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3588A -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及制备方法和针织布染色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及制备方法和针织布染色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3588A
CN111733588A CN202010529952.8A CN202010529952A CN111733588A CN 111733588 A CN111733588 A CN 111733588A CN 202010529952 A CN202010529952 A CN 202010529952A CN 111733588 A CN111733588 A CN 111733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dyeing
pretreatment
pretreatment liquid
hydrogen per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99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3588B (zh
Inventor
潘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Tongxing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Tongxing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Tongxing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Tongxing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99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3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3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3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3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3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LDRY-CLEANING, WASHING OR BLEACH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MADE-UP FIBROUS GOODS; BLEACHING LEATHER OR FURS
    • D06L4/00Bleach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made-up fibrous goods; Bleaching leather or furs
    • D06L4/10Bleach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made-up fibrous goods; Bleaching leather or furs using agents which develop oxygen
    • D06L4/13Bleach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made-up fibrous goods; Bleaching leather or furs using agents which develop oxygen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LDRY-CLEANING, WASHING OR BLEACH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MADE-UP FIBROUS GOODS; BLEACHING LEATHER OR FURS
    • D06L4/00Bleach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made-up fibrous goods; Bleaching leather or furs
    • D06L4/10Bleach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made-up fibrous goods; Bleaching leather or furs using agents which develop oxygen
    • D06L4/12Bleach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made-up fibrous goods; Bleaching leather or furs using agents which develop oxygen combined with specific additiv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38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reactive dy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及制备方法和针织布染色工艺,属于针织布染色技术领域,预处理液的原料包括水、预处理剂,预处理剂的原料包括30%双氧水、氢氧化钠、低温双氧水活化剂、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原料包括非离子渗透剂、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异构醇聚氧乙烯醚、水。该预处理液,在保持其具有良好漂白效果的基础下,降低其对针织布表面正电荷数量的影响,提高针织布的得色效果。同时,在针织布预处理中,采用常温堆置,简便、成本低;在针织布染色中,仅仅加入活性染料,可以对染色后的废水回收利用或降解处理,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及制备方法和针织布染色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布染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及制备方法和针织布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针织布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布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且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利用针织布制作的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在对针织布进行活性染色时,活性染料虽然能对针织布直接上染,但是针织布在染液中一般带负电荷,而活性染料也带负电荷,由于活性染料和针织布之间的静电斥力,降低针织布的上染率。为了提高针织布的上染率,一般首先利用阳离子改性剂对纤维进行改性,然后将改性纤维加工成针织布,之后对针织布进行印染前处理、染色工艺,得到染色针织布。阳离子改性剂通过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结合使纤维表面带上正电荷,进而促进带负电荷的活性染料上染到纤维上,即上染到针织布上。针织布的印染前处理,其目的在于去除纺纱、织造过程中的油、污渍以及纤维本身上的伴生物等杂质,避免杂质对针织布染色的影响。
