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2027B -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2027B
CN111622027B CN202010412049.3A CN202010412049A CN111622027B CN 111622027 B CN111622027 B CN 111622027B CN 202010412049 A CN202010412049 A CN 202010412049A CN 111622027 B CN111622027 B CN 111622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pouring
platform
frame
track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20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2027A (zh
Inventor
张军林
徐鹤鸣
谢凤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120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2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2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2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2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2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9/00Laying, rebuilding, or taking-up tracks; Tools or machin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所述施工用设备包括吊装门架、轨道精调设备、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泵管、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本发明中的吊装门架结构小巧,可用于空间狭小区域的轨道材料运输;本发明中的混凝土泵送机、混凝土浇筑装置和泵管均可沿着钢轨移动,能够解决轨道交通区间混凝土长距离精准浇筑的问题,且混凝土浇筑装置能够降低混凝土泵送速度,并360度无死角布料,提高了布料精度,避免了混凝土的污染,提高了无砟轨道的施工效率及灵活性,能够应用于如隧道等空间有限、地形复杂的特殊环境中进行无砟轨道的施工。

Description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砟轨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铁路和城市轨道多采用现浇整体道床的方式进行轨道工程的作业,其施工步骤一般分为三个:一是轨道材料的进场倒运,具体是将钢轨、扣件、轨枕、钢筋等轨道材料利用吊车或平板车或者移动门吊进行材料倒运至施工区域,并进行拼接安装。二是轨道支撑精调作业,具体是在轨道材料到位后会进行轨枕布设、扣件安装、钢轨安装、利用支撑架顶起轨排、绑扎钢筋、立模板、利用测量工装或精调小车对轨道几何尺寸进行调整。三是道床混凝土浇筑,现有的道床混凝土浇筑一般是利用地泵、混凝土罐车或浇筑门吊进行混凝土浇筑,最终完成轨道整体道床的作业;其中利用地泵浇筑混凝土,由于泵管浇筑混凝土时会有很大的扰动,所以不能将泵管安装在轨道上方,一般是将地泵管固定在轨枕中间或轨枕侧面,当轨道精调完成后多在下料口或者桥下利用地泵泵送混凝土,浇筑完成一段后拼接地泵管,继续下一段施工;利用混凝土罐车或浇筑门吊进行混凝土浇筑,是利用混凝土罐车或铺轨门吊将料斗运送至现场,然后利用人工倒运来浇筑混凝土。
现有的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步骤都会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现有的轨道材料倒运多利用吊车或平板车或者移动门吊进行,现有的转运设备大都存在设备较为笨重,遇到不同断面结构,和临时调整运料方案时转场时间长,效率低,设备成本投入过大,而且设备还必须满足区间长、有走形轨、需通电,对不同断面,不同地形,不同限界适应性不强,特别是盾构隧道内的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受限于车站、不同结构的盾构区间、下料风井等结构物的影响下,现有的这些材料吊运设备缺少施工条件,无法进行正常的施工;遇到现有设备无法转运的情况下,大多是将车站、风井等不同结构的地段单独组织材料进场方案,多为人工倒运材料,比较费时费力。其次,在利用地泵浇筑混凝土时,其地泵管需要预先沿线路布设,然后逐节拼装,其作业效率较低,由于地泵管浇筑范围小,对边缘部位无法直接浇筑到位,多利用人工转运混凝土,施工效率低,浪费人力,再加上地泵管冲击力较大,喷射的混凝土对钢轨、扣件和轨枕污染严重,而且地泵和运送管较为笨重,针对长距离道床浇筑需进行泵送管拼接浇筑,工效低;而利用混凝土罐车或浇筑门吊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存在需要预先安装走形轨,门吊走形太慢,浇筑有效时间较长,门吊单次倒运混凝土体量较小,作业效率更低,门吊料斗浇筑混凝土易对钢轨及扣件污染,门吊料斗布料精准度较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无砟轨道施工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该施工方法利用特殊的材料运输装置以及混凝土浇筑装置,可以解决在盾构隧道等地形复杂、空间受限的复杂环境下,轨道施工材料运输以及轨道道床浇筑的问题,并增加混凝土布料范围和精准度,提高轨道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轨道施工材料的运输;采用吊装门架进行材料的运输,该门架的左、右侧受力支架采用空心钢管三角形受力架,横向支撑架是由两根槽钢背靠背组成,且左、右侧受力支架的高度以及横向支撑架的跨度均可调整,横向支撑架的两槽钢之间形成轨道,起重机构通过行走机构安装两槽钢之间的轨道内,并在左、右侧受力支架侧面对称设有搬运手柄,底部设有行走轮,其运输的材料包括钢轨、扣件、轨枕、钢筋,其具体运输过程如下:
(1)首先清理移动式铺轨用吊装门架行走地面的基底,确保地面平滑,并根据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以及隧洞的高度,调整好移动门架的高度和跨度;
(2)调整好起重设备的位置,确定好吊装点,并通过起重设备将需要吊运的材料吊起来,然后人工搬运门架或推动门架至指定位置;
(3)调整起重设备将吊运材料对准需要安装的位置,并将起重设备固定,然后降落物体,实现材料的倒运作业;
步骤二:在步骤一中的材料吊运完成后,依次完成一个施工段的底层钢筋安装、轨枕布设、扣件和钢轨的安装,然后利用轨道支撑架将组装好的轨排顶起,进行轨道粗调,粗调完成后,利用精调工装配合棱镜和全站仪对轨道进行精调;
步骤三:绑扎上层钢筋,并安装模板,进行该施工段的道床混凝土浇筑过程;所述混凝土浇筑过程采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和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进行施工,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和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均通过与钢轨轨距相匹配的行走机构置于铺设好的钢轨上,并可沿着钢轨行走,通过泵管将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连接,且泵管通过多个泵管推送小车架设在铺设好的钢轨上,可随着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一起沿着钢轨行走,混凝土具体浇筑过程如下:
(1)先将设备组装好,并进行清洗和检查,根据每日混凝土浇筑量设置泵管的长度为50-100m,然后将泵管拼装好,固定在推送小车上,泵管的进料口与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的出料口密封连接;出料口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进料口密封连接;
