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4354A - 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4354A
CN111914354A CN202010716139.1A CN202010716139A CN111914354A CN 111914354 A CN111914354 A CN 111914354A CN 202010716139 A CN202010716139 A CN 202010716139A CN 111914354 A CN111914354 A CN 111914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ata
allowance
waterline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61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海马
彭茂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Nanya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Nanya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Nanya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Nanya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161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43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4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43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获取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根据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划出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利用DACS软件对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进行模拟搭载分析,得到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量,并计算第一次补偿数据;根据模拟搭载分析后得到第二区域下口外板相对第一区域上口外板的半宽错位数据,计算第二次补偿数据;根据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第一次补偿数据和第二次补偿数据,划出第二区域下口余量。本发明技术方案对艏艉及机舱等大型总段总组实施预修整,能够较好解决总段搭载前划线切割余量,保证搭载精度。

Description

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预修整是目前国内大多数船厂在用的精度造船技术,艏艉及机舱等大线型分段因其结构复杂、线型变化大及精度控制难度较大,分段大都是带余量建造。全站仪测量及模拟搭载已广泛应用于船舶建造和搭载余量预修整中,对提升搭载效率起到较好的效果。但艏艉及机舱等大型总段总组时出于安全考虑,下口距离地面高度有限,全站仪将难以较完整地测量主要精度控制点,而常规的模拟搭载也无法通过测量点匹配直接得出余量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对艏艉及机舱等大型总段总组实施预修整,能够较好实现总段搭载前划线切割余量,保证搭载精度和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和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由全站仪测量得到;
获取来自激光所测量的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划出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与所述7450水线在船体坐标系内位于同一高度;
利用DACS软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进行模拟搭载分析,得到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量,计算用于第二区域下口余量划线的第一次补偿数据;
所述模拟搭载分析后得到第二区域下口外板相对第一区域上口外板的半宽错位数据,根据所述半宽错位数据,计算用于第二区域下口外板余量划线的第二次补偿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所述第一次补偿数据和所述第二次补偿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下口余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来自全站仪所测量的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和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随后获取来自激光所测量的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并根据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划出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之后利用DACS软件对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和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进行模拟搭载分析,得到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量。再根据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量,计算用于第二区域下口余量划线的第一次补偿数据;在模拟搭载分析后得到第二区域下口外板相对第一区域上口外板的半宽错位数据,根据半宽错位数据,计算用于第二区域下口外板余量划线的第二次补偿数据;根据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第一次补偿数据和第二次补偿数据,并基于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下口余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艏艉及机舱等大型总段总组实施预修整,能较好实现总段搭载前划线切割余量,保证搭载精度、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改善施工环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来自激光所测量的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以中纵底板适当位置的理论面为零点,在第一区域的分段范围内确定固定位置;
根据所述固定位置划出7450水线,其中,所述7450水线为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测量基准水线;
获取来自激光所测量的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各测量点到所述7450水线的高度,以得到所述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所述第一次补偿数据和所述第二次补偿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下口余量,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所述第一次补偿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下口除外板以外的全部结构的余量;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所述第一次补偿数据和所述第二补偿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下口外板的余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所述第一次补偿数据和所述第二次补偿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下口余量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区域的模拟状态,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模拟状态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搭载定位,之后再次采用激光检测第一区域上口的关键点位置的平齐度数据;
