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7895A -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7895A
CN111717895A CN201910224165.XA CN201910224165A CN111717895A CN 111717895 A CN111717895 A CN 111717895A CN 201910224165 A CN201910224165 A CN 201910224165A CN 111717895 A CN111717895 A CN 111717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ation
gas
liquid
oxyge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41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学五
费轶
刘静如
王振刚
张帆
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2241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78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7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7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5/00Peroxides; Peroxyhydrates; Peroxyacids or salts thereof; Superoxides; Ozonides
    • C01B15/01Hydrogen peroxide
    • C01B15/022Preparation from organic compounds
    • C01B15/023Preparation from organic compounds by the alkyl-anthraquinone proces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过氧化氢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氧化装置包括氧化塔(4)和氧化液受槽(7);其中,所述氧化塔(4)通过气体供给单元(3)供给含氧气体,通过氢化液入口(1)导入氢化液,用于将所述氢化液和所述含氧气体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含过氧化氢的氧化液,并将所述氧化液通过氧化液导出管(6)导出并储存在所述氧化液受槽(7)中。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保障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合理利用了氧化液受槽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并且可以提高氧化反应的效率,减少VOCs的排放,提升装置的环保水平。

Description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氧化氢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是世界主要的基础化学产品之一,目前,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工艺是其主要生产方法。蒽醌法生产过程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由烷基蒽醌和混合有机溶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的工作液中的蒽醌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产相应的氢蒽醌(氢化阶段),此时,工作液成为氢化液;然后,氢化液进入氧化塔,其中的氢蒽醌与氧发生反应,生产蒽醌和过氧化氢(氧化阶段),此时氢化液成为氧化液;接下来,氧化液进入萃取塔,经纯水萃取后得到过氧化氢水溶液,即双氧水,萃余液经后处理后成为工作液,循环回氢化单元继续加氢反应。
在现有生产工艺中,氧化塔通常使用两塔或者三塔操作,采用并联或者串联的形式,塔内气液两相并流向上流动,氧化效率不高,尾气氧含量较高,有燃爆风险。这是为了保障出塔的氧化液能够与反应完的贫氧气接触,尽量减少氧化液携带的氧气,保障氧化液受槽的安全性。但是并流操作对反应不利,在塔底,氢化液和空气同时进入氧化塔,此时氢蒽醌和氧气的浓度均是最大值,反应迅速进行,反应热不能及时散出,导致副反应较多,随着气液两相并流向上,反应不断进行,氧气浓度和氢蒽醌的浓度都在降低,到达塔顶后,氢蒽醌和氧气的浓度均到达最小值,由于氧气浓度较低,此时剩余的氢蒽醌也不能完全反应。而如果采用逆流接触,即氢化液自上而下,空气自下而上进行逆流接触反应,则在氢化液从氧化塔塔顶进入后,与自下向上流动的已经反应了大部分氧气的气体接触,此时氧气浓度较低,氢蒽醌浓度最高,氢蒽醌与剩余的氧气发生反应,有效降低了尾气中的氧气含量,提高了氧气利用率,同时降低了尾气中氧气含量,降低了氧化塔顶气相燃爆的风险。氢化液向下流动到达塔底,此时氢蒽醌的浓度最低,与刚进入塔内的氧气含量最高的空气接触,可以提高氢蒽醌的转化率,提高氧化塔的氧化效率。因此逆流操作可以提高氧气利用率,提高氧化塔的氧化效率。