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1990B - 底座以及保护盖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底座以及保护盖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1990B
CN111671990B CN202010099586.7A CN202010099586A CN111671990B CN 111671990 B CN111671990 B CN 111671990B CN 202010099586 A CN202010099586 A CN 202010099586A CN 111671990 B CN111671990 B CN 1116719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over
base
fitting portion
support plate
screw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95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1990A (zh
Inventor
梅垣彦希
栗本亮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71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1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1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19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28Peritoneal dialysis ; Other peritoneal treatment, e.g. oxygen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28Peritoneal dialysis ; Other peritoneal treatment, e.g. oxygenation
    • A61M1/285Catheter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0Closure caps or plugs for connectors or open ends of tub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底座以及保护盖组装体,能够容易地取下保护盖。底座(14)具备:形成为环状的把持部(16);设置于把持部(16)的一端的支承板(18);以及从支承板(18)突出并嵌装于保护盖(12)的内部来保持保护盖(12)的嵌合部(24)。在底座(14)的嵌合部(24)设置有解除突起(26、28),在使保护盖(12)旋转时,第一螺纹构造(12c)压在该解除突起(26、28)上滑动,从而使保护盖(12)向从嵌合部(24)脱离的方向位移。

Description

底座以及保护盖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医疗用管的连接器的保护盖的底座以及保护盖组装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腹膜透析由于患者的负担少而受到关注。在腹膜透析法中,对于腹膜透析而言,患者自身能够在自己家中、工作场所进行透析液的袋的更换,因此容易重返工作岗位。
在腹膜透析中,将连接于患者侧的管与连接于透析液的袋的管经由连接器连接。在没有连接透析液的袋期间,将保护盖暂时安装在连接于患者侧的管的连接器。为了防止细菌感染,保护盖仅使用一次就丢弃。
这样的保护盖在安装于底座的状态下提供产品,在即将使用之前从底座取下并安装于连接器来使用。关于保护盖及其底座,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防止落下菌对保护盖的附着并且患者容易从底座取出保护盖的方式,将筒状的嵌合部嵌装于保护盖的凹部来保持盖的底座。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由带有环状的把手的栓密封使用前的保护盖的构造的底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763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42952号公报
在将保护盖与连接器连接时,用一只手把持连接器和该管,用另一只手保持保护盖并进行旋合保护盖的操作。然而,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的底座中,在手指不自由的患者使用时,有时因从底座拉动卸下保护盖时的力量,保护盖会从手上脱落。
另外,保护盖与底座的连接虽是嵌合的,但由于保护盖与连接器的连接是旋合的,因此在患者从底座卸下保护盖时,有时想要与从连接器卸下时同样地旋转取下,而保护盖仅在嵌合部空转而无法卸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卸下保护盖的底座以及保护盖组装体。
