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7951B - 具有增强线的片材的织物和包括所述织物的遮篷 - Google Patents

具有增强线的片材的织物和包括所述织物的遮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7951B
CN111757951B CN201980014889.XA CN201980014889A CN111757951B CN 111757951 B CN111757951 B CN 111757951B CN 201980014889 A CN201980014889 A CN 201980014889A CN 111757951 B CN111757951 B CN 1117579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sheet
reinforcing threads
reinforcing
suppor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48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7951A (zh
Inventor
C·萨伊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rge Ferrari SAS
Original Assignee
Serge Ferrari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rge Ferrari SAS filed Critical Serge Ferrari SAS
Publication of CN111757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7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7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79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4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D04B21/16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incorporating synthetic threads
    • D04B21/165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incorporating synthetic threads with yarns stitched through one or more layers or tows, e.g. stitch-bonded fabric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0/00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 E04F10/02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of flexible canopy materials, e.g. canvas ; Baldach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0/00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 E04F10/02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of flexible canopy materials, e.g. canvas ; Baldachins
    • E04F10/06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of flexible canopy materials, e.g. canvas ; Baldachins comprising a roller-blind with means for holding the end away from a building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1Surface features
    • D10B2403/011Dissimilar front and back faces
    • D10B2403/0112One smooth surface, e.g. laminated or coated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1Surface features
    • D10B2403/012Alike front and back faces
    • D10B2403/0122Smooth surfaces, e.g. laminated or coated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10B2403/024Fabric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compounds
