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2017A - 分散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及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分散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及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2017A
CN111742017A CN201980013899.1A CN201980013899A CN111742017A CN 111742017 A CN111742017 A CN 111742017A CN 201980013899 A CN201980013899 A CN 201980013899A CN 111742017 A CN111742017 A CN 111742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dispersion
atom
methine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38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2017B (zh
Inventor
原彰宏
佐佐木大辅
神保良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42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2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2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2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23/00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e.g. cyanine dyes
    • C09B23/02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e.g. cyanine dyes the polymethine chain containing an odd number of >CH- or >C[alkyl]- groups
    • C09B23/06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e.g. cyanine dyes the polymethine chain containing an odd number of >CH- or >C[alkyl]- groups three >CH- groups, e.g. carbocyan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23Digital print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s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78Special inks
    • B42D25/382Special inks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infrared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23/00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e.g. cyanine dyes
    • C09B23/02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e.g. cyanine dyes the polymethine chain containing an odd number of >CH- or >C[alkyl]- groups
    • C09B23/08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e.g. cyanine dyes the polymethine chain containing an odd number of >CH- or >C[alkyl]- groups more than three >CH- groups, e.g. polycarbocyan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7/00Influencing the physical, e.g. the dyeing or printing properties of dyestuff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e.g. by treating with solvents grinding or grinding assistants, coating of pigments or dyes; Process features in the making of dyestuff preparations; Dyestuff preparations of a special physical nature, e.g. tablets, films
    • C09B67/006Preparation of organic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7/00Influencing the physical, e.g. the dyeing or printing properties of dyestuff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e.g. by treating with solvents grinding or grinding assistants, coating of pigments or dyes; Process features in the making of dyestuff preparations; Dyestuff preparations of a special physical nature, e.g. tablets, films
    • C09B67/0071Process features in the making of dyestuff preparations; Dehydrating agents; Dispersing agents; Dustfree compositions
    • C09B67/0084Dispersions of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haracterised by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0Sympathetic, colour changing or similar 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14Security prin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和介质的分散物、其应用及化合物。在通式1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等,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等,*表示与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的键合部位。
Figure DDA0002637468360000011
*‑SA‑TA式A。

Description

分散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及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散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及化合物。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对记载于股票、债券、支票、商品券、彩票、定期票等票据类的信息进行光学读取的手段,设置有利用条形码或光学式文字读取装置(OCR)的可读取的编码图案的情况较多。并且,作为利用光学读取的编码图案,条形码主要在物流管理系统等中被广泛利用。而且,近年来,作为能够扩增数据容量、高密度打印的编码图案,还普及有数据编码、VeriCode、Code One,Maxi Code、二维条形码(QR Code(注册商标))等二维码。并且,作为编码图案,还已知有一种利用点图案的方法。
作为上述编码图案,通常为可见编码图案,存在对印刷物造成印刷物设计上的限制及打印区域的确保等各种限制的情况。因此,对消除可见编码图案所带来的限制的需求日益强烈。而且,也为了票据类的防伪目的,正在进行通过印刷在可见光区域不具有吸收带的油墨而使编码图案透明化的尝试。通过编码图案的透明化,具有印刷物设计的自由化、不用确保用于打印编码图案的印刷区域、不易通过目视来判定及识别编码图案等优点。
作为这样的透明化(不可见化)的尝试之一,已知有使用主要吸收可见光线区域外的红外线的油墨来形成红外线吸收图案的尝试。(参考日本特开2008-144004号公报)。
作为用于红外线吸收图案形成用油墨的色素,在近红外线区域具有吸收的氧杂菁化合物受到关注,提出了包含氧杂菁化合物的分散物及作为分散物的应用方式即喷墨记录用而优选的油墨组合物(参考日本特开2013-159765号公报)或包含氧杂菁化合物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参考日本特开2002-240433号公报)等。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日本特开2008-144004号公报中记载的喷墨记录用油墨由于存在不容易进行制造时的分散的情况,因此判断为存在除了使用表面活性剂等分散剂以外,还需要比较长时间(例如,3小时等)的分散的情况。
并且,关于日本特开2013-159765号公报中记载的喷墨记录用油墨及日本特开2002-240433号公报中记载的使用氧杂菁化合物的喷墨记录用油墨,所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的图像的不可见性并不充分,而且在使用水系介质时的分散性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介质中的色素的分散性良好且分散物具有红外线吸收性或能够形成作为分散物的干燥物的红外线吸收图像的分散物。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色素的分散性良好的分散物的喷墨记录方法及具有色素的分散性良好的分散物的干燥物即不可见性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记录物。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近红外线吸收能的新型化合物。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中包括以下方式。
<1>一种分散物,其包含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和介质。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021
在通式1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
[化学式2]
*-SA-TA 式A
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S-、-NRL1-、-C(=O)-、-C(=O)O-、-C(=O)NRL1-、-S(=O)2-、-ORL2-或将这些中的至少2个组合而成的基团,RL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L2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二价杂环基,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氰基、羟基、甲酰基、羧基、氨基、硫醇基、磺基、磷酰基、硼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表示与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的键合部位。
<2>根据<1>所述的分散物,其中,介质为液体。
<3>根据<1>或<2>所述的分散物,其中,介质为含水的液体。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物,其中,介质包含水及101.325kPa下的沸点为100℃以上的有机溶剂。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物,其为油墨组合物。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物,其为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
<7>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包括对基材赋予<5>或<6>所述的分散物的工序。
<8>一种记录物,其具有基材和配置于基材上的<5>或<6>所述的分散物的干燥物即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9>一种记录物,其具有基材和配置于基材上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近红外线吸收图像包含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极大吸收波长在700nm~1,200nm的范围。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041
在通式1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
[化学式4]
*-SA-TA 式A
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S-、-NRL1-、-C(=O)-、-C(=O)O-、-C(=O)NRL1-、-S(=O)2-、-ORL2-或将这些中的至少2个组合而成的基团,RL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L2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二价杂环基,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氰基、羟基、甲酰基、羧基、氨基、硫醇基、磺基、磷酰基、硼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表示与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的键合部位。
<10>一种化合物,其由下述通式1表示。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051
在通式1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
[化学式6]
*-SA-TA 式A
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S-、-NRL1-、-C(=O)-、-C(=O)O-、-C(=O)NRL1-、-S(=O)2-、-ORL2-或将这些中的至少2个组合而成的基团,RL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L2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二价杂环基,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氰基、羟基、甲酰基、羧基、氨基、硫醇基、磺基、磷酰基、硼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表示与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的键合部位。
<11>根据<10>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在通式1中,选自包括R1、R2、R3及R4的组中的至少1个是氢原子。
<12>根据<10>或<1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是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061
在通式2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
R5及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6及R8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卤原子、烯基、芳基、一价杂环基、硝基、氰基、-ORL3、-C(=O)RL3、-C(=O)ORL3、-OC(=O)RL3、-N(RL3)2、-NHC(=O)RL3、-C(=O)N(RL3)2、-NHC(=O)ORL3、-OC(=O)N(RL3)2、-NHC(=O)N(RL3)2、-SRL3、-S(=O)2RL3、-S(=O)2ORL3、-NHS(=O)2RL3或-S(=O)2N(RL3)2,RL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n分别独立地表示1~5的整数,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
[化学式8]
*-SA-TA 式A
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S-、-NRL1-、-C(=O)-、-C(=O)O-、-C(=O)NRL1-、-S(=O)2-、-ORL2-或将这些中的至少2个组合而成的基团,RL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L2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二价杂环基,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氰基、羟基、甲酰基、羧基、氨基、硫醇基、磺基、磷酰基、硼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表示与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的键合部位。
<13>根据<1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在通式2中,选自包括R5、R6、R7及R8的组中的至少1个包含氢键性基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介质中的色素的分散性良好且分散物具有红外线吸收性或能够形成作为分散物的干燥物的红外线吸收图像的分散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使用色素的分散性良好的分散物的喷墨记录方法及具有色素的分散性良好的分散物的干燥物即不可见性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记录物。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近红外线吸收能的新型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
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基于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来进行,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用“~”记载的数值范围表示将“~”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括的数值范围。
在本发明中,当组合物中存在多种符合各成分的物质时,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量表示存在于组合物中的该多种物质的合计量。
在本发明中阶段性记载的数值范围内,在某一数值范围内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被其他阶段性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替代。并且,在本发明中记载的数值范围内,在某一数值范围内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被实施例所示的值替代。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方式的组合为更优选的方式。
