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1169B -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1169B
CN111891169B CN202010806239.3A CN202010806239A CN111891169B CN 111891169 B CN111891169 B CN 111891169B CN 202010806239 A CN202010806239 A CN 202010806239A CN 111891169 B CN111891169 B CN 1118911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shing
coupler
pipe
thin
crush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62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91169A (zh
Inventor
廖家鹏
蒋忠城
张俊
刘晓波
江大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062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1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1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1169A/zh
Priority to EP21855323.8A priority patent/EP4190668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06766 priority patent/WO202203327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91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1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9/00Draw-gear
    • B61G9/20Details;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牵引杆和拉杆;所述拉杆与牵引杆之间通过导向杆相连,所述牵引杆朝向车钩尾座的一端装有涨块;在导向杆外套设有压溃管,压溃管的一端与所述拉杆的一个端面抵接,压溃管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涨块抵接的斜面环;所述导向杆靠近拉杆的端部具有支撑台,该支撑台的外周面与压溃管内壁面贴合;所述压溃管包括套设的两层或多层薄壁管。本发明的吸能装置提高了压溃管的碰撞吸能量,优化吸能行为。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属于车辆碰撞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耐撞性设计的要求是,车辆防撞系统在碰撞过程中按人为规定的合理顺序运行,最大可能地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旅客和司乘人员安全,降低车辆损伤。
目前,轨道交通车辆防撞系统大多设计在车辆前端,主要包括车钩缓冲装置、防爬器、司机室可变性结构等,是逐级式的能量吸收过程。如中国专利CN201711487129.X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碰撞吸能系统及轨道列车,其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碰撞吸能系统,在轨道列车发生相对碰撞时,车钩缓冲装置向车体方向运动并与防爬装置共同形成了碰撞受力面,能更有效的吸收碰撞动能并提供防爬功能。
鼓胀式压溃管是车钩缓冲装置的一种主要碰撞吸能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的能量吸收能力。鼓胀式压溃管主要由内顶杆、吸能薄壁结构和两者间的连接装置构成。当结构受到纵向冲击时,内顶杆挤压薄壁结构,当冲击力达到套筒临界强度时,薄壁结构发生膨胀变形,通过内顶杆与薄壁结构间的摩擦和薄壁结构的向外鼓胀变形来消耗冲击能量,对受冲击的轨道交通车辆起到缓冲作用。为保护车辆主体结构不受损,压溃管的强度要比车体强度略低,这也成为限制压溃管吸能量的一大关键因素。
现阶段广泛采用的鼓胀式压溃管的吸能薄壁结构由薄壁金属制成,其主要利用薄壁结构的鼓胀变形吸能,在受到碰撞冲击时载荷反馈较慢,载荷波动较大,被保护的车体结构所受冲击载荷不稳定,且能量吸收不均匀,单位体积内吸收能量较小等问题。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329871Y公开了一种安装于钩缓装置的车钩连挂部分和安装吊挂系统之间的扩张式压溃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带鼓胀压溃式吸能结构的轨道交通车辆车钩吸能量不足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该缓冲吸能装置通过对压溃管薄壁结构的优化设计,提高压溃管的碰撞吸能量,优化吸能行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在车钩钩头上的牵引杆,用于连接在车钩尾座上的拉杆;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拉杆与牵引杆之间通过导向杆相连,所述牵引杆朝向车钩尾座的一端装有涨块;
在导向杆外套设有压溃管,压溃管的一端与所述拉杆的一个端面抵接,压溃管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涨块抵接的斜面环,使得涨块挤压压溃管时压溃管径向鼓胀;
