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7383A - 一种双锁式车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锁式车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7383A
CN111677383A CN202010377627.4A CN202010377627A CN111677383A CN 111677383 A CN111677383 A CN 111677383A CN 202010377627 A CN202010377627 A CN 202010377627A CN 111677383 A CN111677383 A CN 111677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vehicle door
handle
lock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76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7383B (zh
Inventor
苏永生
钱立宏
吴贤
黄胜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3776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7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7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7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7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7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36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3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vehicle sides, e.g. clearance lights
    • B60Q1/323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vehicle sides, e.g. clearance lights on or for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12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connecting ro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Bowden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2Opera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handles, sill buttons or lock knobs and the lock uni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8Electrical using electromagnets or soleno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bolt detents, e.g. for unlatching the bol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2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for assisting final closing or for initiating ope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56Control of actuators
    • E05B81/58Control of actuators including time control, e.g. for controlling run-time of electric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锁式车门,属于汽车车门领域,该车门基于现有车门增设了第二门锁和用于开启第二门锁的第二把手,第二把手与第二门锁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开设有卡槽,卡槽的正上方设有卡块;车门外侧设置可张开和收拢的辅助后视镜,第一微型电磁铁的通电控制电路上设有延时计时器,辅助后视镜的上方和汽车本身的后视镜的顶部均设有闪烁警示灯,第二门锁对应的第二微型电磁铁的通电控制电路上还设有解除开关。本发明能在满足车门的实际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帮乘车人养成荷兰式开门法的习惯,并确保足够的观察区域和观察时间,且能警示周边车辆和行人对应的车门即将打开,从而能多方面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双锁式车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双锁式车门,能够帮乘车人养成荷兰式开门法的习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汽车开门方式不当,使得后方车辆躲闪不及,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究其主要原因,是乘车人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一种良好的开门习惯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荷兰式开门法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开门方法。所谓的荷兰式开门法是指:下车时使用距离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去开车门上半身就会随之转动头部和肩膀向外,眼睛就会自然观察后方来车情况。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好的习惯。故而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帮乘车人养成荷兰式开门习惯的双锁式车门,就能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锁式车门,其能在满足车门的实际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帮乘车人养成荷兰式开门法的习惯,并确保足够的观察区域和观察时间,且能警示周边车辆和行人对应的车门即将打开,从而能多方面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锁式车门,包括车门、安装在车门开闭侧的第一门锁、铰接在车门内侧面上对应车门铰接侧所在侧上方的门内把手和铰接在车门外侧面上对应车门开闭侧的门外把手,所述第一门锁包括钩形弹片、与钩形弹片固定连接的转动弹片、垂直并贯穿转动弹片的中心轴及连接于第一门锁固定位置与转动弹片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门内把手与第一门锁的转动弹片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
