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7859B - 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出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7859B
CN111867859B CN201980019604.1A CN201980019604A CN111867859B CN 111867859 B CN111867859 B CN 111867859B CN 201980019604 A CN201980019604 A CN 201980019604A CN 111867859 B CN111867859 B CN 111867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oles
inlet
flow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96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7859A (zh
Inventor
S·策姆施
G·达斯基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ublication of CN111867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7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7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7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71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 B60H1/00685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the door being a rotating disc or cylinder or par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71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07Nozzles; Air-diffusers providing an air stream in a fixed direction, e.g. using a grid or porous pa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35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a pivoting frame
    • B60H1/3442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a pivoting frame the frame being spherical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机动车内部空间(5)中的空气流出器(10),包括:进气口(20),输入空气流(II)通过该进气口进入空气流出器(10);出气口(15),空气流(I)通过该出气口从空气流出器(10)中排出;和调整器件(30),该调整器件与进气口(20)和出气口(15)流体作用连接,其中,调整器件(30)具有至少一个输入端(35),该输入端与进气口(20)流体作用连接,调整器件(30)具有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输出端(40、45、50、55),空气自由射流(I)分别从输出端排出进入出气口(15),调整器件(30)设置成使空气自由射流(I)朝一个焦点(F)定向,并且调整器件(30)设置成位于机动车内部空间(5)的可见范围之外。

Description

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出器以及配备有该空气流出器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空气流出器设置用于将经空调调节或未经空调调节的空气引入到机动车内部空间中。这种空气流出器尤其是位于仪表板、柱覆盖件(尤其是机动车B柱上的柱覆盖件)、侧搁放架、中控台或车顶上并且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和出气口,输入空气流通过该进气口进入空气流出器,空气流通过该出气口从空气流出器中排出进入机动车内部空间。为了提高位于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车辆乘员的舒适度,空气流出器还具有调整器件,该调整器件与进气口和出气口流体作用连接,以便调整从空气流出器中排出的空气流的方向或体积流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给出如下措施,借助所述措施可实现具有调整器件的空气流出器。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出器首先包括进气口,输入空气流通过该进气口进入空气流出器。进气口可连接到鼓风装置和/或空调装置(HVAC)上,由其提供经空调调节的、即经冷却或经加热的空气、或未经空调调节的空气作为进入空气流出器的输入空气流。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包括出气口,流入的空气作为经调过方向的空气流通过该出气口从空气流出器中排出进入机动车内部空间。最后,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包括调整器件,该调整器件与进气口和出气口流体作用连接,以便调整离开空气流出器的空气流的方向和/或体积流量。
为此,根据本发明首先规定:调整器件具有至少一个输入端,该输入端与进气口流体作用连接,使得进入空气流出器的空气能够被可靠地供应给调整器件。此外,调整器件具有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输出端,空气自由射流分别从所述输出端排出进入出气口,使得经调过方向的空气流能够可靠地流出进入机动车内部空间。
最后,调整器件一方面设置成使空气自由射流朝一个焦点定向,以增加机动车乘员的舒适度,并且另一方面设置成位于机动车内部空间的可见范围之外,以改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的美学效果。要指出的是,术语“焦点”不应仅理解成数学意义上的一个点。相反,该术语也包括线、平面和空间,在其中,从调整器件的各输出端排出的空气汇集成一个空气流。因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将经空调调节或未经空调调节的空气集中或扩散地引入机动车内部空间。
