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4116B -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4116B
CN111624116B CN202010387697.8A CN202010387697A CN111624116B CN 111624116 B CN111624116 B CN 111624116B CN 202010387697 A CN202010387697 A CN 202010387697A CN 111624116 B CN111624116 B CN 1116241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plane
shear stress
maximum shear
fati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76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4116A (zh
Inventor
王磊杰
朱煜
陶志强
成荣
李鑫
张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U Precisio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U Precisio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U Precisio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3876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41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4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411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1924 priority patent/WO202122792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4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4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4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shearing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5Correlation function computation including computation of convolution oper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多轴疲劳强度理论领域,方法包括:(1)将多轴变幅载荷历程通过von Mises等效应力公式合成等效应力历程,通过Wang‑Brown多轴循环计数法对von Mises等效应力历程进行循环计数;(2)利用提出的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来作为高周多轴变幅载荷下的临界面;(3)计算计数得到的每个反复中临界面上的疲劳损伤参量;(4)采用Zhang‑Shang模型进行疲劳损伤计算;(5)采用Miner线性累积法则对每个反复中计算的损伤进行累积,最后计算疲劳寿命。本方法中提出的权函数可以考虑多轴加载下的主要疲劳损伤机理。寿命预测结果说明该寿命预测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多轴恒幅和变幅加载下疲劳寿命。

Description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轴疲劳强度理论领域,特指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光刻机是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核心装备,光刻机的机电系统中包含了大量的零部件,许多零部件在运行工作中承受着复杂的多轴随机载荷作用。在多轴随机载荷的作用下,机械零部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工作会发生突然性的疲劳断裂现象,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传统的单轴疲劳强度理论已经满足不了工程实际部件的强度和疲劳寿命等设计要求,因而近年来对更为符合工程实际的多轴疲劳研究普遍重视起来。
目前,对于多轴恒幅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形成了以临界面法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多轴恒幅疲劳寿命预测的理论。但是,对于多轴变幅载荷下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因为没有合适的处理多轴变幅载荷的方法,使得已有的研究成果无法应用到实际工况中去。所以,对于多轴变幅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多轴变幅载荷下的临界面确定方法是一个关键问题,而针对以上问题,暂时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多轴疲劳强度设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临界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缺口件的载荷历程,利用Wang-Brown多轴循环计数算法确定载荷历程中所有的载荷反复,获得总的载荷反复数m;
对于第k个载荷反复,计算该第k个载荷反复中所有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平面上的法向应力值,选取出具有最大法向应力值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平面作为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
将各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位相角采用加权求和平均的方式获得的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作为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
根据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确定每个载荷反复的疲劳寿命,并利用Miner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计算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的累积疲劳损伤。
优选地,根据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确定每个载荷反复的疲劳寿命,进而确定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的累积疲劳损伤的方法包括:
根据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确定每个载荷反复的疲劳寿命Nfk,并根据公式11估算每个循环的疲劳损伤Dk
疲劳损伤Dk的估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21
利用Miner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计算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累积疲劳损伤: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22
其中D为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累积疲劳损伤;
确定疲劳失效需要的载荷块数Nblock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23
优选地,对于柱状缺口件,将各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位相角采用加权求和平均的方式获得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方法包括:
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O为坐标原点,坐标原点O位于缺口根部的表面上,X轴与缺口件的轴线平行,所述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确定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1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2
其中,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3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4
为整个载荷历程确定的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位相角;
w(k)为第k个载荷反复的权函数;
计算第k个载荷反复中,求解所有经过O点的平面Δ上的剪切应力范围,平面Δ的位相角为φ和θ,φ为平面Δ的法向向量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5