所述车门开闭侧设有位于第一门锁下方且结构与第一门锁相同的第二门锁,所述车门内侧面上对应车门开闭侧的下方铰接有用于开启第二门锁的第二把手,且第二把手与第二门锁的转动弹片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卡槽,所述车门内侧固定有位于卡槽正上方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一弹簧连接有第一升降块,所述第一升降块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升降块的内部分别对应内置有第一微型电磁铁和第一铁块,当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卡块与卡槽卡合;所述第一连杆上固定有第一触片,所述车门内侧固定有位于第一触片背向第一门锁一侧的第二触片,且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构成控制第一微型电磁铁通电与否的通电开关;
所述第一门锁和第二门锁的转动弹片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二铁块,所述第一门锁和第二门锁的旁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第二铁块相适配的第二微型电磁铁,所述门外把手的铰接端设有水平设置的铰接轴及转动套装在铰接轴上的两个分别与门外把手固定连接的套环体,两个所述套环体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三触片,两个所述套环体的旁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第三触片相适配的第四触片,且两个第三触片与相应的第四触片构成分别对应控制两个第二微型电磁铁通电与否的通电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内侧固定有位于门内把手正下方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二弹簧连接有第二升降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升降块的内部分别对应内置有第三微型电磁铁和永磁体,当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升降块的顶部位于门内把手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杆上固定有第五触片,所述车门内侧固定有位于第五触片背向第二门锁一侧的第六触片,且第五触片与第六触片构成控制第三微型电磁铁通电与否的通电开关。在驱动第二把手开启第二门锁的同时,第五触片与第六触片碰触,可连通第三微型电磁铁的通电线路,使得第三微型电磁铁产生与永磁体朝向第三微型电磁铁一侧的磁性相同的磁性,在磁斥力的作用下可推动第二升降块上升,至卡在门内把手内侧,可阻止门内把手复位,则在开启第二门锁就可松开门内把手,只需一只手握住第二把手即可,便于进行打开车门的动作,另外,还可使得在复位过程中,只有当第二连杆先复位,卡槽随之复位后,第一连杆才能复位,卡块才复位,便于卡块顺利卡入卡槽内。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针对车辆后侧的车门,所述门内把手的铰接端设有竖直设置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套装有与门内把手固定连接的第一缺齿轮,所述第一缺齿轮朝向车门外侧面的一侧啮合式设有水平设置的齿条,且所述齿条的两侧面均布有啮合齿,所述齿条背向第一缺齿轮的一侧啮合式设有第二缺齿轮,所述第二缺齿轮背向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板,所述转动架板对应收拢状态时朝向车门内侧面的一侧安装有辅助后视镜。初始状态下,转动架板收拢在车门外侧面上,在转动门内把手打开第一门锁的同时,第一缺齿轮可带动齿条横向移动,齿条再带动第二缺齿轮转动,就能带动转动架板发生转动,将辅助后视镜外翻,便于后侧的乘车人通过辅助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的行车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缺齿轮和第二缺齿轮上设有轮齿的部分对应的圆心角为40°~90°。当辅助后视镜转动该区域内的任意角度时,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后方车况。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架板上设有位于辅助后视镜上方的闪烁警示灯,所述汽车本身的后视镜的顶部也设有闪烁警示灯,且闪烁警示灯的通电与否由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构成的通电开关控制。即在通过门内把手开启第一门锁的同时可启动闪烁警示灯,从而能在即将可打开车门的时候警示周边车辆和行人对应的车门即将打开,便于他们及时避让,从而可再进一步的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门内把手的自由端朝向车门的开闭侧,所述第一连杆连接门内把手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到第一缺齿轮上的拉紧绳索,且第一缺齿轮上连接拉紧绳索的位置位于第一缺齿轮朝向车门内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拉紧绳索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在车门上的限位板,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第一门锁的一端固定有贯穿相应转动弹片的圆柱形杆,且该转动弹片上供该圆柱形杆穿过的位置处开设有条形通口;所述第二把手的铰接端朝向车门的开闭侧,所述第二把手的铰接处设有另一根固定轴,且该固定轴上转动套接有一个转动环,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第二把手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到转动环上的拉紧绳索,且转动环上连接拉紧绳索的位置位于转动环朝向车门内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拉紧绳索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在车门上的限位板,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第二门锁的一端固定有贯穿相应转动弹片的圆柱形杆,且该转动弹片上供该圆柱形杆穿过的位置处开设有条形通口。