总体上,因此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实现:将流入空气流出器的输入空气流分成不同的输出空气流。这些输出空气流在两个输出端的情况下在一个平面中运动,而在至少三个输出端的情况下在空间中运动,这些输出空气流在对输出端进行适当调整和/或设计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一个焦点处汇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气流出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器件具有与输入端相邻的第一盘和与所述第一盘相邻的第二盘,所述第一盘具有彼此径向间隔开的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第二盘具有彼此间隔开的、形成输出端的第二通孔。第一盘和/或第二盘以能围绕一个共同的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使得所述输入端、第一通孔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彼此选择性地对齐、部分对齐或不对齐地设置。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的相对简单的结构,借助该结构实现增加车辆乘员舒适度的效果。
有利的是,围绕上文提及的转动轴线,第三盘位于第一盘和第二盘之间,该第三盘本身可选地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第三盘包括至少两个径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三通孔,其中,第三通孔中的至少一个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选择性地对齐、部分对齐或不对齐地设置。由此,能实现从空气流出器中流出的空气流的更精细的协调。
对此替代地或累加地,可行的是,第一盘与位于上游的、具有进气口的进入通道作用连接,并且第二盘在下游与具有出气口的排出通道作用连接。
为了进一步改进从空气流出器排出进入机动车内部空间的空气流的精度、尤其是焦点的调整精度,规定,第一通孔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具有沿第一盘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纵向轮廓,和/或第二通孔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具有沿第二盘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纵向轮廓,和/或第三通孔中的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具有沿第三盘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三纵向轮廓。
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可选的第三通孔可分别具有不同的形状。这意味着,通孔之一、部分通孔或所有通孔可具有不同的几何结构。该几何结构尤其是可包括圆形开口或设置在圆形轨道上的通槽,其长度在相应盘的周长的大致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规定,所述调整器件具有主体,在所述主体的外侧上,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至少两个输出端彼此间隔开并且借助位于所述主体中的排出通道彼此流体连接,所述外侧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成球形并且以能枢转的方式支承在支承壳中,使得输出端与位于支承壳中的开口彼此选择性地对齐、部分对齐或不对齐地设置。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的相对简单的结构,借助该结构实现增加车辆乘员舒适度的效果。
有利的是,上文公开的调整器件包括具有至少两个输入端的主体,所述输入端分别与一个输出端流体作用连接,至少一个输入端具有封闭器件,所述封闭器件选择性地完全或部分地打开和封闭所述输入端。因此,根据相应封闭器件的调整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调整从空气流出器中排出的空气流的体积流量和/或方向。
原则上,封闭器件能够以任何适合的方式运动、尤其是能够旋转地运动。但如果封闭器件构造为挺杆,则实现封闭器件的一种技术上特别简单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规定,所述调整器件具有至少两个径向间隔开的输入端以及一个位于所述输入端上游的流动体,所述流动体设置成将输入空气流选择性地完全转向、部分转向或不转向至所述输入端中的至少一个输入端。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的相对简单的结构,借助该结构实现增加车辆乘员舒适度的效果。
有利的是,上文提及的流动体具有基部区段并且在该基部区段上游具有迎流区段并且构造成能平移运动和/或能旋转运动的。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具有特别易于制造的调整器件。
如果所述流动体构造为能横向于空气流的流动方向运动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具有位于上游的拱形结构和位于下游的支承区段,则这同样适用。
为了进一步改善焦点的调整,规定,所述流动体至少部分地被具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壁的通道包围。根据该通道壁的调整能够以有利的方式优化地调整流动体的迎流。
不言而喻的是,一个、一些或所有输出端相对彼此定向,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自由射流的运动相互支持。另外,根据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孔、排出通道或通道在其相应端部上也可相对彼此定向。
上面提出的任务也通过一种机动车来解决,该机动车具有至少一个上文公开类型的空气流出器。上文描述的优点相应地适用。有利的是,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设置在位于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中的仪表板、柱覆盖件(尤其是机动车的B柱的柱覆盖件)、侧搁放架、中控台和/或车顶上。优选这样设置,使得焦点位于机动车中的至少一个人或机动车中的至少一个物体附近或上。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未按比例绘制的附图详细地、非预判地、尤其是非限制性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包含的相同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中:
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示意性剖面图,该机动车配备有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
图1B至图1D以透视俯视图示出图1A中所示的空气流出器的不同部件;
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示意性剖面图,该机动车配备有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
图2B以透视俯视图示出图2A中所示的空气流出器的一个部件;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示意性剖面图,该机动车配备有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
图3B以透视俯视图示出图3A中所示的空气流出器的不同部件;
图4A和4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示意性剖面图,该机动车配备有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该空气流出器以两种不同的运行状态示出;
图4C示出图4A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扩展方案;
图5A和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示意性剖面图,该机动车配备有第五种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该空气流出器以两种不同的运行状态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A中以纵向剖面图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1,在其机动车内部空间5中设有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出器10,用于引入借助箭头I表示的、呈经调过方向的或未经调过方向的空气流或空气自由射流形式的空气。在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空气流出器10设置为,使得从空气流出器、具体而言通过出气口15流出的空气I在一个虚拟焦点F处汇合。空气流出器10能够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安装在这里未详细示出的仪表板、中控台、内衬、车顶或车辆内部空间5中的其它类似部件上。
空气流出器10在其于图1A中的右侧上以进气口20连接到输入空气通道25上,输入空气流II可通过该输入空气通道流入。输入空气流II可包括经空调调节或未经空调调节的空气,该空气由在此未示出的空调设备或HVAC装置和/或在此未示出的鼓风装置朝着空气流出器10方向输送。要指出的是,在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仅设置一个进气口20。但也可设置一个以上的进气口20,以便将一个或多个输入空气流II输送到空气流出器10中。
为了使输入空气流II能够以期望的方式朝着焦点F方向流动,可在空气流出器10中设置调整器件30。调整器件30在其于图1A中的右侧上具有输入端35,该输入端根据在此所示的实施方式与进气口20相邻并与该进气口流体连接。
原则上,调整器件30可具有至少两个输出端,空气自由射流I可分别从所述至少两个输出端流出。但根据这里当前的实施例,图1A中所示的调整器件30在左侧上具有四个输出端40、45、50或55,其中输出端45和50位于图纸平面的另一侧或这一侧,并且自由射流I分别从所述输出端进入出气口15。
调整器件30具有与输入空气通道20相邻的第一盘60,该第一盘具有径向彼此间隔开的、沿轴向方向构造成通道状的通孔65、70、75或80,如将参考图1B进一步解释的。根据该实施方式,图1A中所示的通孔65、70、75或80的右端部因此分别形成输入端35。
调整器件30还具有与出气口15相邻的第二盘85,该第二盘的同样沿轴向方向构造成通道状的通孔90、95、100或105径向彼此间隔开,如将参考图1C进一步解释的。通孔95、100位于图纸平面的另一侧或这一侧。因此,图1A中所示的通孔90、95、100或105的左端部形成与出气口15相邻的四个输出端40、45、50或55。
最后,第三盘110直接位于第一盘60和第二盘85之间并与它们接触,第三盘110本身具有径向彼此间隔开的、沿轴向方向构造成通道状的通孔115、120、125或130,如将参考图1D进一步解释的。通孔120、125位于图纸平面的另一侧或这一侧。
第一盘60、第二盘85和第三盘110彼此同轴地围绕一个共同的转动轴线L可枢转地设置,使得通孔65、115和90、通孔70、120和95、通孔75、125和100和/或通孔80、130和105彼此完全对齐(如图1A中所示)、部分对齐或不对齐地定向,以便允许输入空气流II分别完全穿过、部分穿过或不穿过第一盘60、第二盘85和第三盘110。因此,输入空气流II在被允许穿过通孔65、115和90时被分成第一子空气流或自由射流I,在被允许穿过通孔70、120和95时被分成第二子空气流或自由射流I(其位于图纸平面的另一侧),在被允许穿过通孔75、125和100时被分成第三子空气流或自由射流I(其位于图纸平面的这一侧)和/或在被允许穿过通孔80、130和105时被分成第四子空气流或自由射流I。根据所述盘60、85和110的位置,所述子空气流或自由射流I这样彼此汇集,使得能够给期望的焦点F加载空气。
图1A中所示的空气流出器10具有沿径向方向包围第一盘60、第二盘85和第三盘110的壳体12以及将这些第一盘、第二盘和第三盘轴向固定的右壳体盖13(进气口20位于右壳体盖中)和左壳体盖14(出气口15位于左壳体盖中)。与空气流出器10的轴向延伸尺寸相比,这两个壳体盖13、14的长度短,以便使输入空气流II的进入和输出空气流I的排出尽可能能够不受干扰。如果确保第一盘60和第二盘85的轴向固定,则也可省却两个壳体盖13、14之一或两个壳体盖13、14。在这种情况下,通孔65、70、75或80与输入空气通道25构造成功能集成的和/或第二通孔90、95、100或105与出气口15构造成功能集成的。
在图1B中以透视俯视图再次详细地示出第一盘60。在正交于转动轴线L定向的第一盘60上径向分布地设置有通孔65、70、75和80,所述通孔分别在离开输入端35的表面上具有圆部段状横截面并且构造为长孔。所述通孔在第一盘60内分别形成一个进入通道135,该进入通道的壁平行于转动轴线L延伸。但并非一定如此;相反,一个进入通道135或一个通孔65、70、75和80的壁也可不平行于转动轴线L延伸和/或相对于该转动轴线交叉和/或倾斜地延伸。原则上,通孔65、70、75和80可均匀地径向彼此间隔开地定向。但如可由根据图1B的实施例得出的,通孔65、70、75和80也可不均匀地分布在第一盘60上。此外,代替圆部段状横截面,也可在一个或所有通孔65、70、75和80中设置圆形横截面。