(2)待精调结束后,将混凝土运送至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利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泵送混凝土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处进行混凝土浇筑;在该段道床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整体移动混凝土泵送机、泵管和混凝土浇筑装置至下一个混凝土浇筑区进行下个施工段的混凝土浇筑过程。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出料管采用多个九十度弯管拼接而成,并在弯管的出料口安装有塑料软管;在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顶部设有旋转平台,其旋转平台的高度为1~2m,出料弯管安装在旋转平台上,混凝土被泵送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后,垂直向上进入出料管,并同构调节旋转平台的旋转角度以及人工摆动出料口软管进行多方位混凝土精准布料。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底部设有驱动轮和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控制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自行行走,并将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与邻近的第一个泵管推送小车通过铰链连接,将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尾端最后一个泵管推送小车通过铰链连接;驱动电机控制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行走时带动多个泵管推送小车以及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整体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用设备包括吊装门架、轨道精调设备、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泵管、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
所述吊装门架用于运输轨道施工材料的运输,包括左侧受力架、右侧受力架、横向支撑架和起重机构,所述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均是由前后两支撑杆上端连接成整体的三角形受力架,起重机构通过行走机构安装在横向支撑架上,并在行走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横向支撑架左、右移动;在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支撑杆上均设有搬运手柄,每个搬运手柄通过铰链件与对应的支撑杆连接,在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支撑杆底部均设有行走轮;
所述轨道精调设备用于轨道的精调,包括全站仪和棱镜,所述棱镜通过棱镜架架设在钢轨上,在棱镜架的底部设有轨距限位块;
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泵管、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配合用于整体道床的混凝土运输及浇筑;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行走底架、支撑架、支撑平台、旋转平台和混凝土浇筑弯管,在行走底架的底部设有与无砟轨道的钢轨相匹配的底架行走轮,所述支撑架为上部小下部大的支撑架体,其底部焊接在行走底架上,支撑平台固定焊接在支撑架的顶部,旋转平台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在支撑平台上,并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沿着支撑平台旋转,所述混凝土浇筑弯管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上,所述泵管一端与混凝土地泵的出料口密封对接,另一端延伸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底部,并垂直向上延伸后与混凝土浇筑弯管旋转密封连接;所述泵管推送小车包括长条型的泵管支撑架和对称设置泵管支撑架底部的泵管推送行走轮,在泵管支撑架上方设有泵管固定件,多个泵管推送小车分散设置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之间的泵管底部。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包括方形移动平台和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的混凝土地泵,在移动平台底部四角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无砟轨道的钢轨相匹配的平台行走轮,移动平台的宽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长度,移动平台底部的平台行走轮在使用过程中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上,并沿着两根钢轨行走;所述行走底架的宽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长度,行走底架底部的底架行走轮在使用过程中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上,并沿着两根钢轨行走;所述支撑架是由四根主支撑钢架和多根横向支撑架组成,四根主支撑钢架从下向上沿四周向中间倾斜设置,支撑平台为圆形平台,支撑平台焊接在四根主支撑钢架的顶端;所述泵管支撑架的长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长度,泵管支撑架底部的两个泵管推送行走轮在使用过程中分别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上,并沿着两根钢轨行走。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均采用空心钢管焊接而成,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根空心钢板上部通过弧形钢管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在前后两根空心钢管之间焊接有横向支撑钢管,横向支撑钢管的中部与受力架的顶部之间设有竖向受力管,在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根空心钢管侧面分别设有一个搬运手柄;在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的顶部焊接有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上开设有多个高度调节孔,所述横向支撑架的两端分别通过高度调节销轴与高度调节杆上任意高度调节孔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架为是由两根槽钢组成,两根槽钢之间形成行走轨道,所述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和导向轮与行走轨道滑动连接,并可沿着行走轨道左右移动;所述两根槽钢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钢板和定位销连接,在定位钢板的中部设有高度调节杆穿孔,所述高度调节杆从高度调节杆穿孔穿过定位钢板;所述起重机构包括固定在行走机构上的手摇起重机、吊装钢丝和吊钩,起重机构的吊装钢丝穿过两根槽钢之间形成行走轨道后与手摇起重机连接,并通过手摇起重机控制其伸缩实现吊装。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之间的距离大于轨枕的长度,并在使用时,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分别置于轨枕的两端,其横向支撑架与轨枕平行;所述横向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的三角顶端,横向支撑架是由两段截面相同的架体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而成,并在两段架体连接部位设有与横向支撑架截面相同的横向延长节,所述横向延长节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与两段架体连接将横向支撑架延长。