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5147A -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及其注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及其注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5147A
CN111905147A CN202010824596.2A CN202010824596A CN111905147A CN 111905147 A CN111905147 A CN 111905147A CN 202010824596 A CN202010824596 A CN 202010824596A CN 111905147 A CN111905147 A CN 111905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modified
solution
injection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45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5147B (zh
Inventor
刘小雄
肖正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Yime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小雄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小雄 filed Critical 刘小雄
Priority to CN2020108245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5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5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5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5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5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18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20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22Polypept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degradation products
    • A61L27/227Other specific proteins or polypeptides not covered by A61L27/222, A61L27/225 or A61L27/24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0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2400/06Flowable or injectable implant composi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及其注射方法,通过聚2‑羟基丁二酸与左旋聚乳酸发生共聚反应,得到改性左旋聚乳酸,然后再将改性左旋聚乳酸与透明质酸钠、甘露醇混合得到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该材料具有强的亲水性,较低的结晶度以及较强柔性,能避免注射后形成结节、红肿等问题;同时采用同轴双层注射法、在同时不同速的基础上进行由奶蛋白纤维素和粘胶纤维素混合而成的A溶液以及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制成的B填充剂溶液的注射,形成双层结构,达到缓释作用,阻止了左旋聚乳酸被皮肤快速的吸收,保证了皮肤充分、完全的利用左旋聚乳酸,极大的降低了成本、节省了物料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及其注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及其注射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因此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由于聚乳酸的完全降解性,因此其广泛应用于医用、包装等领域,并经过美国FDA认证属于可用于人体的生物医用材料。聚乳酸由于其对人体的高度安全性以及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如一次性输液工具、免拆型手术缝合线、药物缓解包装剂、人造骨折内固定材料、组织修复材料、人造皮肤等。高分子量的聚乳酸还具有非常高的力学性能,在欧美等国已被用来替代不锈钢,作为新型的骨科内固定材料如骨钉、骨板而被大量使用,其可被人体吸收代谢的特性使病人免收了二次开刀之苦。
聚乳酸的乳酸单体分为左旋(L-)和右旋(D-)两种,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作为医疗美容行业的注射填充品。左旋聚乳酸是少数被美国FDA批准的一类安全、填充效果极佳的降解型人工合成生物材料,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低毒性、易于改性等优点,同时,左旋聚乳酸还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达到美容填充的目的。
但是,单一的左旋聚合物结晶度较高、亲水性能较差,是一种脆性材料;通常在注射后需要人工或特定机械设备进行规律按摩,才能防止形成结节等问题,这样对人工的操作熟练度或机械设备的精密度要求较高,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成本。另外,现有技术中,注射左旋聚乳酸通常为直接注射,由于左旋聚乳酸的降解以及很容易被人体皮肤吸收特性,导致直接注射的左旋聚乳酸在皮肤内停留时间很短,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左旋聚乳酸的效果,需要多次注射,浪费物料、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该改性左旋聚乳酸具有较强亲水性、结晶度较低、柔性较高,能有效避免注射后形成结节等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的美容整形注射材料,该注射材料能有效限制改性左旋聚乳酸被人体皮肤吸收,起到缓释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美容整形注射材料的注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首先通过聚2-羟基丁二酸与左旋聚乳酸发生共聚反应得到的改性左旋聚乳酸,然后再将改性左旋聚乳酸与透明质酸钠、甘露醇混合,即得。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聚2-羟基丁二酸的合成的具体步骤为:在氮气保护氛围下,首先向反应釜中加入2-羟基丁二酸、并加入鳌合型的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作为催化剂;然后将釜内温度升温至110~125℃、在常压条件下以搅拌速度80~120r/min进行酯化缩聚反应,反应时间为4~5h;当釜顶温度低于100℃、且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值的90%时,结束酯化缩聚反应;酯化缩聚反应结束后,稳定在常压0.5~1h后,进行低真空缩聚反应0.5~1h,即得聚2-羟基丁二酸。