门内把手和第二把手的朝向设置,便于实际应用,且能较为方便的驱动辅助后视镜的打开,通过第一缺齿轮的转动,可通过拉紧绳索拉动第一连杆横向移动,再带动转动弹片发生转动,实现钩形弹片的解锁;在复位过程中,复位弹簧可推动转动弹片复位,从而带动第一连杆复位,其通过相应的拉紧绳索带动第一缺齿轮和门内把手复位;而在通过门外把手打开车门的情况下,转动弹片被第二铁块带动转动,可推动第一连杆横向移动,而相应的拉紧绳索会处于放松状态,则门内把手不需要转动,同理,在此情况下,第二把手也不需要转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铁的通电控制电路上设有延时计时器。在第一门锁被打开时(即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碰触时),给延时计时器通电,开始计时,当延时计时器计时结束时才能给第一微型电磁铁通电,之后才能实现第二门锁的开启,其能使乘车人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门锁对应的第二微型电磁铁的通电控制电路上还设有与相应的一组第三触片和第四触片所构成的通电开关并联的解除开关,且解除开关还与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构成的通电开关并联。将接触开关对应的按钮设于驾驶操作区域,驾驶员能够根据需要(若有一只手残疾的乘车人)按下该按钮,启动解除开关,直接给第一微型电磁铁和第二门锁对应的第二微型电磁铁供电,驱动卡块脱离卡槽,并带动第二门锁的转动弹片转动,使得第二门锁处于开启状态而不发挥锁定作用,此时,残疾的乘车人只需通过门内把手打开第一门锁即可打开相应的车门。
3.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车门上的第一门锁和用于开启第一门锁的门内把手,增设了第二门锁和用于开启第二门锁的第二把手,门内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对应与第一门锁和第二门锁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开设有卡槽,第二连杆的正上方设有第一固定块和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固定块连接的第一升降块,第一升降块上固定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升降块的内部分别对应内置有第一微型电磁铁和第一铁块,当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卡块与卡槽卡合;第一连杆上固定有第一触片,车门内侧固定有第二触片,且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构成控制第一微型电磁铁通电与否的通电开关。应用中,当需要从车内打开车门时,需先用背向该车门的一只手转动门内把手,通过第一连杆开启第一门锁,同时,第一连杆的移动带动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碰触,连通第一微型电磁铁的通电线路,使得第一微型电磁铁产生对第一铁块的磁吸力,第一铁块带动第一升降块一起上升,卡块随之上升脱离卡槽,允许第二连杆的移动,然后保持握住门内把手并用另一只手转动第二把手,通过第二连杆开启第二门锁,才能打开车门,在此过程中,因为两只手要转向同一侧,迫使乘车人的上半身转动至头部和肩膀向外,眼睛就可自然观察后方来车情况,从而能够帮乘车人养成荷兰式开门法的习惯,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
(2)本发明针对后车门不具备后视镜的情况,设置可张开和收拢的辅助后视镜,其通过与门内把手固定连接的第一缺齿轮、与第一缺齿轮啮合的齿条及与齿条另一侧啮合的第二缺齿轮实现传动,使得在门内把手转动的同时能带动辅助后视镜张开,便于后侧的乘车人通过辅助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的行车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且辅助后视镜能随着门内把手复位而收拢。
(3)本发明在第一微型电磁铁的通电控制电路上设有延时计时器。在第一门锁被打开时(即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碰触时),给延时计时器通电,开始计时,当延时计时器计时结束时才能给第一微型电磁铁通电,之后才能实现第二门锁的开启,其能使乘车人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4)本发明在辅助后视镜的上方和汽车本身的后视镜的顶部均设有闪烁警示灯,且闪烁警示灯的通电与否由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构成的通电开关控制。使得在通过门内把手开启第一门锁的同时可启动闪烁警示灯,从而能在即将可打开车门的时候警示周边车辆和行人对应的车门即将打开,便于他们及时避让,从而可再进一步的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
(5)本发明在第二门锁对应的第二微型电磁铁的通电控制电路上还设有与相应的一组第三触片和第四触片所构成的通电开关并联的解除开关,且解除开关还与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构成的通电开关并联。将接触开关对应的按钮设于驾驶操作区域,驾驶员能够根据需要(若有一只手残疾的乘车人)按下该按钮,启动解除开关,直接给第一微型电磁铁和第二门锁对应的第二微型电磁铁供电,驱动卡块脱离卡槽,并带动第二门锁的转动弹片转动,使得第二门锁处于开启状态而不发挥锁定作用,此时,残疾的乘车人只需通过门内把手打开第一门锁即可打开相应的车门,便于残疾人使用,更能满足应用需求,应用价值得以提升。
