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6893B -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6893B
CN111716893B CN202010626692.6A CN202010626692A CN111716893B CN 111716893 B CN111716893 B CN 111716893B CN 202010626692 A CN202010626692 A CN 202010626692A CN 111716893 B CN111716893 B CN 1117168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rod
push plate
arc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66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6893A (zh
Inventor
刘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Wanrong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Wanrong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Wanrong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Wanrong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66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68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6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6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6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6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9/00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 out printing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other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05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of non-flat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4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by heat drying, by cooling, by applying powders
    • B41F23/0483Drying combined with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8Print finishing devices, e.g. for glossing pr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76Tubes and pi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胶印机,包括送料装置、第一转移装置、第一传送装置、胶印装置、第二转移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烘干装置、冷却装置和下料装置,第一滑座移动靠近传送盘带动第一推板移动并将管体推送套设在第一传送杆上,第一传送杆上的管体依次经过胶印机、光固化装置和上光油装置,第四推板将管体推送套设在第三传送杆上,第五传送链传动依次经过烘干装置、冷却装置和下料装置。本发明送料、印刷、烘干、下料一体,成本低,效率高,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胶印机。
背景技术
管体表面印刷是在金属或塑料材质的管体表面进行印刷,为了防止管体在使用过程中掉漆,一般在印刷完成后都需要进行上光油、烘干和冷却,而目前现有的管体表面印刷设备在上墨印刷后直接进行上光油和烘干,管体表面油墨还未干的情况下进行上光油容易造成印刷不良,且烘干完成后需将管体取出自然冷却或将管体放入另一台冷却设备上,无形中增加了上料、下料的次数,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式胶印机,集送料、印刷、光固化、上光油、烘干、冷却、下料为一体形成一台设备,方便快捷,效率高,实用性好,在印刷完成后经过光固化再上光油提高了油漆的附着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包括送料装置、第一转移装置、第一传送装置、胶印装置、第二转移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烘干装置、冷却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放置有两端为开口的圆柱形管体,所述第一转移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上设有可沿第一导向轴移动的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向上延伸分别设有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盘,所述传送盘上设有垂直于传送盘且沿其轴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传送杆,所述第一传送杆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固定在传送盘上,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正对相邻两个第一传送杆,所述第一推板、管体和 第一传送杆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滑座移动靠近传送盘带动所述第一推板移动并将管体推送套设在第一传送杆上,同时所述第二推板将套设在第一传送杆上的管体再次推送靠近第一缓冲块;
所述胶印装置包括胶印机、光固化装置和上光油装置,所述第一传送杆上的管体依次经过胶印机、光固化装置和上光油装置;
