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3174A - 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3174A
CN111793174A CN202010763040.7A CN202010763040A CN111793174A CN 111793174 A CN111793174 A CN 111793174A CN 202010763040 A CN202010763040 A CN 202010763040A CN 111793174 A CN111793174 A CN 111793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w
normal
release
synthesis method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30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3174B (zh
Inventor
王远福
陈杰
方世昌
田应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Shiboshi Technology Co ltd
Yunnan Shi Doctor New Material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DrShi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DrShi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DrShi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30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3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3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3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3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3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ethers, polyoxymethylenes or polyacetals
    • C08F283/06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ethers, polyoxymethylenes or polyacetals on to unsaturated polyethers, polyoxymethylenes or polyace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paddles or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30Driving arrangements; Transmissions; Couplings; Brakes
    • B01F35/31Coup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30Driving arrangements; Transmissions; Couplings; Brakes
    • B01F35/32Driving arrangements
    • B01F35/32005Type of drive
    • B01F35/3204Motor driven, i.e. by means of an electric or IC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4/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active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g. plasticisers
    • C04B24/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4/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4/2688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different monomers
    • C04B24/2694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different monomers containing polyether side cha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38Polymerisation using regulators, e.g. chain terminating agents, e.g. telome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03/00Function or property of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2103/30Water reducers, plasticisers, air-entrainers, flow improvers
    • C04B2103/302Water reduc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将包括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丙烯酸、缓释单体、链转移剂和自来水的底料投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底料溶解后投入第一氧化剂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同时滴加事先配置好的A料和B料,滴加时间为2.5‑3.5小时,在滴加反应至1‑1.5小时时投入第二引发剂溶液。A、B料同时滴完后继续保温反应1‑2小时,加自来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得。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聚羧酸减水剂无法在常温条件下合成导致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很高的减水率和保坍能力,在我国高铁和高速公路建筑的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多数是向体系中加热,通过加热促使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合成聚羧酸减水剂,该工艺能耗大、设备维修费用大。加热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方法有3种:共聚合成、功能化法、原位聚合与接枝。常温合成主要的方法是共聚合成,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注定常温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对可聚合单体种类的选择范围将远远小于加热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原料的选择。
目前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工艺一般都是在40-90℃温度下进行自由基反应合成。降低反应温度,甚至通过无热源法合成将大大减少生产成本。