在本发明中的基团(原子团)的标记中,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以包括未经取代的基团、具有取代基的基团的含义使用。例如,“烷基”以包括不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未经取代烷基)和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取代烷基)这两者的含义使用。关于其他取代基也相同。
本发明中的化学结构式有时也利用省略了氢原子的简略结构式来记载。
另外,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任一种,“(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任一种,“(甲基)丙烯酰基”表示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中的至少任一种。
在本发明中,有时将甲基简称为Me,将乙基简称为Et,将苯基简称为Ph。
在本发明中,关于“工序”这一用语,不仅包括独立工序,即使是在无法与其他工序明确区分的情况下,只要可以实现工序预期的目的,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
并且,在本发明中,2个以上的优选方式的组合为更优选的方式。
本发明中的“分散物”这一用语是指色素以分散状态包含在介质中的分散组合物。另外,有时色素的一部分以溶解于介质的状态存在,包含分散状态的色素和溶解状态的色素这两者时,也包括在本发明中的“分散物”这一用语。
<分散物>
本发明的分散物(以下,有时简称为分散物)包含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以下,有时称为特定色素)和介质。
详细而言,在本发明的分散物中,特定色素以分散的状态包含在介质中。
[化学式9]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081
在通式1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
[化学式10]
*-SA-TA 式A
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S-、-NRL1-、-C(=O)-、-C(=O)O-、-C(=O)NRL1-、-S(=O)2-、-ORL2-或将这些中的至少2个组合而成的基团,RL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L2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二价杂环基,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氰基、羟基、甲酰基、羧基、氨基、硫醇基、磺基、磷酰基、硼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表示与所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的键合部位。
在本发明的分散物中,特定色素在介质中的分散性优异。作用效果尚不清楚,但考虑如下。
特定色素包含原子半径小的锂离子作为抗衡阳离子。因此,在特定色素的结构中,在电子容易局部存在于巴比妥酸的氧部位。局部存在于氧部位的电子阻碍附近存在的多个特定色素的分子之间彼此形成氢键,其结果,不易发生由特定色素之间的氢键引起的凝聚,且仅在色素中也不易产生氢键。因此,提高特定色素与存在于特定色素周边的介质的亲和性。其结果,认为容易进行基于介质的特定色素的润湿,并提高介质中的特定色素的分散性。
另外,本发明的分散物在近红外线区域具有吸收性。并且,本发明的分散物的干燥物即含有上述特定色素的图像由于在近红外线区域具有吸收且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吸收低,因此是不可见性良好的图像。
在本发明中,“近红外线”是指700nm~1,200nm的波长区域的光。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推定机制。
以下,对包含在本发明的分散物中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由通式1表示的色素〕
本发明的分散物包含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特定色素)。
在通式1中,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O原子)、硫原子(S原子)或硒原子(Se原子),优选为O原子或S原子,更优选O原子。
特定色素具有锂离子(Li+)作为抗衡阳离子。
Li+为抗衡阳离子,通过Li+的存在,特定色素整体呈电中性。
并且,如已述,通过包含原子半径小的抗衡离子例如锂离子,在由通式1表示的结构中,电子局部存在于巴比妥酸的氧部位,有助于提高与介质的亲和性。
而且,如后述,认为通过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及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具有由上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包含特定色素的本发明的分散物的干燥物即近红外吸收图像显示良好的不可见性。
〔L1
通式1中的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以下详述的由式A表示的取代基。
通过在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式A表示的取代基,特定色素在介质中的分散性及特定色素的缔合稳定性变良好。
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优选表示由5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
次甲基链的除中央的次甲基以外的次甲基可以经取代,也可以未经取代。其中,次甲基链的除中央的次甲基以外的次甲基优选未经取代。
次甲基链可以在任意位置具有交联结构。例如,在次甲基的两侧相邻的碳原子可以交联而形成环结构。通过导入环结构,能够控制特定色素的吸收波长、使用本发明的分散物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耐光性等,因此关于环结构,根据分散物的使用目的适当确定即可。
作为次甲基链能够具有的环结构,并没有特别限定。其中,作为环结构,优选脂肪族环,更优选5元环或6元环的脂肪族环。
具体而言,L1优选为由下述式L1-1、L1-2、L2-1或L2-2表示的基团,更优选为由下述式L1-1或式L1-2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11]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111
在式L1-1、式L1-2、式L2-1及式L2-2中,A表示由式A表示的取代基,波浪线部分别独立地表示与通式1中的除L1以外的结构的键合位置。
YL表示形成脂肪族环或杂环的非金属原子组,优选表示形成脂肪族环的非金属原子组。作为YL,优选亚烷基,作为亚烷基,例如,可举出-CH2CH2-、-CH2C(Z)2-CH2-等。另外,关于Z,将进行后述。
作为上述脂肪族环,优选5元环或6元环的烃环。
作为由上述式L2-1或L2-2表示的基团,优选由下述式L3-1~式L3-4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12]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121
在上述式L3-1~式L3-4中,A表示由式A表示的取代基,波浪线部分别独立地表示与通式1中的除L1以外的结构的键合位置。
Z为氢原子或烷基,优选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8的烷基,更优选氢原子或甲基。2个Z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
-由式A表示的取代基-
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S-、-NRL1-、-C(=O)-、-C(=O)O-、-C(=O)NRL1-、-S(=O)2-、-ORL2-或将这些中的至少2个组合而成的基团,从提高所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或亚炔基,更优选为单键。
上述亚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进一步优选亚甲基或乙烯基。
上述亚烯基优选碳原子数2~10的亚烯基,更优选碳原子数2~4的亚烯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2或3的亚烯基。
上述亚炔基优选碳原子数2~10的亚炔基,更优选碳原子数2~4的亚炔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2或3的亚炔基。
上述亚烷基、亚烯基及亚炔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具有分支结构,各个基团中包含的一部分或所有碳原子可以形成环状结构。关于上述内容,在本发明中的亚烷基、亚烯基及亚炔基的记载中,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相同。
上述-C(=O)O-中,可以是碳原子为与L1的键合侧,且氧原子为与TA的键合侧,但也可以与其相反。
上述-C(=O)NRL1-中,可以是碳原子为与L1的键合侧,且氮原子为与TA的键合侧,但也可以与其相反。
上述RL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优选氢原子、烷基或芳基,更优选氢原子。
作为上述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1或2的烷基。
上述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具有分支结构,烷基中包含的一部分或所有碳原子可以形成环状结构。关于上述内容,在本发明中烷基的记载中,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相同。
作为上述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更优选苯基或萘基。
在本发明中,一价杂环基是指从杂环式化合物去除1个氢原子的基团,二价杂环基是指从杂环式化合物去除2个氢原子的基团。
上述一价杂环基中的杂环优选为5元环或6元环。并且,上述杂环也可以与脂肪族环、芳香族环或其他杂环形成稠环。
作为上述杂环中的杂原子,可举出N原子、O原子及S原子,优选N原子。
作为上述杂环,可举出吡啶环、哌啶环、呋喃(furan)环、呋喃(furfuran)环、噻吩环、吡咯环、喹啉环、吗啉环、吲哚环、咪唑环、吡唑环、咔唑环、吩噻嗪环、吩噁嗪环、吲哚啉环、吡咯烷酮环、噻唑环、吡嗪环、噻二嗪环、苯并喹啉环及噻二唑环。
RL2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二价杂环基,优选为亚烷基。
上述亚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或2的亚烷基。
上述亚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更优选亚苯基或亚萘基,进一步优选亚苯基。
作为上述二价杂环基,优选从RL1中的一价杂环基中进一步去除1个氢原子的结构。
在式A中,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氰基、羟基、甲酰基、羧基、氨基、硫醇基、磺基、磷酰基、硼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优选芳基、一价杂环基或三烷基甲硅烷基。作为杂环基,优选包含氧原子或氮原子的杂环基。作为TA,进一步优选苯基、吗啉基及吡啶基。
作为上述卤原子,可举出氟原子(F原子)、氯原子(Cl原子)、溴原子(Br原子)及碘原子(I原子),优选Cl原子或Br原子,更优选Cl原子。
作为上述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1或2的烷基。
TA表示烷基时,TA可以与次甲基链中的其他碳原子形成环结构。作为上述环结构,优选5元环或6元环。
TA表示芳基时,作为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更优选苯基或萘基,进一步优选苯基。并且,芳基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能够导入芳基的取代基,可举出烷基、卤原子、烯基、芳基、一价杂环基、硝基、氰基、-ORL3、-C(=O)RL3、-C(=O)ORL3、-OC(=O)RL3、-N(RL3)2、-NHC(=O)RL3、-C(=O)N(RL3)2、-NHC(=O)ORL3、-OC(=O)N(RL3)2、-NHC(=O)N(RL3)2、-SRL3、-S(=O)2RL3、-S(=O)2ORL3、-NHS(=O)2RL3或-S(=O)2N(RL3)2等,优选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硝基、氰基、-ORL3、-N(RL3)2、-NHC(=O)RL3、-C(=O)N(RL3)2、-NHC(=O)ORL3、-NHC(=O)N(RL3)2
上述一价杂环基中的杂环优选为5元环或6元环。并且,上述杂环也可以与脂肪族环、芳香族环或其他杂环形成稠环。
作为上述杂环中的杂原子,可举出N原子、O原子及S原子,优选N原子。
作为上述杂环,可举出吡啶环、三嗪环、哌啶环、呋喃(furan)环、呋喃(furfuran)环、米氏酸环、巴比妥酸环、琥珀酰亚胺环、噻吩环、吡咯环、喹啉环、吗啉环、硫代吗啉环、吲哚环、咪唑环、吡唑环、咔唑环、吩噻嗪环、吩噁嗪环、吲哚啉环、吡咯烷酮环、噻唑环、吡嗪环、噻二嗪环、苯并喹啉环及噻二唑环。
上述杂环可以形成盐结构。例如,吡啶环可以形成吡啶鎓盐,也可以作为吡啶鎓离子而存在。
上述芳基或一价杂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烷基、烷氧基、卤原子、烯基、炔基、芳基、一价杂环基、硝基、氰基、-ORT、-C(=O)RT、-C(=O)ORT、-OC(=O)RT、-N(RT)2、-NHC(=O)RT、-C(=O)N(RT)2、-NHC(=O)ORT、-OC(=O)N(RT)2、-NHC(=O)N(RT)2、-SRT、-S(=O)2RT、-S(=O)2ORT、-NHS(=O)2RT或-S(=O)2N(RT)2o
RT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优选氢原子、烷基或芳基。
作为RT中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或乙基。
作为RT中的烷氧基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或乙基。
作为RT中的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更优选苯基或萘基,进一步优选苯基。
RT中的一价杂环基中的杂环优选为5元环或6元环。并且,上述杂环也可以与脂肪族环、芳香族环或其他杂环形成稠环。
作为上述杂环中的杂原子,可举出N原子、O原子及S原子,优选N原子。
作为上述杂环,可举出吡啶环、哌啶环、哌嗪环、吡咯烷环、呋喃环、四氢呋喃环、四氢吡喃环、噻吩环、吡咯环、喹啉环、吗啉环、吲哚环、咪唑环、吡唑环、咔唑环、吩噻嗪环、吩噁嗪环、吲哚啉环、吡咯烷酮环、噻唑环、吡嗪环、噻二嗪环、苯并喹啉环及噻二唑环。
上述一价杂环基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由RT表示的基团,优选方式也相同。
作为上述氨基,包括氨基或取代氨基,优选二芳基氨基或二杂芳基氨基。
作为取代氨基中的取代基,可举出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上述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与TA中的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的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作为上述三烷基甲硅烷基,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1~10的三烷基甲硅烷基,更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1~4的三烷基甲硅烷基。例如可以优选举出三甲基甲硅烷基、二甲基丁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等。
作为三烷氧基甲硅烷基,优选烷氧基的碳原子数1~10的三烷氧基甲硅烷基,更优选烷氧基的碳原子数1~4的三烷氧基甲硅烷基。例如可以优选举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三乙氧基甲硅烷基等。
SA表示单键或亚烷基,且TA表示烷基时,从所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的观点考虑,SA和TA中包含的碳原子数的总和优选为3以上,更优选为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以上。
SA表示单键或亚烷基,且TA表示烷基时,若碳原子数的总和为3以上,则所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优异。
并且,从分散性的观点考虑,上述碳原子数的总和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
其中,从分散性的观点考虑,在式A中,末端的TA优选为包含氮原子的杂环、芳基及卤原子。并且,通过烷基、芳基等进一步具有取代基,容易将分散性及色素的吸收波长,尤其是极大吸收波长调整至优选范围内。
作为上述由式A表示的取代基的具体例,可举出下述取代基A-1~A-48。其中,本发明中的取代基A并不限定于此。在下述取代基A-1~A-48中,i-C10表示异癸基,i-C8表示异辛基,*表示与通式1中的L1的键合部位。
在下述取代基A-1~A-48中,从分散性的观点考虑,优选A-1、A-2、A-4、A-6、A-7、A-8、A-12、A-13、A-14、A-15、A-16、A-20、A-26、A-28、A-29、A-30、A-31、A-32、A-34、A-39、A-41、A-42、A-43、A-44、A-45、A-47或A-48,更优选A-l、A-4、A-7、A-8、A-13、A-14、A-15、A-26、A-28、A-29、A-30、A-31、A-32、A-34、A-39或A-42。
并且,从特定色素的吸收波长更靠近长波长侧的观点考虑,优选A-1、A-2、A-4、A-5、A-6、A-7、A-8、A-20、A-34、A-39、A-41、A-42、A-45或A-48,更优选A-1、A-2、A-4、A-8、A-39或A-42。
[化学式13]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171
〔R1、R2、R3及R4
在通式1中,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从所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氢原子或芳基,更优选氢原子或苯基。
作为R1、R2、R3及R4中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或乙基。
上述烷基优选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从后述芳基中的取代基的例子中除了烷基、硝基及氰基以外的基团,优选方式也相同。
作为R1、R2、R3及R4中的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更优选苯基或萘基,进一步优选苯基。
上述芳基可以未经取代,但优选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的导入位置,从分散性及缔合稳定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通式1中的与其他结构的键合部位,优选间位、对位,更优选间位。其中,更优选在间位具有极性基团的方式。
作为能够导入芳基的取代基,可举出烷基、卤原子、烯基、芳基、一价杂环基、硝基、氰基、-ORL3、-C(=O)RL3、-C(=O)ORL3、-OC(=O)RL3、-N(RL3)2、-NHC(=O)RL3、-C(=O)N(RL3)2、-NHC(=O)ORL3、-OC(=O)N(RL3)2、-NHC(=O)N(RL3)2、-SRL3、-S(=O)2RL3、-S(=O)2ORL3、-NHS(=O)2RL3或-S(=O)2N(RL3)2
从进一步提高分散物中的特定色素的分散性及缔合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作为取代基,优选极性基团。作为极性基团,在上述例示取代基中,可优选举出硝基、氰基、-ORL3、-C(=O)RL3、-C(=O)ORL3、-OC(=O)RL3、-N(RL3)2、-NHC(=O)RL3、-C(=O)N(RL3)2、-NHC(=O)ORL3、-OC(=O)N(RL3)2、-NHC(=O)N(RL3)2、-SRL3、-S(=O)2RL3、-S(=O)2ORL3、-NHS(=O)2RL3或-S(=O)2N(RL3)2,其中更优选-NHC(=O)RL3、-C(=O)N(RL3)2、-NHC(=O)ORL3、-OC(=O)N(RL3)2、-NHC(=O)N(RL3)2、-NHS(=O)2RL3或-S(=O)2N(RL3)2