所述第二转移装置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二导向轴上设有可沿第二导向轴移动的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包括连接部、第一弧形挡块、第二弧形挡块和轴,所述轴固定在连接部上,所述轴上套设有可沿轴旋转的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侧面设有弧形爪,所述管体靠近传送盘一侧的底面抵接弧形爪,所述弧形爪的圆弧与第一传送杆同轴且圆弧直径大于第一传送杆的直径小于管体的直径,所述第一弧形挡块和所述第二弧形挡块固定在第二导向轴上且分别位于第三推板两侧,当所述第三推板抵接第一弧形挡块且沿第一弧形挡块的弧形面移动时,所述第三推板靠近第一传送杆,当所述第三推板抵接第二弧形挡块且沿第三推板的弧面移动时,所述第三推板远离第一传送杆,所述第二转移装置还包括可轴向转动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固定有转移部,所述转移部侧壁向外延伸有均匀分布的四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朝传送盘方向且垂直连接块的第二传送杆,所述第二传送杆与第一传送杆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连接块还设有可沿第二传送杆方向移动且可挡住管体的第四推板,所述第四推板位于连接块与管体之间,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七传送轮和第五传送链,所述第五传送链套设在第七传送轮上,所述第五传送链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缓冲块,每个所述第二缓冲块上设有垂直于第二缓冲块的第三传送杆,所述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推板移动靠近第五传送链,所述第四推板将管体推送套设在第三传送杆上,所述第五传送链传动依次经过烘干装置、冷却装置和下料装置。
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传送架和分隔机构,所述传送架包括出料端,所述出料端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出料端上设有均匀分布且贯穿出料端上下表面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分隔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在出料端下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套设有可沿其轴向转动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向上延伸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两侧,所述支撑部上部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多个第一竖筋,一侧所述支撑部下部向下延伸设有凸筋,所述第一电机轴上设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圆盘面上靠近其环形侧面处连接有一根第一摇杆,所述第一摇杆另一端连接在凸筋上,转动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一竖筋沿第一支撑杆上下摇摆,一侧所述第一竖筋贯穿并超出第一通孔上表面时则另一侧所述第一竖筋低于第一通孔上表面。
所述传送盘设有与第一传送杆对应的多个轴承,所述第一传送杆套设入轴承中且贯穿传送盘,所述第一传送杆超出传送盘背面的一端连接有可带动第一传送杆旋转的第三电机。
所述胶印装置还包括高温除尘装置,所述高温除尘装置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与胶印机之间,所述高温除尘装置上部正对着第一传送杆。
所述烘干装置内壁上设有多个可以出热风的热风口,所述第五传送链从烘干装置的一侧进入另一侧出去,所述第五传送链在烘干装置内部呈S型分布。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限位机构和风扇组,所述限位机构设有三条连通上下表面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五传送链依次穿过每个第一限位槽,所述风扇组位于限位机构正面且所述管体位于风扇组和限位机构之间。
所述第一限位槽两侧内壁上设有橡胶片,所述第五传送链位于两个橡胶片之间。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多个铰页和位于铰页上的凹槽,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上活动支架、下活动支架、位于风扇组两侧的限位杆和第三限位螺栓,所述风扇组由多个风扇组成,所述风扇截面为方形,所述风扇正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二限位槽和导向筋,多个所述风扇通过第二限位槽和导向筋相互拼接形成风扇组,所述风扇组上部的导向筋插入上活动支架中,所述风扇组下部插入下活动支架中,每个所述限位杆均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且沿限位杆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四通孔,相邻两个所述第四通孔之间的距离与风扇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三限位螺栓穿过第四通孔固定上活动支架和下活动支架,所述上活动支架和下活动支架可通过第四通孔靠近或远离,靠近所述烘干装置一侧的限位杆上设有与铰页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插入凹槽中且与铰页铰接。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第九传送轮、第四导向轴和导向柱,每两个所述第四导向轴为一个整体沿第九传送轮均匀分布且垂直于第九传送轮,每两个所述第四导向轴上套设有一个可沿第四导向轴移动的第三滑座,所述第三滑座下部向下延伸有导向块,所述导向柱环形侧壁设有一圈螺旋槽,所述导向块插入螺旋槽中,所述第三滑座上部连接有放料部,所述放料部靠近第九传送轮一侧一体成型有挡板,所述挡板上部设有缺口,所述第五传送链套设在第九传送轮上,所述放料部向上旋转通过螺旋槽靠近第九传送轮,所述第三传送杆插入缺口中且挡板位于第二缓冲块与管体之间,所述放料部向下旋转通过螺旋槽远离第九传送轮的同时挡板将管体推离第三传送杆。
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轴上固定安装有可一同旋转的滚轮,所述滚轮环形侧壁抵接管体环形侧壁,所述滚轮向前转动带动所述管体离第二缓冲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转移装置将管体从传送带推入第一传送装置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通过第二转移装置将管体推入第二传送装置中,第二传送装置运输管体依次通过烘干装置、冷却装置,通过下料装置下料,结构简单合理;
集送料、印刷、固化、上光、烘干、冷却和下料为一体,节省了设备占地面积,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5为分隔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分隔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在C-C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D处放大图;