    • D10B2403/0241Fabric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compounds enhanc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 D10B2403/02412Fabric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compounds enhanc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several arrays of unbent yarn, e.g. multiaxial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18Outdoor fabrics, e.g. tents, tarpaul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Building Awnings And Sunshades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所述织物包括两个平行的织边,所述织物可沿平行于或垂直于所述平行的织边的至少一个缠绕方向缠绕在其自身上,以保持绷紧并且所述织物包括支撑层(5),所述支撑层(5)具有正面和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包括至少两个片材,即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中的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方并且其由增强线(1、2)组成,所述片材被布置在所述背面上,所述增强线(1、2)相对于缠绕方向以5°至85°的角度(α1、α2)延伸,所述角度(α1、α2)相对于所述缠绕方向对称。

Description

具有增强线的片材的织物和包括所述织物的遮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所述织物保持绷紧并且可以缠绕在其自身上。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织物领域,所述织物按需展开,从而例如保护区域免受阳光照射。由于机械和美观原因,这些织物优选地保持绷紧。更精确地,本发明特别涉及用于生产遮篷的织物。
背景技术
通常用术语“遮篷”表示的装置是旨在在立面或墙壁上升起的装置,该装置使得能够通过绷紧的织物产生阴影区域。这些装置形成遮蔽物,该遮蔽物尤其使个体能够保护自身免受阳光的直射。
更具体地,遮篷呈现了一种可以按需展开的织物,并且所述织物可以缠绕在其自身上,从而在诸如风、雨、雪或者冰雹的天气条件需要时保护织物。为此,将织物缠绕在旋转轴上,该旋转轴连接到在其上升起遮篷的立面,并且负载型材(load profile)相对于所述立面可移动地安装,以使织物在必要时能够展开或缩回。
通常,已知的是通过可移动的负载型材在相对于立面保持平行的侧向移动中展开和收紧织物。这些型材也由特别是可铰接或可伸缩的臂支撑,所述臂使负载型材能够保持在预定高度。
然后,所述织物的两个自由端一方面分别与旋转轴相连,另一方面与负载型材相连。
然而,已有的遮篷配备有在其中央部分有减弱趋势的织物。这种减弱转化为织物中可见的弯曲。这种现象增加了织物的宽度和长度。
这是不利的,因为织物没有完全绷紧,这阻碍了展开织物的操作并在再次展开织物时产生难看的褶皱。这些难看的褶皱尤其在织物被缠绕时导致额外的厚度,这可能导致摩擦现象,而这种摩擦现象造成织物的磨损。尤其是,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织物的密封性的丧失,这使其不适用于其用途。
因此,需要获得一种织物,所述织物可以缠绕自身而不会围绕遮篷缠绕轴产生任何褶皱。
为了满足该需求,申请人已经开发了一种包括支撑层和至少两个增强线层的织物。
包括增强线层的织物是已知的。例如,美国专利US 4 518 640公开了一种多轴增强件,其通过将增强线层叠加在一起而形成的,该增强线层由编织线迹或链式线迹保持在一起。这种多轴加强件是刚性的,以便例如加强机械部件,因此,它不能缠绕在其自身上。
此外,申请PCT WO 02/090644公开了一种涂覆的织物。该织物包括多轴织物芯,所述多轴织物芯包括用金属特别是钢增强的线层,以防止在用诸如刀的刀片的情况下涂覆后织物撕裂。所述织物芯涂覆有诸如PVC的热塑性塑料。所述芯本身不具有任何尺寸保持力,这是在涂覆后获得的。换而言之,在涂覆之前,在没有组分线或(一个或多个)层分离的情况下,织物芯不会呈现出在不同方向上延伸的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所述织物包括两个平行的织边,所述织物可沿平行于或垂直于所述平行的织边的至少一个缠绕方向缠绕在其自身上,以保持绷紧,并且所述织物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具有正面和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包括至少两个片材(sheet),其中的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方,即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并且其由增强线组成,所述片材被布置在所述背面上,所述增强线相对于所述缠绕方向以5°至85°的角度延伸,所述角度相对于所述缠绕方向对称。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织物的遮篷。
本发明的一个益处是织物可以缠绕在自身上而不会产生任何褶皱。
本发明的一个益处是,当所述织物绷紧时,相对于不包含增强线的织物,所述织物的弯曲度显着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益处是,当在遮篷中使用所述织物时,由于缠绕织物而产生的约束被分布在整个织物上,这有利于遮篷缠绕和展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益处是缠绕的规律性,因此减少了磨损,从而更好地保存了织物的美学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织物包括支撑层。实际上,优选地,所述支撑层可以是织物、无纺织物、格栅或膜。根据本发明的支撑层表现出尺寸阻力(resistance)。尤其是,即使没有增强线也可以将支撑层围绕自身缠绕。实际上,所述增强线片材是一体的,从而增加了支撑层沿有利方向延伸的阻力。换而言之,在本发明中,增强线片被用于限制支撑层的弯曲现象并且在其缠绕时分配施加于其上的力,因此支撑层呈现出固有的尺寸阻力。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织物具有正面和背面。在整个说明书中,所述正面对应于所述支撑层的未被增强线片材覆盖的面,而所述背面对应于所述支撑层的被增强线片材覆盖的面。在将所述织物结合到遮篷中的特定情况下,所述正面应朝向天空,所述背面要朝向地面。因此,在遮篷下的躲避的人可以看到背面具有增强线。