本发明的一个观点的底座,是经由螺纹构造安装于能够分离地连接在医疗用管的中途的连接器的保护盖的底座,其具备:支承板,其形成为能够封闭所述保护盖的内部的大小;嵌合部,其从所述支承板突出并嵌装于所述保护盖的内部来保持所述保护盖;以及解除突起,其从所述嵌合部突出地形成,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保护盖的所述螺纹构造附近的上端面,在使所述保护盖旋转时,所述保护盖的所述螺纹构造压在所述上端面上滑动,从而使所述保护盖向从所述嵌合部脱离的方向位移。
本发明的另一观点的保护盖组装体,具备:保护盖,其经由螺纹构造安装于能够分离地连接在医疗用管的中途的连接器;以及底座,其具有:支承板,其形成为能够封闭所述保护盖的内部的大小;嵌合部,其从所述支承板突出并嵌装于所述保护盖的内部来保持所述保护盖;以及解除突起,其从所述嵌合部突出地形成,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保护盖的所述螺纹构造附近的上端面,在使所述保护盖旋转时,所述保护盖的所述螺纹构造压在所述上端面上滑动,从而使所述保护盖向从所述嵌合部脱离的方向位移,所述保护盖嵌装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嵌合部。
根据上述观点的底座以及保护盖组装体,能够容易地从底座卸下保护盖。
附图说明
图1A表示在腹膜内贮存有透析液的状态,图1B表示腹膜内的透析液的排出的情形,图1C表示向腹膜内注入透析液的情形,图1D表示新的透析液的贮存中的状态。
图2A是取下透析液袋以及排液袋后的导管以及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将保护盖安装于图2A的连接器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2A以及图2B的保护盖以及连接器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保护盖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6A是图5的底座的主视图,图6B是图5的底座的侧视图。
图7是图4的底座与保护盖的嵌合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4的保护盖组装体的第一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图4的保护盖组装体的第二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10…保护盖组装体;12…保护盖;14…底座;16…把持部;18…支承板;20、22…止转突起;24…嵌合部;26、28…解除突起;80…导管;82…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对于腹膜透析而言,若向患者的腹膜内注入透析液,并经过规定时间,则废物、水分经由腹膜向透析液侧移动。在将透析液注入至体内之后的规定时间(例如4~8个小时),如图1A所示,患者能够自由行动。插入腹膜内的导管80总是安装于患者,经由该导管80来实施透析液的更换。
透析液的更换如图1B以及图1C所示进行。首先,将连接有排液袋90以及透析液袋84的连接管85连接于插入到患者的腹膜内的导管80的前端的连接器82。连接管85在中途分支,一方的管86与透析液袋84连接,另一方的管88与排液袋90连接。
如图1B所示,患者关闭管86的夹具,将含有患者的腹膜内的废物的透析液向排液袋90排出。接下来,患者关闭管88并且打开管86,如图1C所示,将透析液袋84的透析液经由管86以及导管80而注入至腹膜内。
然后,如图1D所示,患者从导管80取下连接管85,完成透析液的更换。患者在身体安装有导管80的状态下进行生活。
如图2A所示,导管80的前端的连接器82是在筒状的连接部82c的外周形成有螺纹牙的雄连接器。使连接器82保持原样地露出是成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并发症的原因。因此,患者在完成透析液的更换作业后,如图2B所示,用一只手把持导管80前端的连接器82,用另一只手把持保护盖12,将保护盖12拧入并安装于连接器82来保护连接器82。从防止感染症的观点考虑,保护盖12被一次性使用。另外,为了防止落下菌的附着,保护盖12的安装作业以不使保护盖12的内侧朝向上方的方式进行。
如图3所示,为了使患者的手指不接触与导管80连通的部分(内筒部12b的内部),保护盖12为双重构造。即、成为在形成为有底圆筒状的外筒部12a的内侧形成有较短的内筒部12b的构造。在外筒部12a的内侧部形成有第一螺纹构造12c(螺纹牙),该第一螺纹构造12c与连接器82的第二螺纹构造82e旋合。在内筒部12b的里侧嵌装有圆形环状的密封件12d。也可以在外筒部12a与内筒部12b之间的环状的槽12e安装有含有碘等杀菌剂的多孔质部件。
连接器82具备:供导管80连接的导管固定部82a、形成于导管固定部82a的前端侧的凸缘部82b、以及形成于凸缘部82b的前端侧的连接部82c。凸缘部82b比导管固定部82a以及连接部82c扩径而形成。连接部82c从凸缘部82b朝向前端侧以筒状延伸。在连接部82c的外侧部形成有第二螺纹构造82e。第二螺纹构造82e形成为能够与外筒部12a的第一螺纹构造12c旋合。向内筒部12b的内部插入的内侧连接部82d朝向前端以筒状延伸地形成在连接部82c的内侧。在内侧连接部82d的内部形成有与导管80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82f。