而且,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中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都是使用经过处理的软化水或去离子水,若能用自来水合成将大大地简化生产并进一步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解决现有的聚羧酸减水剂无法在常温条件下合成导致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将包括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丙烯酸、缓释单体、链转移剂和自来水的底料投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底料溶解后投入第一氧化剂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同时滴加事先配置好的A料和B料,滴加时间为2.5-3.5小时,在滴加反应至1-1.5小时时投入第二引发剂溶液;A、B料同时滴完后继续保温反应1-2小时,加自来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得;
所述A料包括不饱和羧酸、缓释单体和自来水;
所述B料包括链转移剂、还原剂、催化剂和自来水。
进一步,所述的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为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1000-3000。
进一步,所述的氧化剂溶液为氧化剂水溶液,所述化剂选自双氧水、叔丁基双氧水、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氧化剂用量占不饱和聚氧乙烯醚质量的0.7%-1.8%,第一氧化剂的质量占氧化剂总量的50%-70%,第二引发剂的用量占氧化剂总量的50%-30%。
进一步,所述不饱和羧酸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和衣康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所述的缓释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和马来酸乙二醇单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所述的链转移剂选自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醇和次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所述的还原剂选自维生素C、甲醛次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硫酸亚铁和E51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E51为本领域内常见的一种还原剂的代号。
进一步,同时滴加A料或滴加B料采用如下设备完成:滴加设备包括机架和箱体,机架位于箱体上方的部分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设置,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延伸至箱体内下部,转动杆的下端固定有搅拌桨;所述转动杆位于箱体上方的部分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减速比为1:1.5-2,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减速比为1:50-100,第三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为半个凸轮,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关于第三齿轮的轴线呈中心对称;机架上固定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缸体,缸体内部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活塞靠近第三齿轮的一侧固定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活塞杆,活塞杆可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外侧壁贴合,缸体靠近活塞杆的一端开口,缸体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缸体靠近活塞杆的一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缸体上靠近活塞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磁铁,活塞为电磁铁;缸体内远离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进口阀,缸体的下端远离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单向出口阀,单向出口阀位于箱体正上方;机架上固定有水缸,水缸内部滑动连接有储存待滴加溶液的滑动缸,滑动缸可沿着水缸上下滑动,所述单向进口阀通过吸管吸滑动缸内部的溶液,所述吸管为硬管;所述缸体的数量设置为2个并且串联在活塞杆上,所述水缸的数量也相应设置为2个,水缸与缸体一一对应。
电机驱动转动杆旋转,转动杆带动搅拌桨对箱体内部进行搅拌;同时,转动杆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带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旋转。
启动电磁铁,初始状态下,活塞杆位于缸体内部远离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一端,第一凸轮的远轴点即将与活塞杆分离,同时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使活塞瞬间快速压缩弹簧并且向磁铁靠近,缸体内部产生负压,缸体通过吸管吸滑动缸内部的溶液;同时第二凸轮的近轴点刚刚与活塞杆贴合,第二凸轮旋转使活塞杆推动活塞克服电磁铁的磁力缓慢地向远离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方向滑动,缸体内部缓慢地排出溶液并且滴加至箱体内部,直到缸体内部的溶液全部排出,此时,第二凸轮的远轴点即将与活塞杆分离;然后同理,第一凸轮推动活塞向远离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方向滑动,并且不断重复。利用电磁铁使活塞瞬间快速向靠近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方向滑动吸液,并且利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交替推动活塞向远离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方向滑动排液,实现缸体的瞬间吸液以及将吸入的溶液缓慢地滴加至箱体中,实现溶液的匀速滴加。
预先向水缸内部加入水,随着滑动缸内部的溶液的减少,滑动缸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逐渐向上浮动,确保吸管的下端始终被滑动缸内部的溶液淹没。
根据需要滴加的时长,将溶液稀释成缸体容积的整数倍,例如,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减速比为1:2,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减速比为1:90,滴加时长为180min,并且电机的转速为360r/min,则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转速为2r/min,则缸体每分钟吸液和排液2次,则缸体总共排液360次,则需要将滑动缸内部的溶液稀释为缸体的容积的360倍。
