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44901U - 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544901U CN201544901U CN2009202763543U CN200920276354U CN201544901U CN 201544901 U CN201544901 U CN 201544901U CN 2009202763543 U CN2009202763543 U CN 2009202763543U CN 200920276354 U CN200920276354 U CN 200920276354U CN 201544901 U CN201544901 U CN 2015449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neumatic cylinder
- automobile
- cylinder pressure
- piston type
- pneuma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汽车保险杠碰撞吸能装置存在吸收碰撞能量效果不好,只能一次性使用,而不能重复使用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气压单向阀、活塞式气压缸、气动安全阀、辅助气室及连接气管;气缸设置在汽车底盘与保险杠之间;气压单向阀出气端与活塞式气缸的进气孔连接,气压单向阀进气端与辅助气室连接;气动安全阀与活塞式气缸的出气孔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吸收碰撞能量效果好,碰撞后能够再次使用,可多次保护驾驶员及乘客安全,使汽车碰撞时汽车受损零部件减少,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优点,主要用于通过气压传动的方式吸收撞击能量的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汽车正面碰撞和尾部受到碰撞时,通过气压传动的方式吸收撞击能量的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汽车在给人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灾难,我国每年因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很多。现在有些汽车保险杠增加了碰撞吸能装置,但是这些带吸能装置的保险杠吸收碰撞能量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只能是一次性的,受到很小的碰撞力时,吸能装置就发生变形,不能再次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使汽车发生碰撞时保险杠的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提高,并且在发生碰撞后可以再次使用的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压单向阀、活塞式气压缸、气动安全阀、辅助气室及连接气管;其中,活塞式气压缸设置在底盘车架前、后与保险杠之间,且活塞式气压缸的活塞与保险杠正对;气压单向阀出气端与活塞式气压缸进气孔连接,气压单向阀进气端与辅助气室连接;气动安全阀与活塞式气压缸出气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活塞式气压缸的活塞顶端安装了橡胶缓冲块。
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底盘与保险杠之间设有由气压单向阀、活塞式气压缸、气动安全阀及连接气管构成的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可使从汽车发动机的空压机出来的气体经过辅助气室、气压单向阀把气体送到活塞式气压缸中,活塞式气压缸内的气压逐渐增加推动活塞式气压缸的活塞向前移动,当活塞式气压缸的活塞处于极限位置,活塞式气压缸活塞前端的橡胶缓冲块与汽车的保险杠接触,活塞式气压缸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气压单项阀关闭。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保险杠把碰撞力传给活塞式气压缸的活塞,活塞式气压缸的活塞向后收缩使活塞式气压缸内的气压增大,气压安全阀在气压的作用下被迅速打开,使活塞式气压缸内的气体排出,保险杠随着活塞式气压缸的活塞缓慢的向后移动,这样就实现了吸收汽车碰撞的能量。在气动吸能装置的作用下碰撞力逐渐减小,活塞式气压缸内的气压也由大逐渐减小,最后碰撞力全部被气动吸能装置吸收。碰撞后把撞坏的保险杠移开,此时活塞式气压缸的活塞前端没有障碍物活塞式气压缸内的气压很小,气压单向阀在气压的作用下打开,气体再次进入活塞式气压缸,使活塞式气压缸内的气压增高,在气压的作用下,活塞式气压缸内的气压推动活塞式气压缸的活塞向前移动,最终回到初始位置,这样又能吸收汽车再次碰撞的能量。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活塞式气压缸的活塞端部设有橡胶缓冲块,这样可防止汽车碰撞能量很大时活塞式气压缸被撞坏,同时防止汽车在行走过程中的振动使保险杠与活塞式气压缸的活塞产生噪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吸收汽车碰撞能量的效果好,汽车碰撞后该吸能装置能够再次使用,可多次保护驾驶员及乘客安全,使汽车碰撞时汽车受损零部件减少,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通过气压传动的方式吸收撞击能量的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附图说明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气压单向阀4、活塞式气压缸3、气动安全阀6、橡胶缓冲块2及连接气管等零件组成。活塞式气压缸3设置在汽车底盘与保险杠1之间,且活塞式气压缸3的活塞与保险杠1正对,可吸收正面碰撞和尾部碰撞的能量。橡胶缓冲块2安装在活塞式气压缸3活塞的顶端,可防止汽车碰撞能量很大时活塞式气压缸3被撞坏,同时防止汽车在行走过程中的振动使保险杠1与活塞式气压缸3的活塞产生噪音。气压单向阀4出气端与活塞式气压缸3进气孔连接,进气端可与辅助气室5连接,辅助气室5要与底盘的总气室连接。气动安全阀6与活塞式气压缸3出气孔连接。不同汽车根据汽车的参数计算选择活塞式气压缸3的数量和活塞式气压缸3活塞的工作行程。
本实用新型要求汽车底盘上增加一个辅助气室5,专给气动吸能装置提供气源。从汽车发动机的空压机出来的气体经过辅助气室5、气压单向阀4把气体送到活塞式气压缸3中,活塞式气压缸3内的气压逐渐增加推动活塞式气压缸3的活塞向前移动,当活塞式气压缸3的活塞处于极限位置,活塞式气压缸3活塞前端的橡胶缓冲块2与汽车的保险杠1接触,活塞式气压缸3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气压单项阀4关闭。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保险杠1把碰撞力传给活塞式气压缸3的活塞,活塞式气压缸3的活塞向后收缩使活塞式气压缸3内的气压增大,气压安全阀6在气压的作用下被迅速打开,使活塞式气压缸3内的气体排出,保险杠1随着活塞式气压缸3的活塞缓慢的向后移动,这样就实现了吸收汽车碰撞的能量。在气动吸能装置的作用下碰撞力逐渐减小,活塞式气压缸3内的气压也由大逐渐减小,最后碰撞力全部被气动吸能装置吸收。碰撞后把撞坏的保险杠1移开,此时活塞式气压缸3活塞前端没有障碍物活塞式气压缸3内的气压很小,气压单向阀4在气压的作用下打开,辅助气室5的气体再次进入活塞式气压缸3,使活塞式气压缸3内的气压增高,在气压的作用下,活塞式气压缸3内的气压推动活塞式气压缸3的活塞向前移动,最终回到初始位置,这样又能吸收汽车再次碰撞的能量。
