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29738U -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29738U
CN214929738U CN202120794527.1U CN202120794527U CN214929738U CN 214929738 U CN214929738 U CN 214929738U CN 202120794527 U CN202120794527 U CN 202120794527U CN 214929738 U CN214929738 U CN 214929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rmation
branch pipe
buffer
pipe
pressur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945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
高晗
李辛
齐亚文
宿方宗
阳华平
谢想
孟繁彬
孙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RRC Brak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Qingdao SR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Qingdao SR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945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29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29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29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包括缓冲器壳体、缓冲器本体、变形管、加压件;缓冲器本体的一端滑动设置于缓冲器壳体内;变形管包括第一变形分管和第二变形分管,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变形分管的尺寸;缓冲器壳体的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一变形管内。加压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内,且加压件的外壁与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其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变形分管内;且加压件与所述缓冲器壳体相接。其中,在缓冲器本体受力且达到变形管的触发力时,缓冲器壳体能够推动加压件朝向第二变形分管处运动,使得变形管变形且吸收冲击能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缓冲压溃装置占用纵向空间较大而影响吸能能力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钩缓冲技术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背景技术
压溃管和缓冲器作为吸收冲击能量来保护车体和乘客安全的车端安全部件,广泛应用于轨道车辆钩缓装置中。其中,缓冲器主要用于吸收列车正常运行、连挂冲击等工况下车辆间的冲击能量,提升乘坐舒适性并保护车体;压溃管可在列车异常碰撞情况下发挥巨大缓冲吸能作用,保护车体设备和司乘人员的安全。
随着轨道交通车辆节能、高效、安全等理念的不断深入,钩缓装置的轻量化和高吸能要求越来越被重视。然而,现有技术中缓冲器和压溃管通常采用前后串行连接,这种结构占用了大量的纵向空间,从而不利于在有限的纵向空间下设计更大的吸能能力。由此,为了满足以上高吸能要求,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紧凑、兼具超强吸能能力的集成式缓冲压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压溃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缓冲压溃装置占用纵向空间较大而影响吸能能力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包括,
缓冲器壳体;
缓冲器本体,所述缓冲器本体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缓冲器壳体内;
变形管,所述变形管包括固定连接且相贯通的第一变形分管和第二变形分管,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的尺寸;所述缓冲器壳体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管内;
加压件,所述加压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内,且所述加压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内;且所述加压件与所述缓冲器壳体相接;
其中,在所述缓冲器本体受力且达到所述变形管的触发力时,所述缓冲器壳体能够推动所述加压件朝向所述第二变形分管处运动,使得所述变形管变形且吸收冲击能量。
优选的,所述加压件包括,
第一加压部,所述第一加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内,且所述第一加压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
第二加压部,所述第二加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且所述第二加压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且所述第二加压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加压部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变形分管包括并排且相贯通设置的,
导向连接管部,所述导向连接管部套设与所述缓冲器壳体的外部;
缓冲连接管部,所述缓冲连接管部为弧形结构,且其一端与所述导向连接管部相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相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压部设置于所述缓冲连接管部处,且所述第一加压部的外壁与所述缓冲连接管部的内壁滑动相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器壳体与所述第一加压部之间通过过渡配合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器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缘;
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限位凸缘的一侧且与所述限位凸缘相接,防止了所述缓冲器壳体在外力作用下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内脱出。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端螺母,且所述限位件套设于所述缓冲器壳体的一端,并与所述限位凸缘相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一种车钩,包括缓冲压溃装置,所述缓冲压溃装置为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压溃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缓冲压溃装置,通过将变形管设计为第一变形分管和第二变形分管,且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径大于第二变形分管的内径。同时,缓冲器壳体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内,且加压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内并与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同时,加压件的此端部与缓冲器壳体相接,其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变形分管内。由上可知,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处的加压件的外径尺寸大于设置于第二变形分管处的外径尺寸。
