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8709A - 具有治疗高血压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治疗高血压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8709A
CN111658709A CN201910170783.0A CN201910170783A CN111658709A CN 111658709 A CN111658709 A CN 111658709A CN 201910170783 A CN201910170783 A CN 201910170783A CN 111658709 A CN111658709 A CN 111658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years
dried orange
orange peel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07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明康
卢俊贤
常国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1707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87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8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87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5Rutaceae (Rue family)
    • A61K36/752Citrus, e.g. lime, orange or lem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0Moraceae (Mulberry family), e.g. breadfruit or fig
    • A61K36/605Morus (mulber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2Theaceae (Tea family), e.g. camell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87Galenical forms not covered by A61K9/02 - A61K9/7023
    • A61K9/0095Drinks; Beverages; Syrups; Compositions for reconstitution thereof, e.g. powders or tablets to be dispersed in a glass of water; Veterinary dren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2Antihypertens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10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 A61K2236/19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involving fermentation using yeast, bacteria or both; enzymatic treatmen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治疗高血压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有陈皮、桑白皮和黑茶组成。其中,先用黑茶100份与陈皮10‑30份混合,组成陈皮黑茶混合物,再1:1的比例将陈皮黑茶混合物与桑白皮混合。

Description

具有治疗高血压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尤其关于以陈皮、黑茶、桑白皮为主要成分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全球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据2010年的统计调查,当年全球约770万人死亡可归因于高血压。在中国也有50%的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糖尿病患者死于高血压。
虽然我国的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在近几十年有明显改善,但是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2016年对我国500,233名居民抽样调查,揭示高血压患病率为32.5%(男性33.7%,女性31.9%)。我国高血压发病以轻中度1级高血压(140/90~159/99mmHg血压者)为主,占整体人群的20.1%,我国人群2级高血压(≥160/90mmHg)比例为11.0%。此外,我国高血压前期(120/80~139/89mmHg)人群还有39.5%。经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中,仅46.4%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达标率仅13.0%。2016年ACC大会上公布的EUROASPIRE IV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心血管高危高血压患者总体降压达标率为42.8%,降脂达标率32.7%,降糖达标率58.5%。我国综合达标率仅有6%左右。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
造成高血压的原因很多,如高盐低叶酸饮食,神经紧张等等,但血管硬化、血流不畅是高血压的根本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在心血管内壁上逐渐附着、沉积和钙化,使血管硬化和血管内径变窄;高血脂和/或高血糖,使血液粘稠,粘稠的血液,使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受阻。血压是驱使血液流到全身各个器官的动力,血液正常流动才能保证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如果血管变厚变硬变窄,血液浑浊、粘稠,使血液流速变慢,血通量减少,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就会供应不足。这时,大脑会得到细胞需要养分的信息反馈,从而命令肾脏加紧工作,分泌肾上腺素,来帮助身体把血压调高。故血压并不是高血压的病根,它只是人体的一种积极代偿信号反应。血压高的根源在于血管不能正常地将营养和氧气及时供应到身体的各个细胞。
