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9620A - 衣服 - Google Patents

衣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9620A
CN111629620A CN201880087262.2A CN201880087262A CN111629620A CN 111629620 A CN111629620 A CN 111629620A CN 201880087262 A CN201880087262 A CN 201880087262A CN 111629620 A CN111629620 A CN 111629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bric
lining
region
gar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72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9620B (zh
Inventor
徳永学
樱井和博
宫坂信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Teij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Teij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Teijin Ltd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4798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146363A1/ja
Publication of CN111629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9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9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9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2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8Means for venti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4Air permeable, i.e. capable of being penetrated by g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可拆装送风装置的衣服中能有效地冷却穿着者身体的技术。可拆装具有吸气口(860)和排气口(880)的风扇单元(8)的上衣具有面料(2)和被安装于面料(2)的里料(3)。面料(2)具有风扇安装部(212),风扇单元(8)在吸气口(860)配置于面料(2)的外侧且排气口(880)配置于面料(2)的里料(3)侧的状态下安装于该风扇安装部(212)。在面料(2)里料(3)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10),通过风扇单元(8)的驱动从排气口(880)送出的外部空气能在所述内部空间(10)中流动。内部空间(10)构成为:在上衣处于非穿着状态下,当通过风扇单元(8)以风量Q(每分钟的立方米:m3/min)将外部空气送出到内部空间(10)时,风量Q和内部空间(10)的压力P(帕斯卡:Pa)满足P≥1.1Q2这样的关系。

Description

衣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装送风装置的衣服。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可拆装送风装置的衣服(例如,参照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54299号)。在这种衣服中通过送风装置将外部空气送出到衣服内,从而能够冷却衣服穿着者的身体。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衣服中,通过风扇从外部吸入的空气一边在穿着者的身体和衣服之间流动一边冷却身体,并从设置于领口或袖口的空气出口部向外部流出。因此,存在当空气从空气出口部以外的部分(下摆、门襟等)漏出时会导致冷却效果下降的倾向。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可拆装送风装置的衣服中能有效地冷却穿着者身体的技术。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有送风装置、面料(outer material)和安装于面料的里料(backing material)的衣服。送风装置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面料具有安装部。送风装置能够在吸气口配置于面料的外侧和排气口配置于面料的里料侧的状态下安装于安装部。在面料和里料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通过送风装置的驱动从排气口送出的外部空气能够在内部空间中流动。并且,内部空间构成为,在衣服处于非穿着状态下,通过送风装置以风量Q(每分钟的立方米:m3/min)将外部空气送出到内部空间的情况下,风量Q和内部空间的压力P(帕斯卡:Pa)满足P≥1.1Q2这样的关系。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衣服,能够得到能利用通过送风装置送出到面料和里料之间的内部空间的外部空气,来使里料向远离面料的方向鼓起(即,增大面料和里料之间的距离)的适当的内压P。据此,易于使里料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穿着者的身体(或者皮肤),因此,易于使里料吸收汗,通过在面料和里料之间流动的外部空气,使该汗蒸发。在该情况下,在里料和身体(或者皮肤)的接触部分,能够有效地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穿着者。此外,优选内部空间构成为,风量Q和压力P满足P≥1.4Q2这样的关系,更优选构成为满足P≥2.0Q2这样的关系,进一步优选构成为满足P≥3.0Q2这样的关系。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使里料进一步鼓起,因此,易于使里料的较大范围更可靠地接触穿着者的身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有送风装置、面料和安装于面料的里料的衣服。送风装置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面料具有安装部。送风装置能够在吸气口配置于面料的外侧和排气口配置于面料的里料侧的状态下安装于安装部。在面料和里料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该衣服构成为,在处于非穿着状态下通过送风装置将外部空气送出到内部空间的情况下的内部空间的压力在送风装置能够送风的风量范围内的任一风量下至少为5帕斯卡。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衣服,利用通过送风装置送出到面料和里料之间的外部空气使内部空间的压力升高到至少5帕斯卡,能够使里料向远离面料的方向鼓起(即,增大面料和里料之间的距离)。据此,易于使里料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穿着者的身体(或者皮肤),因此,易于使里料吸收汗,通过在面料和里料之间流动的外部空气,使该汗蒸发。在该情况下,在里料和身体(或者皮肤)的接触部分,能够有效地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穿着者。此外,所谓本技术方案的“送风装置能够送风的风量范围”是指,在风量一样(不能变更)的情况下预先确定的规定的风量,在风量能够变更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或者通过控制装置能够设定的从风量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此外,当考虑到与在衣服上可以拆装的送风装置的规格有关的现实的限制时,最小值为大致每分钟0.4立方米(m3/min)以上,最大值为大致每分钟2.5立方米(m3/min)以下。虽然也与缝制相关,但优选内部空间的压力为40.4帕斯卡以下程度。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内部空间的压力过高而使里料过度地推压穿着者的身体从而损害穿着感。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可以为,里料包括第一区域和透气度比第一区域高的第二区域。根据本技术方案,里料构成为,从在每单位时间能够流通规定的单位面积的体积量的观点出发,被送出到内部空间的外部空气易于从透气度比第一区域高的第二区域流出。因此,通过对应穿着者的身体的特定部位而选择性地配置第二区域,能够更有效地冷却穿着者的身体。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可以为,通过JIS L1096-1998 6.27透气性测试A法(弗雪泽(frazier)法)而测定的第一区域的透气度在1~50cc/cm2/s的范围内。第一区域的透气度优选为在10~30cc/cm2/s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15~25cc/cm2/s的范围内。根据本技术方案,一边使被送出到内部空间的外部空气从第二区域积极地流出而有效地冷却身体的特定部位,一边使外部空气从第一区域也缓慢地流出而促进从身体的较大范围的散热,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冷感。此外,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透气度设在上述范围内,即使在里料没有接触到穿着者的身体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通过第一区域向身体侧流出的外部空气促进从身体的散热。尤其,在第一区域的透气度在10~30cc/cm2/s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即使不增大送风量,里料的至少一部分也会接触穿着者的身体,同时外部空气通过第一区域向身体侧充分地流出,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实现在里料和身体(或者皮肤)的接触部分的有效的热交换和从身体的较大范围的散热双方,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穿着者的身体。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可以为,第二区域由网格布料(mesh fabric)构成,第一区域由除网格布料以外的纺织品、编织物或者无纺布等构成。