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2994A - 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2994A
CN111712994A CN201980012658.5A CN201980012658A CN111712994A CN 111712994 A CN111712994 A CN 111712994A CN 201980012658 A CN201980012658 A CN 201980012658A CN 111712994 A CN111712994 A CN 111712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tator
distal
jump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26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2994B (zh
Inventor
由利侑弥
水谷诚一
片山贵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Tri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Tri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Trim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Tri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12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2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2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2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9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around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Abstract

定子(30)包括多个块(31、32、33)。多个块在轴向上层叠配置。远端块(31)和基端块(33)在内部块(32)的两侧啮合,使得多个磁极(30a)沿周向配置。远端跨接线(61j)配置在定子的一端。基端跨接线(63j)配置在定子的另一端。内部块的跨接线(62j)为绕过远端块磁极(31a)和基端块磁极(33a)的曲柄形。多根跨接线分散地配置在定子的上方。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以2018年2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22650号为基础申请,基础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的公开,涉及一种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机。专利文献2公开了配置在定子上的多个单位线圈、以及配置在多个单位线圈之间的多根跨接线。多根跨接线层叠地配置在定子线圈的一端。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外凸极定子。定子由三个部分定子构成。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具有两个部分芯。提供三相的所有三根绕组,均配置为绕过相邻的不同相的磁极。因此,跨接线配置成曲柄状。
作为背景技术所列举的现有技术文献中的公开内容,作为本说明书中技术要素的说明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7-635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3-162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09-322441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3-2449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定子中,用于层叠地配置多根跨接线的部分占较大的体积。因此,定子可能会大型化。在专利文献3中,没有公开有关跨接线的配置。在专利文献4中,由于所有的跨接线都被配置成曲柄状,因此产生了两根跨接线被层叠地配置的部分。其结果,定子可能会大型化。
鉴于上述观点或其它未提及的观点,要求对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良。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体积小型化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多根跨接线分散地配置在定子上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在此公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远端块(31),其配置在轴向的一端,并具有多个远端块磁极(31a);基端块(33),其配置在轴向的另一端,并具有多个基端块磁极(33a);以及内部块(32),其在轴向上配置在远端块与基端块之间,并具有多个内部块磁极(32a)。旋转电机的定子的远端块、内部块以及基端块沿着轴向配置,使得远端块磁极、基端块磁极以及内部块磁极沿着周向配置;远端块的绕组(61)具有延伸跨越多个单位线圈、且配置在一端的多根远端跨接线(61j),基端块的绕组(63)具有延伸跨越多个单位线圈、且配置在另一端的多根基端跨接线(63j),而内部块的绕组(62)具有延伸跨越多个单位线圈、且配置成绕过包含远端块磁极和基端块磁极的端部块磁极的、曲柄形的内部跨接线(62j)。
根据所公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多根跨接线与多个块之间的干扰得到抑制。此外,多根跨接线,分散地配置在定子的一端和另一端的上方。因此,定子的体型的大型化得到抑制。
在此公开的旋转电机包括上述定子、以及向定子提供旋转磁场的转子(26)。
在此公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多个块的块工序(195),该多个块包含具有多个远端块磁极(31a)的远端块(31)、具有多个基端块磁极(33a)的基端块(33)以及具有多个内部块磁极(32a)的内部块(32);以及组装定子的工序(196),将远端块配置在轴向的一端、将基端块配置在轴向的另一端、将内部块配置在远端块与基端块之间,使得远端块磁极、基端块磁极及内部块磁极沿周向配置,以组装定子。制造多个块的工序包括:将跨越多个单位线圈的远端跨接线(61j)配置在远端块的远端面的工序(195c);将跨越多个单位线圈的基端跨接线(63j)配置在基端块的基端面上的工序(195c);以及将跨越多个单位线圈的内部跨接线(62j)成形为曲柄形,以绕过远端块磁极和/或基端块磁极的成形工序(195h)。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多种方式,采用彼此不相同的技术手段以实现各自的目的。权利要求范围及权利要求项中记载的括号内的附图标记,只是示例性地表示其与后述实施方式相应部分的对应关系,并不旨在限定技术保护范围。通过参考以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会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旋转电机的电路图。
图3是定子的平面图。
图4是定子的侧视图。
图5是定子的立体图。