所述导向杆靠近拉杆的端部具有支撑台,该支撑台的外周面与压溃管内壁面贴合;
所述压溃管包括套设的两层或多层薄壁管,各层薄壁管为碳纤维管或金属管,且相邻两层薄壁管的材质不同,所述薄壁是指管壁厚不超过20mm。
由此,本发明经过长期研究设计出新型压溃管结构,这种压溃管结构的相邻两层之间相互限制,保证了整个剩余压溃结构的完整性,缓解了剩余金属薄壁结构的剧烈变形,也避免了剩余碳纤维薄壁结构的快速破碎,提升了剩余吸能结构的完整性,减轻了冲击载荷波动,增加了碰撞吸能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溃管有两层,其中压溃管内层为金属管,压溃管外层为碳纤维管。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金属管为铝合金管。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的厚度为2-7.5mm,所述碳纤维管的厚度范围为2-15mm。
优选地,相邻两层薄壁管之间设有环氧树脂层。
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牵引杆内并通过卡环连接件固定相连。所述牵引杆通过卡环连接件与车钩钩头相连。
所述牵引杆与涨块之间设有触发指示销。所述触发指示销位于牵引杆顶端的上部,涨块附近,为压溃管压溃触发指示销。
所述拉杆一端通过卡环连接件或橡胶缓冲器与车钩尾座固定相连,所述车钩尾座固定于车体底架上。
所述涨块为嵌入牵引杆顶端的硬质结构。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带鼓胀压溃式的车钩缓冲吸能装置,针对车钩压溃管结构提供了一种双层薄壁压溃管结构设计思路。本发明的所述压溃结构是一种不可逆的能量吸收元件,一般结合橡胶缓冲器一起使用。
所述压溃管结构作为车钩缓冲吸能装置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前端牵引杆与车钩钩头连接,后端拉杆经橡胶缓冲器与车钩尾座连接,钩尾座连接拉杆和车体底架。
压溃管双层或多层薄壁结构为本发明主要发明内容和创新点,其中压溃管内层为金属薄壁结构,所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碳钢等,压溃管外层为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结构。铝合金/碳纤维双层薄壁结构是由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与铝合金圆管外表面相结合所组成,为了提升铝合金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效果,在铝合金圆管与碳纤维预浸料之间加入一层环氧树脂。
传统压溃管一般为单层金属薄壁结构,主要利用金属薄壁结构的鼓胀变形吸能,其在受到碰撞时的冲击载荷波动较大,被保护的车体结构所受冲击载荷不稳定,且能量吸收不均匀,单位体积内吸收的能量较小。
所述压溃管的外层薄壁结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吸能较高、冲击载荷平稳、质量小等优点,在承受相同碰撞冲击时,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的冲击载荷比金属薄壁结构的更快到达峰值载荷,但单一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结构件容易产生显微缺陷,受剧烈碰撞冲击后易破碎,丧失持续吸能能力。本发明所述的双层薄壁结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内层金属薄壁结构的约束下,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的局部失效并不影响其他部位继续吸能,可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的持续稳定吸能,大幅增加整套吸能装置的吸能量。
所述碳纤维薄壁结构沿铝合金圆管外壁每次缠入两层(0°/90°和±45°)预浸料,两层纤维起始缠绕位置错开一定距离,保证纤维布交叉铺层,以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由此,本发明的核心是针对带鼓胀压溃式车钩缓冲吸能装置提供一种压溃管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将传统的单层金属薄壁结构压溃管替换成双层薄壁结构(金属薄壁+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压溃管,增加其在碰撞过程中的吸能量,减轻碰撞造成的瞬时冲击危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对鼓胀式压溃管结构,其薄壁结构为主要吸能部件。传统的单层金属薄壁结构受冲击时到达峰值载荷的时间长,载荷波动大,在碰撞压溃过程中的总吸能量较低,且载荷波动大产生的异常高冲击载荷易对司机室和车体结构造成损伤,威胁司乘人员安全。
对于具有双层薄壁结构(金属薄壁+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的压溃管,因双层薄壁结构受冲击时到达峰值载荷的时间短、载荷波动小、吸能稳定,在碰撞压溃过程中的总吸能量较单层薄壁结构压溃管有较大提高,一般可提升10%以上,且有效避免了异常高冲击载荷的出现,保障了司乘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特点,下面将对本发明所述的双层薄壁结构(金属薄壁+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压溃管示意图和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
