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9013A - 轧机的设定方法以及轧机 - Google Patents

轧机的设定方法以及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9013A
CN111819013A CN201980018022.1A CN201980018022A CN111819013A CN 111819013 A CN111819013 A CN 111819013A CN 201980018022 A CN201980018022 A CN 201980018022A CN 111819013 A CN111819013 A CN 111819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roller
rolling
work
rolling m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80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9013B (zh
Inventor
石井笃
山口和马
新国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19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9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9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9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007Control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vibration, chatter or chatter ma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38/1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for measuring roll-gap, e.g. pass indicators
    • B21B38/105Calibrating or presetting roll-ga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02Rolling stand frames or housings; Roll mountings ; Roll ch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16Adjusting or positioning rolls
    • B21B31/18Adjusting or positioning rolls by moving rolls axially
    • B21B31/185Adjusting or positioning rolls by moving rolls axially and by crossing ro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46Roll speed or drive motor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51/00Measuring, gauging, indicating, counting, or mar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subclasses B21B - B21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65/00Forming parameters
    • B21B2265/12Rolling load or rolling pressure; roll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75/00Mill drive parameters
    • B21B2275/10Motor power; motor current
    • B21B2275/12Roll torqu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38/08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for measuring roll-fo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被轧制材料的蛇行和翘曲的产生。一种4辊以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将至少一个辊设为基准辊,该设定方法是在压下位置零点调整前或者轧制开始前实施的,包括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在第一工序中进行以下处理:设为辊开状态,在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设置侧的辊系中,测定马达转矩或者主轴转矩,在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未设置侧的辊系中,在测定作用于作业辊的转矩后,基于马达转矩或者主轴转矩和压下方向荷重差来调整辊轴承座在轧制方向上的位置,在第二工序中进行以下处理:在第一工序之后,设为辊接触状态,在作业侧和驱动侧测定两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将基准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位置固定,使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的辊轴承座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移动,来调整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

Description

轧机的设定方法以及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被轧制材料进行轧制的轧机以及该轧机的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轧工艺中,作为引起通板故障的现象,例如存在钢板的蛇行。钢板蛇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存在因轧制装置的辊间的微小交叉(也称为辊偏斜。)而产生的推力,但难以直接测定推力。因此,以往提出了对作为在辊间产生的推力的总计值的反作用力而检测的推力反作用力或者辊偏斜角进行测定,基于该推力反作用力或者该辊偏斜角来识别在辊间产生的推力,进行钢板的蛇行控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一种板轧制方法:对辊轴方向的推力反作用力和压下方向的荷重进行测定,求出压下位置零点和轧机的变形特性中的任一方或者双方,进行轧制执行时的压下位置设定并进行轧制控制。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一种蛇行控制方法:基于使用设置于轧机的内部的距离传感器测定出的辊间微小交叉角(偏斜角),来计算在辊产生的推力,基于该推力,根据压下方向的荷重测定值来运算引起蛇行的差荷重成分,进行压下调平控制。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对成对交叉轧机中上下的辊的中心轴在水平方向上交叉的点(交叉点)的偏移进行修正的交叉点修正装置。所述的装置具备吸收在十字头与辊轴承座之间产生的余隙的致动器和检测辊轴承座位置的检测器,基于辊轴承座位置来修正交叉点的偏移。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一种轧机的控制方法:在检测驱动侧与操作侧的荷重差、并基于检测出的荷重差对驱动侧和操作侧的压下位置进行独立操作来控制轧制材料的蛇行时,通过对因轧制中的推力而引起的差荷重进行估计,来将轧制中的差荷重分离成因轧制材料的蛇行而引起的差荷重和因推力而引起的差荷重,基于这些分离出的差荷重来对驱动侧和操作侧的压下位置进行操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991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45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2947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49623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压下位置调零时和轧制中需要进行加强辊以外的辊的推力反作用力的测定,但是在轧制中测定推力反作用力的情况下,有时因轧制荷重等轧制条件的变化而推力反作用力的作用点等的特性发生变化,无法正确地确定与推力相伴的非对称变形。因此,可能无法精确地实施压下调平控制。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根据由涡流式等的距离传感器测定出的辊的水平方向距离求出辊偏斜角。但是,辊因辊体长度部分的偏芯或者圆柱度等机械加工精度而在水平方向上振动,另外,水平方向的轴承座位置因轧制开始时的咬入时的冲击等而变动,因此难以精确地测定成为推力的产生原因的辊的水平位移。另外,由于辊的粗糙度随着轧制数量增加而经时地变化,因此辊的摩擦系数时刻发生变化。因此,不确定摩擦系数而仅进行辊偏斜角测定,无法精确地进行推力的运算。
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辊间交叉角因辊间的相对的交叉而产生,由于在辊轴承等中也存在间隙,因此即使对各辊轴承座位置分别在轧制方向上进行位置控制,也无法消除辊自身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偏移。因此,无法消除因辊间交叉角而产生的推力。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技术中,在轧制之前,以上下辊不接触的状态驱动辊并施加弯曲力,根据基于在此时产生的驱动侧与作业侧的荷重差求出的推力系数或者偏斜量来估计因推力而引起的差荷重。在专利文献4中,仅根据上下辊的一个旋转状态下的测定值,来识别推力系数或者偏斜量。因此,在荷重检测装置的零点偏移、或者壳体与辊轴承座的摩擦阻力的影响在左右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在驱动侧的测定值与作业侧的测定值中产生左右非对称的误差。尤其是在如弯曲力的负荷那样荷重水平小的情况下,所述的误差在推力系数或者偏斜量的识别中可能成为关键性的误差。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若不提供辊间摩擦系数则无法识别推力系数或者偏斜量。
并且,在专利文献4中,设为支承辊的推力反作用力作用于辊轴心位置,并未考虑推力反作用力的作用点位置的变化。通常,支承辊的轴承座被支承于压下装置等,因此推力反作用力的作用点位置并不限于位于辊轴心上。因此,在根据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的荷重差求出的辊间推力中产生误差,在基于该辊间推力而计算的推力系数或者偏斜量中也产生误差。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在辊间产生的推力来抑制被轧制材料的蛇行和翘曲的产生的新颖且进行了改进的轧机的设定方法以及轧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某个观点,提供一种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轧机是具备多个辊的4辊以上的轧机,多个辊至少包括一对作业辊和支承作业辊的一对加强辊,在轧机中,将相对于被轧制材料设置于压下方向上侧的多个辊设为上辊系,将相对于被轧制材料设置于压下方向下侧的多个辊设为下辊系,将在压下方向上排列的各辊中的任一个辊设为基准辊,轧机具备:转矩测定装置,其测定通过马达的驱动而作用于所述作业辊的转矩,马达用于驱动作业辊;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其至少设置在轧机的下部侧或者上部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用于测定压下方向上的压下方向荷重;按压装置,其至少相对于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设置于轧制方向入侧和轧制方向出侧中的任一方,在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方向上进行按压;以及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其至少相对于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以在轧制方向上与按压装置相向的方式设置,用于使辊轴承座在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方向上移动,轧机的设定方法是在压下位置零点调整前或者轧制开始前实施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在第一工序中进行以下处理:将作业辊的辊隙设为开状态,在上辊系和下辊系中的各系统中,在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由转矩测定装置测定作用于作业辊的转矩,或者由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在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测定一对作业辊的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在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由转矩测定装置测定作用于作业辊的转矩,将基准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通过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基于转矩或者压下方向荷重差,来使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移动,由此调整辊轴承座的位置,压下方向荷重差是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在第二工序中进行以下处理:在实施了第一工序之后,将作业辊设为辊接触状态,由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在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测定一对作业辊的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将基准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通过辊轴承座驱动装置使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的各辊的辊轴承座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移动,来调整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
在此,也可以为,将多个辊中的位于压下方向上的最下部或者最上部的辊设为基准辊。
另外,也可以为,在4辊的轧机中,在作业辊通过各不相同的马达被独立地驱动时,在第一工序中,上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和下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被同时调整或者分别单独地调整,在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或者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在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为,在4辊的轧机中,在一对作业辊被一个马达同时驱动时,在第一工序中,上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和下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被分别单独地调整,在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或者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在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
并且,也可以为,轧机是6辊的轧机,该6辊的轧机在上辊系和下辊系中各自在作业辊与加强辊之间具备中间辊,在作业辊被各不相同的马达独立地驱动时,在第一工序中,对上辊系和下辊系中的各系统实施第一调整和第二调整,第一调整用于调整中间辊的辊轴承座与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第二调整用于在实施了第一调整之后调整中间辊的辊轴承座与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在第一调整中,关于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或者为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而进行如下调整:将作业辊的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或者调整不为基准辊的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关于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进行如下调整:将作业辊的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或者调整不为基准辊的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在第二调整中,关于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或者为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而进行如下调整:调整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或者将不为基准辊的加强辊的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关于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进行如下调整:调整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或者将不为基准辊的加强辊的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