目前控制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是西药,分为五大类,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比如ACE抑制药洛汀新等;AT1受体阻断药:如代文等;2、钙通道阻滞药:如络活喜等;3、利尿药:hydrochlorothiazide等;4、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可乐定(clonidine)等;5、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等。
这些常用药都旨在降压,并不针对健康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然而,这种强行降压的做法,其实是在和人体自身对抗——器官因供血不足而缺乏营养和氧气,发出求救信号,肾脏赶快分泌肾上腺素,将血压调高来急救。而降压药这时拼命地调低血压,肾脏的努力被抵消了。这种对抗只是表面上降压了,实际上却恶化了细胞缺养的状况,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脏器细胞因得不到营养而饿死。心脏,大脑,血管和肾脏总是处于紧张,疲劳,缺乏营养的状态,最终导致心,脑,肾衰竭的严重后果。只有改善血管条件,改善血液微循环,清除血管垃圾,才能是保证不得高血压,或得了高血压,使血压恢复正常的根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茶叶、陈皮及其它们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特殊之处,为了避免误解并方便理解,特对一些特殊名称定义如下。
定义
本发明所述的“微发酵”是指茶叶或茶砖的“陈化”、“陈化放置”、“存放”、“存放陈化”、“堆放”、“堆放储存”、“陈放”等过程中的微弱发酵。
本发明所述的“发酵”是指黑茶的“渥堆发酵”(前发酵、或一次发酵)和压砖后的后发酵(或称二次发酵)。
本发明所述的“柑桔皮”,在未存放满3年前称为“柑桔果皮”,存放满3年,及其以上的“柑桔皮”称为“陈皮”。
本发明所述的“黑茶”一般范指后发酵茶,但在指本发明所采用的黑茶时,专指开出金花的黑茶。
本发明所述的“金花”是指黑茶后发酵时生成的黄色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
本发明所述的“熟普”是指普洱熟茶。
本发明所述的“生普”是指普洱生茶。
本发明所述的“养皮”是指柑桔果皮或陈皮与黑茶共同存放的过程。
本发明所述的“茶饮”既指本发明制备的茶,也指用本发明的茶冲泡或煎煮出的茶水。
本发明所述的“茶砖”是茶砖、茶柱、茶团、茶饼、茶沱等的统称。
本发明所述的“压砖”是压制茶砖、茶柱、茶团、茶饼、茶沱等的统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广普适用的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重降压、降血糖、降血脂、降体重多重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具有降脂、降糖作用的黑茶、陈皮来改善血液粘稠度和血管微循环,采用具有降压、利尿、扩张血管作用的桑白皮来调节血压、改善血管弹性,将两者有效组合配伍,从改善血液和血管条件入手,制备了黑茶、陈皮和桑白皮中药组合物,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高血压症的效果。
中国茶叶大致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等若干类。其中,绿茶和白茶是未发酵茶;黄茶是微发酵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黑茶是后发酵茶(也称二次发酵茶)。黑茶主要有云南的普洱茶、湖南的黑茶、陕西的茯茶等。湖南黑茶,依不同的处理工艺,又分茯茶、千两茶、百两茶等几种。茯茶开出“金花”(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后改称金茯茶。湖南黑茶中尤以湖南安化黑茶最有名和质量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茶多糖具有保护肝脏脂肪变性,调节血脂的作用。
此外,黑茶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被机体吸收后,能清除自由基,达到防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和改善高血脂及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
黑茶还具有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黑茶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减肥、降压、防癌、抗癌的作用已有广泛报道。有研究证明黑茶中有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存在。已知洛伐他汀对胆固醇合成中的还原酶(HMG-CoA)有竞争性抑制作用,故可以使人体胆固醇合成速度降低,从而调节胆固醇和降血脂。陈茶的降血脂作用远胜于新茶,其原因在于陈茶不仅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同时还能降低甘油三酯的含量。进一步研究发现,黑茶陈茶主要降低的是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含量。
陈皮是由柑桔果皮晾晒而成。一般柑桔果皮存储三年以上的才能叫“陈皮”,五年以上的才会出“陈香”。从陈皮的香味和其药物功能上讲,陈皮储存时间越久越好。陈皮中以广东陈皮最为正宗,广东陈皮中,尤以新会陈皮最有名,质量最好。依据不同柑桔的品种,剥下的柑桔皮可分为青皮、二红皮、大红皮等。
从药理学上来说,陈皮中的重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柑桔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黄烷酮、黄酮醇等,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陈皮中的糖苷有桔皮苷(陈皮苷、桔皮苷)、新陈皮苷、川陈皮苷(也称蜜桔黄素)等几类。除上述黄酮类化合物外,在陈皮中还发现了一些特有的黄酮类成分。这些成分在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镇静消炎、抗菌杀虫、抗血小板凝集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本发明研究和仪器分析结果显示,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降血糖的活性成分,并且陈皮中的黄酮物质总量随陈皮储存时间而增多。