由此,在缓冲器本体受到压缩力时,缓冲器本体能够被往复压缩至缓冲器壳体内,从而达到重复吸收能量的效果。当外力达到变形管的触发力时,即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缓冲器壳体推动加压件朝向第二变形分管处移动,由于加压件位于第一变形分管处的外径尺寸大于位于第二变形分管处的外径尺寸,所以当位于第一变形分管处的加压件端部移动至第二变形分管处时,第二变形分管被扩张,从而能够达到吸收压缩冲击能量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缓冲压溃装置的吸能能力,有效的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由此,本申请通过设置缓冲器本体、变形管、缓冲器壳体、加压件,使其构成集成式的缓冲压溃装置;且缓冲器壳体充当了变形管的加压管,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加压管结构,有效的缩短了车钩的长度。由此,在吸收相同能量的前提下,本申请中的缓冲压溃装置所占用的纵向空间明显小于现有技术中的串联式缓冲压溃装置。同时,在相同的纵向空间下,本申请中的变形管和缓冲器壳体能够设计为更长的结构,从而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缓冲压溃装置占用纵向空间较大而影响吸能能力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缓冲压溃装置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缓冲压溃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缓冲压溃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
图4为本实施例中缓冲压溃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
以上各图中:1、缓冲器本体;2、缓冲器壳体;21、限位凸缘;3、变形管;31、第一变形分管;311、导向连接管部;312、缓冲连接管部;32、第二变形分管;4、加压件;41、卡接部;5、限位件;6、车钩连挂系统;7、安装吊挂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时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简介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缓冲压溃装置占用纵向空间较大而影响吸能能力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缓冲压溃装置,通过将变形管设计为第一变形分管和第二变形分管,且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径大于第二变形分管的内径。同时,缓冲器壳体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内,且加压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内并与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同时,加压件的此端部与缓冲器壳体相接,其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变形分管内。由上可知,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处的加压件的外径尺寸大于设置于第二变形分管处的外径尺寸。
由此,在缓冲器本体受到压缩力时,缓冲器本体能够被往复压缩至缓冲器壳体内,从而达到重复吸收能量的效果。当外力达到变形管的触发力时,即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缓冲器壳体推动加压件朝向第二变形分管处移动,由于加压件位于第一变形分管处的外径尺寸大于位于第二变形分管处的外径尺寸,所以当位于第一变形分管处的加压件端部移动至第二变形分管处时,第二变形分管被扩张,从而能够达到吸收压缩冲击能量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缓冲压溃装置的吸能能力,有效的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由此,本申请通过设置缓冲器本体、变形管、缓冲器壳体、加压件,使其构成集成式的缓冲压溃装置;且缓冲器壳体充当了变形管的加压管,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加压管,有效的缩短了车钩的长度。由此,在吸收相同能量的前提下,本申请中的缓冲压溃装置所占用的纵向空间明显小于现有技术中的串联式缓冲压溃装置。同时,在相同的纵向空间下,本申请中的变形管和缓冲器壳体能够设计为更长的结构,从而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缓冲压溃装置占用纵向空间较大而影响吸能能力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包括,
缓冲器壳体2;
缓冲器本体1,所述缓冲器本体1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缓冲器壳体2内;
变形管3,所述变形管3包括第一变形分管31和第二变形分管32,所述第一变形分管31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32的尺寸;所述缓冲器壳体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管3内;
加压件4,所述加压件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31内,且所述加压件4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31的内壁滑动相接,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32内;且所述加压件4与所述缓冲器壳体2相接;
其中,在所述缓冲器本体1受力且达到所述变形管3的触发力时,所述缓冲器能够推动所述加压件4朝向所述第二变形分管32处运动,使得所述变形管3变形且吸收冲击能量。
如图1所示,缓冲压溃装置安装于钩缓装置的车钩连挂系统6和安装吊挂系统7之间。具体地,缓冲压溃装置包括缓冲器壳体2、缓冲器本体1、变形管3、加压件4。
缓冲器本体1设置于所述缓冲器壳体2内,且能够沿着缓冲器壳体2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吸收纵向压缩或拉伸的冲击能量。具体地说,当缓冲器本体1受到压缩力,缓冲器本体1被压缩至缓冲器壳体2内一定的行程,由此能够吸收压缩冲击的能量。当缓冲器本体1被拉伸时,在此拉伸过程中,缓冲压溃装置能够吸收拉伸的冲击能量。进而,由于缓冲器本体1能够能够在缓冲器壳体2内往复运动,继而能够重复吸收压缩时的冲击能量,从而达到了重复吸收压缩冲击能量的目的。
如图2和图4所示,缓冲器壳体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31内。本实施例中,缓冲器壳体2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缘21,且此限位凸缘21设置于缓冲器壳体2靠近所述第二变形分管32的端部。