另外,也可以为,轧机是6辊的轧机,该6辊的轧机在上辊系和下辊系中各自在作业辊与加强辊之间具备中间辊,在一对作业辊被一个马达同时驱动时,在第一工序中,对上辊系和下辊系中的各系统单独地实施第一调整和第二调整,第一调整用于调整中间辊的辊轴承座与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第二调整用于在实施了第一调整之后调整中间辊的辊轴承座与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在第一调整中,关于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或者为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而进行如下调整:将作业辊的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或者调整不为基准辊的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关于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进行如下调整:将作业辊的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或者调整不为基准辊的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在第二调整中,关于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或者为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而进行如下调整:调整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或者将不为基准辊的加强辊的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关于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进行如下调整:调整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或者将不为基准辊的加强辊的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提供一种轧机,是具备多个辊的4辊以上的轧机,多个辊至少包括一对作业辊和支承作业辊的一对加强辊,在轧机中,将在压下方向上排列的各辊中的任一个辊作为基准辊,轧机具备:转矩测定装置,其测定通过马达的驱动而作用于所述作业辊的转矩,所述马达用于驱动作业辊;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其至少设置在轧机的下部侧或者上部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用于测定压下方向上的压下方向荷重;按压装置,其至少相对于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设置于轧制方向入侧和轧制方向出侧中的任一方,在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方向上进行按压;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其至少相对于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以在轧制方向上与按压装置相向的方式设置,用于使辊轴承座在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方向上移动;以及辊轴承座位置控制装置,其将基准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基于转矩和压下方向荷重差,对辊轴承座驱动装置进行控制,来调整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在轧制方向上的位置,压下方向荷重差是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
也可以为,上作业辊和下作业辊分别通过不同的马达被上下独立地驱动。
或者,也可以为,上作业辊和下作业辊通过一个马达被上下同时地驱动。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在辊间产生的推力,来抑制被轧制材料的蛇行和翘曲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说明在轧制时在轧机的辊间产生的推力和推力反作用力的、轧机的概要侧视图和概要主视图。
图1B是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的概要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和用于控制该轧机的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A是对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3B是对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4A是示出图3A和图3B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中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一调整。
图4B是示出图3A和图3B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中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二调整。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和用于控制该轧机的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6A是对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B是对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C是对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A是示出图6A~图6C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中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一调整。
图7B是示出图6A~图6C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中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二调整。
图7C是示出图6A~图6C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中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三调整。
图8是示出辊间交叉角变更时的轧机的辊间推力的产生状态的一例的概要侧视图和概要主视图。
图9是示出在图8的状态的轧机中在使下侧的辊正转的情况和使下侧的辊反转的情况下获取到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在图8的状态的轧机中在使下侧的辊停止的情况和使下侧的辊旋转的情况下获取到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辊隙为开状态的轧机的、作业辊和加强辊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辊间交叉角的定义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辊隙为开状态下的、作业辊交叉角与压下方向荷重差、马达转矩、主轴转矩之间的一个关系的曲线图。
图14A是示出产生图13所示的辊间交叉角与各种值之间的关系的机械装置(mechanism)的说明图,示出没有辊间交叉角的情况。
图14B是示出产生图13所示的辊间交叉角与各种值之间关系的机械装置的说明图,示出存在辊间交叉角的情况。
图15是示出设为辊接触状态后的轧机的、作业辊和加强辊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辊接触状态下的、作业辊和加强辊的成对交叉角与压下方向荷重差的一个关系的曲线图。
图17A是示出将图4A和图4B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应用于6辊轧机的情况下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一调整。
图17B是示出将图4A和图4B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应用于6辊轧机的情况下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二调整。
图17C是示出将图4A和图4B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应用于6辊轧机的情况下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三调整。
图18A是示出将图7A~图7C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应用于6辊轧机的情况下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一调整中的上辊系的调整。
图18B是示出将图7A~图7C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应用于6辊轧机的情况下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一调整中的下辊系的调整。
图18C是示出将图7A~图7C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应用于6辊轧机的情况下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二调整中的上辊系的调整。
图18D是示出将图7A~图7C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应用于6辊轧机的情况下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二调整中的下辊系的调整。
图18E是示出将图7A~图7C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应用于6辊轧机的情况下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示出第三调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此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具有实质相同的功能结构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记,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1.目的>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和该轧机的设定方法中,目的在于能够消除在辊间产生的推力并稳定地制造没有蛇行和翘曲的制品、或者蛇行和翘曲极轻微的制品。在图1A中示出用于说明在对被轧制材料S轧制时在轧机的辊间产生的推力和推力反作用力的、轧机的概要侧视图和概要主视图。下面,如图1A所示,将辊体长度方向的作业侧表示为WS(Work Side),将驱动侧表示为DS(Drive Side)。
图1A所示的轧机具有:一对作业辊,该一对作业辊由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构成;以及一对加强辊,该一对加强辊由在压下方向(Z方向)上支承上作业辊1的上加强辊3和支承下作业辊2的下加强辊4构成。上作业辊1的作业侧被上作业辊轴承座5a支承,驱动侧被上作业辊轴承座5b支承。下作业辊2的作业侧被下作业辊轴承座6a支承,驱动侧被下作业辊轴承座6b支承。同样地,上加强辊3的作业侧被上加强辊轴承座7a支承,驱动侧被上加强辊轴承座7b支承。下加强辊4的作业侧被下加强辊轴承座8a支承,驱动侧被下加强辊轴承座8b支承。
上作业辊1、下作业辊2、上加强辊3以及下加强辊4被配置为使各辊的体长方向以与被轧制材料S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式形成为平行。此时,辊绕与压下方向平行的轴(Z轴)略微旋转,当产生上作业辊1与上加强辊3在体长方向上的偏移、或者下作业辊2与下加强辊4在体长方向上的偏移时,在作业辊与加强辊之间产生作用于辊的体长方向的推力。辊间推力使辊产生多余的力矩,因该力矩而产生非对称性的辊变形。该非对称性的辊变形是使轧制成为不稳定状态的一个原因,例如引起蛇行或者翘曲。因作业辊与加强辊在辊体长度方向上产生偏移而产生辊间交叉角,从而产生该辊间推力。例如,假设在下作业辊2与下加强辊4之间产生了辊间交叉角。此时,在下作业辊2与下加强辊4之间产生推力,其结果是,在下加强辊4上产生力矩,为了与该力矩取得平衡而辊间的荷重分布发生变化,产生非对称性的辊变形。因该非对称性的辊变形而引起蛇行或者翘曲等,轧制变得不稳定。
在本发明中,在轧机进行的被轧制材料的轧制中,在压下位置零点调整前或者轧制开始前,实施下面说明的轧机的设定方法,来调整各辊的辊轴承座位置,以消除在辊间产生的辊间推力。由此,目的在于能够稳定地制造没有蛇行和翘曲、或者蛇行和翘曲极轻微的制品。
在图1B中,示出对本发明的后述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的概要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在此,在被调整辊轴承座位置的轧机中,将相对于被轧制材料设置于压下方向上侧的多个辊设为上辊系,将相对于被轧制材料设置于压下方向下侧的多个辊设为下辊系。另外,将在压下方向上排列的各辊中的任一个辊设定为基准辊。
如图1B所示,在轧机的设定中,首先,作为第一工序,将作业辊的辊隙设为开状态,在上辊系和下辊系中,分别调整各辊的辊轴承座位置以消除在辊间产生的辊间推力(S10)。此时,根据通过驱动作业辊的马达的驱动而作用于作业辊的转矩的变化,来确定不产生辊间交叉角的辊轴承座位置。在此,为了确定辊轴承座位置而测定的“转矩”可以是基于马达电流值确定的马达转矩,也可以是在作为用于将马达的旋转传递至作业辊的结构部件之一的主轴上粘贴应变计等传感器而测定出的主轴转矩。在下面的说明中,在仅记载为“转矩”的情况下,是指马达转矩或者主轴转矩。
此外,在能够由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在轧机的作业侧和驱动侧测定压下方向上的压下方向荷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即压下方向荷重差,来确定不产生辊间交叉角的辊轴承座位置。第一工序中,在上辊系和下辊系中,分别进行用于消除在构成辊系的多个辊间产生的辊间交叉角的调整。
在实施了第一工序之后,作为第二工序,将作业辊设为辊接触(日文:キスロール)状态,进行用于消除上辊系和下辊系整体中的辊间交叉角的调整(S20)。在第二工序中,将基准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调整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的各辊的辊轴承座位置,使得一对作业辊的不同的2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此时,被调整的辊系的辊轴承座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被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不破坏在第一工序中调整出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关系地调整整体上的辊轴承座位置。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结构和该轧机的设定方法。
<2.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2~图4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和用于控制该轧机的装置的结构以及轧机的设定方法。第一实施方式是在压下位置零点调整前或者轧制开始前,调整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设为基准的加强辊与其它辊的辊间交叉角为零,实现不产生推力的轧制。
[2-1.轧机的结构]
首先,基于图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和用于控制该轧机的装置。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和用于控制该轧机的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此外,设为图2所示的轧机表示从辊体长度方向的作业侧观察到的状态。另外,在图2中,示出将下加强辊作为基准辊的情况下的结构。此外,基准辊优选为轴承座与壳体的接触面积大且位于位置稳定的最下部或者最上部的辊。
图2所示的轧机是具有一对作业辊1、2以及支承该一对作业辊1、2的一对加强辊3、4的4辊轧机。如图1A所示,上作业辊1被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支承,下作业辊2被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支承。在图2中,仅示出作业侧的上作业辊轴承座5a和下作业辊轴承座6a,但如图1A所示,在图2纸面里侧的驱动侧设置有上作业辊轴承座5b和下作业辊轴承座6b。
上作业辊1被上驱动用电动机21a驱动以进行旋转,下作业辊2被下驱动用电动机21b驱动以进行旋转。即,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构成为能够独立地旋转。上驱动用电动机21a和下驱动用电动机21b例如是马达,在其主轴分别设置有对主轴转矩进行测定的主轴转矩测定装置31a、31b。主轴转矩测定装置31a、31b例如为荷重传感器。设置于上驱动用电动机21a的上主轴转矩测定装置31a对上驱动用电动机21a的主轴转矩进行测定,并向后述的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进行输出。同样地,设置于下驱动用电动机21b的下主轴转矩测定装置31b对下驱动用电动机21b的主轴转矩进行测定,并向后述的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进行输出。
上加强辊3被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支承,下加强辊4被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支承。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以及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也如图1A所示那样同样设置在图2纸面里侧(驱动侧),分别支承上加强辊3、下加强辊4。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以及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通过壳体30来被保持。
