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5323A - 喷墨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5323A
CN111605323A CN202010050066.7A CN202010050066A CN111605323A CN 111605323 A CN111605323 A CN 111605323A CN 202010050066 A CN202010050066 A CN 202010050066A CN 111605323 A CN111605323 A CN 111605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k mist
recovery
printing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00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5323B (zh
Inventor
井泽秀男
大山耕一
佐藤和茂
草剪胜
武藤雅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yakoshi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yakoshi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yakoshi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yakoshi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05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5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5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5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14Conditioning of the outside of ink supply systems, e.g. inkjet collector cleaning, ink mist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 B41J3/54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with multiple inkjet prin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其能与多个打印头的每一个的墨雾产生量的差异对应地回收墨雾,并且不需要频繁地清扫、更换过滤器。喷墨打印装置具备墨雾回收部(43),其在打印部(2)的各打印头(21-1~21-4)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分别设置了送风口(35、36),各送风口(35、36)的吹出风量可分别进行调整,在各打印头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分别设置了回收口(45、46),各回收口(45、46)的吸引风量分别调整,使包含在从各回收口(45、46)吸引的空气中的墨雾通过过滤器(84),由此进行液化回收。使向各打印头(21-1~21-4)的吹出风量和吸引风量成为与墨雾产生量相应的风量,与打印头(21-1~21-4)的每一个的墨雾产生量的差异对应地回收墨雾。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喷墨方式的打印部向打印媒体上打印图像的喷墨打印装置,详细地讲,涉及能回收墨雾的喷墨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喷墨打印装置(也称为喷墨记录装置)中,在喷出墨水向打印媒体(也称为记录媒体)的打印面上打印(也称为记录)图像时,存在与附着在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上形成图像的墨滴分开地产生微小且重量轻的墨滴的墨雾的情况。这样的墨雾的大部分不附着在打印媒体上而漂浮在空气中,存在因墨雾附着在打印头(也称为记录头)的喷嘴面(也称为头底面)上而导致的墨水的喷出不良,因墨雾附着在输送打印媒体的辊组上而导致的打印媒体的污染的情况。
因此,漂浮在空气中的墨雾需要预先在产生的同时立即回收,以往已提出了能回收墨雾的喷墨打印装置的各种各样的方案。
在日本特开2015-193219号公报记载的喷墨打印装置中,通过在喷墨方式的构成打印部的多个打印头(记录头)的打印媒体的输送(移动)方向下游侧分别设置具有吹出孔和吸入孔的气体的吹出吸入机构,将墨雾与从吹出孔吹出的空气一起从吸入孔吸入来回收墨雾。
在日本特开2007-136761号公报记载的喷墨打印装置中,通过在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记录纸行走方向)的最上游侧的打印头(喷墨头)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记录纸行走方向上游侧)设置具备风扇的空气吹出喷嘴,在打印头之间设置具备风扇和过滤器的空气吸引吹出装置,在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打印头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具备风扇和过滤器的空气吸引装置,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吹动空气而使墨雾伴随着该流动,在下游侧进行吸引,由过滤器捕捉回收墨雾。
在日本特开2010-234818号公报记载的喷墨打印装置(图像记录装置)中,通过在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记录媒体的输送方向)的最上游侧的打印头(记录头)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和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打印头(记录头)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分别设置具有吸引风扇和过滤器的吸引机构,将墨雾与空气一起吸入,由过滤器捕捉进行回收。
在日本特开2007-160871号公报记载的喷墨打印装置中,通过在搭载了打印头(记录头)的箱体(滑架)上设置具有过滤器、吸引风扇和废液箱的装置,墨雾因通过过滤器而液化,并通过将液化了的墨雾贮存在废液箱中进行回收。
要想如日本特开2015-193219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7-136761号公报所示的那样回收墨雾,则吹出的空气的量(吹出风量)和吸引的空气的量(吸引风量)是重要的。例如,在风量少的情况下,不能充分地回收墨雾,在风量多的情况下,对打印所需要的墨滴产生不良影响。即,适合于墨雾的回收的吹出风量、吸引风量,因打印媒体的打印面和打印头的喷嘴面的距离(头空隙)、墨水喷出量等而不同,在由多个打印头分别打印不同的颜色的情况下,由于在每个打印头上墨雾产生量不同,所以适合于回收墨雾的吹出风量、吸引风量也不同。
在日本特开2015-193219号公报所示的喷墨打印机中进行墨雾的回收的情况下,因为不能使各气体的吹出吸引机构的吹出风量、吸引风量成为不同的风量,所以不能与每个打印头的墨雾产生量的差异对应,墨雾的回收变得不充分。
在日本特开2007-136761号公报所示的喷墨打印机中,在进行墨雾的回收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各风扇的转速能改变吹出风量、吸引风量,但在空气吸引、吹出装置中由于来自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打印头的喷嘴面的吸引风量和向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打印头的喷嘴面的吹出风量都成为相同,所以不能与每个打印头的墨雾产生量的差异对应。
而且,由于由过滤器捕捉回收墨雾,所以过滤器早期地产生网眼堵塞,空气的吸引能力下降,墨雾的回收能力也降低,所以需要频繁地清扫、更换过滤器,其作业是麻烦的。
在日本特开2010-234818号公报所示的喷墨打印机中,在进行墨雾的回收的情况下,由于不能使每个打印头的吹出风量、吸引风量不同,所以不能与每个打印头的墨雾产生量的差异对应。
而且,由于由过滤器捕捉回收墨雾,所以过滤器早期地产生网眼堵塞,所以需要频繁地清扫、更换过滤器,其作业是麻烦的。
进而,由于吸引机构设置在设置了打印头的箱体(滑架)内,通过了过滤器的空气在箱体内流动,在该空气内包含了一些墨雾,所以存在墨雾在箱体内流动,墨雾附着在打印头上而对打印动作产生不良的影响的情况。
在日本特开2007-160871号公报所示的喷墨打印机中,在进行墨雾的回收的情况下,因为具有过滤器、吸引风扇和废液箱的装置设置于箱体上,所以箱体大型化了。