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使外部空气从由空隙的比例较高的网格布料构成的第二区域顺利地流出。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可以为,第二区域是里料中在穿着衣服时与穿着者的脖颈周围、手臂的根部周围以及胸部中的至少一个部位对应的区域。根据本技术方案,通过使外部空气直接接触对热量聚集的身体的冷却效果较高的部位(皮肤表层下有较粗的血管通过的部位),能够更有效地冷却穿着者的身体。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可以为,里料的缘部在整体相对于面料不能敞开的状态下或者一部分能够开闭的状态下安装于面料。此外,所谓“不能敞开的状态”典型地是指整个缘部通过缝合、粘结等接合于面料的状态,所谓“能够开闭的状态”典型地是指在一部分缘部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能够通过按钮、拉链、粘扣带等方式堵塞的状态。根据本技术方案,确保在由送风装置进行送风的情况下内部空间被面料和里料包围的状态,抑制外部空气从内部空间白白地漏出,从而能够更可靠地维持内部空间的压力。另外,能够根据需要从形成于缘部的一部分和面料之间的开口将外部空气选择性地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可以为,衣服构成为,在被穿着的状态下,通过送风装置将外部空气向内部空间送出的情况下,内部空间的压力比形成于里料和穿着者的身体之间的空间的压力高。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良好地使里料鼓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可以为,衣服构成为,在被穿着的状态下,通过送风装置将外部空气向内部空间送出的情况下,里料的至少一部分紧贴穿着者的身体。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使里料吸收汗,通过在面料和里料之间流动的外部空气使该汗蒸发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拆装送风装置的衣服,其中送风装置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该衣服具有面料和被安装于面料的里料。面料具有用于在吸气口配置于面料的外侧且排气口配置于面料的里料侧的状态下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送风装置的安装部。在面料和里料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通过安装于安装部的送风装置的驱动从排气口送出的外部空气能够在该内部空间中流动。另外,通过JIS L1096-1998 6.27透气性测试A法(弗雪泽(frazier)法)而测定的里料的透气度在1~50cc/cm2/s的范围内,且比面料的透气度大。
在本技术方案的衣服中,里料的透气度比面料的透气度大,但是设定得比较小。据此,能够一边将内部空间的外部空气的压力较高地维持在一定程度,一边使内部空间的外部空气通过里料向穿着者的身体侧缓慢地流出。据此,根据本技术方案的衣服,即使在里料没有接触到身体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从整个里料缓慢地流出的外部空气来促进从身体的较大范围的散热,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穿着者。另外,在里料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到穿着者的身体的情况下,能够使该部分吸收汗,通过在面料和里料之间流动的外部空气使该汗蒸发。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有效的热交换有效地冷却穿着者。
此外,本技术方案的里料的透气度优选为在10~30cc/cm2/s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15~25cc/cm2/s的范围内。另外,在里料上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有透气度比上述范围的上限大的通风口(可以是由透气度较高的布料覆盖的开口,也可以是通孔)。此外,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透气度设在上述范围内,即使在里料没有接触到穿着者的身体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通过第一区域向身体侧流出的外部空气促进从身体的散热。尤其,在第一区域的透气度在10~30cc/cm2/s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即使不增大送风量,里料的至少一部分也会接触穿着者的身体,同时外部空气通过第一区域向身体侧充分地流出,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实现在里料和身体(或者皮肤)的接触部分的有效的热交换和从身体的较大范围的散热双方,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穿着者的身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拆装送风装置的衣服,其中送风装置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该衣服具有面料和被安装于面料的里料。面料具有用于在吸气口配置于面料的外侧且排气口配置于面料的里料侧的状态下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送风装置的安装部。在面料和里料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通过安装于安装部的送风装置的驱动从排气口送出的外部空气能够在该内部空间中流动。里料的透气度比面料的透气度大。另外,里料中的被面料和里料的接合部包围的第一区域的面积比面料中的被接合部包围的第二区域的面积大。
本技术方案的衣服构成为,通过将里料的透气度设定得比面料的透气度高,在送风装置被安装于安装部,外部空气被送出到内部空间的情况下,与面料相比,外部空气易于从里料流出。另外,由于里料的第一区域的面积比面料的第二区域的面积大,因此,里料易于向穿着者的身体侧鼓起,里料的至少一部分易于接触穿着者的身体(或者皮肤)。据此,易于使里料吸收汗,通过在面料和里料之间流动的外部空气使该汗蒸发。另外,能够利用通过里料流出的外部空气促进从穿着者的身体的散热。据此,能够有效地冷却穿着者的身体。另外,由于里料比面料较大地鼓起,因此,例如即使在将面料设为按照身体的尺寸的情况下,也易于有效地使里料接触到身体。此外,在本技术方案中,优选为第一区域的面积为第二区域的面积的1.1~2倍。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使里料向身体侧鼓起。
此外,本技术方案的面料和里料的接合方法并不被特别地限定,例如包括缝合、粘结。此外,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一定横跨整周而接合,可以选择性地在外周的一部分设置没有接合的部分(连通内部空间和外部的开口)。另外,这样的开口例如可以通过按钮、拉链、粘扣带等方式进行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背面观察的状态的上衣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前面敞开的状态的上衣的内侧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安装有风扇单元(fan unit)的上衣的剖面的说明图。
图4是风扇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风扇单元的吸气部的主视图。
图6是电池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7是内压P和风量Q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从背面观察的状态的马甲(vest)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前面敞开的状态的马甲的内侧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上衣、变形例的上衣和马甲、以及比较例的上衣的内压的实测数据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衣服的一例而例示出上衣1。
首先,对上衣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上衣1是还被称为通风服、空调服和冷却服等的衣服的一例,且以可拆装进行送风的风扇单元8的方式构成。上衣1具有面料2和里料3,风扇单元8在吸气口860被配置在面料2的外侧、排气口880被配置在面料2的里料3侧的状态下安装于面料2。当在穿着者穿上上衣1的状态下由风扇单元8进行送风时,从吸气口860吸入的外部空气经由排气口880被送出到面料2和里料3之间,且在形成于面料2和里料3之间的内部空间10(参照图3)内流动。据此,里料3鼓起而接触到穿着者的身体(包括穿着内衣的状态),从而吸收汗。并且,在内部空间10内流动的外部空气是通过使该汗蒸发来带走热量,从而给穿着者带来冷感的外部空气。另外,外部空气通过里料3从内部空间10流出,促进整个身体的散热,据此也给穿着者带来冷感。
下面,对上衣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上衣1作为前面敞开的长袖的上衣而构成,具有面料2和安装于面料2的里料3。
面料2具有后身21、前身23和袖25。
如图1所示,后身21以可拆装两个风扇单元8的方式而构成。更详细而言,后身21在下部(详细而言,穿着时覆盖穿着者的腰上部的部分)的两个部位具有用于安装风扇单元8的安装开口211。此外,安装开口211形成为与风扇单元8的壳体84的筒状部85(参照图3)的直径大致同径。以下,还将安装开口211的周缘部称为风扇安装部212。此外,为了能够稳定地安装风扇单元8,优选为风扇安装部212被加强件加强。
如图2所示,前身23构成为,能够通过一对拉链(slide fastener)使左身和右身连接(开闭)。另外,面料2的下摆在穿有抽绳29的状态下,被缝合为筒状。穿着者通过适当地抽拉抽绳29并由止挡部进行固定,能够调节下摆的收紧程度。另外,袖25的袖口的一部分通过橡皮筋自如伸缩,并且,能够通过带粘扣带的袖带(strap)251,来调整袖口的收紧程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料2采用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透湿性的布料。更详细而言,面料2采用平纹织物,该平纹织物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多丝(polyethyleneterephalate multi-filament)(56dtex/72fil)的经纱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多丝(polyethylene terephalate multi-filament)(56dtex/72fil)的纬纱而成,该平纹织物的经向密度为220条/2.54cm,纬向密度为145条/2.54cm。另外,面料2的分量为107g/m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JIS L1096-1998 6.27透气性测试A法(弗雪泽(frazier)法)测定的透气度为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流体体积,其为0.1cc/cm2/s(该单位还被记载为“cc/(cm2·s)”)。