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实践摸索,本发明创造了一种用陈皮与云南普洱,尤其是熟普,混合存放于密闭的容器中,如瓷罐中,进行微发酵养皮又养茶的方法,让两种原料互相为对方的益生菌提供益生元和营养素,并互相吸收对方的有益化学物质和益生菌,随着微发酵时间的增长,使两种原料中的益生菌及其代谢物质的种类不断丰富,并使两种原料中的有益物质在数量上和浓度上成倍扩增。
本发明优先采用的陈皮是经上述方法养皮后的陈皮。养皮一般需2-3年。一般用云南熟普洱养皮,如果用生普养皮,养皮时间需长一些,如5年以上。
本发明研究表明湖南黑茶与陈皮配伍在降糖方面的效果尤佳。其原因或许与湖南黑茶中的冠突散囊菌和其他一些特殊微生物有关。有研究表明,冠突散囊菌可以溶解人体中的脂肪,从而可以调节体内糖类的代谢。
冠突散囊菌已于2012年3月1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5891。
本发明所进行的药理实验发现,湖南茯茶、千两茶和百两茶的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浓度,提高机体对糖原荷的耐受性,提升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水平,促进葡萄糖转运和肝脏内脂质代谢,从而改善糖代谢系列。本发明研究的指标均符合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标准。本发明研究的结果说明茯茶、千两茶和百两茶可作为高血糖和高血脂人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药物。
本发明进行的药物实验显示,茶叶发酵越充分,次数越多,其中的有效物质也越多,其浓度也越高。因此本发明选择了发酵次数最多,发酵最充分的二次发酵的黑茶作为本发明的原料。在此基础上,再经多次陈化微发酵,使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和益生菌群富集到较高的水平,从而创造了本发明特有的发酵加微发酵的工艺。
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实践摸索,本发明创造了一种在黑茶制作过程中即将陈皮加入其中,与黑茶一起发酵的方法。具体是在黑茶压砖的过程中将陈皮加入,使黑茶在二次发酵过程中与陈皮共同发酵。研究表明,在陈皮和湖南黑茶共同发酵过程中,黑茶茶砖产生了大量优质的以“金花”(冠突散囊菌)菌为主的益生菌群,所述的益生菌群以茶叶和陈皮成分为代谢基质,可代谢产生出性质更全面和功能更强的生化成分。
研究结果表明,对经过本发明特殊的陈皮与一次发酵茶混合并二次发酵开出“金花”的黑茶,运用色谱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测定,相对于未作特殊发酵处理的同比例的陈皮与黑茶混合原料,前者产生了若干种差异化学成分,均为特殊发酵前原料中不曾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槲皮素和山奈酚。
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实践摸索,本发明发现,不同的茶叶或陈皮,甚至是相同的茶叶或陈皮但不同陈化程度,所含物质或物质的浓度均有差异。为了达到将茶叶和陈皮中的有益物质尽可能多地吸纳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本发明创造了一种将多种原料按不同比例多次混合的方法。例如:在选择茶叶时,选择了野生茶和人工种植茶,亦可将制成的不同种类的黑茶混合,如用金茯茶与千两茶和/或百两茶混合,或金茯茶与普洱茶混合,或普洱茶与千两茶和/或百两茶混合等等。就陈化程度,选择陈化1-5年不同陈化程度的多种茶叶,将它们混合后发酵。在选择制作陈皮的原料时,选择了青皮、二红皮和大红皮的混合果皮,就陈化程度而言,选择5-15年甚至15年以上的多种陈皮,按不同比例混合。这样混合,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茶叶和陈皮中所特有物质汇聚、富集,起到药效加强、协同和多重效果。
本发明将有降糖作用的陈皮与具有调脂、减肥、调节糖类代谢作用的黑茶配伍,通过特殊的陈皮养皮方法、多种原料混配方法、陈皮与黑茶共同发酵的方法、多次微发酵处理方法和茶砖与陈皮混合存放相互转染的方法,使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特殊的、有临床治疗意义的调节糖类代谢、降糖、调脂、减肥、降压的综合作用,很好地降低了血糖水平,并从多个方面控制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
桑白皮,药性寒,药味甘。现代药理研究桑白皮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桑白皮有利尿作用,现用降压西药hydrochlorothiazide就是利尿药;桑白皮对心脏有影响;桑白皮有扩张血管作用。
桑白皮降压可能是控制了血管的运动,其降压较为和缓、持久。采用桑白皮降压,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述西药降压过猛的缺点,不使在降压过程中使血液微循环有过大的波动。
本发明研究表明黑茶、陈皮和桑白皮配伍不仅保持了陈皮黑茶原有的降糖、调脂、减肥的作用,而且在降血压方面具有特别优秀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黑茶、陈皮和桑白皮组成,其中,先用黑茶100份与陈皮10-30份混合,组成陈皮黑茶混合物,再按约1:1的比例将上述陈皮黑茶混合物与桑白皮混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黑茶是湖南的黑茶,优选的是湖南安化的黑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黑茶是野生茶和人工种植茶的混合黑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黑茶是其原料茶叶渥堆发酵前陈放两年以上、渥堆发酵后陈放两年以上和后发酵以后再与陈皮混合陈放2年的陈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用陈皮是青皮、二红皮、大红皮制成的混合陈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青皮、二红皮、大红皮制成的混合陈皮用量分别是青皮30份(重量份),二红皮35份(重量份),大红皮35份(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陈皮是陈化5-15年及其以上的混合陈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陈化5-15年及其以上的混合陈皮中,按5-6年的35%(重量百分比),7-8年的25%(重量百分比),9-10年的20%(重量百分比),11-12年的10%(重量百分比),13-14年的5%(重量百分比),15年的3%(重量百分比)及15年以上的为2%(重量百分比)的比例混配。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100份陈皮黑茶混合物中,加入100份桑白皮。
