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9133B - 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9133B
CN111689133B CN202010536790.0A CN202010536790A CN111689133B CN 111689133 B CN111689133 B CN 111689133B CN 202010536790 A CN202010536790 A CN 202010536790A CN 111689133 B CN111689133 B CN 111689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product
ring
conveying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67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9133A (zh
Inventor
农良先
王仕腾
佘庆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olian Rubber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olian Rubber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olian Rubber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olian Rubber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67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89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89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9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9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9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65G15/32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made of rubber or plastics
    • B65G15/42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made of rubber or plastics having ribs, ridges, or other surface proj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传送带,机架上且位于传送带上所预设的输入工位处设置有供产品放置且依次进入传送带的暂存架;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沿着传输方向间隔排布的格挡条,格挡条能与减震环的底环相互抵接;传送带包括倾斜段以及水平段;机架上且位于倾斜段处设置有防止产品堆叠的整平装置;机架上且位于输出工位处设置有辅助产品传输至下一道工序的辅助传输装置,本发明通过倾斜的传送带以及格挡条的配合以使得减震环在传送带的传送过程中始终保持朝上的状态,通过整平装置能够保持单个产品传输,而辅助传输装置能够辅助产品继续保持朝上的状态进入到下一道工序,实现减震环的平稳传输。

Description

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环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震动和噪音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严重问题,故设计相应的减震环以降低振动以及噪音。减震环包括一体连接的底环以及凸环,底环与凸环同轴心设置;底环与凸环上均设置有减震橡胶垫,其中,凸环的直径小于底环的直径。
在生产减震环的过程中,需要对半成品进行多道工序的检测,例如气密性等等。为了能够提高检测效率,通常设计对应的自动化检测流水线,具体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传送带;通过传送带将减震环传送至相应的工位;但是传送带在传送过程中,会出现正反面不规整以及多个产品相互叠放着传输的情况,而正反面不规整的产品以及叠放的产品在传送到对应工位时会对后续检测产生影响,故目前所设计的自动化检测流水线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能够保证减震环始终保持底环朝下且凸环朝上的方式进行平稳传输。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传送带,所述机架上且位于传送带上所预设的输入工位处设置有供产品放置且依次进入传送带的暂存架;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沿着传输方向间隔排布的格挡条,所述格挡条能与减震环的底环相互抵接;
所述传送带包括倾斜段以及水平段;所述倾斜段位于靠近暂存架的一侧且沿着传输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机架上且位于倾斜段处设置有防止产品堆叠的整平装置;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水平段上所预设的输出工位处设置有辅助产品传输至下一道工序的辅助传输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环在传输过程中,通过传送带上设置的倾斜段与格挡条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减震环从输入工位处进入传送带保持处于底环朝下且凸环朝上的状态,该状态定义为产品的朝上状态;因为减震环上的凸环无法始终被格挡条格挡住,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减震环自身的重力而掉落,而减震环上的底环的直径大于凸环,故整个减震环的重心较为靠近底环的一侧,在减震环的底环被格挡条格挡时候,在减震环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处于传送带上被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产品叠放的情况,故通过整平装置能够保持单个产品传输,而辅助传输装置能够辅助减震环继续保持朝上的状态进入到下一道工序;进而保证在传送带的传送过程中减震环始终保持朝上的状态,实现减震环的平稳传输。