图1为本发明所述车钩缓冲吸能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双层薄壁结构(金属薄壁+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压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单层薄壁结构和铝合金/碳纤维双层薄壁结构在碰撞过程中的冲击载荷-位移曲线示意图。
在图中
1-牵引杆;2-涨块;3-压溃管内层;4-压溃管外层;5-拉杆;6-触发指示销;7-车钩钩头;8-车钩尾座;9-车体底架;10-导向杆;11-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1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车钩缓冲吸能装置,该缓冲吸能装置主要包括车钩钩头7、压溃管结构、固定于车体底架9上的车钩尾座8。图2为本发明双层薄壁压溃管结构的示意图,该压溃管结构包括牵引杆1、涨块2、压溃管内层3、压溃管外层4、拉杆5、触发指示销6。压溃管结构中的牵引杆1通过卡环连接件与车钩钩头7相连,压溃管结构中的拉杆5通过卡环连接件与车钩尾座8相连。所述拉杆5与牵引杆1之间通过导向杆10相连,在导向杆10外套设有压溃管,压溃管的一端与所述拉杆5的一个端面抵接,压溃管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涨块2抵接的斜面环;所述导向杆10靠近拉杆5的端部具有支撑台11,该支撑台11的外周面与压溃管内壁面贴合。以下将详细介绍各结构在碰撞发生时的具体作用方式。
轨道交通车辆车钩处发生纵向碰撞时,在撞击力的作用下,压溃管双层薄壁结构承受涨块挤压,发生鼓胀变形,吸收碰撞能量。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其包括上述车钩缓冲吸能装置,牵引杆1通过卡环连接件与车钩钩头相连,碰撞发生时与车钩钩头一起向后运动。涨块2嵌入牵引杆顶端,碰撞发生时涨块2随牵引杆1一起向后运动,对压溃管双层薄壁结构进行挤压,使其鼓胀。触发指示销6安装在牵引杆近顶端的涨块2旁边,属于压溃管压溃触发判断的指示销。当触发指示销6触发时,指示销被剪断。拉杆5一端通过卡环连接件与车钩尾座相连,并固定于车体底架上。另一端与压溃管双层薄壁结构相接触,限制压溃管双层薄壁结构的纵向移动。压溃管内层3优选为金属材质薄壁结构,碰撞发生时,压溃管内层3与涨块2直接接触,在引导曲面的作用下,涨块2对压溃管内层3的内壁造成沿径向往外的压力,使压溃管内层3发生鼓胀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压溃管外层4优选为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结构,其与压溃管内层3通过粘接工艺连接为一体。
碰撞发生时,压溃管内层3率先发生鼓胀变形,随后带动压溃管外层4向外扩张。在此过程中,压溃管内层3发生局部压溃失效的同时,压溃管外层4碳纤维薄壁结构发生局部破碎。因双层薄壁结构的存在,压溃管内层3与压溃管外层4之间相互限制,保证了整个剩余压溃结构的完整性,缓解了剩余金属薄壁结构的剧烈变形,也避免了剩余碳纤维薄壁结构的快速破碎,提升了剩余吸能结构的完整性,减轻了冲击载荷波动,增加了碰撞吸能量。
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压溃管结构,在碰撞过程中,结构吸收的总能量用W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29218210000071
其中,F表示冲击载荷,x表示压溃位移,d表示压溃过程总位移。可以看出,压溃管在压溃过程的总吸能量为冲击载荷-位移曲线与横坐标所围成的面积,冲击载荷达到峰值载荷的速度越快,总吸能量越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单层薄壁结构和铝合金/碳纤维双层薄壁结构在碰撞过程中的冲击载荷-位移曲线示意图。请参阅图3,铝合金/碳纤维双层薄壁结构对碰撞冲击的响应快于铝合金单层薄壁结构,即总吸能量更大。一般而言,在正常压溃状态下,铝合金/碳纤维双层薄壁结构的总吸能量可比铝合金单层薄壁结构的总吸能量提升10%以上。同时,铝合金单层薄壁结构的冲击载荷波动比铝合金/碳纤维双层薄壁结构的更加剧烈,在相同司机室和车体结构的情况下,冲击载荷剧烈波动所产生的异常高冲击载荷会增加司机室和车体结构的损伤概率,威胁司乘人员安全。而铝合金/碳纤维双层薄壁结构的压溃管,具有稳定的冲击载荷,可避免上述情况。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使整个车钩缓冲吸能装置的碰撞吸能量最大化,降低对车体结构的损伤,同时提升压溃设备的载荷反馈速率,可优化设计压溃管内层3和压溃管外层4的厚度,使其达到最佳匹配值。例如所述金属管的厚度为2-7.5mm,所述碳纤维管的厚度范围为2-15mm。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压溃管薄壁层数(如两层以上),调整压溃管薄壁厚度和铝合金/碳纤维薄壁结构顺序(如内层碳纤维薄壁结构,外层铝合金薄壁结构),开展的压溃管结构设计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鼓胀压溃式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在车钩钩头(7)上的牵引杆(1),用于连接在车钩尾座(8)上的拉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与牵引杆(1)之间通过导向杆(10)相连,所述牵引杆(1)朝向车钩尾座(8)的一端装有涨块(2);
在导向杆(10)外套设有压溃管,所述压溃管包括套设的两层或多层薄壁圆管,各层薄壁圆管为碳纤维管或金属管,且相邻两层薄壁圆管的材质不同,所述薄壁是指圆管壁厚不超过20mm;
所述压溃管的一端与所述拉杆(5)的一个端面抵接,压溃管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涨块(2)抵接的斜面环,使得涨块(2)挤压压溃管时压溃管径向鼓胀;
所述导向杆(10)靠近拉杆(5)的端部具有支撑台(11),该支撑台(11)的外周面与压溃管内壁面贴合;