单一左旋聚乳酸结晶度较高、亲水性能较差,是一种脆性材料;本发明通过两步缩聚反应以及对反应釜内压力、温度的控制,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确保2-羟基丁二酸的反应完全,从而保证聚2-羟基丁二酸链段有大量的羧酸基团,进而确保聚2-羟基丁二酸与左旋聚乳酸共聚反应后具有强的亲水性;同时,共聚反应时,聚2-羟基丁二酸的分子链打破了左旋聚乳酸的晶体结构,从而降低了左旋聚乳酸的结晶度、增强了其柔性,避免了注射后出现结节问题。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2-羟基丁二酸用量为40~50重量份。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催化剂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用量为2-羟基丁二酸摩尔数的0.1~0.15%。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低真空缩聚反应压力为-20~-10Kpa,温度为110~125℃。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改性左旋聚乳酸制备的具体步骤为:在反应釜中获得所述聚2-羟基丁二酸后,采用氮气平衡反应釜压力至零,然后加入左旋聚乳酸,升温至110~120℃、进行共聚反应5~6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20~30℃;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三氯甲烷进行溶解、溶解温度为50~60℃;采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并采用板框压滤机除去活性炭,得到脱色后的滤液;然后向滤液中以80~120重量份/h的速率滴加700~800重量份的甲醇,滴加完成后,降温至10~15℃,析出改性左旋聚乳酸晶体;最后采用真空干燥方式干燥,即得改性左旋聚乳酸。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左旋聚乳酸用量为200~250重量份;所述三氯甲烷用量为1500~1800重量份;所述活性炭用量为30~45重量份。
通过对反应温度的调节、控制各物料的用量以及采用甲醇作为结晶助剂、控制其滴加速度,使得左旋聚乳酸与聚2-羟基丁二酸的完全反应并结晶,同时避免杂质的产生;从而有效保证了聚2-羟基丁二酸增强左旋聚乳酸以及打破左旋聚乳酸的晶体结构、降低其结晶度。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真空干燥温度为70~80℃、压力为-95~-85KPa,干燥时间为8~12h。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改性左旋聚乳酸与透明质酸钠、甘露醇混合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注射用水加入透明质酸钠和甘露醇中,均匀混合得到透明质酸钠与甘露醇混合液;然后向该混合液中加入所述改性左旋聚乳酸的微粒,开启搅拌,确保混合均匀;最后调节溶液至中性后,采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即得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注射用水、透明质酸钠以及甘露醇的用量分别为50~60重量份、1~3重量份以及4~8重量份。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改性后的左旋聚乳酸微粒用量为4~9重量份。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搅拌速度为300~400rpm,搅拌时间为2~3h。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其特征在于:由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组成,所述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通过注射方法形成A溶液包裹B填充剂溶液的双层结构;所述B填充剂溶液为上述制备得到的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加水配制而成的溶液,所述A溶液为牛奶蛋白纤维素、粘胶纤维素与水配置而成的溶液。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牛奶蛋白纤维素与粘胶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0.5~2。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A溶液的浓度为20~40%。
如上所述的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的注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同轴双层注射法进行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的注射,具体为:采用同轴管作为注射器的针筒、用于放置注射溶液;然后将B填充剂溶液与A溶液分别置于同轴管的内管与外管,采用不同速率推动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的注射活塞、从而形成A溶液包裹B填充剂溶液的双层结构。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B填充剂溶液注射前进行减压搅拌脱气的准备工序,去除杂质和填充剂溶液中的气、避免感染等异常情况。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减压搅拌脱气时压力为-80~-50KPa,搅拌转速为700~1500rpm,搅拌时间为4~7h;搅拌过程中,温度低于50℃。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推动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的注射活塞的速度比、即注射速率比为8~3:1。