两个水缸内部的滑动缸内分别盛装A料和B料,两个缸体分别用于吸A料和B料。则可实现A料和B料的同时滴加,并且使A料和B料滴加的时间完全相同。
进一步,所述吸管被滑动缸内部溶液淹没的位置设置有标记线。当标记线浮出溶液的液面时,为了避免缸体内部吸入空气,需要向水缸内部适当添加水使标记线被溶液淹没。
进一步,所述单向出口阀的外周套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下端面为椭圆形。方便滴加溶液,避免溶液悬挂在缸体底部造成的浪费。
进一步,所述吸管的两端通过快速接头连接。若仅仅需要搅拌,无需添加溶液的时候,通过使快速接头两端分离便使缸体无法吸滑动缸内部的溶液,当需要进行滴加溶液的时候,再将相应的吸管上的快速接头的两端连接即可,并且在滴加两种溶液时,两种溶液各自滴加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相对独立,不必完全一致,本设备可适用于其他滴加反应。
进一步,活塞靠近单向出口阀的一端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凹槽,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浮球,凹槽的底部固定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电磁铁开关,当电磁铁开关被按压时,电磁铁通电,当电磁铁开关被松开时,电磁铁断电;缸体上设置有按压阀,按压阀的阀芯沿水平方向布置,当按压阀的阀芯被按压时按压阀打开,当按压阀的阀芯被松开时,按压阀关闭,当活塞运动至靠近单向出口阀的一端时,活塞可按压到按压阀的阀芯并且凹槽内部与按压阀连通。
缸体内部有液体时,浮球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浮动,电磁铁开关被松开,电磁铁断电;当活塞运动至靠近单向出口阀的一端时,活塞按压到按压阀的阀芯并且凹槽内部与按压阀连通,则凹槽内部的液体从按压阀排出,浮球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且按压到电磁铁开关,电磁铁通电使活塞瞬间向远离单向出口阀的一端运动。电磁铁不用长时间通电,可节约能源,延长电磁铁的使用寿命。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大多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过程需对反应釜进行加热,本发明采用多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使之能在低温及常温(0-40"C)下合成,不需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工艺简单节能。
(2)较现多元引发合成技术,本发明创新的引入缓凝单体,使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初始减水同时具有优异的保坍性能。
(3)较目前低温合成的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技术,相较于一次性加入还原剂由于引发剂的消耗,反应单体后期不能够完全反应,单体转化率低。本发明根据不同引发剂的活性,结合反应不同时期的温度,分时段的加入不同的氧化剂使之构成多元的引发体系使反应更加完全,大大提高了缓释保坍型减水剂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结构图。
图2为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0、电机11、转动杆12、搅拌桨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20、第三齿轮30、连杆31、第一凸轮32、第二凸轮33、活塞杆34、缸体40、活塞41、弹簧42、单向进口阀43、单向出口阀44、导流管45、磁铁46、水缸50、滑动缸51、吸管52、快速接头521、标记线53、凹槽60、浮球61、电磁铁开关62、按压阀63。
实施例1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附图4所示:
在反应釜中加入底水320kg,常温下加入300kgTPEG(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为3000)进行溶解,5kg次磷酸钠,待溶解后加入2kg双氧水,同时滴加A、B液;A液组分为丙烯酸20kg和丙烯酸羟乙酯10kg、丙烯酸羟丙酯5kg、自来水20kg混合溶液,滴加。B液组分为甲醛次硫酸氢钠1.7kg与自来水48.3kg混合溶液。反应2小时后加入过硫酸铵1.5kg与20kg水的溶液。A、B液滴加总时间均为3h,滴加完成后保温熟化1小时后补水13.6kg即得到浓度为45%的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
同时滴加A料或滴加B料采用如下设备完成:滴加设备包括机架和箱体10,机架位于箱体10上方的部分固定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设置,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的下端延伸至箱体10内下部,转动杆12的下端固定有搅拌桨13;转动杆12位于箱体10上方的部分上固定有第一齿轮14,第一齿轮14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20,第二齿轮20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齿轮30,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20的减速比为1:1.5,第二齿轮20和第三齿轮30的减速比为1:50,第三齿轮30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如图2所示,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20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均为半个凸轮,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关于第三齿轮30的轴线呈中心对称;如图1所示,机架上固定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缸体40,如图3所示,缸体40内部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41,活塞41靠右端固定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活塞杆34,活塞杆34可与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的外侧壁贴合,缸体40的右端开口,缸体40内部设置有弹簧42,弹簧42的一端固定在缸体40的右侧壁上,弹簧42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塞41上,缸体40的右侧壁上内嵌有磁铁46,活塞41为电磁铁46,电磁铁46带电的过程中,电磁铁46与磁铁46相互吸引;缸体40内左端设置有单向进口阀43,缸体40的左下端设置有单向出口阀44,单向出口阀44位于箱体10正上方;单向出口阀44的外周套设有导流管45,导流管45的下端面为椭圆形。方便滴加溶液,避免溶液悬挂在缸体40底部造成的浪费。
如图3所示,活塞41左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凹槽60,凹槽60内部滑动连接有浮球61,凹槽60口部的直径为浮球61直径的一半,避免浮球61从凹槽60内滑落,凹槽60的底部固定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电磁铁开关62,电磁铁开关62与电磁铁电性连接,当电磁铁开关62被按压时,电磁铁46通电,当电磁铁开关62被松开时,电磁铁46断电;缸体40左侧壁底部设置有按压阀63,按压阀63的阀芯水平朝右布置,当按压阀63的阀芯被按压时按压阀63打开,当按压阀63的阀芯被松开时,按压阀63关闭,当活塞41运动至缸体40的左端时,活塞41可按压到按压阀63的阀芯并且凹槽60内部与按压阀63连通。
