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3091A - 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3091A
CN111593091A CN202010419788.5A CN202010419788A CN111593091A CN 111593091 A CN111593091 A CN 111593091A CN 202010419788 A CN202010419788 A CN 202010419788A CN 111593091 A CN111593091 A CN 111593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absorbance value
absorbanc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97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龙
赵伟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RRON XLH MEDICAL ELECTRONIC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RRON XLH MEDICAL ELECTRON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RRON XLH MEDICAL ELECTRONIC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RRON XLH MEDICAL ELECTRONICS
Priority to CN2020104197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30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3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30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4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transfera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26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oxidoreductase
    • C12Q1/3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oxidoreductase involving dehydrogena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34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hydrola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包括:壳体、试剂以及信息卡。信息卡存储有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信息卡存储有校正因子,校正因子用于当待检测血液样本为全血时,校正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试剂包括处理液、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处理液用于将血液样本中的蛋白结合型同型半胱氨酸转换为游离型同型半胱氨酸;第一反应液与第二反应液用于与游离型同型半胱氨酸反应。使用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分析仪根据信息卡中存储的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可直接获得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非常方便。此外,可通过校正因子校正全血样本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它是甲硫氨酸代谢形成的中间产物。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升高(浓度≥12umol/L)是冠心病、中风、外周血管粥样硬化及动静脉栓塞的危险因子,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因此测定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在临床意义上十分重要。
目前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循环酶法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免疫分析法(EIA)、离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目前全球市场上,循环酶法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即水解酶循环酶法和胱硫醚循环酶法。其中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胱硫醚循环酶法主要是通过测量同型半胱氨酸(HCY)转化为β-胱硫醚产生的胱硫醚来确定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却不能消除病人自身所带的胱硫醚的干扰;水解酶循环酶法特异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然而目前的测试试剂灵敏度低且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包括壳体、试剂以及信息卡;所述壳体设置有收容空间,所述试剂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信息卡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信息卡存储有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所述信息卡存储有校正因子,所述校正因子用于当待检测血液样本为全血时,校正所述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所述试剂包括:处理液、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所述处理液用于将所述血液样本中的蛋白结合型同型半胱氨酸转换为游离型同型半胱氨酸;所述第一反应液包括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二硫苏糖醇、α-酮戊二酸、修饰化HCY甲基转移酶、琥珀酸脱氢酶以及乙酸钠,其中,所述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含量为0.2%-0.3%,所述二硫苏糖醇的含量为0.1%-0.12%,所述α-酮戊二酸的含量为0.6%-0.8%,所述修饰化HCY甲基转移酶的浓度为3.0KU/L-6.0KU/L,琥珀酸脱氢酶的浓度为5.0KU/L-8.0KU/L,所述乙酸钠的含量为0.1%-0.15%;所述第二反应液包括修饰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腺苷脱氨酶、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牛血清白蛋白以及曲拉通X-100,其中,所述修饰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的浓度为3.0KU/L-6.0KU/L,所述腺苷脱氨酶的浓度为4.0KU/L-8.0KU/L,所述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的浓度为4.0KU/L-8.0KU/L,所述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为0.5%-1,所述曲拉通X-100的含量为0.1%-0.5%。