如图2所示,里料3以覆盖面料2的后身21和前身23整体的方式将整个缘部30缝在面料2上。即,在袖25上没有安装有里料。此外,为了易于在由风扇单元8进行送风时向远离面料2的方向(即穿着者的身体侧)鼓起,里料3中的被面料2和里料3的缝合部(缘部30)包围的区域的面积被设为面料2中的被缘部30包围的区域的大致1.1倍。
在里料3中的覆盖后身21的部分的下端部,沿着缘部30而形成有呈直线状切开的开口301。开口301能够通过拉链302开闭。在将风扇单元8相对于风扇安装部212进行拆装的情况下,拉链302被拉开,通过开口301来进行拆装作业。另一方面,在穿上上衣1而由风扇单元8进行送风的情况下,拉链302处于闭合状态。据此,防止外部空气在腰的周围从内部空间10漏出。在里料3中的覆盖右前身的部分设置有口袋304,该口袋304具有能够通过按扣(snap button)固定的口袋盖(flap)。并且,在里料3中的与两个风扇安装部212相向的部分的下侧分别设置有开口306,该开口306能够插入用于连接风扇单元8和后述的电池保持件96(参照图3)的电缆91。此外,在开口306的周围设置有筒状的罩,以在插入有电缆91的情况下覆盖其外周部,并且在未插入电缆91的情况下实质上封住开口306。
另外,里料3具有透气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区域。具体而言,里料3具有主区域31和排气区域32,其中,所述主区域31具有较低的透气度;排气区域32具有较高的透气度。主区域31占里料3的面积的大部分,包括伴随着由风扇单元8进行的送风而鼓起从而能够与穿着者的身体接触的区域。另一方面,排气区域32构成为,与主区域31相比,送出到面料2和里料3之间的外部空气能够更容易地通过的区域。排气区域32对应以下部位而可选地设置:穿着者特别容易得到冷感,对热量聚集的身体的冷却效果较高的部位(皮肤表层下有较粗的血管通过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区域32设置于以下区域:在穿着时分别与穿着者的脖颈、两侧的腋下、两手臂的根部的后背侧的部分以及胸部(尤其,胸口及其上部)相向的区域。此外,排气区域32与缘部30邻接而设置。另外,排气区域32整体的面积被限定于主区域31的面积的大致百分之十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区域31和排气区域32由透气度不同的布料构成。主区域31采用具有优异的吸汗和速干性的布料。更详细而言,主区域31采用斜纹织物,该斜纹织物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多丝(polyethylene terephalate multi-filament)(83dtex/24fil)的经纱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多丝(polyethylene terephalate multi-filament)(33dtex/12fil)的纬纱而成,对该织物实施了吸水加工。另外,主区域31的密度为126条/2.54cm、90条/2.54cm。另外,主区域31的分量为77.2g/m2。并且,通过JIS L1096-1998 6.27透气性测试A法(弗雪泽(frazier)法)测定的主区域31的透气度为19.4cc/cm2/s。另一方面,透气度比主区域31高的排气区域32采用透气度100cc/cm2/s以上的网眼(mesh)布料。
下面,对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上衣1进行拆装的风扇单元8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风扇单元8具有主体部81和环部件89,其中,所述环部件89与主体部81分体形成,且能够相对于主体部81进行拆装。
首先,对主体部81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主体部以马达82、风扇83和壳体84为主体而构成,其中,壳体84收容马达82和风扇83。马达82和风扇83呈同轴状配置于壳体84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82采用具有电刷的直流马达。风扇83作为具有多个叶片831的轴流风扇而构成。风扇83伴随着马达82的驱动,与马达轴一体地绕旋转轴A1旋转。
如图3~图5所示,壳体84包括:筒状部85,其安装有环部件89;吸气部86,其具有吸气口860;凸缘部87,其设置于吸气部86的周围;排气部88,其具有排气口880。
如图3所示,筒状部85是形成为圆筒状的部分,以风扇83的旋转轴A1为中心轴而与马达82和风扇83呈同轴状配置。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在筒状部85的外周面形成有能够与形成于环部件89的内周面的内螺纹部旋合的外螺纹部。
吸气部86以覆盖筒状部85的两个开口端中的风扇83的吸气侧的一端的方式来配置。如图5所示,吸气部86在从旋转轴A1方向观察时整体形成为圆形,且包括堵塞部861、第1肋863和第2肋864。堵塞部861为以与旋转轴A1大致正交的方式配置于吸气部86的中心部的板状部。第1肋863从堵塞部861呈大致放射状延伸。第2肋864形成为与堵塞部861的外形对应的环状,且配置于吸气部86的径向中央部,连接第1肋863。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部86的形成于第1肋863和第2肋864之间的开口构成吸气口860。各吸气口860沿着旋转轴A1方向贯穿吸气部86。凸缘部87以从吸气部86的外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来设置。
如图3所示,排气部88以覆盖筒状部85的两个开口端中的风扇83的排气侧的一端的方式来配置。如图4所示,排气部88整体形成为在旋转轴A1方向上向远离筒状部85的方向突出的圆顶状,且包括堵塞部881、第1肋883、第2肋884和第3肋885。堵塞部881为以与旋转轴A1大致正交的方式配置于排气部88的中心部的板状部。第1肋883从堵塞部881呈放射状延伸。第2肋884形成为环状,且连接第1肋88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第3肋885沿着绕旋转轴A1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且呈圆弧状连接第2肋884和筒状部85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部88的形成于第1肋883、第2肋884和第3肋885之间的开口构成排气口880。各排气口880沿着旋转轴A1方向贯穿排气部88。此外,排气口880中的形成于第3肋885之间的排气口880还沿着与旋转轴A1交叉的方向贯穿排气部88。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排气部88的周向上的一部分设置有连接器配置区域887,该连接器配置区域887未设置有第1肋883~第3肋885。在连接器配置区域887的旋转轴A1侧配置有与马达82电气连接的连接器888。在连接器配置区域887配置有用于连接风扇单元8和电池保持件96的电缆91的连接器913,且连接器888被插入于连接器配置区域887。此外,如图2所示,电缆91构成为能够与两个风扇单元8对应的两股状,在一端具有能够与电池保持件96的连接器962(参照图6)连接的连接器911,在被分为两股的另一端分别具有能够与风扇单元8的连接器888连接的连接器913。
接着,对环部件89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环部件89以筒状部891和凸缘部893为主体而构成。筒状部891形成为以能够相对于主体部81的筒状部85的外周进行拆装的方式构成的短条状的圆筒体。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状部891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通过使该内螺纹部旋合于形成于筒状部85的外周面的外螺纹部,环部件89呈同轴状地安装于主体部81。凸缘部893以从筒状部85的轴向上的一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来设置。凸缘部893的外径被设定为与主体部81的凸缘部87的外径大致相同。
如图3所示,以上那样构成的风扇单元8在主体部81的吸气部86被配置于面料2的外侧(即,被暴露于外部空气的一侧)、排气部88被配置于面料2的里料3侧(穿着者的身体侧)的状态下,被安装于风扇安装部212。具体而言,使用者首先将拆下环部件89的状态的主体部81的一部分插入上衣1的安装开口211。更详细而言,将主体部81的凸缘部87配置于风扇安装部212的外侧,将筒状部85和排气部88从安装开口211向上衣1的内侧插入。据此,成为在凸缘部87的前侧配置有风扇安装部212(面料2)的状态。并且,使用者拉开里料3的拉链302(参照图2),通过开口301将环部件89安装于主体部81。具体而言,使环部件89(筒状部891)旋合于主体部81(筒状部85),直到环部件89位于由外侧的凸缘部87和内侧的凸缘部893夹持风扇安装部212(面料2)的位置为止。当如此安装了风扇单元8时,排气口880以与里料3相向的方式配置于面料2和里料3之间。
然后,如图2所示,通过开口301,电缆91的连接器911与风扇单元8连接,连接器913侧的端部从电缆91用的开口306被引到里料3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单元8通过电缆91能够与图6所示的电池保持件96电气连接。电池保持件96能够安装作为风扇单元8的电源的充电式的电池95,并且具有能够电气连接的公知的结构。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池95是还能够被安装于各种电动工具(螺丝刀、锤钻等),而作为电动工具的电源来使用的公知的电池。在一端具有连接器962的电缆961从电池保持件96延伸出来。连接器962能够连接电缆91的连接器911。
此外,安装有电池95的电池保持件96能够收容于口袋304(参照图2)内。另外,还能够通过设置于电池保持件96的具有弹性的夹子(clip)963而被安装于腰带(belt)等。
另外,在电池保持件96上设置有用于输入风扇单元8(详细而言,马达82)的驱动开始和停止的指示的操作按钮96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池保持件96上还搭载有控制器(典型的是具有CPU的微型计算机),该控制器根据通过操作按钮965输入的的信息来对马达82进行驱动控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按钮965还能够输入用于调节风扇单元8的风量的指示。风量的调节是通过控制器根据从操作按钮965输入的信息来改变马达82的转速而进行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单元8的风量能够被调节为每分钟0.8m3(弱)和每分钟1.4m3(强)两个等级。