通过A溶液与B填充剂的配方以及采用同轴双层注射法控制它们其注射速率,使得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在皮肤内形成了内层为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即B填充剂溶液)、外层为牛奶蛋白纤维素和粘胶纤维素混合而成的填充剂(即A溶液)、外层包裹内层的双层结构。其中,由于牛奶蛋白纤维素中含有氨基酸、皮肤不会产生排斥、能与皮肤充分贴合,同时配合粘胶纤维素形成纳米纤维结构,这种纳米纤维之间具有一定排斥力、使得纤维与纤维之间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双层结构的外层存在较小空隙,进而限制B填充剂溶液的溢出(由于B填充剂溶液改性后具有强的亲水性以及一定柔性,导致其从外层的空隙中溢出),达到缓释作用,保证皮肤内长期吸收、维持聚乳酸的功能。并且,纳米纤维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填充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其比表面积大,更能与皮肤内的细胞进行融合,进一步避免了形成结节。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该材料通过聚2-羟基丁二酸与左旋聚乳酸发生共聚反应,得到改性左旋聚乳酸,确保改性后的左旋聚乳酸具有强的亲水性,较低的结晶度以及较强柔性,从而避免了注射后进行按摩、浪费人力物力,以及注射后形成结节等问题。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及其注射方法,采用同轴双层注射法、利用注射速度以及溶液配比的不同、改性后的左旋聚乳酸具有强亲水性和柔性的特点,实现了内层为B填充剂溶液、外层为A溶液的双层结构,达到缓释作用,阻止了左旋聚乳酸被皮肤快速的吸收,保证了皮肤充分、完全的利用左旋聚乳酸,保证了左旋聚乳酸在皮肤内长期维持其功效,节约了物料和成本、避免使用者长期多次进行注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左旋聚乳酸改性的化学方程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首先通过聚2-羟基丁二酸与左旋聚乳酸发生共聚反应得到的改性左旋聚乳酸,然后再将改性左旋聚乳酸与透明质酸钠、甘露醇混合,即得。
改性左旋聚乳酸的制备步骤具体为:
a、聚2-羟基丁二酸的合成:
a1、在氮气保护氛围下,首先向反应釜中加入40重量份的2-羟基丁二酸、并加入鳌合型的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作为催化剂、催化剂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用量为2-羟基丁二酸摩尔数的0.1%;
a2、然后将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110℃、在常压条件下以搅拌速度80r/min进行酯化缩聚反应,反应时间为4h;
a3、当釜顶温度低于100℃、且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值(即酯化完全脱水的理论值)的90%时,结束酯化缩聚反应;
a4、酯化缩聚反应结束后,稳定在常压0.5h后,进行低真空缩聚反应0.5h,即得聚2-羟基丁二酸,低真空缩聚反应压力为-10KPa,温度为110℃。
b、改性左旋聚乳酸的制备:
b1、低真空缩聚反应结束后,采用氮气平衡反应釜压力至零,然后加入200重量份的左旋聚乳酸,升温至110℃、进行共聚反应5h;
b2、反应结束后、降温至20℃;再向反应釜内加入1500重量份的三氯甲烷进行溶解、溶解温度为50℃;
b3、然后采用30重量份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并采用板框压滤机除去活性炭,得到脱色后的滤液;
b4、向滤液中以80重量份/h的速率滴加700重量份的甲醇,滴加完成后,降温至10℃,析出改性左旋聚乳酸晶体;
b5、最后采用真空干燥方式干燥,真空干燥温度为70℃、压力为-85KPa,干燥时间为8h,即得改性左旋聚乳酸。
c、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的制备:
c1、将50重量份的注射用水加入1重量份的透明质酸钠和4重量份的甘露醇中,均匀混合得到透明质酸钠与甘露醇混合液;
c2、向该混合液中加入4重量份步骤b5中改性左旋聚乳酸的微粒,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pm,搅拌时间为2h,确保混合均匀;
c3、最后调节溶液至中性后,采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即得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其特征在于:由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组成,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通过同轴双层注射法形成A溶液包裹B填充剂溶液的双层结构;B填充剂溶液采用上述步骤c3中制备得到的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加水配制而成的溶液(其浓度根据具体需要而定);A溶液为牛奶蛋白纤维素、粘胶纤维素与水配置而成的溶液,其中牛奶蛋白纤维素与粘胶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0.5,A溶液的浓度为20%。
上述同轴双层注射法具体为:采用同轴管作为注射器的针筒、用于放置注射溶液;然后将B填充剂溶液与A溶液分别置于同轴管的内管与外管(B填充剂溶液置于同轴管内管、A溶液置于同一根同轴管的外管),采用不同速率推动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的注射活塞、其注射速率比为8:1(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同时但不同速率注射),从而形成A溶液包裹B填充剂溶液的双层结构。
B填充剂溶液注射前进行减压搅拌脱气的准备工序,去除杂质和填充剂溶液中的气、避免感染等异常情况;减压搅拌脱气时压力为-50KPa,搅拌转速为700rpm,搅拌时间为4h;搅拌过程中,温度低于50℃。
实施例2:
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首先通过聚2-羟基丁二酸与左旋聚乳酸发生共聚反应得到的改性左旋聚乳酸,然后再将改性左旋聚乳酸与透明质酸钠、甘露醇混合,即得。
改性左旋聚乳酸的制备步骤具体为:
a、聚2-羟基丁二酸的合成:
a1、在氮气保护氛围下,首先向反应釜中加入45重量份的2-羟基丁二酸、并加入鳌合型的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作为催化剂、催化剂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用量为2-羟基丁二酸摩尔数的0.12%;
a2、然后将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118℃、在常压条件下以搅拌速度100r/min进行酯化缩聚反应,反应时间为4.5h;
a3、当釜顶温度低于100℃、且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值(即酯化完全脱水的理论值)的90%时,结束酯化缩聚反应;
a4、酯化缩聚反应结束后,稳定在常压0.8h后,进行低真空缩聚反应0.8h,即得聚2-羟基丁二酸,低真空缩聚反应压力为-15KPa,温度为118℃。