在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设置有上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9和上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1,该上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9设置于轧制方向入侧,对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在轧制方向上进行按压,该上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1设置于轧制方向出侧,检测轧制方向上的位置,并将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在轧制方向上驱动。上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1具备对上作业辊轴承座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装置。同样地,在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设置有下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0和下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2,该下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2设置于轧制方向入侧,对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在轧制方向上进行按压,该下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2设置于轧制方向出侧,检测轧制方向上的位置,并将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在轧制方向上驱动。下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2具备对下作业辊轴承座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装置。
在上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1、下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2、上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9的驱动机构以及下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0的驱动机构中,例如使用液压缸。此外,在图2中,仅显示了作业侧的上下的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1、12以及上下的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9、10,但在纸面里侧(驱动侧)也同样地设置了这些装置。
在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设置有上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3和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4,该上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3设置于轧制方向出侧,对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在轧制方向上进行按压,该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4设置于轧制方向入侧,检测轧制方向上的位置,并将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在轧制方向上驱动。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4具备对上加强辊轴承座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装置。在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4和上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3的驱动机构中,例如使用液压缸。此外,在图2中,仅显示了作业侧的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4和上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3,但在纸面里侧(驱动侧)也同样地设置了这些装置。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下加强辊4设为基准辊,因此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成为基准加强辊轴承座。因而,由于不会驱动下加强辊轴承座8来进行位置调整,因此可以不像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那样一定具备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和位置检测装置。但是,也可以设为在轧制方向的入侧或者出侧设置例如下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40等来抑制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的晃动,使得作为位置调整的基准的基准加强辊轴承座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此外,在图2中,仅显示了作业侧的下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40,但在纸面里侧(驱动侧)也同样地设置了下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40。
压下装置50设置于壳体30与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之间,对压下方向上的辊位置进行调整。在压下装置50与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之间设置有上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该上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测定对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施加的压下方向荷重。此外,在图2中,仅显示了作业侧的压下装置50和上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但在纸面里侧(驱动侧)也同样地设置了这些装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轧机的上部侧设置上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来测定压下方向荷重,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例子,也可以在轧机的下部侧(即,壳体30与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之间)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来进行测定。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在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与壳体30之间的平衡块(project block)具备入侧上增大弯曲装置61a和出侧上增大弯曲装置61b,在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与壳体30之间的平衡块具备入侧下增大弯曲装置62a和出侧下增大弯曲装置62b。另外,虽未进行图示,但在图2纸面里侧(驱动侧)同样设置有驱动侧的入侧上增大弯曲装置61c、出侧上增大弯曲装置61d、入侧下增大弯曲装置62c以及出侧下增大弯曲装置62d。各增大弯曲装置对作业辊轴承座施加增大弯曲力,该增大弯曲力用于对上作业辊1与上加强辊3、下作业辊2与下加强辊4施加荷重。在这些增大弯曲装置中,通常使用用于使上下的作业辊弯曲来调整辊凸度(roll crown)的装置即可。
作为用于对轧机进行控制的装置,例如图2所示那样具有辊轴承座轧制方向力控制装置15、辊轴承座位置控制装置16、驱动用电动机控制装置22、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以及辊弯曲控制装置63。
辊轴承座轧制方向力控制装置15对上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9、下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0、上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3以及下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40的轧制方向的按压力进行控制。辊轴承座轧制方向力控制装置15基于后述的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的控制指示,驱动上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9、下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0以及上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3,形成通过提供与作为控制对象的辊轴承座对应的规定的按压力而能够控制辊轴承座位置的状态。
辊轴承座位置控制装置16进行上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1、下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2以及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4的驱动控制。辊轴承座位置控制装置16基于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的控制指示,驱动上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1、下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2以及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4,使得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范围内、或者使得转矩成为极小。各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1、12、14配置于作业侧和驱动侧这两侧,通过将作业侧和驱动侧的轧制方向上的位置在作业侧和驱动侧沿相反的方向控制相同的量,由此能够不变更作业侧和驱动侧的平均的轧制方向位置而仅变更辊交叉角。
驱动用电动机控制装置22控制用于驱动上作业辊1以使上作业辊1旋转的上驱动用电动机21a和用于驱动下作业辊2以使下作业辊2旋转的下驱动用电动机21b。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用电动机控制装置22基于来自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的指示,对上驱动用电动机21a和下驱动用电动机21b进行驱动,来控制上作业辊1或者下作业辊2的驱动。
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通过对构成轧机的上作业辊1、下作业辊2、上加强辊3以及下加强辊4调整辊轴承座的位置来控制各辊的位置,以使辊间交叉角为零。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中,基于由上主轴转矩测定装置31a测定出的上驱动用电动机21a的主轴转矩、由下主轴转矩测定装置31b测定出的下驱动用电动机21b的主轴转矩、以及由上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测定出的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下面也称为“压下方向荷重差”。),来调整辊轴承座的位置。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基于这些测定值,对辊轴承座轧制方向力控制装置15、辊轴承座位置控制装置16以及驱动用电动机控制装置22进行控制指示,以消除在辊间产生的交叉。此外,该轧机的设定方法的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叙述。
辊弯曲控制装置63是对各增大弯曲装置61a~61d、62a~62d进行控制的装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弯曲控制装置63基于来自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的指示,对增大弯曲装置进行控制,使得对作业辊轴承座提供增大弯曲力。此外,在进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间交叉的调整的情况以外的情况下,辊弯曲控制装置63例如也可以在进行被轧制材料的凸度控制或者形状控制时使用。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结构。此外,在图2中说明了下面的例子:关于作业辊轴承座5a、5b、6a、6b,在轧机的出侧配备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1、12,在入侧配备按压装置9、10,关于加强辊轴承座7a、7b、8a、8b,在轧机的入侧配备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4,在出侧配备按压装置13,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将这些配置在轧机的入侧和出侧反过来设置,或者也可以将这些配置在作业辊和加强辊中以相同的方向设置。并且,说明了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1、12、14配置于作业侧和驱动侧这两侧并对各侧进行位置控制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例子。能够将这些装置仅配置于作业侧和驱动侧中的一侧,或者通过使这些装置仅在一侧进行动作并将这一侧的相反侧作为旋转的支点进行位置控制,来控制辊交叉角,当然能够得到降低辊间交叉的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中,说明了在作业侧和驱动侧对基准辊以外的辊配置辊轴承座驱动装置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例子中。例如,也可以对全部的辊配置辊轴承座驱动装置,根据状况来变更基准辊,基于变更后的该基准辊来进行控制。或者,还可以在作业侧和驱动侧中的任一侧配置辊轴承座驱动装置,通过将该侧的相反侧设为旋转轴,并仅对一侧的辊轴承座位置进行控制,由此同样地控制辊间交叉角。
[2-2.轧机的设定方法]
基于图3A~图4B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图3A和图3B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的流程图。图4A和图4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中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此外,在图4A和图4B中省略了作用于辊间的荷重分布的记载。
在本例中,将下加强辊4作为基准辊进行说明,还存在上加强辊3为基准辊的情况。此外,设定构成轧机的辊中的任一个作为基准辊即可,优选将位于压下方向上的最上部或者最下部的辊中的任一方设为基准辊。例如,在将上加强辊3设为基准辊的情况下,通过下面的同样的过程,从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起按照离基准辊(上加强辊3)最远的辊(下加强辊4)与第二远的辊(下作业辊2)的位置调整、这两个辊与第三远的辊(上作业辊1)的位置调整、以及这三个辊与基准辊的位置调整那样的顺序进行辊的位置调整即可。此外,在本发明中,“辊系”是指由多个辊组成的辊组。
(第一调整:S100~S11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调整与图1B所示的第一工序对应。在第一调整中,如图3A所示,首先,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使压下装置50调整压下方向上的辊位置,使得上作业辊1与下作业辊2之间的辊隙成为具有规定间隙的开状态(S100)。压下装置50基于该指示将增大弯曲力设为平衡状态,将作业辊1、2的辊隙设为开状态。此外,在此,平衡状态是指施加抬起作业辊、辊轴承座等的自重的程度的弯曲力的状态,意味着作用于作业辊与加强辊之间的荷重几乎为零。
另外,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对辊弯曲控制装置63进行指示,使得由增大弯曲装置61a~61d、62a~62d从平衡状态对作业辊轴承座5a、5b、6施加规定的增大弯曲力(S102)。辊弯曲控制装置63基于该指示控制各增大弯曲装置61a~61d、62a~62d,来对作业辊轴承座5a、5b、6施加规定的增大弯曲力。由此,将作业辊间的辊隙设为开状态。此外,步骤S100和步骤S102先执行哪一个都可以。
接着,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使驱动用电动机控制装置22驱动上驱动用电动机21a和下驱动用电动机21b。通过上驱动用电动机21a和下驱动用电动机21b的驱动,作业辊1、2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S104)。
接着,逐步地进行各辊的位置调整。此时,将基准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移动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上的位置,来调整辊轴承座的位置。
具体地说,针对由上作业辊1和上加强辊3构成的上辊系、由下作业辊2和下加强辊4构成的下辊系,分别调整辊轴承座的位置使得由主轴转矩测定装置31a、31b测定的主轴转矩成为极小值。这是基于下面的知识得出的:在作业辊为开状态下,在作业辊与加强辊的交叉角为零时,主轴转矩为极小值。因此,在第一调整中,重复实施主轴转矩测定装置31a、31b对主轴转矩的测定(S106)以及辊轴承座位置的驱动(S108),针对上辊系和下辊系分别确定主轴转矩成为极小的辊轴承座位置(S110)。