但是氧化液自氧化反应器底部流出,流入氧化液受槽,由于氧化反应器底部压力大约0.5MPaG,调节阀后压力基本为常压,减压后的氧化液会溶解的空气会析出,导致氧化液受槽氧气浓度高,有燃爆风险,因此现有工艺中通常采用并流操作,而没有采用氧化效果更好的逆流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氧化残液分解爆炸以及氧化液受槽气相燃爆问题,提供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保障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合理利用了氧化液受槽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并且可以提高氧化反应的效率,减少VOCs的排放,提升装置的环保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该氧化装置包括氧化塔和氧化液受槽;其中,所述氧化塔通过气体供给单元供给含氧气体,通过氢化液入口导入氢化液,用于将所述氢化液和所述含氧气体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含过氧化氢的氧化液,并将所述氧化液通过氧化液导出管导出并储存在所述氧化液受槽中;所述氧化液受槽的尾气导出口通过氧化液受槽尾气循环管线连接气体供给单元的含氧气体导入管线;所述氢化液入口设置于所述氧化塔的上部,所述气体供给单元连接于所述氧化塔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氧化塔的氧化塔尾气导出管通过氧化塔尾气循环管线(10)连接所述氧化液受槽。
优选地,所述气体供给单元为空气压缩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方法,该氧化方法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氧化装置进行,其包括将氢化液与含氧气体进行逆流氧化反应得到含过氧化氢的氧化液,并将所述氧化液在氧化液受槽中储存;其中,将所述氧化液受槽的尾气返回气体供给单元之前的含氧气体导入管线中作为含氧气体供给到所述氧化塔。
优选地,将所述氧化塔的尾气的至少部分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
优选地,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的所述氧化塔的尾气占所述氧化塔的全部尾气的5-10体积%。
更优选地,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的所述氧化塔的尾气占所述氧化塔的全部尾气的7-10体积%。
优选地,通过将所述氧化塔的尾气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使所述氧化液受槽的气相空间中的氧含量为8体积%以下,优选为6体积%以下。
优选地,将所述氧化塔的尾气的至少部分返回气体供给单元之前作为含氧气体供给到所述氧化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逆流氧化反应,能够提升氧化反应的效率,并且采用氧化塔顶部的贫氧气对氧化液受槽顶部气相空间的气体进行稀释,并将稀释后的气体通入气体供给单元,实现氧气的循环使用,消除逆流氧化导致的氧化液受槽燃爆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使氧化液受槽顶部气相空间远离爆炸极限范围,实现本质安全化;
2、消除氧化液受槽无组织排放气,满足环保要求;
3、降低尾气中氧含量,提升氧化塔顶的安全性
4、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氢化液入口 2、含氧气体导入管线
3、气体供给单元 4、氧化塔
5、氧化塔尾气导出管 6、氧化液导出管
7、氧化液受槽 8、氧化液受槽尾气循环管线
9、氧化液导出管 10、氧化塔尾气循环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该氧化装置包括氧化塔4和氧化液受槽7;其中,所述氧化塔4通过气体供给单元3供给含氧气体,通过氢化液入口1导入氢化液,用于将所述氢化液和所述含氧气体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含过氧化氢的氧化液,并将所述氧化液通过氧化液导出管6导出并储存在所述氧化液受槽7中;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尾气导出口通过氧化液受槽尾气循环管线8连接气体供给单元3的含氧气体导入管线2;所述氢化液入口1设置于所述氧化塔4的上部,所述气体供给单元3连接于所述氧化塔4的下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可以采用现有的能够制备过氧化氢的任意条件、催化剂等进行,没有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中,所述含氧气体用于供给氢化液氧化所需的氧气,其中的氧含量为21-30体积%,其余成分可以为氮气、氩气、氦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氮气。氢化液指的是来自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氢化阶段的液体,其中含有氢蒽醌。氧化液指的是氢化液在氧化塔4中进行氧化反应得到的液体,其中含有烷基蒽醌以及过氧化氢。
具体地,所述氢化液是在催化剂的存在和一定温度压力下,由工作液与氢气发生反应而生成的有机溶液。所述的工作液由烷基蒽醌溶于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烷基蒽醌优选为2-烷基-9,10-蒽醌或者其四氢衍生物,其中的烷基取代基可以含有1-5个碳原子,例如甲基、乙基、仲丁基、叔丁基、叔戊基和异戊基等。有机溶剂优选为非极性化合物和极性化合物的混合物。非极性化合物优选为沸点140℃以上的石油馏分,其主要含有至少9个碳原子的芳香烃,如三甲基苯的异构体、四甲基苯的异构体、叔丁基苯、甲基萘的异构体和二甲基萘的异构体。非极性化合物优选为饱和醇(更优选碳原子数为7-11的饱和醇)、羧酸酯、磷酸酯、四取代的脲等,例如二异丁基甲醇、3,5,5-三甲基己醇、异庚醇、乙酸甲基环己酯、乙酸庚酯、苯甲酸丁酯和庚酸乙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三-2-乙基丁酯、磷酸三-2-乙基己酯和磷酸三-正辛酯、四-正丁基脲等。氢化液即工作液中的烷基蒽醌加氢生成相应的烷基氢蒽醌后所得到的溶液。
在本发明中,作为所述氧化塔4中的氧化反应的条件,可以包括:压力为0.1-1.0MPa,优选0.2-0.5MPa;温度为30-60℃,优选40-55℃。
在本发明中,经过所述氧化塔4中的氧化反应,含氧气体中的绝大部分氧气被消耗,氧化塔4的尾气中剩余的氧气含量一般在7体积%以下,优选为5体积%以下,另外由于氧化塔4中有机成分的挥发,该氧化塔4的尾气中还含有少量的芳烃等成分。
