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9039B - 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9039B
CN111799039B CN202010750171.1A CN202010750171A CN111799039B CN 111799039 B CN111799039 B CN 111799039B CN 202010750171 A CN202010750171 A CN 202010750171A CN 111799039 B CN111799039 B CN 1117990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hrinkable tube
clamping block
clamp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01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9039A (zh
Inventor
储运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ijiah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ijiah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ijiah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ijiah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01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9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9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9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9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9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63Tying, wrapping, binding, lacing, strapping or sheathing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3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the wires being disposed by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属于线束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热缩管套装在杆状机械臂上,所述杆状机械臂端部设有用于夹紧导线线头的夹爪;步骤2:用杆状机械臂的夹爪夹紧导线的端部,并用固管机构将热缩管固定;步骤3:抽拉杆状机械臂,将导线牵拉至热缩管内;步骤4:对热缩管进行加热,使其包裹在导线上。本发明采用杆状机械臂对热缩管进行抓取,同时利用固管装置将热缩管固定,机械臂牵引导线穿过热缩管,固管装置还能够对热缩管进行加热,实现热缩管的自动套装和热缩,提高了线束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束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
背景技术
某些复杂环境下的电器线束需要进行特殊防护处理,例如空调控制线,空调长期处于户外环境中,不仅容易氧化、腐蚀,而且蚂蚁等昆虫容易从穿线孔进入电器设备内部,啃噬电器元件从而导致电器设备出现性能故障,为此需要在线束上套设热缩管和防蚁管,热缩管能够对导线表层进行防护,减缓氧化,而防蚁管能够对穿线孔进行封堵,避免虫蚁进入电器设备内部,现有技术中的热缩管和防蚁管套装大部分还采用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且套管定位精度差,影响线束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能够提高线束热缩管套装效率和套装质量。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热缩管套装在杆状机械臂上,所述杆状机械臂端部设有用于夹紧导线线头的夹爪;
步骤2:用杆状机械臂的夹爪夹紧导线的端部,并用固管机构将热缩管固定;
步骤3:抽拉杆状机械臂,将导线牵拉至热缩管内;
步骤4:对热缩管进行加热,使其包裹在导线上;
所述步骤2中,固管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相互开合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用于容纳热缩管的条槽,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内设有空腔,空腔与负压管连通,空腔与条槽槽壁之间设有贯通两者的气道。