并且,将分散物适用于油墨组合物时,从油墨组合物的干燥物即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耐光性及耐湿热性的观点考虑,作为取代基,优选氢键性基团。作为氢键性基团,在上述取代基中,可优选举出-OH、-C(=O)OH、-NHC(=O)RL3、-C(=O)N(RL3)2、-NHC(=O)ORL3、-OC(=O)N(RL3)2、-NHC(=O)N(RL3)2、-NHS(=O)2RL3或-S(=O)2N(RL3)2,更优选-NHC(=O)ORL3
RL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优选氢原子、烷基或芳基。
作为RL3中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或乙基。
作为RL3中的烯基,优选碳原子数2~10的烯基,更优选碳原子数2~4的烯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2或3的烯基。
作为RL3中的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更优选苯基或萘基,进一步优选苯基。
RL3中的一价杂环基中的杂环优选为5元环或6元环。并且,上述杂环也可以与脂肪族环、芳香族环或其他杂环形成稠环。
作为上述杂环中的杂原子,可举出N原子、O原子及S原子,优选N原子。
作为上述杂环,可举出吡啶环、哌啶环、呋喃(furan)环、呋喃(furfuran)环、噻吩环、吡咯环、喹啉环、吗啉环、吲哚环、咪唑环、吡唑环、咔唑环、吩噻嗪环、吩噁嗪环、吲哚啉环、吡咯烷酮环、噻唑环、吡嗪环、噻二嗪环、苯并喹啉环及噻二唑环。
上述一价杂环基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由RL3表示的基团,优选方式也相同。
R1、R2、R3及R4中的一价杂环基中的杂环优选为5元环或6元环。并且,上述杂环也可以与脂肪族环、芳香族环或其他杂环形成稠环。
作为上述杂环中的杂原子,可举出N原子、O原子及S原子,优选N原子。
作为上述杂环,可举出吡啶环、哌啶环、呋喃(furan)环、呋喃(furfuran)环、噻吩环、吡咯环、喹啉环、吗啉环、吲哚环、咪唑环、吡唑环、咔唑环、吩噻嗪环、吩噁嗪环、吲哚啉环、吡咯烷酮环、噻唑环、吡嗪环、噻二嗪环、苯并喹啉环及噻二唑环。
上述一价杂环基优选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与上述R1、R2、R3及R4为芳基时的取代基相同的基团,优选方式也相同。
并且,从特定色素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选自包括R1、R2、R3及R4的组中的至少1个为氢原子,更优选选自包括R1、R2、R3及R4的组中的至少2个为氢原子,进一步优选选自包括R1、R2、R3及R4的组中的2个为氢原子。
选自包括R1、R2、R3及R4的组中的2个为氢原子时,优选R1及R2中的1个和R3及R4中的1个为氢原子。
而且,从分散性及将分散物作为油墨组合物时油墨组合物的干燥物即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变得更良好的观点考虑,更优选R1及R2中的一个和R3及R4中的一个为氢原子,R1及R2中的另一个和R3及R4中的另一个为苯基。如上所述,进一步优选上述苯基具有取代基。
作为上述R1、R2、R3及R4的具体例,可举出下述取代基R-1~R-79。然而,本发明中的R1、R2、R3及R4并不限定于这些。在下述取代基R-1~R-79中,波浪线部表示与通式1中的其他结构的键合部位。
在下述取代基R-1~R-79中,从分散性及缔合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R-1、R-2、R-4,R-5、R-7、R-11、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2、R-23、R-24、R-25、R-33、R-34、R-35、R-36、R-37、R-38、R-39、R-40、R-43、R-50、R-51、R-52、R-53、R-56、R-57、R-60、R-61、R-62、R-63、R-64、R-65、R-66、R-67、R-68、R-69、R-70、R-71、R-72、R-73、R-74、R-75、R-76、R-77、R-78或R-79,更优选R-1、R-4,R-7、R-11、R-13、R-16、R-17、R-18、R-19、R-20、R-22、R-24、R-25、R-37、R-38、R-43、R-51、R-52、R-53、R-56、R-57、R-60、R-61、R-62、R-63、R-64、R-65、R-66、R-67、R-69、R-70、R-71、R-72、R-73、R-74、R-75、R-76、R-77、R-78或R-79。
并且,从由分散物形成的图像的耐光性的观点考虑,优选R-1、R-2、R-3、R-4、R-5、R-7、R-11、R-13、R-14、R-15、R-18、R-19、R-20、R-22、R-50、R-51、R-52、R-53、R-56、R-57、R-60、R-61、R-62、R-63、R-64、R-65、R-66、R-67、R-68、R-69、R-70、R-71、R-72、R-73、R-74、R-75、R-76、R-77、R-78或R-79,更优选R-1、R-2、R-4、R-7、R-11、R-13、R-14、R-15、R-18、R-19、R-51、R-52、R-53、R-56、R-57、R-60、R-61、R-62、R-63、R-64或R-79。
在下述取代基的结构中,Me表示甲基。
[化学式14]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211
[化学式15]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221
[化学式16]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231
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优选为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色素。通过特定色素具有由通式2表示的结构,包含色素的分散物的干燥物即图像的吸收波长更向长波长侧转移,并可获得不可见性更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性图像。
<由通式2表示的色素>
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优选为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色素。在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中,通过使用由通式2表示的色素,可以获得不可见性更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化学式17]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241
在通式2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
R5及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6及R8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卤原子、烯基、芳基、一价杂环基、硝基、氰基、-ORL3、-C(=O)RL3、-C(=O)ORL3、-OC(=O)RL3、-N(RL3)2、-NHC(=O)RL3、-C(=O)N(RL3)2、-NHC(=O)ORL3、-OC(=O)N(RL3)2、-NHC(=O)N(RL3)2、-SRL3、-S(=O)2RL3、-S(=O)2ORL3、-NHS(=O)2RL3或-S(=O)2N(RL3)2,RL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
n分别独立地表示1~5的整数,X分别独立地表示O原子、S原子或Se原子。
[化学式18]
*-SA-TA 式A
通式2中的式A与通式1中的式A的含义相同,优选例也相同。
在通式2中,L1与通式1中的L1的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在通式2中,X与通式1中的X的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R5、R6、R7及R8
在通式2中,R5及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优选氢原子。
R5及R7中的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与上述R1及R3中的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在通式2中,R6及R8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卤原子、烯基、芳基、一价杂环基、硝基、氰基、-ORL3、-C(=O)RL3、-C(=O)ORL3、-OC(=O)RL3、-N(RL3)2、-NHC(=O)RL3、-C(=O)N(RL3)2、-NHC(=O)ORL3、-OC(=O)N(RL3)2、-NHC(=O)N(RL3)2、-SRL3、-S(=O)2RL3、-S(=O)2ORL3、-NHS(=O)2RL3或-S(=O)2N(RL3)2
上述RL3与R1~R4中的RL3的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从提高耐光性及耐湿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R6及R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键性基团。作为氢键性基团,可优选举出-OH、-C(=O)OH、-NHC(=O)RL3、-C(=O)N(RL3)2、-NHC(=O)ORL3、-OC(=O)N(RL3)2、-NHC(=O)N(RL3)2、-NHS(=O)2RL3或-S(=O)2N(RL3)2,更优选-NHC(=O)ORL4
上述RL3与R1~R4中的RL3的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上述RL4表示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4的烷基,更优选甲基。
在通式2中,优选选自包括R5、R6、R7及R8的组中的至少1个为包含氢键性基团,更优选选自包括R5、R6、R7及R8的组中的至少2个包含氢键性基团。
并且,从合成适性的观点考虑,优选R5与R7、R6与R8分别为相同的基团。
而且,R5及R7中的任一个为氢原子,且进一步优选为R6及R8为相同的氢键性基团。
〔n〕
n分别独立地表示1~5的整数,从分散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3的整数,更优选为1或2,进一步优选为1。
(由通式1或通式2表示的色素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中使用的由通式1或通式2表示的色素例如能够通过参考日本特开2002-020648号公报及F.M.Harmer著“杂环化合物花菁染料及相关化合物(HeterocyclicCompounds Cyanine Dyes and Related Compounds)”,John Wiley&Sons公司-纽约、伦敦、1964年期刊中记载的方法来合成。
以下,通过明示通式1中的各取代基,下述表1~表4中记载由通式1或通式2中的任一个表示的色素的具体例(化合物1~115)。另外,表示取代基的符号是已述取代基的例示中标注的符号。并且,在表1~表4中,H表示氢原子。
另外,本发明中的由通式1或通式2表示的特定色素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例示化合物。
[表1]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271
[表2]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281
[表3]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291
[表4]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301
关于上述化合物1~化合物109,从分散性、不可见性、耐光性的观点考虑,例如,优选分散性和极大吸收波长优异的取代基A-1与分散性、缔合稳定性及耐光性优异的取代基R-1的组合、取代基A-1与取代基R-7的组合、取代基A-4与取代基R-19的组合、取代基A-42与取代基R-63的组合等。
在通式1中,R1、R2、R3及R4中的芳基(也称为末端芳基)具有取代基时,末端芳基的取代基的取代位置优选为间位这一点如上所述。并且,末端芳基的取代基的取代位置为对位的化合物,例如化合物110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分散物。而且,巴比妥酸的取代基全部为氢以外的化合物111等也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分散物。关于次甲基链,如化合物112~化合物115中所记载,具有各种次甲基链的结构的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均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分散物。
(极大吸收波长)
本发明的分散物的干燥物即图像在近红外区域具有吸收。即,作为本发明的分散物中包含的特定色素,优选极大吸收波长在700nm~1,200nm的范围的色素,并且,本发明的分散物的干燥物即图像也优选在上述范围具有极大吸收波长。
从所获得的记录物中的图像的不可见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分散物中包含的特定色素的上述极大吸收波长更优选在710nm~1,200n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760nm~1,200nm的范围,尤其优选在800nm~1,200nm的范围。
通过上述极大吸收波长在700nm~1,200nm的范围,使用分散物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及基于利用红外光的检测器的读取性更优异。
本发明中的特定色素的极大吸收波长可通过与后述干燥物即所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极大吸收波长的测定相同的方法求出。
本发明的分散物可以单独含有1种特定色素,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根据目的,能够组合极大吸收波长相互不同的2种以上的特定色素来使用。
(特定色素的含量)
本发明的分散物中的特定色素的含量并没有特别限制,能够根据分散物的用途适当确定。
例如,将分散物用于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时,相对于分散物的总质量,特定色素优选含有0.01质量%~30质量%,更优选含有0.05质量%~20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0.1质量%~10质量%。
将分散物用作油墨组合物时,若特定色素的含量相对于分散物的总质量为0.01质量%以上,则通过油墨组合物,可获得读取性更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并且,若特定色素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下,则可获得不可见性更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将分散物用作近红外线吸收树脂组合物时,相对于分散物的总质量,特定色素优选含有0.01质量%~30质量%,更优选含有0.05质量%~20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0.1质量%~10质量%。
含量在上述范围,能够获得近红外线吸收性优异的树脂薄膜、树脂成型体等。
〔介质〕
本发明的分散物包含介质。
介质只要是能够分散已述特定色素的介质,则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从水、有机溶剂、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及这些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中适当选择。
作为介质,优选液体,更优选为含水的液体。
通过介质为液体,能够将本发明的分散物用作油墨组合物。并且,通过将含水的液体用作介质,能够将本发明的分散物用作水性油墨组合物,优选能够用作喷墨记录用水性油墨组合物。
〔介质不是液体的情况〕
通过介质包含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能够将本发明的分散物用作近红外线吸收性树脂组合物(以下,有时简称为树脂组合物)。能够利用近红外线吸收性树脂组合物制造近红外线吸收性树脂薄膜、树脂成型体等。
作为介质能够包含在本发明的分散物中的树脂只要能够制备作为包含本发明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分散物的树脂组合物,则并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发明中,树脂包括一般的合成树脂。在树脂中,从能够容易进行成型的观点考虑,优选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例子,可举出聚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氨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聚丙烯酸、聚缩醛、聚丙烯、聚乙烯、聚砜、聚酰亚胺、聚烯烃等,优选选自包括聚酯、聚酰胺及聚氨酯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
树脂根据树脂组合物的用途适当选择,只要是具有适于树脂组合物的用途的强度、透明性等预期的特性的树脂,则能够不受限制地使用。其中,从加工性、通用性、耐久性及成本的观点考虑,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选自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烯烃、聚苯乙烯及聚碳酸酯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包含选自聚酯、聚酰胺及聚氨酯中的至少1种。
作为聚酯,优选通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或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获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通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丁二醇的缩聚获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尤其从制造稳定性及制造成本的观点考虑,更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并且,作为聚酯,还可以选用环境适性优异的生物降解性树脂即聚乳酸。作为聚乳酸,除了一般的聚L乳酸、聚D乳酸以外,还混合两者来获得的立体复合物等也有用。
聚酯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作为聚酯的市售品,可举出作为多元醇-聚羧酸型聚酯树脂的Mitsui Chemicals,Inc.制、“MITSUI PET(商品名)”系列(例如,产品编号:MITSUI J125)、TOYOBO CO.,LTD.制、“BYRON”系列等。
作为选自聚乳酸树脂及包含聚乳酸的共聚树脂的聚酯,可举出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Hisun Biomaterials Co.,Ltd)制的结晶性聚乳酸树脂(“REVODE(注册商标)”系列,L体/D体比=100/0~85/5、例如,产品编号:REVODE 101)、MitsuiChemicals,Inc.制的作为聚乳酸树脂的对植物淀粉进行乳酸发酵而制造的“LACEA(注册商标)”系列等。
作为聚酰胺,优选使用六亚甲基二胺和己二酸获得的尼龙(注册商标)66、开环聚合ε-己内酰胺来获得的尼龙6等,尤其在成本方面考虑,优选尼龙6。
聚酰胺可以使用市售品。
作为聚酰胺的市售品,可举出TORAY INDUSTRIES,INC.制的尼龙6、尼龙66即“AMILAN(注册商标)”系列(例如,产品编号:CM1017),Asahi Kasei Corporation制的聚酰胺66树脂即“Leona(注册商标)”系列及TEIJIN LIMITED的“n-尼龙”或“n,m尼龙”系列等。