下面,对上衣1和由风扇单元8进行的送风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风扇单元8的吸气口860被配置于面料2的外侧,排气口880被配置于面料2和里料3之间。当马达82被驱动而使风扇83旋转时,被抽吸的外部空气通过吸气口860向壳体84内流入。流入的外部空气通过排气口880向前方和与旋转轴A1交叉的方向流出。即,外部空气被送出到面料2和里料3之间。
现有技术中的被称为通风服等的衣服着眼于以下方面:通过使外部空气在穿着者的身体和衣服的布料(在没有里料的衣服中为面料,在有里料的衣服中为里料)之间的空间中流动,使穿着者的汗蒸发来带走热量。因此,一般会通过使用拉链等将衣服的末端部(例如,上衣或裤子的下摆、门襟、衣领、袖口等)封闭、或者使用橡皮筋将衣服的末端部收紧,而在身体和布料之间保持外部空气能够流动的空间。据此,容易损害穿着时的身体活动的方便性和穿着方式的自由度。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发明者们着眼于与现有技术不同的以下两点,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上衣1。一点是:利用风扇单元8,通过被送出到面料2和里料3之间的外部空气使内部空间10的压力上升到比大气压高的压力而使里料3向远离面料2的方向鼓起(即,增大面料2和里料3之间的距离),使里料3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穿着者的身体来来吸收汗水,通过在面料2和里料3之间流动的外部空气来使该汗蒸发。在该情况下,通过与里料3的身体接触的部分有效地进行热交换,穿着者能够得到冷感。另外,另一点是:通过使外部空气通过里料3的比较大的区域而从内部空间10缓慢地流出,来促进从身体的散热。
根据该着眼点,发明者们发现了,当在非穿着状态的上衣1中由风扇单元8进行送风时的、形成于面料2和里料3之间的内部空间10的压力(以下简称为内压)与风扇单元8的风量之间的适当的关系。
首先,内压被认为与妨碍内部空间10中的外部空气的流动的力(压力损失、送风阻力)大致对应。已知压力损失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发明者们基于在内压P(pa)与风量Q(m3/min)之间P=K*Q2(K是系数)这样的关系式(近似式)能够成立的观点,对系数K进行了专心研究。此外,系数K是规定的(无次元)常数(Constant)。
其结果,确定了优选为系数K在1.1以上,且发现了在风量Q和内压P满足P≥1.1Q2这样的关系的情况下,能够根据风量Q得到优选的内压P,即易于使里料3接触到穿着者的身体的内压P。此外,在以一定的风量Q进行送风的情况下,内压P逐渐地上升直到里料3最大限度地鼓起,因此,在此所说的内压P与风量Q下的最大的内压相对应。另外,系数K优选为1.4倍以上,更优选为2.0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倍以上。即,优选为风量Q和内压P满足P≥1.4Q2这样的关系,更优选为满足P≥2.0Q2这样的关系,进一步优选为满足P≥3.0Q2这样的关系。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上衣1,发明者们一边使用差压式流量计测定风量,一边从在非穿着状态下被悬挂的上衣1的安装开口211向内部空间10进行送风。并且,使用被配置于后身21的中央下部(腰部附近)的面料2和里料3之间的压力计测定了此时的内压(计示压力(以大气压为基准的压力))。其结果,风量为每分钟0.86m3时的内压是6.0pa、风量为每分钟1.16m3时的内压是8.6pa、风量为每分钟1.63m3时的内压是13.3pa、风量为每分钟2.16m3时的内压是19.2pa、风量为每分钟2.56m3时的内压是23.7pa。该结果与函数P=1.1Q2、P=1.4Q2、P=2.0Q2、P=3.0Q2的曲线一起,在图7中以钻石形的标记被绘制出。如图7所示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衣1,即使在内压P和风量Q满足P≥3.0Q2这样的关系,风扇单元8的风量Q被设定为每分钟0.8m3(弱)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比较高的内压P。
并且,发明者们还按照以下这样的顺序来确定内压P与面料2和里料3之间的最大距离D的关系。首先,将风扇单元8被安装于风扇安装部212,拉链231拉开而使左身和右身分开的状态的上衣1展开(参照图2),并将其以面料2成为下侧,里料3成为上侧的方式载置于大致水平的平面(地板)。然后,通过风扇单元8进行送风,对使用配置于后身21的中央下部(腰部附近)的面料2和里料3之间的压力计而确定的内压P下的面料2和里料3之间的最大距离D进行测定。该结果为内压P为0.40pa、0.72pa、0.90pa、1.09pa、1.52pa时的最大距离D分别为3.0cm、5.5cm、8.0cm、13.0cm、16.5cm。
根据该结果,在内压P和风量Q的关系满足P≥1.1Q2的关系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若风量Q至少为每分钟0.8m3,则能够得到大致5.5cm以上的最大距离D,在内压P和风量Q的关系满足P≥1.4Q2的关系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若风量Q至少为每分钟0.8m3,则能够得到大致8.0cm以上的最大距离D。另外,在内压P和风量Q的关系满足P≥2.0Q2的关系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若风量Q为每分钟0.6m3,则能够得到大致5.5cm以上的最大距离D,若风量Q为每分钟0.7m3,则能够得到8.0cm以上的最大距离D。并且,在内压P和风量Q的关系满足P≥3.0Q2的关系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若风量Q为每分钟0.5m3,则能够得到5.5cm以上的最大距离D,若风量Q为每分钟0.6m3,则能够得到8.0cm以上的最大距离D。
在内压P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实际上穿着者穿上上衣1的情况下的面料2和里料3之间的距离比如上述那样测定的最大距离D短,但是已确认:只要最大距离D至少为5.5cm,在平均的体型(身高和胸围)的成年男性的情况下,就能够使里料3(尤其,覆盖后身21的区域)的一部分紧贴穿着者的身体。并且,已确认:只要最大距离D至少为8.0cm,就能够使里料3(尤其,覆盖后身21的区域)的较大的范围可靠地紧贴穿着者的身体,另外,也能够应对比平均的成年男性体型小的(身高和胸围较小)的穿着者。关于实施方式的上衣1,如上所述,即使在内压P和风量Q满足P≥3.0Q2这样的关系,风扇单元8的风量Q被设定为每分钟0.8m3(弱)的情况下,内压P也至少为1.92pa。因而,可知由于最大距离D为16.5cm以上,因此能够使里料3充分地紧贴穿着者的身体,而能够有效地冷却穿着者的身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上衣1中,里料3包括主区域31和透气度比主区域31高的排气区域32。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区域32由网眼布料构成、主区域31由斜纹布料构成,排气区域32的透气度比主区域31高得多。因此,被送出到内部空间10的外部空气容易从排气区域32流出,也确保了内部空间10中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性。因此,从排气区域32流出的外部空气直接接触到脖颈、两侧的腋下、两手臂的根部的后背侧的部分以及胸部(胸口及其上部),据此,给穿着者带来冷感,并且能够有效地冷却热量聚集的身体。另外,在内部空间10中流动的外部空气能够有效地使被里料3吸收的汗蒸发。并且,主区域31由能够维持内压P并且允许外部空气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的布料构成,因此,通过在主区域31中不紧贴于穿着者的身体的区域中通过的外部空气来促进身体的散热,由此也能够给穿着者带来冷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面料2的透气度比较低,因此,能够抑制送出到内部空间10的外部空气通过面料2流出到外部。据此,能够一边良好地维持内压P,一边使外部空气从排气区域32和主区域31优先流出。另外,通过使从设置于两侧腋下和后背侧的手臂的根部的附近的排气区域32流出的外部空气通过袖25内,并从袖口流出,还能够冷却手臂。此外,在袖25的袖口附近可以形成有用于将外部空气排出的开口。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上衣1中,即使以将前身23的拉链231全部拉开而敞开前面的状态(即,胸部和腹部没有被前身23覆盖的状态)穿上上衣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维持内压。据此,与现有技术的所谓的通风服等相比,能够提高穿着时的身体活动的方便性和穿着方式的自由度。具体而言,不仅能够以闭合上衣1的前面的状态穿着,而且也能够在敞开前面的状态下,不用抽绳29收紧下摆而使用。据此,也能够消除穿着时的压迫感。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上衣1以如下方式这样构成:里料3中的被缘部(缝合部)30包围的区域的面积被设为面料2中的被缘部30包围的区域的大致1.1倍,与影响外观的面料2相比,里料3更容易向身体侧鼓起。因此,能够易于有效地使里料3向身体侧鼓起而接触身体,并且也能够良好地保持上衣1的外观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例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衣服和送风装置并不限定于例示出的上衣1和风扇单元8的结构。
例如,作为对上述的系数K带来影响的因子,可以列举出面料2和里料3的特性(透气度、分量、密度、延展率、纤维的种类、组织的种类等)。因此,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在系数K为1.1以上的限定下,面料2和里料3能够适当变更。下面,对面料2和里料3能够保有的特性进行例示(但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例子)。
作为面料2,能够采用包括化学纤维(例如,聚酯纤维、芳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丙烯纤维、尼龙纤维、人造丝纤维、醋酸纤维、聚氨酯纤维、聚醚酯纤维等)、天然纤维(棉、羊毛、丝绸等)、或者将上述这些合成而得到的纤维的布料(纺织物、编织物、无纺布等)。面料2的通过JIS L1096-1998 6.27透气性测试A法(弗雪泽(frazier)法)而测定的透气度通常在0.01~40cc/cm2/s的范围内,优选为在0.05~20cc/cm2/s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0.05~10cc/cm2/s的范围内。此外,如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那样,面料2的透气度优选为比里料3(主区域31)的透气度低。另外,为了以尽可能小的风量使里料3膨胀,优选为将面料2的透气度设定为在上述范围内较低的值。面料2的分量能够以满足上述的透气度的方式进行调整,通常在50~300g/m2的范围内,优选为在70~250g/m2的范围内。另外,优选为面料2采用耐水性和透湿性优异的布料。
