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8346B - 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 Google Patents

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78346B
CN111578346B CN202010425101.9A CN202010425101A CN111578346B CN 111578346 B CN111578346 B CN 111578346B CN 202010425101 A CN202010425101 A CN 202010425101A CN 111578346 B CN111578346 B CN 111578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hield
face
spigot
groove
po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51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78346A (zh
Inventor
刘晓刚
程永超
柯情
徐强
俞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51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78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78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8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78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8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4Elements and arrangements for heat storage or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7Pan supports or grat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灶具隔热罩包括相互可拆卸的隔热罩本体和锅支架,隔热罩的上端面设有止口,锅支架的下端面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容纳止口,止口用于限制锅支架水平方向的移动;止口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沿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沿止口的上端面向上延伸,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与凹槽的上端面贴合,凹槽的上端面和止口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凹槽的上端面仅与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贴合,多个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的面积之和小于止口的上端面的面积,从而减少锅支架与隔热罩本体的贴合面积,降低传播至锅支架上的热量,减少锅支架的散热,加强灶具的加热效果,避免能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的锅支架和隔热罩本体通常一体成型,锅支架的下端面与隔热罩本体的上端面之间完全贴合,两者的接触面积很大。隔热罩的中部用于放置产生火焰的炉头,火焰的热量自隔热罩中部向四周扩散,由于锅支架和隔热罩本体完全贴合,因此隔热罩本体上的热量会通过贴合处传送至锅支架,接触面积越大,热量传播速度越快,传递到锅支架上的热量也就越大。但是锅支架上的热量越大,其散热也就越快,进而影响灶具的加热效果,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锅支架热量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灶具隔热罩,所述灶具隔热罩包括隔热罩本体和锅支架,其特点在于,所述隔热罩本体与所述锅支架可拆卸,所述隔热罩的上端面设有止口,所述锅支架的下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止口,所述止口用于限制所述锅支架水平方向的移动;
所述止口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止口的上端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凹槽的上端面贴合,所述凹槽的上端面和所述止口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在本方案中,凹槽的上端面仅与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贴合,多个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的面积之和小于止口的上端面的面积,从而减少锅支架与隔热罩本体的贴合面积,使由隔热罩本体传播至锅支架上的热量减小,而且贴合面积减少使得热量的传播速度降低,能够使得传播到锅支架上的热量进一步减小,锅支架上的热量越小,其散热越慢,从而能够在火焰热量、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加强灶具的加热效果,避免能源的浪费。
较佳地,所述止口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止口的外侧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凹槽的外侧面贴合,所述凹槽的外侧面与所述止口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
在本方案中,凹槽的外侧面仅与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贴合,多个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的面积之和小于止口的外侧面的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锅支架与隔热罩本体的贴合面积,降低传播至锅支架上的热量,减少锅支架的散热,加强灶具的加热效果,避免能源的浪费。
较佳地,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一一对应,一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止口的同一周向方向上。
较佳地,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交错设置。
较佳地,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均与所述隔热罩本体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隔热罩本体一种常用的成型方法是冲压成型,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与隔热罩本体一体成型,不仅节约了成型的工序,还能够减少用于制作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较佳地,所述锅支架包括锅支架本体和多个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锅支撑,多个所述锅支撑连接于所述锅支架本体的上端面。
在本方案中,锅支撑用于承载锅具,以使锅具和锅支架之间能够产生用于空气流动的空间,保证灶具火焰燃烧具有充足的氧气。
较佳地,所述灶具隔热罩还包括防呆装置,所述防呆装置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槽,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锅支架的下端面,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端面,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定位块。
在本方案中,防呆装置用于方便锅支架相对于隔热罩本体的定位。