而且,由于废液箱设置在箱体内,所以排出积存在废液箱中的液化了的墨雾的作业是麻烦的。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装置,该喷墨打印装置能与多个打印头的每一个的墨雾产生量的差异对应地回收墨雾,并且不需要频繁地清扫更换过滤器,能容易地排出液化了的墨雾。进而,墨雾不会向设置了打印头的箱体内流动,能使该箱体变得紧凑。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其具备将打印媒体在规定的方向输送的输送部;向由上述输送部输送的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上进行的打印部;和用于回收在上述打印部中产生的墨雾的送风部、排气部,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印部具备箱体和在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在上述箱体内的多个打印头,上述送风部具备送风用鼓风机;分别设置在上述各打印头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多个送风口;分别连接上述送风用鼓风机的输出口和上述各送风口的送风路径;和分别调整上述各送风口的吹出风量的吹出风量控制组件,上述排气部具备排气用鼓风机;分别设置在上述各打印头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多个回收口;分别连接上述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入口和上述各回收口的排气路径;设置在上述排气路径上,通过使包含在从上述各回收口吸引的空气中的墨雾通过过滤器而进行液化回收的墨雾回收部;和分别调整上述各回收口的吸引风量的吸引风量控制组件,上述墨雾回收部具有因空气通过而将墨雾液化的过滤器和积存液化了的墨雾的雾积存箱,上述送风用鼓风机、上述排气用鼓风机、上述吹出风量控制组件、上述墨雾回收部和上述吸引风量控制组件设置在上述箱体的外部。
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中,能做成如下的喷墨打印装置:上述墨雾回收部是如下的结构:具备在上部具有流入孔而下部开口的流入室和在上部具有流出孔而下部开口的流出室,上述流入孔与上述回收口连接,上述流出孔与上述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入口连接,包含墨雾的空气从流入室的上方朝向下方流动,流入到流出室的下方,从流出室的下方朝向上方流动,在上述流入室和上述流出室中设置了过滤器,该过滤器因空气通过而将墨雾液化,在上述流入室和上述流出室的下方,具备积存上述液化了的墨雾的雾积存箱,并具备排出上述雾积存箱内的液化了的墨雾的排泄阀。
根据此喷墨打印装置,由于包含墨雾的空气从上向下地通过过滤器,进而从下向上地通过过滤器,并且通过过滤器的整个面,所以能可靠地将包含在空气中的墨雾液化。
由于在流入室和流出室的下方有雾积存箱,所以液化了的墨雾不附着在流入室、流出室上地顺利地流下,积存在雾积存箱中,所以能将液化了的墨雾可靠地回收到雾积存箱中。
积存在雾积存箱中的液化了的墨雾,通过放开排泄阀,能简单地排出。
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中,上述送风用鼓风机是1台,上述送风路径仅以上述各送风口的数量分支,上述分支的送风路径分别与上述各送风口连接,在上述各分支的送风路径上设置了风量调整部作为上述吹出风量控制组件,上述风量调整部设置在上述箱体的外部,上述排气用鼓风机仅具有上述回收口的数量,上述各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入口和上述各回收口分别由排气路径连接,作为上述吸引风量控制组件,可变更上述各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引风量。
根据此喷墨打印装置,由于只要设置1台送风用鼓风机即可,吸引风量控制组件只要控制排气用鼓风机的转速即可,所以能做成简单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中,上述送风口作为送风用喷嘴的送风口,上述回收口作为回收用喷嘴的回收口,上述多个送风用喷嘴的1个被设置在上述箱体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外部,其它送风用喷嘴被设置在上述箱体的内部,上述多个回收用喷嘴的1个被设置在上述箱体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外部,其它回收用喷嘴被设置在上述箱体的内部。
根据此喷墨打印装置,由于将一个送风用喷嘴和一个回收用喷嘴设置在箱体的外部,所以能使箱体变得紧凑。
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中,上述送风用喷嘴具有向上述打印媒体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开口的长度的送风口和在上述送风口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流入口,上述吹出风量控制组件可调整向上述各流入口送风的送风风量,上述回收用喷嘴具有向上述打印媒体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开口的长度的回收口和在上述回收口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流出口,上述排气用鼓风机从上述流出口吸引空气。
根据此喷墨打印装置,能将空气吹到打印媒体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上,并且能将吹出风量在宽度方向整个区域中变得均匀,能从打印媒体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以均匀的吸引风量吸引空气。
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中,该喷墨打印装置具备监视器和控制部,上述排气路径的上述箱体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由钢管构成,在上述钢管上设置了风量计,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风量计的实测风量低于设定的风量基准值时在上述监视器上显示异常。
根据此喷墨打印装置,由于操作者能知道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入风量少,所以可进行墨雾回收部的过滤器的清扫、更换、排气用鼓风机的检查、修理等。
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中,连接上述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入口和墨雾回收部的排气路径是以上述吸入口侧和上述墨雾回收部侧高、中间部低的方式进行倾斜的形状,在上述排气路径中的最低的部分上设置了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
根据此喷墨打印装置,由于能预先将没有由墨雾回收部回收完而在排气路径的配管内壁中液化了的墨雾积存在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所以该液化了的墨雾不会由排气用鼓风机吸入。
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中,上述打印媒体是建筑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因为能分别调整各送风口的吹出风量和各回收口的吸引风量,所以能与多个打印头的每一个的墨雾产生量的差异对应地回收墨雾。因为墨雾回收部将墨雾液化回收,所以过滤器不会早期地堵塞网眼,所以不需要频繁地清扫、更换过滤器。由于墨雾回收部设置在箱体的外部,所以能容易地排出液化了的墨雾,并且墨雾不会向设置了打印头的箱体内流动。由于送风用鼓风机、吹出风量调整组件、排气用鼓风机、墨雾回收部、吸引风量调整组件设置在箱体外,所以能使箱体变得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喷墨打印装置的整体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装置的整体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喷墨打印装置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装置的打印部周围的放大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箱体内送风用喷嘴和箱体内回收用喷嘴的安装部的放大图。
图6是风量调节部的模式的说明图。
图7是图2所示的墨雾回收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墨雾回收部的局部剖开左侧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墨雾回收部的B-B剖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墨雾回收部的C-C剖视图。
图11是排气路径的排气用鼓风机附近的主视图。
图12是送风路径和排气路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基于图1至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是喷墨打印装置的整体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装置的整体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喷墨打印装置的A-A剖视图。
喷墨打印装置100,具备将未图示的打印媒体在规定的方向输送的输送部1;相对于由输送部1输送的打印媒体的打印面隔开规定的距离地相向地设置的喷墨方式的打印部2;用于回收在打印部2产生的墨雾的送风部3、排气部4、干燥部5、监视器6和控制部7。
输送部1具有设置在框架10上的输送皮带11,通过对该输送皮带11进行旋转驱动,输送打印媒体。
打印部2在箱体(头箱)20内在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空开间隔地设置了多个打印头21-1~21-4。由各打印头21-1~21-4使用不同的颜色的墨水向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上打印图像。