(6)本发明在第一门锁和第二门锁的转动弹片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二铁块,第一门锁和第二门锁的旁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第二铁块相适配的第二微型电磁铁,车门的门外把手的铰接端设有水平设置的铰接轴及转动套装在铰接轴上的两个分别与门外把手固定连接的套环体,两个套环体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三触片,两个套环体的旁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第三触片相适配的第四触片,且两个第三触片与相应的第四触片构成分别对应控制两个第二微型电磁铁通电与否的通电开关。应用中,当需要从车门外打开车门时,转动门外把手,使得第三触片随套环体的转动而转动,至两个第三触片同时与相应的第四触片碰触,连通两个第二微型电磁铁的通电线路,使得两个第二微型电磁体同时产生对相应第二铁块的磁吸力,带动两个转动弹片转动,第一门锁的转动弹片先转动,开启第一门锁,并推动第一连杆移动,使得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碰触而带动卡块脱离卡槽,然后第二门锁的转动弹片才能转动,开启第二门锁,即可打开车门;松开门外把手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就能带动转动弹片复位,从而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复位。可满足车门的实际应用需求。
综上,本发明能在满足车门的实际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帮乘车人养成荷兰式开门法的习惯,并确保足够的观察区域和观察时间,且能警示周边车辆和行人对应的车门即将打开,从而能多方面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还能解除第二门锁的作用,以便于残疾人使用,更能满足应用需求,应用价值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对应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区域C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区域D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所述闪烁警示灯37的安装部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电控部分的主要控制电路图。
附图标记:1、车门;2、第一门锁;201、钩形弹片;202、转动弹片;203、中心轴;204、复位弹簧;3、门内把手;4、门外把手;5、第一连杆;6、第二门锁;7、第二把手;8、第二连杆;9、卡槽;10、第一固定块;11、第一弹簧;12、第一升降块;13、卡块;14、第一微型电磁铁;15、第一铁块;16、第一触片;17、第二触片;18、第二铁块;19、第二微型电磁铁;20、铰接轴;21、套环体;22、第三触片;23、第四触片;24、第二固定块;25、第二弹簧;26、第二升降块;27、第三微型电磁铁;28、永磁体;29、第五触片;30、第六触片;31、固定轴;32、第一缺齿轮;33、齿条;34、第二缺齿轮;35、转动架板;36、辅助后视镜;37、闪烁警示灯;38、拉紧绳索;39、限位板;40、圆柱形杆;41、条形通口;42、转动环;43、延时计时器;44、解除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的一种双锁式车门,应用于前车门,包括车门1、安装在车门1开闭侧的第一门锁2、铰接在车门1内侧面上对应车门1铰接侧所在侧上方的门内把手3和铰接在车门1外侧面上对应车门1开闭侧的门外把手4,结合图6,所述第一门锁2包括钩形弹片201、与钩形弹片201固定连接的转动弹片202、垂直并贯穿转动弹片202的中心轴203及连接于第一门锁2固定位置与转动弹片202之间的复位弹簧204,所述门内把手3与第一门锁2的转动弹片20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5;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车门1开闭侧设有位于第一门锁2下方且结构与第一门锁2相同的第二门锁6,所述车门1内侧面上对应车门1开闭侧的下方铰接有用于开启第二门锁6的第二把手7,且第二把手7与第二门锁6的转动弹片202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8,所述第二连杆8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卡槽9,所述车门1内侧固定有位于卡槽9正上方的第一固定块10,所述第一固定块10的底部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一弹簧11连接有第一升降块12,所述第一升降块12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与卡槽9相适配的卡块13,所述第一固定块10和第一升降块12的内部分别对应内置有第一微型电磁铁14和第一铁块15,当第一弹簧11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卡块13与卡槽9卡合;所述第一连杆5上固定有第一触片16,所述车门1内侧固定有位于第一触片16背向第一门锁2一侧的第二触片17,且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构成控制第一微型电磁铁14通电与否的通电开关;
如图4、图6及图7所示,所述第一门锁2和第二门锁6的转动弹片202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二铁块18,所述第一门锁2和第二门锁6的旁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第二铁块18相适配的第二微型电磁铁19,所述门外把手4的铰接端设有水平设置的铰接轴20及转动套装在铰接轴20上的两个分别与门外把手4固定连接的套环体21,两个所述套环体21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三触片22,两个所述套环体21的旁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第三触片22相适配的第四触片23,且两个第三触片22与相应的第四触片23构成分别对应控制两个第二微型电磁铁19通电与否的通电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在复位过程中使卡块13顺利卡入卡槽9内,所述车门1内侧固定有位于门内把手3正下方的第二固定块24,所述第二固定块24的顶部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二弹簧25连接有第二升降块26,所述第二固定块24和第二升降块26的内部分别对应内置有第三微型电磁铁27和永磁体28,当第二弹簧25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升降块26的顶部位于门内把手3的下方;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连杆8上固定有第五触片29,所述车门1内侧固定有位于第五触片29背向第二门锁6一侧的第六触片30,且第五触片29与第六触片30构成控制第三微型电磁铁27通电与否的通电开关。