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1898A -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1898A
CN111621898A CN202010428973.0A CN202010428973A CN111621898A CN 111621898 A CN111621898 A CN 111621898A CN 202010428973 A CN202010428973 A CN 202010428973A CN 111621898 A CN111621898 A CN 111621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abric
double
layer fabric
composit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89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军
王向中
张初全
陈丽
苏刘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mt Xiamen New Technical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mt Xiamen New Technic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mt Xiamen New Technical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mt Xiamen New Technic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89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18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1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1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03D1/02Inflatabl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B60R2021/23504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 B60R2021/23509Fabric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12Vehicles
    • D10B2505/124Air ba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气囊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包括单层织物、双层织物以及接缝结构,所述单层织物由所述双层织物的上下层纱线经过换层织造形成单条单线状结构,所述接缝结构由所述双层织物经过连续换层接结织造形成一定宽度的单层结构;相邻所述单层织物和所述双层织物搭配形成复合区。通过对适用于汽车安全约束系统的一次成型气囊编织物的复合区和接缝结构的技术设计,有效克服了安全气囊充气织物在充气过程中双层部分与单层部分过渡点处的气体泄漏,提高了安全气囊织物的保压性能及抗破坏性能,且复合区和接缝结构在实际的批量织造中具有良好的可织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气囊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装置在汽车被动安全中起着拯救驾乘人员生命的重要作用,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随着气囊装置发展的更新换代,利用双层织物的加工原理整体编织的一次成型气囊织物用于车用安全气囊克服了缝制型气囊的种种不足,成为气囊织物的发展方向,其中间部分为双层织物构成的空心囊身,用于储存工作气流,四周为单层织物构成的密封结构,使中间的双层织物通过四周的密封结构构成一封闭的气囊,但在编织物由双层部分过渡到单层部分的织造过程中,会出现经纬纱组织点衔接浮长过大,引起交界点处织物组织松散,当编织物用于车用安全气囊点爆工作时,此交界点处的织物纱线由于受到瞬间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冲击,就会有大量气体从织物组织松散的交界点处泄漏溢出,严重影响气囊袋的保压能力,还有可能引起此囊身与密封结构交界处组织破裂,导致安全气囊失效。部分制造商通过采用表面增加更多的涂层来增强织物平面中的接缝密封性,却造成了成本上面的增加,另一缺点,接缝处泄露的气体逃逸至车辆内部,这样会由于气体本身及其高温对乘客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包括单层织物、双层织物以及接缝结构,所述单层织物由所述双层织物的上下层纱线经过换层织造形成单条单线状结构,所述接缝结构由所述双层织物经过连续换层接结织造形成一定宽度的单层结构;相邻所述单层织物和所述双层织物搭配形成复合区,所述复合区为所述单层织物和所述双层织物的交替设置,所述复合区的左右两端皆为单层织物;所述双层织物经过所述复合区和所述接缝结构的环绕设置形成充气腔,所述复合区设置于所述充气腔的边界上,所述接缝结构设置于所述复合区远离所述充气腔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复合区中的所述双层织物中的单层布的纬纱数量为2支至6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复合区的换层次数为2次至6次。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接缝结构和所述双层组织的组织循环数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编织物的阻气性能及抗破坏性能好,采用复合区和接缝结构的搭配,复合区采用单层织物和双层织物的交替设置,单层织物由双层织物的上下层纱线经过换层织造形成,克服了编织物从双层部分过渡到单层部分组织点衔接浮长过大的缺陷,使得交界点处组织更加紧密,有效减少了气囊点爆工作时腔内冲击气体的泄漏,实现了气囊充爆所需的有效持续时间,有效避免了气体本身及其高温对乘客造成伤害;
通过本发明改进的此种编织物其中另一有利方面中,接缝结构处的组织采用与充气腔织物的组织循环数相同的联合接结组织,非常有利于高密织物在织造过程中接缝结构与双层织物充气腔部分的张力平衡,有效避免编织物表面褶皱,稳定织物尺寸,提高了织造效率及批量生产的优级率;