例如,具备使用黑色(K)的墨水的第一打印头21-1;使用青色(C)的墨水的第二打印头21-2;使用品红色(M)的墨水的第三打印头21-3;和使用黄色(Y)的墨水的第四打印头21-4的4个打印头。
一边输送打印媒体一边按照从第四打印头21-4~第一打印头21-1的顺序由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墨水进行打印。
打印头是遍及打印媒体的宽度方向(与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整个区域地具有与打印媒体相向地输出墨水的喷嘴面的线性头。
例如,将多个打印头模块(未图示)在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配置成了锯齿状的线性头作为打印头。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一方侧作为操作侧,将另一方侧作为原动侧进行说明。
箱体20设置在壳体22内。箱体20遍及与输送部1(输送皮带11)相向的打印位置(在图2中由虚线表示的位置,在图3中由实线表示的位置)和原动侧的净化位置(在图2、图3中由双点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地在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进行移动。
壳体22是具有上面板22a、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两侧的侧面板22b、操作侧的开闭门22c和原动侧的开闭门22d的长方体的箱形状。
壳体22安装在框架10上。
送风部3从各打印头21-1~21-4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朝向打印头21-1~21-4的喷嘴面和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之间分别吹出空气。吹出的空气朝向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流动,将在打印头21-1~21-4部分中产生的墨雾向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吹动。空气的吹出的量(吹出风量)能对每个打印头21-1~21-4进行调整。
排气部4分别从各打印头21-1~21-4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将由送风部3的吹出空气吹动的墨雾与周围的空气一起吸引。
排气部4回收被包含在吸引的空气中的墨雾,将除去了墨雾的空气分别向与打印部2离开的位置排出。空气的吸引量(吸引风量)能对每个打印头21-1~21-4进行调整。
依靠此空气的流动,在各打印头21-1~21-4部分中产生的墨雾被回收。即,由送风部3和排气部4构成了墨雾回收装置。
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中,因为每个打印头21-1~21-4的吹出风量和吸引风量能分别进行调整,所以能与多个打印头21-1~21-4的每一个的墨雾产生量的差异对应地回收墨雾。
例如,在墨雾产生量多的情况下,使吹出风量和吸引风量变多。在墨雾产生量少的情况下,使吹出风量和吸引风量变少。
干燥部5设置在打印部2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将打印了的打印媒体干燥。
基于图4对打印部2进行说明。图4是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装置的打印部2的周围的放大图。
在箱体20的底壁20a上安装了各打印头21-1~21-4。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底壁20a的下面作为打印头21的喷嘴面进行说明。
在箱体20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两侧的侧壁20b上分别设置了滑动构件23,各滑动构件23与朝向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导轨24可滑动地嵌合,由未图示的箱体移动机构使箱体20在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遍及打印位置和净化位置地自由移动。箱体20可由未图示的上下移动机构上下地移动,在遍及打印位置和净化位置地移动时向上方位置移动,在打印位置是向下方位置移动,将打印头21-1~21-4的喷嘴面和打印媒体的打印面的距离(头空隙)做成规定的值。例如,将导轨24做成可由未图示的上下移动机构上下地移动。作为箱体移动机构是使用马达和齿轮来移动箱体20的机构,作为上下移动机构是由缸使导轨24进行上下移动的机构等。
送风部3,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具备1台送风用鼓风机30;分别设置在各打印头21-1~21-4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多个送风用喷嘴31;连接送风用鼓风机30的输出口30a和各送风用喷嘴31a、31b的流入口50a、50b的送风路径32;和设置在送风路径32上的风量调整部33。
送风用鼓风机30设置在与打印部2相比设置在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鼓风机箱34内。即,送风用鼓风机30设置在箱体20的外部。
送风用喷嘴部31,如图4所示,具有设置在箱体20的外部的1个箱体外的送风用喷嘴31a和设置在箱体20的内部的3个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
排气部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具备与打印头21-1~21-4相同数量的排气用鼓风机40;分别设置在各打印头21-1~21-4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回收用喷嘴41a、41b;分别连接其各排气用鼓风机40的吸入口和各回收用喷嘴41a、41b的流出口的多个排气路径42;和分别设置在各排气路径42上的多个墨雾回收部43。
排气部4具有设置在鼓风机箱44内的4台排气用鼓风机40,该4台排气用鼓风机40与打印部2相比设置在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即,各排气用鼓风机40设置在箱体20的外部。
各排气用鼓风机40由马达(未图示)进行旋转驱动,该马达进行变频器控制,可分别控制转速,各排气用鼓风机40的吸入风量(排气风量)可分别变更。
4个排气路径42分别连接4台排气用鼓风机40的吸入口和4个回收用喷嘴41a、41b的流出口。
在4个排气路径42上分别具备墨雾回收部43,墨雾回收部43设置在箱体20的外部。
回收用喷嘴部41,如图4所示,具有设置在箱体20的外部的一个回收用喷嘴41a和设置在箱体20的内部的3个回收用喷嘴41b。
在3个箱体内的回收用喷嘴41b的流出口上分别连接了3个排气路径42,在箱体外的回收用喷嘴41a的流出口上连接了另一个排气路径42。
因此,通过变更4个排气用鼓风机40的吸入风量,能使4个回收用喷嘴41a、41b吸引的空气的量(吸引风量)成为与在各打印头21-1~21-4部分中产生的墨雾的量相应的吸引风量。
箱体外的送风用喷嘴31a设置在箱体20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箱体外的送风用喷嘴31a的送风口(箱体外送风口)35,朝向作为位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的最上游侧的打印头的第四打印头21-4的喷嘴面和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之间开口,并朝向它们之间地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吹出空气。
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分别设置在作为在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位于第二位的打印头的第三打印头21-3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作为在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位于第三位的打印头的第二打印头21-2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和作为位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打印头的第一打印头21-1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各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的送风口(箱体内的送风口)36,分别朝向第三打印头21-3的喷嘴面和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之间、第二打印头21-2的喷嘴面和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之间和第一打印头21-1的喷嘴面和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之间开口,并朝向它们之间地分别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吹出空气。
箱体外的送风用喷嘴31a可调整该箱体外的送风口35的上下方向位置(高度)。例如,由未图示的托架将上下移动机构37安装在框架10上,并将其上下地移动的构件37a与箱体外的送风用喷嘴31a连结。