图13为第一传送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E处放大图;
图16为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图17为图16在F-F处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的G处放大图;
图19为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H处放大图;
图23为下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4为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放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送料装置1、传送架101、出料端1011、传送带102、第一限位板103、第一限位螺栓104、第一导向槽105、第一支架106、第二限位螺栓107、弧形槽108、第二限位板109、第二导向槽110、第一通孔111、分隔机构112、第一支撑杆1121、旋转部1122、第一电机1123、支撑部1124、凸筋1125、第一摇杆1126、第一转盘1127、第一竖筋1128、控制面板113、第一转移装置2、第二支架201、第一滑座202、第一导向轴203、第二通孔204、第一推板205、第二推板206、第二摇杆207、第二转盘208、第一传动轴209、第一传送轮210、第二传送轮211、第一传送链212、第二电机213、第一驱动轮214、第一传送装置3、传送盘301、第一传送杆302、第一缓冲块303、第三电机304、轴承305、第四电机306、第二驱动轮307、第二传送链308、第三传送轮309、第四传送轮310、第三传送链311、胶印装置4、胶印机401、光固化装置402、上光油装置403、高温除尘装置404、传感器405、第二转移装置5、第三支架501、第二导向轴502、第二滑座503、连接部5031、第三推板5032、弧形爪5033、第一弧形挡块5034、第二弧形挡块5035、轴5036、第三通孔5037、第三转盘504、第三摇杆505、第二支撑杆506、转移部507、连接块5071、第二传送杆5072、推杆5073、第四推板5074、第二传动轴508、第五传送轮509、第四传送链510、第六传送轮511、第二传送装置6、第七传送轮601、第八传送轮602、第五传送链603、第二缓冲块604、第三传送杆605、烘干装置7、热风口701、铰页702、凹槽7021、冷却装置8、限位机构801、第一限位槽802、风扇组803、风扇804、第二限位槽805、导向筋806、橡胶片807、上活动支架808、下活动支架809、限位杆810、第四通孔8101、凸台8102、第三限位螺栓811、下料装置9、第九传送轮901、放料部902、挡板9021、缺口9022、第四导向轴903、导向柱904、螺旋槽9041、下料挡板905、第三滑座906、第五通孔9061、导向块9062、第五电机907、滚轮908、管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25所示,一种一体式胶印机,包括送料装置1、第一转移装置2、第一传送装置3、胶印装置4、第二转移装置5、第二传送装置6、烘干装置7、冷却装置8和下料装置9,所述送料装置1包括弧形槽108,所述弧形槽108上放置有两端为开口的圆柱形管体10,所述送料装置1还包括传送架101和分隔机构112,所述传送架101包括出料端1011,所述传送架101上还设有往出料端1011方向移动的传送带102,所述出料端1011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弧形槽108低于出料端1011上表面,所述出料端1011上设有均匀分布且贯穿出料端1011上下表面的多个第一通孔111,所述分隔机构112包括第一支撑杆1121和第一电机1123,所述第一支撑杆1121固定在出料端1011下部,所述第一支撑杆1121上套设有可沿其轴向转动的旋转部1122,所述旋转部1122向上延伸设有支撑部1124,所述支撑部1124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1121两侧,所述支撑部1124上部设有与第一通孔111对应的多个第一竖筋1128,两侧所述第一竖筋1128之间的距离大于管体10的两倍半径,小于管体10的三倍半径,一侧所述支撑部1124下部向下延伸设有凸筋1125,所述第一电机1123轴上设有第一转盘1127,所述第一转盘1127圆盘面上靠近其环形侧面处连接有一根第一摇杆1126,所述第一摇杆1126另一端连接在凸筋1125上。
具体操作为,所述传送架101上还设有控制传送带102和第一电机1123工作的控制面板113,控制面板113启动传送带102,带动管体10向出料端1011移动,启动第一电机1123,转动所述第一转盘1127,所述第一竖筋1128沿第一支撑杆1121的轴向上下摇摆,一侧所述第一竖筋1128贯穿并超出第一通孔111上表面时则另一侧所述第一竖筋1128低于第一通孔111上表面,具体为,首先靠近所述传送带102一侧的第一竖筋1128穿出且高于第一通孔111上表面,将管体10阻断在传送带102上;其次靠近所述传送带102一侧的第一竖筋1128低于第一通孔111上表面,管体10通过这侧的第一竖筋1128且抵接于远离传送带102一侧的第一竖筋1128上;最后远离传送带102一侧的第一竖筋1128低于第一通孔111上表面,管体10下落到弧形槽108上的同时靠近所述传送带102一侧的第一竖筋1128穿出且高于第一通孔111上表面并阻断位于下落的管体10后的其余管体10,所述弧形槽108中的管体10通过第一转移装置2推送出料,如此做循环往复运动,用简单的结构,将管体10实现单独隔离传送,效率高,成本低,实用性好。
其中,送料装置1还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管体10进行长度方向上的限位,具体为,所述送料装置1包括第一限位板103、第一限位螺栓104和第一支架106,所述第一支架106上部设有第一导向槽105,所述第一限位螺栓104贯穿第一导向槽105且超出部分连接在第一限位板103上,所述第一限位板103可通过第一限位螺栓104沿第一导向槽105移动,所述送料装置1还包括第二限位螺栓107、第二限位板109和第二导向槽110,所述第二限位板109抵接第二导向槽110上部,所述第二限位螺栓107贯穿第二限位板109上下表面且超出第二限位板109下表面部分插入第二导向槽110中,所述第二限位板109可通过第二限位螺栓107沿第二导向槽110移动,当管体10长度较短时,拧松第一限位螺栓104,移动第一限位板103靠近管体10,调整到合适位置时,拧紧第一限位螺栓104,调整好第一限位板103后也可以用相同方法调整第二限位板109与管体10之间的距离,当管体10长度较长时,则将第一限位板103和第二限位板109反方向移动固定,通过第一限位板103和第二限位板109调节与管体10之间的距离可以满足更多尺寸的管体10,提高了送料装置1的实用性。