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行走底架为方形底架,在其底部设有四个底架行走轮,包括两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每个驱动轮配套设有驱动电机,并在行走底架上设有电机控制箱,并通过电机控制箱控制两个驱动轮的驱动电机同步工作;所述多个泵管推送小车等距分散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之间的泵管底部,其相邻两个泵管推送小车之间的间距为5~8m;所述行走底架与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泵管推送小车通过两根平行的第一传力杆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与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的泵管推送小车通过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力杆连接,所述第一传力杆两端分别与行走底架和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泵管推送小车之间铰链连接,所述第二传力杆两端分别与移动平台和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的泵管推送小车之间铰链连接。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主动齿轮、传动齿轮,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支撑平台上,其输出轴向上伸出支撑平台,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齿轮安装在旋转平台的底部,并与主动齿轮啮合,在旋转电机的控制下通过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带动旋转平台转动,在旋转电机外部设有保护外壳,在旋转平台上设有配电箱,通过配电箱为旋转电机供电;所述泵管通过旋转套筒组件与旋转平台旋转密封连接,所述旋转套筒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中部的旋转套筒和固定在支撑平台中部的固定套筒,旋转套筒的上端伸出旋转平台并通过连接法兰盘与混凝土浇筑弯管的进料口密封连接;所述固定套筒置于保护外壳内,其下端伸出保护外壳与泵管密封对接,上端设有旋转凹槽,转套筒的下端插入固定套筒的旋转凹槽内,并与旋转凹槽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平台是由中间的圆形平台和对称设置在圆形平台两侧的条形平台组成,两条形平台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混凝土浇筑弯管是由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九十度弯管按照任意角度拼接形成的伸出行走底架的弯管结构,在混凝土浇筑弯管的出料口设有混凝土浇筑软管安装接头;置于旋转平台上部的混凝土浇筑弯管与其中一侧条形平台平行,并通过支撑件与该条形平台连接,在横向弯管与竖向弯管之间设有牵引钢丝,所述配电箱设置在旋转平台的另一侧条形平台上,并在该侧条形平台上设有工具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采用移动式铺轨用吊装门架来进行材料运输,该门架简单、小巧灵活,成本低廉,可以人工搬运或推动,能够在空间狭窄区域实现轨道铺设材料的搬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发明中的吊运门架可以实现高度和宽度的调整,吊运机构可以在门架上横向移动,增加了吊装设备的适用性,不需要驱动机构,减轻了门架的重量以及占用体积,在门架底部设有行走轮,能够人工驱动,提高设备的机动性;减少设备使用限制条件,减少设备拆卸周转时间,提高效率。
(3)本发明的混凝土浇筑采用移动式地泵和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并将泵管采用支撑小车支撑,使整个混凝土浇筑设备从固定式改变为移动式,能够在轨道上移动浇筑混凝土,减少了泵管拼装的麻烦,增加了作业效率,提高了泵送装置的机动性。
(4)本发明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通过支撑架将泵管架起,并连接多个直角弯管,通过上升以及转弯的方式降低了泵送速度,避免了高速喷射混凝土污染钢轨、扣件和轨枕;且浇筑平台可以旋转,并配合软管浇筑,达到360度无死角精准送料,进一步避免了混凝土对钢轨等结构的污染。
(5)本发明中的通过泵管支撑小车将泵管支撑,既可以方便泵管与混凝土浇筑装置以及地泵整体移动,又可以避免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泵管振动对轨道造成很大的扰动。
(6)本发明自带配电箱、工具箱,能够为整套设备提供电力以及拆装工具,而且配电箱以及工具箱设置在混凝土浇筑设备上,能够保持设备的平衡。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地形复杂、空间狭小区域的轨道施工材料搬运问题,以及轨道交通区间混凝土长距离精准浇筑的问题,能够提高材料运输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效率,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布料精度,避免了混凝土的污染,提高了无砟轨道的施工效率及灵活性,能够应用于如隧道等空间有限、地形复杂的特殊环境中进行无砟轨道的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吊装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吊装门架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A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中吊装门架的侧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吊装门架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发明中精调棱镜架的横向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中精调棱镜架平面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精调棱镜架的纵向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精调棱镜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混凝土浇筑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泵管与混凝土浇筑弯管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旋转套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旋转套筒组件的纵向剖面图;
图20是本发明中泵管推送小车的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中泵管推送小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中泵管推送小车的俯视图;
图23是本发明中泵管推送小车的使用状态图;
图24是本发明中钢轨吊运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中轨排初调示意图。
图中:1—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00—移动平台,101—混凝土地泵,102—平台行走轮,2—泵管,3—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00—行走底架,301—支撑架,302—支撑平台,303—旋转平台,304—混凝土浇筑弯管,305—底架行走轮,306—旋转机构,3060—旋转电机,3061—主动齿轮,3062—传动齿轮,307—保护外壳,308—旋转套筒,309—固定套筒,310—旋转凹槽,311—滚动轴承,312—浇筑软管安装接头, 313—驱动电机,314—电机控制箱,315—配电箱,316—支撑件,317—牵引钢丝,318—工具箱,4—泵管推送小车,400—泵管支撑架,401—泵管推送行走轮,402—泵管固定件,403—第一传力杆,404—第二传力杆,5—钢轨,6—轨枕,7—隧道壁面,8—吊装门架,800—左侧受力架,801—右侧受力架,802—横向支撑架,8020—横向延长节,8021—连接螺栓,8022—定位钢板,8023—高度调节杆穿孔,8024—槽钢,8025—行走轨道,8026—定位销,803—起重机构,8030—手摇起重机,8031—吊装钢丝,8032—吊钩,804—行走机构,8040—行走轮,8041—导向轮,805—搬运手柄,806—铰链件,807—行走轮,808—横向支撑钢管,809—竖向受力管,810—高度调节杆,811—高度调节孔,812—高度调节销轴,9—棱镜,900—棱镜架,901—轨距限位块,902—棱镜定位杆,10—支撑架,11—斜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25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吊装门架8、轨道精调设备、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泵管2、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4。