上下移动机构37是由马达和齿轮移动构件37a的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37可做成由缸移动构件37a的移动机构。
箱体外的回收用喷嘴41a设置在箱体20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
箱体外的回收用喷嘴41a的回收口(箱体外回收口)45,朝向作为位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打印头的第一打印头21-1的喷嘴面和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之间开口,将在它们之间的墨雾与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动的空气一起吸引。
各箱体内的回收用喷嘴41b分别设置在作为位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位的打印头的第二打印头21-2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作为位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三位的打印头的第三打印头21-3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和作为位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的最上游侧的打印头的第四打印头21-4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
箱体内的各回收用喷嘴41b的回收口(箱体内回收口)46,分别朝向第四打印头21-4的喷嘴面和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之间、第三打印头21-3的喷嘴面和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之间和第二打印头21-2的喷嘴面和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之间开口,将它们之间的墨雾与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动的空气一起吸引。
箱体外的回收用喷嘴41a可调整该箱体外的回收口45的上下方向位置(高度)。例如,由未图示的托架将上下移动机构47安装在框架10上,将其上下地移动的构件47a与箱体外的回收用喷嘴41a连结。
箱体外的送风用喷嘴31a和箱体外的回收用喷嘴41a,以同步地上下地移动的方式由未图示的连结构件连结。
由设置在第四打印头21-4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下游侧的箱体外的送风用喷嘴31a和箱体内的回收用喷嘴41b回收在第四打印头21-4部分中产生的墨雾。
由设置在第三打印头21-3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下游侧的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和箱体内的回收用喷嘴41b回收在第三打印头21-3部分中产生的墨雾。
由设置在第二打印头21-2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下游侧的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和箱体内的回收用喷嘴41b回收在第二打印头21-2部分中产生的墨雾。
由设置在第一打印头21-1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下游侧的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和箱体外的回收用喷嘴41a回收在第一打印头21-1部分中产生的墨雾。
如图5所示,在形成于箱体20的底壁20a上的开口20c上安装了板38,在该板38上由未图示的托架安装了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和箱体内的回收用喷嘴41b。
使箱体内的送风口36与板38的第一孔38a连通,从第一孔38a吹出空气。使箱体内的回收口46与板38的第二孔38b连通,从第二孔38b吸引空气。
第一孔38a相对于垂直方向朝向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地倾斜地形成,向斜下方吹出空气。第二孔38b相对于垂直方向朝向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地倾斜地形成,向斜上方吸引空气。
由此,由于在打印头21-1~21-4的喷嘴面和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之间形成了顺利的空气的流动,所以能将墨雾与空气一起顺利地吸引。
图5所示的打印媒体是建筑用的内壁材料、外壁材料、分隔材料等建筑材料12。
建筑材料12由于与纸相比厚度(上下尺寸)大,而且存在向厚度不同的多种建筑材料上打印的情况,所以将打印头21-1~21-4的喷嘴面和建筑材料12的打印面的距离设定得长。
因此,由于打印头21-1~21-4的喷嘴面和建筑材料12的打印面的距离(头空隙)长,而且进行打印的墨滴多,所以墨雾的产生量与打印媒体为纸的情况相比变多。
根据此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装置,在打印媒体是建筑材料12的情况下,如下面的那样进行打印。
通过上下地移动箱体外的送风用喷嘴31a和箱体外的回收用喷嘴41a来调整高度,将箱体外的送风口35和箱体外的回收口45做成适合于建筑材料12的厚度的高度。通过上下地移动箱体20来调整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和箱体内的回收用喷嘴41b的高度,将箱体内的送风口36和箱体内的回收口46做成适合于建筑材料12的厚度的高度。
使来自送风口的吹出风量和来自回收口的吸引风量成为与打印头的喷嘴面和建筑材料的打印面的距离、墨水使用量对应的风量。
因此,即使向厚度不同的建筑材料12上打印的情况下,也能充分地回收产生的墨雾。
如图5所示,各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在上面上具有第一流入口50a和第二流入口50b,在第一流入口50a上连接了箱体内的第一送风用配管51a,在第二流入口50b上连接了箱体内的第二送风用配管51b。
从第一、第二流入口50a、50b流入喷嘴内的空气从箱体内的送风口36吹出。
各箱体内的回收用喷嘴41b,在上面上具有第一流出口60a和第二流出口60b,在第一流出口60a上连接了箱体内的第一排气用配管61a,在第二流出口60b上连接了箱体内的第二排气用配管61b。
通过从第一、第二流出口60a、60b吸引喷嘴内的空气,从箱体内的回收口46吸引空气。
如图3所示,第一流入口50a和第一流出口60a位于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箱体内的回收用喷嘴41b的长度方向原动侧附近,第二流入口50b和第二流出口60b位于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箱体内的回收用喷嘴41b的长度方向操作侧附近。
箱体内的第一、第二送风用配管51a、51b和箱体内的第一、第二排气用配管61a、61b,是由对墨水具有耐性的材质构成的柔性配管,各配管贯通箱体20的原动侧的侧壁20d,向壳体22内突出,在壳体22内在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弯曲成大致C字形状,从壳体22的上面板22a向外部突出。
弯曲成C字状的配管部分由未图示的电缆架(注册商标)支承引导,在箱体20向打印位置和净化位置移动时使得各配管顺利地移动。
如图4所示,向壳体22的外部突出的3个箱体内的第一、第二送风用配管51a、51b从壳体22的上面板22a沿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侧面板22b配置,与风量调整部33连接。
向壳体22的外部突出的3个箱体内的第一、第二排气用配管61a、61b从壳体22的上面板22a沿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侧面板22b配置,分别与3个墨雾回收部43连接。
在壳体22的上面板22a和双方的侧面板22b上安装了配管罩25,保护配管。
如图2所示,箱体外的送风用喷嘴31a具有位于其长度方向原动侧附近的第一流入口52a和位于长度方向操作侧附近的第二流入口52b。在第一流入口52a上连接了箱体外的第一送风用配管53a,在第二流入口52b上连接了箱体外的第二送风用配管53b。
箱体外的第一、第二送风用配管53a、53b与风量调整部33连接。
箱体外的回收用喷嘴41a具有位于其长度方向原动侧附近的第一流出口62a和位于长度方向操作侧附近的第二流出口62b。在第一流出口62a上连接了第一箱体外排气用配管63a,在第二流出口62b上连接了第二箱体外排气用配管63b。
箱体外的第一、第二排气用配管63a、63b与另一个墨雾回收部43连接。
箱体外的第一、第二送风用配管53a、53b和箱体外的第一、第二排气用配管63a、63b是由对墨水具有耐性的材质构成的柔性配管。
由于送风用喷嘴31a、31b是遍及打印媒体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的长度,送风口35、36遍及送风用喷嘴31a、31b的长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打印媒体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地开口,所以能向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中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吹出空气。在此,宽度方向是指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
