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2444U - 蜂窝吸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蜂窝吸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2444U
CN207902444U CN201820150713.XU CN201820150713U CN207902444U CN 207902444 U CN207902444 U CN 207902444U CN 201820150713 U CN201820150713 U CN 201820150713U CN 207902444 U CN207902444 U CN 207902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ipe
honeycomb
absorbing device
shell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07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保君
黄科
褚凌慧
曹杨军
刘洪涛
唐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 H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Qian H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 H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Qian H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8201507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2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2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2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被动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蜂窝吸能装置,包括用于抵御车辆撞击的壳体,填充于壳体内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撞击能量的蜂窝元件,以及可压缩穿设于蜂窝元件中的用于引导蜂窝元件叠缩的导向管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被压缩的导向管组作为蜂窝吸能装置的导向结构,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导向管组的长度因被挤压而缩短,无需在蜂窝吸能装置的后侧预留相当于导向管组初始长度的后退距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发生碰撞时,蜂窝吸能装置中导向管的后退行程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安装蜂窝吸能装置所需的体积,提高了车辆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蜂窝吸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被动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蜂窝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首尾两端安装蜂窝吸能装置,被视为交通工具,特别是轨道交通工具被动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传统的蜂窝吸能装置一般是采用金属薄片制成的外壳将蜂窝结构包裹起来,以此起到支撑和定型的作用;但是,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金属薄片制成的外壳容易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对内部的蜂窝结构产生破坏,导致蜂窝结构在其纵向延伸的方向上不能正常压缩,而且为了引导蜂窝结构沿纵向叠缩变形,一般在蜂窝结构内部设置有导向管,导向管的长度跟蜂窝的长度一致,导向管后退的空间即为蜂窝吸能装置的吸能行程,这样车辆的首尾两端必须预留二倍于蜂窝吸能装置长度的安装空间,导致蜂窝吸能装置占用空间过大,影响车辆内部空间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吸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发生碰撞时,蜂窝吸能装置中导向管的后退行程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蜂窝吸能装置,包括用于抵御车辆撞击的壳体,填充于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吸收所述车辆的撞击能量的蜂窝元件,以及可压缩穿设于所述蜂窝元件中的用于引导所述蜂窝元件叠缩的导向管组。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组包括第一导向管及与所述第一导向管套接的第二导向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组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上的销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管的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导向管的管壁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均为直柱体,且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同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沿其轴线螺旋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壳体的外壁向所述壳体的内壁凹陷并伸入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碳纤维件或玻璃钢件。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壳壁厚度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吸能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车辆和所述壳体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壳体的一端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吸能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壳体的相异于所述安装座所在端的一端的防爬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可被压缩的导向管组作为蜂窝吸能装置的导向结构,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导向管组的长度因被挤压而缩短,无需在蜂窝吸能装置的后侧预留相当于导向管组初始长度的后退距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发生碰撞时,蜂窝吸能装置中导向管的后退行程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安装蜂窝吸能装置所需的体积,提高了车辆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中导向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中壳体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蜂窝吸能装置、11—壳体、12—蜂窝元件、13—导向组、110—凹槽、130—销钉、131—第一导向管、132—第二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进行说明。