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处理液包括PEG6000、乙二胺四乙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proclin300,其中,所述PEG6000的含量为0.1%-0.5%,所述乙二胺四乙酸钠的含量为0.01%-0.05%,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含量为0.01%-0.2%,所述proclin300的含量为0.1%-0.3%。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处理液还包括第一Tris缓冲液,所述第一Tris缓冲液的浓度为50mmol/L,并且所述第一Tris缓冲液在温度为25℃时的PH为7.4。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应液还包括第二Tris缓冲液,所述第二Tris缓冲液的浓度为100mmol/L,并且所述第二Tris缓冲液在温度为25℃时的PH为9.2。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应液还包括第三Tris缓冲液,所述第三Tris缓冲液的浓度为80mmol/L,并且所述第三Tris缓冲液在温度为25℃时的PH为7.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分析仪,所述检测方法使用上述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包括:用所述处理液稀释血液样本,获得第一混合物;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一反应液,获得第二混合物;在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二反应液,获得第三混合物;在预设波长下测试所述第二混合物的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所述第三混合物的第二吸光度值;根据所述第一吸光度值和第二吸光度值计算吸光度差值;根据所述吸光度差值以及所述信息卡中存储的所述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获得所述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当所述血液样本为全血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吸光度值和第二吸光度值计算吸光度差值的步骤,进一步包括:计算所述第二吸光度值、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校正因子的差值,所述第二吸光度值、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校正因子的差值即为所述吸光度差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当所述血液样本为血清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吸光度值和第二吸光度值计算吸光度差值的步骤,进一步包括:计算所述第二吸光度值与第一吸光度值的差值,所述第二吸光度值与第一吸光度值的差值即为所述吸光度差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在预设波长下测试所述第二混合物的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所述第三混合物的第二吸光度值之前,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波长下测试生理盐水的第三吸光度值,并将所述第三吸光度值调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包括分析仪以及上述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剂盒包括:壳体、试剂以及信息卡。所述信息卡存储有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所述信息卡存储有校正因子,所述校正因子用于当待检测血液样本为全血时,校正所述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所述试剂包括处理液、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所述处理液用于将所述血液样本中的蛋白结合型同型半胱氨酸转换为游离型同型半胱氨酸;所述第一反应液包括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二硫苏糖醇、α-酮戊二酸、修饰化HCY甲基转移酶、琥珀酸脱氢酶以及乙酸钠,其中,所述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含量为0.2%-0.3%,所述二硫苏糖醇的含量为0.1%-0.12%,所述α-酮戊二酸的含量为0.6%-0.8%,所述修饰化HCY甲基转移酶的浓度为3.0KU/L-6.0KU/L,琥珀酸脱氢酶的浓度为5.0KU/L-8.0KU/L,所述乙酸钠的含量为0.1%-0.15%;所述第二反应液包括修饰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腺苷脱氨酶、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牛血清白蛋白以及曲拉通X-100,其中,所述修饰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的浓度为3.0KU/L-6.0KU/L,所述腺苷脱氨酶的浓度为4.0KU/L-8.0KU/L,所述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的浓度为4.0KU/L-8.0KU/L,所述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为0.5%-1,所述曲拉通X-100的含量为0.1%-0.5%。使用所述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在分析仪上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分析仪根据信息卡中存储的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可直接获得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非常方便。