在送风用喷嘴31a、31b内,由于空气分别从其长度方向操作侧附近的流入口和长度方向原动侧附近的流入口流入,所以能从送风口35、36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大致均等地吹出空气。因此,能从送风口35、36向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中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均等地吹出空气。
与此相对,如果空气仅从一个流入口流入,则从与送风口中的流入口近的部分吹出大量的空气,从远的部分只吹出少量的空气。
由于回收用喷嘴41a、41b是与送风用喷嘴31a、31b相同的长度,回收口45、46遍及回收用喷嘴41a、41b的长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打印媒体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地开口,所以能从打印媒体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吸引空气。
由于将回收用喷嘴41a、41b内的空气从其长度方向操作侧附近的流出口和长度方向原动侧附近的流出口吸引,所以能从回收口45、46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均等地吸引空气。因此,能从回收口45、46从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中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均等地吸引空气。
与此相对,如果仅从一个流出口吸引空气,则从与回收口45、46中的流出口近的部分吸引大量的空气,从远的部分只吸引少量的空气。
4个送风用喷嘴31a、31b和4个回收用喷嘴41a、41b,由于分别将3个喷嘴(箱体内喷嘴)31b、41b设置在箱体20内,将一个喷嘴(箱体外喷嘴)31a、41a设置在箱体20外,所以与分别将4个喷嘴设置在箱体20内的情况相比,能使箱体20变得紧凑。设置在箱体20外的喷嘴31a、41a,由于不与箱体20一起向与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移动,所以能简单进行向该喷嘴31a、41a的配管。
而且,设置在箱体20内的喷嘴31b、41b,为了减小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的空间而做成了纵长的复杂的喷嘴,但设置在箱体20外的喷嘴31b、41b,因为与箱体20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的空间没有关系,所以能做成横长的单纯的喷嘴。
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也可以将4个送风用喷嘴31a、31b和4个回收用喷嘴41a、41b分别设置在箱体20内。
基于图6对风量调整部33进行说明。图6是风量调整部的模式的说明图。
与送风用鼓风机30的输出口30a连接的主送风用配管70,分支成仅为打印头21-1~21-4的数量的多个副送风用配管71。例如,分支成4个副送风用配管71。
各副送风用配管71分支成仅为一个送风用喷嘴31a、31b的流入口50a、50b的数量的多个送风用配管72。例如,分支成两个送风用配管72。
与各副送风用配管71的分支部相比,在气流方向上游侧(主送风用配管70侧)分别设置了泄漏量调整阀73。
泄漏量调整阀73对从送风用鼓风机30通过主送风用配管70向副送风用配管71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向配管外例如向大气泄漏地向送风用配管72送风的空气的量(送风量)进行调整。通过对此泄漏量调整阀73进行调整操作,能分别调整向各送风用喷嘴31a、31b的流入口送风的风量。
在各送风用配管72上分别设置了流量调整阀74。
流量调整阀74是将流出的流量调整得比流入的流量少的阀。通过调整操作一个流量调整阀74,能控制向一个送风用喷嘴31的一个流入口送风的风量。
在与3个副送风用配管71连续的各两个流量调整阀74的流出侧,分别连接了箱体内的第一送风用配管51a、箱体内的第二送风用配管51b。
在与另一个副送风用配管71连续的两个流量调整阀74的流出侧,分别连接了箱体外的第一送风用配管53a、箱体外的第二送风用配管53b。
主送风用配管70、副送风用配管71、送风用配管72是由对墨水具有耐性的材质构成的柔性配管。由这些送风用配管70、71、72和箱体内的第一、第二送风用配管51a、51b和箱体外的第一、第二送风用配管53a、53b构成了送风路径32。
即,在送风路径32中,在送风用鼓风机30的空气输出方向的下游侧分支成仅是打印头21-1~21-4的数量的路径,在其各分支部分别具有泄漏量调整阀73,各分支的路径分别分支成两个路径51a、51b,经流量调整阀74与各送风用喷嘴31a、31b的流入口连接。
风量调整部33通过分别调整操作一个泄漏量调整阀73和两个流量调整阀74,能分别调整向一个送风用喷嘴31的流入口送风的空气的量(送风风量)。
因此,能调整向各送风用喷嘴31a、31b的送风量,使各送风口35、36的吹出风量成为与在各打印头21-1~21-4部分中产生的墨雾的量等相应的风量。
例如,通过使与副送风用配管71连接的一个泄漏量调整阀73和两个流量调整阀74成为全开(最大风量状态),一边对流入送风用喷嘴31a、31b的第一流入口50a和第二流入口50b的空气的量进行测定一边调整操作各阀73、74,将流入第一、第二流入口50a、50b的空气的量作为设定的风量,能从送风用喷嘴31a、31b的送风口35、36以与在打印头21-1~21-4部分中产生的墨雾量相应的吹出风量遍及送风口35、36的长度方向全长地均匀地吹出空气。
即,即使在泄漏量调整阀73中进行了风量的设定,由于箱体内的第一送风用配管51a和箱体内的第二送风用配管51b的长度不同,所以第一流入口50a和第二流入口50b的风量也不同。由于箱体外的第一送风用配管53a和箱体外的第二送风用配管53b的长度不同,所以第一流入口52a和第二流入口52b的风量不同。
因此,调整操作流量调整阀74,使箱体内的送风用喷嘴31b的第一流入口50a和第二流入口50b的风量成为相同,并且使箱体外的送风用喷嘴31a的第一流入口52a和第二流入口52b的风量成为相同。
如果送风用喷嘴31的流入口是1个,则不设置流量调整阀74,只要将副送风用配管71与流入口连接即可。
即,风量调整部33是对向各送风用喷嘴31a、31b送风的空气的量进行调整,使从各送风口35、36吹出空气的量(吹出风量)成为与在各打印头21-1~21-4部分中产生的墨雾的量等相应的风量的风量调整部。
也可以通过对使送风用鼓风机30旋转的马达(未图示)进行逆变器控制,来控制送风用鼓风机30的转速,改变每单位时间的送风量。
墨雾回收部43是用于从回收用喷嘴41a、41b吸引的包含墨雾的空气中回收墨雾,将除去了墨雾的空气从排气用鼓风机40排出的墨雾回收部。
基于图7至图10对墨雾回收部43进行说明。图7是图2所示的墨雾回收部的放大俯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墨雾回收部的局部剖开左侧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墨雾回收部的B-B剖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墨雾回收部的C-C剖视图。
墨雾回收部43具有主体80。主体80是空洞,内部由分隔板81分隔成流入室82和流出室83。流入室82的下部和流出室83的下部分别朝向主体80的内部底面80a开口并相互地连通。
在流入室82和流出室83内,上下地隔开间隔地分别设置了两个过滤器84。过滤器84是金属制,例如,是不锈钢制的金属网。
在主体80的上部,设置了向流入室82的上部开口的两个入口孔85和向流出室83的上部开口的一个出口孔86。
主体80的内部底面80a和分隔板81的下端面81a在上下方向隔离。
通过主体80的内部底面80a凹陷成漏斗状,分隔板81的下端面81a和内部底面80a进行了隔离,由此,主体80内的下部构成了雾积存箱87。
流入室82的下部开口和流出室83的下部开口位于雾积存箱87的上部。
在雾积存箱87上设置了排泄阀88。
也可以是雾积存箱87与主体80分开地设置,由配管等连通主体80的内部底面80a和雾积存箱87。
在一个墨雾回收部43的两个入口孔85上连接了与一个箱体内的回收用喷嘴41b的第一、第二流出口60a、60b连接的箱体内的第一、第二排气用配管61a、61b和与箱体外的回收用喷嘴41b的第一、第二流出口62a、62b连接的箱体外的第一、第二排气用配管63a、63b的任一个。在出口孔86上连接了主排气用配管89。主排气用配管89与一个排气用鼓风机40的吸入口(无编号)连接(参照图1)。
主排气用配管89是由对墨水具有耐性的材质构成的柔性配管,由一个主排气用配管89和一个箱体内的第一、第二排气用配管61a、61b构成排气路径42,由一个主排气用配管89和箱体外的第一、第二排气用配管63a、63b构成排气路径42(参照图1)。
即,在连接4台排气用鼓风机40的吸入口和4个回收用喷嘴41a、41b的流出口的4个排气路径42的各排气路径42上设置了墨雾回收部43。
因此,从4个回收用喷嘴41a、41b的回收口45、46吸入的空气分别流入各自的墨雾回收部43的流入室82,通过过滤器84,经一个主排气用配管89,被一个排气用鼓风机40吸引地进行排气。
墨雾回收部43以下面的方式回收墨雾。
通过旋转排气用鼓风机40,从吸入口40a(参照图11)吸入空气,从回收口45、46将墨雾与空气一起吸引。从回收口45、46吸引的包含墨雾的空气,如图9所示,由于从流入室82的上部朝向下部流动,在流动到流出室83的下部之后朝向上部流动,所以包含墨雾的空气通过过滤器84,由此,墨雾被液化。
被液化了的墨雾因自重而流下,积存在雾积存箱87中。
