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1050B - 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1050B
CN111591050B CN202010104481.6A CN202010104481A CN111591050B CN 111591050 B CN111591050 B CN 111591050B CN 202010104481 A CN202010104481 A CN 202010104481A CN 111591050 B CN111591050 B CN 111591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haft member
medium
hous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44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1050A (zh
Inventor
高桥春菜
竹内敦彦
中野洋介
伊东瞬
弥藤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91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1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1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1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02Supporting web ro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02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16/06Supporting web roll both-ends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6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for the guidance of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kewed conveyance of the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02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16/08Supporting web roll parallel rollers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10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positive rotation of web roll
    • B65H16/103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positive rotation of web roll in which power is applied to web-roll spi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2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18/028Both ends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02Advancing webs by friction 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1Rack-and-pinion, cogwheel in cog rail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90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Other features of 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2Bidirectional powered handling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2Single-function printing machines, typically table-top machines

Landscapes

  • Unwinding Web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能够降低介质受到损伤的可能性。输送装置(12)是通过从安装有轴部件(92)的滚筒体(91)卷出介质(99)来输送介质的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具备:容纳部(22),容纳滚筒体;主体部(23),供容纳部装配;以及辊对(31),将介质夹入,容纳部和主体部被设为能够相对地移动,主体部具有能够与轴部件所具有的齿轮(94)啮合的齿条(24),在通过容纳部相对于主体部相对地移动而从主体部抽出容纳部时,齿条与齿轮啮合。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供给装置来作为输送装置的一例,其具备:容纳部,支承叠绕有介质的滚筒体的轴部件;抽出部件,可从容纳部抽出;以及辊对,从滚筒体卷出介质。在该供给装置中,若将抽出部件从容纳部抽出,则滚筒体与抽出部件一起从容纳部被抽出。因此,通过将抽出部件从容纳部抽出,能够确认滚筒体的剩余量、更换滚筒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733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供给装置中,若在通过辊对夹入介质的状态下从容纳部抽出抽出部件,则由于滚筒体的轴部件从容纳部被抽出而向介质施加张力。