在本发明中,氧化液受槽7中用于储存所述含过氧化氢的氧化液,为后续工序提供缓冲。由于过氧化氢的分解,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气相空间中存在分解生成的氧气,导致氧化液受槽7可能存在爆炸危险。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所述氢化液入口1设置于所述氧化塔4的上部(例如塔顶),所述气体供给单元3连接于所述氧化塔4的下部(例如塔底),可以使得氢化液在塔内自上而下流动,而含氧气体在塔内自下而上流动,二者逆流接触,提高反应的效率,并且使得含氧气体中的氧气最大限度地与氢化液进行接触反应,达到了降低氧化塔4的尾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该氧化液受槽尾气循环管线8,可以将氧化液受槽7的尾气(即氧化液受槽7的气相空间中的气体)返回气体供给单元3,从而合理利用氧化液受槽7的尾气中的氧气。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氧化塔4的氧化塔尾气导出管5通过氧化塔尾气循环管线10连接所述氧化液受槽7。通过设置该氧化塔尾气循环管线10,可以将氧化塔4的尾气导入氧化液受槽7,从而将氧化液受槽7的气相空间中的气体稀释,使得其中的氧气浓度达到8%以下,优选为5%以下,低于气相空间中气体的爆炸下限。由此,实现了氧化液受槽7的安全工作,同时合理利用了氧化塔4的尾气,省去了通入氮气的成本。
在本发明中,所述气体供给单元3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向所述氧化塔4供给含氧气体即可,即能够压缩含氧气体到氧化塔4所需的压力即可。例如可以为压缩机、增压机等,优选为空气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氧化塔尾气导出管还连接有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通过冷凝和气液分离,可以将氧化塔4的尾气中的有机成分去除,从而降低尾气的污染。更优选地,冷凝后尾气的温度为-5~10℃。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方法,该氧化方法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氧化装置进行,其包括将氢化液与含氧气体进行逆流氧化反应得到含过氧化氢的氧化液,并将所述氧化液在氧化液受槽7中储存;其中,将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尾气返回气体供给单元3之前的含氧气体导入管线2中作为含氧气体供给到所述氧化塔4。
具体地,将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尾气返回气体供给单元3之前的含氧气体导入管线2中的过程,通过氧化液受槽尾气循环管线8进行。由此,氧化液受槽7中过氧化氢分解得到的氧气回用至氧化塔4中。
在本发明中,氢化液在塔内自上而下流动,而含氧气体在塔内自下而上流动,二者逆流接触进行氧化反应,可以使得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中的氧气含量为4%以下,优选为3%以下,氧气利用率达到97-99%以上。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将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的至少部分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7。具体地,该过程通过氧化塔尾气循环管线10进行。由此,可以将氧化塔4的尾气用于降低氧化液受槽气相空间的氧气含量,提高安全性。
优选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7,使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气相空间中的氧含量为8%以下,优选为6%以下。通过使氧含量为上述范围,则可以保证氧化液受槽7不发生爆炸危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占所述氧化塔4的全部尾气的5-10体积%,优选为7-10体积%。具体的比例可以根据氧化塔4的尾气中氧气含量确定。
为了满足氧化塔4中氧化反应的需求,优选地,通过含氧气体导入管线2将含氧气体导入所述气体供给单元3,所述含氧气体的氧含量可以为21-30体积%,更优选为21-25体积%。除了氧气外,所述含氧气体含有的其他气体可以为氮气、氩气、氦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氮气。作为所述含氧气体,优选为空气。
在本发明中,对所述氧化液的后续处理步骤没有任何限定,可以是现有的能够用于分离过氧化氢的方法进行处理,如用含有磷酸的纯水萃取氧化液中的过氧化氢,得到具有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使用如下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氧化装置制备过氧化氢。
如图1所示,该氧化装置包括氧化塔4和氧化液受槽7;所述氧化塔4通过气体供给单元3(空气压缩机)供给含氧气体,通过氢化液入口1导入氢化液,用于将所述氢化液和所述含氧气体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含过氧化氢的氧化液,并将所述氧化液通过氧化液导出管6导出并储存在所述氧化液受槽7中;
所述氢化液入口1设置于所述氧化塔4的顶部,所述气体供给单元3连接于所述氧化塔4的底部;
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尾气导出口通过氧化液受槽尾气循环管线8连接气体供给单元3的含氧气体导入管线2;
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导出管5具有支路,该支路通过氧化塔尾气循环管线10连接所述氧化液受槽7。