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110106726A的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针织布高色牢度印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针织布进行煮练练漂,煮练药剂的配方为:按重量的百分比配置:质量浓度为30%的烧碱0.4%-1%、亚硫酸钠为0.1%-0.5%、十二烷基苯硫磺酸钠为0.03%-0.1%,水为98.4%-99.37%,药剂的PH值为7-13;然后以浴比1:30-40加入针织布;(2)将针织布在煮练药剂中在温度80-98℃下煮练45到80分钟;(3)将煮练好的针织布放入漂白池中进行漂白;(4)将漂白完成的针织布进行碱缩;(5)将碱缩完成的针织布表面进行上蜡;(6)将上蜡完成的针织布送入染色机内进行染色;(7)最后将染色完成的针织布进行扎光和柔软处理。通过上述印染工艺,虽然能够实现针织布的印染,但是在针织布进行煮练练漂中,煮练药剂中的亚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硫酸钠溶于水,且电离出亚硫酸阴离子、十二烷基苯硫酸阴离子,亚硫酸阴离子、十二烷基苯硫酸阴离子大幅度降低针织布表面的正电荷数量,进而影响针织布的得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在保持其具有良好的漂白效果的基础下,降低其对针织布表面正电荷数量的影响,提高针织布的上染率。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的制备方法,预处理液的制备简便、便于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三在于提供一种针织布染色工艺,具有工艺简便、便于控制的优点,而且在针织布预处理中,采用常温堆置,不仅简便、成本低,还避免了高温加速30%双氧水分解的情况;在针织布染色中,仅仅加入活性染料,可以对染色后的废水回收利用或降解处理,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预处理液的原料包括水、预处理剂,水为溶剂,预处理剂为溶质,按重量浓度计,所述预处理剂的原料包括30%双氧水45-55g/L、氢氧化钠25-35g/L、低温双氧水活化剂2.7-3.3g/L、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14-16g/L;
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原料包括非离子渗透剂5-9%、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4.5-7%、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4.5-7%、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19-21%、异构醇聚氧乙烯醚8-12%、水48.5-5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预处理剂的原料中,氢氧化钠为30%双氧水提供碱性环境,30%双氧水在碱性环境下分解产生过氧化氢负离子,过氧化氢负离子对针织布起到漂白的作用;低温双氧水活化剂促进30%双氧水于常温条件下分解。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原料中,非离子渗透剂能够提高针织布渗透性,使针织布内外均匀。由于金属离子能够加速30%双氧水的分解,在针织布的表面如果含有金属离子,此时,30%双氧水在金属离子附近加速分解,而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能够和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且螯合物呈环状,从而防止重金属离子对30%双氧水于局部的快速分解,通过低温双氧水活化剂、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之间的协同作用,使30%双氧水的分解稳定;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对螯合物起到良好的分散作用,避免螯合物沉降并落于针织布表面而出现结垢的情况;异构醇聚氧乙烯醚能够去除针织布表面的油,降低油对针织布染色的影响。在本申请中,虽然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在预处理液中也会电离出阴离子,电离出的阴离子也降低了针织布表面的正电荷数量,但是由于其均为弱电离型阴离子,对针织布表面的正电荷数量影响较小,即本申请中预处理液,在保证其使用效果的同时,减少了针织布表面于预处理中正电荷损失量,从而使针织布表现出较高的得色效果,而且还使针织布的预处理反应稳定、缓和。
较优选地,所述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的重量配比为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的重量配比进行限定,并通过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针织布预处理的白度,进一步提高针织布得色效果。
较优选地,所述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原料中的非离子渗透剂的添加量为6-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非离子渗透剂的添加量进一步限定,进一步提高其对针织布的使用效果,进而提高针织布预处理的白度,以及提高针织布的得色效果。
较优选地,所述非离子渗透剂为非离子渗透剂OE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非离子渗透剂OE35具有溶于水、耐强酸强碱的优点,能够提高针织布的渗透性,使预处理剂中的有效成分均匀的分散在针织布的表面,提高针织布的均匀性,降低针织布预处理中出现局部未漂白的情况。同时由于非离子渗透剂OE35不会电离出阴离子,也不会影响针织布表面正电荷的数量,并提高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使用效果。