在驱动第二把手7开启第二门锁6的同时,第五触片29与第六触片30碰触,可连通第三微型电磁铁27的通电线路,使得第三微型电磁铁27产生与永磁体28朝向第三微型电磁铁27一侧的磁性相同的磁性,在磁斥力的作用下可推动第二升降块26上升,至卡在门内把手3内侧,可阻止门内把手3复位,则在开启第二门锁6就可松开门内把手3,只需一只手握住第二把手7即可,便于进行打开车门1的动作,另外,还可使得在复位过程中,只有当第二连杆8先复位,卡槽9随之复位后,第一连杆5才能复位,卡块13才复位,便于卡块13顺利卡入卡槽9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及图6所示,所述门内把手3的自由端朝向车门1的开闭侧,所述门内把手3的铰接端设有竖直设置的固定轴31,所述固定轴31上转动套装有与门内把手3固定连接的第一缺齿轮32,所述第一连杆5连接门内把手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到第一缺齿轮32上的拉紧绳索38,且第一缺齿轮32上连接拉紧绳索38的位置位于第一缺齿轮32朝向车门1内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5连接拉紧绳索38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在车门1上的限位板39,所述第一连杆5连接第一门锁2的一端固定有贯穿相应转动弹片202的圆柱形杆40,且该转动弹片202上供该圆柱形杆40穿过的位置处开设有条形通口41,便于同时满足第一连杆5的横向移动和转动弹片202的转动,实现第一连杆5与相应的转动弹片202的稳定连接;所述第二把手7的铰接端朝向车门1的开闭侧,所述第二把手7的铰接处设有另一根固定轴31,且该固定轴31上转动套接有一个转动环42,所述第二连杆8连接第二把手7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到转动环42上的拉紧绳索38,且转动环42上连接拉紧绳索38的位置位于转动环42朝向车门1内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8连接拉紧绳索38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在车门1上的限位板39,所述第二连杆8连接第二门锁6的一端固定有贯穿相应转动弹片202的圆柱形杆40,且该转动弹片202上供该圆柱形杆40穿过的位置处开设有条形通口41,便于同时满足第二连杆8的横向移动和转动弹片202的转动,实现第二连杆8与相应的转动弹片202的稳定连接。门内把手3和第二把手7的朝向设置,便于实际应用,通过第一缺齿轮32的转动,可通过拉紧绳索38拉动第一连杆5横向移动,再带动转动弹片202发生转动,实现钩形弹片201的解锁;在复位过程中,复位弹簧204可推动转动弹片202复位,从而带动第一连杆5复位,其通过相应的拉紧绳索38带动第一缺齿轮32和门内把手3复位;而在通过门外把手4打开车门1的情况下,转动弹片202被第二铁块18带动转动,可推动第一连杆5横向移动,而相应的拉紧绳索38会处于放松状态,则门内把手3不需要转动,同理,在此情况下,第二把手7也不需要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警示周边车辆和行人对应的车门1即将打开,所述汽车本身的后视镜的顶部设有闪烁警示灯37(图9中用D表示),且闪烁警示灯37的通电与否由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构成的通电开关控制。即在通过门内把手3开启第一门锁2的同时可启动闪烁警示灯37,从而能在即将可打开车门1的时候警示周边车辆和行人对应的车门1即将打开,便于他们及时避让,从而可再进一步的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铁14的通电控制电路上设有延时计时器43(图9中用KA表示)。在第一门锁2被打开时(即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碰触时),给延时计时器43通电,开始计时,当延时计时器43计时结束时(KA的动合触点闭合)才能给第一微型电磁铁14(图9中用YA1表示)通电,之后才能实现第二门锁6的开启,其能使乘车人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门锁6对应的第二微型电磁铁19(图9中用YA2表示)的通电控制电路上还设有与相应的一组第三触片22和第四触片23所构成的通电开关(图9中用Q2表示)并联的解除开关44(图9中用SB表示),且解除开关44还与第一触片16和第二触片17所构成的通电开关(图9中用Q1表示)并联。将接触开关对应的按钮设于驾驶操作区域,驾驶员能够根据需要(若有一只手残疾的乘车人)按下该按钮,启动解除开关44,直接给第一微型电磁铁14和第二门锁6对应的第二微型电磁铁19供电,驱动卡块13脱离卡槽9,并带动第二门锁6的转动弹片202转动,使得第二门锁6处于开启状态而不发挥锁定作用,此时,残疾的乘车人只需通过门内把手3打开第一门锁2即可打开相应的车门1。
实施例2
一种双锁式车门,应用于后车门,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第一缺齿轮32朝向车门1外侧面的一侧啮合式设有水平设置的齿条33,且所述齿条33的两侧面均布有啮合齿,所述齿条33背向第一缺齿轮32的一侧啮合式设有第二缺齿轮34,所述第二缺齿轮34背向齿条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板35,所述转动架板35对应收拢状态时朝向车门1内侧面的一侧安装有辅助后视镜36。初始状态下,转动架板35收拢在车门1外侧面上,在转动门内把手3打开第一门锁2的同时,第一缺齿轮32可带动齿条33横向移动,齿条33再带动第二缺齿轮34转动,就能带动转动架板35发生转动,将辅助后视镜36外翻,便于后侧的乘车人通过辅助后视镜36观察车辆后方的行车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缺齿轮32和第二缺齿轮34上设有轮齿的部分对应的圆心角为40°~90°(图5中示出的该圆心角为90°)。当辅助后视镜36转动该区域内的任意角度时,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后方车况。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警示周边车辆和行人对应的车门1即将打开,如图8所示,所述转动架板35上设有位于辅助后视镜36上方的闪烁警示灯37(图9中用D表示),且闪烁警示灯37的通电与否由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构成的通电开关控制。即在通过门内把手3开启第一门锁2的同时可启动闪烁警示灯37,从而能在即将可打开车门1的时候警示周边车辆和行人对应的车门1即将打开,便于他们及时避让,从而可再进一步的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
其他同实施例1。