通常地,根据本发明的织物包括两个平行的织边,并且可以在平行于或垂直于所述平行的织边的至少一个缠绕方向上缠绕在其自身上。在将织物结合到遮篷中的特定情况下,所述织物的缠绕方向朝向正面或墙壁。
换而言之,在将织物结合到遮篷中的特定情况下,所述缠绕方向对应于垂直于缠绕轴的方向。当然,在织物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所述缠绕轴既垂直于两个平行的织边,又平行于另外两个平行的织边。通常地,在生产结束时,制成的织物是矩形的,并沿平行于代表所述矩形的长度的两个织边并垂直于代表所述矩形的宽度的两个织边的方向缠绕在其自身上。
根据本发明,织物包括至少两个片材,其中一个片材布置在另一个片材的上方,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由增强线组成,所述片材位于所述背面上。
为了连接所述增强线和所述支撑层,有利地将由增强线组成的片材缝合或粘合到支撑层上。所述片材可以单独地或整体地连接。
换而言之,当制造织物时,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缝合或粘合。在一种情况下,在放置每张片材之后将片材连接到支撑层,即,在将所述第一片材连接到所述支撑层之后将所述第二片材放置。在第二种情况下,在联合缝合或粘合步骤之前,将两个片材放置在所述支撑层上。
所述增强线可以是相接的或不相接的。相接是指增强线与至少另一增强线具有至少一个物理接触点的情况。
在相同片材的所有增强线是相接的情况下,当增强线不是全部相接时,增强线的数量更高。因此,当织物被缠绕时,所述约束被分布在整个织物上,这减小了施加到每个增强线的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织物的重量比增强线不是全部相接的情况高。
根据本发明的织物的重量可以根据增强线的位置和支数来优化。实际上,增强线支数越高,提供技术效果所需的线数越少。因此,对于在缠绕期间弯曲的相同减小和施加的力的相同分布,越多的增强线呈现出的支数越多,两个增强线之间的距离增加的越多。
通常地,增强线的支数在50dtex与1200dtex之间,优选地在150dtex与900dtex之间,甚至更有利地在250dtex与550dtex之间。技术人员将能够将所述距离和增强线的支数相关联以实现所需的性能。
优选地,单个片材由相距很远或分开的相接增强线组组成。换而言之,片材可以由不同组的增强线组成,其中每组包括例如两个或三个增强线并彼此分开。这是有利的,因为当织物被缠绕时,相对于所有增强线是相接的情况,局部施加的力分布在相同组的线上,并且织物的重量减小了。另外,该特性使得能够限制增强线的沉积操作的次数。
实际上,织物的总重量随着增强线的数量而增加。因此,使用其中增强线不是全部相接的片材可以减小织物的总重量。
因此,优选地,片材的增强线不是全部相接的。
在使用多组增强线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减轻重量。实际上,对于相同的增强功效,当按组定位时,可以使用质量较低的线,并且所述组可以彼此间隔开。
因此,优选地,增强线的支数在280dtex和550dtex之间。
为了最大程度地密封流体,尤其是雨水和冷凝水,并且还产生一个完美的阴影区域,即防止阳光穿过织物,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织物在所述正面和/或所述背面被涂覆。
优选地,用于涂覆织物的材料是例如聚氨酯、丙烯酸或PVCN作为增塑溶胶。
有利地,在定位所述增强线之后,涂层沉积在所述织物上。这是有利的,因为在增强线被缝合的情况下,在支撑层中产生了孔,并且涂层使得这些孔能够被填充。背面上的涂层也使得所述增强线能够被阻挡在支撑层上,并在绷紧增强线时提高支撑层的张力。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在定位增强线片材之后,将织物涂覆在背面上,然后如上所述在背面和正面中的至少一个上第二次涂覆织物。第一涂层能够使增强线片材良好的涂层。在该具体实施方案中,第一涂层有利地用聚氨酯进行。
根据本发明,所述增强线与所述缠绕方向形成5°至85°之间的角度,所述角度与所述缠绕方向对称。
这些增强线使织物的约束分布在整个织物上。通常地,当织物绷紧时,施加到织物上的约束会产生朝向绷紧织物的重心的弯曲。因此,在矩形-形状织物的特定情况下,所述约束基本上施加到矩形的对角线上,并且矩形的中心具有塌陷的趋势。增强线在最佳缠绕方向上的角度取决于织物的形状和尺寸。两个片材的角度相对于缠绕方向对称的事实使得所述约束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织物上,从而显着减少了织物的弯曲。
支撑层的形状以及因此得到的织物的形状可以变化。通常地,所述支撑层为矩形形状或梯形形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织物的形状为矩形形状。
在织物为矩形形状的情况下,织物根据平行于矩形的宽度并因此垂直于所述矩形的长度的缠绕方向缠绕。在该特定实施例中,申请人已经注意到,定位增强线是有利的,因此根据所述矩形的两个对角线来定位增强线或一组增强线。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织物还包括两层额外的增强线片材,即第三片材和第四片材,其中所述增强线相对于所述缠绕方向以5°至85°之间的角度(α3、α4)延伸,所述角度相对于所述缠绕方向对称。该特定实施例是有利的,因为其使得在根据本发明的织物的缠绕期间施加到增强线的约束能够根据缠绕过程的进展而分布。实际上,在织物为矩形形状的情况下,长度在缠绕过程中呈现相同的尺寸,而宽度减小。因此,仍然要缠绕的织物的矩形的对角线呈现一个角度,该角度随着织物的缠绕而线性地变化。用于增强线理论定位的最佳角度也不断变化。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织物是梯形形状的。在这种情况下,缠缠绕方向垂直于所述平行的织边,所述平行的织边形成梯形的小底边和大底边,并且出于实际原因,所述缠绕轴位于所述两个平行的织边之间的最大的织边的一侧,换而言之,在梯形的大底边的一侧。在该特定实施例中,申请人注意到,定位增强线是有利的,使得一部分平行于连接所述底边的梯形的侧边中的一侧边,并且另一部分平行于连接所述底边的梯形的另一侧边。实际上,在将梯形形式的织物结合到遮篷中的情况下,梯形的连接底边的侧边由于不完全绷紧而倾向于塌陷,因此,增强线可以减少织物边缘处的弯曲。