与Z轴的夹角,θ为平面Δ的法向向量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6
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角度φ和θ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到180°和0°到360°,通过比较不同平面Δ上剪切应力范围的数值,确定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7
和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8
平面的位相角,并求解出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9
平面上的法向应力,通过比较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10
平面上的法向应力,将具有最大法向拉伸应力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平面定义为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相应地,将确定的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角度φ表示为φcr(k),θ表示为θcr(k),将φcr(k)和θcr(k)代入到公式3和4中,求解出整个载荷历程的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位相角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11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12
优选地,所述权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13
其中,分子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14
为第k个载荷反复中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分母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15
是m个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16
中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17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18
优选地,通过以下公式8计算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319
平面上的法向应力σx′(t),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41
通过公式9确定第k个载荷反复中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42
平面上的最大法向拉伸应力,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43
其中,tp是第k个载荷反复中的一个时刻;
tstart是第k个载荷反复的开始时刻;
tend是第k个载荷反复的结束时刻。
优选地,在Wang-Brown的多轴循环计数算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整个载荷历程的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变点定义为初始参考点,对载荷谱进行重新排列,计算得到各点相对于初始参考点的等效相对应变;
一旦该等效相对应变开始下降,就将初始参考点到等效相对应变出现下降点之间的载荷计数为载荷反复,同时将该下降点定义为新的初始参考点,如此重复,最终确定整个载荷历程的所有载荷反复数。
优选地,在Wang-Brown多轴循环计数法中,von Mises等效应力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44
其中,σx(t)、σy(t)、σz(t)分别是t时刻的对应坐标轴的拉压应力;
τxy(t)、τyz(t)、τxz(t)分别是t时刻的对应平面的剪切应力;
t时刻相对于tr时刻的相对等效应力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45
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51
其中,公式(2)中相对应力σr x(t),σr y(t),σr z(t),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52
的计算表达式分别为:σr x(t)=σx(t)-σx(tr),σr y(t)=σy(t)-σy(tr),σr z(t)=σz(t)-σz(tr),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53
σij(tr)为tr时刻点的应力张量,
σx(tr)、σy(tr)、σz(tr)分别是tr时刻对应坐标轴的拉压应力;
τxy(tr)、τyz(tr)、τxz(tr)分别是tr时刻的对应平面的剪切应力。
优选地,根据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确定每个载荷反复的疲劳寿命Nfk是采用高周疲劳准则来计算的,其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54
其中,Ca为临界面上的剪切应力幅(MPa),Na为临界面上的正应力幅(MPa),Nm为临界面上的平均正应力(MPa),f-1为对称弯曲疲劳极限(MPa),t-1为对称纯扭疲劳极限(MPa),σu为拉伸疲劳强度(MPa),τeq,a为等效剪切应力幅,Nfk为第k个载荷反复下的疲劳寿命,Cτ为纯扭加载下的疲劳强度系数,mτ为纯扭加载下的疲劳强度指数,Sign(Nm)为符号函数,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5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装置,包括:
载荷反复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缺口件的载荷历程,并利用Wang-Brown多轴循环计数算法确定载荷历程中所有的载荷反复,获得总的载荷反复数m;
各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确定模块,对于第k个载荷反复,计算该第k个载荷反复中所有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平面上的法向应力值,选取具有最大法向应力值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平面作为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
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的临界面确定模块,将各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位相角采用加权求和平均的方式获得的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作为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
疲劳损伤估算模块,用于根据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确定每个载荷反复的疲劳寿命,并利用Miner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计算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累积疲劳损伤。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出的权函数不包含材料参数,能够考虑每个计数的反复中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剪切应力范围和法向拉伸应力对疲劳失效过程的影响,因此提出的权函数考虑了影响疲劳失效过程的主要损伤机理;
2)提出的寿命预测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高周多轴变幅载荷下的疲劳寿命,便于工程应用。
3)提出的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临界平面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多轴变幅载荷下临界平面的位向角。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下面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缺口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任意材料平面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高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高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缺口件的载荷历程,如图2a所示,FN为加载的轴向力,MT为加载到扭矩,可以是通过设置在该缺口件上的应变片来采集缺口件的载荷历程。
步骤2):利用改进的Wang-Brown多轴循环计数算法确定载荷历程中所有的载荷反复,获得总的载荷反复数m。