作为聚氨酯,是使异氰酸酯与多元醇进行反应来获得的共聚物,作为异氰酸酯成分,可以单独使用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及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或使用这些的混合物,例如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烷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等作为主成分,可以根据需要使用3官能以上的聚异氰酸酯。并且,作为多元醇成分,可以使用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作为聚醚多元醇,例如,使用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乙二醇等,作为聚酯多元醇,例如,能够使用乙二醇、丙二醇等二醇与己二酸、癸二酸等2盐酸的反应生成物或己内酯等的开环聚合物。
作为聚烯烃,是以乙烯、丙烯、丁烯及戊烯等均聚物或它们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的树脂。
关于聚烯烃,例如,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聚丁烯、聚-3-甲基-1-丁烯共聚物、聚-4-甲基-1-戊烯共聚物等。
这些之中,优选廉价且加工性优异且广泛用于各种工业零件/家电产品等的聚丙烯及聚乙烯。
作为市售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举出Prime Polymer Co.,Ltd.制的聚丙烯系树脂“Prime Polypro”、“Polyfine”、“Prime TPO”各系列(例如,产品编号:J-700GP、J-966HP)、Prime Polymer Co.,Ltd.制的各种聚乙烯树脂“HI-ZEX”、“NEO-ZEX”、“ULTZEX”、“MORETEC”、“Evolue”的各系列(例如,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产品编号:2200J)及TosohCorporation制的低密度聚乙烯“Petrothene”系列(例如,产品编号:Petrothene190)等。
聚碳酸酯通常为使二元酚与碳酸酯前体进行反应来制造的树脂。作为二元酚,可举出2,2-双(4-羟基苯基)丙烷(以下,简称为双酚A)、四甲基双酚A、四溴双酚A、双(4-羟基苯基)-对异丙基苯、对苯二酚、间苯二酚、4,4’-二羟基苯酚、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醚、双(4-羟基苯基)砜、双(4-羟基苯基)亚砜、双(4-羟基苯基)酮、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等。作为碳酸酯前体,可举出光气;碳酸二苯酯等碳酸二芳基酯;卤甲酸酯、二元酚的二卤甲酸酯等二卤甲酸酯等。
作为市售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可举出Idemitsu Kosan Co.,Ltd.制的“TAFLON”系列或TEIJIN LIMITED制的“Panlite”系列等。
关于聚苯乙烯系树脂,例如,可举出聚苯乙烯、聚(对甲基苯乙烯)、聚(间甲基苯乙烯)、聚(对叔丁基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聚(间氯苯乙烯)、聚(对氟苯乙烯)、氢化聚苯乙烯及包含这些结构单位的共聚物等。
这些聚苯乙烯系树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市售的聚苯乙烯系树脂,可举出PS Japan Corporation制“PSJ-POLYSTYRENE”系列(例如,产品编号:H8672)、TOYO STYRENE Co.,Ltd.制“TOYO STYROL”系列等。
树脂能够使用市售的树脂,也能够使用通过市售的树脂的前体单体形成的树脂。
树脂组合物可以仅含有1种树脂,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使用2种以上的树脂时,从相溶性及成型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同时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溶解度参数(SP值)等相似的树脂彼此。
溶解度参数〔单位:(cal/cm3)1/2〕(SP值)是通过Fedors法计算的值,由下式表示。
SP值(δ)=(ΔH/V)1/2
式中,ΔH表示摩尔蒸发热[cal],V表示摩尔体积[cm3]。并且,作为ΔH、V,能够使用在“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1974,Vol.14,No.2,ROBERT F.FEDORS.(151~153页)”中记载的原子团的摩尔蒸发热(Δei)的合计∑Δei(=ΔH)、摩尔体积(Δvi)的合计∑Δvi(V),并根据(∑Δei/∑Δvi)1/2求出。
在本发明的分散物即树脂组合物中,除了树脂及近红外线吸收色素以外,还能够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各种添加剂。
本发明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着色剂。
通过配合着色剂,能够对由树脂组合物及树脂组合物制作的树脂成型体赋予预期的色相。
作为着色剂,可举出染料化合物或颜料化合物及其分散物。着色剂可以是无机化合物,也可以是有机化合物。
作为着色剂,可以使用颜料。
对能够用作着色剂的颜料进行说明。
作为黑色颜料,例如可举出苯胺黑、蒽醌黑、苝黑等有机黑色颜料;炭黑、灯黑、石墨、富勒烯、碳纳米管、磁铁矿、铁-钛复合氧化物、氧化钴、二氧化锰、硫化锌、铜-铬复合氧化物、锡-锑复合氧化物、钛-钒-锑复合氧化物、钴-镍复合氧化物、锰-铁复合氧化物、铁-钴-铬复合氧化物、铜-铬复合氧化物、铁-钴复合氧化物、铬-铁-镍复合氧化物、二硫化钼、低阶氧化钛、氮化钛、氧化铬等无机黑色颜料。
彩色颜料优选红色颜料、黄色颜料、橙色颜料、紫色颜料、蓝色颜料、绿色颜料、褐色颜料等颜料。
作为红色颜料,例如可举出萘酚系颜料、偶氮系颜料、喹吖啶酮系颜料、蒽醌系颜料、苝系颜料、二酮吡咯并吡咯颜料等。作为黄色颜料,例如可举出偶氮系颜料、蒽醌系颜料、异吲哚啉酮系颜料、喹酞酮系颜料、苯并咪唑酮系颜料等有机颜料;钛-镍-锑复合氧化物、锌-铁复合氧化物等无机颜料。
作为橙色颜料,例如可举出萘酚系颜料、偶氮系颜料、苯并咪唑酮系颜料、喹吖啶酮系颜料、二酮吡咯并吡咯系颜料等。
作为紫色颜料,例如可举出偶氮系颜料、若丹明系颜料、咔唑系颜料、苝系颜料、喹吖啶酮系颜料等。
作为蓝色颜料,例如可举出酞菁系颜料等有机颜料;钴-铝复合氧化物、钴-铝-铬复合氧化物、群青蓝等无机颜料。
作为绿色颜料,例如可举出酞菁系颜料、偶氮系颜料等有机颜料;铬氧化物、钴-铬-铝复合氧化物、钴-镍-锌复合氧化物等无机颜料。
作为褐色颜料,可举出偶氮系颜料、苯并咪唑酮系颜料等的有机颜料;铁氧化物、钛-铬-锑复合氧化物等无机颜料。
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颜料的平均一次粒径优选0.01μm~5μm,进一步优选0.01μm~3μm。
颜料的平均一次粒径是观察按照JIS Z8901-2006“试验用粉体及试验用粒子”5.4.4.粒径分布(c)显微镜法,利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JEOL Ltd.制),将通过轻敲布粉法(dusting method for dry powder)准备的试样放大至5万~100万倍左右观察的图像(20~50个左右)的粒子来算出的圆当量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着色剂,可以使用染料。
对能够用作着色剂的染料进行说明。
染料优选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成盐染料、油溶性染料、分散染料、反应染料、媒染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等。
作为酸性染料,例如可举出蒽醌系酸性染料、酞菁系酸性染料、喹啉系酸性染料、吖嗪系酸性染料、靛蓝系酸性染料、呫吨系酸性染料、三苯基甲烷系酸性染料等。
作为直接染料,例如可举出偶氮系直接染料、噻唑系直接染料、蒽醌系直接染料、噁嗪系直接染料、酞菁系直接染料等。
作为碱性染料,例如可举出偶氮系碱性染料、吖嗪系碱性染料、吖啶系碱性染料、次甲基系碱性染料、噻唑系碱性染料、噻嗪系碱性染料、噁嗪系碱性染料、蒽醌系碱性染料、呫吨系碱性染料、三芳基甲烷系碱性染料等。
作为油溶性染料,例如可举出蒽醌系油溶性染料、酞菁系油溶性染料、喹啉系油溶性染料、吖嗪系油溶性染料、靛蓝系油溶性染料、次甲基系油溶性染料、偶氮系油溶性染料、氨基酮系油溶性染料、呫吨系油溶性染料、三苯基甲烷系油溶性染料等。
作为分散染料,例如可举出蒽醌系分散染料、喹啉系分散染料、靛蓝系分散染料、喹酞酮系分散染料、次甲基系分散染料、偶氮系分散染料、氨基酮系分散染料、呫吨系分散染料等。
并且,能够使用上述酸性染料与阳离子性化合物的成盐体、上述碱性染料与阴离子性化合物的成盐体、或酸性染料与碱性染料的成盐体等成盐染料。如此,染料可以单独使用或同时使用2种以上。
树脂组合物包含着色剂时,可以仅包含1种着色剂,也可以包含2种以上。
作为使用着色剂时的含量,相对于树脂组合物总量,优选为0.0001质量%~20质量%,更优选0.001质量%~10质量%。
根据需要,以提高耐冲击性、抗菌性、阻气性、导电性、磁性、压电性、减振性、隔音性、滑动性、电磁波吸收性、阻燃性、脱水性、除臭性、防粘连性、吸油性、吸水性、成型性等为目的,在树脂组合物中还能够配合无机填充材料。
关于无机填充材料,例如,可举出碳纤维、玻璃纤维、玻璃片、沸石、云母、石墨、金属粉末、铁素体、氧化铝、钛酸钡、钛酸钾、硫酸钡、Teflon(注册商标)粉末、滑石、木炭粉末、碳纳米管(CNT)、碳微线圈(CMC)、氧化锑、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水滑石、氧化钙、二氧化硅、碳酸钙等。无机填充材料优选以不降低后述树脂成型体的透明性的含量配合。
并且,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例如能够适当配合流平剂、颜料分散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粘度改良剂、耐光稳定剂、耐热稳定剂、金属钝化剂、过氧化物分解剂、加工稳定剂、成核剂、结晶促进剂、结晶阻滞剂、抗胶凝剂、填充剂、增强剂、增塑剂、润滑剂、阻燃剂、防锈剂、荧光性增白剂、流动性改良剂、抗静电剂等公知添加剂。
-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分散物为包含树脂作为介质的树脂组合物时的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了含有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可以直接将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混合到成为树脂原料的母粒或树脂粒料,混合并熔融成型来获得树脂组合物,或可以通过涂布、浸渍等方法使近红外线吸收色素附着在树脂上来获得树脂组合物。
其中,由于近红外线吸收色素不易从树脂表面脱离且红外线吸收能的耐久性持续性优异,因此优选将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直接混合到树脂中混炼并熔融成型来获得的树脂组合物。
近红外线吸收色素优选在形成树脂成型体的阶段,与树脂混合并均匀地分散之后形成成型体。另外,作为混合,可举出将树脂与近红外线吸收色素进行加热混炼的方法、将树脂、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及溶剂进行搅拌混合的方法等。
-树脂成型体-
能够使本发明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成型来获得树脂成型体。本发明的分散物的硬化物即树脂成型体包含由通式1表示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树脂。
树脂成型体的形状、用途并没有特别限制,本发明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能够加工成各种成型体。
作为树脂成型体的形态,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树脂薄膜;合成纤维;瓶、化妆品用容器、食品用容器等树脂制容器;树脂板;透镜;调色剂;以一般装饰品为首的各种家电、电子器件等外装组件;内装材料、外装材料等住宅建材组件;航空器、车辆等的内外装组件;等用于各种用途的树脂成型体的形态。
而且,作为树脂成型体,能够举出能够用作已述的各种树脂成型体的原料的树脂粒料或粒状树脂等。
其中,能够使用本发明的分散物来获得的树脂成型体由于树脂所具有的色调不变,可长期维持近红外线吸收能,经加热成型的树脂成型体维持良好的近红外线吸收能,因此用于树脂薄膜、合成纤维等时,可获得近红外线吸收性的树脂薄膜、近红外线吸收性的合成纤维,可以说在本发明中的效果显著。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树脂成型体还能够优选适用于作为用于加热成型的树脂原料的树脂粒料或树脂粒子等。
树脂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适当适用公知的树脂的成型方法。
作为一例,能够将由通式1表示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树脂片以规定含量混合并通过熔融混炼等获得树脂组合物,并用任意方法将所获得的树脂组合物成型来制造树脂成型体。
其中,优选适用以下所述的树脂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树脂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树脂成型体的优选制造方法包括将由通式1表示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树脂进行混炼来获得树脂混炼物的工序及将所获得的树脂混炼物成型的工序。
(将由通式1表示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树脂进行混炼来获得树脂混炼物的工序)
能够将由通式1表示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树脂片(例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及尼龙6等聚酰胺中的树脂片)以规定含量混合,并通过熔融混炼来获得树脂混炼物。
可以将所获得的树脂混炼物首先制成粒状、粉体状、颗粒状、珠状等形状来作为包含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树脂的固体状的树脂组合物。
混炼中,例如能够使用班伯里混合机、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转子型双螺杆混炼机、捏合机等公知的装置。
(将所获得的树脂混炼物成型的工序)
使所获得的固体状的树脂组合物熔融,利用熔融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来获得树脂混炼物,使所获得的树脂混炼物从熔融挤出机通过齿轮泵或过滤器,之后,能够根据预期制造各种成型体。
例如,形成作为树脂成型体的树脂薄膜时,将熔融混炼物经由模具挤出到冷却辊并使其冷却固化,由此能够获得未拉伸的树脂薄膜。
作为能够用于树脂薄膜的形成的薄膜成型,可举出T型模具薄膜成型、吹胀成型、压延成型等。
并且,能够使熔融混炼物从熔融挤出机通过齿轮泵或过滤器之后,从开有多个细孔的喷嘴(喷丝板)以纤维状挤出,由此进行纺丝来获得合成纤维。
(其他制造方法)
作为用于获得将固体状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原料的树脂成型体的成型方法,能够适用上述薄膜形成、合成树脂的纺糸、以及注射成型、真空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直接吹塑成型等)、旋转成型等各种成型方法。
其中,作为能够适用于树脂成型体的成型方法,优选注射成型、薄膜成型、吹塑成型等成型方法。
将树脂组合物适用于不经过树脂混炼物的形成的成型法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混合能够使用公知的混合装置,例如,亨舍尔混合机、滚筒、分散机、捏合机、辊磨机、超级混合机、造粒机、高速混合机、Fur matrix、球磨机、钢磨机、砂磨机、振动磨机、磨碎机等装置。
如此获得的含有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树脂的树脂成型体能够期待应用于利用了在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区域具有吸收的特征的真伪辨别用途。除此以外,还考虑利用近红外吸收色素所具有的光热转换性应用到蓄热、保温效果高的纱线、纤维。
而且,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不可见性优异,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成型体不会损害树脂原有的透明性。并且,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着色剂时,能够获得不损害着色剂的色调且设计性优异的成型体、色相良好的成型体、合成纤维等。
-介质为液体的情况-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分散物优选包含液体作为介质。以下,有时将作为介质的液体称为液状介质。
分散物中包含的液状介质并没有特别限制,能够根据分散物的使用目的适当选择。其中,将本发明的分散物适用于油墨组合物,例如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时,能够使用在油墨组合物的技术领域中公知的液状介质。液状介质优选含水。
通过包含液状介质,能够将本发明的分散物作为油墨组合物。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分散物能够作为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
以下,以作为本发明的分散物的优选使用方式的油墨组合物为例进行说明。
分散物中的液状介质的含量相对于分散物,例如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
液状介质的含量的上限并没有特别限定,根据其他成分的含量确定即可。从充分获得含有特定色素的效果的观点考虑,液状介质的含量优选为99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下。
液状介质中的优选成分即水的含量相对于液状介质的总质量,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上。并且,根据使用方式,液状介质可以仅含水。
本发明的分散物优选包含水和101.325kPa下的沸点(以下,还简称为“沸点”。)为100℃以上的有机溶剂(以下,有时称为高沸点溶剂)作为溶剂。另外,101.325kPa下的含义与一个大气压下的含义相同。
通过包含水和高沸点溶剂作为溶剂,将本发明的分散物适用于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时,进一步提高油墨的喷出性。
作为高沸点溶剂的例子,可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甘油、2-吡咯烷酮、丁二醇及己二醇。
关于本发明的分散物包含高沸点溶剂时的高沸点溶剂的含量,相对于作为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分散物的总质量,优选含有1质量%~50质量%,更优选含有2质量%~40质量%。
高沸点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可充分获得将分散物适用于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时的添加效果,喷出性变得更加良好。
〔J缔合物〕
使用分散物形成近红外线吸收图像时,从所获得的图像的不可见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分散物在干燥物中,优选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的至少一部分作为J缔合物而存在。
作为J缔合物的色素形成所谓J带,因此显示锐利的吸收光谱峰。关于色素的缔合和J带,文献(例如,Photograph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l 18,No323-335(1974))中有详细记载。
J缔合状态的特定色素的极大吸收波长比作为分散物包含在介质中的特定色素的极大吸收波长更向长波侧移动。因此,色素是否为J缔合状态或非缔合状态,能够通过测定在400nm~1,200nm的波长区域中的极大吸收波长来判断。
在本发明中,若设为上述近红外线吸收图像时的700nm~1,200nm的波长区域的范围内的极大吸收波长与将分散物中包含的特定色素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溶解液的极大吸收波长之差为30nm以上,则判断设为近红外线吸收图像时,特定色素为J缔合物。