所述轨道精调设备用于轨道的精调,包括全站仪和棱镜,全站仪使用强制对中三角架架设,距离精调作业轨道板为1~4块轨道板,并在强制对中三角架上安放蓄电池为全站仪供电和为三角架配重,并将全站仪整平瞄准基准棱镜9。 如图8至图11所示,所述棱镜9通过棱镜架900架设在钢轨5上,在棱镜架900的底部设有轨距限位块901,可以通过轨距限位块901避免棱镜架900移位,在棱镜架900上方对称设有两个棱镜定位杆902,棱镜9安装在棱镜定位杆902上。
实施例中轨排材料的运输使用的吊装门架8进行,所述吊装门架8的结构如图3至图7所示,包括左侧受力架800、右侧受力架801、横向支撑架802和起重机构803,所述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之间的距离大于轨枕6的长度,并在使用时,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分别置于轨枕6的两侧,其横向支撑架802与轨枕6平行。所述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均是由支撑杆上端连接成整体的三角形受力架,所述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均采用空心钢管焊接而成,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根空心钢板上部通过弧形钢管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在前后两根空心钢管之间焊接有横向支撑钢管808,横向支撑钢管808的中部与受力架2的顶部之间设有竖向受力管809,在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根空心钢管侧面分别设有一个搬运手柄805,每个搬运手柄805通过铰链件806与对应的支撑杆连接。在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的顶部焊接有高度调节杆810,所述高度调节杆810上开设有多个高度调节孔811,所述横向支撑架802的两端分别通过高度调节销轴812与高度调节杆810上任意高度调节孔811连接,并可通过高度调节杆810调节横向支撑架802的高度。所述起重机构803通过行走机构804安装在横向支撑架802上,并在行走机构804的驱动下沿着横向支撑架802左、右移动;在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支撑杆底部均设有行走轮807。
实施例中吊装门架8的横向支撑架802的长度可调,为了方便调整,又能不影响行走机构804的正常行走,其横向支撑架802是由两段截面相同的架体通过连接螺栓301连接而成,并在需要延长横向支撑架802时,在两段架体连接部位设有与横向支撑架802截面相同的横向延长节300,横向延长节300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301与两段架体连接将横向支撑架802延长。横向支撑架802的两段架体与横向延长节8020均是由两根槽钢8024组成,两根槽钢8024之间形成行走轨道8025,横向延长节8020在与横向支撑架802连接时,其连接部位设置在外侧,不会影响行走轨道8025的形状。所述行走机构804的行走轮500和导向轮501与行走轨道8025滑动连接,并可沿着行走轨道8025左右移动;所述两根槽钢8024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钢板8022和定位销8026连接,在定位钢板8022的中部设有高度调节杆穿孔8023,所述高度调节杆810从高度调节杆穿孔8023穿过定位钢板8022;所述起重机构803包括固定在行走机构804上的手摇起重机8030、吊装钢丝8031和吊钩8032,起重机构803的吊装钢丝8031穿过两根槽钢8024之间形成行走轨道8025后与手摇起重机8030连接,并通过手摇起重机8030控制其伸缩实现吊装。
实施例中的横向支撑架802采用槽钢支撑,其两端与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通过定位钢板8022和定位销8026固定,定位钢板3上开设有高度调节杆穿孔8023,可以方便高度调节杆810穿过进行高度调节。实施例中横向支撑架802的横向延长节8020采用和横向支撑架802型号相同的槽钢或工字钢,长度可设置为0.5m,1m,1.5m、2m等长度,可在横向地形限制地段伸长或者缩短,增加设备对横向地形限制的适应性。当长度较小时可不安装横向延长节8020,当外部限界扩大时,可预先安装对应长度的伸缩节来适应断面。同时横向延长节8020与横向支撑架802的槽钢利用螺栓连接,螺栓孔需对位。实施例中的起重机构803采用手扳动式起重机,该起重机可通过人工实现左右移动,利用人工手摇便可实现起重吊钩的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手摇起重机8030安装在行走机构804上方,行走机构804底部与支撑槽钢中间设置走行轮8040,并在两个槽钢中间设置导向轮8041,用于控制起重机的行走机构804走形路线。手摇起重机8030外侧前后各设置2个定位耳销,耳销设置定位孔,与支撑槽钢上的定位孔对应,利用定位插销可实现起重机的固定。
实施例中混凝土浇筑区域使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泵管2、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4配合进行混凝土浇筑,具体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包括移动平台100和安装在移动平台100上的混凝土地泵101,所述移动平台100为方形平台,在其底部四角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无砟轨道的钢轨5相匹配的平台行走轮102,移动平台100的宽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5之间的距离,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6长度,移动平台100底部的平台行走轮102在使用过程中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5上,并可沿着两根钢轨5行走。在进行隧道内无砟轨道的道床浇筑过程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置于最前方,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置于最后方,所述多个泵管推送小车4等距分散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之间的泵管2底部,其相邻两个泵管推送小车4之间的间距为5~8m。临近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的第一个泵管推送小车4通过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力杆404与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连接,临近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的最后一个泵管推送小车4通过两根平行的第一传力杆403与移动式混凝土装置3连接,为了不影响整个浇筑系统的行走和转弯,所述第一传力杆403两端分别与行走底架300和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的泵管推送小车4之间铰链连接;所述第二传力杆404两端分别与移动平台100和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的泵管推送小车4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泵管2一端与混凝土地泵101的出料口密封对接,另一端延伸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的进料口并与其连接,泵管2的中部固定在多个泵管推送小车4上,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可自行驱动,通过泵管2、第一传力杆403和第二传力杆404的牵引带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4同时沿着钢轨5移动。