此外,由于所述信息卡中存储有校正因子,所述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适用于检测全血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的试剂盒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考核试剂和对比试剂的散点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考核试剂和对比试剂的绝对偏倚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考核试剂和对比试剂的相对偏倚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申请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的作用原理为:所述血液样本中的所述蛋白结合型同型半胱氨酸被转换为游离型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所述蛋白结合型同型半胱氨酸转换的游离型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血液中原本的游离型同型半胱氨酸与共价底物反应,产生腺苷,所述腺苷立即水解成氨和次黄嘌呤,所述氨在酶的作用下,使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H)转化为NAD+,所述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所述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H)的变化成正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请参阅图1,试剂盒100包括壳体101、试剂(图未示)以及信息卡102。所述壳体101设置有收容空间1011,所述试剂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011内,所述信息卡102设置于所述壳体101。
对于上述试剂,试剂包括:处理液、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所述处理液、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单独放置。
所述处理液用于将所述血液样本中的蛋白结合型同型半胱氨酸转换为游离型同型半胱氨酸。所述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循环中,大部分以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氧化形式存在,即通过二硫键与血浆中的白蛋白结合形成蛋白结合型同型半胱氨酸,只有少量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即游离型同型半胱氨酸,所以在使用所述血液样本测试前需要用所述处理液对其进行稀释和预反应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液包括PEG6000、乙二胺四乙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proclin300以及第一Tris缓冲液,其中,所述PEG6000的含量为0.1%-0.5%,所述乙二胺四乙酸钠的含量为0.01%-0.05%,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含量为0.01%-0.2%,所述proclin300的含量为0.1%-0.3%,所述第一Tris缓冲液的浓度为50mmol/L,并且所述第一Tris缓冲液在温度为25℃时的PH为7.4。
所述第一反应液包括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二硫苏糖醇、α-酮戊二酸、修饰化HCY甲基转移酶、琥珀酸脱氢酶、乙酸钠以及第二Tris缓冲液,其中,所述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含量为0.2%-0.3%,所述二硫苏糖醇的含量为0.1%-0.12%,所述α-酮戊二酸的含量为0.6%-0.8%,所述修饰化HCY甲基转移酶的浓度为3.0KU/L-6.0KU/L,琥珀酸脱氢酶的浓度为5.0KU/L-8.0KU/L,所述乙酸钠的含量为0.1%-0.15%,所述第二Tris缓冲液的浓度为100mmol/L,并且所述第二Tris缓冲液在温度为25℃时的PH为9.2。
所述第二反应液包括修饰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腺苷脱氨酶、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牛血清白蛋白、曲拉通X-100以及第三Tris缓冲液,其中,所述修饰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的浓度为3.0KU/L-6.0KU/L,所述腺苷脱氨酶的浓度为4.0KU/L-8.0KU/L,所述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的浓度为4.0KU/L-8.0KU/L,所述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为0.5%-1,所述曲拉通X-100的含量为0.1%-0.5%,所述第三Tris缓冲液的浓度为80mmol/L,并且所述第三Tris缓冲液在温度为25℃时的PH为7.6。
对于上述信息卡102,信息卡102内存储有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以及校正因子。
所述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如图2所示。所述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为通过检测多个已知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的标准液在分析仪上的吸光度值再进行拟合获得的。由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可知,所述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x与所述吸光度值y满足线性方程y=0.0054x+0.0148,R2=0.9921。将所述信息卡102与分析仪上的信息卡感应区接触,刷卡成功后,信息卡感应区会识别储存于信息卡102内的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信息,通过分析仪检测待检测血液样本的吸光度值即可直接转换成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所述校正因子用于当待检测血液样本为全血时,校正所述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所述校正因子为通过检测多个已知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的全血清样本本和血清样本后获得的。
例如,在温度为37℃,波长340nm的条件下,测试已知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的全血清样本本的吸光度值以及测试已知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的全血清样本本离心后取血清的血清样本的吸光度值。同型半胱氨酸的全血清样本本的吸光度值求平均值A减去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清样本的吸光度值求平均值B获得的差C再求平均值D即为所述校正因子。其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全血清样本本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清样本的浓度均为1号2umol/L,2号12umol/L,3号22umol/L,4号32umol/L,5号42umol/L。同型半胱氨酸的全血清样本本的吸光度值的检测数据记录在表1。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清样本的吸光度值的检测数据记录在表2,平均值A、平均值B、差C以及平均值D记录在表3。