与面料2同样,里料3也能够采用包括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或者将上述这些合成而得到的纤维的布料(纺织物、编织物、无纺布等)。主区域31的透气度通常在1~50cc/cm2/s的范围内,优选为在10~30cc/cm2/s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15~25cc/cm2/s的范围内。此外,为了以尽可能小的风量提高内压,使里料3膨胀,优选为将主区域31的透气度设定为在上述范围内较低的值。另一方面,为了利用通过主区域31向身体侧流出的外部空气来促进从身体的散热,优选为透气度不能过低。在主区域31的透气度为10~30cc/cm2/s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即使将送风量设定得不那么大,由于里料3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穿着者的身体,并且外部空气通过主区域31而向身体侧充分地流出,因此,也能够更可靠地实现里料3和身体(或者皮肤)的接触部分的有效的热交换、和从身体的较大范围的散热双方,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穿着者的身体。
排气区域32可以比主区域31透气度高,可以由网格布料以外的平纹、斜纹等公知的编织品构成,也可以由没有被布料覆盖的开口构成。在该情况下,开口可以通过里料3的缘部30的一部分以能够开闭的状态安装于面料2来形成。开口例如能够通过拉链、粘扣带、按扣等开闭。另外,排气区域32不一定必须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于分别与穿着者的脖颈、两侧的腋下、两手臂的根的后背侧的部分和胸部相向的区域中的所有区域。排气区域32可以至少为一个,也可以被省略。此外,在省略排气区域32的情况下,优选为与设置有排气区域32的情况相比提高里料3的透气度。在该情况下,利用通过整个里料3(主区域31)的外部空气来促进从身体的较大范围的散热,据此能够有效地进行冷却。
另外,排气区域32相对于主区域31的面积比率也可以适当变更。此外,已知接触到穿着者的风的风速越大,冷感越高。各排气区域32的面积越小,则风扇单元8以相同的风量进行送风时的风速越大。因此,为了以尽可能小的风量有效地冷却穿着者的特定的部位,优选为排气区域32相对于主区域31的面积比率或各排气区域32的面积比较小。并且,通过将主区域31的透气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送出到内部空间10的外部空气从主区域31缓慢地流出来促进从身体的较大范围的散热,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冷感。
另外,主区域31的分量通常在30~150g/m2的范围内,优选为在40~120g/m2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在50~90g/m2的范围内。优选为里料3中,至少构成主区域31的布料吸水性和速干性优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衣1是带袖25的上衣,里料3覆盖后身21和前身23的内面的大致整体。但是,里料3可以以仅覆盖后身21的内面的方式来安装,也可以以除覆盖后身21和前身23之外还覆盖袖25的内面的方式来安装。此外,面料2中被面料2和里料3的缝合部(缘部30)包围的区域的面积与里料3的面积的关系通常可以为里料3的面积为面料2的上述区域的面积的一倍以上,优选为1.1~2倍。里料3相对于面料2的安装方法并不局限于缝合,也可以采用由粘结剂进行的粘结、超声波焊接等。
另外,本发明的衣服例如也能够作为连帽上衣、无袖的上衣(所谓马甲)、上衣和裤子相连的所谓连体服、或者裤子来适当地实现。关于上衣和连体服,优选为里料3以覆盖面料2的后身21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一半以上、更优选为大致全部)的方式来安装。此外,衣服的用途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作为工作服、运动服、休闲服、消防服、防护服、手术服等来实现。
在此,参照图8和图9,对上衣1的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马甲100进行说明。如图8和图9所示,与上衣1(参照图2)同样,马甲100具有面料200和里料300。但是,与上衣1不同,面料200仅具有后身21和前身23,没有袖。与上衣1同样,里料300以覆盖后身21和前身23整体的方式将整个缘部30缝在面料2上。但是,与上衣1不同,在里料300上没有设置与两手臂的根部的后背侧的部分对应的排气区域32。这是因为,上衣1的这些排气区域32是为了将外部空气向袖25内送出而设置的,与此相对,在无袖的马甲100中其必要性较低。马甲100的其他的结构与上衣1相同。
此外,如上所述,在通过使用拉链等将衣服的末端部(上衣的下摆、袖口等)闭合、或者使用橡皮筋将衣服的末端部收紧,而在身体和布料之间保持外部空气能够流动的空间的现有技术的结构中,难以实现像马甲100那样的无袖的上衣。与此相对,通过利用里料300和面料200之间的内部空间10的压力,在马甲100中也能够有效地冷却穿着者的身体。另外,马甲100由于没有袖,因此进一步降低穿着时的压迫感,从而能够提高身体活动的方便性。
下面,对作为上衣1的又一变形例的上衣102和马甲104、以及作为相对于上衣1、上衣102和马甲104的比较例的上衣109(均省略图示)进行说明。
上衣102作为具有与图2所示的上衣1相同结构的前面敞开的长袖的上衣而构成。即,上衣102具有面料和里料,且以可拆装风扇单元8的方式而构成,其中,所述面料包括后身、前身和袖;所述里料以覆盖前身和后身整体的方式来安装,且包括主区域和排气区域。但是,上衣102的面料的特性与上衣1的面料2不同。具体而言,上衣102的面料是棉的纺织品,其经向密度为120条/2.54cm,纬向密度为110条/2.54cm。另外,面料的分量为155g/m2。并且,通过JIS L1096-1998 6.27透气性测试A法(弗雪泽(frazier)法)而测定的透气度为6.9cc/cm2/s。上衣102的里料(主区域和排气区域)的种类、密度、分量和透气度与上衣1的里料3相同。
马甲104作为具有与图9所示的马甲100相同结构的无袖的上衣而构成。即,马甲104具有面料和里料,且以可拆装风扇单元8的方式而构成,其中,所述面料包括后身(backbody)和前身(front body);所述里料以覆盖前身和后身整体的方式来安装,且包括主区域和排气区域。此外,在没有设置与两手臂的根部的后背侧的部分对应的排气区域的方面,也与马甲100相同。马甲104的面料是聚酯的纺织品,其经向密度为249条/2.54cm,纬向密度为103条/2.54cm。另外,面料的分量为103g/m2。并且,通过JIS L1096-19986.27透气性测试A法(弗雪泽(frazier)法)而测定的透气度为0.3cc/cm2/s。马甲104的里料(主区域和排气区域)的种类、密度、分量和透气度与上衣1的里料3相同。
比较例所涉及的上衣109作为前面敞开的长袖的上衣而构成,具有面料和里料,且以可拆装风扇单元8的方式而构成,其中,所述面料包括后身、前身和袖;所述里料被安装在面料上。但是,上衣109的里料以仅覆盖后身的方式接合于面料。上衣109的面料的种类、密度、分量和透气度与上衣1的面料2相同。上衣109的里料是聚酯的网格布料,通过JISL1096-1998 6.27透气性测试A法(弗雪泽(frazier)法)而测定的透气度为170.7cc/cm2/s。此外,上衣109的里料全部由透气度非常高的网格布料来形成,不像上衣1的主区域31和排气区域32那样包括透气度不同的多个区域。
发明者们对上衣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上衣102和马甲104、比较例所涉及的上衣109,也与上衣1同样地,一边使用差压式流量计测定风量,一边通过风扇单元8向形成于面料和里料之间的内部空间进行送风,且测定此时的内压(计示压力)。
关于上衣102,风量为每分钟0.69m3时的内压是4.4pa、风量为每分钟1.16m3时的内压是6.3pa、风量为每分钟1.58m3时的内压是9.9pa、风量为每分钟1.94m3时的内压是15.6pa、风量为每分钟2.35m3时的内压是20.5pa。
关于马甲104,风量为每分钟1.16m3时的内压是8.2pa、风量为每分钟1.61m3时的内压是12.7pa、风量为每分钟1.97m3时的内压是16.1pa、风量为每分钟2.32m3时的内压是20.0pa、风量为每分钟2.54m3时的内压是23.5pa。
关于上衣109,风量为每分钟0.52m3时的内压是0.7pa、风量为每分钟1.15m3时的内压是1.0pa、风量为每分钟1.70m3时的内压是0.6pa、风量为每分钟2.03m3时的内压是0.5pa、风量为每分钟2.48m3时的内压是0.2pa。
这些结果与函数P=1.1Q2、P=1.4Q2、P=2.0Q2、P=3.0Q2的曲线以及上述的上衣1的测定结果一起被绘制在图10中。如图10所示,与本实施方式的上衣1同样,上衣102和马甲104的内压P和风量Q均满足P≥3.0Q2这样的关系。据此可知:在上衣102和马甲104中,即使风扇单元8的风量Q被设定为每分钟0.8m3(弱)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比较高的内压P。因此,与上衣1同样,上衣102和马甲104也能够通过响应风扇单元8的驱动而使里料向远离面料的方向鼓起从而接触到穿着者的身体,来有效地实现热交换。另外,利用通过里料缓慢地流出的外部空气,能够有效地促进从穿着者的身体的散热。
另一方面,关于比较例的上衣109,即使风量增大,内压也不会升高。更详细而言,在从实际进行了测定的每分钟0.52m3到每分钟2.48m3的风量范围内,内压最大也为1帕斯卡,整体在1帕斯卡以下而大致横向延伸。这是因为里料的透气度高达170.7cc/cm2/s,被送出到内部空间的外部空气容易通过里料。此外,当里料的透气度超过50cc/cm2/s时,被送出到内部空间的外部空气容易通过里料,难以使内压充分地升高,因此,如上述那样,里料(包括主区域和排气区域的情况下为主区域)的透气度的优选的上限为50cc/cm2/s。如此一来,在比较例所涉及的上衣109中,即使由风扇单元8进行送风,内压也不会充分地升高,因此,不容易使里料向远离面料的方向鼓起。另外,从风扇单元8被送出到内部空间的外部空气能够容易地在排气口880的附近通过里料而向穿着者的身体侧流动,因此,不容易使外部空气在整个内部空间流动。因此,上衣109不容易发挥像上衣1、上衣102、马甲104那样的效果。
风扇单元8的结构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例如,作为马达82,可以采用更小型且高输出的无刷马达。风扇83的直径和叶片831的数量也可以变更。伴随着上述变更,风扇单元8的风量也能够发生变动。风扇单元8的风量不一定必须能够以两个等级来进行调节。即,风扇单元8的风量(马达82的转速)可以恒定,也可以能够以三个等级以上来进行调节,还可以能够以无级方式来进行调节。此外,从更可靠地实现能充分地使里料3鼓起的内压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风扇单元8的风量能够设定为每分钟0.5m3以上,更优选为能够设定为每分钟0.8m3以上。此外,风量调节的指示可以通过操作按钮965以外的操作部件(拨盘等)来输入,也可以配置于与电池保持件96分体设置的操作单元。另外,对马达82进行驱动控制(风扇83的风量控制)的控制器可以不配置于电池保持件96,而是被配置于风扇单元8。