在Wang-Brown的多轴循环计数方法中,首先将整个载荷历程的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变定义为初始参考点,对载荷谱进行重新排列。然后,计算得到后续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等效相对应变。一旦该等效相对应变不再单调上升,出现下降时,就将参考点到等效相对应变出现下降点之间的载荷计数为载荷反复。同时将该下降点定义为新的相对参考点,重复前面的过程继续计数后面的载荷反复,最终确定整个载荷历程的所有载荷反复。Wang-Brown多轴循环计数法中von Mises等效应力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71
其中,σx(t)、σy(t)、σz(t)分别是t时刻的对应坐标轴的拉压应力;τxy(t)、τyz(t)、τxz(t)分别是t时刻的对应平面的剪切应力。
t时刻相对于tr时刻的相对等效应力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72
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73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1
其中,公式(2)中相对应力σr x(t),σr y(t),σr z(t),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2
的计算表达式分别为:σr x(t)=σx(t)-σx(tr),σr y(t)=σy(t)-σy(tr),σr z(t)=σz(t)-σz(tr),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3
σij(tr)为tr时刻点的应力张量,也就是说,
σx(tr)、σy(tr)、σz(tr)分别是tr时刻对应坐标轴的拉压应力;
τxy(tr)、τyz(tr)、τxz(tr)分别是tr时刻的对应平面的剪切应力。
步骤3):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O为坐标原点,坐标原点O位于缺口根部的表面上,X轴与缺口件的轴线平行。利用提出的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来作为多轴变幅载荷下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确定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4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5
其中,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6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7
为整个载荷历程确定的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位向角,m为总的载荷反复数;w(k)为第k个载荷反复的权函数,φcr(k)表示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法向向量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8
与Z轴的夹角,θcr(k)为表示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法向向量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9
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权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10
其中,分子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11
为第k个载荷反复中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12
越大,权函数w(k)在加权平均过程中的影响越显著。分母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13
是m个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14
中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15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816
如图2b所示,要确定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φcr(k)、θcr(k),需要计算第k个载荷反复中,所有经过原点O的平面Δ上的剪切应力范围。在计算过程中,平面Δ的角度φ和θ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到180°和0°到360°。其中,角度φ是平面Δ的法向向量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91
与Z轴的夹角,角度θ是平面Δ的法向向量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92
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
平面Δ上的应力张量σ′ij(包含有正应力和剪切应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93
其中σ′x、σ′y、σ′z分别是平面Δ的对应的坐标轴X'Y'Z'上对应坐标轴的拉压应力;τ′xy、τ′yz、τ′xz分别是平面Δ上的剪切应力;
其中,MT是转换矩阵M的转置,转换矩阵M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94
通过比较不同平面Δ上剪切应力范围的数值,可以确定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95
和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96
平面的位相角。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载荷反复中,可能有多个具有相同最大剪切应力范围的平面。然后,计算这些最大剪切应力范围的平面上的法向应力(即正应力),通过下面两个公式可以计算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97
平面上的最大法向应力。其中,通过以下公式8计算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98
平面上的法向应力σx′(t),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99
通过公式9确定第k个载荷反复中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0910
平面上的最大法向拉伸应力,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101
其中,tp是第k个载荷反复中的一个时刻;
tstart是第k个载荷反复的开始时刻;
tend是第k个载荷反复的结束时刻。通过比较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102
平面上的法向拉伸应力,将具有最大法向拉伸应力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平面定义为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相应地,将确定的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角度表示为φcr(k)和θcr(k)。将φcr(k)和θcr(k)代入到式3和4中,可以求解出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角度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103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104
可以看出,在确定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角度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105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106
的过程中,提出的临界面确定方法考虑了每个反复中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剪应力范围和法向应力。
所述步骤3)提出的权函数在比例或非比例恒幅正弦波加载下等于1,因此,多轴比例或非比例恒幅正弦波加载下,临界面即为具有最大法向拉伸应力的最大剪切平面。
步骤4):对于每个载荷反复,计算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疲劳损伤参量,选取高周疲劳准则来计算疲劳损伤。Zhang和Shang提出的基于临界面法的高周疲劳准则如下: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107
其中,Ca为临界面上的剪切应力幅(MPa),Na为临界面上的正应力幅(MPa),Nm为临界面上的平均正应力(MPa),f-1为对称弯曲疲劳极限(MPa),t-1为对称纯扭疲劳极限(MPa),σu为拉伸疲劳强度(MPa),τeq,a为等效剪切应力幅,Nfk为第k个载荷反复下的疲劳寿命,Cτ为纯扭加载下的疲劳强度系数,mτ为纯扭加载下的疲劳强度指数,Sign(Nm)为符号函数,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111