通过本发明改进的此种编织物其中再一有利方面中,部分制造商为实现安全气囊一定的保压效果,在织物表面增加涂层克重实现气囊充爆所需的有效持续时间,通过本发明的编织物可以使用较少的涂层克重达到同样的保压效果,大大降低安全气囊的生产成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适用于汽车安全约束系统的一次成型气囊编织物的复合区和接缝结构的技术设计,有效克服了安全气囊充气织物在充气过程中双层部分与单层部分过渡点处的气体泄漏,提高了安全气囊织物的保压性能及抗破坏性能,且复合区和接缝结构在实际的批量织造中具有良好的可织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织物的组织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线织物的组织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层织物的结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区的组织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区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缝结构的组织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缝结构和双层织物的组织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织物、复合区和接缝结构的组织示意图。
图中:A:双层织物 B:复合区 C:接缝结构 a:单层布 b:单层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9所示,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包括单层织物b、双层织物A以及接缝结构C,所述单层织物b由所述双层织物A的上下层纱线经过换层织造形成单条单线状结构,所述接缝结构C由所述双层织物A经过连续换层接结织造形成一定宽度的单层结构;相邻所述单层织物b和所述双层织物A搭配形成复合区B。其中,单层织物b由双层织物A的上下层纬纱经过换层织造形成,无经纱参与织造;或单层织物b由双层织物A的上下层经纱经过换层织造形成,无纬纱参与织造。连续的单层织物b的设置,产生了多个双层织物A,进而产生了复合区B,由于双层织物A的宽度较短,因此单层织物b的连续设置,实现了通过设置复合区B从而提升充气腔气密性。通过对适用于汽车安全约束系统的一次成型气囊编织物的复合区B和接缝结构C的技术设计,有效克服了安全气囊充气织物在充气过程中双层部分与单层部分过渡点处的气体泄漏,提高了安全气囊织物的保压性能及抗破坏性能,且复合区B和接缝结构C在实际的批量织造中具有良好的可织造性。
所述复合区B为所述单层织物b和所述双层织物A的交替设置,所述复合区B的左右两端皆为单层织物b。
优选的,所述复合区B中的所述双层织物A中的单层布a的纬纱数量为2支至6支。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区B中的所述双层织物A中的单层布a的纬纱数量为2支。其中,图4和图6所示的曲线条为经纱,圆点状为纬纱。
优选的,所述复合区B的换层次数为2次至6次。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区B的换层次数为3次。
所述双层织物A经过所述复合区B和所述接缝结构C的环绕设置形成充气腔。所述复合区B环绕设置于所述充气腔的边界上,所述接缝结构C设置于所述复合区B远离所述充气腔的一侧。使得气体不易穿过复合区B再穿过接缝结构C进行泄漏,提升了充气腔的气密性。
参照图7至图9所示,所述接缝结构C和所述双层织物A的组织循环数相同。
以下为试验测试数据:
测试条件:
接缝组织断裂强度:
根据EASC99040180ISO13934-1测试方法,在织物强力仪上对缝线结构的抗破坏性能做静态模拟试验,用专用夹具分别夹持350mmⅹ50mm的充气织物上下两层织物,沿织物经向或纬向以200mm/min的测试速度进行拉伸。
保压测试:
将完整的充气织物与保压测试仪器连接,确保充气织物与接口处无明显漏气后开始测试,当编织物内腔气压升到65KPA时关闭进气,当气压开始再下降到60KPA时,开始计时并读取5s后的压力值。
以下实施例均在以下原料和织造工艺条件下进行:
选取经纬纱纱号均为550Dtex,单强为7—9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9—23%的涤纶工业长丝;大提花喷气织机完成织造,经密44根/cm,纬密36根/cm,上机张力90CN/根;硅胶涂层65g/m2
对照例:采用一般充气织物接缝结构组织形成宽为5mm的充气织物;
实施例1:采用图2循环换层织造形成宽为5mm的复合区B的充气织物;
实施例2:采用图7经过换层接结织造形成宽为5mm的接缝结构C的充气织物;
实施例3:采用图9由复合区B和接缝结构C组合形成宽为5mm的充气织物。
对上述四种织物分别进行接缝组织断裂强度和保压测试,测试结果汇总如下:
附表
Figure BDA0002499807800000071
由上述实施例及性能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所形成的接缝组织的强度及5s后保压值相差不大,且都优于普通接缝结构的各项性能,特别在保压性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层织物、双层织物以及接缝结构,所述单层织物由所述双层织物的上下层纱线经过换层织造形成单条单线状结构,所述接缝结构由所述双层织物经过连续换层接结织造形成一定宽度的单层结构;相邻所述单层织物和所述双层织物搭配形成复合区,所述复合区为所述单层织物和所述双层织物的交替设置,所述复合区的左右两端皆为单层织物;所述双层织物经过所述复合区和所述接缝结构的环绕设置形成充气腔,所述复合区设置于所述充气腔的边界上,所述接缝结构设置于所述复合区远离所述充气腔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区中的所述双层织物中的单层布的纬纱数量为2支至6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区的换层次数为2次至6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结构和所述双层组织的组织循环数相同。