步骤S108的辊轴承座位置的驱动的对象是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即,针对上辊系,可以如图4A上侧所示那样使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的位置变化来测定主轴转矩(P11),也可以如图4A下侧所示那样使上加强辊轴承座的位置变化来测定主轴转矩(P13)。另一方面,针对下辊系,由于下加强辊4为基准辊,因此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不动,如图4A上侧和下侧所示那样使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的位置变化来测定主轴转矩(12、P14)。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当根据主轴转矩测定装置31a、31b测定主轴转矩的测定结果确定出主轴转矩为极小时的辊轴承座位置时,结束第一调整。
(第二调整:S112~S126)
接着,如图3B和图4B所示,作为第二调整,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对上辊系和下辊系的辊间交叉进行调整。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调整与图1B所示的第二工序对应。首先,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使压下装置50调整压下方向上的辊位置,使得上作业辊1与下作业辊2成为规定的辊接触状态(S112)。压下装置50基于该指示,对辊施加规定的负荷,来使作业辊1、2接触,并设为辊接触状态。
接着,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通过驱动用电动机控制装置22对驱动用电动机21a、21b进行驱动,来使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以规定的旋转速度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S114,图4B的P15)。将步骤S114的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的旋转设为正转。然后,当由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测定正转时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并输入到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时,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运算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并设定为压下方向荷重差的基准值(S116)。
此外,在步骤S116中设定的压下方向荷重差的基准值也可以不为作业辊正转时的值,例如也可以如图4B右上侧所示那样基于在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停止的状态下测定出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来进行设定。在该情况下,省略步骤S114的处理,在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的停止状态下执行步骤S116的处理。
当在步骤S116中设定了压下方向荷重差的基准值时,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通过驱动用电动机控制装置22控制驱动用电动机21a、21b的驱动,来使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以规定的旋转速度向与步骤S114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S118,图4B的P16)。将步骤S118的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的旋转设为反转。
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当被输入由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测定出的反转时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时,取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来运算压下方向荷重差。然后,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根据运算出的压下方向荷重差与在步骤S116中运算出的基准值的偏差,来运算控制目标值(S119)。利用正转时和反转时的辊间推力所产生的压下方向荷重差的绝对值大致相同的特性,例如可以将控制目标值设为与基准值的偏差的一半的值。
另外,当由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运算出作业辊反转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时(S120),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控制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作业辊和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该压下方向荷重差成为在步骤S116中设定的控制目标值(S122)。在图4B所示的例子中,由于下加强辊4为基准辊,因此对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和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的位置进行控制。此时,由于上辊系的交叉角已调整,因此以如下方式调整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与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的位置:一边保持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与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的相对位置,一边使上作业辊1和上加强辊3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移动。
重复执行步骤S120~S124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124中判定为压下方向荷重差为控制目标值为止。此外,压下方向荷重差可以不与控制目标值完全一致,可以设为只要这些值的差在容许范围内,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就判定为压下方向荷重差为控制目标值。然后,当判定为压下方向荷重差为控制目标值时,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使压下装置50进行调整使得上作业辊1与下作业辊2的辊隙成为规定的大小(S126)。之后,该轧机开始对被轧制材料进行轧制。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制装置和轧机的设定方法。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随着交叉角的变化而主轴转矩变化的特性,在第一调整中,基于上作业辊和下作业辊的主轴转矩来调整上辊系和下辊系的作业辊与加强辊之间的交叉角。在第二调整中,将作业辊设为辊接触状态,基于压下方向荷重差来调整上作业辊与下作业辊之间的交叉角。在辊接触状态下,由于在上作业辊与下作业辊之间受到辊轮廓所引起的接触力(日文:接戦力,英语:tangential force)的影响,因此不使用主轴转矩,而使用压下方向荷重差。通过像这样设定轧机,能够降低由于辊间交叉角而在辊间产生的推力,能够抑制轧制时的被轧制材料的蛇行和翘曲的产生。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在第一调整中,基于上作业辊和下作业辊的主轴转矩来调整辊轴承座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例子,例如使用驱动用电动机21a、21b的马达转矩也能够同样地对轧机进行设定。由于马达转矩与驱动用电动机21a、21b的电流值成比例,因此能够基于驱动用电动机21a、21b的电流值作为马达转矩的值,来调整辊轴承座位置。
另外,在第一调整中,基于转矩,对上作业辊和下作业辊调整了辊轴承座位置,但是基于转矩至少对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调整辊轴承座位置即可。针对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可以调整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在此,规定的容许范围例如可以设为,基于在与调整辊轴承座的位置时相反的辊旋转状态或者辊停止状态下求出的基准值而运算出的压下方向荷重差为控制目标值以下的范围。此外,规定的容许范围可以不与像这样决定出的范围完全一致,可以存在一些差异。
<3.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5~图7C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和用于控制该轧机的装置的结构以及轧机的设定方法。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是所谓的单驱动轧机,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经由齿轮机架(未图示。)等被一个驱动用电动机21驱动。因此,在基于马达转矩调整辊轴承座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只调整上辊系和下辊系中的任一方。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结构及其设定方法。
[3-1.轧机的结构]
首先,基于图5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和用于控制该轧机的装置。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和用于控制该轧机的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5所示的轧机表示从辊体长度方向的作业侧观察到的状态,示出将下加强辊设为基准辊的情况下的结构。
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是具有一对作业辊1、2以及支承该一对作业辊1、2的一对加强辊3、4的4辊轧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轧机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通过一个驱动用电动机21经由齿轮机架等来驱动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不具备主轴转矩测定装置;以及在轧机的下部侧设置有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来代替上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由于其它结构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其说明。
驱动用电动机21是使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同时旋转的驱动装置。驱动用电动机21例如是马达。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用电动机21的马达转矩作为检测端来使用。具体地说,可以将与马达转矩具有比例关系的驱动用电动机21的电流值作为马达转矩输出到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
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设置于轧机的下部侧(即,壳体30与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之间),测定对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施加的压下方向荷重。由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测定出的压下方向荷重被输出到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此外,在图5中,仅显示了作业侧的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但在纸面里侧(驱动侧)也同样地设置了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轧机的下部侧设置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来测定压下方向荷重,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例子,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轧机的上部侧(即,压下装置50与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之间)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来进行测定。
[3-2.轧机的设定方法]
接着,基于图6A~图7C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图6A~图6C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的流程图。图7A~图7C是示出图6A~图6C所示的轧机的设定方法中的辊位置调整的过程的说明图。此外,在图7A~图7C中,省略了作用于辊间的荷重分布的记载。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下加强辊4作为基准辊进行说明,但是基准辊设为位于压下方向上的最上部或者最下部的辊中的任一方即可,还存在上加强辊3为基准辊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也通过下面的同样的过程来进行辊的位置调整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1B所示的将辊隙设为开状态而进行的第一工序,进行步骤S200~S214的第一调整和步骤S216~S220的第二调整。另外,作为图1B所示的设为辊接触状态而进行的第二工序,进行步骤S222~S236的第三调整。
(第一调整:S200~S214)
首先,在第一调整中,进行设置有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的下辊系的辊轴承座位置的调整。如图6A和图7A所示,首先,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使压下装置50调整压下方向上的辊位置,使得上作业辊1与下作业辊2之间的辊隙成为具有规定间隙的开状态(S200)。压下装置50基于该指示将增大弯曲力设为平衡状态,将作业辊1、2的辊隙设为开状态。
另外,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对辊弯曲控制装置63进行指示,使得由增大弯曲装置61a~61d、62a~62d从平衡状态对作业辊轴承座5a、5b、6施加规定的增大弯曲力(S202)。辊弯曲控制装置63基于该指示控制各增大弯曲装置61a~61d、62a~62d,来对作业辊轴承座5a、5b、6施加规定的增大弯曲力。由此,将作业辊间的辊隙设为开状态。此外,步骤S200和步骤S202先执行哪一个都可以。
接着,在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停止的状态下,由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测定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S204)。然后,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运算在步骤S204中测定出的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并设定为第一控制目标值(S206,图7A的P21)。当在步骤S206中设定了第一控制目标值时,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通过驱动用电动机控制装置22来控制驱动用电动机21的驱动,使下作业辊2以规定的旋转速度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S208)。将步骤S208的下作业辊2的旋转设为正转。然后,如图6B所示,当由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测定下作业辊旋转时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并输入到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时,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取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来运算压下方向荷重差(S210)。
当在步骤S210中运算出下作业辊旋转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时,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控制下作业辊2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该压下方向荷重差成为在步骤S206中设定的第一控制目标值(S212、图7A的P22)。在图7A所示的例子中,由于下加强辊4为基准辊,因此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的位置被固定。因而,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控制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的位置,来进行调整使得下作业辊旋转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成为第一控制目标值(S214)。重复执行步骤S210~S214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214中判定为压下方向荷重差成为第一控制目标值为止。此外,压下方向荷重差可以不与第一控制目标值完全一致,可以设为只要这些值的差处于容许范围内,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就判定为压下方向荷重差为第一控制目标值。