缸体40内部有液体时,浮球61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浮动,电磁铁开关62被松开,电磁铁46断电;当活塞41运动至缸体40的左端时,活塞41按压到按压阀63的阀芯并且凹槽60内部与按压阀63连通,则凹槽60内部的液体从按压阀63排出,凹槽60内部的液体排出后,浮球61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且按压到电磁铁开关62,电磁铁46通电使活塞41瞬间向缸体40的右端运动。电磁铁46不用长时间通电,可节约能源,延长电磁铁46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箱体10的左侧壁的上部固定有水缸50,水缸50内盛装有水,水缸50内部滑动连接有储存待滴加溶液的滑动缸51,滑动缸51漂浮在水缸50内部并且可沿着水缸50上下滑动,如图4所示,吸管52的左端伸入滑动缸51内部并且被滑动缸51内部的溶液淹没,吸管52被滑动缸51内部溶液淹没的位置设置有标记线53,吸管52为硬管。当标记线53浮出溶液液面时,为了避免缸体40内部吸入空气,需要向水缸50内部适当添加水使标记线53被溶液淹没。
如图1所示,缸体40的数量设置为2个并且串联在活塞杆34上,水缸50的数量也相应设置为2个,水缸50与缸体40一一对应。
电机11驱动转动杆12旋转,转动杆12带动搅拌桨13对箱体10内部进行搅拌;同时,转动杆12带动第一齿轮14旋转,第一齿轮14带动第二齿轮20旋转,第二齿轮20带动第三齿轮30旋转,第三齿轮30带动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旋转。
将第一凸轮32上距离连杆31最远的一端命名为第一凸轮32的远轴点,将第一凸轮32上距离连杆31最近的一端命名为第一凸轮32的近轴点;将第二凸轮33上距离连杆31最远的一端命名为第二凸轮33的远轴点,将第二凸轮33上距离连杆31最近的一端命名为第二凸轮33的近轴点。
初始状态下,活塞41位于缸体40内左端,第一凸轮32的远轴点即将与活塞杆34分离,电磁铁开关62被按压,电磁铁46带电,启动电机11,电机11旋转的同时电磁铁46与磁铁46相互吸引使活塞41瞬间向右运动至右端的极限位置,按压阀63被松开,按压阀63关闭,缸体40内部产生负压,缸体40通过吸管52吸滑动缸51内部的溶液;同时第二凸轮33的近轴点刚刚与活塞杆34贴合,第二凸轮33旋转使活塞杆34推动活塞41缓慢地向左滑动至左端的极限位置,缸体40内部缓慢地排出溶液并且滴加至箱体10内部,直到缸体40内部的溶液全部排出,此时,第二凸轮33的远轴点即将与活塞杆34分离,活塞41再次按压到按压阀63的阀芯并且凹槽60内部与按压阀63连通,则凹槽60内部的液体从按压阀63排出,凹槽60内部的液体排出后,浮球61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且按压到电磁铁开关62,活塞41再次在电磁铁46与磁铁46的吸引力下运动至缸体40的右端,第一凸轮32再次推动活塞41向左滑动,并且不断重复。利用电磁铁46使活塞41瞬间快速向右滑动吸液,并且利用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交替推动活塞41缓慢向左滑动排液,实现缸体40的瞬间吸液以及将吸入的溶液缓慢地滴加至箱体10中,实现溶液的匀速滴加。
预先向水缸50内部加入水,随着滑动缸51内部的溶液的减少,滑动缸51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逐渐向上浮动,确保吸管52的下端始终被滑动缸51内部的溶液淹没。
根据需要滴加的时长,将溶液稀释成缸体40容积的整数倍,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20的减速比为1:2,第二齿轮20和第三齿轮30的减速比为1:90,滴加时长为180min,并且电机11的转速为360r/min,则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的转速为4r/min,则缸体40每分钟吸液和排液4次,则缸体40总共排液720次,则需要将滑动缸51内部的溶液稀释为缸体40的容积的720倍。
两个水缸50内部的滑动缸51内分别盛装A料和B料,两个缸体40分别用于吸A料和B料。则可实现A料和B料的同时滴加,并且使A料和B料滴加的时间完全相同。
如图1所示,吸管52的两端通过快速接头521连接。若仅仅需要搅拌,无需添加溶液的时候,通过使快速接头521两端分离便使缸体40无法吸滑动缸51内部的溶液,当需要进行滴加溶液的时候,再将相应的吸管52上的快速接头521的两端连接即可,并且在滴加两种溶液时,两种溶液各自滴加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相对独立,不必完全一致,本设备可适用于其他滴加反应。
与现有的滴加装置相比,现有的滴加装置主要有高位槽滴加装置、蠕动泵滴加装置以及恒压滴液漏斗,其中高位槽滴加装置随着滴加的进行槽中的液位降低,槽中的压力越来越小,滴加量随时间会越来越少,如果不随时间调节滴加阀门,会导致单位时间内滴加量不同,即滴加不匀速,同时,在滴加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延长滴加时间,以上情况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而蠕动泵滴加装置,由于电压不稳会导致滴加不匀速,滴量波动较大;长时间使用,其转动的卡轮松紧会有变动,如不经常标定,会导致单位时间内蠕动滴加量不同,即滴加不均匀,也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而恒压滴液漏斗实际工作中同样不能很稳定的控制滴加速度,而速度不均匀对成核影响很大,造成产品的质量不稳定;而本申请方案中的滴加装置可根据需要滴加的时长,将溶液稀释成缸体40容积的整数倍,利用电磁铁46使活塞41瞬间快速向右滑动吸液,并且利用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交替推动活塞41向左滑动排液,实现缸体40的瞬间吸液以及将吸入的溶液缓慢地滴加至箱体10中,实现溶液的匀速滴加,确保产品的质量,并且可任意控制两种待滴加的溶液的各自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反应釜中加入底水320kg,常温下加入300kgTPEG(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为2000)进行溶解,4.5kg次磷酸钠,待溶解后加入2.1kg双氧水,同时滴加A、B液;A液组分为丙烯酸22kg和丙烯酸羟乙酯8、丙烯酸羟丙酯5kg、自来水20kg混合溶液,滴加。B液组分为E51(本实施例中的E51采用德国布吕格曼公司商品)0.9kg、VC 0.21与自来水48.9kg混合溶液。反应1小时40分后加入过硫酸铵1.3kg与20kg水溶液。A、B液滴加总时间为3h,滴加完成后保温熟化1小时后补水9.97kg即得到浓度为45%的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反应釜中加入底水320kg,常温下加入300kgTPEG(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为3000)进行溶解,待溶解后加入1.8kg双氧水与浓度为1%浓度的七水合硫酸亚铁溶1.3kg,同时滴加A、B液;A液组分为丙烯酸26kg、丙烯酸羟乙酯10和自来水24kg混合溶液,滴加。B液组分为VC 0.48kg、巯基乙醇0.9kg、巯基丙酸0.6kg与自来水48.02kg混合溶液。反应1小时20分后加入过硫酸铵1.7kg与20kg水溶液。A、B液滴加总时间为3h,滴加完成后保温熟化1小时后补水3.09kg即得到浓度为45%的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