此时,存在介质受到损伤的可能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输送装置是通过从安装有轴部件的滚筒体卷出介质来输送所述介质的输送装置,其具备:容纳部,容纳所述滚筒体;主体部,供所述容纳部装配;以及辊对,将所述介质夹入,所述容纳部和所述主体部被设为能够相对地移动,所述主体部具有能够与所述轴部件所具有的齿轮啮合的齿条,在通过所述容纳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相对地移动而从所述主体部抽出所述容纳部的情况下,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记录装置具备上述输送装置与在所述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输送装置的记录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将容纳部从主体部抽出时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齿条与齿轮啮合时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将容纳部从主体部抽出时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输送装置的第一变更例的侧视图。
图10是第一变更例中在主体部装配有容纳部时的侧视图。
图11是第一变更例中第一支承部支承轴部件时的侧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输送装置的第二变更例的侧视图。
图13是第二变更例中将容纳部装配于主体部的过程中的侧视图。
图14是第二变更例中在主体部装配有容纳部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记录装置;12…输送装置;13…记录部;14…支承部;21…框体;22…容纳部;23…主体部;24…齿条;25…导轨;26…第一导轨;27…第二导轨;28…第三导轨;31…辊对;32…第一辊;33…第二辊;34…第一支承部;35…滚柱;36…转矩赋予机构;37…驱动齿轮;38…电机;41…第二支承部;42…槽;43…底面;44…第一侧面;45…第二侧面;46…引导面;47…倾斜面;51…支承部件;52…轴;53…凹槽;91…滚筒体;92…轴部件;93…保持件;94…齿轮;99…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备输送装置的记录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记录装置是例如通过向纸张等介质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来记录文字、照片等图像的喷墨式的打印机。
如图1所示,记录装置11具备输送介质99的输送装置12和在介质99上进行记录的记录部13。输送装置12通过从叠绕有介质99的滚筒体91卷出介质99来输送介质99。记录部13在被输送装置12输送的介质99上进行记录。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11具备支承被输送装置12输送的介质99的支承部14。支承部14位于与记录部13相对的位置。对于介质99,记录部13至少向被支承部14支承的区域喷出液体。
输送装置12通过从安装有轴部件92的滚筒体91卷出介质99来输送介质99。轴部件92作为滚筒体91的轴来发挥作用。轴部件92通过被插入到滚筒体91来安装于滚筒体9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轴部件92被插入的状态下在滚筒体91的两端安装保持件93,滚筒体91被固定于轴部件92。由此,滚筒体91能够与轴部件92以相同的旋转速度旋转。滚筒体91通过与轴部件92一起旋转来卷出介质99。在轴部件92被安装的状态下,滚筒体91被设定于输送装置12。
输送装置12具备框体21。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体21容纳记录部13以及支承部14。
输送装置12具备:容纳滚筒体91的容纳部22和装配容纳部22的主体部23。容纳部22以及主体部23能够相对地移动。
容纳部22被构成为例如能够从主体部23抽出。若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则滚筒体91与容纳部22一起从主体部23被抽出。即,若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则轴部件92与容纳部22一起相对于主体部23移动。容纳部22在容纳滚筒体91的状态下从主体部23被抽出。因此,通过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能够确认滚筒体91的剩余量、更换滚筒体91。
在图1中以实线以及虚线表示的容纳部22为装配于主体部23的状态。在图1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容纳部22为从主体部23被抽出的状态。容纳部22通过相对于主体部23相对地移动,在装配于主体部23的状态与从主体部23被抽出的状态之间位移。通过将容纳有滚筒体91的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滚筒体91被设定于输送装置12。
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23位于框体2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于主体部23的容纳部22被容纳于主体部2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部22容纳于主体部23的状态成为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的状态。即,在容纳部22被容纳于主体部23的状态下,容纳于容纳部22的滚筒体91被容纳于主体部23。输送装置12可以构成为由容纳部22容纳主体部23。在这种情况下,容纳部22容纳主体部23的状态成为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的状态。
主体部23具有能够与轴部件92所具有的齿轮94啮合的齿条24。齿轮94被设置于例如轴部件92的延伸方向即轴方向的一端。在通过容纳部22相对于主体部23相对地移动而从主体部23抽出容纳部22的情况下,齿条24与齿轮94啮合。在容纳部22通过相对于主体部23相对地移动而被装配于主体部23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齿条24也与齿轮94啮合。在容纳部22相对于主体部23相对地移动的过程中,在容纳部22容纳滚筒体91的状态下,齿条24与齿轮94啮合。因此,随着容纳部22相对于主体部23相对地移动,轴部件92旋转。