过滤器84由于横跨于分隔板81和主体80的内周面地水平地安装,所以包含墨雾的空气通过过滤器84的整个面,其结果,能利用过滤器84的整个面将墨雾液化。而且,包含墨雾的空气,由于从上向下地通过流入室82的过滤器84,进而从下向上地通过流出室83的过滤器84,所以能可靠地将包含在空气中的墨雾液化。
由于在流入室82的下部开口和流出室83的下部开口的下方具有雾积存箱87,所以从过滤器84的整个面液化了的墨雾不附着在主体80的内周面上地流下,积存在雾积存箱87中。
因此,能将包含在空气中的墨雾效率良好地回收到雾积存箱87中。
包含墨雾的空气,因为从流入室82的下部开口向流出室83的下部开口流动,所以该空气不会沿主体80的内部底面80a流动。因此,所以积存在雾积存箱87中的液化了的墨雾不会由包含流过主体80内的墨雾的空气的流动吸起到流出室83内,积存在雾积存箱87中的液化了的墨雾不会被排气用鼓风机40吸入。
因通过过滤器84而将墨雾液化除去了的空气,从排气用鼓风机40的排气口向外部排出。
积存在雾积存箱87中的液化了的墨雾,由于能打开排泄阀88向箱外排出,所以能防止在大量的液化了的墨雾积存在雾积存箱87中前向箱外排出而导致不能进行墨雾的回收和排气用鼓风机40的故障等。
即,如果大量的液化了的墨雾积存在雾积存箱87中,分隔板81的下端面81a和液化了的墨雾的液面的间隙不存在,则因为包含墨雾的空气不从流入室82向流出室83流动而不能通过主体80内,所以不能充分地回收墨雾,最终成为不能回收。进而,积存的液化了的墨雾被向排气用鼓风机40吸出了,导致排气用鼓风机40的故障。
由于墨雾回收部43通过使包含墨雾的空气通过过滤器84,将墨雾液化并积存回收到雾积存箱87中,所以过滤器84不会早期地堵塞网眼,不需要频繁地清扫、更换过滤器84。
由于墨雾回收部43设置在箱体20的外部,所以能容易地排出积存在雾积存箱87中的液化了的墨雾,并且由于从墨雾回收部43漏了的墨雾向大气中流动,所以回收到箱体20内的墨雾不会对打印动作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能使箱体20变得紧凑。
墨雾回收部43由于远离排气用鼓风机40地设置在与回收用喷嘴41a、41b近的位置,所以能使由与空气一起回收的墨雾产生的排气路径42内的污染成为最小限度。
墨雾回收部43的主体80是由筒体90、上盖91和底板92构成的筒状体。筒体90是考虑了对墨水(墨雾)的耐性而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在外周面上,为了防止墨水(墨雾)的硬化,卷绕了不使紫外线通过的未图示的薄膜。在筒体90的上端部设置了压环93a,使筒体90的下端部与底板92接触,通过在压环93a和底板92之间夹设撑杆93b来紧固固定两者,做成筒状体,使得玻璃材料制的筒体90不被加上过分的力。上盖91由螺栓93c固定在压环93a上,通过松开螺栓93c,能取下上盖92。
分隔板81安装在上盖91的下面上。分隔板81的宽度尺寸比筒体90的内径小,在分隔板8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安装了橡胶等密封件94。该密封件94与筒体90的内周面接触而使分隔板81和筒体90的内周面之间气密。过滤器84由分别被安装在分隔板81的一侧面81b和另一侧面81c上的上下一对支承板95夹持。在分隔板81的一侧面81b上,安装了流过流入室82的空气接触的流入侧的空气抵接板96a,在分隔板81的另一侧面81c上,安装了流过流出室83的空气接触的流出侧的空气抵接板96b。
通过从筒体90(压环93a)卸上盖91,一边使密封件94沿筒体90的内周面滑动一边使上盖91向上移动,能将过滤器84与分隔板81一起从主体80取出。
因此,能简单地将过滤器84从主体80取出,并且能在主体80之外清扫、更换过滤器84,该清扫、更换作业是容易的。
而且,由于空气不会通过筒体90的内周面和分隔板8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面之间向流入室82和流出室83流动,空气一定通过过滤器84,所以能将包含在空气中的墨雾可靠地液化。
进而,流过流入室82的空气与流入侧的空气抵接板96a抵接,一边向筒体90的内周面方向扩散一边朝向过滤器84流动,流过流出室83的空气也同样地与流出侧的空气抵接板96b抵接,一边扩散一边朝向过滤器84流动。因此,能将包含在空气中的墨雾效率良好地进行液状化。
如图1所示,4个主排气用配管89具有从墨雾回收部43的出口孔86朝向上方的第一配管部89a;从第一配管部89a的上端部朝向斜下方的第二配管部89b;和从第二配管部89b的下端部朝向排气用鼓风机40的第三配管部89c。第三配管部89c相对于水平向下倾斜,第三配管部89c的排气用鼓风机40侧比第二配管部89b侧低。第三配管部89c最好向下倾斜,但也可以是水平。即,第三配管部89c只要排气用鼓风机40侧比墨雾回收部43侧高即可。
如图11所示,在第三配管部89c的排气用鼓风机40侧连接了与排气用鼓风机40的吸入口40a连接的向上的第四配管部89d。由第四配管部89d、第三配管部89c、第二配管部89b和第一配管部89a构成了主排气用配管89。
主排气用配管89的第四配管部89d和第三配管部89c的连续的部分位于最下方。在此最下方的位置设置了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捕集器)97。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97具备排泄阀97a。
没有由墨雾回收部43回收的墨雾在主排气用配管89内进行液化,附着在配管内壁上。附着的液化了的墨雾与空气的流动一起朝向排气用鼓风机40流动,积存在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97。积存在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97的液化了的墨雾,通过放开操作排泄阀97a,向外部排出。
由于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97设置在主排气用配管89(排气路径)中的最低的位置,所以附着在主排气用配管89的配管内壁上的液化了的墨雾容易朝向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97流动,能可靠地积存在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97。
由于排气用鼓风机40的吸入口40a是比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97高的位置,所以排气用鼓风机40不会吸入积存在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97的液化了的墨雾。
如图12所示,作为柔性配管的4个主排气用配管89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是钢管98,在该钢管98上分别设置了风量计99。钢管98位于输送皮带11的下方,但不限于此。
由风量计99计测的实测风量被送给控制部7。监视器6能设定风量基准值。
控制部7比较计测的实测风量和设定的风量基准值,在实测风量少(低)于风量基准值的情况下,在监视器6上进行报警鸣叫等异常显示。此动作对4个风量计99的每一个都进行。
操作者能由监视器6的异常显示知道从排气用鼓风机40排出的风量少。操作者在检查墨雾回收部43的过滤器84发现网眼堵塞的情况下,进行过滤器84的清扫、更换。如果排气用鼓风机40异常,则进行修理。
主排气用配管89从配管作业的容易度等方面考虑,采用了柔性配管,但在柔性配管上安装了风量计后,由配管的凹凸、配管的膨胀等产生空气的紊乱,不能正确地测定风量。因此,通过将主排气用配管89的一部分做成钢管98,在该钢管98上安装了风量计99,能没有空气的紊乱等地正确地测定风量。
也可以与先前说明的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97分开地,与主排气用配管89中的最低的位置相比在墨雾回收部43侧具备用于排出附着在主排气用配管89的配管内壁上的液化了的墨雾的多个排泄部。例如,能在图12所示的作为主排气用配管89的一部分的钢管98的最低的位置设置未图示的排泄部。因为能操作排泄部将附着在钢管98的内壁上的液化了的墨雾排出,使得液化了的墨雾不积存在钢管98的内壁上,所以能防止设置在钢管98上的风量计99的故障。
如图12所示,将作为柔性配管的主送风用配管70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做成钢管75,在该钢管75上设置了风量计76。
可以利用由此风量计76测定的实测风量进行各种检查、修理、控制。
在此实施方式中,使用了4个打印头,但不限于此,打印头也可以是5个以上,也可以是3个、2个。
在此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送风用鼓风机30做成1台,设置多个风量调整部33,能分别调整送风用喷嘴31的送风口35、36的吹出风量,但也可以将送风用鼓风机30仅以送风用喷嘴31的数量设置,可以变更各送风用鼓风机30的送风量来调整送风用喷嘴31的送风口35、36的吹出风量。
即,只要设置分别调整送风用喷嘴31a、31b的送风口35、36的吹出风量的吹出风量调整组件即可。
在此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多台排气用鼓风机40,变更排气用鼓风机40的吸入风量来调整回收用喷嘴41a、41b的回收口45、46的吸引风量,但也可以将排气用鼓风机40做成1台,将排气路径分支而与各回收用喷嘴41a、41b的流出口连接,在分支了的各排气路径上设置风量调整部来调整回收用喷嘴41a、41b的回收口45、46的吸引风量。
即,只要设置分别调整回收用喷嘴41a、41b的回收口45、46的吸引风量的吸引风量调整组件即可。

Claims (8)

1.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其具备将打印媒体在规定的方向输送的输送部;向由上述输送部输送的打印媒体的打印面上进行的打印部;和用于回收在上述打印部中产生的墨雾的送风部、排气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印部具备箱体和在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在上述箱体内的多个打印头,