所述步骤4中,采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相互开合设置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夹块滑动连接,且第一半壳与第一夹块之间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第一半壳相对于第一夹块向下运动;所述第二半壳沿竖直方向与第二夹块滑动连接,且第二半壳与第二夹块之间设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第二半壳相对于第二夹块向上运动;在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率先合拢,随后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合拢并压缩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位于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合拢后形成的夹腔内;所述第一半壳和/或第二半壳上连有热风管道;所述第一夹块通过导柱与上压板固接,第二夹块通过导柱与下压板固接,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与两竖直设置的活塞缸的活塞杆固接。
所述步骤1中,杆状机械臂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转移机构上,转移机构的转移路径上依次设有排管工位和套装工位,排管工位设有排管机构,排管机构用于将热缩管套装在杆状机械臂上;所述套装工位设有固管机构和排线机构,所述排线机构用于将导线线头对准杆状机械臂的端部。
所述杆状机械臂包括固定杆以及固定杆的至少其中一侧设置的平行于固定杆的膨胀杆,所述膨胀杆沿固定杆长度方向的垂向与固定杆活动连接;
所述膨胀杆上固接有引导板,引导板上设有腰型孔,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杆长度方向成夹角设置,所述固定杆上设有沿杆长方向活动设置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驱动销,所述驱动销与腰型孔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夹爪包括固定杆一端设置的两夹板,两夹板的相对侧设有凹槽,两夹板之间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两夹板的侧壁之间设有两弹性块,所述压板与驱动杆固接,当压板与两夹板槽壁相互靠近时两弹性块受到挤压从而向两夹板之间的区域膨胀以夹紧导线线头;所述引导板被装配为驱动杆驱动夹爪夹紧时膨胀杆与固定杆相互靠近,且当驱动杆驱动夹爪松开时膨胀杆与固定杆相互远离。
所述排管机构包括第一排料槽,所述第一排料槽竖直设置,热缩管沿竖直方向单列排布在第一排料槽内,第一排料槽的其中一个与热缩管长度方向平行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的宽度小于一根处于自由状态下的热缩管的直径,且当热缩管被杆状机械臂的固定杆和膨胀杆张紧成扁平状态时其截面最小宽度小于出料口宽度;第一排料槽与热缩管两端相对应的两侧壁底部设有与最底层热缩管端部对应的插孔,所述插孔与出料口贯通,当杆状机械臂位于排管工位时,插孔位于杆状机械臂的滑动路径上。
所述排线机构包括第一回转盘,第一回转盘沿竖直轴线与机架转动连接,导线沿第一回转盘的径向布设在第一回转盘的盘面上,第一回转盘的顶面边缘设有夹块,所述夹块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回转盘滑动连接且夹块与第一回转盘之间设有第三压簧,第三压簧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夹块与第一回转盘的顶面相互合拢,所述导线的线头夹在夹块与回转盘顶面之间;所述第一回转盘下方与套装工位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用于顶推夹块使夹块与第一回转盘顶面分离。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第二回转盘,所述第二回转盘沿竖直轴线与机架转动连接;固定杆远离夹爪的一端与第一滑座固接,第一滑座沿第二回转盘的径向与第二回转盘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回转盘下方与排管工位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电缸,第一电缸的滑块与第一滑座挡接用于驱动第一滑座沿第二回转盘的径向向外滑动;第二回转盘下方与套装工位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电缸,第二电缸的滑块与第一滑座挡接用于驱动第一滑座沿第二回转盘的径向向内滑动。
所述驱动杆远离夹爪的一端设有驱动块,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与驱动块相配合的顶块,所述驱动块上设有第一斜楔面和第二斜楔面,顶块上设有第一斜楔驱动面和第二斜楔驱动面,所述第一斜楔驱动面与第一斜楔面抵触配合,第二斜楔驱动面与第二斜楔面抵触配合,当第一斜楔驱动面挤压第一斜楔面时驱动杆相对于固定杆向夹爪所在的一端滑动,此时夹爪夹紧且膨胀杆向靠近固定杆的方向运动;当第二斜楔驱动面挤压第二斜楔面时驱动杆相对于固定杆向远离夹爪的一端滑动,此时夹爪松开且膨胀杆向远离固定杆的方向运动;所述排管工位设有用于挤推顶块并使第二斜楔驱动面挤推第二斜楔面的第二推杆;所述套装工位设有用于挤推顶块并使第一斜楔驱动面挤推第一斜楔面的第三推杆。