实施例中泵管推送小车4,如图20至图23所示,包括长条型的泵管支撑架400和对称设置泵管支撑架400底部的泵管推送行走轮401,在泵管支撑架400上方设有泵管固定件402,所述泵管支撑架400采用槽钢制成,其长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5之间的距离,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6长度;所述泵管推送行走轮401通过角钢支撑架405固定安装在泵管支撑架400的底部,每侧泵管推送行走轮401包括并排安装在角钢支撑架405上的两个轮体;所述泵管支撑架400底部的两个泵管推送行走轮401在使用过程中分别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5上,并沿着两根钢轨5行走;所述泵管固定件402为U型卡环,设置在泵管支撑架400的中部。
实施例中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如图14至16所示,包括行走底架300、支撑架301、支撑平台302、旋转平台303和混凝土浇筑弯管304,所述行走底架300为方形底架,宽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5之间的距离,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6长度,在其底部设有四个与无砟轨道的钢轨5相匹配的底架行走轮305,行走底架300底部的底架行走轮305在使用过程中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5上,并沿着两根钢轨5行走。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的四个底架行走轮305包括两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每个驱动轮配套设有驱动电机313,驱动电机313通过传动机构与对应的驱动轮连接,并在行走底架300上设有电机控制箱314,并通过电机控制箱314控制两个驱动轮的驱动电机313同步工作,带动两个驱动轮同时运动。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的支撑架301是由四根主支撑钢架和多根横向支撑架组成,四根主支撑钢架从下向上沿四周向中间倾斜设置形成上部小下部大的支撑架体,多根横向支撑架设置四根主支撑钢架之间。所述支撑平台302为圆形平台,焊接在支撑架301的顶端。所述旋转平台303是由中间的圆形平台和对称设置在圆形平台两侧的条形平台组成,两条形平台在同一直线上;旋转平台303的中间圆形部分通过旋转机构306安装在支撑平台302上,并在旋转机构306的作用下沿着支撑平台302旋转。在旋转平台303中部开设有混凝土出料孔,在支撑平台302上对应开设有泵管对接孔,如图17所示,在混凝土出料孔内固定安装有旋转套筒308,旋转套筒308的上端伸出旋转平台303并通过连接法兰盘与混凝土浇筑弯管304的进料口密封连接;在泵管对接孔内安装有固定套筒309,所述固定套筒309的下端与泵管2密封对接,上端设有旋转凹槽310。如图18和图19所示,所述旋转套筒308的下端插入固定套筒309的旋转凹槽310内,并与旋转凹槽310通过滚动轴承311转动连接,并可在旋转平台303转动过程中带动旋转套筒308在固定套筒309内转动,旋转套筒308和固定套筒309组成了旋转套筒组件;所述旋转套筒308的上端口与混凝土浇筑弯管304的进料口密封对接,固定套筒309的下端口与泵管2的出料口密封对接。
实际制作的时候可以直接将固定套筒309和旋转套筒308的连接部位设置成类似成品滚动轴承的结构,并在滚动轴承的外套筒底部焊接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的内孔直径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套筒内径,然后在第一法兰盘的内孔焊接一个套筒向下延伸再焊接第二法兰盘形成固定套筒309,并通过其底部的第二法兰盘与泵管2的出料口密封对接,上部的第一法兰盘用于固定在保护外壳7上,且焊接在第一法兰盘内孔的内套筒上端高度高于滚动轴承的内外套筒高度,可以避免混凝土倒流进入滚动轴承内;在滚动轴承的内套筒上部焊接一个直径与内套筒直径相同的筒体结构形成旋转套筒308,并在旋转套筒308的上端口焊接有第三法兰盘,用于固定在旋转平台303以及与混凝土浇筑弯管304的进料口对接。
实施例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的旋转机构306如图17所示,包括旋转电机3060、主动齿轮3061、传动齿轮3062,所述旋转电机3060固定在支撑平台302的底面,其输出轴向上伸出支撑平台302,所述主动齿轮3061安装在旋转电机3060的输出轴上,传动齿轮3062安装在旋转平台303的底部,并与主动齿轮3061啮合,在旋转电机3060的控制下通过主动齿轮3061和传动齿轮3062带动旋转平台303转动,在旋转电机3060外部设有保护外壳307,保护外壳307固定在支撑平台302上,所述固定套筒309置于保护外壳307和支撑平台302的中部。本发明中的泵管与旋转套筒组件、旋转套筒组件与混凝土浇筑弯管304、混凝土浇筑弯管304多个管节之间以及其它管节连接部位的均采用法兰盘密封连接,连接部位可以设置橡胶垫圈,增加其密封效果。
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浇筑弯管304是由三个九十度弯管和直管拼接形成,如14和图15所示,其中一个弯管垂直固定在旋转平台303上,其进料口与旋转套筒308的上端口密封对接,然后通过直管水平延伸伸出行走底架300后,再通过第二个弯管垂直向下延伸,最后通过第三个弯管水平朝向或朝后,在第三个弯管的出料端口设有混凝土浇筑软管安装接头312,可以用于连接塑料软管,实现任意角度的混凝土浇筑过程。置于旋转平台303上部的混凝土浇筑弯管304与其中一侧条形平台平行,并通过支撑件316与该条形平台连接,在横向弯管与竖向弯管之间设有牵引钢丝317;在旋转平台303另一侧的条形平台上设有配电箱315和工具箱318,配电箱315和工具箱318首先可以起到平衡作用,利用配电箱315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工具箱318还可以用来存放一些常用工具,方便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拆洗。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针对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进一步说明,实施例针对某个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施工,该项目由于施工断面多、空间狭小,所以采用散铺作业工法进行施工,并采用上述施工设备进行施工,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轨道施工材料的运输,采用吊装门架8进行材料的运输,其运输的材料包括钢轨、扣件、轨枕、钢筋,其具体运输过程如下:
(1)首先清理移动式铺轨用吊装门架8行走地面的基底,确保地面平滑,并根据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以及隧洞的高度,调整好移动门架的高度和跨度;
(2)调整好起重设备的位置,确定好吊装点,并通过起重设备将需要吊运的材料吊起来,然后人工搬运门架或推动门架至指定位置;
(3)调整起重设备将吊运材料对准需要安装的位置,并将起重设备固定,然后降落物体,实现材料的倒运作业;
步骤二:在步骤一中的材料吊运完成后,依次完成一个施工段的底层钢筋安装、轨枕布设、扣件和钢轨的安装,然后如图25所示,利用轨道支撑架将组装好的轨排顶起,进行轨道粗调,粗调完成后,利用精调工装配合棱镜和全站仪对轨道进行精调;其中粗调和精调均采用现有的方式进行;
步骤三:绑扎上层钢筋,并安装模板,进行该施工段的道床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具体浇筑过程如下:
(1)先将设备组装好,并进行清洗和检查,根据每日混凝土浇筑量设置泵管的长度为50-100m,然后将泵管拼装好,固定在推送小车上,泵管的进料口与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的出料口密封连接;出料口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进料口密封连接;
(2)待精调结束后,将混凝土运送至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通过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和泵管2向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泵送混凝土,混凝土从泵管2的出料口垂直向上进入混凝土浇筑弯管304,再通过混凝土浇筑弯管304的上下转弯,降低了混凝土的出料速度,最后通过连接在混凝土浇筑弯管304出料口的塑料软管便可进行混凝土浇筑,由于塑料软管的方向和距离可以随意改动,再加上旋转平台的旋转,便可实现360度无死角浇筑的效果。当一个区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推动或通过驱动轮驱动混凝土浇筑装置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混凝土泵送机和泵管整体踢动至下一个混凝土浇筑区进行下个施工段的混凝土浇筑过程,在行走过程中停止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当某个区段混凝土缺少,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移动混凝土浇筑设备进行布料;整套设备浇筑顺序由浇筑最前端往后浇筑,前端浇筑完成后,人工及时进行抹面养护工作,实现流水作业;浇筑前移动要计算好浇筑长度,配好泵管,确保混凝土运输轨道车距离浇筑区域距离达20m以上;现场施工时要综合考虑线路是否要长大坡道,如果有长大破断应设置好防溜枕木和铁鞋,做好大型设备的施工安全管理。