估算每个载荷反复的疲劳损伤Dk,疲劳损伤Dk的估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112
步骤5):利用Miner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计算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累积疲劳损伤: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113
其中D为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上的累积疲劳损伤,m为总的载荷反复数。
步骤6):确定疲劳失效需要的载荷块数Nblock
Figure BDA0002484406760000114
所述步骤3)提出的临界面确定方法考虑了每个反复中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剪应力范围和法向应力,多数疲劳裂纹萌生在最大剪切平面,并且垂直于最大剪切平面上的法向拉伸应力能够加速疲劳损伤过程。因此提出的临界面确定方法考虑了影响疲劳失效过程的主要损伤机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设置在缺口件上的应变片来获取缺口件的载荷历程,利用Wang-Brown多轴循环计数算法确定载荷历程中所有的载荷反复,获得总的载荷反复数m;
对于第k个载荷反复,计算该第k个载荷反复中所有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平面上的法向应力值,选取出具有最大法向应力值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平面作为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
将各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位相角采用加权求和平均的方式获得的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作为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
根据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确定每个载荷反复的疲劳寿命,并利用Miner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计算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的累积疲劳损伤,
其中,对于柱状缺口件,将各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位相角采用加权求和平均的方式获得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方法包括:
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O为坐标原点,坐标原点O位于缺口根部的表面上,X轴与缺口件的轴线平行,所述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确定公式为: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11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12
其中,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13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14
为整个载荷历程确定的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位相角;w(k)为第k个载荷反复的权函数;
计算第k个载荷反复中,求解所有经过O点的平面Δ上的剪切应力范围,平面Δ的位相角为φ和θ,φ为平面Δ的法向向量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1
与Z轴的夹角,θ为平面Δ的法向向量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2
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角度φ和θ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到180°和0°到360°,通过比较不同平面Δ上剪切应力范围的数值,确定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3
和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4
平面的位相角,并求解出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5
平面上的法向应力,通过比较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6
平面上的法向应力,将具有最大法向拉伸应力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平面定义为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相应地,将确定的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角度φ表示为φcr(k),θ表示为θcr(k),将φcr(k)和θcr(k)代入到公式3和4中,求解出整个载荷历程的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位相角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7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8
其中,所述权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9
其中,分子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10
为第k个载荷反复中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分母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11
是m个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12
中的最大值,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13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确定每个载荷反复的疲劳寿命,进而确定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的累积疲劳损伤的方法包括:
根据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确定每个载荷反复的疲劳寿命Nfk,并根据公式11估算每个循环的疲劳损伤Dk
疲劳损伤Dk的估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215
利用Miner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计算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累积疲劳损伤: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31
其中D为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累积疲劳损伤;
确定疲劳失效需要的载荷块数Nblock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以下公式8计算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33
平面上的法向应力σx′(t),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34
通过公式9确定第k个载荷反复中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35
平面上的最大法向拉伸应力,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36
其中,tp是第k个载荷反复中的一个时刻;
tstart是第k个载荷反复的开始时刻;
tend是第k个载荷反复的结束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Wang-Brown的多轴循环计数算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整个载荷历程的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变点定义为初始参考点,对载荷谱进行重新排列,计算得到各点相对于初始参考点的等效相对应变;
一旦该等效相对应变开始下降,就将初始参考点到等效相对应变出现下降点之间的载荷计数为载荷反复,同时将该下降点定义为新的初始参考点,如此重复,最终确定整个载荷历程的所有载荷反复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Wang-Brown多轴循环计数法中,von Mises等效应力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41