所述牵引杆(1)与涨块(2)之间设有触发指示销(6),该触发指示销(6)设置在牵引杆(1)的外壁面上,且指示销(6)的外端相对涨块(2)的外壁面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鼓胀压溃式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溃管有两层,其中压溃管内层(3)为金属管,压溃管外层(4)为碳纤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鼓胀压溃式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为铝合金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鼓胀压溃式 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的厚度为2-7.5mm,所述碳纤维管的厚度范围为2-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鼓胀压溃式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薄壁圆管之间设有环氧树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鼓胀压溃式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0)的一端伸入所述牵引杆(1)内并通过卡环连接件固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鼓胀压溃式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一端通过卡环连接件或橡胶缓冲器与车钩尾座(8)固定相连,所述车钩尾座(8)固定于车体底架(9)上。
CN202010806239.3A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 Active CN111891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6239.3A CN111891169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
EP21855323.8A EP4190668A1 (en) 2020-08-12 2021-07-16 Deformable tube, coupler cushioning energy-absorption device for rail transit vehicle, and rail vehicle
PCT/CN2021/106766 WO2022033270A1 (zh) 2020-08-12 2021-07-16 压溃管及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6239.3A CN111891169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1169A CN111891169A (zh) 2020-11-06
CN111891169B true CN111891169B (zh) 2022-02-11

Family

ID=7322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6239.3A Active CN111891169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90668A1 (zh)
CN (1) CN111891169B (zh)
WO (1) WO20220332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1169B (zh) * 2020-08-12 2022-02-1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17473B4 (de) * 1997-04-25 2006-01-12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Energieabsorberelement
DE50008207D1 (de) * 1999-09-08 2004-11-18 Schwab Verkehrstechnik Ag Scha Puffer für Schienenfahrzeuge
KR100916598B1 (ko) * 2007-12-06 2009-09-11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철도차량용 티어링 튜브완충기
CN201283874Y (zh) * 2008-06-13 2009-08-05 德尔纳车钩公司 火车车钩中的碰撞保护装置
CN201329871Y (zh) * 2008-11-27 2009-10-21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扩张式压溃装置
JP5307104B2 (ja) * 2010-10-14 2013-10-02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連結装置
CN202264797U (zh) * 2011-08-25 2012-06-06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扩张式吸能装置
PL2949539T6 (pl) * 2014-05-28 2021-06-14 Dellner Couplers Ab Urządzenie rozpraszające energię i urządzenie łączące zawierające takie urządzenie rozpraszające energię
CN105172827B (zh) * 2015-08-27 2018-01-30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具有限位装置的车钩后置式压溃管