本发明中的吊装门架8的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类似三角形,形成三角受力的效果,提高受力架的整体稳定性。支撑钢板与受力架焊接,并作为受力立柱的支撑点,将支撑立柱与受力架形成整体,均匀分散吊装承载力。在每侧受力架的上部设有高度调节杆810,高度调节杆810上均匀分布有高度调节孔811,可满足不同高度限制的地形要求。在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之间设有横向支撑架802,用于连接两侧受力架,将整个吊装门架形成整体结构。在两受力架的前后方向各设置一个搬运手柄805,搬运手柄805与受力架连接部位为铰接结构,正常状态受重力自然垂下,与受力架密贴,工作状态时可将其旋转90度,并与顶部钢板受力,通过四个工人便可轻松抬起整个吊装门架,实现门架的轻松倒运,在具体吊运时,只需要利用四个人工将门吊搬运至指定位置,然后利用手动扳手调节吊点位置和吊钩的高度,将材料吊起后利用人工推送门架,实现材料的倒运。遇到高低限制时,可通过高度调节孔调节支撑槽钢的高度,来实现门架的高度控制;遇到横向限制时,可通过横向伸缩节来调整横向的尺寸,依此来满足不同地形的限界要求。
综上所述为本发明列举的一个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以任何相同或相似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轨道施工材料的运输;采用吊装门架进行材料的运输,该门架的左、右侧受力支架采用空心钢管三角形受力架,横向支撑架是由两根槽钢背靠背组成,且左、右侧受力支架的高度以及横向支撑架的跨度均可调整,横向支撑架的两槽钢之间形成轨道,起重机构通过行走机构安装在两槽钢之间的轨道内,并在左、右侧受力支架侧面对称设有搬运手柄,底部设有行走轮,其运输的材料包括钢轨、扣件、轨枕、钢筋,其具体运输过程如下:
(1)首先清理移动式铺轨用吊装门架行走地面的基底,确保地面平滑,并根据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以及隧洞的高度,调整好移动门架的高度和跨度;
(2)调整好起重设备的位置,确定好吊装点,并通过起重设备将需要吊运的材料吊起来,然后人工搬运门架或推动门架至指定位置;
(3)调整起重设备将吊运材料对准需要安装的位置,并将起重设备固定,然后降落物体,实现材料的倒运作业;
步骤二:在步骤一中的材料吊运完成后,依次完成一个施工段的底层钢筋安装、轨枕布设、扣件和钢轨的安装,然后利用轨道支撑架将组装好的轨排顶起,进行轨道粗调,粗调完成后,利用精调工装配合棱镜和全站仪对轨道进行精调;
步骤三:绑扎上层钢筋,并安装模板,进行该施工段的道床混凝土浇筑过程;所述混凝土浇筑过程采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和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进行施工,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和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均通过与钢轨轨距相匹配的行走机构置于铺设好的钢轨上,并可沿着钢轨行走,通过泵管将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连接,且泵管通过多个泵管推送小车架设在铺设好的钢轨上,可随着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一起沿着钢轨行走;
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出料管采用多个九十度弯管拼接而成,并在弯管的出料口安装有塑料软管;在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顶部设有旋转平台,其旋转平台的高度为1~2m,出料弯管安装在旋转平台上,混凝土被泵送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后,垂直向上进入出料管,并同时调节旋转平台的旋转角度以及人工摆动出料口软管进行多方位混凝土精准布料;在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底部设有驱动轮和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控制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自行行走,并将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与邻近的第一个泵管推送小车通过铰链连接,将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尾端最后一个泵管推送小车通过铰链连接;驱动电机控制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行走时带动多个泵管推送小车以及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整体移动;
所述混凝土具体浇筑过程如下:
(1)先将设备组装好,并进行清洗和检查,根据每日混凝土浇筑量设置泵管的长度为50~100m,然后将泵管拼装好,固定在推送小车上,泵管的进料口与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的出料口密封连接;出料口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进料口密封连接;
(2)待精调结束后,将混凝土运送至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利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泵送混凝土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处进行混凝土浇筑;在该段道床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整体移动混凝土泵送机、泵管和混凝土浇筑装置至下一个混凝土浇筑区进行下个施工段的混凝土浇筑过程。
2.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用设备包括吊装门架(8)、轨道精调设备、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泵管(2)、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4);
所述吊装门架(8)用于运输轨道施工材料的运输,包括左侧受力架(800)、右侧受力架(801)、横向支撑架(802)和起重机构(803),所述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均是由前后两支撑杆上端连接成整体的三角形受力架,起重机构(803)通过行走机构(804)安装在横向支撑架(802)上,并在行走机构(804)的驱动下沿着横向支撑架(802)左、右移动;在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的前后两支撑杆上均设有搬运手柄(805),每个搬运手柄(805)通过铰链件(806)与对应的支撑杆连接,在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支撑杆底部均设有行走轮(807);
所述轨道精调设备用于轨道的精调,包括全站仪和棱镜,所述棱镜(9)通过棱镜架(900)架设在钢轨(5)上,在棱镜架(900)的底部设有轨距限位块(901);