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格挡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缺口的设置能够方便减震环的底环抵接在缺口的两侧,从而形成初步定位的功能,由于减震环的底环为圆形,故能够有效降低减震环发生转动而导致减震环从格挡条上掉落的风险,提高传输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相邻两个格挡条之间设置有顶起凸条,所述格挡条与顶起凸条之间的间距大于底环直径的二分之一且小于底环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起凸条的设置能够使得减震环的一端抵接在格挡条上,而在顶起凸条的顶起作用下以使得减震环的另一端翘起;从而使得在减震环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减震环与格挡条之间的抵接更加稳定,降低减震环在传送带发生轻微抖动而出现掉落的风险;同时,由于传输带包括倾斜段以及水平段,从倾斜段过渡到水平段的传送带会发生弯折,从截面上看类似于圆弧面,而减震环为刚性产品,在进入到该弯折位置的时候,若没有顶起凸条的设置,则减震环的底环与格挡条抵触的一侧有很大可能脱离格挡条,而此时减震环仍然处于倾斜状态,故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存在较大从传送带上掉落至暂存架的风险;同时由于经过倾斜段的传输,故掉落的减震环是从较高处掉落,进而容易导致减震环损伤而影响其自身质量;而通过设置顶起凸条,能够始终保持减震环的底环与格挡条处于抵触状态,有效的避免出现脱离而掉落的情况,保证传输的平稳进行。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整平装置包括架设于机架上且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安装架、固定连接于安装架上且朝向传送带方向延伸的弹性支撑件以及与弹性支撑件远离安装架一侧固定连接的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与传送带之间具有至多供一个产品通过的间隙;
定义与传送带贴合的产品为第一产品,定义叠合于第一产品上的产品为第二产品;相互堆叠的至少两个产品通过所述间隙的过程中,第一产品与传送带同步运动且第二产品于拨动件作用下脱离第一产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支撑件与拨动件的配合之下,能够将堆叠的产品分离,使得第一产品能够与传送带同步运动,而第二产品则脱离第一产品,使得在产品传输过程中,有效避免产品堆叠而影响后续检测;至多供一个产品通过的间隙的设置,能够尽可能避免分离堆叠产品的功能失效,由于弹性支撑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空间,故间隙较少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单个产品通过而不会产生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平段上设置有将产品引导至传送带中部的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设置于传送带两侧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沿着传输的方向由传送带的两侧朝向中部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平段上传输的产品都通过引导组件引导至中部,进而将产品集中之后传输到对应的辅助传输装置,同时通过引导组件的引导,保证产品能够进入到辅助传输装置,而降低被卡住而无法传输的风险。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辅助传输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两侧的辅助架体以及转动连接于辅助架体上的抵压杆,所述抵压杆与传送带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减震环的高度与顶起凸条的高度之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压杆与传送带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减震环的高度与顶起凸条的高度之和能够保证单个产品顺利通过;而辅助传输装置设置于输出工位处,即输出工位处的传送带开始回收,若没有辅助传输装置,则位于传送带上的减震环就会从传送带上掉落至下一个工位,而掉落过程中无法保证减震环仍然处于朝上的状态,进而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检测;将减震环沿着传输方向的两侧依次定义为前端与后端,即在倾斜段与水平段传输过程中,前端始终与格挡条抵接,后端在顶起凸条的作用下处于翘起状态;在减震环传输到输出工位处时,由于减震环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出现掉落的趋势,在顶起凸条的作用下前端脱离格挡条并进入翘起状态,后端与传送带的表面相互抵触;同时,抵压杆与减震环的凸环发生抵触,在传送带的传输力作用下,减震环于传送带与抵压杆之间继续被传输,而在减震环传送过程中,抵压杆发生转动以便于减震环能够正常被传输而降低被卡住的风险;当抵压杆从凸环的一侧转动至另一侧的时候,在抵压杆以及顶起凸条的作用下,使得减震环的前端再次与格挡条或传送带的表面抵触,而后端再次进入翘起状态,直至抵压杆从凸环上脱离的过程中,减震环始终保持后端翘起的状态,从而进入到下一道工序所对应的传输中,即保证减震环进入下一道工序时仍然处于朝上的趋势,而非在减震环自身重力作用下只有进入下一道工序,提高减震环传输的稳定性,保证产品始终处于朝上的状态。