号等打印为文字信息及二维码。由于P/N标签用于识别线束整体,所以安装于线束的干部。操作人员在将P/N标签安装于线束的预定部位后,在步骤S31中扫描P/N标签的二维码。
之后,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带卷绕作业开始的条形码。在步骤S32中,操作人员扫描显示于显示器14的带卷绕作业开始的条形码。此时,在显示器14显示卷绕带的位置。卷绕带的位置例如用颜色或框等来显示。并且,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带卷绕作业结束的条形码。操作人员在进行带卷绕作业后,在步骤S33中扫描带卷绕作业结束的条形码。
若操作人员扫描带卷绕作业结束的条形码,则在步骤S34中,开始错误的电线的发现程序(Incorrect wire detection program)。错误的电线的发现程序是以下程序:基于作业历史信息(进展管理信息173),来检查相对于预先设定的标准作业时间,作业时间是极快还是极慢,检查作业顺序的错误、作业的遗漏。
之后,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保护材料装配作业开始的条形码。操作人员在步骤S35中,扫描显示于显示器14的保护材料装配作业开始的条形码。此时,装配保护材料的位置显示于显示器14。装配保护材料的位置例如用颜色或者框等来显示。并且,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保护材料装配作业结束的条形码。操作人员在进行保护材料装配作业后,在步骤S36中扫描保护材料装配作业结束的条形码。
之后,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检查作业开始的条形码。在步骤S37中,操作人员扫描显示于显示器14的检查作业开始的条形码。操作人员在进行预定的检查作业后,在步骤S38中扫描检查作业结束的条形码。通过以上步骤,制造线束,布线工序结束。
在上述各步骤中扫描到条形码146、二维码等的时刻由时刻记录部165作为进展管理信息173而存储在存储部17中。进展状况管理部214基于进展管理信息173来适当地更新进展状况显示画面51的进展信息。例如,进展状况管理部214可以在每次扫描条形码146、二维码等时更新进展信息,也可以按照适当的时间间隔来更新进展信息。
并且,也可以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7或存储部22中的进展管理信息173,来生成作业历史信息并存储。作业历史信息是总结了作业的历史、作业所花费的时间的数据记录。例如如图16所示,作业历史信息174包含示出端部的位置并表示连接目标的区域(连接目标的设备等)的Side、表示电线11、作业内容的Item/Operation、表示时刻的Date、示出作业的详细内容等的Additional Info、表示电线长度的length、表示开始、结束、确认等扫描内容或者导通检查时的导电率的测定结果等的Scanned、表示作业时间的Time、表示其它附加信息的More Info等信息。图16中,Part Number表示线束的制造编号,Start表示线束的制造开始时刻,Finish表示线束的制造结束时刻,Operators表示操作人员ID,Total表示线束的制造所花费的时间。此外,作业历史信息174所包含的信息能够适当地变更。
(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中,具备:划分工序,在该工序中,与显示器14的显示部141及边框部142的大小相符地将线束整体的二维图像30划分为显示于显示部141的显示区域31和相当于边框部142的非显示区域32;布线图像数据生成工序,在该工序中,修剪二维图像30来生成仅为显示区域31的布线图的图像数据亦即布线图像数据171;以及显示工序,在该工序中,基于布线图像数据171来在多个显示器14分别显示布线图143。
由此,能够生成与所使用的显示器14的尺寸一致的布线图像数据171,高效地灵活运用显示器14,从而能够高效地制造线束。例如,在通常的多屏显示技术中,通常不切割相当于边框部142的非显示区域32,但在线束的制造装置10中,为了以横跨多个显示器14的方式显示布线图143,需要也考虑边框部142的大小来以整体成为实际尺寸大小的方式显示布线图143。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具备划分工序和布线图像数据生成工序,能够以使整体成为实际尺寸大小的方式显示布线图143。
并且,通过与显示器14的大小相符地形成布线图像数据171,能够容易对应于各种显示器14的配置方式,从而能够更高效地灵活运用显示器。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使用边框部142较大的廉价的显示器14,即使不使用边框部142非常小的高价的显示器,也能够使正确尺寸的布线图143显示于多个显示器14。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下来,引用实施方式中的符号等来记载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把握的技术思想。其中,以下记载中的各符号等并非将权利要求书中的构成要素限定为在实施方式中具体地示出的部件等。
[1]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排列地配置具有显示部141和配置于该显示部141的周围的边框部142的多个显示器14,在上述多个显示器14显示长度方向的大小为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143,并沿上述布线图143布设电线11,从而制造线束,上述线束的制造方法具备:划分工序,在该工序中,与上述显示部141及上述边框部142的大小相符地将预先生成的上述线束整体的二维图像30划分为显示于上述显示部141的显示区域31和相当于上述边框部142的非显示区域32;布线图像数据生成工序,在该工序中,修剪上述二维图像30来生成仅为上述显示区域31的上述布线图143的图像数据亦即布线图像数据171;以及显示工序,在该工序中,基于上述布线图像数据171来在上述多个显示器14显示上述布线图143。
[2]根据[1]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上述二维图像30中的上述电线11的端部不包含在上述非显示区域32内的方式生成上述二维图像30的工序。
[3]根据[1]或[2]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上述二维图像30中的上述电线11的分支部不包含在上述非显示区域32内的方式生成上述二维图像30的工序。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显示工序中,未显示上述布线图143的上述显示器14设为睡眠模式或省电模式,又或者切断电源。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显示工序中,能够根据进行布设的上述线束的长度来在排列的多个上述显示器14显示多个上述线束。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上述显示器14排列成一列地配置,排列成一列的上述显示器14的排列方向上的一端部设定为在布线时成为基准的基准端部,在配置于最靠基准端部侧的上述显示器14,显示包含所要制造的上述线束的信息的制造信息,而不显示上述线束的图像。
[7]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上述显示器14纵横呈矩阵状地配置。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显示工序中,使用一个以上的图形卡167和与上述图形卡167连接的多个分离器168,经由上述多个分离器168向多个上述显示器14输出上述图形卡167的输出。
[9]根据[8]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连接上述图形卡167与上述分离器168的缆线的长度比连接上述分离器168与上述显示器14的缆线长。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在上述多个显示器14上,以覆盖上述显示部141与上述边框部142之间的台阶的方式设有保护上述显示部141的板状的透明保护罩144,并在上述透明保护罩144上布设上述电线11。
[11]根据[10]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在各显示器14的每一个中分别独立地设有上述透明保护罩144。
[12]根据[10]或[11]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在上述透明保护罩14彼此的连接部,设有用于抑制所要布设的上述电线11与上述透明保护罩14的端部干涉的保护带145。
[13]根据[10]至[1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上述透明保护罩144具有使蓝光衰减或者遮挡蓝光的蓝光阻断层。