较优选地,所述低温双氧水活化剂为壬酰氧苯磺酸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壬酰氧苯磺酸钠具有溶于水、对pH值敏感性低的优点。而且其自身带有一个活化基团和一个阴离子表面活性基团,在常温下与30%双氧水分解的过氧化氢负离子生成漂白能够更强的过氧壬酸,由于壬酰氧苯磺酸钠消耗了过氧化氢负离子,因此,促进了30%双氧水的分解,而且使30%双氧水的分解稳定。同时由于过氧化氢负离子在碱性和催化物质的存在下能够和30%双氧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自由基,过氧化氢自由基容易对纤维素进行氧化,并破坏针织布的强力,壬酰氧苯磺酸钠的存在,降低了过氧化氢负离子生成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情况,降低针织布的强力损失率。
较优选地,所述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水中加入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然后加入非离子渗透剂、马来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异构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得到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中加入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形成弱离子体系,然后加入非离子渗透剂、马来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异构醇聚氧乙烯醚,便于其溶解和混合。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水中加入30%双氧水、氢氧化钠、低温双氧水活化剂、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搅拌均匀,得到预处理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预处理液的制备简便、便于控制。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三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针织布染色工艺,包括预处理液,且包括如下步骤:
S1、针织布预处理
将针织布于预处理液中进行二浸二轧,轧余率为80-100%,常温堆置12-20h,然后水洗至中性;
S2、针织布染色
在水中加入针织布,浴比为1:(9-11),升温至40℃,然后缓慢加入活性染料,活性染料在30-40min加入完毕,保温处理10-20min,之后升温至98℃,升温速度为1.5-2℃/min,继续保温处理40-50min,降温、热洗、脱水,带液率为80-100%,之后开幅定型,得到染色针织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针织布预处理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方式,使针织布的表面残留有预处理液,然后将针织布进行常温堆置,并通过预处理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对针织布的表面进行漂白;在针织布染色中,活性染料上染到针织布的表面,采用加热处理的方式,不仅增加了针织布的蓬松度,而且还增加了活性染料的布朗运动,促进活性染料和针织布之间的作用,提高针织布的上染率;采用1.5-2℃/min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避免升温过高,而使局部针织布、活性染料的变化过快,并影响针织布上染的均匀性。本申请中的染色工艺,在针织布预处理中,采用常温堆置,不仅简便、成本低,而且还避免了高温加速30%双氧水分解的情况;在针织布染色中,仅仅加入活性染料,没有加入盐、碱、均染剂等,不会在染色的废水中引入大量的无机盐,可以对染色后的废水回收利用或降解处理,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针织布预处理后,没有对针织布进行烘干处理,直接将针织布进行染色处理,针织布表面残留的预处理剂带入染色处理中,预处理剂中的原料在针织布染色过程中起到助剂的作用,并提高针织布的得色效果。
较优选地,所述活性染料浓度为1-3owf%。
较优选地,步骤S2中的热洗温度为70-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洗中去除针织布表面的浮色,对热洗温度进行限定,避免热洗温度过低而降低热洗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申请的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在保持其具有良好的漂白效果的基础下,降低其对针织布表面正电荷数量的影响,提高针织布的上染率。
第二、在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中添加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其和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从而防止重金属离子对30%双氧水于局部的快速分解;并通过在预处理剂中添加低温双氧水活化剂,通过低温双氧水活化剂、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之间的协同作用,使30%双氧水于预处理液中稳定的分解,并提高预处理液中过氧化氢负离子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也提高针织布漂白的均匀性。
第三、在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中添加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且在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的重量配比为1:1时,预处理液对针织布的漂白效果最好,对针织布的得色效果最好。
第四、本申请的针织布染色工艺,具有工艺简便、便于控制的优点。而且在针织布预处理中,采用常温堆置,不仅简便、成本低,而且还避免了高温加速30%双氧水分解的情况;在针织布染色中,仅仅加入活性染料,可以对染色后的废水回收利用或降解处理,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表1实施例中预处理剂的各原料含量(单位:g/L)
原料 30%双氧水 氢氧化钠 低温双氧水活化剂 复配阳离子改性保护剂
实施1 45 35 2.7 14
实施2 50 30 3 15
实施3 55 25 3.3 16
表2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各原料含量(单位:wt%)
Figure BDA0002534841740000051
原料
阳离子改性剂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且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选自无锡三开高纯化工有限公司;平平加O20选自天津中和盛泰化工有限公司;pH缓冲剂为氯化铵-氨水缓冲剂,且pH缓冲剂的pH值为10。低温双氧水活化剂为壬酰氧苯磺酸钠,且壬酰氧苯磺酸钠选自浙江金科过氧化物股份有限公司;非离子渗透剂为非离子渗透剂OE35,非离子渗透剂OE35选自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选自广州市毅沓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异构醇聚氧乙烯醚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10,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10选自南通海天源化工有限公司;活性染料为活性红3BS,活性红3BS选自天津市亚东化工有限公司。