将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关键点位置的平齐度数据与修正后的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修正所述第二区域下口余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关键点位置的平齐度数据与修正后的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修正所述第二区域下口余量,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之一:
偏差小于3mm时,不修正所述第二区域下口余量;
偏差大于3mm时,修正所述第二区域下口余量并切割余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或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拟搭载外板的半宽错位余量预修整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第二区域下口全站仪难以完整测量数据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手工测量下口余量预修整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获取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划出第二区域下口余量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对第一区域搭载后进行精度报验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运行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第一区域E01的总段数据和第二区域E02的总段数据,其中,第一区域E01的总段数据和第二区域E02的总段数据由全站仪测量得到;
步骤S200,获取来自激光所测量的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根据第二区域E02的总段数据,划出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其中,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与7450水线在船体坐标系内位于同一高度;
步骤S300,利用DACS软件对第一区域E01的总段数据和第二区域E02的总段数据进行模拟搭载分析,得到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量;
步骤S400,根据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量,计算用于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划线的第一次补偿数据Hn1;
步骤S500,模拟搭载分析后得到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相对第一区域E01上口外板的半宽错位数据,根据半宽错位数据,计算用于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余量划线的第二次补偿数据Hn2;
步骤S600,根据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第一次补偿数据Hn1和第二次补偿数据Hn2,并基于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全站仪分别测量和获取第一区域E01的总段数据和第二区域E02的总段数据,并分别对这两个区域的总段数据进行分析和存储,全站仪测量的总段数据用于模拟搭载后确定模拟状态。之后,采用激光测量并获取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并进行记录。再根据第二区域E02的总段数据,划出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其中,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与7450水线在船体坐标系内位于同一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就是最初的第二区域E02的下口余量划线数据,实际的划线还需根据第一区域E01、第二区域E02的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量来进行修正补偿。即利用DACS软件导入第一区域E01的总段数据和第二区域E02的总段数据进行模拟搭载分析,调整总段状态至搭载需要的理想状态。因模拟搭载对第一区域E01的总段数据或第二区域E02总段数据进行了调整,例如总段状态不理想、工艺要求放变形等因素都会导致模拟搭载调整总段状态。要用总段阶段激光所测量的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来进行余量预修整,就需要通过激光测量数据加以修正补偿,使修正补偿后的数据与模拟搭载的一致。即根据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量,计算用于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划线的第一次补偿数据Hn1。
由于模拟搭载分析后的第一区域E01、第二区域E02这两个区域段的外板的半宽错位需矫顺对平后才能进行施焊。例如参照图2,J点表示外板错位矫焊基准点,其中,JK=50×ΔY;K点表示第二区域E02外板矫焊前下口外板的位置;K1点表示第二区域E02外板矫焊后下口外板的位置,其中,JK1=JK;K2点表示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与第二区域E02上口外板的对位位置;ΔY表示模拟搭载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相对第一区域E01上口外板半宽错位量;J-J表示矫焊方向;100表示模拟外板位置;200表示外板目标位置;300表示矫焊后外板位置。在模拟搭载第二区域E02外板相对第一区域E01偏小时,矫焊后外板弧长JK1<JK2,则Hn2=+K1K2为正补偿,Hn2表示用于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余量划线的第二次补偿数据Hn2(即外板弧长值);在模拟搭载第二区域E02外板相对第一区域E01偏大时,矫焊后外板弧长JK1>JK2,Hn2=-K1K2为负补偿。由于矫焊前后外板弧长不变,而矫焊前后的第二区域E02的下口外板测量点Y值变化,会导致相应的Z值变化,从而可能导致搭载矫焊后外板多料二次切割或缺料间隙偏大超差情况,因此模拟搭载分析后,需要根据模拟搭载分析后得到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相对第一区域E01上口外板的半宽错位数据,计算用于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余量划线的第二次补偿数据Hn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E01、第二区域E02分别表示上下两个区域段。模拟搭载分析后,通过对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余量划线作第二次补偿数据Hn2,保证外板错位矫焊后的间隙良好,避免出现间隙超差或二次修割等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例如图3、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结合采用DACS软件模拟搭载和激光测量方法,对数据测量、搭载基准、错位补偿等进行优化改进,应用于艏艉及机舱等大型总段总组实施预修整时,能较好解决总段搭载前划线切割余量,保证搭载精度、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改善施工环境。
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获取来自激光所测量的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以中纵底板适当位置的理论面为零点,在第一区域E01的分段范围内确定固定位置;