保护盖12以外筒部12a覆盖连接部82c的外侧的方式安装,设置于连接部82c的基部的环状的密封件83a与外筒部12a抵接。由此,连接部82c被气密地密封在保护盖12的内侧。另外,内侧连接部82d紧贴于内筒部12b的密封件12d,由此连通孔82f被气密地密封。这样保护盖12通过双重的密封构造来保护连接器82。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盖12作为图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盖组装体10来提供。保护盖组装体10具备保护盖12、以及以覆盖保护盖12的开口部的方式组装的底座14。底座14构成为在即将使用前,堵塞保护盖12的内部,从而将保护盖12的内部保持为无菌状态。
如图5所示,底座14具备:形成为环状的把持部16、形成于把持部16的一端的支承板18、以及从把持部16向外侧伸出的止转突起20、22。如图6A所示,从X方向正面观察把持部16时形成为圆形环状。把持部16以能够安装于患者的手指使用的方式,其内径φ1(参照图6A)形成为比大拇指稍大的尺寸。把持部16的内径φ1例如能够设为20~30mm左右。另外,图6B所示的把持部16的X方向的宽度W,例如能够设为5mm左右。
另外,把持部16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安装于患者的手指来使用的形状即可,“环状”不仅是闭合为圆环状的形状,也包括变形的椭圆环状、多边形环状、在一部分具有缝隙的C字状等形状。
如图5所示,从Z方向俯视观察时,支承板18形成为圆板状。支承板18与把持部16一体地形成。支承板18的外表面18a以平行于支承板18与把持部16的切线的方向形成。图6A所示的支承板18的直径D2形成为应密封保护盖12的开口部的、与保护盖12的外筒部12a(参照图4)的外径相同的程度或者比其大的直径。支承板18的直径D2例如能够设为20~25mm左右。
如图5所示,环状的嵌合部24从支承板18的外表面18a向与外表面18a垂直的Z方向突出地形成。嵌合部24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多边形(例如六边形状或者八边形状)。嵌合部24构成为具有与保护盖12的外筒部12a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外径尺寸,通过与外筒部12a的内部嵌合来保持保护盖12。图6B所示的嵌合部24的突出高度H1,例如能够设为2~3mm左右。
解除突起26、28形成为从嵌合部24的上端24a向与外表面18a垂直的方向(Z方向)突出。如图5以及图6A所示,解除突起26、28配置为沿嵌合部24的周向分离,并且隔着嵌合部24的中心轴Z而对置。在此保护盖12的第一螺纹构造12c构成为两条螺纹,解除突起26、28对应于第一螺纹构造12c的两个螺纹牙设置。
解除突起26、28的上端面26a、28a对应于第一螺纹构造12c,并以相对于外表面18a倾斜了30~40°的倾斜面而构成。另外,图6B所示的解除突起26、28的突出高度H2(距外表面18a的高度)例如能够成为4~5mm左右。
如图7所示,在将保护盖12组装于底座14的保护盖组装体10中,解除突起26(28)配置于第一螺纹构造12c的附近。解除突起26、28的上端面26a、28a延伸到保护盖12的第一螺纹构造12c的螺纹牙附近。
在该状态下,解除突起26、28虽没有与第一螺纹构造12c抵接,但若使保护盖12向松开方向旋转例如5~10°,则解除突起26、28与第一螺纹构造12c抵接。而且构成为第一螺纹构造12c压在解除突起26、28上,从而保护盖12向从支承板18脱离的方向位移。
图6B所示的由解除突起26、28引起的保护盖12的位移量H3相当于解除突起26、28的突出高度H2(参照图6B)与第一螺纹构造12c的下端部的高度H4之差。优选以保护盖12的位移量H3是嵌合部24的突出高度H1的一半或者以上的方式,设定解除突起26、28的位置以及高度。
如图5所示,止转突起20、22向把持部16的外侧伸出而形成,在将把持部16嵌入手指时,与手的其他部位抵接,从而限制把持部16的旋转。
如图6A所示,止转突起20、22相对于支承板18沿把持部16的周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在将手指插入到环状的把持部16时,为了稳定地把持把持部16而不与止转突起20、22相邻的手指接触,止转突起20、22优选相对于支承板18的中心部在把持部16的周向上离开90°以上而设置。另外,优选即使在从把持部16的任一方向插入手指的情况下,以止转突起20、22与手的相同位置抵接的方式,将止转突起20、22形成于以支承板18的中心轴Z为中心而左右对称的位置。
止转突起20、22形成为相对于把持部16的中心轴X平行的平面,经由从把持部16一体地伸出的加强部30、32而与把持部16接合。另外,优选止转突起20、22是没有锐利的突起的形状,以便不给使用者带来不快感,如图示的例子那样,能够形成为角被倒角的圆板状。止转突起20、22的直径以在将把持部16嵌入手指时能够不成为妨碍的范围适当地设定。虽没有特别限定,但止转突起20、22的直径D1(参照图6A)例如能够设为10~15mm左右。
止转突起20的主面20a以及止转突起22的主面22a与支承板18的中心轴Z所成的角度例如能够设为105°左右。另外,止转突起20的主面20a与止转突起22的主面22a所成的角度例如能够设为150°左右。
另外,底座14不限于设置两个止转突起20、22的结构,也可以构成为设置止转突起20、22中的任一个或者设置三个以上。
上述底座14虽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能够使用聚丙烯、聚乙烯、聚甲醛、ABS、TPU等具有热塑性的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