优选地,增强线片材在片材之间呈现不同的增强线密度。这是有利的,因为在将织物结合到遮篷中的情况下,将织物绕自身缠绕的力取决于缠绕过程的进度。因此,可以根据施加到织物上的约束来调整每个片材上的增强线的密度。
因此,优选地,所述片材每厘米独立地包括2至8个增强线。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遮篷,其包括至少一种如上所述的织物。
在遮篷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织物的情况下,有利地,所述织物通过接合砑光(calandering)而在嵌接(rabbet)处组装。这是有利的,因为在织物组装区不产生额外的厚度,实际上已知的是,额外的厚度会在织物上组装区的边缘处产生张力,这会引起折叠并可能产生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在附图的支撑下,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将清楚地了解实现本发明的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好处,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织物的透视图;
-图2至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织物的俯视图;
-图5a和5b分别示出了组装前和组装后的根据本发明的呈现嵌接的两种织物的组装区域的横截面。
当然,图1至图5b所示的元件的尺寸和比例可能相对于实际被放大了,并且这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给出的。在图1至图4中,箭头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织物的缠绕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织物包括支撑层5、包括增强线1的片材和包括增强线2的第二片材。
所述包括增强线1的片材放置在支撑层5上,并且所述包括增强线2的片材放置在所述包括增强线1的片材上。所述增强线平坦放置。换而言之,所述增强线1限定了所述第一片材的平面,所述增强线2限定了所述第二片材的平面。结果是,图1中所描绘的织物包括三个不同且平行的平面,第一平面由所述支撑层表示、第二平面由包括增强线1的第一片材表示、以及第三平面由包括增强线2的第二片材表示。
因此,所述增强线1和增强线2没有呈现任何收缩。这样的效果是一旦对它们施加约束,增强线便已经在一条直线上并立即传递其牵引力。
图2是根据图1的织物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缝纫线6。
增强线1与织物的缠绕方向形成角度α1,该角度α1在5°至85°之间。增强线2形成角度α2,角度α2相对于缠绕方向与角度α1对称。角度α1和α2对称的这一事实使得当织物绷紧或处于缠绕阶段时,可以将约束均匀地施加到织物上。
缝纫线6使得包括增强线的片材能够连接到支撑层。如图2所示,在放置包括增强线2的第二片材之后,缝制所述缝纫线。
如已经陈述的,所述包括增强线的片材可以被粘合而不被缝合,或者被一个接一个地缝合。
图3中描绘的特定实施例呈现出四片增强线。以与之前相同的方式,增强线1和增强线2与织物的缠绕方向分别形成角度α1和角度α2。分别包括增强线3和增强线4的第三片材和第四片材放置在第二增强线片材上方。增强线3与缠绕方向形成角度α3,并且增强线4与缠绕方向形成角度α4,并且角度α3和α4相对于所述缠绕方向对称。
以与图1和2所示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不同的片材处于不同且平行的平面中。
增强线3和增强线4的好处(interest)在于能够优化施加到增强线的力的分布。为此,增强线3形成大于角度α1的角度α3。以类似的方式,并且由于一方面角度α1和α2以及另一方面角度α3和α4彼此对称这一事实,因此角度α4大于角度α2
在织物缠绕阶段,位于负载条(load bar)和缠绕轴之间的部分,会减少绷紧。由此,当织物被缠绕时,施加到织物的力改变方向。因此,施加的约束随着织物的缠绕而变化,并且增强线1和增强线2的功效降低。因此,对增强线3和4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减小了施加到增强线1和2上的约束,这使得在整个缠绕过程中的力能够被分配。
图4所示的特定实施例示出了织物为梯形形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缠绕方向垂直于形成梯形的小底边和大底边的织物的两个平行的织边。
所述织物的其他特征是相似的,即增强线角度的对称性和增强线片材和支撑层在不同平面上的布局。
优选地,如图4所示,增强线倾斜,从而平行于梯形的侧边,该侧边连接底边。当负载条施加的张力时,这可以使张力保持在梯形的横向区域上,其比梯形的大底边短。
当织物的宽度不足以单独使用时,可以组装几种织物。为此,优选地,如图5a和图5b所示,通过嵌接组装织物,以便在组装区域不产生任何额外的厚度。
在组装区域不产生任何的厚度的好处在于,其可以防止形成褶皱。实际上,如前所述,已知的是额外的厚度会在组装区域边缘的织物上产生张力,这会引起褶皱并且可能产生上述问题。
在图5a和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组装了两个织物7和8。织物7和8在其至少一个织边上在其背面的侧面或正面的侧面上在其厚度的一部分上显示出突出部分71、81(图5a)。实际上,将突出部分71、81彼此叠置使得能够在织物7和8之间提供连续性(continuity)(图5b)。换而言之,突出部分71在织物7和织物8的厚度上与突出部分81互补。
优选地,织物7的突出部分71包括织物7的织物芯72,并且织物8的突出部分81不包括织物8的织物芯82。因此,优选地,突出部分71的厚度大约等于织物7的厚度的2/3,而突出部分81的厚度大约等于织物8的厚度的1/3。
通过将两个织物7和8的突出部分71、81彼此叠置以使其与织物7和8的背面和正面重合来组装两个织物7和织物8(图5b)。实际上,一旦将突出部分71、81彼此叠置,就将两个织物7和织物8接合(solder)在其间。
实际上,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获得织物7和8的突出部分71、81。