上述送风部具备送风用鼓风机;分别设置在上述各打印头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多个送风口;分别连接上述送风用鼓风机的输出口和上述各送风口的送风路径;和分别调整上述各送风口的吹出风量的吹出风量控制组件,
上述排气部具备排气用鼓风机;分别设置在上述各打印头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多个回收口;分别连接上述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入口和上述各回收口的排气路径;设置在上述排气路径上,通过使包含在从上述各回收口吸引的空气中的墨雾通过过滤器而进行液化回收的墨雾回收部;和分别调整上述各回收口的吸引风量的吸引风量控制组件,上述墨雾回收部具有因空气通过而将墨雾液化的过滤器和积存液化了的墨雾的雾积存箱,
上述送风用鼓风机、上述排气用鼓风机、上述吹出风量控制组件、上述墨雾回收部和上述吸引风量控制组件设置在上述箱体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墨雾回收部是如下的结构:具备在上部具有流入孔而下部开口的流入室和在上部具有流出孔而下部开口的流出室,上述流入孔与上述回收口连接,上述流出孔与上述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入口连接,包含墨雾的空气从流入室的上方朝向下方流动,流入到流出室的下方,从流出室的下方朝向上方流动,
在上述流入室和上述流出室中设置了过滤器,该过滤器因空气通过而将墨雾液化,
在上述流入室和上述流出室的下方,具备积存上述液化了的墨雾的雾积存箱,并具备排出上述雾积存箱内的液化了的墨雾的排泄阀。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用鼓风机是1台,上述送风路径仅以上述各送风口的数量分支,上述分支的送风路径分别与上述各送风口连接,在上述各分支的送风路径上设置了风量调整部作为上述吹出风量控制组件,上述风量调整部设置在上述箱体的外部,
上述排气用鼓风机仅具有上述回收口的数量,上述各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入口和上述各回收口分别由排气路径连接,
作为上述吸引风量控制组件,可变更上述各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引风量。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口作为送风用喷嘴的送风口,上述回收口作为回收用喷嘴的回收口,
上述多个送风用喷嘴的1个被设置在上述箱体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外部,其它送风用喷嘴被设置在上述箱体的内部,上述多个回收用喷嘴的1个被设置在上述箱体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外部,其它回收用喷嘴被设置在上述箱体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用喷嘴具有向上述打印媒体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开口的长度的送风口和在上述送风口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流入口,
上述吹出风量控制组件可调整向上述各流入口送风的送风风量,
上述回收用喷嘴具有向上述打印媒体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开口的长度的回收口和在上述回收口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流出口,上述排气用鼓风机从上述流出口吸引空气。
6.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喷墨打印装置具备监视器和控制部,
上述排气路径的上述箱体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由钢管构成,在上述钢管上设置了风量计,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风量计的实测风量低于设定的风量基准值时在上述监视器上显示异常。
7.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上述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入口和墨雾回收部的排气路径是以上述吸入口侧和上述墨雾回收部侧高、中间部低的方式进行倾斜的形状,在上述排气路径中的最低的部分上设置了排气路径内的雾积存部。
8.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印媒体是建筑材料。
CN202010050066.7A 2019-02-26 2020-01-17 喷墨打印装置 Active CN1116053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3228A JP7156974B2 (ja) 2019-02-26 2019-02-26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字装置
JP2019-033228 2019-0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5323A true CN111605323A (zh) 2020-09-01
CN111605323B CN111605323B (zh) 2022-08-26

Family

ID=69185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0066.7A Active CN111605323B (zh) 2019-02-26 2020-01-17 喷墨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0673B2 (zh)
EP (1) EP3702161B1 (zh)
JP (1) JP7156974B2 (zh)
CN (1) CN111605323B (zh)
CA (1) CA30668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15442B2 (ja) * 2019-10-30 2024-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及び印刷方法
WO2021101551A1 (en) * 2019-11-21 2021-05-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densation control in an inkjet printer
JP7459748B2 (ja) 2020-09-30 2024-04-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フィルタ
US11850842B2 (en) * 2021-03-29 2023-12-26 Xerox Corpor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lying makeup air through openings in carrier plates of printing systems via air guide structures extending into the openings
US11697296B2 (en) 2021-03-29 2023-07-11 Xerox Corpor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lying makeup air through openings in carrier plates of printing system
US11787205B2 (en) 2021-03-29 2023-10-17 Xerox Corporation Devices,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upplying makeup air at printhead modules of a printing system
US11613131B2 (en) * 2021-03-29 2023-03-28 Xerox Corpor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lying makeup air through openings in carrier plates of printing system and directing the air under the carrier plate
US11648784B2 (en) 2021-03-29 2023-05-16 Xerox Corpor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lying makeup air through openings in carrier plates of printing system via an air guide structure
US11623458B2 (en) 2021-03-29 2023-04-11 Xerox Corpor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lying makeup air through ports in a carrier plate of a printing system