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辅助架体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以及调节块,所述安装板内设置有滑移槽,所述安装板通过滑移槽将调节块限制于安装板内且安装板与调节块滑移连接;所述抵压杆转动连接于调节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块与滑移槽之间的配合实现抵压杆的安装,且在驱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滑移空间,有效的避免减震环在抵压杆的抵压过程中出现卡住的情况。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槽的顶壁与调节块之间和/或滑移槽的底壁与调节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的设置能够提供一个压紧的弹性力,同时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即能保证抵压杆的抵压功能,同时进一步降低减震环传输过程中出现卡住的风险。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辅助架体还包括用于调节调节块在安装板上位置的调节件以及用于将调节块锁紧于安装板上的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件与紧固件的设置,能够对调节块所处的位置进行自由调节,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对应的位置,提高结构的可操作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压杆通过轴承连接于辅助架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抵压杆在与减震环发生抵压过程中能够流畅的发生旋转,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倾斜的传送带以及格挡条的配合以使得减震环在传送带的传送过程中始终保持朝上的状态,通过整平装置能够保持单个产品传输,而辅助传输装置能够辅助产品继续保持朝上的状态进入到下一道工序,实现减震环的平稳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整平装置于传送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整平装置在独立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弹性支撑件与拨动件在不同数量设置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弹性支撑件与拨动件在不同数量设置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弹性支撑件与拨动件在不同数量设置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弹性支撑件与拨动件在不同数量设置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引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辅助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辅助传输装置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1中B-B部的剖视图一。
图13是图11中B-B部的剖视图二。
图14是图11中B-B部的剖视图三。
图15是不设置顶起凸条状态下且位于倾斜段与水平段过渡处的传输示意图。
图16是设置顶起凸条状态下且位于倾斜段与水平段过渡处的传输示意图。
图17是通过辅助传输装置进行传输产品的传输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传送带;111、格挡条;1111、缺口;1112、滑道;112、顶起凸条;113、倾斜段;114、水平段;115、防撞板;12、输入工位;13、输出工位;14、暂存架;2、整平装置;21、安装架;211、基座;2111、底座;2112、连接座;2113、孔位板;2114、安装孔;2115、锁紧槽;2116、锁紧件;212、连接杆;22、弹性支撑件;221、螺纹座;23、拨动件;231、拨动座;232、滚轮;24、间隙;3、引导组件;31、第一导向件;32、第二导向件;33、第三导向件;4、辅助传输装置;41、辅助架体;411、安装板;4111、滑移槽;4112、封盖;412、调节块;42、抵压杆;43、弹性件;44、调节件;441、螺杆;442、螺母;45、紧固件;46、腰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传送带11,传送带11上预设有输入工位12以及输出工位13;机架1上且位于传送带11上的输入工位12处设置有供产品放置且依次进入传送带11的暂存架14。机架1上设置有防止产品堆叠的整平装置2以及辅助产品传输至下一道工序的辅助传输装置4。减震环在传输过程中,能够保持单个产品且处于朝上状态传输并进入到下一道工序。
其中,如图1,暂存架14的底面沿着传送带11的传输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使得位于暂存架14中的减震环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入到传送带11中。
其中,如图1与2所示,传送带11包括倾斜段113以及水平段114;输入工位12位于倾斜段113的输入端,输出工位13位于水平段114的输出端;倾斜段113位于靠近暂存架14的一侧且沿着传输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整平装置2位于倾斜段113处,辅助传输装置4位于水平段114上;传送带11可以采用市面上各类传送带11,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金属链板式的传送带11,并在与之配套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传输功能。为了避免在传输过程中减震环与机架1发生碰撞,故在机架1上且靠近传送带11的一侧设置有防撞板115。