此外,在步骤S206中设定的第一控制目标值可以不是作业辊停止时的值,例如也可以如图7A右上侧所示那样,基于在使下作业辊2向与步骤S208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测定出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来进行设定。
(第二调整:S216~S220)
接着,在第二调整中,进行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的上辊系的辊轴承座位置的调整。如图6B和图7B所示,在第二调整中,重复实施驱动用电动机21的马达转矩的测定(S216)和辊轴承座位置的驱动(S218),来确定马达转矩成为极小的辊轴承座位置(S220)。
关于步骤S218的辊轴承座位置的驱动,由于只要是基准辊以外的辊的辊轴承座即可,因此针对上辊系,可以如图7B上侧所示那样使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的位置变化来测定马达转矩(P23),也可以如图7B下侧所示那样使上加强辊轴承座的位置变化来测定马达转矩(P24)。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当根据马达转矩的测定结果确定出马达转矩成为极小时的辊轴承座位置时,结束第二调整。
(第三调整:S222~S236)
接着,如图6C和图7C所示,作为第三调整,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对上辊系和下辊系的辊间交叉进行调整。首先,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使压下装置50调整压下方向上的辊位置,使得上作业辊1与下作业辊2成为规定的辊接触状态(S222)。压下装置50基于该指示对辊施加规定的负荷,来使作业辊1、2接触而成为辊接触状态。
接着,在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停止的状态下,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通过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来测定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S224)。然后,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运算在步骤S224中测定出的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并设定为第二控制目标值(S226,图7C的P25)。当在步骤S226中设定了第二控制目标值时,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通过驱动用电动机控制装置22控制驱动用电动机21的驱动,来使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以规定的旋转速度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S228)。将步骤S228的作业辊1、2的旋转设为正转。然后,当由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测定作业辊旋转时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并输入到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时,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取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来运算压下方向荷重差(S230)。
当在步骤S230中运算出作业辊旋转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时,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控制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作业辊和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该压下方向荷重差成为在步骤S226中设定的第二控制目标值(S232,图7C的P26)。在图7C所示的例子中,由于下加强辊4为基准辊,因此对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以及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的位置进行控制。此时,由于上辊系的交叉角已通过第二调整进行了调整,因此以如下方式调整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与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的位置:一边保持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与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的相对位置,一边使上作业辊1和上加强辊3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移动。
重复执行步骤S230~S234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234中判定为压下方向荷重差成为第二控制目标值为止。此外,压下方向荷重差可以不与第二控制目标值完全一致,可以设为只要这些值的差处于容许范围内,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就判定为压下方向荷重差为第二控制目标值。然后,当判定为压下方向荷重差为控制目标值时,辊间交叉控制装置23使压下装置50进行调整使得上作业辊1与下作业辊2的辊隙成为规定的大小(S236)。之后,该轧机开始对被轧制材料进行轧制。
此外,在步骤S226中设定的第二控制目标值可以不是作业辊停止时的值,例如也可以如图7C右上侧所示那样,基于在使下作业辊2向与步骤S228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测定出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来进行设定。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制装置和轧机的设定方法。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轧机为单驱动轧机的情况下,针对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基于压下方向荷重差来调整辊间交叉角,针对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利用随着交叉角的变化而马达转矩变化的特性,来基于驱动用电动机的马达转矩调整辊间交叉角。而且,当针对上下的辊系结束辊间交叉角的调整时,将作业辊设为辊接触状态,基于压下方向荷重差来调整上作业辊与下作业辊的交叉角。通过像这样设定轧机,能够降低因辊间交叉角而在辊间产生的推力,能够抑制轧制时的被轧制材料的蛇行和翘曲的产生。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在第二调整中基于驱动用电动机的马达转矩来调整辊轴承座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例子,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用驱动用电动机的主轴转矩也能够同样地对轧机进行设定。此时,在轧机中设置对驱动用电动机的主轴转矩进行测定的主轴转矩测定装置,但是如果设置上作业辊用和下作业辊用的两个主轴转矩测定装置,则上下的辊系均是不使用压下方向荷重差而能够基于主轴转矩来调整辊轴承座位置。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在第一调整中,针对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调整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例子,也可以与第二调整同样地基于转矩来调整辊轴承座位置。
<4.辊间交叉角与各种值的关系>
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的设定方法中,为了消除辊间交叉,而进行辊轴承座的位置控制,使得压下方向荷重差为零或成为容许范围内的值,并且使得转矩成为极小。这是基于压下方向荷重差、马达转矩、主轴转矩以及辊间交叉角之间具有如以下所示的相关性的知识而得出的。下面,基于图8~图16来说明辊间交叉角与各种值的关系。
[4-1.辊正转时及反转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的特性和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
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进行基于压下方向荷重差的调整时,对辊正转时和反转时的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即压下方向荷重差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在所述的研究中,例如,如图8所示,在具有一对作业辊1、2和支承该一对作业辊1、2的一对加强辊3、4的轧机中,将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分离,来将作业辊1、2之间的辊隙设为开状态。
此外,上作业辊1的作业侧被上作业辊轴承座5a支承,驱动侧被上作业辊轴承座5b支承。另外,下作业辊2的作业侧被下作业辊轴承座6a支承,驱动侧被下作业辊轴承座6b支承。另外,上加强辊3的作业侧被上加强辊轴承座7a支承,驱动侧被上加强辊轴承座7b支承。另外,下加强辊4的作业侧被下加强辊轴承座8a支承,驱动侧被下加强辊轴承座8b支承。在作业辊1、2彼此分离的状态下,通过增大弯曲装置(未图示。)对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以及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施加增大弯曲力。
如图8所示,当在下作业辊2与下加强辊4之间产生了辊间交叉角的状态下使各辊旋转时,在下作业辊2与下加强辊4之间产生推力,在下加强辊4产生力矩。在这样的状态下,在本验证中,关于使辊正转的情况和反转的情况检测了压下方向荷重。例如,如图9所示,在辊正转时和辊反转时,分别仅在规定的交叉角变更区间使下作业辊绕与压下方向平行的轴(Z轴)旋转,并检测使辊间交叉角变化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图9是在作业辊辊径为80mm的小型轧机中检测使下作业辊的辊间交叉角朝向驱动侧的出侧变更了0.1゜时的辊正转时和辊反转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的变化而得到的一个测定结果。对各作业辊轴承座施加的增大弯曲力设为0.5tonf/chock。
观察其检测结果,在辊正转时获取到的压下方向荷重差与辊间交叉角变更前相比,向负方向变大。另一方面,在辊反转时获取到的压下方向荷重差与辊间交叉角变更前相比,向正方向变大。像这样,在辊正转时和辊反转时,压下方向荷重差的大小大致相同,但其方向相反。
因此,基于上述的关系,以辊正转状态为基准,将辊反转状态下的相对于基准的偏差的1/2设为上下的作业辊-加强辊间的推力成为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的控制目标值。控制目标值能够通过下述式(1)来表示。
[数1]
Figure BDA0002671986340000281
在此,P’dfT T是上辊系的控制目标值,P’dfT B是下辊系的控制目标值。另外,
Figure BDA0002671986340000282
Figure BDA0002671986340000283
是辊正转时和反转状态下的上辊系的作业侧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测定值之差,
Figure BDA0002671986340000284
Figure BDA0002671986340000285
是辊正转和辊反转状态下的下辊系的作业侧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测定值的压下方向荷重差。通过这样能够计算上辊系统和下辊系的控制目标值。
因此,基于上述的关系,例如以辊正转状态为基准(即,压下方向荷重差的基准值)来计算控制目标值,通过使辊反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差与控制目标值一致,能够使辊间推力为零。
[4-2.辊停止和旋转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的特性和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
另外,在图10中示出辊停止时与辊旋转时的、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即压下方向荷重差的变化。在此,示出在下作业辊2与下加强辊4之间设置规定的辊间交叉角、检测使辊停止的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后使辊旋转并检测出压下方向荷重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此外,图10是在作业辊辊径为80mm的小型轧机中检测使下作业辊的辊间交叉角朝向驱动侧的出侧变更了0.1゜时的辊正转时和辊反转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的变化而得到的一个测定结果。对各作业辊轴承座施加的增大弯曲力设为0.5tonf/chock。
如图10所示,使辊旋转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与辊停止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相比,向负方向变大。这样,在辊停止时与辊旋转时,压下方向荷重差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在辊停止状态下出现的压下方向荷重差被认为是因推力以外的原因而产生的。
根据以上内容,在辊停止状态下出现的压下方向荷重差被认为是因推力以外的原因而产生的。由此,以辊停止状态的压下方向荷重差为基准来设定控制目标值,通过控制辊轴承座位置,能够使上下的作业辊-加强辊间的推力为零。即,控制目标值通过下述式(2)来表示。
[数2]
Figure BDA0002671986340000291
在此,Pr dfT T是上辊系的控制目标值,Pr dfT B是下辊系的控制目标值。
Figure BDA0002671986340000292
是辊旋转停止状态下的上辊系的作业侧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测定值的压下方向荷重差,
Figure BDA0002671986340000293
是辊旋转停止状态下的下辊系的作业侧与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测定值的压下方向荷重差。此外,此处所说的辊旋转状态并未特别规定旋转的方向,辊的旋转可以是正转和反转中的任一个。通过这样,能够计算上辊系和下辊系的控制目标值。
因此,基于上述的关系,将辊停止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作为控制目标值,通过对辊旋转时(例如,辊反转时)的辊轴承座位置进行控制,使得辊反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差与控制目标值一致,由此能够使辊间的推力为零。
此外,上述的实验结果和控制目标值的计算方法体现了在将辊隙设为开状态的情况下作用于作业辊与加强辊之间的推力对压下方向荷重差带来的影响。在辊接触状态下,只要是调整了作业辊与加强辊之间的辊间交叉角的状态,则作用于上下的作业辊间的推力对压下方向荷重差带来的影响也与开状态的情况是同样的,也能够同样地应用控制目标值的计算方法。
[4-3.辊隙为开状态下的关系]
首先,基于图11~图14B来说明作业辊的辊隙为开状态的情况下的、辊间交叉与各种值的关系。图11是示出辊隙为开状态的轧机的、作业辊1、2以及加强辊3、4的配置的说明图。图12是示出辊间交叉角的定义的说明图。图13是在作业辊辊径80mm的小型轧机中进行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示出辊隙为开状态下的、作业辊交叉角与压下方向荷重差、马达转矩、主轴转矩的一个关系的曲线图。图14A是示出产生图13所示的辊间交叉角与各种值的关系的机械装置的说明图,示出没有辊间交叉角的情况。图14B是示出产生图13所示的辊间交叉角与各种值的关系的机械装置的说明图,示出具有辊间交叉角的情况。此外,在图13中,针对在增加方向上设定了作业辊交叉角的情况和在减少方向上设定了作业辊交叉角的情况分别测定压下方向荷重差,显示了将增加方向的测定值和减少方向的测定值进行平均化而得到的值。
如图11所示,将上作业辊1与下作业辊2的辊隙设为开状态,形成通过增大弯曲装置对作业辊轴承座施加了增大弯曲力的状态。而且,对使上加强辊3和下加强辊4的交叉角分别变化时的加强辊推力反作用力、作业辊推力反作用力以及压下方向荷重差的变化进行了调查。如图12所示,加强辊的交叉角将在辊体长度方向上延长的辊轴Aroll的作业侧从宽度方向(X方向)朝向出侧的方向表示为正。另外,每1个辊轴承座施加了0.5tonf的增大弯曲力。
其结果是,如图13所示可知,与交叉角同样地,压下方向荷重差具有当使上作业辊1与下作业辊2的交叉角从负的角度依次变大到角度零、正的角度时值变大的关系。另外,关于马达转矩和主轴转矩,确认出当使上作业辊1与下作业辊2的交叉角从负的角度依次变大到角度零、正的角度时,在作业辊的交叉角为零时,取得极小值。
这是由于,如图14A所示,在作业辊WR与加强辊BUR之间不存在辊间交叉角的情况下,从加强辊BUR作用于作业辊WR的力F1与使加强辊BUR旋转所需的力F2的向量方向一致。另一方面,如图14B所示,在作业辊WR与加强辊BUR之间存在辊间交叉角的情况下,从加强辊BUR作用于作业辊WR的力F1与使加强辊BUR旋转所需的力F2的向量方向不同。因此,为了使加强辊BUR旋转,需要与没有辊间交叉角的情况相比较大的驱动力。这样,由于转矩根据辊间交叉角而变化,因此认为在马达转矩及主轴转矩与辊间交叉角之间产生如图13所示的相关性。
[4-4.辊接触状态下的关系(存在成对交叉)]
接着,基于图15和图16来说明作业辊处于辊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辊间交叉与各种值的关系。图15是示出设为辊接触状态的轧机的作业辊1、2以及加强辊3、4的配置的说明图。图16是示出辊接触状态下的作业辊与加强辊的成对交叉角与压下方向荷重差的一个关系的曲线图。此外,在图15中,关于在增加方向上设定了成对交叉角的情况和在减少方向上设定了成对交叉角的情况分别测定压下方向荷重差,并显示了将增加方向的测定值和减少方向的测定值进行平均化而得到的值。
在此,如图15所示,对将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设为辊接触状态并使作业辊与加强辊的成对交叉角分别变化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的变化进行了调查。此时,辊接触集中(日语:締め込み)荷重设为6.0tonf(一侧3.0tonf)。