在特定实施例中,突出部71、81是通过不沉积存在于片材的其余表面上的层而获得的。换而言之,在织物芯涂层阶段,几个基本层相继沉积。这些基本层的一层或多层可以在特征带区域中不存在。为此,可以在涂层机上添加掩膜(masks),以防止来自某些基本层的液态PVC沉积在该区域中,从而生产出相对于其余表面而言涂层厚度较小的带。
在另一个特定实施例中,突出部分71、81是通过修整存在于片材表面上的一部分涂覆层而获得的。该操作使得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带中机械地去除一部分涂层。
实际上,在前述的两个实施例中,织物8的布的未被涂覆在这些面之一上的部分通过切割被去除。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遮篷的织物,所述织物包括两个平行的织边,所述织物可沿平行于或垂直于所述平行的织边的至少一个缠绕方向缠绕在其自身上,以保持绷紧,并且所述织物包括支撑层(5),所述支撑层(5)具有正面和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包括至少两个片材,即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中的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方并且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由增强线(1、2)组成,所述片材被布置在所述背面上,所述增强线(1、2)相对于所述缠绕方向以5°至85°的角度(α1、α2)延伸,所述角度(α1、α2)相对于所述缠绕方向对称,其中,所述支撑层(5)是织物、格栅或膜;并且所述织物被涂覆在所述正面和/或所述背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强线(1、2)的所述片材被缝合或粘合到所述支撑层(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片材的所述增强线(1、2)不是全部相接触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线(1、2)的支数在50dtex至1200dtex之间。
5.根据权利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还包括额外的两层增强线(3、4),即第三片材和第四片材,其中所述增强线(3、4)相对于所述缠绕方向以5°至85°的角度(α3、α4)延伸,所述角度(α3、α4)相对于所述缠绕方向对称。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强线的所述片材在片材之间呈现不同的增强线密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每厘米独立地包括2至8个增强线。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5)的形状为矩形或梯形。
9.一种遮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织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通过接合然后通过砑光或通过嵌接来组装。
CN201980014889.XA 2018-02-23 2019-02-21 具有增强线的片材的织物和包括所述织物的遮篷 Active CN1117579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851595 2018-02-23
FR1851595A FR3078346B1 (fr) 2018-02-23 2018-02-23 Textile avec nappes de fils de renfort
PCT/FR2019/050405 WO2019162627A1 (fr) 2018-02-23 2019-02-21 Textile avec nappe de fils de renfort et store banne comprenant ledit texti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7951A CN111757951A (zh) 2020-10-09
CN111757951B true CN111757951B (zh) 2023-05-12

Family

ID=62167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4889.XA Active CN111757951B (zh) 2018-02-23 2019-02-21 具有增强线的片材的织物和包括所述织物的遮篷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79570A1 (zh)
EP (1) EP3755834A1 (zh)
KR (1) KR20200123788A (zh)
CN (1) CN111757951B (zh)
AU (1) AU2019223287A1 (zh)
CA (1) CA3092135A1 (zh)
FR (1) FR3078346B1 (zh)
SG (1) SG11202007547UA (zh)
WO (1) WO20191626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8364A (en) * 1982-06-04 1983-06-14 Milliken Research Corportion Heat set warp knit weft inserted fabric and coating thereof
DE3304345C2 (de) * 1983-02-09 1986-04-10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6053 Obertshausen Kettenwirkware mit Verstärkungsfäden
USRE32387E (en) * 1983-05-09 1987-03-31 Milliken Research Corporation Athletic support fabric