传送带11的表面设置有沿着传输方向间隔排布的格挡条111,格挡条111能与减震环的底环相互抵接;格挡条11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缺口1111。缺口1111的设置能够方便减震环的底环抵接在缺口1111的两侧,从而形成初步定位的功能。格挡条111与机架1之间的其中一侧设置有供产品滑落的滑道1112,即格挡条111的一侧与机架1之间的间距较小,该间距不足以使得产品滑落;格挡条111的另一侧与机架1之间的间距较大,该间距足以使得产品滑落;进而在传送带11上形成供产品滑落的滑道1112。
相邻两个格挡条111之间设置有顶起凸条112,顶起凸条112的长度以及设置位于与格挡条111相互对应;格挡条111与顶起凸条112之间的间距大于底环直径的二分之一且小于底环的直径。
减震环在传输过程中,减震环从暂存架14进入传送带11的输入工位12,即进入到传送带11的倾斜段113。
如图16所示,在减震环进入到传送带11时,通过传送带11上设置的倾斜段113与格挡条111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减震环从输入工位12处进入传送带11保持处于底环朝下且凸环朝上的状态,该状态定义为产品的朝上状态。因为减震环上的凸环无法始终被格挡条111格挡住,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减震环自身的重力而掉落,而减震环上的底环的直径大于凸环,故整个减震环的重心较为靠近底环的一侧;在减震环的底环被格挡条111格挡时候,在减震环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处于传送带11上被传输。顶起凸条112的设置能够使得减震环的一端抵接在格挡条111上,而在顶起凸条112的顶起作用下以使得减震环的另一端翘起;从而使得在减震环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减震环与格挡条111之间的抵接更加稳定,降低减震环在传送带11发生轻微抖动而出现掉落的风险。
由于传输带包括倾斜段113以及水平段114,从倾斜段113过渡到水平段114的传送带11会发生弯折,从截面上看类似于圆弧面,而减震环为刚性产品,在进入到该弯折位置的时候,如图15所示,若没有顶起凸条112的设置,则减震环的底环与格挡条111抵触的一侧有很大可能脱离格挡条111,而此时减震环仍然处于倾斜状态,故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存在较大从传送带11上掉落至暂存架14的风险;同时由于经过倾斜段113的传输,故掉落的减震环是从较高处掉落,进而容易导致减震环损伤而影响其自身质量;而通过设置顶起凸条112,能够始终保持减震环的底环与格挡条111处于抵触状态,有效的避免出现脱离而掉落的情况,保证传输的平稳进行。
如图3与4所示,其中,整平装置2包括架设于机架1上且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安装架21、固定连接于安装架21上且朝向传送带11方向延伸的弹性支撑件22以及与弹性支撑件22远离安装架21一侧固定连接的拨动件23;拨动件23与传送带11之间具有至多供一个产品通过的间隙24。
其中,安装架21包括设置于机架1两侧的基座211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基座211之间的连接杆212。
基座211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底座2111以及与底座2111固定连接的连接座2112,底座2111优选采用塑料制成,降低在通过螺栓固定底座2111过程中由于挤压力过大而导致机架1损坏的风险;连接座2112与底座2111可以一体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通过螺栓固定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形成螺栓安装的孔位,故在连接座2112上靠近底座2111的一侧延伸有孔位板2113,通过孔位板2113提供螺栓安装的位置。
为了保证弹性支撑件22上连接的拨动件23与传送带11之间的间隙24不会自由发生变化,故需要将连接杆212固定在两个基座211上;具体结构如下:
连接座2112上开设有供连接杆212穿设的安装孔2114以及与安装孔2114连通且朝远离底座2111方向延伸的锁紧槽2115;连接座2112上且位于锁紧槽2115一侧设置改变锁紧槽2115大小的锁紧件2116,本实施例中锁紧件2116优选为螺栓;安装孔2114的孔径略大于连接杆212的直径,故连接杆212穿设在安装孔2114中实现初步的定位以及安装,由于锁紧槽2115与安装孔2114连通,故在改变锁紧槽2115的大小时候会带动安装孔2114的孔径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将连接杆212锁紧在安装孔2114中;锁紧槽2115所对应的两侧壁上均设置螺纹孔,且两侧壁上的螺纹为反向螺纹,即将螺栓旋入螺纹孔的过程中,两侧壁会发生相对运动,进而改变锁紧槽2115的大小。
其中,弹性支撑件2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弹簧,弹簧自身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拨动件23的作用,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改变不同尺寸的弹簧以适应不同的传送带11。弹性支撑件22的一端与拨动件23焊接,弹性支撑件22的另一端焊接有螺纹座221,螺纹座221与安装架21通过螺栓固定。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22与拨动件23均只设置有一个,仅仅针对一些传送带11宽度较小的情况;图中未示出。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22与拨动件23均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分布于传送带11上,弹性支撑件22与拨动件23一一对应;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22与拨动件23优选均设置有六个。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拨动件23设置有至少两个且相邻两个拨动件23相互固定连接;弹性支撑件22与任意一个拨动件23固定连接;单个弹性支撑件22对应多个拨动件23以实现整平功能。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拨动件23设置有至少两个且相邻两个拨动件23相互固定连接;弹性支撑件22与任意一个拨动件23固定连接;弹性支撑件22设置有至少两个;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三个弹性支撑件22,每个弹性支撑件22上具有两个拨动件23。