较佳地,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端面由多个面拼接形成,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端面包括第一斜面,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上;
所述定位块的形状为梯形,所述定位块的其中一侧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和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较佳地,所述灶具隔热罩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隔热罩本体的内部,所述隔板的上端面与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端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隔热腔。
较佳地,所述隔热罩本体与所述隔板卡合连接。
较佳地,所述隔热罩本体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隔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自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表面向内延伸,所述卡扣用于与形成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板卡合。
一种灶具,其特点在于,所述灶具包括如上所述的灶具隔热罩。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中凹槽的上端面仅与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贴合,多个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的面积之和小于止口的上端面的面积,从而减少锅支架与隔热罩本体的贴合面积,使由隔热罩本体传播至锅支架上的热量减小,而且贴合面积减少使得热量的传播速度降低,能够使得传播到锅支架上的热量进一步减小,锅支架上的热量越小,其散热越慢,从而能够在火焰热量、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加强灶具的加热效果,避免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灶具隔热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隔热罩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锅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隔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灶具隔热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A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灶具隔热罩半剖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隔热罩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灶具隔热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的B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灶具隔热罩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1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隔热罩本体1
第一通孔11
外侧板12
锅支架2
锅支架本体21
锅支撑22
止口的上端面31
止口的外侧面32
第一斜面33
凹槽的上端面41
凹槽的外侧面42
第三斜面43
第一突出部5
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51
第二突出部6
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61
第一间隙71
第二间隙72
第三间隙73
定位块81
第二斜面811
定位槽82
隔板9
第二通孔91
卡扣92
隔热腔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灶具隔热罩,用于炉火隔热,以减少热量流失。如图1-8所示,灶具隔热罩包括隔热罩本体1和锅支架2,锅支架2设置在隔热罩本体1的上端面上,且锅支架2和隔热罩本体1之间可拆卸,以方便两者能够单独进行清洗。隔热罩本体1的上端面靠近外侧的区域上设置有环形止口,锅支架2的下端面设有环形凹槽,凹槽与止口配合,凹槽用于容纳止口,以使止口能够限制锅支架2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锅支架2不会轻易相对于隔热罩本体1产生移位,避免消费者重复调整锅支架2的位置,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平稳性,提高消费者使用感受。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止口的形状不局限于环形,可以采用其他形状,例如矩形。止口也不局限于是一个整体结构,可以分成多个沿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止口单元。锅支架2的下端面的凹槽的形状需要能够与止口的形状配合,以使锅支架2能够平稳放置在隔热罩本体1上。
止口的上端面3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突出部5,多个第一突出部5沿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突出部5沿止口的上端面31向上延伸,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51与凹槽的上端面41贴合,由于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51的高度高于止口的上端面31的高度,因此凹槽的上端面41和止口的上端面31之间能够形成第一间隙7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突出部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才能够保证锅支架2平稳地放置在隔热罩本体1上,进而使锅具能够平稳地放置在锅支架2上。当第一突出部5的数量仅为两个时,优选是相对于隔热罩本体1的中心,两个第一突出部5对称设置,以使锅支架2放置在隔热罩本体1上更加平稳。
凹槽的上端面41仅仅和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51贴合,凹槽的上端面41的其他部分并不与隔热罩本体1直接贴合,而是与止口的上端面31之间形成了第一间隙71,因此只有凹槽的上端面41与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51贴合的位置是通过固体传播热量,凹槽的上端面41的其余部分主要是通过空气将隔热罩本体1的热量传播到凹槽的上端面41。
由于锅支架2和隔热罩本体1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固体传播的热量大于空气传播的热量,而且多个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51的面积之和也远远小于止口的上端面31的面积,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凹槽的上端面41与止口的上端面31完全贴合的情况而言,本实施例有效减少了锅支架2与隔热罩本体1的贴合面积,从而使由隔热罩本体1传播至锅支架2上的热量减小,而且贴合面积减少使得热量的传播速度降低,能够使得传播到锅支架2上的热量进一步减小,锅支架2上的热量越小,其散热越慢,从而能够在火焰热量、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加强灶具的加热效果,避免能源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突出部5为独立的结构,在隔热罩本体1成型之后,再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将多个第一突出部5设置在止口的上端面31上。由于隔热罩本体1一种常用的成型方法是冲压成型,因此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5可以与隔热罩本体1一体成型,不仅节约了成型的工序,还能够减少用于制作第一突出部5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锅支架2包括锅支架本体21和多个锅支撑22,多个锅支撑22连接在锅支架本体21的上端面上,并且沿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设置,锅支撑22用于承载锅具,以使锅具和锅支架2之间能够产生用于空气流动的空间,保证灶具火焰燃烧具有充足的氧气。