步骤S220,根据固定位置划出7450水线,其中,7450水线为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测量基准水线;
步骤S230,获取来自激光所测量的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各测量点到7450水线的高度,以得到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FR35中纵底板适当位置的理论面为零点,在第一区域E01的分段附近确定固定位置并进行划线,根据固定位置划出的7450水线,7450水线作为第一区域E01上口(距基线7350)的平齐度测量基准水线。之后通过激光测量并获取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各测量点到7450水线的高度,得到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数据大表示低,数据小表示高。
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第一次补偿数据Hn1和第二次补偿数据Hn2,并基于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0,根据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第一次补偿数据Hn1,并基于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E02下口除外板以外的全部结构的余量;
步骤S620,根据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第一次补偿数据Hn1和第二次补偿数据Hn2,并基于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的余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区域E02下口除外板以外的全部结构的余量数据表示为Hn',即第二区域E02下口除外板以外的全部结构,将根据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第一次补偿数据Hn1,来计算第二区域E02下口除外板以外的全部结构的余量数据:Hn'=Hn+Hn1。通过计算获得Hn'后,再基于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往下沿Z方向划线,由此划出第二区域E02下口除外板以外的全部结构的余量。
例如根据第二区域E02的总段数据,划出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而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与7450水线在船体坐标系内位于同一高度。自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往下沿Z方向划线,若在理想状态下(即第一区域E01和第二区域E02均为已总段状态搭载),则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应与第二区域E02下口除外板以外的全部结构的余量数据Hn'相同。但实际上第一区域E01和第二区域E02的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会有变化,则需要计算第一次补偿数据Hn1,第一次补偿数据Hn1用于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划线。
针对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结构,还需要计算第二次补偿数据Hn2(即外板弧长值)。即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在划线点沿外板的弧长方向修正第二次补偿数据Hn2,例如增加了Hn2的弧长划线,从而划出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的余量。
参照表1,表1为JNS163船的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的余量预修整数据表。
表1 JNS163船的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的余量预修整数据表
Figure BDA0002593532670000121
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可参照图7,其中,1-1表示总段状态效果图,2-2表示模拟搭载调整后搭载效果图(模拟状态);400表示第二区域E02总段阶段尾口甲板水平线,500表示第二区域E02总段阶段艏口甲板水平线,600表示第一区域E01总段阶段尾口底板水平线,700表示第一区域E01总段阶段艏口底板水平线。为了便于对比,1-1和2-2的水平比例均做了放大处理。
具体地,以1-1为例(总段状态搭载第一区域E01和第二区域E02):H首表示按总段状态搭载时艏口第一区域E01外板到第二区域E02甲板的层高;H尾表示按总段状态搭载时尾口第一区域E01外板到第二区域E02甲板的层高;Hn表示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
以2-2为例(模拟搭载根据总段状态及工艺要求,对第一区域E01、第二区域E02的总段状态进行了调整):A1表示模拟搭载第一区域E01艏口底板水平相对第一区域E01总段状态的变化量;A2表示模拟搭载第一区域E01的FR20底板水平相对第一区域E01总段状态的变化量;B1表示模拟搭载第二区域E02艏口底板水平相对第二区域E02总段状态的变化量;B2表示模拟搭载第二区域E02的FR20底板水平相对第二区域E02总段状态的变化量,其中,变化量“+”表示抬高,“-”表示降低;H1首表示模拟搭载艏口第一区域E01外板到第二区域E02甲板的层高;H1尾表示模拟搭载尾口第一区域E01外板到第二区域E02甲板的层高,Hn'表示第二区域E02下口除外板以外的全部结构的余量数据。
结合1-1和2-2,得出模拟搭载后的层高与总段状态搭载的关系如下:
H1首=H首+(B1-A1);
H1尾=H尾+(B2-A2);
由于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是根据第二区域E02的总段数据划好的,而模拟搭载调整,总段下口水线也会跟随相应变化,要实现模拟搭载的层高就需要在划出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前,增加相应的补偿数据,否则搭载就会出现要修割或超间隙的情况。
故有:
艏口补偿数据:Hn首=B1-A1;
尾口补偿数据:Hn尾=B2-A2;
首尾之间各肋板的第一次补偿数据:Hn1=Hn首+(Hn尾-Hn首)/(36.5-20)*(36.5-n);其中,数值36.5、20分别表示肋位号艏FR36.5、尾FR20;n则表示肋位号FR20~FR36.5。
例如FR22的第一次补偿数据:H22=Hn首+(Hn尾-Hn首)/(36.5-20)*(36.5-22)=Hn首+(Hn尾-Hn首)*0.88。
最后,模拟搭载分析后,针对第二区域E02下口除外板以外的全部结构,通过计算公式:Hn'=Hn+Hn1。根据Hn',并基于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E02下口除外板以外的全部结构的余量。其中,Hn1“+”表示划线值加大,“-”表示划线值减少。
本实施例在模拟搭载分析后,通过对第二区域E02下口外板余量划线作第二次补偿数据Hn2,保证上、下外板错位矫焊后间隙良好,避免出现间隙超差或二次修割,提高施工效率。
参照图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平齐度数据Hn、第一次补偿数据Hn1和第二次补偿数据Hn2,并基于第二区域E02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10,确定第一区域E01的模拟状态,根据第一区域E01的模拟状态对第一区域E01进行搭载定位,之后再次采用激光检测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关键点位置的平齐度数据;
步骤S720,将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关键点位置的平齐度数据与修正后的第一区域E01的总段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修正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区域E01搭载后进行精度报验时,将再次采用激光检测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关键点位置的平齐度数据(即总段上口四角z值),将总段上口四角z值与修正后的第一区域E01的总段数据进行对比,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可按原数据进行划线,以保证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预修整精度。