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泵管(2)、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4)配合用于整体道床的混凝土运输及浇筑;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包括行走底架(300)、支撑架(301)、支撑平台(302)、旋转平台(303)和混凝土浇筑弯管(304),在行走底架(300)的底部设有与无砟轨道的钢轨(5)相匹配的底架行走轮(305),所述支撑架(301)为上部小下部大的支撑架体,其底部焊接在行走底架(300)上,支撑平台(302)固定焊接在支撑架(301)的顶部,旋转平台(303)通过旋转机构(306)安装在支撑平台(302)上,并在旋转机构(306)的作用下沿着支撑平台(302)旋转,所述混凝土浇筑弯管(304)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303)上,所述泵管(2)一端与混凝土地泵(101)的出料口密封对接,另一端延伸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的底部,并垂直向上延伸后与混凝土浇筑弯管(304)旋转密封连接;所述泵管推送小车(4)包括长条型的泵管支撑架(400)和对称设置泵管支撑架(400)底部的泵管推送行走轮(401),在泵管支撑架(400)上方设有泵管固定件(402),多个泵管推送小车(4)分散设置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之间的泵管(2)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包括方形移动平台(100)和安装在移动平台(100)上的混凝土地泵(101),在移动平台(100)底部四角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无砟轨道的钢轨(5)相匹配的平台行走轮(102),移动平台(100)的宽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5)之间的距离,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6)长度,移动平台(100)底部的平台行走轮(102)在使用过程中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5)上,并沿着两根钢轨(5)行走;所述行走底架(300)的宽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5)之间的距离,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6)长度,行走底架(300)底部的底架行走轮(305)在使用过程中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5)上,并沿着两根钢轨(5)行走;所述支撑架(301)是由四根主支撑钢架和多根横向支撑架组成,四根主支撑钢架从下向上沿四周向中间倾斜设置,支撑平台(302)为圆形平台,支撑平台(302)焊接在四根主支撑钢架的顶端;所述泵管支撑架(400)的长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5)之间的距离,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6)长度,泵管支撑架(400)底部的两个泵管推送行走轮(401)在使用过程中分别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5)上,并沿着两根钢轨(5)行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均采用空心钢管焊接而成,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根空心钢板上部通过弧形钢管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在前后两根空心钢管之间焊接有横向支撑钢管(808),横向支撑钢管(808)的中部与受力架的顶部之间设有竖向受力管(809),在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根空心钢管侧面分别设有一个搬运手柄(805);在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的顶部焊接有高度调节杆(810),所述高度调节杆(810)上开设有多个高度调节孔(811),所述横向支撑架(802)的两端分别通过高度调节销轴(812)与高度调节杆(810)上任意高度调节孔(811)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架(802)为是由两根槽钢(8024)组成,两根槽钢(8024)之间形成行走轨道(8025),所述行走机构(804)的行走轮(8040)和导向轮(8041)与行走轨道(8025)滑动连接,并可沿着行走轨道(8025)左右移动;所述两根槽钢(8024)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钢板(8022)和定位销(8026)连接,在定位钢板(8022)的中部设有高度调节杆穿孔(8023),所述高度调节杆(810)从高度调节杆穿孔(8023)穿过定位钢板(8022);所述起重机构(803)包括固定在行走机构(804)上的手摇起重机(8030)、吊装钢丝(8031)和吊钩(8032),起重机构(803)的吊装钢丝(8031)穿过两根槽钢(8024)之间形成行走轨道(8025)后与手摇起重机(8030)连接,并通过手摇起重机(8030)控制其伸缩实现吊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之间的距离大于轨枕(6)的长度,并在使用时,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分别置于轨枕(6)的两端,其横向支撑架(802)与轨枕(6)平行;所述横向支撑架(80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的三角顶端,横向支撑架(802)是由两段截面相同的架体通过连接螺栓(8021)连接而成,并在两段架体连接部位设有与横向支撑架(802)截面相同的横向延长节(8020),所述横向延长节(8020)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8021)与两段架体连接将横向支撑架(802)延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底架(300)为方形底架,在其底部设有四个底架行走轮(305),包括两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每个驱动轮配套设有驱动电机(313),并在行走底架(300)上设有电机控制箱(314),并通过电机控制箱(314)控制两个驱动轮的驱动电机(313)同步工作;所述多个泵管推送小车(4)等距分散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之间的泵管(2)底部,其相邻两个泵管推送小车(4)之间的间距为5~8m;所述行走底架(300)与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的泵管推送小车(4)通过两根平行的第一传力杆(403)连接,所述移动平台(100)与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的泵管推送小车(4)通过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力杆(404)连接,所述第一传力杆(403)两端分别与行走底架(300)和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的泵管推送小车(4)之间铰链连接,所述第二传力杆(404)两端分别与移动平台(100)和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的泵管推送小车(4)之间铰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306)包括旋转电机(3060)、主动齿轮(3061)、传动齿轮(3062),所述旋转电机(3060)固定在支撑平台(302)上,其输出轴向上伸出支撑平台(302),所述主动齿轮(3061)安装在旋转电机(3060)的输出轴上,传动齿轮(3062)安装在旋转平台(303)的底部,并与主动齿轮(3061)啮合,在旋转电机(3060)的控制下通过主动齿轮(3061)和传动齿轮(3062)带动旋转平台(303)转动,在旋转电机(3060)外部设有保护外壳(307),在旋转平台(303)上设有配电箱(315),通过配电箱(315)为旋转电机(3060)供电;所述泵管(2)通过旋转套筒组件与旋转平台(303)旋转密封连接,所述旋转套筒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303)中部的旋转套筒(308)和固定在支撑平台(302)中部的固定套筒(309),旋转套筒(308)的上端伸出旋转平台(303)并通过连接法兰盘与混凝土浇筑弯管(304)的进料口密封连接;所述固定套筒(309)置于保护外壳(307)内,其下端伸出保护外壳(307)与泵管(2)密封对接,上端设有旋转凹槽(310),转套筒(308)的下端插入固定套筒(309)的旋转凹槽(310)内,并与旋转凹槽(310)通过滚动轴承(311)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303)是由中间的圆形平台和对称设置在圆形平台两侧的条形平台组成,两条形平台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混凝土浇筑弯管(304)是由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九十度弯管按照任意角度拼接形成的伸出行走底架(300)的弯管结构,在混凝土浇筑弯管(304)的出料口设有混凝土浇筑软管安装接头(312);置于旋转平台(303)上部的混凝土浇筑弯管(304)与其中一侧条形平台平行,并通过支撑件(316)与该条形平台连接,在横向弯管与竖向弯管之间设有牵引钢丝(317),所述配电箱(315)设置在旋转平台(303)的另一侧条形平台上,并在该侧条形平台上设有工具箱(318)。