其结果是,如图16所示可知,当使成对交叉角从负的角度依次变大到角度零、正的角度时,压下方向荷重差与成对交叉角的变化对应地变化,也变大,在成对交叉角为零时,压下方向荷重差也为零。由此,在施加了辊接触集中荷重的状态下,能够根据压下方向荷重差来检测因上下作业辊间的交叉而引起的推力的影响。而且,确认出:通过将上下各个作业辊和加强辊作为一体来控制辊轴承座位置以使这些值成为零,由此能够降低上下作业辊间推力。
实施例
(实施例1)
关于在图2所示的构成为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能够独立地旋转的所谓的双驱动的热轧厚板轧机中考虑了因辊间交叉产生的推力的影响的压下调平设定,进行了现有方法与本发明的方法的比较。
首先,在现有方法中,不使用本发明的辊间交叉控制装置的功能,而定期地进行壳体衬垫和轴承座衬垫的更换,并进行了设备管理以不产生辊间交叉。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间交叉控制装置的功能,在轧制前,按照图3A和图3B所示的处理流程进行了辊轴承座的位置调整。即,首先,在将辊隙设为开状态并施加了增大弯曲力的状态下,通过主轴转矩测定装置来测定上下的主轴转矩,并控制上下的作业辊轴承座的位置。接着,设为辊接触状态,测定作业侧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来运算压下方向荷重差,控制上下的作业辊和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该压下方向荷重差成为预先设定的控制目标值。
在表1中关于本发明和现有方法示出与代表轧制数量对应的翘曲产生的实测值。当观察被轧制材料的前端部每1m的翘曲实绩值中的、加强辊即将改组且壳体衬垫即将更换的值时,在本发明的情况下,获知被抑制为0.13mm/m的比较小的值。与此相对,在现有方法的情况下,在加强辊即将改组或壳体衬垫即将更换的时期中,与本发明的情况相比,翘曲实绩值变大。
[表1]
表1
Figure BDA0002671986340000321
如以上那样,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在轧制前,基于将辊隙设为开状态而测定出的上下的主轴转矩来控制上下的作业辊轴承座的位置,之后,进行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的各辊的轴承座位置控制以使设为辊接触状态时的压下方向荷重差成为预先设定的控制目标值,由此能够消除辊间交叉本身,来排除通过因辊间交叉而引起的推力产生的被轧制材料的左右非对称变形。因而,能够稳定地制造没有蛇行和翘曲、或者蛇行和翘曲极轻微的金属板材。
(实施例2)
接着,针对各机架构成为如图5所示通过一个驱动用电动机经由齿轮机架等来驱动上作业辊和下作业辊的热精轧机的第五~第七机架,关于考虑了因辊间交叉产生的辊间推力的影响的压下调平设定进行了现有方法与本发明的方法的比较。
首先,在现有方法中,不使用本发明的辊间交叉控制装置的功能,而定期地进行壳体衬垫和轴承座衬垫的更换,并进行了设备管理以不产生辊间交叉。其结果是,在壳体衬垫即将更换的时期中,对出侧板厚1.2mm、宽度1200mm的薄宽材料进行了轧制时,在第六机架中产生100mm以上的蛇行,并产生了由蛇行引起的挤压(日文:絞り込み)。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间交叉控制装置的功能,按照图6A~图6C所示的处理流程,首先,在将辊隙设为开状态且上作业辊和下作业辊停止的状态下,测定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来运算压下方向荷重差,并调整下作业辊的辊轴承座位置以使该压下方向荷重差成为第一控制目标值。接着,调整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的上辊系的辊轴承座位置使得马达转矩成为极小。之后,设为辊接触状态,测定作业侧和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来运算压下方向荷重差,对上作业辊和上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进行控制以使该压下方向荷重差成为第二控制目标值。
其结果是,即使在壳体衬垫即将更换的时期中也对通过现有方法而产生了挤压的出侧板厚1.2mm、宽度1200mm的薄宽材料进行了轧制的情况下,也只是产生15mm以下的蛇行,能够使被轧制材料不产生挤压地通过轧制生产线。
如以上那样,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在轧制前,将辊隙设为开状态,基于压下方向荷重差来调整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作业辊的辊轴承座位置,并且调整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的辊轴承座位置以使马达转矩成为极小,之后设为辊接触状态,针对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基于压下方向荷重差来控制辊轴承座的位置,由此能够消除辊间交叉本身,从而排除通过因辊间交叉而引起的推力产生的被轧制材料的左右非对称变形。因而,能够稳定地制造没有蛇行和翘曲、或者蛇行和翘曲极轻微的金属板材。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例子。主要是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就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正例,这是不言而喻的,应了解到这些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5.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具备一对作业辊和一对加强辊的4辊轧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能够应用于4辊以上的轧机。在该情况下,也是将构成轧机的辊中的任一个设定为基准辊即可。例如,在6辊轧机的情况下,能够将作业辊、中间辊以及加强辊中的任一个设定为基准辊。此时,与4辊轧机的情况同样地,优选将在压下方向上排列的各辊中的位于最下部或者最上部的辊作为基准辊。
(1)上下独立驱动的情况
6辊轧机例如图17A所示那样在作业辊1、2与加强辊3、4之间分别设置有中间辊41、42。上中间辊41被支承于作业侧的上中间辊轴承座43a和驱动侧的上中间辊轴承座43b(还将上中间辊轴承座43a、43b统称为“上中间辊轴承座43”)。下中间辊42被支承于作业侧的下中间辊轴承座44a和驱动侧的下中间辊轴承座44b(还将下中间辊轴承座44a、44b统称为“下中间辊轴承座44”)。
上作业辊1被上驱动用电动机21a驱动以进行旋转,下作业辊2被下驱动用电动机21b驱动以进行旋转。即,在图17A所示的例子中,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构成为能够独立旋转。上驱动用电动机21a和下驱动用电动机21b例如是马达,在其主轴设置有分别测定主轴转矩的主轴转矩测定装置31a、31b。
在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中,如图2所述的4辊轧机那样在轧制方向入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设置有上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图2的上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9),在轧制方向出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设置有上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图2的上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1)。同样地,在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中,在轧制方向入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设置有下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图2的下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0),在轧制方向出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设置有下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图2的下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2)。上下的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各自具备检测作业辊轴承座5a、5b、6a、6b的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
另外,在上中间辊轴承座43a、43b中,在轧制方向出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设置有上中间辊轴承座按压装置(未图示。),在轧制方向入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设置有上中间辊轴承座驱动装置(未图示。)。同样地,在下中间辊轴承座44a、44b中,在轧制方向出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设置有下中间辊轴承座按压装置(未图示。),在轧制方向入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设置有下中间辊轴承座驱动装置(未图示。)。上下的中间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各自具备对中间辊轴承座43a、43b、44a、44b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装置。
并且,在加强辊轴承座7a、7b中,如图2所示的4辊轧机那样,在轧制方向出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设置有上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图2的上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3),在轧制方向入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设置有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图2的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4)。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具备对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装置。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下加强辊4设为基准辊,因此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成为基准加强辊轴承座。因而,由于不驱动下加强辊轴承座8来进行位置调整,因此可以不像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那样一定具备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和位置检测装置。但是,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在轧制方向的入侧或者出侧设置例如下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40等,来抑制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的晃动,使得设为位置调整的基准的基准加强辊轴承座的位置不变。
在所述的6辊轧机中,在压下位置零点调整前或者轧制开始前实施的轧机的设定与图4A和图4B所示的4辊轧机的情况同样地实施即可。即,将作业辊1、2的辊隙设为开状态,首先,实施第一工序。第一工序与图1B所示的第一工序对应。第一工序由第一调整和第二调整构成,在第一调整中,关于上辊系和下辊系,分别调整中间辊41、42的中间辊轴承座43a、43b、44a、44b与加强辊3、4的加强辊轴承座7a、7b、8a、8b的位置,在第二调整中,在结束第一调整之后,关于上辊系和下辊系,分别调整中间辊41、42的中间辊轴承座43a、43b、44a、44b与作业辊1、2的作业辊轴承座5a、5b、6a、6b的位置。
例如,在第一调整中,如图17A上侧所示,关于上辊系和下辊系中的各系统,将作业辊1、2的作业辊轴承座5a、5b、6a、6b与中间辊41、42的中间辊轴承座43a、43b、44a、44b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以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P31、P32)。通过像这样调整作业辊轴承座5a、5b、6a、6b和中间辊轴承座43a、43b、44a、44b的位置,来调整中间辊41、42相对于加强辊3、4的位置。
或者,关于第一调整,如图17A下侧所示,在是与基准辊侧相反一侧的辊系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加强辊轴承座7a、7b的调整。因而,也可以与上述同样地调整加强辊3的辊轴承座7a、7b的位置以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P33)。
另外,图17A示出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a、71b被设置于与基准辊侧相反一侧的辊系的情况。此时,可以设为,针对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即,在图17A中为上辊系),由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a、71b在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测定一对作业辊1、2的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将作业辊1的作业辊轴承座5a、5b与中间辊41的中间辊轴承座43a、43b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控制,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在压下荷重测定装置设置于基准辊侧的辊系的情况下,也同样是能够将作业辊的作业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的中间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控制。
此外,在图17A的情况下,在与基准辊侧相反一侧的辊系中设置了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因此也如上述那样调整下加强辊4的加强辊轴承座8a、8b的位置。此时,关于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侧辊系、即图17A的下辊系,与图17A上侧同样地,为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将下作业辊2的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与下中间辊42的下中间辊轴承座44a、44b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控制即可(P34)。
此外,在第一调整中,使用中间辊41、42的弯曲装置,来对中间辊41、42与加强辊3、4之间施加弯曲力。此时,作业辊1、2的弯曲装置施加不使中间辊41、42与作业辊1、2滑动的程度的弯曲力。
接着,在第二调整中,例如,可以设为如图17B上侧所示那样上辊系和下辊系均调整作业辊1、2的作业辊轴承座5a、5b、6a、6b的位置以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P35、P36)。
或者,如图17B下侧所示,针对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即上辊系,将加强辊3的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与上中间辊41的上中间辊轴承座43a、43b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移动来进行调整,以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P37)。这样,可以调整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的位置,来调整上作业辊1与上中间辊41的位置。此时,针对基准辊侧的辊系、即下辊系,可以与图17B上侧同样地设为调整下作业辊2的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的位置以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P38)。
另外,在第二调整中,针对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可以调整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例如在图17B中,在上辊系中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a、71b。因而,针对上辊系,可以调整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的位置来调整上作业辊1与上中间辊41的位置,以使根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a、71b的测定值得到的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或者,在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为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加强辊轴承座的调整。在该情况下,将加强辊3的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与上中间辊41的上中间辊轴承座43a、43b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移动来进行调整。像这样,可以调整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的位置,来调整上作业辊1与上中间辊41的位置。