隔热罩本体1的上端面由多个面拼接形成,包括止口的上端面31、止口的外侧面32和第一斜面33,止口的外侧面32和第一斜面33分别相对设置在止口的上端面31的两侧,第一斜面33的上端与止口的上端面31拼合。位于第一斜面33正上方的是锅支架2上的第三斜面43,第一斜面33和第三斜面43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三斜面43同时也是凹槽的内侧面。
由于凹槽的上端面41和止口的上端面31之间存在第一间隙71、第一斜面33的上端与止口的上端面31拼合、第三斜面43为凹槽的内侧面以及第一斜面33和第三斜面43是两个平行的面,因此第一斜面33和第三斜面43之间能够形成第三间隙73,即凹槽的内侧面不与隔热罩本体1的第一斜面33直接贴合,从而进一步减少了锅支架2与隔热罩本体1的贴合面积,进而进一步降低传播至锅支架2上的热量,减少锅支架2的散热,加强灶具的加热效果,避免能源的浪费。
灶具隔热罩还包括防呆装置,以方便锅支架2相对于隔热罩本体1的定位。防呆装置包括定位块81和定位槽82,定位块81设置在锅支架2的下端面,定位槽82设置在第一斜面33上,定位槽82用于容纳定位块81。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槽82除了设置在第一斜面33上外,还可以设置在隔热罩本体1的上端面的其他部分。
定位块81的形状为梯形,定位块81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第二斜面811,第二斜面811的倾斜方向和第一斜面33的倾斜方向相同,定位块81的上端面与锅支架2的下端面完全贴合。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块81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长方体,防呆装置主要是为了方便消费者快速在隔热罩本体1上安装锅支架2,因此定位块81和定位槽82优选简单的结构。
灶具隔热罩还包括隔板9,隔板9设置在隔热罩本体1的内部,隔板9的上端面与隔热罩本体1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隔热腔10,用于进一步隔热。隔热罩本体1设置有第一通孔11,隔板9设置有第二通孔91,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91同轴,第二通孔91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扣92,卡扣92自第二通孔91的内表面向内延伸,通过卡扣92和用于形成第一通孔11的环形外侧板12的卡合来实现隔热罩本体1与隔板9的卡合连接,从而实现隔热罩本体1与隔板9的快速拆装。外侧板12的上端与隔热罩本体1的上端面接合,外侧板12的下端向隔热罩本体的外侧倾斜。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实现隔热罩本体1与隔板9的卡合连接,例如将卡扣设置在第一通孔11的内表面上,再通过该卡扣与第二通孔91卡合。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灶具,该灶具包括上述的灶具隔热罩,隔热罩本体1上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91用于穿过产生火焰的炉头,以使灶具隔热罩能够环绕炉头,减少散失在外界的火焰热量,提高灶具的加热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11所示,灶具隔热罩还包括多个第二突出部6。
多个第二突出部6均设置在止口的外侧面32上,并沿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突出部6沿止口的外侧面32向外延伸,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61与凹槽的外侧面42贴合,由于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61相对于止口的外侧面32位于隔热罩本体1的外侧,因此凹槽的外侧面42与止口的外侧面32之间能够形成有第二间隙72。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突出部6的数量同样至少为两个,若仅设置一个第二突出部6,当锅具对锅支架2局部压力过重时,容易使锅支架2受到的压力较轻的一端翘起,进而影响使用的稳定性,降低消费者使用感受。当第二突出部6的数量仅为两个时,优选也是相对于隔热罩本体1的中心,两个第二突出部6对称设置。
凹槽的外侧面42仅仅和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61贴合,凹槽的外侧面42的其他部分并不与隔热罩本体1直接贴合,而是与止口的外侧面32形成了第二间隙72,因此只有凹槽的外侧面42与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61贴合的位置是通过固体传播热量,凹槽的外侧面42的其余部分主要是通过空气将隔热罩本体1的热量传播到凹槽的外侧面42。由于锅支架2和隔热罩本体1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固体传播的热量大于空气传播的热量,而且多个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61的面积之和也远远小于止口的外侧面32的面积,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凹槽的外侧面42与止口的外侧面32完全贴合的情况而言,本实施例进一步减少了锅支架2与隔热罩本体1的贴合面积,进而进一步降低传播至锅支架2上的热量,减少锅支架2的散热,加强灶具的加热效果,避免能源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突出部5的数量和第二突出部6的数量相同,多个第一突出部5和多个第二突出部6一一对应,一个第一突出部5和对应的一个第二突出部6位于止口的同一周向方向上。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5的数量和第二突出部6的数量也可以不相等,多个第一突出部5和多个第二突出部6还可以沿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交错设置,但第一突出部5和第二突出部6的数量、设置位置都应该基于锅支架2是否能够平稳地放置在隔热罩本体1的基础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5和对应第二突出部6均与隔热罩本体1一体成型,不仅节约了成型的工序,还能够减少用于制作第一突出部5和第二突出部6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第一突出部5和对应的第二突出部6为一个整体的突出结构,整体结构方便定位和成型。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5和对应第二突出部6还可以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在隔热罩本体1成型之后,再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分别设置在止口的上端面31和外侧面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装置或元件被正常使用时的放置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在任何时刻都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除非文中另有说明。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灶具隔热罩,所述灶具隔热罩包括隔热罩本体和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本体与所述锅支架可拆卸,所述隔热罩的上端面设有止口,所述锅支架的下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止口,所述止口用于限制所述锅支架水平方向的移动;