若轴部件92旋转,则滚筒体91旋转。在从主体部23抽出容纳部22时,滚筒体91向卷出介质99的方向旋转。即在从主体部23抽出容纳部22时,滚筒体91向图1中成逆时针方向的方向旋转。在主体部23装配容纳部22时,滚筒体91向卷绕介质99的方向旋转。即在主体部23装配容纳部22时,滚筒体91向图1中成顺时针方向的方向旋转。
输送装置12可以具备连接容纳部22与主体部23的导轨25。导轨25引导容纳部22与主体部23的相对移动。本实施方式的导轨25具备第一导轨26、第二导轨27以及第三导轨28。
第一导轨26被安装于容纳部22。第三导轨28被安装于主体部23。第二导轨27被安装于第一导轨26以及第三导轨28。第二导轨27能够相对于第一导轨26以及第三导轨28移动。第一导轨26、第二导轨27以及第三导轨28被配置为各自的长度方向一致。
第二导轨27的一端被安装于第一导轨26。第二导轨27的一端能够沿着第一导轨26移动。第二导轨27的另一端被安装于第三导轨28。第二导轨27的另一端能够沿着第三导轨28移动。
在从主体部23抽出了容纳部22的状态下,导轨25成为延伸的状态。在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的状态下,导轨25成为收缩的状态。具体而言,在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的状态下,导轨25成为如下状态:第一导轨26容纳于第二导轨27并且第二导轨27容纳于第三导轨28。这样,容纳部22和主体部23能够在被导轨25相互连接的状态下相对地移动。
输送装置12具备夹持介质99的辊对31。本实施方式的辊对31位于框体21内。辊对31具有例如第一辊32和第二辊33。若在介质99被第一辊32和第二辊33夹持的状态下第一辊32以及第二辊33旋转,则介质99被输送。由此,从滚筒体91卷出介质99。本实施方式的辊对31将介质99朝向记录部13输送。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23具有能够支承轴部件92的第一支承部34。在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的状态下,,第一支承部34支承轴部件92。第一支承部34将轴部件92以能够旋转的状态支承。第一支承部34例如是轴承。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支承部34包括多个滚柱35。多个滚柱35通过与轴部件92的周面接触来支承轴部件92。多个滚柱35被设置为支承轴部件92的轴方向的两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滚柱35为四个滚柱35。轴部件92的一端部分以及另一端部分分别被两个滚柱35支承。若轴部件92旋转,则滚柱35也旋转。
输送装置12可以具备将旋转转矩赋予给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轴部件92的转矩赋予机构36。转矩赋予机构36包括例如驱动齿轮37和电机(图中用“M”来表示)38。驱动齿轮37被设置为在轴部件92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状态下与齿轮94啮合。
电机38与驱动齿轮37连接。若驱动电机38,则驱动齿轮37旋转。若驱动齿轮37旋转,则轴部件92通过齿轮94被赋予旋转转矩。通过转矩赋予机构36将旋转转矩赋予给轴部件92,能够调整施加于从滚筒体91卷出的介质99的张力。
当输送介质99时,辊对31旋转。若辊对31旋转,则介质99被从滚筒体91卷出。此时,由于介质99被辊对31从滚筒体91拉伸,则向介质99施加张力。若向介质99施加规定大小的张力,则能够高精度地输送介质99。
在施加于介质99的张力较小的情况下,介质99有时会在滚筒体91与辊对31之间松弛。若介质99松弛,则存在以倾斜的状态输送介质99的可能性。因此,在施加于介质99的张力较小的情况下,不能够充分地消除形成于介质99的皱褶,存在介质99的输送精度下降的可能性。
在施加于介质99的张力较大的情况下,存在介质99相对于辊对31滑移的可能性。因此,在施加于介质99的张力较大的情况下,存在介质99的输送精度下降的可能性。另外,在施加于介质99的张力较大的情况下,存在导致介质99损伤的可能性。
例如,若转矩赋予机构36将使滚筒体91向卷出介质99的方向旋转的旋转转矩赋予给滚筒体91,则施加于介质99的张力变小。若转矩赋予机构36将使滚筒体91向卷绕介质99的方向旋转的旋转转矩赋予给滚筒体91,则施加于介质99的张力变大。这样,能够通过转矩赋予机构36调整施加于介质99的张力。
容纳部22具有能够支承轴部件92的第二支承部41。第二支承部41在从主体部23抽出了容纳部22的状态下支承轴部件92。第二支承部41将轴部件92以能够旋转的状态支承。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支承部41由多个槽42构成。多个槽42通过与轴部件92的周面接触来支承轴部件92。多个槽42被设置为支承轴部件92的两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槽42为两个槽42。轴部件92的一端部分以及另一端部分分别被多个槽42支承。
多个槽42包括底面43、第一侧面44以及第二侧面45。底面43是承受轴部件92的负荷的面。第一侧面44以及第二侧面45是与底面43相连并且从底面43朝向上方延伸的面。
轴部件92以其端部被底面43、第一侧面44以及第二侧面45包围的方式被多个槽42支承。由此,在多个槽42中轴部件92能够沿着第一侧面44以及第二侧面45上下移动的状态下,滚筒体91被容纳于容纳部22。
在从主体部23抽出容纳部22的过程中,轴部件92从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位移到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即在轴部件92从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位移到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的过程中,齿轮94与齿条24啮合。在至少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的状态下,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支承部41在比第一支承部34支承轴部件92的位置低的位置支承轴部件92。