b、改性左旋聚乳酸的制备:
b1、低真空缩聚反应结束后,采用氮气平衡反应釜压力至零,然后加入225重量份的左旋聚乳酸,升温至115℃、进行共聚反应5.5h;
b2、反应结束后、降温至25℃;再向反应釜内加入1650重量份的三氯甲烷进行溶解、溶解温度为55℃;
b3、然后采用38重量份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并采用板框压滤机除去活性炭,得到脱色后的滤液;
b4、向滤液中以100重量份/h的速率滴加750重量份的甲醇,滴加完成后,降温至12℃,析出改性左旋聚乳酸晶体;
b5、最后采用真空干燥方式干燥,真空干燥温度为75℃、压力为-90KPa,干燥时间为10h,即得改性左旋聚乳酸。
c、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的制备:
c1、将55重量份的注射用水加入2重量份的透明质酸钠和6重量份的甘露醇中,均匀混合得到透明质酸钠与甘露醇混合液;
c2、向该混合液中加入7重量份步骤b5中改性左旋聚乳酸的微粒,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350rpm,搅拌时间为2.5h,确保混合均匀;
c3、最后调节溶液至中性后,采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即得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其特征在于:由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组成,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通过同轴双层注射法形成A溶液包裹B填充剂溶液的双层结构;B填充剂溶液采用上述步骤c3中制备得到的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加水配制而成的溶液(其浓度根据具体需要而定);A溶液为牛奶蛋白纤维素、粘胶纤维素与水配置而成的溶液,其中牛奶蛋白纤维素与粘胶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1.3,A溶液的浓度为30%。
上述同轴双层注射法具体为:采用同轴管作为注射器的针筒、用于放置注射溶液;然后将B填充剂溶液与A溶液分别置于同轴管的内管与外管(B填充剂溶液置于同轴管内管、A溶液置于同一根同轴管的外管),采用不同速率推动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的注射活塞、其注射速率比为5:1(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同时但不同速率注射),从而形成A溶液包裹B填充剂溶液的双层结构。
B填充剂溶液注射前进行减压搅拌脱气的准备工序,去除杂质和填充剂溶液中的气、避免感染等异常情况;减压搅拌脱气时压力为-65KPa,搅拌转速为1100rpm,搅拌时间为6h;搅拌过程中,温度低于50℃。
实施例3:
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组成,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首先通过聚2-羟基丁二酸与左旋聚乳酸发生共聚反应得到的改性左旋聚乳酸,然后再将改性左旋聚乳酸与透明质酸钠、甘露醇混合,即得。
改性左旋聚乳酸的制备步骤具体为:
a、聚2-羟基丁二酸的合成:
a1、在氮气保护氛围下,首先向反应釜中加入50重量份的2-羟基丁二酸、并加入鳌合型的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作为催化剂、催化剂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用量为2-羟基丁二酸摩尔数的0.15%;
a2、然后将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125℃、在常压条件下以搅拌速度120r/min进行酯化缩聚反应,反应时间为5h;
a3、当釜顶温度低于100℃、且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值(即酯化完全脱水的理论值)的90%时,结束酯化缩聚反应;
a4、酯化缩聚反应结束后,稳定在常压1h后,进行低真空缩聚反应1h,即得聚2-羟基丁二酸,低真空缩聚反应压力为-20KPa,,温度为125℃。
b、改性左旋聚乳酸的制备:
b1、低真空缩聚反应结束后,采用氮气平衡反应釜压力至零,然后加入250重量份的左旋聚乳酸,升温至120℃、进行共聚反应6h;
b2、反应结束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釜内加入1800重量份的三氯甲烷进行溶解、溶解温度为60℃;
b3、然后采用45重量份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并采用板框压滤机除去活性炭,得到脱色后的滤液;
b4、向滤液中以120重量份/h的速率滴加800重量份的甲醇,滴加完成后,降温至15℃,析出改性左旋聚乳酸晶体;
b5、最后采用真空干燥方式干燥,真空干燥温度为80℃、压力为-95KPa,干燥时间为12h,即得改性左旋聚乳酸。
c、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的制备:
c1、将60重量份的注射用水加入3重量份的透明质酸钠和8重量份的甘露醇中,均匀混合得到透明质酸钠与甘露醇混合液;
c2、向该混合液中加入9重量份步骤b5中改性左旋聚乳酸的微粒,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400rpm,搅拌时间为3h,确保混合均匀;
c3、最后调节溶液至中性后,采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即得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其特征在于:由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组成,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通过同轴双层注射法形成A溶液包裹B填充剂溶液的双层结构;B填充剂溶液采用上述步骤c3中制备得到的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加水配制而成的溶液(其浓度根据具体需要而定);A溶液为牛奶蛋白纤维素、粘胶纤维素与水配置而成的溶液,其中牛奶蛋白纤维素与粘胶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2,A溶液的浓度为40%。
上述同轴双层注射法具体为:采用同轴管作为注射器的针筒、用于放置注射溶液;然后将B填充剂溶液与A溶液分别置于同轴管的内管与外管(B填充剂溶液置于同轴管内管、A溶液置于同一根同轴管的外管),采用不同速率推动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的注射活塞、其注射速率比为3:1(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同时但不同速率注射),从而形成A溶液包裹B填充剂溶液的双层结构。
B填充剂溶液注射前进行减压搅拌脱气的准备工序,去除杂质和填充剂溶液中的气、避免感染等异常情况;减压搅拌脱气时压力为-80KPa,搅拌转速为1500rpm,搅拌时间为7h;搅拌过程中,温度低于50℃。