图6是定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示出了定子的一端的端部块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了定子的内部块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了定子的另一端的端部块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了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11是示出了定子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12是端部块的分解剖视图。
图13是内部块的分解剖视图。
图14是端部块的分解剖视图。
图15是示出了内部跨接线的成形工序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了内部跨接线的成形工序的侧视图。
图17是内部块的侧视图。
图18是定子的分解侧视图。
图19是示出了绕线骨架的平面图。
图20是示出了绕线骨架的平面图。
图21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的电路图。
图22是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部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在功能上和/或结构上的对应部分和/或关联部分,有时标记为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标记为仅百位以上的数位不同的附图标记。对应部分和/或关联部分,可以参考其他实施方式中的描述。
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旋转电机20。旋转电机20为发电电动机。旋转电机20,具有用于用作发电电动机的旋转位置检测器。旋转位置检测器未图示。旋转电机20,通过安装在内燃机(发动机)上而与发动机联动。发动机是安装在交通工具中的交通工具用发动机、或通用发动机。在此,“交通工具”一词应作广义解释,其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等移动物体、以及游乐设备和模拟设备等固定物体。此外,通用发动机可以用作例如发电机和泵。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安装在鞍乘型车辆中。
发动机具有机身21和轴22。机身21由发动机的曲轴箱或罩提供。轴22是曲轴或者与曲轴联动的旋转轴。旋转电机20,包括转子26和定子30。旋转电机20是以轴线AX为中心的旋转体。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着该轴线AX的平行方向称为轴向。
转子26与轴22连接。转子26,由轴22驱动旋转。定子30,配置在转子26的内部。定子30绕轴线AX呈环状。轴线AX,也是定子30的中心轴线。定子30通过螺栓23紧固到机身21而被固定。定子30在中央开口部具有机身21侧的安装部。定子30的中央开口部与机身21侧的安装部,为套筒接合结构。定子30可以固定到曲轴箱或罩上。在以下的说明中,定子30的左侧端面,称作轴向上的一端、远端或第一端。定子30的右侧端面,则称作轴向上的另一端、基端或第二端。
定子30通过含有多根电线的线束24,与电路25(ELC)连接。电路25是车辆的电路。电路25包括,例如含有车辆电池的车载电源电路。电路25有时包括逆变器电路。逆变器电路提供直流-交流转换电路。例如,当旋转电机20用作发电机时,电路25提供对发电输出进行整流的整流电路。并且,在旋转电机20用作电动机的情况下,电路25将直流转换为交流,并供给至定子30。电路25具有用于使旋转电机20用作电动机的旋转位置检测器。旋转位置检测器,检测转子26的旋转。所检测的旋转,可包括转子26的旋转方向、转子26的旋转位置、或转子26的旋转次数。
转子26包括转子芯27、磁铁28和磁铁壳体29。转子芯27,由杯状的磁性体提供。转子芯27也被称为磁轭。转子芯27兼作发动机的飞轮。转子芯27提供永久磁铁的磁路。在转子芯27的内面,配置有多个磁铁28。多个磁铁28包括永久磁铁。多个磁铁28通过粘合剂和/或磁铁壳体29,固定到转子芯27。转子26形成旋转磁场。转子26绕轴线AX旋转。
定子30为外凸极定子。定子30具有沿着轴线AX层叠配置的多个块31、32、33。定子30具有配置在轴向上的一端的远端块31。定子30具有配置在轴向上的另一端的基端块33。定子30具有在轴向上配置在远端块31与基端块33之间的内部块32。远端块31和基端块33,也称作端部块。内部块32也称作中间块。
定子30具有定子芯40、绝缘体50以及绕组60。定子芯40由电磁钢板或铁板等磁性体提供。绝缘体50由树脂制成。绝缘体50主要提供绕线骨架。绝缘体50,也是使多个电极间电绝缘的构件。绕组60,提供单相或多相的绕组。
定子芯40具有多个齿部40a、以及连接这些齿部40a的环状的环部40b。多个齿部40a,提供磁极。多个齿部40a,配置在环部40b的外周。
定子芯40包括多个芯41、42、43。定子芯40具有远端芯41、内部芯42以及基端芯43。远端芯41具有,用于容纳螺栓23的头部的切口部44。远端芯41,提供定子30在轴向上的远端。基端芯43,提供定子30在轴向上的基端。
远端芯41,在环部40b处具有厚度T41。内部芯42,在环部40b处具有厚度T42。基端芯43,在环部40b处具有厚度T43。厚度T41、T42、T43是轴向上的厚度。厚度T41、T42、T43彼此不相等。厚度T41大于厚度T42、T43。厚度T42与厚度T43可以相等。厚度T41大于其他的厚度T42、T43,以提供切口部44。因此,厚度T41、T42、T43是不均等的。
多个齿部40a的厚度,彼此相等。一个齿部40a的厚度,相当于T41+T42+T43。多个齿部40a,分散地配置于多个芯41、42、43。多个齿部40a,被分配成对应于多个相的多个组。多个齿部40a,被分配成彼此呈等间隔的多个组。一个组,配置在一个芯块中。因此,一个芯块,具有多个齿部40a。一个芯块,具有彼此呈等间隔的多个齿部40a。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供三相绕组,多个齿部40a被分配成3组。
在图2中,定子30所提供的绕组60,提供三相绕组。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三相绕组可以为三角形连接。绕组60,包括多个相绕组61、62、63。绕组60,具有X相绕组61、Y相绕组62以及Z相绕组63。绕组60,具有中性点电极64。中性点电极64,提供用于多个相绕组的中性点。绕组60,具有多个输出电极65、66、67。输出电极65、66、67配置在绕组60与线束24之间。输出电极65、66、67,提供旋转电机20的输入输出端。多个相绕组61、62、63中的一个,由多个块31、32、33中的一个来提供。多个相绕组61、62、63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块31、32、33中的每一个任意地对应。
一个相绕组,包括多个具有相同相位的单位线圈60u。一个相绕组,具有至少一对端线60e。本实施方式中的一个相绕组具有2对、共计4根端线60e。一个相绕组,具有多个连续绕组60a和60b。一个连续绕组,具有一对端线60e、多个单位线圈60u、以及一根或多根跨接线60j。
多个相绕组61、62、63彼此相似。以下,以X相绕组61为例进行说明。X相绕组61,包括6个具有相同相位的单位线圈61u。X相绕组61具有2对、共计4根端线61e。X相绕组61,具有两个连续绕组61a和61b。一个连续绕组,具有一对端线60e、3个单位线圈61u、以及2根跨接线61j。连续绕组61a与连续绕组61b,彼此并联连接。两个连续绕组61a、61b,连接到输出电极65。
绕组60具有多个接合部68。接合部68可以通过焊接、电阻焊接、熔接(fusing)、TIG焊接、激光焊接等各种连接方法来提供。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形成绕组60的线材,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并且,中性点电极64和输出电极65、66、67,由铁系合金制成。接合部68可以通过电焊来提供。另外,接合部68的连接方法,可以根据绕组60的材质而适当改变。