在对主体部23装配容纳部22的过程中,轴部件92从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位移到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即在轴部件92从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位移到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的过程中,齿轮94与齿条24啮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部件92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的高度与齿条24与齿轮94啮合时的轴部件92的高度一致。这样一来,在容纳部22相对于主体部23相对地移动的过程中,齿条24与齿轮94变得易于啮合。
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23具有在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与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之间引导轴部件92的移动的引导面46。引导面46将轴部件92从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朝向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引导。引导面46将轴部件92从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朝向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引导。引导面46例如为呈水平的面。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面46在比第一支承部34支承轴部件92的位置低的位置引导轴部件92。
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23具有在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与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之间引导轴部件92的移动的倾斜面47。倾斜面47将轴部件92从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朝向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引导。倾斜面47将轴部件92从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朝向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引导。倾斜面47是从引导面46连到齿条24的面。倾斜面47是相对于引导面46倾斜的面。本实施方式的倾斜面47是从引导面46朝向齿条24向下方倾斜的面。
接着,对从主体部23抽出容纳部22的过程中的轴部件92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时,首先,通过容纳部22相对于主体部23相对地移动,由第一侧面44按压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轴部件92。轴部件92通过被第一侧面44按压,而从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位移至引导面46上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部件92通过被第一侧面44按压而从第一支承部34脱落。轴部件92从第一支承部34脱落后,载置于引导面46。
接着,若进一步从主体部23抽出容纳部22,则轴部件92通过被第一侧面44按压,而沿着引导面46位移。轴部件92以朝向倾斜面47的方式沿着引导面46位移。这样,引导面46引导轴部件92的移动。
如图3以及图4所示,若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进一步抽出,则轴部件92通过被第一侧面44按压,而从引导面46上的位置位移至倾斜面47上的位置。由于重力的作用,轴部件92沿着倾斜面47以朝向齿条24的方式位移。这样,倾斜面47引导轴部件92的移动。
如图5以及图6所示,若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进一步抽出,则轴部件92通过被倾斜面47引导,而从倾斜面47上的位置位移至齿轮94与齿条24的啮合位置。此时,齿条24承受轴部件92的负荷。若在齿条24与齿轮94啮合的状态下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则轴部件92通过被第一侧面44按压,齿条24与齿轮94啮合的同时旋转。此时,从滚筒体91卷出介质99。
从滚筒体91卷出后的介质99被辊对31夹入。由此,当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时,通过滚筒体91与容纳部22一起从主体部23被抽出,而向介质99施加较大的张力。即,当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时,通过由滚筒体91拉伸被辊对31夹入的介质99,而向介质99施加较大的张力。若通过由滚筒体91拉伸而向介质99施加较大的张力,则存在介质99受到损伤的可能性。另外,若向介质99施加较大的张力,则存在介质99相对于辊对31滑移的可能性。
即在没有齿条24的情况下,产生如下问题。当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时,若轴部件92被第一侧面44向抽出方向按压,则轴部件92在底面43滑动。此时,由于轴部件92在底面43上滑动,在轴部件92与底面43之间产生滑动阻力(动摩擦力)。由于该滑动阻力与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时的外力,会导致向滚筒体91与辊对31之间的介质99施加较大的张力。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12中,在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时,通过齿条24与齿轮94啮合,滚筒体91以卷出介质99的方式旋转。因此,在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时,能够降低介质99被滚筒体91拉伸的可能性。由此,能够降低向介质99施加较大的张力的可能性。