试验测试:取0.3ml实施例2、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的填充剂溶液,植入实验鼠背部皮下,一周进行观察。其中,对比例1采用实施例2中制备得到的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即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2中a、b、c制备步骤均一致)、并采用普通注射方法(即单一注射管以及注射针头进行直接注射);对比例2采用未改性的左旋聚乳酸与实施例2中步骤c得到整形材料、并采用普通注射方法(即单一注射管以及注射针头进行直接注射);对比例3采用未改性的左旋聚乳酸与实施例2中步骤c得到整形材料、并采用同轴双层注射法;试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一周后情况观察
对比例1 少许红肿、无皮下结节等不良反应
对比例2 大面积红肿、有皮下结节等不良反应
对比例3 较多红肿、皮下出现少许结节
实施例2 无红肿,无皮下结节等不良反应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了改性后左旋聚乳酸材料,具有较低的结晶度、较强柔性以及强的亲水性,从而避免了注射后形成结节、红肿等问题;同时,采用同轴双层注射法,纳米纤维结构增加了填充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其比表面积大,更能与皮肤内的细胞进行融合,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结节、红肿等问题。
根据YY/T 0474-2004行业标准,分别将实施例1、实施例3与对比例4、对比例5进行体外降解率测试,其中,对比例4是将蛋白纤维、粘胶纤维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得的改性左旋乳酸材料直接混合后,进行普通注射法注射(即单一注射管以及注射针头进行直接注射);对比例5是蛋白纤维、粘胶纤维与采用未改性的左旋聚乳酸与实施例1中步骤c得到整形材料中直接混合后,进行普通注射法注射(即单一注射管以及注射针头进行直接注射),得到数据如下:
Figure BDA0002635695990000131
Figure BDA0002635695990000132
由上表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双层注射法相比于普通注射法(即单一注射管以及注射针头进行直接注射),其降解时间更长,证明本发明的双层注射法达到了缓释作用,阻止了左旋聚乳酸被皮肤快速的吸收,保证了皮肤充分、完全的利用左旋聚乳酸,能有效避免使用者长期多次进行注射。

Claims (10)

1.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首先通过聚2-羟基丁二酸与左旋聚乳酸发生共聚反应得到的改性左旋聚乳酸,然后再将改性左旋聚乳酸与透明质酸钠、甘露醇混合制得;
所述聚2-羟基丁二酸的合成具体步骤为:在氮气保护氛围下,首先向反应釜中加入2-羟基丁二酸、并加入鳌合型的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作为催化剂;然后将釜内温度升温至110~125℃、在常压条件下以搅拌速度80~120 r/min进行酯化缩聚反应,反应时间为4~5h;当釜顶温度低于100 ℃、且酯化出水量达到理论值的90%时,结束酯化缩聚反应;酯化缩聚反应结束后,稳定在常压0.5~1h后,进行低真空缩聚反应0.5~1h,即得聚2-羟基丁二酸;
所述改性左旋聚乳酸制备的具体步骤为:在反应釜中制得所述聚2-羟基丁二酸后,采用氮气平衡反应釜压力至零,然后加入左旋聚乳酸,升温至110~120℃、进行共聚反应5~6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20~30℃;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三氯甲烷进行溶解、溶解温度为50~60℃;采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并采用板框压滤机除去活性炭,得到脱色后的滤液;然后向滤液中以80~120重量份/h的速率滴加700~800重量份的甲醇,滴加完成后,降温至10~15℃,析出改性左旋聚乳酸晶体;最后采用真空干燥方式干燥,即得改性左旋聚乳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2-羟基丁二酸用量可为40~5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聚乳酸用量可为200~250重量份;所述三氯甲烷用量可为1500~1800重量份;所述活性炭用量可为30~45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干燥温度为70~80℃、压力为-95~-85KPa,干燥时间为8~12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左旋聚乳酸与透明质酸钠、甘露醇混合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注射用水加入透明质酸钠和甘露醇中,均匀混合得到透明质酸钠与甘露醇混合液;然后向该混合液中加入所述改性左旋聚乳酸的微粒,开启搅拌,确保混合均匀;最后调节溶液至中性后,采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即得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用水、透明质酸钠以及甘露醇的用量分别为50~60重量份、1~3重量份以及4~8重量份;所述改性后的左旋聚乳酸微粒用量为4~9重量份。
7.一种含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的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由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组成,所述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通过注射方法形成A溶液包裹B填充剂溶液的双层结构;所述B填充剂溶液为所述改性左旋聚乳酸整形材料加水配制而成的溶液,所述A溶液为牛奶蛋白纤维素、粘胶纤维素与水配置而成的溶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牛奶蛋白纤维素与粘胶纤维素的重量比可为1:0.5~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的注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同轴双层注射法进行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的注射;具体为:采用同轴管作为注射器的针筒、用于放置注射溶液;然后将B填充剂溶液与A溶液分别置于同轴管的内管与外管,采用不同速率推动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的注射活塞、从而形成A溶液包裹B填充剂溶液的双层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的注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A溶液与B填充剂溶液的注射活塞的速度比可为8~3:1。