该蜂窝吸能装置1包括壳体11、蜂窝元件12以及导向管组13,其中,壳体11包裹在蜂窝元件12的外周,用于抵御车辆的撞击,蜂窝元件12填充在壳体11内,用于吸收车辆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导向管组13可压缩穿设在蜂窝元件12中,用于引导蜂窝元件12叠缩,即车辆发生碰撞时,蜂窝元件12可沿导向管组13延伸的方向叠缩。可以理解的是:蜂窝元件12由沿导向管组13的轴线延伸的多个管状的金属柱焊接组成,该金属柱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六边形或圆形,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金属柱的截面形状还可为其它形状,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1,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可被压缩的导向管组13作为蜂窝吸能装置1的导向结构,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导向管组13的长度因被挤压而缩短,无需在蜂窝吸能装置1的后侧预留相当于导向管组13初始长度的后退距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发生碰撞时,蜂窝吸能装置中导向管的后退行程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安装蜂窝吸能装置所需的体积,提高了车辆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导向管组13包括第一导向管131和第二导向管132,其中,第一导向管131与第二导向管132套接。具体地,第一导向管131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缩进第二导向管132内,第二导向管13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导向管131的长度。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第一导向管131在冲击力的作用下逐步缩进第二导向管132内,直至第一导向管131完全缩进第二导向管132内,此时,若上述蜂窝元件12仍无法完全吸收碰撞所产生的能量,则第二导向管132在冲击力的作用下逐步缩进车辆内部,直至碰撞所产生的能量完全被吸收,可见,在车辆内部只需预留第二导向管132后退的空间。如此,二级导向管既起到对蜂窝元件12的导向作用,又能有效地减小导向管后退的距离。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导向管组13还包括销钉130,该销钉130穿设在上述第一导向管131和上述第二导向管132上。具体地,在第一导向管131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未图示),同时,在第二导向管132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未图示),第一导向管131通过销钉130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导向管132卡接,此处,销钉130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如此,只有施加在第一导向管131上的冲击力大于销钉130所能承受的剪切力时,第一导向管131才会朝第二导向管132的内部缩进,从而提升了蜂窝吸能装置1抵御碰撞的能力,并且如果冲击力不足以使导向管组13发生变形,经受碰撞后,只需更换销钉130即可,便于导向管组13的维修,提高了蜂窝吸能装置1的维修效率,降低了蜂窝吸能装置1的维养成本。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第二导向管132的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一导向管131的管壁厚度。如此,第二导向管132能够为上述蜂窝元件12和第一导向管131提供足够的支持强度,避免出现第二导向管132先于第一导向管131发生变形甚至断裂的情况,提高了导向管组13导向的可靠性。
优选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壳体11、第一导向管131和第二导向管132均为直柱体,并且壳体11、第一导向管131和第二导向管132同轴。如此,保证在蜂窝吸能装置1受到纵向撞击,即第一导向管131的相异于第二导向管132的一端面先受到撞击时,能承受更大的纵向载荷,其径向承受的冲击力更加均匀,从而提升了蜂窝吸能装置1抵御碰撞的能力。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壳体11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110,该凹槽110沿壳体11的轴线螺旋延伸,并且自壳体11的外壁向壳体11的内壁凹陷并伸入壳体11内。具体地,壳体11采用滚压成型方法制成,相比传统的金属薄片焊接成型方法,减小了焊缝处的应力值,对上述蜂窝元件12的密封效果更好,并且可以降低壳体11的厚度,进而降低了蜂窝吸能装置1整体的重量;同时,当蜂窝吸能装置1受到纵向撞击时,螺旋状延伸的凹槽110可诱导壳体11以螺旋式趋势平稳压缩,使得壳体11保持良好的变形形态,降低了壳体11变形过程中入侵蜂窝元件12内并且导致蜂窝元件12遭受破坏的可能性,保证了蜂窝吸能装置1在纵向方向上正常压缩,提高了蜂窝吸能装置1对车辆防护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壳体11为碳纤维件或玻璃钢件,即壳体11由碳纤维材料或玻璃钢材料制成。碳纤维具有外柔内刚的特性,其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和铝相当,并且碳纤维具有耐腐蚀性,而玻璃钢即纤维强化塑料,具有质轻而硬、不导电、机械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壳体11不存在腐蚀生锈的问题。当蜂窝吸能装置1受到纵向撞击时,壳体11是依靠碳纤维材料或玻璃钢材料的脆性断裂等多种微观损伤实现缓冲撞击,相比传统的由铝箔片制成的外壳,壳体11能多吸收8-12%的撞击能量,并且重量降低44%。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壳体11还可由其它材料制成,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壳体11的壳壁厚度为1-5mm。如此,相比传统的由金属薄片制成的外壳,实现同样的吸能效果的情况下,壳体11可以做得更薄,大大地降低了蜂窝吸能装置1的重量。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蜂窝吸能装置1还包括安装座(未图示),该安装座用于连接车辆和壳体11。