上述双锁式车门1的具体应用过程为:
当需要从车内打开车门1时,先用背向该车门1的一只手转动门内把手3,带动第一缺齿轮32转动,拉动其所连接的拉紧绳索38,使得第一连杆5向门内把手3所在侧移动,克服复位弹簧204的弹力带动第一门锁2的转动弹片202转动,带动钩形弹片201脱离相应的锁件,实现第一门锁2的开启,同时,第一连杆5的移动带动第一触片16的移动,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碰触(即图9中Q1闭合),连通第一微型电磁铁(即图9中的YA1)的通电线路,使得第一微型电磁铁产生对第一铁块15的磁吸力,第一铁块15带动第一升降块12一起上升,卡块13随之上升脱离卡槽9,允许第二连杆8的移动,同时,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碰触也连通闪烁警示灯37(图9中用D表示)的通电线路,使得闪烁警示灯37闪烁变换亮光,可警示周边车辆和行人对应的车门1即将打开,便于他们及时避让,从而可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然后保持握住门内把手3并用另一只手转动第二把手7,带动转动环42转动,拉动其所连接的拉紧绳索38,使得第二连杆8向第二把手7所在侧移动,克服复位弹簧204的弹力带动第二门锁6的转动弹片202转动,带动钩形弹片201脱离相应的锁件,实现第二门锁6的开启,即可打开车门1,在此过程中,因为两只手要转向同一侧,迫使乘车人的上半身转动至头部和肩膀向外,眼睛就可自然观察后方来车情况,从而能够帮乘车人养成荷兰式开门法的习惯,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对于后车门1来说,在转动门内把手3的同时,第一缺齿轮32可带动齿条33横向移动,齿条33再带动第二缺齿轮34转动,就能带动转动架板35发生转动,将辅助后视镜36外翻,便于后侧的乘车人通过辅助后视镜36观察车辆后方的行车情况,确保足够的观察区域,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另外,在转动第二把手7时,第二连杆8的移动可带动第五触片29的移动,第五触片29与第六触片30碰触(即图9中Q4闭合),连通第三微型电磁铁27(图9中用YA4表示)的通电线路,使得第三微型电磁铁27产生对永磁体28的磁斥力,永磁体28带动第二升降块26一起上升,至第二升降块26移动至卡在门内把手3内侧,可阻止门内把手3复位,则在开启第二门锁6就可松开门内把手3,只需一只手握住第二把手7即可,便于进行打开车门1的动作,另外,还可使得在复位过程中,只有当第二连杆8先复位,卡槽9随之复位后,第一连杆5才能复位,卡块13才复位,便于卡块13顺利卡入卡槽9内;松开门内把手3和第二把手7后,在复位弹簧204的作用下,就能带动转动弹片202复位,从而带动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8复位。
当需要从车门1外打开车门1时,转动门外把手4,使得第三触片22随套环体21的转动而转动,至两个第三触片22同时与相应的第四触片23碰触(及图9中Q2和Q3同时闭合),连通两个第二微型电磁铁19(图9中用YA2和YA3表示)的通电线路,使得两个第二微型电磁体同时产生对相应第二铁块18的磁吸力,克服复位弹簧204的弹力使得两个转动弹片202转动,第一门锁2的转动弹片202先转动,开启第一门锁2,并推动第一连杆5移动,使得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碰触而带动卡块13脱离卡槽9,然后第二门锁6的转动弹片202才能转动,开启第二门锁6,即可打开车门1;松开门外把手4后,在复位弹簧204的作用下,就能带动转动弹片202复位,从而带动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8复位。可满足车门1的实际应用需求。
上述开门的过程中,在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碰触(即图9中Q1闭合)时,还给延时计时器43(图9中用KA表示)通电,开始计时,当延时计时器43计时结束时(KA的动合触点闭合)才能给第一微型电磁铁14(图9中的YA1)通电,之后才能实现第二门锁6的开启,其能使乘车人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若乘车人为一只手残疾的人,则驾驶员可按下对应解除开关44(即图9中SB闭合)的按钮,启动解除开关44,直接给第一微型电磁铁14(图9中的YA1)和第二门锁6对应的第二微型电磁铁19(图9中的YA2)供电,驱动卡块13脱离卡槽9,并带动第二门锁6的转动弹片202转动,使得第二门锁6处于开启状态而不发挥锁定作用,此时,残疾的乘车人只需通过门内把手3打开第一门锁2即可打开相应的车门1。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能在满足车门的实际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帮乘车人养成荷兰式开门法的习惯,并确保足够的观察区域和观察时间,且能警示周边车辆和行人对应的车门即将打开,从而能多方面降低由于对后方车况观察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还能解除第二门锁的作用,以便于残疾人使用,更能满足应用需求,应用价值得以提升。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双锁式车门,包括车门(1)、安装在车门(1)开闭侧的第一门锁(2)、铰接在车门(1)内侧面上对应车门(1)铰接侧所在侧上方的门内把手(3)和铰接在车门(1)外侧面上对应车门(1)开闭侧的门外把手(4),所述第一门锁(2)包括钩形弹片(201)、与钩形弹片(201)固定连接的转动弹片(202)、垂直并贯穿转动弹片(202)的中心轴(203)及连接于第一门锁(2)固定位置与转动弹片(202)之间的复位弹簧(204),所述门内把手(3)与第一门锁(2)的转动弹片(20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开闭侧设有位于第一门锁(2)下方且结构与第一门锁(2)相同的第二门锁(6),所述车门(1)内侧面上对应车门(1)开闭侧的下方铰接有用于开启第二门锁(6)的第二把手(7),且第二把手(7)与第二门锁(6)的转动弹片(202)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8),所述第二连杆(8)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卡槽(9),所述车门(1)内侧固定有位于卡槽(9)正上方的第一固定块(10),所述第一固定块(10)的底部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一弹簧(11)连接有第一升降块(12),所述第一升降块(12)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与卡槽(9)相适配的卡块(13),所述第一固定块(10)和第一升降块(12)的内部分别对应内置有第一微型电磁铁(14)和第一铁块(15),当第一弹簧(11)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卡块(13)与卡槽(9)卡合;所述第一连杆(5)上固定有第一触片(16),所述车门(1)内侧固定有位于第一触片(16)背向第一门锁(2)一侧的第二触片(17),且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构成控制第一微型电磁铁(14)通电与否的通电开关;