从提高所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的观点考虑,上述差优选为50nm以上,更优选为7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nm以上。
并且,特定色素可以在分散物中形成J缔合物,也可以在从喷墨记录装置喷出并成为液滴而到达基材上的过程中或到达基材上之后,在近红外线吸收图像中形成J缔合物而不在分散物中形成J缔合物。另外,无需存在于基材上的所有特定色素均形成J缔合物,也可以是J缔合状态的特定色素和分子分散状态的特定色素混合存在于图像中。
特定色素优选分散在介质中并一部分溶解于介质即水中时形成J缔合物。例如,也可以以促进J缔合物的形成为目的,使分散物含有添加剂来促进分散物中或近红外线吸收图像中的缔合物的形成。作为促进缔合物的形成的添加剂,可举出两性化合物(例如,明胶、低分子胶原蛋白、寡肽、氨基酸等,作为市售品,TOAGOSEI CO.,LTD.制、JURYMER(注册商标)ET410等)、盐(例如,氯化钡、氯化锶、氯化钙、氯化镁等碱土类金属盐、氯化钾、氯化钠等碱金属盐、氯化铝等13族金属盐、乙酸铵等有机盐、甜菜碱等有机分子内盐、包括有机聚阳离子或聚阴离子的盐)、盐酸、硫酸等无机酸、乙酸、对甲苯磺酸等有机酸、碳酸钾、氢氧化钠等无机碱、三烷基氨基、吡啶等有机碱。
上述明胶等两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作为分散物的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10ppm~50000ppm(5质量%),更优选30ppm~20000ppm(2质量%)。
上述盐的含量相对于分散物的总质量,优选10ppm~50000ppm(5质量%),更优选30ppm~20000ppm(2质量%)。
上述酸及碱的含量相对于分散物的总质量,优选10ppm~50000ppm(5质量%),更优选30ppm~20000ppm(2质量%)。
〔光学浓度〕
将本发明的分散物适用于油墨组合物时,从通过油墨组合物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的观点考虑,作为干燥物时的波长450nm处的光学浓度(OD)优选为波长700nm~1200nm区域(以下,有时称为近红外区域)的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的1/7以下。
上述波长450nm处的光学浓度更优选为近红外区域的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的1/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近红外区域的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的1/9以下。
通过上述波长450nm处的光学浓度(OD)为近红外区域的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的1/7以下,所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更优异。
通过与是否为上述J缔合状态的判定中的测定相同的方法,测定在制成干燥物时450nm及近红外区域的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由此测定上述波长450nm处的光学浓度(OD)及近红外区域的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的值。
通过使用具备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431
大形积分球附属装置LISR-3100(Shimadzu Corporation制)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Shimadzu Corporation制)进行本发明中的光学浓度的测定。
并且,从读取性的观点考虑,近红外区域的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0.3以上,进一步优选0.5以上。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的分散物,从不可见性的观点考虑,作为干燥物时,即所形成的图像的400nm~700nm(可见光区域)下的光学浓度的最大值优选为0.5以下。分散物的干燥物即图像的光学浓度的测定方法与作为上述干燥物时的近红外区域的极大吸收波长的测定方法相同,光学浓度利用具备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432
大形积分球附属装置LISR-3100(Shimadzu Corporation制)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Shimadzu Corporation制)来测定。
〔其他成分〕
将分散物适用于油墨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包含用于油墨组合物的公知的添加剂。
(选自2价碱金属元素及3价13族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关于本发明的分散物,作为油墨组合物时,2价碱土类金属元素及3价13族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分散物的总质量优选含有10ppm~50,000ppm。
作为2价碱土类金属,可举出镁、钙、锶、钡、镭。
作为3价13族金属元素,可举出铝、镓、铟、铊。
上述2价碱土类金属元素或上述3价13族金属元素分别优选为源自上述碱土类金属盐或上述13族金属盐的元素。
从作为油墨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及喷出性的观点考虑,上述2价碱金属元素及上述3价13族金属元素的总含量相对于分散物的总质量,优选10ppm~50,000ppm(5质量%),更优选10ppm~10,000ppm(1质量%),进一步优选10ppm~1,000ppm(0.1质量%),尤其优选10ppm~100ppm(0.01质量%)。
并且,上述2价碱金属元素或上述3价13族金属元素的含量作为与特定色素的摩尔比,优选为0.01当量以上且1当量以下,更优选为0.1当量以上且0.8当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5当量以上且0.6当量以下。
上述2价碱金属元素或上述3价13族金属元素的含量与特定色素的摩尔比为0.01当量是指2价碱金属元素或上述3价13族金属元素的摩尔量/特定色素的摩尔量为0.01。
上述2价碱金属元素及上述3价13族金属元素可以单独含有1种,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
含有2种以上的2价碱金属元素及上述3价13族金属元素时,上述含量为2种以上的合计含量。
利用等离子体发光分光发生装置(OPTIMA 7300DV Perkin Elmer公司制)分析用N-甲基吡咯烷酮稀释分散物并使特定色素分散物完全溶解的溶液,由此定量上述含量。
推测若2价碱金属元素及上述3价13族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2价或3价金属离子与带负电荷的多个色素键合并在色素之间局部形成桥接结构,由此进一步提高作为油墨组合物的分散物的保存稳定性。
并且,推测若2价碱金属元素及上述3价13族金属元素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上述桥接结构的形成量变得适当,抑制色素彼此过度凝聚,因此将油墨组合物用作喷墨记录用时维持喷出性。
(表面活性剂)
分散物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地使用具有在分子内兼具亲水部和疏水部的结构的化合物,能够使用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及甜菜碱系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个。
作为表面活性剂,从抑制油墨组合物的喷射干扰的观点考虑,优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其中更优选乙炔二醇衍生物(乙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
作为乙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例如能够举出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及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等,优选从这些中选择的至少1种。
作为乙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能够举出Nissin Chemical IndustryCO.,Ltd.制的Surfynol 104PG等Surfynol系列、Nissin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的OLFINE E1010等E系列。
作为除了乙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以外的表面活性剂,优选氟系表面活性剂。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可举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甜菜碱系表面活性剂,其中更优选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可举出Capstone(注册商标)FS-63、Capstone FS-61(Dupont公司制)、Ftergent(注册商标,以下相同)100、Ftergent 110、Ftergent 150(Neos公司制)、CHEMGUARD(注册商标)S-760P(ChemguardInc.制)等。
分散物包含表面活性剂时,表面活性剂的含量(2种以上时为总含量)并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作为油墨组合物的分散物的总质量,优选0.1质量%以上,更优选0.1质量%~10质量%,进一步优选0.2质量%~3质量%。
(其他添加剂)
将分散物适用于油墨组合物时,可以进一步含有用于油墨组合物的公知的添加剂,例如防褪色剂、乳化稳定剂、渗透促进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腐剂、防霉剂、pH调节剂、表面张力调节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分散剂、分散稳定剂、防锈剂、螯合剂等添加剂。关于上述各成分,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08-144004号公报的0044~0050段中记载的化合物。
(其他色素)
将分散物适用于油墨组合物时,可以含有除了上述特定色素以外的其他色素。作为其他色素,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油墨组合物领域中公知的色素。
从所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的观点考虑,其他色素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下。
并且,根据目的,可以同时使用在可见光区域具有吸收的色素,作为能够形成在近红外线区域具有吸收的可见图像的分散物。
<油墨组合物的优选物性>
将分散物适用于油墨组合物时,油墨组合物的粘度优选0.5mPa·s~10mPa·s,更优选1mPa·s~7mPa·s。
上述粘度利用VISCOMETER TV-22(TOKI SANGYO CO.LTD制),在30℃的条件下测定。
并且,作为油墨组合物在25℃(±1℃)下的表面张力,优选为60mN/m以下,更优选为20mN/m~50mN/m,进一步优选为25mN/m~45mN/m。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抑制基材中的卷曲的发生而有利。
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利用Automatic Surface Tensiometer CBVP-Z(KyowaInterface Science Co.,Ltd制),通过平板法测定。
〔油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中的油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通过公知的油墨的制造方法(制备方法)制造(制备)。
例如,能够通过日本特开平5-148436号、日本特开平5-295312号、日本特开平7-097541号、日本特开平7-082515号、日本特开平7-118584号、日本特开平11-286637号或日本特开平11-286637号的各公报中记载的油墨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并且,将本发明的分散物适用于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时,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将上述特定色素分散于含水介质中来制备初步分散物的工序及将所获得的初步分散物和用于油墨组合物的其他成分混合的工序。
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优选为以下所示的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
第一方式:一种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特定色素及2价碱土类金属元素及3价13族金属元素的合计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成为10ppm~50,000ppm的量的2价碱土类金属盐及3价13族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分散于水中来制备水分散物的工序(也称为“第一制备工序”。)和混合上述水分散物和油墨组合物的其他成分的工序(也称为“第一混合工序”。)。
第二方式:一种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特定色素分散于水中来制备水分散物的工序(也称为第二制备工序)和混合上述水分散物、2价碱土类金属元素及3价13族金属元素的合计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成为10ppm~50,000ppm的量的2价碱土类金属盐及3价13族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及油墨组合物的其他成分的工序(也称为第二混合工序)。
根据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可以获得保存稳定性更优异的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
以下,对第一方式及第二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方式)
〔第一制备工序〕
第一制备工序是将特定色素及2价碱土类金属元素及3价13族金属元素的合计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成为10ppm~50,000ppm的量的2价碱土类金属盐及3价13族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分散于水中来制备水分散物(色素分散物)的工序。
上述水分散物中的特定色素的含量相对于水分散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1质量%~7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30质量%。
上述水分散物中的2价碱土类金属盐及3价13族金属盐的含量相对于水分散物的总质量优选为20ppm~100,000ppm。
并且,制备水分散物时,为了提高分散性,还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举出在上述油墨组成物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
上述水分散物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水分散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1质量%~5质量%。
作为分散方法,能够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公知的分散方法,作为一例,可举出利用油漆搅拌器的分散方法。
〔第一混合工序〕
第一混合工序为混合上述水分散物和油墨组合物的其他成分的工序。
通过第一混合工序可获得本发明所涉及的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
第一混合工序后,用过滤器过滤所获得的混合后的液体来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
作为油墨组合物的其他成分,可举出其他色素、水等溶剂、表面活性剂、其他成分等上述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成分。
在第一混合工序中,将上述水分散物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设为10~90质量%。
作为混合方法,能够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公知的混合方法,作为一例,可举出将各成分在容器中搅拌的方法。
(第二方式)
〔第二制备工序〕
第二制备工序是将特定色素分散于水中来制备水分散物的工序。
第二制备工序的优选方式除了不含有2价碱土类金属盐及3价13族金属盐以外,与第一制备工序相同。
〔第二混合工序〕
第二混合工序为混合上述水分散物、2价碱土类金属元素及3价13族金属元素的合计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成为10ppm~50,000ppm的量的2价碱土类金属盐及3价13族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及油墨组合物的其他成分的工序。
第二制备工序的优选方式除了进一步混合2价碱土类金属盐及3价13族金属盐以外,与第一制备工序相同。
<喷墨记录方法>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包括在基材上赋予上述本发明的分散物即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工序。赋予基材上的分散物的干燥物成为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根据通过喷墨法在基材上赋予本发明的分散物即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工序,能够在基材上选择性赋予油墨组合物,能够简单地形成预期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基材)
作为形成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基材,只要是能够形成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基材,则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纸、布、木材、金属板、塑料薄膜等。
作为纸,能够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普通纸、再生纸、铜版纸、喷墨记录用纸等。
在上述基材上,可以通过喷墨法或其他公知的方法形成有可见图像。
作为近红外线吸收图像,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由多个要素图案(例如,点图案、线图案等)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换言之优选作为多个要素图案的集合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点图案的直径优选25μm~70μm,更优选30μm~60μm。
喷墨法的方式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利用静电诱导力喷出油墨组合物的电荷控制方式、利用压电元件的振动压力的按需喷墨方式(压力脉冲方式)、将电信号变更为声束来照射油墨组合物,并利用放射压来使油墨组合物喷出的声学喷墨方式及对油墨组合物进行加热而形成气泡,并利用所产生的压力的热喷墨(Bubble Jet(注册商标))方式等任一公知的方式。
作为喷墨法,尤其能够有效地利用如下喷墨法:利用日本特开昭54-05993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使受到热能量作用的油墨组合物产生急剧的体积变化,通过由该状态变化而产生的作用力从喷嘴喷出油墨组合物。
并且,关于喷墨法,还能够参考日本特开2003-306623号公报的0093~0105段中记载的方法。