在图1C中以透视俯视图再次详细地示出第三盘110。在正交于转动轴线L定向的第三盘110上径向分布地设置有通孔115、120、125和130,所述通孔分别具有圆部段状横截面并且构造为长孔。所述通孔在第三盘110内分别形成一个穿通通道140,该穿通通道的壁平行于转动轴线L延伸。但并非一定如此;相反,一个穿通通道140或一个通孔115、120、125和130的壁也可不平行于转动轴线L延伸和/或相对于该转动轴线交叉和/或倾斜地延伸。原则上,通孔115、120、125和130可均匀地径向彼此间隔开地定向。但如可由根据图1C的实施例得出的,通孔115、120、125和130也可径向不均匀地分布在第三盘110上。此外,代替圆部段状横截面,可在一个或所有通孔115、120、125和130中设置圆形横截面。
在图1D中以透视俯视图再次详细地示出第二盘85。在正交于转动轴线L定向的第二盘85上径向分布地设置有通孔90、95、100和105,所述通孔分别具有圆形横截面。所述通孔在第二盘85内分别形成一个排出通道145,该排出通道的壁平行于转动轴线L延伸。但并非一定如此;相反,一个排出通道145或一个通孔90、95、100和105的壁也可不平行于转动轴线L延伸和/或相对于该转动轴线交叉和/或倾斜地延伸。如此处所示,通孔90、95、100和105均匀地径向彼此间隔开。替代地,通孔90、95、100和105也可径向不均匀地分布在第二盘85上。此外,代替圆形横截面,可在一个或所有通孔90、95、100和105中设置圆部段状横截面并且将所述通孔分别构造为长孔。
在图2A中以纵向剖面图示出空气流出器10的一种替代实施方式。在此,调整器件30基本上构造有球形表面或球形主体145并且以可沿任意空间方向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承壳147中。
调整器件30在其于图2A中的右侧上具有输入端35,该输入端根据在此所示的实施方式与进气口20相邻并与该进气口流体连接。输入空气流II可通过该进气口流入,输入空气流包括经空调调节或未经空调调节的空气,该空气由在此未示出的空调设备或HVAC装置和/或在此未示出的鼓风装置朝着空气流出器10方向输送。根据该实施方式没有设置由图1A已知的右壳体盖13。根据该实施方式设置有由图1A也已知的左壳体盖14,但该左壳体盖也可按期望省却。
原则上,调整器件30可具有至少两个输出端,空气自由射流I可分别从所述至少两个输出端流出。但根据图2A中所示的实施例,调整器件30在左侧上具有四个输出端40、45、50或55,其中输出端45和50位于图纸平面的另一侧或这一侧。在空气流出器10中设有开口或排出通道150、155、160或165,所述开口或排出通道分别在其于图2A中左侧示出的端部上具有出气口15。所述开口或排出通道以其相应的右端部与调整器件30相邻地设置。根据期望的焦点F,调整器件30这样在空气流出器10中转动,使得输出端40、45、50或55中的至少一个输出端与排出通道150、155、160或165中的至少一个排出通道完全流体连接、部分流体连接或完全不流体连接。因此,将输入空气流II以适合的方式分配到一个或多个排出通道150、155、160或165上,以便作为空气流I从空气流出器10流向机动车内部空间5方向。
在此示出的调整器件30构造为大致完整的球体。但并非一定如此;构造有一个输入端35和多个输出端40、45、50或55的半球或相应的球缺体(Kugelabschnitt)也能够以可沿任意空间方向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壳体12中。
在图2B中,再次以正视图示出图2A中所示的调整器件30本身。每个输出端40、45、50或55在调整器件30的表面上具有大致圆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基本上相应于排出通道150、155、160和165的对应横截面。替代地,可规定,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出端40、45、50或55以及相应对应的排出通道150、155、160或165具有大致圆部段状的横截面并且构造为长孔。在此所示的输出端40、45、50和55不均匀地分布在调整器件30上;替代地,所述输出端可均匀地、即彼此等距地设置。
在图3A中以纵向剖面图示出空气流出器10的一种替代实施方式。在此,调整器件30具有不可运动的主体170,该主体具有至少两个、根据该实施例四个输出端40、45、50或55,所述输出端与位于壳体盖14中的出气口邻接。这四个输出端40、45、50或55还分别与一个通道175、180、185或190对应,所述通道在进气口20区域中与一个共同的输入通道25作用连接。
输出端45和通道175位于图纸平面的另一侧,输出端50和通道180位于图纸平面的这一侧。调整器件30还具有分别构造为挺杆195、200、205或210的封闭器件,其中,挺杆195位于通道175中,挺杆200位于通道180中,挺杆205位于通道185中并且挺杆210位于通道190中。挺杆195、200、205或210可通过在此未示出的运动装置、如借助电磁地作用到所述挺杆上的装置平移和/或旋转地运动,从而所述挺杆选择性地完全释放或封闭、部分释放或封闭或不释放或封闭通道175、180、185或190的进气口20。
在图3A中所示的运行状态中,所有进气口20都示出为封闭的,即挺杆195、200、205和210将通道175、180、185和190流体密封。在挺杆195、200、205或210在图3A中向右移开的情况下(在这里未示出),则进气口20打开并且输入空气流II将分别经过被释放的通道175、180、185或190,以便作为空气流I从输出端40、45、50或55朝着焦点F方向排出。
不言而喻的是,如果尤其是输出端40、45、50和55功能集成在壳体12中,则在该实施例中也可省却壳体盖13和/或壳体盖14。
在图3B中以透视正视图再次部分地示出图3A中所示的调整器件30本身。每个输出端40、45、50或55在调整器件30的表面上具有大致圆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基本上相应于通道175、180、185或190的对应横截面。替代地,可规定,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出端40、45、50或55以及相应对应的通道175、180、185或190具有大致圆部段状的横截面并且构造为长孔。在此所示的输出端40、45、50和55不均匀地分布在调整器件30上;替代地,所述输出端可均匀地、即彼此等距地设置。
输出端40、45、50或55的壁在壳体盖14内大致平行于空气流出器10的纵轴线X延伸。但并非一定如此;相反,所述壁也可不平行于纵轴线X延伸和/或相对于该纵轴线交叉和/或倾斜地延伸。原则上,输出端40、45、50或55可均匀地径向彼此间隔开地定向。但如可由根据图3B的实施例得出的,输出端40、45、50或55也可不均匀地分布。此外,代替一个或所有输出端40、45、50或55的圆形横截面,也可设置圆部段状横截面。