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采用杆状机械臂对热缩管进行抓取,同时利用固管装置将热缩管固定,机械臂牵引导线穿过热缩管,固管装置还能够对热缩管进行加热,实现热缩管的自动套装和热缩,提高了线束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加工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加工系统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杆状机械臂及撑管机械手的配合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杆状机械臂及撑管机械手的配合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杆状机械臂的截面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撑管机械手其中一个工位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撑管机械手另一工位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撑管机械手又一工位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撑管机械手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固管机构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固管机构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放管机构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管机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转移机构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转移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线束加工系统,包括转移机构10,转移机构10上设有杆状机械臂11和撑管机械手12;杆状机械臂11和撑管机械手12沿平行方向与转移机构10滑动连接,杆状机械臂11的一端设有夹爪111,杆状机械臂11的滑动路径贯穿撑管机械手12设置;转移机构10的转移路径上依次设有放管工位20、排管工位30、套装工位40、退管工位50、卸料工位60以及复位工位70;所述放管工位20设有放管机构,放管机构用于将防蚁管3套装在撑管机械手12上;所述排管工位30设有排管机构,排管机构用于将热缩管2套装在杆状机械臂11上;所述套装工位40设有排线机构90和固管机构80,所述排线机构90用于将导线1线头对准杆状机械臂11的夹爪111,所述固管机构80用于固定杆状机械臂11上的热缩管2,杆状机械臂11在该工位夹住导线1并牵拉导线1使其穿过热缩管2和撑管机械手12;固管机构80还包括加热装置,当热缩管2套装在导线1上的指定位置时加热装置对热缩管2加热使热缩管2包裹在导线1上;所述退管工位50设有用于驱动撑管机械手12从防蚁管3内抽离的退管驱动机构;所述卸料工位60设有用于驱动杆状机械臂11的夹爪111松开导线1的卸料驱动机构;所述复位工位70设有用于驱动撑管机械手12的两半圆形槽杆相互合拢的复位驱动机构。本发明利用杆状机械臂11和撑管机械手12来分别抓取热缩管2和防蚁管3,杆状机械臂11上的夹爪111用于抓取导线1,固管机构80将热缩管2固定,从而使杆状机械臂11能够牵引导线1穿过热缩管2,热缩管2套装完成后杆状机械臂11继续牵引导线1使其穿过防蚁管3,从而实现热缩管2与防蚁管3的自动化套装,提高了线束加工效率,同时杆状机械臂11能够精确控制热缩管2和防蚁管3的套装位置,提高线束加工质量。
优选的,如图3、4、5所示,所述杆状机械臂11包括固定杆113以及固定杆113的至少其中一侧设置的平行于固定杆113的膨胀杆114,所述膨胀杆114沿固定杆113长度方向的垂向与固定杆113活动连接;所述膨胀杆114上固接有引导板1141,引导板1141上设有腰型孔1142,腰型孔1142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杆113长度方向成夹角设置,所述固定杆113上设有沿杆长方向活动设置的驱动杆115,所述驱动杆115上设有驱动销1151,所述驱动销1151与腰型孔1142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夹爪111包括固定杆113一端设置的两夹板1111,两夹板1111的相对侧设有凹槽,两夹板1111之间设有压板1113,所述压板1113与两夹板1111的侧壁之间设有两弹性块1114,所述压板1113与驱动杆115固接,当压板1113与两夹板1111槽壁相互靠近时两弹性块1114受到挤压从而向两夹板1111之间的区域膨胀以夹紧导线1线头;所述引导板1141被装配为驱动杆115驱动夹爪111夹紧时膨胀杆114与固定杆113相互靠近,且当驱动杆115驱动夹爪111松开时膨胀杆114与固定杆113相互远离。
优选的,如图6、7、8、9所示,所述撑管机械手12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半圆形槽杆121,两半圆形槽杆121的槽口相对设置;两半圆形槽杆121相对开合设置在第二滑座123上,第二滑座123滑沿半圆形槽杆12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转移机构10上;所述第二滑座123的滑动路径上设有隔板122,所述隔板122上设有供两半圆形槽杆121穿过的通孔1221;撑管机械手12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被装配为当两半圆形槽杆121插入隔板122通孔1221的过程中两半圆形槽杆121保持相对合拢的状态,且当两半圆形槽杆121插入一段预设距离后能够自动张开,而当两半圆形槽杆121朝相反的方向从通孔1221抽离时两半圆形槽杆121保持相对张开的状态。