CN202010428973.0A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 Pending CN1116218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8973.0A CN111621898A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8973.0A CN111621898A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1898A true CN111621898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70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8973.0A Pending CN111621898A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18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1792A1 (zh) * 2020-12-11 2022-06-16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95382A (ko) * 2004-03-26 2005-09-29 주식회사 코오롱 기체에 의해 공기 부품성을 갖는 이중직물
CN1860266A (zh) * 2003-09-29 2006-11-08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高密度袋组织底布
CN102602357A (zh) * 2012-03-22 2012-07-25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成形型气囊设计方法及一次成形型安全气囊
CN103987583A (zh) * 2011-11-24 2014-08-13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有关气囊织物的改进
DE102013009764A1 (de) * 2013-06-10 2014-12-11 Global Safety Textiles Gmbh Nahtkonstruktion für ein Gewebe für einen OPW-Airbag
CN205440265U (zh) * 2016-03-28 2016-08-10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成型具有良好保压性能的安全气囊
CN110549985A (zh) * 2019-07-29 2019-12-10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透气率一次成型安全气囊及其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0266A (zh) * 2003-09-29 2006-11-08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高密度袋组织底布
KR20050095382A (ko) * 2004-03-26 2005-09-29 주식회사 코오롱 기체에 의해 공기 부품성을 갖는 이중직물
CN103987583A (zh) * 2011-11-24 2014-08-13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有关气囊织物的改进
CN102602357A (zh) * 2012-03-22 2012-07-25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成形型气囊设计方法及一次成形型安全气囊
DE102013009764A1 (de) * 2013-06-10 2014-12-11 Global Safety Textiles Gmbh Nahtkonstruktion für ein Gewebe für einen OPW-Airbag
CN205440265U (zh) * 2016-03-28 2016-08-10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成型具有良好保压性能的安全气囊
CN110549985A (zh) * 2019-07-29 2019-12-10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透气率一次成型安全气囊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1792A1 (zh) * 2020-12-11 2022-06-16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0401B2 (en) High-density hollow weave ground fabric
EP3124662B1 (en) Hollow-weave fabric
BR112013017054B1 (pt) Air bag para veículos
CN202703494U (zh) 一种一次成型侧面帘式气囊
CN111621898A (zh)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
CA2801482A1 (en) Fabric for airbag, usin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ber with excellent heat resistance
JP7284704B2 (ja) ノンコート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JP2010203023A (ja) 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CN212955546U (zh)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一次成型编织物
CN102602357A (zh) 一次成形型气囊设计方法及一次成形型安全气囊
CN207207997U (zh) 一种新型内腔织物组织构成的一次成型安全气囊
CN102582566A (zh) 一种一次成型侧面帘式气囊
CN111155219B (zh) 安全气囊用织物、其制造方法及安全气囊
WO2014109514A1 (ko) 에어백용 폴리에틸렌테레프탈레이트 섬유
CN202608715U (zh) 一种一次成形型安全气囊
JP7200115B2 (ja) ノンコート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JP4553656B2 (ja) 高密度袋織基布の製織方法
CN204080275U (zh) 一次成型充气织物的缓冲密封结构
CN110295452A (zh) 可撕裂间隔织物
JP2013039893A (ja) エアバッグ
JP6111073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
JPH07309186A (ja) エアーバッグ
JP2006248521A (ja) アンコートエアーバッグ
JP2000052902A (ja) エアバッグ
CN102978781B (zh) 一种斜行度小的气囊用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