在图4A中以示意性纵向剖面图示出空气流出器10的一种替代实施方式。在此,调整器件30具有流动体215,该流动体具有位于下游的基部区段220和位于上游的、在该方向上渐缩的迎流区段225。基部区段220构造成可相对于支承区段230在所有空间方向上运动。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基部区段220以可围绕在此示出的枢转轴线Q枢转的方式被支承,该枢转轴线本身容纳在支承区段230中。支承区段230这样设置在空气流出器10的壳体12中,使得输入空气通道25在下游具有不再完全对称的横截面,从而输入空气流II被分成不同的空气流或自由射流I。对于基部区段仅能围绕枢转轴线Q枢转地支承的情况而言,基部区段220形成图4A中的上部输出端40和下部输出端55,所述上部输出端和下部输出端分别形成一个出气口15。但要再次指出的是,也可设置两个以上的输出端40、55,在此基部区段220在所有空间方向上可运动地支承、尤其是通过球形支承件(未示出)支承。
图4A中所示的空气流出器10处于这样的运行状态,在该运行状态中,通过输入端35朝着调整器件30方向进入的输入空气流II被分成两个子空气流。输入空气流II可包括经空调调节或未经空调调节的空气,所述空气由在此未示出的空调设备或HVAC装置和/或在此未示出的鼓风装置朝着空气流出器10方向输送。被划分的输入空气流II以两个空气流II的形式通过输出端40或55以及出气口15这样排出、即这样从空气流出器10排出,使得所述空气流作为自由射流在焦点F处汇合。
根据图4B、图4A中所示的空气流出器10处于这样的运行状态,在该运行状态中,下部输出端55通过调整器件30流体封闭。为此,调整器件30这样围绕枢转轴线Q枢转,使得迎流区段225基本上密封地贴靠于壳体12的内壁,从而避免了输入空气流II一分为二。为此,有利的是,通道状内部空间的横截面构造成矩形、特别优选构造成正方形。输入空气流II完全由所流过的迎流区段225表面、基部区段220表面和支承区段230表面朝着图4B中的上部输出端40或图4B中的上部出气口15引导。空气流I在此这样离开空气流出器10,使得该空气流作为唯一的空气射流朝着焦点F方向流动并扫过该焦点。
如可容易看出的,自由射流I的数量、其相应体积流量和方向可通过调整器件30的适当调节、即调整器件30围绕枢转轴线Q的适当枢转来调节。
原则上,在图4C中再次示出图4A中所示的空气流出器10。此外,根据图4C的空气流出器10在输入空气通道25中具有构造为壁的导流面235,借助所述导流面可改变所述一个或多个自由射流I的数量、体积流量或方向。导流面235分别以可转动枢转的方式支承在壳体12上并且位于枢转轴线Q上游并且根据图4C中所示的空气流出器10的运行状态分别半枢转到输入空气通道25中。根据期望的焦点F,调整器件30和/或一个或两个导流面235这样转动进入到空气流出器10的通道状内部空间中或从该内部空间中转动出,使得至少一个自由射流I可从输出端40或55中的至少一个输出端排出。
在图5A中以示意性纵向剖面图示出空气流出器10的一种替代实施方式。在此,调整器件30具有拱形结构240,该拱形结构构造成在支承区段230上在所有三个空间方向上、优选在正交于输入空气通道25的平面中、特别优选沿平移轴线S朝着壳体12内壁方向可运动的。因此,输入空气通道25具有不再完全对称的横截面,从而输入空气流II被分成不同的空气流或自由射流I。根据图5A和5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支承区段230这样设置在空气流出器10的壳体12中,使得输入空气通道25在下游被分成图5A中的上部输出端40和下部输出端55,所述上部输出端和下部输出端分别形成一个出气口15。但要再次指出的是,也可设置两个以上的输出端40、55。尤其是可设置两个另外的输出端(未示出),所述另外的输出端原则上与根据图1A描述的输出端45和50一样地设置。在此情况下,拱形结构240不仅在图5A和5B中所示的竖直方向上可运动地支承在支承区段230上,而且也垂直于该竖直方向(或正交于图纸平面)可运动地支承在支承区段上。
图5A中所示的空气流出器10处于这样的运行状态,在该运行状态中,通过输入端35朝着调整器件30方向进入的输入空气流II被分成两个子空气流。输入空气流II可包括经空调调节或未经空调调节的空气,所述空气由在此未示出的空调设备或HVAC装置和/或在此未示出的鼓风装置朝着空气流出器10方向输送。被划分的输入空气流II以两个空气流I的形式通过输出端40或55以及出气口15这样排出、即这样从空气流出器10排出,使得所述空气流作为自由射流在焦点F处汇合。
根据图5B,图5A中所示的空气流出器10处于这样的运行状态,在该运行状态中,上部输出端40被调整器件30流体封闭。为此,调整器件30沿平移轴线S运动,使得拱形结构240密封贴靠于壳体12的内壁,从而避免了输入空气流II一分为二。输入空气流II完全由所流过的拱形结构240和支承区段230朝着图5B中的下部输出端55或图4B中的下部出气口15方向引导。空气流I在此这样离开空气流出器10,使得该空气流作为唯一的空气射流朝着焦点F方向流动并扫过该焦点。
如可容易看出的,自由射流I的数量、其相应体积流量和方向可通过调整器件30的适当调节、即调整器件30关于平移轴线S的适当平移来调节。
要指出的是,上文在相应实施例中示出的输出端40、45、50或55被描述为基本上彼此平行定向的。但有利地,也可行的是,一个、一些或所有输出端40、45、50或55彼此不平行地定向。因此,特别有利地,可行的是,一些或所有输出端40、45、50或55相对彼此定向,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自由射流I的运动相互支持。如果通孔90、95、100和105、排出通道150、155、160或165或通道175、180、185或190在其相应端部上也相对彼此定向,则更加如此。
附图标记列表
1 机动车
5 机动车内部空间
10 空气流出器
12 壳体
13 壳体盖
14 壳体盖
15 出气口
20 进气口
25 输入空气通道
30 调整器件
35 输入端
40 输出端
45 输出端
50 输出端
55 输出端
60 第一盘
65 通孔
70 通孔
75 通孔
80 通孔
85 第二盘
90 通孔
95 通孔
100 通孔
105 通孔
110 第三盘
115 通孔
120 通孔
125 通孔
130 通孔
135 进入通道
140 穿通通道
145 主体
147 支承壳
150 排出通道
155 排出通道
160 排出通道
165 排出通道
170 主体
175 通道
180 通道
185 通道
190 通道
195 挺杆
200 挺杆
205 挺杆
210 挺杆
215 流动体
220 基部区段
225 迎流区段
230 支承区段
235 导流面
240 拱形结构
F 焦点
L 转动轴线
Q 枢转轴线
S 平移轴线
X 纵轴线
I 空气流
II 输入空气流

Claims (12)

1.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机动车内部空间(5)中的空气流出器(10),包括:
-进气口(20),输入空气流(II)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空气流出器(10);
-出气口(15),空气流(I)通过所述出气口从空气流出器(10)中排出;和