图3示出了接线前的定子30。定子30具有多个磁极30a、以及连接这些多个磁极30a的环状的环部30b。磁极30a由定子芯40、绝缘体50、以及绕组60提供。定子30具有1号至18号磁极30a。在以下的描述中,磁极30a、齿部40a或单位线圈60u有时用编号来确定。
参见图3至图6可知,1号、4号、7号、10号、13号、16号磁极30a,属于远端块31。这些磁极30a,也称作远端块磁极31a。因此,远端块31具有多个远端块磁极31a。多个远端块磁极31a,彼此为等间隔。多个远端块磁极31a,提供电同相的绕组。
3号、6号、9号、12号、15号和18号磁极30a,属于内部块32。这些磁极30a,也称作内部块磁极32a。因此,内部块32具有多个内部块磁极32a。多个内部块磁极32a,彼此为等间隔。内部块磁极32a,提供电同相的绕组。
2号、5号、8号、11号、14号和17号磁极30a,属于基端块33。这些磁极30a,也称作基端块磁极33a。由此,基端块33具有多个基端块磁极33a。多个基端块磁极33a,彼此为等间隔。基端块磁极33a,提供电同相的绕组。
返回图3,定子30包括定子芯40、绝缘体50以及绕组60。定子30,具有用于接收多个螺栓23的多个通孔23a。定子30,在通孔23a的周围具有切口部44。在图中,图示的是远端块31的表面。
定子30具有多根端线60e。在该状态下,多根端线60e未电连接。多根端线60e,向定子30的轴向的两侧延伸开去。这些多根端线60e,连接到中性点电极64或输出电极65、66、67。多根端线60e朝向定子30的一端弯曲,进而连接到中性点电极64或输出电极65、66、67。
定子30具有多个单位线圈60u。一个单位线圈60u,具有小径部分、以及直径大于小径部分的大径部分。小径部分占据单位线圈60u的径向内侧部分。而大径部分占据单位线圈60u的径向外侧部分。小径部分由1层或数层的线圈提供。大径部分由比小径部分至少多一层的多层线圈提供。
定子30具有多根跨接线60j。多根跨接线60j的大部分,沿着定子30的端面配置成圆弧状。多根跨接线60j,具有两种跨接线。所有跨接线60j在同相的两个单位线圈60u之间延伸。一根跨接线沿着周向、在作为第一个的同相的两个单位线圈60u之间延伸。另一根跨接线沿着周向、在作为第两个的同相的两个单位线圈之间延伸。而且,一根跨接线60j,绕过位于同相的两个单位线圈60u之间的另一相的齿而配置。
一根远端跨接线61j,例如将10号单位线圈与4号单位线圈连续地连接。远端跨接线61j,属于远端块31。远端跨接线61j,配置在定子30的一端。一根内部跨接线62j,例如将9号单位线圈与6号单位线圈连续地连接。内部跨接线62j绕过7号齿。内部跨接线62j,属于内部块32。内部跨接线62j也称作曲柄线。内部跨接线62j,经由定子30的一端和另一端这两者而配置。一根基端跨接线63j,将11号单位线圈与17号单位线圈连续地连接。基端跨接线63j,属于基端块33。基端跨接线63j,配置在定子30的另一端。
定子30具有固定部54、55。固定部54,提供用于固定中性点电极64的固定座。中性点电极64,具有与6个端线60e连接的多个端子。固定部55,提供用于固定输出电极65、66、67的固定座。一个输出电极,具有与两个端线60e连接的多个端子、以及用于与线束24的电线连接的端子。一个输出电极,例如由贯通定子30的电极来提供。固定部54、55的说明,可参考特开2017-63541号,其内容通过参考引入本公开。
图4示出了从箭头IV观察到的定子30的侧面。多个齿部40a上,标有编号。绝缘体50由第一罩50a和第二罩50b形成,以从轴向覆盖定子芯40。
图5示出了接线前的定子30的立体图。多个磁极30a,沿周向配置。多个磁极30a配置为分别面向径向外侧。远端块31、内部块32以及基端块33沿着轴向层叠配置,以沿着周向依次配置多个磁极30a。多个磁极30a配置成为预定的编号顺序。多个磁极30a,以在周向上相邻的多个磁极30a依次排列的方式、配置成互为嵌套结构。
定子芯40的齿部40a,露出于径向外侧。多个齿部40a,具有齿部41a、42a、43a。这些齿部41a、42a、43a沿周向配置。齿部41a属于远端块31。齿部42a属于内部块32。齿部43a属于基端块33。定子芯40的环部40b,在径向内侧、即定子30的中央通孔露出。环部40b包括层叠配置的3个环部41b、42b、43b。
图6示出了将定子30分解为多个块31、32、33的假想状态。定子30包括多个块31、32、33。多个块31、32、33,在多个环部41b、42b、43b中沿轴向彼此层叠地配置。多个块31、32、33,在多个齿部41a、42a、43a配置成相互啮合。多个块31、32、33,以沿着轴向层叠配置多个环部41b、42b、43b的方式啮合。多个块31、32、33,以多个齿部41a、42a、43a沿周向按编号顺序配置的方式啮合。
图7是示出了远端块31的立体图。远端块31具有芯41、绝缘体51以及X相绕组61。芯41包括多个齿部41a、以及连接这些多个齿部41a的环部41b。芯41还在各个齿部41a的径向内侧端,具有结合部41c。结合部41c具有比齿部41a稍大的周向宽度。结合部41c与其他的芯42、43的环部42b、43b的外周面相对,从而提供磁性以及机械性的结合。
X相绕组61,包括多个连续绕组61a和61b。第1连续绕组61a,按照13号磁极、跨接线、7号磁极、跨接线以及1号磁极的顺序卷绕。第2连续绕组61b,按照10号磁极、跨接线、4号磁极、跨接线以及16号磁极的顺序卷绕。
多根远端跨接线61j在同相的磁极30a中、在跳过一个磁极30a而定位的两个磁极30a之间延伸。即,远端跨接线61j,在仅隔开磁极间角度RD的两个磁极30a之间延伸。磁极间角度RD,相当于三个同相的磁极30a之间的间距。角度RD,也称作二倍角。具体地,磁极间角度RD为120度。X相绕组61以磁极间角度RD卷绕在多个磁极31a上。其结果,远端跨接线61j的周向长度,比跨越相邻两个同相的磁极30a而配置跨接线的情况更长。比较长的远端跨接线61j,有助于抑制与后述的内部跨接线62j的长度之差。比较长的远端跨接线61j,有助于抑制远端跨接线61j与内部跨接线62j的电阻分量之差、以及感应分量之差。
第1连续绕组61a,跨越3个磁极30a卷绕。第1连续绕组61a,在2×RD的范围内卷绕。2×RD占据远端块31的角度范围的2/3。第2连续绕组61b,跨越3个磁极30a卷绕。第2连续绕组61b,在2×RD的范围内卷绕。2×RD占据远端块31的角度范围的2/3。其结果,第1连续绕组61a与第2连续绕组61a,在远端块31的周向上彼此重叠。
远端跨接线61j,全部配置在远端块31的一端的上方。因此,多根远端跨接线61j,全部配置在定子30的端面的上方。多根远端跨接线61j,形成为圆弧状。多个齿部41a沿径向延伸。多个齿部41a,提供沿径向扩展的假想环状范围R31。多根远端跨接线61j,配置在该环状范围R31中。
多根远端跨接线61j,配置成与多个单位线圈61u接触。因此,多根远端跨接线61j,配置成可抑制定子30在轴向上的高度。多根远端跨接线61j,经由单位线圈61u的径向内侧范围。因此,配置在单位线圈61u中的小径部分处。因此,多根远端跨接线61j,配置成可抑制定子30在轴向上的高度。
图8是示出了配置在两个块31、33之间的内部块32的立体图。内部块32包括芯42、绝缘体52和Y相绕组62。芯42具有多个齿部42a、以及连接这些多个齿部42a的环部42b。芯42还在各个齿部42a的径向内侧端,具有结合部42c。结合部42c,具有比齿部42a稍大的周向宽度。结合部42c,与其他的芯41、43的环部41b、43b的外周面相对,从而提供磁性以及机械性的连接。
Y相绕组62,包括多个连续绕组62a和62b。第1连续绕组62a,按照12号磁极、跨接线、9号磁极、跨接线以及6号磁极的顺序卷绕。第2连续绕组62b,按照3号磁极、跨接线、18号磁极、跨接线以及15号磁极的顺序卷绕。
多根内部跨接线62j,在同相的磁极30a中的、定位成第一个的两个磁极30a之间延伸。内部跨接线62j,在内部块32中的相邻两个磁极32a之间延伸。即,内部跨接线62j,在隔开磁极间角度RS的两个磁极30a之间延伸。磁极间角度RS,相当于两个同相的磁极30a之间的间距。磁极间角度RS,也称作单角。具体地,磁极间角度RD为60度。Y相绕组62,以磁极间角度RS卷绕在多个磁极32a上。