如图3与4所示,其中,拨动件23包括与弹性支撑件22固定的拨动座231以及转动连接于拨动座231上的滚轮232。该拨动座231呈“凹”字形;弹性支撑件22可以与拨动座231上的任意外侧壁焊接以实现固定,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部件,例如在两者之间加装固定杆等部件进行固定;滚轮232设置于拨动座231内凹的位置。
定义与传送带11贴合的产品为第一产品,定义叠合于第一产品上的产品为第二产品;相互堆叠的至少两个产品通过间隙24的过程中,第一产品与传送带11同步运动且第二产品于拨动件23作用下脱离第一产品。其中,叠合的过程可以是第二产品完全叠合于第一产品上,也可以是第二产品部分叠合于第一产品上。其中,在互堆叠的至少两个产品通过间隙24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常规的传送带11,即基于传动带与产品之间的摩擦力以实现传送产品,在传送过程中,叠合的产品的摩擦力远小于产品与产品的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第二产品在拨动件23作用下脱离第一产品;也可以采用在传送带11上所设置格挡条111,通过格挡条111以限制产品的位置,即产品与格挡条111发生抵接,使得拨动件23在拨动第二产品过程中,只有第二产品发生脱离,第一产品在格挡条111抵接的作用下始终与传送带11保持同步运动。
产品在传送带11上传送过程中,部分产品会出现堆叠的情况,在经过拨动件23与传送带11之间的间隙24时,在弹性支撑件22与拨动件23的配合之下,能够将堆叠的产品分离,使得第一产品能够与传送带11同步运动,而第二产品则脱离第一产品。
其中,如图1与9所示,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水平段114上且用于将产品引导至传送带11中部的引导组件3。将水平段114上传输的产品都通过引导组件3引导至中部,进而将产品集中之后传输到对应的辅助传输装置4,保证产品能够进入到辅助传输装置4,降低被卡住而无法传输的风险
引导组件3包括设置于传送带11两侧的导向件,导向件沿着传输的方向由传送带11的两侧朝向中部延伸。导向件可以为引导板、也可以为引导杆等等能够实现引导功能的部件;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导向杆,导向杆的形状呈“凹”字型;导向杆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该引导的功能可以由单个导向件实现,也可以由多个导向件来实现;为了方便加工以及降低制造成本,故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多个导向件来实现,且优选三个导向件,分别定义为第一导向件31、第二导向件32以及第三导向件33;第一导向件31设置于靠近倾斜段113的一侧,且第一导向件31由机架1至传送带11内部的方向倾斜;第二导向件32拼接于第一导向件31的末端,第二导向件32与第三导向件33相互对称设置于传送带11的两侧。
其中,如图10与11所示,辅助传输装置4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1两侧的辅助架体41以及转动连接于辅助架体41上的抵压杆42;抵压杆42通过轴承连接于辅助架体41上,让抵压杆42在与减震环发生抵压过程中能够流畅的发生旋转。
辅助传输装置4设置于输出工位13处,即输出工位13处的传送带11开始回收,若没有辅助传输装置4,则位于传送带11上的减震环就会从传送带11上掉落至下一个工位,而掉落过程中无法保证减震环仍然处于朝上的状态,进而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检测。
抵压杆42与传送带11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减震环的高度与顶起凸条112的高度之和。抵压杆42与传送带11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减震环的高度与顶起凸条112的高度之和能够保证单个产品顺利通过。
将减震环沿着传输方向的两侧依次定义为前端与后端。
如图17所示,在倾斜段113与水平段114传输过程中,前端始终与格挡条111抵接,后端在顶起凸条112的作用下处于翘起状态。
在减震环传输到输出工位13处时,由于减震环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出现掉落的趋势,在顶起凸条112的作用下前端脱离格挡条111并进入翘起状态,后端与传送带11的表面相互抵触。
抵压杆42与减震环的凸环发生抵触,在传送带11的传输力作用下,减震环于传送带11与抵压杆42之间继续被传输,而在减震环传送过程中,抵压杆42发生转动以便于减震环能够正常被传输而降低被卡住的风险。
当抵压杆42从凸环的一侧转动至另一侧的时候,在抵压杆42以及顶起凸条112的作用下,使得减震环的前端再次与格挡条111或传送带11的表面抵触,而后端再次进入翘起状态,直至抵压杆42从凸环上脱离的过程中,减震环始终保持后端翘起的状态,从而进入到下一道工序所对应的传输中,即保证减震环进入下一道工序时仍然处于朝上的趋势。
为了方便抵压杆42能够安装到辅助架体41上,故具体安装结构如下:
辅助架体41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安装板411以及调节块412,安装板411内设置有滑移槽4111,安装板411通过滑移槽4111将调节块412限制于安装板411内且安装板411与调节块412滑移连接;抵压杆42转动连接于调节块412上。滑移槽4111与安装板411的底部贯穿,将调节块412滑入滑移槽4111内之后通过封盖4112闭合,封盖4112通过螺栓与安装板411固定,进而封盖4112的作为滑移槽4111的槽底。调节块412滑移过程中,安装板411上开设有供抵压杆42移动的开口,开口与滑移槽4111连通。