-调整器件(30),所述调整器件与进气口(20)和出气口(15)流体作用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器件(30)具有至少一个输入端(35),所述输入端与进气口(20)流体作用连接,
-所述调整器件(30)具有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输出端(40、45、50、55),空气自由射流分别从所述输出端排出进入出气口(15),
-所述调整器件(30)设置成使空气自由射流朝一个焦点(F)定向,并且
-所述调整器件(30)设置成位于机动车内部空间(5)的可见范围之外,
所述调整器件(30)具有与输入端(35)相邻的第一盘(60)和与所述第一盘相邻的第二盘(85),所述第一盘具有彼此径向间隔开的第一通孔(65、70、75、80),并且所述第二盘具有彼此间隔开的、形成输出端(40、45、50、55)的第二通孔(90、95、100、105),第一盘(60)和/或第二盘(85)以能围绕一个共同的轴线(X)转动的方式支承,使得所述输入端(35)、第一通孔(65、70、75、8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90、95、100、105)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彼此选择性地对齐、部分对齐或不对齐地设置,
围绕所述轴线(X),具有径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三通孔(115、120、125、130)的第三盘(110)支承在第一盘(60)和第二盘(85)之间,使得第三通孔(115、120、125、130)中的至少一个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65、70、75、8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90、95、100、105)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选择性地对齐、部分对齐或不对齐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60)与位于上游的、具有进气口(20)的进入通道(135)作用连接,并且第二盘(85)在下游与具有出气口(15)的排出通道作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器(10),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65、70、75、8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具有沿第一盘(60)纵向方向(L)延伸的第一纵向轮廓,和/或第二通孔(90、95、100、105)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具有沿第二盘(85)纵向方向(L)延伸的第二纵向轮廓,和/或第三通孔(115、120、125、130)中的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具有沿第三盘(110)纵向方向(L)延伸的第三纵向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流出器(10),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65、70、75、80)和第二通孔(90、95、100、105)分别具有不同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器件(30)具有主体(145),在所述主体的外侧上,所述输入端(35)和所述至少两个输出端(40、45、50、55)彼此间隔开并且借助位于所述主体中的排出通道(150、155、160、165)彼此流体连接,所述主体(145)外侧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成球形并且以能枢转的方式支承在支承壳(147)中,使得输出端(40、45、50、55)与位于支承壳(147)中的开口彼此选择性地对齐、部分对齐或不对齐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器件(30)包括具有至少两个输入端(35)的主体(170),所述输入端分别与一个输出端(40、45、50、55)流体作用连接,至少一个输入端(20)具有封闭器件(195、200、205、210),所述封闭器件选择性地完全或部分地打开和封闭所述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流出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器件(195、200、205、210)构造为挺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器件(30)具有至少两个径向间隔开的通道(175、190)以及一个位于所述输入端上游的流动体(215),所述流动体设置成将输入空气流选择性地完全转向、部分转向或不转向至所述通道(175、190)中的至少一个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流出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体(215)在下游具有基部区段(220)并且在上游具有迎流区段(225)并且构造成能平移运动和/或能旋转运动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流出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体(215)构造为能横向于输入空气流(II)的流动方向运动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具有位于上游的拱形结构(240)和位于下游的支承区段(230)。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流出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体(215)至少部分地被具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壁(235)的通道包围。
12.机动车(1),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流出器(10)。
CN201980019604.1A 2018-06-07 2019-05-29 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出器 Active CN1118678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09060.2 2018-06-07