针织布由改性纤维加工而成,改性纤维采用以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改性溶液的原料包括水、改性添加剂,水为溶剂,改性添加剂为溶质,按重量浓度计,改性添加剂的原料包括阳离子改性剂4g/L、氢氧化钠2g/L、平平加O20 0.5g/L、pH缓冲剂0.5g/L。
在水中加入阳离子改性剂、氢氧化钠、平平加O20、pH缓冲剂,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溶液。
将棉纤维浸渍在改性溶液中,浴比为1:10,然后升温至75℃,保温处理60min,水洗、脱水,之后在120℃的条件下,烘干,得到改性纤维。
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制备例
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水中加入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然后加入非离子渗透剂、马来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异构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得到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
实施例1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预处理液的原料包括水、预处理剂,水为溶剂,预处理剂为溶质,预处理剂的原料配比见表1、表2所示。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水中加入30%双氧水、氢氧化钠、低温双氧水活化剂、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搅拌均匀,得到预处理液。
实施例2-3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实施例2-3和实施例1中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原料配比相同,
实施例2-3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预处理剂的原料配比不同,且预处理剂中的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原料配比相同,预处理剂的原料配比见表1所示。
实施例4-9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实施例4-9和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原料配比不同,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原料配比见表2所示。
实施例10
一种针织布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针织布预处理
将针织布于预处理液中进行二浸二轧,轧余率为100%,常温堆置20h,然后水洗至中性。
S2、针织布染色
在水中加入针织布,浴比为1:10,升温至40℃,然后缓慢加入活性染料,活性染料的浓度为2owf%,活性染料在35min加入完毕,保温处理15min,之后升温至98℃,升温速度为1.5℃/min,继续保温处理45min,降温、热洗,热洗温度为75℃,然后脱水,带液率为100%,之后开幅定型,得到染色针织布。
实施例11
一种针织布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针织布预处理
将针织布于预处理液中进行二浸二轧,轧余率为90%,常温堆置12h,然后水洗至中性。
S2、针织布染色
在水中加入针织布,浴比为1:9,升温至40℃,然后缓慢加入活性染料,活性染料的浓度为2owf%,活性染料在30min加入完毕,保温处理10min,之后升温至98℃,升温速度为1.5℃/min,继续保温处理40min,降温、热洗,热洗温度为70℃,然后脱水,带液率为90%,之后开幅定型,得到染色针织布。
实施例12
一种针织布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针织布预处理
将针织布于预处理液中进行二浸二轧,轧余率为80%,常温堆置16h,然后水洗至中性。
S2、针织布染色
在水中加入针织布,浴比为1:11,升温至40℃,然后缓慢加入活性染料,活性染料的浓度为2owf%,活性染料在40min加入完毕,保温处理20min,之后升温至98℃,升温速度为2℃/min,继续保温处理50min,降温、热洗,热洗温度为80℃,然后脱水,带液率为80%,之后开幅定型,得到染色针织布。
实施例13
一种针织布染色工艺,实施例13和实施例10的区别之处在于,活性染料的浓度不同,活性染料的浓度为1owf%。
实施例14
一种针织布染色工艺,实施例14和实施例10的区别之处在于,活性染料的浓度不同,活性染料的浓度为3owf%。
对比例1
采用申请公布号为CN110106726A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实施例3的针织布印染工艺。
对比例2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预处理液的原料包括水、预处理剂,水为溶剂,预处理剂为溶质,按重量浓度计,预处理剂的原料包括30%双氧水50g/L、氢氧化钠30g/L、低温双氧水活化剂3g/L、亚硫酸钠1.2g/L、十二烷基苯硫磺酸钠1.5g/L、非离子渗透剂1.1g/L。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水中加入30%双氧水、氢氧化钠、低温双氧水活化剂、亚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硫磺酸钠、非离子渗透剂,搅拌均匀,得到预处理液。
对比例3
本对比例和实施例5的区别之处在于,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原料中未添加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
对比例4
本对比例和实施例5的区别之处在于,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原料中未添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
对比例5
本对比例和实施例5的区别之处在于,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原料中未添加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
对比例6
本对比例和实施例5的区别之处在于,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原料中非离子渗透剂的添加量为4%。