具体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第二滑座123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座124,所述第三滑座124位于第二滑座123背离隔板122的一侧;所述半圆形槽杆121通过滑动块1211与第二滑座123滑动连接,且滑动块1211与第二滑座123之间设有第四压簧126,第四压簧126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两半圆形槽杆121相互合拢,所述滑动块1211上设有斜面,所述第三滑座124上设有楔形块125,当第三滑座124向隔板122所在方向滑动时,楔形块125首先与斜面抵触,此时楔形块125推着第二滑座123向隔板122所在方向滑动,当第二滑座123滑动到极限位置时第二滑座123受到阻挡,楔形块125开始向两侧挤压所述滑动块1211,使两半圆形槽杆121相互远离;所述楔形块125与第三滑座124滑动连接,当第三滑座124向第二滑座123靠近时第三滑座124与楔形块125挡接从而将楔形块125挤推至两半圆形槽杆121的滑动块1211之间,而当第三滑座124远离第二滑座123时楔形块125在两滑动块1211的夹紧力作用下滞留在两滑动块1211之间,从而使两半圆形槽杆121以相互远离的状态从隔板122的通孔1221内抽离。
优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放管机构包括第二排料槽21,所述第二排料槽21竖直设置,防蚁管3沿竖直方向单列排布在第二排料槽21内,第二排料槽21的其中一个与防蚁管3长度方向平行的侧壁底部设有出管口22,所述出管口22的宽度小于一根处于自由状态下的防蚁管3的直径,且当防蚁管3被两半圆形槽杆121张紧成扁平状态时其截面最小宽度小于出管口22宽度;第二排料槽21与防蚁管3两端相对应的两侧壁底部设有与最底层防蚁管3端部对应的插孔,所述插孔与出管口22贯通,当撑管机械手12位于放管工位20时,插孔位于两半圆形槽杆121的滑动路径上。
优选的,如图13所示,所述排管机构包括第一排料槽31,所述第一排料槽31竖直设置,热缩管2沿竖直方向单列排布在第一排料槽31内,第一排料槽31的其中一个与热缩管2长度方向平行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32,所述出料口32的宽度小于一根处于自由状态下的热缩管2的直径,且当热缩管2被杆状机械臂11的固定杆113和膨胀杆114张紧成扁平状态时其截面最小宽度小于出料口32宽度;第一排料槽31与热缩管2两端相对应的两侧壁底部设有与最底层热缩管2端部对应的插孔,所述插孔与出料口32贯通,当杆状机械臂11位于排管工位30时,插孔位于杆状机械臂11的滑动路径上。
如图2、10、11所示,所述固管机构80包括沿竖直方向相互开合的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所述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用于容纳热缩管2的条槽,所述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内设有空腔801,空腔801与负压管87连通,空腔801与条槽槽壁之间设有贯通两者的气道802;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相互开合设置的第一半壳83和第二半壳84,所述第一半壳83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夹块81滑动连接,且第一半壳83与第一夹块81之间设有第一压簧85,所述第一压簧85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第一半壳83相对于第一夹块81向下运动;所述第二半壳84沿竖直方向与第二夹块82滑动连接,且第二半壳84与第二夹块82之间设有第二压簧86,所述第二压簧86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第二半壳84相对于第二夹块82向上运动;在第一夹块81与第二夹块82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第一半壳83与第二半壳84率先合拢,随后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合拢并压缩第一压簧85和第二压簧86;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位于第一半壳83和第二半壳84合拢后形成的夹腔内;所述第一半壳83和/或第二半壳84上连有热风管道88;所述第一夹块81通过导柱与上压板固接,第二夹块82通过导柱与下压板固接,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与两竖直设置的活塞缸的活塞杆固接。
有限的,如图1、16所示,所述排线机构90包括第一回转盘,第一回转盘沿竖直轴线与机架转动连接,导线1沿第一回转盘的径向布设在第一回转盘的盘面上,第一回转盘的顶面边缘设有夹块91,所述夹块91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回转盘滑动连接且夹块91与第一回转盘之间设有第三压簧92,第三压簧92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夹块91与第一回转盘的顶面相互合拢,所述导线1的线头夹在夹块91与回转盘顶面之间;所述第一回转盘下方与套装工位40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推杆93,第一推杆93用于顶推夹块91使夹块91与第一回转盘顶面分离。