为了设置抵压杆42与传送带11之间所需的间距,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具体如下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安装板411设置于所需的位置,使得调节块41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处于滑移槽4111的槽底位置,此时抵压杆42与传送带11之间距离即为所需的间距;由于调节块412可于滑移槽4111内滑移,故在抵压杆42对减震环抵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滑移空间,有效的避免减震环在抵压杆42的抵压过程中出现卡住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滑移槽4111的顶壁与调节块412之间和/或在滑移槽4111的底壁与调节块41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3。该弹性件43优选采用弹簧;在固定弹簧的过程中,可以在滑移槽4111的顶壁和/或滑移槽4111的底壁上开设对应的孔,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弹簧固定。
若弹性件43设置在滑移槽4111的顶壁与调节块412之间,则在调节块412处于自然静止状态下,弹性件43处于压缩状态,提供一个压紧力以将调节块412压紧在滑移槽4111的底壁处。
若弹性件43设置在滑移槽4111的底壁与调节块412之间,则在调节块412处于自然静止状态下,弹性件43处于拉伸状态,提供一个拉紧力以将调节块412拉紧在滑移槽4111的底壁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弹性件43的设置位置,可以设置在滑移槽4111的顶壁与调节块412之间,也可以设置在滑移槽4111的底壁与调节块412之间,也可以两侧均设置,如图12至14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辅助架体41的安装,降低其安装位置的精度,故通过调节调节块412具体的位置来实现,具体结构如下:辅助架体41还包括用于调节调节块412在安装板411上位置的调节件44以及用于将调节块412锁紧于安装板411上的紧固件45。
调节件44包括螺杆441以及螺母442,螺杆441穿设于安装板411后与调节块412连接,螺母442螺纹连接于螺杆441上且抵接于安环板的外侧;通过转动螺母442即可实现调节螺杆441的上下位置,进而调节调节块412的上下位置,实现改变抵压杆42与传送带11之间间距的功能。
安装板411上设置有腰形孔46,紧固件45优选为螺栓,调节块412上设置有螺纹孔,通过将螺栓穿过腰形孔46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同时螺栓的螺帽与安装板411抵接,实现将调节块412的锁紧,进而能够对调节块412所处的位置进行自由调节,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对应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倾斜的传送带11以及格挡条111的配合以使得减震环在传送带11的传送过程中始终保持朝上的状态,通过整平装置2能够保持单个产品传输,而辅助传输装置4能够辅助产品继续保持朝上的状态进入到下一道工序,实现减震环的平稳传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传送带(11),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传送带(11)上所预设的输入工位(12)处设置有供产品放置且依次进入传送带(11)的暂存架(14);其特征是:所述传送带(11)的表面设置有沿着传输方向间隔排布的格挡条(111),所述格挡条(111)能与减震环的底环相互抵接;
所述传送带(11)包括倾斜段(113)以及水平段(114);所述倾斜段(113)位于靠近暂存架(14)的一侧且沿着传输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倾斜段(113)处设置有防止产品堆叠的整平装置(2);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水平段(114)上所预设的输出工位(13)处设置有辅助产品传输至下一道工序的辅助传输装置(4);
所述相邻两个格挡条(111)之间设置有顶起凸条(112),所述格挡条(111)与顶起凸条(112)之间的间距大于底环直径的二分之一且小于底环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格挡条(11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缺口(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整平装置(2)包括架设于机架(1)上且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安装架(21)、固定连接于安装架(21)上且朝向传送带(11)方向延伸的弹性支撑件(22)以及与弹性支撑件(22)远离安装架(21)一侧固定连接的拨动件(23);所述拨动件(23)与传送带(11)之间具有至多供一个产品通过的间隙(24);
定义与传送带(11)贴合的产品为第一产品,定义叠合于第一产品上的产品为第二产品;相互堆叠的至少两个产品通过所述间隙(24)的过程中,第一产品与传送带(11)同步运动且第二产品于拨动件(23)作用下脱离第一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段(114)上设置有将产品引导至传送带(11)中部的引导组件(3),所述引导组件(3)包括设置于传送带(11)两侧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沿着传输的方向由传送带(11)的两侧朝向中部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辅助传输装置(4)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1)两侧的辅助架体(41)以及转动连接于辅助架体(41)上的抵压杆(42),所述抵压杆(42)与传送带(11)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减震环的高度与顶起凸条(112)的高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辅助架体(41)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