CN202010412049.3A 2020-05-15 2020-05-15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 Active CN111622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2049.3A CN111622027B (zh) 2020-05-15 2020-05-15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2049.3A CN111622027B (zh) 2020-05-15 2020-05-15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2027A CN111622027A (zh) 2020-09-04
CN111622027B true CN111622027B (zh) 2024-05-03

Family

ID=72257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2049.3A Active CN111622027B (zh) 2020-05-15 2020-05-15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2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2979B (zh) * 2020-12-30 2022-03-04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顶管浇筑模具
CN113186825A (zh) * 2021-04-19 2021-07-30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移动式布料方法
CN114318973B (zh) * 2022-01-11 2022-09-1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带挡肩轨道的高低度调整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9828A (zh) * 2008-05-22 2008-10-22 北京铁五院工程机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装备及施工工艺
CN101691726A (zh) * 2009-09-04 2010-04-07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CN102041757A (zh) * 2010-06-23 2011-05-04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式砂浆车的作业方法
CN103952951A (zh) * 2014-04-02 2014-07-30 北京建鼎国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的工艺
CN105421170A (zh) * 2015-12-09 2016-03-23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集成化轨排框架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
CN107653755A (zh) * 2017-09-15 2018-02-02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铺架分公司 地铁区间分离式隧道内整体道床浇筑逆作式施工方法
CN212404663U (zh) * 2020-05-15 2021-01-26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式轨道道床混凝土浇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9828A (zh) * 2008-05-22 2008-10-22 北京铁五院工程机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装备及施工工艺
CN101691726A (zh) * 2009-09-04 2010-04-07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CN102041757A (zh) * 2010-06-23 2011-05-04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式砂浆车的作业方法
CN103952951A (zh) * 2014-04-02 2014-07-30 北京建鼎国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的工艺
CN105421170A (zh) * 2015-12-09 2016-03-23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集成化轨排框架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
CN107653755A (zh) * 2017-09-15 2018-02-02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铺架分公司 地铁区间分离式隧道内整体道床浇筑逆作式施工方法
CN212404663U (zh) * 2020-05-15 2021-01-26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式轨道道床混凝土浇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2027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2027B (zh)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
JP4504910B2 (ja) 台車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仮桟橋の架設方法
CN109736840B (zh)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新方法
CN111593621B (zh) 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用移动式泵管混凝土浇筑系统
CN108343087B (zh) 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配设备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55015B (zh)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维护的无轨自行式平台车
CN109355983B (zh) 一种城市轨道的无轨施工方法
CN113152166B (zh) 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滑移架设工装
CN108130864B (zh) 整体装配式桥梁整跨梁运输架设装备
CN212505665U (zh) 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用移动式泵管混凝土浇筑系统
CN212404663U (zh) 移动式轨道道床混凝土浇筑装置
CN211496656U (zh) 一种桁吊设备
CN205474639U (zh) 一种用于桥面铁路铺设钢轨焊轨生产线的钢轨运输小车
CN216305944U (zh) 一种适用于小断面双仓暗挖隧道衬砌施工的模板台车体系
CN213269911U (zh) 长宽隧道多功能二衬台车施工设备
CN110656958B (zh) 一种平稳式施工装置
CN111270577A (zh) 一种适用地铁地下线狭小空间和高架线跨线轨排组装机及其施工方法
CN212315328U (zh) 移动式铺轨用吊装门架
KR100367028B1 (ko) 교량의 시공 및 유지관리겸용 자주식 작업대
CN207499886U (zh) 一种大断面隧道可移动可调节防水施工台车
KR101119390B1 (ko) 콘크리트 타설 방법 및 장치
CN211682710U (zh) 装配式涵洞通道移动式模板系统
CN205576656U (zh) 一种桥面铁路铺设的钢轨焊轨生产线
CN212128685U (zh) 一种适用地铁地下线狭小空间和高架线跨线轨排组装机
CN212837840U (zh) 隧洞湿喷台车行走装置铰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