优选的,如图1、14、15所示,所述转移机构10包括第二回转盘,所述第二回转盘沿竖直轴线与机架转动连接;固定杆113远离夹爪111的一端与第一滑座112固接,所述第一滑座112、第二滑座123、第三滑座124均沿第二回转盘的径向与第二回转盘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回转盘下方与排管工位30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电缸103,第一电缸103的滑块与第一滑座112挡接用于驱动第一滑座112沿第二回转盘的径向向外滑动;第二回转盘下方与套装工位40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电缸104,第二电缸104的滑块与第一滑座112挡接用于驱动第一滑座112沿第二回转盘的径向向内滑动。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杆115远离夹爪111的一端设有驱动块116,所述第一滑座112上设有与驱动块116相配合的顶块117,所述驱动块116上设有第一斜楔面和第二斜楔面,顶块117上设有第一斜楔驱动面和第二斜楔驱动面,所述第一斜楔驱动面与第一斜楔面抵触配合,第二斜楔驱动面与第二斜楔面抵触配合,当第一斜楔驱动面挤压第一斜楔面时驱动杆115相对于固定杆113向夹爪111所在的一端滑动,此时夹爪111夹紧且膨胀杆114向靠近固定杆113的方向运动;当第二斜楔驱动面挤压第二斜楔面时驱动杆115相对于固定杆113向远离夹爪111的一端滑动,此时夹爪111松开且膨胀杆114向远离固定杆113的方向运动;如图14、15所示,所述放管工位20设有用于驱动第三滑座124向隔板122所在方向滑动的第四推杆101;所述排管工位30设有用于挤推顶块117并使第二斜楔驱动面挤推第二斜楔面的第二推杆102;所述套装工位40设有用于挤推顶块117并使第一斜楔驱动面挤推第一斜楔面的第三推杆105;所述退管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第三滑座124向远离隔板122的方向滑动的第五推杆106;所述卸料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挤推顶块117以使夹爪111松开的第六推杆107;所述复位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楔形块125从两滑动块1211之间抽离的第七推杆108。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推杆93、第二推杆102、第三推杆105、第四推杆101、第五推杆106、第六推杆107、第七推杆108、第八推杆109可选用电动推杆或气缸。
本实施例的线束加工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杆状机械臂11和撑管机械手12随第二回转盘转动并依次循环经过如下工位:
预留初始工位,该工位下杆状机械臂11和撑管机械手12的半圆形槽杆121均处于收缩状态,即半圆形槽杆121收缩于隔板122内侧,杆状机械臂11收缩于半圆形槽杆121的内侧,且杆状机械臂11的膨胀杆114与固定杆113也处于收缩状态,即膨胀杆114与固定杆113相互合拢;此处所述内侧是指靠近第二回转盘圆心的一侧,外侧是指远离第二回转盘中心的一侧;
放管工位20,该工位下撑管机械手12的两半圆形槽杆121与第二排料槽21侧壁下端的插孔正对,撑管机械手12运动至该工位时,第四推杆101向外顶推第三滑座124,此时第三滑座124与楔形块125挡接,楔形块125与第二滑座123上的两滑动块1211挡接,如图6所示,由于此时第二滑座123没有收到阻挡,因此楔形块125不会直接插入两滑动块1211之间,而是会推着第二滑座123同步向外滑动;当第二滑座123与轨道外端抵触时,两半圆形槽杆121刚好能够插入第二排料槽21最下层的防蚁管3内,此时第二滑座123无法继续滑动,因此楔形块125会插入两滑动块1211之间,进而使两半圆形槽杆121相互张开并将防蚁管3张紧为椭圆形,此时当第二回转盘继续转动时,半圆形槽杆121和防蚁管3能够从第二排料槽21的出管口22移出;
排管工位30,当杆状机械臂11运动之该工位时,第一电缸103驱动第一滑座112向外滑动,使杆状机械臂11穿插在第一排料槽31最下层的热缩管2内,而后第二推杆102顶推顶块117,使膨胀杆114和固定杆113相互远离同时使夹爪111张开,杆状机械臂11上的热缩管2被张紧为椭圆形,此时当第二回转盘继续转动时,杆状机械臂11和其上套设的热缩管2能够从第一排料槽31的出料口32移出;
套装工位40,当杆状机械臂11运动之该工位时,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相互合拢并夹住杆状机械臂11上的热缩管2,同时第一半壳83与第二半壳84相互合拢,然后第三推杆105挤推顶块117,使夹爪111夹紧导线1线头,同时膨胀杆114与固定杆113相互合拢,而后对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之间的夹腔抽真空,使热缩管2紧密吸附在半圆形条槽的槽壁上;然后第二电缸104驱动第一滑座112向内滑动,使杆状机械臂11牵拉导线1穿过热缩管2;而后停止抽真空,再驱动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相互分离,但保持第一半壳83和第二半壳84为合拢状态,然后向第一半壳83和第二半壳84之间的空间吹送热封,使热缩管2紧密包裹在导线1上,最后驱动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继续远离,使第一半壳83与第二半壳84相互分离;热缩管2套装完成;该工位下再次利用第二电缸104驱动第一滑座112向内滑动,使导线1从两半圆形槽杆121之间穿过,随后第二回转盘转动至下一工位;
退管工位50,在该工位下第五推杆106驱动第三滑座124向内滑动,第三滑座124带动第二滑座123同步向内运动,使两半圆形槽杆121从隔板122外侧向内侧抽离,此过程中防蚁管3受到隔板122阻挡会滞留在导线1上,从而实现防蚁管3与导线1之间的套接;
卸料工位60,在该工位下,第六推杆107顶推顶块117,使夹爪111松开,此时导线1从该工位掉落,操作人员在该工位对线束进行收集;