内部跨接线62j,在两个磁极30a之间为曲柄形。内部跨接线62j,从定子30的侧面沿径向观察时为曲柄形。称为曲柄形的部分,包括沿着线圈卷绕方向形成为曲柄形的部分。由此,单位线圈62u的松弛受到抑制。内部跨接线62j配置成依次绕过位于同相的两个磁极30a之间的另一相的两个磁极30a。其结果,内部跨接线62j的周向长度,比跨越相邻两个同相的磁极30a而配置跨接线的情况更长。
第1连续绕组62a,跨越3个磁极30a卷绕。第1连续绕组62a,在2×RS的范围内卷绕。2×RS占据内部块32的角度范围的1/3。第2连续绕组62b,跨越3个磁极30a卷绕。第2连续绕组62b,在2×RS的范围内卷绕。2×RS占据内部块32的角度范围的1/3。其结果,第1连续绕组62a与第2连续绕组62b,在内部块32的周向上彼此不重叠。
多根内部跨接线62j,全部配置成经由内部块32的两端的上方、以及两个磁极30a之间。由此,多根内部跨接线62j,全部为曲柄形。多根内部跨接线62j形成为圆弧状。多个齿部41a,在径向内侧的根基部分提供假想的环状范围R32。多根内部跨接线62j,配置在该环状范围R32中。
多根内部跨接线62j,配置成与多个单位线圈62u接触。因此,多根内部跨接线62j,配置成可抑制定子30在轴向上的高度。多根内部跨接线62j,经由单位线圈62u的径向内侧范围。因此,配置在单位线圈62u中的小径部分处。由此,多根跨接线62j,配置成抑制定子30在轴向上的高度。
图9是示出了基端块33的立体图。基端块33包括芯43、绝缘体53以及Z相绕组63。芯43具有多个齿部43a、以及连接这些多个齿部43a的环部43b。芯43还在各个齿部43a的径向内侧端,具有结合部43c。结合部43c,具有比齿部43a稍大的周向宽度。结合部43c,与其他芯41、42的环部41b、42b的外周面相对,从而提供磁性以及机械性的连接。
Z相绕组63,包括多个连续绕组63a和63b。第1连续绕组63a,按照11号磁极、跨接线、17号磁极、跨接线以及5号磁极的顺序卷绕。第2连续绕组63b,按照14号磁极、跨接线、2号磁极、跨接线以及8号磁极的顺序卷绕。
多根基端跨接线63j,在同相的磁极30a中的、跳过一个而定位成第二个的两个磁极30a之间延伸。即,基端跨接线63j,在仅隔开磁极间角度RD的两个磁极30a之间延伸。基端跨接线63j的周向长度,比跨越相邻两个同相的磁极30a而配置跨接线的情况更长。较长的基端跨接线63j,有助于抑制与后述的内部跨接线62j的长度之差。较长的基端跨接线63j,有助于抑制基端跨接线63j与内部跨接线62j的电阻分量之差、以及感应分量之差。
第1连续绕组63a,跨越3个磁极30a卷绕。第2连续绕组63b,跨越3个磁极30a卷绕。第1连续绕组63a与第2连续绕组63b,在基端块33的周向上彼此重叠。
多根基端跨接线63j,全部配置在基端块33的另一端的上方。由此,多根基端跨接线63j,全部配置在定子30的端面的上方。多根基端跨接线63j,形成为圆弧状。多个齿部43a,提供沿径向扩展的假想环状范围R33。多根基端跨接线63j,配置在该环状范围R33中。
多根基端跨接线63j配置成与多个单位线圈63u接触。由此,多根基端跨接线63j,配置成可抑制定子30在轴向上的高度。多根基端跨接线63j,经由单位线圈63u的径向内侧范围。因此,配置在单位线圈63u中的小径部分处。由此,多根基端跨接线63j,配置成可抑制定子30在轴向上的高度。
包括远端块31或基端块33的端部块,具有磁极间角度RD。端部块的磁极间角度RD,大于内部块32的磁极间角度RS。磁极间角度RD与磁极间角度RS的差,有助于抑制相绕组间的电阻分量之差、和/或感应分量之差。
图10示出了旋转电机20的制造方法。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190,包括制造部件的部件工序191、以及将转子26和定子30组装在发动机上的组装工序194。部件工序191包括制造转子26的转子工序192、以及制造定子30的定子工序193。转子工序192和定子工序193,可并行或依次实施。
图11示出了定子工序193的细节。定子工序193包括制造多个块31、32、33的块工序195。定子工序193包括组装工序196和接线工序197。在组装工序196中,将通过块工序195制造的多个块31、32、33组装到定子30上。在此,使多个块31、32、33在轴向上彼此啮合。特别是,在内部块32的轴向两侧,啮合有远端块31和基端块33。在组装工序196中,将远端块磁极31a、基端块磁极33a及内部块磁极32a沿周向配置。在组装工序196中,将远端块31配置在轴向的一端,将基端块33配置在轴向的另一端,将内部块32配置在远端块31与基端块33之间。在接线工序197中,将定子30的多根端线60e作为绕组60进行接线。
块工序195包括制造远端块31和基端块33的端部块工序195a-195d。块工序195包括制造内部块32的内部块工序195e-195i。端部块工序195a-195d和内部块工序195e-195i,可并行、或依次实施。
在步骤195a中,制造远端芯41和基端芯43。在步骤195a中,在远端芯41和基端芯43上安装绝缘体51、53。在步骤195b中,在远端芯41和基端芯43上卷绕相绕组。
在步骤195b的卷绕工序中,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线材通过集中绕组来卷绕。远端芯41和基端芯43具有定子30的1/3的磁极30a,磁极30a间的距离较宽。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执行卷绕工序。特别是,能够比较容易地卷绕、因较粗且难以弯曲而一般难以卷绕的线材。另有观点认为,单位线圈的尺寸、占空系数和/或匝数可以增加。
在步骤195c中,将远端跨接线61j和基端跨接线63j配置在规定位置。步骤195c提供,将跨越多个单位线圈61u的远端跨接线61j配置在远端块31的远端面的工序。步骤195c提供,将跨越多个单位线圈63u的基端跨接线63j、配置在基端块33的基端面上的工序。步骤195c提供,跨越跳过一个磁极而定位的两个远端块磁极31a之间配置远端跨接线61j的工序。步骤195c提供,跨越跳过一个磁极而定位的两个基端块磁极33a之间配置基端跨接线63j的工序。在该步骤中,远端跨接线61j以及基端跨接线63j,形成为圆弧状。步骤195c,在步骤195b中执行。在步骤195d中,去除绝缘体51、53的连接部。在制造方法中,连接部将绝缘体51、53的多个部分相互连接,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这样,制造出远端块31和基端块33。
图12和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远端芯41和基端芯43的分解状态。多个芯片材(coresheet)具有多个芯片材41e、43e,该多个芯片材41e、43e提供环部41b、43b以及齿部41a、43a。此外,多个芯片材具有仅提供齿部41a、43a的芯片材41f、43f。在多个芯片材之间,配置有粘合剂45(ADH)。通过粘合多个芯片材41e、43e、41f、43f,抑制了多个芯片材41e、43e、41f、43f的变形。特别是,粘合抑制了径向外侧的多个芯片材41e、43e、41f,43f的剥离。
在远端芯41和基端芯43上,安装有绝缘体51、53。绝缘体51、53,由从远端芯41以及基端芯43的轴向安装的第一罩51a、53a以及第二罩51b、53b来提供。一个罩51b、53a,提供覆盖多个齿部41a、43a的部分。罩51b、53a具备在制造阶段中连接多个部分的连接部51c、53c。连接部51c、53c在制造阶段被切除。