对比例7
本对比例和实施例5的区别之处在于,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原料中非离子渗透剂的添加量为10%。
对实施例1-9和对比例2-7的预处理液,并采用实施例10的针织布染色方法,对针织布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针织布试样,对预处理后的针织布染色,得到染色针织布试样,并进行下述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对比例1中,申请公布号为CN110106726A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实施例3的针织布印染工艺,在步骤(3)处理后得到预处理针织布试样,步骤(7)处理后得到染色针织布试样,并进行下述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其中,根据GB/T19976-2005《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钢球法》,对针织布预处理前后进行顶破强力的检测,并计算得到预处理试样的强力损失率。
利用Datacolor650型测色配色仪,对预处理针织布试样进行白度的检测。
根据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对染色针织布试样进行色牢度的检测。
利用Cary 35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针织布染色前后溶液中的活性染料浓度进行检测,并计算得到染色针织布的上染率。
根据GB/T 22846-2009《针织布(四分制)外观检验》,分别对预处理针织布试样、染色针织布试样的外观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明外观越差。
表3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534841740000091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本申请的预处理液,在保持其具有良好的漂白效果的基础上,提高针织布的上染率。预处理针织布试样的强力损失率为5.1-7.8%,白度为82.3-88.2%;染色针织布试样的染色针织布的色牢度为4-5级,上染率为91.4-95.6%。
通过对比实施例5和对比例3-5,由此可以看出,在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中添加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并通过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预处理针织布试样的白度,也提高了染色针织布试样的上染率。通过对比实施例5和对比例6-7,由此可以看出,在非离子渗透剂的添加量小于5%时,预处理针织布的白度稍差,在非离子渗透剂的添加量大于9%时,预处理针织布的白度变化不大。
通过对比实施例5-6,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原料中非离子渗透剂的不断增加,预处理针织布试样的白度先上升后下降,在非离子渗透剂的添加量为7%时,白度达到88.2%;而且针织布试样的上染率也先上升后下降,在非离子渗透剂的添加量为7%时,上染率达到95.6%。通过对比实施例5、实施例8-9,由此可以看出,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原料中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的重量配比为1:1,针织布的得色效果最好。
采用实施例5的预处理液,并利用实施例11-14的针织布染色方法,对针织布进行染色,得到染色试样,并进行下述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的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色牢度/(级) 上染率/(%) 外观/(级)
实施例5 4-5 95.6 1
实施例11 4-5 94.3 1
实施例12 4-5 94.8 1
实施例13 4-5 91.2 1
实施例14 4-5 95.8 1
对比例1 4 80.3 6
对比例2 4 79.5 4
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申请的针织布染色工艺,提高了针织布的上染率,且上染率在91.2-95.8%之间,相比对比例1的针织布染色工艺,上染率提高了14-19%,相比对比例2的针织布染色工艺,上染率提高了15-2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预处理液的原料包括水、预处理剂,水为溶剂,预处理剂为溶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浓度计,所述预处理剂的原料包括30%双氧水45-55g/L、氢氧化钠25-35g/L、低温双氧水活化剂2.7-3.3g/L、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14-16g/L;
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的原料包括非离子渗透剂5-9%、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4.5-7%、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4.5-7%、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19-21%、异构醇聚氧乙烯醚8-12%、水48.5-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的重量配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原料中的非离子渗透剂的添加量为6-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渗透剂为非离子渗透剂OE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双氧水活化剂为壬酰氧苯磺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水中加入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然后加入非离子渗透剂、马来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异构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得到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水中加入30%双氧水、氢氧化钠、低温双氧水活化剂、复配纤维正电荷保护剂,搅拌均匀,得到预处理液。
8.一种针织布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中的预处理液,且包括如下步骤:
S1、针织布预处理