所述第一门锁(2)和第二门锁(2)的转动弹片(202)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二铁块(18),所述第一门锁(2)和第二门锁(6)的旁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第二铁块(18)相适配的第二微型电磁铁(19),所述门外把手(4)的铰接端设有水平设置的铰接轴(20)及转动套装在铰接轴(20)上的两个分别与门外把手(4)固定连接的套环体(21),两个所述套环体(21)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三触片(22),两个所述套环体(21)的旁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第三触片(22)相适配的第四触片(23),且两个第三触片(22)与相应的第四触片(23)构成分别对应控制两个第二微型电磁铁(19)通电与否的通电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锁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内侧固定有位于门内把手(3)正下方的第二固定块(24),所述第二固定块(24)的顶部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二弹簧(25)连接有第二升降块(26),所述第二固定块(24)和第二升降块(26)的内部分别对应内置有第三微型电磁铁(27)和永磁体(28),当第二弹簧(25)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升降块(26)的顶部位于门内把手(3)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杆(8)上固定有第五触片(29),所述车门(1)内侧固定有位于第五触片(29)背向第二门锁(6)一侧的第六触片(30),且第五触片(29)与第六触片(30)构成控制第三微型电磁铁(27)通电与否的通电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锁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内把(3)手的铰接端设有竖直设置的固定轴(31),所述固定轴(31)上转动套装有与门内把手(3)固定连接的第一缺齿轮(32),所述第一缺齿轮(32)朝向车门(1)外侧面的一侧啮合式设有水平设置的齿条(33),且所述齿条(33)的两侧面均布有啮合齿,所述齿条(33)背向第一缺齿轮(32)的一侧啮合式设有第二缺齿轮(34),所述第二缺齿轮(34)背向齿条(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板(35),所述转动架板(35)对应收拢状态时朝向车门(1)内侧面的一侧安装有辅助后视镜(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锁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齿轮(32)和第二缺齿轮(34)上设有轮齿的部分对应的圆心角为40°~9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锁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板(35)上设有位于辅助后视镜(36)上方的闪烁警示灯(37),所述汽车本身的后视镜的顶部也设有闪烁警示灯(37),且闪烁警示灯(37)的通电与否由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构成的通电开关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锁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内把手(3)的自由端朝向车门(1)的开闭侧,所述第一连杆(5)连接门内把手(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到第一缺齿轮(32)上的拉紧绳索(38),且第一缺齿轮(32)上连接拉紧绳索(38)的位置位于第一缺齿轮(32)朝向车门(1)内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5)连接拉紧绳索(38)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在车门(1)上的限位板(39),所述第一连杆(5)连接第一门锁(2)的一端固定有贯穿相应转动弹片(202)的圆柱形杆(40),且该转动弹片(202)上供该圆柱形杆(40)穿过的位置处开设有条形通口(41);所述第二把手(7)的铰接端朝向车门(1)的开闭侧,所述第二把手(7)的铰接处设有另一根固定轴(31),且该固定轴(31)上转动套接有一个转动环(42),所述第二连杆(8)连接第二把手(7)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到转动环(42)上的拉紧绳索(38),且转动环(42)上连接该拉紧绳索(38)的位置位于转动环(42)朝向车门(1)内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8)连接该拉紧绳索(38)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在车门(1)上的另一组限位板(39),所述第二连杆(8)连接第二门锁(6)的一端固定有贯穿相应转动弹片(202)的另一根圆柱形杆(40),且该转动弹片(202)上供该圆柱形杆(40)穿过的位置处开设有条形通口(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锁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铁(14)的通电控制电路上设有延时计时器(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锁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锁(6)对应的第二微型电磁铁(19)的通电控制电路上还设有与相应的一组第三触片(22)和第四触片(23)所构成的通电开关并联的解除开关(44),且解除开关(44)还与第一触片(16)和第二触片(17)所构成的通电开关并联。