[14]一种线束的制造装置10,排列地配置具有显示部141和配置于该显示部141的周围的边框部142的多个显示器14,在上述多个显示器14显示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143,并沿上述布线图143布设电线11,从而制造线束,上述线束的制造装置10具备:划分部212,其与上述显示部141及上述边框部142的大小相符地将预先生成出的上述线束整体的二维图像30划分为显示于上述显示部141的显示区域31和相当于上述边框部142的非显示区域32;布线图像数据生成部213,其修剪上述二维图像30来生成仅为上述显示区域31的上述布线图143的图像数据亦即布线图像数据171;以及显示控制部161,其基于上述布线图像数据171来在上述多个显示器14显示上述布线图143。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不对权利要求书的发明加以限定。并且,应留意的是,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所有特征组合并非用于解决发明的课题的方案所必需的。
并且,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形来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制造铁路车辆用的线束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制造铁路车辆以外的用途的线束。

Claims (12)

1.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排列地配置具有显示部和配置于该显示部的周围的边框部的多个显示器,在上述多个显示器显示长度方向的大小为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并沿上述布线图布设电线,从而制造线束,
上述线束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划分工序,在该工序中,与上述显示部及上述边框部的大小相符地将预先生成的上述线束整体的二维图像划分为显示于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区域和相当于上述边框部的非显示区域;
布线图像数据生成工序,在该工序中,修剪上述二维图像来生成仅为上述显示区域的上述布线图的图像数据亦即布线图像数据;以及
显示工序,在该工序中,基于上述布线图像数据来在上述多个显示器显示上述布线图,
上述显示器排列成一列地配置,
排列成一列的上述显示器的排列方向上的一端部设定为在布线时成为基准的基准端部,
在配置于最靠基准端部侧的上述显示器,显示包含所要制造的上述线束的信息的制造信息,而不显示上述线束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以上述二维图像中的上述电线端部不包含在上述非显示区域内的方式生成上述二维图像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以上述二维图像中的上述电线的分支部不包含在上述非显示区域内的方式生成上述二维图像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工序中,未显示上述布线图的上述显示器设为睡眠模式或省电模式,又或者切断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工序中,能够根据进行布设的上述线束的长度来在排列的多个上述显示器显示多个上述线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工序中,使用一个以上的图形卡和与上述图形卡连接的多个分离器,经由上述多个分离器向多个上述显示器输出上述图形卡的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连接上述图形卡与上述分离器的缆线的长度比连接上述分离器与上述显示器的缆线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显示器上,以覆盖上述显示部与上述边框部之间的台阶的方式设有保护上述显示部的板状的透明保护罩,
并在上述透明保护罩上布设上述电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各显示器的每一个中分别独立地设有上述透明保护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透明保护罩彼此的连接部,设有用于抑制所要布设的上述电线与上述透明保护罩的端部干涉的保护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明保护罩具有使蓝光衰减或者遮挡蓝光的蓝光阻断层。
12.一种线束的制造装置,排列地配置具有显示部和配置于该显示部的周围的边框部的多个显示器,在上述多个显示器显示实际尺寸大小的布线图,并沿上述布线图布设电线,从而制造线束,
上述线束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划分部,其与上述显示部及上述边框部的大小相符地将预先生成的上述线束整体的二维图像划分为显示于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区域和相当于上述边框部的非显示区域;
布线图像数据生成部,其修剪上述二维图像来生成仅为上述显示区域的上述布线图的图像数据亦即布线图像数据;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基于上述布线图像数据来在上述多个显示器显示上述布线图,
上述显示器排列成一列地配置,
排列成一列的上述显示器的排列方向上的一端部设定为在布线时成为基准的基准端部,
在配置于最靠基准端部侧的上述显示器,显示包含所要制造的上述线束的信息的制造信息,而不显示上述线束的图像。
CN202010380252.7A 2019-05-10 2020-05-08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Active CN1119162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9965A JP7180528B2 (ja) 2019-05-10 2019-05-10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19-089965 2019-05-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6262A CN111916262A (zh) 2020-11-10
CN111916262B true CN111916262B (zh) 2024-01-30

Family

ID=70553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0252.7A Active CN111916262B (zh) 2019-05-10 2020-05-08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2461B2 (zh)
EP (1) EP3736836B1 (zh)
JP (1) JP7180528B2 (zh)
CN (1) CN1119162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74726B2 (ja) * 2019-07-18 2022-05-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システ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9586A (zh) * 2007-10-23 2009-04-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布线显示装置
CN103594199A (zh) * 2012-08-16 2014-02-19 伊德斯航空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或检查电线线束的工作台
CN104700962A (zh) * 2013-12-05 2015-06-10 庞巴迪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电线束的方法
CN205247988U (zh) * 2015-12-29 2016-05-18 天津长城精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线束加工用布线装置
EP3477512B1 (en) * 2017-10-24 2022-11-23 Hitachi Metals, Ltd. Total supporting method and total supporting system of wire harn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7558B1 (ko) * 2006-09-29 2013-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2570949B1 (en) * 2008-02-27 2018-12-12 Yazaki Corporation Device for designing a branch angle at a branch point of a wire harness
US8996347B2 (en) * 2008-03-24 2015-03-31 Autodesk, Inc. Digital wire harness assembly system