返回图11,在步骤195e中,制造内部芯42。在步骤195e中,将绝缘体52安装到内部芯42上。在步骤195f中,在内部芯42上卷绕相绕组。步骤195f提供,以相同卷绕方向、卷绕内部块32的绕组62中的多个单位线圈62u的步骤。在步骤195g中,将具有用于成形曲柄形的内部跨接线62j所需长度的线材,从内部块32的上方拉出。被拉出的线材,也称作未完成的中间体。在步骤195h中,将在步骤195g中拉出的线材成形为曲柄形。步骤195h提供,将跨越多个单位线圈62u的内部跨接线62j、以绕过远端块磁极31a和/或基端块磁极33a的方式成形为曲柄形的成形工序。步骤195h提供,在跨越相邻两个内部块磁极32a之间配置内部跨接线62j的工序。步骤195h提供,将内部跨接线62j成形为朝向一端或另一端开口的U形的工序。在步骤195i中,去除绝缘体52的连接部。在制造方法中,连接部将绝缘体52的多个部分相互连接,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这样,制造出内部块32。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内部芯42的分解状态。多个芯片材具有提供环部42b、以及齿部42a的多个芯片材42e。此外,多个芯片材还具有仅提供齿部42a的芯片材42f。在多个芯片之间配置有粘合剂45(ADH)。通过粘合多个芯片材42e、42f,抑制了多个芯片材42e、42f的变形。特别是,粘合可抑制径向外侧的多个芯片材42e、42f的剥离。
在内部芯42上,安装有绝缘体52。绝缘体52,由从内部芯42的轴向安装的第一罩52a以及第二罩52b来提供。罩52a、52b具有,在制造阶段中连接多个部分的连接部52c。连接部52c,在制造阶段被切除。
多个芯片材,也可以通过使芯片材部分变形的铆接固定来固定。并且,多个芯片材,还可以通过由沿轴向贯通齿部的铆钉进行的铆钉固定来固定。这些不同的固定方法可代替粘合、或与粘合一并使用。
图15示出了在步骤195g中由线材形成中间体的形成工序。该形成工序,也是用于形成较长的内部跨接线62j的工序。在图中,示出的是内部块32中、与第1连续绕组62a相关的6号、9号、12号这三个内部块磁极32a。此外,还示出了提供绝缘件52的连接部52c。
在保持工序中,通过制造装置70拉出线材的中间体69。制造装置70在结束一个单位线圈62u的卷绕后,利用保持架(holder)70a控制线材。制造装置70从保持架70a拉出线材。制造装置70,以挂在钩部(フック)70b上的方式拉动线材,并将线材卷绕在下一个磁极30a上线材。钩部70b在轴向上与内部块32仅间隔预定距离。线材以经由钩部70b的方式被拉出。其结果,经由钩部70b的长线材,提供中间体69。
图16示出了在步骤195h中、将中间体69成形为曲柄形的成形工序。制造装置70具有成形模具70c、70d、70e、70f、70g。制造装置70利用这些成形模具,将中间体69成形为曲柄形。其结果,提供了曲柄形的内部跨接线62j。设置在中间块32上的多根内部跨接线62j均为曲柄形。
图17示出了内部块32的制造后的形状。连接部52c已去除。内部跨接线62j以桥接在两个单位线圈62u之间的方式配置。内部跨接线62j,具有多个部分(1)至(9)。
(1)内部跨接线62j具有,从最先卷绕的单位线圈62u1、沿着定子30的一端延伸开去的第一周向延伸部71。在图示的示例中,第一周向延伸部71为圆弧状。第一周向延伸部71,从12号磁极延伸开去。第一周向延伸部71,沿着基端块磁极33a的一端延伸。
(2)内部跨接线62j具有,从第一周向延伸部71、朝向远端块磁极31a与基端块磁极33a之间弯曲的弯曲部72。
(3)内部跨接线62j具有,在远端块磁极31a与基端块磁极33a之间沿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向延伸部73。第一轴向延伸部73提供曲柄形的一部分。内部跨接线62j,在该第一轴向延伸部73中、经由远端块磁极31a与基端块磁极33a之间。
(4)内部跨接线62j具有,从第一轴向延伸部73、沿着定子30的另一端弯曲的弯曲部74。弯曲部74,向下一个要卷绕的单位线圈62u2弯曲。
(5)内部跨接线62j具有,沿着定子30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二周向延伸部75。第二周向延伸部75为圆弧状。第二周向延伸部75,沿着远端块磁极31a的另一端延伸。
(6)内部跨接线62j具有,从第二周向延伸部75、朝向远端块磁极31a与内部块磁极32a之间弯曲的弯曲部76。
(7)内部跨接线62j具有,在远端块磁极31a与内部块磁极32a之间、沿着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向延伸部77。第二轴向延伸部77,提供曲柄形的一部分。内部跨接线62j,在该第一轴向延伸部77中、经由远端块磁极31a与内部块磁极32a之间。与远端块31和基端块33的组合位置相对应,内部跨接线62j在该第二轴向延伸部77中、有时经由基端块磁极33a与内部块磁极32a之间。
(8)内部跨接线62j具有,从第二轴向延伸部77、沿着定子30的一端弯曲的弯曲部78。弯曲部78,向下一个要卷绕的单位线圈62u2弯曲。
(9)内部跨接线62j具有,从弯曲部78、到达下一个要卷绕的单位线圈62u2的第三周向延伸部79。第三端部为圆弧状。在图示的示例中,第三周向延伸部79,到达的是9号磁极。
内部跨接线62j,将先卷绕的单位线圈62u1与后卷绕的单位线圈62u2之间连续地连接。在图示的示例中,单位线圈62u1的卷绕方向,与单位线圈62u2的卷绕方向相同。即使单位线圈62u1的卷绕方向与单位线圈62u2的卷绕方向相反,内部跨接线62j也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部73、77。
远端块31和基端块33,分别从内部块32的两端被组合。因此,内部块32的内部跨接线62j为了绕过远端块磁极31a以及基端块磁极33a而需要轴向延伸部73、77。换言之,内部跨接线62j为了绕过远端块磁极31a以及基端块磁极33a而形成为曲柄形。
连续绕组62a、62b的内部跨接线62j,主要配置在定子30的一端。内部跨接线62j具有迂回部,以绕过位于定子30的一端的远端块磁极31a。迂回部包括轴向延伸部73、弯曲部74、第二周向延伸部75、弯曲部76和第二轴向延伸部77。这样,曲柄形的跨接线62j,就有了U字形的迂回部。U字形的迂回部,是朝向一端开口的U字形。
可替代地,连续绕组62a、62b的跨接线62j,能够主要配置在定子30的另一端。在这种情况下,内部跨接线62j有时具有U字形的迂回部,该U字形的迂回部配置成从另一端绕过端部块磁极33a。并且,也可以将连续绕组62a的内部跨接线62j和连续绕组62b的内部跨接线62j分散地配置在定子30的一端和另一端。
这样,内部跨接线62j为,配置成绕过包含远端块磁极31a和基端块磁极33a的端部块磁极的曲柄形。由此,多根跨接线与多个块之间的干扰受到抑制。而且,多根跨接线,分散地配置在定子的一端和另一端上。此外,内部跨接线62j成形为具有U字形的迂回部。U字形的迂回部,朝向一端或另一端开口。由此,内部跨接线62j得以绕过包括远端块31以及基端块33的端部块。由此,不需要改变绕组方向。因此,可提供从端部绕过啮合的远端块磁极31a或基端块磁极33a的内部跨接线62j。
图18是示出了多个块31、32、33的啮合的侧视图。该图中,示出了6号至14号磁极。如图所示,内部跨接线62j,配置成绕过远端块磁极31a以及基端块磁极33a。图示的内部跨接线62j,被成形为可使11号磁极和10号磁极、定位在12号磁极与9号磁极之间。
图19示出了绝缘体50提供的、用于绕组60的绕线骨架的形状。图19还示出了10号磁极的形状。绝缘体50包括,配置有单位线圈61u的线圈骨架56。线圈骨架56,占据齿部41a的径向外侧。绝缘体50还包括,保持有内部跨接线62j的跨接线骨架57。跨接线骨架57,与线圈骨架56相比配置在径向更内侧。绝缘体50在线圈骨架56与跨接线骨架57之间,具有外凸缘58。外凸缘58,将线圈骨架56与跨接线骨架57分隔开来。外凸缘58,在单位线圈61u卷绕后也可对提供跨接线62j容纳位置提供帮助。线圈骨架56,形成在所有的磁极30a上。跨接线骨架57,形成在所有磁极30a上。跨接线骨架57也可以仅形成在、与轴向延伸部73、77接触的磁极30a上。
返回图11,块工序195包括,将卷绕有单位线圈60u的线圈骨架56和保持有内部跨接线62j的跨接线骨架57成形在绝缘体50上的工序。跨接线骨架57,也可以在线圈骨架56成形后再成形。例如,跨接线骨架57,可通过与内部跨接线62j接触来成形。
图20示出了多个块31、32、33组合后的状态。内部跨接线62j,配置在跨接线骨架57中。跨接线骨架57,将内部跨接线62j稳定保持。跨接线骨架57,不必在所有磁极中插入内部跨接线62j。未使用的跨接线骨架62j,也可以容纳单位线圈60u的卷绕起始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该单位线圈60u中增加匝数。并且,同样也可以容纳单位线圈60u的卷绕结束线。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将卷绕结束线引到固定部时,由于可以不跨过其他跨接线,因此能够减小线圈的高度。