保护盖组装体10通过将保护盖12的外筒部12a压入底座14的支承板18的嵌合部24来组装。在保护盖组装体10中,嵌合部24与外筒部12a的内部嵌合,利用嵌合部24与外筒部12a的摩擦力,将保护盖12固定于底座14。底座14的支承板18与保护盖12的端部12f紧贴,从而堵塞保护盖12的开口部。
本实施方式的底座14以及保护盖组装体10如上述那样构成,以下与使用方法一起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第一使用方法中,首先,患者将保护盖组装体10的把持部16安装于一只手的手指。在图示的例子中,虽将保护盖组装体10安装于大拇指,但也可以安装于大拇指以外的手指。
然后,患者用安装有护盖组装体10的手来把持作为保护盖12的安装对象的导管80以及连接器82。然后,用另一只手从保护盖组装体10拔出保护盖12,使保护盖12旋合于连接器82,从而能够进行保护盖12的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盖组装体10中,如图示那样,止转突起20挂在手掌上,从而能够防止保护盖组装体10旋转。由此,即使是老年人等手不自由的患者,也能够容易地抓住保护盖12。
另外,保护盖组装体10具备止转突起20、22,因此即使从把持部16的任一方向插入手指,止转突起20或者止转突起22都能够位于挂在手掌的位置,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保护盖组装体10的旋转。
另外,在现有的底座中,为了解除保护盖12的嵌合只有拔出保护盖12的方法,难以从底座取下保护盖12,因此有时保护盖12因拉动的力量而离开手并飞出。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底座14具备解除突起26、28。
即如图7所示,若使保护盖12旋转,则第一螺纹构造12c的螺纹牙以压在解除突起26、28上的方式滑动,从而保护盖12向从嵌合部24脱离的方向位移。因此,保护盖12的取下除了现有的拉动动作以外,还进行螺纹转动动作。由此,即使是老年人等手不自由的患者,也能够取下保护盖12而不使其落下。
如图9所示,在第二使用方法中,患者首先用一只手把持导管80以及连接器82。然后,患者把持保护盖组装体10并以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等夹住保护盖组装体10的把持部16的方式来保持保护盖组装体10。在该情况下,止转突起20、22与手掌、指尖抵接,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底座14。
然后,用另一只手从保护盖组装体10的底座14取下保护盖12,将该保护盖12旋合于连接器82,从而能够进行保护盖12的安装。这样,在第二使用方法中,在将导管80以及连接器82拿在手上之后,即使在注意到忘记了将环状的把持部16安装于指尖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保护盖12的取下。
本实施方式的底座14以及保护盖组装体10实现以下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底座14是经由螺纹构造(第一螺纹构造12c以及第二螺纹构造82e)安装于能够分离地连接在医疗用管的中途的连接器82的保护盖12的底座14,具备:支承板18,其形成为能够封闭保护盖12的内部的大小;嵌合部24,其从支承板18突出并嵌装于保护盖12的内部来保持保护盖12;以及解除突起26、28,它们从嵌合部24突出地形成,并且具有配置于保护盖12的第一螺纹构造12c附近的上端面26a、28a,在使保护盖12旋转时,保护盖12的第一螺纹构造12c压在上端面26a、28a上滑动,从而使保护盖12向从嵌合部24脱离的方向位移。
根据上述底座14,除了现有的拉动动作以外,还利用螺纹转动动作来进行保护盖12的取下。由此,即使是老年人等手不自由的患者,也能够取下保护盖12而不使其落下。
在上述底座14中,解除突起26、28也可以在嵌合部24的周向上分离地设置多个。由此,在保护盖12压在解除突起26、28上进行位移时,能够防止保护盖12的倾斜,能够使保护盖12的姿势稳定。
在上述底座14中,解除突起26、28也可以设置有与保护盖12的第一螺纹构造12c的螺纹牙的条数对应的数量。
在上述底座14中,解除突起26、28的上端面26a、28a也可以由与第一螺纹构造12c的螺纹牙的下侧面的倾斜大致平行的倾斜面构成。由此,能够使保护盖12的第一螺纹构造12c不挂在解除突起26、28而是顺畅地滑动。
在上述底座14中,解除突起26、28的上端面26a、28a也可以形成在比保护盖12的第一螺纹构造12c的下端部高的位置,并且解除突起26、28的上端面26a、28a的突出高度H2与第一螺纹构造12c的下端部的高度H4之差是嵌合部24的突出高度H1的一半或者以上。该差相当于由解除突起26、28导致的保护盖12的位移量H3,通过将差(位移量H3)设为嵌合部24的突出高度H1的一半或者以上,由此能够容易地取下保护盖12。
在上述底座14中,还可以具有安装于使用者的手指的把持部16,使支承板18与把持部16接合。能够将支承板18固定于使用者的手指,因此能够取下并使用保护盖12而不会被支承板18的设置位置妨碍。
在上述底座14中,把持部16也可以形成为环状。由此,能够将手指插入把持部16,因此是优选的。
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盖组装体10具备:保护盖12,其经由螺纹构造12c、82e安装在能够分离地连接在医疗用管的中途的连接器82;以及底座14,其具有:支承板18,其形成为能够封闭保护盖12的内部的大小;嵌合部24,其从支承板18突出并嵌装于保护盖12的内部来保持保护盖12;以及解除突起26、28,它们从嵌合部24突出地形成,并且具有配置于保护盖12的第一螺纹构造12c附近的上端面26a、28a,在使保护盖12旋转时,保护盖12的第一螺纹构造12c压在上端面26a、28a上滑动,从而使保护盖12向从嵌合部24脱离的方向位移,保护盖12嵌装于底座14的嵌合部24。