具体地,安装座与壳体11的一端紧固连接,并且安装座上开设有避让孔,该避让孔与上述导向管组13同轴,并且避让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二导向管132的外径,当车辆受到较大的撞击力时,导向管组13可穿过避让孔伸入车辆内部。如此,保证了蜂窝吸能装置1与车辆紧固连接,保障了蜂窝吸能装置1能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蜂窝吸能装置1还包括防爬齿(未图示),该防爬齿固定设置在壳体11的相异于安装座所在端的一端。更具体地说,蜂窝吸能装置1包括具有防爬齿的防护板,防爬齿开设在防护板的一侧面上,壳体11的一端与防护板的另一侧面紧固连接,并且防护板与蜂窝吸能装置1的轴线垂直,与安装座和车辆之间的接合面平行。如此,有效地防止车辆相互碰撞时发生骑爬的现象,提高了蜂窝吸能装置1对车辆防护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且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抵御车辆撞击的壳体,填充于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吸收所述车辆的撞击能量的蜂窝元件,以及可压缩穿设于所述蜂窝元件中的用于引导所述蜂窝元件叠缩的导向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组包括第一导向管及与所述第一导向管套接的第二导向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组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上的销钉。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管的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导向管的管壁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均为直柱体,且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同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沿其轴线螺旋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壳体的外壁向所述壳体的内壁凹陷并伸入所述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碳纤维件或玻璃钢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壳壁厚度为1-5mm。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吸能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车辆和所述壳体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壳体的一端紧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吸能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壳体的相异于所述安装座所在端的一端的防爬齿。
CN201820150713.XU 2018-01-29 2018-01-29 蜂窝吸能装置 Active CN207902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0713.XU CN207902444U (zh) 2018-01-29 2018-01-29 蜂窝吸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0713.XU CN207902444U (zh) 2018-01-29 2018-01-29 蜂窝吸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2444U true CN207902444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5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0713.XU Active CN207902444U (zh) 2018-01-29 2018-01-29 蜂窝吸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24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6463A (zh) * 2018-01-29 2018-06-12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蜂窝吸能装置
CN109436009A (zh) * 2018-10-24 2019-03-0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机车用变形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6463A (zh) * 2018-01-29 2018-06-12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蜂窝吸能装置
CN109436009A (zh) * 2018-10-24 2019-03-0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机车用变形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6463A (zh) 蜂窝吸能装置
CN201457275U (zh) 汽车正面防碰撞缓冲减震装置
CN204264163U (zh) 一种挤压式吸能装置
CN111002934B (zh) 一种可伸缩式逐级分层缓冲汽车保险杠
CN104590178A (zh) 一种汽车吸能盒
CN207902444U (zh) 蜂窝吸能装置
CN207345836U (zh) 一种分级式吸能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06427848A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外延蓄能装置
CN108340937A (zh) 复合材料防爬吸能装置
CN104786969B (zh) 一种碰撞被动安全装置及汽车
CN205113352U (zh) 一种缓冲吸能管
CN107380192B (zh) 一种耦合缩颈和胀裂变形的吸能装置
CN207466571U (zh) 缓冲防撞装置
CN206552049U (zh) 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防爬吸能装置
CN209324920U (zh) 破碎式吸能装置
CN201544894U (zh) 一种车身前保横梁吸能盒
CN207773073U (zh) 性能可调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WO2022033270A1 (zh) 压溃管及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轨道车辆
CN211417184U (zh) 一种客车前部吸能装置
CN209320952U (zh) 复合材料吸能装置
CN106740621A (zh) 一种汽车吸能装置
CN208439307U (zh) 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及汽车
CN105059309B (zh) 一种蜂窝芯外置的金属管‑蜂窝芯复合式防爬器
CN107972613A (zh) 一种分级溃缩的高效吸能装置
CN106184087B (zh) 一种汽车前保横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