ES2929249B2 (es) * 2021-05-25 2023-04-05 Gruppo Tecnoferrari Spa Sistema de aspiración para impresoras digitales de chorro de tinta e impresora digital de chorro de tinta correspondiente
CN113427905B (zh) * 2021-07-12 2023-04-07 深圳汉弘数字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介质的吸附方法、打印方法及数码打印机
CN113427906A (zh) * 2021-07-12 2021-09-24 深圳汉弘数字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介质的吸附方法、打印方法及打印机
CN113816278A (zh) * 2021-09-22 2021-12-21 合肥市春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轨道适应性的集装箱门机及其工作方法
JP2023069884A (ja) * 2021-11-08 2023-05-18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ク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CN116021905A (zh) * 2022-12-20 2023-04-28 黄山万丽美油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vc、abs封边条3d水性喷墨印刷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9348A1 (en) * 2005-11-16 2007-05-17 Miyakoshi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0234818A (ja) * 2010-07-30 2010-10-21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画像記録装置
CN103991292A (zh) * 2013-02-14 2014-08-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7213712A (ja) * 2016-05-30 2017-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
CN107443907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US20190009567A1 (en) * 2017-07-06 2019-0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apparatus and collectio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8825B1 (zh) 1969-12-11 1975-09-18
JP2007160871A (ja) 2005-12-16 2007-06-2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28825B2 (ja) 2006-02-28 2012-09-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6296819B2 (ja) 2013-04-19 2018-03-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5182229A (ja) * 2014-03-20 2015-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632190B2 (ja) 2014-03-25 2020-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16124250A (ja) * 2015-01-07 2016-07-11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447210B2 (ja) * 2015-02-12 2019-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459594B2 (ja) * 2015-02-13 2019-0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US10155390B2 (en) * 2015-04-20 2018-12-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erosol control in a printer
US10759171B2 (en) * 2018-02-08 2020-09-01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7230425B2 (ja) * 2018-10-22 2023-03-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ミスト補集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9348A1 (en) * 2005-11-16 2007-05-17 Miyakoshi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0234818A (ja) * 2010-07-30 2010-10-21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画像記録装置
CN103991292A (zh) * 2013-02-14 2014-08-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7213712A (ja) * 2016-05-30 2017-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
CN107443907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US20190009567A1 (en) * 2017-07-06 2019-0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apparatus and collectio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69585A1 (en) 2020-08-27
US10960673B2 (en) 2021-03-30
EP3702161B1 (en) 2022-11-09
JP7156974B2 (ja) 2022-10-19
EP3702161A1 (en) 2020-09-02
CA3066840A1 (en) 2020-08-26
CN111605323B (zh) 2022-08-26
JP2020138329A (ja)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5323B (zh) 喷墨打印装置
EP1787816B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ink mist removal arrangement
US7431421B2 (en)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0682864B2 (en) Ink-jet image forming device
SE529178C2 (sv) Textilfilter med fluidiserad dammbädd, och sätt för att underhålla detsamma
US9724923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WO2019062545A1 (zh) 外滤式袋式除尘器
JP6800614B2 (ja) プリント装置
KR101883974B1 (ko) 백필터 탈진형 집진기
JP5195473B2 (ja) 吸液タン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滴吐出装置
US20110227997A1 (en) Printer Used with Rolled Sheet
JP6873607B2 (ja) プリント装置
JP6447210B2 (ja) 印刷装置
CN214262950U (zh) 清洗设备
KR200474368Y1 (ko) 수분침입을 방지하는 수단이 구비된 집진장치
KR102344401B1 (ko) 집진기 오염농도 측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집진기 오염농도 측정방법
KR101171229B1 (ko) 수분침입을 방지하는 수단이 구비된 집진장치
JP4610984B2 (ja) ファン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240062000A (ko) 퍼징 베슬
KR20080071281A (ko) 에어클리너
JP2021194590A (ja) 液排出装置及び液排出方法
CN114074486A (zh) 记录装置
JPS6054852A (ja) グラビア印刷機用局所排気装置
JP2006142765A (ja) クリーニング機構を搭載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3031508A2 (en) The louver regeneration system for horizontal bag fil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