所述第一转移装置2包括第二支架201,所述第二支架201上设有第一导向轴203,所述第一导向轴203上设有可沿第一导向轴203移动的第一滑座202,具体为,所述第一滑座202还包括第二通孔204,所述第二通孔204套设在第一导向轴203上,所述第一滑座202向上延伸分别设有第一推板205和第二推板206,所述第一传送装置3包括传送盘301,所述传送盘301上设有垂直于传送盘301且沿其轴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传送杆302,所述第一传送杆302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块303,所述第一缓冲块303固定在传送盘301上,所述第一缓冲块303的直径大于管体10的直径,可以防止管体10碰到传送盘301,所述第一推板205和第二推板206正对相邻两个第一传送杆302,所述第一推板205位于弧形槽108上方且所述管体10在第一传送杆302与第一推板205之间,所述第一推板205、管体10和 第一传送杆302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滑座202移动靠近传送盘301带动所述第一推板205移动并将管体10推送套设在第一传送杆302上,同时所述第二推板206将套设在第一传送杆302上的管体10再次推送靠近第一缓冲块303,具体为,由于第一推板205和第二推板206均固定在第一滑座202上,且所述第二推板206与第一传送杆302的直线距离要小于第一推板205与第一传送杆302的直线距离,当第一次启动设备时,第一滑座202向传送盘301移动,所述第一推板205将弧形槽108上的管体10推送到第一传送杆302上,此时管体10只有一部分套设在第一传送杆302上,同时第二推板206空推;第一滑座202复位,转动传送盘301,将之前套设有管体10的第一传送杆302运动到第二推板206正前方,传送盘301停止转动,此时第一滑座202再次向传送盘301移动第一推板205将新下落到弧形槽108上的管体10推送到其正对的第一传送杆302上,同时第二推板206将位于正前方且并未完全套设在第一传送杆302上的管体10推送使管体10完全套设到第一传送杆302上,通过两个推板二次推送复位,可以更加准确、有效的将管体10推送到指定位置,防止因为位置的偏离而造成印刷不良等后果;
所述胶印装置4包括胶印机401、光固化装置402和上光油装置403,本发明所述的胶印机401为现有技术,所述第一传送杆302上的管体10依次经过胶印机401、光固化装置402和上光油装置403,所述胶印装置4还包括高温除尘装置404,所述高温除尘装置404位于第一传送装置3与胶印机401之间,所述高温除尘装置404上部正对着第一传送杆302,高温除尘装置404先对管体10进行除尘,再通过胶印机401印刷,完成后光固化装置402再将油漆进行初步的固化后上光油,通过简单合理的工序对管体10进行印刷,提高了管体10的印刷效率及质量。
所述传送盘301设有与第一传送杆302对应的多个轴承305,所述第一传送杆302套设入轴承305中且贯穿传送盘301,所述第一传送杆302超出传送盘301背面的一端连接有可带动第一传送杆302旋转的第三电机304,每一根第一传送杆302可根据需要单独旋转,具体为,当第一传送杆302带动管体10传送到高温除尘装置404上方时,启动高温除尘装置404,同时通过第三电机304转动位于其上方的第一传送杆302带动管体10旋转,可以全方位的对管体10表面进行除尘,提升了除尘质量;当第一传送杆302带动管体10传送到光固化装置402时,第一传送杆302带动管体10旋转,让管体10表面充分的照光,提高了固化效果。
所述第二转移装置5包括第三支架501,所述第三支架501上设有第二导向轴502,所述第二导向轴502上设有可沿第二导向轴502移动的第二滑座503,,所述第二滑座503还包括第三通孔5037,所述第三通孔5037套设在第二导向轴502上,具体为,所述第二滑座503包括连接部5031、第一弧形挡块5034、第二弧形挡块5035和轴5036,所述轴5036固定在连接部5031上,所述轴5036上套设有可沿轴5036旋转的第三推板5032,所述第三推板5032侧面设有弧形爪5033,所述管体10靠近传送盘301一侧的底面抵接弧形爪5033,所述弧形爪5033的圆弧与第一传送杆302同轴且圆弧直径大于第一传送杆302的直径小于管体10的直径,所述第一弧形挡块5034和所述第二弧形挡块5035固定在第二导向轴502上且分别位于第三推板5032两侧,当所述第三推板5032抵接第一弧形挡块5034且沿第一弧形挡块5034的弧形面移动时,所述第三推板5032靠近第一传送杆302,当所述第三推板5032抵接第二弧形挡块5035且沿第三推板5032的弧面移动时,所述第三推板5032远离第一传送杆302,所述第二转移装置5还包括可轴向转动的第二支撑杆506,所述第二支撑杆506上固定有转移部507,所述转移部507侧壁向外延伸有均匀分布的四个连接块5071,所述连接块5071上设有朝传送盘301方向且垂直连接块5071的第二传送杆5072,所述第二传送杆5072与第一传送杆302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滑座503移动靠近转移部507,所述第三推板5031将管体10推送套设在第二传送杆5072上。
具体为,所述弧形爪5033远离传送盘301将管体10从第一传送杆302推离传送套设在第二传送杆5072上,当管体10有一部分套设在第二传送杆5072上时,第三推板5032靠近弧形爪5033的一侧抵接第二弧形挡块5035的弧面,当管体10完全套设在第二传送杆5072上时,所述第三推板5032沿着第二弧形挡块5035的弧面移动且通过轴5036旋转脱离管体10,转动所述传送盘301,同时所述弧形爪5033完成管体10推送后复位靠近传送盘301,当所述第三推板5032远离弧形爪5033的一侧抵接第一弧形挡块5034的弧形面时,所述第三推板5032再次靠近传送盘301,所述第三推板5032沿第一弧形挡块5034的弧形面移动且通过轴5036旋转,将弧形爪5033复位到管体10与第一传送杆302之间,并再次推送下一个管体10到第二传送杆5072上做来回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转移装置2还包括第二摇杆207、第二转盘208、第一传送链212和第二电机213,所述第二摇杆207一端连接第一滑座202下部,另一端连接第二转盘208上表面靠近环形侧面处,所述第二转盘208中间固定有竖直向下的第一传动轴209,所述第一传动轴209上固定有带动其旋转的第一传送轮210和第二传送轮211,所述第二电机213轴上设有与第二传送轮211同一高度上的第一驱动轮214,所述第一传送链212套设在第二传送轮211和第一驱动轮214上,所述第二转移装置5包括第三转盘504、第三摇杆505和第四传送链510,所述第三摇杆505一端连接在第二滑座503上部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转盘504上表面靠近环形侧面处,所述第三转盘504中间固定有竖直向下的第二传动轴508,所述第二传动轴508上固定有与第一传送轮210同一高度的第五传送轮509,所述第四传送链510套设在第一传送轮210和第五传送轮509上。
所述第一传送装置3还包括第四电机306、第二传送链308和第三传送链311,所述传送盘301后面的轴上固定有带动其旋转的第三传送轮309和第四传送轮310,所述第四电机306轴上固定有第二驱动轮307,所述第二传送链308套设在第二驱动轮307和第三传送轮309上,所述第二支撑杆506上还设有带动其旋转的第六传送轮511,所述第三传送链311套设在第四传送轮310和第六传送轮511上。