所述止口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止口的上端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凹槽的上端面贴合,所述凹槽的上端面和所述止口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所述止口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止口的外侧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凹槽的外侧面贴合,所述凹槽的外侧面与所述止口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一一对应,一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止口的同一周向方向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交错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和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均与所述隔热罩本体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支架包括锅支架本体和多个沿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锅支撑,多个所述锅支撑连接于所述锅支架本体的上端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隔热罩还包括防呆装置,所述防呆装置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槽,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锅支架的下端面,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端面,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定位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端面由多个面拼接形成,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端面包括第一斜面,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上;
所述定位块的形状为梯形,所述定位块的其中一侧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和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隔热罩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隔热罩本体的内部,所述隔板的上端面与所述隔热罩本体的上端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隔热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本体与所述隔板卡合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本体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隔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自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表面向内延伸,所述卡扣用于与形成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板卡合。
11.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灶具隔热罩。
CN202010425101.9A 2020-05-19 2020-05-19 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Active CN111578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5101.9A CN111578346B (zh) 2020-05-19 2020-05-19 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5101.9A CN111578346B (zh) 2020-05-19 2020-05-19 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8346A CN111578346A (zh) 2020-08-25
CN111578346B true CN111578346B (zh) 2021-08-20

Family

ID=72119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5101.9A Active CN111578346B (zh) 2020-05-19 2020-05-19 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7834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04509B2 (ja) * 2017-03-28 2022-01-21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卓上コンロ
CN109869765B (zh) * 2017-12-04 2024-04-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08042213U (zh) * 2018-02-09 2018-11-0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隔热件的烹饪器具
CN210197372U (zh) * 2019-05-06 2020-03-27 广东吉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炉架
CN110486753A (zh) * 2019-09-05 2019-11-22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锅支架及燃气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8346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2202B (zh) 聚能环和燃气灶
CN107975799A (zh)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1578346B (zh) 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JP5158812B2 (ja) 板金製グリルバーナ
JP2008275314A (ja) ガスコンロ
CN110410792B (zh) 灶具火盖
KR100571282B1 (ko) 가스 곤로
CN210035495U (zh) 一种切槽式外火盖及燃烧器和灶具
CN112815360A (zh) 一种灶具
CN112032770A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2178976U (zh)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CN221005156U (zh) 聚能盘和燃气灶
CN220397610U (zh) 燃气灶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灶
CN113446600B (zh) 一种燃烧器以及灶具
CN217383042U (zh) 一种燃气灶支架及燃气灶
CN111256140B (zh)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火盖、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5863580U (zh) 支锅架及燃气灶
CN217235689U (zh) 锅支架和具有其的燃气灶
CN216384291U (zh) 锅支架及灶具
JP4086755B2 (ja) こんろ
CN221055095U (zh) 一种隔热组件及灶具
CN216868576U (zh) 一种可调式高聚能炉架
CN218033277U (zh) 一种聚能盘及燃气灶
CN217423313U (zh) 烹饪器具支撑装置以及燃气灶
CN213901173U (zh) 锅架组件及燃气炉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