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4273B - 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4273B
CN111674273B CN202010554636.6A CN202010554636A CN111674273B CN 111674273 B CN111674273 B CN 111674273B CN 202010554636 A CN202010554636 A CN 202010554636A CN 111674273 B CN111674273 B CN 111674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vehicle
normal
charging equipmen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46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4273A (zh
Inventor
李尧尧
黄洁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46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4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4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4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4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4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的充电系统,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在接收到用于为车辆充电的充电设备发送的自动开盖的无线信号后控制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启,其中,无线信号是在充电设备自检成功后自动发送的,充电设备是在上电后开始自检的。因此,本发明在需要充电时可以自动开启充电口盖,极大提高了充电时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用户给车辆充电的体验,使充电更有科技感。并且充电设备是自动发送信号的,与现有技术中按键发送信号相比,更加智能化。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发展突飞猛进,使用随车配的模式2充电设备给电动汽车充电已成为电动汽车用户的日常操作体验。目前电动汽车用户使用模式2充电设备充电前需手动打开汽车车身上的充电口盖,充电结束后需手动关闭汽车车身上的充电口盖,充电步骤操作繁琐,达不到智能化及人性化,用户充电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智能地开启车辆的充电口盖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目的是要保证车辆充电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的充电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为所述车辆充电的充电设备发送的自动开盖的无线信号,所述无线信号是在所述充电设备自检成功后自动发送的,所述充电设备是在上电后开始自检的;
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启。
可选地,所述充电设备的自检过程,包括:
检测充电设备的漏电保护是否正常、过欠压保护是否正常、过流保护是否正常以及CP电压采样是否正常;
在漏电保护正常、过欠压保护正常、过流保护正常以及CP电压采样正常时判定所述充电设备自检成功。
可选地,若漏电保护、过欠压保护、过流保护以及CP电压采样中任一项不正常则判定所述充电设备自检失败,并控制所述充电设备上的故障灯报警。
可选地,控制用于打开或遮蔽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的充电口盖开启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是否充满电;
若是,则向所述充电设备发送所述车辆已充满电的信号,以提醒用户拔枪;
接收所述充电设备发送的充电枪头已从所述车辆的充电口拔出的信号;
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关闭。
可选地,控制用于打开或遮蔽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的充电口盖开启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充电设备检测到所述车辆充满电时或接收到用户实施停止充电指令时,停止给所述车辆充电,并发出已充满电或充电完成的信号,以提醒用户将所述充电设备从所述充电口拔出。
可选地,若在向所述充电设备发送所述车辆已充满电的信号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枪头一直未从所述车辆的充电口中拔出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用户将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枪头从所述充电口拔出。
可选地,所述预设时间为范围在5s~7s之间的任一数值。
可选地,所述充电设备为模式二充电枪。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模块,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目的,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充电系统,包括信号连接的充电设备以及设置在车辆上的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于为所述车辆充电的所述充电设备发送的自动开盖的无线信号后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启,所述无线信号是在所述充电设备自检成功后自动发送的,所述充电设备是在上电后开始自检的。
本发明在接收到用于为车辆充电的充电设备发送的自动开盖的无线信号后控制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启,其中,无线信号是在充电设备自检成功后自动发送的,充电设备是在上电后开始自检的。因此,本发明在需要充电时可以自动开启充电口盖,极大提高了充电时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用户给车辆充电的体验,使充电更有科技感。并且充电设备是自动发送信号的,与现有技术中按键发送信号相比,更加智能化。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的充电设备上电后会自动检测漏电保护是否正常、过欠压保护是否正常、过流保护是否正常以及CP电压采样是否正常,在上述情况均正常的情况下才会发送信号,以自动打开充电口盖进行充电,从而可以确保给车辆充电时的安全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充电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一般性地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0,接收用于为车辆充电的充电设备发送的自动开盖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是在充电设备自检成功后,激活充电设备内部的无线信号模块自动发送的,充电设备是在上电后开始自检的;这里,充电设备可以为模式二充电枪;
S200,控制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启。
本发明在需要充电时可以自动开启充电口盖,极大提高了充电时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用户给车辆充电的体验,使充电更有科技感。并且充电设备是自动发送信号的,与现有技术中按键发送信号相比,更加智能化。
进一步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自检不同,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是与国家电网一直连接的,所以充电桩的自检是一直持续的,而本申请中的充电设备是上电也就是通电后才会进行按照国家GB 18487.1标准自检,节省了不少电量。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充电设备发送的自动开盖的信号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充电设备上电;
S20,检测充电设备的漏电保护是否正常、过欠压保护是否正常、过流保护是否正常以及CP电压采样是否正常;也就是说,充电设备上电后触发充电设备进行自检;