US4682480A (en) * 1985-10-04 1987-07-28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Warp-knit, weft-inserted fabric with substrat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duce same
US5809805A (en) * 1996-09-03 1998-09-22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Warp/knit reinforced structural fabric
US6027615A (en) * 1997-05-06 2000-02-22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Belts for compliant calendering
DE19853591A1 (de) * 1998-11-20 2000-05-25 Schmitz Werke Markisentuch
ITUD20010059A1 (it) * 2001-03-30 2002-09-30 Alpe Adria Textil Srl Griglia tessile multiassiale per impiego tecnico o geotecnico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fabbricazione
WO2002089617A2 (en) * 2001-05-03 2002-11-14 Eric Hazan Anti-vandalism and cut resistant fabric
FR2877368A1 (fr) * 2004-11-02 2006-05-05 Paul Riedel Complexes de protections solaires decoratifs au travers ou en dessous desquels les gens ou les choses ne soient ni trop a l'ombre, ni eblouis, ni surchauffes mais proteges des intemperies legeres
DE102008000419A1 (de) * 2008-02-27 2009-09-03 Basf Se Mehrschichtige Verbundmaterialien, die ein textiles Flächengebilde umfass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EP2753758B1 (en) * 2011-09-09 2020-10-21 Nicolon Corporation doing business as Tencate Geosynthetics North America Multi-axial fabric
PL2659800T3 (pl) * 2012-01-18 2018-10-31 Mrm Hk Limited Wzmocniony materiał tekstylny
CN103114380A (zh) * 2013-02-18 2013-05-22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增强织物生产方法
CN103374788A (zh) * 2013-05-16 2013-10-30 江南大学 一种预氧丝绑缚的准全碳碳纤维多轴向经编织物
CN104389085A (zh) * 2014-10-28 2015-03-04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用多轴向增强织物的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23788A (ko) 2020-10-30
SG11202007547UA (en) 2020-09-29
AU2019223287A1 (en) 2020-08-27
CN111757951A (zh) 2020-10-09
WO2019162627A1 (fr) 2019-08-29
CA3092135A1 (fr) 2019-08-29
US20210079570A1 (en) 2021-03-18
EP3755834A1 (fr) 2020-12-30
FR3078346A1 (fr) 2019-08-30
FR3078346B1 (fr)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870001801B1 (ko) 다층 직물로 된 직물형상 및 직물형상으로 만들어진 복합구조
JPH07289312A (ja) 厚手基布を有する面ファスナー
CN111757951B (zh) 具有增强线的片材的织物和包括所述织物的遮篷
US4590715A (en) Tarpaulin edge-finished for single line tie-down
JP4633560B2 (ja) 軟弱地盤の表層処理方法
JP2001523323A (ja) 動力伝達用ベルトのための補強織物を製造する方法
US20020045392A1 (en) Weatherable outdoor multi-axial fabric
TWI597171B (zh) 複合物、製備該複合物之方法,以及包含該複合物之飛行翼
JPS6118602B2 (zh)
CN101966026B (zh) 连续匝圈式拉链的防渗结构
CN108396709B (zh) 土工护面垫及其制作方法
JPS605079Y2 (ja) 自己展張性土木用敷設シ−ト
JP2652213B2 (ja) 超軟弱地盤覆土工法
JP6976877B2 (ja) 表層処理材、剛性補強体および離岸堤
JPH0230477Y2 (zh)
JPS6319360Y2 (zh)
JPS5828326A (ja) 高周波縫合可能な粗目農林土木建築用シ−トの接合部及び該接合部の使用法
JP2652219B2 (ja) 超軟弱地盤覆土工法
JP3420927B2 (ja) 天 幕
JPH0656013B2 (ja) 土砂止めシート
JPH0336555Y2 (zh)
JP2000170137A (ja) 埋立用防砂シート及びその敷設方法
JPS5925917Y2 (ja) 抄紙用ドライヤ−フエルトの接合部
JP2002030779A (ja) クロス切断用下敷きテープ
JPH013367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