CN202010824596.2A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及其注射方法 Active CN111905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4596.2A CN111905147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及其注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4596.2A CN111905147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及其注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5147A true CN111905147A (zh) 2020-11-10
CN111905147B CN111905147B (zh) 2021-10-01

Family

ID=73279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4596.2A Active CN111905147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及其注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514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0451A (zh) * 2021-04-02 2021-08-10 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注射的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2156A (zh) * 2022-05-12 2022-08-02 宁波格鲁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医美整形填充物改性左旋聚乳酸凝胶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8901A (zh) * 2002-12-16 2003-05-21 天津大学 含羧基聚乳酸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834552Y (zh) * 2005-09-20 2006-11-08 牛其合 美容纤体瘦身生物芯线
RU2322229C2 (ru) * 2006-03-20 2008-04-20 Наталья Витальевна Леснова Пудра-дезодорант
CN104226209A (zh) * 2013-06-09 2014-12-24 冯淑芹 一种双层温敏凝胶微球及制备方法
CN105126166A (zh) * 2015-09-17 2015-12-09 北京爱美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注射用含两亲性微球的透明质酸混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9359A (zh) * 2016-04-26 2016-07-13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一种注射用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R20190067653A (ko) * 2017-12-07 2019-06-17 선흥석 피부용 필러 조성물
CN209966643U (zh) * 2019-04-29 2020-01-21 张燕柳 一种畜牧兽医解剖实验工作台
CN111298195A (zh) * 2019-11-13 2020-06-19 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米材料、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34926A (zh) * 2020-06-16 2020-08-14 蒋小芳 一种高孔隙率面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8901A (zh) * 2002-12-16 2003-05-21 天津大学 含羧基聚乳酸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834552Y (zh) * 2005-09-20 2006-11-08 牛其合 美容纤体瘦身生物芯线
RU2322229C2 (ru) * 2006-03-20 2008-04-20 Наталья Витальевна Леснова Пудра-дезодорант
CN104226209A (zh) * 2013-06-09 2014-12-24 冯淑芹 一种双层温敏凝胶微球及制备方法
CN105126166A (zh) * 2015-09-17 2015-12-09 北京爱美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注射用含两亲性微球的透明质酸混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9359A (zh) * 2016-04-26 2016-07-13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一种注射用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R20190067653A (ko) * 2017-12-07 2019-06-17 선흥석 피부용 필러 조성물
CN209966643U (zh) * 2019-04-29 2020-01-21 张燕柳 一种畜牧兽医解剖实验工作台
CN111298195A (zh) * 2019-11-13 2020-06-19 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米材料、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34926A (zh) * 2020-06-16 2020-08-14 蒋小芳 一种高孔隙率面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UNLING GUO等: "One-step seeding growth of controllable Ag@Ni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on skin collagen fiber with introduction of plant tanni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high-performance microwave absorption", 《J. MATER. CHEM.》 *