分别对上述实例1、2、3的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与普通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中同等条件下进行初始拓展度、初始坍落度、3小时拓展度与3小时坍落度进行测试。实验所用水泥为海螺42.5普硅水泥,所用砂石为贵阳地区某砂石厂制备的机制砂与石子。
参考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测试标准进行测试。
Figure BDA000261360729000009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括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丙烯酸、缓释单体、链转移剂和自来水的底料投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底料溶解后投入第一氧化剂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同时滴加事先配置好的A料和B料,滴加时间为2.5-3.5小时,在滴加反应至1-1.5小时时投入第二引发剂溶液;A、B料同时滴完后继续保温反应1-2小时,加自来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得;
所述A料包括不饱和羧酸、缓释单体和自来水;
所述B料包括链转移剂、还原剂、催化剂和自来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为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1000-30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溶液为氧化剂水溶液,所述化剂选自双氧水、叔丁基双氧水、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氧化剂用量占不饱和聚氧乙烯醚质量的0.7%-1.8%,第一氧化剂的质量占氧化剂总量的50%-70%,第二引发剂的用量占氧化剂总量的50%-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羧酸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和衣康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释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和马来酸乙二醇单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转移剂选自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醇和次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剂选自维生素C、甲醛次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硫酸亚铁和E51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CN202010763040.7A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 Active CN111793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3040.7A CN111793174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3040.7A CN111793174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3174A true CN111793174A (zh) 2020-10-20
CN111793174B CN111793174B (zh) 2023-06-20

Family

ID=72827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3040.7A Active CN111793174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31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0971A (zh) * 2021-06-07 2021-08-10 刘金才 一种用于超声科室消毒液自动制备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5958A (zh) * 1998-02-14 1999-08-18 岑深 洗衣机等的洗涤助剂供给装置
CN2484444Y (zh) * 2001-06-14 2002-04-03 李玉清 三维平动式气体切断阀
CN202937443U (zh) * 2012-11-21 2013-05-1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往复泵
CN103275280A (zh) * 2013-06-17 2013-09-04 武汉东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聚羧酸型高保坍减水剂的常温合成方法
CN203404031U (zh) * 2013-08-12 2014-01-22 东台市明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单缸双作用浆料输送泵
CN105298784A (zh) * 2014-06-27 2016-02-03 杜鹏飞 电动活塞式抽水机
CN205379900U (zh) * 2016-03-16 2016-07-13 四川恒泽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减水剂自动混液搅拌装置
CN206549604U (zh) * 2017-03-10 2017-10-13 珠海吉力化工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树脂生产助剂智能滴加装置
CN108077036A (zh) * 2017-12-27 2018-05-29 郑州国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绿化用高效洒水施肥一体化设备
CN108794699A (zh) * 2018-07-04 2018-11-13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缓释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9367782A (zh) * 2018-09-30 2019-02-22 安徽煜丰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保无人机的搅拌装置
CN208727419U (zh) * 2018-08-23 2019-04-12 常州夏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滴液加料装置
CN110092876A (zh) * 2019-05-27 2019-08-06 四川琪汇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5958A (zh) * 1998-02-14 1999-08-18 岑深 洗衣机等的洗涤助剂供给装置
CN2484444Y (zh) * 2001-06-14 2002-04-03 李玉清 三维平动式气体切断阀
CN202937443U (zh) * 2012-11-21 2013-05-1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往复泵
CN103275280A (zh) * 2013-06-17 2013-09-04 武汉东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聚羧酸型高保坍减水剂的常温合成方法