S30,在漏电保护正常、过欠压保护正常、过流保护正常以及CP电压采样正常时判定充电设备自检成功,激活充电设备内的无线信号模块,并向车辆发送自动开盖的信号。这里,充电设备自检成功后是自动触发发送信号给车辆的,不需要手动按键触发,因此更加地智能化。
进一步地,若漏电保护、过欠压保护、过流保护以及CP电压采样中任一项不正常则判定充电设备自检失败,并控制充电设备上的故障灯报警。
本发明在充电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地提醒用户,避免用户使用故障的充电设备给车辆进行充电,从而给车辆造成安全隐患。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用于打开或遮蔽车辆的充电口的充电口盖开启S200之后,还包括:
S300,检测车辆是否充满电或是否接收到用户对车辆实施了停止充电的指令;若是,则进行S400;
S400,向充电设备发送车辆已充满电或充电完成的信号,以提醒用户拔枪;
S500,接收充电设备发送的充电枪头已从车辆的充电口拔出的信号;
S600,控制车辆的充电口盖关闭。
这里,充电设备若检测到充电枪头从车辆的充电口拔出后向车辆发送关闭充电口盖的无线信号,车辆端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充电口盖关闭。
可选地,车辆端检测到充电枪头从的充电口拔出,则控制车辆的充电口盖关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用于打开或遮蔽车辆的充电口的充电口盖开启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充电设备检测到车辆充满电时或接收到用户对车辆实施了停止充电的指令时停止给车辆充电,并发出已充满电或充电完成的信号,以提醒用户将充电设备从充电口拔出。
本发明不仅在车辆需要充电时智能地开启车辆的充电口盖,并且在完成充电后还可以自动地控制车辆的充电口盖关闭,充电过程全部自动化,不需要人工手动打开或关闭充电口盖,提高用户给车辆充电的体验。
进一步地,在向充电设备发送车辆已充满电或充电完成的信号的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700,判断充电设备的充电枪头是否在预设时间内一直未拔出;若是,则执行S800;
S800,发出报警信号并提醒用户将充电设备的充电枪头从充电口拔出。
也就是说,若在车辆充电完成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充电设备的充电枪头一直未从车辆的充电口中拔出时报警,以提醒用户将充电设备的充电枪头从充电口拔出。这里,预设时间为范围在5s~7s之间的任一数值。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预设时间可以选择5s,另外,预设时间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定。
本发明在用户在给车辆充完电后忘记将充电口盖关闭时可以提醒用户关闭充电口盖,从而可以保证整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更加地智能化。
具体地,充电设备与车辆之间通过无线信号的方式通信。无线信号至少包括4G、5G、Wi-Fi、BT、ZigBee、UWB、RFID、NFC其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充电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车辆的充电系统100包括信号连接的充电设备10以及设置在车辆上的控制模块20。其中,控制模块20用于在接收到充电设备10发送的自动开盖的无线信号后控制车辆的充电口盖30开启,无线信号是在充电设备10自检成功,激活内部的无线信号模块后自动发送的,充电设备10是在上电后开始自检的。
具体地,在车辆处于亏电状态时,用户需要使用家用模式二充电枪给车辆充电,首先,用户给模式二充电枪通电,也就是将模式二充电枪的插头与家里的插座连接,此时触发模式二充电枪自检,在模式二充电枪的主控板接收到自检成功的信号2s后激活模式二充电枪中的无线信号模块,无线信号模块向车辆的控制模块20发送自动开盖的信号,这里,无线信号模块可以集成在充电枪的枪头或者缆上控制盒上,也可以设置在模式二充电枪的其他位置。车辆的控制模块20在接收到模式二充电枪自动开盖的信号后控制车辆的充电口盖30自动开启,之后使用模式二充电枪为车辆充电。在给车辆充电完成后,用户拔出模式二充电枪头,模式二充电枪检测到充电枪头从车辆的充电口拔出后向车辆发送“已拔枪”的信号,之后车辆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车辆的充电口盖30关闭,从而完成充电口盖30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可选地,若车辆端检测到充电枪头从车辆的充电口拔出,也可以控制车辆的充电口盖关闭。如果模式二充电枪在车辆完成充电后的预设时间内,比如5s内检测到充电枪头模式二充电枪一直未从充电口拔出时报警,从而提醒用户拔出模式二充电枪头。具体地,模式二充电枪采用二极管常亮红灯或者语音提示等的方式进行报警。
本发明可以实现在车辆需要使用充电设备10充电时自动开启充电口盖30,在充电完成后自动关闭充电口盖30,无需手动开启和关闭充电口盖30,极大提高充电时的操作体验,使充电更具有科技感。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于为所述车辆充电的充电设备发送的自动开盖的无线信号,所述无线信号是在所述充电设备自检成功后自动发送的,所述充电设备是在上电后开始自检的;
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启;
所述充电设备的自检过程,包括:
检测充电设备的漏电保护是否正常、过欠压保护是否正常、过流保护是否正常以及CP电压采样是否正常;
在漏电保护正常、过欠压保护正常、过流保护正常以及CP电压采样正常时判定所述充电设备自检成功;
所述充电设备为模式二充电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漏电保护、过欠压保护、过流保护以及CP电压采样中任一项不正常则判定所述充电设备自检失败,并控制所述充电设备上的故障灯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用于打开或遮蔽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的充电口盖开启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是否充满电;
若是,则向所述充电设备发送所述车辆已充满电的信号,以提醒用户拔枪;
接收所述充电设备发送的充电枪头已从所述车辆的充电口拔出的信号;
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用于打开或遮蔽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的充电口盖开启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充电设备检测到所述车辆充满电时或接收到用户实施停止充电指令时,停止给所述车辆充电,并发出已充满电或充电完成的信号,以提醒用户将所述充电设备从所述充电口拔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在向所述充电设备发送所述车辆已充满电的信号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枪头一直未从所述车辆的充电口中拔出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用户将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枪头从所述充电口拔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时间为范围在5s~7s之间的任一数值。
7.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8.一种车辆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连接的充电设备以及设置在车辆上的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于为所述车辆充电的所述充电设备发送的自动开盖的无线信号后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启,所述无线信号是在所述充电设备自检成功后自动发送的,所述充电设备是在上电后开始自检的;
所述充电设备的自检过程,包括:
检测充电设备的漏电保护是否正常、过欠压保护是否正常、过流保护是否正常以及CP电压采样是否正常;
在漏电保护正常、过欠压保护正常、过流保护正常以及CP电压采样正常时判定所述充电设备自检成功;
所述充电设备为模式二充电枪。
CN202010554636.6A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Active CN111674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4636.6A CN111674273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4636.6A CN111674273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4273A CN111674273A (zh) 2020-09-18