此外,风扇单元8也可以构成为,多个风扇83被收容于一个壳体84内。在该情况下,与风扇83的数量对应,也可以设置有多个马达82。即,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风扇、至少一个马达和壳体即可,其中,所述壳体收容至少一个风扇和至少一个马达,且能够相对于面料进行拆装。
另外,风扇单元8相对于面料2的安装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例如,可以在壳体84(筒状部85)和环部件89的一方上设置有具有可挠性的卡止片,在另一方上设置有能够与卡止片卡止的凹部。在该情况下,环部件89朝旋转轴A1方向被嵌入壳体84,且卡止片卡止于凹部,据此安装完成。或者,也可以在壳体84(筒状部85)的外周面设置有L字形的引导槽,在环部件89的内周面设置有能够与引导槽卡合的突起。在该情况下,在突起被配置于引导槽内的状态下,环部件89朝旋转轴A1方向被嵌入壳体84,进一步沿周向旋转,据此安装完成。另外,风扇单元8的安装位置(风扇安装部212)可以设置于前身23来代替设置于后身21。另外,也可以为壳体84能够在旋转轴A2方向上分离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在夹持安装部212的状态下卡合。
风扇单元8的安装位置和能够安装的数量也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可以为风扇单元8能够相对于前身进行拆装。能够安装的风扇单元8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各结构要素与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表示如下。上衣1、120、马甲100、104是本发明的“衣服”一例。风扇单元8是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一例,吸气口860是本发明的“吸气口”一例,排气口880是本发明的“排气口”一例。面料2、200是本发明的“面料”一例,里料3、300是本发明的“里料”一例。风扇安装部212是本发明的“安装部”一例。内部空间10是本发明的“内部空间”一例。主区域31是本发明的“第一区域”一例,排气区域32是本发明的“第二区域”一例。
鉴于本发明和上述实施方式的主旨,构建以下方式。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单独,或者与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或者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组合来采用。
[方式1]
可以为,所述面料的透气度比所述里料的透气度低。
[方式2]
可以为,所述面料的透气度比所述里料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透气度低。
根据以上方式,能够抑制被送出到内部空间的外部空气通过面料而向外部流出,因此,能够一边良好地维持内部空间的压力,一边使外部空气从里料优先地流出。此外,通过JISL1096-1998 6.27透气性测试A法(弗雪泽(frazier)法)而测定的面料的透气度可以在0.01~40cc/cm2/s的范围内,优选为在0.05~20cc/cm2/s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0.05~10cc/cm2/s的范围内。
[方式3]
可以为,所述里料中的被所述面料和所述里料的接合部包围的第一区域的面积为所述面料中的被所述接合部包围的第二区域的面积以上。
当面料的第二区域的面积比里料的第一区域的面积大时,面料容易向外侧鼓起。相对于此,根据本方式,通过被送出到内部空间的外部空气,能够使里料向远离面料的方向鼓起,且使里料的至少一部分易于接触身体。此外,在第一区域的面积比第二区域的面积大的情况下,尤其有效。
[方式4]
可以为,所述面料包括后身和前身,其中,所述后身具有所述安装部,
所述里料以覆盖至少所述后身的一部分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面料,
在将所述后身朝下且将所述里料朝上的状态下,将所述衣服载置于大致水平的平面,且由所述送风装置向所述内部空间进行送风的情况下,所述压力为0.72pa时的所述面料和所述里料之间的最大距离至少为5.5cm。
根据本方式,通过将内部空间的压力升高到0.72pa,能够使里料的至少一部分紧贴穿着者的身体。
[方式5]
可以为,在方式4的基础上,所述压力为0.90pa时的所述面料和所述里料之间的最大距离至少为8.0cm。
根据本方式,通过将内部空间的压力升高到0.90pa,能够使里料的较大的区域更可靠地紧贴穿着者的身体。
[方式6]
可以为,在可拆装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送风装置的衣服中,具有面料和里料,其中,
所述面料至少包括后身和前身;
所述里料以至少覆盖所述后身的一部分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面料,
所述后身具有安装部,所述送风装置在所述吸气口被配置于所述面料的外侧且所述排气口被配置于所述面料的所述里料侧的状态下安装于该安装部,
在所述面料和所述里料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通过所述送风装置的驱动从所述排气口送出的外部空气能够在该内部空间中流动,
所述送风装置能够送出每分钟0.5m3以上的风量的外部空气,
所述衣服构成为,在将所述后身朝下且将所述里料朝上的状态下将所述衣服载置于大致水平的平面,且由所述送风装置以每分钟0.8m3的风量将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内部空间送出时,形成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面料和所述里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至少5.5cm。
根据本方式,即使以比较小的每分钟0.8m3的风量,也能够使里料的至少一部分紧贴穿着者的身体。
[方式7]
可以构成为,在方式6的衣服的基础上,所述最大距离至少为8.0cm。
根据本方式,即使以比较小的每分钟0.8m3的风量,也能够使里料的较大的区域更可靠地紧贴穿着者的身体。
[方式8]
可以构成为,在方式6或者方式7的衣服的基础上,在将所述后身朝下且将所述里料朝上的状态下将所述衣服载置于大致水平的平面,且所述送风装置以每分钟0.5m3的风量将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内部空间送出时的所述最大距离为至少5.5cm。
根据本方式,即使以比较小的每分钟0.5m3的风量,也能够使里料的至少一部分紧贴穿着者的身体。
[方式9]
可以构成为,在方式8的衣服的基础上,在将所述后身朝下且将所述里料朝上的状态下将所述衣服载置于大致水平的平面,且所述送风装置以每分钟0.6m3的风量将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内部空间送出时的所述最大距离为至少8.0cm。
根据本方式,即使以比较小的每分钟0.6m3的风量,也能够使里料的较大的区域更可靠地紧贴穿着者的身体。
[方式10]
可以为,所述衣服为至少包括后身和前身的上衣,
所述前身构成为右前身和左前身以能够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合。
根据本方式,由于能够在将前身左右分离的状态下(即,敞开前面的状态下)进行穿着,因此,能够提高穿着时的身体活动的方便性和穿着方式的自由度。此外,右前身和左前身例如通过拉链、粘扣带、按扣等以能够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合。
[方式11]
可以为,所述衣服为包括后身和前身的无袖的上衣。
根据本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穿着衣服时的压迫感,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身体活动的方便性。
[方式12]
可以为,所述里料被实施了吸水加工。
根据本方式,由接触到穿着者的身体的里料迅速地吸收汗,且能够通过在面料和里料之间流动的外部空气使该汗蒸发,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方式13]
可以为,所述第二区域至少设置有一个,整体上具有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的百分之十以下的面积。
根据本方式,能够一边适当地维持内压,一边选择性地冷却穿着者的特定部位。
附图标记说明
1:上衣;10:内部空间;2:面料;21:后身;211:安装开口;212:风扇安装部;23:前身;231:拉链;25:袖;251:袖带;29:抽绳;3:里料;30:缘部;301:开口;302:拉链;304:口袋;306:开口;31:主区域;32:排气区域;8:风扇单元;81:主体部;82:马达;83:风扇;831:叶片;84:壳体;85:筒状部;86:吸气部;860:吸气口;861:堵塞部;863:第1肋;864:第2肋;87:凸缘部;88:排气部;880:排气口;881:堵塞部;883:第1肋;884:第2肋;885:第3肋;887:连接器配置区域;888:连接器;89:环部件;891:筒状部;893:凸缘部;91:电缆;911:连接器;913:连接器;95:电池;96:电池保持件;961:电缆;962:连接器;963:夹子;965:操作按钮。

Claims (12)

1.一种衣服,其特征在于,
具有送风装置、面料和里料,其中,
所述送风装置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
所述里料被安装于所述面料,
所述面料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于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分别配置于所述面料的外侧和所述里料侧的状态下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所述送风装置,
在所述面料和所述里料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通过所述送风装置的驱动从所述排气口送出的外部空气能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流动,
所述内部空间构成为:在所述衣服处于非穿着状态下,当通过所述送风装置以风量Q将所述外部空气送出到所述内部空间时,所述风量Q和所述内部空间的压力P满足P≥1.1Q2这样的关系,其中,所述风量Q的单位为立方米/分钟即m3/min,所述压力P的单位为帕斯卡即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空间构成为:所述风量Q和所述压力P满足P≥1.4Q2这样的关系。