本发明的氧化方法包括:使用上述装置,在温度为50℃,压力为0.2MPa的条件下,使得氢化液在塔内自上而下流动,而含氧气体在塔内自下而上流动,从而将氢化液与含氧气体进行逆流氧化反应得到含过氧化氢的氧化液,并将所述氧化液在氧化液受槽7中储存;其中,将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尾气通过氧化液受槽尾气循环管线8返回气体供给单元3之前作为含氧气体供给到所述氧化塔4;
将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的5%通过氧化塔尾气循环管线10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7,调节氧化液受槽7的气相空间中的氧气含量为6%;
从含氧气体导入管线2导入空气,并与来自氧化液受槽7的尾气混合,通入氧化塔4中,与来自氢化液入口的氢化液进行氧化反应,得到氧化液,并将氧化液通入氧化液受槽7中储存。
通过使用上述实施例1的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氧化装置和方法制备过氧化氢,相对于不将氧化液受槽的尾气回用的现有的氧化装置和方法,能够在不使用另外购置的氮气的情况下,保证氧化液受槽在安全的氧气含量范围内运行,保证了装置的安全,并且减少了尾气处理的步骤。
并且,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氢化液与含氧气体逆流接触进行氧化反应,从而能够提高反应效率、氧气利用率,降低氧化塔废气中的氧气含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氧化装置包括氧化塔(4)和氧化液受槽(7);
其中,所述氧化塔(4)通过气体供给单元(3)供给含氧气体,通过氢化液入口(1)导入氢化液,用于将所述氢化液和所述含氧气体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含过氧化氢的氧化液,并将所述氧化液通过氧化液导出管(6)导出并储存在所述氧化液受槽(7)中;
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尾气导出口通过氧化液受槽尾气循环管线(8)连接气体供给单元(3)的含氧气体导入管线(2);
所述氢化液入口(1)设置于所述氧化塔(4)的上部,所述气体供给单元(3)连接于所述氧化塔(4)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装置,其中,所述氧化塔(4)的氧化塔尾气导出管(5)通过氧化塔尾气循环管线(10)连接所述氧化液受槽(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装置,其中,所述气体供给单元(3)为空气压缩机。
4.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氧化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装置进行,其包括将氢化液与含氧气体进行逆流氧化反应得到含过氧化氢的氧化液,并将所述氧化液在氧化液受槽(7)中储存;
其中,将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尾气返回气体供给单元(3)之前的含氧气体导入管线(2)中作为含氧气体供给到所述氧化塔(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化方法,其中,将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的至少部分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方法,其中,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占所述氧化塔(4)的全部尾气的5-10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化方法,其中,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占所述氧化塔(4)的全部尾气的7-10体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方法,其中,通过将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7),使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气相空间中的氧含量为8体积%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氧化方法,其中,通过将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送入所述氧化液受槽(7),使所述氧化液受槽(7)的气相空间中的氧含量为6体积%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氧化方法,其中,将所述氧化塔(4)的尾气的至少部分返回气体供给单元(3)之前作为含氧气体供给到所述氧化塔(4)。
CN201910224165.XA 2019-03-22 2019-03-22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117178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4165.XA CN111717895A (zh) 2019-03-22 2019-03-22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4165.XA CN111717895A (zh) 2019-03-22 2019-03-22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7895A true CN111717895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63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4165.XA Pending CN111717895A (zh) 2019-03-22 2019-03-22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789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6491U (zh) * 2010-04-29 2010-12-29 扬州惠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过氧化氢生产的氧化系统