作为用于喷墨法的喷墨头,可举出使用短小的列式喷头(serial head),使喷头向基材的宽度方向扫描的同时进行记录的往复方式和使用在对应于基材的1边的整个区域排列有记录元件的行式喷头(line head)的行方式。
在行方式中,通过在与记录元件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扫描基材,能够在基材的整个面进行图案形成,不需要扫描短小喷头的滑架等传送系统。
并且,不需要对滑架的移动和基材进行复杂的扫描控制,仅移动基材,因此与往复方式相比能够实现记录速度的高速化。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可适用于它们中的任一个,但优选行方式。
作为从喷墨头喷出的油墨组合物的液滴量,从获得高精细的图案的观点考虑,优选1pL(皮升,以下相同)~10pL,更优选1.5pL~6pL。
近红外线吸收图像中的特定色素的每单位面积的赋予量优选为0.05g/m2~1.0g/m2,更优选为0.1g/m2~0.5g/m2
在基材上赋予的油墨组合物(分散物)的干燥物通过公知的干燥方法干燥在基材上赋予的油墨组合物来形成。
在本发明中,“干燥”是指挥发去除油墨组合物中的水、有机溶剂等介质的至少一部分,并将干燥油墨组合物来获得的物质称为“干燥物”。
作为干燥方法,可以是自然干燥,也可以是吹送温风等加热干燥。
另外,测定通过上述喷墨记录方法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极大吸收波长的试样,使用如下干燥物:将油墨组合物以0.20g/m2喷射在OK TopKote纸(Oji Paper Co.,Ltd.制)上,在50℃下送风干燥10分钟来获得的干燥物。
在本发明中,利用具备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491
大形积分球附属装置LISR-3100(ShimadzuCorporation制)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Shimadzu Corporation制)测定反射光谱,由此求出干燥物即所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极大吸收波长。
<记录物>
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一方式是一种记录物,其具有基材和作为配置于基材上的已述本发明的分散物的油墨组合物的干燥物即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二方式是一种记录物,其具有基材和配置于基材上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上述近红外线吸收图像包含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即特定色素,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极大吸收波长在700nm~1,200nm的范围。
从所获得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及读取性的观点考虑,将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制成干燥物时在400nm~1,200nm的范围内的极大吸收波长优选在700nm~1,200nm的范围。
通过与上述制成干燥物时的极大吸收波长的测定相同的方法,在400nm~1,200nm的范围测定光学浓度,由此能够测定上述极大吸收波长的值。通过使用具备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501
大形积分球附属装置LISR-3100(Shimadzu Corporation制)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ShimadzuCorporation制)进行光学浓度的测定。
在上述任一方式中,本发明的记录物均优选为通过上述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获得的记录物。
另外,在本发明中,“记录物”表示具有基材和配置于上述基材上的油墨组合物的干燥物即图像的方式。即,“记录物”以包括在作为被记录介质的任意基材上具有使用本发明的分散物即油墨组合物获得的图像的印刷物等含义使用。
〔记录物的第一方式〕
(基材)
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一方式中的基材与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中的基材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一方式中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是本发明的分散物即油墨组合物的干燥物。
作为将作为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的分散物制成干燥物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通过在上述喷墨记录方法中公开的方法制成干燥物。
并且,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一方式中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极大吸收波长优选在700nm~1,200nm的范围,更优选在710nm~1,200n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760nm~1,200nm的范围,尤其优选在800nm~1,200nm的范围。
上述极大吸收波长通过与测定本发明的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制成干燥物时的极大吸收波长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并且,从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及读取性的观点考虑,并从图像的红外线吸收性的观点考虑,在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一方式中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中,在400nm~1,200nm的波长区域测定时的极大吸收波长优选在700nm~1,200nm的波长的范围。
上述极大吸收波长通过与测定本发明的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制成干燥物时的极大吸收波长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从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不可见性的观点考虑,在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一方式中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中,450nm下的光学浓度(OD)优选为通过已述方法测定的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的1/7以下。上述光学浓度更优选为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的1/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的1/9以下。
并且,从读取性的观点考虑,上述近红外线吸收图像在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上。
通过与测定本发明中的上述近红外线吸收图像(油墨组合物的干燥物)的光学浓度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测定上述光学浓度。
在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一方式中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中,特定色素的每单位面积的含量优选为0.05g/m2~1.0g/m2,更优选为0.1g/m2~0.5g/m2
〔记录物的第二方式〕
(基材)
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二方式中的基材与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中说明的基材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二方式中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中包含的特定色素与本发明的分散物中包含的特定色素(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的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本发明的记录物中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中,优选以J缔合物的状态包含上述特定色素。关于J缔合物的确认,能够通过与判断制成干燥物时的本发明的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色素是J缔合状态还是非缔合状态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判断。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二方式中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中,450nm处的光学浓度(OD)与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极大吸收波长、400nm~1,2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极大吸收波长、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的比例、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及特定色素的每单位面积的含量分别与本发明的记录物的第一方式中的事项的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读取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方法)
通过对本发明的记录物中包含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适用红外线读取方法,能够确认所形成的图像是否为近红外线吸收性的图像,即使为不可见的图像时,也能够读取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作为读取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方法。
例如,可举出如下方法:从斜侧对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照射红外线,通过位于红外线输出部附近的光接收器读取反射光,比较照射光与所读取的反射光,由此判定有无红外线的吸收,并读取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作为用于读取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光源,例如使用激光或发光二极管(LED)。
作为用于读取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波长,在700nm~1,200nm的范围内即可。例如,优选利用通用LED的波长即850nm的光源读取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作为本发明的分散物中包含的特定色素的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是新型化合物。
<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1表示。
[化学式19]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521
在通式1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上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
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
[化学式20]
*-SA-TA 式A
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S-、-NRL1-、-C(=O)-、-C(=O)O-、-C(=O)NRL1-、-S(=O)2-、-ORL2-或将这些中的至少2个组合而成的基团,RL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L2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二价杂环基,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氰基、羟基、甲酰基、羧基、氨基、硫醇基、磺基、磷酰基、硼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表示与所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的键合部位。
其中,在上述通式1中,优选选自包括R1、R2、R3及R4的组中的至少1个是氢原子的化合物。
而且,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
通过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具有由通式2表示的结构,吸收波长转移至更长波长侧,成为不可见性更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色素。
[化学式21]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531
通式2中的L1、R5、R6、R7、R8及n分别与在本发明的分散物一项中说明的通式2中的L1、R5、R6、R7、R8及n的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其中,在上述通式2中,优选选自包括R5、R6、R7及R8的组中的至少1个包含氢键性基团。通过选自包括R5、R6、R7及R8的组中的至少1个包含氢键性基团,进一步提高所形成的图像的耐水性、耐湿热性。
另外,通式2中的各基团的详细内容及优选方式如上所述。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及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则能够适当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具体例。另外,在以下实施例中,关于“份”、“%”,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是指“质量份”、“质量%”。
以下,实施例中的化合物1~化合物115分别表示与在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特定色素的具体例中示出的化合物1~化合物115相同的化合物。
〔化合物1的合成〕
按照以下方案合成了化合物1。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551
向烧瓶添加3’-氨基乙酰苯胺225.0g、甲醇594.0g、氰化钠139.7g、水1350g及乙酸(AcOH)135.3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由此获得了216.6g的化合物1-A。
向烧瓶添加215.0g所获得的化合物1-A、甲醇3020g、丙二酸二乙酯178.2g及甲醇钠28%甲醇溶液(SM-28)214.6g,在65℃下搅拌了6小时。
将所获得的反应液冷却至20℃,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由此获得了198.0g的化合物1-B。
向烧瓶添加195.0g的所获得的化合物1-B及水975.0g之后,将5%盐酸水溶液添加至反应液的pH成为2.0,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175.0g的化合物1-C。
向烧瓶添加25.0g所获得的化合物1-C、N,N-二甲基甲酰胺136.2g及乙酸锂(LiOAc)12.7g,在20℃下搅拌10分钟之后,添加15.6g的化合物1-D,在20℃下搅拌了4小时。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156.3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之后,添加甲醇247.5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8.4g的化合物1。
(化合物1的确认)
化合物1的NMR光谱:1H NMR(氘代二甲亚砜)δ10.7(2H,s),10.0(2H,s),8.7(2H,m),7.9-7.6(2H,m),7.6-7.0(10H,m),6.9-6.7(2H,m),2.0(6H,s)
通过NMR光谱,确认到所获得的化合物1具有已述例示化合物即化合物1的结构。
〔化合物2~115的合成〕
在化合物1的合成中,将3’-氨基乙酰苯胺及化合物1-D替换为对应结构的化合物,并进行相同的合成,由此获得了化合物2~115。
〔化合物2的合成〕
按照以下方案合成了化合物2。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571
向烧瓶添加225.0g的化合物1-A、2-丙醇(IPA)1190g、35%盐酸850g,在65℃下搅拌了12小时。
将所获得的反应液冷却至20℃,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由此获得了199.0g的化合物2-A。
向烧瓶添加195.0g所获得的化合物2-A及N,N-二甲基乙酰胺733.0g、三乙胺(Et3N)105.0g之后,在0℃下添加丙酰氯(nPrCOCl)113.0g,并在室温下搅拌了1小时。
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4875g并搅拌30分钟之后,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由此获得了223.0g的化合物2-B。
向烧瓶添加200.0g所获得的化合物2-B、甲醇2800g、丙二酸二乙酯434.3g及甲醇钠28%甲醇溶液(SM-28)523.2g,在65℃下搅拌了4小时。
将所获得的反应液冷却至20℃之后,添加乙酸乙酯9500g并搅拌了30分钟。通过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48.5g的化合物2-C。
向烧瓶添加200.0g所获得的化合物2-C及水(超纯水,Super Pure Water:SPW)1000g之后,将5%盐酸水溶液添加至反应液的pH成为2.0,并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182.0g的化合物2-D。
向烧瓶添加25.0g所获得的化合物2-D、N,N-二甲基甲酰胺(DMF)136.2g及乙酸锂(LiOAc)11.4g,在20℃下搅拌10分钟之后,添加14.1g的化合物1-D,在20℃下搅拌了4小时。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156.3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之后,添加甲醇247.5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8.1g的化合物2。
(化合物2的确认)
化合物2的NMR光谱:1H NMR(氘代二甲亚砜)δ10.7(2H,s),9.9(2H,s),8.7(2H,m),7.9-7.6(2H,m),7.6-7.1(10H,m),6.9-6.7(2H,m),2.3(4H,t,J=7.0Hz),1.6(4H,m),0.9(6H,t,J=8.0Hz)
通过NMR光谱,确认到所获得的化合物2具有已述例示化合物即化合物2的结构。
〔化合物3的合成〕
按照以下方案合成了化合物3。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591
向烧瓶添加180.0g的化合物2-A及N,N-二甲基乙酰胺(DMAc)676.8g、三乙胺(Et3N)97.1g之后,在0℃下添加苯甲酰氯(BzCl)134.9g,并在室温下搅拌了1小时。
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4500g并搅拌30分钟之后,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由此获得了235.2g的化合物3-A。