CN203404031U (zh) * 2013-08-12 2014-01-22 东台市明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单缸双作用浆料输送泵
CN105298784A (zh) * 2014-06-27 2016-02-03 杜鹏飞 电动活塞式抽水机
CN205379900U (zh) * 2016-03-16 2016-07-13 四川恒泽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减水剂自动混液搅拌装置
CN206549604U (zh) * 2017-03-10 2017-10-13 珠海吉力化工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树脂生产助剂智能滴加装置
CN108077036A (zh) * 2017-12-27 2018-05-29 郑州国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绿化用高效洒水施肥一体化设备
CN108794699A (zh) * 2018-07-04 2018-11-13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缓释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208727419U (zh) * 2018-08-23 2019-04-12 常州夏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滴液加料装置
CN109367782A (zh) * 2018-09-30 2019-02-22 安徽煜丰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保无人机的搅拌装置
CN110092876A (zh) * 2019-05-27 2019-08-06 四川琪汇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0971A (zh) * 2021-06-07 2021-08-10 刘金才 一种用于超声科室消毒液自动制备设备
CN113230971B (zh) * 2021-06-07 2022-10-11 李刚 一种用于超声科室消毒液自动制备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3174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4293B (zh) 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7671B (zh) 一种高减水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WO2017114375A1 (zh) 一种水泥基材料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05503B (zh) 一种降粘型高效减水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3980B (zh) 纳米碳材料-聚合物-硅酸盐复合微纳粒子成核剂的制备方法
CN111793174A (zh) 一种多元引发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合成方法
CN106397683A (zh) 一种降低高标号混凝土粘度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6839A (zh) 高保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93163A (zh) 一种合成革用水性染色助剂的制备方法
CN102503221B (zh) 环己醇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104063A1 (zh) 一种新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3944A (zh) 一种高效混凝土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3302A (zh) 一种胺醚类超早强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0668B (zh) 一种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84415A (zh) 一种混凝土抗裂型增强剂的制备方法
CN115850604A (zh) 一种超高分散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6631559U (zh) 一种羧酸减水剂合成滴加设备
CN111825811A (zh) 一种高保水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6329A (zh) 一种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CN111560092B (zh) 一种酚醛改性耐泥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0399B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80018B (zh) 一步法制备四臂支化结构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CN111100252A (zh) 一种兼具高减水率和超保坍性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方法
CN111793216A (zh) 一种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331A (zh) 一种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50000 No.7, Gaoyue street, shawen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iyang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izhou shibo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627, venture building, Jin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iyang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550000,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IZHOU DR.SHI TECHNOLOGY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5

Address after: 550000 No.7, Gaoyue street, shawen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iyang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zhou shibosh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Yunnan Shi Doctor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550000 No.7, Gaoyue street, shawen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iyang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izhou shibosh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