多个芯41、42、43,在多个环部41b、42b、43b中沿着轴向层叠配置。多个芯41、42、43,在多个环部41b、42b、43b中,磁性地、且机械性地紧密结合。多个芯41、42、43中的每一个,在其所属的多个齿部与所属的环部之间磁性地、且机械性地连续。而且,多个芯41、42、43在各自的结合部41c、42c、43c中,磁性地、且机械性地结合。
例如,结合部41c,通过在径向上与环部42b和环部43b相对而磁性结合。例如,结合部42c,通过在径向上与环部41b和环部43b相对而磁性结合。再者,结合部43c,通过在径向上与环部41b和环部42b相对而磁性结合。进一步地,多个结合部41c、42c、43c,通过在周向上彼此相对而磁性结合。
在多个结合部41c、42c、43c与其他环部41b、42b、43b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46。多个结合部41c、42c、43c与其他环部41b、42b、43b,可以部分地接触。多个结合部41c、42c、43c与其他环部41b、42b、43b,在间隙46处相互分离。间隙46,提供机械性的松弛结合。间隙46,也可以被用于固定粘合剂或绕组60的树脂填满。间隙46提供的松弛结合,会造成定子30的振动频率的变化。因此,有时会抑制定子30中的跨接线60j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共振。此外,松弛结合也会给旋转电机20的振动频率带来变化。因此,转子26与定子30之间的共振、或者发动机与旋转电机20之间的共振有时会受到抑制。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远端块31的远端跨接线61j,配置在定子30的一端。基端块33的基端跨接线63j,配置在定子30的另一端。并且,内部块32的内部跨接线62j,以绕过远端块磁极31a和/或基端块磁极33a的方式配置成曲柄形。因此,多根跨接线61j、62j、63j与多个块31、32、33之间的干扰受到抑制。进一步地,多根跨接线61j、62j、63j,分散地配置在定子30的一端和另一端上。因此,抑制了定子30的体型大型化。并且,通过仅将内部跨接线62j配置成曲柄形的简单结构,就可以形成小型的定子30。
内部跨接线62j,有时具有U字形的迂回部,该U字形的迂回部配置成从定子30的一端或另一端绕过端部块磁极。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改变单位线圈62u的卷绕方向。因此,卷绕工序可得到高速执行。
内部跨接线62j,在内部块32中的相邻两个内部块磁极32a之间延伸。内部跨接线62j为曲柄形,因此比同相的相邻两个磁极30a之间的距离更长。远端跨接线61j在远端块31上、在跳过一个远端块磁极31a而定位的两个远端块磁极31a之间延伸。因此,抑制了内部跨接线62j的长度与远端跨接线61j的长度之差。基端跨接线63j在基端块33中、在跳过一个基端块磁极33a而定位的两个基端块磁极33a之间延伸。因此,内部跨接线62j的长度与基端跨接线63j的长度之差被抑制。由此,相绕组之间的电阻分量之差、和/或电感分量之差受到抑制。
绝缘体50,提供线圈骨架56和跨接线骨架57。跨接线骨架57,使跨接线62j的形状及其在定子30中的位置稳定化。跨接线骨架57,有助于跨接线62j的稳定保持。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个相绕组,包括两个连续绕组。例如,X相绕组61,包括两个连续绕组61a和61b。一个相绕组,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多个连续绕组。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相绕组,包括三个连续绕组261a、261b、261c。
在图21中,图示了X相绕组61。其他的相绕组也是如此。X相绕组61,包括三个连续绕组261a、261b、261c。一个连续绕组,具有两个单位线圈61u。例如,连续绕组261a具有,两个单位线圈61u、两个端线60e、以及一个远端跨接线61j。该连续绕组261a,由跨越两个单位线圈61u卷绕的连续线来提供。
连续绕组261b与连续绕组261c,并联连接。该并联电路与中性点电极64连接。连续绕组261a,与由连续绕组261b和连续绕组261c构成的并联电路串联连接。连续绕组261a,连接到输出电极65。连续绕组261a,配置在输出电极65与上述并联电路之间。
3个连续绕组之间,设置有将它们串联连接的相内接合部261p。相内接合部261p,可以由线材间的直接连接、或电极来提供。在该实施方式中,一个相绕组也具有多个接合部68。
根据该实施方式,可获得与在先实施方式不同的电路。不同的电路表现出不同的输出特性。因此,可以调节多个单位线圈61u的电连接关系,以适合所需的输出特性。一个连续绕组,可以具有多个单位线圈。并且,多个连续绕组所含的单位线圈的数量,在属于一个相绕组的多个连续绕组之间可以不同。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绝缘体50,具有连接部51c、52c、53c。取而代之地,也可以为多个磁极30a的每一个形成独立的绕线骨架。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为了制造内部跨接线62j的中间体69,利用保持架70a来按住线材。取而代之地,制造装置70可以钩挂住线材。
在图22中,内部块32具有组装在多个磁极32a的每一个上的绝缘体52。绝缘件52,在多个磁极32a的每一个上,提供绕线骨架352e、352f、352f。这些绕线骨架352e、352f、352f在制造阶段不会相互连接。这些绕线骨架352e、352f、352f,在多个磁极32a的每一个中,彼此独立地被组装。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执行去除连接部的工序就能够制造定子30。
此外,制造装置70具有钩部370h。钩部370h,在用于形成第一连续绕组62a的卷绕工序中的、用于形成内部跨接线62j的中间阶段被使用。钩部370h,可通过钩挂住线材来保持线材。制造装置70的钩部370h,例如在对12号齿的卷绕结束后,钩挂住线材。钩部370h,用于形成中间体69。
根据该实施方式,可通过将线材钩挂在钩部370h上来制造中间体69。中间体69,例如可通过将用于卷绕12号齿的线材的移动范围、在卷绕完成后变更为经由钩部370h和钩部70b来制造。由此,中间体69可以通过仅改变卷绕工序中的线材的移动范围来制造。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等中的发明内容,并不限于列举出的实施方式。发明内容,应包含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它们而得到的变形实施方式。例如,发明内容,并不限于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部件和/或要素的组合。发明内容可通过多种组合来实施。发明内容还可含有可追加到实施方式中的追加部分。发明内容,包含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和/或要素被省略的实施方式。发明内容,包含一个实施方式与其他实施方式间的部件和/或要素的置换或组合。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实施方式的记载。所公开的若干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来表示,还应理解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具有同等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用作电动机或发电机的电动发电机。取而代之地,本公开可以提供电动机或发电机。另外,定子30所提供的磁极30a的数量不限于18个。磁极30a的数量,可以根据所需的性能设定为12、24等。同样地,转子26的磁极数也可以任意设定。