安装板(411)以及调节块(412),所述安装板(411)内设置有滑移槽(4111),所述安装板(411)通过滑移槽(4111)将调节块(412)限制于安装板(411)内且安装板(411)与调节块(412)滑移连接;所述抵压杆(42)转动连接于调节块(4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滑移槽(4111)的顶壁与调节块(412)之间和/或滑移槽(4111)的底壁与调节块(41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辅助架体(41)还包括用于调节调节块(412)在安装板(411)上位置的调节件(44)以及用于将调节块(412)锁紧于安装板(411)上的紧固件(4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抵压杆(42)通过轴承连接于辅助架体(41)上。
CN202010536790.0A 2020-06-12 2020-06-12 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 Active CN111689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6790.0A CN111689133B (zh) 2020-06-12 2020-06-12 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6790.0A CN111689133B (zh) 2020-06-12 2020-06-12 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9133A CN111689133A (zh) 2020-09-22
CN111689133B true CN111689133B (zh) 2021-04-02

Family

ID=72480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6790.0A Active CN111689133B (zh) 2020-06-12 2020-06-12 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89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9386B (zh) * 2024-02-06 2024-04-26 长治凌燕机械厂 一种上下垛输送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5021244D1 (de) * 2005-01-03 2010-06-24 Laitram Llc Förderanlage mit einem förderband mit schaufeln, einschliesslich segmentierter schaufeln für spaltfreie endübertragung
CN101549760B (zh) * 2009-05-12 2011-06-08 福建恒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片装置
US10099255B2 (en) * 2011-11-25 2018-10-16 Tomra Sorting Limited Rejector device
CN205739099U (zh) * 2016-06-03 2016-11-30 杨建超 单个板材稳定连续输出的输送装置
CN205999585U (zh) * 2016-08-22 2017-03-08 浙江恒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梳理机
CN106733689A (zh) * 2017-03-15 2017-05-3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四眼纽扣次品筛选系统
CN109279309A (zh) * 2018-08-21 2019-01-29 宁波指南针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饮料瓶的定向整理码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9133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35343A (en) Feeder for bottle capper
CN111689133B (zh) 用于减震环的传输排料设备
US20070023257A1 (en) Breakaway conveyor discharge
CN212798248U (zh) 一种送瓶装置
US4790428A (en) Conveyor belt guide rollers
KR101680040B1 (ko) 벨트 컨베이어용 스커트 장치
JP6776503B2 (ja) ベルトコンベア装置
CN213968673U (zh) 用于将裙板压铆到端板上的压铆设备
CN214010262U (zh) 一种高强度玻璃瓶检测装置的落瓶机构
KR20030054514A (ko) 벨트콘베어 장력 및 사행 자동 조정장치
CN112404277A (zh) 用于将裙板压铆到端板上的压铆设备
CN111687070B (zh) 用于减震环的粘力检测系统
CN114148679A (zh) 一种用于输送带位置定位的自动保持装置
CN117985398B (zh) 一种板式家具自动上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3864168U (zh) 输送机
KR200302685Y1 (ko) 벨트콘베어의 수송물 편적방지장치
CN214166311U (zh) 一种物品输送机构
JP2017178507A (ja) ベルトの蛇行調整装置
EP0905060A1 (en) Conveyor belt support
KR100916080B1 (ko) 밸트 컨베이어용 스탠드 장치
CN112441421A (zh) 改进的堆垛机
KR100815800B1 (ko) 벨트 컨베이어의 사행조정장치
CN216807005U (zh) 一种矿石纵向缓冲输送装置
KR101641886B1 (ko) 과일 선별기
CN110550393A (zh) 一种散料连续取料装置和自动上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