复位工位70,在该工位下,第七推杆108顶推楔形块125,使楔形块125从两滑动块1211之间抽离,进而使两半圆形槽杆121相互合拢;
预留工位,该工位设有第八推杆109,由于在卸料工位60时,夹爪111松开的同时膨胀杆114会与固定杆113分离,因此该工位设置第八推杆109用于顶推顶块117使膨胀杆114与固定杆113合拢,以便杆状机械手在重新进入预留初始工位时是处于收缩状态的;
按上述工位依次循环实现线束的连续加工。
实施例2
一种线束,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步骤1:将导线1剪切成预设长度,并将导线1两端剥皮漏出线芯;
步骤2:在导线1的其中一端安装接线端子;
步骤3:从导线1另一端将热缩管2套在导线1上,将热缩管2调整至预设位置,对热缩管2加热使其包裹在导线1上;
步骤4:从步骤3所述的一端将防蚁管3套装在导线1上的预设位置,线束制作完成;
所述步骤3、步骤4中,热缩管2和防蚁管3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线束加工系统进行套装。
实施例3
一种采用实施例1所述加工系统套装热缩管2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热缩管2套装在实施例1所述杆状机械臂11上;
步骤2:用杆状机械臂11的夹爪111夹紧导线1的端部,并用实施例1所示固管机构80将热缩管2固定;
步骤3:抽拉杆状机械臂11,将导线1牵拉至热缩管2内;
步骤4:对热缩管2进行加热,使其包裹在导线1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9)

1.一种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热缩管(2)套装在杆状机械臂(11)上,所述杆状机械臂(11)端部设有用于夹紧导线(1)线头的夹爪(111);
步骤2:用杆状机械臂(11)的夹爪(111)夹紧导线(1)的端部,并用固管机构(80)将热缩管(2)固定;
步骤3:抽拉杆状机械臂(11),将导线(1)牵拉至热缩管(2)内;
步骤4:对热缩管(2)进行加热,使其包裹在导线(1)上;
所述步骤2中,固管机构(80)包括沿竖直方向相互开合的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所述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用于容纳热缩管(2)的条槽,所述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内设有空腔(801),空腔(801)与负压管(87)连通,空腔(801)与条槽槽壁之间设有贯通两者的气道(802);
所述步骤4中,采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相互开合设置的第一半壳(83)和第二半壳(84),所述第一半壳(83)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夹块(81)滑动连接,且第一半壳(83)与第一夹块(81)之间设有第一压簧(85),所述第一压簧(85)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第一半壳(83)相对于第一夹块(81)向下运动;所述第二半壳(84)沿竖直方向与第二夹块(82)滑动连接,且第二半壳(84)与第二夹块(82)之间设有第二压簧(86),所述第二压簧(86)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第二半壳(84)相对于第二夹块(82)向上运动;在第一夹块(81)与第二夹块(82)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第一半壳(83)与第二半壳(84)率先合拢,随后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合拢并压缩第一压簧(85)和第二压簧(86);第一夹块(81)和第二夹块(82)位于第一半壳(83)和第二半壳(84)合拢后形成的夹腔内;所述第一半壳(83)和/或第二半壳(84)上连有热风管道(88);所述第一夹块(81)通过导柱与上压板固接,第二夹块(82)通过导柱与下压板固接,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与两竖直设置的活塞缸的活塞杆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杆状机械臂(11)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转移机构(10)上,转移机构(10)的转移路径上依次设有排管工位(30)和套装工位(40),排管工位(30)设有排管机构,排管机构用于将热缩管(2)套装在杆状机械臂(11)上;所述套装工位(40)设有固管机构(80)和排线机构(90),所述排线机构(90)用于将导线(1)线头对准杆状机械臂(11)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机械臂(11)包括固定杆(113)以及固定杆(113)的至少其中一侧设置的平行于固定杆(113)的膨胀杆(114),所述膨胀杆(114)沿固定杆(113)长度方向的垂向与固定杆(113)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杆(114)上固接有引导板(1141),引导板(1141)上设有腰型孔(1142),腰型孔(1142)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杆(113)长度方向成夹角设置,所述固定杆(113)上设有沿杆长方向活动设置的驱动杆(115),所述驱动杆(115)上设有驱动销(1151),所述驱动销(1151)与腰型孔(1142)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