3.一种衣服,其特征在于,
具有送风装置、面料和里料,其中,
所述送风装置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
所述里料被安装于所述面料,
所述面料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于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分别配置于所述面料的外侧和所述里料侧的状态下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所述送风装置,
在所述面料和所述里料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通过所述送风装置的驱动从所述排气口送出的外部空气能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流动,
所述衣服构成为:在处于非穿着状态下,在所述送风装置能送风的风量范围内的任一风量下,通过所述送风装置将所述外部空气送出到所述内部空间时的所述内部空间的压力至少为5帕斯卡。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里料包括:第一区域;和
透气度比所述第一区域高的第二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通过JIS L1096-1998 6.27透气性测试A法即弗雪泽法而测定的所述第一区域的透气度在1~50cc/cm2/s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由网格布料构成,
所述第一区域由除所述网格布料以外的纺织品、编织物或者无纺布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是所述里料中在穿着所述衣服时与穿着者的脖颈周围、手臂的根部周围以及胸部中的至少一个部位对应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里料的缘部以整体相对于所述面料不能敞开的状态或者一部分能开闭的状态被安装于所述面料。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服构成为:在所述衣服被穿着的状态下,当通过所述送风装置将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内部空间送出时,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压力比形成于所述里料和穿着者身体之间的空间的压力高。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服构成为:在所述衣服被穿着的状态下,当通过所述送风装置将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内部空间送出时,所述里料的至少一部分紧贴穿着者身体。
11.一种衣服,其可拆装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面料和里料,其中,
所述里料被安装于所述面料,
所述面料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于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分别配置于所述面料的外侧和所述里料侧的状态下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所述送风装置,
在所述面料和所述里料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通过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送风装置的驱动从所述排气口送出的外部空气能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流动,
通过JIS L1096-1998 6.27透气性测试A法即弗雪泽法而测定的所述里料的透气度在1~50cc/cm2/s的范围内,且比所述面料的透气度大。
12.一种衣服,其可拆装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面料和里料,其中,
所述里料被安装于所述面料,
所述面料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于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分别配置于所述面料的外侧和所述里料侧的状态下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所述送风装置,
在所述面料和所述里料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通过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送风装置的驱动从所述排气口送出的外部空气能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流动,
所述里料的透气度比所述面料的透气度大,
所述里料中的被所述面料和所述里料的接合部包围的第一区域的面积比所述面料中的被所述接合部包围的第二区域的面积大。
CN201880087262.2A 2018-01-25 2018-12-26 衣服 Active CN1116296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0995 2018-01-25
JP2018010995 2018-01-25
JP2018-037616 2018-03-02
JP2018037616A JP6568611B2 (ja) 2018-01-25 2018-03-02 衣服
PCT/JP2018/047986 WO2019146363A1 (ja) 2018-01-25 2018-12-26 衣服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9620A true CN111629620A (zh) 2020-09-04
CN111629620B CN111629620B (zh) 2022-12-16

Family

ID=67472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7262.2A Active CN111629620B (zh) 2018-01-25 2018-12-26 衣服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7095B2 (zh)
EP (1) EP3744200A4 (zh)
JP (2) JP6568611B2 (zh)
CN (1) CN1116296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1387A1 (zh) * 2017-10-09 2019-04-18 北京孙寅贵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防护服的快速充抽气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智能多用途防护服
JP6970714B2 (ja) * 2019-02-05 2021-11-24 株式会社デサント 衣料
US20220408856A1 (en) * 2019-09-26 2022-12-29 Toray Industries, Inc. Garment
US20220312862A1 (en) * 2019-09-26 2022-10-06 Toray Industries, Inc. Garment
JP1678593S (zh) * 2020-04-02 2021-02-08
JP7438862B2 (ja) 2020-06-19 2024-02-27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身体支持装置およびファンユニットバッグ
JP7339228B2 (ja) * 2020-11-10 2023-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調衣服
JP2022124744A (ja) * 2021-02-16 2022-08-26 株式会社マキタ 衣服
JP7422106B2 (ja) * 2021-03-30 2024-01-25 東洋紡エムシー株式会社 冷却服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8299A (en) * 1967-12-20 1969-09-23 Carl D Amato Air-conditioned garment
US20030195596A1 (en) * 2002-04-10 2003-10-16 Augustine Scott D. Patient comfort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627904A (zh) * 2002-06-07 2005-06-15 株式会社斯福特开发研究所 冷却衣服
CN1638656A (zh) * 2002-07-10 2005-07-13 斯福特开发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衣服
CN1809291A (zh) * 2003-06-26 2006-07-26 斯福特开发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露出型空调服用的风扇安装装置及送风装置
CN1829454A (zh) * 2003-08-01 2006-09-06 斯福特开发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服
JP2006307354A (ja) * 2005-04-26 2006-11-09 Seft Dev Lab Co Ltd 空調衣服
CN2843101Y (zh) * 2005-09-16 2006-12-06 王铁斌 通风降温服
WO2007061088A1 (ja) * 2005-11-28 2007-05-31 Seft Development Laboratory Co., Ltd. 空調衣服
US20070271939A1 (en) * 2003-12-25 2007-11-29 Seft Development Laboratory Co., Ltd. Air-Conditioning Garment
CN101273801A (zh) * 2007-03-29 2008-10-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透气衣服
KR20120077197A (ko) * 2010-12-30 2012-07-10 이순장 송풍팬을 구비한 조끼
CN103027390A (zh) * 2011-10-04 2013-04-10 戴卡特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覆盖穿着者身体部分的至少一个覆盖部件的衣服
WO2015011673A1 (en) * 2013-07-25 2015-01-29 Tdip Limited A body cooling system and garment