如图7以及图8所示,若将容纳部22整体从主体部23抽出,则齿条24与齿轮94的啮合被解除,轴部件92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此时,能够从容纳部22取出轴部件92。这样,在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时,轴部件92相对于容纳部22在槽42内位移,相对于主体部23沿着齿条24、引导面46以及倾斜面47位移。
在将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时,轴部件92通过被第二侧面45按压,而沿着齿条24、引导面46以及倾斜面47位移。在将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时,轴部件92依次接触齿条24、倾斜面47以及引导面46。
在将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时,通过齿轮94与齿条24啮合,滚筒体91以卷绕介质99的方式旋转。由此,在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时松弛的介质99被滚筒体91卷绕。
若在从滚筒体91卷出后的介质99松弛的状态下将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则由于松弛的介质99被容纳部22与主体部23夹入,存在介质99受到损伤的可能性。因此,在将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时,通过由滚筒体91卷绕松弛的介质99,能够降低介质99受到损伤的可能性。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1)在通过容纳部22相对于主体部23相对地移动而从主体部23抽出容纳部22的情况下,齿条24与齿轮94啮合。若在齿条24与齿轮94啮合的状态下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则安装于轴部件92的滚筒体91旋转。通过滚筒体91的旋转,而卷出介质99。因此,在从主体部23抽出容纳部22时,被辊对31夹入的介质99被滚筒体91拉伸,由此抑制向介质99施加较大的张力的可能性。由此,能够降低介质99受到损伤的可能性。
(2)在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被抽出的状态下支承轴部件92,第二支承部41在比第一支承部34支承轴部件92的位置低的位置支承轴部件92。这样一来,在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的状态下,能够降低轴部件92被第一支承部34以及第二支承部41双方支承的可能性。由此,与轴部件92被第一支承部34以及第二支承部41双方支承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轴部件92旋转时的摩擦阻力。尤其是,当从滚筒体91抽出介质99时,能够抑制由于轴部件92在底面43滑动的同时旋转而导致滑动阻力增加。由此,能够抑制辊对31的负荷增加。
(3)主体部23具有在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与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之间引导轴部件92的移动的倾斜面47。由此,能够使轴部件92在支承轴部件92的位置的高度不同的第一支承部34与第二支承部41之间平滑地移动。
(4)输送装置12具备连接容纳部22与主体部23并且引导容纳部22与主体部23的相对移动的导轨25。由此,能够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平滑地抽出。
本实施方式能够以如下方式进行变更并实施。本实施方式以及以下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并不冲突的范围内相互组合来实施。
·第二支承部41可以在与第一支承部34支承轴部件92的位置相同高度处支承轴部件92。在这种情况下,在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的状态下,轴部件92被第一支承部34以及第二支承部41双方支承。在该变更例中,例如,第一支承部34、齿条24、引导面46以及第二支承部41支承轴部件92的位置的高度分别相同。
·第二支承部41可以在比第一支承部34支承轴部件92的位置高的位置支承轴部件92。
如图9所示,在第一变更例中,第二支承部41具有在槽42内支承轴部件92的支承部件51。支承部件51被构成为能够以轴52为中心旋转。轴52被设置于支承部件51的一端。在图9中,支承部件51被设置为横穿槽42。支承部件51在比槽42的底面43高的位置支承轴部件92。
主体部23具有从引导面46向下方凹陷的凹槽53。第一支承部34位于凹槽53的底部部分。因此,第一变更例的第一支承部34在比引导面46低的位置支承轴部件92。
如图10所示,若将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则被支承部件51支承的轴部件92位于凹槽53上。槽42的底面43位于比凹槽53的底部部分低的位置。
如图11所示,若在将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的状态下支承部件51旋转,则轴部件92在槽42内下落。此时,支承部件51以与安装有轴52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朝向下方的方式旋转。即,支承部件51从横穿槽42的位置位移到不横穿槽42的位置。由此,轴部件92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这样,在第一变更例中,第一支承部34在比第二支承部41支承轴部件92的位置低的位置支承轴部件92。在将容纳部22从主体部23抽出时,使支承部件51位移到横穿槽42的位置即可。
接着,示出与第一变更例不同的第二变更例。
在图12中,在第二变更例中,主体部23具有从引导面46向下方凹陷的凹槽53。第一支承部34位于凹槽53的底部部分。因此,第二变更例的第一支承部34与第一变更例相同地在比引导面46低的位置支承轴部件92。
如图13所示,若为了将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而将容纳部22按入主体部23中,则被槽42的底面43支承的轴部件92位于凹槽53上。此时,槽42的底面43位于比凹槽53的底部部分高的位置。