其中,σx(t)、σy(t)、σz(t)分别是t时刻的对应坐标轴的拉压应力;
τxy(t)、τyz(t)、τxz(t)分别是t时刻的对应平面的剪切应力;
t时刻相对于tr时刻的相对等效应力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42
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43
其中,公式2中相对应力σr x(t),σr y(t),σr z(t),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44
的计算表达式分别为:σr x(t)=σx(t)-σx(tr),σr y(t)=σy(t)-σy(tr),σr z(t)=σz(t)-σz(tr),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45
σx(tr)、σy(tr)、σz(tr)分别是tr时刻对应坐标轴的拉压应力;τxy(tr)、τyz(tr)、τxz(tr)分别是tr时刻的对应平面的剪切应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确定每个载荷反复的疲劳寿命Nfk是采用高周疲劳准则来计算的,其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46
其中,Ca为临界面上的剪切应力幅,Na为临界面上的正应力幅,Nm为临界面上的平均正应力,f-1为对称弯曲疲劳极限,t-1为对称纯扭疲劳极限,σu为拉伸疲劳强度,τeq,a为等效剪切应力幅,Nfk为第k个载荷反复下的疲劳寿命,Cτ为纯扭加载下的疲劳强度系数,mτ为纯扭加载下的疲劳强度指数,Sign(Nm)为符号函数,表示为:
Figure FDA0003186525890000051
7.一种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该装置包括:
载荷反复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缺口件的载荷历程,并利用Wang-Brown多轴循环计数算法确定载荷历程中所有的载荷反复,获得总的载荷反复数m;
各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确定模块,对于第k个载荷反复,计算该第k个载荷反复中所有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平面上的法向应力值,选取具有最大法向应力值的最大剪切应力范围平面作为第k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
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的临界面确定模块,将各个载荷反复的临界面的位相角采用加权求和平均的方式获得的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作为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
疲劳损伤估算模块,用于根据整个载荷历程的临界面确定每个载荷反复的疲劳寿命,并利用Miner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计算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上的累积疲劳损伤。
CN202010387697.8A 2020-05-09 2020-05-09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624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7697.8A CN111624116B (zh) 2020-05-09 2020-05-09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091924 WO2021227924A1 (zh) 2020-05-09 2021-05-06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7697.8A CN111624116B (zh) 2020-05-09 2020-05-09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4116A CN111624116A (zh) 2020-09-04
CN111624116B true CN111624116B (zh) 2021-09-21

Family

ID=72270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7697.8A Active CN111624116B (zh) 2020-05-09 2020-05-09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4116B (zh)
WO (1) WO20212279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4116B (zh) * 2020-05-09 2021-09-21 清华大学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99848B (zh) * 2020-10-16 2022-11-22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低压涡轮轴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CN112450933B (zh) * 2020-11-10 2022-09-20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人体多类特征的驾驶疲劳监测方法
CN113221244B (zh) * 2021-05-17 2023-09-22 江苏集萃复合材料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螺旋桨转轴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
CN113252462B (zh) * 2021-06-07 2021-10-0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气瓶的方法、系统以及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12822B (zh) * 2021-06-08 2022-07-05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卸胎机轴承多轴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
CN114969886B (zh) * 2022-04-07 2023-03-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钢轨滚动接触疲劳预测方法
CN115310311B (zh) * 2022-07-01 2023-08-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金属材料在谱载荷下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CN219365030U (zh) * 2023-02-21 2023-07-18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新型结构的剪力墙
CN116484456A (zh) * 2023-02-21 2023-07-25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计算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方法和一种新型剪力墙
CN115952628B (zh) * 2023-03-09 2023-06-30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计算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盘心等效应力的方法
CN116895350B (zh) * 2023-08-04 2024-01-16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在复合位移加载下波纹管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6152A (zh) * 2014-04-09 2014-07-1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高温多轴谱载下低周蠕变-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CN103942418A (zh) * 2014-04-03 2014-07-2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轴载荷条件下细节疲劳强度额定值的确定方法
CN106644782A (zh) * 2016-12-22 2017-05-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功率谱密度的多轴疲劳裂纹萌生方向预测方法
CN107066677A (zh) * 2017-01-19 2017-08-1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随机拉扭复合加载下临界面的确定方法