例如,在三相的情况下,可以将其设置为3n(n是自然数)。而且,相邻的定子30的齿的角度可以根据转子26的磁极数量而适当地改变,可以相互不以等间隔设置。此外,转子26的磁极数和定子30的磁极数也可以不规则地对应,例如可以设定为16P-18S。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了包括三个块31、32、33的定子30。取而代之地,本公开可以提供包括3个、4个、5个等、3个以上的块的定子30。例如,在定子30具有4个块的情况下,远端块、两个内部块、基端块被层叠配置。此外,例如,内部块32也可以具有包含3个磁极30a的第一块和包含3个磁极30a的第二块。块的数量根据卷绕作业的容易程度、跨接线60j的成形作业的容易程度来设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制造装置70将中间体69成形为曲柄形。取而代之地,中间体69也可以通过远端块磁极31a及基端块磁极33a成形为曲柄形。另外,中间体69也可以由跨接线骨架57来成形。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中间体69均以绕过远端块磁极31a及基端块磁极33a的方式成形为曲柄形的内部跨接线62j。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环部41b、42b、43b与结合部41c、42c、43c之间的间隙46,提供了松弛结合。取而代之地,可以通过压入使环部41b、42b、43b与结合部41c、42c、43c接触,以提供牢固结合。此外,也可以使用粘合剂或焊接等接合方式,将环部41b、42b、43b与结合部41c、42c、43c接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远端块31和基端块33被构造成关于轴向对称。取而代之地,由远端块31和基端块33提供的两个端部块,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构造。例如,也可以仅将远端块31设为磁极间距离RD,将基端块33设为磁极间距离RS。例如,也可以仅在配置有内部跨接线62j的位置上设置跨接线骨架57。例如,也可以仅在两个端部块中的一个(远端块31)上形成跨接线骨架5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厚度T41、T42、T43不相等。取而代之地,厚度T41、T42、T43也可以彼此相等。多个单位线圈60u,也可以在每个相仅串联连接。多个单位线圈60u,也可以在每个相仅并联连接。并联连接的单位线圈60u的数量,在能够成立的范围内可以是任意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材由铝系金属提供。取而代之地,线材也可以由铜系金属等可用作绕组的多种材料来提供。

Claims (17)

1.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其包括:远端块(31),其配置在轴向的一端、且具有多个远端块磁极(31a);基端块(33),其配置在所述轴向的另一端、且具有多个基端块磁极(33a);以及内部块(32),其在所述轴向上配置在所述远端块与所述基端块之间、且具有多个内部块磁极(32a),
所述远端块、所述内部块以及所述基端块,沿着所述轴向配置,使得所述远端块磁极、所述基端块磁极以及所述内部块磁极沿着周向配置,
所述远端块的绕组(61),具有延伸跨越多个单位线圈、且配置在所述一端的多根远端跨接线(61j),
所述基端块的绕组(63),具有延伸跨越多个单位线圈、且配置在所述另一端的多根基端跨接线(63j),
所述内部块的绕组(62),具有延伸跨越多个单位线圈、且配置成绕过包含所述远端块磁极和所述基端块磁极的端部块磁极的、曲柄形的内部跨接线(62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所述内部跨接线(62j)的所述曲柄形,包括经由所述远端块磁极与所述基端块磁极之间的轴向延伸部(7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所述内部跨接线(62j)的所述曲柄形,包括经由所述端部块磁极与所述内部块磁极之间的轴向延伸部(77)。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所述内部跨接线(62j)包括迂回部(73、74、75、76、77),所述迂回部配置成从所述一端或所述另一端绕过所述端部块磁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所述迂回部,为朝向所述一端或所述另一端开口的U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所述内部块的绕组中的多个所述单位线圈的卷绕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所述内部跨接线在所述内部块上、在相邻两个内部块磁极之间延伸,
所述远端跨接线在所述远端块上、在跳过一个磁极而定位的两个所述远端块磁极之间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所述内部跨接线在所述内部块上、在相邻两个内部块磁极之间延伸,
所述基端跨接线在所述基端块上、在跳过一个磁极而定位的两个所述基端块磁极之间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多个磁极包括配置有所述单位线圈的线圈骨架(56)、
以及保持有所述内部跨接线的跨接线骨架(5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所述线圈骨架,占据所述磁极的径向外侧,
所述跨接线骨架,与所述线圈骨架相比、位于径向更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所述内部块的绕组(62),包括连续卷绕在多个所述内部块磁极上的多个连续绕组(62a、62b)。
12.一种旋转电机,其包括:
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
以及向所述定子提供旋转磁场的转子(26)。
13.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制造多个块的块工序(195),所述多个块包含具有多个远端块磁极(31a)的远端块(31)、具有多个基端块磁极(33a)的基端块(33)、以及具有多个内部块磁极(32a)的内部块(32);以及
组装定子的工序(196),将所述远端块配置在轴向的一端、将所述基端块配置在轴向的另一端、将所述内部块配置在所述远端块与所述基端块之间,使得所述远端块磁极、所述基端块磁极以及所述内部块磁极沿周向配置,以组装定子;
制造多个块的工序包括:
将跨越多个单位线圈的远端跨接线(61j)配置在所述远端块的远端面上的工序(195c);
将跨越多个单位线圈的基端跨接线(63j)配置在所述基端块的基端面上的工序(195c);以及
将跨越多个单位线圈的内部跨接线(62j)成形为曲柄形,以绕过所述远端块磁极和/或所述基端块磁极的成形工序(195h)。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成形工序,将所述内部跨接线成形为朝向所述一端或所述另一端开口的U字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块工序,将所述内部块的绕组中的多个所述单位线圈以相同的卷绕方向卷绕。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块工序包括:跨越相邻两个内部块磁极之间配置所述内部跨接线的工序、跨越跳过一个磁极而定位的两个所述远端块磁极之间配置所述远端跨接线的工序、以及跨越跳过一个磁极而定位的两个所述基端块磁极之间配置所述基端跨接线的工序。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块工序中,对卷绕有所述单位线圈的线圈骨架(56)、以及保持所述内部跨接线的跨接线骨架(57)进行成形。