如图3所示,变形管3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变形分管31和第二变形分管32,且第一变形分管31与第二变形分管32的轴线相重合,第一变形分管31与第二变形分管32相互贯通。本实施例中,第一变形分管31与第二变形分管32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且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变形分管31与第二变形分管32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进一步,第一变形分管31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变形分管32的内径尺寸,缓冲器壳体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31内。本实施例中,缓冲器壳体2的内壁与第一变形分管31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且缓冲器壳体2端部的限位凸缘21与第一变形分管31的外壁相接,通过设置此结构使得缓冲器壳体2能够更加稳定的在第一变形分管31内滑动。进一步,第一变形分管31包括导向连接管部311和缓冲连接管部312,导向连接管部311套设于缓冲器壳体2的外部,缓冲连接管部312为弧形结构,其一端与导向连接管部311相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变形分管32部相接。设置此结构,使得第一变形分管31部与第二变形分管32部之间能够通过弧形进行过渡连接,从而能够更加便于加压件4由第一变形分管31处滑动至第二变形分管32处,由此能够有效的进行吸能。
进一步,为了防止缓冲器壳体2在变形管3内脱出,第一变形分管31内还设置有限位件5。具体地说,限位件5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31的端部的内壁上,且限位件5位于限位凸缘21的一侧并与限位凸缘21相接。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优选为端螺母,且限位件5套设于缓冲器壳体2的一端并与限位凸缘21相接。进一步,限位件5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变形分管3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从而使得限位件5与第一变形分管31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由此,通过限位件5与限位凸缘21之间的配合,防止了缓冲器壳体2在受到拉力时,从第一变形管3内脱出,从而使得缓冲器壳体2能够稳定的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31内。本实施例中,限位凸缘21与缓冲器壳体2可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当其采用分体结构时,可与缓冲器壳体2之间选用螺纹连接的方式。通过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使得限位件5的安装更加便利,同时还能够防止缓冲器壳体2的转动。
加压件4包括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加压部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31处,且第一加压部的外壁与第一变形分管31的内壁滑动相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压部设置于缓冲连接管部312处,且第一加压部的外壁与缓冲连接管部312的内壁滑动相接。第一加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部41,通过此连接部4与缓冲器壳体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缓冲器壳体2与第一加压部之间通过过渡配合相连接。
第二加压部设置于第二变形分管32处,且第二加压部的外壁与第二变形分管32的内壁滑动相接,第二加压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加压部的外径。由于第一加压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加压部的外径,且第二加压部的外壁与第二变形分管32的内壁相接,由此可知,第一加压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变形分管32的内径。从而,当第一加压部被压缩至第二变形分管32处时,第二变形分管32被扩张,进而达到吸能的效果。
进一步,加压件4与缓冲器壳体2也可为一体结构,且通过热处理的方式使其性能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将变形管3设计为第一变形分管31和第二变形分管32,且两个分管的内径尺寸不同,同时将缓冲器壳体2与第一变形分管31相接,加压件4与缓冲器壳体2相连接,且加压件4的一端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变形分管32的内径尺寸。由此,当缓冲器本体1受到压缩力,缓冲器本体1被压缩至缓冲器壳体2内一定的行程,由此能够吸收压缩冲击的能量。当缓冲器本体1被拉伸时,在此拉伸过程中,缓冲压溃装置能够吸收拉伸的冲击能量。进而,由于缓冲器本体1能够能够在缓冲器壳体2内往复运动,继而能够重复吸收压缩时的冲击能量,从而达到了重复吸收压缩冲击能量的目的。当外力达到变形管3的触发力时,缓冲器壳体2推动加压件4朝向第二变形分管32处移动,由于第一加压部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加压部的外径尺寸,所以当第一加压部移动至第二变形分管32处时,第二变形分管32被扩张,从而进一步达到吸收压缩冲击能量的效果。由此,通过设置缓冲器本体1、变形管3、缓冲器壳体2、加压件4,使其构成集成式的缓冲压溃装置。从而,在吸收相同能量的前提下,本申请中的缓冲压溃装置所占用的纵向空间明显小于现有技术中的串联式缓冲压溃装置。同时,在相同的纵向空间下,本申请中的变形管3和缓冲器壳体2能够设计为更长的结构,从而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缓冲压溃装置占用纵向空间较大而影响吸能能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钩,其包括缓冲压溃装置,所述缓冲压溃装置为以上所述的缓冲压溃装置。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下面以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就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集成式缓冲压溃装置受到压缩力时,缓冲器本体1能够被压缩至缓冲器壳体2内一定行程,且此过程能够重复进行,从而能够实现重复吸收压缩冲击的能量。当车辆发生碰撞且缓冲器本体1所受最大力达到变形管3的触发力时,缓冲器本体1推动缓冲器壳体2,使得缓冲器壳体2推动加压件4朝向第二变形分管32处移动,由于第一加压部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加压部的外径尺寸,所以当第一加压部移动至第二变形分管32处时,第二变形分管32被扩张,进而实现吸能效果;当加压锥行走到第二变形分管32的底部时,吸能结束。由此,通过设置此结构能够进一步达到吸收压缩冲击能量的效果,且在此过程中,变形管3被损坏,即变形管3能够实现一次性吸能效果。综上所述,压缩力的传递方向为从缓冲器本体1传递到缓冲器壳体2,缓冲器壳体2将压缩力传递到加压锥上,加压锥将压缩力传递到变形管3。
集成式缓冲压溃装置受到拉伸力时,缓冲器本体1伸出缓冲器壳体2外一定行程,且此过程能够重复进行,从而能够实现重复吸收拉伸冲击能量。拉伸力的传递方向为从缓冲器本体1传递到缓冲器壳体2,缓冲器壳体2将拉力传递到限位件5,限位件5通过螺纹将力传递到变形管3上。
由此,本申请通过设置缓冲器本体1、变形管3、缓冲器壳体2、加压件4,使其构成集成式的缓冲压溃装置;且缓冲器壳体2变形管3的加压管,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加压管,有效的缩短了车钩的长度,且节省了编组列车的纵向空间,并且减轻了重量。并且,通过采用以上结构,使得集成式缓冲压溃装置既能够实现重复性吸收压缩冲击的能量,也能够实现一次性吸收压缩冲击的能量;同时还能够实现现重复吸收拉伸冲击的能量。由此,在吸收相同能量的前提下,本申请中的缓冲压溃装置所占用的纵向空间明显小于现有技术中的串联式缓冲压溃装置。同时,在相同的纵向空间下,本申请中的变形管3和缓冲器壳体2能够设计为更长的结构,从而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缓冲压溃装置占用纵向空间较大而影响吸能能力的技术问题。

Claims (9)

1.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器壳体;
缓冲器本体,所述缓冲器本体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缓冲器壳体内;