CN111674273B true CN111674273B (zh) 2021-05-11

Family

ID=72455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4636.6A Active CN111674273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42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6025B (zh) * 2021-04-26 2022-04-15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盖控制方法、设备及电动汽车
CN114670706A (zh) * 2021-05-12 2022-06-28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3459865A (zh) * 2021-05-20 2021-10-0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控制方法、车辆、充电桩以及充电系统
CN113442750B (zh) * 2021-06-16 2023-07-1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充电桩、车辆、介质及设备
CN113703421A (zh) * 2021-08-25 2021-11-2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充电口盖控制测试设备的测试设备及方法
CN113858997B (zh) * 2021-09-27 2023-07-2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插座的充电指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347833A (zh) * 2022-01-24 2022-04-15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桩车联动的充电盖的开关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8016A (zh) * 2015-08-09 2015-11-11 安徽普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方法
CN107097674A (zh) * 2017-05-16 2017-08-29 深圳市福瑞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带充电枪锁止和位置反馈控制的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
CN107627873A (zh) * 2017-08-30 2018-01-26 享奕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电盖自动翻盖装置及方法、自动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JP2018038142A (ja) * 2016-08-30 2018-03-08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用警報システム
CN207374516U (zh) * 2017-09-11 2018-05-1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口盖的自动关闭开启控制系统
CN110466370A (zh) * 2019-08-26 2019-11-19 肇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充电控制、充电桩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8016A (zh) * 2015-08-09 2015-11-11 安徽普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方法
JP2018038142A (ja) * 2016-08-30 2018-03-08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用警報システム
CN107097674A (zh) * 2017-05-16 2017-08-29 深圳市福瑞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带充电枪锁止和位置反馈控制的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
CN107627873A (zh) * 2017-08-30 2018-01-26 享奕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电盖自动翻盖装置及方法、自动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207374516U (zh) * 2017-09-11 2018-05-1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口盖的自动关闭开启控制系统
CN110466370A (zh) * 2019-08-26 2019-11-19 肇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充电控制、充电桩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4273A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74273B (zh) 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的充电系统
KR101755894B1 (ko) 차량용 배터리의 과방전 방지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80105055A1 (en)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US10814737B2 (en) Off-board charger for high-voltage battery charging
CN112009303A (zh) 用于电动汽车放电控制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1516519B (zh) 配备有蓄电装置的车辆
CN110341511B (zh) 一种充电电子锁解锁方法
CN109888572B (zh) 充电枪锁定系统及其解锁方法
CN110341624B (zh) 车辆上电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5322594B (zh) 用于取消电动车充电预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27424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
CN105071481B (zh) 一种智能可移动式电动力机动车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CN107487212B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004002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拔控制结构
CN113895384A (zh) 车辆的前舱盖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以及车辆
CN114670706A (zh) 一种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08112299U (zh)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0789386A (zh) 一种充电头可分离的线路内置充电桩
CN109193893A (zh) 一种防止控制蓄电池亏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12428841A (zh) 车载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5675087A (zh) 新能源商用车上装配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07714A (zh) 车辆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204928252U (zh) 一种智能可移动式电动力机动车充电装置
CN220682193U (zh) 动力电池系统及新能源叉车
CN114379392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枪智能锁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