CN201980012658.5A 2018-02-12 2019-02-07 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712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2650 2018-02-12
JP2018022650 2018-02-12
PCT/JP2019/004321 WO2019156136A1 (ja) 2018-02-12 2019-02-07 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2994A true CN111712994A (zh) 2020-09-25
CN111712994B CN111712994B (zh) 2022-10-25

Family

ID=67548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2658.5A Active CN111712994B (zh) 2018-02-12 2019-02-07 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94053B2 (zh)
CN (1) CN111712994B (zh)
WO (1) WO20191561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9034B2 (ja) * 2019-09-23 2021-11-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トリム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4905A (ja) * 2002-02-15 2003-08-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巻線方法
JP2010239695A (ja) * 2009-03-30 2010-10-21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
CN202094724U (zh) * 2008-06-12 2011-12-28 株式会社牧田 马达的定子
CN103248145A (zh) * 2012-02-08 2013-08-14 阿斯莫株式会社 定子、无刷电机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4659943A (zh) * 2013-11-20 2015-05-27 阿斯莫株式会社 电枢和旋转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2441A (ja) * 1996-05-29 1997-12-12 Kokusan Denki Co Ltd 回転電機用電機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13219B2 (ja) * 2005-05-17 2011-06-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の組立方法
JP6046987B2 (ja) * 2012-04-19 2016-12-21 アスモ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3211956A (ja) * 2012-03-30 2013-10-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
JP2013236450A (ja) * 2012-05-08 2013-11-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機子のインシュレ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4905A (ja) * 2002-02-15 2003-08-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巻線方法
CN202094724U (zh) * 2008-06-12 2011-12-28 株式会社牧田 马达的定子
JP2010239695A (ja) * 2009-03-30 2010-10-21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
CN103248145A (zh) * 2012-02-08 2013-08-14 阿斯莫株式会社 定子、无刷电机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4659943A (zh) * 2013-11-20 2015-05-27 阿斯莫株式会社 电枢和旋转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56136A1 (ja) 2020-10-22
WO2019156136A1 (ja) 2019-08-15
JP6994053B2 (ja) 2022-01-14
CN111712994B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20439B1 (en) Flux machine
JP5480106B2 (ja) 回転電機
JP6402257B2 (ja) 固定子コイル、これを備えた固定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US9847684B2 (en) Stator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US6753637B2 (en) Exciter rotor assembly
JPH09191623A (ja)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ブラシなし電動モータ
US9537366B2 (en) Magnet-type generator
EP3416268A1 (en) Three phase flux switching electric machine with orthogonally oriented magnets
US9537365B2 (en) Magnet-type generator
CN111712994B (zh) 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US7342335B2 (en) Magnetoelectric gener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US10992191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14846728A (zh) 线圈以及具备该线圈的定子、马达
JP7150171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端子台及び回転電機
US20190131829A1 (en) Armature
WO2018012612A1 (ja) 回転電機、そ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23047793A (ja) 電機子及びモータ
US20070024150A1 (en) Electrical machine having centrally disposed stator
CN111316536A (zh) 环形多相电机
JP2019187179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060102A1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CN115149849A (zh) 旋转电机装置
CN118044103A (zh) 电枢和电动机
JP2023000668A (ja) モータ
JP2023000667A (ja) 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