CN202010377627.4A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双锁式车门 Active CN111677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7627.4A CN111677383B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双锁式车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7627.4A CN111677383B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双锁式车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7383A true CN111677383A (zh) 2020-09-18
CN111677383B CN111677383B (zh) 2021-09-07

Family

ID=72433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7627.4A Active CN111677383B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双锁式车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73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3036A (zh) * 2021-04-01 2021-07-23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荷氏开门法的汽车车门及其开门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2868B1 (en) * 2000-09-01 2003-01-07 Protech Industries, Inc. Dual T-lock apparatus
KR20110102597A (ko) * 2010-03-11 2011-09-19 덕양산업 주식회사 듀얼 록킹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글로브 박스
CN105952288A (zh) * 2016-06-28 2016-09-21 荣保民 一种新型车辆开门安全装置
CN206968363U (zh) * 2017-04-01 2018-02-06 李小军 一种反方向把手的车门以及汽车
CN108316792A (zh) * 2018-03-21 2018-07-24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车辆反手开门器
CN109505470A (zh) * 2017-09-14 2019-03-22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门开启系统及方法
CN209228222U (zh) * 2018-07-23 2019-08-09 姜井平 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2868B1 (en) * 2000-09-01 2003-01-07 Protech Industries, Inc. Dual T-lock apparatus
KR20110102597A (ko) * 2010-03-11 2011-09-19 덕양산업 주식회사 듀얼 록킹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글로브 박스
CN105952288A (zh) * 2016-06-28 2016-09-21 荣保民 一种新型车辆开门安全装置
CN206968363U (zh) * 2017-04-01 2018-02-06 李小军 一种反方向把手的车门以及汽车
CN109505470A (zh) * 2017-09-14 2019-03-22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门开启系统及方法
CN108316792A (zh) * 2018-03-21 2018-07-24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车辆反手开门器
CN209228222U (zh) * 2018-07-23 2019-08-09 姜井平 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3036A (zh) * 2021-04-01 2021-07-23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荷氏开门法的汽车车门及其开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7383B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9703B (zh) 车辆用门的闩锁控制装置
CN111677383B (zh) 一种双锁式车门
JP3591349B2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JP2513779B2 (ja) ドア用ラッチとその非作動化装置との組立体
GB2457580A (en) Status display
JP2000186445A (ja)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CN200992869Y (zh) 一种汽车门锁控制装置
CN109424275A (zh) 电动自行车的加锁系统及开锁方法
CN201002566Y (zh) 车用无障碍通道导行装置
CN201849400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
CN106985754A (zh) 一种可自动调整的汽车后视镜
CN201265784Y (zh) 汽车门把手照地灯
CN207776636U (zh) 车门锁装置
CN214786729U (zh) 一种车门控制装置及车辆
JP2589186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ロック解除装置
JPH0345507Y2 (zh)
CN101104393B (zh) 机动车转向及危险报警灯组合开关
CN103129605A (zh) 无方向盘电动汽车
CN203819117U (zh) 一种倒车警示装置
CZ2007239A3 (cs) Delená výklopná zád pro vozidla
CN212354232U (zh) 一种车灯控制系统
KR0160022B1 (ko) 자동차 도어 레버 표시 장치
CN2167900Y (zh) 防盗汽车座椅装置
CN200987227Y (zh) 汽车车灯控制器
KR19990059946A (ko) 차량용 도어 잠금 해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