夹爪(111)包括固定杆(113)一端设置的两夹板(1111),两夹板(1111)的相对侧设有凹槽,两夹板(1111)之间设有压板(1113),所述压板(1113)与两夹板(1111)的侧壁之间设有两弹性块(1114),所述压板(1113)与驱动杆(115)固接,当压板(1113)与两夹板(1111)槽壁相互靠近时两弹性块(1114)受到挤压从而向两夹板(1111)之间的区域膨胀以夹紧导线(1)线头;所述引导板(1141)被装配为驱动杆(115)驱动夹爪(111)夹紧时膨胀杆(114)与固定杆(113)相互靠近,且当驱动杆(115)驱动夹爪(111)松开时膨胀杆(114)与固定杆(113)相互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机构包括第一排料槽(31),所述第一排料槽(31)竖直设置,热缩管(2)沿竖直方向单列排布在第一排料槽(31)内,第一排料槽(31)的其中一个与热缩管(2)长度方向平行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2)的宽度小于一根处于自由状态下的热缩管(2)的直径,且当热缩管(2)被杆状机械臂(11)的固定杆(113)和膨胀杆(114)张紧成扁平状态时其截面最小宽度小于出料口(32)宽度;第一排料槽(31)与热缩管(2)两端相对应的两侧壁底部设有与最底层热缩管(2)端部对应的插孔,所述插孔与出料口(32)贯通,当杆状机械臂(11)位于排管工位(30)时,插孔位于杆状机械臂(11)的滑动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机构(90)包括第一回转盘,第一回转盘沿竖直轴线与机架转动连接,导线(1)沿第一回转盘的径向布设在第一回转盘的盘面上,第一回转盘的顶面边缘设有夹块(91),所述夹块(91)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回转盘滑动连接且夹块(91)与第一回转盘之间设有第三压簧(92),第三压簧(92)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夹块(91)与第一回转盘的顶面相互合拢,所述导线(1)的线头夹在夹块(91)与回转盘顶面之间;所述第一回转盘下方与套装工位(40)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推杆(93),第一推杆(93)用于顶推夹块(91)使夹块(91)与第一回转盘顶面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10)包括第二回转盘,所述第二回转盘沿竖直轴线与机架转动连接;固定杆(113)远离夹爪(111)的一端与第一滑座(112)固接,第一滑座(112)沿第二回转盘的径向与第二回转盘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回转盘下方与排管工位(30)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电缸(103),第一电缸(103)的滑块与第一滑座(112)挡接用于驱动第一滑座(112)沿第二回转盘的径向向外滑动;第二回转盘下方与套装工位(40)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电缸(104),第二电缸(104)的滑块与第一滑座(112)挡接用于驱动第一滑座(112)沿第二回转盘的径向向内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15)远离夹爪(111)的一端设有驱动块(116),所述第一滑座(112)上设有与驱动块(116)相配合的顶块(117),所述驱动块(116)上设有第一斜楔面和第二斜楔面,顶块(117)上设有第一斜楔驱动面和第二斜楔驱动面,所述第一斜楔驱动面与第一斜楔面抵触配合,第二斜楔驱动面与第二斜楔面抵触配合,当第一斜楔驱动面挤压第一斜楔面时驱动杆(115)相对于固定杆(113)向夹爪(111)所在的一端滑动,此时夹爪(111)夹紧且膨胀杆(114)向靠近固定杆(113)的方向运动;当第二斜楔驱动面挤压第二斜楔面时驱动杆(115)相对于固定杆(113)向远离夹爪(111)的一端滑动,此时夹爪(111)松开且膨胀杆(114)向远离固定杆(113)的方向运动;所述排管工位(30)设有用于挤推顶块(117)并使第二斜楔驱动面挤推第二斜楔面的第二推杆(102);所述套装工位(40)设有用于挤推顶块(117)并使第一斜楔驱动面挤推第一斜楔面的第三推杆(105)。
CN202010750171.1A 2020-07-30 2020-07-30 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 Active CN111799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0171.1A CN111799039B (zh) 2020-07-30 2020-07-30 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0171.1A CN111799039B (zh) 2020-07-30 2020-07-30 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9039A CN111799039A (zh) 2020-10-20
CN111799039B true CN111799039B (zh) 2022-07-12

Family