Claims (2)
1.一种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压单向阀(4)、活塞式气压缸(3)、气动安全阀(6)、辅助气室(5)及连接气管;其中,活塞式气压缸(3)设置在底盘车架前、后与保险杠(1)之间,且活塞式气压缸(3)的活塞与保险杠(1)正对;气压单向阀(4)出气端与活塞式气压缸(3)的进气孔连接,气压单向阀(4)进气端与辅助气室(5)连接;气动安全阀(6)与活塞式气压缸(3)的出气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式气压缸(3)的活塞顶端安装了橡胶缓冲块(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763543U CN201544901U (zh) | 2009-12-03 | 2009-12-03 | 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763543U CN201544901U (zh) | 2009-12-03 | 2009-12-03 | 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544901U true CN201544901U (zh) | 2010-08-11 |
Family
ID=42600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27635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44901U (zh) | 2009-12-03 | 2009-12-03 | 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544901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5839A (zh) * | 2009-12-03 | 2011-06-08 | 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 | 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
CN104029646A (zh) * | 2014-06-27 | 2014-09-1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防撞梁及汽车 |
CN104354663A (zh) * | 2014-11-02 | 2015-02-18 | 江苏省兴化中学 | 汽车喷气式防撞装置 |
CN105329197A (zh) * | 2015-11-02 | 2016-02-17 | 重庆至信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盒 |
CN105730384A (zh) * | 2016-02-25 | 2016-07-06 | 王明州 | 汽车撞击缓冲器 |
-
2009
- 2009-12-03 CN CN2009202763543U patent/CN20154490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5839A (zh) * | 2009-12-03 | 2011-06-08 | 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 | 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
CN104029646A (zh) * | 2014-06-27 | 2014-09-1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防撞梁及汽车 |
CN104029646B (zh) * | 2014-06-27 | 2016-03-02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防撞梁及汽车 |
CN104354663A (zh) * | 2014-11-02 | 2015-02-18 | 江苏省兴化中学 | 汽车喷气式防撞装置 |
CN105329197A (zh) * | 2015-11-02 | 2016-02-17 | 重庆至信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盒 |
CN105730384A (zh) * | 2016-02-25 | 2016-07-06 | 王明州 | 汽车撞击缓冲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85839A (zh) | 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 |
CN201544901U (zh) | 汽车碰撞气动吸能装置 | |
CN104973002B (zh) | 一种装在汽车上可伸缩式液固耦合四级碰撞吸能装置 | |
CN108340863A (zh) | 一种具有多重缓冲机构的汽车保险杠 | |
CN204222792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架的吸能结构 | |
CN102616200B (zh) | 客车侧翻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1792821U (zh) | 具有缓冲碰撞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 | |
CN117881581A (zh) | 汽车碰撞冲击衰减装置 | |
CN109204202A (zh) | 一种汽车碰撞三级缓冲装置 | |
CN208198324U (zh) | 基于分级蜂窝结构的吸能盒 | |
CN114929527A (zh) | 所有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保护装置 | |
CN209719505U (zh) | 一种防撞梁吸能盒 | |
CN2685161Y (zh) | 汽车正面碰撞缓冲保护装置 | |
CN2681954Y (zh) | 一种汽车碰撞安全保险缓冲装置 | |
CN204726367U (zh) | 一种装在汽车上可伸缩式液固耦合四级碰撞吸能装置 | |
CN201264575Y (zh) | 汽车气囊安全装置 | |
CN109204201A (zh) | 一种轿车碰撞缓冲机构 | |
CN2790846Y (zh) | 油气组合式汽车防撞器 | |
CN209096663U (zh) | 一种汽车前后防撞装置 | |
CN206654016U (zh) | 一种小孔阻尼式碰撞吸能装置 | |
CN2406869Y (zh) | 机动车安全保险杠 | |
CN209064040U (zh) | 一种轿车碰撞缓冲机构 | |
CN205573855U (zh) |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 |
CN112930284A (zh) | 汽车和驾驶员安全保护装置 | |
CN214325032U (zh) | 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避险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