向烧瓶添加200.0g所获得的化合物3-A、甲醇(MeOH)2800g、376.5g的丙二酸二乙酯(CH2(CO2Et)2及甲醇钠28%甲醇溶液(SM-28)453.5g,在65℃下搅拌了4小时。
将所获得的反应液冷却至20℃之后,添加乙酸乙酯9500g并搅拌了30分钟。通过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38.2g的化合物3-B。
向烧瓶添加200.0g所获得的化合物3-B及水1000g之后,将5%盐酸水溶液添加至反应液的pH成为2.0,并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183.5g的化合物3-C。
向烧瓶添加25.0g所获得的化合物3-C、N,N-二甲基甲酰胺136.2g及乙酸锂10.2g,在20℃下搅拌10分钟之后,添加12.6g的化合物1-D,在20℃下搅拌了4小时。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156.3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之后,添加甲醇247.5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8.5g的化合物3。
(化合物3的确认)
化合物3的NMR光谱:1H NMR(氘代二甲亚砜)δ10.7(2H,s),10.3(2H,s),8.7(2H,m),8.0-7.9(4H,m),7.9-7.7(4H,m),7.7-7.5(8H,m),7.5-7.1(6H,m),7.0-6.8(2H,m)
通过NMR光谱,确认到所获得的化合物3具有已述例示化合物即化合物3的结构。
〔化合物4的合成〕
按照以下方案合成了化合物4。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611
向烧瓶添加190.0g的化合物2-A及N,N-二甲基乙酰胺714.4g、三乙胺102.5g之后,在0℃下添加氯化异烟酰盐酸盐180.3g,并在室温下搅拌了1小时。
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4500g并搅拌30分钟之后,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由此获得了235.2g的化合物4-A。
向烧瓶添加200.0g所获得的化合物4-A、甲醇2800g、丙二酸二乙酯375.0g及甲醇钠28%甲醇溶液451.7g,在65℃下搅拌了4小时。
将所获得的反应液冷却至20℃之后,添加乙酸乙酯9500g并搅拌了30分钟。通过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43.0g的化合物4-B。
向烧瓶添加200.0g所获得的化合物4-B及水1000g之后,将5%盐酸水溶液添加至反应液的pH成为2.0,并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168.5g的化合物4-C。
向烧瓶添加25.0g所获得的化合物4-C、N,N-二甲基甲酰胺136.2g及乙酸锂10.2g,在20℃下搅拌10分钟之后,添加12.6g的化合物1-D,在20℃下搅拌了4小时。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156.3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之后,添加甲醇247.5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6.9g的化合物4。
(化合物4的确认)
化合物4的NMR光谱:1H NMR(氘代二甲亚砜)δ10.7(2H,s),10.3(2H,s),8.7(2H,m),8.0-7.9(4H,m),7.9-7.7(4H,m),7.7-7.5(8H,m),7.5-7.1(6H,m),7.0-6.8(2H,m)
通过NMR光谱,确认到所获得的化合物4具有已述例示化合物即化合物4的结构。
〔化合物7的合成〕
按照以下方案合成了化合物7。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631
向烧瓶添加170.0g的化合物2-A及N,N-二甲基乙酰胺639.2g、三乙胺97.1g之后,在0℃下添加异氰酸苯酯(PhNCO)107.9g,并在室温下搅拌了1小时。
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4500g并搅拌30分钟之后,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由此获得了225.3g的化合物7-A。
向烧瓶添加200.0g所获得的化合物7-A、甲醇2800g、丙二酸二乙酯355.6g及甲醇钠28%甲醇溶液428.3g,在65℃下搅拌了4小时。
将所获得的反应液冷却至20℃之后,添加乙酸乙酯9500g并搅拌了30分钟。通过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35.3g的化合物7-B。
向烧瓶添加200.0g所获得的化合物7-B及水1000g之后,将5%盐酸水溶液添加至反应液的pH成为2.0,并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182.2g的化合物7-C。
向烧瓶添加25.0g所获得的化合物7-C、N,N-二甲基甲酰胺136.2g及乙酸锂9.8g,在20℃下搅拌10分钟之后,添加12.1g的化合物1-D,在20℃下搅拌了4小时。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156.3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之后,添加甲醇247.5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7.3g的化合物7。
(化合物7的确认)
化合物7的NMR光谱:1H NMR(氘代二甲亚砜)δ10.7(2H,s),8.7-8.6(6H,m),7.9-7.7(2H,m),7.5-7.1(18H,m),7.0-6.9(2H,m),6.9-6.7(2H,m)
通过NMR光谱,确认到所获得的化合物7具有已述例示化合物即化合物7的结构。
〔化合物11的合成〕
按照以下方案合成了化合物11。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651
向烧瓶添加160.0g的化合物2-A及N,N-二甲基乙酰胺601.6g、三乙胺86.3g之后,在0℃下添加4-氟苯甲酰氯135.2g,并在室温下搅拌了1小时。
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4000g并搅拌30分钟之后,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由此获得了221.5g的化合物11-A。
向烧瓶添加200.0g所获得的化合物11-A、甲醇2800g、丙二酸二乙酯351.7g及甲醇钠28%甲醇溶液423.6g,在65℃下搅拌了4小时。
将所获得的反应液冷却至20℃之后,添加乙酸乙酯9500g并搅拌了30分钟。通过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25.0g的化合物11-B。
向烧瓶添加200.0g所获得的化合物11-B及水1000g之后,将5%盐酸水溶液添加至反应液的pH成为2.0,并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滤取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176.6g的化合物11-C。
向烧瓶添加25.0g所获得的化合物11-C、N,N-二甲基甲酰胺136.2g及乙酸锂9.7g,在20℃下搅拌10分钟之后,添加11.9g的化合物1-D,在20℃下搅拌了4小时。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156.3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之后,添加甲醇247.5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6.7g的化合物11。
(化合物11的确认)
化合物11的NMR光谱:1H NMR(氘代二甲亚砜)δ10.7(2H,s),10.3(2H,s),8.7(2H,m),8.0(4H,m),7.9-7.7(4H,m),7.6-7.5(2H,m),7.5-7.1(10H,m),7.0-6.8(2H,m)
通过NMR光谱,确认到所获得的化合物11具有已述例示化合物即化合物11的结构。
〔化合物37的合成〕
按照以下方案合成了化合物37。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671
以与已述化合物1的合成相同的方法,获得了中间体即化合物1-C。
向烧瓶添加25.0g所获得的化合物1-C、N,N-二甲基甲酰胺136.2g及乙酸锂12.6g,在20℃下搅拌10分钟之后,添加15.5g的化合物37-A,在20℃下搅拌了4小时。向所获得的反应液添加水156.3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之后,添加甲醇247.5g,在20℃下搅拌了1小时。
通过过滤在反应液中析出的结晶,获得了29.4g的化合物37。
(化合物37的确认)
化合物37的NMR光谱:1H NMR(氘代二甲亚砜)δ10.7(2H,s),10.0(2H,s),8.0-7.6(2H,m),7.6-7.1(13H,m),6.9-6.7(2H,m),2.0(6H,s)。
通过NMR光谱,确认到所获得的化合物37具有已述例示化合物即化合物37的结构。
<近红外线吸收分散物: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所示的(分散法1)、(分散法2)及(分散法3)对在下述组成中记载的各成分进行分散处理,由此获得了包含特定色素的3种油墨组合物。
-组成-
·特定色素(化合物1):0.5质量份
·超纯水(比电阻值18MΩ·cm以上):78.8质量份
·丙二醇:19.7质量份
·OLFINE E1010:1质量份
其中,OLFINE E1010为Nissin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的乙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
(分散法1)
利用搅拌器及搅拌棒,在25℃(常温)下对上述组成的各成分进行2小时的搅拌,由此获得了油墨组合物。
(分散法2)
利用油漆搅拌器,在25℃(常温)下对上述组成的各成分进行2小时的搅拌,由此获得了油墨组合物。
(分散法3)
利用油漆搅拌器,在25℃(常温)下对上述组成的各成分进行5小时的搅拌,由此获得了油墨组合物。
(实施例2~实施例115)
将在上述组成中使用的化合物1分别变更为化合物2~化合物115,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的油墨组合物的制备相同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实施例2~实施例115的油墨组合物各3种。
(比较例1)
通过与日本特开2008-144004号公报的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比较例1的油墨组合物。除了抗衡阳离子为1/2Mg2+以外,比较例1的油墨组合物中包含的色素(日本特开2008-144004号公报的(0030〕段中记载的色素(20))是具有由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色素化合物。
(比较例2)
通过与日本特开2002-294107号公报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油墨I-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比较例2的油墨组合物。
(比较例3)
在实施例1中,将化合物1变更为下述固体分散染料1,除此以外,以相同的方法制备了比较例3的油墨组合物。以与日本特开平11-28213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合成了下述固体分散染料1。
[化学式29]
固体分散染料1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691
<记录物的制作>
将通过已述方法获得的实施例1~实施例115及比较例1~比较例3的油墨组合物装填到喷墨记录装置(FUJIFILM DIMATIX公司制,DMP-2831)的油墨罐,并从喷墨头喷到OKTopKote纸(Oji Paper Co.,Ltd.制),由此记录实心图像,分别获得了记录物A-1~记录物A-115及比较用记录物CA-1~比较用记录物CA-3。
另外,“实心图像”(Solid image)是指以100%网点百分比赋予油墨组合物来形成的面图像。
<评价>
〔特性的测定〕
对所获得的实施例1~实施例115的油墨组合物及比较例1~比较例3的油墨组合物以及记录物A-1~A-115及比较用记录物CA-1~CA-3,进行了以下的测定及评价。将测定及评价结果记载于下述表5~表9中。
在表5~表9中,在使用化合物的栏中,利用例示化合物的符号记载了油墨组合物中包含的特定色素的种类。并且,比较例1~比较例3的油墨组合物中未含有特定色素,因此记载了表示不含有的“-”。
另外,关于除分散性以外的评价,使用了适用分散法2来制备的各油墨组合物。
〔分散性〕
使用通过上述分散法1~分散法3制作的分散物制作油墨组合物,在喷墨记录装置(FUJIFILM DIMATIX公司制DMP-2831)的油墨罐中装填上述油墨组合物,通过下述方法评价油墨喷出性,由此作为分散性的指标。
来自喷墨头的油墨组合物的喷出中,目视观察喷墨头的油墨组合物喷出部,并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评价了油墨的喷出性。
以下,“不喷出喷嘴数比例(%)”为不喷出喷嘴数与总喷嘴数的比例(%)。
-油墨喷出性的评价基准-
1:不喷出喷嘴数比例小于10%。
2:不喷出喷嘴数比例为10%以上。
-分散性的评价基准-
A:适用任意分散法时,油墨喷出性均为1。
B:利用任意分散法中的2个时,油墨喷出性为1。
C:利用任意分散法中的1个时,油墨喷出性为1
D:利用任意分散方法,油墨喷出性均为2。
〔不可见性〕
使用记录物A-1~记录物A-115及比较用记录物CA-1~比较用记录物CA-3,进行了不可见性的评价。关于不可见性,利用具备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711
大形积分球附属装置LISR-3100(Shimadzu Corporation制)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Shimadzu Corporation制)测定450nm处的光学浓度(OD)及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并以下述评价基准进行了判定。将结果记载于表5~表9中。
若评价结果为A、B或C,则实际应用上没有问题,优选为A或B,更优选为A。
-评价基准-
A:“450nm处的光学浓度/极大吸收波长的光学浓度”为1/10(0.1)以下。
B:“450nm处的光学浓度/极大吸收波长的光学浓度”超过1/10且1/7(0.14)以下。
C:“450nm处的光学浓度/极大吸收波长的光学浓度”超过1/7且1/5以下(0.2)。
D:(450nm处的光学浓度/极大吸收波长的光学浓度)超过1/5。
〔耐光性〕
以与记录物A-1~记录物A-115及比较用记录物CA-1~比较用记录物CA-3相同的方法,使用各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分别制作了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OD、反射浓度)成为0.5、1及1.5的3种记录物。通过调整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的喷出量,能够调整上述光学浓度。
利用耐候试验机(Atlas C.I65)对各记录物照射了氙光(85,0001x)6天。对氙照射前后的记录物测定了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并评价为(照射后的光学浓度)/(照射前的光学浓度)=色素残留率。
所有光学浓度均用具备Shimadzu Corporation制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712
大形积分球附属装置LISR-3100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进行了测定。
若评价结果为A、B或C,则实际应用上没有问题,优选为A或B,更优选为A。
-评价基准-
A:在任意浓度中色素残留率均为90%以上。
B:在任意浓度中色素残留率均为75%以上且小于90%。
C:在至少1点的浓度中色素残留率小于75%,但在任意浓度中均为60%以上。
D:在至少1点的浓度中色素残留率小于60%。
〔耐湿热性〕
以与上述耐光性的评价中的记录物的制作相同的方法,分别制作了使极大吸收波长下的光学浓度(OD、反射浓度)成为0.5、1及1.5的3种记录物。
将各记录物在设定为60℃、90%的湿度的箱子内放置7天,测定放置后的图像的光学浓度,并评价为(放置后的光学浓度)/(放置前的光学浓度)=色素残留率。
所有光学浓度均通过使用具备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721
大形积分球附属装置LISR-3100(Shimadzu Corporation制)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Shimadzu Corporation制)进行了测定。
若评价结果为A、B或C,则实际应用上没有问题,优选为A或B,更优选为A。
-评价基准-
A:在任意浓度中色素残留率均为90%以上。
B:在任意浓度中色素残留率均为75%以上且小于90%。
C:在至少1点的浓度中色素残留率小于75%,但在任意浓度中均为60%以上。
D:在至少1点的浓度中色素残留率小于60%。
[表5]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731
[表6]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741
[表7]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751
[表8]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761
[表9]
Figure BDA0002637468350000771
根据表5~表9的结果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115的油墨组合物(分散物)的特定色素的分散性在3种油墨中均良好。并且,实施例1~实施例115的油墨组合物的干燥物即记录物中的图像是在近红外区域具有吸收的图像,不可见性均优异。而且,确认到所获得的图像的耐光性、耐湿热性也是实际应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可知通过包含具有与通式1相似的结构且在近红外区域具有吸收的色素化合物的比较例1的油墨组合物获得的图像的不可见性、耐光性及耐湿热性良好,但由于包含抗衡阳离子不是锂离子的色素化合物,因此作为油墨组合物的色素的分散困难。
<树脂混炼物的制作>
(实施例116)
将0.02g的化合物1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Tg:60℃)10g设置于双螺杆混炼机,在120℃下,以200旋转进行5分钟混炼操作,由此制作了树脂混炼物(本发明的分散物)。
关于所获得的树脂混炼物的吸收光谱,极大吸收波长为800nm以上,且450nm处的光学浓度/极大吸收波长的光学浓度的值为1/10(0.1)以下,显示了优异的近红外吸收性和不可见性。
2018年2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27438的发明通过参考引入本发明。
本发明中所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与具体且分别记载通过参考而被引入的各个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的情况相同程度地,通过参考引入本发明中。

Claims (13)

1.一种分散物,其包含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和介质,
Figure FDA0002637468340000011
在通式1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所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
*-SA-TA 式A
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S-、-NRL1-、-C(=O)-、-C(=O)O-、-C(=O)NRL1-、-S(=O)2-、-ORL2-或将它们中的至少2个组合而成的基团,RL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L2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二价杂环基,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氰基、羟基、甲酰基、羧基、氨基、硫醇基、磺基、磷酰基、硼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表示与所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的键合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物,其中,