DE102018209060.2A DE102018209060A1 (de) 2018-06-07 2018-06-07 Luftausströmer zum Einleiten von Luft in einen Kraftfahrzeuginnenraum
PCT/EP2019/064089 WO2019233877A1 (de) 2018-06-07 2019-05-29 Luftausströmer zum einleiten von luft in einen kraftfahrzeuginnenra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7859A CN111867859A (zh) 2020-10-30
CN111867859B true CN111867859B (zh) 2023-10-03

Family

ID=66770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9604.1A Active CN111867859B (zh) 2018-06-07 2019-05-29 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出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4632B2 (zh)
CN (1) CN111867859B (zh)
DE (1) DE102018209060A1 (zh)
WO (1) WO20192338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16679A1 (de) * 2019-06-19 2020-12-24 Novares Löhne GmbH Lüftungseinrichtung
DE102019118243A1 (de) * 2019-07-05 2021-01-07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CN113091292B (zh) * 2021-04-21 2022-10-18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格栅总成及包含该总成的送风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2126A (en) * 1968-05-22 1971-08-31 Daimler Benz Ag Heating and ventilation installation for a motor vehicle
EP1985482A2 (de) * 2007-04-24 2008-10-29 Behr GmbH & Co. KG Komfortdüse
CN107548362A (zh) * 2015-05-28 2018-01-05 施耐德博士塑料工厂有限公司 具有控制装置的空气流出器
CN107791794A (zh) * 2016-09-01 2018-03-13 费希尔汽车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空气流出器
DE102017115012B3 (de) * 2017-07-05 2018-05-2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Belüftungskanal für eine Lüftungsvor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28833A (ja) 1985-12-12 1987-10-07 Kojima Press Co Ltd 空調用レジスタ−
US5127876A (en) * 1991-06-26 1992-07-07 Bruce Industries Fluid control valve unit
US5218998A (en) * 1992-04-01 1993-06-15 Bakken Gary M Linearly adjustable
US5328152A (en) * 1992-06-29 1994-07-12 Bruce Industries, Inc. Fluid control valve unit
JP2506036B2 (ja) * 1993-03-31 1996-06-12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隔室用ベンチレ―タ装置
US5427146A (en) * 1994-06-27 1995-06-27 Bakken; Gary M. Linearly adjustable fluid damper
DE19707405A1 (de) * 1997-02-25 1998-08-27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Luftverteilervorrichtung
US6527194B1 (en) * 2000-10-06 2003-03-04 Donald Burke Flow control damper
JP4363283B2 (ja) * 2004-09-13 2009-11-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
US7189158B2 (en) * 2004-09-29 2007-03-13 Caterpillar Inc Airflow control system
JP2007196942A (ja) * 2006-01-30 2007-08-09 Howa Kasei Kk レジスタ
DE102010038711B4 (de) * 2010-07-30 2012-11-29 Lisa Dräxlmaier GmbH Belüftungsvorrichtung mit Ausströmröhre
US20120129443A1 (en) * 2010-10-06 2012-05-24 Philip Bastow Airflow and Heating Control Supply Air Terminal
CN103363639B (zh) * 2012-03-29 2016-0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机构、空调器和车辆
US10052934B2 (en) * 2013-05-10 2018-08-21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Convex grid shape to reduce turbulence under rotary door
DE102014101315A1 (de) * 2013-10-30 2015-04-30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düse
JP2015164837A (ja) * 2014-02-04 2015-09-17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DE202014002057U1 (de) * 2014-03-11 2015-06-1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Luftausströmer