本发明陈皮、黑茶和桑白皮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
选择柑桔陈皮,较好地是广东新会陈皮;按3份(重量份)陈皮1份(重量份)熟普的比例,将两者在密闭容器中一起存放,养皮两年以上;或按3份(重量份)陈皮1份(重量份)生普洱茶的比例,将两者在密闭容器中一起存放,养皮5年以上;将不同年份的陈皮混合,打成碎片;将10份(重量份)打成碎片的陈皮与100份(重量份)的渥堆发酵后的黑茶原料茶叶混合,一起压砖,进行二次发酵,待开出金花后,将所述茶砖再陈化两年左右后,先将上述茶砖放置在略高于室温的环境中存放0.5-1年,再将所述茶砖与5年以上陈皮一起置于瓷罐中陈化1-1.5年,即可完成陈皮黑茶的制作。在饮用前,先将10-15克桑白皮用1500-1800毫升左右开水煎煮10-20分钟,在该桑白皮沸水中加入大约等量的上述陈皮黑茶,即10-15克左右,浸泡约1分钟,即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中药茶饮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选择柑桔陈皮,较好地是广东新会陈皮;按3份(重量份)陈皮1份(重量份)熟普的比例,将两者一起存放,养皮两年以上;或按3份(重量份)陈皮1份(重量份)生普洱茶的比例,将两者在密闭容器中一起存放,养皮5年以上;将不同种类和不同年份的陈皮混合,打成碎片;将桑白皮打成颗粒状;将5份-15份(重量份)打成碎片的陈皮与100份(重量份)的渥堆发酵后的黑茶原料茶叶混合,再将大约100份(重量份)的桑白皮颗粒与100份(重量份)的陈皮和黑茶原料茶叶的混合物混合,一起压砖,进行二次发酵,待开出金花后,将所述茶砖再陈化两年左右后,先将上述茶砖放置在略高于室温的仓库中存放0.5-1年,再将所述茶砖与5年以上陈皮一起置于瓷罐中陈化1-1.5年即可完成陈皮桑白皮黑茶的制作。该陈皮桑白皮黑茶可直接饮用,也可在饮用前,再将3-5克桑白皮用1500-1800毫升左右开水煎煮10-20分钟,之后加入10-15克左右的上述陈皮桑白皮黑茶,浸泡约1分钟,即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中药茶饮使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陈皮桑白皮皮黑茶茶砖用陈皮混放陈化2年左右后,将该茶砖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放置30天左右,待打碎的茶砖颗粒或粉末充分氧化后,掺入5份-15份(重量份)的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的陈皮,然后制成10-15克左右的茶包。该陈皮桑白皮黑茶茶包可直接用开水冲饮,也可在饮用前,先将3-5克桑白皮用1500-1800毫升左右开水煎煮10-20分钟,加入该陈皮桑白皮皮黑茶茶包,浸泡约1分钟,即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中药茶饮使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陈皮黑茶茶砖与陈皮混放陈化2年左右后,将该茶砖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陈放30天左右,待打碎的茶砖颗粒或粉末充分氧化后,在100份陈皮黑茶颗粒中,再掺入5份-15份(重量份)的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的陈皮,之后在100份再次掺入了5份-15份(重量份)的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的陈皮之后的混合物中,掺入100份(重量份)的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的桑白皮,然后制成10-15克的茶包,饮用时开水煎煮5分钟,即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中药茶饮使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陈皮桑白皮黑茶茶砖与陈皮混放陈化2年左右后,将茶砖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停放30天左右,待打碎的茶砖颗粒或粉末充分氧化后,在100份陈皮桑白皮黑茶颗粒中,再掺入5份-15份(重量份)的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的陈皮,之后,在100份再次掺入了5份-15份(重量份)的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的陈皮之后的混合物中,再掺入25-50份(重量份)的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的桑白皮,然后制成10-15克的茶包,饮用时开水煎煮5分钟,即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中药茶饮使用。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陈皮和桑白皮一次性在黑茶压砖时加入。
在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黑茶压砖时加入10份(重量份)的陈皮和50份(重量份)的桑白皮,在茶砖陈化两年后,再加入10份(重量份)的陈皮和50份(重量份)桑白皮。
在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黑茶压砖时加入20份(重量份)的陈皮,在茶砖陈化两年后,加入100份(重量份)桑白皮。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陈皮是5-15年及其以上的混合陈皮。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陈皮是青皮、二红皮和大红皮的混合陈皮。
从部分1级高血压受试者的反馈来看,服用本发明的陈皮桑白皮黑茶中药茶饮,有效率达到80%左右,长期(两个月)效果均比他们原来服用的西药好。故证明本发明的中药茶饮不仅对高血压有效,而且有与西药相同或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从部分2级高血压受试者的反馈来看,与其原来服用的西药联合用药,服用本发明的陈皮桑白皮黑茶中药茶饮,比他们原来单纯服用西药效果好。故证明本发明的中药茶饮对重症高血压也有临床治疗效果。