CN107423540A (zh) * 2017-04-09 2017-12-0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变幅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CN108897900A (zh) * 2018-03-24 2018-11-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轴变幅加载下疲劳短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方法
CN109918789A (zh) * 2019-03-08 2019-06-2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轴变幅加载下基于短裂纹扩展的全寿命预测方法
CN110017981A (zh) * 2019-05-24 2019-07-16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改进多轴疲劳模型的曲轴疲劳极限载荷预测方法
CN110987675A (zh) * 2019-12-23 2020-04-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临界面损伤的多轴变幅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99207B1 (ko) * 2001-12-29 2008-01-29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고주기 피로 수명 해석 방법
US6823740B1 (en) * 2003-08-26 2004-11-30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of selecting a critical plane for multi-event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CN105260574B (zh) * 2015-11-15 2018-08-0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临界面法疲劳破坏准则的高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CN109733641A (zh) * 2019-01-19 2019-05-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飞机全尺寸结构件多轴疲劳试验方法
CN111624116B (zh) * 2020-05-09 2021-09-21 清华大学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2418A (zh) * 2014-04-03 2014-07-2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轴载荷条件下细节疲劳强度额定值的确定方法
CN103926152A (zh) * 2014-04-09 2014-07-1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高温多轴谱载下低周蠕变-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CN106644782A (zh) * 2016-12-22 2017-05-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功率谱密度的多轴疲劳裂纹萌生方向预测方法
CN107066677A (zh) * 2017-01-19 2017-08-1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随机拉扭复合加载下临界面的确定方法
CN107423540A (zh) * 2017-04-09 2017-12-0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变幅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CN108897900A (zh) * 2018-03-24 2018-11-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轴变幅加载下疲劳短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方法
CN109918789A (zh) * 2019-03-08 2019-06-2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轴变幅加载下基于短裂纹扩展的全寿命预测方法
CN110017981A (zh) * 2019-05-24 2019-07-16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改进多轴疲劳模型的曲轴疲劳极限载荷预测方法
CN110987675A (zh) * 2019-12-23 2020-04-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临界面损伤的多轴变幅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4116A (zh) 2020-09-04
WO2021227924A1 (zh) 2021-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4116B (zh) 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680436B (zh) 基于主载荷模式的缺口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预测装置
Kamal et al. Advances in fatigue life modeling: A review
CN110334405B (zh) 基于Chaboche本构和Lemaitre损伤模型的高温多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CN111680435A (zh) 缺口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预测装置
CN107423540A (zh) 一种基于权平均最大剪切应变幅平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CN110261247B (zh) 金属材料各向异性屈服及硬化本构参数同步表征方法
CN107977516B (zh) 一种考虑多轴载荷非比例度的缺口件局部应力应变确定方法
CN115329544B (zh) 一种多轴变幅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US201401928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ombined model for isothermal and anisothermal fatigue life
CN105260574A (zh) 一种基于临界面法疲劳破坏准则的高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Rice et al. Fatigue data analysis
Sharifimehr et al. Fatigue analysis of ductile and brittle behaving steels under variable amplitude multiaxial loading
Montesano et al. Critical stiffness damage envelopes for multidirectional laminated structures under multiaxial loading conditions
Philippidis et al. A progressive damage mechanics algorithm for life predic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under cyclic complex stress
CN110793853B (zh) 基于基本力学参量的拉扭稳态循环应力应变建模方法
Hagood et al. Residual stiffness and actuation properties of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 theory and experiment
Semrád et al. Methodology for repeated load analysis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with embedded magnetic microwires
Ben Sghaier et al. High cycle fatigue prediction of glass fiber-reinforced epoxy composites: reliability study
KR100799207B1 (ko) 고주기 피로 수명 해석 방법
CN107748817A (zh) 一种考虑非比例附加强化的高温多轴本构关系确定方法
CN109883709B (zh) 一种基于相对等效应变的随机多轴热机计数方法
Huang et al. Finite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the elastic circular plates under pressure loading
Malgioglio et al. Materi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challenge and procedure for intra-laminar damage prediction in unidirectional CFRP
CN110096841A (zh) 多轴热机械加载下缺口根部应力-应变状态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