将针织布于预处理液中进行二浸二轧,轧余率为80-100%,常温堆置12-20h,然后水洗至中性;
S2、针织布染色
在水中加入针织布,浴比为1:(9-11),升温至40℃,然后缓慢加入活性染料,活性染料在30-40min加入完毕,保温处理10-20min,之后升温至98℃,升温速度为1.5-2℃/min,继续保温处理40-50min,降温、热洗、脱水,带液率为80-100%,之后开幅定型,得到染色针织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针织布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染料浓度为1-3owf%。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针织布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热洗温度为70-80℃。
CN202010529952.8A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及制备方法和针织布染色工艺 Active CN111733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9952.8A CN111733588B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及制备方法和针织布染色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9952.8A CN111733588B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及制备方法和针织布染色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3588A true CN111733588A (zh) 2020-10-02
CN111733588B CN111733588B (zh) 2022-10-25

Family

ID=7264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9952.8A Active CN111733588B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及制备方法和针织布染色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358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2610A (en) * 1991-09-13 1994-12-13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after-bleaching of dyed raw cellulose using cationic compounds
CN106149384A (zh) * 2016-07-21 2016-11-23 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棉针织物的染整方法
CN106676873A (zh) * 2017-01-13 2017-05-17 江南大学 一种纯棉针织物低温漂白与活性染色一浴的处理方法
CN109355939A (zh) * 2018-10-31 2019-02-19 宁波广源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棉纤维坯布改性染色方法
CN109914129A (zh) * 2019-03-19 2019-06-21 绍兴金牡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2610A (en) * 1991-09-13 1994-12-13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after-bleaching of dyed raw cellulose using cationic compounds
CN106149384A (zh) * 2016-07-21 2016-11-23 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棉针织物的染整方法
CN106676873A (zh) * 2017-01-13 2017-05-17 江南大学 一种纯棉针织物低温漂白与活性染色一浴的处理方法
CN109355939A (zh) * 2018-10-31 2019-02-19 宁波广源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棉纤维坯布改性染色方法
CN109914129A (zh) * 2019-03-19 2019-06-21 绍兴金牡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维新: "棉型织物的低温低碱一步法前处理", 《印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3588B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2721B (zh) 一种高白度的无甲醛免烫纤维素纤维织物整理液及其应用
CN102021810B (zh) 一种具有洗旧效果的针织面料成衣的加工方法
CN103952836A (zh) 一种抗菌芳香绢丝棉面料的生产方法
CN103498348A (zh) 一种缩短活性染料染色时间的无盐低碱染色方法
CN112663353A (zh) 一种植物染料仿色织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11172791B (zh) 棉织物酶染一浴染色工艺
CN111910446A (zh) 一种涤棉混纺纱线染色工艺
CN111705374B (zh) 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用其加工的针织布及染色工艺
CN109629268B (zh) 一种二醋酸纤维与玉米纤维高弹性面料的印染工艺
CN111705510B (zh) 改性纤维素纤维及用其织造的针织布的染色预处理方法
CN113136731A (zh) 一种棉织物印染工艺
CN111733588B (zh)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及制备方法和针织布染色工艺
CN107964812B (zh) 一种改性纤维素纤维染色工艺
CN110952348A (zh) 提升阳离子改性匹染面料染色深度的加工方法
CN110184805A (zh) 一种阻燃面料用卷染机浆料防返沾工艺
CN109235018A (zh) 一种白坯布烧毛冷堆处理工艺
CN113969510A (zh) 纤维素纤维纱线的染色方法
CN110747664B (zh) 一种活性翠兰g的低浴比染色工艺
CN113981719A (zh) 一种天然环保抗菌面料的染整方法
CN108486856B (zh) 一种退浆染整工艺
CN108716107B (zh) 一种煮漂液、预处理液、面料、面料的染色方法及服饰
CN111705526B (zh) 一种废水可重复利用的针织布染色工艺
CN111270537B (zh) 棉织物炼染一浴染色工艺
CN114753172B (zh) 植物染料染色的固色工艺
CN111962291A (zh) 一种阻燃面料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