具体为,所述连接块5071还设有可沿第二传送杆5072方向移动且可挡住管体10的第四推板5074,所述第四推板5074位于连接块5071与管体10之间,启动第二电机213和第四电机306,所述第二电机213通过第一传送链212带动第一传动轴209旋转,所述第二摇杆207通过第二转盘208做偏心转动且带动第一滑座202沿着第一导向轴203做来回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推板205将管体10从弧形槽108推送到第一传送杆302上,所述第四电机306通过第二传送链308带动传送盘301旋转,第一传动轴209通过第四传送链510同时带动第二传动轴508旋转,所述第三摇杆505通过第三转盘504做偏心运动带动第二滑座503沿第二导向轴502做来回往复运动,当第一传送杆302与第二传送杆5072位于同一直线时,所述第二滑座503上的弧形爪5033将管体10从第一传送杆302推送到第二传送杆5072上,所述第四传送轮310通过第三传送链311同时带动第二支撑杆506旋转,所述第二支撑杆506带动转移部507旋转。
所述第一转移装置2与高温除尘装置404中间还设有传感器405,所述传感器405位于第一传送杆302的正下方,每当所述第一传送杆302旋转到传感器405上方时,传送盘301与转移部507停止转动,几秒后传送盘301再次旋转传送,具体为,所述第一传送轮210与第五传送轮509的传动比为1:1,所述第一传送杆302与第二传送杆5072的数量比例为4:1,所述第四传送轮310与第六传送轮511的传动比为1:4,即当第一传送轮210旋转一周时第五传送轮509同时旋转一周,当传送盘301旋转一周时第六传送轮511同时旋转四周,且当传送盘301与转移部507停止转动时第一传送杆302始终正对第一推板205、第二推板206和第二传送杆5072,所述第一推板205和第二推板206将管体10推送到第一传送杆302上的同时第三推板5031上的弧形爪5033将管体10从第一传送杆302上推离传送到第二传送杆5072上,之后传送盘301与转移部507转动,所述第一推板205、第二推板206和第三推板5031复位,远离所述传送带102一侧的第一竖筋1128低于第一通孔111上表面,位于两侧所述第一竖筋1128之间的管体10下落到弧形槽108上,如此做循环往复运动。
所述连接块5071上还设有可伸缩的推杆5073,所述推杆5073一端连接第四推板5074,推动所述第四推板5074将管体10推到第二传送装置6上,所述第二传送装置6包括第七传送轮601和第五传送链603,所述第五传送链603套设在第七传送轮601上,所述第五传送链603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缓冲块604,每个所述第二缓冲块604上设有垂直于第二缓冲块604的第三传送杆605,所述第二缓冲块604的直径大于管体10的直径,具体为,当转移部507停止转动时,所述第二传送杆5072和第三传送杆605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推板5074移动靠近第五传送链603,所述第四推板5074将管体10推送套设在第三传送杆605上,通过合理的结构,简单有效的完成了管体10的传送转移,防止了设备的复杂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第二缓冲块604将管体10和第五传送链603隔开,又能够防止管体10接触第五传送链603。
所述第五传送链603传动依次经过烘干装置7、冷却装置8和下料装置9,具体为,所述第五传送链603通过分布在各装置上的第八传送轮602传动,所述烘干装置7内壁上设有多个可以出热风的热风口701,所述第五传送链603从烘干装置7的一侧进入另一侧出去,所述第五传送链603在烘干装置7内部呈S型分布,通过热风口701的热风简单有效的对印刷好后的管体10进行烘干,提高油漆的表面附着力,第五传送链603呈S型分布又能在减小烘干装置7占地面积的同时,对管体10进行充分的烘干。
第五传送链603带动管体10通过烘干装置7后进入冷却装置8冷却管体10,具体为,所述冷却装置8包括限位机构801和风扇组803,所述限位机构801设有三条连通上下表面的第一限位槽802,所述第五传送链603依次穿过每个第一限位槽802,而且所述第一限位槽802两侧内壁上设有橡胶片807,所述第五传送链603位于两个橡胶片807之间,不仅有效的防止了第五传送链603在传送过程中磨损限位机构801,而且橡胶硬度较低、耐磨可以提高限位机构801的使用寿命,所述风扇组803位于限位机构801正面且所述管体10位于风扇组803和限位机构801之间,通过风扇组803对管体10进行吹风,可以加快管体10的冷却,提高表面油漆的附着力。
所述烘干装置7包括多个铰页702和位于铰页702上的凹槽7021,所述冷却装置8还包括上活动支架808、下活动支架809、位于风扇组803两侧的限位杆810和第三限位螺栓811,所述风扇组803由多个风扇804组成,所述风扇804截面为方形,所述风扇804正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二限位槽805和导向筋806,多个所述风扇804通过第二限位槽805和导向筋806相互拼接形成风扇组803,每个风扇804都可单独控制,有利于风扇804的更换,也可根据需要调整风扇804的数量,方便快捷,实用性高。
所述风扇组803上部的导向筋806插入上活动支架808中,所述风扇组803下部插入下活动支架809中,每个所述限位杆810均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且沿限位杆810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四通孔8101,相邻两个所述第四通孔8101之间的距离与风扇804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三限位螺栓811穿过第四通孔8101固定上活动支架808和下活动支架809,所述上活动支架808和下活动支架809可通过第四通孔8101靠近或远离,具体为,当需要减少一排风扇804时,拧出第三限位螺栓811将上活动支架808取下,将风扇组803向上提拉超出限位杆810至少一个风扇804的距离,依次取出位于最上排的风扇804,将风扇组803放回原处,将上活动支架808通过第三限位螺栓811固定在位于原来的第四通孔8101下方相邻的第四通孔8101上,通过不同的第四通孔8101上可对不同数量风扇804形成的风扇组803进行限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靠近所述烘干装置7一侧的限位杆810上设有与铰页702对应的凸台8102,所述凸台8102插入凹槽7021中且与铰页702铰接,当需要观察冷却装置8中的限位机构801或者管体10时,只需将限位杆810向外转动,带动风扇组803远离限位机构801或者管体10,此时即可观察限位机构801或者管体10。
第五传送链603带动管体10通过冷却装置8后进入下料装置9下料,具体为,所述下料装置9包括第九传送轮901、第四导向轴903和导向柱904,每两个所述第四导向轴903为一个整体沿第九传送轮901均匀分布且垂直于第九传送轮901,每两个所述第四导向轴903上套设有一个可沿第四导向轴903移动的第三滑座906,具体为,每个所述第三滑座906还包括两个第五通孔9061,两个所述第五通孔9061分别套设在第四导向轴903上,所述第三滑座906下部向下延伸有导向块9062,所述导向柱904环形侧壁设有一圈螺旋槽9041,所述导向块9062插入螺旋槽9041中,所述第三滑座906上部连接有放料部902,所述放料部902靠近第九传送轮901一侧一体成型有挡板9021,所述挡板9021上部设有缺口9022,所述第五传送链603套设在第九传送轮901上,所述放料部902向上旋转通过螺旋槽9041靠近第九传送轮901,所述第三传送杆605插入缺口9022中且挡板9021位于第二缓冲块604与管体10之间,所述放料部902向下旋转通过螺旋槽9041远离第九传送轮901的同时挡板9021将管体10推离第三传送杆605,而且所述下料装置9还包