ID=7282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0171.1A Active CN111799039B (zh) 2020-07-30 2020-07-30 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90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6470B (zh) * 2021-08-31 2023-04-07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翻转式汽车线束的自动穿热缩管及成型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9592A (zh) * 2014-11-05 2015-01-28 慈溪市宏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穿热缩管压着机
CN109546517A (zh) * 2018-11-27 2019-03-2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热缩管套接组件、紧固装置、加热紧固系统及方法
CN111070660A (zh) * 2020-01-03 2020-04-28 厦门海普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热缩管套管机及套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2085B2 (ja) * 2010-09-28 2015-01-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付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端子付電線
CN209200174U (zh) * 2018-12-13 2019-08-02 上海发之源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烘热的线束装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9592A (zh) * 2014-11-05 2015-01-28 慈溪市宏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穿热缩管压着机
CN109546517A (zh) * 2018-11-27 2019-03-2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热缩管套接组件、紧固装置、加热紧固系统及方法
CN111070660A (zh) * 2020-01-03 2020-04-28 厦门海普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热缩管套管机及套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9039A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9038A (zh) 一种线束
CN111755171A (zh) 用于线束加工的套管装置
CN111799039B (zh) 线束热缩管的套装方法
US4584765A (en)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tubes in a heat exchanger
CN109638614B (zh) 一种用于在线材两端装配带台阶端子的穿热缩管机
CN111755170A (zh) 线束加工系统
CN205452423U (zh) 注液夹具及具有该注液夹具的转盘注液装置
CN116315964A (zh) 一种电气工程的户外电缆线接线装置及其接线方法
CN107611754A (zh) 自动电网电线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CN115722918B (zh) 一种角铁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CN111768930B (zh) 线束防蚁管安装装置
CN115817902A (zh) 一种拆垛机器人用夹具
CN109160014B (zh) 一种线缆或管材捆扎方法
CN107626838B (zh) 胀管机夹持机构
CN206597838U (zh) 一种胀管机的工件夹紧装置
CN117013334A (zh) 一种连接电线缆制作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US581591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heat exchanger
CN109712758A (zh) 一种线缆处理装置
CN214100190U (zh) 一种全自动打铜带包热塑管及检测一体化设备
JP5203388B2 (ja) クリートの圧力クリンピングおよび押し出しに用いられる器具
CN109175939B (zh) 一种管件隔片插装装置
CN104379306B (zh) 用于将工件夹持在工具上的装置
CN220826717U (zh) 一种掏包装置
CN216027873U (zh) 一种齿轮锻造加热炉
CN216154121U (zh) 一种充氮式低氧量咖啡包装用的咖啡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ssembly method of wire harness heat shrink tubin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2

Pledgee: Yuexi Anhui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Anhui yijiah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437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