QIANRU WANYAN等: "Tuning Degrad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l‑lactic acid) with Biomass‑Derived Poly(l‑malic acid)", 《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 *
何斌等: "L-丙交酯-β-苹果酸共聚物的体外降解及细胞亲和性研究", 《高分子学报》 *
傅敏士著: "《新型材料技术》", 31 August 2001,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姜中雨等: "高分子面部填充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田晋洪等: "聚羟基丁酸已酯-聚乳酸材料改性应用于组织工程隆鼻充填材料的可行性 ", 《中国临床康复》 *
鄢海燕等主编: "《药剂学 第2版》", 31 January 2018,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黄琳凤等: "盐酸二甲双胍混合材料骨架缓释片的研制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0451A (zh) * 2021-04-02 2021-08-10 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注射的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2156A (zh) * 2022-05-12 2022-08-02 宁波格鲁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医美整形填充物改性左旋聚乳酸凝胶
CN114832156B (zh) * 2022-05-12 2022-11-11 北美生命科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医美整形填充物改性左旋聚乳酸凝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5147B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5147B (zh) 一种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及其注射方法
CN103877621B (zh) 一种电纺纤维增强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CN113861458B (zh) 一种透明质酸填充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27034B (zh) 聚乙醇酸甲酯基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CN107029295B (zh) 可注射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53516B (zh) 聚乙丙交酯与乙交酯-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复合纤维、其制备方法、用途和手术缝合线
CN101560326B (zh) 氨基酸共聚物-硫酸钙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558092A (zh) 一种生物基可降解支架医用膜的制备
CN107375999A (zh) 一种降脂杀菌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13908B (zh) 一种具有结构记忆特性的细胞生长支架
US10639245B2 (en) Multicomponent meso thread containing hyaluronic aci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variants)
CN106693062A (zh) 一种复合骨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07674A (zh) 一种载有单宁酸的高强度可自愈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3418023B (zh) 一种多层复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72424A (ko) 미늘형 봉합사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2999403A (zh) 一种口腔修复膜的制备方法
CN110433360B (zh) 一种可避免血管栓塞的填充用注射针
CN110746618A (zh) 一种可注射丝素蛋白原位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741926A (zh) 一种聚乙烯-乙烯醇/明胶复合静电纺创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8093A (zh) 一种中长期可降解的泪道栓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032675A (ko) 긴 분해속도를 갖는 봉합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6271249B (zh) 一种氟油灌注聚(4-羟基丁酸酯)复合纤维膜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防粘连膜
KR102527600B1 (ko) 의료용 생분해성 고분자를 이용한 필러용 미립구의 제조방법
Castro et al. Self-healing properties of augmented injectable hydrogels over time
CN114470301A (zh) 大豆多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Shuai

Inventor after: Wang Huimin

Inventor after: Liu Xiaoxiong

Inventor after: Xiao Zhengfang

Inventor before: Liu Xiaoxiong

Inventor before: Xiao Zhengf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6

Address after: 519015 room 726, 7th floor, No. 10, Jingyuan Road, Jida,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Zhuhai Yime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Dali College, No.2 Hongsheng Road, ancient city, 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671000

Applicant before: Liu Xiaoxi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