KR20150001907U (ko) * 2013-11-12 2015-05-20 신상민 에어 상의
CN205285055U (zh) * 2014-07-17 2016-06-08 株式会社牧田 送风装置及安装有该送风装置的衣服
US20160270457A1 (en) * 2015-03-20 2016-09-22 Chien-Chou Chen Clothes structure with temperature falling device
CN106136367A (zh) * 2015-04-01 2016-11-23 陈建州 具有降温装置的衣物结构
JPWO2016009511A1 (ja) * 2014-07-16 2017-10-19 株式会社セフト研究所 空調衣服
US20170340036A1 (en) * 2016-05-31 2017-11-30 Searah Products, LLC Ventilated gar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9134A (en) * 1983-11-21 1986-05-13 Waldron Michael J Personal sound system
US5564124A (en) * 1995-04-20 1996-10-15 Bio-Medical Devices, Inc Personal body ventilation system
JPH09193277A (ja) * 1996-01-16 1997-07-29 Daikin Ind Ltd 複層フェルト、それからなる部材および複層フェルトの製法
US5970519A (en) * 1998-02-20 1999-10-26 Weber; Stanley Air cooling garment for medical personnel
DE102004002287A1 (de) * 2004-01-16 2005-08-11 Entrak Energie- Und Antriebstechnik Gmbh & Co. Kg Kleidungsstück zur Personenklimatisierung
US7716940B2 (en) * 2004-08-06 2010-05-18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Gas distribution garment having a spacer element
US20060026743A1 (en) * 2004-08-06 2006-02-09 Brian Farnworth Gas distribution garment
WO2007040144A1 (ja) * 2005-09-30 2007-04-12 Kuraray Co., Ltd. 皮革様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364491B2 (en) * 2006-07-19 2008-04-29 Lauren Grace Updyke Sports bra with secure pock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rd securing opening and loop
US20120260398A1 (en) * 2011-04-14 2012-10-18 Hamilton Sundstrand Space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Personal cooling apparatus
CA2880631A1 (en) * 2012-07-30 2014-02-06 Marlow Industries, Inc. Thermoelectric personal comfort controlled bedding
JPWO2014196566A1 (ja) * 2013-06-05 2017-02-23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織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ダウン製品
US20170354266A1 (en) * 2014-12-02 2017-12-14 Climazleeper Holding Aps A ventilation or heating/cooling element and a ventilation or heating/cooling clothing item
JP6621273B2 (ja) 2015-02-23 2019-12-18 株式会社マキタ 送風装置および当該送風装置が装着される衣服
JP2018021275A (ja) * 2016-08-03 2018-02-08 帝人株式会社 積層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EP3544456A1 (en) * 2016-11-23 2019-10-02 Nike Innovate C.V. Knit apparel with integrated airflow and standoff zones
JP6910174B2 (ja) * 2017-03-29 2021-07-28 帝人株式会社 空調服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8299A (en) * 1967-12-20 1969-09-23 Carl D Amato Air-conditioned garment
US20030195596A1 (en) * 2002-04-10 2003-10-16 Augustine Scott D. Patient comfort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627904A (zh) * 2002-06-07 2005-06-15 株式会社斯福特开发研究所 冷却衣服
CN1638656A (zh) * 2002-07-10 2005-07-13 斯福特开发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衣服
CN1809291A (zh) * 2003-06-26 2006-07-26 斯福特开发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露出型空调服用的风扇安装装置及送风装置
CN1829454A (zh) * 2003-08-01 2006-09-06 斯福特开发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服
US20070271939A1 (en) * 2003-12-25 2007-11-29 Seft Development Laboratory Co., Ltd. Air-Conditioning Garment
JP2006307354A (ja) * 2005-04-26 2006-11-09 Seft Dev Lab Co Ltd 空調衣服
CN2843101Y (zh) * 2005-09-16 2006-12-06 王铁斌 通风降温服
WO2007061088A1 (ja) * 2005-11-28 2007-05-31 Seft Development Laboratory Co., Ltd. 空調衣服
CN101273801A (zh) * 2007-03-29 2008-10-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透气衣服
KR20120077197A (ko) * 2010-12-30 2012-07-10 이순장 송풍팬을 구비한 조끼
CN103027390A (zh) * 2011-10-04 2013-04-10 戴卡特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覆盖穿着者身体部分的至少一个覆盖部件的衣服
WO2015011673A1 (en) * 2013-07-25 2015-01-29 Tdip Limited A body cooling system and garment
KR20150001907U (ko) * 2013-11-12 2015-05-20 신상민 에어 상의
JPWO2016009511A1 (ja) * 2014-07-16 2017-10-19 株式会社セフト研究所 空調衣服
CN205285055U (zh) * 2014-07-17 2016-06-08 株式会社牧田 送风装置及安装有该送风装置的衣服
US20160270457A1 (en) * 2015-03-20 2016-09-22 Chien-Chou Chen Clothes structure with temperature falling device
CN106136367A (zh) * 2015-04-01 2016-11-23 陈建州 具有降温装置的衣物结构
US20170340036A1 (en) * 2016-05-31 2017-11-30 Searah Products, LLC Ventilated gar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44200A4 (en) 2021-03-31
JP2019173264A (ja) 2019-10-10
EP3744200A1 (en) 2020-12-02
CN111629620B (zh) 2022-12-16
JP2019127675A (ja) 2019-08-01
US11707095B2 (en) 2023-07-25
JP6568611B2 (ja) 2019-08-28
US20200359715A1 (en) 2020-11-19
JP7023896B2 (ja)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9620B (zh) 衣服
EP3763233B1 (en) Garment
JP2006307354A (ja) 空調衣服
US5014355A (en) Disposable environmental control suit
WO2006098429A1 (ja) 空調衣服
JPWO2007061088A1 (ja) 空調衣服
JP2017133121A (ja) 空調装置付作業用衣服
JP7159004B2 (ja) 衣服
JP6936638B2 (ja) 空調衣服
JP2018003227A (ja) 衣服および冷却システム
JP3221474U (ja) 空調衣服の服本体及び空調衣服
JP2023175913A (ja) 空調衣服の服本体及び空調衣服
JP2020133007A (ja) ファン付き衣服
JP2018178334A (ja) ファン付き衣服
WO2019146363A1 (ja) 衣服
WO2021221048A1 (ja) ファン付きウェアのウェア本体及びファン付きウェア
JP2021139063A (ja) 衣服
JP2019157300A (ja) 空調着用具
JP2021070885A (ja) 空調衣服の服本体及び空調衣服
JP7328952B2 (ja) 衣服
JP3237620U (ja) 空調衣服
JP7429962B2 (ja) 空調衣服及び空調衣服用衣服本体
JP2022144991A (ja) 衣服
JP2021172939A (ja) 衣服及び空調衣服
JP2021172937A (ja) 衣服及び空調衣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