所述介质为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散物,其中,
所述介质为含水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物,其中,
所述介质包含水及101.325kPa下的沸点为100℃以上的有机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物,其中,所述分散物为油墨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物,其中,所述分散物为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合物。
7.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包括:
对基材赋予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分散物的工序。
8.一种记录物,其具有:
基材和配置于基材上的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分散物的干燥物即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9.一种记录物,其具有:
基材;及
配置于所述基材上的近红外线吸收图像,
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图像包含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色素,
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图像的极大吸收波长在700nm~1,200nm的范围,
Figure FDA0002637468340000031
在通式1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所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
*-SA-TA 式A
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S-、-NRL1-、-C(=O)-、-C(=O)O-、-C(=O)NRL1-、-S(=O)2-、-ORL2-或将它们中的至少2个组合而成的基团,RL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L2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二价杂环基,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氰基、羟基、甲酰基、羧基、氨基、硫醇基、磺基、磷酰基、硼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表示与所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的键合部位。
10.一种化合物,其由下述通式1表示,
Figure FDA0002637468340000041
在通式1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所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
*-SA-TA 式A
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S-、-NRL1-、-C(=O)-、-C(=O)O-、-C(=O)NRL1-、-S(=O)2-、-ORL2-或将它们中的至少2个组合而成的基团,RL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L2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二价杂环基,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氰基、羟基、甲酰基、羧基、氨基、硫醇基、磺基、磷酰基、硼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表示与所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的键合部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在所述通式1中,选自由R1、R2、R3及R4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个是氢原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由所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是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2637468340000051
在通式2中,L1表示由5个或7个次甲基构成的次甲基链,在所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上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取代基,
R5及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6及R8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卤原子、烯基、芳基、一价杂环基、硝基、氰基、-ORL3、-C(=O)RL3、-C(=O)ORL3、-OC(=O)RL3、-N(RL3)2、-NHC(=O)RL3、-C(=O)N(RL3)2、-NHC(=O)ORL3、-OC(=O)N(RL3)2、-NHC(=O)N(RL3)2、-SRL3、-S(=O)2RL3、-S(=O)2ORL3、-NHS(=O)2RL3或-S(=O)2N(RL3)2,RL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n分别独立地表示1~5的整数,X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硒原子,
*-SA-TA 式A
在式A中,SA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S-、-NRL1-、-C(=O)-、-C(=O)O-、-C(=O)NRL1-、-S(=O)2-、-ORL2-或将它们中的至少2个组合而成的基团,RL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或一价杂环基,RL2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二价杂环基,T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一价杂环基、氰基、羟基、甲酰基、羧基、氨基、硫醇基、磺基、磷酰基、硼烷基、乙烯基、乙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表示与所述次甲基链中央的次甲基的键合部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在所述通式2中,选自由R5、R6、R7及R8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个包含氢键性基团。
CN201980013899.1A 2018-02-19 2019-02-19 分散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及化合物 Active CN111742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7438 2018-02-19
JP2018-027438 2018-02-19
PCT/JP2019/006052 WO2019160156A1 (ja) 2018-02-19 2019-02-19 分散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及び化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2017A true CN111742017A (zh) 2020-10-02
CN111742017B CN111742017B (zh) 2022-06-28

Family

ID=67619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3899.1A Active CN111742017B (zh) 2018-02-19 2019-02-19 分散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及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69901A1 (zh)
EP (1) EP3757171A4 (zh)
JP (1) JP7187497B2 (zh)
CN (1) CN111742017B (zh)
WO (1) WO2019160156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6680A1 (en) * 2000-04-03 2002-04-25 Masaki Noro Methine compound, a recording liquid for ink jet, and a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1519555A (zh) * 2008-02-25 2009-09-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用油墨组合物、以及应用该组合物的喷墨记录方法和印刷物
CN103429674A (zh) * 2011-03-18 2013-12-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墨水组合物、喷墨记录用墨水和喷墨记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59936A (en) 1977-10-03 1979-05-15 Canon Inc Record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JPS6359936A (ja) 1986-08-29 1988-03-15 横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生体内設置用標準反射体
JP3133428B2 (ja) 1991-11-26 2001-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液、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H05295312A (ja) 1992-04-17 1993-11-09 Canon Inc 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かかるインクを用いた機器
JP3178200B2 (ja) 1992-11-09 2001-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黒色再現性に優れた黒色インク組成物
JP3102209B2 (ja) 1993-06-25 2000-10-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H07118584A (ja) 1993-10-20 1995-05-09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JPH11282136A (ja) 1998-01-28 1999-10-15 Konica Corp カラ―プリント、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及び画像形成の制御方法
DE19804123A1 (de) 1998-02-03 1999-08-05 Agfa Gevaert Ag Inkjet-Tinte
WO2001043133A1 (en) * 1999-12-09 2001-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JP4082872B2 (ja) 2001-02-21 2008-04-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光情報記録方法
JP2002294107A (ja) 2001-03-29 2002-10-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JP4024488B2 (ja) 2001-05-07 2007-12-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オキソノール化合物分散物
JP4171607B2 (ja) 2002-04-16 2008-10-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
JP4958461B2 (ja) 2006-03-30 2012-06-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近赤外吸収色素含有硬化性組成物
JP2008144004A (ja) 2006-12-08 2008-06-26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近赤外線読み取り方法。
JP2013159765A (ja) 2012-02-08 2013-08-19 Fujifilm Corp 着色組成物、インク組成物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JP2015160945A (ja) * 2014-02-28 2015-09-07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インク
US10150881B2 (en) * 2016-07-29 2018-12-11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Aqueous inkjet ink set for textile print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rinted textile item
EP3502198B1 (en) * 2016-08-19 2023-03-01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 for ink jet recording,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infrared reading method, and printed product
JP6393891B2 (ja) 2017-11-28 2018-09-26 株式会社サンセイアールアンドディ 遊技機
CN111712550B (zh) * 2018-02-21 2022-10-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印刷用油墨组合物、图像形成方法、记录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6680A1 (en) * 2000-04-03 2002-04-25 Masaki Noro Methine compound, a recording liquid for ink jet, and a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1519555A (zh) * 2008-02-25 2009-09-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用油墨组合物、以及应用该组合物的喷墨记录方法和印刷物
CN103429674A (zh) * 2011-03-18 2013-12-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墨水组合物、喷墨记录用墨水和喷墨记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69901A1 (en) 2020-11-26
WO2019160156A1 (ja) 2019-08-22
JPWO2019160156A1 (ja) 2021-02-04
EP3757171A1 (en) 2020-12-30
JP7187497B2 (ja) 2022-12-12
EP3757171A4 (en) 2021-04-21
CN111742017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8895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多層構造の製造方法
US20090029121A1 (en) Nanoparticulate metal boride composition and its use for identification-marking plastic parts
CN103237853B (zh) 芳基或杂芳基取代的二硫醇烯金属配合物作为ir吸收剂的用途
KR101731307B1 (ko) 보안 필름
AU2008333700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curity and/or valuable document with personalised information
KR20190038804A (ko) 광경화형 잉크젯 인쇄용 클리어 잉크 조성물
JP5430385B2 (ja) 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用樹脂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に印刷を施した印刷物
US20180251644A1 (en) Ga-naphthalocyanine chromophores with short chain alkoxy axial substituents
CN111742017B (zh) 分散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及化合物
JP616381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の白色系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20220098413A1 (en) Ir absorbing naphthalocyanine and phthalocyanine chromophores
JP6934961B2 (ja) 色素含有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及び化合物
JP2011241335A (ja) 赤外線吸収性組成物、赤外線吸収性インキ、記録物、画像記録方法、及び画像検出方法
US20240101843A1 (en) Infrared-absorbing ultraviolet-curable ink, and infrared-absorbing printed matter
JP2018145366A (ja)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分散体、インク組成物、および分散体の製造方法
US20230295439A1 (en) Naphthalocyanine and phthalocyanine particles
US20200190127A1 (en) New crystal form of a dithiolene metal complex
JP6172516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顔料分散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CN115989214A (zh) 色素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图像记录物及色素化合物
US20230250305A1 (en) Infrared ray-absorbing ultraviolet-ray curable ink and infrared ray-absorbing printed matter
JP2023093043A (ja) 真贋判定用印刷布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518424A (zh) 紅外線吸收性噴墨印刷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