JP2010201550A (ja) * 2009-03-03 2010-09-16 Tokyo System Kaihatsu Kk 組立作業支援装置
US20110310070A1 (en) * 2010-06-17 2011-12-22 Henry Zeng Image splitting in a multi-monitor system
JP5464594B2 (ja) * 2010-07-01 2014-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その表示制御方法
US9257808B1 (en) * 2010-09-10 2016-02-09 Automated Wiring Systems, LLC Integrated wire harness batch production with double buffer assembly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2035988A1 (ja) * 2010-09-14 2012-03-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559716B2 (ja) * 2011-02-01 2014-07-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FR3005375B1 (fr) 2013-05-06 2017-01-13 Laselec Support de production de harnais de cables
JP6205581B2 (ja) 2014-02-17 2017-10-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水素生成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15166777A (ja) * 2014-03-03 2015-09-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6276842B2 (ja) * 2014-03-31 2018-02-07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用途
JP2015200701A (ja) 2014-04-04 2015-1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および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視認システム
US10192950B2 (en) * 2015-01-06 2019-0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module and multi-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8084542A (ja) * 2016-11-25 2018-05-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検査装置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検査方法
CN207742597U (zh) * 2017-09-29 2018-08-17 东莞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可旋转式笔记本电脑
JP6357700B1 (ja) * 2017-10-24 2018-07-1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トータル支援方法およびトータル支援システム
JP6425155B1 (ja) * 2018-08-31 2018-11-2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製造システム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JP2019040881A (ja) 2018-11-22 2019-03-1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製造装置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9586A (zh) * 2007-10-23 2009-04-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布线显示装置
CN103594199A (zh) * 2012-08-16 2014-02-19 伊德斯航空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或检查电线线束的工作台
CN104700962A (zh) * 2013-12-05 2015-06-10 庞巴迪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电线束的方法
CN205247988U (zh) * 2015-12-29 2016-05-18 天津长城精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线束加工用布线装置
EP3477512B1 (en) * 2017-10-24 2022-11-23 Hitachi Metals, Ltd. Total supporting method and total supporting system of wire harn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36836B1 (en) 2023-01-04
JP2020187856A (ja) 2020-11-19
US20200357541A1 (en) 2020-11-12
JP7180528B2 (ja) 2022-11-30
US11302461B2 (en) 2022-04-12
CN111916262A (zh) 2020-11-10
EP3736836A1 (en) 2020-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57309B1 (ko) 전기 스위칭 시스템을 탑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러한 스위칭 시스템의 조립을 단순화하기 위한 조립 지원 디바이스
CN110085373B (zh) 线束制造装置
JP7435698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
EP3594971B1 (en) Wire harness electric wire length correcting device, wire harness producing device, wire harness electric wire length correcting method, and wire harness producing method
CN111916262B (zh)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US20210070037A1 (en) Printing plate segment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09089554A (ja) ケーブル施工支援システム、端子台プレート及びケーブル施工支援方法
US7303342B2 (en)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int control program
JP7364012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
JP7435721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支援装置及び製造支援方法
JP7287552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KR102015584B1 (ko) 데이터 생성기
US20150162728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ub-assemblies
JP7459996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検査装置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検査方法
JPH0553617A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プログラミング装置とそのデータ出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Bomeiliche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METALS,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