括第五电机907,所述第五电机907的轴上固定安装有可一同旋转的滚轮908,所述滚轮908环形侧壁抵接管体10环形侧壁,所述滚轮908向前转动带动所述管体10远离第二缓冲块604,所述滚轮908表面为橡胶材料,橡胶材料较软,不会损伤油漆,滚轮908向前转动将管体10沿其转动方向运动一段距离,但不脱离第三传送杆605,方便第三传送杆605插入缺口9022中,而且下料装置9还包括下料挡板905,所述下料挡板905位于放料部902侧面,所述下料挡板905与放料部902形成的间隙小于管体10的直径,位于放料部902中的管体10可以通过下料挡板905下料到指定区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一体式胶印机,包括送料装置(1)、第一转移装置(2)、第一传送装置(3)、胶印装置(4)、第二转移装置(5)、第二传送装置(6)、烘干装置(7)、冷却装置(8)和下料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1)包括弧形槽(108),所述弧形槽(108)上放置有两端为开口的圆柱形管体(10),所述第一转移装置(2)包括支架A,所述支架A上设有导向轴A,所述导向轴A上设有可沿导向轴A移动的第一滑座(202),所述第一滑座(202)向上延伸分别设有第一推板(205)和第二推板(206),所述第一传送装置(3)包括传送盘(301),所述传送盘(301)上设有垂直于传送盘(301)且沿其轴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传送杆(302),所述第一传送杆(302)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块(303),所述第一缓冲块(303)固定在传送盘(301)上,所述第一推板(205)和第二推板(206)正对相邻两个第一传送杆(302),所述第一推板(205)、管体(10)和第一传送杆(302)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滑座(202)移动靠近传送盘(301)带动所述第一推板(205)移动并将管体(10)推送套设在第一传送杆(302)上,同时所述第二推板(206)将套设在第一传送杆(302)上的管体(10)再次推送靠近第一缓冲块(303);
所述胶印装置(4)包括胶印机(401)、光固化装置(402)和上光油装置(403),所述第一传送杆(302)上的管体(10)依次经过胶印机(401)、光固化装置(402)和上光油装置(403);
所述第二转移装置(5)包括支架B,所述支架B上设有导向轴B,所述导向轴B上设有可沿导向轴B移动的第二滑座(503),所述第二滑座(503)包括连接部(5031)、第一弧形挡块(5034)、第二弧形挡块(5035)和轴(5036),所述轴(5036)固定在连接部(5031)上,所述轴(5036)上套设有可沿轴(5036)旋转的第三推板(5032),所述第三推板(5032)侧面设有弧形爪(5033),所述管体(10)靠近传送盘(301)一侧的底面抵接弧形爪(5033),所述弧形爪(5033)的圆弧与第一传送杆(302)同轴且圆弧直径大于第一传送杆(302)的直径小于管体(10)的直径,所述第一弧形挡块(5034)和所述第二弧形挡块(5035)固定在导向轴B上且分别位于第三推板(5032)两侧,当所述第三推板(5032)抵接第一弧形挡块(5034)且沿第一弧形挡块(5034)的弧形面移动时,所述第三推板(5032)靠近第一传送杆(302),当所述第三推板(5032)抵接第二弧形挡块(5035)且沿第三推板(5032)的弧面移动时,所述第三推板(5032)远离第一传送杆(302),所述第二转移装置(5)还包括可轴向转动的第二支撑杆(506),所述第二支撑杆(506)上固定有转移部(507),所述转移部(507)侧壁向外延伸有均匀分布的四个连接块(5071),所述连接块(5071)上设有朝传送盘(301)方向且垂直连接块(5071)的第二传送杆(5072),所述第二传送杆(5072)与第一传送杆(302)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连接块(5071)还设有可沿第二传送杆(5072)方向移动且可挡住管体(10)的第四推板(5074),所述第四推板(5074)位于连接块(5071)与管体(10)之间,所述第二传送装置(6)包括传送轮D和传送链C,所述传送链C套设在传送轮D上,所述传送链C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缓冲块(604),每个所述第二缓冲块(604)上设有垂直于第二缓冲块(604)的第三传送杆(605),所述第二传送杆(5072)和第三传送杆(605)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推板(5074)移动靠近传送链C,所述第四推板(5074)将管体(10)推送套设在第三传送杆(605)上,所述传送链C传动依次经过烘干装置(7)、冷却装置(8)和下料装置(9);
所述第一转移装置(2)还包括第二摇杆(207)、第二转盘(208)、传送链A和电机B,所述第二摇杆(207)一端连接第一滑座(202)下部,另一端连接第二转盘(208)上表面靠近环形侧面处,所述第二转盘(208)中间固定有竖直向下的第一传动轴(209),所述第一传动轴(209)上固定有带动其旋转的传送轮A和传送轮B,所述电机B轴上设有与传送轮B同一高度上的第一驱动轮(214),所述传送链A套设在传送轮B和第一驱动轮(214)上,所述第二转移装置(5)包括第三转盘(504)、第三摇杆(505)和传送链B,所述第三摇杆(505)一端连接在第二滑座(503)上部,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转盘(504)上表面靠近环形侧面处,所述第三转盘(504)中间固定有竖直向下的第二传动轴(508),所述第二传动轴(508)上固定有与传送轮A同一高度的传送轮C,所述传送链B套设在传送轮A和传送轮C上;
所述送料装置(1)包括传送架(101)和分隔机构(112),所述传送架(101)包括出料端(1011),所述出料端(1011)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出料端(1011)上设有均匀分布且贯穿出料端(1011)上下表面的多个通孔A,所述分隔机构(112)包括第一支撑杆(1121)和电机A,所述第一支撑杆(1121)固定在出料端(1011)下部,所述第一支撑杆(1121)上套设有可沿其轴向转动的旋转部(1122),所述旋转部(1122)向上延伸设有支撑部(1124),所述支撑部(1124)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1121)两侧,所述支撑部(1124)上部设有与通孔A对应的多个第一竖筋(1128),一侧所述支撑部(1124)下部向下延伸设有凸筋(1125),所述电机A轴上设有第一转盘(1127),所述第一转盘(1127)圆盘面上靠近其环形侧面处连接有一根第一摇杆(1126),所述第一摇杆(1126)另一端连接在凸筋(1125)上,转动所述第一转盘(1127),所述第一竖筋(1128)沿第一支撑杆(1121)上下摇摆,一侧所述第一竖筋(1128)贯穿并超出通孔A上表面时则另一侧所述第一竖筋(1128)低于通孔A上表面;
所述传送盘(301)设有与第一传送杆(302)对应的多个轴承(305),所述第一传送杆(302)套设入轴承(305)中且贯穿传送盘(301),所述第一传送杆(302)超出传送盘(301)背面的一端连接有可带动第一传送杆(302)旋转的电机C;