如图14所示,若为了将容纳部22装配于主体部23而使容纳部22相对于主体部23向下方移动,则底面43的位置成为比凹槽53的底部部分低的位置。此时,轴部件92从被第二支承部41支承的位置位移至被第一支承部34支承的位置。由此,容纳部22被装配于主体部23。这样,在第二变更例中,第一支承部34在比第二支承部41支承轴部件92的位置低的位置支承轴部件92。
·齿轮94可以被设置于轴部件92的两端。在这种情况下,齿条24被设置两个,以与两个齿轮94对应。
·轴部件92不限定于插入到滚筒体91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被安装于滚筒体91的两端而支承滚筒体91的结构。
·介质99不限定于纸张,可以是布帛也可以是塑料膜。
·记录装置11不限于喷墨方式,也可以是例如以电子照片方式记录图像的结构。
·记录部13可以是通过对介质99加热而进行记录的热敏式打印头。
·记录部13喷出的液体不限于墨水,例如也可以是功能材料的粒子被分散或者混合于液体而成的液状体等。例如,记录部13可以喷出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式包含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材料或者像素材料等材料的液状体。
下面记载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掌握的技术构思以及其作用效果。
输送装置是通过从安装有轴部件的滚筒体卷出介质来输送所述介质的输送装置,其具备:容纳部,容纳所述滚筒体;主体部,供所述容纳部装配;以及辊对,将所述介质夹入,所述容纳部和所述主体部被设为能够相对地移动,所述主体部具有能够与所述轴部件所具有的齿轮啮合的齿条,在通过所述容纳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相对地移动而从所述主体部抽出所述容纳部时,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根据上述结构,若在齿条与齿轮啮合的状态下从主体部抽出容纳部,则安装于轴部件的滚筒体旋转。通过滚筒体旋转,卷出介质。因此,通过在从主体部抽出容纳部时被辊对夹入的介质被滚筒体拉伸,而抑制向介质施加较大的张力的可能性。由此,能够降低介质受到损伤的可能性。
在上述输送装置中,可以为,所述主体部具有能够支承所述轴部件的第一支承部,所述容纳部具有能够支承所述轴部件的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在所述容纳部装配于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支承所述轴部件,所述第二支承部在从所述主体部抽出了所述容纳部的状态下支承所述轴部件,所述第一支承部在比支承所述轴部件的位置低的位置支承所述轴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在容纳部装配于主体部的状态下,能够降低轴部件被第一支承部以及第二支承部双方支承的可能性。由此,与轴部件被第一支承部以及第二支承部双方支承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轴部件旋转时的摩擦阻力。
在上述输送装置中,所述主体部可以具有在被所述第一支承部支承的位置与被所述第二支承部支承的位置之间引导所述轴部件的移动的倾斜面。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轴部件在支承轴部件的位置的高度不同的第一支承部与第二支承部之间平滑地移动。
上述输送装置可以具备连接所述容纳部与所述主体部并且引导所述容纳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移动的导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容纳部从主体部平滑地抽出。
记录装置具备上述输送装置与在所述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得到与上述的输送装置相同的效果。

Claims (4)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装置通过从安装有轴部件的滚筒体卷出介质来输送所述介质,并具备:
容纳部,容纳所述滚筒体;
主体部,供所述容纳部装配;以及
辊对,将所述介质夹入,
所述容纳部和所述主体部被设为能够相对地移动,
所述主体部具有能够与所述轴部件所具有的齿轮啮合的齿条,
在通过所述容纳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相对地移动而从所述主体部抽出所述容纳部时,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在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轴部件的所述滚筒体旋转,从而所述介质从所述滚筒体卷出,
所述主体部具有能够支承所述轴部件的第一支承部,
所述容纳部具有能够支承所述轴部件的第二支承部,
所述第一支承部在所述容纳部装配于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支承所述轴部件,
在从所述主体部抽出了所述容纳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承部支承所述轴部件,并且所述第二支承部在比所述第一支承部支承所述轴部件的位置低的位置支承所述轴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在被所述第一支承部支承的位置与被所述第二支承部支承的位置之间引导所述轴部件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装置具备导轨,所述导轨连接所述容纳部与所述主体部并且引导所述容纳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移动。
4.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以及
记录部,在所述介质上进行记录。
CN202010104481.6A 2019-02-21 2020-02-20 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Active CN111591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9174 2019-02-21