表1同型半胱氨酸的全血清样本本的吸光度值
测试次数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1 0.7443 0.7651 0.8048 0.9014 0.9528
2 0.7439 0.7651 0.8052 0.9015 0.9526
3 0.7441 0.7649 0.8039 0.9017 0.9534
4 0.7445 0.7652 0.8041 0.9021 0.9537
5 0.7438 0.7638 0.8046 0.9019 0.9529
6 0.7439 0.7640 0.8045 0.9023 0.9538
7 0.7440 0.7644 0.8051 0.9025 0.9531
8 0.7446 0.7649 0.8049 0.9019 0.9532
9 0.7441 0.7643 0.8053 0.9020 0.9541
10 0.7442 0.7638 0.8049 0.9024 0.9573
平均值A 0.74414 0.76455 0.80473 0.90197 0.95369
表2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清样本的吸光度值
Figure BDA0002496446720000071
Figure BDA0002496446720000081
表3校正因子
Figure BDA0002496446720000082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已知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的标准液具有不同的浓度区间,分别检测各个浓度区间的校正因子,将浓度区间以及其对应的校正因子记录入所述信息卡102,从而提高检测所述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的准确性。
对所述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使用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如下:
(1)重复性测试
按照国家行业标准YY/T1158-2015的要求,重复测试浓度为(10.0±2.0)umol/L的血液样本,并且计算变异系数(CV)。重复测试浓度为(20.0±4.0)umol/L的血液样本,并且计算变异系数(CV),检测结果记录在表4。
表4重复性测试
Figure BDA0002496446720000083
Figure BDA0002496446720000091
由表4可知,重复测试(10.0±2.0)umol/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不大于5%。重复测试(20.0±4.0)umol/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3%,所述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的重复性好。
(2)空白评估试验
在温度为37℃,波长为340nm的条件下,用生理盐水作为空白样本,使用三个不同批号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进行测试,连续检测20次,检测结果记录在表5,其中三个不同批号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记为批号1,批号2和批号3。
表5空白评估试验
Figure BDA0002496446720000092
Figure BDA0002496446720000101
由表5可知,空白样本的吸光度值均小于0.05,符合行业标准。
(3)分析灵敏度测试
在温度为37℃,波长为340nm的条件下,使用三个不同批号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测试10.0umol/L的样本的吸光度变化率(ΔA/t),测试结果记录在表6,其中三个不同批号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记为批号1,批号2和批号3。
表6分析灵敏度
检测次数 批号1 批号2 批号3
1 0.0635 0.0609 0.0608
2 0.0621 0.0615 0.0599
3 0.0615 0.0617 0.0621
4 0.0624 0.0613 0.0637
5 0.0614 0.0621 0.0633
6 0.0633 0.0635 0.0632
7 0.0625 0.0641 0.0625
8 0.0610 0.0632 0.0624
9 0.0613 0.0620 0.0633
10 0.0615 0.0619 0.0629
平均值 0.06205 0.06222 0.06241
由表6可知,三个不同批号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测试10.0umol/L的样本的吸光度变化率均大于0.01。所述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满足测试要求。
(4)干扰实验
1.胆红素
选择混合血清一份,分成三份,两份加入干扰物作为干扰样本,另一份不加作为基础样本,按下列方法制备干扰物样本系列:
基础样本X1:0.9mL血清样本+蒸馏水0.1mL;
干扰样本X2:0.9mL血清样本+20mg/dL胆红素溶液0.1mL;
干扰样本X3:0.9mL血清样本+35mg/dL胆红素溶液0.1mL。
每份样本重复测5遍,实验结果记录在表7,计算分析干扰物浓度,各组干扰值=各组干扰样本测定均值-基础样本测定均值。
表7胆红素干扰实验
Figure BDA0002496446720000111
由表7可知,当胆红素≤20mg/dL时,胆红素对测试结果基本无影响。
2.甘油三酯(脂浊干扰)
用脂肪乳模拟血清中的乳糜微粒,来评估血清样本中乳糜微粒对试剂反应的光干扰作用,根据甘油三酯标准液(脂肪乳)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来衡量样本中乳糜微粒(乳糜微粒主要由甘油三酯组成)的含量。
选择混合血清样本一份,分成三份,二份加入干扰物作为干扰样本,另一份不加作为基础样本,按下列方法制备干扰物样本系列:
基础样本X4:0.9mL血清样本+蒸馏水0.1mL;
干扰样本X5:0.9mL血清样本+500mg/dL甘油三酯溶液0.1mL;
干扰样本X6:0.9mL血清样本+750mg/dL甘油三酯溶液0.1mL。
每份样本重复测5遍,实验结果记录在表8,计算分析干扰物浓度,各组干扰值=各组干扰样本测定均值-基础样本测定均值。
表8甘油三酯干扰实验
Figure BDA0002496446720000121
由表8可知,当甘油三酯≤500mg/dL时,甘油三酯对测试结果基本无影响。
3.血红蛋白
选择混合血清样本一份,分成三份,二份加入干扰物作为干扰样本,另一份不加作为基础样本,按下列方法制备干扰物样本系列:
基础样本X7:0.9mL血清样本+蒸馏水0.1mL;
干扰样本X8:0.9mL血清样本+500mg/dL血红蛋白溶液0.1mL;
干扰样本X9:0.9mL血清样本+750mg/dL血红蛋白溶液0.1mL。
每份样本重复测5遍,实验结果记录在表9,计算分析干扰物浓度,各组干扰值=各组干扰样本测定均值-基础样本测定均值。
表9血红蛋白干扰实验
Figure BDA0002496446720000122
Figure BDA0002496446720000131
由表9可知,当血红蛋白≤500mg/dL时,血红蛋白对测试结果基本无影响。
(5)临床分析