另一方面,针对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即图17B的下辊系,可以与上述同样地调整下作业辊2的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的位置以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另外,在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为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加强辊轴承座的调整。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加强辊3的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与上中间辊41的上中间辊轴承座43a、43b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控制,来调整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的位置,从而调整上作业辊1与上中间辊41的位置。
在第二调整中,使用作业辊1、2的弯曲装置,对作业辊1、2与中间辊41、42之间施加荷重。此时,中间辊41、42的弯曲装置设为零或者平衡状态。此外,在中间辊41、42具有减小弯曲装置的情况下,可以使减小弯曲装置在去除中间辊41、42与加强辊3、4之间的荷重的方向(负方向)上产生作用。
接着,当结束第一工序时,如图17C所示,将作业辊1、2设为辊接触状态,实施第二工序。此时,由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a、71在作业侧和驱动侧b分别测定一对作业辊1、2的不同的2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而且,将基准辊的辊轴承座(即,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驱动辊轴承座驱动装置,来调整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即,上辊系)的各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此时,一边保持构成上辊系的各辊的辊轴承座的相对位置,一边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控制这些辊轴承座(图17C的P39)。
第二工序与图1B所示的第二工序对应,与图4B所示的4辊轧机的第二调整同样地实施即可。即,例如,如图17C所示,作为一对作业辊1、2的不同的2个旋转状态,可以设定正转状态和反转状态,还可以设定停止状态和旋转状态(正转或者旋转)。
(2)上下同时驱动的情况
另外,例如,如图18A所示,6辊轧机有时也如图5的4辊轧机那样通过一个驱动用电动机21经由齿轮机架等来驱动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图18A的轧机的结构除了所述的驱动用电动机21以外,与图17A所示的6辊轧机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不具备主轴转矩测定装置,在轧机的下部侧设置有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a、73b来代替上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1a、71b。设为其它结构是相同的。图18A所述的轧机的驱动用电动机21使上作业辊1和下作业辊2同时旋转。
在所述的6辊轧机中,也是只要与图7A~图7C所示的4辊轧机的情况同样地实施在压下位置零点调整前或者轧制开始前实施的轧机的设定即可。即,将作业辊1、2的辊隙设为开状态,首先,实施第一工序。第一工序与图1B所示的第一工序对应。第一工序由第一调整和第二调整构成,在第一调整中,关于上辊系和下辊系,分别调整中间辊41、42的中间辊轴承座43a、43b、44a、44b与加强辊3、4的加强辊轴承座7a、7b、8a、8b的位置,在第二调整中,在结束第一调整之后,关于上辊系和下辊系,分别调整中间辊41、42的中间辊轴承座43a、43b、44a、44b与作业辊1、2的作业辊轴承座5a、5b、6a、6b的位置。
此外,在上辊系和下辊系中,实施第一调整和第二调整的顺序并未特别限定。例如,针对上辊系、下辊系,可以分别依次实施第一调整、第二调整,也可以在实施了上辊系和下辊系的第一调整后,实施上辊系和下辊系的第二调整。
例如,在第一调整中,如图18A上侧所示,首先,针对作为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的上辊系,将上作业辊1的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与上中间辊41的上中间辊轴承座43a、43b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控制,以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P41)。像这样,通过调整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以及上中间辊轴承座43a、43b的位置,来调整上中间辊41相对于上加强辊3的位置。
或者,针对上辊系,如图18A下侧所示,在不是基准辊侧的辊系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加强辊轴承座的调整,因此可以调整上加强辊3的加强辊轴承座7a、7b的位置以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P42)。
另一方面,针对作为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的下辊系,如图18B所示,通过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a、73b在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测定一对作业辊1、2的不同的2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而且,调整下作业辊2的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与下中间辊42的下中间辊轴承座44a、44b的位置,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此时,一边保持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与下中间辊轴承座44a、44b之间的相对位置,一边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控制这些辊轴承座(P43)。作为一对作业辊1、2的不同的2个旋转状态,可以设定正转状态和反转状态,也可以设定停止状态和旋转状态(正转或者旋转)。此外,假设在下辊系为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加强辊轴承座的调整。在该情况下,可以调整下加强辊4的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的位置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
此外,在第一调整中,使用中间辊41、42的弯曲装置,对中间辊41、42与加强辊3、4之间施加弯曲力。此时,作业辊1、2的弯曲装置施加不使中间辊41、42与作业辊1、2滑动的程度的弯曲力。
接着,在第二调整中,首先,针对作为未设置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的上辊系,例如,可以如图18C上侧所示那样调整上作业辊1的上作业辊轴承座5a、5b的位置,以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P44)。或者,可以如图18C下侧所示那样调整上中间辊41的上中间辊轴承座43a、43b与上加强辊3的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的位置,以使转矩的值成为极小。在该情况下,一边保持上中间辊轴承座43a、43b与上加强辊轴承座7a、7b之间的相对位置,一边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控制这些辊轴承座(P45)。
另一方面,针对作为设置有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的下辊系,如图18D所示,由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a、73b在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测定一对作业辊1、2的不同的2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而且,调整下作业辊2的下作业辊轴承座6a、6b的位置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P46)。作为一对作业辊1、2的不同的2个旋转状态,可以设定正转状态和反转状态,也可以设定停止状态和旋转状态(正转或者旋转)。此外,假设在下辊系为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的情况下,可以将下加强辊4的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与下中间辊42的下中间辊轴承座44a、44b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控制来进行调整,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
在第二调整中,使用作业辊1、2的弯曲装置,来对作业辊1、2与中间辊41、42之间施加荷重。此时,中间辊41、42的弯曲装置设为零或者平衡状态。此外,在中间辊41、42具有减小弯曲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减小弯曲装置在去除中间辊41、42与加强辊3、4之间的荷重的方向(负方向)上产生作用。
接着,当结束第一工序时,如图18E所示,将作业辊1、2设为辊接触状态,实施第二工序。此时,由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a、73b在作业侧和驱动侧分别测定一对作业辊1、2的不同的2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而且,将基准辊的辊轴承座(即,下加强辊轴承座8a、8b)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驱动辊轴承座驱动装置,来调整与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即,上辊系)的各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P47)。此时,一边保持构成上辊系的各辊的辊轴承座的相对位置,一边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控制这些辊轴承座。第二工序与图1B所示的第二工序对应,与图7C所示的4辊轧机的第三调整同样地实施即可。
这样,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4辊轧机,还能够应用于6辊轧机。另外,本发明还能够同样地应用于4辊轧机和6辊轧机以外的轧机,例如也能够应用于8辊轧机或者5辊轧机。
附图标记说明
1:上作业辊;2:下作业辊;3:上加强辊;4:下加强辊;5a:上作业辊轴承座(作业侧);5b:上作业辊轴承座(驱动侧);6a:下作业辊轴承座(作业侧);6b:下作业辊轴承座(驱动侧);7a:上加强辊轴承座(作业侧);7b: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侧);8a:下加强辊轴承座(作业侧);8b:下加强辊轴承座(驱动侧);9:上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0:下作业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1:上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2:下作业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3:上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14:上加强辊轴承座驱动装置;15:辊轴承座轧制方向力控制装置;16:辊轴承座位置控制装置;21:驱动用电动机;21a:上驱动用电动机;21b:下驱动用电动机;22:驱动用电动机控制装置;23:辊间交叉控制装置;30:壳体;31a:上主轴转矩测定装置;31b:下主轴转矩测定装置;40:下加强辊轴承座按压装置;41:上中间辊;42:下中间辊;43:上中间辊轴承座;43a:上中间辊轴承座(作业侧);43b:上中间辊轴承座(驱动侧);44:下中间辊轴承座;44a:下中间辊轴承座(作业侧);44b:下中间辊轴承座(驱动侧);50:压下装置;61a:入侧上增大弯曲装置;61b:出侧上增大弯曲装置;62a:入侧下增大弯曲装置;62b:出侧下增大弯曲装置;63:辊弯曲控制装置;71:上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73:下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

Claims (9)

1.一种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
所述轧机是具备多个辊的4辊以上的轧机,所述多个辊至少包括一对作业辊和支承所述作业辊的一对加强辊,
在所述轧机中,
将相对于被轧制材料设置于压下方向上侧的多个辊设为上辊系,
将相对于所述被轧制材料设置于压下方向下侧的多个辊设为下辊系,
将在压下方向上排列的各辊中的任一个辊设为基准辊,
所述轧机具备:
转矩测定装置,其测定通过马达的驱动而作用于所述作业辊的转矩,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作业辊;
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其至少设置在所述轧机的下部侧或者上部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用于测定压下方向上的压下方向荷重;
按压装置,其至少相对于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辊轴承座,设置于轧制方向入侧和轧制方向出侧中的任一方,在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方向上进行按压;以及
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其至少相对于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辊轴承座,以在轧制方向上与所述按压装置相向的方式设置,用于使所述辊轴承座在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方向上移动,
所述轧机的设定方法是在压下位置零点调整前或者轧制开始前实施的,
所述轧机的设定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进行以下处理:
将所述作业辊的辊隙设为开状态,在所述上辊系和所述下辊系中的各系统中,
在设置有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由所述转矩测定装置测定作用于所述作业辊的转矩,或者由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在所述作业侧和所述驱动侧分别测定所述一对作业辊的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
在未设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由所述转矩测定装置测定作用于所述作业辊的转矩,
将所述基准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通过所述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基于所述转矩或者压下方向荷重差,来使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辊轴承座移动,由此调整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是所述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所述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进行以下处理:
在实施了所述第一工序之后,将所述作业辊设为辊接触状态,
由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在所述作业侧和所述驱动侧分别测定所述一对作业辊的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
将所述基准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通过所述辊轴承座驱动装置使与所述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的各辊的所述辊轴承座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移动,来调整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
将所述多个辊中的位于压下方向上的最下部或者最上部的辊设为所述基准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
在4辊的所述轧机中,在所述作业辊通过各不相同的马达被独立地驱动时,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所述上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和所述下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被同时调整或者分别单独地调整,
在设置有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或者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
在未设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
在4辊的所述轧机中,在所述一对作业辊被一个马达同时驱动时,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所述上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和所述下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被分别单独地调整,
在设置有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或者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
在未设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