JP2019029174A JP7230577B2 (ja) 2019-02-21 2019-02-21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1050A CN111591050A (zh) 2020-08-28
CN111591050B true CN111591050B (zh) 2023-07-11

Family

ID=72142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4481.6A Active CN111591050B (zh) 2019-02-21 2020-02-20 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4285B2 (zh)
JP (1) JP7230577B2 (zh)
CN (1) CN1115910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4038B2 (ja) * 2019-09-30 2023-06-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給紙ユニット
JP6746125B1 (ja) * 2020-05-13 2020-08-26 ホリゾ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連続シートの加工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77387A (ja) * 1991-09-19 1993-03-30 Lintec Corp 往復動印版ロールを有する印刷機の印刷位置調整装置
JP2763246B2 (ja) * 1993-03-19 1998-06-11 株式会社沖情報システムズ 紙葉類媒体搬送処理装置
JP3477960B2 (ja) * 1995-12-06 2003-12-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媒体繰り出し装置
JPH10222911A (ja) * 1997-01-31 1998-08-21 Aiwa Co Ltd 記録媒体の搬送装置
JP2002067435A (ja) * 2000-08-31 2002-03-05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
JP5471583B2 (ja) * 2010-02-24 2014-04-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ール媒体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792970B2 (ja) * 2011-03-04 2015-10-14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携帯式台紙なしラベル貼付け機のラベル保持装置およびラベル保持方法
JP5874293B2 (ja) * 2011-10-13 2016-03-02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用紙取扱装置
US9944484B2 (en) * 2012-12-17 2018-04-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ransport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14285B2 (en) 2022-08-16
US20200270085A1 (en) 2020-08-27
JP7230577B2 (ja) 2023-03-01
JP2020131582A (ja) 2020-08-31
CN111591050A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1050B (zh) 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JP5471583B2 (ja) ロール媒体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US10369819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8702330B2 (en) Roll paper printer and method of opening and closing a roll paper printer cover
CN108688355B (zh) 记录装置
CN101396924B (zh) 记录装置
CN106364160B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6597137B2 (ja) 印刷装置
JP6550841B2 (ja) 記録装置
JP7085132B2 (ja) ロールユニット、ロール装置、ヘッドメンテナンス装置、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US9505242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23044025A (ja) 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MXPA04007380A (es) Cojinete.
US7559641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6572712B2 (ja) 印刷装置
JP201004262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1094820A (ja) 記録装置
JP6549464B2 (ja) 印刷装置
JP2017159972A (ja) 記録装置
JP2008265207A (ja) メンテナンス機構及びそのメンテナンス機構を搭載する画像記録装置
JP7423983B2 (ja) 記録装置
EP3960670A1 (en) Supply device for roll medium and recording device
JP5680329B2 (ja) プリンタ
JP2008114495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649495B2 (ja) 記録装置の排紙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