将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作为考核试剂与健立试剂盒和配套Beckman 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对比试剂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别测试116例血清样本(其中包含异常值样本54例,正常值样本59例)。
结果表明:阳性符合率为96.29%,阴性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98.27%,符合率>95%;相关系数r为0.9962。两种不同生产厂家的试剂盒有较高的符合率、一致性和相关性,在临床上可视为等效。
将两种试剂盒的测试结果做散点图,如图3所示。两种试剂盒相关系数r值为0.9962(t=17.3,p值≈0.643>0.05),优于指标0.975,说明两种试剂盒具有很好相关性。
计算两种试剂盒的测试结果的差值的均值(Md)以及标准差(SD),从而计算95%的一致性界限(Md±2SD),两种试剂盒的绝对偏倚图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111个散点在Md±2SD范围内,即95.68%(≥95%)的散点在Md±2SD范围内,说明两种试剂盒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计算两种试剂盒的测试结果的比值的均值(Md)以及标准差(SD),从而计算95%的一致性界限(Md±2SD),两种试剂盒的相对偏倚图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111个散点在Md±2SD范围内,95.68%(≥95%)的散点在Md±2SD范围内,说明两种试剂盒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包括壳体、试剂以及信息卡。所述信息卡存储有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所述信息卡存储有校正因子,所述校正因子用于当待检测血液样本为全血时,校正所述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所述试剂包括处理液、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所述处理液用于将所述血液样本中的蛋白结合型同型半胱氨酸转换为游离型同型半胱氨酸;所述第一反应液包括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二硫苏糖醇、α-酮戊二酸、修饰化HCY甲基转移酶、琥珀酸脱氢酶以及乙酸钠,其中,所述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含量为0.2%-0.3%,所述二硫苏糖醇的含量为0.1%-0.12%,所述α-酮戊二酸的含量为0.6%-0.8%,所述修饰化HCY甲基转移酶的浓度为3.0KU/L-6.0KU/L,琥珀酸脱氢酶的浓度为5.0KU/L-8.0KU/L,所述乙酸钠的含量为0.1%-0.15%;所述第二反应液包括修饰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腺苷脱氨酶、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牛血清白蛋白以及曲拉通X-100,其中,所述修饰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的浓度为3.0KU/L-6.0KU/L,所述腺苷脱氨酶的浓度为4.0KU/L-8.0KU/L,所述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的浓度为4.0KU/L-8.0KU/L,所述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为0.5%-1,所述曲拉通X-100的含量为0.1%-0.5%。使用所述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在分析仪上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分析仪根据信息卡中存储的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可直接获得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非常方便。此外,由于所述信息卡中存储有校正因子,所述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适用于检测全血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分析仪,所述检测方法使用所述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请参阅图6,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用所述处理液稀释血液样本,获得第一混合物。
所述处理液与所述血液样本的比例为30:1-60:1。
步骤S102,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一反应液,获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S103,在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二反应液,获得第三混合物。
所述第一反应液与第二反应液的比例为7:1-10:1
步骤S104,在预设波长下测试所述第二混合物的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所述第三混合物的第二吸光度值。
所述预设波长为340nm。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预设波长也可以是其它,比如600nm。所述预设波长不同,所述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在步骤S104之前,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波长下测试生理盐水的第三吸光度值,并将所述第三吸光度值调零。
步骤S105,根据所述第一吸光度值和第二吸光度值计算吸光度差值。
当所述血液样本为全血时,步骤S105具体包括:计算所述第二吸光度值、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校正因子的差值,所述第二吸光度值、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校正因子的差值即为所述吸光度差值。
当所述血液样本为血清时,步骤S105具体包括:计算所述第二吸光度值与第一吸光度值的差值,所述第二吸光度值与第一吸光度值的差值即为所述吸光度差值。