所述冷却装置(8)包括限位机构(801)和风扇组(803),所述限位机构(801)设有三条连通上下表面的第一限位槽(802),所述传送链C依次穿过每个第一限位槽(802),所述风扇组(803)位于限位机构(801)正面且所述管体(10)位于风扇组(803)和限位机构(801)之间;
所述第一限位槽(802)两侧内壁上设有橡胶片(807),所述传送链C位于两个橡胶片(807)之间;
所述烘干装置(7)包括多个铰页(702)和位于铰页(702)上的凹槽(7021),所述冷却装置(8)还包括上活动支架(808)、下活动支架(809)、位于风扇组(803)两侧的限位杆(810)和限位螺栓,所述风扇组(803)由多个风扇(804)组成,所述风扇(804)截面为方形,所述风扇(804)正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二限位槽(805)和导向筋(806),多个所述风扇(804)通过第二限位槽(805)和导向筋(806)相互拼接形成风扇组(803),所述风扇组(803)上部的导向筋(806)插入上活动支架(808)中,所述风扇组(803)下部插入下活动支架(809)中,每个所述限位杆(810)均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且沿限位杆(810)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通孔B,相邻两个所述通孔B之间的距离与风扇(804)的高度一致,所述限位螺栓穿过通孔B固定上活动支架(808)和下活动支架(809),所述上活动支架(808)和下活动支架(809)可通过通孔B靠近或远离,靠近所述烘干装置(7)一侧的限位杆(810)上设有与铰页(702)对应的凸台(8102),所述凸台(8102)插入凹槽(7021)中且与铰页(702)铰接;
所述下料装置(9)包括传送轮D、导向轴C和导向柱(904),每两个所述导向轴C为一个整体沿传送轮D均匀分布且垂直于传送轮D,每两个所述导向轴C上套设有一个可沿导向轴C移动的第三滑座(906),所述第三滑座(906)下部向下延伸有导向块(9062),所述导向柱(904)环形侧壁设有一圈螺旋槽(9041),所述导向块(9062)插入螺旋槽(9041)中,所述第三滑座(906)上部连接有放料部(902),所述放料部(902)靠近传送轮D一侧一体成型有挡板(9021),所述挡板(9021)上部设有缺口(9022),所述传送链C套设在传送轮D上,所述放料部(902)向上旋转通过螺旋槽(9041)靠近传送轮D,所述第三传送杆(605)插入缺口(9022)中且挡板(9021)位于第二缓冲块(604)与管体(10)之间,所述放料部(902)向下旋转通过螺旋槽(9041)远离传送轮D的同时挡板(9021)将管体(10)推离第三传送杆(605);
所述下料装置(9)还包括电机D和下料挡板(905),所述电机D的轴上固定安装有可一同旋转的滚轮(908),所述滚轮(908)环形侧壁抵接管体(10)环形侧壁,所述滚轮(908)向前转动带动所述管体(10)远离第二缓冲块(604),所述下料挡板(905)位于放料部(902)侧面,所述下料挡板(905)与放料部(902)形成的间隙小于管体(10)的直径,位于放料部(902)中的管体(10)可以通过下料挡板(905)下料到指定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体式胶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印装置(4)还包括高温除尘装置(404),所述高温除尘装置(404)位于第一传送装置(3)与胶印机(401)之间,所述高温除尘装置(404)上部正对着第一传送杆(3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体式胶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7)内壁上设有多个可以出热风的热风口(701),所述传送链C从烘干装置(7)的一侧进入另一侧出去,所述传送链C在烘干装置(7)内部呈S型分布。
CN202010626692.6A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 Active CN111716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6692.6A CN111716893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6692.6A CN111716893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6893A CN111716893A (zh) 2020-09-29
CN111716893B true CN111716893B (zh) 2022-03-29

Family

ID=72571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6692.6A Active CN111716893B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68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108A (zh) * 2020-11-20 2021-02-23 张勇亮 一种烫金印刷工艺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1749Y (zh) * 2003-07-29 2004-08-11 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印刷装置机械手臂机构
CN2638988Y (zh) * 2003-08-27 2004-09-08 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印刷机
CN2825547Y (zh) * 2005-08-12 2006-10-11 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胶管印刷烘干机的卸料装置
CN2837071Y (zh) * 2005-02-04 2006-11-15 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印刷机的管体推送装置
CN201432463Y (zh) * 2009-08-18 2010-03-31 甘细华 数码软管印刷机
CN102514775A (zh) * 2011-11-10 2012-06-27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2399628U (zh) * 2011-11-11 2012-08-29 广东隆兴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圆柱形曲面印刷机的印刷件传送系统
CN203781326U (zh) * 2013-12-23 2014-08-20 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挡料给料机的给料机构
CN104670867A (zh) * 2015-02-28 2015-06-03 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片机
CN204643067U (zh) * 2015-04-10 2015-09-16 十堰万恒锻压有限公司 一种棒料输送装置