本发明对约占40%的高血压前期(120/80~139/89mmHg)人群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
本发明中药茶饮的另一个优点是其广普性。服用不同西药的患者均可服用本发明的中药茶饮,个体差异较小。
本发明中药茶饮的另一个优点是其低毒性。黑茶是日常常用饮料,已被饮用数百年,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陈皮为药食两用品也被使用2000多年,未见有毒副作用的报道;桑白皮一直被用作中药,虽然其药性偏寒凉,但高血压患者一般体血热,桑白皮的寒性可抵消高血压的热性,对患者只有好处,而没有害处。
本发明的中药茶饮的另一个优点是其综合作用。本发明的中药茶饮除了有较好的降压的作用外,还有降脂、降糖和减重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仅饮用本发明的一种中药饮品,即可替代所有其他降压、降脂、降糖、减重的药品,起到三高的综合管理效果。
在中药领域中,改变某些中药配方组分的剂量,以适应个体需要或增强某些方面的治疗效果,或为了添加其他治疗效果,增加一些其他的辅助或次要组分,都是可以的。这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变化,均在本发明的发明概念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陈皮、黑茶和桑白皮组成。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先用5份-30份(重量份)的陈皮与100份(重量份)的黑茶组成混合物,再按1:1的比例将所述陈皮黑茶组合物与桑白皮混合,制成陈皮、黑茶和桑白皮组合物。
3.一种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陈皮为20份(重量份)。
4.一种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陈皮是陈化5-15年及15年以上青皮、二红皮和大红皮的陈皮混合物。
5.一种权利要求4所描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陈化5年-15年及其以上的多种陈皮的混合物,陈化年份比例为:5-6年的35%(重量百分比),7-8年的25%(重量百分比),9-10年的20%(重量百分比),11-12年的10%(重量百分比),13-14年的5%(重量百分比),15年的3%(重量百分比)及15年以上的2%(重量百分比)。
6.一种权利要求5所描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青皮、二红皮和大红皮组成的混合陈皮的混成比例为,青皮占30%(重量百分比),二红皮占35%(重量百分比),大红皮占35%(重量百分比)。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陈皮是新会陈皮。
8.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黑茶是湖南安化黑茶。
9.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黑茶的原料是野生茶叶和人工种植茶叶的混合茶叶,其中,野生茶叶占10%(重量百分比),人工种植茶叶占90%(重量百分比);初始茶叶陈化程度为2年。
10.一种制备陈皮、桑白皮和黑茶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按传统工艺制备的陈皮;按3份(重量份)陈皮1份(重量份)3年以上熟普洱茶的比例,将两者在密闭容器中一起存放,养皮2年以上,或按3份(重量份)陈皮1份(重量份)生普洱茶的比例,将两者在密闭容器中一起存放,养皮5年以上;将陈化5-15年及其以上年份的青皮、二红皮和大红皮陈皮混合,打成碎片;将原料茶叶陈化两年以上,将陈化两年以上的原料茶叶渥堆发酵,渥堆发酵后再将所述原料茶叶陈放两年;将所述打成碎片的陈皮按5份-30份(重量份)的比例混入100份的渥堆发酵后并陈放了两年的原料茶叶,一起压砖;进行后发酵,将所述后发酵完成的陈皮黑茶茶砖陈化0.5-1年,之后,与5年以上的陈皮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存放1-2年;饮用时,在1500-1800ml开水中,加入等量的10-15克所述陈皮黑茶和10-15克的桑白皮。
11.一种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陈皮、桑白皮和黑茶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桑白皮打碎成颗粒,按100份(重量份)的桑白皮颗粒与100份(重量份)的所述陈皮与黑茶原料茶叶的混合物混合,之后,一起压砖,进行后发酵。
12.一种权利要求10或11所描述的制备所述陈皮、桑白皮和黑茶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陈化2年左右后的陈皮桑白皮黑茶茶砖打碎成颗粒或粉末,放置30天左右,待其充分氧化后所述氧化后,在陈皮桑白皮黑茶茶砖颗粒或粉末中,再加入10份(重量份)的10年以上年份的陈皮碎粒或粉末,制成10-15克的茶包。
CN201910170783.0A 2019-03-07 2019-03-07 具有治疗高血压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6587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0783.0A CN111658709A (zh) 2019-03-07 2019-03-07 具有治疗高血压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0783.0A CN111658709A (zh) 2019-03-07 2019-03-07 具有治疗高血压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8709A true CN111658709A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82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0783.0A Pending CN111658709A (zh) 2019-03-07 2019-03-07 具有治疗高血压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870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9279A (zh) * 2008-01-23 2008-07-30 贺志弘 一种含有黑茶活性物质的通络降脂产品及制备方法