步骤S106,根据所述吸光度差值以及所述信息卡中存储的所述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获得所述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请再次参阅图2,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x与所述吸光度值y满足线性方程y=0.0054x+0.0148,R2=0.9921。在本申请中,所述吸光度差值对应所述吸光度值,例如,所述吸光度差值为0.2,则所述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为34.3umol/L。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方法包括用所述处理液稀释血液样本,获得第一混合物;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一反应液,获得第二混合物;在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二反应液,获得第三混合物;在预设波长下测试所述第二混合物的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所述第三混合物的第二吸光度值;根据所述第一吸光度值和第二吸光度值计算吸光度差值;根据所述吸光度差值以及所述信息卡中存储的所述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获得所述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所述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全血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分析仪以及所述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所述分析仪适用于使用所述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检测所述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试剂以及信息卡;
所述壳体设置有收容空间,所述试剂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信息卡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信息卡存储有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所述信息卡存储有校正因子,所述校正因子用于当待检测血液样本为全血时,校正所述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所述试剂包括:处理液、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
所述处理液用于将所述血液样本中的蛋白结合型同型半胱氨酸转换为游离型同型半胱氨酸;
所述第一反应液包括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二硫苏糖醇、α-酮戊二酸、修饰化HCY甲基转移酶、琥珀酸脱氢酶以及乙酸钠,其中,所述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含量为0.2%-0.3%,所述二硫苏糖醇的含量为0.1%-0.12%,所述α-酮戊二酸的含量为0.6%-0.8%,所述修饰化HCY甲基转移酶的浓度为3.0KU/L-6.0KU/L,琥珀酸脱氢酶的浓度为5.0KU/L-8.0KU/L,所述乙酸钠的含量为0.1%-0.15%;
所述第二反应液包括修饰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腺苷脱氨酶、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牛血清白蛋白以及曲拉通X-100,其中,所述修饰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的浓度为3.0KU/L-6.0KU/L,所述腺苷脱氨酶的浓度为4.0KU/L-8.0KU/L,所述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的浓度为4.0KU/L-8.0KU/L,所述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为0.5%-1,所述曲拉通X-100的含量为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包括PEG6000、乙二胺四乙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proclin300,其中,所述PEG6000的含量为0.1%-0.5%,所述乙二胺四乙酸钠的含量为0.01%-0.05%,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含量为0.01%-0.2%,所述proclin300的含量为0.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还包括第一Tris缓冲液,所述第一Tris缓冲液的浓度为50mmol/L,并且所述第一Tris缓冲液在温度为25℃时的PH为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液还包括第二Tris缓冲液,所述第二Tris缓冲液的浓度为100mmol/L,并且所述第二Tris缓冲液在温度为25℃时的PH为9.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液还包括第三Tris缓冲液,所述第三Tris缓冲液的浓度为80mmol/L,并且所述第三Tris缓冲液在温度为25℃时的PH为7.6。
6.一种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分析仪,所述检测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所述处理液稀释血液样本,获得第一混合物;
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一反应液,获得第二混合物;
在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二反应液,获得第三混合物;
在预设波长下测试所述第二混合物的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所述第三混合物的第二吸光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吸光度值和第二吸光度值计算吸光度差值;
根据所述吸光度差值以及所述信息卡中存储的所述吸光度值与浓度值的标准曲线,获得所述血液样本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血液样本为全血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吸光度值和第二吸光度值计算吸光度差值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吸光度值、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校正因子的差值,所述第二吸光度值、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校正因子的差值即为所述吸光度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血液样本为血清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吸光度值和第二吸光度值计算吸光度差值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吸光度值与第一吸光度值的差值,所述第二吸光度值与第一吸光度值的差值即为所述吸光度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波长下测试所述第二混合物的第一吸光度值以及所述第三混合物的第二吸光度值之前,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波长下测试生理盐水的第三吸光度值,并将所述第三吸光度值调零。
10.一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析仪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