CN103950898A (zh) * 2014-04-11 2014-07-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双氧水氧化工作液储罐的保护方法
US20140255295A1 (en) * 2011-11-07 2014-09-11 Solvay Sa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drogen Peroxide
CN105271131A (zh) * 2014-07-08 2016-01-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氧化方法
CN207002273U (zh) * 2017-08-07 2018-02-13 乳源东阳光电化厂 一种节能减排的氧化设备
CN207581356U (zh) * 2017-11-30 2018-07-06 湖南中天元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反应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6491U (zh) * 2010-04-29 2010-12-29 扬州惠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过氧化氢生产的氧化系统
US20140255295A1 (en) * 2011-11-07 2014-09-11 Solvay Sa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drogen Peroxide
CN103950898A (zh) * 2014-04-11 2014-07-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双氧水氧化工作液储罐的保护方法
CN105271131A (zh) * 2014-07-08 2016-01-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氧化方法
CN207002273U (zh) * 2017-08-07 2018-02-13 乳源东阳光电化厂 一种节能减排的氧化设备
CN207581356U (zh) * 2017-11-30 2018-07-06 湖南中天元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反应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天津化工研究院等编: "《无机盐工业手册》", 31 December 198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7956B (zh) 一种用于过氧化氢生产的氧化系统
JP2019527691A (ja) メタノール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2499595A (zh) 多组分全酸性固定床双氧水生产工艺
CN110563538B (zh) 一种丙烯气体催化脱氧反应装置及脱氧方法
CN201686491U (zh) 过氧化氢生产的氧化系统
CN105642082B (zh) 双氧水环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的尾气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10342469B (zh) 一种高氢氧比条件下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的方法
CA2477086C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CN111717893A (zh)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氧化装置和方法
EP2980081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ethylene oxide
CN111717895A (zh)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逆流氧化装置和方法
CN113460968A (zh) 蒽醌法制取过氧化氢的工艺体系及工艺方法
CN113735066A (zh) 用于通过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装置和方法
CN105271131B (zh) 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氧化方法
CN109134217B (zh) 一种环己烷氧化法生产环己酮过程中氧化装置及氧化工艺改进方法
CN111717894A (zh)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零排放氧化装置和方法
CN113548966B (zh) 一种煤制乙二醇工艺中副产物甲酸甲酯的处理方法
JP2018135230A (ja) アントラキノン法による過酸化水素製造方法及び製造システム
CN211733856U (zh) 一种蒽醌法制备过氧化氢的氧化塔
CN212924530U (zh)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CN209143699U (zh) 一种氧化反应装置
CN202199241U (zh) 合成氨驰放气的回收设备及包含其的铜氨液再生系统
KR100988748B1 (ko) 연속적 수소첨가 방법
CN109535102A (zh) 一种利用管式反应器使双氧水直接氧化丙烯连续生产环氧丙烷的方法
CN109911860B (zh) 一种强化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加氢固定床层气液分布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