CN102960491A (zh) * 2012-12-06 2013-03-13 宜宾市外贸金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陈皮黑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6177054A (zh) * 2015-04-29 2016-12-07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桑白皮和陈皮的降血糖保健组合物
CN106359670A (zh) * 2016-08-31 2017-02-01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 陈皮茯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3656A (zh) * 2017-06-08 2017-11-14 张挺 一种保健组合物
CN108926632A (zh) * 2017-05-24 2018-12-04 常国生 治疗糖尿病的陈皮黑茶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8926631A (zh) * 2017-05-24 2018-12-04 常国生 治疗糖尿病的陈皮黑茶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9279A (zh) * 2008-01-23 2008-07-30 贺志弘 一种含有黑茶活性物质的通络降脂产品及制备方法
CN102960491A (zh) * 2012-12-06 2013-03-13 宜宾市外贸金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陈皮黑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6177054A (zh) * 2015-04-29 2016-12-07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桑白皮和陈皮的降血糖保健组合物
CN106359670A (zh) * 2016-08-31 2017-02-01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 陈皮茯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6632A (zh) * 2017-05-24 2018-12-04 常国生 治疗糖尿病的陈皮黑茶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8926631A (zh) * 2017-05-24 2018-12-04 常国生 治疗糖尿病的陈皮黑茶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7343656A (zh) * 2017-06-08 2017-11-14 张挺 一种保健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袁丹丹,等: "颗粒型黑茶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研究", 《食品与药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7564B (zh) 一种柚子酒的酿制方法
CN101999731B (zh) 一种原果酵素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5237B (zh) 桑葚灵芝果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05495244A (zh) 柚子苹果番茄酵素保健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1180998A (zh) 一种黄金醋茶饮料及制造工艺
CN102344863B (zh) 一种木瓜酒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56153B (zh) 一种蓝莓紫薯黑米复合乳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3751B (zh) 一种保健型桔子开胃酒的酿造工艺
CN106132427A (zh) 含有后发酵茶提取物的组合物
CN106244371A (zh) 一种降血糖黄精葡萄保健酒及其生产工艺
CN110973423A (zh) 红曲诺丽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1101B (zh) 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益寿养生酒的制备方法
CN103497867B (zh) 芒果香蕉果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13186070A (zh) 一种平卧菊三七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0777A (zh) 具有治疗糖尿病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4515A (zh) 一种凤尾菇-香蒲固态发酵功能饮品及制备方法
CN111658709A (zh) 具有治疗高血压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0830A (zh) 一种酵素液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和抗衰老产品
KR20200094528A (ko) 발효 생약초, 과실류 및 표고를 이용한 건강 혼합차 개발
CN111544493A (zh) 具有治疗高血压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7852A (zh) 一种多功能牛蒡保健茶浆的制备方法
CN106418498A (zh) 以柠檬、高良姜为主要原料制备酵素的方法
Sintyadewi et al. Analysis of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test of kombucha black tea and butterfly pea flower (Clitoria ternatea L.) based on fermentation time
CN110898130A (zh) 具有治疗糖尿病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17191A (zh) 具有治疗糖尿病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