根据上述保护盖组装体10,除了现有的拉动动作以外,还利用螺纹转动动作来进行保护盖12的取下。由此,即使是老年人等手不自由的患者,也能够取下保护盖12而不使其落下。
在上述中,虽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言而喻,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8)

1.一种底座,是经由螺纹构造安装于能够分离地连接在医疗用管的中途的连接器的保护盖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板,其形成为能够封闭所述保护盖的内部的大小;
嵌合部,其从所述支承板向与所述支承板的外表面垂直的方向突出,并嵌装于所述保护盖的内部来保持所述保护盖;以及
解除突起,其从所述嵌合部的上端向与所述外表面垂直的方向突出,
所述解除突起位于成为所述保护盖的所述螺纹构造附近的所述嵌合部的靠外周的位置,
所述解除突起在与所述外表面垂直的方向的端部具有上端面,
在使所述保护盖旋转时,所述解除突起以使所述保护盖的所述螺纹构造压在所述上端面上的方式滑动,从而使所述保护盖向从所述嵌合部脱离的方向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突起沿所述嵌合部的周向分离地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突起设置有与所述保护盖的所述螺纹构造的螺纹牙的条数对应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突起的所述上端面由与所述螺纹构造的螺纹牙的下侧面的倾斜大致平行的倾斜面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突起的所述上端面形成于比所述保护盖的所述螺纹构造的下端部高的位置,并且所述解除突起的所述上端面的高度与所述螺纹构造的所述下端部的高度之差为所述嵌合部的高度的一半或者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安装于使用者的手指的把持部,在所述把持部接合有所述支承板。
7.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形成为环状。
8.一种保护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护盖,其经由螺纹构造安装于能够分离地连接在医疗用管的中途的连接器;以及
底座,其具有:支承板,其形成为能够封闭所述保护盖的内部的大小;嵌合部,其从所述支承板向与所述支承板的外表面垂直的方向突出,并嵌装于所述保护盖的内部来保持所述保护盖;以及解除突起,其从所述嵌合部的上端向与所述外表面垂直的方向突出,
所述解除突起位于成为所述保护盖的所述螺纹构造附近的所述嵌合部的靠外周的位置,
所述解除突起在与所述外表面垂直的方向的端部具有上端面,
在使所述保护盖旋转时,所述解除突起以使所述保护盖的所述螺纹构造压在所述上端面上的方式滑动,从而使所述保护盖向从所述嵌合部脱离的方向位移,
所述保护盖嵌装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嵌合部。
CN202010099586.7A 2019-03-11 2020-02-18 底座以及保护盖组装体 Active CN1116719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3614A JP7155050B2 (ja) 2019-03-11 2019-03-11 台座及び保護キャップ組立体
JP2019-043614 2019-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1990A CN111671990A (zh) 2020-09-18
CN111671990B true CN111671990B (zh) 2023-07-18

Family

ID=7242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9586.7A Active CN111671990B (zh) 2019-03-11 2020-02-18 底座以及保护盖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55050B2 (zh)
CN (1) CN11167199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528173A (ja) * 2005-01-28 2008-07-31 バクスター・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保持およびフィードバック特徴を有する透析コネクタ
CN102802692A (zh) * 2009-06-12 2012-11-28 株式会社Jms 医疗用液体连通装置
JP2018157919A (ja) * 2017-03-22 2018-10-11 ニプロ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
CN109125836A (zh) * 2017-06-16 2019-01-04 泰尔茂株式会社 保持件及帽盖包装体