CN106395311A (zh) * 2016-06-26 2017-02-15 桐乡市正辉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机构
CN108811456A (zh) * 2018-06-28 2018-11-13 国家电网公司 交换机散热装置
CN208648074U (zh) * 2018-07-27 2019-03-26 天津赛瑞创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自动分料装置
CN208932391U (zh) * 2018-09-05 2019-06-04 常山县双明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被裁断钢棒的输送装置
CN111071739A (zh) * 2019-12-25 2020-04-28 南京埃斯顿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棒料分料装置
CN111189325A (zh) * 2019-12-31 2020-05-22 河北东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楔横轧重载轴中频自动上料机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1749Y (zh) * 2003-07-29 2004-08-11 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印刷装置机械手臂机构
CN2638988Y (zh) * 2003-08-27 2004-09-08 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印刷机
CN2837071Y (zh) * 2005-02-04 2006-11-15 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印刷机的管体推送装置
CN2825547Y (zh) * 2005-08-12 2006-10-11 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胶管印刷烘干机的卸料装置
CN201432463Y (zh) * 2009-08-18 2010-03-31 甘细华 数码软管印刷机
CN102514775A (zh) * 2011-11-10 2012-06-27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包装软管生产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2399628U (zh) * 2011-11-11 2012-08-29 广东隆兴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圆柱形曲面印刷机的印刷件传送系统
CN203781326U (zh) * 2013-12-23 2014-08-20 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挡料给料机的给料机构
CN104670867A (zh) * 2015-02-28 2015-06-03 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片机
CN204643067U (zh) * 2015-04-10 2015-09-16 十堰万恒锻压有限公司 一种棒料输送装置
CN106395311A (zh) * 2016-06-26 2017-02-15 桐乡市正辉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机构
CN108811456A (zh) * 2018-06-28 2018-11-13 国家电网公司 交换机散热装置
CN208648074U (zh) * 2018-07-27 2019-03-26 天津赛瑞创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自动分料装置
CN208932391U (zh) * 2018-09-05 2019-06-04 常山县双明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被裁断钢棒的输送装置
CN111071739A (zh) * 2019-12-25 2020-04-28 南京埃斯顿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棒料分料装置
CN111189325A (zh) * 2019-12-31 2020-05-22 河北东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楔横轧重载轴中频自动上料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6893A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3883A (zh) 一种按压泵头组装系统
CN110127324B (zh) 一种集成式连续自动化包装纸盒联线冷烫印刷设备
CN212555499U (zh)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的冷却装置
CN111716893B (zh)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
CN211544881U (zh) 一种制版机的自动上料机构
CN110963292B (zh) 一种电池自动贴标签设备
CN210360692U (zh) 一种全自动圆锥轴承滚子球基面的磨削设备
CN113059904A (zh) 一种方形盒子半自动化印花设备
CN219918659U (zh) 立式转子装配机
CN212558228U (zh)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的送料装置
CN212558311U (zh)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的下料装置
CN212952946U (zh)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的传送转移装置
CN216444515U (zh) 一种全自动分拣换向设备
CN217094178U (zh) 一种轴承上下壳自动涂油装置
CN110732874A (zh) 废粉仓自动装配线
CN115504241A (zh) 一种适用于圆棒状零件的自动下料排坯机
CN113352781B (zh) 应用于旋转体周向表面打印的打印设备
CN211594122U (zh) 绿色环保数字直接制版机用步进式高速下料机构
CN110525959B (zh) 一种瓶盖自动排列打码设备
CN108296309B (zh) 钢印机
CN110154563B (zh) 一种安瓿瓶印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451742U (zh) 一种全自动辊轮轴装配机
CN219442237U (zh) 一种可环形涂油的自动上料机
CN220411993U (zh) 一种物料加工用上料移载机
CN116422826B (zh) 一种自动铆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