变形管,所述变形管包括固定连接且相贯通的第一变形分管和第二变形分管,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的尺寸;所述缓冲器壳体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管内;
加压件,所述加压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内,且所述加压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内;且所述加压件与所述缓冲器壳体相接;
其中,在所述缓冲器本体受力且达到所述变形管的触发力时,所述缓冲器壳体能够推动所述加压件朝向所述第二变形分管处运动,使得所述变形管变形且吸收冲击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压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件包括,
第一加压部,所述第一加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内,且所述第一加压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
第二加压部,所述第二加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且所述第二加压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且所述第二加压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加压部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压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包括并排且相贯通设置的,
导向连接管部,所述导向连接管部套设与所述缓冲器壳体的外部;
缓冲连接管部,所述缓冲连接管部为弧形结构,且其一端与所述导向连接管部相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压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压部设置于所述缓冲连接管部处,且所述第一加压部的外壁与所述缓冲连接管部的内壁滑动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压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壳体与所述第一加压部之间通过过渡配合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压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器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缘;
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限位凸缘的一侧且与所述限位凸缘相接,防止了所述缓冲器壳体在外力作用下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内脱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压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端螺母,且所述限位件套设于所述缓冲器壳体的一端,并与所述限位凸缘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压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9.一种车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压溃装置,所述缓冲压溃装置为以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压溃装置。
CN202120794527.1U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Active CN214929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4527.1U CN21492973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4527.1U CN21492973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29738U true CN214929738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4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94527.1U Active CN21492973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29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45784B1 (en) A buffer
US20120031299A1 (en) Energy-Absorb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A Shock Absorber For A Track-Guided Vehicle
EP2851260B1 (en) A coupler
JP5946958B2 (ja) 過負荷防止機能を有する前方設置式懸架システム
CN103507823B (zh) 牵引缓冲装置
CN201329871Y (zh) 扩张式压溃装置
CN203637622U (zh) 吸能式汽车座椅
CN112389487B (zh) 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
CN108297892B (zh)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碰撞吸能系统及轨道列车
CN103818402A (zh) 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
CN102602351A (zh) 带有多级缓冲装置的汽车保险杠
CN110539773B (zh) 一种碰撞界面吸能装置及轨道列车
CN214929738U (zh)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CN208439214U (zh) 一种碰撞吸能汽车保险杠
CN213083094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
CN105172827A (zh) 具有限位装置的车钩后置式压溃管
CN201544901U (zh) 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CN210027437U (zh) 多级侧缓冲装置
CN214929739U (zh) 一种集成式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CN103010250A (zh) 集成式缓冲压溃装置
WO2022033270A1 (zh) 压溃管及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轨道车辆
CN113335335B (zh) 轨道车辆缓冲装置及车钩缓冲系统
KR101143078B1 (ko) 복수의 충돌에너지 흡수단계를 갖는 차량의 충돌에너지 흡수장치
CN102745225B (zh) 安全转向管柱结构
CN212447589U (zh) 一种集成式车钩吸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31, Ruichang Road, North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RRC Brake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31, Ruichang Road, North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SR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