CN105151075B (zh) * 2015-09-30 2018-03-20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能装置及具有该吸能装置的轨道车辆
DE102016215201A1 (de) * 2016-08-16 2018-02-22 Voith Patent Gmbh Verformungsrohr für eine Kupplung, insbesondere Zugkupplung, und Zugkupplung
CN206255018U (zh) * 2016-11-22 2017-06-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防爬吸能装置
KR101941602B1 (ko) * 2016-12-30 2019-01-24 주식회사 케이오비에이 거동한계가 향상된 액티베이팅 밸브가 구비된 유압버퍼
CN106884919B (zh) * 2017-03-02 2023-04-07 华侨大学 一种嵌入式多级高效吸能装置
CN207029193U (zh) * 2017-07-19 2018-02-23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力可变的胀管式防爬器
CN108297892B (zh) 2017-12-29 2020-03-13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碰撞吸能系统及轨道列车
CN110539773B (zh) * 2018-06-25 2020-12-25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碰撞界面吸能装置及轨道列车
CN208515593U (zh) * 2018-07-10 2019-02-19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车头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10126529U (zh) * 2019-02-26 2020-03-06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车体碰撞吸能装置
CN110979384A (zh) * 2019-12-24 2020-04-10 中南大学 一种动车组用压溃管抗弯装置
CN111232010A (zh) * 2020-01-23 2020-06-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梯度强度缓冲吸能装置
CN111267894A (zh) * 2020-03-16 2020-06-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组合式吸能器
CN111267890A (zh) 2020-04-01 2020-06-12 镇江市星翌交通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复合扶手
CN212407410U (zh) * 2020-04-20 2021-01-26 中南大学 一种多层级的吸能管
CN111891169B (zh) * 2020-08-12 2022-02-1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90668A1 (en) 2023-06-07
CN111891169A (zh) 2020-11-06
WO2022033270A1 (zh) 2022-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6463B (zh) 蜂窝吸能装置
CN112389487B (zh) 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
CN109050569B (zh) 一种轨道车辆多级吸能装置
CN111891169B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
CN112158159A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CN110550063B (zh) 一种多级缓冲吸能装置
CN110539773B (zh) 一种碰撞界面吸能装置及轨道列车
CN205113352U (zh) 一种缓冲吸能管
CN210971086U (zh) 一种轨道车辆吸能防爬装置
CN106740621B (zh) 一种汽车吸能装置
CN105172827A (zh) 具有限位装置的车钩后置式压溃管
CN204821430U (zh) 一种五级渐进式气液固耦合碰撞吸能装置
CN207902444U (zh) 蜂窝吸能装置
CN111071281A (zh) 一种轨道车辆防爬吸能装置
CN208855573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N113665517B (zh) 一种使用梯度泡沫铝的汽车保险杠
CN212709293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保险杠横梁
CN107972613B (zh) 一种分级溃缩的高效吸能装置
CN201357839Y (zh) 一种电力机车用变形单元
CN211417184U (zh) 一种客车前部吸能装置
CN207000386U (zh) 一种多功能的用于大型货车尾部防撞击的装置
CN214929738U (zh)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CN218463657U (zh) 一种稳定的列车防爬吸能装置
KR101002757B1 (ko) 철도차량용 충격흡수장치
CN220884306U (zh) 一种卡车防追尾泡沫铝防护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