CN202010419788.5A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 Withdrawn CN1115930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9788.5A CN111593091A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9788.5A CN111593091A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3091A true CN111593091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87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9788.5A Withdrawn CN111593091A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30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3947A (zh) * 2021-03-03 2021-07-02 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试剂盒、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0324A (zh) * 2015-02-28 2015-05-20 北京爱必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改进的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及方法
CN106053830A (zh) * 2016-05-31 2016-10-26 安徽伊普诺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0324A (zh) * 2015-02-28 2015-05-20 北京爱必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改进的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及方法
CN106053830A (zh) * 2016-05-31 2016-10-26 安徽伊普诺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向壔编著,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3947A (zh) * 2021-03-03 2021-07-02 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试剂盒、系统及方法
CN113063947B (zh) * 2021-03-03 2022-10-11 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试剂盒、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e et al. Ascorbic acid determination with an automated enzymatic procedure
CN104198473A (zh) 一种稳定的尿酸检测试剂盒
CN102650591A (zh) 测定糖化血清蛋白的试剂盒
EP2319937B1 (en) Blood component measurement method utilizing hemolyzed whole blood, and kit for the method
CN109517813B (zh) 一种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激活剂、测定试剂及试剂盒
CN104714040B (zh) 血清中葡萄糖氧化酶双试剂测定方法
Dilena et al. Direct ultraviolet method for enzymatic determination of uric acid, with equilibrium and kinetic data-processing options.
CN111304283A (zh) 一种基于循环酶速率法测定hcy的试剂盒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11593091A (zh) 一种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试剂盒
CN112710853B (zh) 一种抗干扰、稳定的血清直接胆红素(酶法)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88816A (zh) 一种腺苷脱氨酶测定试剂盒
CN109563535B (zh) HbA1c的测定法
CN109517879B (zh) 一种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测定试剂及其试剂盒
CN104807995B (zh) 一种灵敏度高的连续检测法gldh检测试剂
CN113984689B (zh) 一种测定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试剂盒
Shinya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ssay of seven biochemical items, HbA1c, and hematocrit using a small amount of blood collected from the fingertip
CN114924079A (zh) 一种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测定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10343740A (zh) 一种高灵敏的乳酸测定方法及乳酸检测试剂盒
US20040121421A1 (en) Homocysteine assay adaptable to screening
CN113655006A (zh) 泌尿系结石成石危险因素检测试系统
Bernstone et al. A simplified, rapid LC-MS/MS assay for serum and salivary creatinine
CN112485441A (zh) 一种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试剂盒
CN111751358A (zh) 一种检测血清中尿酸氧化酶含量的方法
Ijpma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Du Pont aca ammonia procedure.
CN113624701B (zh) 一种结合胆红素测定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Xiaolong

Inventor after: Zhao Weiheng

Inventor after: Wang Jiandong

Inventor after: Xu Hui

Inventor after: Zeng Jiahua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olong

Inventor before: Zhao Weiheng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