CN109328087A (zh) * 2016-06-29 2019-02-12 株式会社Jms 连接器用帽以及带帽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1025B2 (en) * 2002-01-25 2005-06-28 Jms Co., Ltd. Connector system for sterile connection
US8328767B2 (en) * 2007-01-16 2012-12-11 Catheter Connections, Inc. Disinfecting caps for medical male luer connectors
CA2738709C (en) * 2008-09-29 2014-05-27 Vifor (International) Ag Cap assembly and production method
JP2013042952A (ja) * 2011-08-24 2013-03-04 Jms Co Ltd キャップおよびコネクターシステム
CA2967392C (en) * 2014-11-24 2023-04-25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Disinfecting cap for medical connectors
JP6661440B2 (ja) * 2016-03-29 2020-03-11 テルモ株式会社 包材およびキャップ包装体
JP6839996B2 (ja) * 2017-02-15 2021-03-10 テルモ株式会社 保持具およびキャップ包装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528173A (ja) * 2005-01-28 2008-07-31 バクスター・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保持およびフィードバック特徴を有する透析コネクタ
CN102802692A (zh) * 2009-06-12 2012-11-28 株式会社Jms 医疗用液体连通装置
CN109328087A (zh) * 2016-06-29 2019-02-12 株式会社Jms 连接器用帽以及带帽连接器
JP2018157919A (ja) * 2017-03-22 2018-10-11 ニプロ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
CN109125836A (zh) * 2017-06-16 2019-01-04 泰尔茂株式会社 保持件及帽盖包装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1990A (zh) 2020-09-18
JP2020146097A (ja) 2020-09-17
JP7155050B2 (ja)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62194A1 (en) Antiseptic cap
EP0485345B1 (en) A single-use syringe incorporating a sliding protection cap for the needle
WO2014159346A1 (en) Antiseptic dead-end cap
JP6009354B2 (ja) 三方活栓ユニット、逆止弁及び流動性物質移送装置
CN107847669B9 (zh) 输液器
US9585610B2 (en) Medical needle
KR101861460B1 (ko) 강성 니들 차폐구 파지 캡 조립체
WO1997022535A1 (en) Medical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closure
WO2012162006A1 (en) Antiseptic line cap
JP2005523781A (ja) 医療ライン固定デバイス
US10251964B2 (en) Self-disinfecting needleless device
JP3235064B2 (ja) 透析器接続用無菌カプラ
US20130103003A1 (en) Secure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medical fluid
CN111686325B (zh) 底座及保护帽组装体
CN111671990B (zh) 底座以及保护盖组装体
JP6839996B2 (ja) 保持具およびキャップ包装体
WO2008001234A2 (en) Coupling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fluid flow, in particular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JP7377147B2 (ja) 台座及び保護キャップ組立体
CN220327788U (zh) 医疗帽
WO2021124727A1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
JPH07265366A (ja) 針キャップグリッパ−
JP6946634B2 (ja) 留置針組立体
JP7038535B2 (ja) キャップ
JP5805058B2 (ja) 腹膜透析用接続装置
JPS6128628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