US9718329B2 (en) * 2015-06-15 2017-08-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irflow outlet assembly and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or a vehicle
JP6601946B2 (ja) * 2015-08-25 2019-11-06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風向調整装置
DE102015221002A1 (de) * 2015-10-27 2017-04-27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Ventil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Expansionsventil, für eine Klimatisierungsanlage
DE102015017008B4 (de) * 2015-12-30 2018-02-22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Auslassvorrichtung
US10281189B2 (en) * 2016-03-04 2019-05-07 Kason Industries, Inc. Cold room combination vent and light
DE102017124874A1 (de) * 2017-05-03 2018-11-08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en Fahrgastraum eines Kraftwagens
DE102017004928A1 (de) * 2017-05-22 2018-11-22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Auslassvorrichtung
US10786840B1 (en) * 2017-09-21 2020-09-29 Evergreen Telemetry Llc Airflow capture hoo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2126A (en) * 1968-05-22 1971-08-31 Daimler Benz Ag Heating and ventilation installation for a motor vehicle
EP1985482A2 (de) * 2007-04-24 2008-10-29 Behr GmbH & Co. KG Komfortdüse
CN107548362A (zh) * 2015-05-28 2018-01-05 施耐德博士塑料工厂有限公司 具有控制装置的空气流出器
CN107791794A (zh) * 2016-09-01 2018-03-13 费希尔汽车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空气流出器
DE102017115012B3 (de) * 2017-07-05 2018-05-2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Belüftungskanal für eine Lüftungsvor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54632B2 (en) 2023-01-17
CN111867859A (zh) 2020-10-30
US20210122212A1 (en) 2021-04-29
DE102018209060A1 (de) 2019-12-12
WO2019233877A1 (de) 2019-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7859B (zh) 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机动车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出器
CN107791794B (zh) 空气流出器
EP3142876B1 (en) Air nozzle device for a vehicle
US7201650B2 (en) Air vent for a ventilation system
US10500926B2 (en) Ventilation duct for ventilating a passenger interior of a motor vehicle
US20100120347A1 (en) Air Vent Providing Diffusion
CN102343785B (zh) 包括偏转件的机动车出气口装置
KR102499694B1 (ko) 팬 어셈블리용 노즐
US11007851B2 (en) Air nozzle device for a vehicle
US20160102884A1 (en) Circular air-conditioning register
KR102070504B1 (ko) 자동차의 환기 장치를 위한 환기 도관
JP2003127637A (ja) 空気流を混合する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を備える自動車両のキャビンを暖房または空調する機器
CN112172471A (zh) 空气排出装置
US20060135054A1 (en) Air inlet, in particular for a motor vehicle
DE50201196D1 (de) Luftausström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säule
KR20210059459A (ko) 자동차용 슬림형 에어벤트의 풍향 조절 장치
JP2006520294A (ja) 特に自動車のための空気流出器および付属の空気流出方法
JP6434394B2 (ja) 車両用レジスタ装置
CN111098670B (zh) 出风口
EP3812184B1 (en) Air diffus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JPH02279419A (ja) 自動車の車室への空調済み空気の導入装置
DE102013215172A1 (de) Luftausströmer
CN111907304B (zh) 用于机动车的空调设备、机动车
CN205468401U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系统的空气排出装置和车辆仪表板
CN112118979A (zh) 用于机动车的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