进一步地,将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关键点位置的平齐度数据与修正后的第一区域E01的总段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修正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之一:偏差小于3mm时,不修正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偏差大于3mm时,修正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并切割余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区域E01将严格按照模拟搭载后提供的搭载定位进行数据定位,而偏差控制在3mm以内,从而保证搭载精度。在搭载定位精度报验时,将再次采用激光检测第一区域E01上口的关键点位置的平齐度数据与修正后的第一区域E01的总段数据进行对比,偏差小于3mm时,不修正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偏差大于3mm时,修正第二区域E02下口余量并切割余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该运行控制装置6000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该运行控制装置6000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6001和存储器6002,图9中以一个控制处理器6001为例。
控制处理器6001和存储器6002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9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6002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单元,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运行控制装置6000对应的程序指令/单元。控制处理器60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02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单元,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
存储器60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程序指令/单元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002可选包括相对于控制处理器60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运行控制装置60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一个或者多个单元存储在存储器6002中,当被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处理器6001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S100至S600、图5中的方法步骤S210至S23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至S620以及图8中的方法步骤S710至S720。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6001执行,例如,被图9中的一个控制处理器6001执行,可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600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S100至S600、图5中的方法步骤S210至S23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至S620以及图8中的方法步骤S710至S720。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和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由全站仪测量得到;
获取来自激光所测量的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划出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与所述7450水线在船体坐标系内位于同一高度;
利用DACS软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数据进行模拟搭载分析,得到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模拟状态相对总段状态的变化量,计算用于第二区域下口余量划线的第一次补偿数据;
所述模拟搭载分析后得到第二区域下口外板相对第一区域上口外板的半宽错位数据,根据所述半宽错位数据,计算用于第二区域下口外板余量划线的第二次补偿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所述第一次补偿数据和所述第二次补偿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下口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来自激光所测量的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以中纵底板适当位置的理论面为零点,在第一区域的分段范围内确定固定位置;
根据所述固定位置划出7450水线,其中,所述7450水线为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测量基准水线;
获取来自激光所测量的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各测量点到所述7450水线的高度,以得到所述7450水线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所述第一次补偿数据和所述第二次补偿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下口余量,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所述第一次补偿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下口除外板以外的全部结构的余量;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所述第一次补偿数据和所述第二补偿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下口外板的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平齐度数据、所述第一次补偿数据和所述第二次补偿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段下口水线,划出第二区域下口余量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区域的模拟状态,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模拟状态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搭载定位,之后再次采用激光检测第一区域上口的关键点位置的平齐度数据;
将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关键点位置的平齐度数据与修正后的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修正所述第二区域下口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区域上口的关键点位置的平齐度数据与修正后的第一区域的总段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修正所述第二区域下口余量,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之一:
偏差小于3mm时,不修正所述第二区域下口余量;
偏差大于3mm时,修正所述第二区域下口余量并切割余量。
6.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
CN202010716139.1A 2020-07-21 2020-07-21 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9143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6139.1A CN111914354A (zh) 2020-07-21 2020-07-21 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6139.1A CN111914354A (zh) 2020-07-21 2020-07-21 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4354A true CN111914354A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81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6139.1A Pending CN111914354A (zh) 2020-07-21 2020-07-21 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435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0005A (zh) * 2021-04-20 2021-07-16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机舱双曲分段建造的下口定位自检方法及装置、介质
CN113844611A (zh) * 2021-10-18 2021-12-28 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化船坞的连续模拟和快速搭载的造船方法
CN115123484A (zh) * 2022-08-01 2022-09-30 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分段合拢间隙的控制方法
CN115180090A (zh) * 2022-08-05 2022-10-14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板材预修割余量线的确定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0234A (zh) * 2008-04-29 2009-11-04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舱总段组装方法以及机舱总段的吊装方法
CN102874376A (zh) * 2012-09-29 2013-01-16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船体建造的余量线及检验线划线装置
US20150321728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Brunswick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reating a Parametric Planing Hull Model
CN110472370A (zh) * 2019-08-29 2019-11-19 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船舶船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0234A (zh) * 2008-04-29 2009-11-04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舱总段组装方法以及机舱总段的吊装方法
CN102874376A (zh) * 2012-09-29 2013-01-16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船体建造的余量线及检验线划线装置
US20150321728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Brunswick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reating a Parametric Planing Hull Model
CN110472370A (zh) * 2019-08-29 2019-11-19 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船舶船体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海马;彭茂清;刘振宇;: "船舶大型总段模拟搭载及提前预修整工艺研究", 广东造船, vol. 39, no. 3, pages 52 - 55 *
王任意;: "船坞船体建造精度管理概谈", 广船科技, no. 03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0005A (zh) * 2021-04-20 2021-07-16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机舱双曲分段建造的下口定位自检方法及装置、介质
CN113844611A (zh) * 2021-10-18 2021-12-28 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化船坞的连续模拟和快速搭载的造船方法
CN115123484A (zh) * 2022-08-01 2022-09-30 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分段合拢间隙的控制方法
CN115180090A (zh) * 2022-08-05 2022-10-14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板材预修割余量线的确定方法
CN115180090B (zh) * 2022-08-05 2023-06-20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板材预修割余量线的确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4354A (zh) 船舶总段搭载前下口余量预修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367693B (zh) 一种船用大型设备基座的无余量安装方法
CN111422323B (zh) 基于定位基准线的超大型箱船的横舱壁分段建造方法
CN104743059B (zh) 一种船体环形多总段预修整方法
CN108163143B (zh) 带有c型液罐的液化气船中弧形鞍座腹板修正工艺
CN110877674B (zh) 一种双挂舵臂在分段上的定位工艺
JP2007022434A (ja) 船殻ブロック搭載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用い得る船殻ブロック搭載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10667799A (zh) 一种基于船体分段结构的三维测量数据精度评价方法
CN103434611A (zh) 大型船舶的高精度控制建造方法
CN110320506A (zh) 一种车用激光雷达自动标定装置及方法
CN113353208A (zh) 一种船舶倾斜试验初始漂浮状态的判断方法
CN110481701A (zh) 一种舱盖支承部件的安装及调试方法
CN116198681A (zh) 一种基于模拟装配的船舶合拢方法
CN110282078B (zh) 一种自卸船货舱底部w型分段的精度控制方法
CN114872859B (zh) 一种船舶总组阶段安装集装箱箱锥的模拟试箱方法
CN114455026B (zh) 一种船体分段船台大合拢方法
CN112572721B (zh) 斜面槽型隔舱安装线划制方法及斜面槽型隔舱安装方法
CN111942544B (zh) 一种克令吊筒体快速定位方法
CN113928504A (zh) 一种轴舵一体式分段建造工艺
JPH01235793A (ja) トンネル掘進機の姿勢制御方法
CN115556898B (zh) 一种倾斜船台造船钛合金导流罩的快速搭载和线型控制法
CN115339586A (zh) 一种vlcc燃料罐鞍座的快速定位方法
CN116461669A (zh) 一种全宽型上建总段总组定位的方法及全宽型上建总段
CN113715987B (zh) 一种lng舱容控制方法
CN108891529A (zh) 一种利用光顺处理加快科考船新旧船体对接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