所述轧机是6辊的所述轧机,该6辊的所述轧机在所述上辊系和所述下辊系中各自在所述作业辊与所述加强辊之间具备中间辊,
在所述作业辊被各不相同的马达独立地驱动时,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对所述上辊系和所述下辊系中的各系统实施第一调整和第二调整,
所述第一调整用于调整所述中间辊的所述辊轴承座与所述加强辊的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
所述第二调整用于在实施了所述第一调整之后调整所述中间辊的所述辊轴承座与所述作业辊的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
在所述第一调整中,
关于设置有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
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或者为使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而进行如下调整:
将所述作业辊的辊轴承座与所述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或者
调整不为所述基准辊的所述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
关于未设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
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进行如下调整:
将所述作业辊的辊轴承座与所述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或者
调整不为所述基准辊的所述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
在所述第二调整中,
关于设置有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
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或者为使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而进行如下调整:
调整所述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或者
将不为所述基准辊的所述加强辊的辊轴承座与所述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
关于未设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
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进行如下调整:
调整所述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或者
将不为所述基准辊的所述加强辊的辊轴承座与所述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
所述轧机是6辊的所述轧机,该6辊的所述轧机在所述上辊系和所述下辊系中各自在所述作业辊与所述加强辊之间具备中间辊,
在所述一对作业辊被一个马达同时驱动时,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对所述上辊系和所述下辊系中的各系统单独地实施第一调整和第二调整,
所述第一调整用于调整所述中间辊的辊轴承座与所述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
所述第二调整用于在实施了所述第一调整之后调整所述中间辊的辊轴承座与所述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
在所述第一调整中,
关于设置有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
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或者为使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而进行如下调整:
将所述作业辊的辊轴承座与所述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或者
调整不为所述基准辊的所述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
关于未设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
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进行如下调整:
将所述作业辊的辊轴承座与所述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或者
调整不为所述基准辊的所述加强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
在所述第二调整中,
关于设置有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
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或者为使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而进行如下调整:
调整所述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或者
将不为所述基准辊的所述加强辊的辊轴承座与所述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
关于未设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
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进行如下调整:
调整所述作业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或者
将不为所述基准辊的所述加强辊的辊轴承座与所述中间辊的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调整。
7.一种轧机,是具备多个辊的4辊以上的轧机,所述多个辊至少包括一对作业辊和支承所述作业辊的一对加强辊,在所述轧机中,
将在压下方向上排列的各辊中的任一个辊作为基准辊,
所述轧机具备:
转矩测定装置,其测定通过马达的驱动而作用于所述作业辊的转矩,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作业辊;
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其至少设置在所述轧机的下部侧或者上部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用于测定压下方向上的压下方向荷重;
按压装置,其至少相对于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辊轴承座,设置于轧制方向入侧和轧制方向出侧中的任一方,在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方向上进行按压;
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其至少相对于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辊轴承座,以在轧制方向上与所述按压装置相向的方式设置,用于使所述辊轴承座在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方向上移动;以及
辊轴承座位置控制装置,其将所述基准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基于所述转矩和压下方向荷重差,对所述辊轴承座驱动装置进行控制,来调整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所述辊轴承座在轧制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是所述作业侧的所述压下方向荷重与所述驱动侧的所述压下方向荷重之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轧机,其中,
上作业辊和下作业辊分别通过不同的马达被上下独立地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轧机,其中,
上作业辊和下作业辊通过一个马达被上下同时地驱动。
CN201980018022.1A 2018-03-08 2019-03-04 轧机的设定方法以及轧机 Active CN1118190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1918 2018-03-08
JP2018-041918 2018-03-08
PCT/JP2019/008384 WO2019172182A1 (ja) 2018-03-08 2019-03-04 圧延機の設定方法及び圧延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9013A true CN111819013A (zh) 2020-10-23
CN111819013B CN111819013B (zh) 2022-03-15

Family

ID=67846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8022.1A Active CN111819013B (zh) 2018-03-08 2019-03-04 轧机的设定方法以及轧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0499B2 (zh)
EP (1) EP3763451B1 (zh)
JP (1) JP6631756B1 (zh)
KR (1) KR102386637B1 (zh)
CN (1) CN111819013B (zh)
BR (1) BR112020015261A2 (zh)
WO (1) WO20191721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2826B (zh) * 2022-03-03 2023-02-28 东北大学 一种热轧钢带异步轧制的轧制力和轧制力矩设定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5764A (en) * 1991-12-27 1994-11-22 Hitachi, Ltd. Cross rolling mill, cross rolling method and cross rolling mill system
JP2002035808A (ja) * 2000-07-19 2002-02-05 Kawasaki Steel Corp クロス圧延機およびクロス圧延方法
CN1344594A (zh) * 2001-08-20 2002-04-17 燕山大学 轧机微尺度可控开/闭复合辊系
JP2003290806A (ja) * 2002-04-08 2003-10-14 Jfe Steel Kk 圧延機の零調方法
CN101428295A (zh) * 2008-12-01 2009-05-13 燕山大学 微尺度静定性四辊轧机
JP2009178754A (ja) * 2008-01-31 2009-08-13 Jfe Steel Corp 圧延機の制御方法
CN101970138A (zh) * 2008-03-11 2011-02-09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轧板机和轧板方法
CN102112245A (zh) * 2008-07-30 2011-06-29 西马克·西马格公司 轧制装置
CN102548678A (zh) * 2010-04-13 2012-07-04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轧钢机及轧钢机的调零方法
CN103331310A (zh) * 2013-07-13 2013-10-02 吉林大学 镁合金板材轧制参数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03917309A (zh) * 2012-06-26 2014-07-09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金属板材的轧制装置
CN104023864A (zh) * 2012-06-26 2014-09-03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金属板材的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9107B1 (zh) 1970-02-04 1974-03-01
JPS499107A (zh) 1972-05-11 1974-01-26
JPS57193210A (en) * 1981-05-25 1982-11-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Roll cross-angle zero adjusting method of cross roll type rolling mill
JP3426398B2 (ja) 1995-04-21 2003-07-14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ペアクロス圧延機のクロスポイント修正装置及びクロスポイント修正方法
JP3177166B2 (ja) * 1996-08-09 2001-06-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熱間圧延機および熱間圧延機列
JP3499107B2 (ja) 1997-03-24 2004-02-23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板圧延方法および板圧延機
EP1184094A3 (en) * 2000-08-29 2004-12-22 Hitachi, Ltd. Rolling mill and rolling method
JP6212732B2 (ja) 2012-06-21 2017-10-18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蛇行制御方法および蛇行制御装置
JP6470134B2 (ja) * 2015-07-08 2019-02-13 Primetals Technologies Japan株式会社 圧延機および圧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5764A (en) * 1991-12-27 1994-11-22 Hitachi, Ltd. Cross rolling mill, cross rolling method and cross rolling mill system
JP2002035808A (ja) * 2000-07-19 2002-02-05 Kawasaki Steel Corp クロス圧延機およびクロス圧延方法
CN1344594A (zh) * 2001-08-20 2002-04-17 燕山大学 轧机微尺度可控开/闭复合辊系
JP2003290806A (ja) * 2002-04-08 2003-10-14 Jfe Steel Kk 圧延機の零調方法
JP2009178754A (ja) * 2008-01-31 2009-08-13 Jfe Steel Corp 圧延機の制御方法
CN101970138A (zh) * 2008-03-11 2011-02-09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轧板机和轧板方法
CN102112245A (zh) * 2008-07-30 2011-06-29 西马克·西马格公司 轧制装置
CN101428295A (zh) * 2008-12-01 2009-05-13 燕山大学 微尺度静定性四辊轧机
CN102548678A (zh) * 2010-04-13 2012-07-04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轧钢机及轧钢机的调零方法
CN103917309A (zh) * 2012-06-26 2014-07-09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金属板材的轧制装置
CN104023864A (zh) * 2012-06-26 2014-09-03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金属板材的轧制装置
CN103331310A (zh) * 2013-07-13 2013-10-02 吉林大学 镁合金板材轧制参数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86637B1 (ko) 2022-04-14
EP3763451A1 (en) 2021-01-13
JP6631756B1 (ja) 2020-01-15
US11400499B2 (en) 2022-08-02
EP3763451B1 (en) 2024-05-08
US20210039148A1 (en) 2021-02-11
EP3763451A4 (en) 2021-12-08
CN111819013B (zh) 2022-03-15
BR112020015261A2 (pt) 2020-12-08
JPWO2019172182A1 (ja) 2020-04-16
KR20200124297A (ko) 2020-11-02
WO2019172182A1 (ja) 2019-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89447B1 (en) Rolling mill and zero ajustment process in rolling mill
CN111819013B (zh) 轧机的设定方法以及轧机
JP5239728B2 (ja) 金属板材の圧延方法及び圧延装置
JP7127447B2 (ja) 圧延機の設定方法
AU2009222686B2 (en) Rolling mill and rolling method for flat products of steel
CN112437701B (zh) 轧机和轧机的设定方法
JP4267609B2 (ja) 金属板材の圧延方法および圧延装置
CN112243394B (zh) 轧机以及轧机的设定方法
JP7127446B2 (ja) 圧延機の設定方法
CN110382127B (zh) 交叉角识别方法、交叉角识别装置及轧机
WO2010016216A1 (ja) 金属板材の圧延方法および圧延装置
US11819896B2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rust counterforce working point positions and method for rolling rolled material
JP4181000B2 (ja) 板圧延機の変形特性同定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板圧延方法
JP7298019B2 (ja) 圧延機および圧延方法
JPH0839123A (ja)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絞り込み防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